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贝尔氧化沟的工程应用性能研究-最新范文

合集下载

污水处理厂奥贝尔氧化沟工艺运行参数探讨

污水处理厂奥贝尔氧化沟工艺运行参数探讨

m3 , / 扬程 1 单机功率 4 W。 h 0m, 5k
( 细 格 栅 间 3)
旋转 式固液 分离机 2台 ,栅 间距 6mm,单 机功率 15 .

: 建设 , 20.O 08 . N6
验 后 , 始 进 入 工 艺 调 试 期 。 期 间 大 致 分 为 3个 时 期 。 开
处理 厂 。

回 一
一 圆 + 一
图 1 污 水 处 理厂 工 艺 流 程
奥贝 尔 氧 化 沟运 行 基 本原 理 及 设 计 参数
大寺污水处理厂设计采用 2座奥贝尔氧化沟,每座氧化沟 由 3个相对独立的椭圆形渠道 串联而成 , 利用外沟、 中沟和内沟
的 不 同功能 , 行 生物硝 化 、 硝 化 , 时实 现对 有机 物 的去 除。 进 反 同
关键 词 : 污水 处理 厂 : 贝尔 氧 化 沟 : 数 奥 参
大 寺 污 水 处 理 厂 位 于 天津 市 西青 开 发 区 四 期 以南 石 庄 子
村 , 要接 纳 处 理 西青 开 发 区 内主 要 工业 企 业 所 排 放 的废 水 及 主
少部 分生 活 污 水 ,一 期 工程 于 2 0 0 8年 6月完 工 并 投 入 使 用 , 是 天 津市 第 一 家采 用 以 奥 贝 尔 氧 化 沟 为 主 体 处 理 工 艺 的污 水
化反应, 具有较高 的脱氨效率 。内沟道维持较高 的溶解氧 , 主要
是进行磷 的去除。
( 进 水 泵 房 2) 潜污 泵 3台( 2用 1备 )其 中 1台 变 频 , 定 流 量 为 9 7 , 额 0
工 艺流 程
大寺污水处理 厂采用 以奥 贝尔氧 化沟 为主体的处理工艺 ,

论奥贝尔氧化沟的工艺性能

论奥贝尔氧化沟的工艺性能

论奥贝尔氧化沟的工艺性能摘要:通过对奥贝尔氧化沟实际运行情况的测试,分析研究其三沟DO呈0-1-2的梯度分布与氮的去除机理,并就其抗冲击负荷能力、脱氮功能,去除难降解有机物能力以及污泥性能等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污水处理,奥贝尔氧化沟,工程应用,脱氮因素Abstract: through to Mr Bell oxidation ditch the actual operation of the test, analyze the third gully is 0-1-DO the gradient of the 2 distribution and nitrogen removal mechanism, and the impact resistance loading capacity and nitrogen function, remove the refractory organic sludg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performance ability and analyzed.Keywords: sewage treatment, Mr Bell oxidation ditch, th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denitrification factors引言:奥贝尔氧化沟是延时曝气的一种变型,是有除磷脱氮功能的新工艺之一,该工艺具有污泥循环量大,进水稀释倍数高,出水水质好,系统产泥量低少、运行管理简单等显著特点,而受到国内污水处理界越来越多的重视。

但由于对奥贝氧化沟处理工业污水的系统研究还不够成熟,同时也缺乏调试运行经验。

因此对奥贝尔氧化沟工艺进行实际应用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该工艺,为工程设计和运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和技术指导。

1实际工程简介河南焦作某皮革污水处理厂,为一改造项目,设计规模为3×104m3/d,主要处理皮革加工过程中所排废水及居民区少量的生活污水。

奥贝尔氧化沟工艺在污水处理厂中应用的分析与探讨

奥贝尔氧化沟工艺在污水处理厂中应用的分析与探讨

奥贝尔氧化沟工艺在污水处理厂中应用的分析与探讨发布时间:2021-05-19T11:34:01.367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1期作者:王欣[导读] 内容提要:对污水厂基本情况、工艺设计特点进行了简要介绍,对实际运行的各进、出水指标、工艺参数、去除率等进行了分析,总结出该工艺在实际运行中的特点及我们日常的一些经验与做法。

莱西市污水处理管理处山东莱西 266600内容提要:对污水厂基本情况、工艺设计特点进行了简要介绍,对实际运行的各进、出水指标、工艺参数、去除率等进行了分析,总结出该工艺在实际运行中的特点及我们日常的一些经验与做法。

主题词:奥贝尔氧化沟工艺污水处理厂应用分析与讨论一、工程概况莱西市污水处理厂是较早投入运行的二级城市污水处理厂,占地189.5亩,主要处理城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服务面积26平方公里,服务人口24万,处理后出水排入农灌三分干工程,最后经丁字湾入海。

工程规划处理规模12万吨/日,分期建设,一期工程2万吨/日于1998年12月建成投产;二期工程2万吨/日于2000年10月建成投产;三期工程4万吨/日于2007年11月建成投产,现总处理规模为8万吨/日,日均处理污水7.5万吨左右,各期均稳定运行,出水达标率在99%以上。

莱西污水处理厂进水中工业废水约占50%,生活污水约占50%,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B级排放水标准,采用具有脱氮功能的奥贝尔氧化沟生物处理工艺。

设计进水水质CODcr≤725mg/l、BOD≤270 mg/l 、SS≤340 mg/l、NH4+-N≤28 mg/l;设计出水CODcr≤60mg/l、BOD≤20 mg/l 、SS≤20 mg/l、NH4+-N≤8(15)mg/l 图1 莱西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示意图二、工艺原理奥贝尔氧化沟是由三个相对独立的椭圆形沟道组成,污水首先进入最外层沟道,通过淹没式输水口依次进入中问沟道和内沟道,最后由中心沟道流出进入二沉池。

