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英思维差异谈翻译

合集下载

从汉英思维方式的差异看翻译技巧

从汉英思维方式的差异看翻译技巧
十分 系 统 全 面 。不分 析 汉语 句 子 的 语法 关 系 ,我们 还 可 以理 解 它 的意 思 ;倘 若不 分 析 英语 句 子 的语 法 关 系 ,特 别 是错 综 复 杂 的 长 句 ,我 们 是 很 难 理 解 英语 句 子 的 意思 的 。 二 、英 汉 语 言 对 比
Ⅱ. 主句 谓语 和 宾语 之 间有 插 入 语 时 ,宾 语 从 句 前 的 t a 不 ht 能省 。
( )同位 语从 句 中 w i 2 hc h的误 用
f T eeae in hc s uat aeb cmigmoepp a i 误 hr l g sw i r tr ns l eo n s hea r o u rwt l h
fmiis a le .
iw eh r “ f hte 作 是否”讲引导名词性从句时,很多情况下可以 /
互换 。
Eg Iltyt ido t :' r fn u te/ftema hn si e dc n iin l o wheh ri c iei ng o o dto . h
在东 方 民族 的 哲学 思 想 中 ,儒 家 思想 是 对 中 国社 会 影 响最 大 的思 想 之 一 。 “ 儒 家 为代 表 的先 哲 对 世 界 的 认 识 主要 不 是 出于 以 对 自然 奥 秘 的好 奇 ,而 是 出于 对 现 实 政 治 和伦 理 道德 的 关 注 。 ” 而 在 海 洋 型 地 理环 境 中 发展 起 来 的英 美 文 化促 成 了英 美 人 对 天文
关 键 词 :汉 英 思 维 方 式对 比 意合 形 合


汉英 思维 方式 对 比

个统 一 的整体 ,以 “ 与 天地 万 物 为一 体 ” 为最 高 境 界 , 即将 人

中英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英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英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翻译是一种跨越语言和文化的交流方式,而中英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由于两种语言和文化的不同特点,翻译难免会遇到种种问题。

本篇文章将从语言、文化和思维等方面探讨中英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1. 语言方面的差异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翻译的基础。

中英两种语言在词汇、语法、发音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这对翻译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例如,中文的语法比英文的语法更加灵活,句子的顺序可以任意调换。

而英文则注重顺序和时间的先后关系。

在翻译时,如果不注意这些差异,有可能会造成句意不清的问题。

此外,中英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

例如,中文会有成语、俗语等表达方式,而英文则更注重具体的描述和措辞。

为了准确翻译中文中的成语和俗语,需要有深入了解中文文化的基础。

中英两种文化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中文文化注重面子和礼貌,在交际中注重社会地位和身份认同。

而英国文化则更加注重自由、独立和个人主义。

例如,在翻译商务文件中,对于礼仪的表达和态度的描写等方面,需要结合中英文化差异来进行翻译。

另外,两国文化背景也会影响到翻译的准确性。

例如,在翻译历史类文献时,需要对两国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否则可能会误解文献的真实意义。

3. 思维方式的差异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会塑造人们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也会影响到翻译的准确性。

例如,在翻译中文类似“大公无私”、“国家利益至上”这样的词汇时,需要结合中文文化的背景和思维方式,使翻译具有更真实的表达。

另外,中英两种语言和文化的思维方式也不同。

中文注重抽象思维和整体观念,英文则更加注重具体化和抽象化。

在翻译时,需要结合两种语言和文化的思维方式进行翻译。

综上所述,中英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翻译过程中需要结合中英两种文化的差异,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中英思维模式差异对汉英翻译的实践性指导

中英思维模式差异对汉英翻译的实践性指导

F B 在 T e r0附 n 日 一 书中认 为汉语 用词具 体( nr e、 1c eb h t f A l Tk c ct 0 e) 表达 清晰 (P 、 言形 象 ( c鹏 qe, d埘’语 pl j t u)而英语 措辞 抽象 8 I l 妇c 、 b )
辩 证。 在语 言中主要体现为 : 汉语 句子重心在后 , 为头大尾小的 “ 狮 子头” 句式 ; 英语重心 在前 , 为头小尾大 的 “ 孔雀 尾” 句式。在汉英 翻译的句子处 理 中, 应该确 定重心 , 进行旬 序调整 , 即采用句 法翻
程度上体现了英语对 “ 论事” “ 和 物为” 的强调。 总之, 中英 思维不 同 , 如果 在翻译实 践 中照搬 主语 , 使译文 会
行文生硬 , 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 造成意义误解。汉译英 时, 要对主 语 的确定慎重考虑 , 强调客观时 , 采用主语物化的翻译方法。
1 中国的形象思 维和英美 的逻辑思维
wo I a ef e n1v i agl udh v 枷 ni 0 eⅥ 山 I ym0eta 0y as0de h s ei. r h n2 e r l rt锄 h s
唯恐不周 。 日 ” 陈宏薇 的《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 》 中具体列出了中英思
维四个方 面的对 比。综合 中外学者的有关论述 , 结合翻译教学的实 践 总结 ,概括 出中英 思维四个方面 的差异在汉英语 言中的具体表
直觉 、 具体 和圆式 为特征 , 是一种 曲线型 的思维方式 。中国人习惯 于绕弯子 , 常常从 宽泛 的空间和时 问人手 , 整体 到局部 , 大到 从 从 小, 由远及近 ; 往把 主要内容和关键 问题 保留到最后 。而英美人 往
受“ 天人 相分 ”。 与 自然 对立 的思想影 响 , 人 对待 事物习惯 分析与

