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学期知识点总结(全)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大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大总结

初二上物理知识点大总结第一部分声现象1. 声音的发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音。

2. 声的传播: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声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V固>V液>V气)真空不能传声。

3.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1)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

(2)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音只能使原声加强。

(3)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远(声纳系统)4. 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5. 响度: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6. 音色: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7. 噪声及来源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8. 声音等级的划分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9. 噪声减弱的途径: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10.声的利用:(1)利用声音传递信息(如B超、声纳、雷达等)(2)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洁牙、超声波碎石、清洗精密零件等)第二部分光现象及透镜应用(一)光的反射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3、光速: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 3×108 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C,玻璃中为2/3C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5、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6、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7、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8、理解: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9、两种反射现象(1)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2)漫反射: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0、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11、平面镜对光的作用:(1)成像(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1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2)像和物的大小相等(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13、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知识点大全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章机械运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单位:(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2)其它常见的长度单位及符号: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2、换算关系:1km=1000m=103m 1dm=0.1m=10-1m1cm=10-2m 1mm=10-3m 1μm=10-6m 1nm=10-9m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会放:左边刻度线与物体边缘对齐, 刻度平行并紧贴被测物体,不能歪斜。

(2)会读: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测量值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3)会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字和单位。

没有单位的记录是毫无意义的。

注意:使用前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观察量程和分度值的大小4、时间单位:国际单位:秒S其他单位:分min 小时 h5、换算关系:1min=60s 1h=60min=3600s6、测量工具:秒表。

停表7、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就叫误差。

我们不能消除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差不是错误。

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

8、误差的来源:(1)估读值跟真实值之间有一定的差异(2)仪器本身不准确(3)环境温度、湿度变化9、减小误差的办法:(1)多次测量取平均值(2)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3)改进测量方法10、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1)累积法:某些测量值太小,不便于用工具直接测量,从而采取把若干个小量累计在一起,使它们成为一个较大的量,再进行测量,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的值。

用这种方法能够测出细铁丝的直径或一张纸的厚度。

(2)平移法:当物体的长度不能直接测量时,就要想办法把它等值平移到物体的外部,再用刻度尺测量。

(3)化曲为直法:将弯曲的轨迹变成直线来测量。

如测量地图上的铁路线长度,可用棉线与它重合,再拉直测量。

用这种方法,可以测量圆的周长等。

(4)“滚轮”法:用一个已知周长的轮子沿曲线滚动,记下滚过的圈数,用圈数乘以轮子的周长,即为总长度,汽车里程表,就是根据这一道理制成的。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用知识点第一章 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拟的标准量叫做单位。

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根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 )、纳米(nm)。

1km=1 000m ;1dm=0.1m ;1cm=0.01m ;1mm=0.001m ;1μm=0.000 001m ;1nm=0.000 000 001m 。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根本单位是秒(s)。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1h=60min1min=60s 。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方法:屡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良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防止,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防止。

二、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适宜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最全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最全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长度单位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主单位: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km 103101m= 106 um = 109 nm103 mmdm 10 cm10310um 103 nmmm②数不变、记进率、化单位a. 大单位T小单位,乘以进率;b. 小单位T大单位,乘以进率的倒数;c. 规范使用科学计数法;d. 单位使用字母符号书写。

【典例1] 25km = _________ nm由km r nm ,下了四级台阶,进率为1012 所以25km = 25 x 1012 nm = 2.5 x 1013 nm由umm,上了两级台阶,进率为10-6所以25um = 25 x 10-6 m = 2.5 x 10-5 m25um = __________ m 、长度测量1km = 103 m,1.基本工具:刻度尺2•常用工具:直尺、皮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千分尺)3•刻度尺的使用:①使用前T三看:看零刻度线、看量程、看分度值。

②使用时T三会:会放: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侧要紧贴被测物体。

会读: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会记:记录的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4. 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①累积法(以多测少):多用于测量细微物体的直径或厚度。

L总公式为L - (N为数量)N例如:测一张纸的厚度或细金属丝的直径等。

②化曲为直法:用于测量曲线的长度。

用无弹性棉线与待测曲线重合,用刻度尺测出棉线长度即可。

例如:测蚊香的长度,树干的周长。

③滚轮法:先测出某圆的周长,让圆在待测曲线上滚动,记下圈数,用周长乘以圈数即可,多用于测较长曲线的长度。

例如:测操场的周长。

【注意】①测量时不可利用已磨损的零刻度线,但因零刻度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对齐物体时,千万不要忘记最后读数时减去这一整数刻度值。

