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题 逐题解答版

合集下载

2020年云南省中考语文题答案解析卷

2020年云南省中考语文题答案解析卷

2020年云南省中考语文题答案解析卷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卓越(zhuó)迸溅(bèng)倦怠(juàn)无精打采(jīng)B. 拾级(shè)炽热(zhì)沙砾(shuò)酣然入梦(hān)C. 莅临(lì)蓦然(mò)恪守(kè)间不容发(fà)D. 伫立(zhù)坍塌(tān)悲怆(chuàng)气冲斗牛(dǒu)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簇拥斑斓摩肩接踵入目三分B. 广袤寒噤穿流不息殚精竭虑C. 遨游眺望轻歌漫舞雕梁画栋D. 浮躁凋零彬彬有礼戛然而止3.下列句子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季节上的隆冬将尽,但还将在此驻防三两个月,远不是秋高气爽时节的,这一个的季节里,气势磅礴的密云来去匆匆,形如金字塔的各拉丹冬主峰难得在云遮雾障中尊荣。

A.严寒明媚风云变幻一现B.寒冷妩媚风云变幻一睹C.严寒妩媚风起云涌一现D.寒冷明媚风起云涌一睹4.对下列病句的病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现场采样是一个环境监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一个”不应放在“环境监测”的前面,语序不当)B.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使人民生活逐渐恢复正常。

(“随着……”和“使……”连用,使句子缺少主语)C.老王和老李是我的忘年交,他80多岁了,很喜欢侍弄花草。

(“他”指代不明)D.能否搞好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提高学生德育素养的重要途径。

(“提高”和“途径”搭配不当)5.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但是,现在我们知道实际情形并不是这样。

②通过对格陵兰岛冰核的测量,我们有了一份10多万年以来地球气候变化的详细记录。

结果并不乐观。

③相反,它的气候总是在温暖和严寒之间剧烈地摇摆不停,快速变化。

2020年云南省昆明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2020年云南省昆明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9~23题。(共13分)
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周国平
①不论在什么场合,只要是面对着中学生,我经常提的一个建议就是: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11.【甲】文中陈胜、吴广为了鼓动人心、树立威信,做了哪两件事?请用四字短语概括。(2分)
第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A.佣者笑而应曰/足肤皲裂而不知
B.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欲自请击之
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男儿当死于边野/又留蚊于素帐中
10.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选文第⑤段“石油一般分布在近地表的范围内”一句中,加点词语“一般”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你结合选文内容并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近年来石油价格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3分)
【乙】马援①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援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诸兄奇之。后转游陇汉间,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2020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

2020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

2020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1.(2分)正确注音的词语是:河畔(pàn)。

2.(2分)没有错别字的词语是:义愤填膺。

3.(2分)正确使用加点词语的句子是:当前,由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方兴未艾。

4.(2分)没有语病的句子是: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培养青少年的实践能力和知识水平,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爱科学、学科学。

5.(2分)最恰当的排序是:④②③①⑥⑤。

6.(2分)没有正确陈述的一项是:在中国传统俗中,清明前一天称为“寒食”。

B。

律诗是一种近体诗,要求每首八句,共四联,依次为首联、颈联、颔联、尾联。

C。

杨绛在《老王》中回忆了老王和她们家的几件事,表达了对他的感激和内心的愧疚。

D。

泰戈尔是一位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具有民族特色。

7.(1)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2) 重岩叠峰,隐天蔽日,不见曦月。

(3)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6) 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8.(1) 2020年世界杯足球赛期间,有些媒体报道法国队和克罗地亚队“争夺冠亚军”,实际上参加决赛的两支队伍争夺的是“冠军”,而非“亚军”。

(2) 图中有很多错别字和语病。

(3)《咬文嚼字》发布了2020年“十大流行语”和“十大语文差错”,引起了主流媒体和网络的广泛关注。

9.(3分) 名著阅读。

保尔缓慢地写着,一页又一页,身心沉浸在书中的人物形象中。

但有时候,他无法用笔墨表达那些鲜明生动的景象,写出来的字句苍白无力,缺少生气和激情。

为了避免写作受到阻碍,他必须逐字逐句地记住已经写好的部分。

这段选自小说《》中,描写了保尔身体瘫痪、双目失明后,仍然坚持进行文学创作的故事,也反映了作者C(人名)的生活经历。

汉字书写:藏书为富,爱字不贫。

11.(1)四面歌残终破楚:这句话表达了词人秋瑾的思想感情。

她身处京城,却心系故乡楚地,四面唱着的歌声最终也消散了,只剩下萧瑟的楚风。

云南省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扫描答案)(1)

