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找拱形》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

合集下载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2-4《找拱形》教学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2-4《找拱形》教学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2-4《找拱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找拱形》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认识拱形,并学会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式找到拱形的特征。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对生活中的事物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但是,他们可能对拱形的概念和相关应用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来提高他们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拱形的概念和特点。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3.让学生了解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拱形的概念和特点。

2.如何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到拱形的特征。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拱形物体,从而了解拱形的特征。

2.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从而加深对拱形特征的理解。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拱形物体,让学生了解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拱形物体,如桥、拱门等,用于课堂展示和观察。

2.准备一些与拱形相关的图片和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拱形物体,如桥、拱门等,引导学生关注拱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介绍拱形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了解拱形的基本特征。

3.操练(15分钟)分组让学生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拱形物体,让他们通过实践来加深对拱形特征的理解。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通过讨论来巩固对拱形特征的认识。

5.拓展(5分钟)分析一些与拱形相关的图片和案例,让学生了解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6.小结(3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拱形的概念和特点,以及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7.家庭作业(2分钟)布置一道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课堂剩余时间)根据课堂内容和学生的讨论,板书拱形的概念、特点和应用,方便学生课后复习。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二 形状与结构 4.找拱形》教学设计_39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二 形状与结构  4.找拱形》教学设计_39

《找拱形》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找拱形》是“形状与结构”单元中第二部分内容,是在研究物体的形状与抗弯曲水平之后,所单独研究的一种形状。

是在学生已经理解了什么是拱形,并初步了解了拱形特点之后,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拱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而设计的一节课。

所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更多地接触和理解生活中的拱形或类似拱形(如圆顶形、球形)的弧形的物体和拱形物体的作用。

并感受科学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针对于上述教材的分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几个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圆顶形、球形等有和拱形相似的特点,所以承受很大的压力。

过程与方法:(1)用已有知识对常见弧形结构承受力的特点作解释。

(2)发展观察、联想和逻辑推理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1)懂得只有充足的证据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得出科学结论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

(2)感受科学技术对我们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圆顶形、球形以及各种弧形结构的受力特点。

2、教学难点:能用已有的知识对弧形结构的物体作合理的解释。

完整的和对半剖开的乒乓球,完整的和剪开的塑料饮料瓶。

塑料条教具,实验记录单、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很高兴和同学们一起来上一节科学课,希望你们一如既往的用科学的目光观察现象、发现问题,用科学的思维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一)激趣设疑,自主学习1、(导入)复习提问:同学们,前面一课我们学习了拱形的力量一课,对于拱形承重有了初步的理解,有一个同学还以前做了这样的尝试,请看图,你能不能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解释一下图中的现象吗?3、引出“找拱形”的课题。

从古至今,拱形这种承重的特点就被人们实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当中,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去“找拱形”。

(板书课题)(二)合作讨论,自主观察1、找生活中的拱形建筑。

(教师课件展示,学生交流举例。

)大的拱形容易被发现,小的拱形容易被忽视,为了给同学们一点启发和思路,老师找来同种找形建筑,看谁能认出来它是什么?(课件)这些都是拱形的建筑。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4《找拱形》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4《找拱形》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4《找拱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找拱形》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2单元“形状与结构”的第4课,本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推理等方法,探究拱形的特征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比较、推理的能力,对于形状和结构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拱形的特征及其应用还需进一步探究。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拱形物体较多,但对于拱形的本质特征和原理可能理解不深,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观察和思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推理等方法,探究拱形的特征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拱形结构,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拱形的特征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难点:让学生理解拱形的原理,能够发现生活中的拱形结构。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拱形物体,发现拱形的特征。

2.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拱形特征的理解。

3.比较法:让学生通过比较不同拱形物体的特征,总结拱形的共性。

4.推理法:让学生通过推理,理解拱形的原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拱形物体模型、图片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笔记本、彩笔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拱桥、拱门等拱形物体,引导学生关注拱形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拱形物体模型和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体为什么是拱形的?拱形有什么特点?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拱形物体,观察并记录拱形的特征。

然后各组汇报,教师总结拱形的特征。

4.巩固(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拱形结构的任务,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拱形特征的理解。

教科2001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二 形状与结构 4.找拱形》教学设计_4

教科2001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二 形状与结构  4.找拱形》教学设计_4

《找拱形》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意图本节课选自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第四课。