奥贝尔氧化沟去除总磷的效率

奥贝尔氧化沟去除总磷的效率

奥贝尔氧化沟去除总磷的效率在当今的水处理领域,奥贝尔氧化沟技术以其高效、稳定和可持续的特性,成为去除总磷的热门选择。

本文将深入探讨奥贝尔氧化沟在去除总磷方面的效率及其背后的原理。

奥贝尔氧化沟,又称为A2O工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厂的生物处理技术。

其通过厌氧、缺氧、好氧三个环境的交替运行,实现对氮、磷的高效去除。

在好氧阶段,活性污泥中的聚磷菌吸收污水中的磷,并将其储存在细胞内。

随着污泥的排放,磷被有效地从系统中去除。

在众多实验和应用案例中,奥贝尔氧化沟在去除总磷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

其效率不仅受限于进水总磷的浓度,还与反应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如温度、pH值以及污泥龄等密切相关。

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奥贝尔氧化沟的总磷去除率可稳定在90%以上,甚至达到95%。

那么,是什么让奥贝尔氧化沟在去除总磷方面具有如此高的效率呢?首先,其独特的好氧-缺氧-厌氧环境设计为各种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条件。

在这样的环境中,不仅聚磷菌能够高效地吸收和储存磷,反硝化菌也能有效地将硝酸盐转化为氮气,从而降低了回流液中硝酸盐对除磷效果的影响。

其次,奥贝尔氧化沟中的混合液循环流动模式确保了污水与污泥的充分接触,有利于磷的转移和去除。

同时,该工艺通过合理的污泥龄和排泥量控制,实现了活性污泥中聚磷菌的有效富集,进一步提高了除磷效率。

此外,奥贝尔氧化沟还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即使在进水总磷浓度大幅波动的情况下,通过合理的运行调整,其仍能保持较高的除磷效率。

这种稳定性对于维护整个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奥贝尔氧化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可能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高盐度、高毒性或高氨氮浓度的污水可能对微生物活性产生不利影响,进而降低除磷效果。

因此,针对这些特定情况,需采取相应的预处理或优化措施以确保奥贝尔氧化沟的高效运行。

综上所述,奥贝尔氧化沟作为一种成熟的生物除磷技术,在合适的条件下展现出高效的除磷性能。

其独特的工艺设计和多变的运行条件使其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灵活性。

奥贝尔氧化沟微生物循环工艺研究

奥贝尔氧化沟微生物循环工艺研究

奥贝尔氧化沟微生物循环工艺研究[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各行各业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态,在发展过程中,更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关于水体污染加剧和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国家对于污水厂氮和磷的排放量是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和标准的,但存在于污水中的氮和磷的存在形式有多种,相对来说并不容易轻易除去,在这种情况下,具有良好的脱氮性能的奥贝尔氧化沟就在传统的氧化沟基础上应运而生。

正是在这样一种前提条件下,首先对奥贝尔氧化沟进行一定程度的概述,在此基础上再针对于奥贝尔氧化沟工艺中微生物的循环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奥贝尔氧化沟;硝化;反硝化;微生物循环;剩余污泥;泥水分离一、奥贝尔氧化沟概述奥贝尔氧化沟是由南非Huisman构想、南非国家水研究所研究和发展的。

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几个较小的水处理厂投入使用以后就转让给了美国的一家公司,该公司对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进之后投放市场,一方面是使得这样一项工艺在经济上有了更大的竞争力,与此同时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现在这套在两百多套设备中正常运转的工艺,也效果良好而显著。

二、奥贝尔氧化沟微生物循环2.1 前置厌氧池微生物循环污水在进入沉砂池后,在一定的工艺技术下,就会去除大颗粒无机物,然后就能够流至配水井中与活性污泥进行充分的混合,在混合均匀后进行到厌氧池内进行下一步的反应。

在厌氧池中发生的最为重要的反应就是厌氧菌自身活性的恢复,并在这一活性的恢复过程中分泌大量的水解酶。

污水中大量水解酶的存在就会使得大量的大颗粒有机物被氧化降解成为可溶性较强的简单物质和葡萄糖,在这过程中,一是在降解过程中主要发生蛋白质分子和碳水化合物反应;二是微生物自身会利用降解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和葡萄糖来完成其自身的生长和繁殖。

消耗不尽的葡萄糖通常还可以再在微生物分解的水解酶作用下转化成为其他的有机物质或者是无机物质,如有机酸和有机醇以及氮气等。

浅析Orbal氧化沟工艺

浅析Orbal氧化沟工艺

浅析Orbal氧化沟工艺氧化沟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型,废水和活性污泥混合液在曝气池内不断循环流动,以其独特的水流特征,具有完全混合式和推流式曝气池的优点,对进水水量、水质的变化适应性强,抗冲击负荷的能力高。

污水在池内经曝气、缺氧不停的循环流动,实现氧化、硝化、反硝化过程,与A/O法相比,省去了内回流系统,所以,氧化沟具有管理操作简单,能够除磷脱氮、出水水质好的特点。

Orbal氧化沟是氧化沟中的重要类型,如图一所示,O rbal氧化沟由三个椭圆形或圆形沟道组成,污水和回流污泥先进入外沟道,在不停循环的同时进入中沟道,由中沟道再进入内沟道,最后经中心岛的出水堰排入二沉池。

,相当于三个混合反应池串联在一起,而每个沟又表现出单个反应器的特性。

因此O RBAL 氧化沟兼有完全混合式与推流式的优点,O rbal氧化沟的污泥负荷在0.05-0.1k gBO D5/k gMLSS·d左右,属于延时曝气法。

外沟的容积最大,内沟次之,中沟最小。

Orbal氧化沟的曝气和混合是通过各沟道上安装的曝气转碟来实现的,转碟盘面密布锲形突起,盘面与水面接触时,可将污水打碎成细密的水花,具有很强的搅拌和充氧能力。

在运行时应保持外沟、中沟、内沟的溶解氧分别为0、1、2mg/l,即三沟的溶解氧梯度为0-1-2分布。

氧化沟各沟的溶解氧范围大体可为:外沟的溶解氧0~0.5mg/l,中沟的溶解氧1~1.5mg/l,内沟的溶解氧1.5~3mg/l。

A/O法工艺是一种有回流的前置反硝化生物生物脱氮流程,其中前置反硝化在缺氧池中进行,硝化在好氧池中进行。

图二如图二所示:在A/O法工艺流程中,原污水先进入缺氧池,再进入好氧池,并将好氧池的混合液与沉淀池的污泥同时回流到缺氧池。

污泥和好氧池混合液的回流保证了缺氧池和好氧池中有足够数量的微生物并使缺氧池得到好氧池中硝化产生的硝酸盐,而原污水和混合液的直接进入,又为缺氧池反硝化提供了充足的碳源有机物,使反硝化反应能在缺氧池中得以进行。