云南省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扫描答案)(1)

2020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卷(全卷四个大题,共25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聒噪(guō)枯竭(hé)湍急(tuān)拈轻怕重(zhān)B.绽放(zhàn)镂空(lóu)空乘(chéng)相形见(chù)C.馈送(guì)凹凸(āo)谴责(jié)含情脉脉(mò)D.看见(piē)栅栏(zhà)刁悍(piāo)不卑不亢(kàng)2.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踊跃迁徙骇人听闻反腐倡廉B.焦躁端祥精雕细琢中流砥柱C.颂扬震憾突如奇来如愿以偿D.修葺褒砭克尽责责沁人心脾3.依次填入以下横线上的词语,最合适的一项为哪一项()你的名字无人认识,你的永远长存。

在历史的天空中,当年的烽火连天、金戈铁马已经远去,但是在世的老兵还是血染战场的每一位英烈,都值得我们永远。

无论时代怎样变迁,英雄人物向来是历史的精神坐标。

A.伟绩即使铭刻注明B.伟绩即使铭刻标记C.伟绩无论铭刻标榜D.伟绩无论铭刻注明4.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周边考试,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B.议论云南文化及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安自菲薄,又要有全国视野,不盲目乐观。

C.有无扎实的阅读基础,是青少年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

D.周末的郊游踏青活动,大家必然要注意安全,防范不要发买卖外事故。

5.给予下句子排序,最合适的一项为哪一项()①汉代文字学家许慎指出,汉字的构成有“六书”: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②意思是说,加强武备的目的在于制止战争③他的论述,有助于我们认识汉字这种“符号”所拥有的教育功能和流传功能④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母语的表达符号,也是世界文明宝库中一颗刺目的明珠⑤比方会意字,从字的合成就能领悟其中的含义,比方“武”字,即“止戈为武”A.①④⑤②③B.①⑤②③④C.④①③⑤②D.④⑤②①③6.以下关于文学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智取生辰纲”“倒拔垂杨柳”“景阳岗打虎”等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故事均出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

最新2020云南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最新2020云南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C.在央视的文化栏目《国家宝藏》中,通过明星守护人的讲述,使观众看到了国宝的“前世今生”。

D.中国69岁的“无腿勇士”夏伯渝成功登项珠穆朗玛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依靠双腿假肢登上珠峰的人。

4.D A:缺少主语改为:小芳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B:数量词重复,删去“左右”改为:参观的人数超过10万。

C:使动用法缺主语,删去“使”,改为:通过明星守护人的讲述,观众看到了国宝的“前世今生”。

5.给下列句子接序,最恰当的项是()①雪峰的红光映射到这辽阔的牧场,形成一个金碧辉煌的世界②你就可以看见无数点点的红火光,那是牧民们在烧起铜壶准备晚餐③蒙古包牧群和牧女们,都披上了一色的玫瑰红④特别诱人的是牧场的黄香,周围的雪峰被溶日映红,像云霞那么灿烂⑤自落日沉没,周围雪峰的红光逐渐消退,银灰色的暮霭笼罩草原的时候A.①④②⑤①B.④①①⑤②C.④①①⑤②D.①③②④⑤5.首先引出描写对象雪峰,然后描写雪峰的红光照耀世界的景象,接着写落日沉没,雪峰也变暗,最后写落日后牧民们就着落日准备晚餐,铜壶的灯光刚好辉映雪峰的红光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把山的北向、水的南岸叫作“明”,山的南面,水的北岸叫作“阳"。

如“阴阳割昏晓”的“阴”指泰山的北面。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的“河阳”指黄河北岸。

B.古代文体中的“记”,以记叙、描写为主,如《桃花源己》《小石潭记》;“表”是臣下对君王上书陈情言事的文体,如《出师表》就是者葛亮对后主的上书。

C.巴金,原名李尧棠,现代文学家。

代表作品有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杂文集《随想录》等。

D.安徙生是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其作品人多以动物为主角,借动物嘲讽人性的缺点,影射社会现实,代表作有《丑小鸭》《农夫和蛇》《小美人》等。

6.D选项中《农夫和蛇》选自《伊素寓言》作者是伊索。

7.根据提示填空。

(每空1分。

共8分。

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別字中的任何种情况。

2020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和答案

2020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和答案

2020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卓.越(zhuó)迸.溅(bèng)倦.怠(juàn)无精.打采(jīng)B.拾.级(shè)炽.热(zhì)沙砾.(shuò)酣.然入梦(hān)C.莅.临(lì)蓦.然(mò)恪.守(kè)间不容发.(fà)D.伫.立(zhù)坍.塌(tān)悲怆.(chuàng)气冲斗.牛(dǒu)2.(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族拥斑斓摩肩接踵入目三分B.广袤寒噤穿流不息殚精竭虑C.遨游眺望轻歌漫舞雕梁画栋D.浮躁凋零彬彬有礼戛然而止3.(2分)下列句子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季节上的隆冬将尽,但_____还将在此驻防三两个月。

