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早期国家与社会 1课时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1.2.1早期国家与社会教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早期国家与社会”是该册的开篇,涵盖了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和古印度文明等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1.2.1节“早期国家与社会”,主要介绍古代埃及文明。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了解古代埃及文明的发展历程、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在素质方面,八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于新知识和新概念充满好奇。他们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能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同时,他们具备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一定的质疑和批判。
在行为习惯方面,八年级的学生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较高,能够按时完成作业和学习任务;但也有部分学生学习习惯有待提高,容易拖延和偷懒。对于课程学习,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而对于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需要教师进行更多的指导和监督。
(二)存在主要问题
1.课堂管理:在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中,需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指导,确保课堂秩序和活动效果。
2.教学方法:在讲解知识点时,需要更加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
3.评价方式: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时,需要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最终成绩,还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和进步。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古代埃及文明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1.2.1早期国家与社会(共16张PPT)
周王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奴隶
1.周朝时一个人的社会地位 和权力是怎么决定的?
由血缘确定。等级越高, 地位越高,权力越大。
2.这与现代社会有什么根本 差异?
现代社会强调平等、竞 争奋斗,西周强调等级, 重视人的出身。
目的:
调节社会矛盾,稳定社 会秩序
内容:
要求贵族在衣、食、住、 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 己的身份,贵贱长幼 之间要有明显的区别。
西周 建立者:周武王(公元前1046年)
政治制度
分封制
礼乐制度
诸侯
(封国内最高统治者,听命于天子)
西周
作用:
1.确立了周王的权威,开发了 边远地区,成为对周围民族具 有较大影响的国家。
2.分封制以宗法制为基础, 随着人口的不断繁衍,周王 室与诸侯之间的关系越来越 疏远。而生产力的发展使一 些诸侯国强大起来,为诸侯 争霸埋下了祸根。
商朝和西周 都是当时世界上 最大的国家
思考:
从材料上看制造精美的青铜器,需要经过 哪些生产环节?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能够生 产出如此精美的青铜器,说明了什么?
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 经济政治情况,如狩猎、战 争、祭祀、婚嫁等,还有一 些商王室的占卜活动。
甲骨文的影响:
甲骨文已经具备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 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 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宫殿,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
司母戊鼎是商王为祭祀母亲而作的祭器,是中国 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出土于河南安阳,重 832.84公斤,是世界迄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享 誉“镇国之宝”的美誉。
司母戊鼎是 目前世界上发现 的古代最大的青 铜器。
有研究者指出,商代熔化铜 液的坩埚,最大的一次只能熔化 12.7 千克铜。因此,要浇铸司母 戊鼎,需要八十多个坩埚同时作 业。如果加上制模、翻范和修饰, 再连同运输和配料,所需要的人 手和专门技能就更多了。
2.1早期国家与社会(教师版)
课题: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第二课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一框早期国家与社会(教师版)主备人:林显华备课时间:教学札记【教学目标】①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早期人类社会各阶层人们的生活状态,认识人类社会的阶级分化。
②过程与方法:能结合图文资料分析人类社会的阶级分化和阶级统治,分析早期国家军队和刑法的作用。
③情感与态度:能够利用实物或文献资料分析礼乐文明在当时的作用及对中华文明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1.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形成。
2.西周重要的制度:分封制、礼乐制等。
【预习导学】1.启继承王位后,从此代替了。
2.我们把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叫3.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史称西周,定都。
