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教学设计
初三作文教学设计

初三作文教学设计初三作文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初三作文教学设计【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三作文教学设计【精选5篇】1一、指导思想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更加重视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让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对生物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对未来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上有更多的发展;能够提高责任心、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为学生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任务这学期我们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生物(七年级第二册)。
三.具体措施:1.继续学习相关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努力创新和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
2.继续探索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模式,注意及时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和模式。
3.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共同努力,乐于交流。
4.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技术,并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以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积极参与教学和科研改革。
上好一堂课,设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
5.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精心设计引线;使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
6.创设探究学习的场景。
比如提供相关的图形信息和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及生活环境;或者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经历中提出探索性的问题;或者来自社会关注的生物学相关热点问题等等。
7.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设计并实施探究方案。
8.注意询问报告的撰写和沟通。
训练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图形等方式完成报告,组织交流询问过程和结果。
9.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来实现课程目标。
初中中考作文辅导教案

初中中考作文辅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中考作文的基本要求和解题技巧。
2.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提高作文质量。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和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
二、教学内容:1.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及注意事项。
2. 常见作文类型和解题技巧。
3. 写作方法和技巧的运用。
4. 作文修改和润色。
三、教学过程:1. 讲解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及注意事项,让学生明确作文要求,避免失分。
2. 分析常见作文类型和解题技巧,引导学生学会审题和立意。
3. 讲解写作方法和技巧,如开头结尾、过渡转折、描写渲染等,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法可依。
4. 布置作文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写作。
5. 批改作文,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
6. 组织作文讲评,让学生互相借鉴和学习,提高写作水平。
7. 引导学生进行作文修改和润色,提高作文质量。
8. 定期进行作文训练和检测,跟踪学生进步情况。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文评分标准、解题技巧、写作方法和技巧等。
2.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作文练习,培养写作能力。
3. 示范法:教师示范优秀作文,让学生借鉴和学习。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作文讲评和修改,促进互相交流和提高。
五、教学评价:1. 学生作文成绩的提升:通过定期检测,观察学生作文成绩的提升情况。
2.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观察学生在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中的写作表现。
3. 学生写作习惯的养成:检查学生是否养成了良好的写作习惯和思维能力。
4. 学生反馈意见: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六、教学时间:本教案需在初中阶段进行,共计15课时,每课时45分钟。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初中语文教材。
2. 参考书籍:中考作文指导书籍。
3. 网络资源:优秀作文范文、写作技巧等。
4. 作文纸张和文具。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希望能帮助学生掌握中考作文的基本要求和解题技巧,提高写作能力,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九年级中考作文教案

九年级中考作文教案【篇一:初三作文教学案】1234篇二:初中作文课教学设计初中作文课教学设计——如何使作文具体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片段训练,学生能对一件事情做到具体叙述。
2、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实验、练习,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营造浓郁的文学氛围,激发学习文学热情,陶冶学生心情。
教学重点:片段练习教学难点:通过片段练习,掌握如何使作文具体化的技巧方法教学设想:演示实验—练习—分析—片段练习—方法总结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课堂导入:同学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到最可怕的是写作文,感到最难的也是写作文,胶尽脑汁而无处下笔,搜肠刮肚找不到一个恰当的词语。
