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地图编制案例分析
测绘案例分析-——地图编制
6
4.编图资料情况
根据《全图》编制目的、内容设计和比例尺,选择收集了大量 的最新相关资料。
(1)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制作的1:100万中国数字地图 (2019版)。
(2)国家测绘局2019年版的《中国国界线画法标准样图》 (1:100万),用于更新与校正中国国界。
中国陆地边界长约2.28万千米,东邻朝鲜,东北接俄罗斯, 北邻蒙古,西北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相依,西跟吉尔吉斯斯坦、 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接壤,西南和印度、尼泊尔、锡 金、不丹相靠,南与缅甸、老挝、越南毗邻。
4
2.制图区域地理概况
中国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海峡自北起有渤海海峡、
台湾海峡、巴士海峡、琼州海峡;中国近海有渤海(是中国内
(2)比例尺表示形式设计要求
采用数字比例尺和复式比例尺相结合的方式。
11
(3)地图内容的选择与表示 要求
《全图》中要反映出我国陆地主要水系的空间分布和总体特征。
《全图》中海洋要素的表示要正确反映出我国海岸基本特征和海
域的空间分布。《全图》采用地貌晕渲法表示中国的地势走向、
地貌形态,并用地貌符号表示出山隘、岩溶、沙漠、冰川、雪被、
8
5.地图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和 规格
1)地图精度 地图要素相对经线和纬线的交叉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为:图上 ±0.75 mm,最大不超过±1.1 mm (2)地图规格 《全图》成图尺寸为:2950×2140mm,印刷成品为9全张 拼幅形式。采用矩形的分幅设计,版面由主区、邻区、图例、附 图、图名、比例尺和图外要素组成,南海诸岛采用1:500万的 附图形式置于右下角,图例以矩形开窗形式配置在图面的左下角。 《全图》采用157克铜版纸(787×1092mm)的CMYK四色 印刷方式,装帧采用压膜后拼接加卷轴的精装挂图形式。 (3)地图接边
怎么用地图做分析图?手把手教您制作地图分析图
怎么用地图做分析图?手把手教您制作地图分析图
使用地图来分析数据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据。
地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可视化数据,从而更容易理解数据的趋势和变化。
地图分析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据,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数据的分布情况,以及数据之间的关系。
地图分析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现数据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地分析数据。
使用地图分析图的步骤如下:
1. 首先,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数据,包括地理位置数据,以及要分析的数据。
2. 然后,使用地图分析软件,将数据可视化,并将数据放置在地图上。
3. 接下来,可以使用地图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比如可以查看数据的分布情况,以及数据之间的关系。
4. 最后,可以根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并做出相应的决策。
使用地图分析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据,从而更好地分析数据,并做出更好的决策。
地图制图案例分析题-乔俊军
三、案例分析题有某省的县市挂图工程编辑技术设计书如下。
1. 任务概述1.1 任务来源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各项建设事业日新月异的变化,××省测绘局将在全省的范围内,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搜集的现势资料,运用地图数据库和现代地图编制与出版一体化技术,编制公开出版的县市挂图,以满足全省各县市对地图的迫切需求。
本项目作为该省的基础性重点测绘工程,项目名称定为“××省县市挂图编制工程”。
1.2 制图区域范围全省及周边区域。
1.3 任务量编制全省各县市挂图100幅。
1.4 完成日期要求于××××年××月完成。
2. 制图区域地理概况制图区域一半以上为平原,其它为丘陵和山地,它们之间的比例大约是2∶1∶1,高差约在50m~500m之间。
平原地区水网密布,居民地和交通密集,是该省的主要经济发展区,也是地理要素变化较大的区域。
丘陵和山地居民地较稀疏,但植被覆盖率较高,是发展林果业、畜牧业的主要基地……。
3. 制图资料情况3.1 基础地理数据由于制图区域内各县市的面积差异不大,成图比例尺大约在1∶20万~1∶30万之间,宜采用1∶2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作为基础数据。
国家1∶2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由地形数据库、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库、地名数据库三部分构成。
3.1.1 地形数据库:以矢量方式存储管理1∶25万地形图上的境界、水系、交通、居民地、地貌等要素。
