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时器电子课程设计解析
课程设计定时器
![课程设计定时器](https://img.taocdn.com/s3/m/c39ec756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e8.png)
课程设计定时器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定时器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工作原理和功能。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定时器电路。
3. 学生了解定时器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掌握定时器电路的搭建方法,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2. 学生学会运用科学探究方法,分析并解决定时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收集和处理与定时器相关的资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学会与他人分享知识和经验。
2. 学生培养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激发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学生认识到定时器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节能环保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科学课,以实验和实践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五年级学生对科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具备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新知识。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其全面发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定时器的基本概念:介绍定时器的定义、分类及工作原理。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三节《时间控制电路》2. 定时器电路的设计与搭建:讲解定时器电路的设计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四节《定时器电路的设计与应用》3. 定时器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的应用:分析定时器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了解其在科技领域的作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五节《定时器应用案例分析》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定时器电路的搭建,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教材章节:第二章实践活动《定时器电路设计与制作》5. 科学探究: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探究方法,分析并解决定时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材章节:第二章科学探究《定时器电路故障分析与排除》6. 信息技术应用:指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收集和处理与定时器相关的资料。
简易定时器数字课程设计
![简易定时器数字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e428570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56.png)
简易定时器数字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简易定时器的原理和功能,掌握数字电路基础知识。
2. 使学生掌握定时器电路的设计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搭建简单的定时器电路。
3. 帮助学生了解定时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拓宽知识视野。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能够正确使用数字电路实验器材。
2.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定时器电路故障。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在小组合作中共同完成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培养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电子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本课程针对初中学段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核心。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让学生在掌握数字电路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数字电路基础知识:- 介绍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逻辑门电路及其功能。
- 讲解定时器电路的原理,以课本相关章节为基础,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2. 定时器电路设计:- 引导学生了解定时器的种类和功能,掌握典型定时器集成电路的使用方法。
- 依据教材内容,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逐步讲解定时器电路的设计步骤和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课时:数字电路基础知识回顾与拓展- 第二课时:定时器电路原理及其应用- 第三课时:定时器电路设计方法与实验操作3.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安排学生进行数字电路实验,搭建简单的定时器电路,巩固所学知识。
-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定时器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数字电路基础知识,提高定时器电路设计和分析能力。
定时器设计的课程设计
![定时器设计的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a927bfa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b6.png)
定时器设计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定时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及其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
2. 学生能掌握定时器的种类、功能及参数,并能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定时器。
3. 学生了解定时器编程的基本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编写简单的定时程序。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定时器电路,并进行调试与优化。