不由的发出感叹:“作文难啊,难于上晴天”。
其实作文难写吗?答案是肯定的!真那么难写吗?亦不然!因为在祖国的语言文字里,有黄河的不羁和刚强,有长江的奔放和潇洒,有泰山的威武,有草原的粗犷,有彩陶的古朴典雅,有花椒的芳香四溢。
有先秦的繁星明月: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是庄子的逍遥游,是孔子的颠沛流利,是魏王的老骥之志,是诸葛的锦囊妙计,是君子好逑的《诗三百》,是魂兮归来的《楚词》,是执过羊鞭的《兵法》,是受过宫刑的《史记》,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曹雪芹的梦中泪,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是功垂青史的《四库全书》……它不仅是我们每个人学习、工作、生活的工具,而且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人类的文明。
有了这些,我们写作文怎么会难写呢?何愁写不好呢?这就要我们平时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写好读书笔记。
因为书到用时方恨少。
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解决作文中的一个难题:如何使作文具体化?二、活动一:(一)、教师演示:教师手拿一枚硬币,硬币从手中滑落,掉到讲桌上后又掉到地上。
1、要求:(1)、每一个同学仔细观察这种现象,然后用一句话描写这种现象。
(2)、同学之间交流、分享。
摘录例句:(1)、有一枚硬币从老师手中滑落,掉到了地上。
初中语文中考作文讲解教案

初中语文中考作文讲解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中考作文的基本要求和评分标准。
2. 引导学生运用有效的写作技巧,提高作文质量。
3. 通过例文分析和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和要求。
2. 写作技巧的运用。
教学难点:1. 写作技巧的灵活运用。
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准备:1.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及相关资料。
2. 写作技巧的相关书籍或资料。
3. 教学PPT或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作文知识和技巧。
2. 提问:作文在中考中的重要性是什么?二、讲解中考作文评分标准(10分钟)1. 介绍中考作文评分标准的基本要求。
2. 分析评分标准中的各项指标,如内容、结构、语言等。
3. 强调评分标准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作文应该达到的标准。
三、分析写作技巧(15分钟)1. 讲解写作技巧的重要性。
2. 介绍常用的写作技巧,如开头结尾的写法、过渡句的运用等。
3. 通过例文分析,让学生了解写作技巧在实际作文中的应用。
四、互动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写作技巧进行练习。
2. 每组派代表分享练习成果,其他组成员给予评价和建议。
五、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明确作文要求和评分标准。
2. 布置作业: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写作技巧,写一篇作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和分析写作技巧,让学生明确了作文的要求和提高作文质量的方法。
在互动练习环节,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掌握了写作技巧的应用。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学生足够的关注和指导,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XX年中考作文指导 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中考作文指导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中考作文的基本要求与评分标准。
2. 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写作技巧,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观察生活、感悟人生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与要求2. 写作技巧的运用3. 优秀作文欣赏与分析4. 作文题目解析与训练5. 学生作文练习与讲评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与要求,学会运用写作技巧,提高作文水平。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人生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讲解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与要求,使学生明确作文考试的目标。
2. 知识讲解:介绍写作技巧,如构思、选材、表达等,并结合优秀作文进行分析。
3. 实例讲解:分析近年中考优秀作文,使学生了解优秀作文的特点与亮点。
4. 课堂练习:布置作文题目,让学生进行现场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作文讲评: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文进行讲评,指出优点与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五、课后作业1. 学生根据课堂所学,修改自己的作文,提高作文质量。
2. 学生课后积累素材,观察生活,感悟人生,为下次作文练习做好准备。
3. 家长监督学生完成作业,协助教师检查作文修改情况。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对学生作文进行评价,关注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
2. 评价方法: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等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地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
3. 评价反馈:教师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反馈,指出优点与不足,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七、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近年中考作文真题,让学生了解中考作文的出题规律和趋势。
2. 写作指导:针对不同类型的作文题目,给出具体的写作指导和技巧。
3. 练习巩固:定期布置作文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4. 激励机制:对学生的作文成果给予表扬和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写作热情。
XX年中考作文指导 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中考作文指导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中考作文的基本要求与评分标准。
2.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思想、观点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写作技巧,提高作文质量。
