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稳态及调节

合集下载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

第一单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讲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知识点一人体的内环境知识点二内环境的稳态知识点三稳态的调节1.人体的体温调节2.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考点一︱内环境及其稳态1.内环境的成分(1)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比较:①从消化道吸收而来;②从①血浆透过毛细血管壁①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归纳串记]内环境中存在和不存在的物质(1)存在的物质主要有:(2)不存在的物质主要有:①只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血红蛋白及与细胞呼吸、复制、转录、翻译有关的酶等。

②存在于消化道中的食物及分泌到消化道中的消化酶。

(2)几种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举例: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1)营养物质: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循环系统→组织液(或血浆和淋巴)→组织细胞。

(2)空气中的O2: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组织液(或血浆和淋巴)→组织细胞。

CO2的排出途径正好相反。

(3)其他代谢废物:经过内环境及循环系统的运输,到达肾脏、皮肤等器官以尿液或汗液的形式排出。

[学法指导]图解法分析物质的穿膜层数(1)葡萄糖经过的膜层数至少为:进、出上皮细胞(2层)+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两次,4层)+进组织细胞(1层)=7层。

(2)O2经过的膜层数至少为:进、出肺泡壁细胞(2层)+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两次,4层)+进、出红细胞(2层)+进组织细胞(1层)+进线粒体(2层)=11层。

3.人体pH稳态的维持(1)稳态维持的原因: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如NaHCO3—H2CO3、NaH2PO4—Na2HPO4等。

(2)维持机制: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浆后,可以和缓冲物质发生反应,反应产物可以通过肺或肾脏排出体外,从而使血浆的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

[易误提醒]几组易混淆的概念(1)血液和血浆。

①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

②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部分,属于体液中的细胞外液。

(2)血红蛋白和血浆蛋白。

①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是红细胞内的主要成分。

②血浆蛋白是血浆中200多种蛋白质的总称。

人体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人体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人体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1. 什么是稳态?人体的稳态就像是一位精明的调酒师,始终在调配着各种成分,以确保我们这杯“生命鸡尾酒”味道恰到好处。

你想,体温太高像是放了太多冰块,太低又像是没放冰块,最后一口喝下去肯定不好喝!稳态就是维持这种平衡的过程。

我们体内有无数个小机制在默默工作,确保一切都在最佳状态。

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小确幸,虽然看不见,但却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每一天。

1.1 内分泌系统的角色说到调节机制,内分泌系统可真是个“幕后大佬”。

它通过释放各种激素,就像投放烟花一样,让我们的身体反应更加灵敏。

这些激素像小信使一样,跑来跑去,告诉身体该干啥、怎么干。

有时候,激素的变化就像天气变化一样,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比如生理期时的情绪波动,简直让人哭笑不得!1.2 神经系统的支持然后,还有神经系统,它是身体的“超级快递”,信息传递那是相当迅速。

你想,碰到热锅子,手一抽就撤,根本不需要多想,这就是神经系统的功劳!它时刻监控着身体的状态,保证我们在危险来临时能够“毫不犹豫”地做出反应。

而且它还会根据需要调整心跳、呼吸等,简直像是一位贴心的管家,随时准备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2. 稳态的重要性稳态可不仅仅是“调调味”,它还是我们身体健康的基础。

如果稳态出现了问题,就像是一个精心编排的舞蹈忽然失去节奏,身体就容易出现各种不适。

比如,血糖水平不稳定,可能就会让你感到疲惫无力,连吃个饭的力气都没有。

你说,这样可怎么行?2.1 代谢的平衡稳态和代谢也密切相关,代谢就像是一部汽车,燃油、速度、刹车都得调得刚刚好。

我们的身体需要食物转化成能量,而这过程需要各种酶和激素的配合。

若是代谢失调,想吃啥都没劲,简直像是开着一辆没油的车,只能原地打转。

2.2 温度的调节当然,体温的调节也是稳态中的一部分。

我们正常体温约在36.5℃到37.5℃之间,稍微偏离就得小心了。

天气热的时候,身体会通过出汗来降温;而冷的时候,则会通过颤抖来升温。

2021高考生物训练15人体稳态及其调节方式含解析

2021高考生物训练15人体稳态及其调节方式含解析

人体稳态及其调节方式例1.下图方框内为人体内某组织或器官的结构示意图,A 、B 、C 分别表示不同的体液,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B 中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 .A 渗回B 和渗入C 的量相差不大C .若图示方框为肝脏,则饱饭后B 中Ⅱ端比Ⅰ端葡萄糖含量低D .若图示方框为胰岛组织,则饱饭后B 中Ⅱ端比Ⅰ端胰岛素含量高【解析】血浆渗透压主要与其中的无机盐和蛋白质有关,A 正确;组织液A 中大部分通过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到血浆B ,少部分透过毛细淋巴管壁形成淋巴C ,B 错误;若图示方框为肝脏,则饱饭后经消化吸收的血糖经I 端到组织液并进入肝细胞内合成肝糖原,所以Ⅱ端葡萄糖含量变低,C 正确;若图示方框为胰岛组织,则饱饭后经消化吸收的大量血糖经I 端进入A ,刺激胰岛B 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经图中Ⅱ端到血浆,所以Ⅱ端比I 端胰岛素含量高,D 正确。