4.为了巩固统治,西周还进一步实行,发展并完善了古代。
5.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6.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使王权逐步加强和巩固是在()继承王位后。
A.尧 B.舜 C.禹 D.启7.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开始的。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8.我国早期国家建立的标志是夏朝的建立。
()9.商朝和西周的疆域远比夏朝时广阔,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10.西周后期,政局混乱,公元771年,西周灭亡。
()【课内研讨】(一)导入:播放《封神演义》片断(二)问题探究:1.想一想周朝时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权利是怎么决定的?2.议一议,这与强调平等和奋斗竞争的现代社会有什么根本差异?(三)师生共评:【当堂巩固】1.禹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时间是()A.公元前2070年 B.公元2070年 C.公元前1600年 D.公元1600年2.商朝的()发达A.手工业 B.商业 C.农业 D.青铜铸造业3.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且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们称之为()A.楔形文字 B.甲骨文C.拉丁文D.象形文字4.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一单元 第二课 第一框 早期国家和社会课件 人教版
(十二生肖(shí èr shēnxɡixāiāoo)有)甲鼠、骨牛文、虎文、兔字、龙、蛇、马、羊、猴、鸡、
狗、猪)
第十六页,共43页。
猜一猜
十二生肖(shí èr shēnɡ
(十二生肖(shí èr shēxnɡiāxioāo))甲有鼠骨、文牛、文虎字、兔、龙、蛇、马、羊、猴、
鸡、狗、猪)
狗
猴
鸡
(2)夏朝的统治范围 (3)夏桀的暴政及商汤灭夏。
相传夏朝建都阳城,今天河南西部和山西 南部是它的活动中心。夏朝历经十三代、十六 个王,夏朝在经历了四百多年后,走到了它的尽头。 夏朝最后的国王名桀,是历史上少有的暴君。 他生活奢侈腐朽,对人民进行残酷剥削,矛 盾尖锐。这时黄河下游有一个商部落,日益 强大,并且得到了其他部落的支持,大约在
第十页,共43页。
司母戊方鼎 司母戊方鼎是商王文丁为祭祀母 戊而铸造的祭器,1939年在河南安阳 武官村殷墟出土,重875kg,是中国现 存的先秦时期最重的青铜铸件。造型 端庄厚重,器身呈长方形,立耳,柱 足粗壮,通高133cm,器口长110cm, 宽78cm。纹饰华美,腹部饰有兽面 (shòu miàn)纹,耳廓饰有虎食人头纹。 腹壁内铸铭文“司母戊”3个字,司通 “祠”字,意指祭祀,母戊为文丁母 亲的庙号。
第二课 中华(Zhōnghuá)早期国家与 社会变革
第一页,共43页。
思考题:
• 1、夏朝建立的时间是什么?它的建立有什么意 义?
• 2、什么是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 什么朝代开始的?
• 3、请说出周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以及都城。 • 4、什么是分封制?在分封制中,诸侯有什么义
务?分封制的意义又是什么? • 5、西周完善礼乐制度(zhìdù)的目的是什么?它
1.2.1《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之《早期国家与社会》
潘桥中学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设计课题名称:《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之《早期国家与社会》课时情况:第 1 课时,共 3 课时作者姓名:伍鼎煜备注一、教学目标:1、认识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的渊源,通过对比课文材料与现实生活,理解和感受礼乐文明的基本内涵,增强对礼乐文明的感性认识。
2、能够利用实物或文献资料分析礼乐文明在当时的作用及对中华文明的影响。
增强对礼乐文明的理性认识。
3、在活动与探索中体验求知和学习的快乐,体会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继续探索求知的欲望,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古代礼乐文明在周朝得到发展和完善。
2、教学难点:分封制、礼乐制度成为中国统治阶级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统治的工具。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四、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注意与本单元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的联系亚非大河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特征,教学本课时应注意从制度创设、文字起源、宫殿建筑、社会结构、经济发展等方面与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国家、古代印度进行联系与比较。
(二)教学新课夏、商、周时期,史称“上古三代”,是中华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时期。
1.走进夏朝(1)出示商朝形势图,让学生了解商朝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主要统治地区在今河南西部、山西南部一带。
(2)说一说史籍中有“夏传子,家天下”的说法,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在这之前采用何种制度?什么是王位世袭制?历史上将国王权位视为一家一族的私产,实行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的制度叫王位世袭制。
(3)出示图1-13,河南偃师二里头夏朝宫殿遗址复原图发掘确认宫城平面略呈长方形,面积约10.8万平方米。
宫殿区内已发掘的大型建筑基址达9座。
二里头遗址宫城是迄今可确认的我国最早的宫城遗迹。
纵横交错的中心区道路网、方正规矩的宫城和排列有序的建筑基址群,表明二里头遗址是一处经缜密规划、布局严整的大型都邑。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学案:第一单元 第二课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一课时 早期国家与社会
