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翻译赏析

合集下载

【赋得古原草送别】原文注释、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

【赋得古原草送别】原文注释、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

【赋得古原草送别】原文注释、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及注释】1、离离:繁盛的样子。

2、原:原野。

3、荣:繁盛。

4、远芳侵古道:伸向远方的一片野草,侵占了古老的道路。

远芳:牵连一片的草。

5、晴翠接荒城:在晴天,一片绿色连接着荒城。

6、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两句借用《楚辞》“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典故。

王孙:贵族。

这里指的是自己的朋友。

萋萋:草盛的`样子。

【赏析】这是一首应考习作,相传白居易十六岁时作。

按科举考试规定,凡指定的试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类似。

《赋得古原草送别》即是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并用叠字“离离”描写春草的茂盛。

第二句“一岁一枯荣”,进而写出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规律。

第三、四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写“枯”,一句写“荣”,是“枯荣”二字意思的发挥。

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第五、六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用“侵”和“接”刻画春草蔓延,绿野广阔的景象,“古道”“荒城”又点出友人即将经历的处所。

最后两句“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点明送别的本意。

用绵绵不尽的萋萋春草比喻充塞胸臆、弥漫原野的惜别之情,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韵味无穷。

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在“赋得体”中堪称绝唱。

据宋人尤袤《全唐诗话》记载:白居易十六岁时从江南到长安,带了诗文谒见当时的大名士顾况。

顾况看了名字,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

”但当翻开诗卷,读到这首诗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两句时,不禁连声赞赏说:“有才如此,居亦何难!”连诗坛老前辈也被折服了,可见此诗艺术造诣之高。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原文、译文、赏析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原文、译文、赏析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原文、译文、赏析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②,一岁一枯荣③。

野火烧不尽④,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⑤,晴翠接荒城⑥。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⑦。

[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唐代大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

白居易出身于仕宦之家,高祖、曾祖、祖父俱为官,父亲为朝奉大夫、襄州别驾、大理少卿,累赠刑部尚书右仆射.因其祖、父俱在河南作官,所以居家河南。

白居易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二十日生干河南新郑县东郭宅。

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享年75岁。

[注释]①赋得:根据指定的题目写诗就叫做“赋得”.古原:古老、宽阔的原野。

诗题的意思是:按照“在长满野草的古老原野上送别朋友”这一个题目写的诗。

②离离:形容春草繁盛茂密。

③一岁:一年。

枯:枯萎,枯死。

荣:生长,茂盛。

④野火:荒山野地里的大火。

⑤远芳:绵延向远方的芳香的野草。

⑥晴翠:在阳光照耀下反射出一片翠绿色的野草.⑦萋萋(qī):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译文]茂盛的野草长在古原上的野草多么茂盛,每年枯萎又每年新生。

熊熊野火不能将它烧尽,春风吹过它又重新获生命。

草香无边弥漫古老道路,一片绿色连接远处荒城。

又要送别朋友去远游,春草茂盛好像满含深情。

[赏析]此诗作于贞元三年(787),作者时年十六。

诗是应考的习作.按科场考试规矩,凡指定、限定的诗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相类,须缴清题意,起承转合要分明,对仗要精工,全篇要空灵浑成,方称得体。

束缚如此之严,故此体向少佳作。

据载,作者这年始自江南入京,谒名士顾况时投献的诗文中即有此作。

起初,顾况看着这年轻士子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虽是拿居易的名字打趣,却也有言外之意,说京城不好混饭吃。

及读至“野火烧不尽”二句,不禁大为嗟赏,道:“道得个语,居亦易矣.”并广为延誉.(见唐张固《幽闲鼓吹》)可见此诗在当时就为人称道。

赋得古原草送别古诗讲解全文意思

赋得古原草送别古诗讲解全文意思

赋得古原草送别古诗讲解全文意思一、原文:《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二、衍生注释:- “离离”:形容草长得很茂盛的样子,就像一片一片的,密密麻麻的,那草长得可带劲了呢。

- “枯荣”:“枯”就是草干枯、死掉了;“荣”就是繁荣、茂盛。

草这玩意,一年里有死有活,也是很神奇的轮回。

- “远芳”:就是远处的芳草。

形容草长得特别远,那股子草香能飘老远了。

- “晴翠”:指阳光下翠绿的草色。

晴天下草绿得发亮,很漂亮。

- “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在这里指远行的友人。

三、赏析:这诗的主题很明显是送别,但是它通过描写古原上的草来烘托离情别绪。

首先诗人上来就说原上的草特别茂盛,而且这种茂盛与干枯交替,一年又一年。

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两句简直绝了,体现了草顽强的生命力。

这不仅是对草的一种赞叹,其实也有点深意,就好像友情似的,就算经历艰难险阻,它也会像这草一样又有新的开始。

然后又写草的延伸,“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这画面感一下就出来了,古远的道路上全是草,荒城边也是,这时候该送朋友走了,“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看着这满眼的草,心里那种离愁别绪就满得要溢出来了。