远不是秋高气爽时节的_____.这一个_____的季节里,气势磅礴的密云来去匆匆,形如金字塔的各拉丹冬主峰难得在云遮雾障中_____尊容。

A.严寒明媚风云变幻一现B.寒冷妩媚风云变幻一睹C.严寒妩媚风起云涌一现D.寒冷明媚风起云涌一睹4.(2分)对下列病句的病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现场采样是一个环境监测中十分重要的坏节。

(“一个”不应放在“环境监测”的前面,语序不当)B.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使人民生活逐渐恢复正常。

(“随着……”和“使……”连用,使句子缺少主语)C.老王和老李是我的忘年交,他80多岁了,很喜欢侍弄花草。

(“他”指代不明)D.能否搞好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提高学生德育素养的重要途径。

(“提高”和“途径”搭配不当)5.(2分)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但是,现在我们知道实际情形并不是这样。

②通过对格陵兰岛冰核的测量,我们有了一份10多万年以来地球气候变化的详细记录,结果并不乐观。

2020年云南省语文中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云南省语文中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河畔.(pàn)纤.细(xiān)矜.持(jīn)信手拈.来(diān)B.亘.古(gèn)希冀.(yì)吮.吸(shǔn)为虎作伥.(chāng)C.濒.临(bīn)对峙.(zhì)跻.身(jī)提纲挈.领(qiè)D.威摄.(shè)庇.护(pì)创.伤(chuàng)肆无忌惮.(dàn)2.(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抉择凑和丰功伟绩风弛电掣B.锤炼履历闲情逸志义愤填膺C.搭档和煦世外桃源矫揉造作D.蝉娟祭祀海市蜃楼巧妙绝伦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梅花开在苦寒中,开在秃枝上,没有绿叶相映,特立独行....,自荣自美。

B.我市开展“创建卫生城市”活动以来,市容市貌的变化我是有目共睹....的。

C.今年入夏以来酷暑难熬,这使得原来滞销的空调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D.当前,由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方兴未艾....。

4.(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五四青年节前夕,身残志坚的蒋萌,被共青团中央授予2020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

B.为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多年来我校坚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广泛得到社会的关注和家长的支持。

C.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培养青少年的实践能力和知识水平,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爱科学、学科学。

D.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是否深厚,不仅在于它曾经拥有多少优秀文化,更在于它今天还能拥有多少优秀文化。

5.(2分)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激发出令人难以预想的向上动力和发展活力。

②在40年的时间里奋起追赶、拥抱现代化。

③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才走完的道路。

④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大国。

2020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2020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绝密★启用前2020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 文(全卷四个大题,共26个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

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

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卓.越(zhuó) 迸.溅(bènɡ) 倦.怠(juàn) 无精.打采(jīnɡ) B .拾.级(shè) 炽.热(zhì) 沙砾.(shuò) 酣.然入梦(hān) C .莅.临(lì) 蓦.然(mò) 恪.守(kè)间不容发.(fà) D .伫.立(zhù) 坍.塌(tān) 悲怆.(chuànɡ) 气冲斗.牛(dǒu)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簇拥 斑斓 摩肩接踵 入目三分B .广袤 寒噤 穿流不息 殚精竭虑C .遨游 眺望 轻歌漫舞 雕梁画栋D .浮躁凋零彬彬有礼戛然而止 3.下列句子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季节上的隆冬将尽,但________还将在此驻防三两个月,远不是秋高气爽时节的________,这一个________的季节里,气势磅礴的密云来去匆匆,形如金字塔的各拉丹冬主峰难得在云遮雾障中________尊荣。

A .严寒 明媚 风云变幻 一现 B .寒冷 妩媚 风云变幻 一睹 C .严寒 妩媚 风起云涌 一现 D .寒冷明媚风起云涌一睹4.对下列病句的病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现场采样是一个环境监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一个”不应放在“环境监测”的前面,语序不当)B .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使人民生活逐渐恢复正常。

(“随着……”和“使……” 连用,使句子缺少主语)C .老王和老李是我的忘年交,他80多岁了,很喜欢侍弄花草。

2020年云南省昆明中考语文试卷附真卷答案解析

2020年云南省昆明中考语文试卷附真卷答案解析

语文试卷 第1页(共10页) 语文试卷 第2页(共10页)绝密★启用前2020年云南省昆明市高中(中专)招生统一考试语 文(本试卷共有四大题25小题,共10页。

考试时间l50分钟,满分120分。

)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及姓名,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语文试题所有的答案请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按规定的方法和要求答题,不按要求答题所造成的后果由本人自负。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含1~6题,共22分)(答案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1.“灾难无情人有情”。