4.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构思、修改作文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与要求2. 写作技巧讲解与实践3. 优秀作文欣赏与分析4. 作文审题、构思、修改方法指导三、教学过程1. 讲解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与要求,让学生明确作文写作的目标。
2. 分析优秀作文,提炼写作技巧,让学生学会运用。
3. 布置作文题目,引导学生进行审题与构思。
4.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学生互评、自评,教师总结讲评。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文评分标准、写作技巧等理论知识。
2. 示例法:分析优秀作文,让学生直观感受写作技巧。
3. 实践法:让学生现场写作,培养动手能力。
4. 互动法:学生互评、自评,教师总结讲评。
五、教学评价1. 学生作文质量:内容是否充实、观点是否明确、语言是否准确等。
2. 学生写作过程:审题、构思、修改等环节是否规范。
3. 学生参与度:课堂互动、讨论、提问等积极性。
六、教学资源1.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与要求文档2. 优秀作文选集3. 写作技巧讲解PPT4. 作文审题、构思、修改方法指导手册5. 作文素材库七、教学环境1. 教室环境:座位排列有序,方便学生互动与交流2. 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白板等3. 学习材料:作文本、笔、笔记本等八、教学时间1. 课时安排:每课时45分钟,共15课时2. 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准备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源3.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作文写作,并进行自评、互评九、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3. 教师应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4.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十、教学反思1. 课后总结: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反思教学效果2.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作文写作的困惑与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3. 教学改进:根据教学反思,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方法与评价体系十一、课程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与要求2. 第3-4课时:分析优秀作文,提炼写作技巧3. 第5-6课时:指导作文审题与构思方法4. 第7-8课时:学生现场写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5. 第9-10课时:学生互评、自评,教师总结讲评6. 第11-12课时:讲评作文修改方法,学生进行作文修改7. 第13-14课时:组织作文展示活动,学生分享写作经验8. 第15课时:总结课程,对学生进行中考作文备考指导十二、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所学,完成一篇作文2. 针对作文进行自评、互评,总结写作经验3. 积累作文素材,整理写作笔记十三、教学评价1. 学生作文质量:内容是否充实、观点是否明确、语言是否准确等2. 学生写作过程:审题、构思、修改等环节是否规范3. 学生参与度:课堂互动、讨论、提问等积极性4. 学生满意度:对作文写作的兴趣与信心十四、教学拓展1. 组织作文比赛,提高学生写作积极性2. 邀请作家、专家进行作文讲座,拓宽学生视野3. 开展写作小组活动,促进学生相互学习、交流十五、课程总结1. 学生掌握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与要求2. 学生学会运用写作技巧,提高作文质量4. 教师不断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十一、教学实践活动1. 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举办的作文比赛,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中考作文复习教案

中考作文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中考作文的要求和评分标准。
2. 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3.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应试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中考作文要求与评分标准文章结构完整,包括开头、和结尾。
语言表达清晰,句子通顺,无错别字。
内容丰富,有逻辑性,条理清晰。
思想健康,积极向上,符合题目要求。
2. 作文基本结构开头:引起读者兴趣,提出主题。
分段落论述,每个段落清晰明了。
3. 写作技巧选用合适的词语和成语,丰富语言表达。
运用修辞手法,增加文章的表现力。
结合实例和例子,使论述更有说服力。
三、教学过程1. 讲解中考作文要求与评分标准,让学生明确写作目标。
2. 分析作文基本结构,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组织方式。
3. 教授写作技巧,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论述能力。
4. 进行作文练习,学生互相评改,教师指导修改。
四、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作文练习中的表现,评估其写作能力。
2. 检查学生的作文,评估其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模拟测试的成绩,评估学生的应试能力。
五、教学资源1.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资料。
2. 作文范文和实例。
3. 写作技巧指导资料。
4. 模拟测试卷。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中考作文要求与评分标准,让学生明确了写作目标。
通过分析作文基本结构和教授写作技巧,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通过进行作文练习和模拟测试,学生的应试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作文讨论,分享写作心得和经验。
2. 开展作文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3. 组织作文展览,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七、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优秀作文,学习写作技巧。
2. 采用任务驱动法,布置写作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创作。
3. 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互相评改作文,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八、教学计划1. 第1-2周:讲解中考作文要求与评分标准,明确写作目标。