第二课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一课时早期国家与社会(见学生7页) 夏朝、商朝、西周史称“三代”一、夏朝的兴亡(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前后)1.夏朝的建立:约公元前__2070__年||,禹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__夏__朝||。
它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__国家__的产生||。
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文明时代||。
2.夏朝概况:(1)禹死后||,他的儿子__启__继位||,从此||,__世袭制__代替了禅让制||,家天下代替了公天下||。
(2)夏朝后期的都城位置可能是在__二里头__||,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开创了我国宫殿建筑的先河||。
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
3.夏朝灭亡:四百多年后||,国王__桀__残暴无度||,激起平民和奴隶反抗||。
公元前1600年前后||,商部落首领__汤__灭夏||,建立商朝||。
二、商朝时期社会的发展(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1.商朝的建立:公元前__1600年__前后商部落灭夏建商||。
2.商朝时期||,__青铜铸造__业发达||。
(1)特点:青铜器种类繁多(有礼器、饮食器、兵器、工具等数十种);使用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影响巨大(使社会生产和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2)典型代表:__司母戊__大方鼎||,形制雄伟(高1.33米||,重800多千克)||,技艺精湛(铜、锡、铅三种金属合成的比例合理||,体现了商朝工匠的智慧);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古代最大的青铜器||。
3.甲骨文:(1)含义:商朝时刻在__龟甲__和__兽骨__上的文字||,叫甲骨文||。
(2)特点: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3)意义: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__商朝__开始的||。
甲骨文是研究商朝社会极其珍贵的史料||。
甲骨文推动了中国文字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4.商朝的灭亡: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其他小国||,在__牧野__与商朝军队展开大战||,最终消灭商朝||。
浙江省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1.2《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1课时早期国家与社会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第2课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1课时早期国家与社会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要求学生了解夏、商、周三代更替的大致过程,包括盘庚迁殷、牧野之战、分封制、宗法制及东周建立等基础知识。
通过对甲骨文的辨认,激发学生探寻古文字的兴趣,引导学生懂得可通过考古材料来了解历史.指导学生制作夏、商、周三代比较表和家庭亲属世系表,培养综合、归纳能力和实践能力。
比较商朝和西周灭亡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考古图片进行分析推理、大胆想象,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究问题;学会用观察法、阅读法等来了解有关的历史知识。
2。
通过学生探究教师设计的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良好的求知习惯,培养其思维能力及创新意识。
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1。
夏、商、周的灭亡说明昏庸、暴虐的统治注定要失败。
2.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的重要制度,其对西周政治等级制度和稳定社会起了一定的作用,并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二、重点难点1.重点:分封制和宗法制2.难点:分封制在西周有助于稳定统治秩序,而在后世中央集权制下又成为离心因素;宗法制的具体内容及其对后世的正负两方面影响,这些都是初一学生较难理解、掌握的。
三、教学过程讲授新课:1。
夏、商、周的更替(1)简要说明夏、商、周三代对后世的影响,同时向学生交代“公元”、“公元前”、“公元后”、“世纪”等基本概念。
(2)夏朝作为中国第一个王朝,其主要标志是“家天下”取代“公天下”。
帮助学生理解,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公天下”转化为“家天下"是历史的进步。
(3)“殷商”及“殷墟”的概念。
补充“殷墟”发掘的过程。
并告诉学生“殷墟”以外还有许多商朝遗址,鼓励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
适当补充甲骨文字,让学生来辨认,并讲述甲骨文的刻制经过,从而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甲骨文是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的开始。
(4)牧野之战。
商纣王的暴政,如创设“炮烙之刑”就是导致商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一单元 第二课 第一框 早期国家与社会课件(2) 人教版
第八页,共21页。
3、甲骨文的出现(chūxiàn)
甲骨文记录和反映(fǎnyìng)了商朝的经济 政治情况,如狩猎、战争、祭祀、婚嫁等,还 有一些商王室的占卜活动。
(2)甲骨文的影响: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 文字(wénzì)。我国有文字(wénzì)可考的历史, 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第九页,共21页。
如果你是周王,你会怎样来管辖广大的 被征服地区?