请你从下面的两句话中任选一句....,用正楷书写在“田”宇格里送给四川地震灾区的同胞。

(2分) (1)真情无疆界,大爱越时空。

(2)我们手牵手,风雨一起走。

2.下列三组词语中,每一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3分) (1)惬意惆怅消声匿迹脍炙人口 (2)邂逅烦燥骇人听闻情不自禁 (3)蜿蜒亵渎融汇贯通走投无路 (1)________改为________ (2)________改为________ (3)________改为________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3~5题。

只要有一方泥土,一缕.阳光,树便可以成长。

那种成长是自然而从容的,我们丝毫看不见它们是怎样长大的。

其实,那突然冒出来的一片嫩.叶,那不经意间多出来的一根枝条,无不说明它们确确实实在成长着。

它们长得自自然然,心平气和。

夜晚,它们聆听星星的喃喃低语;白天,它们分享小鸟的点点喜悦。

它们在清风中歌唱,在________,在________,它们快乐地成长着。

有一天,我们猛然发现那些树长得又高又壮,绿影婆娑.,它们已经成材了。

成了材的树,能做衣橱的,我们便取去做衣橱;能用来造房子的,我们便用来造房子。

即使是那些飘落的叶子,却可以当作肥料。

云南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zip

云南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zip

云南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全卷四个大题,共26个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

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

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卓越(zhuó)迸溅(bèng)倦怠(juàn)无精打采(jīng)B. 拾级(shè)炽热(zhì)沙砾(shuò)酣然入梦(hān)C. 莅临(lì)蓦然(mò)恪守(kè)间不容发(fà)D. 伫立(zhù)坍塌(tān)悲怆(chuàng)气冲斗牛(dǒu)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簇拥斑斓摩肩接踵入目三分B. 广袤寒噤穿流不息殚精竭虑C. 遨游眺望轻歌漫舞雕梁画栋D. 浮躁凋零彬彬有礼戛然而止3.下列句子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季节上的隆冬将尽,但还将在此驻防三两个月,远不是秋高气爽时节的,这一个的季节里,气势磅礴的密云来去匆匆,形如金字塔的各拉丹冬主峰难得在云遮雾障中尊荣。

A.严寒明媚风云变幻一现B.寒冷妩媚风云变幻一睹C.严寒妩媚风起云涌一现D.寒冷明媚风起云涌一睹4.对下列病句的病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现场采样是一个环境监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一个”不应放在“环境监测”的前面,语序不当)B.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使人民生活逐渐恢复正常。

(“随着……”和“使……”连用,使句子缺少主语)C.老王和老李是我的忘年交,他80多岁了,很喜欢侍弄花草。

(“他”指代不明)D.能否搞好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提高学生德育素养的重要途径。

(“提高”和“途径”搭配不当)5.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但是,现在我们知道实际情形并不是这样。

云南省昆明市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云南省昆明市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昆明市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共四大题25小题,共8页。

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

(含1~6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3题①在许多智者看来,读书乃是与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交流。

读孔孟之书,如品馥郁香茗,醒脑清心;诵唐诗宋词,若饮陈年佳酿,醇.香无比;品四大名著,似回味往事,喻理醒世……在阅读中,使我们的心智得以增长,思想得到启迪,境界获得提升。

②读书的更高境界,是从阅读中领悟时代使命,进而笃.行之。

阅读不仅可以丰富一个人的有限经历,况且可以涵养一个民族的灵魂性格,构建一个社会共同的精神家园,奠定一个国家的文化根基。

在五彩斑斓的中国传统文化园地里,影响深远的诸子学说,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气象万千的诗词歌赋……令人推崇备至,惊叹不已,也感召着一代代人自强不息、奋勇前行。

③一个浅薄、浮躁.的民族是无法崛.起的,也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阅读决定了一个民族思维的深度,对文化传承、国家发展,意义非比寻常。

1.请用正楷将语段中画线的内容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

(2分)【答案】略【解析】考查学生的书写能力,方法:要求学生在课下练好字的硬笔书法,做到书写正确、比较工整、结构基本匀称、笔画流畅。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

(2分)(1)醇.香()(2)笃.行()(3)浮躁.()(3)崛.起()【答案】(1)chún (2)dǔ (3)zào jué【解析】注意正确运用汉语拼音规则,“dūn”不能读作“dūn”,“dǔ”不能读作和写作“dú”,“jué”不能读作“qú”。

