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遗传学答案
遗传学课后习题及答案完整.
![遗传学课后习题及答案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76e9efe25fbfc77da269b129.png)
作业——绪论1,名词解释遗传学:是研究遗传变异及其规律的科学。
或研究遗传物质的本质和传递及遗传信息表达和进化的科学。
遗传:亲代与子代间相似性的传递过程。
具有稳定性和保守性。
变异:子代与亲代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具有普遍性和绝对性。
2,拉马克的两个重要法则(1)用进废退:动物器官的进化与退化取决于用于不用,经常使用的器官就发达、进化,不使用的器官就退化或消失。
(2)获得性遗传:每一世代中由于用于不用而加强或削弱的性是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即用进废退获得的性状能遗传。
3,遗传学诞生于那一年?遗传学诞生于1900年。
4,遗传学发展过程是如何概括的?(1)两个阶段:遗传学分为孟德尔以前(1900年以前)和孟德尔以后(1900以后)(2)三个水平:遗传学分为个体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
(3)四个时期:遗传学诞生前期;细胞遗传学时期;微生物与生化遗传学时期;分子遗传学时期。
作业——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一、名词解释1、异固缩:显微镜下观察染色质着色不均匀,深浅不同的现象2、二价体:由染色体进一步缩短变粗,各对同源染色体彼此靠拢,进行准确的配对,这种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称为二价体。
3、端粒:染色体末端特化的着色较深部分。
由端粒DNA和端粒蛋白组成。
4、染色体组型分析:根据染色体数目,大小和着丝粒位置,臂比,次溢痕,随体等形态特征,对生物核内染色体进行配对,分组,归类,编号,进行分析的过程。
5、体联会:体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的同源染色体联会的现象二、唾线染色体的特点?1、巨大性和伸展性;2、体联会:体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的同源染色体联会的现象。
3、有横纹结构:深色部位一带纹区,浅色部分一间带区。
4、多线性5、染色中心和5条臂三、下列事件是发生在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或是两者都发生还是两者都不发生?有丝分裂:1、子细胞染色体数与母细胞相同6、子细胞中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个成员减数分裂:3、染色体联会5、子细胞中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个两者都有:2、染色体复制4、染色体发生向两极运动7、着丝点分裂四、某植物细胞内有两对同源染色体(2n=4),其中一对为中间着丝点,另一对为近端着丝点,是绘出以下时期的模式图。
遗传学课后习题答案刘祖洞完整版pdf
![遗传学课后习题答案刘祖洞完整版pdf](https://img.taocdn.com/s3/m/4abad24a767f5acfa1c7cdb4.png)
2
五、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在遗传学上各有什么意义? 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有什么不同?用图解表示并加以说明。
第二章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参考答案)
一、解释下列名词: 染色体:细胞分裂时出现的,易被碱性染料染色的丝状或棒状小体,由核酸和蛋白质组 成,是生物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各种生物的染色体有一定数目、形态和大小。 染色单体:染色体通过复制形成,由同一着丝粒连接在一起的两条遗传内容完全一样的 子染色体。 着丝点:即着丝粒。染色体的特定部位,细胞分裂时出现的纺锤丝所附着的位置,此部 位不染色。 细胞周期: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后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所经历的过程称为细胞周期(cell cycle)。 同源染色体:体细胞中形态结构相同、遗传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称为同源染色体 (homologous chromosome)。两条同源染色体分别来自生物双亲,在减数分裂时,两两配 对的染色体,形状、大小和结构都相同。 异源染色体:形态结构上有所不同的染色体间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一 般不能两两配对,形状、大小和结构都不相同。 无丝分裂:又称直接分裂,是一种无纺锤丝参与的细胞分裂方式。 有丝分裂:又称体细胞分裂。整个细胞分裂包含两个紧密相连的过程,先是细胞核分裂, 后是细胞质分裂,核分裂过程分为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最后形成的两 个子细胞在染色体数目和性质上与母细胞相同。 单倍体:指具有配子染色体数(n)的个体。 联会: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配对。 联会复合体——减数分裂偶线期和粗线期在配对的两个同源染色体之间形成的结构,包 括两个侧体和一个中体。 胚乳直感:又称花粉直感。在 3n 胚乳的性状上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的某些 性状。 果实直感:种皮或果皮组织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花粉影响而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
遗传学答案全
![遗传学答案全](https://img.taocdn.com/s3/m/33119366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01.png)
遗传学答案全第⼀章绪论参考答案1.解释下列名词:遗传学、遗传、变异。
答:遗传学:是研究⽣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是⽣物学中⼀门⼗分重要的理论科学,直接探索⽣命起源和进化的机理。