在表现手法上,诗人从草的形象着笔,看似写草,其实都是为最后的送别感情做铺垫啊。

四、作者介绍:这首诗的作者是白居易。

这家伙可是唐朝有名的大诗人。

他的诗通俗易懂,写的东西可多了,从百姓生活到自己的感情啥都有。

他写诗的风格就是很直白,让人一看就明白,就像这首《赋得古原草送别》,虽然有这么深的意境,但是读起来也不费什么劲儿。

五、运用片段:- 场景一:毕业季,大家都要分别了,有个从小学就开始玩得很好的哥们儿要去外地读书了。

大家在操场边送他,操场边的草长得郁郁葱葱的,就像诗里说的“离离原上草”,这时候我对他说:“虽然咱们要分开了,但是就像这草一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咱的友谊不会断的,等你回来!”- 场景二:公司有个同事要调到别的分公司了。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的意思及赏析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的意思及赏析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的意思及赏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的意思及赏析赋得1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2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3侵古道,晴翠4接荒城。

又送王孙5去,萋萋6满别情。

1赋得:凡是指定、限定的诗题,按惯例要在题目上加“赋得”二字。

2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3远芳:草香远播。

4晴翠:一陽一光下翠绿的野草。

5王孙:本指贵族后代,这里指离家远游的友人。

6萋萋:青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生长在古原上的野草多么茂盛啊,它每年一次枯萎又每年一次新生。

即使是漫天的野火也不能将它烧尽,等到来年,春风吹过它又重新破土而生。

这时,草香无边,弥漫着古老的道路,一陽一光普照下,无边绿色连接着远处荒城。

在这美好的春一光里我又要送别朋友去远方,那茂盛的春草好像也满含离别之情。

【顽强之美】白居易的这首诗是以古原上的小草为对象,向我们展示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其实,历来人们赋予小草的特一性一就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无论身在何处,它都是斩不尽锄不绝的,只要残存一点根须,便会很快蔓延原野。

虽然野火燎原,非常可怕,瞬息可以把大片枯草烧得一精一光。

但是来年小草会生长得更青。

【赏析】白居易这首诗之所以名声大噪、流传千古而不衰,与他写作时一贯的遣词造句有关。

比如,这诗中三四句“侵”、“接”二字用得生动形象,十分一精一当。

“侵”、“接”二字继“又生”,更写出小草蔓延扩展之势,再一次突出强者野草的形象。

另外,借芳草写送别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请你查找相关诗句,仔细品味,为以后写作小草积累素材。

比如蔡邕的“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启示】小草是一种一精一神的化身,具有小草一精一神的人,是非常顽强的。

如果拿诗人描写小草的一精一神来比喻人生就再恰当不过了。

小草的生命是极其短暂的,“一岁一枯荣”是最好的写照。

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要有这样一个枯荣过程,任何人都无法抗拒、无从选择,这就是人生。

我们唯一可以掌握与选择的是,面对困难时选择顽强还是懦弱,我们如何对待人与事,如何活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古诗翻译及鉴赏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古诗翻译及鉴赏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古诗翻译及鉴赏《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在学习唐诗的过程中,这首古诗的翻译及鉴赏你知道了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些关于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古诗翻译及鉴赏,作为参考,希望你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古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古诗翻译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

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注释赋得: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

诗题前一般都冠以“赋得”二字。

这是古代人学习作诗或文人聚会分题作诗或科举考试时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称为"赋得体"。

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一岁一枯荣:枯,枯萎。

荣,茂盛。

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远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浓郁的香气。

远芳:草香远播。

侵,侵占,长满。

远处芬芳的野草一直长到古老的驿道上。

晴翠:草原明丽翠绿。

王孙:本指贵族后代,此指远方的友人。

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

《赋得古原草送别》古诗鉴赏首句即破题面“古原草”三字。

多么茂盛(“离离”)的原上草,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可说是从“春草生兮萋萋”脱化而不着迹,为后文开出很好的思路。

就“古原草”而言,何尝不可开作“秋来深径里”(僧古怀《原是秋草》),那通篇也就将是另一种气象了。

野草是一年生植物,春荣秋枯,岁岁循环不已。

“一岁一枯荣”意思似不过如此。

然而写作“枯──荣”,与作“荣──枯”就大不一样。

如作后者,便是秋草,便不能生发出三、四的好句来。

两个“一”字复叠,形成咏叹,又先状出一种生生不已的情味,三、四句就水到渠成了。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是“枯荣”二字的发展,由概念一变而为形象的画面。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②,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③,晴翠接荒城④。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⑤。