奥贝尔氧化沟在城镇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

奥贝尔氧化沟在城镇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

奥贝尔氧化沟在城镇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摘要: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也不断增加,城市污水的处理面临着巨大挑战。

奥贝尔氧化沟工艺近年来在城市污水处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益,本文结合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实际运行情况,探讨了奥贝尔氧化沟工艺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通过不断试验,确保了出水效果,为城市污水处理提供了技术基础。

关键词:氧化沟工艺;脱氮;去磷;试验;最佳投放量Abstract: With city scale unceasingly expands, the city’s population i s increasing, the urban sewage treatment is facing a huge challenge. Mr Bell oxidation ditch process in recent years in the urban sewage treatment have been achieved in the good benefit,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operation a municipal sewage treatment plant, and discusses the Mr Bell oxidation ditch process the application in urban sewage treatment, and through constant test, to ensure the effect of water, for the urban sewage treatment provides technology foundation.Keywords: oxidation ditch process; Denitrification; dephosphorization ; Test; Best data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的不断增加,污水的排放也日益增多,城市水域环境已受到污染。

改良型ORBAL氧化沟工艺应用

改良型ORBAL氧化沟工艺应用

筑龙网 W W W .Z H U L O N G .C OM 南川污水厂改良型ORBAL 氧化沟工艺应用摘 要:本文通过介绍、分析改良型ORBAL 氧化沟工艺特点和优势,结合重庆市南川污水处理厂的工程设计,希望为我国用地较为紧张且管理水平不高的地区在建设污水处理厂时,提供一个新的设计思路。

长江三峡库区水污染治理项目是国家重点项目,具有涉及面广、项目规模较小、数量多、建设地点分散等特点,为此国家投入大量建设资金,以确保众多污水处理工程顺利建设投运,以避免大江截流后库区水质不断恶化,陷入“先污染后治理”的不利局面。

针对库区项目规模小且当地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的现状,国家发改委特聘请国内业内专家组成专门机构进行研究、探讨,希望能够选择一种运行稳定可靠、操作简单、管理便捷且具有较强耐冲击负荷能力的处理工艺,以适应库区项目的要求。

关键词:污水厂 改良型 ORBAL 氧化沟长江三峡库区水污染治理项目是国家重点项目,具有涉及面广、项目规模较小、数量多、建设地点分散等特点,为此国家投入大量建设资金,以确保众多污水处理工程顺利建设投运,以避免大江截流后库区水质不断恶化,陷入“先污染后治理”的不利局面。

针对库区项目规模小且当地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的现状,国家发改委特聘请国内业内专家组成专门机构进行研究、探讨,希望能够选择一种运行稳定可靠、操作简单、管理便捷且具有较强耐冲击负荷能力的处理工艺,以适应库区项目的要求。

重庆市南川污水处理厂为长江三峡库区影响区第一批城市污水重点治理项目,于2002年立项,其经多方案技术比较,确定采用改良型合建式ORBAL筑龙网 W W W .Z H U L O N G .C OM 氧化沟工艺,工程已于2003年正式建成并投入运行。

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对库区乃至全国其它同类中、小规模项目的建设起到示范作用。

一、改良型ORBAL 氧化沟工艺的设计思路重庆市南川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4万 m3/d,设计进、出水水质如下:针对工程设计进、出水情况结合工程当地技术管理实力现状,在工艺选择时主要兼顾了以下原则:备选方案应具备技术成熟可靠,能确保出水水质好,稳定达标;具有除磷脱氮功能,应尽量节省占地;此外还应注意工程建设和运行费用,管理方便,运转灵活,具有较强耐冲击负荷能力。

氧化沟的优缺点及发展应用型式

氧化沟的优缺点及发展应用型式

氧化沟的优缺点及发展应用型式引言:氧化沟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处理工艺,用于处理废水和污水。

它通过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将污染物分解为较为无害的物质,从而净化废水。

本文将详细探讨氧化沟的优缺点,并介绍一些发展中的应用型式。

一、氧化沟的优点:1. 处理效果好:氧化沟通过合理设计沟的长度、深度等参数,能够有效地提供充足的氧气供给和接触面积,使微生物得到良好的生长和繁殖环境,进而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

2. 工艺简单:相对于其他复杂的废水处理工艺,氧化沟的工艺操作相对简单,设备配置也不复杂,更便于管理和维护。

3. 适应性强:氧化沟对于不同种类的废水都有良好的适应性,可以处理来自不同行业的废水,例如农业、食品加工、制药等。

4. 低能耗:氧化沟的能耗相对较低,不需要大量的电力支持,降低了运行成本。

5. 不需加药:氧化沟采用天然微生物进行处理,不需要加入化学药剂,避免了药剂的二次污染。

二、氧化沟的缺点:1. 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大:氧化沟容易受到气候、水温、进水水量等因素的影响,其处理效果随之变化。

2. 污泥产量较大:氧化沟的生物降解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泥,需要进行合理的污泥处理和处理,增加了系统的运行成本。

3. 空间占地较大:氧化沟的设计需要较大的土地面积,特别是当处理规模较大时,需要考虑到土地的利用和布局等问题。

三、氧化沟的发展应用型式:1. 立体氧化沟:立体氧化沟通过增加氧化沟的高度,利用垂直空间进行生物降解,有效提高了氧化沟的处理效率。

2. 膜生物反应器:膜生物反应器利用特殊的膜技术,将氧化沟和膜分离技术相结合,不仅提高了废水的净化效果,还可以实现对微生物的截留,减少污泥产生。

3. 气液固三相流氧化沟:该工艺在传统氧化沟基础上引入气液固三相流模式,增加了氧气和废水的接触面积和反应时间,从而提高处理效率。

4. 人工湿地氧化沟:人工湿地氧化沟将湿地与氧化沟结合,利用湿地植被和微生物共同处理废水,不仅可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还能实现湿地的生态效应。