同时它⼜是⼀门紧密联系⽣产实际的基础科学,是指导植物、动物和微⽣物育种⼯作的理论基础;并与医学和⼈民保健等⽅⾯有着密切的关系遗传:是指亲代与⼦代相似的现象。
如种⽠得⽠、种⾖得⾖。
变异:是指亲代与⼦代之间、⼦代个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差异的现象。
如⾼秆植物品种可能产⽣矮杆植株:⼀卵双⽣的兄弟也不可能完全⼀模⼀样。
2.简述遗传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任务。
答:遗传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微⽣物、植物、动物和⼈类等,是研究它们的遗传和变异。
遗传学研究的任务是阐明⽣物遗传变异的现象及表现的规律;深⼊探索遗传和变异的原因及物质基础,揭⽰其内在规律;从⽽进⼀步指导动物、植物和微⽣物的育种实践,提⾼医学⽔平,保障⼈民⾝体健康。
3.为什么说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因素?答:⽣物的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变异是绝对的、发展的。
没有遗传,不可能保持性状和物种的相对稳定性;没有变异就不会产⽣新的性状,也不可能有物种的进化和新品种的选育。
遗传和变异这对⽭盾不断地运动,经过⾃然选择,才形成形形⾊⾊的物种同时经过⼈⼯选择,才育成适合⼈类需要的不同品种。
因此,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因素。
4. 为什么研究⽣物的遗传和变异必须联系环境?答:因为任何⽣物都必须从环境中摄取营养,通过新陈代谢进⾏⽣长、发育和繁殖,从⽽表现出性状的遗传和变异。
⽣物与环境的统⼀,是⽣物科学中公认的基本原则。
所以,研究⽣物的遗传和变异,必须密切联系其所处的环境。
5.遗传学建⽴和开始发展始于哪⼀年,是如何建⽴?答:孟德尔在前⼈植物杂交试验的基础上,于1856~1864年从事豌⾖杂交试验,通过细致的后代记载和统计分析,在1866年发表了"植物杂交试验"论⽂。
遗传学习题及答案
![遗传学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738e03561252d381eb6e06.png)
遗传学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 涉及分析基因是如何从亲代传递给子代以及基因重组的遗传学分支是:( )A) 分子遗传学B) 植物遗传学C) 传递遗传学D) 种群遗传学2 被遗传学家作为研究对象的理想生物,应具有哪些特征?以下选项中属于这些特征的有:( )A)相对较短的生命周期B)种群中的各个个体的遗传差异较大C)每次交配产生大量的子代D)遗传背景较为熟悉E)以上均是理想的特征选择题:1 C ;2 E;第二章孟德尔式遗传分析一、选择题1 最早根据杂交实验的结果建立起遗传学基本原理的科学家是:( )A) James D. Watson B) Barbara McClintockC) Aristotle D) Gregor Mendel2 以下几种真核生物,遗传学家已广泛研究的包括:( )A) 酵母B) 果蝇C) 玉米D) 以上选项均是3 通过豌豆的杂交实验,孟德尔认为;( )A) 亲代所观察到的性状与子代所观察到相同性状无任何关联B) 性状的遗传是通过遗传因子的物质进行传递的C) 遗传因子的组成是DNAD) 遗传因子的遗传仅来源于其中的一个亲本E) A和C都正确4 生物的一个基因具有两种不同的等位基因,被称为:( )A) 均一体B) 杂合体C) 纯合体D) 异性体E) 异型体5 生物的遗传组成被称为:( )A) 表现型B) 野生型C) 表型模拟D) 基因型E) 异型6 孟德尔在他著名的杂交实验中采用了何种生物作为材料?从而导致了他遗传原理假说的提出。
( )A) 玉米B) 豌豆C) 老鼠D) 细菌E) 酵母7 在杂交实验中,亲代的成员间进行杂交产生的后代被称为:( )A) 亲代B) F代C) F1代D) F2代E) M代8 孟德尔观察出,亲代个体所表现的一些性状在F1代个体中消失了,在F2代个体中又重新表现出来。
他所得出的结论是:( )A) 只有显性因子才能在F2代中表现B) 在F1代中,显性因子掩盖了隐性因子的表达C) 只有在亲代中才能观察到隐性因子的表达D) 在连续的育种实验中,隐性因子的基因型被丢失了E) 以上所有结论9 在豌豆杂交实验中,决定种子饱满和皱缩性状的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饱满性状的基因为显性。
(完整版)遗传学课后习题及答案-刘祖洞
![(完整版)遗传学课后习题及答案-刘祖洞](https://img.taocdn.com/s3/m/77020079172ded630a1cb65d.png)
第二章孟德尔定律1、为什么分离现象比显、隐性现象有更重要的意义?答:因为1、分离规律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遗传现象,而显性现象的表现是相对的、有条件的;2、只有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重组,才能表现出性状的显隐性。
可以说无分离现象的存在,也就无显性现象的发生。
2、在番茄中,红果色(R)对黄果色(r)是显性,问下列杂交可以产生哪些基因型,哪些表现型,它们的比例如何(1)RR×rr(2)Rr×rr(3)Rr×Rr(4)Rr×RR(5)rr×rr3、下面是紫茉莉的几组杂交,基因型和表型已写明。
问它们产生哪些配子?杂种后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怎样?(1)Rr × RR(2)rr × Rr(3)Rr × Rr 粉红红色白色粉红粉红粉红4、在南瓜中,果实的白色(W)对黄色(w)是显性,果实盘状(D)对球状(d)是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
问下列杂交可以产生哪些基因型,哪些表型,它们的比例如何?(1)WWDD×wwdd(2)XwDd×wwdd(3)Wwdd×wwDd(4)Wwdd×WwDd5.在豌豆中,蔓茎(T)对矮茎(t)是显性,绿豆荚(G)对黄豆荚(g)是显性,圆种子(R)对皱种子(r)是显性。
现在有下列两种杂交组合,问它们后代的表型如何?(1)TTGgRr×ttGgrr (2)TtGgrr×ttGgrr解:杂交组合TTGgRr × ttGgrr:即蔓茎绿豆荚圆种子3/8,蔓茎绿豆荚皱种子3/8,蔓茎黄豆荚圆种子1/8,蔓茎黄豆荚皱种子1/8。
杂交组合TtGgrr ×ttGgrr:即蔓茎绿豆荚皱种子3/8,蔓茎黄豆荚皱种子1/8,矮茎绿豆荚皱种子3/8,矮茎黄豆荚皱种子1/8。
6.在番茄中,缺刻叶和马铃薯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C控制缺刻叶,基因型cc是马铃薯叶。
遗传学课后习题答案
![遗传学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e3c586f46527d3250ce006.png)