中西思维差异与翻译

中西思维差异与翻译

n e v h i a y 形合) ad ep ae oe cat g e t ( d c sfn n n b u . 33中国人重本体思维 , _ 西方人重客体思维 中国古代推崇 “ 天人合一” 而西方则是“ , 天人相分” 即中国文化 以 ,
人本为本 , 西方 文 化 以 物 本 为 本 。 中国人 这 种 人 本 文化 长期 沉 淀 , 成 形 了汉民族本体型 的思维方式 , 即以人为中心来观察分析 、 推理和研究事
1引 言 .
思维是人脑的一种功能 , 使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思维看不见 、 听不 到 、 摸不着 , 以某种方 式体 现出来 , 它 在人类社会 中语 言便 成为了 思 维 的 重 要 载 体 。 言 表 达形 式 上 的差 异 是 不 同 文 化思 维 方 式 的 反 映 。 语 语言和思维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 的辩证关系 ,思维决定了语言的表达 形式 , 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载体。翻译活动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 , 也是一 种思维活动。“ 翻译是译者将原语 文化信息转化成异语文化信息并求得 两者相似的思维 活动和语言活动。” 思维活动是翻译最根本最 隐蔽的 “ 深层活动。 ( ” 黄仲廉 2 )翻译 的本质是不同的思维形式 的转换 。( 4“ ” 包惠 南 5) 6 。因此 , 在翻译活动中有必要对 比中西思维差异及其在语言上的 表现 , 揭示其差异对 翻译活动的影响 , 从而尽量减少或避免 由于对思维 模式缺乏重视而产生的负面影响。 2中西 思 维 方 式 产 生 差异 的原 因 . 文化和哲学是不可分割 的,民族文化和哲学给思维形式和语 言表 达法以极 其深刻 的影响 。 所以研究语言离不开研究思维 。 造成 中西思维 差 异 的 方式 很 多 , 重 要 的 原 因是 两种 文 化 的 哲 学 观不 同 。中国 的 哲学 最 传统主张“ 天人 合一” “ 、万物 皆备 于我” “ 、 悟性” 所 以中国文化求全求 , 和谐 , 重个人感 受和“ 心领神悟 ” 而西方哲学则主张“ ; 人物分立 ”重形 , 式论证 , 崇尚个体思维 , 认为整体只有在个体对立中才能存在 。 中西方民族 的经 济制度 和生活环境也对思维 方式 的差异有影响 。 中国是一个农业 大国,自给 自足的小农经济和封闭的生活环境 是中国 人的思维局限于本土之 内,靠天吃饭”的耕作方式又促使了人 与 自然 “ 和谐的思想形成 。西方 民族发达的工商业和航海业要求对外扩张和掠 夺 , 于海 洋的生活环境使他们善 于与 自 搏斗 , 尚人的力量 , 居 然 崇 主张 征 服 自然 , 维相 对 开 阔 。 思 3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其在表达上的不同 . 31中国人重形象思维 , . 西方人重抽象思维 早 在十九世纪 中国 “ 尚象 ”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偏重形象的思维方 式, 西方文化 “ 尚思” 的文化传统形成 了偏重抽象的思维方式 。 这种思维 方式的差异在汉英两种文字上都有充分的体现。汉字是典型的象形文 字, 绝大多数的汉子都是音 、 、 形 意结合的三维表意文字 , 其特点是由其 形可以知其义 , “ 、 、 。而英语是一维表音文字 , 如 森 打 跑” 读音与意义之 间没有任何联 系, 抽象性极强 , 而且一词多义现象较多。英汉这种不同 的思维方式还 反映在语言结构上 :汉语表达的重要特点是 ‘ ’ ‘ 、 “ 实 、明’ ‘ ’‘ ’‘ ’‘ ”( 直 、显 、形 、象 ’ 连淑能 16 ,即措词具体 , 3 )“ 涵义 明确 , 述直 叙 接, 常常借 助于比喻 和形象。”ii 3 )“ ( d19 ,英语的抽 象表达方法主要见 p 于大量使用抽象名词 , 这类名词涵义概括 , 指称笼统 , 覆盖面广 , 往往有 种 ‘ ’ ‘ ’‘ 、 曲’ ‘ ’ 虚 、泛 、暗’ ‘ 、隐 的魅力 。” ii 2 ) (pd1 8 。所 以, 在翻译过 程 中往往要进 行具体与抽象的转换 。

英汉思维差异对大学生英语翻译的影响

英汉思维差异对大学生英语翻译的影响

英汉思维差异对大学生英语翻译的影响思维依靠语言来表达,语言则是思维的载体。

当我们用英语结结巴巴说话时,我们明显能感到自己先用汉语把意思想好,然后翻译成英语说出来。

这样我们不得不思考在我们从源语言向目标语转换时,是什么影响着我们的翻译,下面我们将从英汉思维差异四个方面来分析。

1.综合型思维与分析型思维分析型思维和综合型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两种基本形式。

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反映在语言上就是:分析型的思维方式使英语具有明显的词形变化和较为灵活的语序结构,而综合性的思维方式使得汉语无词形的变化,语序比较固定。

表达语法意义的词形变化,如:take、takes、took、taken。

同样一句汉语却可以通过词形变化,改变词性,用不同英语的句子表达出来。

如:He passed the exam successfully./He made success of passing the exam.这两个英语句子同样表达了“我成功地通过了考试”的意思,但词形都有变化。

中国学生往往把词形混淆,活用动词时用成名词,活用名词时又用成形容词。

所以词形转换是大学生英语学习中最薄弱的方面之一,翻译中的此类错误更是屡见不鲜。

归根结底,是受母语思维方式的影响,没有词形变化。

2.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总的来说,传统的中国文化思维方式偏重于形象思维,而西方文化思维方式偏重于抽象思维,从英汉两种文字的发展和意义就可见一斑。

汉字从原始图画而逐渐演化为象形文字,后又发展为会意字,这都是形象思维的结果。

西方字母的形成与发展就是一个不断从具体物象中抽象概括的过程,因而字母不像汉语文字那么直观形象。

英汉民族两种思维方式的不同在语言上有直接的反映,尤其是在用词方面。

英语大量使用抽象名词,这类名词涵义概括,往往有一种“虚”、“范”、“略”、“曲”和“隐”的味道,而汉语用词倾向于具体,常常以实的形式表达虚的概念,以具体的形象表达抽象的内容。

因而显得“实”、“明”、“直”、“显”、“性”、“象”,往往措辞具体,涵义明确,叙述直接,多用比喻。

中西思维差异与英汉翻译[教育]

中西思维差异与英汉翻译[教育]

中西思维差异与英汉翻译一、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思维方式是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区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势。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

不同的民族文化,反映着持某种语言的民族群体千百年来形成的语言心理倾向,体现着持该语言民族的思维特征。

英汉两种语言也毫不例外。

下面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介绍中英思维方式的不同。

(一)抽象思维与具像思维英语民族重抽象思维,而汉民族重具像思维。

英语民族擅长于用抽象概念表达具体的事物,比较重视抽象思维能力的运用,而汉民族恰恰相反,崇尚天人合一,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以具像代表概念,喜欢进行类比推理的思维定式,更习惯于运用具象的方法表达抽象的概念,而不太重视纯粹意义的抽象思维。

