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学概括课件

合集下载

农业生态学(第八章,20090704[3]ppt

农业生态学(第八章,20090704[3]ppt

第三节 中国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
一、整体效应原理 这是根据系统论观点,即整体功能大于个体功能之和的原 理,对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利用系统 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反馈机制进行调控,从而提高整 个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及其稳定性。 农业生态系统是由许许多多不同层次的子系统构成,系统 的层次间也存在密切联系,这种联系是通过物质循环、能 量转换、价值转移和信息传递来实现的,合理的结构将能 提高系统整体功能和效率。 农业生态系统包括农、林、牧、副、渔等若干亚系统,种 植业亚系统又包括作物布局,种植方式等等。从具体条件 出发,运用优化技术,合理安排结构,使总体功能得到最 大发挥,系统生产力最大,是生态农业整体效应原理的具 体体现。
二、中国生态农业产生发展的背景。
2.中国生态农业追求生态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与
西方生态农业排斥农业机械、化肥、农药等现代 化先进技术的做法不同。中国生态农业是以提高 生产力及效益为基本目标,遵循农业生产中的自
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是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
技术的结合,核心是注重资源的充分利用与环境
的保护,符合我国具体国情。因此,在实践中易
合理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有机农业”的精髓, 批判地吸收当时国外“生态农业”的科学内涵, 把提高农业生产力与经济效益,保护农业生态环 境、促进投入合理化和实现“资源合理、永续利
用”作为研究目标。
第一节 中国生态农业的基本概念

可以说,中国生态农业就是把最新的生 态学、生态经济学、环境科学和农学等 到知识综合应用到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 种系统工程,是一种新型的知识化农业
二、有机物质多层次利用技术 通过物质多层次、多途径循环利用,实现生产与 生态的良性循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这是生 态农业中最具代表性的技术手段。其技术主要通 过种植业、养殖业的动植物种群、食物链及生产 加工链的组装优化加以实现。 生物物质的多层次利用技术可大幅度提高物质及 能量的转化利用效率,用饲料喂鸡、鸡粪喂猪、 猪粪发沼气,沼渣种蘑菇、养鱼、养蚯蚓的综合 多级利用,能量利用率由一次利用的64.7%增加 到90.5%,其中氮素利用率由45%提高到92.4%。

农业生态系统ppt课件

农业生态系统ppt课件

☆2)空间结构上 •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动态性
☆3)时间变化上 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
☆4)内部功能上 •组分间不断进行能量转换与物质循环,使系统处 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5)外部关系上 •开放系统,物质、能量交换
☆6)营养级的数目上 •一般不超过5-6个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示意图
自然生态系统 半自然生态系统 人工生态系统
•“生物圈2号”里面的布局完全模拟自然界,有人造 太阳、人工降雨、人工通风;有海洋、沙漠、草原、 沼泽、雨林;有农作物生产区;有人的居住区;还有 3000多种动物和植物,简直就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生命 支持系统。
•生物圈2号失败教训: •1、生物圈2号设计思路过 于简单 •地球生态系统经过几十亿 年演化,已成为一个复杂 的生态系统,它们纵横联 系,丝丝相通,是一张看 似清晰,实际上很难理清 的生命之网。 •人类目前对生物圈的认识 和研究还不到位,有些规 律还设有被发现,还必须 深入开展研究。
农业生态系统
本节要点:
一、生态系统概述 二、农业生态系统定义 三、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组分 四、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 五、农业生态系统的经济特征 六、农业生态系统理论的运用 七、农业环境污染与保护
生态系统
• 概念:生态系统(ecosystem)指由生物群落与 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
• 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亚瑟·乔治·坦斯利爵士 (Sir Arthur George Tansley )受丹麦植物学家 尤金纽斯·瓦尔明(Eugenius Warming)的影响, 明确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认为(原文): “Ecosystem is the whole system,… including not only the organism-complex,but also the whole complex of physical factors forming what we call the environment…