遗传学课后习题答案复习题9 核外遗传1. 细胞质遗传有什么特点?它与母性影响有什么不同?答:细胞质遗传不同于孟德尔遗传的特点:1、无论是正交还是反交,F1的表型总是与母本的一致;2、连续回交不会导致用作非轮回亲本的母本细胞质基因及其所控制的性状的消失,但其核遗传物质则按每回交一代减少一半的速度减少,直到被全部置换;3、非细胞器的细胞质颗粒中遗传物质的传递类似病毒的转导。
母性影响是指子代某一性状的表型由母体的核基因型决定,而不受本身基因型的支配,从而导致子代的表型和么ben相同的现象。
其表现形式也是正反交结果不一致,不同之处在于由细胞质遗传决定的性状,表型是稳定的,可以一代一代地通过细胞质传下去,而母性影响有持久的,也有短暂的。
(P225)2. 一个基因型为Dd的椎实螺自体受精后,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分别如何?如果其子代个体也自体受精,它们的下一代的基因型和表型又如何?答:椎实螺的显性基因为右旋D,隐性基因为d,受母性影响,基因型为Dd的椎实螺自体受精,亲本基因型均为右旋Dd,F1产生1DD右旋(基因型为右旋)、2Dd右旋(基因型为右旋)、1dd右旋(基因型为左旋);F1的DD自体受精产生的子代均为DD右旋(基因型为右旋),F1的Dd自体受精产生的子代为1DD右旋(基因型为右旋)、2Dd右旋(基因型为右旋)、1dd右旋(基因型为左旋),F1的dd自体受精产生的子代均为dd左旋(基因型为左旋)。
(P226图)3. 正交和反交的结果不同可能是因为:①细胞质遗传,②性连锁,和③母性影响。
怎样用实验方法来确定它属于哪一种类型?答:细胞质遗传和母性影响正反交结果不同,且F1子代与母本的表型一致;而性连锁虽然正反交结果不同,但F1子代有与父本表型一致的。
母性影响虽然看起来很想细胞质遗传,但其实质是细胞核基因作用的结果,一代以上的杂交可以获得性状是否属于细胞质遗传的结论。
4. 衣藻的细胞质和细胞核中都可能存在链霉素抗性因子。
(完整版)遗传学试题库及答案_(12套_)(1)
![(完整版)遗传学试题库及答案_(12套_)(1)](https://img.taocdn.com/s3/m/9239f998bb68a98270fefa5d.png)
遗传学试题库及答案 (12套 )遗传学试题库(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1、外显子2、复等位基因3、F因子4、母性影响5、伴性遗传6、杂种优势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1、豌豆中,高茎(T)对矮茎(t)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假设这两个位点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若把真实遗传的高茎黄子叶个体与矮茎绿子叶个体进行杂交,F2中矮茎黄子叶的概率为。
2、人类中,苯丙酮尿症的常染色体隐性纯合体是一种严重的代谢缺馅。
如果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一个正常表型的儿子。
问:儿子是此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
3、大麦中,密穗对稀穗为显性,抗条诱对不抗条诱为显性。
一个育种工作者现有一个能真实遗传的密穗染病材料和一个能真实遗传的稀穗抗病材料,他想用这两个材料杂交,以选出稳定的密穗抗病品种,所需要类型有第______代就会出现,所占比例为_______,到第________代才能肯定获得,如果在F3代想得到100个能稳定遗传的目标株系,F2代至少需种植_________株。
4、某一植物二倍体细胞有10条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前期Ⅰ可观察到个双价体,此时共有条染色单体,到中期Ⅱ每一细胞可观察到条染色单体。
5、人类的性别决定属于型,鸡的性别决定属于型,蝗虫的性别决定属于型6、有一杂交:CCDD × ccdd,假设两位点是连锁的,而且相距20个图距单位。
F2中基因型(ccdd)所占比率为。
7、遗传力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广义遗传力是_________方差占________方差的比值。
遗传力越_____,说明性状传递给子代的能力就越_____,选择效果越________。
8、萝卜甘蓝是萝卜和甘蓝的杂种,若杂种体细胞染色体数为36,甘蓝亲本产生的配子染色体数为9条,萝卜单倍体数应为______条,可育的杂种是________倍体。
9、在臂间倒位情况下,如果倒位环内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一次交换,则后期将形成四种形式的染色体即染色体,染色体,染色体,染色体。
(完整word版)刘庆昌版遗传学答案
![(完整word版)刘庆昌版遗传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b40080f46527d3250ce048.png)
刘庆昌版遗传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1.一般染色体的外部形态包括哪些部分?着丝点、染色体臂、主缢痕、随体。
2.简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主要区别。
⑴减数分裂前期有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⑵减数分裂遗传物质交换(非姐妹染色单体片段交换);⑶减数分裂中期后染色体独立分离,而有丝分裂则着丝点裂开后均衡分向两极;⑷减数分裂完成后染色体数减半;⑸分裂中期着丝点在赤道板上的排列有差异: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点分别排列于赤道板两侧,而有丝分裂时则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
4.某物种细胞染色体数为2n=24,分别指出下列各细胞分裂时期中的有关数据:(1)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数;(2)减数分裂后期I染色体着丝点数;(3)减数分裂中期I的染色体数;(4)减数分裂末期1I的染色体数。
(1)48(2)24(3)24(4)125.果蝇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8,假设在减数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分离,被拉向同一极,那么:(1)二分子的每个细胞中有多少条染色单体?(2)若在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时所有的姊妹染色单体都分开,则产生四个配子中各有多少条染色体? (3)用n表示一个完整的单倍染色体组,应怎样表示每个配子的染色体数?(1)一个子细胞有10条染色单体,另一个子细胞中有6条染色单体(2)两个配子中有5条染色体,另两个配子中有3条染色体。
