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景抒情诗诗四首

合集下载

即景抒情诗有哪些

即景抒情诗有哪些

即景抒情诗有哪些即景抒情诗有哪些即景抒情诗,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的诗作。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即景抒情诗有哪些,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即景抒情诗有哪些 1(一)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二)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三)题李凝幽居 (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四)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五)渡湘江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六)送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斜阳一作:夕阳)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即景抒情诗有哪些 2《锦瑟》——唐·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万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己亥杂诗》——清·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秋风清》——唐·李白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即景抒情诗四首上课用

即景抒情诗四首上课用
后两句从空间角度表现了主人公的孤独。浩 瀚的天宇和苍茫的原野交融在一起,诗人寂 寞地站在这个时间和空间的交汇处,感慨天 地悠悠,叹息知音难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 古人、来者:都是指像燕昭王那样的贤明君主。
(燕昭王:战国时代爱惜人才的贤君。礼遇乐毅、郭隗,
还接受郭隗建议,筑黄金台以延请天下奇士。未几,招
2、细节传情:
• 通过描绘人物的动作和细节传达情思。 •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二句,写出多情人由 怀远而苦思,由苦思而难眠,由难眠而怨长夜的种种动 作过程,包含着有情人深沉的主观感情色彩。 •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二句,句中的“怜” 和“觉”两个动词,使诗中人对远人思念之情得到充分 表达,这是因望月而怀人,又因怀人而望月的情景相生 写法,它勾勒出一个烛暗月明,更深露重,人单思苦, 望月怀远的幽清意境,形象写出了诗人凝神望月而相思 难抑的情形。 • 不能把可爱的月光赠给远人,那怎么办呢? 既然现 实中不能与远人相见,那就回到卧榻上睡觉吧,在梦里 也能与远人相会啊。表达深切的思念之情。
3、构思精巧:
• 因望而怀,寓怀于望 • 开头一句意境雄浑阔大,没有写“望月”,但望的 神情隐约可见,“天涯”二字接得自然,照应到了 “远”,而暗示了“怀”。三、四两句承接前两句来说, 情人相隔,远在天涯,因而生怨,于是通宵望月而怀相 思之苦。五、六句转写相思的客观情状,因怜光满(还 是望)而灭烛,因夜深怀人,不能入睡,月下露水,滋 润披衣(还是怀人所致)。七、八句写月光如此美好,想 抓一把赠给远在天边的“情人”(望月而想到将光辉赠 与对方);如此良辰美景,却天涯阻隔,情何以堪?还是 做个好梦吧,或许能在梦中相见(最终还是无比怀念)。 • 全诗句句扣住“望月”的景色,表达出“怀远”的情感。

关于借景抒情的古诗词

关于借景抒情的古诗词

关于借景抒情的古诗词生活里不必要渴求别人的明白和认同,就像你没有明白和认同别人的义务。

静静的过自我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

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借景抒情的古诗词,方便大家学习。

抒情的诗句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李白《独坐敬亭山》2、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温庭筠《商山早行》3、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温庭筠《商山早行》4、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杜甫《春日忆李白》5、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

——白居易《微雨夜行》6、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杜甫《赠卫八处士》7、蛱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王驾《雨晴》8、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杜耒《寒夜》9、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10、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11、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柳永《甘草子·秋暮》12、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张旭《桃花溪》13、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黄巢《题》14、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15、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16、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章碣《焚书坑》17、鸣雨既过渐细微,映空摇飏如丝飞。

——杜甫《雨不绝》18、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题西林壁》19、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杜甫《曲江二首》20、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游山西村》21、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22、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23、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李商隐《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24、独自凄凉还自遣,自制离愁。

——龚自珍《浪淘沙·写梦》25、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26、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迈陂塘》27、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写景抒情诗

写景抒情诗

写景抒情诗写景抒情诗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

那什么样的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写景抒情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写景抒情诗1一、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首五言绝句是诗人漫游途中停泊在建德江边时写的一首小诗,描写作者旅途中夜泊江上,在船中所见的景色,抒发了远离家乡、旅居在外时的孤独伤感之情。

二、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首句写寒雨连江,夜暮降临,以凄清的景物来衬托离情别绪;二句写清晨雾中的远山,显得分外孤独,“楚山孤”象征了作者的离情。

作者不因流落他乡而改变志节,始终保持着高尚纯洁品格和坚强、乐观的精神。

三、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整首诗歌先写草堂春色,再写雪山江船,有动有静,色彩鲜明,营造了一种清新、欢快的'氛围。

表达了作者无比欢快的心情。

四、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诗题“独坐”,一“独”字为全诗的抒情和描写定下了基调,但首句却用一“众”字开头,然后从众到“尽”,第二句再转出“孤”字,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心头上无限孤单寂寞的思潮。