《农业生态学》第七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与控制PPT课件

《农业生态学》第七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与控制PPT课件

二、资金流与能物流的关系
1.相偶联的关系 :通过价格偶联,方向相反 如购买种子、肥料 --- 投入物质、能量,付出了
资金 销售农产品 ------ 输出了物质、能量,得到了资 金
2. 脱离了能流、物流的资金流
如经营者与财政金融部门的资金来往 当价格 不合理,进行调节如进口收税,出口补贴 生产相对过剩, 价格低,销售补贴; 生产不足,价格高, 消费补贴
二、自然调控
1.自然生态系统的调控是通过非中心式 调控机制实现的。
生态系统越趋于成熟,自然信息的沟通 越丰富,控制系统所特有的和谐、协调、 稳定等特点也就越明显。
2.自然调控过程可分为
(1)程序调控:生物的个体发育、群落演替
都有一定的先后顺序,不会颠倒。群落的演 替与物种间的营养关系、化学关系都有关。
月亮和恒星的位置 ---- 候鸟飞行方向的信号 地球的磁场和重力 ----- 植物生长方向的信号 阳光与植物 水分与根系和叶片的激素调控
2 .植物与植物间的信息 如植物产生的次生代 谢物质(化感作用)如 水稻对稻田杂草化感 作用
3 . 植物与动物间的信息 :如 玉米受螟虫袭 击时释放吲哚和萜烯类物质吸引天敌
(2)收益外泄
指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增殖了自然资源,改善 了自然环境,但没有在系统的经济核算中得 到反映的现象。
例如:山区植树,洪灾减少,CO2增多等。 3、时间关联的外部性:一种外部性是和时间
有关的外部性问题。如前人植树,后人乘凉
(二)经济外部性的解决途径
1、在行政上,明确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划 定保护区;
2、通过资源与环境的法规建设 ,禁止有害 环境的行为;
3、通过教育提高全民的环境和生态意识; 4、采用必要的经济手段。通过征收排污费,

农业生态系统课件

农业生态系统课件
通过合理利用农业废弃物,将其转化为肥料、饲料、燃料等资源,实现农业废弃物 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
循环农业实践包括多种模式,如畜禽养殖废弃物循环利用、农作物秸秆循环利用等 ,这些模式有助于降低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有机农业的实践
有机农业是一种不使用化学合成物质和转基因技术的农业生产方式。
它强调农业生产的生态平衡和自然调节机制,通过合理的耕作和养殖方 式,促进土壤健康和生物多样性。
03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农业生态 系统的保护和建设,形成全 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的良好
氛围。
THANKS
03
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影响
气候变化
温室气体排放
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以及 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森林砍伐等行为 ,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温 室气体,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适应性策略
适应气候变化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适应 性策略,包括培育抗逆性更强的农作 物品种、改进农业管理措施等。
水资源利用
农业用水量大
农业用水量占全球总用水量的 70%左右,包括灌溉和动物饮用 等。
水资源短缺
由于过度开采和不合理利用,许 多地区的水资源已经面临严重短 缺,导致农作物减产和水生态系 统破坏。
土壤质量
土壤侵蚀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耕作方式会导致土壤侵蚀,降低土壤肥力和生产力。
土壤污染
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以及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等废弃物 ,可能对土壤造成污染,影响农作物生长和食品安全。
02
农业生态系统的类型
森林农业生态系统
总结词
森林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以森林为主要植被类型的农业生态 系统,利用森林的多层次结构,进行多种农业生产活动。
详细描述

农 业 生 态 学

农 业 生 态 学

2.净生产力高的系统 • 农业生态系统的总生产力低于相应地带的 自然生态系统,但其净生产力却高于自然 生态系统。 •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组分多数是按照人 的意愿(高产、优质、高效等)配置而来,加 上科学管理的作用,使其中优势种的可食 部分或可用部分不断发展,物质循环与能 量转化得到进一步加强和扩展,因而具有 较高的光能利用率和净生产量。
第5章
农业生态学
• • • • •
5.1 5.2 5.3 5.4 5.5
农业生态学概述 农业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农业生态系统 生态农业与持续农业 农业害虫的防治与生态调控
5.1 农业生态学概述
• 5.1.1 农业生态学的概念与发展 • 农业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及系统论 的方法,研究农业领域中生物与非生物环 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关系及其规 律的应用性学科。 • 农业生态学是研究农业生物之间及农业生 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 循环而相互作用的农业生态系统生态学。
6.明显的区域性 • 农业生态系统除了受气候、土壤、地形地 貌等自然生态因子影响形成区域性外,还 要受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影响而形 成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 如“低投入农业生态系统”与“高投入农 业生态系统”、“集约农业生态系统”与 “粗放农业生态系统”等,是根据人类的 投入水平和经济技术水平划分的。
2. 循环与再生原理 • 农业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与再生,相辅相 成,相得益彰。物质在循环中再生,在再 生中循环。 • 农业生态系统各要素按照自组织原理自发 形成、自由组合在一起,形成高效体系。 系统的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物质流和信 息流正常流动、运转,系统最稳定,净生 产量最大,并能够永久维持,周而复始。 • 这就是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是生态 农业的主要目标。