【答案】B例2.人体内有些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的调控,常见的有下列两种途径:途径1:下丘脑―→腺体――→分泌激素途径2:下丘脑―→垂体―→腺体――→分泌激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经由途径1分泌的激素都不存在反馈调节B .经由途径2分泌的激素都可使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C .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方式不同于途径1、2D .途径1分泌的激素与途径1分泌的激素只存在拮抗关系【解析】血糖调节过程中激素的分泌符合途径1,而血糖调节过程存在反馈调节,故经由途径1分泌的激素可存在反馈调节,A 错误;途径2为分级调节,经由途径2分泌的常见激素有甲状腺激素和性激素,甲状腺激素是氨基酸的衍生物,性激素属于脂质,二者都不能使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B 错误;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运输到垂体储存,故抗利尿激素分泌方式不同于途径1、2,C 正确;途径2分泌的激素与途径1分泌的激素可能存在拮抗关系,也可能存在协同关系(如甲状腺激素和经过途径1产生的肾上腺素在促进产热方面属于协同作用),D 错误。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对于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至关重要。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生物系统,各个器官、组织和细胞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通过一系列的调节机制来保持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本文将探讨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及其调节的机制。

一、体液平衡的调节人体的大部分细胞都生存在体液中,维持体液平衡对于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至关重要。

体液平衡主要通过肾脏、肺、皮肤和消化系统等多个器官共同协作来实现。

1. 肾脏调节体液平衡肾脏是体内最主要的排泄器官,通过调节尿液的排出量和浓度来维持体液平衡。

当体液中水分过多时,肾脏会增加尿液的产生,从而减少体内的水分;而当体液中水分不足时,肾脏则减少尿液的产生,以保持体内的水分稳定。

2. 肺脏调节体液酸碱平衡肺脏除了呼吸作用外,还能通过排出二氧化碳的同时排出一部分酸性物质,起到调节体液酸碱平衡的作用。

当体内产生过多的酸性物质时,肺脏会增加呼出的二氧化碳量,以调节体液的酸碱度。

3. 皮肤和消化系统的调节皮肤通过出汗的方式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热量,并通过调节血管的舒张和收缩来控制体温的稳定。

消化系统通过对食物中水分和电解质的吸收和排除来平衡体液中的成分。

二、体温的调节人体内部的温度需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以保证生化反应的进行和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

体温的调节主要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来完成。

1. 神经系统的调节当体温过高时,神经系统会促使汗腺分泌汗液,通过蒸发的方式散热;而当体温过低时,神经系统会收缩血管、刺激肌肉颤抖以产生热量,从而提高体温。

2. 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内分泌系统通过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等激素的分泌来调节体温。

甲状腺激素促进细胞的代谢产生热量,而肾上腺素则通过刺激脂肪组织中脂肪的分解来增加体温。

三、血糖的调节血糖是维持身体正常运作所必需的能量来源,而血糖的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血糖的调节主要通过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来实现。

1. 胰岛素的作用胰岛素是由胰腺分泌的激素,它能够促使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第8单元 稳态与调节 第1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8单元  稳态与调节 第1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3.内环境理化性质的改变引起的常见疾病分析
[题点考法全训] 1 . (2021·8 省 联 考 , 重 庆 卷 ) 下 列 有 关 动 物 内 环 境 稳 态 的 叙 述 , 错 误 的 是 () 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无机盐等物质的含量有关 B.缓冲物质可以维持细胞外液的pH相对稳定 C.寒冷刺激引起骨骼肌发生不自主颤抖时,体温已低于正常水平 D.运动后水分排出较多,此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解析:寒冷刺激引起骨骼肌发生不自主颤抖时,体温仍能维持正常水平,C 错误。 答案:C
3.(选择性必修1 P10“与社会的联系”)人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中或在夏季炎 热的日光下,会造成“中暑”。试从稳态失衡的角度分析“中暑”的原因。
提示:高温环境下,人体内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失,引起体热过度蓄积和 体温失调,进而导致稳态失调,出现“中暑”。
4.(选择性必修1 P6“拓展应用”)剧烈运动后,运动员会感到肌肉酸痛,但 其内环境中的酸碱度却能保持相对稳定,请解释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
(3)NaH2PO4/Na2HPO4 发挥作用的原理与上图相似:H2PO-4 呈酸性,可以 与 OH-反应生成 HPO24-和 H2O,HPO24-呈碱性,可以和 H+反应生 H2PO-4 。
2.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各器官、系统与内环境的关系图示分析
(1)维持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系统 ①直接相关的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 ②参与调节的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提示:剧烈运动时,由于供氧不足,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导致 肌肉酸痛,但由于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H2CO3/HCO-3 等)进行调节,pH 保持 相对稳定。
微课题(一) 内环境的组成及其关系 [系统深化知能]