最后鸟飞云散,以山比人,仿佛“山”也孤独,与作者同病相怜,共处寂寞之境。

这样不仅把敬亭山写活了,也鲜明地烘托出作者的情感,真是自然天成,匠心“独”运。

五、旅夜抒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诗的前四句写自己旅途所见,创造出一个雄浑壮郁的意境;后四句是面对这壮阔宏伟的月夜江流图和目前自身的处境抒发感慨,“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凝聚着、浓缩着诗人心中的多少悲苦和不平。

诗的情景交融得妙合无痕,突出了一个忧叹身世而又未肯忘记壮志的孤苦伶仃的诗人形象.六、题李凝幽居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写景抒情的古诗

写景抒情的古诗

写景抒情的古诗写景抒情的古诗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写景抒情的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写景抒情的.古诗1《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游园不值》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诗人抒情写景的诗词鉴赏

诗人抒情写景的诗词鉴赏

诗人抒情写景的诗词鉴赏美丽的景色总有能够吸引人的独到之处,我们可以用优美的语言,记录下这幅美好的画面,每当看到这些句子便能联想到美好的景色。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抒情写景的诗词,方便大家学习。

写景的古诗词1、《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唐】刘长卿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3、《秋夜曲》【唐】王维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4、《子夜秋歌》【唐】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5、《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6、过华清宫绝句(其一)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7、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8、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9、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10、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写景的诗句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2、画楼春早,一树桃花笑。

——凌廷堪《点绛唇·春眺》3、春游之盛,西湖未能过也。

——姜夔《琵琶仙·双桨来时》4、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5、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

——苏轼《菩萨蛮·回文夏闺怨》6、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

——蔡松年《鹧鸪天·赏荷》7、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杜甫《江村》8、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

——韦庄《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9、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李商隐《寄令狐郎中》10、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即景抒情诗四首》优秀课件

《即景抒情诗四首》优秀课件
诗人望见明月,立刻想到远在天边的亲人, 此时此刻正与我同望。有怀远之情的人, 难免终夜相思,彻夜不眠。身居室内,灭 烛望月,清光满屋,更觉可爱;披衣出户, 露水沾润,月华如练,益加陶醉。如此境 地,忽然想到月光虽美却不能采撷以赠远 方亲人,倒不如回到室内,寻个美梦,或 可期得欢娱的约会。
题 李 凝 幽 居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首联既写眼前所见之景,又 是诗人望月怀远之意的表达。一 轮明月从无边无垠的大海上升起, 月光普照之下,无论远近,天涯 海角都沐浴其中。此句境界博大, 自然景象中包含着诗人博大宽广 胸襟,为千古名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联 千古传诵。此联看似平淡无奇,脱 口而出,却高华浑融,写景抒情, 融为一体。此前谢庄《月赋》有句 “隔千里兮共明月”,后苏东坡 《水调歌头》有“但愿人长久,千 里共婵娟”的名句,寓意相同,只 是一为赋,一为诗,一为词,各尽 其妙。
贾 岛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浪仙。范阳 (今北京附近)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 元和五年(810)冬,至长安,见张籍。次年春, 至洛阳,始谒韩愈,以诗深得赏识。后还俗, 屡举进士不第。文宗时,因飞谤,贬长江(今四 川蓬溪)主簿。曾作《病蝉》诗“以刺公 卿”(《唐诗纪事》)。开成五年(840),迁普州 司仓参军。武宗会昌三年(843),在普州去世。 贾岛诗在晚唐形成流派,影响颇大。
即景抒情诗四首
知识点回顾:
即景抒情诗:借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 水、田园等景物,或借景抒情,或情景 交融的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笔 下的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
即景抒情诗
鉴赏要点: 把握景物的特 征和寓意,进 而感受诗歌情 景交融的意境。 意境:作者主 观情感与自然 客观物象融合 的整体。

【高中语文】即景抒情诗四首ppt精品课件9

【高中语文】即景抒情诗四首ppt精品课件9

即景抒情诗
鉴赏要点: 把握景物的特 征和寓意,进 而感受诗歌情 景交融的意境。 意境:作者主 观情感与自然 客观物象融合 的整体。
主要内容:
1、借景表达自己与众不同, 厌倦官场,不愿同流合污的 高贵品质。 2、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 遇等感伤。表达客居他乡, 怀友思亲的感情,或其他或 喜或悲或忧的感情。
3、描写自然景物,表现对 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 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谏,对 武后朝的不少弊政,不为武则天采 纳,政治抱负不能实现。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 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 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 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武为人 轻率,少谋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 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 子昂又向武进言,反被降为军曹。 诗人接连受到挫折,报国宏愿成为 泡影。
诵读
前不见古人, 后 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泣下。
学生自由朗读。 学生听朗读,品味诗情。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前在句式方面,采取了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上两 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两句音节比较急促,传达了诗人 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后两句每句六字,四个停顿, 各增加了一个虚字(“之”和“而”),多了一个停顿, 音节就比较舒徐流畅,表现了他无可奈何、曼声长叹的情 景。全篇前后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 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有一句诗,千百年来为人传颂, 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知人论事:
张九龄:唐玄宗开元时 宰相。韶州曲江(今广东曲 江北)人。一名博物,字子 寿。弱冠登进士。曾上书唐 玄宗李隆基,主张重视地方 官人选,选官应重贤能,不 循资历。其文才为宰相张说 器重。开元十一年(723) 被任为中书舍人。张说罢相, 受累外迁。十九年,玄宗召 为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 再迁中书侍郎。二十一年, 以中书侍郎为相。时玄宗的 宠妃武惠妃,谋废太子李瑛 而立己子,命宫中官奴游说 九龄,九龄叱之。