②刻度尺较厚时,刻度线应紧贴被测物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下册知识点归纳(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下册知识点归纳(全)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章机械运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单位:(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2)其它常见的长度单位及符号: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2、换算关系:1km=1000m=103m 1dm=0.1m=10-1m1cm=10-2m 1mm=10-3m 1μm=10-6m 1nm=10-9m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会放:左边刻度线与物体边缘对齐, 刻度平行并紧贴被测物体,不能歪斜。

(2)会读: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测量值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3)会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字和单位。

没有单位的记录是毫无意义的。

注意:使用前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观察量程和分度值的大小4、时间单位:国际单位:秒S其他单位:分min 小时 h5、换算关系:1min=60s 1h=60min=3600s6、测量工具:秒表。

停表7、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就叫误差。

我们不能消除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差不是错误。

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

8、误差的来源:(1)估读值跟真实值之间有一定的差异(2)仪器本身不准确(3)环境温度、湿度变化9、减小误差的办法:(1)多次测量取平均值(2)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3)改进测量方法10、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1)累积法:某些测量值太小,不便于用工具直接测量,从而采取把若干个小量累计在一起,使它们成为一个较大的量,再进行测量,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的值。

用这种方法能够测出细铁丝的直径或一张纸的厚度。

(2)平移法:当物体的长度不能直接测量时,就要想办法把它等值平移到物体的外部,再用刻度尺测量。

(3)化曲为直法:将弯曲的轨迹变成直线来测量。

如测量地图上的铁路线长度,可用棉线与它重合,再拉直测量。

用这种方法,可以测量圆的周长等。

(4)“滚轮”法:用一个已知周长的轮子沿曲线滚动,记下滚过的圈数,用圈数乘以轮子的周长,即为总长度,汽车里程表,就是根据这一道理制成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完美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完美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完美版)本文档是对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的知识点进行全面总结,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相关知识。

第一章:机械的基本概念- 机械是指利用物体的力和运动进行能量转化和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

- 力有大小和方向,用矢量表示,单位是牛顿。

- 速度是物体单位时间内运动的位移。

- 加速度是速度单位时间内的变化率。

-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力合力为零。

-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力与加速度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

-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第二章:机械运动的描述- 位移指物体从一个位置变动到另一个位置的矢量量,与路径无关。

-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是物体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 平均速度是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 平均加速度是物体在某段时间内速度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

- 物体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图线是一条直线。

- 物体匀加速度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图线是一条抛物线。

第三章:重力与压强- 重力是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的引力,大小与物体质量成正比。

- 重力的作用方向是向下的,符号为负。

- 在地球上,重力加速度约为9.8m/s²。

- 压强是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 压力的大小与物体受到的力和受力面积成正比。

- 压力的单位是帕斯卡(Pascal)。

第四章:浮力与飞行- 浮力是液体或气体对浸没物体的上向力,大小等于排除所占的液体或气体体积。

- 物体完全或部分浸没时浮力大小等于物体受到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 飞行是物体在空气中受到浮力的支持而保持在空中的运动状态。

- 机翼形状和空气动力特性是飞行器飞行的基本要素。

第五章:电的基本概念- 电是物质带电后产生的现象。

- 带电物体之间存在电力相互作用。

- 电荷是电的基本物理量,单位是库仑(Coulomb)。

- 电荷守恒定律:一个封闭系统中电荷的总量不变。

- 电流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单位是安培(Ampere)。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重点知识点复习完整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重点知识点复习完整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重点知识点复习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第一章机械运动(常考点)第一节1、长度单位km、m(国际单位)、dm、cm、mm、um、nm(复习进率及单位换算)2、长度测量:刻度尺使用方法:三看(看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五会(选、放、看、读、记)3、时间单位:h、min、s(复习进率及单位换算)4、时间的测量:秒表、停表(的读数)5、区别误差与错误第二节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改变(关键抓住五个字“位置的变化”)2.运动的描述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选定的标准物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选不同的参照物,对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3.运动的分类匀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保持不变;变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