3.第段中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

(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2分)【答案】①在阅读中,我们的心智得以增长,思想得到启迪,境界获得提升。

②阅读不仅可以丰富一个人的有限经历,而且可以涵养一个民族的灵魂性格,构建一个社会共同的精神家园,奠定一个国家的文化根基。

2020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和答案解析

2020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和答案解析

2020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和答案解析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卓.越(zhuó)迸.溅(bèng)倦.怠(juàn)无精.打采(jīng)B.拾.级(shè)炽.热(zhì)沙砾.(shuò)酣.然入梦(hān)C.莅.临(lì)蓦.然(mò)恪.守(kè)间不容发.(fà)D.伫.立(zhù)坍.塌(tān)悲怆.(chuàng)气冲斗.牛(dǒu)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识记能力。

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平时学习中扎实的积累,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

参考答案:ACD.正确;B.有误,“炽热”的“炽”读作chì,“沙砾”的“砾”读作lì。

故选:B。

点拨:字音题的解答,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读准字音,对多音字要能根据其意思正确判断读音,对于课文中出现的生僻字,易误读的字,平时要善于归纳,加强记忆。

2.(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族拥斑斓摩肩接踵入目三分B.广袤寒噤穿流不息殚精竭虑C.遨游眺望轻歌漫舞雕梁画栋D.浮躁凋零彬彬有礼戛然而止解析:本题考查错别字辨析。

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仔细辨析各项中汉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

参考答案:A.有误,“族拥”应为“簇拥”,“入目三分”应为“入木三分”;B.有误,“穿流不息”应为“川流不息”;C.有误,“轻歌漫舞”应为“轻歌曼舞”;D.正确。

故选:D。

点拨: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

因此,平时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3.(2分)下列句子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季节上的隆冬将尽,但_____还将在此驻防三两个月。

云南省2020年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

云南省2020年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

2020年云南省语文中考试题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卓.越(zhuó)迸.溅(bèng)倦.怠(juàn)无精.打采(jīng)B.拾.级(shè)炽.热(zhì)沙砾.(shuò)酣.然入梦(hān)C.莅.临(lì)蓦.然(mò)恪.守(kè)间不容发.(fā)D.伫.立(zhù)坍.塌(tān)悲怆.(chuàng)气冲斗.牛(dǒu)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簇拥斑斓摩肩接踵入目三分B.广袤寒噤穿流不息殚精竭虑C.遨游眺望轻歌漫舞雕梁画栋D.浮躁凋零彬彬有礼戛然而止3.下列句子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季节上的隆冬将尽,但____________还将在此驻防三两个月。

远不是秋高气爽时节的____________,这一个____________的季节里,气势磅礴的密云来去匆匆,形如金字塔的各拉丹冬主峰难得在云遮雾障中____________尊容。

A.严寒明媚风云变幻一现B.寒冷妩媚风云变幻一睹C.严寒妩媚风起云涌一现D.寒冷明媚风起云涌一睹4.对下列病句的病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场采样是一个环境监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一个”不应放在“环境监测”的前面,语序不当)B.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使人民生活逐渐恢复正常。

(“随着……”和“使连用,使句子缺少主语)C.老王和老李是我的忘年交,他80多岁了,很喜欢侍弄花草。

(“他”指代不明)D.能否搞好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提高学生德育素养的重要途径。

(“提高”和“途径”搭配不当)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但是,现在我们知道实际情形并不是这样。

②通过对格陵兰岛冰核的测量,我们有了一份10多万年以来地球气候变化的详细记录结果并不乐观。

2020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

2020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

云南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全卷四个大题,共26个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

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

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卓越(zhuó)迸溅(bèng)倦怠(juàn)无精打采(jīng)B.拾级(shè)炽热(zhì)沙砾(shuò)酣然入梦(h ān)C.莅临(lì)蓦然(mò)恪守(kè)间不容发(fà)D.伫立(zhù)坍塌(tān)悲怆(chuàng)气冲斗牛(dǒu)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簇拥斑斓摩肩接踵入目三分B.广袤寒噤穿流不息殚精竭虑C.遨游眺望轻歌漫舞雕梁画栋D.浮躁凋零彬彬有礼戛然而止2.下列句子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季节上的隆冬将尽,但还将在此驻防三两个月,远不是秋高气爽时节的,这一个的季节里,气势磅礴的密云来去匆匆,形如金字塔的各拉丹冬主峰难得在云遮雾障中尊荣。