关于奥贝尔氧化沟工艺节能设计计算探讨论文

关于奥贝尔氧化沟工艺节能设计计算探讨论文

关于奥贝尔氧化沟工艺节能设计计算探讨论文0 引言奥贝尔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最初由南非的Huisman 公司设想提出,沟体通常由三个同心椭圆形沟道组成,三个沟道内均设置有曝气转碟,具有推流式和完全混合式两种流态的优点,其形状如图1 所示。

该工艺除具有普通氧化沟流程简单、管理方便、出水水质稳定、耐冲击负荷等优点外,更凭借其良好的节能效果,在污水处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1 氧化沟主要设计1. 1 容积设计奥贝尔氧化沟容积一般包括好氧区和缺氧区两部分。

其中好氧区容积的计算方法可以参照曝气池容积的计算方法,一般有BOD5—污泥负荷率( Us) 法、容积负荷( Uv) 法和污泥龄( θc) 法,笔者倾向于采用污泥龄法来计算; 因为有脱氮要求,当采用硝化、反硝化动力学计算时,还需考虑反硝化所需缺氧区的容积。

好氧区和缺氧区容积计算参见《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公式。

1. 2 需氧量的计算分为需氧量计算及折算标准需氧量两个步骤,奥贝尔氧化沟需对三条沟道分别计算。

总需氧量包括碳化需氧量和硝化需氧量,还应该扣除反硝化过程所补充的氧量。

1. 3 水下推进器的计算合理减小氧化沟占地,必须加大有效水深,但使用机械表面曝气不能达到深水推流要求,沟深的氧化沟就必须加设水下推流器。

关于水下推流器的设计及选型,国内还缺乏相关的经验,笔者采用国外飞力公司水力计算方法,飞力公司水下推力器的推力计算式如下:T = 12ρAU2 k ( 1)其中,U 为氧化沟的平均流速,m/s; A 为过水断面面积,m2 ; ρ为液体密度,kg /m3 ; k 为沿程和局部总阻力系数( 其中局部阻力系数包括弯道处阻力系数和曝气阻力) ; T 为推动力,N。

2 工程实例结合合肥市某实际工程为例,给出处理规模为20 000 m3 /d的奥贝尔氧化沟节能计算方法。

2. 1 基础资料处理规模: Q = 20 000 m3 /d( 不考虑变化系数)。

2. 2 设计参数考虑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的要求,设计污泥龄( SRT) 取15 d。

奥贝尔(Orbal)氧化沟工艺简介

奥贝尔(Orbal)氧化沟工艺简介

奥贝尔(Orbal)氧化沟工艺简介袁国清重庆赛迪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重庆400085摘要:本文主要对奥贝尔(Orbal)氧化沟工艺的原理、特征、主要曝气设备、应用与发展进行了一般介绍,让设备监理同行对污水处理工艺有一个粗浅的认识,要想深入了解请读者参考有关专著。

关键词:工艺原理特征曝气设备应用与发展一、前言污水处理工艺多种多样,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有;清洁生产工艺、氧化沟工艺(循环曝气池)、A2/O工艺(脱氮除磷工艺)、AB工艺(吸咐-生物降解工艺)、SBR工艺(序批式活性污泥工艺)、SBBR工艺(序批式生物膜工艺)UASB工艺(升流厌氧污泥床工艺)、LINPOR工艺(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相结合而组成的双生物组分工艺)、PACT工艺(粉末活性炭活性污泥工艺)、MBR工艺(膜分离装置和生物反应器结合的新工艺)、生物膜处理技术等,近几年重庆地区采用奥贝尔型(Orbal)氧化沟工艺较多。

二、奥贝尔(Orbal)氧化沟工艺原理奥贝尔(Orbal)氧化沟是一种多渠道氧化沟系统,最初由南非的休斯曼(Huisman)国家水研究所开发的。

该项技术后来转让给美国的Envirex公司,该公司于1970年开始将它投放市场。

奥贝尔(Orbal)氧化沟实际上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型。

因为污水和活性污泥的混合液在环状的曝气渠道中不断流动,有人称其为“循环曝气池”、“无终端的曝气系统”。

奥贝尔(Orbal)氧化沟一般由3条同心圆形或椭圆形渠道组成,各渠道之间相通,污水由外渠道进入,与回流污泥混合后由外渠道进入中间渠道再进入内渠道,在各渠道循环达数十次到数百次,最后经中心岛的可调堰门流出至二沉池。

奥贝尔(Orbal)氧化沟在各渠道横跨安装有不同数量的曝气设备,进行供氧兼有较强的推流搅拌作用。

曝气设备多采用曝气转盘和立式表面曝气机。

曝气转盘和立式表面曝气机的数量取决于渠内所需的溶解氧量。

沟深取决于曝气装置,一般2~6m不等。

在三条渠道系统中,从外到内,第一渠的容积为总容积的50%~55%,第二渠为30%~35%,第三渠为15%~20%。

最新奥贝尔氧化沟工艺的特征及适用范围

最新奥贝尔氧化沟工艺的特征及适用范围

奥贝尔氧化沟工艺的特征及适用范围1、奥贝尔氧化一般沟由三个同心椭园形沟道组成,污水由外沟道进入,与回流污泥混合后,由外沟道进入中间沟道再进入内沟道,在各沟道循环达数百到数十次。

最后经中心岛的可调堰门流出,至二次沉淀池。

在各沟道横跨安装有不同数量水平转碟曝气机,进行供氧兼有较强的推流搅伴作用。

外沟道体积占整个氧化沟体积的50%-55%,溶解氧控制趋于0.0mg/L,高效地完成主要氧化作用;中间沟道容积一般为25%-30%,溶解氧控“在1.0mg/L 左右,作为“摆动沟道”,可发挥外沟道或内沟道的强化作用;内沟道的容积约为总容积的15%-20%,需要较高的溶解氧值(2.0mg/L左右),以保证有机物和氨氮有较高的去除率。