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ARC/INFO 7.1版。
3.1.2 数字高程模(DEM):以格网点方式存储和管理1∶25万地形图上地形起伏高程信息和海底深度信息。
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ARC/INFO7.1版。
3.1.3 地名数据库:以关系数据库方式存储和管理1∶25万地形图上的各类地名信息。
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ORACLA 7.0版。
3.2 搜集的现势资料由于1∶2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资料截止时间为1995年底,部分重要的内容更新资料截止时间为1997年底,所以需要广泛搜集包括行政区划、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乡道、铁路、乡、镇以上(包括乡、镇)行政等级居民地、铁路、大型水利工程、沿海滩涂等在内的现势资料。
测绘十大案例整理
⏹1【案例简析】⏹吉林省×××报社非法刊登国家版图图形案案情:吉林省长春市×××报社在2006年6月28日《×××报》第4版刊登××集团形象宣传广告中使用的国家版图图形,未按照规定送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国家版图图形存在严重错误⏹分析:该报社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编制出版管理条例》第十七条、第十八条规定,该条例第十七条、第十八条分别规定:“出版或者展示未出版的绘有国界线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界线地图(含图书、报刊插图、示意图)的,在地图印刷或者展示前,应当依照下列规定送审试制样图一式两份:绘有国界线的地图,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的地图,以及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地图,报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地方性地图,报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管理测绘工作的部门或者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历史地图、世界地图和时事宣传图,报外交部和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审核。
”“出版或者展示未出版的全国性和地方性专题地图的,在地图印刷或者展示前,其试制样图的专业内容应当分别报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审核。
”⏹所以,吉林省测绘局于2006年10月30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编制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管理测绘工作的部门责令停止发行、销售、展示,对有关地图出版社处以300元以上lO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注销有关地图出版社的地图出版资格:⏹2【案例简析】⏹北京××(青海)综合超市有限公司未经审核违法展示地图案⏹案情:2007年5月,青海省测绘局在进行地图市场检查过程中发现,北京××(青海)综合超市有限公司在西宁市城东区××超市一楼至二楼电梯口展示的“中国地区分布图”和一楼至二楼楼梯护栏上及超市内展示和悬挂的“立白”洗涤用品广告中使用的中国地图图形有问题。
《地图制图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地图制图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地图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地图制图技术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制图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地图分析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3. 德育目标:通过课程思政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
二、教学内容与安排本课程主要包括地图基础知识、地图投影、地图符号、地图色彩、地图编制等几个方面。
在教学安排上,我们将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学生逐步掌握地图制图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三、思政元素融入方式1. 引导学生了解地图的重要性和作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可以结合国家地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地图对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严谨治学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