A.严寒明媚风云变幻一现B.寒冷妩媚风云变幻一睹C.严寒妩媚风起云涌一现D.D.寒冷明媚风起云涌一睹3.对下列病句的病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现场采样是一个环境监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一个”不应放在“环境监测”的前面,语序不当)B.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使人民生活逐渐恢复正常。

(“随着……”和“使……”连用,使句子缺少主语)C.老王和老李是我的忘年交,他80多岁了,很喜欢侍弄花草。

(“他”指代不明)D.能否搞好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提高学生德育素养的重要途径。

(“提高”和“途径”搭配不当)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但是,现在我们知道实际情形并不是这样。

云南省昆明市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云南省昆明市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昆明市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共四大题26小题,共8页。

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及姓名,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语文试题所有的答案请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按规定的方法和要求答题,不按要求答题所造成的后果由本人自负。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

(含1〜7题,共22分)(答案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4题。

①中国一直就是一个诗的国度。

先秦时期,诗歌是外交答对的基本凭借,到了汉代,“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

唐代以后,诗歌的写作成为登科入仕的基本科目。

而现在,通过《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使我们对诗歌产生了更深的情感。

○2是啊,中国人在诗歌里不知不觉的完成了生命的成长,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诗意是最丰富的,如果你是否愿意去寻找,诗意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帘,荡漾在你的心中。

烂漫春光里能寻觅诗意,萧瑟秋景中能发现诗意,慈母的牵挂中能品味诗意,游子的仇情里能感悟诗意……诗歌里描绘的美景,能医治心灵的创.伤;诗歌里蕴.含的真情,让心境宁静温暖。

○3在诗歌这种古老文字体裁的浸润下,中华民族一直追求着诗意生活。

即使在山河破碎、生死考验的艰难中,诗歌依然是保持民族气节、鼓舞人心的力量。

一首首动人心魄.的诗歌,一声声铿.锵入耳的旋律,唤起的是历史的鲜活记忆,激荡的是民族文化历久弥新的精魄。

○4诗歌,是自由的心灵在广阔世界飞翔时撞击出的美丽火花。

只要生命存在,诗歌就不会消失。

1.请用正楷将第○2○3段划线的内容工整的写在“田”字格里。

(2分)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

(2分)(1)创.伤()(2)蕴.含()(3)心魄.()(4)铿.锵()3.第一二段中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

2020年云南中考语文答案

2020年云南中考语文答案

2020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B【解析】本题考查字音。

B项中“炽热(zhì)”应为“炽热(chì)”;“沙砾(shuò)”应为“沙砾(lì)”。

设置两个错误读音,降低了难度。

2.D【解析】本题考查字形。

A.入木三分;B.川流不息;C.轻歌曼舞。

故正确答案为D项。

3.A【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对于近义词语,要在同中找异,然后在具体的语境中选择词语。

本题为选择题,要运用排除法快速确定答案。

“秋高气爽时节”应用“明媚”,“一现”意思是“出现”,“一睹”是“看见”,结合语境可知应为“一现”。

故正确答案为A 项,然后验证答案。

4.D【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D项中“能否搞好”和“提高”两面对一面,搭配不当。

5.C【解析】本题考查句子衔接与排序。

运用排除法,逐项确定答案。

先通读语句,知道大意,了解文体特征。

然后观察选项,确定首句,②或④可能为首句。

再看哪些句子衔接比较紧密,④中“我们以为”与①中“现在认为”结合比较紧密,②中“记录”与⑤中“记录表明”与③中“相反”结合比较紧密,可以排除A、B、D。

代入检验,确定答案。

6.C【解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C项表达了艾青对祖国深沉的爱,不是冰心。

7.(1)泪落沾我衣 (2)枯藤老树昏鸦 (3)匹夫不可夺志也 (4)教然后知困(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

首先要根据题干中的答题提示,准确填写。

(1)(2)(3)(4)根据上下句提示填空。

(5)根据“又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可以确定所填句子。

(5)根据关键词“凌云壮志”可以确定所填句子。

要注意“藤”“燕”不写错,写完答案后要认真核查,保证无错误。

二、综合性学习(8~12题,共12分)(一)(4分)8.(2分)近年来云南省采取多项(有力、全面、到位)举措保护生物多样性(1分),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呈现出向好的发展态势)(1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全卷四个大题,共26个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

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

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卓.越(zhuó)迸.溅(bèng)倦.怠(juàn)无精.打采(jīng)B. 拾.级(shè)炽.热(zhì)沙砾.(shuò)酣.然入梦(hān)C. 莅.临(lì)蓦.然(mò)恪.守(kè)间不容发.(fà)D. 伫.立(zhù)坍.塌(tān)悲怆.(chuàng)气冲斗.牛(dǒu)1.B【解析】本题考查字音。