2、外沟道的供氧量通常为总供氧量的50%左右,但80%以上的BOD可以在外沟道中去除。

由于外沟道溶解氧平均值很低,绝大部分区域DO为0.0mg/L,所以,氧传递作用是在亏氧条件下进行的,氧的传递效率有所提高,有一定的节能效果。

加之下面将谈到的外沟道内所特有的同时硝化反硝功能,节能效果更为明显。

内沟道作为最终出水的把关,一般应保持较高的溶解氧,但内沟道容积最小,能耗相对较低。

中沟道起到互补调节作用,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和可控性。

奥贝尔氧化沟独特的构造和机理,使之以较节能的方式获得稳定的处理效果。

3、奥贝尔氧化沟具有较好的脱氮功能。

在外沟道形成交替的耗氧和大区域的缺氧环境,较高程度地发生“同时硝化反硝化”,即使在不设内回流的条件下,也能获得较好的脱氮效果。

4、奥贝尔氧化沟具有推流式和完全混合式两种流态的优点。

对于每个沟道内来讲,混合液的流态基本为完全混合式,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对于三个沟道来讲,沟道与沟道之间的流态为推流式,有着不同的溶解浓度和污泥负荷,兼有多沟道串联的特性,有利于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并可减少污泥膨胀现象的发生。

5、奥贝尔氧化沟采用的曝气转碟,其表面密布凸起的三解形齿结,使其在与水体接触时将污水打碎成细密水花,具有较高的充氧能力和动力效率。

ORBAL氧化沟运行问题探讨

ORBAL氧化沟运行问题探讨

污水处理工论文ORBAL氧化沟运行问题探讨姓名:乔磊所在单位:青岛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完成日期:二OO七年十一月ORBAL氧化沟运行问题探讨摘要:本文介绍了ORBAL氧化沟的工艺特点,并通过对ORBAL氧化沟低负荷运行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了解决问题的措施及途径。

关键词:污水处理、ORBAL氧化沟、生化处理一、氧化沟废水生化处理原理及特点氧化沟也叫环形曝气池,污水进入氧化沟后与带有活性污泥的混合溶液完全混合,并在环形沟渠中不停地循环流动,沟内沿水的流动方向好氧区与缺氧区交替存在,在靠近转碟曝气机的下游溶解氧浓度较高,但随着与曝气机距离的增加,溶解氧浓度不断降低,在下一组曝气机的上游降到最低,呈现出好氧区→缺氧区→好氧区→缺氧区→…的循环变化,从而使沟渠中的微生物反应呈现出硝化→反硝化的不断循环,达到深入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另一方面,从氧化沟出水到二沉池,然后活性污泥回流到氧化沟,又实现一个缺氧→好氧的大的循环,使除氮效果更加明显,水的净化深度得到提高。

由于污水进入沟渠立即与原有带有活性污泥的水混合,使新进水污染物浓度得到稀释,因此也使氧化沟呈现出耐水量、水质负荷变化冲击的特点。

二、ORBAL氧化沟设计特点氧化沟为椭圆形混凝土池,分外沟、中沟、内沟三个沟道,来水和回流污泥首先进入外沟(如外沟检修时可进入中沟),然后依次进入中沟及内沟,最后经中心岛的出水井排入二沉池的配水井。

ORBAL氧化沟按硝化、反硝化设计,在各沟道上安装转碟曝气机,设计外沟道溶解氧控制在0~0.5mg/L,在此同时进行氧化、硝化、反硝化,中沟道溶解氧控制为1~1.5mg/L,起过渡区的作用,内沟道溶解氧为2.0~4.0mg/L,对有机物进一步氧化,保证出水中的有机物含量达到设计要求。

为实现氧化沟不停工检修,在中心岛和外沟各设出水口,外沟中沟之间的过流窗设闸门,可以实现外沟、中沟内沟轮流检修。

为改变沟内流态,提高氧的传递效率,在直沟道的转盘前设引流板,后设导流板,弯沟道的转盘只设转盘后导流板。

奥贝尔氧化沟的特性分析与理论探讨

奥贝尔氧化沟的特性分析与理论探讨

奥贝尔氧化沟的特性分析与理论探讨摘要:本文主要是进行了奥贝尔氧化沟的特性分析与理论探讨。

关键词:奥贝尔氧化沟特性分析理论探讨1、1 背景由于氧化沟工艺运行管理简单易行,运行效果相对稳定,更适合我国的一些中小城镇,而奥贝尔氧化沟道优良的脱氮效果以及溶解氧的分布形式,因其不同于传统的氧段+好氧段的活性污泥脱氮系统,而逐渐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

为什么奥贝尔氧化沟的外沟道会有如此良好的脱氮效果?究竟是由于低氧条件下同时存在的硝化、反硝化,还是由于外沟道中交替出现的好氧、缺氧环境,抑或由于极高的混合液回流比及其他原因?对此,人们提出了3种可能的机理:●宏观混合方式造成的缺氧好氧环境:即在高浓度有机物中,微生物对食物的快速好氧降解导致高氧条件下的缺氧环境的形成。

这就是宏观上的“同时硝化反硝化”,它既可以在推流式曝气池,即在与奥贝尔外沟道相似的缺氧、好氧区中实现,又可以在完全混合式的曝气池中实现(即低溶解氧条件下的“同时硝化反硝化”)。

●微环境的缺氧与好氧:就每一个微小的活性污泥絮体而言,其外围暴露在好氧条件下,而其内部则处于缺氧条件下。

●新型特种微生物:即存在一种我们以前并未认识到的全新微生物能够在特定条件下去除营养物。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本文根据IAWQ提出的活性污泥数学模型的原理,通过数学模拟的方法试图对此进行合理的解释。

1.2几个令人困惑的问题与研究的目的在此背景下,几个相关的问题随之而生。

●奥贝尔氧化沟外沟道的脱氮作用毋庸置疑,但其影响因素究竟是哪些?能否推而广之,在单沟式氧化沟中采用与奥贝尔氧化外沟道相同的布置,实现优势工艺的改良与变种?●外沟道的脱氮和碳氧化功能占总量的百分比是多少?外沟、中沟、内沟的溶解氧的分布方式的不同又会有哪些影响?与此相关的二沉池的设计又要注意哪些问题?●更深入一些,在奥贝尔氧化沟外沟道内,点源与面源曝气的区别及各自的优势是什么?正是这些疑问构成了本文研究的目的。