4.比较快慢方法:时间相同看路程,路程长的快;路程相同看时间,时间短的快5.速度(常考点)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v=s/t速度单位:m/s、km/h;关系:1m/s=3.6km/h;1km/h=1/3.6m/s(单位换算)6.匀速直线运动特点:任意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公式:v=s/t速度与时间路程变化无关7.描述运动的快慢平均速度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快慢公式:v=s/t8平均速度的测量(常考点)原理:v=s/t工具:刻度尺、秒表需测物理量:路程s;时间t注意:一定说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9.路程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象第二章声现象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常考点)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最全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最全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长度单位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主单位:米(m)2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3.单位换算:1km=103 m,1m=106 um=109 nm①进率:km 103m 103 mm 103 um 103 nmm 10 dm 10 cm 10 mm即②数不变、记进率、化单位a.大单位→小单位,乘以进率;b.小单位→大单位,乘以进率的倒数;c.规范使用科学计数法;d.单位使用字母符号书写。

【典例1】25km=nm 25um=m 由km→nm,下了四级台阶,进率为1012所以25km=25×1012 nm=2.5×1013 nm由um→m,上了两级台阶,进率为10-6所以25um=25×10-6 m=2.5×10-5 m二、长度测量1. 基本工具:刻度尺2.常用工具:直尺、皮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千分尺)3.刻度尺的使用:①使用前→三看:看零刻度线、看量程、看分度值。

②使用时→三会:会放: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侧要紧贴被测物体。

会读: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会记:记录的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4.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①累积法(以多测少):多用于测量细微物体的直径或厚度。

公式为NL L 总 (N 为数量) 例如:测一张纸的厚度或细金属丝的直径等。

②化曲为直法:用于测量曲线的长度。

用无弹性棉线与待测曲线重合,用刻度尺测出棉线长度即可。

例如:测蚊香的长度,树干的周长。

③滚轮法:先测出某圆的周长,让圆在待测曲线上滚动,记下圈数,用周长乘以圈数即可,多用于测较长曲线的长度。

例如:测操场的周长。

【注意】① 测量时不可利用已磨损的零刻度线,但因零刻度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对齐物体时,千万不要忘记最后读数时减去这一整数刻度值。

②刻度尺较厚时,刻度线应紧贴被测物体。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总结(最全)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总结(最全)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总结(最全)八年级上册物理笔记一册是打牢基础的好工具,整理者有十年经验,倾心整理。

以下是目录:第一章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二、机械运动三、速度四、测量平均速度第二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第一章介绍了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

在第一节中,我们研究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方法。

在第二节中,我们讨论了机械运动的概念和类型。

在第三节中,我们研究了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在第四节中,我们介绍了测量平均速度的方法。

第二章介绍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我们研究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基本概念。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通过介质传播。

我们还研究了声音的特性,例如音调和音量。

二、声音的特性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它具有频率、振幅和波长等特性。

频率越高,声音越尖锐;振幅越大,声音越响亮;波长越短,声音越高。

此外,声音还具有传播速度、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等特性。

改写: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具有频率、振幅和波长等特性。

高频率的声音更尖锐,大振幅的声音更响亮,短波长的声音更高。

此外,声音还有传播速度、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等特性。

三、声音的利用声音在生活中有很多用途,如通讯、音乐、语言、报警等。

人们利用声音的特性,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设备,如扩音器、录音机、电话、雷达等。

改写:声音在生活中有许多用途,如通讯、音乐、语言、报警等。

人们利用声音的特性,发明了各种设备,如扩音器、录音机、电话、雷达等。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是一种有害的声音,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如引起听力损失、心理压力增加等。

为了控制噪声,人们采取了各种措施,如隔音、降噪等。

改写:噪声是一种有害的声音,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如引起听力损失、心理压力增加等。

为了控制噪声,人们采取了隔音、降噪等措施。

第三章物态变化一、温度温度是衡量物体热量的物理量,通常用摄氏度或华氏度表示。

当物体受到热量作用时,温度会升高;反之,当物体失去热量时,温度会降低。

改写:温度是衡量物体热量的物理量,通常用摄氏度或华氏度表示。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第一章运动的基本概念
- 运动的定义
- 位置、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区别
- 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的特点及判断方法
- 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及公式
第二章牛顿运动定律
-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的概念及说明
-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的概念及公式
-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的概念及应用
第三章力的概念与测量
- 力的定义及单位
-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及计算
- 摩擦力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 力的合成与分解
第四章能量与机械功
- 功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 功与能量的关系
- 功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 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第五章物体的机械震动
- 物体的周期、频率和振幅的定义
- 简谐振动的特点及公式
- 波的定义及波的传播特性
- 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
以上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的主要知识点整理,内容涵盖了运动的基本概念、牛顿运动定律、力的概念与测量、能量与机
械功以及物体的机械震动等方面。