B项中“炽热(zhì)”应为“炽热(chì)”;“沙砾(shuò)”应为“沙砾(lì)”。

设置两个错误读音,降低了难度。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簇拥斑斓摩肩接踵入目三分B. 广袤寒噤穿流不息殚精竭虑C. 遨游眺望轻歌漫舞雕梁画栋D. 浮躁凋零彬彬有礼戛然而止2.D【解析】本题考查字形。

A.入木三分;B.川流不息;C.轻歌曼舞。

故正确答案为D项。

3.下列句子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季节上的隆冬将尽,但还将在此驻防三两个月,远不是秋高气爽时节的,这一个的季节里,气势磅礴的密云来去匆匆,形如金字塔的各拉丹冬主峰难得在云遮雾障中尊荣。

A. 严寒明媚风云变幻一现B. 寒冷妩媚风云变幻一睹C. 严寒妩媚风起云涌一现D. 寒冷明媚风起云涌一睹3.A【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对于近义词语,要在同中找异,然后在具体的语境中选择词语。

本题为选择题,要运用排除法快速确定答案。

“秋高气爽时节”应用“明媚”,“一现”意思是“出现”,“一睹”是“看见”,结合语境可知应为“一现”。

故正确答案为A项,然后验证答案。

4.对下列病句的病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现场采样是一个环境监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一个”不应放在“环境监测”的前面,语序不当)B. 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使人民生活逐渐恢复正常。

(“随着……”和“使……”连用,使句子缺少主语)C. 老王和老李是我的忘年交,他80多岁了,很喜欢侍弄花草。

(“他”指代不明)D. 能否搞好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提高学生德育素养的重要途径。

(“提高”和“途径”搭配不当)4.D【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D项中“能否搞好”和“提高”两面对一面,搭配不当。

5.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但是,现在我们知道实际情形并不是这样。

②通过对格陵兰岛冰核的测量,我们有了一份10多万年以来地球气候变化的详细记录。

结果并不乐观。

③相反,它的气候总是在温暖和严寒之间剧烈地摇摆不停,快速变化。

④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认为地球是渐渐地进入和脱离冰川期的,其周期在数十万年以上。

⑤记录表明地球在最近一段历史时期根本不是人们以前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个风调雨顺的安身之处。

A. ②⑤③①④B. ②④①⑤③C. ④①②⑤③D. ④①⑤②③5.C【解析】本题考查句子衔接与排序。

运用排除法,逐项确定答案。

先通读语句,知道大意,了解文体特征。

然后观察选项,确定首句,②或④可能为首句。

再看哪些句子衔接比较紧密,④中“我们以为”与①中“现在认为”结合比较紧密,②中“记录”与⑤中“记录表明”与③中“相反”结合比较紧密,可以排除A、B、D。

代入检验,确定答案。

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我国古代,人们席地而坐时把腰挺直称为“长跪”,离席站立称为“避席”,这两个举动都表示敬意。

B. 自谢道韫吟咏出“未若柳絮因风起”后,“咏絮之才”就被用来赞誉女性出众的才华。

C.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表达了冰心对祖国深沉的爱。

D. 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前半部分极力描写托尔斯泰平凡的长相,后半部分则透过他的眼睛,展示出他灵魂的深邃、伟大。

6.C【解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C项表达了艾青对祖国深沉的爱,不是冰心。

7.根据提示填空。

(每空1分,共8分。

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的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1)出门东向看,。

(《十五从军征》)(2),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礼记》)(5)说起濒临失传的拉祜族红茶秘制工艺,人们无不扼腕叹息,所幸在有识之士的不懈努力下,“拉祜红茶”又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这正如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所说“,。

”(6)初中毕业会上,同学们纷纷用杜甫《望岳》中的“,。

”来抒发自己的凌云壮志。

7.(1)泪落沾我衣 (2)枯藤老树昏鸦 (3)匹夫不可夺志也 (4)教然后知困(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

首先要根据题干中的答题提示,准确填写。

(1)(2)(3)(4)根据上下句提示填空。

(5)根据“又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可以确定所填句子。

(5)根据关键词“凌云壮志”可以确定所填句子。

要注意“藤”“燕”不写错,写完答案后要认真核查,保证无错误。

二、综合性学习(8~12题,共12分)(一)学习与探究(4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8~9题。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简称CBD)是一项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国际公约,主题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CBD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将在中国云南昆明召开。

【材料一】2020年5月22日,云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发布我国第一部生物多样性方面的白皮书——《云南的生物多样性》。

