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衣巷》课件1
小学语文《乌衣巷》课件
学习活动4:感受古诗意象 朱雀桥边百草花, 百草 乌衣巷口朝阳斜。 朝阳
旧时王谢堂前雀, 雀
飞入寻常百姓家。
学法:结合学过的诗句,在情境想象中 感知“野草”、“夕阳”和“燕子”的 含义。
野草 ——衰败
乌 衣
巷
刘禹锡(约772 — 约842), 字梦得,号庐山人,汉族, 洛阳人,唐代政治家、文学 家、诗人。后世称“诗豪”! 《石头城》 《
金 陵 五 题 》
《乌衣巷》 《台城》 《生公讲堂》 《江令宅》
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
读诗句; 解诗意; 悟诗情。
学习活动1:明辨古诗朗读的特点
要求: 自由读,反复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问题:朗读古诗时要注意什么?
一方明月可中庭。
齐读:
江令宅 南朝词臣北朝客, 归来唯见秦淮碧。 池台竹树三亩馀, 至今人道江家宅。
9/17/2018
石头城
紫金山
朱 雀 桥
9/17/2018
想象活动:选择一个场景,发挥想 象说一说。
(1)王、谢家中该是什么样的面貌呢? (2)每日经过朱雀桥去往皇宫商谈政事, 会是怎样的情景呢? (3)朝堂之外,群臣拜见,又会有怎样的 场面? ……
9/17/2018
9/17/2018
学习活动3:感受诗中的意境
——(北宋)晏殊
满地芦花伴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南宋)文天祥
燕子归来衔绣幕,旧巢无觅处。 ——(南宋)李好古
9/17/2018
唐诗重情 宋诗尚理
9/17/2018
怀古诗
怀古诗是古代汉族诗词中内容和思 想都比较沉重的作品。主要是以历史事 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 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 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因此,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
四年级语文上册《乌衣巷》课件教科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乌衣巷》课件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乌衣巷》一课。
该课所属章节为古诗词欣赏,内容详细描述了唐朝诗人刘禹锡所创作的《乌衣巷》。
通过学习这首诗,学生将了解古人对历史的感慨、对生活的描绘,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 熟读并背诵《乌衣巷》,理解诗的意境和背景。
2. 学会分析古诗词的写作技巧,如比喻、对仗等,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 了解刘禹锡的生平和创作风格,培养对古诗词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古诗词的意境,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
重点:分析诗中的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学习古诗词的鉴赏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乌衣巷的历史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乌衣巷的背景。
(2)讲述刘禹锡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1)教师示范朗读,让学生感受诗的韵律美。
(2)学生自读,注意读准字音、停顿、语气等。
3. 精讲课文(1)分析诗句,讲解诗中的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
(2)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感悟历史沧桑。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诗句的意思。
(2)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并进行仿写。
5. 小结六、板书设计1. 《乌衣巷》2. 诗人:刘禹锡3. 诗句分析:比喻: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对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4. 情感体会:历史沧桑、人生百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乌衣巷》。
(2)用自己的话复述诗句的意思。
(3)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并进行仿写。
2. 答案:(1)见课本。
(2)见课堂讲解。
(3)见课堂讲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古诗词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收集刘禹锡的其他诗作,进行欣赏。
(2)了解其他诗人的作品,对比分析,提高鉴赏能力。
教科版语文四上乌衣巷课件
教科版语文四上乌衣巷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科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乌衣巷》一课。
该课选自教材第二单元“古诗诵”章节,详细内容为对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进行解读,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乌衣巷》,理解诗中的关键词汇,了解古诗的背景和意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乌衣巷》,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化的兴趣,教育学生尊重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诗句中的关键词汇,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诗歌,把握古诗的韵律美,理解诗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多媒体展示乌衣巷的历史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乌衣巷的背景。
(2)邀请学生分享对乌衣巷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乌衣巷》,指导学生注意诗句的韵律美。