1.3 研究工具与方法这些问题的产生很可能是各种生物、物理、化学因素交差、协同作用的综合结果,由于检测手段的限制,无法完全通过试验检测的方法进行令人信服的解释。

氧化沟工艺应用研究进展

氧化沟工艺应用研究进展

氧化沟工艺应用研究进展氧化沟工艺应用研究进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污水处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

其中,氧化沟工艺因其高效、经济且环保的特点,成为了污水处理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

本文将探讨氧化沟工艺应用研究的进展,重点介绍了其原理、优点、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

一、氧化沟工艺的原理氧化沟工艺是利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

其基本原理是在一块开放的水域内,通过搅拌使污水与空气充分接触,将有机物质氧化分解为无机物,同时利用微生物的生长代谢作用去除其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

二、氧化沟工艺的优点1. 高效性:氧化沟工艺具有处理能力强、处理效果好的特点。

相较于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其处理效率更高,污泥产生量更少。

2. 经济性:氧化沟工艺的建设和运营成本相对较低。

其原理简单,设备和工艺要求不高,对投资和运行成本的要求较低,特别适合于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

3. 环保性:氧化沟工艺在处理过程中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其采用自然降解的方式进行污水处理,无需添加大量化学药剂,没有副产物的产生,对环境影响较小。

三、氧化沟工艺的发展趋势1. 高效处理技术的研发:随着城市污水排放量的逐年增加,氧化沟工艺需要更高效的处理技术来应对。

研究人员正在不断探索新的微生物种类、调节措施和设备设计,以提高氧化沟工艺的处理能力。

2. 集成化处理系统的建设:氧化沟工艺一般作为污水处理工艺的一部分,研究人员正致力于将其与其他工艺进行有机组合,构建更高效的集成化处理系统。

通过将不同工艺相互协作,可以实现多种水质指标的同时达标排放。

3. 能量回收的应用:氧化沟工艺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机物质,这些有机物质可以通过进一步处理转化为可再生能源。

研究人员在探索利用氧化沟工艺产生的废物来发电或生产生物质燃料等能量回收技术,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四、氧化沟工艺面临的挑战1. 水质波动性:不同区域和不同季节的污水水质波动较大。

氧化沟处理工艺论文

氧化沟处理工艺论文

氧化沟处理工艺论文摘要:改造设计了调节池。

对于不稳定进水的污水厂,必须设计有足够的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的调节,以减小对后序处理工序的处理负荷。

关键词:污水处理;氧化沟;水解酸化;深度处理1 原污水厂概况及存在问题山西某市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建于2002年,设计规模为3×104t/d,采用奥贝尔氧化沟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工程总投资6 271万元。

原设计进水水质情况如表1所示。

原设计出水水质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

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以来,进水量变化不大,进水量为(1.5~2)×104 t/d,但进水水质波动较大,污水处理厂实际进水主要以工业废水为主,进水COD在500~20 000 mg/L之间波动,平均浓度在4 500 mg/L左右,pH变化较大,最低值达到2.8,实际进水严重超出原设计进水控制指标,污水处理厂长期处于超负荷不稳定状态运行。

2010年,该污水处理厂受到国家环保部挂牌督办,相关部门对该污水处理厂进行了部分优化工艺改造。

然而,改造后时有短时超标废水进入污水厂处理系统,COD短时最高至4 000 mg/L,最低至800 mg/L,氨氮也达100~200 mg/L之间。

当超标废水进入处理厂处理系统后,工艺运行受到冲击较为严重,即发生活性污泥死亡,系统遭到破坏,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工艺系统进行恢复。

恢复期一般都超过半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因此,于2011-09对整个厂区进行工艺改造。

改造工程处理规模为2×104 t/d。

改造前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改造前工艺流程2 改造措施2.1 增设调节池调节池除起到调节水量、水质、污水pH值、水温的作用,还可用作事故排水。

本工程调节池内设有弹性填料,在填料上会形成生物膜,增加生物量以去除部分有机物,降低后续处理负荷。

内设低速推流潜水搅拌机和穿孔管,起到搅拌和微曝气的作用。

2.2 增设预氧化池增设预氧化池1座,在其前、后部均设置pH在线检测装置,调酸、调碱装置和自动加药装置,pH在线检测装置与自动加酸、加碱装置实现联动。

奥贝尔氧化沟

奥贝尔氧化沟

奥贝尔氧化沟奥贝尔氧化沟一般沟由三个同心椭园形沟道组成,污水由外沟道进入,由外沟道进入中间沟道再进入内沟道,在各沟道循环达数十到数百次,最后经中心岛流出。

在各沟道横跨安装有不同数量水平转碟曝气机进展供氧,其具有较强的推流搅伴作用。

该工艺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操作简单,具有推流式和完全混合式两种流态的优点,对于每个沟道内来讲,混合液的流态根本为完全混合式,且池容较大,循环流量大,因而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并可减少污泥膨胀现象的发生,有利于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能保持较稳定的出水水质。

假设能将氧化沟的进水设计成多种可选择的方式,能有效抵抗暴雨冲击,增加系统运行的灵活性。

例如遇到暴雨时越过外沟道,直接由中沟进水,而外沟道保存大局部活性污泥,利于系统的恢复。

奥贝尔氧化沟一个最显著特征是三个沟的溶解氧呈0 mg/ L —1 mg/ L —2mg/ L (外—中—内) 梯度分布。

典型的设计是将碳源氧化、反硝化及大局部硝化设定在外沟内进展,控制其DO 在0~0. 5 mg/ L 。

中沟的DO 控制在0. 5~1. 5 mg/ L ,可进一步去除剩余的BOD 或继续完成硝化。

内沟的DO 为2~2. 5 mg/ L ,以保证出水中有足够的DO 带入二沉池。

外沟容积大,约为总容积的50%~55%,但DO要求低,能耗小。

内沟DO要求高,但容积小,约为15%~20%。

此种DO 的分布方式不仅使奥贝尔氧化沟具有较好的脱氮性能,而且大大节省了能耗。

在实际运行中,奥贝尔氧化沟的各个沟道中DO的控制较关键。

外沟的DO假设高了,就不会形成有效的反硝化环境,从而影响脱氮的效果,出水氨氮便会增高。

而且外沟DO高了也是能量浪费。

如果氧化沟内沟曝气量太大,曝气过量,从氧化沟内沟出水至二沉池的水含DO较高,污泥内附着的气泡来不及释放,就会出现白色漂泥,影响后续处理及出水。

而氧化沟内DO低了,污泥进展厌氧反硝化,会导致污泥变黑。

并且内沟DO较低的出水进入二沉池以后,在池底的活性污泥可能会发生反硝化,产生N2,使活性污泥吸附N2而上浮,影响沉淀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贝尔氧化沟的工程应用性能研究摘要:通过对奥贝尔氧化沟工程实际运行工况的测试,分析研究了脱氮功能、抗冲击负荷能力、去除难降解有机物能力以及污泥性能等特征,并就其三沟do呈0-1-2的梯度分布与氮的去除机理进行了探讨。