初三作文教案

初三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初三作文的常见类型和要求。
2、帮助学生掌握审题、立意、选材、结构、语言表达等写作技巧。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4、鼓励学生多阅读、多积累、多写作,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如何准确审题,明确作文的主题和要求。
(2)如何选择新颖、恰当的素材,丰富作文内容。
(3)如何构建合理的作文结构,使文章层次清晰、逻辑严谨。
2、难点(1)如何在作文中表达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见解,提升作文的立意。
(2)如何运用生动、形象、准确的语言,增强作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分析优秀范文和写作知识,让学生掌握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作文题目和素材,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练习法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4、评改法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改,指出优点和不足,让学生明确改进的方向。
四、教学过程1、导入(1)回顾初一、初二的作文学习,引出初三作文的新要求和新挑战。
(2)展示一些优秀的初三作文,让学生感受初三作文的水平和特点。
2、知识讲解(1)初三作文的类型包括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等。
分别介绍每种类型作文的特点和写作要求,如命题作文要紧扣题目,半命题作文要补充完整题目,材料作文要读懂材料,话题作文要围绕话题展开等。
(2)审题与立意①审题:指导学生仔细阅读作文题目,理解题目中的关键词、限制词和提示语,明确写作的范围、对象、重点和体裁等。
②立意:引导学生在审题的基础上,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要求立意新颖、深刻、积极向上。
可以通过多向思维、逆向思维等方法,挖掘题目背后的深层含义,提出独特的观点和见解。
(3)选材与组材①选材:告诉学生选材要围绕立意,选择真实、典型、新颖、有意义的素材。
可以从生活中选材,如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经历;也可以从阅读中选材,如名著、报刊、网络等。
初中中考作文备课教案

初中中考作文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中考作文的基本要求和评分标准。
2. 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思维和写作习惯。
3. 提高学生的作文成绩,为中考作文取得高分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及注意事项2. 作文素材的积累与运用3. 常见作文类型的写作技巧4. 作文修改和润色方法5. 模拟练习与讲评三、教学过程:1. 讲解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及注意事项:(1)论点明确,论证充分;(2)构思巧妙,结构严谨;(3)语言流畅,表达准确;(4)书写工整,卷面整洁;(5)符合题目要求,突出主题。
2. 讲解作文素材的积累与运用:(1)关注时事,关注生活;(2)阅读经典,汲取营养;(3)积累名言警句,运用恰当;(4)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3. 讲解常见作文类型的写作技巧:(1)叙事类作文:以情动人,以事喻人;(2)议论文:立论清晰,论证有力;(3)说明文:条理清晰,表达准确;(4)寓言故事:寓意深刻,富有想象力。
4. 讲解作文修改和润色方法:(1)审视主题,确保符合题目要求;(2)梳理思路,调整结构;(3)审查语言,修改病句,润色表达;(4)检查书写,保持卷面整洁。
5. 模拟练习与讲评:(1)布置作文题目,学生现场写作;(2)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修改;(3)教师选取优秀作文进行讲评,分析优点和不足;(4)针对学生作文中的共性问题进行指导。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中考作文评分标准的掌握程度;2. 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与应用能力;3. 学生作文思维的敏捷性和创造性;4. 学生作文成绩的提高幅度。
五、教学建议:1. 注重平时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2. 鼓励学生多读书,多积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3. 教师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4. 定期进行模拟练习,及时讲评,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六、教学资源:1.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及相关资料;2. 作文素材库;3. 优秀作文选集;4. 作文训练软件或在线平台。
XX年中考作文指导 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中考作文指导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中考作文的基本要求。
3. 提高学生在中考作文中的得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及注意事项2. 作文主题的选取与构思3. 作文结构的安排与组织4. 作文语言的表达与运用5. 作文修改与润色技巧三、教学过程1. 讲解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及注意事项,让学生明确作文写作的要求。
2. 通过案例分析,讲解如何选取和构思作文主题。
3. 引导学生学习并实践作文结构的安排与组织,让学生掌握作文的框架。
4. 讲解作文语言的表达与运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 通过案例分析,讲解作文修改与润色技巧,培养学生自我修改的习惯。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以及对作文写作技巧的掌握程度。
2. 作文练习:布置作文题目,评估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给出具体评价和建议。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作文写作的认识和改进方向。
五、教学资源1.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及注意事项的相关资料。
2. 作文主题选取与构思的案例分析。
3. 作文结构安排与组织的教学材料。
4. 作文语言表达与运用的讲解资料。
5. 作文修改与润色技巧的案例分析。
六、教学活动1.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他们在阅读范文时的感悟和收获。
2.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完成一个作文题目,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 个人练习:布置有针对性的作文练习,让学生在课后进行个人写作,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七、教学策略1. 实例讲解:通过分析历年中考真题和优秀范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作文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意见,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果。