这种思维形式的不同在语言上表现为:英语常常使用抽象名词来表达复杂的理性概念,而汉语则习惯于使用具体、形象的词语来表达理性概念,例如:1.“I hope my presence here tonight is further proof of the importance we British attach on relations with your great country.”“我希望,今晚我到这里来可以进一步证明,我们英国人非常重视和你们伟大祖国的关系。

”英文中的抽象名词presence, proof, importance 汉译时都转换成了具体的动作.2.Wisdom prepares the worst; but folly leaves the worst for the day it comes.聪明人防患于未然,愚蠢者临渴掘井。

此例中的抽象名词wisdom, folly汉译时都转换成具有共相概念的一类人。

以上两例中的抽象名词对于习惯于抽象思维英美人来说,词义明确,措辞简练;但对于习惯于具像思维的中国人来说,必须将这些抽象名词所表达的抽象概念具体化,才符合汉语读者的思维习惯和汉语遣词造句的习惯。

英汉互译中的思维差异对比分析

英汉互译中的思维差异对比分析

英汉互译中的思维差异对比分析英汉语言作为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具体体现,有着很大的不同。

要在翻译中灵活转换,就很有必要首先弄清楚其思维模式方面的差异。

标签:思维模式;思维差异;英汉互译很多学者认为,思维方式与语言密切相关,“思维是语言生成和发展的深层机制,语言又促使思维方式得以形成和发展。

语言是思维的主要工具,是思维方式的构成要素。

思维以一定的方式体现出来,表现于某种语言形式之中”。

(连淑能,2002)。

东方和西方属于两大不同的文化体系,因而形成两大类型的思维模式。

东方和西方的思维模式从总体上看具有不同的特征,如东方人偏重人文,注重伦理、道德西方人偏重理性、逻辑、实证等等。

英汉互译中语言转换很大程度上受英汉思维模式的影响,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整体思维VS 分析思维(Synthetic thought VS Analytic thought)一般来看,中国人倾向于整体思维。

而英语国家的人则恰恰相反,会将整体分解成具体的部分,然后分析其特征、功用、关系等。

中国人计算时间一般按照年-月-日-小时-分钟从大到小的顺序,而英语中则从小到大,分钟-小时-日-月-年;中国人的名字一般将姓置于前,名放在后,而英语国家的人名顺序是先名后姓。

二、形象思维VS 抽象思维(Imaging thought VS Abstract thought)中国人往往选择形象思维,西方人选择的抽象思维。

中国的文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人会选择形象思维,例如,“人”、“田”、“山”等;而英语是一种字母文字,其需要借助于抽象思维的方式来表达含义。

例1:Now that the merger of “dot and com” has created so many young millionaires,there’s a new topic:venture capital.译文:既然网络公司的兼并造就了如此多的年轻百万富翁,我们面临一个新话题:风险资本。

试析中西思维差异与汉英对比翻译

试析中西思维差异与汉英对比翻译
( t , ,b u , i ,f ) 关 系 词 ( ta , hc , h , h n 如 o i a o tw t o 等 、 n h 如 h tw i w o w e , h w ee hw )介 词短 语 和具 有 状 语 功 能 的 分 词结 构 等 。如 : hr,o 等 、 ( ) 叫 你 不 要进 来 。 1不
W i medf c l b u h e u d t yo ik n . ts h o i u t I r g t r o n mywa f h n ig i y o h r o t
然 地识 别 出来 。因 此英 语 注 重 形 合 , 有 以形 统 意 的特 点 。而 具
本 中文 的 , 样 别 人 相 信 的 可 能性 还 会 大点 。 那
通 过 对 比 ,我 们 发 现汉 语 在 表 达 思想 时 是 句 子 内各 种成 分 直接 的组 合 . 不 必 改 变语 法 形 态 。 以汉 语 句 法 中的 各个 而 所
『 i 1 了, 了。 4 6 是 气 死 我 了。 个 俺 原 来 就懂 。 ws 懂 h 懂 75 就 这 『 i 1 老 不 要 生 气伤 了身 子 , 17 8 4 。 其 实这 些俺 ws 您 h 84 , 17
和 思维 方 式 具 有 一 致 性 。思 维 方 式 的差 异 本 质 上 是 文 化 差 异 的 表现 。 长久 生 活 在 不 同区 域 和 不 同 历 史 的人 , 有 不 同 的 文 具 化 特征 . 而也 形 成 了不 同 的思 维 方 式 。 因
1意 合 与 形 合 . 英 语 的语 法 构 成 具 有 明确 的形 态 标 志 , 每 一 种语 法 意 义 都 由一 个 明确 的 形 式 表 示 。 如 : 名 词 复 数 加 S 将 来 时 态 由wl 动 词 原 形 构 成 , 行 时 由 , i+ l 进 b +n , 等 。 句 子 内 部 的语 法 关 系通 过 这 些 标 志 可 以 一 目了 ei 等 g

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1、词汇选择
1、词汇选择
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英汉词汇选择产生了影响。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目 标语言的思维方式特点。例如,在英语中常用“it is said”、“there is evidence”等客观描述词汇,而在汉语中则更倾向于使用主观感受的词汇如“我 觉得”、“我认为”等。在翻译过程中,需要适当调整词汇选择,以符合目标语 言的思维方式特点。
2、实证思维与直觉思维
西方文化注重实证和逻辑,强调通过观察和实验得出结论。而东方文化则更 倾向于依赖经验和直觉进行判断。这种差异在翻译中表现为西方语言的客观性和 精确性,以及对东方语言的含蓄和主观性的理解。
3、分析思维与综合思维
3、分析思维与综合思维
西方文化注重分析和分解,倾向于将整体分解为部分进行研究。而东方文化 则更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强调事物之间的和相互作用。这种思维方式在翻译中 表现为对原文的理解和表达方式的选择。
二、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翻译的 影响
1、词汇层面
1、词汇层面
在翻译过程中,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价值观、语言表达习惯的差异,原文 中的词汇可能难以直接对应到目标语言中。例如,“龙”在中文中是吉祥、权威 的象征,而在西方文化中则是邪恶的象征。因此,在翻译中需要考虑到这些文化 差异,选择适当的词汇进行表达。
三、如何应对中西思维方式差异 对英汉语言与翻译的影响
1、提高文化意识
1、提高文化意识
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是提高翻译质量的关键。译者需要具备跨文化意识,了解 不同文化的价值观、信仰、习俗等特点。只有深入了解目标文化的思维方式特点, 才能更好地进行翻译。
2、培养语篇意识
2、培养语篇意识
语篇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也是体现文化差异的重要层面。译者需要具备 语篇分析能力,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篇特点和结构。通过对目标文化的语篇 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更好地掌握其思维方式特点,提高翻译的准确性。