高中生物 人体的稳态 体温调节

高中生物 人体的稳态 体温调节

[答案] (1)物质代谢过程所释放出的热量 (2)不 超过1℃ 产热 散热 动态平衡 (3)37℃ 温觉感受 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皮肤 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
人体在不同环境中的体温调节方式 (1)人体在寒冷时的体温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 节方式,通过调节来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从而维持体 温的相对稳定。参与调节的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 素,能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物质氧化分解。 (2)在炎热时的体温调节方式也是神经—体液调节。 在炎热环境中可以减少产热,但不产热是不可能的,故 炎热环境中以增加散热为主。
第二讲 体温调节
一、人体的产热和散热 (1)人的体温是指人身体 内部 的平均温度,通常用 直肠温度 、口腔温度和 腋窝温度 来表示。无论严冬 还是酷暑,人的体温总是维持在 37℃ 左右。 (2)人的体温来自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产热器官主要是 肝脏 和 骨骼肌 。肝脏是人体内代谢旺 盛的器官,产热量很大;剧烈运动时, 骨骼肌 的产热 量剧增。
(3)人体散热器官:主要是 皮肤。散热方式有辐射、 传导、对流 等直接散热,散热的多少取决于 皮肤和环境 之间的温差,因此机体可以通过改变 皮肤血管 的功能 状态来调节散热量。
二、体温相对恒定的调节 (1)在寒冷环境中,一方面皮肤里的 冷觉感受器 接受刺 激,将兴奋传至 下丘脑体温 调节中枢,通过中枢的调节, 皮肤血管收缩进而 减少 散热量;另一方面骨骼肌的紧张性 增强进而 增多 产热量,肾上腺等分泌的激素 增加 提高了细 胞的代谢水平,也引起机体 增加 产热量。 (2)在炎热环境中,皮肤里的温觉感受器 接受刺激,也将 兴奋传至 下丘脑体温 调节中枢,通过中枢的调节,皮肤血 管 舒张 ,血流量增加,汗液分泌增多,散热量 增加 。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其内部环境在生命活动中需要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就是所谓的稳态。

如同一个生态系统中各个环节之间相互联系,共同维持生态平衡一样,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也需要通过一系列调节机制来维持。

本文将讨论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机制。

一、体温调节体温是人体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指标之一。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6.5℃~37.5℃,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人体生命活动产生不利影响。

人体通过多种方式来调节体温,其中最主要的是通过神经和体液的调节。

当体温过高时,神经系统会促使汗腺分泌汗液,以散发体热,同时血管也会扩张,增加散热面积;当体温过低时,神经系统会促使肌肉颤抖,以产生热量,同时血管会收缩,减少散热面积,从而维持体温在正常范围内。

二、酸碱平衡人体内细胞和组织液的酸碱平衡对于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态至关重要。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pH值应该维持在7.35~7.45的范围内,偏离这个范围会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

人体通过呼吸、排泄和酸碱缓冲系统来调节酸碱平衡。

呼吸系统通过调节二氧化碳的排出来维持酸碱平衡;肾脏通过排除酸性代谢产物和吸收碱性物质来调节酸碱平衡;酸碱缓冲系统则通过一系列反应来中和体液中的酸碱物质。

三、血糖调节血糖是人体内环境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的代谢活动非常重要。

正常情况下,人体血糖的浓度应该在一定的范围内,并且在餐后和餐前有所变化。

人体通过胰岛素和葡萄糖激素来调节血糖水平。

当血糖浓度过高时,胰岛素会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降低血糖浓度;当血糖浓度过低时,葡萄糖激素会促进肝脏释放储存的葡萄糖,提高血糖浓度,从而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四、电解质平衡人体内的电解质包括钠、钾、钙、氯等,它们在维持细胞功能和酸碱平衡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体通过消化、吸收、排泄等过程来维持电解质的平衡。

肾脏是电解质平衡的重要调节器官,通过排泄多余的电解质和保留需要的电解质来维持平衡。

五、水分平衡水分是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它对于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和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高中人体的稳态与调节教案

高中人体的稳态与调节教案

高中人体的稳态与调节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稳态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 掌握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进行调节的基本原理。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 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对人体稳态重要性的认识。

-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注健康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人体稳态的维持机制。

难点:不同系统间调节机制的协调作用。

三、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 小组讨论法- 互动式讲授法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稳态调节的相关动画和图片。

- 案例材料,涉及日常生活中稳态失衡的实例。

- 小组讨论用的实验器材或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 通过展示人体在不同环境下(如高温、低温、高压等)工作的视频,引出稳态的概念。

2. 讲解新知(20分钟)- 定义稳态并解释其在维持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 详细讲解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基本结构和调节功能。

- 通过图表和动画,展示这些系统是如何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稳态的。

3. 案例分析(15分钟)- 分组讨论几个关于稳态失衡的真实案例,如发热、糖尿病等。

- 每组提出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4. 实践操作(10分钟)- 学生使用实验器材或模型,模拟人体稳态调节的过程。

- 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学生正确理解稳态调节的机制。

5. 总结反馈(5分钟)- 学生代表汇报各组讨论结果。

- 教师点评,强调稳态调节的生物学意义和生活中的应用。

6. 作业布置(5分钟)- 要求学生收集更多关于人体稳态失衡的案例,并分析其生理机制。

- 准备一份报告,说明如何通过日常生活习惯来维持身体的稳态。

六、评价方式- 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的表现来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