在第三课“拱形的力量”探究活动中,学生已经通过实验研究理解了拱形受力的特点。

本课“找拱形”就是要在圆顶形、球形、不规则弧形结构中找出拱形的特征和异同,使学生对拱形结构的理解进一步扩大和加深。

试图引导学生在经历“解释圆顶形、球形承受压力特点”、“推理塑料饮料瓶形状设计中的科学道理”、“寻找生物体中的拱形”等探究活动中用已有知识解读物体的形状与结构,对弧形结构的物体作出合理的解释,发展学生的联想和逻辑推理水平。

本课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引入部分:回忆拱形结构承载重量有什么特点,再通过大量图片寻找生活中的拱形。

第二部分:了解圆顶形和球形的承重特点。

通过对圆顶形与球形物体的观察及承受压力的性能的探究理解圆顶形与球形能够看成是若干拱形的结合。

并让学生再举一些类似拱形受力特点的形状以发散思维、扩展见识。

对弧形结构有一个概貌性的了解。

第三部分:分析塑料瓶各部分的形状及包含的科学道理。

在我们的生活中拱形的应用非常广泛,俯拾皆是。

这部分启发学生去观察研究最常见的塑料饮料瓶的构造,从中悟出相关结构的道理。

体会科学技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这项活动有综合性、开放性特点,会涉及美观、方便等问题。

第四部分:了解生物体结构中的拱形结构。

目的是引导学生从一个新的角度——结构力学角度分析生物体构造,形成对生物体更深刻的理解。

本课内容是关于拱形结构的扩展理解(圆顶形、球形等弧形结构中含有拱形)。

其实关于各类弧形与拱形的联系,学生有一种模糊的理解,知道它们有联系,但到底是什么联系并不明确。

具体表现在对于“拱形”的理解,学生大多停留在建筑物体上,像塑料饮料瓶与生物体等学生身边非常熟悉的物体,学生却从来没有对它们的形状实行过研究。

所以本课就用大量的图片实例,各种观察实验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生活中的拱形。

(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圆顶形、球形等弧形结构有和拱形相似的特点,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

科教版六年级科学第二章4.找拱形教案设计与教学反思

科教版六年级科学第二章4.找拱形教案设计与教学反思

科教版六年级科学第二章4.找拱形教案设计与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拱形,了解拱形的构成和作用。

2.通过实例了解拱形的实际运用。

3.能够判断拱形承载力的大小及稳定程度。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学用具:黑板、彩色粉笔、单排拉杆模型、榆木拱模型(一份3D打印拱模型也可以)2.教学资料:找拱形PPT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视频、照片展示等方式,让学生感性认识拱形,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2.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围绕“什么是拱形”、“拱形的主要作用包括哪些方面”、“生活中哪些地方用了拱形”等问题进行讨论,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清晰的概念,同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能力。

二、探究(20 分钟)1.教师通过单排拉杆模型或榆木拱模型的展示,让学生通过观察、感知和实践,了解拱形的基本构成和作用。

2.教师给出常见的拱形实例,如拱桥、拱门,通过图片或视频的方式向学生进行展示。

三、讲解(20 分钟)1.教师结合PPT以及图解,详细讲解拱形的构成和作用原理。

2.教师解释拱形的承载力大小和稳定程度,通过实例来让学生进行判断和分析。

三、巩固(15分钟)1.组织学生分组,让每组选举出一名代表进行表情包比赛。

选择两个柱子,让学生自己尝试搭建卡片桥,体会拱形的支撑稳定,同时体会在什么情况下桥梁失稳。

2.让学生在小组中自由讨论,总结出拱形的建筑特点、拱形的应用范围以及相关重要应用。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总体目标在于学习和认识拱形的基本知识和运用,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主要采取了启蒙式引导、观察实验和情景模拟等教学策略,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也较好地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今后的教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充分发扬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也应更充分地关注学生的思维拓展和知识应用,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水平。

教科版科学六上《找拱形》教案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上《找拱形》教案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上《找拱形》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拱形的概念、特点和应用。

2.能够根据所给材料找出拱形,并描述其特点。

3.发现周围环境中的拱形,了解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4.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强化学习方法,提高创新意识和实际应用水平。