2. 学生能够运用编程软件编写定时程序,实现特定功能。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相互尊重、沟通与协作,培养集体荣誉感。
3. 学生通过学习定时器设计,认识到科技对生活的改变,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本课程针对初高中电子技术课程,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期学习成果。
和教学内容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程依据课程目标,选取以下教学内容:1. 定时器基本概念:介绍定时器的定义、功能、分类及其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
2. 定时器工作原理:讲解定时器的内部结构、工作方式,重点掌握计数器、定时器的原理。
3. 定时器电路设计:学习定时器电路的组成、设计方法,分析常见定时器电路图。
4. 定时器编程:学习定时器编程的基本方法,掌握定时器的初始化、计数和控制。
5. 定时器应用实例:分析实际应用案例,了解定时器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课时:定时器基本概念、分类及功能。
第二课时:定时器工作原理,重点讲解计数器、定时器原理。
第三课时:定时器电路设计,分析电路图,进行电路搭建。
第四课时:定时器编程,学习编程方法,编写简单定时程序。
第五课时:定时器应用实例,分析实际应用,进行课堂讨论。
教学内容与教材章节关联紧密,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多时间定时器课程设计
![多时间定时器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62d9717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c0.png)
多时间定时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多时间定时器的概念,掌握其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
2. 学生能够描述多时间定时器的组成部分,包括时钟、计数器、触发器等。
3. 学生能够解释多时间定时器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的作用和意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多时间定时器电路,并进行调试与优化。
2. 学生能够运用多时间定时器实现特定的定时任务,如定时开关、倒计时等。
3. 学生能够运用多时间定时器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电子技术产生兴趣,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科技发展对生活的影响。
3. 学生能够关注多时间定时器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对时间的珍惜和利用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电子技术领域,旨在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多时间定时器的原理和应用。
学生特点: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动手能力强。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选取以下教学内容:1. 多时间定时器原理:介绍多时间定时器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涉及课本第3章“时序电路”相关内容。
2. 多时间定时器设计:讲解多时间定时器的设计方法,包括时钟、计数器、触发器等部分的设计,参照课本第4章“数字电路设计”相关内容。
3. 多时间定时器应用:分析多时间定时器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如定时开关、倒计时等,结合课本第5章“数字电路应用”相关内容。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课时:多时间定时器原理1. 了解多时间定时器的概念2. 学习多时间定时器的组成部分3. 掌握多时间定时器的工作原理第二课时:多时间定时器设计1. 学习设计多时间定时器电路的方法2. 掌握时钟、计数器、触发器等部分的设计要点3. 分析并优化多时间定时器电路第三课时:多时间定时器应用1. 分析多时间定时器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2. 学生动手实践,设计并实现特定定时任务3. 交流与分享,提高团队合作能力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本章节内容,确保学生能够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中掌握多时间定时器的相关知识。
定时器设计课程设计
![定时器设计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107085e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05.png)
定时器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定时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及分类;2. 使学生了解定时器在日常生活和工程中的应用;3. 引导学生掌握定时器设计的基本方法及步骤。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定时器电路设计和分析的能力;2.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独立完成简单定时器电路的搭建;3. 培养学生运用技术资料、工具书和网络资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3. 增强学生环保意识,认识到电子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实践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动手实践为主。
学生特点:本课程面向初中年级学生,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定时器设计原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定时器基础知识:定时器的定义、分类及工作原理,重点介绍机械式定时器和电子定时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三节《定时器与计数器》2. 定时器电路设计:介绍定时器电路的设计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包括电路图绘制、元器件选型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一节《数字电路设计基础》3. 定时器应用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定时器应用实例,如家电定时开关、工业生产自动控制等。
教材章节:第四章《数字电路应用实例》4. 动手实践: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定时器电路的搭建和调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教材章节:第五章《数字电路实验》5. 教学进度安排:共4课时,第一课时介绍定时器基础知识,第二课时讲解定时器电路设计,第三课时分析定时器应用案例,第四课时进行动手实践。
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以教材为基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掌握定时器设计的相关知识。