- 检查学生的实践操作,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应用所学知识。

- 审阅学生的作业报告,评价他们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人体的稳态及调节

人体的稳态及调节

人体的稳态及调节f 含义:内环境中各种理化性质能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状态。

包括 理化指标;激素、代谢废物等物质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

影响内环境稳态的因素:细胞代谢活动及外界环境变化水平衡的调节出:水平衡调节的意义:维持细胞内、外液的_和内环境的稳态 I 调节过程:回归教材 一、内环境与稳态 二者关系: ,概念:体液内环境作用: 士泌尿系统和I ___ 系统水、无机盐、 等营养物质的量;PH 、 稳态 机制:在 和 共同调节下,各 _______________ 血液PH fCO 2刺激呼吸中枢的神经体液调节 的维持(缓冲系如H 2cO 3/NaHCO 3的调节- 意义:机体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活动的结果LPH =7.35—7.45 破坏:引起代谢紊乱,导致疾病。

如血液中 ,质软化病或佝偻病,导致肌无力降低会导致骨、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1. 水的平衡,「来源: 二来源口排出2. 钠盐的平衡f 来源: I.排出:主要由_, 「来源: ___,多吃多排,少吃少排, 极少量由汗液、粪便J 不吃不排 3. 钾盐的平衡1、排出:主要由,其次由,多吃一排,少吃 J 排,不吃—排4.5 .钠、钾平衡的调节调节的意义:Na+在维持一方面有重要作用;K+在维持三、血糖调节1.血糖的平衡2.血糖平衡调节3 .糖尿病的原因及特点四、体温调节体温的含义: ________体温的来源: ____体温调节的意义: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特别是维持(__)的活性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 活动的正常进行 体温调节的过程:{〖例1〗右图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A 液为, B 液为, C 液 为。

三者共同构成的胰腺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 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称为(2)C02不从毛细血管进入胰腺组织细胞的原因是 (3)胰腺组织细胞可分泌胰酶和胰岛素,其中 可进入血液,参与物质代谢的调节,如果该物质分泌不足,可使血液中 浓度升高,导致 病的发生。

考点20 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免疫调节

考点20 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免疫调节
1、病原体:
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2、危害: 攻击人体的T淋巴细胞,使人体的免疫能力 下降,最终完全丧失。 3、传播途径: 性行为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胰岛B细胞
血糖升高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分泌增加
胰岛A细胞
分泌增加

血糖降低

四、人体免疫系统与稳态维持
1、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系统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2、免疫的类型及功能:
非特异性免疫 一对多 特异性免疫 一对一 3、特异性免疫:
免疫活性物质
防卫、监控、清除
体液免疫:通过抗体的作用消灭抗原
细胞免疫:通过效应T细胞的作用消灭靶细胞
3、稳态的生理意义:
人体细胞要通过内环境和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 因此内环境在一定范围内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 活动的必要条件……
二、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1、神经调节:
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 ______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____ 反射的结构基础:______ ______、传入神经 ________、 反射弧,由感受器 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 传出神经 效应器共同组成。 神经中枢、
神经调节
反射弧 迅速 准确、比较局限 短暂
体液调节
体液运输 较缓慢 较广泛 比较长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相互影响,共同调节, 以维持集体的稳态。
三、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通过神经-体液调节 发出信息下丘脑 Βιβλιοθήκη 受到变化散热减少 产热增加
散热增加 产热减少
体温高于 正常体温 体温低于 正常体温
正常体温
(动态平衡)

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方式。

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的反馈机制来调节内环境的稳态。

当机体的内部环境发生变化,相关的感受器会感知到这些变化并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会通过神经传递信息来调节身体的功能以保持内环境的稳定。

体液调节:通过体液中的化学物质浓度、温度等变化来调节内环境的稳态。

体液调节主要通过负反馈机制实现,当体液中的某种物质浓度发生变化时,相关感受器会感知到这种变化并传递给控制中枢,中枢会通过调节某种物质的合成、分泌、排泄等过程来保持内环境的平衡。

常见的体液调节机制包括酸碱平衡调节、水盐平衡调节、血糖调节、体温调节等。

这些调节机制涉及多个器官和组织的协同作用,如肾脏、肝脏、胰腺、皮肤等,确保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人体稳态的平衡和调节旧人教版-课件

人体稳态的平衡和调节旧人教版-课件
神经调节的特点是以反射的形式来实 现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 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 、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 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 通进和交织,使机体的内环境保持稳 态。
体液调节
体液调节是指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 有其他调节因子),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 活动进行调节。
酸碱平衡失调与疾病
酸碱平衡失调
人体内酸碱平衡的维持对于正常 生理功能至关重要,当酸碱平衡 失调时,可能导致一系列健康问
题。
疾病表现
酸碱平衡失调可能导致代谢性酸中 毒、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 、呼吸性碱中毒等,严重时可能危 及生命。
预防与治疗
保持适当的酸碱摄入量,注意饮食 中酸碱性食物的搭配,避免长时间 处于缺氧或高二氧化碳环境中等。
人体稳态的平衡和调节旧人 教版-ppt课件
目录
• 人体稳态的重要性 • 人体稳态的平衡 • 人体稳态的调节 • 人体稳态的失衡与疾病 • 人体稳态的调节机制与药物应用
01
人体稳态的重要性
人体稳态的定义
01
人体稳态是指人体内环境保持相 对稳定的状态,包括温度、酸碱 度、渗透压、水、各种营养物质 和激素等。
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
疾病表现
血糖失调可能导致糖尿病、低血 糖症等,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预防与治疗
保持适当的饮食和运动习惯,避 免长时间处于高糖或低糖环境中
,定期进行血糖检测等。
05
人体稳态的调节机制与药物 应用
神经调节与药物应用
神经调节
神经调节是人体稳态调节的重要方式 之一,通过神经系统的信号传递和反 馈机制,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人体稳态的调节知识点总结