一、分封制
分封对象:兄弟(xiōngdì)和少量功臣
诸侯义务:服从国王命令,交纳贡品 (gòngpǐn),守卫疆土,管理地方事务, 保卫周王室。
作用:确立(quèlì)了周王的权威,开发了边 远地区,成为对周围民族有较大影响的国家。
第十四页,共21页。
第二十页,共21页。
四、夏商周时期(shíqī)的社会经济状况
五、西周(Xī Zhōu)的灭亡
时间:公元前771年
第二十一页,共21页。
早期国家(guójiā) 与社会
第一页,共21页。
一、夏朝的兴衰
(一)夏朝的建立与统治
1、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 人物:禹
2、地位:建立起我国历史 (lìshǐ)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禹死后,下一个(yī ɡè)领导者是
谁启?领导地位的来源?
从此(cóngcǐ),世袭制代替了禅 让制
第二页,共21页。
编钟的悬挂有严格的规定,王宫四面悬挂,诸侯(zhūhóu) 三面悬挂,卿大夫两面悬挂,士单面悬挂,布衣百姓如果 悬挂的话,要招致杀身之祸。
周礼对音乐和舞蹈的享用(xiǎngyòng)方面有明确规 定:只有贵族才可以享受音乐和舞蹈,而不同等级 的贵族其享用(xiǎngyòng)的规格(乐目、乐器、组 合)都不一样,等级区分非常严格。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1.2.1早期国家与社会教学设计
目标:让学生了解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早期国家与社会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早期国家与社会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早期国家与社会的特性和重要性。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相关,符合教学实际。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早期国家的产生背景及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提高历史学科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批判性思维。通过学习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内容,学生能够构建时空观念,理解早期国家产生的背景及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同时,通过分析史料,学生能够培养史料实证的能力,学会运用史料来验证历史事实。此外,学生还将学会对历史事件进行解释和分析,提高历史解释的能力。最后,通过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学生能够对历史观点进行评价和反思,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提升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学生在学习行为习惯方面也存在差异。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认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主动提问,对于历史学习有较高的兴趣。另一部分学生可能在学习态度上存在问题,对于课堂学习不够积极,课堂参与度较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针对学生的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将注重知识的衔接,采取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置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历史学习能力。此外,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以上措施,使学生在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人教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框早期国家与社会讲课文档
第十八页
1、甲骨文形成背景: 商朝是个迷信鬼神的时代,需要占卜。
2、甲骨文的概念: 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
4、甲骨文字有哪些特点? 具备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比较成熟;
甲骨文奠定了后来汉字象形、表意的基本特征。
青铜甗[yǎn]
青铜豆
酒 器
酗[xù]亚方尊
青铜方斝[jiǎ]
第十三页
青铜角
青铜提梁卣[yǒu]
兵 器
青铜矛
透雕兽面纹青铜钺 铁刃铜钺[yuè]
第十四页
青铜戈
云雷纹矛
第十五页
盛水器
铜
镜
铲
斧
凿
农具
第十六页
甲骨文
1899年秋天,清代国子监祭酒(国子监是国家管理