EDA定时器课程设计
![EDA定时器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5aedf6a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4a.png)
EDA定时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EDA定时器的基本原理,掌握其工作流程和功能。
2. 学生能掌握定时器的计数方式,了解时钟频率、计数器初值与定时时间的关系。
3.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EDA定时器电路。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EDA软件进行定时器的原理图绘制和仿真。
2. 学生能通过编程实现对定时器的参数设置和控制。
3. 学生能通过实验操作,验证定时器电路的功能和性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学生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学会在小组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
3. 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电子技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设计自动化(EDA)领域的一门实践性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定时器的设计与应用。
学生特点:本课程面向高中二年级学生,学生对电子技术有一定的基础,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要求:课程要求学生在理解定时器原理的基础上,能运用EDA软件进行设计、仿真和实验,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EDA定时器项目。
二、教学内容1. 定时器原理:讲解EDA定时器的基本原理,包括时钟信号、计数器、触发器等组成部分,使学生理解定时器工作流程。
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二节“定时器原理及其应用”2. 定时器计数方式:介绍定时器的计数方式,包括向上计数、向下计数等,分析时钟频率、计数器初值与定时时间的关系。
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三节“定时器的计数方式及参数计算”3. EDA软件应用:教授学生如何使用EDA软件绘制定时器原理图,进行仿真和调试。
相关教材章节:第四章“EDA软件的使用与应用实例”4. 定时器编程:讲解定时器的编程方法,使学生能够通过编程实现对定时器的参数设置和控制。
相关教材章节:第五章第一节“定时器的编程与应用”5. 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进行定时器电路的搭建、调试和测试,验证电路功能和性能。
简易定时器设计课程设计
![简易定时器设计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47281a1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9f.png)
简易定时器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简易定时器的设计,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电子电路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定时器的工作原理,了解电子元件的功能和应用,学会阅读电子电路图。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使用电子工具的能力,学会简单的焊接技巧,能够独立完成简易定时器的组装和调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定时器的工作原理、电子元件的功能和应用、电子电路图的阅读、简易定时器的组装和调试。
通过对定时器工作原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定时器的工作过程,理解定时器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通过对电子元件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各种电子元件的功能和应用,学会阅读电子电路图,为后续的组装和调试工作打下基础。
通过组装和调试简易定时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焊接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在组装和调试过程中,学生将学会如何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讲授法、实践法和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讲授法中,教师将系统地讲解定时器的工作原理、电子元件的功能和应用、电子电路图的阅读等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相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在实践法中,教师将引导学生动手组装和调试简易定时器,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相关的技能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讨论法中,教师将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教材、实验设备和多媒体资料。
教材:将采用《电子技术基础》等相关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
实验设备:将提供电脑、电子元件、电路板、焊接工具等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多媒体资料:将提供相关的教学视频、动画等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相关知识。
电路中的定时器设计与分析
![电路中的定时器设计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815816b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07.png)
电路中的定时器设计与分析定时器是电路中常用的一种功能模块,它能够根据设定的时间参数,在一定时间间隔内产生相应的输出信号。
定时器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比如计时、测量、自动控制等。
本文将介绍定时器的设计与分析,以及在电路中的具体应用。
一、定时器的基本原理定时器通常由时钟信号、寄存器和比较器组成。
时钟信号提供了定时器的计时基准,寄存器用于存储设定的时间参数,比较器用于对时钟信号和设定参数进行比较。
当时钟信号与设定参数相等时,比较器会触发输出信号。
定时器可以分为单稳态定时器和周期性定时器两种。
单稳态定时器在接收到触发信号后,会输出一个持续一段时间的高电平或低电平信号。
周期性定时器则会周期性地产生输出信号,如方波信号或脉冲信号。
二、定时器的设计与实现1. 单稳态定时器的设计单稳态定时器一般采用555定时集成电路实现。
其基本电路由外接电阻和电容组成,可以通过调整电阻和电容的值来设定输出信号的持续时间。
实际设计中,首先确定所需的输出信号持续时间,并根据公式计算所需的电阻和电容值。
然后选择合适的标准电阻和电容,按照电路原理连接电阻和电容,并将555定时器的引脚连接到其他电路中。
2. 周期性定时器的设计周期性定时器可以通过集成电路、计数器和时钟信号源来实现。
常见的周期性定时器有基于555定时器的方波发生器和基于计数器的脉冲发生器。
以基于555定时器的方波发生器为例,通过调整电阻和电容的值,可以设定输出方波的频率和占空比。