中英思维差异对于翻译的影响

中英思维差异对于翻译的影响
英语句子以动词 为中心 , 组成部分很 少省略 , 子完整 , 句 特别
是主语几乎不能省略。汉语的 一些无 主语句子 如“ 刮风 了” ,
wt c dsr l. i r a P n整个句 子环环相扣结构严谨 ; h yn e_ a 一层层 , 一点 点地把事情交代 清楚 。有人 把英语 的句子结构 比喻成葡萄 、
作或有生命 的东西 , 包括人类 的组织形式 , 充任主语 。英语在
选 择 主语 方 面则 明显 不 同 , 语 在 选择 主语 时 , 往 用 不 能 发 英 往
句子的主谓结构 , 尤其是谓语动 词 , 全句 的焦 点 , 是 其它成 分
的配置都要根据主谓框架而定 。而汉 语句子的特征 是简洁。 汉语 的造句心理则是一种“ 散点视”一个个句读 段按时 问或 ,

英汉句法结构上的主要差异
( ) 一 造句方面英语 注重形合 , 汉语注重意合 贾玉新在《 跨文化交际学》 书中将 两者 的差 异概括为 : 一 ‘ 语高度形式 化 、 瑛 逻辑 化 , 句法结构严 谨 , 以动词为核 心 , 重
分析 , 轻意合 ( ras; p ax ) a t i 而汉语则不 注重 形式 , 法结构 不必 句 完备 , 动词的作 用没 有英语 中那 么突 出, 意合 . 析。 l 重 轻分 ”
汉语无词尾变化, 寓情态于搭配 , 但文字本 身意义丰富 , 使用起来灵活多变 , 字和词的 次序 、 位置稍 有变化 , 产生新 就 的意义。 譬如中央台的一句 广告语“ 中国电视报 , 中 国电 报 视”同样 的字 , 词的顺序稍变 , ; 只是 意义就完全 改变 了。所 以 外国人学 习汉语会 觉得汉语变化 莫测 , 以把 握 , 难 常犯错误 , 就如中国人学英语常犯形态错误一样。

英汉思维差异及其翻译

英汉思维差异及其翻译

- 227 -校园英语 / 翻译探究英汉思维差异及其翻译成都理工大学/刘珈辛【摘要】在英汉翻译的过程中,由于文化、宗教、习俗等方面都存在差异,造成在翻译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

【关键词】英汉 思维差异 翻译一、前言在不同的语言中存在着不同的特点,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要遵循本国的语言,保证语言翻译的正确性。

二、英汉翻译中具体和抽象的转换方法1.具体译法。

英语表达趋向于抽象,而汉语表达趋向于具体,在英汉翻译中,有必要将抽象的英语转化为具体的汉语。

所谓具体译法,就是在翻译过程中把原文中抽象的或者是比较抽象的单词、词组、成语或句了用具体或者比较具体的单词、词组、成语或句了来进行翻译,从而消除或降低语言差异给翻译带来的损失,使译文产生与原文相同的效果。

在翻译英语单词、词组或成语时,如果能用相对具体,或包含具体形象的汉语表达,就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如英语中的抽象单词“transportation, committee, elegance, jealousy ”在翻译中有时需要处理成“运输工具、委员会成员、傲慢态度”以及“妒忌心理”才能更加完整、准确地表达原文。

2.转性译法。

西方人擅长抽象思维,这导致英语的表达趋向于抽象。

英语中动词受形态变化的限制,使用比较有限,而名词的使用比较频繁。

汉语中动词的使用很频繁,甚至可以动词连用。

因此,在英汉翻译过程中要适当地将英语的名词转换成汉语的动词,这样才能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将英语的名词转译为汉语动词是英汉翻译中常见的一种翻译方法。

三、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差异处理1.自译法。

自译法是一种常用的翻译方法,是指在翻译过程中按原文逐字逐句地翻译。

但自译并非是让翻译者小假思索地照搬原文的语言形式,而是用那些听者或读者能够接受或理解且最能体现国外文化特征的语言表现出来,让这种跨文化语言能流畅且小显生硬和牵强地自然流露。

因此,在进行跨文化语言转换时,翻译者应注意尽量保持异国风情与情调,同时还要小着痕迹,保持原文的精髓与味道,使得翻译出来的语言既生动形象,又能传播文化的差异性与小同文化背景下的鲜明语言特征。

中西方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西方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西方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1.文化差异:中西方文化有着诸多差异,这些差异体现在思维方式、
价值观念、习惯等方面。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手段,需要将原文的
意思准确传达给读者,而这个过程涉及到文化的表达和理解,因此文化差
异会直接影响到中文翻译的内容和方式。

例如,中西方对时间观念的不同,会导致一些表达方式的差异,如西方倾向于使用具体的时间词汇进行描述,而中文中常使用抽象的表达方式。

2.语言结构差异:中文与西方语言在语法、句法和词汇等方面存在明
显的差异。

中文注重主语的省略和上下文的暗示,而西方语言注重说话者
和听话者之间的直接交流。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语言结构进行
调整和转换,以便在目标语言中保持原文的意思和语境的连贯性。

3.表达方式差异:中西方在表达方式上也存在差异。

中文注重含蓄、
委婉和比喻的表达,而西方语言更加直接和具体。

这种差异可能导致在翻
译时需要进行语气、语调和修辞手法的转换,以使目标语言读者能够准确
理解原文的意义和情感。

综上所述,中西方思维差异对中文翻译有一定的影响,翻译人员需要
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根据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语言结构和表达方
式等因素进行合适的调整和转换,以实现准确、流畅地传达原文的目的。