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国子监祭酒就是这个机 构的最高主管者)王懿荣犯疟疾,请太医诊治,太医给他 开了一张处方,其中一味药是“龙骨”。药拿回家后,王 懿荣无意间发现上面刻有非常古朴的文字,王懿荣对金石 学颇有造诣,经过认真研究,他初步断定这些刻在龟甲和 兽骨上的文字是商代的文字。
周武王
我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是二夫人所生, 二儿子是大夫人所生,三儿子也是大夫 人所生。周王年龄越来越大,不得不考 虑王位的继承人,于是他召集王室成员 商议。可是他的三个儿子都想取得他的 王位。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 你们都应该听我的。二儿子:我是正室 夫人所生,当然应该由我来继承王位。 三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最有才能而 且是父亲最疼爱的儿子,应该由我来继 承爵位和家业。”
第二十三页
牧野之战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了很多不愿再服 从商朝统治的部落进攻商,纣王临时凑集人马,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1.2.1《早期国家与社会》课件1
天子用鼎
诸侯用鼎
士大夫用鼎
据史料载:周王定朝时,曾制九鼎,象征九 州。周王可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 元士用三鼎,彼此不可逾越。
商朝和西周的疆域远比夏朝时广阔,都是当 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商朝的都城占地30平 方千米,人口约14万,城中设有市场,商业 繁荣。西周全国人口超过300万,城市、道 路交通和邮驿系统更为发达。
(3)实行严格的礼乐制度 目的: 维护社会秩序,巩固周王的统治。
意义: 有利于维护统治,稳定社会秩序。
西周发展并完善了古 代的礼乐制度,以便 更有效地调节社会矛 盾,稳定社会秩序。。
“礼”规范了各等级之间的“差异”,强调贵 与贱、尊与卑、长与幼、亲与疏的各色人等之间, 必须遵守各自的行为规范,不可混淆。 例如: 如何称呼“死”,不同等级的贵族也不一样:
四羊方尊 (我国青铜器中的精品)
(2)甲骨文
因刻写在龟甲、兽骨 上而得名。甲骨文是 已知最早的汉字。商 朝时,甲骨文已大量 使用。
说一说商朝时人们为什么把文字刻写在甲骨上?
甲骨卜辞真实地记录了商王的重 要活动,反映了商朝多方面的情况, 为研究当时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可靠 的文字材料。 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商开始。
分封制的作用:
确立了周王的权 威,开发了边远 地区,成为对周 围民族具有较大 影响的国家。
想一想:周朝时一个人地社会地位 和权利是怎么决定的? 周朝时人们的社会地位和权利是由其与统治阶层 血缘关系的远近决定的。 议一议:这与强调平等和奋斗竞争的现代社会有什么 根本差异? 与现代社会的根本差异在于,现代社会人的社会地位 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学识、能力和才干等;在现代法治 社会中,(1)时间: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级上册121早期国家与社会课件共51张PPT[可修改版ppt]
牧野之战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了很多不愿再服从
商朝统治的部落进攻商,纣王临时凑集人马,在牧野
(今河南汲县)与周激战。结果,因为商朝的百姓都痛 恨纣王的残暴,所以他们一与周军相遇,就掉转矛头 引导周军杀向纣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阵前倒戈” 的故事。纣王见大势已去,逃回朝歌,在他存放财宝 的地方——鹿台自焚而死,商朝灭亡。
夏朝筑有城堡和 大型宫殿,建立起 国家政权机构。
二里头宫殿复原图
发掘确认宫城平面略呈长 方形,面积约10.8万平方米。 宫殿区内已发掘的大型建筑 基址达9座。二里头遗 址宫城是迄今可确认的我国 最早的宫城遗迹。纵横交错 的中心区道路网、方正规矩 的宫城和排列有序的建筑基 址群,表明二里头遗址是一 处经缜密规划、布局严整的 大型都邑。二里头遗址的布 局开创了我国宫殿建筑的先 河。
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 是中国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原称“司母戊 鼎”或“司母戊大方鼎”。出土于河南安阳,收 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中国国家一级文物。重 832.84公斤,是世界迄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享 誉“镇国之宝”的美誉。
司(祭祀)母 (母亲)戊(妇妌) 大方鼎(权力地位象 征)是目前世界上 发现的古代最大 的青铜器。
想一想:夏朝和商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说 明了什么道理?
君主暴政。 说明了国家以民为本,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 者失天下。
周武王
我一个人如何来管理这么 大的一个国家呢?