在教学中,通过强调地图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术道德观念,追求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3. 鼓励学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在讲解地图编制的历史和发展时,可以结合中国古代地图学家的成就和贡献,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通过课堂讲解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图制图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地图制图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地图制图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1. 过程性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实际操作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 总结性评价:结合期末考试,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水平进行全面评估。
3. 反馈与改进: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结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2012 注册测绘师地图制图案例分析
地图编制流程-计算机地图编制工艺案例
湖北省政府要求制作“农作物产量图”。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采用4开本大小 ,比例尺为1:150万。… 具体要求:反映县单产水平和总量等…. 地图底图 挂图地理底图应表示主要基础地理要素,….(内容); 专题要素…..(要素) 收集资料: 1、湖北省2008年统计年鉴,《产量图》基本 资料; 2、湖北省1:100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编 制《产量图》底图基础资料; 3、湖北农业厅收集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最 新资料,《产量图补充资料》 问题: 1、简述《产量图》编制工艺流程;
二、常用投影
1、墨卡托(正轴等角圆柱)投影:海图 2、高斯-克吕格(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3、正轴等角割圆锥投影:分省地图,也可采用宽带高斯投影(经差9度)
4、南海单独成图,正轴圆柱投影。
延伸考题:1、如何针对某区域选择投影及理由。
地图设计投影案例分析
湖北省政府要求制作“农作物产量图”。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东经108度21分42秒至116度7分50秒,北纬29度1分53秒至33度6 分47秒。采用4开本大小,比例尺为1:150万。… 具体要求:反映县单产水平和总量等…. 挂图地理底图应表示主要基础地理要素,….(内容); 专题要素…..(要素) 收集资料: 1、。。。 问题: 说明该挂图应选择投影和理由。 答案: 1、正轴等角(割)圆锥投影 理由:小比例尺,要求变形较小,强调区域形状整体效果,平面图形形状不变,采用 等角投影。 中纬度地区,适合圆锥投影,因单幅图,且幅面不大,可采用单标准纬线圆锥投影。 个人认为:答案不唯一,可选择宽高斯投影。
地图编制流程-地图设计开本
一、开本、纸张及印刷尺寸考虑(根据实际需求,参考尺寸) 与分幅和比例尺设计相关 。仅了解,不作为重要考点。 一张纸从初始状态到印刷完成的流程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309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测绘案例分析--地图制图
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测绘案例分析--地图制图1普通地图编制1.1地图制图资料收集、分析和利用(P175)[熟悉]:按其在编图中的使用情况,需收集的资料主要包括:基本资料、补充资料、参考资料。
要对基本资料的保障情况及补充资料、参考资料的具体来源和质量进行分析评价。
(1)在编辑设计准备工作中,要充分了解制图区域的资料情况,广泛收集可用于编绘地图的各种最新资料。
(2)对收集到的资料应全面地进行分析、研究,以确定基本资料、补充资料和参考资料。
(3)基本资料的选用应截至编绘作业之前。
现势资料一般截至地图数据输出(发片)之前。
1.2地图分幅设计分析(P175)[熟悉]:1.统一分幅地图的分幅设计分幅地图的图廓可能是经纬线,也可能是一个适当尺寸的矩形。
(1)经纬线分幅面。
在具体使用中常采取合幅、破图廓或设计补充图幅、设置重叠边带等分幅设计来弥补其缺点,使之更加完善。
经纬线分幅地图,在分图幅投影时,会产生拼接时的裂隙。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往往设置一个重叠边带。
(2)矩形分幅。
需考虑纸张、印刷机的规格及使用等因素。
2.内分幅地图的分幅设计内分幅地图是区域性地图,特别是多幅拼接挂图的分幅形式,其外框是一个大的矩形,内部各图幅的图廓也都是矩形,沿图廓拼接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图面。
在实施分幅时,要顾及以下各因素:(1)纸张规格(2)印刷条件(3)主区在总图廓中基本对称,同时要照顾到同周围地区的经济和交通联系,在两者有矛盾时往往会优先照顾后者。
(4)内分幅的各图幅的印刷面积尽可能平衡。
(5)其他要求:分幅时还应照顾到图面配置和尽量不破坏重要目标的完整等。