注释:①赋得:凡是按规定题目作诗,照例要在题目上加“赋得”二字。

此诗是白居易早期的作品,大约十五、六岁时所写。

题目上有“赋得”字样,可见是为准备应付考试的习作之一。

原:原野。

②离离:野草纷披繁盛的样子。

下文“萋萋”同义。

③远芳:伸向远方的芳草。

远是广或长的意思,这里有无处不生的含义。

侵:蔓延,侵占。

④晴翠:草受阳光照射而呈现出的一片碧绿的颜色。

⑤王孙:贵族的后裔,这里指自己的出门远游的朋友。

这两句用《楚辞》“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诗意。

这个典故在我国古典诗歌中频繁地被使用,总是把草、王孙和远游连在一起。

译文: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野火无法烧尽满地的野草,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远处芬芳的野草遮没了古道,阳光照耀下碧绿连荒城。

今天我又来送别老朋友,连繁茂的草儿也满怀离别之情。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朋友的诗,作者借着野草来抒发和友人离别的感情。

咏草送别自楚辞即有,而白居易此诗却写出了新意。

全诗咏草是紧紧抓住古原草旺盛生命力的特征来写的。

首联以“离离”状草之茂盛,以“一岁一枯荣”状写春荣秋枯,生生不已。

第二联“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以烈火烧之不尽,一遇春风又迅速生长更加强调了野草的生命力之强。

第三联“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更写出一种蔓延扩展之势,再次突出那生存竞争之强者——野草的形象。

于是结尾一联“萋萋满别情”之“萋萋”便不仅包含着草外在之茂盛,同时也已将以上三联所写草之旺盛生命力也容纳进来了。

诗人与友人别离之愁情便恰如这野草无边无际,岁岁不息,什么外在的力量也不会将其斩断。

诗到此也点明题意,关合全篇,“古原”、“草”、“别情”浑然一片,耐人品味。

不仅如此,诗的第二联还表达出一个发人深省的道理:富有生命力的事物,是扼杀不了的。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全诗翻译赏析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全诗翻译赏析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全诗翻译赏析《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

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

诗的前四句侧重表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

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对仗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是“赋得体”中的绝唱。

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作者背景: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出生在新郑(今河南新郑)。

他的诗风格平易清新,质朴自然,常以揭发当时政治上的黑暗现象和人民的痛苦生活题材,如《新乐府》、《秦中吟》等均为反映社会疾苦的优秀之作。

其他如《长恨歌》、《琵琶行》等长篇歌行,传诵尤广。

注词释义:赋得:凡是指定、限定的诗题,按惯例要在题目上加“赋得”二字。

古原:古原野。

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枯:枯萎。

荣:茂盛。

远芳:草香远播。

晴翠:阳光下翠绿的野草。

王孙:本指贵族后代,这里指离定远游的友人。

萋萋:青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古诗今译:茂盛的野草长在古原上的野草多么茂盛,每年枯萎又每年新生。

熊熊野火不能将它烧尽,春风吹过它又重新获生命。

草香无边弥漫古老道路,一片绿色连接远处荒城。

又要送别朋友去远游,春草茂盛好像满含深情。

二:古原上的野草繁密茂盛,每年一度枯萎一度繁荣。

任凭野火焚烧也烧不尽,春风吹来又蓬勃地滋生。

远处的芳草侵伸向古道,翠绿的草色连接着荒城。

在此又送他乡游子远去,萋萋的芳草也充满别情。

名句赏析——“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赏析:这是白居易十六岁的作品,也是传诵千古的名篇。

他历来反对“嘲风雪,弄花草”而无所寄托的作品,在这诗中诗人将春草和送别有机地结合起来,表达了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首句紧扣题目,写出眼前景色,同时又交待出送别时的特定环境:古原上青草茂盛,正是一派春日景象。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原文+赏析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原文+赏析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原文+赏析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1. 离离:繁盛的样子。

2. 原:原野。

3. 荣:繁盛。

4. 远芳侵古道:伸向远方的一片野草,侵占了古老的道路。

远芳:牵连一片的草。

5. 晴翠接荒城:在晴天,一片绿色连接着荒城。

6.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两句借用《楚辞》“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典故。

王孙:贵族。

这里指的是自己的朋友。

萋萋:草盛的样子。

【赏析】这是一首应考习作,相传白居易十六岁时作。

按科举考试规定,凡指定的试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相类似。

《赋得古原草送别》即是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并用叠字“离离”描写春草的茂盛。

第二句“一岁一枯荣”,进而写出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规律。

第三、四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写“枯”,一句写“荣”,是“枯荣”二字意思的发挥。

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第五、六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用“侵”和“接”刻画春草蔓延,绿野广阔的景象,“古道”“荒城”又点出友人即将经历的处所。

最后两句“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点明送别的本意。

用绵绵不尽的萋萋春草比喻充塞胸臆、弥漫原野的惜别之情,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韵味无穷。