(2)对诗句进行逐句解读,分析关键词汇,理解诗意。
(3)讲解古诗的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情感。
3. 实践情景引入(1)请学生分组进行朗读比赛,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2)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诗句,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4. 例题讲解(1)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对仗等。
(2)举例讲解,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体会修辞手法的作用。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结合诗句,发挥想象,描绘乌衣巷的场景。
(2)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对诗句的理解,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2)布置拓展作业,让学生收集其他描写乌衣巷的古诗,下节课分享。
六、板书设计1. 《乌衣巷》2. 内容:(1)诗句原文(2)关键词汇(3)诗人情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并背诵《乌衣巷》。
(2)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体会诗人的情感。
2. 答案:(1)学生背诵《乌衣巷》。
四年级上册语文《乌衣巷》课件
四年级上册语文《乌衣巷》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乌衣巷》一课。
该课文选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主要通过描绘乌衣巷的景色和古宅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本课详细内容涉及教材第三章第三课。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通过对比手法表达情感的方式。
2.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学会从课文中提取信息,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对比手法,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重点:朗读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提取课文信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乌衣巷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历史变迁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课文朗读:让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诗文的韵律美。
3. 篇章理解: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句式,分析文章结构。
4. 对比手法分析:通过例句解析,让学生了解对比手法,并学会运用。
5. 情感体验:让学生分组讨论,体会作者在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6. 例题讲解:讲解课文后的习题,指导学生解题思路。
7.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乌衣巷》2. 主要内容:课文朗读、篇章理解、对比手法分析、情感体验、例题讲解、随堂练习。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乌衣巷的短文。
乌衣巷,位于我国南京市,曾是东晋时期名士们的居住地。
这里古木参天,青砖绿瓦,充满了历史气息。
然而,岁月沧桑,如今乌衣巷已不再是当年的繁华景象。
通过学习《乌衣巷》这篇课文,我深刻感受到了历史的变迁和人生的短暂。
2. 作业要求:不少于200字,要求用词准确,句子通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了解其他古诗文中关于历史变迁的描绘,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刘禹锡《乌衣巷》课件
刘禹锡《乌衣巷》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乌衣巷》。
该诗选自教材古诗文单元,详细内容见教材第八章第五节。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乌衣巷》。
2. 掌握诗中的生僻字词,了解刘禹锡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3. 领悟诗中的意境,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中意象的解读,诗人情感的把握。
教学重点:诗的字词解释,诗句的翻译,诗歌的背景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包含《乌衣巷》原文、注释、翻译、刘禹锡简介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乌衣巷的历史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乌衣巷的背景。
2. 诵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乌衣巷》,让学生初步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
3. 讲解:分析诗的背景、生僻字词、诗句翻译等。
4. 例题讲解:解析诗中的名句,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翻译诗句,并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8. 背诵:学生背诵《乌衣巷》。
六、板书设计1. 《乌衣巷》2. 内容:作者:刘禹锡诗句翻译生僻字词诗的背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乌衣巷》。
(2)翻译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3)简述刘禹锡的创作背景。
2. 答案:(1)见教材。