具体设计时,需要确定所需的方波频率和占空比,并计算所需的电阻和电容值。
然后按照电路原理连接电阻和电容,并将555定时器的引脚连接到其他电路中。
三、定时器的应用1. 计时与测量定时器可以用于计时和测量应用中。
通过设定定时器的时间参数,可以实现精确的计时和测量功能。
比如在实验室中,定时器可以用于测量反应时间、设备运行时间等。
2. 自动控制定时器还可用于自动控制领域。
通过设定定时器的时间参数,可以实现自动开关、自动排放等功能。
定时器的课程设计
![定时器的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aa3259e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55.png)
定时器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定时器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工作原理;2. 学会使用定时器进行计时,并能结合实际情境设计简单的定时程序;3. 了解定时器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的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连接定时器电路,进行基本操作;2. 掌握编程思维,利用定时器编写简单的程序;3.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实际操作,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激发创新精神;2.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在小组合作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3.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科技对生活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的融合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特点:五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结合教材,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定时器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定时器的定义与分类;- 定时器的工作原理;- 定时器的应用场景。
2. 定时器电路的搭建与操作:- 介绍定时器电路的组成部分;- 指导学生动手搭建简单的定时器电路;- 操作演示,讲解注意事项。
3. 定时器编程:- 结合教材,介绍定时器编程的基本方法;- 编写简单的定时程序,实现计时功能;- 分析程序结构,讲解编程逻辑。
4. 定时器的实际应用:- 举例说明定时器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的应用;- 学生分组讨论,探索定时器的创新应用;- 组织展示活动,分享学习成果。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定时器的基本概念与原理;第二课时:定时器电路的搭建与操作;第三课时:定时器编程;第四课时:定时器的实际应用与展示。
本教学内容参照教材相关章节,结合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定时器电子课程设计解析
![定时器电子课程设计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7f0dab081c758f5f61f6785.png)
摘要 (2)1. Multisim软件的简介 (3)2. 系统设计总体方案 (3)2.1 设计基本思路 (3)2.2 设计总流程图 (4)3. 555定时器,CD4518和CD4011介绍 (4)3.1 555定时器 (4)3.2 CD4518 (6)3.3 CD4011引脚图 (7)4. 数字逻辑控制,脉冲信号产生,计数器计数和数码管显示模块电路图 (9)4.1 数字逻辑控制模块 (9)4.1.1 数字逻辑控制模块电路图 (9)4.1.2 数字逻辑控制模块原理 (9)4.2 脉冲信号产生模块 (10)4.2.1 脉冲信号产生模块电路图 (10)4.2.2 冲信号产生模块原理 (11)4.3 计数器计数模块 (12)4.3.1 计数器计数电路图 (12)4.3.2 计数器计数模块原理 (12)4.4 显示器模块 (13)5. 电路的总体设计与调试 (14)5.1 总体电路原理图 (14)5.2 总电路工作原理 (14)6. 课程设计收获与体会 (15)7. 参考文献 (15)本次课程设计利用555定时器以及数字逻辑芯片和数码管实现数字电子计时器功能,计时器显示0~99计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很广。
根据日常生活中观察,数字式计时器设计成型后供扩展的方面很多,例如自动报警、按时自动打铃等。
因此,与机械式时钟相比具有更高的可视性和精确性,而且无机械装置,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所以研究数字钟及扩大其应用,有着非常现实和实际的意义。
目前,数字计数器的功能越来越强,并且有多种专门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可供选择。
但从知识储备的角度考虑,本设计是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设计数字钟的一种方法。
数字计数器包括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电路。
1. Multisim软件的简介Multisim是美国国家仪器(NI)推出的以Windows为基础的仿真工具,适用于板级的模拟/数字电路板的设计工作。
它包含了电路原理图的图形输入、电路硬件描述语言输入方式,具有丰富的仿真分析能力。
三位数字显示计时定时器课程设计
![三位数字显示计时定时器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1309f01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64.png)
三位数字显示计时定时器课程设计一、引言计时定时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设备,它能够准确地显示时间并进行定时操作。
本文将介绍一种以三位数字显示的计时定时器的课程设计方案,通过这个课程设计,学生将学习到数字显示、定时器控制等相关知识。
二、设计目标本次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设计一个以三位数字显示的计时定时器,能够实现精确的时间显示和定时操作。
具体要求如下:1. 使用三位数的数码管进行显示,能够显示小时、分钟和秒数;2. 能够通过按钮进行时间的设置和调整;3. 能够进行定时操作,到达设定时间后能够触发相应的提示或动作。
三、硬件设计1. 数码管:使用三位数的数码管进行显示,每位数码管能够显示0-9的数字。
2. 按钮:使用按钮进行时间的设置和调整,包括设置小时、分钟和秒数。
3. 定时器:使用定时器芯片进行定时操作,能够精确计时,并能够触发相应的提示或动作。
四、软件设计1. 数字显示:通过控制数码管的引脚,将需要显示的数字发送到数码管上进行显示。
2. 时间设置:通过按钮进行时间的设置和调整,包括设置小时、分钟和秒数。
3. 定时操作:使用定时器芯片进行定时操作,到达设定时间后触发相应的提示或动作。
五、实验步骤1. 连接硬件:将数码管、按钮和定时器芯片连接到单片机开发板上。
2. 编写代码:使用合适的编程语言编写程序,实现数字显示、时间设置和定时操作的功能。
3. 调试程序:将程序下载到单片机开发板上,进行调试,确保各个功能正常运行。
4. 测试功能:通过设置不同的时间和定时操作,测试程序的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5. 优化设计:根据测试结果对程序进行优化,提高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六、实验效果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实现了以三位数字显示的计时定时器。
通过按钮可以设置时间,并且能够精确显示当前的时间。