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对于理解物理世界的运动规律和现象有着重要的意义。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全)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全)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全)一、运动的描述- 运动的基本概念:位置、位移、速度、加速度- 速度的计算公式: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加速度的计算公式:平均加速度、瞬时加速度- 运动图表的解读与绘制二、力的作用- 力的基本概念:力的性质、力的单位-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的概念、惯性的原理- 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大小与加速度的关系、质量的概念与衡量-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与特点三、力的效果- 物体的平衡:平衡的条件、平衡力的合成- 物体的斜面运动:斜面的特点与力的分解- 物体的自由下落:重力的概念与计算、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四、力的工作- 功的概念与计算:功的性质、功的单位- 机械能的转化:动能和势能的概念与计算- 能量守恒定律:封闭系统的能量守恒五、简单机械- 机械的分类:杠杆、轮轴、滑轮等- 原理与应用:杠杆原理、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六、电的基本概念- 电荷的概念与性质:正电荷、负电荷、元电荷- 电流的概念与计量:电流的定义、电流的计量单位- 电阻的概念与计量:电阻的定义、电阻的计量单位七、电路基础- 电路的组成:电源、导线、电器- 串联与并联: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特点与计算- 欧姆定律:电流、电阻、电压之间的关系八、静电现象- 静电的产生与消失:摩擦、接触、感应三种方式- 静电的有关现象:电荷的相互吸引和排斥、静电的运动和放电九、影响电阻的因素- 电阻与电线的关系:导线材料、导线截面积、导线长度- 温度对电阻的影响:电阻温度系数的概念与计算十、电能的转化与利用- 电能的转化:发电方式与原理- 电能的利用:电灯、电热器材、电动机等十一、光的反射与折射- 光的传播路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 镜面反射:入射角、反射角的关系- 折射定律:折射角、入射角、折射率之间的关系十二、光的色散与成像- 光的色散现象:光的折射与色散的关系-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凸透镜的特点与成像方式十三、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产生:振动物体产生声音的原理- 声音的传播方式:机械波、纵波、横波- 声音在不同媒质中的传播速度十四、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音调:频率与音调的关系- 声音的音量:振幅与音量的关系- 声音在空气和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差异十五、物体的状态变化- 固体、液体和气体之间的相互转变:凝固、熔化、汽化、冷凝等- 物质的热膨胀:热胀冷缩的原理与应用十六、热量与能量- 热量的传递方式:传导、对流、辐射- 能量与功的关系: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功的计算及单位十七、能源的利用与保护- 能源的分类: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等- 能源的利用与保护策略: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以上是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的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重点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重点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重点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重点知识点第一章机械运动常考点: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发生改变,关键在于“位置的变化”。

2.运动的描述:参照物:用于描述物体运动或静止的标准物体。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根据不同的参照物,对运动的描述可能会有所不同。

3.运动的分类:匀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保持不变;变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

4.比较快慢的方法:时间相同看路程,路程长的快;路程相同看时间,时间短的快。

5.速度(常考点):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v=s/t;单位:m/s、km/h;关系:1m/s=3.6 km/h;1 km/h=1/3.6 m/s。

6.匀速直线运动:特点:任意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公式:v=s/t,速度与时间、路程变化无关。

7.描述运动的快慢:平均速度: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快慢。

公式:v=s/t。

8.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v=s/t;工具:刻度尺、秒表;需测量的物理量:路程s、时间t;注意:一定要说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

9.路程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像。

第二章声现象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常考点: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会停止,这说明振动停止了,发声也停止了。

振动的物体叫做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因此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4.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固体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要比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快。

5.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能够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来。

(完整版)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机械运动基础知识梳理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尺面,④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时不但要记录数据,还要注明测量单位。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小时(h)、分(min)。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或“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比较。

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计算公式:v=S/t其中: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秒(m/s)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1m/s=3.6km/h。

v=S/t,变形可得:s=vt,t=S/v。

四、测量平均速度1、测量平均速度的测量工具为:刻度尺、秒表2、停表的使用:读数:表中小圆圈的数字单位为min,大圆圈的数字单位为s。

3、测量原理:平均速度计算公式v=S/t第二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等等);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总结01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一、物态1、物质存在的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2、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物态变化跟温度有关: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分子之间有一定的空隙。