(2)In the old days, the swallows in front of the Wang and Xie family's houses have flown into the homes of ordinary people.(3)刘禹锡生活在唐朝中期,其诗作具有现实主义倾向,关注社会现实,表达对百姓生活的关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乌衣巷》的理解程度,以及课堂参与度。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刘禹锡的其他诗作,深入了解其创作风格。
教科版语文四上《乌衣巷》课件可编辑
教科版语文四上《乌衣巷》课件可编辑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教科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乌衣巷》。
这是一首描绘古代南京乌衣巷繁华与变迁的古诗。
诗中通过乌衣巷的兴衰,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和人事的更迭。
诗文内容简洁,意境深远,充满了诗人的感慨。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 理解诗歌的意境和寓意,体会诗人对历史的感慨。
3. 学会通过诗句理解古代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理解诗歌的意境和寓意。
难点:通过诗句理解古代文化,体会诗人对历史的感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引入乌衣巷的景象,引发学生对古代南京乌衣巷的好奇心。
2. 朗读: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 解析:讲解诗歌的意境和寓意,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对历史的感慨。
4. 练习:让学生默写诗歌,巩固对诗歌的记忆。
5. 讨论:分组讨论诗句中的文化内涵,分享对诗句的理解。
7.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乌衣巷的小作文,运用所学诗句。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乌衣巷的变迁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的兴衰七、作业设计1. 请用诗句描述你熟悉的巷子。
答案示例:我家巷子两边绿树成荫,早晨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上,巷子里的人们悠闲地散步。
2. 请结合诗句,写一篇关于乌衣巷的小作文。
答案示例:乌衣巷,一条充满历史沧桑的巷子。
它曾经是王公贵族的住处,如今却成了普通百姓的家园。
巷子两旁的房屋虽然老旧,但却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走在巷子里,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生活的温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理解诗歌的意境和寓意。
但在文化内涵的讨论中,部分学生表达不够深入,需要加强文化素养的培养。
拓展延伸:让学生收集其他描写古代巷子的诗句,进行比较学习,进一步体会古代诗人的情感表达。
2024年教科版语文四上乌衣巷课件
2024年教科版语文四上乌衣巷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科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乌衣巷》一课。
该课内容选自教材第三单元“家乡的美丽”,主要讲述了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创作的《乌衣巷》背后的历史故事,以及诗歌的欣赏与分析。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课文解析、诗歌朗读与赏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乌衣巷的历史背景。
2. 培养学生的诗歌朗读技巧,提高他们对古典诗词的欣赏能力。
3.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家乡历史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课文解析、诗歌赏析。
教学重点:生字词学习、课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家乡的历史文化图片,引出本课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课文,标注生字词,了解乌衣巷的历史背景。
3. 课堂讲解:对课文进行详细解析,讲解生字词,解答学生的疑问。
4. 诗歌朗读:指导学生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美,感受诗人的情感。
5. 赏析讨论:分组讨论诗歌的意境、表达技巧等,分享学习心得。
6.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题目,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六、板书设计1. 《乌衣巷》2. 主要内容:课文解析:乌衣巷的历史背景、生字词学习诗歌赏析:朗读技巧、意境、表达技巧3. 重点知识:生字词、课文内容、诗歌朗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用自己的话复述乌衣巷的历史故事。
(3)分析《乌衣巷》这首诗的意境和表达技巧。
2. 答案:(1)生字词:巷、梧桐、旧、燕等。
(2)乌衣巷: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是东晋至南朝时期的繁华街区,被誉为“六朝金粉”。
(3)诗歌意境:描绘了乌衣巷昔日的繁华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改进。
语文四年级下沪教版4《乌衣巷》课件
语文四年级下沪教版4《乌衣巷》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沪教版四年级下册第4课《乌衣巷》。
该文选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描述了南京乌衣巷的繁华景象及历史变迁。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生词、短语和句型;分析课文结构,领会古诗词的韵味。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乌衣巷的历史背景及文化内涵。
2. 掌握生词、短语和句型,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3. 领悟古诗词的韵味,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古诗词的韵味把握。