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在“赋得体”中堪称绝唱。

据宋人尤袤《全唐诗话》记载:白居易十六岁时从江南到长安,带了诗文谒见当时的大名士顾况。

顾况看了名字,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

”但当翻开诗卷,读到这首诗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两句时,不禁连声赞赏说:“有才如此,居亦何难!”连诗坛老前辈也被折服了,可见此诗艺术造诣之高。

《赋得古原草送别》原文注释及简析

《赋得古原草送别》原文注释及简析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词释义】赋得:凡是指定、限定的诗题,按惯例要在题目上加“赋得”二字。

古原:古原野。

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荣:茂盛。

远芳:草香远播。

王孙:本指贵族后代,这里指离定远游的友人。

枯:枯萎。

晴翠:阳光下翠绿的野草。

萋萋:青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古诗今译】茂盛的野草长在古原上的野草多么茂盛,每年枯萎又每年新生。

熊熊野火不能将它烧尽,春风吹过它又重新获生命。

草香无边弥漫古老道路,一片绿色连接远处荒城。

又要送别朋友去远游,春草茂盛好像满含深情。

【名句赏析】——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是白居易十六岁的作品,也是传诵千古的名篇。

他历来反对“嘲风雪,弄花草”而无所寄托的作品,在这诗中诗人将春草和送别有机地结合起来,表达了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首句紧扣题目,写出眼前景色,同时又交待出送别时的特定环境:古原上青草茂盛,正是一派春日景象。

第二句进一步写出原上野草的的生长规律,暗寓深长的感叹。

三、四两句由上句生发开来,歌颂了春草顽强的生命力。

野火虽烧而“不尽”,春风吹过则“又生”,野火之貌似强大,春风之温润强劲,春草之顽强坚韧,作者仅用十个字就精炼地表现了出来,从而使这两句诗成为寓意深刻、极富哲理的名句。

五、六两句进一步描写春草的勃勃生机:生机的野草的芳香播散在古老的道路上,阳光下的绿色一望无际,远远连接着荒凉的古城。

“侵”、“接”二字用得生动形象,十分精当。

最后两句补足“送别”之意,感情深沉而并不悲伤,是意味深长的绝好结尾。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全诗翻译赏析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全诗翻译赏析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全诗翻译赏析《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的成名作。

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

诗的前四句侧重表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

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对仗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是“赋得体”中的绝唱。

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作者背景: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出生在新郑(今河南新郑)。

他的诗风格平易清新,质朴自然,常以揭发当时政治上的黑暗现象和人民的痛苦生活题材,如《新乐府》、《秦中吟》等均为反映社会疾苦的优秀之作。

其他如《》、《》等长篇歌行,传诵尤广。

注词释义:赋得:凡是指定、限定的诗题,按惯例要在题目上加“赋得”二字。

古原:古原野。

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枯:枯萎。

荣:茂盛。

远芳:草香远播。

晴翠:阳光下翠绿的野草。

王孙:本指贵族后代,这里指离定远游的友人。

萋萋:青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今译:茂盛的野草长在古原上的野草多么茂盛,每年枯萎又每年新生。

熊熊野火不能将它烧尽,春风吹过它又重新获生命。

草香无边弥漫古老道路,一片绿色连接远处荒城。

又要送别朋友去远游,春草茂盛好像满含深情。

二:古原上的野草密茂盛,每年一度枯萎一度荣。

任凭野火焚烧也烧不尽,春风吹来又蓬勃地滋生。

远处的芳草侵伸向古道,翠绿的草色连接着荒城。

在此又送他乡游子远去,萋萋的芳草也充满别情。

名句赏——“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赏:这是白居易十六岁的作品,也是传诵千古的名篇。

他历来反对“嘲风雪,弄花草”而无所寄托的作品,在这诗中诗人将春草和送别有机地结合起来,表达了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首句紧扣题目,写出眼前景色,同时又交待出送别时的特定环境:古原上青草茂盛,正是一派春日景象。

《赋得古原草送别》原文翻译及赏析

《赋得古原草送别》原文翻译及赏析

《赋得古原草送别》原文翻译及赏析关键信息:1、诗词原文2、诗词翻译3、诗词赏析的主要角度4、诗词的艺术特色5、诗词的文化内涵6、诗词的历史背景1、诗词原文《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1 诗词翻译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

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111 诗句解释“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离离”形容野草茂盛的样子。

这两句描绘了古原上野草繁茂,每年经历着枯萎与繁荣的循环。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野火无法烧尽野草,当春风吹拂时,它们又会重新生长。

展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远处的芳草蔓延到古老的道路上,阳光下翠绿的草色连接着荒凉的城池。

描绘了野草的繁茂和广阔。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再次送别友人远去,这繁茂的野草饱含着依依惜别的深情。