人体稳态的调节知识点总结

必修三人体稳态的调节一、内环境稳态: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内环境:1.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组成。

内环境成分: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维生素、淋巴银子、神经递质、极速、CO2、尿素等。

2.存在于内环境的分子、离子等都属于内环境成分。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3.稳态是指内环境各组成成分、理化性质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4.血浆中酸碱缓冲对(H2CO3/NaHCO3等)对进入血浆的酸碱物质进行调节,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

5.免疫调节清除病原体维持了内环境的稳态。

下丘脑:1.下丘脑是内分泌的中枢,下丘脑通过分泌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通过控制垂体的功能来控制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2.下丘脑内有血糖调节中枢,该中枢通过神经直接作用于胰岛细胞,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3.下丘脑还是体温调节中枢。

4.下丘脑还是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还能分泌抗利尿激素。

1)血糖调节血糖浓度变化下丘脑胰岛细胞(A/B)激素(胰高血糖素、胰岛素)糖原与非糖物质的转化+肾上腺髓质肾上腺素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为拮抗作用;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为协同作用。

2)体温调节3)渗透压调节4) 免疫调节B 细胞、T 细胞、效应T 细胞、记忆细胞都具有特异性,能够识别抗原; 吞噬细胞无特异性,但能识别抗原; 浆细胞有特异性,但不能识别抗原。

抗体又称抗毒素、凝集素、免疫球蛋白等,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也分布与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与其合成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① 体液免疫(针对外毒素)免疫系统免疫器官:骨髓、胸腺免疫细胞:吞噬细胞: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淋巴细T 细胞: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分化成熟B 细胞: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分化成熟免疫活性因子: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②细胞免疫异常的体液免疫免疫功能过强免疫功能过弱过敏反应:消化道、呼吸道过敏反应、皮肤过敏反映自身免疫病:类风湿关节炎、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症肌无力免疫缺陷病肿瘤的形成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获得性免疫缺陷病:艾滋病(感染T细胞致死)二、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类,前者是动物生来就有的。

深入了解人体调节机制——人体内环境与稳态教案详解

深入了解人体调节机制——人体内环境与稳态教案详解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认识人体调节机制对于维持我们身体健康非常重要,很多人对于人体调节机制仍然不甚了解。

为了加深大家的认识,本篇文章将介绍人体内环境与稳态教案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人体内环境与稳态人体内部环境是指细胞外液体(细胞外液和间质液)、胶体液(血浆)和细胞内液三部分组成的液体环境。

这种液体环境需要稳定,保持完整性,在人体内部起到维持生命和代谢功能的基础。

目前,人们了解到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是靠一系列复杂的调节过程来完成的。

这些调节过程都受到神经和内分泌的控制,保证人体内环境的稳态。

二、教案内容1.教案设计理念本教案的设计理念是从典型案例出发,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探究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调节机制,增强学生在应用方向的思维能力。

同时将这些知识点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框架。

2.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通过分析人体内部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增强学生对此方面知识的了解,并分析其中科学的意义和现实应用价值,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课程内容本课程讲授的主题是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调节机制。

讲授的内容包括影响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因素、人体内环境稳态的主要组成与特征、人体内环境稳态的两种调节机制(神经调节和内分泌调节)。

4.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讲授、思考和分析等教学方法,通过教师、学生的互动,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5.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和难点是讲解人体内环境稳态的两种调节机制,即神经调节和内分泌调节,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解决学生的困扰。

三、实施效果本教案的实施效果表明,学生对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调节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对于讲授内容的探究和分析使得学生从形式化的知识记忆,向应用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方向发展。

感谢读者朋友们的耐心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人体调节机制,共同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专题7 人体的稳态与调节

专题7  人体的稳态与调节

专题7人体的稳态与调节一、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1)体液组成及相互关系注意: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并非细胞内液。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血浆物质交换最为活跃。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1)渗透压:溶液渗透压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数目,细胞外液渗透压90%是由Na+和Cl-决定,而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是由无机盐和蛋白质含量决定的。

(2)酸碱度:正常人血浆pH在7.35—7.45之间变动。

其调节机制是血浆中存在着缓冲物质:主要有NaHCO3/H2CO3、Na2HPO4 /NaH2PO4等。

(3)温度:人体内环境温度一般维持在37°C左右,过高或过低会影响酶的活性,引起新陈代谢紊乱。

3.内环境的动态变化(1)内环境的动态变化的事实:血浆PH:7.35—7.45血浆渗透压:37°C时约为770 kPa血糖:80—120 mg/ dL水:90 % —92 %(2)变化原因:细胞代谢活动,外界环境不断地变化致使内环境中酸碱度、渗透压、温度、物质浓度等也不断地变化着。

4.内环境稳态(1)含义: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特性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两者缺一不可)(2)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3)意义: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特别提示:(1)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的蛋白质含量很少。

(2)稳态并不意味着固定、不变动,而是一种在一定范围内可变,但又是相对稳定的状态。

二、神经调节反射为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1.反射的结构基础一一反射弧(1)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2)反射弧与反射的关系①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都不能发生,反射弧的结构完整性是完成反射的前提条件。