起源于南非发展于美国的奥贝尔(orbal)氧化沟是具有除磷脱氮功能的新工艺之一,因其在技术、经济上具有独特优势而受到国内外污水处理界越来越多的重视。

我国80年代就引进了这门技术,但真正引起重视却是在最近几年。

随着奥贝尔氧化沟工艺优越性的展现,采用此工艺的污水处理厂日益增多。

但由于对奥贝尔系统的研究还不够成熟,故引进国外的技术设备多,自己的东西少,缺乏系统的研究与总结,也缺乏实际操作、运行、控制经验。

对奥贝尔氧化沟工艺进行实际应用考察和性能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该工艺,为工程设计和运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和技术指导,使其适合国内需要且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功效。

1实际工程简介北京燕山石化公司牛口峪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6×104m3/d,主要处理乙烯生产过程中所排废水及居民区少量的生活污水。

该厂采用二级生物处理工艺,生物处理工段为奥贝尔氧化沟,全套技术由美国引进,配套设备为国内产品,于1994年12月建成投产。

污水处理厂设计进、出水水质见表1,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生物处理工段设计为平行的两个系列,每个系列包括1个奥贝尔氧化沟和2个辐流式二沉池。

每个氧化沟设24组曝气转碟,外、中、内沟各安装8组。

氧化沟的平面布置如图2所示。

图2奥贝尔氧化沟平面布置简图单个氧化沟的主要设计参数如下:设计进水流量1250m3/h水力停留时间14.2h泥龄35d有效水深4.26mmlss4000mg/l污泥负荷0.074kgbod/(kgmlvss.d)0.110kgcod/(kgmlvss.d)容积分配56∶26∶18(外∶中∶内)溶解氧分配0-1-2mg/l(外-中-内)2结果与讨论2.1污水处理厂运行效果污水处理厂建成以来,由于进水流量只有2×104~2.4×104m3/d,尚不到设计流量的一半,故基本上只运行一个系列。

测试期间(1997年11月—12月)污水处理厂运行参数见表2,处理效果见表3。

测试结果表明,奥贝尔氧化沟工艺处理效果很好,出水各项指标均远远低于设计值。

cod、氨氮的去除率都超过90%。

在控制外沟中do(指非曝气区域)接近于零后,发现系统对tn的去除率大大提高。

测试期间由于检修设备等原因,曾一度同时开启两个系列,造成氧化沟的三个沟道完全处于好氧状态,此间tn的去除率只有约50%,由于进水bod 负荷较低,其去除途径主要是生物合成。

调整运行工况(关闭一个系列)至正常后,尽管水量及有机负荷增加了约一倍,却能获得更好的处理效果,在外沟形成的缺氧区域使tn的去除率迅速提高到90%以上。

2.2分析与讨论2.2.1do的分布特征与氮的去除根据硝化和反硝化原理,脱氮过程需先将氨氮在有氧条件下转化成硝态氮,然后在无分子态氧存在的条件下把硝态氮还原成氮气,这就要求创造一个好氧和缺氧环境。

奥贝尔氧化沟特有的三沟(外沟、中沟、内沟)溶解氧呈0-1-2mg/l的分布正创造了一个极好的脱氮条件,其独特之处是有大部分硝化反应发生的第一沟(即外沟)。

如果硝化只发生在后面两个沟内,则可以反硝化的只有回流污泥中的硝酸盐。

即使污泥回流比高达100%,也只有50%的硝酸盐进行反硝化,而根据测试结果,在污泥回流比为60%时,外沟测得的tn去除率即达88%,这与在许多奥贝尔氧化沟污水处理厂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一致的。

对这一现象,笔者结合测试结果认为可用一种发生在第一沟内称为“同时硝化/反硝化”的机理作出解释。

这种“同时硝化/反硝化”机理包括两层含义:①在整个第一沟内存在缺氧与曝气区域。

根据现场测试结果,在曝气转碟上游1m至下游3m的沟长范围内一般do>0.5mg/l,部分区域甚至可达2~3mg/l,可将此看作曝气区域,其他区域则为缺氧区域。

以牛口峪污水处理厂为例,当外沟内转碟开启5组时,外沟的缺氧区容积与曝气区容积之比约为7∶1。

生物处理系统为多种微生物群体共生的系统,污水在经过曝气区域时可发生硝化反应,在缺氧区域则进行氮的脱除,加上污水是先进入外沟,为反硝化反应提供了充足的碳源。

②微小的微生物个体所处的环境可称为微环境。

微环境直接决定微生物个体的活动状态,而宏观环境的变化往往导致微环境的急剧变化,从而影响微生物群体的活动状态并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表里不一”的现象。

事实上,在活性污泥菌胶团内部存在多种多样的微环境类型,而每一种微环境往往适合于某一类微生物的活动,不适合其他种类微生物的活动。

受各种因素(物质传递、菌胶团的结构特征)的影响,微环境所处的状态是可变的。

例如,某一好氧性微环境,当耗氧速率高于氧传递速率时可变成厌氧或缺氧性微环境。

对于菌胶团尤其是大颗粒菌胶团来说,微环境的变化可能非常明显,即由于受菌胶团结构、氧传递和硝态氮传递的不均匀性影响,外部曝气状态下菌胶团内部也可形成缺氧环境。

因而曝气状态下也可出现某种程度的反硝化,即“同时硝化/反硝化”现象。

由于已在所测试的奥贝尔系统中观察到了第一沟内明显的缺氧与好氧区域,而且有初沉池的设计也不易于形成大颗粒菌胶团,故认为在所测试的奥贝尔氧化沟系统中,第一种类型的“同时硝化/反硝化”占主导地位。