3. 反馈与评价:及时给予学生作文评价和指导,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写作水平。
八、教学实践1. 课堂练习:针对本节课所学的作文技巧,布置课堂练习题目,让学生现场进行作文写作。
中考作文的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中考作文的教学设计引言:中考作文是中学生升入高中的重要关键,写作水平的提高对考生来说至关重要。
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中考作文教学设计成为教师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讨论,旨在帮助教师们设计出科学合理的中考作文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中考作文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因此,教师要通过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构思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使他们能够撰写出富有条理和思想深度的文章。
2. 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作为一种书面表达形式,写作要求学生准确地运用语言规范,使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
教师要通过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语言敏感性,提高他们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写出质朴、流畅、生动的文章。
3. 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
写作是一种思维活动,要求学生能够深入思考,有条理地组织自己的思想。
教师要通过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他们进行逻辑思考和合理推理,使他们能够写出思路清晰、观点鲜明的文章。
二、教学内容:1. 写作素材的积累。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解、阅读课外书籍、观看相关影视作品等方式,帮助学生积累写作所需的素材。
同时,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加社会实践等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和阅历,丰富他们的写作素材。
2. 写作技巧的讲解。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示范和讨论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各种写作技巧,如修辞手法、段落衔接、引用文献等。
同时,可以通过分析优秀范文,帮助学生学习和模仿优秀的写作风格和技巧。
3. 写作实践的训练。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写作实践训练,通过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要求他们按照规定时间和要求完成作文,并进行评讲和修改指导。
同时,可以鼓励学生自由写作,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和写作习惯。
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思考、诱导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对写作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激发他们的写作灵感和创造力。
中考语文写作教学设计5篇

中考语文写作教学设计5篇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考语文写作教学设计5篇,以供大家参考!中考语文写作教学设计1一、教学设计说明教材是学生们最熟悉的,却又是最易遭忽视甚至是冷遇的书。
1、为了让学生们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我在课前准备了一些高考优秀作文的片断,让学生们知道我们手中的课文是可以用作素材写进作文的。
2、让学生回忆学过的课文,并说说其中印象深刻的作家、作品或文学人物。
3、教学活动——学生挑战老师:学生给老师出若干话题,老师以一则选自课文的素材构思学生的话题。
4、教师出一个话题——“空间”,让学生选用已学的课文素材构思作文,然后说说其构思。
5、教师出15个左右的话题,让学生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话题,运用课本素材,快速构思,写一个片断。
二、教学过程1、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怕写作吗?”学生有的说“怕”,有的说“不怕”,也有的不以为意。
教师:怕写作文,究竟怕什么呢?(生答,教师随机总结出发言要点)教师:构思平淡、语言贫乏、素材平凡……如同学们所说的,确实有很多的因素,造成了我们在写作时文思枯竭,言语乏味。
因此,常听到有同学感叹“作文难,难于上青天”。
问题有很多,今天我们来解决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就是“素材的挖掘、运用(板书)”。
有人说从小到大写了那么多作文,写到最后都无话可说,无材可用。
可是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想想看,我们从小学开始,到现在,读了多少书,看了多少影视剧,听过多少故事,有过多少亲身经历,又滋生过多少关于人生的感慨,写作的材料会少吗?我觉得恰恰是太多了,所谓“乱花渐欲迷人眼”啊。
材料太多,看得你眼花缭乱,竟不知如何取舍,如何运用了。
所以我们很多同学可谓是:“捧着金碗去讨饭,躺在金山上哭穷”。
为了证明我并非言过其实,我们先来读一个高考满分作文片段。
中考作文写作指导教案

中考作文写作指导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考作文的基本要求,掌握作文评分标准。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3. 指导学生进行审题、立意、构思、修改等写作环节,提高作文质量。
二、教学内容:1.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解读2. 作文审题与立意技巧3. 作文构思与结构安排4. 作文修改与润色方法5. 优秀作文案例分析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中考作文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解读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使学生明确作文要求。
3. 示范:以优秀作文为例,分析作文的审题、立意、构思、修改等环节。
4. 练习:学生分组讨论,结合生活实际,进行作文构思练习。
5. 反馈: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共同提高作文水平。
四、课后作业:2. 观察生活,选取一个素材,进行作文构思练习。
3. 对照优秀作文,修改自己的作文,提高作文质量。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中考作文要求的掌握程度。