当物质处于固态时,引力作用较强,分子排列紧密,分子之间空隙很小,每个分子只能在原位置附近振动,所以固态物质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固体的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加剧,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分子的运动足以使它们离开原来的位置,而在其他分子之间运动,这时物质便以液态的形式存在。

如果温度再升高,分子运动更加剧烈,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分子会摆脱其他分子的作用而自由地运动,这时物质便以气态的形式存在。

二、温度的测量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2、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摄氏温度的规定:在大气压为1.01×105Pa时,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而把水的沸腾温度规定为100度,把0度到100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称为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4、温度计的使用:(1)让温度计与被测物长时间充分接触,直到温度计液面稳定时再读数。

(2)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拿离被测物体。

(3)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垂直,与液面相平,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

(4)测量液体时,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5、体温计:量程一般为35~42℃,分度值为0.1℃。

三、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吸热)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放热)2、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固定熔点。

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

如:金属、食盐、明矾、石英、冰等。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变软、变稀变为液体。

如:沥青、松香、玻璃。

四、汽化和液化1、汽化:①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吸热)②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机械运动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长度的单位国际单位:米二、长度的测量1.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先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2)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三、误差1.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2.减小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3.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而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1.2运动的描述一、机械运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二、参照物人们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总要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1.3运动的快慢一、速度1.定义: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这个数值越大,表示物体运动的越快。

2.单位:速度的基本单位是米每秒,符号是m/s或m·s-1换算:1m/s=3.6km/h3.速度的计算公式:4.比较速度: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三、匀速直线运动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第二章声现象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着,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2.大量实验表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

一般来说在固体传声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

真空不可传声。

三、声速1.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2.2声音的特性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的单位为赫兹,人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做超声波,把低于20Hz的声叫做次声波;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上册基础知识第一章机械运动一、长度的测量1、⑴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m)。

⑵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⑶换算关系:1km=1000m;1m=10dm;1dm=10cm;1cm=10mm;1m=106μm;1m=109nm单位换算的过程:口诀:“系数不变,等量代换”。

⑷常识:课桌高0.7m、篮球直径24cm、指甲宽度1cm、铅笔芯的直径1mm、一只新铅笔长度1.75dm、手掌宽度1dm、墨水瓶高度6cm2、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3、刻度尺的使用规则:A、“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B、“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C、“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D、“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E、“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F、“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练习:有两位同学测同一只钢笔的长度,甲测得结果12.82cm,乙测得结果为12.8cm。

如果这两位同学测量时都没有错误,那么结果不同的原因是:两次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

如果这两位同学所用的刻度尺分度值都是mm,则乙同学的结果错误。

原因是:没有估读值。

4、特殊的测量方法:A> 、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如何测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答:数出物理课本若干张纸,记下总张数n,用毫米刻度尺测出n张纸的厚度L,则一张纸的厚度为L/n 。

☆如何测细铜丝的直径?答:把细铜丝在铅笔杆上紧密排绕n圈成螺线管,用刻度尺测出螺线管的长度L,则细铜丝直径为L/n。

(完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文档

(完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文档

初二物理知识点复习梳理归纳第一章机械运动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长度的测量是最根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 (m) ,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 mm〕微米〔 um〕纳米〔 nm〕1km=1000m=10 3 m1dm=0.1m=10 -1 m1cm=0.01m=10 -2 m 1mm=0.001m=10 -3 m1μm=0.000001m=10 -6 m1nm=0.000000001m=10-9 m3、正确使用刻度尺(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量程是指它的测量范围;分度值是指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2〕使用时要注意①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定放正重合,不能够歪斜。

②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③ 厚尺子要垂直放置④ 读数时,视野应与尺面垂直4、正确记录测量值: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1〕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录没心义〔 2〕读数时,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不能够防范,能尽量减小,错误能够防范是不该发生的减小误差的根本方法:屡次测量求平均值,别的,采纳精美仪器,改良测量方法也能够减小误差6、特别方法测量〔1〕累积法如测细金属丝直径或测张纸的厚度等(2〕卡尺法〔 3〕取代法时间的测量1h=60min 1min=60s运动描述1、机械运动物体地址的变化叫机械运动所有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有关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描述是相对的2、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1〕参照物其实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可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设物体不动。