写景抒情古诗(五篇)

写景抒情古诗(五篇)

写景抒情古诗(五篇)第一篇:写景抒情古诗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浪淘沙(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乐游原(唐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竹枝词(唐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第二篇:写景抒情古诗写景抒情古诗赠汪伦年代:【唐】作者:【李白】体裁:【七绝】类别:【留别】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

这首诗体现了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想落天外的诗歌特色。

静夜思年代:【唐】作者:【李白】体裁:【乐府】类别:【羁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又作: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注解】:1、举:抬。

【韵译】:皎洁的月光洒到床前,迷离中疑是秋霜一片。

仰头观看明月呵明月,低头乡思连翩呵连翩。

【评析】: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

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

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

无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

早发白帝城年代:【唐】作者:【李白】体裁:【七绝】类别:【羁旅】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韵译】: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评析】:诗是写景的。

即景抒情的诗

即景抒情的诗

即景抒情的诗《即景抒情的诗一》“夕阳西下美如画,心情舒畅乐开花。

”你看那夕阳染红了天边,就像一幅绚丽的画卷。

难道你不想沉浸在这样的美景中吗?就像在梦幻的世界里,让人陶醉。

看到夕阳,心情都变好了。

结论:夕阳美景让人心情舒畅。

《即景抒情的诗二》“花开满园香四溢,快乐满溢笑嘻嘻。

”那花园里的花开得正艳,香气扑鼻。

就像置身于花的海洋,让人沉醉。

难道你不想在这样的花园里玩耍吗?快乐都要溢出来了。

结论:花开满园带来快乐。

《即景抒情的诗三》“细雨飘落润万物,宁静祥和心舒服。

”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滋润着大地。

就像温柔的抚摸,让人安心。

难道你不想感受这份宁静吗?心里特别舒服。

结论:细雨带来宁静祥和。

《即景抒情的诗四》“星空璀璨闪光芒,梦想飞扬心敞亮。

”夜晚的星空,星星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就像无数的梦想在闪耀,让人充满希望。

难道你不想追逐自己的梦想吗?心情格外敞亮。

结论:璀璨星空激发梦想。

《即景抒情的诗五》“大海辽阔浪奔腾,豪情满怀向前冲。

”大海一望无际,海浪汹涌澎湃。

就像勇敢的战士,让人充满豪情。

难道你不想在大海中畅游吗?勇敢地向前冲。

结论:辽阔大海唤起豪情。

《即景抒情的诗六》“雪山巍峨白如玉,纯洁神圣心敬意。

”雪山高耸入云,洁白无瑕。

就像神圣的殿堂,让人充满敬意。

难道你不想仰望这雪山吗?心里特别纯洁。

结论:巍峨雪山带来神圣感。

《即景抒情的诗七》“森林茂密绿如茵,清新自然心欢欣。

”森林里绿树成荫,生机勃勃。

就像天然的氧吧,让人心情愉悦。

难道你不想在森林里漫步吗?开心得很呢。

结论:茂密森林带来清新自然。

《即景抒情的诗八》“秋风凉爽吹落叶,思绪飘飞忆往昔。

”秋风轻轻吹过,落叶飘舞。

就像时光的使者,让人回忆起过去。

难道你不想在秋风中沉思吗?思绪飘得老远。

结论:凉爽秋风引发回忆。

《即景抒情的诗九》“冬雪皑皑白世界,宁静美丽心喜悦。

”冬天的雪覆盖了大地,一片洁白。

就像童话的世界,让人喜悦。

难道你不想在雪地里玩耍吗?宁静又美丽。

诗歌鉴赏(三)即景抒情诗

诗歌鉴赏(三)即景抒情诗

【练一练】
东坡(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 ①此诗为苏轼贬官贵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 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石大而多的样子(地 貌)。 (1)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 【答案参考】“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 上 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 对比;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铿然”却表现了作 者 行走时的愉悦,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 的情怀。
春日即事 李弥逊 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 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 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 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 十分冷落的地方。 (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参考答案】 “网”有“网住”之意,本处运用拟人手法非常形象生 动地 描绘出细雨密集成网的景象,同时作者借细雨网春来表达 自己对春天的留恋。
先代的圣君,我见也没见到, 后代的明主, 要等到什么时候? 想到宇宙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短暂, 独 自凭吊,我涕泪纵横凄恻悲愁!
知识补充——意象(动物类) 1.大雁(雁、飞鸿)——雁姿雄壮,春秋迁徙,鸿雁传 书——雄浑悲壮,思乡之情,书信来往——壮士、游子、 怀人 (1)鸿雁南迁阵容非常壮观,在朔风凛冽、尘沙蔽日 的秋冬之际,当一群群大雁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亦能 唤起古人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这种感受对于边塞诗人来 说,尤为强烈。 (2)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 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 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和对亲人的 思念之情。 (3)鸿雁传书。我国古代有“鸿雁传书”的故事, 故鸿雁在古代诗文中常代指书信。