农业生态学ppt完美版

农业生态学ppt完美版
• 1749 Buffon (法,1707-1788) 《生命律》 • 1803 Malthus 《人口论》:食物与人口的关系 • 1807 Humboldt 《植物地理学》:植物分布与气候
条件的规律性 • 1859 Darwin《物种起源》:生物进化学说创立 • 1866 Hackel(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定义生态学 • 1851 Vonpost(瑞典)样方法——种群定量研究 • 1863 Kerner 介绍研究群落结构和动态的方法 • 生态学一经诞生,立即分化为植物、动物和人类生态
生物圈 景观
生态科学
生态系统 群落
经典生态学种群个体
生命科学
系统 器官
组织
细胞
生物科学分子
• 二、生态学形成和发展的5个阶段
• (一)生态学知识的累积阶段:生态现象描述
• 公元前300年,古希腊 Theophrastus (狄奥弗拉斯 特) 植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 古罗马 Pliny(公元23~79年)将动物分为陆生、水生、飞 翔三大生态类群。
会给芝加哥900多万市民的生活带来严重不便
和增加当地企业的材料运输成本。
• 几个疑问: • 什么是农业生态学? • 他和基础生态学有何不同? • 我们为何要学农业生态学? • 农业生态学有哪些知识内容? • 农业生态学的任务是什么?
生态学开始被从高楼深院中请出来,以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生态问题。 相对论、物质的不确定性原则、量子力学出现 Davenport(美)——动物群落生态(昆虫生态) 按环境特点分:淡水生态学、海洋生态学、森林生态学、草原生态学、农田生态学、城市生态学 种植业、林、牧、副、渔、禽、鸟、虫、菌、微生物、各业是它的组成成分,各组分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按环境特点分:淡水生态学、海洋生态学、森林生态学、草原生态学、农田生态学、城市生态学

《农业生态系统模型》课件

《农业生态系统模型》课件

智能化趋势
借助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农 业生态系统模型正逐步实现智能化。通过智能化 管理,可以更精准地掌握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 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全球化视野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农业生态系统模型正逐步打 破地域限制,向全球化方向发展。各国之间的农 业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共同推动农业生产的进 步。
生态平衡原理要求农业生态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保持相对稳定和平衡,包括生物种群数量、资源利用和分配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等。同时,农业生态系统与周围环境之间也要保持平衡,如土壤、水、气候等条件,以确 保系统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物质循环原理
总结词
物质循环原理是农业生态系统模型的重要基础,它描述了系统中物质如何循环利用的过程。
模型验证与修正
模型验证
通过对比实际数据和模拟结果,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模型修正
根据验证结果,对模型进行必要的修正和优化,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和实用性 。
04
农业生态系统模型的应 用
农业资源管理
农业资源监测
利用农业生态系统模型对 土壤、水、气候等农业资 源进行实时监测,为资源 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详细描述
物质循环原理强调了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包括土壤养分、水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这些 物质在系统中不断循环利用,为农作物提供必要的养分和水分。通过合理的农业管理措施,可以促进 物质的循环利用,提高系统的生产力和可持续性。
能流分析原理
总结词
能流分析原理是农业生态系统模型中用 于描述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
案例二:某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研究
总结词
深入探讨了某地区农业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 的机制和过程,包括信息传递的途径、方式 和影响等方面的研究。