在设定的时间到达后,定时器能够触发相应的提示或动作,实现了定时操作的功能。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掌握了数字显示、时间设置和定时操作等相关知识。
多功能定时器课程设计
![多功能定时器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4441f89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c3.png)
多功能定时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多功能定时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学生能够掌握多功能定时器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功能;3. 学生能够了解多功能定时器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组装和操作多功能定时器;2. 学生能够通过编程,实现多功能定时器的定时、延时等功能;3. 学生能够运用多功能定时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多功能定时器及相关电子技术的兴趣和热情;2. 学生能够认识到多功能定时器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科技改变生活的意识;3. 学生能够在团队合作中,培养沟通、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电子技术课程,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五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内容和五年级学生的特点,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综合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围绕多功能定时器的原理、组装、编程和应用展开,分为以下四个部分:1. 多功能定时器原理:- 介绍定时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讲解时钟电路、计数器、触发器等核心部件的作用;- 分析定时器精度、稳定性等性能指标。
2. 多功能定时器组装:- 选用合适的集成芯片和元器件;- 指导学生进行电路搭建和调试;- 讲解组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确保安全可靠。
3. 多功能定时器编程:- 介绍编程软件和编程语言;- 指导学生编写简单的定时、延时程序;- 分析编程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4. 多功能定时器应用:- 展示定时器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科技领域等方面的应用案例;- 引导学生思考定时器的创新应用;- 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电子定时器课程设计
![电子定时器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3362d5a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d4.png)
电子定时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子定时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其电路组成和功能。
2. 学生能掌握电子定时器的编程方法,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定时控制电路。
3. 学生了解电子定时器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认识到电子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电子定时器的组装和调试,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编程方法,设计并实现简单的定时控制功能,培养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沟通协作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电子技术产生兴趣,激发探究科学技术的热情。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耐心、细心和勇于尝试的精神,增强自信心。
3. 学生认识到科技发展对生活的影响,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中学生设计,课程性质为实践性、探究性。
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实现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以便在教学设计和评估中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以《电子技术》教材中关于电子定时器的内容为基础,结合课程目标,组织以下教学内容:1. 电子定时器的基本原理:介绍定时器的工作原理,包括晶振器、分频器、计数器等组成部分的功能。
2. 电子定时器的电路组成:分析典型电子定时器的电路结构,讲解各部分电路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3. 电子定时器的编程方法:学习定时器的编程技巧,包括设置定时时间、计数器初值计算等。
4. 电子定时器的组装与调试:指导学生动手实践,完成定时器的组装、编程和调试。
5. 电子定时器的应用案例:介绍定时器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1. 第一周:电子定时器的基本原理及电路组成。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二节“定时器与计数器”内容:晶振器、分频器、计数器等基本概念及作用。
2. 第二周:电子定时器的编程方法。
数电课程设计数显定时器
![数电课程设计数显定时器](https://img.taocdn.com/s3/m/1dd448f5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43.png)
数电课程设计数显定时器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数电课程设计数显定时器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在知识目标方面,要求学生掌握数显定时器的工作原理和电路设计方法,了解数字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在技能目标方面,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数显定时器的电路设计和制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培养对数字电路设计和制作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显定时器的工作原理、电路设计方法和制作过程。
首先,介绍数显定时器的基本原理和功能,使学生了解数显定时器的工作过程。
然后,讲解数显定时器的电路设计方法,包括数字电路的基本组成、电路图的绘制和元件的选择等。
最后,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数显定时器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首先,采用讲授法,向学生讲解数显定时器的基本原理和电路设计方法。
其次,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再次,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显定时器的制作过程。