即景抒情诗四首

即景抒情诗四首

即景抒情诗四首即景抒情诗四首即景抒情诗,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的诗作。

即景抒情诗篇一:塞鸿秋·浔阳即景作者:周德清朝代:元代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清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译文万里奔流的长江,像一匹白色的素绢;对岸几处小点,像是染上了青色的颜料,那是淮地的远山。

几片白帆,箭一般地驶过了江面;而近处的高山上,长长的泉流飞下,犹如一道流电。

天色渐渐昏黄,暮色中的云层难以分辨,仿佛化作了这满地的露点。

一钩新月模仿着扇形,在天上高悬。

逼近了,逼近了,成“一”字的横线在空中排开,那是北方飞来的大雁。

注释浔阳:今江西九江市。

即景:写眼前景物。

练:白绢。

淮山:泛指长江以北淮河流域的山。

淀:同“靛”,即靛青,一种青兰色染料。

江帆:江面上的.船。

“新月”句:新月开始像团扇那样圆了起来。

塞鸿:边地的鸿雁。

新月初学扇:言新出的月亮,圆得象团扇似的。

班婕妤《怨歌行》:“裁成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即景抒情诗篇二:《即景》原文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即景》译文竹子在微风中将清雅的影子笼罩在幽静的窗户上,成双成对的鸟儿正在夕阳下尽情地喧噪鸣叫。

在这海棠花凋谢、柳絮飞尽的初夏,只觉炎热的天气世人感到乏困,白昼也开始变得漫长。

即景抒情诗篇三:淅淅沥沥的雨滴或许读得懂漫步她怀里的人们她用轻轻的亲吻唤起我一丝雨中漫步的情怀一脚踏入清风园封存已久的心一下子舒朗这就是熟悉的后园么这就是我眼里曾经小的没几多景致的清风园么飘渺的雨幕里她一如一位含羞半遮面的婷婷女子她的美她的气质原来一直都藏在那一颗素心里几树悄悄丰腴脸颊绯红的石榴几点洁白如玉出淤泥不染的莲花几枝色彩艳丽香味沁人心脾的月季几簇星星点点云霞般飘落草丛的各色小花几只自在娇燕缠绵翻飞绿树红花当中的倩影几尊风清气正蕴意深远隐身其间的雕塑即景抒情诗篇四:原来每一步都会有不一样的色彩不一样的韵致不一样的感受不一样的触动都只为这更是一个容纳古今的大美世界你不见百姓挥泪送清官海瑞泪别众乡亲你不见反腐画廊多笑颜警钟长鸣震心田你不见弟子规里有孝悌二十四孝图里见美德你不见观莲亭里有廉洁沐风亭中存正气雨滴在轻吟雨中的我在观景景中的她在读我就放声高歌吧把梦想唱进歌里让信念化成点点音符把执着融入园中让追求化成滴滴细雨擎一枚检徽洒一路歌声捧一颗丹心铸一路凯歌唯愿我就是清风园里的精灵一个……。

即景抒情诗大全

即景抒情诗大全

即景抒情诗
即景抒情诗大全
即景抒情诗,是指寓情于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的诗作。

诗人在诗中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带上感情色彩。

送灵澈上人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斜阳一作:夕阳)
送灵澈上人归嵩阳兰若
南地随缘久,东林几岁空。

暮山门独掩,春草路难通。

作梵连松韵,焚香入桂丛。

唯将旧瓶钵,却寄白云中。

送刘萱之道州谒崔大夫
沅水悠悠湘水春,临歧南望一沾巾。

信陵门下三千客,君到长沙见几人。

渡湘江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泛舟送郑卿入京
帝坐蓬莱殿,恩追社稷臣。

长安遥向日,宗伯正乘春。

相宅开基地,倾都送别人。

行舟萦渌水,列戟满红尘。

酒助欢娱洽,风催景气新。

此时光乃命,谁为惜无津。

奉和七夕侍宴两仪殿应制
一年衔别怨,七夕始言归。

敛泪开星靥,微步动云衣。

天回兔欲落,河旷鹊停飞。

那堪尽此夜,复往弄残机。

赋得妾薄命
草绿长门掩,苔青永巷幽。

宠移新爱夺,泪落故情留。

啼鸟惊残梦,飞花搅独愁。

自怜春色罢,团扇复迎秋。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4课即景抒情诗四首课件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4课即景抒情诗四首课件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月 夜
江潭落月复西斜西斜
游子思妇 两地思


