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庆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
合发展的实施意见
【法规类别】文化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庆政发[2015]47号
【发布部门】庆阳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5.05.05
【实施日期】2015.05.0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庆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
(庆政发〔2015〕47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中、省驻庆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甘政发〔2014〕99号),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和质量,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和构建文化产业体系,
以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知识产权保护利用和创新型人力资源开发为核心,坚持统筹协调、重点突破,市场主导、创新驱动,文化传承、科技支撑的原则,依托我市丰厚的文化资源,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品的生产、交易和成果转化,为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二、目标要求
到2020年,建成5个以上示范作用强、发展规模大、集约化程度高的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培育5户以上业务规模大、设计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示范企业,培养一批融合型高素质人才,形成5个以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打造4个国内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使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的先导产业作用更加凸现,与相关产业全方位、深层次、多领域的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建立,相关产业文化含量显著提升,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增加值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相关产业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明显提高。
三、重点任务
(一)与制造业融合。围绕文化强市建设,鼓励文化企业与制造企业深度合作,使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融入石油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日用轻工等领域。引导企业设立工业设计中心、实验室和协同创新中心,加大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的设计应用研究,通过文化元素渗透,促进工业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推动工业设计服务领域延伸和服务模式升级。推动在生活消费品制造中引入创意设计元素,增加多样化供给,引导消费升级,推动生活日用品、礼仪休闲用品、家用电器、服装服饰、家居用品、数字产品、食品、文化体育用品等消费品工业向创新创造转变。加强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融合,创新管理经营模式,加强广告营销策划,以创意和设计引领商贸流通业创新,增加消费品的文化内涵和附加值,形成一批综合实力强的自主品牌,提高整体效益和竞争力。(市工信委牵头,市科技局、市商务局配合)
(二)与科技数字内容产业融合。全面实施文化科技创新工程,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软件资源,将我市各种文化资源与最新数字技术相结合,大力培育发展以数字技术为载体的文化产业,以高端技术带动传统产业,实现数字化更新换代,支撑文化内容、装备、材料、工艺、系统的开发和利用,加快文化产品和服务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大力发展互联网新媒体,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提高数字版权集约水平,健全智能终端产业服务体系,推动产品设计制造与内容服务、应用商店模式整合发展。推进数字绿色印刷发展,引导印刷复制加工向综合创意和设计服务转变,推动新闻出版数字化转型和经营模式创新。(市工信委、市科技局、市文广局牵头,市发改委、市财政局配合)。
(三)与人居环境建设融合。鼓励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单位参与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强化创意设计理念,丰富文化元素,提升村镇规划和农村住宅、居民点建设水平,提升城乡居民宜居水平。贯彻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建筑设计理念,推进技术传承创新,积极发展绿色建筑。加强城市建设设计和景观风貌规划,突出地域和民族特色,提高园林绿化、城市公共艺术的设计质量,建设功能完善、布局合理、形象鲜明的特色文化城市。在城市和农村开发建设中,注重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保持乡村原始风貌、文化特色和自然生态,保护有历史、艺术价值的传统村落和民居,建设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鼓励装饰设计创新,突出文化内涵,创造舒适优美的个性化家居环境。(市建设局牵头,市文广局、市民政局配合)
(四)与旅游业融合。注重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开发康体、养生、运动、娱乐、体验等多样化、综合性旅游休闲产品,建设一批休闲街区、特色村镇、旅游度假区,打造便捷、舒适、健康的休闲空间。加强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和特色文化旅游,积极整合农耕文化游、民俗风情游、历史古迹游、黄土生态游和岐
黄养生游等特色文化旅游资源,构建“大旅游”格局。提高旅游商品开发的文化创意水平,深度开发文化旅游纪念品,拓展旅游产业链条。结合旅游饭店星级评定,打造特色旅游餐饮和主题酒店,提升旅游活动文化品位。提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