二、教学重点1.拱形的概念和特点。

2.如何在周围环境中发现拱形。

三、教学难点1.拱形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分析。

2.学生尝试发挥创新意识,自行设计一个有趣的拱形模型。

四、教学设计1. 热身活动教师和学生一起玩一个拱形游戏,要求在10秒钟内捏出拱形手势或说出拱形相关的单词。

这场有趣的游戏将会让学生从热身阶段进入学习状态。

2. 基础知识讲授(1)拱形的概念与特点通过上传课件或手写板写出如下定义与描述:拱形是指由一块石头、一片木板或其他材料构成的一种立体构造,其上部呈现凸起形状。

拱形的特点包括稳定性高、负重能力强、坚固耐用等等。

(2)拱形在建筑中的应用结构明确的建筑物中,拱形往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缓解建筑物的重量通过支撑整个建筑的重量和保持整个结构稳定性的任务。

3. 活动实践(1)寻找拱形从童话故事、建筑学到具体生活场景,压路机,废品场,马蹄铁,糖果,香肠,塑料瓶等等都存在着拱形。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走进学校周围的建筑景物、物本身,察看其中的拱形,并将察看到的拱形剪纸、画画、拍照留影等形式进行记录以便于下一个环节的讨论。

(2)拱形物品的拼图将课堂上寻找到的拱形再次展示给全班,然后将人工假设的模型或图片的一部分展示给全班,让学生根据学到的内容进行拼图。

在拼图中学生把零散的形状拼成可调整,可观察,可把握的拱形,切身体会拱形所表现出的坚实和稳定,加深对“拱形”的认识和掌握。

(3)拱形尺寸的测量与分析学生自发结合所拼的模型,根据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如尺寸测量、构造角度测量等探究学习。

4. 进一步思考(1)探究拱形的应用让学生就所学到的知识思考并探究一些拱形如何应用到我们日常生活中,了解拱形所应用到生活当中的各种场景和领域,以切实体会在实际生活中的拓展内涵。

4找拱形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4找拱形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4找拱形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找拱形》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二、教学目标1.圆顶形有和拱形相似的特点,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

2.用已有知识对常见弧形结构承受力的特点作解释。

发展观察、联想和逻辑推理能力。

3.感受科学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重难点1.认识圆顶形和球形4.在生活用品、生物体中找拱形四、教学准备乒乓球、瓶子、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1.同学们,我们在《拱形的力量》一课中认识了拱形,谁来说一说拱形有什么特点呢?师:对,拱在承受压力时会向下向外传递承受的力,各部分相互挤压,结合紧密,所以能承受很大的力,如果抵住拱足,拱又能承受更大的力了。

2.因此在生活中,许多建筑物都设计成拱形一图片欣赏拱形建筑(PPT)其实在生活中还有许多许多的拱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找拱形》(板书课题)二、认识圆顶形1.那同学们想一想:如果将一个拱形以拱顶和拱脚重点连线为轴水平旋转180度,会形成一个怎样的形状呢?(小组讨论)对,那就形成了我们俗称的半圆形,它有一个科学的名字叫圆顶形。

(板书)圆顶形可以看成是若干个拱形的组合。

那你知道在生活中有哪些圆顶形的物体吗?学生说一说师小结:在生活中还有许多圆顶形的物体:锅盖、安全帽、对半剖开的乒乓球。

2.猜一猜:为什么这些物体要设计成圆顶形呢?学生猜测师:接下来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对半剖开的乒乓球、一些书本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一下你刚才的想法吗?要求:先小组讨论,再动手根据你们的实验方案验证你们小组的设想学生实验学生汇报,谁来说一说你们小组是如何探究的,你们的结论是什么?发现:圆顶形比拱形的承受力强。

3.圆顶形和拱形有什么相似之处?刚才我们说了,圆顶是拱形水平旋转形成的,我们也可以看成多个拱形的组合。

在圆顶形上这儿可以看成是拱形,这儿也可以看成是拱形……4.那为什么圆顶形会比拱形的承受力强呢?学生回答对,拱形受压时,抵住拱足,拱就可以承受很大的力,而圆顶形,我们可以比喻成是几个人手拉着手围成了一个圆圈,当上方受力时,每个人都在向外退,能退开吗?圆顶形的拱足之间紧紧粘合,再向外推也推不开了,不产生外推力。