巩固政权的措施
分封制,除王都周围地区由周王直 接统治外,周王将其他地区先后赐给 自己的兄弟和少量的功臣等,封他们 为诸侯。
分封制的对象是哪些人? 兄弟和少量的功臣
容酒器 高 58.3厘米 口长 52.4厘米 重 34.5千克
历史与社会八上:1.2.1《早期国家与社会》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框《早期国家与社会》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利用年代尺,识记夏商周三代的历史时段;结合图文,初步认识丰富多彩的中华早期文明成果,知道青铜文化、甲骨文以及西周时期完善的分封制和礼乐制度,是中华早期文明的典型代表。
2.过程与方法:阅读图文,结合史料,分析早期国家形成的表现,认识夏商周三代的代表性文明成就,通过史料分析、古今对比理解西周分封制和礼乐制度及其对于中华文明发展的意义理解西周分封制和礼乐制度及其对于中华文明发展的意义;懂得论从史出的方法,培养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从多角度感知早期国家的初创,熟悉祖国的历史和边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概况,认识夏商周三代的代表性文明成就。
2.难点:理解西周分封制和礼乐制度及其对于中华文明发展的意义。
三、教学策略1.采用探究研讨的模式进行教学,贯穿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探究和讨论。
2.采用读图分析、绘制年代尺的方法,准确清晰地知道和描述夏商周三代的概况。
3.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好《三字经》。
4.学生准备:预习课本,准备好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图册。
四、教学过程五、教学反思1.成功之处(1)本课以《三字经》作为主线,贯穿整堂课的始末,引导学生读经知史,通过“走进夏朝”“走进商朝”“走进西周”三个环节,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学习知识、学会方法,并通过课堂小结再次明确主题。
在教学设计中,突出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体现论丛史出,史地结合的教学理念。
(2)本节课十分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仅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和分析材料的能力,同时还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概括能力,长此以往学生的综合素质势必会得以提升。
(3)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如《三字经》、图册等),对教材进行有效补充,拓宽学生视野,理清思路,方便理解。
2.不足之处由于学生历史知识的匮乏,本课时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注重教师的主导,学生质疑发挥不多,同时礼乐制度对当今社会仍有深远影响,在本课时中涉及不多,削弱了其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周
镐京
约公元前 1046年
公元前 771年
武王
幽王 分封制
朝代
建国 时间
开国 亡国 君主 君主
文化成就
在中华早期 文明史上的
地位
夏朝 约公元 禹 前2070年
桀
世袭制、大型 我国第一个 宫殿、军队、 王朝
刑法
商朝 约公元 汤 前1600年
青铜铸造业、 文字较成熟、
纣 甲骨文、军队 青铜铸造业
和刑法
二里头宫殿复原图
夏朝都城由哪些部分组成?
城墙、宫殿、 神庙、公共设施、街市、作坊
这些设施是怎么布局的?
内部:以神庙和宫殿等大型建筑为中心 周围:街道散布着许多农业村落和一些铸铜、制陶作坊
外层:城墙和河流 布局严谨,主次分明
(二)商朝时期社会的发展 1、商朝的建立与灭亡:
建立的时间、人物: 公元前1600年前后 汤 商朝的灭亡 公元前1046年, 牧野之战、周
会 西周
甲骨文 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价值: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
建立者:周武王(公元前1046年)
分封制
政治制度 礼乐制度
第1节 早期国家与社会
一、判断改错 1.错。夏、商、周“三代”是中华早期国家的
发展时期。 2.错。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二、选择题 1.C 2.B 3.D 4.A 5.B 6. B 7.B 8.C
土,管理地方事务,保卫周王室。 分封制的作用:
确立了周王的权威,开发了边远地区,成为 对周围民族具有较大影响的国家。
想一想,周朝时一个人的社会地 位和权力是怎么决定的?
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 (嫡长子继承制)
议一议,这与强调平等和奋斗竞 争的现代社会有什么根本差异?
西周等级示意图
现代社会人们的社会地位主要取 决于个人的学识、能力和才干等; 在现代法治社会中,公民拥有平 等的基本权利。 而当时西周社会只强调社会等级。
• 分封制的实行对西周产生的积极影响?
确立了周王的权威,开发了边远地区,成 为对周围民族具有较大影响的国家。
• 简单分析分封制给周天子统治造成的不利 影响?