落月摇情满江树落下 姿
情韵袅袅 摇曳生
首联:眼前之景
颔联:相思难眠→埋怨夜漫长 《望月怀远》颈联:凝神望月
尾联:怅惘、失意→深切相思
由景 入情
首联:环境
颔联:静寂 《题李凝幽居》颈联:回家路上所见
尾联:向往隐逸生活
二、要点赏析
1.阅读《登幽州台歌》,回答下列问题: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这首诗通过写两地情人深夜对月不眠的实情实景,表达了远: _隔__天__涯__的__一__对__情__人__悠__悠__不__尽__的__相__思__之__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梳理
1.给下列加颜色的字注音。 (1)怆然(chuànɡ ) (2)皆似霰( xiàn ) (3)汀上( tīnɡ )
(4)捣衣砧上( zhēn ) (5)碣石( jié)
2.填空。
(1)贾岛,字 阆仙。善写五言律诗,和 孟郊齐名,均为苦吟诗派的代表。 (2)《望月怀远》中以月喻人的至理名句是: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3)《题李凝幽居》中韩愈帮助敲定的佳句是: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4)幽期不负言。 幽期:归__隐__的__约__期___
互动·探究区
一、结构图示
《登幽州台歌》前 后两 两句 句: :前 后 宇个宙人古 来人 者 寥渺廓小不、、见绵短→长暂孤怀独才、不寂遇寞感伤

海上明月共潮生升起 春、江、花、月、夜
宇宙
春 江 花
皎皎空中孤月轮高悬
遐思 冥想 人生诗情画意 人生哲理

第4课 即景抒情诗四首

第4课 即景抒情诗四首
这首诗用的是辞赋体。体式的古朴、文辞的凝重与情调的慷 慨悲愤、意境的雄浑深远相得益彰,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柳 亭诗话》云:“阮步兵登广武城,叹曰:‘时无英雄,遂使竖子 成名。’眼界胸襟,令人捉摸不定。陈拾遗会得此意,《登幽州 台》曰……。假令陈阮邂逅路岐,不知是哭是笑?

望月怀远

作者:张九龄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 鉴赏要点
• 1. 此诗写情颇具特色。情可以是亲情、爱情、友情。 对“情人”一词可有不同理解。这里理解为“多情之 人”,指诗人自己;但也可理解为“亲爱之人”,即亲 人或男女情人。
• 1.怀远:怀念远方的亲人。此句写处身异地的亲 人在同样的时间里怀着同样的情怀共看明月。 2.情人:亲人。怨遥夜:因离别而幽怨失眠,以 至抱怨夜长。竟夕:一整夜。 3.怜光满:爱惜满屋的月光。 4.末两句说:月光虽可爱,却不能抓一把送给远 方的亲人,只好回屋睡觉,希望得个好梦。陆机 《拟明月何皎皎》:"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
• (卢藏用《陈子昂别传》)

• 基本解读 • 这首诗写诗人登幽州台之时对宇宙、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索和
感慨。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
下士的贤明君主。诗人登上幽州台时,想到自己怀抱旷世之才却 无用武之地并沉沦下僚,想象当年燕昭王何等礼贤人才,自己却 偏偏未能赶上,昔日的遗迹已荡然无存,惟有丘陵高树而已。其 《燕昭王》诗: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丘陵尽乔木,昭 王安在哉?霸图怅已矣,驱马复归来。”诗人俯仰千古,茫茫宇 宙,漫漫苍穹、不禁悲从中来。此二句从时间角度着笔, “前” 与“后”、 “古人”与“来者”对举,用两“不见”相连,表 现自己的孤独和寂寞。像燕昭王那样的贤明君主,古代有,我不 曾见;将来有,我亦不可见,千载而下,为何我如此遭遇?想到 此,悲愤填膺,发出了封建社会千千万万怀才不遇之士共同的心 声,因而千百年来一直引起人们的共鸣。 •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人想到宇宙寥廓与绵长, 个人却渺小与短暂,更何况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于是伤感无限, 涕泪交横。“独”字,正写出了诗人寂寞凄凉的心境,有“众人 皆醉我独醒”的意味。

即景抒情诗(粤教版)