从中英思维差异视角分析中英互译核心思维

从中英思维差异视角分析中英互译核心思维

校园英语 /从中英思维差异视角分析中英互译核心思维海口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夏海玲 刘文文【摘要】正确的思维对正确的语言表达具有至关重要的决定性意义。

本文主要是笔者在日积月累的教学反思中,总结出的具有普遍性和概括性的理论研究结果。

本文试图提炼出中英思维的核心差异,并将其运用到大学公共英语翻译教学实践中。

【关键词】中英思维差异 翻译技巧 教学实践【Abstract】This paper,first,examines the commonly-seen poor expressions of English learners in China due to the ill-equipped knowledge of thinking style.Then,it deals with the key differences of thinking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In the third part,som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re recommended,accordingly,to help improve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practice.【Keywords】Differences of Thinking;Translation Tactics; Teaching and Learning Practice中国英语学习者容易常犯的英语表达错误主要有:语序混乱,词性混淆,词语搭配不当,主谓逻辑不一致,第一人称的滥用,状语与要修饰的动作位置颠倒等等。

若淡去语言基础薄弱,语音不准,词汇量不足,语法理解力差,语言学习条件欠佳等个人动机方面的原因之外,我们不可否认的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就是中英思维差异之大。

这常常使中国英语学习者望文生畏,裹足不前。

一、中英思维之核心差异英语思维是重理性、讲科学的思维,其逻辑缜密,句子结构紧凑。

从中西思维方式对比看汉英翻译

从中西思维方式对比看汉英翻译

从中西思维方式对比看汉英翻译摘要: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人类的语言表达深受思维方式的支配。

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性造成语言表达方式不同。

在汉英翻译过程中,应重视中西思维方式差异性,避免受到本族语言思维方式的干扰。

关键词:思维方式;中西差异;汉英翻译一种文化的特点集中反应在该文化地区族群的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差异造成语言的差异性。

当今世界各民族地区间的交往离不开翻译,翻译的基础是人类思维共性。

然而翻译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因文化差异带来的语言可译性、不可译性、误译等问题,这是因为人类思维除了共性特征外,不同地区或民族间的思维方式均有个性特征。

与共性相比,个性特征的差异性虽然不占主要地位但恰恰造成翻译困难。

因此,研究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离不开研究中西思维的差异。

一、思维结构与方式的基本概念思维结构是人类思维过程或形态。

思维在经历直观行动、具体形象及抽象逻辑这三大阶段中呈现的思维能力结构模式,例如: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比较、分类、系统化等等。

而思维方式则指同语言的群体其思维结构特征或特定样式以及共同倾向性。

这些特征、样式或倾向性是对思维结构共性或常规的变异。

思维方式长期影响人的一言一行,使得在某一背景成长的人类无意识地接受了它,并以此来与人交流。

反应在语言上,表现为不同民族、地区的语言有其独特的结构和表达方式,而生活在同一文化背景中的人往往难以发现本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从而形成一种对语言的隐蔽控制机制,这种机制常常呈现无意识状态,只有当与异文化民族发生实际碰撞时,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

因此,人们在学习和应用外语时常常不自觉的将母语思维方式移植到外语表达中,阻碍外语学习和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有人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翻译为中式英语“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把人山人海译成“people mountain,people sea”,使得说英语国家人民看到后不理解。

二、中西思维特点(一)中国人重螺旋式思维,西方人重线性思维中国人思维通常是“螺旋式”的,思维活动螺旋式绕圈向前发展,做出的判断或推理的结果以总结的方式安排在结尾。

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摘要翻译的基础就是思维的转换,在东方与西方,自古以来就有着久远的思维差异。

而思维方式的不同,对翻译也存在着必然的影响。

关键词中西思维方式文化差异理性思维翻译,顾名思义,是把一种语言转化成另外一种语言。

所表达的意思,要跟原文的意思保持者一致,让人易懂。

而翻译,也可以说当任了把一种文化,转换成另外一种文化的桥梁。

文化是社会的产物。

也是人类的历史的宝贵财富。

但是,完全不同的思维的方式,也会对翻译,而产生不同的认知与影响。

一、中西国家文化语言形态的演变我们的华夏文明是始于了三皇五帝时期,经理了漫长的,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等一系列的历史,距离到现在有6000年。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文化最源远流长的国度中其中的一个。

然而,英国跟中国确切不同,不存在世袭制,代之的是君主立宪制,所以大概的kingdom of england(在那个时候只有英格兰),可以算作是1284年。

是一个没有我国年代久远的国度。

(一)中国语言历史的演变中国早在,距今两千五百多年的孔子学说就已经兴起了。

孔子学说在秦朝广为流行,虽然此后的焚书坑儒事件的发生,但是儒家文化,语言的学说已经深入了人心。

当时,学说的语言,简练,意味深长,讲明:“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短短的十几个字,就可以言明重要的思想:可以翻译成现代文,就是:“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古时期认为,在言辞,与人交谈的过程中,想法中必须要讲究一个礼字。

好的思想必须要靠语言来传达,没有借助到精炼,易懂的语言,再好的思想文化,也都得不到传播。

可见,中国语言在那个时候,就已经开始浮现出,精简,易懂,礼训等特点。

而读过文言文的人,肯定知道,比如《论语》之类的文言文,跟中国现代的文字语言,实在是千差万别。

中国语言在进化的过程中,慢慢的依据古代语言,进行了一个简化。

英汉思维差异与翻译

英汉思维差异与翻译

一、英汉思维差异及其在语言上的表现1.思维方式不同——抽象与形象西方人较注重抽象思维,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开始,一直注重哲学思辨。