重点:生词、短语和句型的学习,以及课文的朗读与感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作业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乌衣巷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乌衣巷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词的韵味。
3. 课文解析:a. 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内容。
b. 学习生词、短语和句型。
c. 随堂练习:用新学的词语和句型造句。
4.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典型例句,讲解其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复习巩固。
六、板书设计1. 《乌衣巷》2. 内容:a. 课文结构图解b. 生词、短语和句型c. 例句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生词、短语,并解释其意义。
b. 用新学的词语和句型造句。
c. 课文朗读录音。
2. 答案:a. 生词、短语解释略。
b. 造句示例略。
c. 课文朗读录音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应在课后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a. 带领学生参观乌衣巷,深入了解其历史文化。
b. 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古诗词,提高文学素养。
c. 组织古诗词朗诵比赛,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四年级语文上册《乌衣巷》课件教科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乌衣巷》课件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四年级语文上册《乌衣巷》这一课,该内容属于教科版教材的第六单元第二十一课。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课文结构分析,作者背景了解,古诗的节奏与韵律感知,以及通过课文理解历史文化。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乌衣巷》的生字词,流利朗读课文,感受古诗的节奏美。
2. 分析课文内容,了解作者刘禹锡的创作背景,理解诗中所表达的历史兴衰之感。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内容理解,生字词的学习,古诗朗读与节奏感知。
难点:体会诗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以及作者情感的传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乌衣巷》相关历史背景资料。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乌衣巷的历史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古今变迁。
提问:你们知道这条巷子背后的故事吗?2. 新课内容学习(15分钟):朗读课文:全班同学齐读课文,体会古诗的韵律。
生字词讲解: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在课本上标记。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结构,讲解作者刘禹锡的背景。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范例题,解析课文中的难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用彩色笔在课本上勾画重点,进行随堂背诵练习。
5. 课堂讨论(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讨论乌衣巷的历史变迁,体会诗人的情感。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乌衣巷》。
2. 在旁边列出重要生字词,以及作者刘禹锡的名字。
3. 画出课文结构图,标注历史背景和情感表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乌衣巷》三遍,要求规范书写。
以“我眼中的乌衣巷”为主题,写一篇短文,不少于100字。
2. 答案:短文示例:乌衣巷,一条古老的小巷,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它让我想起了那个曾经的繁华年代,也让我感受到了岁月的沧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课堂氛围的活跃情况。
教科版语文四上《乌衣巷》课件教学课件
教科版语文四上《乌衣巷》课件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中的《乌衣巷》。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诗的朗读、生字词学习、诗句理解、诗意体会以及相关的文学背景介绍。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乌衣巷》,理解诗的大意。
2. 掌握诗中的生字词,了解诗句的节奏与韵律,体会古诗的意境美。
3. 通过对《乌衣巷》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句的意境理解和文学背景的掌握。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义,体会古诗的韵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乌衣巷的历史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乌衣巷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古诗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古诗,注意诗句的节奏和韵律。
3. 学习生字词对诗中的生字词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
4. 理解诗句引导学生逐句理解诗句,体会古诗的意境。
5. 诗意体会分析诗中的意象,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6. 文学背景介绍介绍刘禹锡的生平及创作背景,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7.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题目,检验学生对诗句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乌衣巷》2. 诗人:刘禹锡3. 生字词:巷、乌衣、斜阳、旧时、飞入、寻常、百姓4. 句子分析: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诗句内容,描绘乌衣巷的景象。