3.内分幅地图设计的方法(1)在工作底图上量取区域范围的尺寸(2)换算成新编图上的长度并与纸张和印刷机的规格相比较(3)确定分幅线的位置和每幅图的尺寸1.3地图数学基础和比例尺设计分析(P176)[掌握]:设计或选择一个适合于新编地图的地图投影(确定变形性质,标准纬线或中央经线的位置、经纬线密度、范围等),确定地图比例尺和地图的定向等。
实例-普通地图、专题地图组成要素分析
作业1: 自选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各一幅,分析在图上组成要素。
普通地图:贵州省政区图图 1 贵州省政区图[概况]:贵州省简称黔或贵,该贵州省政区图的比例尺为1:1,500,000。
本张地图的基本特征是采用了圆锥投影,北京1954坐标系,把制图对象的地理位置及范围,用十分概括与抽象的符号加以表示出来。
作为对客观事物的抽象表示----符号,它的用途主要是能较好的表示贵州省的各地级、县级行政区,并且准确的表达了铁路、国道、省道、河流湖泊水库及国家自然保护区界的分布。
从图中贵州省所处的经纬度课得知,贵州省处于103°E~110°E与24°N~29°N经纬度之间。
这一经纬带属于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但气候的多样性明显。
因海拔高,纬度低,地处亚热带东亚大陆,是比较著名的季风区:又因地处庞大的青藏高原东侧,云贵高原东部斜坡地带,海拔高差大,造成气候的复杂多样性,省中部气候温和,南北冷暖各异,山地与河谷气温悬殊,降雨量情况也有较大不同,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
在地图的左下方有地图图例,根据该图例,我获得了以下信息:从整幅图可以看出,贵州省现辖贵阳、六盘水、遵义、安顺4个地级市,黔西南、黔东南、黔南3个自治州,毕节、铜仁2个地区,9个县级市、10个市辖区、56个县、11个自治区、2个特区。
贵州省境内河网密集,水系发达,湖泊颇多,但规模都较小,主要河流有乌江、清水江、六冲河、赤水河、北盘江、都柳江、红水河等。
此外,在黔南与铜仁地区个有一个国家自然保护区。
从图例中的铁路、公路、道、省道,结合贵州省政区图,可知贵州省的交通比较不发达。
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的内陆山区省份。
从图中看出,现已形成以贵阳为中心的铁路、公路相结合的运输网络,基本形成了横连东西、纵贯南北、辐射全省、连接周边的交通运输网。
图 2 图例在这幅图的左上角,给出了贵州省在全国地理位置的示意图,可以看出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云贵高原的东部,周边分别与重庆、四川、湖南、广西、云南等省(直辖市、自治区)接壤。
测绘案例分析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3)
测绘案例分析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3)(1~4/共62题)案例分析题第1题计算该重复基线长度较差的最大允许值,并判定其是否越限。
第2题计算该独立闭合环坐标与坐标分量的闭合差的限差值,并判定闭合差是否越限。
第3题简述该项目GPS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
第4题简述该项目1980西安坐标系与独立坐标系关系的建立方法及步骤。
下一题(5~6/共62题)案例分析题某化工厂全部建设完成后,某测绘单位承担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项目,厂区面积1.5km2。
项目要求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主要包括《1:500、1:1000、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范》(GB/T 14912—2005),《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
地形图图幅按地形分幅,规格为50cm×50cm。
在测区置放投影完成后,按3个作业组测图进行了测区划分,作业组按野外全要素进行了作业数据采集、编辑处理、测区接边等工作,最终提交的成果资料包括:①测图控制点硬点图、水准路线图、埋石点点之记;②地形图数据文件、元数据文件等各种数据文件;③输出的地形图;④产品检查报告等内容。
问题:第5题计算该厂区面积折合满幅1:500地形图图幅数量。
第6题补充完善提交的成果资料中所缺少的内容。
上一题下一题(7~9/共62题)案例分析题为了满足某市数字城市建设的需要,某市计划生产该地区的1:2000比例尺的数字正射影像图(DOM)和1:2000比例尺数字地形图。
已于××××年××月完成了全部测区的航空摄影工作;并完成了区域网外业控制点的布设和测量工作,现阶段的工作是完成全部测区的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空三加密)的任务。
1.测区概况测区为华北地区的一个地级市,总面积约3500km2。
全测区包含平地和丘陵地两种地形,其中,绝大多数是平地,约占整个测区80%的面积,主要位于测区南部的大部分地区;测区内有少量丘陵地区,主要集中在测区的北部,其面积约占整个测区面积的20%;测区内海拔高度平地低点为24m,丘陵地最高海拔352m。
案例分析——地图制图 上 臭前辈
测绘案例分析——地图制图(上)=============================================================================================第一类:技术设计书内容(记住要点。
案例、综合、法规都有出题的概率)问题1:地图制图专业技术设计书的内容。
答:地图制图专业技术设计书的内容有:任务概述,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引用文件,成果(或产品)规格和主要技术指标,设计方案。
(5个要点)其中设计方案包括:软硬件配置,技术路线和流程,作业过程、作业方法和技术要求,质量控制环节和质量检查的主要要求,最终提交和归档成果和资料的内容及要求。