分封的诸侯成为独立王国,拥有政治、经 济和军事等大权。随着势力的壮大,一些 诸侯王不再服从周天子命令,为了抢占地 盘,相互间征战不已,形成春秋争霸局面。
西周全国人口超过300万,城市、道路交 通和邮驿系统更为发达。
“上古三代”承前启后,不断更替、 延续、发展
朝代 都城
建立 时间
灭亡 开国 亡国 重要 时间 君主 君主 事件
夏
约公元前 约公元前 禹 2070年 1600年
桀
世袭制代 替禅让制
商
殷
约公元前 约公元前 1600年 1046年
汤
纣 甲骨文
2、统治措施 (1)建立强大的军队和严酷的刑法 (2)实行分封制 (3)实行严格的礼乐制度
甲骨文所见商朝武器和使用情况简表
甲骨文所见商朝刑罚简表
建立强大的军队,制定严酷的刑法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目的: 加强和巩固西周的统治。
受封对象: 周王的子弟和少量的功臣。
受封诸侯的权利: 从周王处获得土地和民众。 受封诸侯的义务: 服从周王命令,交纳贡品,守卫疆
武王灭纣。
2、商朝的文明成就 (1)青铜文明
(2)甲骨文
青铜文明
A、概况: 青铜铸造业发达,青铜器种类繁多,有礼器、 饮食器、兵器、 生产工具等。
B、作用: 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使社会生产 和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C、代表: 司母戊方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甲骨文形成背景:
商朝是个迷信鬼神的时代, 需要占卜。
B、甲骨文的概念
原始社会(170万年前——公元前2070年) 夏
奴隶社会
商 西周
封建社会
春秋:奴隶社会瓦解 东周
战国:封建社会开端
秦、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十国、辽、北宋、西 夏、南宋、金、元、明、清
社会主义社会 (1956年——至今)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 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 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叫甲骨文(象形文字)。
甲骨文
C、甲骨文的影响:
甲骨文已经具备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 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 商朝开始的。
(三)西周的建立与统治
1、西周的建立与灭亡:
建立的时间、人物、 公元前1046年
都城:
周武王 镐
灭亡的时间、人物: 公元前771年 周幽王
—— 《三字经》
夏、商、周时期,史称“上古三代”, 是中华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时期。
(一)夏朝的兴衰
1、建立的时间、人物: 约公元前2070年 禹 2、地位: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3、夏朝的灭亡:夏朝历经400多年,于公元前1600年
前后被汤所灭。最后一个国君是桀。
天下为公
家天下
历史上将国王权位视为一家 一族的私产,实行父死子继或兄 终弟及的制度叫王位世袭制。
目的:有效调节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内容(要求):要 都求 要贵 符族 合在 自己衣的、身食份、,住、贵行贱长方幼面 间要有明显差别
“死”的称谓
天子
崩、驾崩
诸侯
薨
大夫 文士
卒 不禄
不同等级的人服饰的样式、服色、花纹等有较严格的规定:
帝王的服装花纹共分成12种,诸候们只能使用龙以下的纹 样,士用藻纹与火纹。大夫的服装上可加上粉米纹。
冕
弁
冠
巾、帻
西周头上的首服主要有弁、冕、冠、巾、帻多种。冕是 王公诸侯的首服,弁是由天子至士的首服,冠是有身份 的人共用的首服,巾、帻一般人的首服。
(四)夏商周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
商朝和西周的疆域远比夏朝广阔,都是 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商朝的都城占地30平方千米,人口约14 万,城中设有市场,商业繁荣。
1.(1)实行分封制。(1分) 这一制度使周王朝紧密 地联为一体,确立了周王的权威,开发了边远地 区,巩固了周天子的统治。(2分)
(2)周王自己的子弟和少数的功臣。(1分)
权利:得到封地和封地上的人口。(1分) 义务:诸侯必须服从周王命令,交纳贡品,守卫疆
发达
分封制、
西周
公元 前1046年
周武 王
周幽 王
礼乐制度 军队、刑法
制度形成体 系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建立者:禹(公元前2070年)
夏 启继位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末代国王:桀 文明代表:二里头宫殿遗址
奴 商 建立者:汤(公元前1600年) 末代国王:纣
隶
青铜铸造业:司母戊鼎
社
文明代表:
特征:可在龟甲兽骨上,已经具备汉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