②在一个反射弧中,若感受器或传入神经或神经中枢损伤,都会既无感觉,又无效应产生;若传出神经或效应器破坏,则只有感觉产生,而无效应发生。

个体的稳态与调节

个体的稳态与调节
个体的稳态与调节
contents
目录
• 稳态的定义与重要性 • 稳态的调节机制 • 稳态的失衡与应对 • 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 稳态与环境的关系
01 稳态的定义与重要性
稳态的定义
稳态是指个体内部环境,如体温、酸 碱度、渗透压、血糖等,保持相对稳 定的状态。这种稳定状态是维持个体 正常生理功能和生存的必要条件。
代谢紊乱
如血糖、血脂等代谢物质可能会紊乱,影响 正常的生理功能。
心理反应
如焦虑、抑郁、易怒等心理反应,影响个体 的情绪和行为。
如何应对稳态失衡
01
适应外部环境
通过调整衣着、饮食和生活习惯等, 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管理心理压力
通过放松训练、心理咨询等方式, 管理心理压力和情绪波动。
03
02
满足生理需求
资源可持续利用
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浪费,降低环境 压力。
提高环境意识
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环境保 护的认识和参与度。
政策引导
制定和实施环境保护政策,引导个体 和组织采取环保行动。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合理安排 体各项生理功能,维护身体稳态。
05 稳态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因素对稳态的影响
气候变化
极端气候事件如洪水和干旱对个体的生理状态产生影 响,可能导致水分和电解质平衡紊乱。
环境污染
空气和水的污染影响个体的呼吸和饮水,进而影响体 内环境稳定。
社会压力
长期的心理压力可导致生理应激反应,影响免疫和内 分泌系统。
详细描述
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突触传递信息,对内外环境刺激作出快速反应,调节机体各 器官、系统的活动,以维持内环境稳态。例如,当人体处于缺水状态时,下丘脑的渗透 压感受器会感知到这种变化,并通过神经调节促使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以维持体液平衡。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探秘体内的平衡机制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探秘体内的平衡机制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探秘体内的平衡机制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生物系统,其内部环境的稳态对于健康和正常功能的维持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机制,揭示身体是如何保持平衡状态的。

一、引言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是指各种生理参数在一定的范围内保持相对恒定,如体温、酸碱平衡、血糖水平等。

这些参数的稳态维持是通过调节机制来实现的。

二、体温调节体温是人体内部环境稳态的重要指标之一。

人体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能够通过调节机制来维持体温的稳定。

当人体感受到寒冷时,机体会通过收缩血管、肌肉抖动等方式增加热量的产生;而在高温下,机体则通过扩张血管、出汗等方式散发体内多余的热量。

三、酸碱平衡酸碱平衡是维持体内环境稳态的另一个重要调节机制。

人体细胞的正常功能需要特定的酸碱环境,而任何偏离正常范围的酸碱值都可能对细胞造成损害。

为了维持酸碱平衡,人体会通过呼吸、肾脏以及酸碱平衡器官的作用来调节体内的酸碱值。

四、水分平衡人体水分的平衡对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至关重要。

人体水分的进出是通过多种调节机制来实现的。

例如,当人体感到口渴时,就会通过喝水来满足身体对水分的需求。

此外,肾脏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排尿调节体内的水分平衡。

五、离子浓度调节人体内的离子浓度也需要保持稳定。

钠、钾、钙等离子对于神经传导和肌肉收缩等生理过程至关重要。

人体通过调节饮食、肾功能等途径来维持体内离子浓度的平衡。

六、血糖调节血糖水平的稳定对于保持体内环境的稳态至关重要。

高血糖和低血糖都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

人体通过胰岛素和葡萄糖生成酶等机制来调节血糖水平,确保其在正常范围内波动。

七、总结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通过一系列的调节机制来实现的。

体温、酸碱平衡、水分平衡、离子浓度和血糖水平都是维持身体内平衡状态的重要因素。

了解这些调节机制对于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机制的探秘,我们更加了解了身体是如何保持平衡状态的。

这些调节机制的正常运作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基础,也是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关键。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专练(19) 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专练(19) 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专练(19) 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从“高度”上研究高考[典例](2022·浙江6月选考)大雪纷飞的冬天,室外人员的体温仍能保持相对稳定,其体温调节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寒冷刺激下,骨骼肌不由自主地舒张以增加产热B.寒冷刺激下,皮肤血管反射性地收缩以减少散热C.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以促进物质分解产热D.寒冷环境中,体温受神经与体液的共同调节[解析]寒冷刺激下,骨骼肌不由自主地收缩以增加产热,A错误;寒冷刺激下,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以减少散热,B正确;寒冷环境中,通过分级调节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加产热,C正确;寒冷环境中既有下丘脑参与的神经调节,也有甲状腺激素参与的体液调节,故体温受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D正确。

[答案]A从“深度”上提升知能(一)巧用单、双箭头判断相关成分或结构间的关系组织液与血浆及细胞内液间都是双向交换,组织液与淋巴(二)1.下丘脑的四个功能和三个中枢①四个功能:感受、传导、分泌和调节。