112 翻译特点翻译力求在传达原意的基础上,尽量保持诗句的意境和美感。

通过准确的词汇选择和通顺的语句组织,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诗词的含义。

2、诗词赏析21 意境营造诗人通过对古原草的生动描绘,营造出一种辽阔、悠远而又充满生机的意境。

原上草的枯荣变化,野火的焚烧与春风的催生,以及芳草与古道、荒城的交融,共同构成了一幅富有层次感和动态美的画面。

211 情感表达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更融入了送别之情。

以草的生命力象征友情的坚韧,以萋萋芳草表达无尽的离愁别绪,情景交融,真挚动人。

212 象征手法野草的“一岁一枯荣”和“春风吹又生”象征着生命的轮回和不屈的精神,同时也暗示了友情的历久弥新和坚韧不拔。

22 艺术特色221 对仗工整全诗语言简练,对仗工整。

如“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远芳”对“晴翠”,“侵”对“接”,“古道”对“荒城”,不仅在形式上富有韵律美,也增强了表达的力度。

《赋得古原草送别》原文翻译及分析

《赋得古原草送别》原文翻译及分析

《赋得古原草送别》原文翻译及分析关键信息:诗歌原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作者:白居易诗歌体裁:五言律诗诗歌主题: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了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11 原文解析111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两句开篇描绘了古原上野草繁茂的景象,“离离”形容草长得茂盛。

“一岁一枯荣”指出野草每年都会经历枯萎和繁茂的循环,暗示生命的无常和自然的规律。

112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此句为千古名句,展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野火虽然能将其烧尽,但春风一吹,又会重新生长。

这不仅是对草的坚韧的赞美,也蕴含着对生命不息、希望永存的信念。

113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远芳”和“晴翠”分别从嗅觉和视觉的角度描绘了野草的香气和翠绿。

野草蔓延到古老的道路上,与荒城相连,营造出一种悠远、荒凉的氛围。

114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最后两句点明送别主题,“王孙”借指友人,“萋萋”形容草茂盛的样子,以茂盛的野草象征着绵绵不尽的离别之情。

12 翻译探讨121 整体翻译原则翻译应忠实反映原文的意境和情感,同时注意语言的流畅性和美感。

122 具体词句翻译“离离”可译为“luxuriant”或“dense”;“枯荣”可译为“wither and thrive”;“侵”可译为“invade”或“extend along”;“萋萋”可译为“lush”或“luxuriant”。

13 诗歌艺术特色131 生动的意象诗人以野草为主要意象,通过对其生长、枯萎、再生的描写,赋予了野草丰富的象征意义。

132 对比手法诗中“枯荣”的对比,“烧不尽”与“吹又生”的对比,突出了野草的顽强和生命的顽强不屈。

133 情景交融野草的景象与送别之情相互交融,使读者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能深刻体会到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

14 诗歌影响141 文学价值此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成为了唐诗中的经典之作,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赋得古原草送别 全文注释及译文

赋得古原草送别 全文注释及译文

赋得古原草送别全文注释及译文以下是《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全文注释及译文: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
离离:离别之意。

原上草:指古原上的草地。

一岁一枯荣:一年一季变幻。

野火:指火灾。

烧不尽:未能完全烧尽。

春风吹又生:春风吹拂后再次生长。

远芳侵古道:遥远的芳香扩散到古道。

晴翠接荒城:晴朗的绿色与荒城相接。

王孙:指远行的贵族子弟。

萋萋:形容草木茂盛。

【译文】:
在离别的古原上,草儿茂盛,
一年一季,草木有生有枯。

野火虽然燃烧不尽,春风吹过便重新生长。

远处的芳香弥漫在古老的道路上,
明亮的绿色与荒寂的城市相融。

我又送走了一个王孙,心中充满别离之情。

(文章结束,字数:160)。

《赋得古原草送别》小学二年级下册古诗译文及赏析

《赋得古原草送别》小学二年级下册古诗译文及赏析

《赋得古原草送别》小学二年级下册古诗译文及赏析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小学二年级下册古诗译文及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赋得古原草送别》小学二年级下册古诗译文及赏析1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白居易朝代:唐代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译文及注释译文古原上的野草繁密茂盛,每年一度枯萎一度繁荣。

任凭野火焚烧也烧不尽,春风吹来又蓬勃地滋生。

远处的芳草侵伸向古道,翠绿的草色连接着荒城。

在此又送他乡游子远去,萋萋的芳草也充满别情。

注释⑴赋得:指定、限定的题例在题目上加“赋得”一词。

⑵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⑶一岁一枯荣:枯,枯萎。

荣,茂盛。

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⑷远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浓郁的香气。