2. 学生作文构思、立意、修改等方面的进步。
3. 学生对作文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
中考作文写作指导教案(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中考作文的审题技巧,提高作文立意的深度。
2. 培养学生运用修辞手法,丰富作文语言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注重作文的真情实感,提高作文的思想内涵。
二、教学内容:1. 作文审题与立意技巧进阶2. 修辞手法在作文中的应用3. 作文真情实感的体现4. 作文案例分析与讨论5. 写作练习与点评三、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作文写作技巧。
2. 讲解:讲解作文审题与立意的高级技巧,提高学生的作文立意能力。
3. 示范:以优秀作文为例,分析修辞手法在作文中的运用。
4. 练习:学生分组讨论,结合生活实际,进行修辞手法练习。
5. 反馈: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共同提高作文水平。
四、课后作业:2. 运用所学修辞手法,修改自己的作文,提高作文语言表达能力。
中考作文教学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及常见题型。
- 掌握作文写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范文分析,提高学生的审题、立意、选材和谋篇布局能力。
-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树立写作自信心。
-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作文审题与立意。
- 材料的选择与运用。
- 结构安排与语言表达。
2. 教学难点:- 如何将个人情感融入作文中,使作文具有感染力。
-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篇结构完整、内容丰富的作文。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回顾上节课内容,提问学生:作文写作的关键是什么?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审题、立意,以及如何选材?3. 揭示课题:中考作文教学。
(二)范文分析(20分钟)1. 展示一篇优秀中考作文范文,引导学生分析:- 作文题目及审题过程。
- 文章立意及材料选择。
- 文章结构安排及语言表达。
2. 小组讨论:这篇作文的优点有哪些?如何借鉴?3. 教师总结:审题要准确,立意要深刻,选材要典型,结构要清晰,语言要生动。
(三)写作指导(30分钟)1. 作文审题与立意:- 强调审题的重要性,指导学生如何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
- 鼓励学生从自身经历、社会热点、时代背景等方面立意。
2. 材料的选择与运用:- 指导学生如何从生活中选取典型材料。
- 讲解材料运用的技巧,如对比、衬托、举例等。
3. 结构安排与语言表达:- 讲解作文的常见结构,如总分总、分总等。
- 指导学生运用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
(四)学生写作(20分钟)1. 发放作文题目,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文。
2. 教师巡视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2. 教师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四、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2. 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否有所提高?3.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五、课后作业1. 完成一篇命题作文,题目自拟。
中考作文复习教案

中考作文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中考作文的基本要求与评分标准。
2.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 引导学生学会审题、立意、构思和行文,提高作文质量。
二、教学内容1.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与要求2. 作文审题与立意技巧3. 作文构思与行文策略4. 常见作文类型及写作要点5. 作文修改与升格方法三、教学过程1. 讲解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与要求,让学生明确作文得分要点。
2. 举例分析作文审题与立意技巧,引导学生学会抓住题目要点。
3. 讲解作文构思与行文策略,让学生掌握文章结构布局。
4. 通过案例分析,讲解常见作文类型及写作要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5. 教授作文修改与升格方法,培养学生自我检查和修改作文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例、讨论、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结合学生实际写作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3. 组织学生进行作文练习,及时批改反馈,指导学生不断提高。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掌握中考作文的基本要求与评分标准。
2. 学生能运用语言表达思想,写作水平有所提高。
3. 学生能独立完成作文,且作文质量较好。
4. 学生能掌握作文修改与升格方法,自我检查和修改作文的能力较强。
六、教学活动1. 开展作文审题训练,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审题技巧。
2. 组织作文构思练习,培养学生灵活布局文章结构。
3. 进行作文写作指导,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
4. 组织作文修改与升格训练,提升学生作文质量。
七、教学资源1. 提供中考作文真题,供学生练习。
2. 精选作文范文,供学生借鉴与模仿。
3. 制定作文评分标准,为学生提供评价依据。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讲解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与要求2. 第二周:教授作文审题与立意技巧3. 第三周:讲解作文构思与行文策略4. 第四周:讲解常见作文类型及写作要点5. 第五周:教授作文修改与升格方法九、课后作业与练习1. 课后完成一篇作文,锻炼写作能力。
初中中考作文教案

教案:初中中考作文教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中考作文的基本要求,包括立意、选材、结构、表达等方面。
2. 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作文创新能力。
3. 通过对中考作文真题的讲解和练习,提高学生的作文应试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中考作文基本要求讲解2. 中考作文真题解析3. 作文思维训练4. 作文练习与讲评三、教学过程:1. 讲解中考作文基本要求:(1)立意:明确、独特、深刻(2)选材:真实、典型、新颖(3)结构:清晰、严谨、完整(4)表达:准确、生动、得体2. 解析中考作文真题:以近几年的中考作文真题为例,分析真题的命题规律和写作要点,引导学生掌握真题的解题思路。
3. 作文思维训练:(1)发散思维训练:运用头脑风暴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思考问题,拓宽写作思路。