教科版科学六上2.4《找拱形》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上2.4《找拱形》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上2.4《找拱形》教案一. 教材分析《找拱形》是教科版科学六上第2单元《形状与结构》的第4课,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和探究拱形的结构特点,让学生了解拱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拱形产生的原理。

本节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对于生活中的拱形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拱形产生的原理和拱形的数学特性,学生可能还没有深入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从而理解拱形的原理和特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拱形的结构特点,知道拱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拱形产生的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3.通过对拱形的学习,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拱形的结构特点,拱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难点:拱形产生的原理,拱形的数学特性。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拱形结构,了解拱形的特点。

2.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制作拱形模型,探究拱形的原理。

3.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产生的原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拱形模型、图片、视频等。

2.学具:学生分组准备,每组一个拱形模型制作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拱形结构,如桥、屋顶、拱门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结构为什么都是拱形的?拱形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展示拱形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了解拱形的基本概念。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制作一个拱形模型,通过实践操作,探究拱形的原理。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拱形模型,讨论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生活中的拱形结构,还有哪些领域会用到拱形?如物理学、数学等。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二 形状与结构 4.找拱形》教学设计_40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二 形状与结构  4.找拱形》教学设计_40
1.理解圆顶形和球形的特点。
2.在生活用品、生物体中找到拱形。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1.我想知道圆顶形和球形的特点。
2.我能在生活用品、生物体中找到拱形。
探究

交流
(一)
一、圆顶形和球形
1.知道什么是圆顶形和球形?
2.圆顶形和球形受力的特点。
制定方案:
实验名称
实验器材
猜想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
3.你们还能举出哪些类似拱形的形状?
2.我们周围还有很多圆弧形的物体,它们与共形有相似的特点吗?
3.出示课题:找拱形
1.学生回答:
学生1:拱形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学生2:拱形结构具有承载压力的特点。
学生3:拱形建筑有古代城门、蔬菜大棚、窑洞、拱形桥……
2.学生回答:圆弧形的物体与共形有相似的特点。
3.学生齐读课题:找拱形
明确
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
探究

交流
(三)
三、生物体中的拱形
1.我们自己身体上有拱形结构吗?
2.观察下面这些外壳,说说这些形状对生物本身有什么意义?
三、生物体中的拱形
1.生:头骨、肋骨、足骨。
2.学生汇报: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
达标
拓展
1.圆顶形能够看成()的组合。它有拱形()的特点,而且不产生()的力。
2.球形在()都能够看成(),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2)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能够看成拱形。
课后
反思
最硬的地方
最软的地方
2.观察剪开的塑料瓶,各部分的厚薄相同吗?
3.塑料饮料瓶的形状设计包含哪些科学道理?
二、料瓶的形状
1.学生完成表格。

教科版科学六上《找拱形》教学设计2

教科版科学六上《找拱形》教学设计2

教科版科学六上《找拱形》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找拱形》是教科版科学六上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拱形的定义、特点和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拱形的概念,掌握拱形的基本性质,并能够运用拱形的特点解决实际问题。

本文内容较为抽象,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简单的几何图形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拱形的定义和特点,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图片和实物进行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拱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实例进行讲解和展示。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拱形的定义和特点;2.掌握拱形的性质,并能够运用拱形的特点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4.增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拱形的定义和特点;2.拱形的性质和应用;3.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实物展示:通过展示拱形的实物,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拱形的形状和特点;2.图片引导:通过图片引导学生理解拱形的定义和特点;3.实例讲解: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讲解拱形的性质和应用;4.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练习巩固: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拱形的理解和掌握。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拱形的实物或图片;2.准备实际生活中的拱形例子;3.准备练习题;4.准备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拱形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拱形的形状和特点;–提问:你们见过这样的形状吗?它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介绍拱形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拱形的性质,如:拱形是一种曲线形状,它的两端向上弯曲,中间部分向下凹陷;–举例说明拱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桥梁、拱门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拱形例子,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它们的特点和性质;–每组选取一个例子,进行汇报和讲解。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含作业设计)《找拱形》教科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含作业设计)《找拱形》教科版

4.找拱形【教材简析】本课选自教科版小学科学六上第二单元第4课,通过前2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增加梁的宽度和厚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改变材料的形状也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而通过第3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拱形承受压力的特点。