《农业生态学》第二章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环境PPT课件

《农业生态学》第二章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环境PPT课件
因素的总和。
55
环境容纳量
• 环境容纳量(K):在一个有限的环境中所能 稳定达到的最大数量(或密度),称为系统 对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 K的大小决定于: • 1.温、光、水及养分等因子或食物、空间等
资源所构成的环境; • 2.食性、行为、适应能力等种群的遗传特性。 • 地球K:60~80亿;中国K:7~10亿;最好6.8亿。
• 即用某一生物的每一个生态因子为一维( Xi ), 以生物对生态因子的综合适应性( y )为指标构 成的超几何空间。
38
(三)生态位(niche)
39
40
关于生态位的几个重要观点
41
第一节 小结
• 一、 环境与生物的基本概念(自然环境、生境、 生态因子)
• 二、生态作用的基本规律(最小因子定律、谢尔 福德耐性定律)
• ( 3 )同一生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生态 因子的耐性范围不同。通常在生殖生长期对生态 条件的要求最严格,繁殖的个体、种子、卵、胚 胎、种苗和幼体的耐性范围一般都要比非繁殖期 的要窄。例如,光周期感应期内对光周期要求很 严格。
• ( 4 )由于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当某个生态
因子不是处在适宜状态时,则生物对其它一些生
• 单因子的变化,必将引起其他因子不同程 度的响应。
• 如一个地区湿润程度决定于: • 降水量; • 水分支出(蒸发、蒸腾、径流和渗漏) • 蒸散是太阳辐射、温度、大气相对湿度、
风速及地表覆盖等诸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3
(2)生态因子的交互作用
• 定义:由于各生态因子相互作用,其效应 相互叠加、互相抵消或互不相干,称为交 互作用。
46
(二)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比
• 龄级比:若一个种群中的不同个体具有不同 的年龄,则可按一定的年龄分组,统计各个 年龄组个体数占种群总个体数的比率。

《农业生态学》课件

《农业生态学》课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为农业生态系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通过遥感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实现精准农业和智能农业的 发展。
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前景
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负 荷,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农业生态系统的全球视野与国际合作
3
营养结构
包括食物链、生物量金字塔、能量流动等。
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
物质循环
包括碳、氮、磷等元素的循环。
能量流动
包括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分解作用等能量转化过程。
土壤保持与改良
保持土壤肥力,防止水土流失。
生物多样性保护
保护农作物和野生生物的多样性。
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
自我调节能力
01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能够维持内部平衡。
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利用
利用农业生物多样性改良作物品种,提高抗逆性和产量,同时促进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农业
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 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的农业发展方式。
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性
农业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群、土壤、水、气候等要素 的可持续维护,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可持续供 给。
农业生态学的发展历程
起源
农业生态学起源于古代农耕文明,人们开始意识到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入,农业生态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 学科。
现状
现代农业生态学注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与环境科学、地理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相互 渗透,为解决全球性的农业和环境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

农业生态学国家精品课程课件(第一章)

农业生态学国家精品课程课件(第一章)

2015/10/15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24
农业生态学的发展



农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对资源与环境开发强度和 效率不断提高的历史,协调生态—经济—技术之间的 关系,是农业生态学的重要任务和目标 随着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世界各国均加强了对生态学 的研究,包括农业生态学,保护环境资源,促进可持 续发展已成为全球性社会经济发展的主题。 我国于1981年召开了全国农业生态学研讨会,1983年 正式确定在农业院校开设农业生态学课,部分院校已 经建立了农业生态学硕士及生态学博士点,使农业生 态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015/10/15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27
(一)内容
★农业生态系统(agroecosystem)的组分与结构。 ★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 ★农业生态系统调节与控制的规律和方法。 ★不同社会和自然条件下,农业生产的区域性分布、 发展变化规律。
2015/10/15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28
(二)性质
应用性 综合性
一、农业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是 农业生态学产生的基础
2015/10/15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11
1.生态学诞生前的知识积累阶段
(18世纪以前)
国外:公元前370~285年,古希腊,提奥弗拉斯特,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公元23~79年,罗马,伯里尼,陆栖、水生、飞翔。 国内:公元前372~289年,《孟子》 春秋战国时期:《吕氏春秋•上农》 西汉时期:《汜胜之书》 南北朝时期:《齐民要术》 隋唐两宋时期:《农书》 元明清时期:《王祯农书》、《农政全书》
2015/10/15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生态农业概论》课件