即景抒情诗(粤教版)
有被武则天所采用,屡受打击,心情郁郁悲愤。
河仍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辰”的哀叹。 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在艺术表现上,前两句是俯仰 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广 阔无限;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这样前后相互 映照,格外动人。句式长短参错,音节前紧后舒,这样 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大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诗中的草径、荒园、宿鸟、池树、野色、 云根,无一不是平常所见景物;闲居、敲门、 过桥、暂去等等,无一不是平常的行事。然而 诗人偏于平常处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域,语言 质朴,冥契自然,而又韵味月 夜独处,最易牵动对远方之人的思念。 诗歌从“天涯共此时”的到“不堪盈 手赠”的,以作媒介,寄托了对远人 的思念。
【赏析】
首句“海上生,天涯共此时”为
千古传诵之句,背景阔大,感情深挚, 意境幽远含蓄。全句看起来平淡无奇, 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 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有一种高华 浑融的气象,令人回味无穷。一对远 隔天涯的情人,对月相思,久不成寐, 只觉长夜。
人生与宇宙的奥秘一直是人类苦苦思索而 永远感伤的命题。人生短暂,宇宙无穷。纵然 天之骄子,也难以超脱。所以曹操《短歌行》 悲凉长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所以“诗家本质”的曹植应歌而 和:“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所以竹林 七贤之阮籍怅然长叹:“人生如朝露,天道邈 悠悠。” 即使达观超迈的苏东坡,面对无垠 宇宙,思及微小如蚁之人生,也要临江洒泪: “寄蜉蚴于天地,渺沧海于一粟。哀吾生之须 臾,羡长江之无穷。”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作者简介
张九龄(678~740)字 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 关市)人。唐中宗景龙初中进 士,位至宰相。在位直言敢谏, 举贤任能,为一代名相。他的 古诗,劲练质朴,寓意深远, 洗尽六朝铅华,有人评为“首 创清淡之派”。王孟诗派也受 其影响。

即景抒情诗四首ppt (3)

即景抒情诗四首ppt (3)


不见
念 天地之悠悠 独 怆然、泣下
统摄全诗
知识点总结:直抒胸臆
讨论学习:《登幽州台歌》 千百年来为人所传颂的原因是 什么?你对此有何感想? 教师提示:全诗突如其来,如山洪暴发,又戛
然而止。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极富感染 力,反复吟咏,一位独立苍茫、思索人生课题的抒 情主人公形象便跃然纸上,而浩浩无涯的时空背景 也随之展现。全诗直吐胸臆,气势磅礴,意境阔大, 格调雄深,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千百年后犹 能引起读者思考,产生共鸣。
技法探究
一、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 全诗紧紧围绕“望月”而展 开,从望月写到怀人,从灭烛 写到披衣,由室内写到室外, 又由室外回到室内,从月升写 到月沉,同相思写到入梦。由 景入情,情景相生。
二、诗的意境幽静秀丽,情 感真挚。 三、语言明快铿锵,细细品 味,余甘无尽。
四、通过描绘人物的动作和 细节传达情思,层层深入, 构思巧妙。
19、一个人的理想越崇高,生活越纯洁。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1、理想是反映美的心灵的眼睛。 22、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达于真理。 便有了文明。 24、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25、有理想的、充满社会利益的、具有明确目的生活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和最有意义的生活。 26、人需要理想,但是需要人的符合自然的理想,而不是超自然的理想。 27、生活中没有理想的人,是可怜的。 28、在理想的最美好的世界中,一切都是为美好的目的而设的。 29、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 30、生活不能没有理想。应当有健康的理想,发自内心的理想,来自本国人民的理想。 31、理想是美好的,但没有意志,理想不过是瞬间即逝的彩虹。 3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即景抒情诗诗四首》教辅一、登幽州台歌1.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二十四岁中进士,因《谏灵驾人京书》一文为武则天所赏识,用为麟台正字(秘书省属官),后任右拾遗。

三十八岁时退职返乡,不久被县令段简害死于狱中。

此诗作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

当时,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

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军中任参谋,随同出征。

武为人“轻无将略”,不到一年兵败,情况危急。

陈子昂向武进言,请求遣万人为前驱击敌,武不允。

子昂“自以官在近侍,又参预军谋,不可见危而惜身苟容。

他日又进谏,言甚切至……乃署以军曹。

子昂知不合,因箝默下列,但兼掌书记而已。

因登蓟北楼,感者乐生、燕昭之事,赋诗数首,乃泫然流涕而歌曰:‘前不见古人……’时人莫不知也。

”(卢藏用《陈子昂别传》)幽州台,又称蓟北楼、蓟丘、燕台,传说为燕昭王为招纳人才所筑的黄金台。

燕昭王为战国时燕国君主,求贤若渴,礼贤下士,召来乐毅等奇士,国力大盛。

但在《战国策》、《史记》中皆未见筑台之事,汉末孔融《论盛孝章书》云:“昭王筑台,以尊郭隗。

”筑台之说始见于此。

魏晋以后,始有燕昭主筑黄金台之说,但说法不一。

蓟丘,故址在今北京德胜门外。

2.基本解读这首诗写诗人登幽州台之时对宇宙、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索和感慨。

(主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

诗人登上幽州台时,想到自己怀抱旷世之才却无用武之地并沉沦下僚,想象当年燕昭王何等礼贤人才,自己却偏偏未能赶上,昔日的遗迹已荡然无存,惟有丘陵高树而已。

其《燕昭王》诗:“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

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霸图怅已矣,驱马复归来。

”诗人俯仰千古,茫茫宇宙,漫漫苍穹、不禁悲从中来。

此二句从时间角度着笔,“前”与“后”、“古人”与“来者”对举,用两“不见”相连,表现自己的孤独和寂寞。

像燕昭王那样的贤明君主,古代有,我不曾见;将来有,我亦不可见,千载而下,为何我如此遭遇?想到此,悲愤填膺,发出了封建社会千千万万怀才不遇之士共同的心声,因而引起千百年人们的共鸣。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人想到宇宙寥廓与绵长,个人却渺小与短暂,更何况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于是伤感无限,涕泪交横。