最后,采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数显定时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一系列的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我们将使用《数字电路》作为主教材,辅助以相关的参考书籍和资料。
多媒体资料方面,我们将制作PPT和教学视频,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数显定时器的工作原理和电路设计方法。
实验设备方面,我们将准备数显定时器实验套件,供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制作。
通过这些教学资源的准备和利用,我们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在数电课程设计数显定时器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通过平时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程度,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等。
电子定时器课程设计
![电子定时器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b8c635e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30.png)
电子定时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子定时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功能。
2. 学生能掌握电子定时器的主要部件及其作用。
3. 学生能了解电子定时器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正确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工具进行电子定时器的测试。
2. 学生能根据电路图正确组装和调试简单的电子定时器电路。
3.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电子定时器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爱好,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在团队中分享、交流和协作。
3.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敢于尝试、勇于挑战的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实践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中学阶段,具有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电子定时器基本原理- 时序电路的概念- 计数器、振荡器、触发器等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2. 电子定时器电路分析与设计- 分析典型电子定时器电路图- 介绍555定时器集成电路的原理与应用- 设计简单的电子定时器电路3. 电子定时器组装与调试- 元器件的识别与选用- 电路板焊接技巧- 电路调试方法及注意事项4. 电子定时器应用案例- 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实例5. 创新设计实践-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设计具有实用价值的电子定时器作品- 指导学生进行作品制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电子定时器基本原理学习第二课时:典型电子定时器电路分析第三课时:555定时器集成电路应用第四课时:电子定时器组装与调试第五课时:电子定时器应用案例及创新设计实践教材章节及内容关联:《电子技术》第四章第三节:时序逻辑电路《电子技术》第四章第四节:555定时器及其应用《电子技术实践》第三章:电子定时器设计与制作实践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 对于电子定时器的基本原理和电路分析方法,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快速掌握理论知识。
定时器电子秒表课程设计
![定时器电子秒表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ddaaaa1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08.png)
定时器电子秒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定时器电子秒表的基本原理,掌握其电路组成和工作机制。
2. 学生能描述定时器电子秒表中各个电子元件的功能和作用。
3. 学生了解定时器电子秒表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正确组装和调试定时器电子秒表电路。
2. 学生能运用定时器电子秒表进行简单的时间测量和计时功能。
3.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动手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习动力。
2.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养成积极探索、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3. 学生通过学习定时器电子秒表,认识到科技对生活的影响,提高创新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实践课程,以理论为基础,以实践操作为核心。
学生特点:初三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电子技术基础,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课程目标的设定,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过程中,注重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定时器电子秒表基本原理:介绍定时器电子秒表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及各元件功能。
- 课本章节:第三章第三节“定时器与计数器”2. 定时器电子秒表电路组装与调试:讲解并演示如何正确组装定时器电子秒表电路,进行调试和故障排查。
- 课本章节:第四章“电子电路的安装与调试”3. 定时器电子秒表的应用:分析定时器电子秒表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的应用实例。
- 课本章节:第五章“电子技术应用”4.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定时器电子秒表的组装、调试和应用实践,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 课本章节:第六章“实践活动”教学进度安排:第一课时:定时器电子秒表基本原理学习第二课时:定时器电子秒表电路组装与调试第三课时:定时器电子秒表的应用案例分析第四课时:实践操作,分组完成定时器电子秒表的组装、调试和应用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掌握电子秒表相关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电子行业电子定时器的设计
![电子行业电子定时器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d63ff5d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6b.png)