(3)n+1和n-1。
6.人的受精卵中有多少条染色体?人的初级精母细胞、初级卵母细胞、精细胞、卵细胞中各有多少条染色体?46;46;46;23;237.水稻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小麦中有42条染色体,黄瓜中有14条染色体。
理论上它们各能产生多少种含不同染色体的雌雄配子?水稻:212 小麦:221 黄瓜:278.假定一个杂种细胞里含有3对染色体,其中A、B、C来自父本、A’、B’、C’来自母本。
通过减数分裂能形成几种配子?其染色体组成如何?。
同时含有3条父本染色体或是条母本染色体的比例是多少?如果形成的是雌配子,那么只形成一种配子ABC或A’B’C’或A’BC或A B’C’ 或 A B' C 或A' B C' 或AB C’ 或A'B’ C ;如果形成的是雄配子,那么可以形成两种配子ABC和A’B’C’或A B’ C 和A’ B C' 或A’ BC和A B’C’或AB C' 或和A’B’ C 。
(完整版)《遗传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完整版)《遗传学》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c7a416826fff705cd170a14.png)
《普通遗传学》试题一、名词解释(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连锁遗传图:描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和相对距离的数轴图叫连锁遗传图,又称遗传图谱。
2 二价体与二倍体:联会后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称为二价体,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称为二倍体3颠换与转换:指DNA分子中一种嘌呤被另一种嘌呤替换,或一种嘧啶被另一种嘧啶替换的突变方式;颠换:指DNA分子中的嘌呤碱基被嘧啶碱基替换,或嘧啶碱基被嘌呤碱基替换的突变方式4异固缩:同一染色体上异染色质与常染色质的不同步的螺旋现象。
5重叠作用5重叠作用:两对独立的基因对表现型产生相同的影响,它们中若有一对基因是纯合显性或杂合状态,表现一种性状(显性);都为纯合隐性时,则表现另一种性状(隐性),从而使F2呈现15:1的表现型比例。
6操纵子:功能上相关的成簇的基因,加上它的调控的部分定义为操纵子。
7转座因子:又称移动基因,跳跃基因,它可以从染色体基因组上的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甚至在不同的染色体之间跃迁。
8无融合生殖:指不经过雌雄性细胞结合,但由性器官产生后代的生殖行为,它是介于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之间的一种特殊生殖方式;或者说是有性生殖的一种特殊方式或变态9母体遗传即细胞质遗传,由于细胞质基因所决定性状的遗传现象与规律,有性生殖生物细胞质遗传物质通常来自于母本;母性影响属于细胞核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由于后代个体的性状表现由母本基本型决定,因而在某些方面类似于母体遗传。
10杂种优势:两个遗传型不同的亲本杂交所产生的杂种第一代(F1)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比其双亲优越的现象。
二、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1 栽培大麦(2n=14)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内具有的染色单体数目为(C)A. 14条B. 7条C. 28条D. 42条2遗传学上把同一植株上的自花授粉或同株上的异花授粉称为( D )A.杂交B.回交C.测交D.自交3在下列各种基因型中,哪一种能产生8种类型配子( B)。
(完整版)遗传学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遗传学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be07a743323968011c92da.png)
一、填空1.孟德尔认为,遗传因子在各世代间传递遵循分离和自由组合2.用测交法、自交法和F1花粉鉴定法可验证分离定律。
3.AaBbCcDd×AaBbCcDd杂交中,每一亲本能产生16种配子,后代基因型种类81后代表种16(假设4对相对性状均为完全显性)4.生物界中典型完全连锁的生物为雄果蝇、雌家蚕5.鉴别果蝇X染色体上基因的隐性突变时,最常用的是CIB方法,其中C是发生倒位的染色体片段 I是隐性致死突变基因B是显性棒眼基因6.交换值=0,基因连锁强度最大,交换值为50%,基因连锁强度最小7.易位杂合体在中期I配对成O图像,则后期分离成为相邻式,最后产生配子不育,若中期I配对成8图像,则后期分离成为交替式,最后产生的配子为可育8.洋葱2N=16,下列洋葱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三体:17,单体15,单倍体8,缺体149.蜜蜂的性别由染色体倍数决定,果蝇的性别由性指数决定10.细胞质遗传的遗传方式非孟德尔式,F1通常只表现母性性状,杂交后代一般不表现一定的分离比例。
数量性状受多基因控制,容易受环境条件影响,表现连续变异。
11.如果一个群体无限大,群体内的个体随机交配,没有突变发生,没有任何形式的选择压力,没有,则群体中各种基因型的比例可以逐代保持不变。
12.细菌的遗传重组通过三条途径来实现接合、转化、转导。
13.在遗传和个体发育中,细胞质调节核基因的作用,细胞核又在细胞质的协调下发挥主导作用。
二、单项选择题1.对某生物进行测交实验得到4种表现型,数目比为58:60:56:61,则此生物的基因型不可能是(三对基因自由组合)( D )A. AaBbCCB. AABbCcC. aaBbCcD. AaBbCc2.减数分裂中非姐妹染色单提的交换和细胞学上观察到的交叉现象间的关系( B )A.两者互为因果B.交换是原因C.交换是结果,交叉是原因D.两者间无关系3.如果A-B两显性基因相引相的重组率为20%,那么A-b相斥相的重组率为( A )A.20%B.30%C.40%D.80%4一个正常男人与一个表现正常但其父亲为色盲患者的女人结婚,他们的子女可能是( C )A.女儿和儿子全正常 B.女儿和儿子全色盲C.女儿全正常,儿子50%色盲D.儿子全正常,女儿50%色盲5.杂合体AaBb经过减数分裂产生了4中类型的配子:AB、Ab、aB、ab,其中AB和ab两种配子各占42%,这个杂合体基因的正确表示应该是( C )A.A B B.A b C.A B D.A ba b a B7.在四倍体西瓜植株上授二倍体西瓜的花粉,得到的果实和种子分别是( D )A.三倍体、四倍体B.二倍体、三倍体C.二倍体、四倍体D.四倍体、三倍体8.两个椎实螺杂交,其中一个右旋,结果产生的后代进行自交,产生的F2全部为左旋,那么亲代和F1代的基因型是( A )A.dd,ddB.DD,DdC.Dd,ddD.DD,dd9.下列叙述中不属于单倍体植株的特点的是( D )A.植株弱小B.可用于培育纯系植株C.高度不育D.能直接用于生产实际10.DNA复制中,一种嘧啶被另一种嘧啶所取代,这种碱基突变称为( C )A.移码突变B.同义突变C.转换D.颠换三、名词解释1.测交:用基因型未知的显性个体与隐形纯合体交配,以鉴定显性个体基因的方法2.等位基因:决定同一性状的一对遗传因子的不同形式(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点上的基因。