侵,侵占,长满。

远处芬芳的野草一直长到古老的驿道上。

⑸晴翠:晴空下一片先翠的野草。

荒城:荒凉、破损的城镇。

连同上句之古道,皆用以点染古原景色。

⑹王孙:本指贵族后代,此指远方的友人。

⑺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

《赋得古原草送别》赏析据宋人尤袤《全唐话》记载:白居易从江南到长安,带了诗文谒见当时的大名士顾况,想求他在公众场合帮着扬扬名。

“居易”这个名字根据词义可以解释为住下很方便。

顾况看到白居易年纪轻轻,就开玩笑说:“长安米价方贵居亦弗易(京城里粮价高得很,住下很不方便吧)。

”等读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一联时,顾况大为惊奇,连声赞赏说:“有才如此,居亦何难(写出这样的诗句来,走到哪儿住下都方便得很)!”连诗坛老前辈也被折服了,可见此诗艺术造诣之高。

诗题“古原草送别”颇有意思。

草与别情,似从古代的骚人写出“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楚辞招隐士》)的名句以来,就结了缘。

但要写出“古原草”的特色而兼关送别之意,尤其是要写出新意,仍是不易的。

赋得古原草送别的诗意与解释

赋得古原草送别的诗意与解释

赋得古原草送别的诗意与解释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赋得古原草送别的诗意,方便大家学习。

本文背景:《赋得古原草送别》作于唐德宗贞元三年(公元788年),作者当时只有十六岁。

此诗是应考习作,按科考规矩,凡限定的诗题,题目前必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似。

原文:《赋得古原草送别》唐代: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赋得: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

诗题前一般都冠以“赋得”二字。

这是古代人学习作诗或文人聚会分题作诗或科举考试时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称为"赋得体"。

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一岁一枯荣:枯,枯萎。

荣,茂盛。

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远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浓郁的香气。

远芳:草香远播。

侵,侵占,长满。

远处芬芳的野草一直长到古老的驿道上。

晴翠:草原明丽翠绿。

王孙:本指贵族后代,此指远方的友人。

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

诗意: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野火无法烧尽满地的野草,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远处芬芳的野草遮没了古道,阳光照耀下碧绿连荒城。

今天我又来送别老朋友,连繁茂的草儿也满怀离别之情。

鉴赏:这是一首应考习作,相传白居易十六岁时作。

按科举考试规定,凡指定的试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相类似。

《赋得古原草送别》即是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并用叠字“离离”描写春草的茂盛。

第二句“一岁一枯荣”,进而写出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规律。

第三、四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写“枯”,一句写“荣”,是“枯荣”二字意思的发挥。

古诗文《赋得古原草送别》赏析

古诗文《赋得古原草送别》赏析

古诗文《赋得古原草送别》赏析赋得古原草送别唐朝: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译文及注释【译文古原上的野草繁密茂盛,每年一度枯萎一度繁荣。

任凭野火焚烧也烧不尽,春风吹来又蓬勃地滋生。

远处的芳草侵伸向古道,翠绿的草色连接着荒城。

在此又送他乡游子远去,萋萋的芳草也充满别情。

】【注释⑴赋得:指定、限定的诗题例在题目上加“赋得”一词。

⑵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⑶一岁一枯荣:枯,枯萎。

荣,茂盛。

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⑷远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浓郁的香气。

侵,侵占,长满。

远处芬芳的野草一直长到古老的驿道上。

⑸晴翠:晴空下一片先翠的野草。

荒城:荒凉、破损的城镇。

连同上句之古道,皆用以点染古原景色。

⑹王孙:本指贵族后代,此指远方的友人。

⑺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

赋得古原草送别创作背景《赋得古原草送别》作于公元787年(唐德宗贞元三年),作者当时实龄未满十六岁。

此诗是应考习作,按科考规矩,凡指定、限定的诗题,题目前必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似。

赋得古原草送别赏析据宋人尤袤《全唐诗话》记载:白居易从江南到长安,带了诗文谒见当时的大名士顾况,想求他在公众场合帮着扬扬名。

“居易”这个名字根据词义可以解释为住下很方便。

顾况看到白居易年纪轻轻,就开玩笑说:“长安米价方贵居亦弗易(京城里粮价高得很,住下很不方便吧)。

”等读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一联时,顾况大为惊奇,连声赞赏说:“有才如此,居亦何难(写出这样的诗句来,走到哪儿住下都方便得很)!”连诗坛老前辈也被折服了,可见此诗艺术造诣之高。

诗题“古原草送别”颇有意思。

草与别情,似从古代的骚人写出“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楚辞?·招隐士?》)的名句以来,就结了缘。

但要写出“古原草”的特色而兼关送别之意,尤其是要写出新意,仍是不易的。

首句即破题面“古原草”三字。

《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全诗及赏析

《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全诗及赏析

《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全诗及赏析【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出处】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意思】古老原野上的草繁盛茂密,一年之中,一度枯萎,又再次繁荣。