2.2.2抗冲击负荷能力测试期间,系统遭受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高浓度废水的冲击,这是污水处理厂运行以来所承受的最大一次冲击负荷。

连续14h污水处理厂进水cod浓度高出设计值2~9倍,氧化沟进水cod亦高出设计值2~8倍,cod负荷最高时达设计值的3倍,但整个系统的出水水质始终相当稳定,各项指标均未超标,说明奥贝尔氧化沟工艺有很强的抗高浓度废水冲击负荷能力,具体结果见图3。

图3奥贝尔氧化沟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奥贝尔氧化沟工艺有很强的抗高浓度废水冲击负荷能力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一般为低负荷设计,且多数情况下沟内能维持较高的mlss,一时的冲击负荷不足以对微生物产生抑制作用;二是沟内的循环流量很大,为进水流量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在流态上每个沟道都具有完全混合的特征。

以牛口峪污水处理厂为例,若氧化沟进水流量为0.25m3/s(即2.2×104m3/d),沟内平均流速以0.2m/s计,则外沟的循环流量约为7.6m3/s,约为其进水流量的30倍,高浓度废水进入沟中后迅速被稀释混合,对系统不会产生很大影响。

抗暴雨流量的冲击是奥贝尔氧化沟的另一特点。

在采用合流制或截流式合流制的城市污水管道系统中,水质水量的变化较大,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流量雨天比晴天大,甚至高出设计流量数倍,污水处理厂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

在超负荷运行期间,沉淀池污泥的流失是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主要问题,特别是对维持较高的活性污泥固体量的延时曝气氧化沟系统。

出现污泥流失时,不仅出水水质差,而且会使系统的正常运行遭到破坏,需很长时间才能恢复。

在常规系统中可以采用设置超越(旁通)管渠的方法,分流一部分或全部冲击负荷直接到二沉池,或通过停开曝气器让污泥在氧化沟中沉淀,防止污泥流失。

但这两种方法都使bod得不到有效降解。

设置总超越管渠全部超越整个污水处理系统更达不到处理效果。

奥贝尔氧化沟独特的设计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雨水分流是奥贝尔氧化沟特有的运行模式,其特点是将冲击流量分流到第三沟或第二沟(视沟内mlss的高低而定),而回流污泥仍连续不断地送往第一沟。

这种运行模式可增加生物固体贮存量,且使其在第一、二沟中贮存并得以曝气。

由于进水能很快将第三沟中的混合液稀释,避免了由于进入沉淀池的污泥固体比回流的多而引起污泥固体不平衡问题,从而有效地防止了污泥固体的流失。

这样,当冲击流量停止后,系统很容易恢复到正常的运行操作模式。

牛口峪污水处理厂由于主要处理工业废水,进水水量变化不大,故进水方式设计采用只进到第一沟。

若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多种进水方式是很必要的。

2.2.3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与生活污水不同,许多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难降解有机物,以bod5来表示其中有机物的含量显然已不合适,此时的bod5只能代表易生物降解的部分有机物,这也是工业废水一般以cod来作控制指标的原因之一。

对牛口峪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的监测结果显示,进水中bod5/codcr比值为0.45~0.65,而cod去除率却能达90%以上,出水cod<60mg/l,在40mg/l以下的出现频率在80%以上,说明长泥龄、长水力停留时间设计的奥贝尔氧化沟对难降解有机物有很高的去除率,这与类似设计的其他类型氧化沟是一致的。

2.2.4污泥的性能为简化流程,氧化沟工艺中一般不设初沉池,原污水经格栅和沉砂池后直接进入氧化沟,这既可省去单独处理初沉池生污泥的麻烦,节省投资,又可提高氧化沟内的污泥浓度,改善污泥的沉降性能,因原污水中的悬浮颗粒直接进入氧化沟,极易成为污泥絮凝的中心物质,促进较大颗粒菌胶团的形成。

另外,对奥贝尔氧化沟来说,其三沟do为0-1-2的分布以及外沟缺氧区占较大比例的曝气器按点布置的方式,限制了沟内丝状菌的过量繁殖,从而有效地防止了污泥膨胀,促成污泥良好的沉降性能,也使沟内得以维持较高的污泥浓度。

一般奥贝尔氧化沟系统内mlss维持在4000~6000mg/l,污泥指数(svi)均在120ml/g以下,多为80~100ml/g。

由于牛口峪污水处理厂进厂废水中易生物降解物质所占比例较大,工艺流程中又设有初沉池,加上检修过程中相当长一段时间奥贝尔系统未按0-1-2的do分布来控制,致使沟内污泥发生膨胀(svi>300ml/g),污泥沉降性能较差。

而出水水质未受太大影响的原因是二沉池的设计表面负荷较通常设计的小[约为0.6m3/(m2.h)],设计水力停留时间较长(超过7h)且未满负荷运行。

在将氧化沟内的do调整为0-1-2分布后,svi稍有下降的趋势,但是否能完全控制住污泥膨胀,还需长期稳定的运行与观察。

关于污泥的好氧稳定,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评判标准与检测指标。

一般认为泥龄需在30d以上,但由于污泥的好氧稳定过程受水温的影响明显,因此污泥达好氧稳定的泥龄在不同地区是不同的。

用污泥的比耗氧速率(our)来评定比较合理,一般来说,污泥的比耗氧速率低于0.1go2/(gvss.d)时就表示稳定过程已经完成。

对牛口峪污水处理厂氧化沟污泥的耗氧速率测试结果见表4,其our<0.1go2/(gvss.d),说明污泥已相当稳定。

3结论①奥贝尔氧化沟工艺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操作控制灵活、方便,不仅对有机物有较高的去除率,tn的去除率亦超过90%。

②奥贝尔氧化沟特有的do为0-1-2的分布是获得较好脱氮效果的关键所在。

测试结果证明,第一沟中所形成的缺氧、好氧区域在“同时硝化/反硝化”中起主导作用,在外沟中已完成100%的硝化和85%以上的反硝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