据发布会介绍,近年来云南已采取以下举措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强生物资源合理利用及生物多样性减贫示范,严格生物多样性监督执法,推进生物多样性国际交流合作。

【材料二】【材料三】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会标图案8.请对材料一、二的主要信息进行综合概括。

(2分)9.请用简洁的语言对材料三的图案进行解说。

(2分)二、综合性学习(8~12题,共12分)(一)(4分)8.(2分)近年来云南省采取多项(有力、全面、到位)举措保护生物多样性(1分),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呈现出向好的发展态势)(1分)。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提取与概括。

题干要求概括材料一、二的主要信息。

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语句进行提取概括。

材料一的关键语句为“近年来云南已采取以下举措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材料二从统计数据可以得出结论:生物多样性呈现出向好的发展态势。

分值2分,分点作答。

9.(2分)答案示例:水滴(种子)型图案象征生命之源;图案包含人、鸟、鱼、兽、虫、花、水等元素,寓意人与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和谐共生;图中的小女孩身着民族服装,意指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省份;图案设计理念来自于中国的剪纸艺术,体现中国民间文化魅力;图案右下方的印章,说明大会将在中国昆明举行(展现了中国独具特色的印章文化);图案背景布满甲骨文,彰显中国文化特色。

(答出2点即可满分)【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化。

首先了解会标的名称: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会标图案,然后从整体+局部的方法把握会标特点。

解说时要先说元素构成,然后分析其寓意。

分值2分,答出两点即可。

(二)名著阅读(4分)【文段一】以后可忘却了,大概也和现今的国粹保存大家的议论差不多。

但我对于这中西学堂,却也不满足,因为那里面只教汉文,算学,英文和法文。

功课较为别致的,还有杭州的求是书院,然而学费贵。

【文段二】总觉得不大合适,可是无法形容出这种不合适来。

现在是发现了大致相近的字眼了,“乌烟瘴气“,庶几乎其可也,只得走开……于是毫无问题,去考矿路学堂引去了。

10.(1)上面两个文段出自名著《》,讲述的是(人名)求学期间的两次心理变化,体现了他对新时代、新思想的追求。

(2分)(2)请从下列三项中任选一项,参照示例。

联系名著内容谈谈所选人物的追求。

(2分)①简·爱(《简·爱》)②祥子(《骆驼祥子》)③“红小鬼”(《红星照耀中国))【示例】唐僧在西天取经途中历经重重磨难,但始终坚持造福众生的追求,最终取回三藏真经。

(二)(4分)10.(4分)(1)(2分)朝花夕拾(1分) 鲁迅(周树人)(1分)(2)(2分)答案示例:①简·爱是位不甘忍受社会压迫、努力追求自由平等的女性,她不惧与罗切斯特先生社会地位悬殊,勇敢追求爱情。

②祥子追求幸福生活,想要凑钱买一辆洋车,在烈日和暴雨下拼命奔波。

③“红小鬼”追求平等,他们虽然年纪很小,却事事参与,并不认为自己应该受到优待。

(追求的目标明确,内容具体,可以得2分;只写出目标,或只写出具体内容,得1分;脱离选项作答不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1)从文中“考矿路学堂”及题干中“求学期间的两次心理变化,体现了他对新时代、新思想的追求”可只是鲁迅的《朝花夕拾》。

(2)题干中已经给出了答案格式示例,答题时要参照示例组合答案。

分析简·爱,要结合其对平等的追求,分析祥子,要结合其对洋车的追求,分析“红小鬼”要结合其追求平等,事事参与。

(三)书写与鉴赏(4分)11.请仔细观察左边的字帖,从中挑选出八个不同的汉字,用正楷将它们书写在田字格中。

(2分)12.晋代王羲之被誉为“书圣”。

他的作品《兰亭集序》,点画生动,端庄典雅,气韵流畅,集雄强与优美于一体,达到了书法“中和之美”的极致。

下列属于王羲之《兰亭集序》的是_ 图。

(2分)甲乙丙(三)(4分)11.(2分)略。

(视临写与原帖的接近程度给分;将繁体字写成相应的简化字亦可,要求书写端正规范)【解析】本题考查汉字书写。

要严格按照题干的要求:挑选出八个不同的汉字,用正楷将它们书写在田字格中。

字帖为繁体,临写繁体时不要写错。

临写简体也可以。

考生可以平时临写教材后的读读写写正楷字,以免考场上失分。

12.(2分)甲【解析】本题考查书法鉴赏。

从题干中“端庄典雅”可以排除乙和丙。

三、阅读(13~25题,共38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3~14题。

(4分)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13.题目“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的“怀”包含哪些内容?(2分)14.“何处望神州”在全词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