《生态农业概论》课件
3 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通过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对后代 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 生态农业的发展策略和建议
包括加强政策支持、科技引领、加大宣传推广和培训等方面,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保 障和支持。
六、总结
1 生态农业的重要性
生态农业是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重要路径,对保护环境和提高农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 义。
2 生态农业对社会和环境的贡献
生态农业可以改善环境质量、提供可靠的食品供应,促进农村的绿色发展和社会的可持 续进步。
《生态农业概论》PPT课 件
# 生态农业概论
一、概述
1 生态农业概念和意义
生态农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通过保护自然环境和提高农产品质量来实现农 业的可持续性。
2 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
相比传统农业,生态农业更注重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农产品的环境友好性,强调农业与自 然的和谐共生。
3 生态农业的发展历程
四、生态农业的实践案例
生态农业的成功案例分享
以某农场为例,介绍其通过采用生来自农业模式,达 到高产、高效和环保的良好效果。
科技与生态农业的结合
讲述科技的引导和支持如何提升生态农业的效益, 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五、生态农业的未来发展
1 生态农业的前景与趋势
未来生态农业将成为主流,满足人们对健康食品和环保农产品的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的 发展。
生态农业经历了从简单生态理念的引入、探索到全面发展的过程,逐渐成为现代农业发 展的重要方向。
二、生态农业的原则与模式
1 生态农业发展的原则
包括生态平衡、资源循环利用、生物多样性 保护和农业可持续性等原则,以实现农业与 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5章 农业生态学

第5章 农业生态学
5.2.1 生态学原理 1. 相生相克与互补原理 2. 循环与再生原理 3. 平衡与补偿原理 5.2.2 生态经济学原理 1. 生态经济结构合理性原理 2. 农业系统的功能原理 3.农业系统的综合效应原理
1. 相生相克与互补原理 相生相克即指自然界(生态系统中)各个 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或相互制 约。 互补即指自然界(生态系统中)各个要素 之间的相互补充,助其不足,善其不善, 使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数量比例趋于合理、 优化、完善。 相生相克与互补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也 是农业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之一。
5.1.2 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1. 研究内容 (1) 农业生态系统的组分结构 (2) 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及物质循环 (3) 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4) 农业生态系统的人工调控与优化 (5) 建设生态农业 (6) 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2.农业生态学的研究任务 农业生态学的研究任务 运用农业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研 究农业领域中的生态问题,揭示农业生态 系统各种内外因子相互关系的规律,协调 农业生态系统组分结构及其功能,探讨最 佳农业生态系统或生态农业模式,促进农 业生产的持续高效发展。
减少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和降低资源 成本,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农业生态学面 临的重大问题 重大问题。 重大问题 优化整体结构,提高系统功能,促进农业生 产持续高效发展,是农业生态学面临的重要 重要 任务。 任务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持续发展关 系着一个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
5.2 农业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2) 辅助能的投入及其转化效率 1) 人工辅助能投入与农业增产 农业生态 系统开发度大,有大量的人工辅助能投入, 这也是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较高和农业持 续增产的重要保证。 人工投入的辅助能包括人力、畜力、种子 及有机肥等所耗能量;化肥、农药、农机 具、燃油和农用电力等所耗能量。

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课件

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课件
生物小循环的特点是: 历时短,范围小,而且呈开放式循环 地质大循环的特点是: 历时长,范围大,而且呈封闭式循环
(2)生物循环类型
物质循环,按其循环物质属
性不同,可分为气相循环和
沉积循环两大类,其中:
气相循环,如二氧化碳,氮
气和水循环,具有全球性循
环的特点,属于相当完善的
循环。
沉积循环,
如磷,硫,钙,钾,钠,铁
系统的形式
系统的要素主要包括
1: 有一定的边界
2:
有多个组分
3: 组分
间关联
4: 有特定功

5: 有运动目标
2)系统的特性
系统的特性,是指系统相对于非系统 而言所具有的若干属性。主要包括:
(1)结构的有序性 (2)结构的整体性 (3)功能的整合性 (4)功能的离散性
(1)结构的有序性
系统结构的有序性--主要 表现在系统外部有一定的 边界, 内部有鲜明的分层 现象。其中, 边界是指系 统所涉及的时间和空间界 限(可自然形成或人为划 定);分层现象是指系统 按一定的层次, 可向宏观 逐层综合, 向微观逐层分 解的现象。
生态系统的形态结构
生态系统的形态结构是指生态系 统中生物组分在时空上的配置与变 化。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指生态系统 中各组分间建立起来的营养(包括物 质和能量)供求关系。根据建立方式 不同, 可分为食物链结构和食物网结构。
食物链结构
食物链结构---以食物链方式建 立起来的营养结构。食物链是指 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员间通过吃与 被吃方式而彼此联系起来的食物 营养供求序列。如捕食食物链, 腐 食食物链, 混合食物链和寄生食物 链。
(2)森林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指由木本植物为主体的生物 与其生育有关的光, 温, 水, 气, 肥, 土及伴生生 物等环境组成的, 并完成特定的林产品生产和 农业水土保持功能的农业生态系统。