(2〕参照物可任意采纳,但采纳的参照物不同样,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不同样。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知识点汇总(一册全)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知识点汇总(一册全)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知识点汇总(一册全)第一章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国际单位:米(m)1km=103m1m=10dm=100cm=103mm=106μm=109nm2.长度测量的工具是: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

3.刻度尺的使用①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②放置:零刻度线或整刻度线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③读数:视线正对刻度线;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④记录:数值+单位4.时间的单位:秒(s);常用单位换算:1h=60min=3600s.5.时间的测量工具:钟、表、停表(秒表)6.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①减小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②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误差:不可避免,不能消除误差;错误:不该发生的,能够避免;二、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2.参照物: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①判断运动状态: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变化→运动(不变→静止)②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运动的、静止的)都可以;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参照物不同,同一个物体运动状态可能不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三、运动的快慢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①在相同时间内,比较物体经过的路程——观众方法②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所花的时间——裁判方法2速度:路程与时间之比.(采用方法①定义)①公式:v=路程(s)——米(m)——千米(km)时间(t)——秒(s)——小时(h)速度(v)——米/秒(m/s)——千米/小时(km/h)②单位换算:1m/s=3.6km/h3.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①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总相等②运动方向和速度都一直保持不变③图像四、测量平均速度(1)原理:v=ts(2)测量工具:刻度尺(测路程)、停表(测时间)(3)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的目的:便于测量时间;(4)金属片的作用:使小车在确定位置停下,便于计时;(5)步骤:按如图组装;测量路程;释放小车测量时间;计算速度;(6)若过了起点才开始计时,时间偏短,速度偏大(7)结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致底端的过程中,做变(加)速直线运动;且v下半>v全>v上半第二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的产生: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km=1 000m;1dm=0.1m;1cm=0.01m;1mm=0.001m;1μm=0.000 001m;1nm=0.000 000 001m。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④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时要包含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1h=60min 1min=60s。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