2. 作业题目:用自己的话表达对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理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古诗朗读的掌握情况,以及诗句意境的理解程度。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课后查找其他关于乌衣巷的诗词,进一步了解乌衣巷的历史文化。
(2)开展“走进古诗词”主题活动,让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提高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诗句理解与诗意体会。
2. 教学目标的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024年教科版语文四上《乌衣巷》课件
2024年教科版语文四上《乌衣巷》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内容选自2024年教科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中的《乌衣巷》。
全文如下: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本诗通过对乌衣巷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学习古诗的朗读与欣赏;了解古诗的背景知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朗读并背诵《乌衣巷》,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化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珍惜当下,关爱他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并背诵《乌衣巷》,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欣赏,感受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乌衣巷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乌衣巷)进而引出课题。
2. 学习古诗(1)学生自读古诗,感受诗句的韵律。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注意停顿和语气。
(3)分组朗读,互相交流感受。
3. 理解诗句(1)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的意思。
(2)教师讲解诗句中的关键词,如“乌衣巷”、“王谢堂前燕”等。
4. 体会情感(1)引导学生思考:诗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结合诗句分析,得出作者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
5. 背诵古诗(1)学生自由背诵古诗。
(2)教师检查背诵效果,指导学生注意语气和情感。
六、板书设计乌衣巷1. 朗读与欣赏2. 理解诗句3. 体会情感4. 背诵古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乌衣巷》。
(2)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的意思。
(3)结合诗句,谈谈你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悟。
2. 答案(1)见课本。
(2)见课堂讲解。
(3)见学生个人感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乌衣巷》,让学生感受到了古诗的魅力,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教科版语文四上《乌衣巷》课件
教科版语文四上《乌衣巷》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科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乌衣巷》一课。
该课文选自教材第三单元“古诗乐园”章节,详细内容为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
通过对该诗的深入学习,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朗读并背诵《乌衣巷》。
2. 理解诗中的关键词语,感受诗人表达的情感。
3. 了解唐代文化背景,体会古诗的意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乌衣巷》的诗意,感受诗人的情感。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乌衣巷的历史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课题。
2. 朗读:让学生自由朗读《乌衣巷》,注意字音、停顿、韵律。
3. 讲解:对诗中的关键词语进行解释,如“乌衣”、“燕子”等。
4. 分析:结合诗句,分析诗人的情感,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
5.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与《乌衣巷》意境相近的古诗,进行对比分析。
6. 随堂练习:让学生仿写一首描绘古巷的诗。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乌衣巷》2. 诗人:刘禹锡3. 诗句解析: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4. 情感:怀古之情、沧桑之感。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并背诵《乌衣巷》。
(2)用自己的话描绘诗中的画面。
(3)结合诗句,分析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 答案:(1)见课本。
(2)示例:乌衣巷口,夕阳斜照,燕子在古巷上空飞翔,让人感受到时光流转,沧桑变迁。
(3)诗人表达了怀古之情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分析、对比等教学手段,让学生深入理解了《乌衣巷》的诗意。