(2)创新思维训练:鼓励学生敢于提出新观点,勇于尝试新写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 作文练习与讲评:(1)布置作文题目,要求学生现场写作,限时完成。
(2)学生互评:相互交换作文,进行阅读和评价,提出修改意见。
(3)教师讲评: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文进行点评,分析优点和不足,指导学生进行修改。
四、教学策略:1. 实例分析:以真题为例,讲解中考作文的解题方法和写作技巧。
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个性化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写作特点进行指导。
4. 反复练习:布置适量作文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对照中考作文要求,评价自己的作文,找出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2. 同伴评价:相互评价,给予对方中肯的建议和鼓励。
3. 教师评价:综合评价学生的作文,给予分数和具体点评,指导学生提高。
通过本教学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掌握中考作文的基本要求,提高作文写作能力,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初中九年级作文教案设计

初中九年级作文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类型作文的写作方式、结构和特点。
2.掌握各种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4.提高学生的作文评价能力。
二、教学内容1.记叙文:描写人物、人物描写、描写事物、描写场景等。
2.说明文:科普知识、阅读题解答。
3.应用文:书信、便条、告示、广告等。
三、教学重难点1.记叙文中如何运用描写手法。
2.说明文中如何做到简单易懂、通俗易懂。
3.应用文中如何做到文体规范、应用性强。
四、教学方法1.讲授与自学相结合。
2.小组合作学习。
3.个人作业、互相交流评价。
4.学以致用,以写作练习为主。
五、教学过程1. 记叙文1.1 讲授•讲解记叙文的概念、特点和写作方法。
•分析名家作文,展示各种描写手法的使用。
•引导学生参与讲解,让学生自由发挥。
1.2 自学•学生自行阅读记叙文,分析文中描写手法的使用。
•互相交流,探讨这些描写手法的使用效果。
1.3 练习•让学生选择一个具体的场景或人物,运用所学的描写手法写一篇记叙文。
•进行互相交流评价,共同讨论如何改进。
2. 说明文2.1 讲授•讲解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
•给出科普知识让学生理解说明文的重要性。
•分析名家作文,展示简单易懂、通俗易懂的写作方法。
2.2 自学•学生自行阅读说明文,分析文中简单易懂、通俗易懂的写作手法。
•互相交流,探讨这些写作手法的使用效果。
2.3 练习•让学生选择一个科普话题,用简单易懂、通俗易懂的方式写一篇说明文。
•进行互相交流评价,共同讨论如何改进。
3. 应用文3.1 讲授•讲解应用文的概念、特点和常见类型。
•分析名家作品,展示不同应用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3.2 自学•学生自行阅读不同类型的应用文,分析文体规范和应用性强的特点。
•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3.3 练习•让学生对不同类型的应用文进行写作训练,并对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交流评价,共同提高应用文的写作能力。
六、教学步骤1.阐述作文的基本知识和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作文教学设计作文是学生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考作文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考作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1.了解中考作文在“内容”方面的具体要求。
2.掌握让“内容充实”的方法和技巧,并运用于写作之中。
3.引导学生分析作文“内容空洞”的原因。
4.能运用“提升要诀”提升作文水平。
教学重点1. 掌握让“内容充实”方法和技巧,并运用于写作之中。
2. 能运用“提升要诀”提升作文水平。
教学难点1. 掌握让“内容充实”方法和技巧,并运用于写作之中。
2.、引导学生分析作文“内容空洞”的原因。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经过“切题”和“中心”两个专题的训练,同学们的作文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从“中心”的训练来看,同学们的立意正确、新颖,但从总体来看,大话连篇,内容空洞,这就涉及到我们今天训练的专题——“内容”。
内容从广义上来说,包括“切题、中心、内容、选材、感情”前面我们已训练了两项,今天就训练“内容”的第三项——内容。
二. 引导学生明确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对“内容”的具体要求。
新课标为中学生设定的总体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具体明确”即是对作文的具体要求。
在阶段性目标也有这样的要求:“写作要有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这些要求体现在中考中就是作文评分标准,此项得分点所占的比例相当大,仅以安徽为例:内容30分,表达25分。
这说明“内容”极其重要,我们决不可忽视。
中考作文的评分,对“内容”大体可分为五等:内容充实、内容具体、内容比较具体、内容不具体、无内容。
实际上我们班上的绝大多数同学的作文处于“内容具体”、“内容比较具体”、“内容不具体”这三个等级。
这是我们作文训练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希望大家一定要闯过这一关。
三、学生将自己收集起来的内容不充实的习作,对照“失分会诊”,分析造成内容空洞的原因。
不同的文体,其内容的失分形式不同,这里这种分析两种文体:记叙文:只是简单的叙事,没有具体的过程。
叙事没有中心,故事不完整。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没有交代清楚故事的要素。
有的同学在一篇文章中写了好几件事,但每件事都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文章自然无法充实起来。
议论文:空谈口号,说大话,没有具体的典型势力和精确的理论依据。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记忆的材料太少,肚子里没“货”,只好空谈了。
这种情况在我们同学中最为典型。
希望大家多阅读,多积累,才能使自己的材料不断丰富起来。
一、对照例文掌握使内容充实的方法。
1、小组学习。
2、教师引导。
招式一:联想、想象,丰富内容。
写作时要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使自己的文章内容更加丰富。
片段示例:人生鼎沸的罗马广场上,教徒们举着火把,声嘶力竭地喊着:“烧死他!烧死他!”广场中心竖着一个十字架,一个青年被绑在上面,脚下是成堆的柴火,眼睛跳动着火苗。
“说!地球才是宇宙的中心!”一个身着黑长衫的教徒朝他威胁道。
“不!太阳才是中心!”青年没有丝毫畏惧。
“点火!”那黑长衫教徒气急败坏,一声令下。
火焰顿时在青年的脚下燃起,广场上一片欢呼。
烈火中青年的目光始终是坚定的,他在烈火中永生。
他,就是布鲁诺,一个坚守真理的人,他为历史增添了一道火红的风景。
上面的文章运用了布鲁诺为真理而献身这个素材,加上自己的想象和描写之后,布鲁诺的形象生动起来了,内容显得具体而充实。
招式二:叠加同类。
这种方法适用于议论文、议论性散文的写作。