本文将对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第一章:力和压力
1. 力的概念和性质
2. 力的计算
3. 压力的概念和计算
4. 杠杆原理
5. 水压和大气压
第二章:运动和力
1. 运动的分类
2. 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
3. 牛顿第二定律和力的合成
4. 牛顿第三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
5. 弹力和重力
第三章:速度和加速度
1. 速度和速度的计算
2. 加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
3. 自由落体运动
4.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第四章:能与功
1. 功的概念和计算
2. 机械能和能量守恒定律
3. 机械能的转化
4. 做功和功率的计算
5. 机械效率和机械功率
第五章:简单机械设备
1. 杠杆
2. 机械臂和齿轮
3. 摩擦和滑动摩擦力
4. 斜面和斜面的应用
第六章:光的传播
1. 光的传播路径和速度
2. 阴影的形成
3. 物体的看见和被看见
4. 平面镜的成像规律
5.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
第七章:声和听觉
1. 声的产生和传播
2. 声的干涉和共鸣
3. 声的吸收和反射
4. 声音的大小和音调
5. 听觉和声的保护
以上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的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物距大于两倍焦距(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应用于照相机.
(2)物距大于一倍焦距而小于两倍焦距(2f>u>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
(3)物距小于一倍焦距(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应用于放大镜.
13.近视是成像在视网膜之前.矫正:配凹透镜。 远视是成像在视网膜之后.矫正:配凸透镜。
二.知识探究:
1.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用小锤敲打音叉,并用拴着细线的乒乓球接触音叉, 我们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同时看到乒乓球被弹开, 说明物体振动而产生声音.
2.探究响度由什么决定的? 在鼓面上放一些纸屑,用小锤先后两次不同的力敲 打鼓,我们大力敲时,听到鼓声响度大,同时看到纸屑 跳得高,说明了声音的响度由物体振幅决定.
二.知识探究: 1.测凸透镜的焦距.
把凸透镜放在太阳光下,调整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 直到地面出现又小又亮的光斑,用尺子量出凸透镜 到光斑的距离,它就是焦距.
16. 红外线和紫外线是人眼看不到的光.红外线有 加热、夜视及遥控等作用;紫外线有杀菌和使荧光 物质发光的作用;过量的紫外线可能会引起皮肤癌.
17.光的三基色:红\绿\蓝.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
的色光决定.如:树叶的绿色,是因为树叶只反射太阳光中的 绿色光;若红色光照在绿色的物体上,我们看到是黑色.透明 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如:绿色的玻璃可以透过 太阳光中的绿色光,所以我们看见它是绿色的.透明物体可
5.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有光照射到 这些物体,再经它们反射后光进入了我们的眼。
6.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入射光和法线在同— 平面上;反射光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 角等于入射角。
7.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入射光和法线在同一 平面上;折射光与入射光分居在法线两侧;光从空气 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角少于入射角。
10.面镜还有凸面镜和凹面镜,凸面镜发散光线,应 用:汽车后视镜.凹面镜会聚光线,应用:太阳灶、车 灯的聚光杯。
11.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中间厚边 缘薄的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中间薄 边缘厚的透镜,它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12.凸透镜成象规律:(u为物距、v为像距、f为 焦距)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8.光的反射分为:漫反射和镜面反射.漫反射和镜 面反射中每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我们从各 个方向看到黑板的字,是漫反射;太阳光照射到玻璃 上很”耀眼”, 是镜面反射.
9.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体大小相等;物和像分 别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成正立的虚像.(注:像正立但 左右相反;像与物体跟反射面对称)。
7.声音的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由物 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响度(即 声音的强弱)与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 大;不同物体发出的音色不同,故能用音色区分不 同的发声体。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响度会变小,但音 调和音色都不变。
8.人能听到声音频率的范围为:20Hz—20000Hz, 超过20000Hz的声音为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为 次声波,它们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3 .探究音调由什么决定的? 把钢尺压在桌边,先后伸出不同的长度,用相同的力 扳动钢尺,我们看到钢尺振动得快时,发出声音的音 调高,说明了音调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
4.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1)把正在响的闹钟放在密闭的玻璃盒里,把里 面的空气不断抽出来,我们听到的声音会越来 越小,最后听不到声音.说明了空气能传播声音 (也说明了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 (2) 用不漏水的胶袋装着正在响的闹钟,放到水 里面去,我们还可以听到闹钟声,说明液体能传 播声音. (3)用一只手捂着一只耳朵,把另一只耳朵紧贴 桌面,当敲打桌面时,我们可以听到敲打声,说明 了固体可以传播声音.
4.声音在各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依次为: V固体听到声音的过程:物体产生声音 介质传 播声音 引起鼓膜振动 听小骨及其他听觉神
经 大脑。(若鼓膜损坏,人可以通过骨传导听到 声音)
6.声音可以分为:乐音和噪声。其中噪声是由发 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所产生的声音。但它与人的 主观行为认定有关。例如:你在学习,别人在放音乐, 影响你,它对你就是噪声.
9.噪声的三种控制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如汽车 装消声器)、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如屋外很吵,关闭 门窗)、在人耳处减弱。
10.声音的利用:声音传递信息(如医院的B超) 、 声音传播能量(如超声波洗牙)。
11.速度= 路程
时间
S V= t
12.计算:人能清晰听到自己的回声的最短时间 间隔为0.1S。利用回声,测量距离或求声音在介 质中的传播速度。
第二章 光现象和透镜及其应用
一.基础知识: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太阳\电灯 2.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C= 3×108m/S,
而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近为3×108m/S。 (注:V真空> V空气>V水> V玻璃)
3.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 传播。
4.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 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注:若是垂直入 射,则不会改变传播方向.)
初二物理(新课标)上学期总复习
(概念理论)
第一篇 声现象 一.基础知识:
1.声音产生的原因:物体振动而产生声音。 (注:振动停止,声音停止产生)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依靠介质传播。介质包 括:气体、液体、固体。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3.声速:声音在每秒钟内传播的距离。15摄氏 度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它表示了在1秒内,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距离为340米。
14.作光路图: (1)凸透镜: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折射后过焦点; 过焦点的光线经折射后平行主光轴;过光心的光 线方向不变。
(2)凹透镜: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折射后的折射光 的反向延长线过同则焦点;过异则焦点的光线经 折射后平行主光轴;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
15.常见的光学现象: (1)光的直线传播:小孔成像,影子. (2)光的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 水中月(倒影),镜中 花. (3)光的折射现象:河水变浅,钢笔错位,筷子折曲,海 市蜃楼,彩虹(色散现象),凹凸透镜成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