(完整版)《遗传学》习题集附答案(全)
![(完整版)《遗传学》习题集附答案(全)](https://img.taocdn.com/s3/m/10156307960590c69ec376f7.png)
绪论1、名词解释1.遗传学2.遗传3.变异二、选择题1.1900年()规律的重新发现标志着遗传学的诞生。
(1)达尔文(2)孟德尔(3)拉马克(4)克里克2.建立在细胞染色体的基因理论之上的遗传学, 称之 ( )。
(1)分子遗传学(2)个体遗传学(3)群体遗传学(4)经典遗传学3.遗传学中研究基因化学本质及性状表达的内容称( )。
(1)分子遗传学(2)个体遗传学(3)群体遗传学(4)细胞遗传学4.通常认为遗传学诞生于()年。
(1)1859 (2)1865 (3)1900 (4)19105.公认遗传学的奠基人是():(1)J·Lamarck (2)T·H·Morgan (3)G·J·Mendel (4)C·R·Darwin 6.公认细胞遗传学的奠基人是():(1)J·Lamarck (2)T·H·Morgan (3)G·J·Mendel (4)C·R·Darwin第1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一、名词解释1.同源染色体2.超数染色体3.无融合生殖4.核小体(nucleosome)5.染色体组型(karyotype)6.联会7.双受精8.胚乳直感9.单倍体10.细胞周期2、是非题(对打“√”,错打“×”)1.联会的每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个成员,在减数分裂的后期Ⅱ时发生分离,各自移向一极,于是分裂结果就形成单组染色体的大孢子或小孢子。
()2.在减数分裂后期Ⅰ,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分离分别进入细胞的两极,实现染色体数目减半。
()3.高等植物的大孢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所产生的4个大孢子都可发育为胚囊。
()4.在一个成熟的单倍体卵中有36条染色体,其中18条一定来自父方。
()5.外表相同的个体,有时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后代,这主要是由于外界条件影响的结果。
()6.染色质和染色体都是由同样的物质构成的。
(完整版)遗传学课后答案
![(完整版)遗传学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4c09509ec3d5bbfd0a74e5.png)
第五章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1、哺乳动物中,雌雄比例大致接近1∶1,怎样解释?解:哺乳动物是XY型性别决定,雄性的染色体为XY,雌性的性染色体为XX。
雄性可产生含X和Y染色体的两类数目相等的配子,而雌性只产生一种含X染色体的配子。
精卵配子结合后产生含XY和XX两类数目相等的合子,因此雌雄比例大致接近1∶1。
2、你怎样区别某一性状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的?用例来说明。
答:进行正交和反交,如果正反交结果一样,为常染色体遗传;如果结果不一样(又不是表现为母本遗传),那属伴性遗传。
举例略。
3、在果蝇中,长翅(Vg)对残翅(vg)是显性,这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又红眼(W)对白眼(w)是显性,这基因在X染色体上。
果蝇的性决定是XY型,雌蝇是XX,雄蝇是XY,问下列交配所产生的子代,基因型和表型如何?(l)WwVgvg×wvgvg (2)wwVgvg×WVgvg解:上述交配图示如下:(1) WwVgvg ⨯ wvgvg:基因型:等比例的WwVgvg,WwVgvg,wwVgvg,wwvgvg,WYVgvg,WYvgvg,wYVgvg,wYvgvg。
表现型:等比例的红长♀,红残♀,白长♀,白残♀,红长♂,红残♂,白长♂,白残♂。
(2) wwVgvg ⨯ WVgvg:基因型:1WwVgVg :2WwVgvg :1Wwvgvg :1wYVgVg :2wYVgvg :1wYvgvg。
表现型:3红长♀:1红残♀:3白长♂:1白残♂。
4、纯种芦花雄鸡和非芦花母鸡交配,得到子一代。
子一代个体互相交配,问子二代的芦花性状与性别的关系如何?解:家鸡性决定为ZW型,伴性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
于是,上述交配及其子代可图示如下:可见,雄鸡全部为芦花羽,雌鸡1/2芦花羽,1/2非芦花。
5、在鸡中,羽毛的显色需要显性基因C的存在,基因型cc的鸡总是白色。
我们已知道,羽毛的芦花斑纹是由伴性(或Z连锁)显性基因B控制的,而且雌鸡是异配性别。
遗传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遗传学课后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26dd3bee06eff9aef807e9.png)
Aa
A
a
AAa a
Aa
Chapter 3 Mendelian Genetics
1. 为什么分离现象比显、隐性现象有更重要的意义?
2. 在番茄中,红果色(R)对黄果色(r)是显性,问下列杂交可以产生哪些基因型、哪些 表现型,它们的比例如何?
(1)RR×rr
(2)Rr×rr
(3)Rr×Rr
(4) Rr×RR
答:
5×4=20 个 5×1=5 个 5×1=5 个 5×1=5 个
7. 马的二倍体染色体数是 64,驴的二倍体染色体数是 62。 (1)马和驴的杂种染色体数是多少? (2)如果马和驴之间在减数分裂时很少或没有配对,你是否能说明马-驴杂种是可育还是 不育? 答:(1)马和驴的杂种染色体数是 32+31=63。
6.在番茄中,缺刻叶和马铃薯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 C 控制缺刻叶,基因型 cc 是马 铃薯叶。紫茎和绿茎是另一相对性状,显性基因 A 控制紫茎,基因型 aa 的植株是绿茎。把 紫茎、马铃薯叶的纯合植株与绿茎、缺刻叶的纯合植株杂交,在 F2 中得到 9:3:3:1 的 分离比。如果把 F1(1)与紫茎、马铃薯叶亲本回交;(2)与绿茎、缺刻叶亲本回交;以及 (3)用双隐性植株测交时,下代表型比例如何?