在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朗读和背诵情况,提高他们的诗歌鉴赏能力。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收集其他描绘古巷的古诗,进行对比阅读,进一步体会古诗的意境美。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理解《乌衣巷》的诗意,感受诗人的情感。
2024年教科版语文四上《乌衣巷》标准课件
2024年教科版语文四上《乌衣巷》标准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科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乌衣巷》这首古诗。
这首诗位于教材第三单元“古诗词欣赏”。
《乌衣巷》是唐代诗人刘禹锡作品,通过描绘乌衣巷沧桑巨变,表达作者对过去辉煌时光怀念以及对现实感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并背诵《乌衣巷》。
2.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诗中生词和句子,体会诗人思想感情。
3. 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古诗词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诗中寓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掌握诗中生词、句子,并能熟练背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让学生描述自己曾经去过地方,引发他们对乌衣巷好奇心。
(2)出示乌衣巷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所见。
2. 诗歌手法讲解(1)介绍诗人刘禹锡及其创作背景。
(2)逐句解读诗句,分析诗歌手法,如对仗、押韵等。
3. 例题讲解(1)解释生词:乌衣、燕子、斜阳等。
(2)分析句子: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背诵诗句,体会诗韵律美。
(2)让学生用自己话描述乌衣巷景象。
(1)让学生谈谈对诗句理解,引导他们体会诗人思想感情。
(2)讨论诗中所表达历史沧桑感,激发学生对历史兴趣。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乌衣巷》2. 诗人:刘禹锡3. 生词:乌衣、燕子、斜阳等4. 句子: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5. 思想感情:怀念过去,感慨现实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乌衣巷》诗意,写一篇描绘乌衣巷景象短文。
答案示例:乌衣巷,历史悠久。
曾经辉煌,如今已难觅踪迹。
燕子在巷子里穿梭,似乎在寻找过去记忆。
斜阳映照在青石板上,让人感受到时光流转。
这里曾是王谢两家豪门居所,如今已变得寻常。
2. 作业要求:不少于100字,用词准确,语句通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通过学习《乌衣巷》,对古诗词产生浓厚兴趣。
《乌衣巷》ppt课件03
乌衣巷:在今南京市东南, 是三国东吴时的禁军驻地。 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 服,故此地俗语称乌衣巷。 东晋[jì n]时以王导、谢安 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 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 郎”。 返回
朱雀桥:朱雀桥横跨南 京秦淮河上,是由市中 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 路。 返回
• “旧时王谢”:指这条古 巷曾居住的王、谢两个显 赫的宰相家族:一是王导, 辅佐创立了有百年历史的 东晋王朝;另一位是谢安, 指挥淝水之战,以少胜多。 • 作为一代名相,王、谢足 以令后人追怀。王谢两户 大家族在这里居住了三百 年。
下句
•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 家”。 • 那些曾经在王导和谢安的高楼华屋 中筑巢的燕子,如今都飞到普通百 姓家去了。 • “旧时”两个字,赋予燕子以历史 见证人的身份。 • 返回
重点突出 • 飞燕形象的设计,实际上凝聚着作者 的艺术匠心和丰富的想象力。生活中, 即使是寿命极长的燕子也不可能是四 百年前“王谢堂前”的老燕。但是作 者抓住了燕子作为候鸟有栖息旧巢的 特点,暗示出乌衣巷昔日的繁荣,起 到了突出今昔对比的作用。 • 返回
•
返回
• 首句“朱雀桥边野草 花”。 • 朱雀桥边长满了野草 和野花。 • 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 河上,是由市中心通 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 • 一向行旅繁忙的桥边, 草长花开,展现出一 片荒僻气象。昔日车 水马龙的朱雀桥,今 天已经荒凉冷落了。
• “乌衣巷口夕阳斜”, • 黄昏时刻,夕阳西下, 乌衣巷内一片幽暗。 • 本来,鼎盛时代的乌 衣巷口,应该是人来 来往、车马喧嚣[xiāo] 的,而现在作者却用 一抹斜晖,使乌衣巷 完全笼罩在寂寥、惨 淡的氛围之中。
乌衣巷[xiàng]
• • • • • 诗歌内容 背景知识 诗句大意 重点突出 书法欣赏 唐 ·刘禹锡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古诗诵读《乌衣巷》《江南逢李龟年》 精品优选PPY课件1沪教版
不要在为遥远的距离莫名的伤感…… 不要用一贯的悲喜左右着脆弱的情怀。 如果只是如果,我门谁都回不到过去,谁都无法重新来过! 虽然我们无法更改过,但我们可以掌握未来!
从现在起! 历经沧桑的我门不要在做漂浮的花瓣! 不要用艳红的麻痹去撰写茫然的灰暗! 不要在蹉跎我们已经流失的青春岁月!
当铁栅的声音落下,我知道,我再也无法出去。
趁生命最后的余光,再仔仔细细检视一点一滴,把鲜明生动的日子装进,把熟悉的面孔,熟悉的一言一语装进,把生活的扉页,撕下那页最重最钟爱的,也一并装入,自己要一遍又一遍地再读。把自己也最后装入,甘心在二十岁,收拾一切灿烂的结束。把微笑还给昨天,把孤单留给自己。
曾经我们的心中都向往着一个海枯石烂的爱情,可在现实里那只是个不着边际的传说, 快回到现实来吧!可什么才是现实 如果可以 谁不原让一切重来
不再让那些匆匆的脚步,匆匆的走过我门的人生. 不再让别离与邂逅写满我们的期待与无奈. 如果可以 不要让爱的花朵在水晶瓶里枯萎 不要让黑暗将明媚的春天黯然. 如果可以 不再让黑与白显得单调无奈 不再让抉择的灵魂在忐忑间辗转徘徊 如果可以 不会让感情在任性中泛滥成灾 不再用随意的转身将美丽怠慢 如果可以
曾经,每一度春光惊讶着我赤热的心肠。怎么回事呀?它们开得多美!我没有忘记自己睁在花前的喜悦。大自然一花一草生长的韵律,教给我再生的秘密。像花朵对于季节的忠实,我听到杜鹃颤微微的倾诉。每一度春天之后,我更忠实于我所深爱的。
如今,仿佛春已缺席。
突然想起,只是一阵冷寒在心里,三月春风似剪刀啊!