电子行业电子定时器的设计1. 引言电子定时器是在电子行业中广泛应用的一种设备,它可以精确地控制时间间隔并执行特定的操作。
在现代电子设备中,电子定时器在各种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工业自动化、家电控制、通信设备等。
本文将介绍电子定时器的设计原理、电路结构和关键技术,以及一些应用实例。
2. 设计原理电子定时器的设计基于时钟信号的计数和比较。
它通常包括时钟源、计数器、比较器和输出控制部分。
时钟源提供稳定的时钟信号,计数器用于记录经过的时间,并通过比较器与预设的时间参数进行比较,最终控制输出部分的操作。
3. 电路结构电子定时器的电路结构主要包括时钟源电路、计数器电路、比较器电路和输出控制电路。
3.1 时钟源电路时钟源电路是电子定时器中的重要部分,它提供稳定的时钟信号。
常见的时钟源电路包括晶体振荡器、RC振荡器和基于PLL(锁相环)的时钟源电路。
晶体振荡器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常用于高要求的定时应用。
RC振荡器则较为简单和经济,适用于一般定时应用。
3.2 计数器电路计数器电路用于记录经过的时间。
它通常采用二进制计数器,可以实现从0到最大计数值的循环计数。
计数器电路的位数决定了定时器能够记录的最大时间长度,例如8位计数器可以记录0-255的时间范围。
计数器电路还可以通过预分频器实现不同的计数频率,从而扩展定时范围。
3.3 比较器电路比较器电路用于将计数器的值与预设的时间参数进行比较。
当计数器的值达到或超过预设的时间参数时,比较器将触发输出信号,并控制输出部分的操作。
比较器电路通常采用专用的比较器集成电路(IC),如LM339、LM393等。
3.4 输出控制电路输出控制电路根据比较器的触发信号控制定时器的输出操作。
输出可以是蜂鸣器的鸣叫、继电器的动作、LED灯的亮灭等。
输出控制电路通常包括驱动电路和功率放大电路,用于提供足够的电流和电压,以驱动输出设备。
4. 关键技术4.1 技术A技术A用于提高电子定时器的精度和稳定性。
电子课程设计定时
![电子课程设计定时](https://img.taocdn.com/s3/m/e977037d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2d.png)
电子课程设计定时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电子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掌握定时器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理解定时原理,学会使用定时器进行程序设计,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定时器的结构、原理及其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理解定时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定时器编程方法。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使用定时器进行程序设计的能力;训练学生进行电子制作和实验操作的技能;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对科学探索的欲望;培养学生勇于尝试、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定时器的结构与原理、定时电路的工作原理、定时器的编程方法以及定时器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具体安排如下:1.定时器的结构与原理:介绍定时器的组成部分,如时钟电路、计数器、控制电路等,以及它们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2.定时电路的工作原理:讲解定时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其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并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加深理解。
3.定时器的编程方法:介绍定时器的编程方法,包括定时器的基本编程结构和编程语句,以及如何利用定时器实现特定的功能。
4.定时器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分析定时器在电子设备中的实际应用案例,使学生学会如何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和使用定时器。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章节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讲解定时器的结构、原理、编程方法以及实际应用,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定时器在电子技术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实验法:安排课堂实验,使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章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电子技术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2)1. Multisim软件的简介 (3)2. 系统设计总体方案 (3)2.1 设计基本思路 (3)2.2 设计总流程图 (4)3. 555定时器,CD4518和CD4011介绍 (4)3.1 555定时器 (4)3.2 CD4518 (6)3.3 CD4011引脚图 (7)4. 数字逻辑控制,脉冲信号产生,计数器计数和数码管显示模块电路图 (9)4.1 数字逻辑控制模块 (9)4.1.1 数字逻辑控制模块电路图 (9)4.1.2 数字逻辑控制模块原理 (9)4.2 脉冲信号产生模块 (10)4.2.1 脉冲信号产生模块电路图 (10)4.2.2 冲信号产生模块原理 (11)4.3 计数器计数模块 (12)4.3.1 计数器计数电路图 (12)4.3.2 计数器计数模块原理 (12)4.4 显示器模块 (13)5. 电路的总体设计与调试 (14)5.1 总体电路原理图 (14)5.2 总电路工作原理 (14)6. 课程设计收获与体会 (15)7. 参考文献 (15)本次课程设计利用555定时器以及数字逻辑芯片和数码管实现数字电子计时器功能,计时器显示0~99计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很广。
根据日常生活中观察,数字式计时器设计成型后供扩展的方面很多,例如自动报警、按时自动打铃等。
因此,与机械式时钟相比具有更高的可视性和精确性,而且无机械装置,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所以研究数字钟及扩大其应用,有着非常现实和实际的意义。
目前,数字计数器的功能越来越强,并且有多种专门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可供选择。
但从知识储备的角度考虑,本设计是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设计数字钟的一种方法。
数字计数器包括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电路。
1. Multisim软件的简介Multisim是美国国家仪器(NI)有限公司推出的以Windows为基础的仿真工具,适用于板级的模拟/数字电路板的设计工作。
它包含了电路原理图的图形输入、电路硬件描述语言输入方式,具有丰富的仿真分析能力。
软件以图形界面为主,采用菜单、工具栏和热键相结合的方式,具有一般Windows应用软件的界面风格,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熟悉程度自如使用。
一、Multisim的主窗口界面。
界面由多个区域构成:菜单栏,各种工具栏,电路输入窗口,状态条,列表框等。
通过对各部分的操作可以实现电路图的输入、编辑,并根据需要对电路进行相应的观测和分析。
用户可以通过菜单或工具栏改变主窗口的视图内容。
二、菜单栏菜单栏位于界面的上方,通过菜单可以对Multisim的所有功能进行操作。