而汉民族却偏向形象思维,运用形象的表达手法描绘抽象的概念。

体现在语言层面,英语多用抽象表达法,汉语多用形象表达法。

英语大量使用抽象名词,同时,英语是构形语言,有丰富的词义虚化手段,如词缀;英语中介词的使用频率远远超过汉语。

而在汉语中,常用具体表抽象。

2.思维风格不同——焦点思维与散点思维语言表达各异——聚集与流散英民族在表达思想时,逻辑严密,先陈述主要思想,再延伸出去。

英语句子先说出主要信息,然后介绍其它辅助信息,如时间、地点、原因等。

英语有严谨的主谓结构,主谓结构统领全局,提纲挈领。

英语句子就如一棵树,由树干延伸出去,形成无数的分叉。

因此,英语句式呈“聚集型”。

而汉民族是散点思维,思维按逻辑事理,时间顺序,因果关系排列,如行云流水,洋洋洒洒,但形散而神聚。

3.思维指向不同——客体思维与主体思维语言表达各异——物称与人称英民族严格区分主体与客体,强调用客观、理性、冷静的态度对待客观世界,寻求自然规律,探索科学真理。

而汉民族的传统思维注重主体意识,常常以“我”为视角,以“我”的情感、态度、观念为依据做出价值判断,以“我”为认识的出发点和归结点。

这种思维差异在语言上体现为英语重物称,汉语重人称。

英语中有很多句子,不以人做主语,而以抽象名词或事物名称做主语,而汉语经常用表“人”的词、词组、短语作主语。

4.思维侧重不同——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语言风格各异——形合与意合英民族注重形式逻辑,而汉民族重辩证思维。

表现在语言上,英语用各种形式连接手段,而中国文化历来注重意合,“刘勰(465-532)所谓…意授于思,言授于意‟(《文心雕龙•神思》)就是说意思受思维支配,语言受意念支配” (陈定安,1998:38)。

汉语很少或几乎不用形式连接手段,汉语中少用虚词,只是将句与句排列起来,让读者去了解其内在关系。

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源于两种语言所依托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和社会环境的不同。

这种差异对于翻译工作的进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进行中英翻译时,翻译人员需要理解和处理这些差异,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影响:一、词汇和语法的差异中英语言在词汇和语法结构上存在许多差异。

中文的词汇较为简洁,常常通过词义的扩展或者变化来表达不同的含义。

而英文则更注重将不同含义的词汇分开,以确保准确性和清晰度。

举个例子,中文中的"心"可以用来表示心脏、情绪、思想等多种意思。

但在英文中,这些含义通常被分开表达,比如"心脏"、"情感"、"思绪"。

因此,翻译时需要根据上下文和语境准确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

另外,语法结构上也存在差异。

中文通常采用主谓宾的结构,而英文则更注重主语、谓语、宾语的一致性和顺序。

这就要求翻译人员在进行翻译时,要转换思维方式,并根据英文的语法规则进行调整和重组。

二、文化背景与语言习惯的差异例如,英文中常用的"Thank you" 是表达谢意的方式;而中文中的"谢谢" 并不仅仅是表示感谢,还具有一种礼貌的表达,类似于"请您多关照"。

在翻译时,需要考虑到这种差异,以确保传递正确的信息和意义。

此外,各国文化对于礼貌、隐喻和直接表达的态度也存在差异。

中文通常更注重委婉和间接的表达方式,而英文则更直接和明确。

在进行翻译时,要确保能够准确传递原文的意思,同时符合目标语言的文化习惯和沟通方式。

三、修辞手法和文体差异中文和英文在修辞手法和文体上也存在差异。

中文通常使用成语、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来表达抽象的概念和意义。

而英文则更注重简洁性和直接性。

在进行翻译时,要灵活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以表达出原文的含义和感觉。

此外,不同文体对于语言的使用和表达也有所区别。

英汉思维差异及其翻译

英汉思维差异及其翻译

英汉思维差异及其翻译
英汉思维差异及其翻译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 英语以及汉语双方互相渗透, 也让英汉之间的思维差异变得越来越被重视, 那么,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需要从怎样的角度去突出英汉之间思维差异至关重要。

首先, ,英汉的文化背景不同, 常常导致了双方思维的不同。

例如,汉语语言更加注重表达思想, 而英语语言却偏向于客观描述。

此外,汉语注重叙述到英语更加偏重简洁概括。

此类文化差异在翻译过程中极大的影响着翻译质量。

其次, 英汉言语之间还有词汇差异,例如汉语中拥有比英语词汇更多的俚语以及自定义词汇,这也导致在翻译过程中产生两语差异,而翻译技巧就是解决这种词汇差异的重要手段。

此外,双语之间存在一定的句式差异,汉语句子结构较英语句子结构复杂,所以在翻译的时候,尤其是翻译汉语到英语的时候,我们要注重简洁,尽量使句式简单明了,以免影响语义的精准性。

最后,在翻译过程中,应特别注重双语之间文字语气的差异。

汉语中文字语气表现丰富,而英语则严谨明确,在翻译时不能以汉语带来的柔美语气译成英语,以免使得句子表意不明。

因此,在翻译的时候要加以区分,让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心情舒畅安定。

综上所述,英汉之间思维差异主要涉及文化背景、词汇、句式差异以及文字语气四个方面,在翻译语言学中,要注重突出这些差异,以便更好地传达准确意义。

论英汉思维方式差异与翻译

论英汉思维方式差异与翻译

1英 语重抽 象思维 。汉语重形象思维
英 民族擅长于抽象思维,汉 民族擅长于形 象思维 。这种思维方式孕 育于各 自 不 同的民族文化土壤。汉文化 “ 尚象”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偏 重
4 英 语 重 直 线 思 维 ,汉 语重 曲线 思 维
汉 民族比较含蓄 ,表达意思不直接 ,习惯对所述的事物进行铺垫、 论英汉思来自方式差异与翻译 闺海 鹏
内蒙古 大学
【 摘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 1 0 0 7 0
要 】语言思维与翻译 关系密切 ,翻译作为一种语言活动意义重大 ,本文从英汉思维差异入手 ,从 几个 方面阐述这些差异对翻译 的影响
【 关键词 】思 维方式 思维特征 思 维风格 差异 翻译 中图分类号 :H3 1 5 . 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9 — 4 0 6 7 ( 2 0 1 3 ) 0 8 - 1 2 9 - 0 1 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 ,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一位 l e a v e s , a n d he t c o u r s i n g o f s t r e a ms , a n d i t s s w e e t r e s l f e s s s e e k i n g ! ( 形合 ) 春花含苞待放 ,绿 叶缓缓舒展,溪水潺潺流淌,欢乐的春天涌动着
息中心。
比如英语讲 “ I m e t w i h t m y m i d d l e s c h o o l c l a s s m a t e a t h t e e n t r a n c e o f h t e t h e a t r e t a 7 : 3 0 v e s t e r d a y e v e n i n g . w h 0 m I h a v e n ’ t s e e n f o r y e r a s . ” 而汉语则说 “ 昨天晚上 7 点半在剧院门口,我遇到 了我多年未见 的中学同学。 ” 综上所述 ,思维是翻译 活动的基础, 思维的差异在翻译实践过程 中是