②三个中枢: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和水盐平衡调节中枢。

2.下丘脑的功能是调节内脏活动和内分泌活动因为下丘脑的某些细胞既是神经元细胞,又是内分泌细胞,故下丘脑对人体的体温、摄食、水盐平衡和内分泌活动调节起重要作用,同时参与人的情绪活动。

从“宽度”上拓展训练1.(2021·全国甲卷)人体下丘脑具有内分泌功能,也是一些调节中枢的所在部位。

下列有关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A.下丘脑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B.下丘脑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C.下丘脑参与水盐平衡的调节;下丘脑有水盐平衡调节中枢D.下丘脑能感受体温的变化;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解析:选B下丘脑是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同时也具有渗透压感受器,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A、C正确;下丘脑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等,具有内分泌功能,促甲状腺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B错误;下丘脑内有维持体温相对恒定的体温调节中枢,能感受体温变化,调节产热和散热,D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胰腺(胰岛细胞)、肾上腺(皮 质、髓质)、性腺
部分激素的化学成分:
甲状腺激素 生长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促性激素 胰高压糖素 胰岛素 睾丸酮、雌激素、孕激素 含碘的氨基酸
肽和蛋白质
类固醇
激素分泌不足或过多导致的症状: 激素 内分泌腺 不足 过多症 发育期----巨 人症 成人后----肢 端肥大症
10、 糖尿病患者要用胰岛素治疗,宜口服还是注射?
11、激素在动物和人体内含量极少,但却起着很重要的调节 作用。激素与垂体之间、与神经系统之间保持着极精密的高 度的协调平衡。如果体内某种激素过多,就会打破这种协调 和平衡。在体育竞赛中,个别运动员服用的违禁药物,就属 于一类能增强爆发力的激素药物。禁止运动员服用违禁药物 已在国际体育竞赛中达成广泛共识。问: 运动员服用违禁药物,从体育运动的宗旨看,危害是 体育比赛讲求竞争原则,宗旨是锻炼身体,促进身体素质的 良性发育.若长期经常服用违禁药物,则违背体育竞赛的公 平原则和锻炼身体的宗旨. 从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看,危害是 会对身体健康带来极大危害
2.神经调节 板画1:神经系统的结构基础——神经元 板画2:兴奋的产生和传导
(局部电流及电流表测定、突触、传递方向、信号转变、 递质及突触后膜受体)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板画3: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传入-感觉、传出-运动、脊髓 低级神经中枢、效应器种 类)
3.体液调节
(1)体液调节、激素调节(内分泌系统)
(—)
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1、协同作用:协同作用是指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
生长激素
促进 蛋白质合成 和骨的生长 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效应的结果。 幼年不足 呆小症 甲状腺激素 促进 机体生长发育
幼年不足
侏儒症
神经系统发育
生长激素
甲状腺激素
协 同 作 用
机体正常生长发育
2、拮抗作用: 拮抗作用是指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 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促使非糖物质转变为 葡萄糖和肝糖元分解为葡萄糖,使血 糖升高 B细胞→分泌胰岛素,促使葡萄糖转变为糖元,使血糖降低 血糖低时 分 泌 胰高血糖素 血糖高时 分 泌
3、经测量,某人体温在24h内都处于39℃,若A、B、C、D都表示 > 热量,则此人的A+B_______C+D(在“>”,“<”或“=”中选择)
4、体温主要是由上述方式进行调节的,但也离不开激素调节。在 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 处于寒冷环境中的人体血液中,__________________激素的含 量会升高,从而加速体温上升。
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保 证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二)、体温的调节 1、体温的来源:机体代谢的结果 C6H12O6+6H2O+6O2