(5个要点)第二类:资料分析利用(抄题目中已收集到的资料,并分别做出处理意见)问题2:简述说明题目中提供的已有资料的分析利用方案。
资料分析的问题与题目结合较紧,而处理有例可循。
仔细看在题目中提供已收集到的具体资料,将题目所列资料要全部处理。
题目中已收集的资料中也会提供无用资料做干扰。
答:(资料的分析、利用:分析就是按完整性、权威性、现势性做评价,分别归于基本资料、补充资料和参考资料三类,列出以及资料利用方案等。
利用方案就是指将有用的已收集资料,作出的具体利用处理。
)(专题图的专题地图部分:说明作者原图或其他专题资料的形式、质量情况,并对其利用方案加以说明。
)答例:(分析:***性最好,可做新编地图的***使用。
利用:用于对本图***进行更新。
具体如下例)收集到的1:10000基础测绘DLG数据资料,其完整性、权威性最好,现势性满足要求,可做新编地图的基本资料使用。
作本图全部要素的基础数据使用。
收集到最新的地名资料,其现势性最好,可做新编地图的地名的补充资料使用,用于对本图地名要素进行更新。
收集到最新的公路资料,其现势性最好,可做新编地图的公路的补充资料使用,用于对本图公路要素进行更新。
收集到其他比例尺的地图(或地图集)资料,其权威性较好,可做新编地图疑问处的参考资料使用,对本图某要素疑问之处做判断参考依据使用。
幼儿园地图制作案例研究
幼儿园地图制作案例研究
主题:幼儿园地图制作
要求:从需求分析、制作过程及效果呈现三个方面对幼儿园地图制作案例进行研究。
需求分析:
某幼儿园需要制作一份地图,方便家长和新生了解园内设施和区域分布,帮助家长顺利找到自己孩子的班级,提高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沟通和协作,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质量。
制作过程:
1. 收集资料:首先要了解幼儿园园区总体布局,各个区域的具体功能和设施;同时,还需要收集各个班级的信息,包括地理位置、班级名称等。
2. 制作手绘草图:根据前期收集的资料,先进行手绘草图,确定整体布局和各个区域的大小与位置,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园区进行合理划分,避免出现空洞、重叠等问题。
3. 设计美化:完成草图后,需要进行版式设计和美化,如选择适合幼
儿园特点的字体和颜色,为各个功能区域添加符号和图标等。
4. 完成制作:最后将所有元素组合起来,使用制图软件(如地图软件、PS等)完成地图制作,生产一张高质量、彩色的地图。
效果呈现:
通过地图制作,幼儿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首先,地图提高了幼儿园
的形象,为家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次,地图方便了家长的了解和
使用,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升了教育教学效率。
此外,地图
也增强了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为家长与学校之间建立了
更加紧密的联系,展现了园所的人文关怀和服务水平。
总结:
幼儿园地图的设计和制作虽然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技巧,但其它应用和
效果各方面方面来看,是值得推荐和实施的,它是幼儿园品牌形象、
协调管理和服务质量的体现,也是家长和幼儿园之间沟通桥梁的一种
重要载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ppt
7
5.地图产品主要Βιβλιοθήκη 术指标和 规格1)地图精度 地图要素相对经线和纬线的交叉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为:图上 ±0.75 mm,最大不超过±1.1 mm (2)地图规格 《全图》成图尺寸为:2950×2140mm,印刷成品为9全张 拼幅形式。采用矩形的分幅设计,版面由主区、邻区、图例、附 图、图名、比例尺和图外要素组成,南海诸岛采用1:500万的 附图形式置于右下角,图例以矩形开窗形式配置在图面的左下角。 《全图》采用157克铜版纸(787×1092mm)的CMYK四色 印刷方式,装帧采用压膜后拼接加卷轴的精装挂图形式。 (3)地图接边
(3)1:25万中国数字高程模型,空间分辨率为3"×3"。
(4)标有最新省界的1:100万MapGIS数据。
(5)中国地图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1:250万《中华人民共
和国全图》(以下简称旧版挂图)。
(6)中国地图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
政单位系列图》。
编辑ppt
6
4.编图资料情况
其中乡18064个,镇20226个。(截至2003年底)中国由34个
省级行政单元组成,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山西、河北、
陕西、甘肃、青海、湖北、河南、江西、湖南、广东、海南、台
湾、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四川、贵州、云南23个
省;内蒙古、西藏、新疆、宁夏、广西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北
京、天津、上海、重庆4个直辖市;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
普通地图编制案例
编辑ppt
1
一、 背景材料