“独”字,正写出了诗人寂寞凄凉的心境,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意味。

3.鉴赏要点鲜明的宇宙意识和社会意识是本诗一大特点。

全诗直抒胸臆,破空而来,感情的潮水澎湃而出,震撼人心,具有苍凉悲壮的阳刚之气。

4.相关资料全诗突如其来,如山洪暴发;又戛然而止,如大河入海……“独”字承上启下,“念”字统摄全篇。

反复吟咏,一位独立苍茫、思索人生课题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便跃然纸上,而浩浩无涯的时空背景,也随之展现。

诗人所“念”的人生课题带有普遍性与永恒性,兼之全诗直吐胸臆,气势磅礴,意境阔大,格调雄深,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故千百年后,犹能引发读者的思考,激起读者的共鸣。

(霍松林《唐诗精选》,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二、春江花月夜1.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张若虚(约660—720),扬州人。

曾任兖州兵曹,唐中宗神龙年间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号称“吴中四士”。

其诗仅存两首,而此篇被论者评为“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王岂运《湘绮楼论唐诗》),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春江花月夜》原为乐府旧题,属于《清商曲·吴声歌》,相传创自陈后主。

这一首却完全突破宫体诗的藩篱,语言清新,叙写了民间游子思妇的相思离别之苦,面貌为之一新。

2.基本解读这首诗写了春江花月夜的动人美景,对宇宙和人生作了哲理性的思索,叙写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表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主旨)“春江潮水连海平”四句总写春江月夜中壮丽景象。

春、江、花、月、夜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之中最为动人的良辰美景。

入题即是一幅壮丽的画面:江海连潮,月共潮生。

“生”,写出了明月随着奔腾的潮水喷薄而出的宏大气势。

月光闪耀千万里远,又有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流宛转绕芳甸”二句写了令人心驰神往的江畔美景。

江水弯曲着绕过杂花丛生的江边沙地,月光倾泻在花林上,如同撒上了一层白色的霜花。

“空里流霜不觉飞”四句写江天一色的澄澈明净之景。

月光荡涤了世间的一切,这才有“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

此处虚实结合,最后整个宇宙似乎只剩下一轮明月的清辉。

这样一轮独自徘徊在空中的月亮,引发了诗人无限的深思和遐想。

“江畔何人初见月”六句是对自然的发问和对人生的思索。

自古以来,明月在天,什么人最先看到这一轮明月呢?明月又是什么时候开始照耀人间的呢?古往今来,在亘古不灭的时空面前,人们或奋发图强,或得过且过,或及时行乐,却终有一死,无法与亘古的时空永远相伴。

但诗人由此出新,认为个体生命虽有限,但一代一代连续起来,却是无穷无尽的生命的延续。

不像这明月,永远只是一个样子。

诗人以群体生命的延续回答了这个令人类永远感伤的宇宙命题。

接着写明月在天,孤独地在天空徘徊,像是在等待什么人,却又永远难以等到。

月光下是奔腾而去的大江急流。

诗人让诗情向纵深发展,以明月有恨而江水无情,很自然地将笔触转向下半篇的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上来。