本课进一步发展学生对拱形的认识,研究圆顶形、球形等与拱形相似的弧形结构承受力的特点,认识生活用品中的拱形及生物体中的天然拱形。

本课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1.认识圆顶形和球形等是具有与拱形相似特点的弧形结构,在形状上可以看成是拱形的组合,并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圆顶形和球形承受力的特点。

2.认识生活用品中的拱形。

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塑料饮料瓶形状结构的设计,分析其中所包含的科学道理。

可以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能力,体会到科学技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了解生物体中的拱形结构。

与生命世界的学习联系,加深对生物体结构与功能关系的认识。

本课就紧紧围绕这三个方面,扩展学生对拱形的认识,发展学生的观察、联想和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学情分析】通过本单元第3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拱形承受力的特点,并具备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这为之后分析圆顶形、球形承受力的特点打下基础。

但学生很难入手去寻找圆顶形、球形与拱形的联系,对比较抽象的圆顶形和球形的受力特征也很难完整贴切地概括出来。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圆顶形、球形等有和拱形相似的特点,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

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空间想象寻找圆顶形、球形和拱形在形状结构上的联系。

2.能通过实验探究观察分析圆顶形、球形的承重情况,概括出它们承受力的特点。

3.能利用表格数据,进行简单地逻辑推理。

科学态度目标1.能多角度、多思维地思考分析问题。

2.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了解生物体构造与其生活的联系。

2.体会到科学技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探究发现圆顶形、球形以及各种弧形结构的受力特点。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2-4《找拱形》说课稿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2-4《找拱形》说课稿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2-4《找拱形》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找拱形》这一课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的第四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发现和认识拱形的结构特点和承重原理。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究拱形的形状和结构特点,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对于生活中的拱形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拱形的结构特点和承重原理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进一步感知和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发现和认识拱形的结构特点和承重原理。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运用观察、操作、实验等方法,探究拱形的结构特点和承重原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能够发现和认识拱形的结构特点和承重原理。

难点: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究拱形的结构特点和承重原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小组合作、观察、操作、实验等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拱形结构,通过动手操作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拱形的结构特点和承重原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拱形结构,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发学生对拱形的兴趣。

2.探究: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操作和实验,探究拱形的结构特点和承重原理。

3.交流:学生分组汇报探究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4.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拱形的结构特点和承重原理。

5.拓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拱形的结构特点–形状:曲线–结构:承重2.拱形的承重原理–压力:集中–受力:均匀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小组合作和课堂表现来进行。

教师观察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沟通协作和团队意识。

《找拱形》教学设计范文2篇

《找拱形》教学设计范文2篇

《找拱形》教学设计范文2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找拱形》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找拱形》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找拱形》是“形状与结构”单元中第二部分内容,是在研究物体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之后,所单独研究的一种形状。

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什么是拱形,并初步了解了拱形特点之后,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拱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而设计的一节。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就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更多地接触和认识生活中的拱形或类似拱形(圆顶形、球形)的弧形的物体和拱形物体的作用。

并感受科学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这一节课的难度不大,但内容不少,把握详略,注意理清思路是上课成功和关键。

二、教学重点是拱形的特点及应用。

难点寻找并描述饮料瓶形状结构特点。

本课的探究活动有三个,一是在观察感受乒乓球的厚薄、软硬后,用半球来承担压力,认识圆顶形物体的抗压能力;二是通过挤压整个乒乓球,感受球形物体的承压能力。

用这两个活动有两个目的:认识类似拱形物体的承压能力大,并引入对它们且有这一特点的原因进行分析。

三是观察塑料瓶结构特点,合理分析这些结构包含的科学道理。

感受科学的应用无处不在。

三、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通过以前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对拱形应当有比较深的认识,对的观察物品和表达特点应该可以较好完成。

简单探究活动的方法和过程也应当能比较顺利完成,具备了初步探究活动能力,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按说,这一节的难度不大。

四、教法和学法1、教法本节课的设想是利用两个探究活动,有逐步认识拱形和类似拱形的弧形物体的特点。

帮助学生分析原因,了解拱形与圆顶形、球形之间的联系。

再利用一个观察活动,进一步了解拱形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从而感受科学的巨大力量。