(5)rr×rr
解:
1/2 1R/2 R1/2 r 1/2 r R
1r/2 RRr 1/4 RR 1/4 Rr r 1/2 Rr 1/2 rr 1/2 r 1/4 Rr 1/4 rr
一种基因型 1/2 R 1/2 r 两种基因型
两种基因型
一种表现型
两种表现型
R 1/2 Rr 1/2 Rr 种表现型
三种基因型
出:(1)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图; (2)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图。
全部遗传学作业答案
![全部遗传学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2c1273168884868762d645.png)
第一章遗传的分子基础一、解释下列名词:1、细菌的转化:指某一受体细菌通过直接吸收来自另一来自供体细菌游离DNA, 从而获得供体细菌的相应遗传性状的现象.2、Chargaff 第一碱基当量定律:不同物种的DNA碱基组成显著不同,但腺嘌呤(A)的总摩尔数等于胸腺嘧啶(T),而鸟嘌呤(G)的总摩尔数等于胞啶啶(C).即3、Chargaff 第二碱基当量定律:在完整的单链DNA中,腺嘌呤(A)的总摩尔数等于胸腺嘧啶(T),而鸟嘌呤(G)的总摩尔数等于胞啶啶(C).4、启动子(promotor)是结构基因上游的一段DNA序列,是RNA聚合酶和基本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包含着一个转录启始位点和TATA框(TATAAAAG)。
5、内含子和外显子6、增强子(enhancer)是活化因子结合的DNA序列,活化因子与增强子结合后,通过作用位于启动子的RNA聚合酶提高转录效率。
增强子有时与启动子间隔数万个bp。
7、断裂基因(split gene):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的DNA序列由编码序列和非编码序列两部分组成,编码序列是不连续的,被非编码序列分割开来,故称为断裂基因(split gene)。
8、半保留复制:DNA复制时分别以两条链互为模板,而合成两条互补新链;每个子代DNA分子含有一条旧链和一条新链的方式。
9、复制起点:DNA复制的起始位置,具有特殊的序列,可以被复制先导酶识别。
10、复制子:从起点到终点的DNA复制单位。
四.简答题1、试述基因概念的发展历程。
2、试述DNA复制的一般过程.3、以大肠杆菌为例,试述DNA转录为mRNA 的一般过程。
4、以大肠杆菌为例,试述蛋白质生物合成的一般过程。
5、试述真核生物DNA复制的特点.6、试述真核生物mRNA 转录后加工的过程与作用。
7、蛋白质在细胞合成后还有哪些后加工过程?8、图示中心法则,并作简要说明。
遗传学课程复习题第二章细胞遗传学基础一.名词解释:1、染色体: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整理)医学遗传学答案
![(整理)医学遗传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5e9d3fde80d4d8d15a4f4e.png)
医学遗传学(一)单选题(分数:20 分)1 . 近端着丝粒染色体之间通过着丝粒融合而形成的易位称为(3 )( 1 )分1. 单方易位2. 串联易位3. 罗伯逊易位4. 复杂易位2 . 四倍体的形成可能是(3 )( 1 )分1. 双雌受精2. 双雄受精3. 核内复制4. 不等交换3 . 嵌合体形成的原因可能是(2 )( 1 )分1. 卵裂过程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错误配对2. 卵裂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的不分离3. 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的丢失4 . 如果在某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在二倍体的基础上增加一条可形成(4 )( 1 )分1. 单倍体2. 三倍体3. 单体型4. 三体型5 . 46, XY, t(4; 6)(q35; q21)表示(2)( 1 )分1. 一女性体内发生了染色体的插入2. 一男性体内发生了染色体的易位3. 一男性带有等臂染色体4. 一女性个体带有易位型的畸变染色体6 . 如果染色体的数目在二倍体的基础上减少一条则形成(1)( 1 )分1. 单体型2. 三倍体3. 单倍体4. 三体型7 . 一个个体中含有不同染色体数目的三个细胞系, 这种情况称为(3 )( 1 )分1. 多倍体2. 非整倍体3. 嵌合体4. 三倍体8 . 染色体数目异常形成的可能原因是(4 )( 1 )分1. 染色体断裂和倒位2. 染色体倒位和不分离3. 染色体复制和着丝粒不分裂4. 染色体不分离和丢失9 . 染色体结构畸变的基础是(3 )( 1 )分1. 姐妹染色单体交换2. 染色体核内复制3. 染色体断裂及断裂之后的异常重排4. 染色体不分离10 . 某种人类肿瘤细胞染色体数为69条,称为(4 )( 1 )分1. 超二倍体3. 四倍体4. 三倍体11 . 若某一个体核型为46, XX/47, XX, +21则表明该个体为(2 )( 1 )分1. 常染色体结构异常2. 常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嵌合体3. 性染色体结构异常4. 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嵌合体12 . 某种人类肿瘤细胞染色体数为56条,称为(1)( 1 )分1. 超二倍体2. 亚二倍体3. 亚倍体4. 亚三倍体13 . 染色体非整倍性改变的机理可能是(4 )( 1 )分1. 染色体断裂及断裂之后的异常重排2. 染色体易位3. 染色体倒位4. 染色体不分离14 . 在核型中的每对染色体,其中一条来自父方的精子,一条来自母方的卵子,在形态结构上基本相同,称为(4 )( 1 )分1. 染色单体2. 姐妹异染单体3. 非姐妹染色单体4. 同源染色体15 . 按照ISCN 的标准系统,1号染色体,短臂,3 区,1带应表示为(1 )( 1 )分1. 1p312. 1q313. 1p3.14. 1q3.116 .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1)( 1 )分1. 同一物质在细胞的不同时期的两种不同的存在形式2. 不同物质在细胞的不同时期的两种不同的存在形式3. 同一物质在细胞的同一时期的不同表现4. 不同物质在细胞的同一时期的不同表现1. 螺旋化程度高,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2. 螺旋化程度低,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3. 螺旋化程度高,无转录活性的染色质4. 螺旋化程度低,无转录活性的染色质18 . 真核细胞中染色体主要是由(2 )( 1 )分1. DNA和RNA组成2. DNA和组蛋白质组成3. RNA和蛋白质组成4. 核酸和非组蛋白质组成19 . 经检测发现,某个体的细胞核中有2个X小体,表明该个体一个体细胞中有(3)条X染色体( 1 )分1. 12. 23. 34. 420 . 根据ISCN,人类C组染色体数目为(4)( 1 )分1. 7对2. 6对3. 6对+X染色体4. 7对+X染色体(二)单选题(分数:20 分)1 . 对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的基因型主要为(2 )( 1 )分1. AA2. Aa3. aa4. XAXa2 . 下列哪一点不符合数量性状的变异的特点(3 )( 1 )分1. 相对性状存在着一系列中间过渡类型2. 在一个群体是连续的3. 相对性状间差异明显4. 分布近似于正态曲线3 . 在一个随机杂交的群体中,多基因遗传的变异范围广泛,大多数个体接近于中间类型,极端变异的个体很少。
(完整版)遗传学考试题库(汇总)(含答案)
![(完整版)遗传学考试题库(汇总)(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10b719a0116c175e0e485b.png)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遗传学:研究生物遗传与变异的科学。
变异(variation):指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各个个体之间总是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有时子代甚至产生与亲代完全不同形状表现的现象。