离离:野草繁盛的样子。

荣:茂盛。

【赏析】离离,新苗细软的样子。

高原上的纤纤野草,一年一度地枯萎和返青。

语出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比喻事物的生生不已。

◇张报先生,这一棵受过折磨而坚贞于祖国的野草啊! 会在那祖国奋进的大地和高岗上,永远一片青葱!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我会用此心的滴水,去学习您,去灌溉您,愿您永生! (王禹时《离离野草送张报》,《光明日报》 1996年3月6日)【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野草茂盛或枯荣交替。

[例]但那漫山遍野莹莹的野草,却使我心旷神怡,如痴如迷。

这不仅是因自小熟读过白居易的那首脍炙人口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的诗句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草的奋发,有所求又无所求的精神惹得我注意上了草,爱上了草。

(陈枫《洪山草》)二、用以形容生物的兴衰循环。

[例]花开花谢,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动植物各自完成自身的生命循环圈,本无所谓忧伤,也无所谓悲哀。

(赵鑫珊《我和〈夏天最后一朵玫瑰〉》)【全诗】《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1.按科场考试规定,凡指定、限定的诗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

2.离离:草木繁茂。

3.芳:指青草。

4.萋萋(音qi):草盛貌。

此句用《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之意。

王孙:贵族。

这里借指被送的友人。

【全诗赏析】白居易是位早熟的诗人,写这首诗时他才16岁。

这是一首送别诗,题目前冠有“赋得”二字,古代称作“赋得体”。

所谓“赋得”,是指限定某一诗题来作诗,作这种诗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朋友间欢聚或送别时,指定一个题目,人各赋诗,以发抒情怀; 一种是应考之作,是由考官指定诗题,士子按题作诗,也例在题前加“赋得”二字。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全诗翻译赏析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全诗翻译赏析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的成名作。

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

诗的前四句侧重表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

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对仗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是“赋得体〞中的绝唱。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出生在新郑(今河南新郑)。

他的诗风格平易清新,质朴自然,常以揭发当时政治上的黑暗现象和人民的痛苦生活题材,如《新乐府》、《秦中吟》等均为反映社会疾苦的优秀之作。

其他如《长恨歌》、《琵琶行》等长篇歌行,传诵尤广。

注词释义:赋得:但凡指定、限定的诗题,按惯例要在题目上加“赋得〞二字。

古原:古原野。

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枯:枯萎。

荣:茂盛。

远芳:草香远播。

晴翠:阳光下翠绿的野草。

王孙:本指贵族后代,这里指离定远游的友人。

萋萋:青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古诗今译:茂盛的野草长在古原上的野草多么茂盛,每年枯萎又每年新生。

熊熊野火不能将它烧尽,春风吹过它又重新获生命。

草香无边弥漫古老道路,一片绿色连接远处荒城。

又要送别朋友去远游,春草茂盛好似满含深情。

二:古原上的野草繁密茂盛,每年一度枯萎一度繁荣。

任凭野火燃烧也烧不尽,春风吹来又蓬勃地滋生。

远处的芳草侵伸向古道,翠绿的草色连接着荒城。

在此又送他乡游子远去,萋萋的芳草也充满别情。

名句赏析——“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小学诗词《赋得古原草送别》注释及赏析

小学诗词《赋得古原草送别》注释及赏析

小学诗词《赋得古原草送别》注释及赏析《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①赋得:根据指定的题目写诗就叫做“赋得”。

古原:古老、宽阔的原野。

诗题的意思是:按照“在长满野草的古老原野上送别朋友”这个个题目写的诗。

②离离:形容春草繁盛茂密。

③一岁:一年。

枯:枯萎,枯死。

荣:生长,茂盛。

④野火:荒山野地里的大火。

⑤远芳:绵延向远方的芳香的野草。

⑥晴翠:在阳光照耀下反射出一片翠绿色的野草。

⑦萋萋(qī):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赏析】命题“古原草送别”颇有意思。

草与别情,似从古代的骚人写出“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楚辞·招隐士》)的名句以来,就结了缘。

但要写出“古原草”的特色而兼关送别之意,尤其是要写出新意,仍是不易的。

首句即破题面“古原草”三字。

多么茂盛(“离离”)的原上草啊,这话看来平常,却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可说是从“春草生兮萋萋”脱化而不着迹,为后文开出很好的思路。

就“古原草”来说,何尝不可开作“秋来深径里”(僧古怀《原是秋草》),那通篇也就将是另一种气象了。

野草是一年生植物,春荣秋枯,岁岁循环不已。

“一岁一枯荣”意思似不过如此。

不过写作“枯──荣”,与作“荣──枯”就大不一样。

如作后者,便是秋草,便不能生发出三、四的好句来。

两个“一”字复叠,形成咏叹,又先状出一种生生不已的情味,三、四句就水到渠成了。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是“枯荣”二字的发展,由概念一变而为形象的画面。