从汉英思维方式的差异看翻译技巧

从汉英思维方式的差异看翻译技巧

从汉英思维方式的差异看翻译技巧摘要:学习汉英翻译,很大程度上就是学习两种思维方式的转换。

翻译活动不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也是文化之间的转换。

语言和文化差异很大程度上源于心理文化的差异,而在心理文化中,对语言、文化转换最具有阻力的是思维方式的差异。

东方民族注重伦理道德和整体综合的思维方式,使得汉语是一种注重意合的语言;西方民族注重理性思辨和逻辑分析,使得英语是一种注重形合的语言。

本文通过对比汉英思维方式和汉英语言,得出较实用的翻译技巧,以帮助翻译活动。

关键词:汉英思维方式对比意合形合一、汉英思维方式对比1. 中国人注重道德伦理,英美人注重理性思辨在东方民族的哲学思想中,儒家思想是对中国社会影响最大的思想之一。

“以儒家为代表的先哲对世界的认识主要不是出于对自然奥秘的好奇,而是出于对现实政治和伦理道德的关注。

”而在海洋型地理环境中发展起来的英美文化促成了英美人对天文地理的浓厚兴趣,使他们形成了探求自然奥秘、向自然索取的认知传统,并且,西方哲学注重在细微之处穷明事理,追求概念的明晰准确。

在这样的客观环境和哲学背景下,英美人注重理性的逻辑思维。

西方社会发达的科学技术就是英美人善于理性逻辑思维的好例子。

2. 中国人重整体综合,英美人重逻辑分析“中国的小农经济使先民们意识到丰收离不开风调雨顺,生存离不开自然的思维,进而从男女关系、天地交合和日月交替等现象悟出阴阳交感、‘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意识。

”中国传统哲学孜孜追求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把天、地、人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以“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为最高境界,即将宇宙看作是一个整体,从全局观点进行综合分析。

中医里通过望、闻、问、切等途径综合判断病情,中国人喜爱的京剧艺术集唱、念、做、打于一体,中国的国粹――国画,里面是画、诗、书法和篆刻缺一不可的,这些都是汉民族注重整体综合的明证。

重整体的思维在语言中的表现是汉语重意合。

与中国人不同,英美人把认识宇宙、征服自然作为根本任务,他们的思想带有主客体分离的倾向,这与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思想有很大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 通过比较中英文思维方式的几种差异来看翻译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并通过具体例证加以说明, 从而找到一种较好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 思维差异; 英汉翻译; 长句; 抽象名词 中图分类号: DE"!F G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AE H @@GA > =@@! C @" H @@G? H > @= C
"
本体思维和客体思维
中国人的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人本文化,万事以人为
本。这种人本文化沉积下来形成的思维就是以人为中心, 从人的角度来看问题。而西方人却习惯于自然辩证法, 以 物为主体, 久而久之, 西方人的思维就更习惯从客观事物 出发来看待问题。最后反应到语言上就形成了很明显的 差异。中文句子更习惯以人或物为主语, 当主语不是很明 显时就使用无主语句。同时, 传统中文语法中, 除了表达 一种结果或者本身性质不是很好的情况下,一般用主动 语态。而英文却相反, 在陈述客观事实或者叙述一件事情 时,习惯以物为主语, 除了祈使句外, 严格的语法要求是 不能出现无主语句的。因为不能使用无主语句, 所以被动
第 "I 卷第 " 期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7F "I3 #’F " K4)F =@@!
=@@! 年 E 月 !"#$%&’ "( !)&%*+) ,"-&.)"%&’ &%/ 01-2%)-&’ 3"’’1*1 "( 4’1-.$)-).5
从中英思维差异谈翻译
吴兰青, 敖玉兰
> 西南财经大学, 重庆 ?"@@AB C
>
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中国的文字是象形文字,字面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就
!"#$%##"&’ ()&%* +,(’#-(*"&’ .,&/ 01"’2#2 3 4’5-"#1 +1"’6"’5 !"..2,2’$2
LM N/1 O .%126 AP Q, O 0/1
: R*,(")#’( $%1/13%/0 /15 #3*1*+%3 ,1%@#&’%(76 S"*12.%12 TDJJUH6 S"%1/ < 7)#*,($*8 ?7 /1/07V%12 ("# 5%$$#&#13# %1 ("# )/7 *$ ("%18%12 *$ S"%1#’# /15 W120%’"6 ("# /,("*& %00,’(&/(#’ ("# 4&*-0#+’ #+#&2%12 $&*+ (&/1’0/(%*1 5,# (* ("#’# 5%$$#&#13#’= WX/+40#’ /&# 2%@#1 /%+%12 (* $%15 / -#((#& )/7 (* 5#/0 )%(" ("#’# 5%$$#&#13#’= 92: ;&,<#8 5%$$#&#1( )/7 *$ ("%18%12;W120%’" O S"%1#’# (&/1’0/(%*1; 0*12 ’#1(#13#; /-’(&/3( 1*,1=
=
综合性思维与分析性思维
中国人重意合, 形散而神不散, 句子之间的联系不是
单靠语法, 主要是靠使用顺序和思维进程, 所以汉语句子 都是层层渐进、 前因后果、 一目了然。西方人重形合, 句子 结构严密、谨慎, 且主要依靠语法功能进行连接, 英语中
收稿日期: =@@B H @? H @G 作者简介: 吴兰青 > "GI@ H C , 女, 重庆人, 在读硕士研究生 F
第D期
吴兰青, 敖玉兰: 从中英思维差异谈翻译