有时,把自己交给街道,交给电影院的椅子。那一晚,莫名其妙地去电影院,随便坐着,有人来赶,换了一张椅子,又有人来要,最后,乖乖掏票看个仔细,摸黑去最角落的座位,才是自己的。被注定了的,永远便是注定。突然了悟,一切要强都是徒然,自己的空间早已安排好了,一出生,便是千方百计往那个空间推去,不管愿不愿意,乖乖随着安排,回到那个空间,告别缤纷的世界,告别我所深爱的,回到那个一度逃脱,以为再也不会回去的角落。当铁栅的声音落下,我晓得,我再也出不去了。
四年级语文上册《乌衣巷》课件教科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乌衣巷》课件教科版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自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乌衣巷》。
该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描绘了乌衣巷的繁华与变迁。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古代诗歌的美。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工具书,学生能够理解生字词的意思,学会欣赏古代诗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古代诗歌,珍惜当下,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大意。
难点: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古代诗歌的美。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课文课本、字典、练习本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古筝音乐,引导学生想象乌衣巷的繁华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学习(5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诗歌大意。
2. 学生通过查阅字典,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诗歌的背景,引导学生了解乌衣巷的历史。
2. 教师分析诗歌的结构,解释诗句的含义。
3.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古代诗歌的美。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2. 学生仿写诗句,锻炼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黑板上写上诗歌的《乌衣巷》,下方列出诗歌的每一句,并在重点词语旁边加上注释。
作业设计:1. 请学生背诵课文。
2.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的含义。
3. 请学生画出乌衣巷的繁华景象。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在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同时,引导学生拓展延伸,了解更多关于乌衣巷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大意。
难点: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古代诗歌的美。
对于这两个重点和难点,我们需要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欣赏
乌衣巷
(唐)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古诗译文
•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长满野草野花, •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西斜。 •从前在王、谢贵族家里筑巢的燕子, •如今也飞入了寻常的老百姓之家。
课堂小结
这首诗通篇写景,不加一字
议论。诗人从侧面落笔,采用以
乌衣巷
课文导入
同学们想象一下以前的乌衣巷
可能什么样?
乌衣巷
• 三国时孙吴在此地设兵营,军士皆穿
黑衣,这就是巷名“乌衣”的由来。
背景介绍
乌衣巷是金陵城的一条街,位于秦淮河以南,附
近有座朱雀桥。时代变迁,到东晋,此地成为王、谢
等豪门世族的住宅区。当年进进出出、来来往往的全
是衣冠楚楚、举措风流的贵族子弟。春暖花开,更是 车水马龙,分外繁华豪奢。但到刘禹锡来此时,乌衣 巷早已是另一番景象了。
刘禹锡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为匈奴 族后裔。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和柳 宗元一同参与了唐朝永表达自己对人生或历史的深刻理解, 因而被白居 易推崇备至, 誉为“诗豪”。
词语解释
乌衣巷:在今南京市东南,在文德桥南岸,是
小见大的艺术手法加以表现。语 言含蓄,耐人寻味。
三国东吴时的禁军驻地。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
服,故此地俗语称乌衣巷。东晋时以王导、谢安两
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
”。入唐后,乌衣巷沦为废墟。现为民间工艺品的
汇集之地。
词语解释
朱雀桥: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上, 是由市中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朱雀
桥遗址在清代已难寻觅。人们为追忆朱雀
桥,往往把镇淮桥当作昔日的朱雀桥,不
知有多少历代文人名士来此抒发过桑梓情
思,抚今追昔!
词语解释
“旧时王谢”:指这条古巷曾居住的王、谢两个 显赫的宰相家族:一是王导,辅佐创立了有百年历 史的东晋王朝;另一位是谢安,指挥淝水之战,以 少胜多,打败符秦百万大军。王谢两户大家族在这 里居住了三百年,出现了一批对晋朝的历史产生了 深远影响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