一个材料总是单薄的,所所以我们不防把同类的几个材料叠加在一起,形成集团效应,内容就自然充实起来。
片段示例:君不见,李白不齿阿谀奉承之徒,抬头挺胸夺门而出,高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能开心颜”,面带微笑挺胸游于山水之间:君不见,文天祥不要高官厚禄,抬头挺胸作正气歌,引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视死如归挺胸走向刑场:君不见,司马迁受宫刑挺胸而成“无韵之离骚”,吉鸿昌面对敌人的枪口慷慨就义……他们的骨气,他们的坚定,响彻云霄,万古长青。
上面文段,作者以学会挺胸为中心,联想到李白、文天祥、司马迁、吉鸿昌四个具有同样品质的任务。
这些同类的事例集中起来就有了巨大的说理效果,文章的内容就显得更充实。
二、结合满分作文,掌握“内容”的“提升要诀”。
1,自学,掌握“内容”的“提升要诀”。
写记叙文记住两点:一是写好一件事,记好一个人。
要写出时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阶段。
开端、结局尽量简洁,发展、高潮施以重墨。
二是要突出描写,用描写来充实内容。
写议论文也应记住两点:一是有充足的论据;二是学会剖析论证2,小组对照优秀作文,剖析成功的秘诀。
考题回放一粒种种顶开岩石,破土而出,表现的是坚韧不屈、生机勃勃的力量;一位老师投来关怀的一瞥,是激励你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力量。
力量有时是一句话,当你遇到挫折的时,它给你带来无穷的勇气;力量有时是一本书,当你困惑彷徨是,它会拨开你心灵的迷雾;力量也可以是长辈的一次批评,妈妈的一个电话,父亲的一根白发,同桌的一张卡片,邻居的一声问候……请以“力量”为话题,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自拟题目作文。
要求:⑴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⑵600字左右。
⑶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⑷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满分例文:家庭的温馨家,是温馨的港湾,是我们这些扬帆出海的小船最好的归宿;家,是一把大大的伞,有风有雨为我遮为我挡;家,也是一首亘古不变的歌谣,是印在我心中最美的音符。
——题记我的家没有万贯的资财,也没有舒适的小车和豪华的别墅。
有的知识爸爸那发自肺腑的谆谆教悔;有的只是妈妈那无休止的阵阵唠叨;有的只是我们兄妹三人爽朗的笑声和那股始终洋溢着爱的温馨。
父爱父亲从不把他的爱表露在外,但我却从言语中感受到了那分深沉的爱。
每次打电话回家,父亲总是三言两语,之后便成了我和母亲的“畅谈”。
但正是有了父亲这几声短暂的问候,我的心中才多了些幸福和温暖,也让我懂得了更多做人的道理。
考试成绩的不如意让我坠入了痛苦的深渊,我在电话这头号啕大哭,父亲在那头耐心地安慰我,让我把痛苦和挫折化作奋进的力量。
每天放下电话,我的心情总是倍感轻松,我觉得,天更蓝了,树更绿了,阳光也更加温暖了……母爱母亲的爱岁不像父亲的爱那样发人深省,也不像老师的爱那样令人铭记于心,但它有着更闪光的一面。
天冷时,是她在耳边不停地嘘寒问暖;生病时,是她寸步不离地守侯在我的身旁;夜深了,是她一次又一次地把踢落的被子重新帮我盖好……一路走来,我无时无刻不是在母亲的细心呵护下度过的。
在我远离家乡的这些日子,不知牵走了母亲多少泪水!初次出门在外,看到的是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彼此之间极少有沟通的语言,我畏缩了,害怕了。
这时,是母亲一句句地鼓励我,让我学会了与人交往,学会了勇敢与坚强。
母亲啊,您为儿子付出的太多太多,您的爱,要我何以为报?儿女情一句亲切的问候,一个真挚的笑脸,无疑不是儿女对父母最好的回报。
父母将所有的憧憬与希望都寄托在儿女的身上,我绝不能让父母失望,我一定要以优异的成绩老报答父母的爱,让最美丽的笑容在他们脸上绽放。
是这些爱,将父母和我紧紧地连在一起;是这温馨,让家成了游子心中的天堂。
这里,父母用温暖的手为儿女撑起一方晴空;儿女为他们的行动给父母带来一丝慰藉。
这一首首的爱的乐章奏出了家庭的温馨,你感受到了吗?满分秘诀。
满分点:本文内容充实,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善于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中心。
采用来题记和小标题的形式,这些小亮点在考场作文中具有引人注目的作用。
三个小标题各自独立,但又相辅相成,浑然一体,很好地表现了“家庭的温馨”这个主题。
素材选择“以小见大”,文章、看似平淡,无大是大非,无曲折的故事情节,都是小作者对真实生活的深入挖掘,能反映生活的本质,具有独特性。
七、指导学生写作。
家庭的温馨文题: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记忆,没有重量。
它却可以压得人匍匐在地,又可以鼓舞人在理想的空间飞翔,记忆没有体积。
它却既可以让人敞开襟怀去拥抱整个世界,又可以使人的心眼狭隘得并蒂难容。
记忆没有色彩。
它却既可以使人的心灵苍白,幽暗,又可以让人的内心世界绚丽、辉煌。
记忆没有标价。
它却既可以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上升到崇高的境界,又可以使另一个人的灵魂贬值到零点以下。
请以“记忆”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八、自改,然后教师点评。
九、总结:经过本次训练,同学们的作文有了很大进步,特别是原来不善于运用想象和描写的同学,这次能运用各种描写的方法将文章写地具体生动。
但有的同学语言还比较贫乏,希望大家多阅读,多积累,更上一层楼。
中考作文教学设计二教学目的1.了解中考作文在“中心”方面的具体要求。
2.掌握使中心“明确”、“新颖”、“深刻”的方法和技巧,并运用于写作之中。
3.引导学生分析作文“中心”失分的原因。
4.能运用“提升要诀”提升作文水平。
教学重点1. 掌握使中心“明确”、“新颖”、“深刻”的方法和技巧,并运用于写作之中。
2.能运用“提升要诀”提升作文水平。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分析“中心”失分的原因。
2.能把使中心“明确”、“新颖”、“深刻”的方法和技巧运用于实际的写作之中。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我们训练了中考作文的第一个专题——切题。
从同学们的作文来看,绝大多数同学掌握了在切题方面的得分要诀“审准题目,切合题意”及具体的方法。
但大家在写作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开头很冗长,拟题未扣话题,还有的同学结尾未扣话题点题,这些方面都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写作中注意克服,不断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今天我们进行第二个专题训练——中心。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把“立意明确,中心突出”作为其重要的判判标准,立意鲜明、新颖、深刻,乃是考场作文成功的关键。
二、引导学生掌握得分点的方法和技巧。
1.明题依体凸中心。
首先要正确理解题意:其次依据文体明了中心。
以写记叙文为例,可抓住记叙的线索,诸如景、物、人、事、思想感情等,这是做到立意明确的先决条件:二要精心选择能表达文章中心的材料,如果材料与文章的中心联系不紧,就影响中心的明确;三是在文章的关键地方,用一两句话进行议论或抒情,揭示文章的主旨,使整篇文章宛如画龙点睛般活脱起来。
2.化大为小炼主旨。
仅以话题作文为例,我们可在析题的基础上,化大为小,把思维引向深入,找到适合自己的切入口拟题立意。
如对话题“处处留心皆学问”,有一位考生从茶壶泡茶久了,里面长了“垢”,可泡出的茶却一天比一天香的现象入手,进行深度思考,最后明白了“只有积年累月长出茶垢的壶,才能泡出清香爽口的好茶来”的道理。
在具体而生动的记叙中,突出了“处处留心皆学问”的话题要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