《农业生态学》PPT课件

《农业生态学》PPT课件
德国化学家李比西1840年提出“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 量最不足的那一种营养物质”,即最小因子定律。
广义:生物的生长取决与数量最不足的那种生态因子 。
最小因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本身不足会限制作物的生长; (2)限制其他处于良好状态的因子发挥效应。
ppt课件
12
• 应用这个定律应注意: • (1)只有在相对稳定状态下才能运用; • (2)要注意因子间的相互作用。 • 木桶原理:水的容量取决于最短那根木块。
ppt课件
17
• 动物分为水生动物、两栖动物、陆生地面动物、陆生 地下动物和飞行动物等生活型。
• 植物分成五类生活型:
• (1)高位芽植物;(2)地上芽植物;(3)地面芽植 物;(4)地下芽植物;(5)一年生植物。


1.高位芽植物 2-3.地上芽植物 4.地面芽植物 5-9.地下芽植物
ppt课件
(2)遗传特性,食性、行为、适应能力等.
ppt课件
48
(五) 种群的空间分布和阿利氏原则 1、种群的分布的基本类型: (1)随机分布;(2)均匀分布的;(3)聚集分布。
ppt课件
49
2、阿利氏群聚原则
每个生物都有自己最适的密度,过疏和过密都产 生限制影响。
ppt课件
50
• 3 种群聚集分布的生态意义
ppt课件
30
(二) 生态位
1、 概念。生物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所表现的对特 定生态因子的综合适应位置。
简言:生态位就是生物在空间、食物以及环境条 件等资源谱中的位置。
2、类型 (1)基础生态位:某物种能生存的最大空间,或所 需要的最大资源范围。
(2)实际生态位:某物种实际占据的空间或获取的 资源范围。

农业生态学课件

农业生态学课件

农业生态学课件第一章绪论农业生态学 (Agroecology) 农业生态学是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 , 将农业生物与其自然环境作为一个整体 , 研究其中的相互作用、协同演变 , 以及社会经济环境对其调节控制规律 , 促进农业全面持续发展的学科。

Agroecology is a branch of ecology in agriculture. It studies the structure, functions, regulation, and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ecosystems. The aim is to develop sustainable agriculture.生态学 (Ecology) 研究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学科。

Ecology is a science which studies the interactions (relationships) between organisms and their environment.Ecology is taken from two Greek words Oikos means house.logos means understanding or studying.E Haechel 1869 defined ecology for the first time.教学目标1. 系统地掌握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建立起生态系统的观点,加强生态环境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协调相处的观念;2.掌握农业生态学要揭示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规律、功能运转规律、输入输出构成规律、效益与效率提高规律、系统调控规律、系统演变规律等。