在基础知识准备之后,让学生观察塑料瓶结构,并描述其特点,加深知识认识,体会知识的应用。

科教版六年级科学第二章4.找拱形教案设计与教学反思

科教版六年级科学第二章4.找拱形教案设计与教学反思

科教版六年级科学第二章4.找拱形教案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拱的分类及应用
2.理解拱的结构原理
3.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拱的支撑情况和力的作用
4.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验能力
二、教学内容
1.拱形的分类和应用
2.拱的支撑情况和力的作用
3.拱的结构原理
4.实验探究:用水泥块制作拱形,观察拱的受力情况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拱形的分类和结构原理
2.教学难点:拱形的支撑情况和力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10分钟)
教师引入本课的主题,简要介绍拱的分类和常见应用,引发学生的兴趣。

2.讲解(20分钟)
教师用图片和模型等辅助工具,详细讲解拱形的分类和结构原理,直观阐述拱的支撑情况和力的作用。

3.实验探究(40分钟)
学生用水泥块制作拱形,观察拱的受力情况,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进一步理解拱的支撑情况和力的作用。

4.总结(10分钟)
学生回答教师提问,简要总结本课所学的内容,加深对拱形的掌握。

5.作业(10分钟)
布置作业:以拱为主题,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一座拱形建筑,并进行简短的说明。

五、教学反思
本堂课的实验环节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让学生通过动手制作拱形,观察拱受力情况,探究拱形的支撑情况和力的作用,更加深入体会到拱形结构的稳定性和坚固性。

教师在讲解阶段,由于使用了许多图片等辅助工具,学生的兴趣得以及时被引发,对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不足之处是时间掌握不够灵活,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随时调整教学进度,做到时间分配合理。

在实验环节,希望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制作拱形,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二形状与结构4.找拱形》教学设计19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二形状与结构4.找拱形》教学设计19

找拱形教课方案一、教材剖析《找拱形》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形状与构造”单元中的第四课。

在第三课“拱形的力量”研究活动中,学生已经经过实验研究理解了拱形受力的特色。

本课“找拱形”就是要在圆顶形、球形、不规则弧形构造中找出拱形的特色和异同,使学生对拱形构造的理解进一步扩大和加深。

试图指引学生在经历“解说圆顶形、球形承受压力特色”“找寻生物体中的拱形”等研究活动顶用已有知识解读物体的形状与构造,对弧形构造的物体作出合理的解说,发展学生的联想和逻辑推理水平。

二、教课目的1.科学观点:圆顶形有和拱形相像的特色,可以蒙受很大的压力。

过程与方法:用已有知识对常有弧形构造蒙受力的特色作解说。

经过察看、实验来剖析解说这类现象,并能与生活相联系。

感情、态度、价值观:感觉科学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三、教课重难点1.理解圆顶形和球形,在生活用品、生物体中找拱形。

依据实验现象推行剖析,并能说出自己的看法。

乒乓球一个、塑料瓶、书、课件、记录卡、希沃软件。

五、教课过程(一)问题式目标展现上节课我们学习拱形的力量纸拱的承重力是如何增添的?(出示课件)2你能解说图中的现象吗?(出示课件)揭露课题由于拱形构造能蒙受很大的压力因此把会常常它使用在生活中那就让我们一同找找我们身旁的拱形吧!(二)目的性学生研究师小结:这些拱形建筑就是把压力向外、向下传达的因此能蒙受很大的压力(出示拱形建筑的课件) 不只这些建筑有拱形构造其实我们自己身体中也存有拱形构造.(出示课件)3别的生活中还有这样的形状,帮老师看看,它们的形状是拱形吗?这些物体叫什么形状吗?和拱形有联系吗?(出示课件乌龟、头骨、安全帽、中国国家大剧院)4圆顶形和拱形在形态上有相像的特色吗?同学们猜猜看圆顶形和球形蒙受力的方面有没有相像的特色?谁的抗曲折水平更强?(出示课件)(三)试试性学生实践我们以乒乓球为例把乒乓球剖成两半用手捏一捏球的外壁,它的薄厚、软硬如何?(出示乒乓球)试一试乒乓球能蒙受多大的力,用手压一压,看看能压下去吗?我也试一试,是否是我们力太小了。

第4课 《找拱形》教案(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

第4课  《找拱形》教案(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4课《找拱形》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找拱形》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中的第四课。