不难看出菜单中有一些与大多数Windows平台上的应用软件一致的功能选项,如File,Edit,View,Options,Help。
此外,还有一些EDA软件专用的选项,如Place,Simulation,Transfer以及Tool等。
三、工具栏Multisim 提供了多种工具栏,并以层次化的模式加以管理,用户可以通过View菜单中的选项方便地将顶层的工具栏打开或关闭,再通过顶层工具栏中的按钮来管理和控制下层的工具栏。
通过工具栏,用户可以方便直接地使用软件的各项功能。
顶层的工具栏有:Standard工具栏、Design工具栏、Zoom工具栏,Simulation工具栏。
Multisim特点:直观的图形界面,丰富的元器件,强大的仿真能力,丰富的测试仪器,完备的分析手段,独特的射频(RF)模块,强大的MCU模块,完善的后处理,详细的报告,兼容性好的信息转换。
2. 系统设计总体方案2.1 设计基本思路任务书要求利用多种数字逻辑芯片、555定时器和数码管设计一个数字式计时器电路,并且要求555定时器电路产生频率为100Hz的多谐波信号,通过后续电路实现0至99个脉冲的计时功能,电路还应具有计时时间到自动停止和开关重新开始计时功能。
从而完成此课题,可以将这整个计数系统,分为几个模块进行分析。
首先是数字逻辑控制模块,通过使用门电路来控制计时器进位及清零。
然后是脉冲信号产生模块,由一个振荡电路来产生一个固定频率的脉冲信号,作为计时器的时基信号。
再者是计时数计数模块,接收计时及中断信号脉冲,从而控制计数器计数,且有清零功能,该模块选用十进制计数器。
最后是译码显示模块,该模块要显示00到99的数字,选用十进制计数器的基础上,通过它们之间的级联,最终显示相应数字,实现计数。
2.2 设计总流程图图1 设计总流程图3.555定时器,CD4518和CD4011介绍3.1 555定时器555定时器是一种模拟和数字功能相结合的中规模集成器件。
一般用双极型(TTL)工艺制作的称为 555,用互补金属氧化物(CMOS )工艺制作的称为 7555,除单定时器外,还有对应的双定时器 556/7556。
555 定时器的电源电压范围宽,可在 4.5V~16V 工作,7555 可在 3~18V 工作,输出驱动电流约为 200mA,因而其输出可与 TTL、CMOS 或者模拟电路电平兼容。
它内部包括两个电压比较器,三个等值串联电阻,一个 RS 触发器,一个放电管 T 及功率输出级。
它提供两个基准电压VCC /3 和 2VCC /3 555 定时器的功能主要由两个比较器决定。
两个比较器的输出电压控制RS 触发器和放电管的状态。
在电源与地之间加上电压,当 5 脚悬空时,则电压比较器 C1 的反相输入端的电压为 2VCC /3,C2 的同相输入端的电压为VCC /3。
若触发输入端 TR 的电压小于VCC /3,则比较器 C2 的输出为 0,可使 RS 触发器置 1,使输出端 OUT=1。
如果阈值输入端 TH 的电压大于 2VCC/3,同时 TR 端的电压大于VCC /3,则 C1 的输出为 0,C2 的输出为 1,可将 RS 触发器置0,使输出为 0 电平。
它的各个引脚功能如下:1脚:外接电源负端VSS或接地,一般情况下接地。
2脚:低触发端。
3脚:输出端Vo。
4脚:是直接清零端。
当此端接低电平,则时基电路不工作,此时不论TR、TH 处于何电平,时基电路输出为“0”,该端不用时应接高电平。
5脚:VC为控制电压端。
若此端外接电压,则可改变内部两个比较器的基准电压,当该端不用时,应将该端串入一只0.01μF电容接地,以防引入干扰。
6脚:TH高触发端。
7脚:放电端,该端与放电管集电极相连,用做定时器时电容的放电。
8脚:外接电源VCC,双极型时基电路VCC的范围是4.5 ~ 16V,CMOS型时基电路VCC的范围为3 ~ 18V。
一般用5V。
图2 555定时器引脚图图3 555定时器原理图3.2 CD4518CD4518是一个双BCD同步加计数器,由两个相同的同步4级计数器组成。
CD4518引脚功能(管脚功能)如下:图4 CD4518芯片1CP、2CP:时钟输入端。
1CR、2CR:清除端。
1EN、2EN:计数允许控制端。
Q1A~Q4A:计数器输出端。
Q1B~Q4B:计数器输出端。
Vdd:正电源。
Vss:地。
CD4518是一个同步加计数器,在一个封装中含有两个可互换二/十进制计数器,其功能引脚分别为1~7和9~15,该CD4518计数器是单路系列脉冲输入(1脚或2脚,9脚或10脚),4路BCD码信号输出(3脚~6脚,11脚~14脚)。
CD4518控制功能:CD4518有两个时钟输入端CP和EN,若用时钟上升沿触发,信号由CP输入,此时EN端为高电平(1),若用时钟下降沿触发,信号由EN输入,此时CP端为低电平(0),同时复位端Cr也保持低电平(0),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时,电路才会处于计数状态,否则没办法工作。
将数片CD4518串行级联时,尽管每片CD4518属并行计数,但就整体而言已变成串行计数了。
需要指出,CD4518未设置进位端,但可利用Q4做输出端。
有人误将第一级的Q4端接到第二级的CP端,结果发现计数变成“逢八进一”了。
原因在于Q4是在CP8作用下产生正跳变的,其上升沿不能作进位脉冲,只有其下降沿才是“逢十进一”的进位信号。
正确接法应是将低位的Q4端接高位的EN端,高位计数器的CP端接VSS。
3.3 CD4011引脚图图5 CD4011芯片功能图图6 CD4011引脚图管脚功能:1A 数据输入端2A 数据输入端3A 数据输入端4A 数据输入端1B 数据输入端2B 数据输入端3B 数据输入端4B 数据输入端1Y 数据输出端2Y 数据输出端3Y 数据输出端4Y 数据输出端VDD 电源正VSS 地 VDD电压范围:-0.5v to 18v功耗:双列普通封装 700MW 小型封装 500MW工作温度范围:CD4011BM -55℃ - +125℃ CD4011BC -40℃ - +85℃X Y Q 动作0 0 1 禁止0 1 1 设定1 0 0 重置1 1 不变无表1 CD4011真值表(1)当X=0、Y=0时,将使两个NAND门之输出均为1,违反触发器之功用,故禁止使用。
如真值表第一列。
(2)当X=0、Y=1时,由于X=1导致NAND-A的输出为“1”,使得NAND-B的两个输入均为“1”,因此NAND-B的输出为“0”,如真值表第二列。
(3)当X=1、Y=0时,由于Y=0导致NAND-B的输出为”1”,使得NAND-1的两个输入均为“1”,因此NAND-A的输出为“0”,如真值表第三列。
(4)当X=1、Y=1时,因为一个“1”不影响NAND门的输出,所以两个NAND 门的输出均不改变状态,如真值表第四列。
4. 数字逻辑控制,脉冲信号产生,计数器计数和数码管显示模块电路图4.1 数字逻辑控制模块4.1.1 数字逻辑控制模块电路图图7 数字逻辑电路4.1.2 数字逻辑控制模块原理在点击绿色箭头开始,电容开始充电,此时J1按下时,电阻下端1为低电平,电容下端6为低电平,继而U2B端为低电平;如果此刻按下J2,则4端为低电平,发出脉冲到U2B,而1和6输出低电平到与非门U2A,U2A输出高电平到U2B,此时0和1输入到与非门U2B ,继而U2B输出高电平。
4.2 脉冲信号产生模块4.2.1 脉冲信号产生模块电路图图8 脉冲信号产生电路图下图是该频率波形图:图9 振荡器输出波形图4.2.2 冲信号产生模块原理振荡器是计时器的核心,振荡器的稳定度和频率的精确度决定了计时器的准确度。
图10 振荡器电路图接通电源后,电容C3被充电,v C上升,当v C上升到大于2/3V CC时,触发器被复位,放电管T导通,此时v0为低电平,电容C3通过R2和T放电,使v C下降。
当v C 下降到小于1/3V CC 时,触发器被置位,v 0翻转为高电平。
电容器C3放电结束,所需的时间为:当C3放电结束时,T 截止,V CC 将通过R 1、R 2向电容器C3充电,v C 由1/3V CC 上升到2/3V CC 所需的时为:()()()C R R C R R Vcc Vcc Vcc Vcc C R R t 21212127.02ln 3/23/1ln +≈+=--+=当v C 上升到2/3V CC 时,触发器又被复位发生翻转,如此周而复始,在输出端就得到一个周期性的方波,其频率为:本设计中,由电路图和f 的公式可以算出,微调R10=10k ,R11=2.21k 左右,其输出的频率为f=100Hz.4.3 计数器计数模块4.3.1 计数器计数电路图图11 计数器电路4.3.2 计数器计数模块原理CD4518有两个时钟输入端CP 和EN,若用时钟上升沿触发,信号由CP 输入,此时EN 端为高电平(1),若用时钟下降沿触发,信号由EN 输入,此时CP 端为低吨平(0),同时复位端Cr 也保持低电平(0),将数片CD4518串行级联时,尽管每片CD4518属并行计数,但就整体而言已变成串行计数了,将低位的Q4端接高位的EN端,高位计数器的CP端接USS,电路处于计数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