3. 通过对农业历史、现状和未来的分析,使学生了解国际和国内的农业生态问题和解决的途径,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农业建设、农村可持续发展、健康安全食品生产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使学生今后能自觉尊重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注意资源的保护,为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中国生态农业的特点
3.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相结合。 我国人多地少,资源相对紧缺,通过劳力与农 业生态工程技术双重集约投入,在较小的生产 规模上获得较多的产品,并通过循环再生利用 及深度开发提高产品附加值。这种做法适合我 国农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我国能以占世界7%的 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这种集约经营起到 了巨大作用,我国不少地区在人均耕地较少情 况下能维持食物需求的平衡,也正是这种农业 特色的体现。
三、中国生态农业的特点
5. 农业资源的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 按照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食物链网络等,建立种、养 、加一体化农业生产系统,使资源得到多层次的循环利 用,一方面提高了资源效率和系统的稳定性,另一方面 对改善环境与无废弃物生产起到重要作用。 6. 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及整体优化功能。 我国生态农业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按照当地自然资源特 点及社会经济、技术水平、合理组织生产,做到因地制 宜,发挥地域优势。同时,我国生态农业强调硬技术与 软科学的有机结合,强调整体结构的系统优化,发挥农 业生态系统的总体功能,兼顾经念
可以说,中国生态农业就是把最新的生 态学、生态经济学、环境科学和农学等
到知识综合应用到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 种系统工程,是一种新型的知识化农业 经济体系,是当前“知识经济”大潮在 农业领域的体现。
第二节 中国生态农业的兴起和发展 一、中国生态农业的兴起与发展过程
中国生态农业是适应中国国情特点下产 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它体现了生 态与经济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又是 一项农民自发创造、政府积极支持、科 技人员主动参与的伟大事业实践。
第一节 中国生态农业的基本概念
中国的生态农业实践,在主流上已被广泛认为是 “成功的持续农业模式”。中国生态农业从开始 研究试验就在常规“现代农业“的基础上,注意 合理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有机农业”的精髓, 批判地吸收当时国外“生态农业”的科学内涵, 把提高农业生产力与经济效益,保护农业生态环 境、促进投入合理化和实现“资源合理、永续利 用”作为研究目标。
三、中国生态农业的特点
1.以提高农业生产力和经济效益为目标,强调 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协调统一。国外生态农业是 以减少和避免环境污染为主要目的,而中国的生 态农业是以提高农业生产力和经济效益为目标, 强调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协调统一。中国生态农 业一开始就把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放在重要的位置。
三、中国生态农业的特点
一、中国生态农业的兴起与发展过程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为 生态农业正式发展阶段,从中央到地方 把生态农业建设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 展中的一项战略任务,并制定出相应的 发展规划与实施措施。
一、中国生态农业的兴起与发展过程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已有不同类型不同规模 的生态农业试点1200多个,而且从1994年起, 国家政府7个部委局在全国开始了50个生态农 业试点县建设工作,使生态农业建设正式纳入 政府行为。生态农业成为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 重要途径和方向。
三、中国生态农业的特点
4.模式多样化 因地制宜建立多样性农业为一体的结构,这是 我国生态农业特色之一。农田的立体种植,立 体种养,基塘复合系统等,都以其精巧的搭配 组合,最大限度地利用时间和空间,提高系统 生产力及效益。我国地形地貌及资源环境条件 复杂多样,各地区创建的各种各样的立体农业 模式,实现了高功能与高效益,是我国生态农 业中独特的内容。
二、中国生态农业产生发展的背景。
2.中国生态农业追求生态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与 西方生态农业排斥农业机械、化肥、农药等现代 化先进技术的做法不同。中国生态农业是以提高 生产力及效益为基本目标,遵循农业生产中的自 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是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 技术的结合,核心是注重资源的充分利用与环境 的保护,符合我国具体国情。因此,在实践中易 于发展。
中国生态农业的兴起与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 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中期 为生态农业小型试验阶段,这一阶段从理论上 探讨国外生态农业模式,并与我国传统农业进 行比较,从实践上开始了生态农户和生态村的 建设,提出诸多模式、技术及操作方法。
一、中国生态农业的兴起与发展过程
第二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 为生态农业正式起步阶段,这一阶段涌现出大量 的生态农业建设典型,而且由从前的生态户和生 态村规模扩大到生态乡和生态县,这些典型模式 多样、做法各异,但其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表 现突出,得到国家及地方政府的肯定和重视,使 生态农业建设从试验探索开始向有计划示范推广 阶段发展。
第八章 生态农业
第一节 中国生态农业的基本概念
中国生态农业: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从 中国国情特点出发,因地制宜,合理配置农业 结构,通过物质良性循环,能量多层次利用, 在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的同时, 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的农业生产体系。
第一节 中国生态农业的基本概念
二、中国生态农业产生发展的背景。
中国生态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也不是偶然的,而是具 有深刻的社会、经济及历史背景。集中体现在: 1.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 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 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其重要议题就 是环境要与经济发展并重并行。60多个国际组织代 表以及168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会议,并取 得共识,保护生态环境与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已成 为全世界紧迫而艰巨的任务。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代表,面临的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尤其严重, 可持续发展的压力更大,需要为全世界作出贡献。
2.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相结合。 传统农业注重农业生态系统中自身调节作用, 但由于缺乏现代科学技术及现代工业产品的装 备,其生产力水平及效益不高,而工业化农业 又对资源与环境带来种种弊端。因此将传统农 业与现代农业技术有机融合,充分提高资源利 用效率及生产效率,合理投入并注重生产要素 的现代化组合是中国生态农业的优势与特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