在第三课“拱形的力量”探究活动中,学生已经通过实验研究认识了拱形受力的特点。

本课“找拱形”就是要在圆顶形、球形、不规则弧形结构中找出拱形的特征和异同,使学生对拱形结构的认识进一步扩大和加深。

试图引导学生在经历“解释圆顶形、球形承受压力特点”“寻找生物体中的拱形”等探究活动中用已有知识解读物体的形状与结构,对弧形结构的物体作出合理的解释,发展学生的联想和逻辑推理能力。

【学情分析】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知道增加梁的宽度和厚度可以增加抵抗弯曲能力,知道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抵抗弯曲能力,知道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拱形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

另外,六年级学生通过以前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对拱形应当有比较深的认识,对物品的观察和特点的表达可以较好完成。

简单探究活动的方法和过程也应该能比较顺利完成,具备了初步探究活动能力,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圆顶形、球形等有和拱形相似的特点,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

过程与方法用已有知识对常见弧形结构承受力的特点作解释。

发展观察、联想和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科学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1.发现并找到生活中的拱形结构;2.用已有知识对常见弧形结构承受力的特点作解释。

【教学难点】发展观察、联想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为小组准备:完整的和对半剖开的乒乓球,完整的和剪开的塑料饮料瓶。

教师自己准备:类似拱形、圆顶形和球形的物品或相关图片,若干根相同的硬纸条(演示拱形拼成圆顶形和球形)。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研究了拱形的力量,并揭开了拱形结构承载重力的秘密,谁来说一下这个秘密是什么呢,你们知道哪些拱形的建筑物,出示图片:赵州桥、埃菲尔铁塔等。

其实,我们周围还有许多圆弧形的物体,他们与拱形有相似的特点吗?课件出示圆顶形和球形两方面的图片,引出圆顶形、球形的概念。

教科版科学六上《找拱形》教案2

教科版科学六上《找拱形》教案2

教科版科学六上《找拱形》教案2一. 教材分析《找拱形》是教科版科学六上的一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和理解拱形的特征和性质。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拱形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拱形的对称性、弯曲性和受力特点,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观察和描述物体特征的能力,对对称性、弯曲性和受力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拱形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和理解拱形的特征和性质。

2.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发现和理解拱形的特征和性质。

2.难点:让学生运用拱形的特征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拱形实例,发现拱形的特征。

2.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拱形的性质。

3.问题解决法: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拱形的特征和性质。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拱形实例的图片和实物,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

2.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用于记录观察和操作的结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拱桥、拱门等拱形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拱形的特征。

让学生谈谈对拱形的理解和认识。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拱形的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拱形的特征。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发现和总结拱形的对称性、弯曲性和受力特点。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拱形的性质。

学生可以分组进行,每组选择一个拱形实例,观察和分析拱形的对称性、弯曲性和受力特点。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运用拱形的特征和性质进行解答。

例如:请设计一个拱桥,使其能够承受一定的重量。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拱形在建筑、工程等方面的应用。

科教版六年级科学第二章4.找拱形教案设计与教学反思

科教版六年级科学第二章4.找拱形教案设计与教学反思

科教版六年级科学第二章4.找拱形教案设计与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拱形的结构和性质。

2.学习拱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拱形的结构和性质。

2.拱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探究拱形的强度和稳定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谈论一些常见的拱形结构,引导学生认识拱形的结构和性质,如桥、拱门、钢琴弓等,引导学生对拱形有一个初步的认知。

2. 学习环节1.学习拱形的结构和性质,了解封闭曲线、垂线、锥面和心圆等概念,并通过图片和模型的展示,提高学生对拱形结构的理解。

2.学习拱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了解拱形的优点和局限性,并分析一些实例,如桥梁、拱顶和圆顶等。

3.探究拱形的强度和稳定性,通过实验和案例的比较,了解拱形在结构上的优点和不足,并学会分析拱形结构的强度和性能等。

3. 巩固环节1.分组讨论不同形状的拱形结构的优缺点;2.探究拱形的某些特征,并设计一些拱形结构,如桥、拱门或拱房等。

3.批判性反思上一次的学习,回答一些问题,让学生在观察和分析中提高自己的发现能力。

4. 课后作业1.完成一些选择题和填空题,提高学生对拱形结构的理解和认识;2.设计一些拱形结构,练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提交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

