应急预案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急预案案例分析

大纲要求:

1.了解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

2.熟悉应急预案的评审和改进。

3.掌握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和编制方法;

3.1 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3.1.1 方针与原则

目的:

——指导应急救援的纲领。

考虑因素:

——救援工作的优先方向、政策、范围和总体目标。

3.1.2 应急策划

对特定对象潜在的事故性质及影响进行认识和评价;

根据危险分析的结果,分析应急力量和应急资源的可利用情况;

国家、地方相关法规,以作为预案制定的依据和授权。

—危险分析

—资源分析

—法规要求

3.1.2 .1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目的:明确应急的对象、事故的性质、影响范围、后果严重度,为应急响应和减灾措施提供决策和指导依据。

考虑因素:

地理、地质、气象信息;

功能布局;

重大危险源;

重大事故性质及周边影响;

特定时段;

影响应急救援的不利因素。

3.1.2.2 资源分析

目的:为应急资源的规划与配备、与相邻地区签订互助协议和预案编制提供指导。考虑因素:

各类应急力量的组成及分布;

各种重要应急设备、物资的准备情况;

上级救援机构或周边可用的应急资源。

3.1.2.3 法规要求

目的:了解应急预案制定的依据和授权。

主要法律法规包括:

—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专项法律;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

—国家生产安全事故总体应急预案和行业应急预案;

—专业预案编制导则;

……

3.1.3 应急准备

主要包括:

—机构和职责;

—应急资源;

—培训、训练与演练;

—互助协议。

3.1.3.1 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目的:

——使应急救援工作反应迅速,协调有序。

考虑因素:

组织机构主要包括:

—领导机构(指挥部);

—应急响应中心;

—相关职能部门;

—下属经营单位。

明确职责分工、候补人选及联系方式

3.1.3.2 应急资源

目的:

——根据潜在事故的性质和后果分析,合理组建救援力量,提供装备及物资保障。考虑因素:

应组建的专业和社会救援力量;

应急救援的设施和设备:

—办公室、通讯设备、备用照明、应急保障物资等;

—企业、武警、消防、卫生等部门可用设施与设备;

—监测设备;

—个体防护设备;

如何检查、维护和更新。

3.1.3.3 培训、训练与演练

目的:

——提高各类人员的应急响应能力。

考虑因素:

培训对象:应急管理者、专兼职应急人员、志愿者等;

公众教育:

——危害性质和后果、自救、疏散和集合地点、警报和应急救援要求;

训练:技战术能力;

演练:检验程序、职责、能力等。

3.1.3.4 互助协议

目的:

——为及时获得外部应急资源,事先与外部机构所签订的正式互助协议。

考虑因素:社会专业技术机构,物资供应单位,相邻企业等。

3.1.4 应急响应

接警与通知人群疏散与安置

指挥与控制医疗与卫生

警报和紧急公告公共关系

通讯应急人员安全

事态监测与评估消防和抢险

警戒与治安泄漏物控制

3.1.

4.1 接警与通知

目的:

——准确及时了解事故的性质、规模等初始信息。

考虑因素:

制定接警程序:保证接警人员迅速、准确地向报警人员询问事故现场的重要信息。通报程序:保证迅速向有关应急机构、政府急上级部门发出事故通知。

3.1.

4.2 指挥与控制

目的:

——实现分级响应、统一指挥、协调和决策。

考虑因素:

—制定指挥决策程序;

—初始评估,确认紧急状态;

—建立现场工作区;

—确定重点保护区域;

—应急行动优先原则;

—指挥协调各救援队伍开展救援行动;

—合理配置救援资源。

3.1.

4.3 警报和紧急公告

目的:

——防止和减少事故对周边的影响。

考虑因素:

警报系统:报警装置、启动条件与程序、报警范围等。

紧急公告:

—事故性质、事态进展、对健康的影响、自我防护等;

—通过紧急公告告知疏散信息等。

3.1.

4.4 通讯

目的:

——构建应急组织和人员之间的应急通讯网络。

考虑因素:

—说明通讯系统的来源、使用、维护;

—应急组织之间通讯所需的详细信息;

—紧急状态下通讯能力和保障;

—备用通讯系统。

3.1.

4.5 事态监测和评估

目的:

——对事故的发展态势及影响及时进行动态的监测。

考虑因素:建立对事故现场及场外进行监测和评估程序。

——确定事态监测与评估的职责;

——监测仪器设备及监测方法;

——实验室化验、监测点的设置及监测方法;

——监测报告程序。

事故现场常规监测活动:

——事故影响边界、气象条件、对食物、饮用水卫生以及水体、土壤、农作物等的污染、可能的二次反应有害物、爆炸危险性及损毁建筑物垮塌危险性、污染物滞留带。

3.1.

4.6 警戒和治安

目的:

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

保障救援队伍、物资运输和人群疏散等的交通畅通;

执行指挥机构的命令、协助事故调查;

发出警报、现场紧急疏散、人员清点、传达紧急信息。

考虑因素:

交通和人员管制;

通讯联络;

警戒人员的防护安全。

3.1.

4.7 人群疏散和安置

目的:

——当事态可能进一步扩大时,减少人员伤亡。

考虑因素:

规定启动疏散的条件、疏散区域、路线、运输工具、避难所等;

人群数量、所需时间及可利用的时间、风向等环境;

特殊人群(老弱病残)的疏散;

临时生活安置——保障必要的水、电、卫生等基本条件。

3.1.

4.8 医疗与卫生

目的:

——便于对受伤人员及时有效的救治和合理转送医院。

考虑因素:为现场急救、伤员运送、治疗及健康监测进行的安排。

——急救中心、救护车和现场急救人员的数量;

——医院的数量、分布、可用床位、治疗能力;

——抢救药品、医疗器械、消毒、解毒药品等的供应和来源;

——医疗人员的培训:了解灾害类型和处置方法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