6CO2+12H2O+2870KJ
产热的部位:主要器官是骨胳肌和肝脏,安静状态以 肝脏产热为主,运动时以骨胳肌产热为主,细胞内产 热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12、为探讨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某人做了如 下实验:将3只蝌蚪分别放在3个盛有等量溶液(水质相同) 的烧杯中,在其中2个烧杯分别加入浓度为a和2a的等量甲状 腺激素制剂,另1个烧杯中则不加。然后连续数天测量蝌蚪的 长度。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指出曲线A、C分别为哪组实 验并分析原因。 A B 长 未加激素的实验组 A:_____________;原因是: 度 C
5.神经-体液调节的实例: ①体温及其调节
1、体温的概念: 就是指人身体内部的温度 口腔(36.7℃~37.7℃) 代表部位 腋窝(36.0℃~37.4℃) 直肠(36.9℃~37.9℃)
体温波动的特点:
体温随年龄、性别等不同而且在狭小的范围内变动 在一昼夜内体温的变动一般不超过1℃
2、体温恒定的意义:
胰岛素
通过拮抗作用,实现对血糖的调节,保持血糖含量相对稳定。
具体来说:
a、当血糖值小于120mg/dl胰高血糖素分 泌增多,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非糖物质转化 为葡萄糖,使血糖升高。 b、当血糖值大于120mg/dl胰岛素分泌 增多,促进葡萄糖转变为肝糖原和肌糖原,促 进葡萄糖进入细胞氧化分解,抑制非糖物质转 化为葡萄糖,使血糖降低。
→增加产热 →代谢活动增强
甲状腺素增加
行为性调节机制:
采取保温措施
炎热环境时 炎热
刺激
大脑皮层产生 热觉 皮肤的温觉 感受器兴奋
兴奋
行为性 调节
下丘脑体温 调节中枢 → 增加散热
皮肤血管舒张 → 增加皮肤血流量 汗腺汗液分泌增多
行为性调节:采取降温措施
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机制简图,据图回答: (1)人体的体温调节是通过产热和散热两个机制来实现的。当 寒冷刺激时,体内的产热机制可通过图中的 实现, 在体温调节作用中具有协同作用的两种激素为 ,其共同 的生理作用为 。 (2)当机体受到炎热刺激时,体内的散热机制为 ,其具 体的变化为 。 (3)人体温觉感受器和体温调节中枢分别位于 。
散热的部位:主要是皮肤。
2、体温恒定的原因: 动态平衡
产热
散热
3、体温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为主 为辅
4、体温的调节中枢: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5、体温调节的过程 寒冷环境时 寒冷
刺激
大脑皮层 产生冷觉
兴奋
行为 性调 节机 制
皮肤的冷觉 感受器兴奋
下丘脑体温 调节中枢 →减少散热
皮肤血管收缩 → 减少皮肤血流量 立毛肌收缩 → 缩小毛孔 骨骼肌颤栗 肾上腺素增加
蝌蚪逐渐长大,未发生变态 (或水中缺碘不发生变态) 加入2a浓度激素的实验组 C: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 蝌蚪生长速度最快,变态发育的时间最短
时间(d)
4.神经-体液调节 (1)总过程:神经系统通过下丘脑控制内分系统;下丘脑通过垂体控制各 内分泌腺(下丘脑——垂体——性腺);同时,各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能 影响神经系统(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能提高相关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下丘脑的作用 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高。 分泌:在渗透压升高时分泌抗利尿激素,在外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释 放激素。 调节:①体温、血糖、渗透压的调节中枢;②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激素合成 和分泌。 传导: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到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 (2)实质 神经调节: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肌肉或腺 体) 体液调节:(效应器)内分泌腺-激素-靶细胞 提示: 如果传出神经支配的效应器能直接产生效应就只有神经调节。 如果传出神经支配的效应器不能直接产生效应,而是需要作为效应器的内分 泌细胞分泌激素,并通过激素在体液中(速度慢、范围广)的运输,最终作 用于靶细胞来产生效应,整个过程就是神经-体液调节。
3、CO2是调节呼吸的有效生理刺激。当吸入CO2含量较高的气体时, 会使肺泡气体和动脉血中的CO2含量也随之升高,CO2刺激呼吸中枢, 使其活动加强,呼吸加深加快,较快较多地排出CO2,使血液中的CO2 含量维持在正常水平。CO2对生理活动的调节叫做( C ) A.激素调节 B.化学调节 C.体液调节 D.神经调节
8、生长激素主要是通过促进蛋白质合成的骨的生长达到促进生长的 作用,甲状腺激素则对机体的生长发育,尤其是对中枢神经的发育和 功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这两种激素对调节机体生长发育作用的关 系是( B ) A.反馈调节 B.协同作用 C.拮抗作用 D.共同作用
9、 饭后血液中含量会迅速增多的激素是什么?
1.内环境与稳态 2.神经调节 3.体液调节 4.神经-体液调节
人体稳态及调节
5.神经-体液调节的实例: ①体温及其调节 ②水平衡的调节 ③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④血糖平衡的调节
6.免疫调节
1.内环境与稳态 (1)体液的组成 板画1:体液各组成之间的关系 (组织细胞、壁细胞、血红蛋白、有氧呼吸、尿素、外分泌 液) 板画2: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的关系 板画3:与物质交换相关的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 (绿皮书相关练习解析) (2)稳态的概念 (3)稳态的调节机制:反馈调节 (正反馈、负反馈) (4)反馈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小结:
一、体液调节: 体液调节: 象CO2、H+、乳酸和K+等通过体液传送,对人和对 动物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称为体液调节 二、激素调节: 三、部分主要激素的分泌及调节功能: 反馈调节: 四、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1、协同作用:协同作用是指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 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效应的结果。 2、拮抗作用: 拮抗作用是指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
练习:
1、大脑皮层影响下,下丘脑可以通过垂体,调节和控制某些内分泌 腺中的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而激素进入血液后,又可以调节下丘脑 和垂体中有关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这种调节作用叫做( C ) A.拮抗作用 B.协同作用 C.反馈调节 D.拮抗作用和反馈调节 2、对结扎了输卵(精)管的人来说,下列哪一项是对的( D ) A.不能产生殖细胞 B.不能产生性激素 C.性功能迅速下降 D.性功能基本不受影响
其他化学物质的调节作用
体液中除激素以外,还有CO2和H+等,它们对机体 的生理活动也有调节作用。
〈小实验:大家尽力屏气一分钟,体会呼吸运动的变化〉
当吸入CO2含量较高的混合气体,会使肺泡气的二氧 化碳含量升高,动脉血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也随之升高, 这样就形成了对呼吸中枢的有效刺激,呼吸中枢的活 动就加强,呼吸加深加快,肺的通气量也增大,从而 加快对二氧化碳的清除,使肺泡气和动脉血中的二氧 化碳含量维持在正常水平。
下图所示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内脏 骨胳肌 A
(T)体温
B (E)体内 温度感受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