1.任务概述 (1)任务来源 根据中图社要求,于2004年6月开始编制1:250万《中华人 民共和国全图》表示我国范围内的自然条件、政区分布、交通网 的空间分布及周边邻国的联系,作为各级政府部门办公用图。基 础地理信息中心可提供1:100万数据。项目名称为“《中华人民 共和国全图》的编制”。任务:地图设计、地图数据处理和制作 (2)制图区范围 整个中国,有些图幅还涉及到邻国一些区域。 (3)任务量与完成日期 任务量:地图设计、地图数据处理、地图制作。 完成日期:要求于2004年8月完成。
中国辽阔的海域上分布着5000多个岛屿,总面积约8万平
方千米。其中台湾岛最大,面积约3.57万平方千米;海南岛次之,
面积约3.35万平方千米。这两个岛各为中国的一个省。崇明岛位
居第三,面积为1083平方千米。此外如长山群岛、庙岛群岛、舟
山群岛、澎湖列岛、钓鱼岛列岛以及南海中的东沙群岛、西沙群
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等,都是中国的重要岛屿。这些岛屿及
(2)比例尺表示形式设计要求
采用数字比例尺和复式比例尺相结合的方式。
编辑ppt
10
(3)地图内容的选择与表示 要求
《全图》中要反映出我国陆地主要水系的空间分布和总体特征。
《全图》中海洋要素的表示要正确反映出我国海岸基本特征和海
域的空间分布。《全图》采用地貌晕渲法表示中国的地势走向、
地貌形态,并用地貌符号表示出山隘、岩溶、沙漠、冰川、雪被、
从区域上分,可划分为: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中南、华
南、西南七大块。
编辑ppt
5
4.编图资料情况
根据《全图》编制目的、内容设计和比例尺,选择收集了大量
的最新相关资料。
(1)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制作的1:100万中国数字地图
(2002版)。
(2)国家测绘局2001年版的《中国国界线画法标准样图》
(1:100万),用于更新与校正中国国界。
金、不丹相靠,南与缅甸、老挝、越编辑南pp毗t 邻。
3
2.制图区域地理概况
中国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海峡自北起有渤海海峡、
台湾海峡、巴士海峡、琼州海峡;中国近海有渤海(是中国内
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以东太平洋海区等5大海区;与中
国隔海相望的邻国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
亚和印度尼西亚。
其所属各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编制中应正确表
示出这些岛屿。
编辑ppt
4
3.政区概况
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共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
2个特别行政区;51个地区(州、盟);660个市,其中直辖市4
个,地级市282个,县级市374个;1642个县(自治县、旗、自
治旗、特区和林区);845个市辖区。全国乡镇总数38290个,
约5500千米;东起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汇合处(东经
135o多),西至新疆帕米尔高原(东经73o附近),东西相距约
5000千米。
中国陆地边界长约2.28万千米,东邻朝鲜,东北接俄罗斯,
北邻蒙古,西北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相依,西跟吉尔吉斯斯坦、
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接壤,西南和印度、尼泊尔、锡
火山、砾漠、风蚀残丘等典型地貌形态,并标注山脉(按照山脊
线标识)、盆地、沙漠、山峰、山隘等地貌名称。对我国县级以
上级别的居民地全部表示;对县级以下居民地优先选取乡镇。
相邻图幅对应层的同名要素接边较差不应超过地物点平面中 误差的2倍,不超过限差时平均配赋编辑;pp超t 过限差时应查清原因 8
编辑ppt
9
6.地图设计要求
(1)地图投影设计要求
本挂图要求地图要素平面图形变形小,为保证对全 国疆土范围的正确认知、感受,采用等角投影。附图 投影方式和主图一致。主图纬度范围:从北纬20°到 北纬56°,中央经线110°。附图纬度范围:从北纬 1°到北纬23°,中央经线114°。
(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3版)以及国家 民政部2004年2月公布的“2003年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变更 情况”。
(8)中国地图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形图》 (1:450万)。
(9)最新的界线资料。 (10)最新的水系资料。 (11)中国地图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世界分国地图》。 (12)《中国山脉资料图》(1974年版)。 (13)《中国河流、水运资料图》(1973年版)。
编辑ppt
2
2.制图区域地理概况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中国幅员辽
阔,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约占亚洲陆地面积的1/4,约
占全世界陆地面积的1/15,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
位。北起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北纬55°
多),南至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北纬40 °附近),南北相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