四、教学反思1.教学主题、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相符,但注重了基础知识的掌握,可能会导致学生疲劳。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图像展示、实验观察、分组讨论和案例比较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教师应注重个性化教学,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使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4.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让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
第4课《找拱形》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材分析】
《找拱形》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中的第四课。

在第三课“拱形的力量”探究活动中,学生已经通过实验研究认识了拱形受力的特点。

本课“找拱形”就是要在圆顶形、球形、不规则弧形结构中找出拱形的特征和异同,使学生对拱形结构的认识进一步扩大和加深。

试图引导学生在经历“解释圆顶形、球形承受压力特点”“寻找生物体中的拱形”等探究活动中用已有知识解读物体的形状与结构,对弧形结构的物体作出合理的解释,发展学生的联想和逻辑推理能力。

【学情分析】
《找拱形》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第四课。

本单元体现的是“设计与技术”的理念,这也是韦钰院士修订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时所大力倡导的理念。

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知道增加梁的宽度和厚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知道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知道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拱形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圆顶形、球形等弧形结构与拱形有紧密联系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生物体构造中存在着拱形结构。

过程与方法:能识别生活中的拱形、圆顶形和球形等弧形结构的物体,并通过联想、推理与实验对弧形结构的物体作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生物体构造与其生活的联系和科学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教学重点】
知道圆顶形、球形等弧形结构与拱形有紧密联系。

【教学难点】
在生活中,寻找更多的弧形结构的设计并分析这样设计的道理;寻找生物体的拱形形状,并分析对它们自身有什么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
完整的和剖成对半的乒乓球若干个;完整的和剪开的塑料瓶若干个;安全帽、篮球等;若干根相同的拱形条。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周围有许多圆弧形的东西。

它们和拱形有没有关系?
二、认识圆顶形、球形,研究它们承受压力的特点。

1.观察:观察课本中圆顶形建筑和物品的插图,或观察教师提供的图片。

2.这些物体的形状可以叫做什么形状?
3.演示:圆顶形与拱形有联系吗?演示几个相同的拱形可以拼成一个半圆形。

4.提问:我们看到的这些物体为什么做成圆顶形?圆顶形承受压力的能力如何?
5.观察、实验、分析:观察剖成两半的乒乓球,看球壳的厚薄,捏一捏塑料皮的软硬。

你们估计一下,把半个乒乓球扣在桌上,向下压它,它能承受多大的压力?现在我们在三个这样的半个乒乓球上摞书,看能摞多少本?实验演示。

你们认为圆顶形承受压力的能力如何?试着解释一下,为什么半个乒乓球能承受这么重的书?(适时提示:拱形的拱脚是要用力抵住的,圆顶形为什么不需要抵住?想一想,如果几个人手牵手围成一个圆,每个人都努力向外退,能走开吗?为什么?)
6.教师讲述:两个半球形可以组合成一个球形,球形也可以看成是若干个拱形的组合,球形各个方向上都是拱形的。

球形的任何一个地方受力,力都可以向四周均匀地分散开来,所以球形比任何形状都更坚固。

巨大的贮油罐做成球形就是这个道理。

电灯泡为了更透光,玻璃壳很薄,但做成球形,它就比较坚固了。

三、塑料瓶形状的分析
1.谈话:在我们周围利用拱形增加材料强度的例子很多。

我们来做一个“关于塑料瓶形状的研究报告”。

你们可以先观察塑料瓶的各部分的形状,看哪些部位包含了拱形,与剖开的塑料瓶对比,试一试强度上的差别,写出发现。

2.小组研究,教师巡视。

汇报交流。

四、认识生物体结构中的拱形结构
1.谈话:我们研究了人工设计的物体。

我们自己身体中存在着拱形结构吗?人的肋骨是什么形状的?有什么好处?头骨是什么形状的?有什么好处?人的脚骨也是拱形的吗?它能使人的脚承受更大的重量且有弹性。

2.提问:
观察龟壳、贝壳、蛋壳等,说说这些形状对它们自身有什么意义?
3.小结:研究了拱形后,你们有什么感想?
【板书设计】
找拱形
圆形拱形环形
贮油罐、电灯泡
塑料瓶
肋骨、头骨、脚骨龟壳、贝壳、蛋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