“白云一片去悠悠”四句写在此良辰美景之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相思之情。

“白云”飘忽,象征了“扁舟子”的行踪不定;“青枫浦”是地名,但这里并不确指,是泛指离别之地,且古诗文中“枫”、“浦”本就是离别伤情之所。

“谁家”与“何处”互文见义,由一家一处联想到人间千千万万家的离愁别恨。

一地相思,两处离愁,往复回环。

这是一种诗意的痛苦,发自内心,缠绵悱恻,可谓不招自来,挥之不去。

“可怜楼上月徘徊”四句写思妇对游子的思念。

诗人将“月”拟人化,写月之“徘徊”,既写出了月的自然属性,光影明灭,浮云游弋;又赋予月光人性,它好像怜悯思妇的孤独寂寞,久久在楼上徘徊而不忍离去。

月华洒落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可这反而令思妇更添相思之苦。

她想“卷去”、“拂”走这有点惹人愁思的清辉,可是“卷不去”、“拂还来”。

将相思之苦写得如此形象逼真,生动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惆怅和迷惘之情。

“此时相望不相闻”四句写思妇对游子的思念之深进而引起的无限遐思。

月光引起的情思让她难以入眠,想到远在他乡的游子,也许也在望月思念自己,生发托月传情的痴心。

“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可是鸿雁长飞,月华难递;鱼儿跃动,只见阵阵波纹。

向来有传信功能传说的鱼儿雁儿都无法传情,那只能借助梦境了。

“昨夜闲潭梦落花”六句写游子的相思之情。

诗人用春梦、落花、流水、残月四种伤情的意象来烘托。

梦境是那样迷情惆怅:花落幽潭,春光将逝,人在天涯,情何以堪!江水带走的不仅是易逝的春光,也是游子思妇的青春和爱恋、幸福和憧憬。

江潭落月,落下的是渐渐失望的思绪,随之而来的又将是难以忍受的凄婉落寞。

沉沉的海雾逐渐遮蔽了落月;而游子思妇,碣石潇湘,一北一南,天各一方,千里迢迢,相思不知又要增添几重!“不知乘月几人归”二句写在此春江花月夜的良辰美景之中,不知能有几人乘月回乡;情人间的离情,伴着将落的残月,洒落在江边的树林之上……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月华柔情、诗人之情相互交织,袅袅不绝,摇曳生姿,引人深思。

3.鉴赏要点全诗写景别具特色。

诗中写了春、江、花、月、夜五种景物,以“月”为主体。

“月”是此诗的灵魂,是全诗结构的纽带,也是情景兼具之物。

在月华的笼罩下,江水、沙滩、枫树、花林、飞霜、、白云、扁舟、高楼、闲潭、鸿雁、鱼龙、思妇和游子构成了一幅安宁祥和的美景图卷。

其中虚实相生,浓淡相映,如同一轴巨幅的中国山水长卷,意境极为深邃而优美。

全诗诗情、画意、哲理融为一体。

这首诗有别于传统的单纯写景之作,也有别于一些单纯的哲理诗和言情诗。

诗中有对春江花月夜大自然美景的赞美,有对人间至真至纯的爱情的讴歌,有对永恒人生哲理的探求,使得全诗景、情、理水乳交融,形成了清新而又邈远的意境,读后让人心旷神怡,并进而去探寻更深更美的人生真谛。

4.相关资料①钟云:浅浅说去,节节相生,使人伤感,未免有情,自不能读,读不能厌。

又云:将“春江花月夜”五字,炼成一片奇光,分合不得,真化工手。

谭云:春江花月夜,字字写得有情、有想、有故。

(明钟惺、谭元春《唐诗归》,明末刻三色套印本)②首八句使人火热,此处八句(按指“江天一色”以下八句)又使人冰冷。

然不冰冷则不见火热,此才子弄笔跌宕处,不可不知也。

“昨夜闲潭梦落花”此下八句是结,前首八句是起。

起用出生法,将春、江、花、月、夜逐字吐出;结用消归法,又将春、江、花、月:夜逐字收拾。

此句不与上连,而意则从上滚下。

此诗如连环锁子骨,节节相生,绵绵不断,使读者眼光正射不行,斜射不行,无处寻其端绪。

“春江花月夜”五个字,各各照顾有情。

诗真艳诗,才真艳才也。

(清徐增《而庵说唐诗》,清康熙九浩堂刻本)③在这诗面前,一切的赞叹是饶舌,几乎是亵渎。

这里一番神秘而又亲切的,如梦境的晤谈,有的是强烈的宇宙意识,被宇宙意识升华过的纯洁的爱情,又由爱情辐射出来的同情心,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闻一多《唐诗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④其实,这首诗是有憧憬和悲伤的,但它是一种少年时代的憧憬和悲伤……所以,尽管悲伤,仍然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永恒的江山,无垠的风月给这些诗人们的,是一种少年式的人生哲理和夹判若两人悲伤、怅惘的激励和欢愉……闻一多形容为“神秘”、“迷惘”、“宇宙意识”等等,其实就是这种审美心理和艺术意境。

(李泽厚《美的历程·盛唐之音》,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⑤此诗兼写春、江、花、月、夜及其相关的各种景色,而以月光统众景,以众景含哲理、寓深情,构成朦胧、深邃、奇妙的艺术境界,令人探索不尽,玩味无穷。

(霍松林《唐诗精选》,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三、望月怀远1.作者简介张九龄(678—740),一名博物,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唐中宗景龙年间进士,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迁为中书令。

因正直敢言,受到权奸李林甫的排挤,贬为荆州长史。

有《曲江集》。

2.基本解读这首诗写月夜怀人,情思真切。

(主旨)首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既写眼前所见之景,又是诗人望月怀远之意的表达。

一轮明月从无边无垠的大海上升起,月光普照之下,无论远近,天涯海角都沐浴其中。

此句境界博大,自然景象中包含着诗人博大宽广胸襟,为千古名句。

颔联“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写多情之人因为整夜相思难眠,不禁埋怨起夜之漫长。

颈联“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月华如此美好,光彩照人,诗人不由得吹灭烛火,披衣踱出房间,凝神望月,而这一轮明月啊,竟是如此撩人思绪,诗人不禁久久伫立,直到露水沾湿了衣服才知夜深。

“露滋”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凝神望月而相思难抑的情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