遗传(heredity):指在生物繁殖过程中,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各个体之间在各方面相似的现象。
二、填空题在遗传学的发展过程中,Lamarck提出了器官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等学说;达尔文发表了著名的物种起源,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物进化理论;于1892年提出了种质学说,认为生物体是由体质和种质两部分组成的;孟德尔于1866,认为性状的遗传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并提出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摩尔根以果蝇为材料,确定了基因的连锁程度,创立了基因学说。
沃特森和克里克提出了著名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式,揭开了分子遗传学的序幕。
遗传和变异以及自然选择是形成物种的三大因素。
三、选择题1、被遗传学家作为研究对象的理想生物,应具有哪些特征?以下选项中属于这些特征的有:( D )A.相对较短的生命周期B.种群中的各个个体的遗传差异较大C.每次交配产生大量的子代D.以上均是理想的特征2、最早根据杂交实验的结果建立起遗传学基本原理的科学家是:( )A James D. WatsonB Barbara McClintockC AristotleD Gregor Mendel3、以下几种真核生物,遗传学家已广泛研究的包括:( )A 酵母B 果蝇C 玉米D 以上选项均是4、根据红色面包霉的研究,提出“一个基因一种酶”理论的科学家是:()A Avery O. TB Barbara McClintockC Beadle G. WD Gregor Mendel三、简答题如何辩证的理解遗传和变异的关系?遗传与变异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变异是绝对的、发展的;遗传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性,变异是生物进化产生新性状的源泉,是动植物新品种选育的物质基础;遗传和变异都有与环境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完整版)遗传学课后答案
![(完整版)遗传学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2ad75b9b89680202d8256a.png)
gareirbeingareg间的交换值,你预期s种表型的比例如何?h i n gs i n t、双杂合体产生的配子比例可以用测交来估算。
现有一交配如下:)独立分配时,p=?llthingsin)这三个基因在第二染色体上的顺序如何?αβγ/+++×αβγ/αβγan r be i n g 解:分析表列子囊得知:后面4类型子囊是由于突变基因与其等位的野生型基因色单体间,机会相等,请画出四种可能的双交换,并分别写出子囊的基因型。
imeandA202+208≠372位于上面一个X染色体的某处,但不知其确切位置。
经杂交后,个雄性子代,其表型如下: 为简易起见,不考虑多次交换,而且已经知道所给的基因顺序是正确的。
请写出这些r e g o o d f o r s o 8.为了能在接合后检出重组子,必须要有一个可供选择用的供体标记基因,这样可以认出重组子。
另一方面,在选择重组子的时候,为了不选择供体细胞本身,必须防止供体菌株的继续存在,换句话说,供体菌株也应带有一个特殊的标记,能使它自己不被选择。
例如供体菌株是链霉素敏感的,这样当结合体(conjugants )在含有链霉素的培养基上生长时,供体菌株就被杀死了。
现在要问:如果一个Hfr 菌株是链霉素敏感的,你认为这个基因应位于染色体的那一端为好,是在起始端还是在末端?解:在末端为好,这样能保证重组子不会被淘汰。
9.有一个环境条件能使T 偶数噬菌体(T-even phages )吸附到寄主细胞上,这个环境条件就是色氨酸的存在。
这种噬菌体称为色氨酸需要型(C )。
然而某些噬菌体突变成色氨酸非依赖型(C +)。
有趣的是,当用C 和C +噬菌体感染细菌时,将近一半的色氨酸非依赖型子代在进一步的实验中表现为基因型C 。
你如何解释这个发现?解:首先,这不可能是回复突变,因为这里的频率是1/2。
应该注意的是,这里进行的是C 和C +对寄主的混合感染。
当两种类型噬菌体同时感染同一寄主细胞时,两者在同一寄主细胞中增殖,同时,各自按照本身的遗传组成指导合成其外壳蛋白质,以便组装成成熟的噬菌体颗粒。
遗传学课后习题答案刘祖洞完整版pdf
![遗传学课后习题答案刘祖洞完整版pdf](https://img.taocdn.com/s3/m/5a60e60d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d3.png)
遗传学课后习题答案刘祖洞完整版pdf农学院普通遗传学教研组第一章绪论(练习)一、解释下列名词:遗传学,遗传,变异二、什么是遗传学?为什么说遗传学诞生于1900年?三、在达尔文前后有哪些思想与达尔文理论有联系?四、和是生物界最普遍和最基本的两个特征。
五、、和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
第一章绪论(参考答案)一、遗传学: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
遗传: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就是遗传。
变异: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总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二、答:真正系统研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从孟德尔开始的。
他在前人植物杂交试验的基础上,于1856-1864年从事豌豆杂交试验,进行细致的后代记载和统计分析,1866年发表“植物杂交试验”论文,首次提出分离和独立分配两个遗传基本规律,认为性状遗传是受细胞里的遗传因子控制的。
这一重要理论当时未能受到重视,直到1900年,狄.弗里斯、柴马克和柯伦斯三人同时重新发现孟德尔规律,这时才引起人们的重视,所以说遗传学诞生于1900年。
三、答:达尔文前的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达尔文后的魏斯曼的种质连续论等。
四、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最普遍和最基本的两个特征。
五、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练习)一、解释下列名词:染色体染色单体着丝点细胞周期同源染色体异源染色体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单倍体联会胚乳直感果实直感二、植物的10个花粉母细胞可以形成:多少花粉粒?多少精核?多少管核?又10个卵母细胞可以形成:多少胚囊?多少卵细胞?多少极核?多少助细胞?多少反足细胞?三、玉米体细胞里有10对染色体,写出下列各组织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四、假定一个杂种细胞里含有3对染色体,其中A、B、C来自父本、A’、B’、C’来自母本。
通过减数分裂能形成几种配子?写出各种配子的染色体组成。
五、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在遗传学上各有什么意义?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有什么不同?用图解表示并加以说明。
遗传学习题附答案
![遗传学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cfed21a32d7375a5178000.png)
1.ABCDE 2、BE 3、BCD
(三)名词解释
1.先天性疾病:先天性疾病是指个体出生后即表现出来的疾病。
2.家族性疾病:家族性疾病是指表现出家族聚集现象的疾病,即一个家族中有两个以上的成员患病。
(四)问答题
1.遗传病的特征(1).遗传物质发生改变.(2)绝大多数遗传物质的改变发生在生殖细胞内,故具有向下一代垂直传递的现象.(3)遗传病的发生可能与环境因素无关,也可能是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遗传因素起主导作用,而一般的疾病则与遗传物质无关,仅是环境因素的结果.