GU
的句子可称为是 “ 流水型 ” 。一般是先给出结论, 或说出重 要的事实, 然后再阐明道理, 在每句话中还可依靠多种关 联词语和短语, 对中心词 “ 随举随释 ” 。西方人擅长于用长 句, 中国人更擅长于短句。中国人在说明一件事情, 或者 阐明一个道理时, 重前因后果的顺序、 时间、 地点, 还有其 固定排列的句序。西方人则喜欢先讲明结论,再给出理 由, 且在说明这个道理时还可以随意加入时间、 地点等成 分。如果一个句子中有几个层次时, 排列的顺序一般都是 先从重要的层次讲起。总的来说, 中文句子的结构是前轻 后重, 英文句子的结构则是前重后轻。所以在翻译时, 对 句序就要作一定的调整,才符合中文表达习惯。如 “ !"# $%&’( ()* +,’( -# #.,/0 $*& /00 )"* /&# -#%12 3*+4/&#56 %$ /17 。 在翻译此 3*+4/&%’*1 %1 (#&+ *$ %1(#00%2#13# %’ (* -# +/5#” 句时就要根据中文的习惯应该先讲明原因,然后再说出 结论,此句的译文应是 “ 如果从智力方面进行比较的话, 那么对于所有被比较者而言,前面两个因素必须是一样 ” “ 的。 又如, ("#&# %’ 1* /2&##+#1( )"#("#& +#("*5*0*27 &#$#&’ 。 翻译时, 很 (* ("# 3*13#4(’ 4#3,0%/& (* "%’(*&%3/0 )*&8…… ” 多人倾向于将其翻译为 “ 意见不统一的是…… ” 虽然这样 翻译在意思表达上也没有很大的妨碍,但根据中国的表 达方式应该是先讲出事实, 再给出结论。如果将 “ 人们对 此意见不一 ” 置于句末, 就更为合理。此外, 由于英文语法 功能强, 故在使用从句时, 一个 ("/(6 )"#16 %( 或者一个词 组就可代替前面的一段话,而依靠意合的中文却很难做 到这点, 所以在翻译时, 适当地增加成分是必要的。很多 时候, 由于我们缺乏这种 “ 无中生有 ” 的意识, 所有翻译出 来的文章往往让人觉得有所欠缺、 难于理解。例如: 9( %’ 1*( ("/( ("# ’3/0#’ %1 ("# *1# 3/’# : %1 ("# -/8#&’ ; < 6 /15 ("# -/0/13# %1 ("# *("#& : %1 ("# -,(3"#& ; ’ < 6 5%$$#& %1 ("# 4&%13%40#’ *$ ("#%& 3*1’(&,3(%*1 *& +/11#& *$ )*&8%12= 并不是 说面包师或屠夫所用的磅秤在构造原理或工作方法上和 化学家所用的天平存在着差异。
语态随处可见, 并没有任何不好的暗含。现以研究生英语 考试中的翻译题目为例,其中涉及的文章一般都是科技 论文或者议论文, 被动句式用得较多。因此, 在翻译时, 一 定要熟练掌握转换英语句中的主语和处理被动语态的翻 译技巧。当主语不是很明显时,可把原句处理成无主语 句, 然后将被动语态转换成主动语态, 这样处理更符合中 “ 国人的思维习惯。 如: #$% &’()*$ ’+ $,$)-. /(&0 1$ +’(,23 ” 我们可以翻译为 “ 必须找到新的能 4,2 056& %677 048$ 06/$ 。 源, 这需要时间。” 不用主语, 更符合汉语表达方式。此外 还可增加一个逻辑主语, 即原动作的发出者, 在不确定的 “ “ 时候就可以加入 “ 人们 ” , 我们 ” 和“ 有人 ” 等。 例如: 95$)$ 6& /’)$ 4-)$$/$,0 ’, 056& 86,2 ’+ 1$54:6’) )$++$)$2 0’ 1. 05$ ” 其译 0$)/ 054, 05$)$ 6& ’, 5’% 0’ 6,0$);)$0 ’) *74&&6+. 05$/。 文可以为: “ 与如何对人类行为进行解释和归类相比较, 人们对行为所指的不同表现上看法更为一致。” 还有一类 句子, 句中出现了行为动作的发出者, 我们可以将行为主 体或者相当于行为主体的介词宾语提前译成主语。如: “ “ , 译文为: 许多人都认 <,2 60 6& 6/4-6,$2 1. /4,. 0540… ” 为… ”当然, 不论采用上述何种方法, 在进行翻译时一定 要记住, 中文不习惯使用被动语态, 而英文则不习惯使用 无主语句, 当主语不明显时, 他们宁愿选择被动语态。所 以翻译时, 要视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表明了字的含义。而英语却是一种符号语言, /6 -6 36 5 构 成的单词只能给初学者一片茫然。将这种差异归纳起来 就是中国人习惯于具体形象思维,西方人则习惯于抽象 思维。这种差别反映到语言上, 就是中文言必有物, 英语 却习惯使用抽象语言。因此在翻译时, 要注意翻译不一定 要做到词类对等,不要一见到名词,就用名词进行代替, 这样做反而会使译文矫揉造作、 不真实。 在处理英语中的抽象名词时,一是根据上下文增加 成分, 把抽象名词转化成具体名词。如: / &#$%1#+#1( *$ ("# “ ; 二 ?%2 ?/126 应该将其补充为 更为完善的大爆炸理论 ” 是从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中可以看出,汉语中经常出现 几个动词或动词性结构连用的情况,而英文只用一个谓 语动词, 这时既可将抽象名词的词性进行转化, 也可将名 词转化为动词, 如“ ,1(%0 ’,3" (%+# /’ +/18%15 "/’ ("# ’#1’# , 应将其译为 “ 除非人们意识到…… ” , 另外名词还 (*…… ” 可转化为形容词或副词。如:“ ("# 1#) +/7*& #/&1#5 ’*+# , /44&#3%/(%*1 -7 ("# 3*,&(#’7 *$ 3*+%12 (* @%’%( ("# 3%(7 4**&” 新市长有礼貌地前来访问城市贫民, 这里就可处理为: “ 获得了一些好感” 。 : 名词转化为副词 <;又如:“ ("# ’4*8#’+/1 /5+%((#5 ("# $#/’%-%0%(7 *$ ("# A+#&%3/1 4&*4*’B “ 。可以译为: 发言人承认美国的建议是可行的 ” 。 /0’” 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曾给翻译下过这样的定 义:“ 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 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的信息。” 如何自然地以对等的语言 再现原文的信息,就应考虑到各种语言中存在着思维差 异。思维方式不同, 翻译出来的文章也各有千秋, 为使译 文做到自然、对等, 就应对英汉差异进行认真的比较、 分 析与研究。 参考文献: C D E 杨自俭 = 翻译新论 C F E =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DGGH= C I E 陈定安 = 英汉比较与翻译 C F E =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 出版公司, IJJJ= C > E 刘宓庆 = 文体与翻译 C F E =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 公司, DGG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