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会更青更长,很快蔓延原野。

作者抓住这个特点,不说“斩不尽锄不绝”,而写作“野火烧不尽”,便造就一种壮烈的意境。

野火燎原,烈焰可畏,瞬息间,大片枯草被烧得精光。

而强调毁灭的力量,毁灭的痛苦,是为着强调再生的力量,再生的欢乐。

烈火是能把野草连茎带叶统统“烧尽”的,不过作者偏说它“烧不尽”,大有意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翻译赏析
《赋得古原草送别》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是唐朝文学家白居易。

其古诗全文如下: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前言】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

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

诗的前四句侧重表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

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对仗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是“赋得体”中的绝唱。

人教版小学课本中的古诗《草》选取的是该诗前四小句。

【注释】
赋得: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

诗题前一般都冠以“赋得”二字。

这是古代人学习作诗或文人聚会分题作诗或科举考试时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称为"赋得体"。

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一岁一枯荣:枯,枯萎。

荣,茂盛。

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远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浓郁的香气。

远芳:草香远播。

侵,侵占,长满。

远处芬芳的野草一直长到古老的驿道上。

晴翠:草原明丽翠绿。

王孙:本指贵族后代,此指远方的友人。

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

【翻译】
草原上的野草长得很旺,每年都会经历枯萎和繁荣的过程。

野火也无法将它烧尽,春风一吹,它又生长了出来。

野草的香味远远传来,阳光下,翠绿的野草通向那荒凉的城镇。

又送走了亲密的好朋友,这繁茂的草儿也充满着离别之情。

【鉴赏】
首句即破题面“古原草”三字。

多么茂盛(“离离”)的原上草,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可说是从“春草生兮萋萋”脱化而不着迹,为后文开出很好的思路。

就“古原草”而言,何尝不可开作“秋来深径里”(僧古怀《原是秋草》),那通篇也就将是另一种气象了。

野草是一年生植物,春荣秋枯,岁岁循环不已。

“一岁一枯荣”意思似不过如此。

然而写作“枯──荣”,与作“荣──枯”就大不一样。

如作后者,便是秋草,便不能生发出三、四的好句来。

两个“一”字复叠,形成咏叹,又先状出一种生生不已的情味,三、四句就水到渠成了。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是“枯荣”二字的发展,由概念一变而为形象的画面。

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
斩不尽锄不绝的,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会更青更长,很快蔓延原野。

作者抓住这一特点,不说“斩不尽锄不绝”,而写作“野火烧不尽”,便造就一种壮烈的意境。

野火燎原,烈焰可畏,瞬息间,大片枯草被烧得精光。

而强调毁灭的力量,毁灭的痛苦,是为着强调再生的力量,再生的欢乐。

烈火是能把野草连茎带叶统统“烧尽”的,然而作者偏说它“烧不尽”,大有意味。

因为烈火再猛,也无奈那深藏地底的根须,一旦春风化雨,野草的生命便会复苏/b/596htm,以迅猛的长势,重新铺盖大地,回答火的凌虐。

看那“离离原上草”,不是绿色的胜利的旗帜么!“春风吹又生”,语言朴实有力,“又生”二字下语三分而含意十分。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说此两句“不若刘长卿‘春入烧痕青’语简而意尽”,实未见得。

此二句不但写出“原上草”的性格,而且写出一种从烈火中再生的理想的典型,一句写枯,一句写荣,“烧不尽”与“吹又生”是何等唱叹有味,对仗亦工致天然,故卓绝千古。

而刘句命意虽似,而韵味不足,远不如白句为人乐道。

如果说这两句是承“古原草”而重在写“草”,那么五、六句则继续写“古原草”而将重点落到“古原”,以引出“送别”题意,故是一转。

上一联用流水对,妙在自然;而此联为的对,妙在精工,颇觉变化有致。

“远芳”、“睛翠”都写草,而比“原上草”意象更具体、生动。

芳曰“远”,古原上清香弥漫可嗅;翠曰“晴”,则绿草沐浴着阳光,秀色如见。

“侵”、“接”二字继“又生”,更写出一种蔓延扩展之势,再一次突出那生存竞争之强者野草的形象。

“古道”、“荒城”
则扣题面“古原”极切。

虽然道古城荒,青草的滋生却使古原恢复了青春。

比较“乱蛬鸣古堑,残日照荒台”僧古怀《原上秋草》的秋原,就显得生气勃勃。

作者并非为写“古原”而写古原,同时又安排一个送别的典型环境: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别在这样的背景上发生,该是多么令人惆怅,同时又是多么富于诗意呵。

“王孙”二字借自楚辞成句,泛指行者。

“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说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怀思行游未归的人。

而这里却变其意而用之,写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增送别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叶都饱含别情,那真是:“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这是多么意味深长的结尾啊!诗到此点明“送别”,结清题意,关合全篇,“古原”、“草”、“送别”打成一片,意境极浑成。

全诗措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虽是命题作诗,却能融入深切的生活感受,故字字含真情,语语有余味,不但得体,而且别具一格,故能在“赋得体”中称为绝唱。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