3.属于不规则显性的遗传病为
A.软骨发育不全 B.多指症 C.Huntington舞蹈病 D.短指症 E.早秃
4.属于从性显性的遗传病为
A.软骨发育不全 B.多指症 C.Huntington舞蹈病 D.短指症 E.早秃
(五)填空题
1.转录 翻译 2.加帽、加尾、剪接
第三章 基因突变
(一)A型选择题
1.属于颠换的碱基替换为
A.G和T B.A和G C.T和C D.C和U E.T和U
2.同类碱基之间发生替换的突变为
A.移码突变 B.动态突变 C.片段突变 D.转换 E.颠换
4.hnRNA的修饰、加工过程包括:
A.戴帽 B.加尾 C.切除内含子,拼接外显子 D、在细胞质中进行加工、修饰 E.螺旋
(三)名词解释
1.基因组 2.多基因家族 3.GT-AG法则
(四)问答题
1、简述断裂基因的特点
2.说明RNA编辑的生物学意义
(五)填空题
条多肽链 E、一个基因一种蛋白质
3、现代遗传学认为,基因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参考答案
1. 图中所示的事一个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苯丙酮尿症(PKU)的系谱
题解 a:系谱中各成员基因型见下图
(a) 尽可能多的列出各成员的基因型。
(b) 如果A和B结婚,则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患PKU的概率为多大?
(c) 如果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是正常的,则他们的第二个孩子患PKU的概率
(d) 如果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患病,则他们第二个孩子正常的概率是多大?
b:1/4X1/3X1/4=1/48
c:1/48
d:3/4
2. 在小鼠中,等位基因 A 引起黄色皮毛,纯合时不致死。
等位基因 R 可以单独引起黑色皮毛。
当 A 和 R 在一起时,引起灰色皮毛;当 a 和 r 在一起时,引起白色皮毛。
一个灰色的雄鼠和一个黄色雌鼠交配,F1 表型如下:
3/8 黄色小鼠, 3/8 灰色小鼠, 1/8 黑色小鼠, 1/8 白色小鼠。
请写出亲本的基因型。
A_rr A_R_ aaR_ aarr
3. 果蝇中野生型眼色的色素的产生必需显性等位基因 A。
第二个独立的显性基因 P 使得色素呈紫色,但它处于隐性地位时眼色仍为红色。
不产生色素的个体的眼睛呈白色。
两个纯系杂交,结果如下:
AX P AX p aX P aX p AX p AAX P X p 紫AAX p X p 红AaX P X p 紫AaX p X p 红AY AAX P Y 紫AAX p Y 红AaX P Y 紫AaX p Y 红aX p AaX P X p 紫AaX p X p 红aaX P X p 白aaX p X p 白aY AaX P Y 紫AaX p Y 红aaX P Y白aaX p Y 白
解释它的遗传模式,并写出亲本、F1 和 F2 的基因型。
A/a位于常染色体上,P/p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型aa 的个体眼睛呈白色,
基因型A_X P_ 的个体眼睛呈紫色,基因型A_X p X p、 A_X p Y的个体眼睛呈红色。
4. 一条真实遗传的棕色狗和一条真实遗传的白色狗交配,所有F1 的表型都是白色的。
F1 自交得到的 F2 中有 118 条白色狗、32 条黑色狗和 10 条棕色狗。
给出这一结果的遗传学解释。
5. 假设在矮牵牛的花瓣中存在着两种色素,红色和蓝色,者混合呈现出正常的紫色.两种色素的生化合成途径如下的示.“白色”是指该复合物不是色素.(白色的花瓣是完全缺乏色素的结果.)红色素是由一个黄色的中间产物形成的,这个中间产物的浓度在有颜色的花瓣中的含量是很少的.
第三条途径中的复合物不影响红色素和蓝色素途径,正常情况下也不参与花瓣中的色素,但是当它的中间产物之一的浓度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转变为红色素合成途径中的黄色中间产物.
下图中,A到E代表酶:它们相应的基因可以用同一字母来表示,假设这些基因是非连锁的.
E
途径1 …→白色1 →蓝色
A B
途径2 …→白色2→黄色→红色
C↑
D
途径3 …→白色3→白色4
假设野生型的基因是显,并且有编码酶的功能,隐性基因表示缺乏这种功能.若已知F2的表型及其比率如下,试推断杂交的亲本的基因型是怎样的组合方式.
a.9紫色∶3绿色∶4蓝色
b.9紫色∶3红色∶3蓝色∶1白色
c.13∶3蓝色
d.9紫色∶3红色∶3绿色∶1黄色
(注意:蓝色和黄色混合形成绿色;假设所有的突变都是非致死的.)
编辑有问题,白色3通过C到黄色,通过D到白色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