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译古诗词中意境的传达

合集下载

《声声慢》英译本中意象和意境的评析word精品文档8页

《声声慢》英译本中意象和意境的评析word精品文档8页

《声声慢》英译本中意象和意境的评析一、引言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好体现。

从《诗经》到现代诗,源远流长的诗歌包含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并体现着这个古老民族的精神。

当今,各主流文化交相辉映,中国文化尤其中国传统文化也要更好的展示给世界。

因此,中国典籍翻译,如古典诗歌的翻译就显得十分重要。

中国古典诗歌中,词的地位不可动摇。

宋词,作为词的巅峰代表,对唐诗的继承以及对后来文学创作的影响都不言而喻。

因此,宋词的翻译一直以来都是译者关注的中心。

除了韵律及形式问题外,作为诗词的灵魂的“情”,在翻译中自然要受到格外的重视。

对于中国古典诗歌来说,意象与意境是传达情感的重要因素。

由此,意象和意境在翻译中的传达至关重要。

本文以李清照《声声慢》的英译本为例,探讨诗词翻译中意象、意境的翻译与处理。

二、原作评析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是宋朝著名的女词人。

此词写词人历遭国破家亡劫难后的愁苦悲戚。

突兀的开头,使词人的愁情第一次迸发出来,接着是比较平缓婉曲的借景抒情,以晚风、谈酒、归雁、黄花、梧桐、细雨,抒发种种愁情,到“独自怎生得黑”,感情渐趋强烈,最后一句则是将无边无际的愁情推向高峰,为全词作了高度的概括和总结。

对于这样一首表达诗人内心极度悲愁情感的词,在翻译中传达此种情感是最重要的。

词中意象的连用与编排也很好的表达诗人“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的情感,更是烘托出整体意境。

这首词的英译版本中,具有代表性的有许渊冲,林语堂和朱纯深等的译本。

这些译本体现译者对这首词的情感理解,也反映各自不同的翻译风格。

本文将以朱纯深的译本为例,并与其他译本进行对比,探讨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意象和意境的处理问题。

三、译文评析What a Day To the Tune of ShenshenmanSearching, seeking, endlesslyMassing chrysanthemums, everywhere;Alone, lonely,Yet languid and grief-worn,Moody, gloomy,Who could be out thereI am, at this most unrestful momentBuoyant in gathering mood?Of the day---now warm, then cold.I sit, in solitude, waiting,Wine, two or three cups---thin wine---At the windowsill,How can it holdYet dusk is so far off still!Off the biting gusts at dawn?In a drizzle so lightOverhead, a heart rending line---What a day,South bound wild geese at mornHow can you pack it awayYet old acquaintances of mine.In a single wordDismay?(朱译)这篇译文在语言、音韵,内容等方面尽可能与原文靠近;虽然在诗词的形式上有所改变,但其最大的特点则是对情感的把握与传达。

汉诗英译意境传达问题的探讨——《枫桥夜泊》两种英译文意境的传达

汉诗英译意境传达问题的探讨——《枫桥夜泊》两种英译文意境的传达

第四句 , 夜半钟声” 仅衬托 出秋夜 的静谧 , “ 不 并且揭示 出霜夜 的萧疏
凄凉。在诗人看来 , 这钟声似乎也带有几分 悲凉 , 钟声传 到我乘坐 的小 船 ,
愁 思 更 浓 。 翻译 这 句 时 , 者 用 了 另 一 类 似 的 修 辞 手 法 — — 转 类 修 辞 , 笔 又
已如上述 , 枫桥夜泊》 《 的意 境是 霜夜愁思。第 一句 为背 景铺垫 , 衬托
出水 乡秋 夜 的 幽寂 清 冷 。 许 渊 冲 先 生 译 为 “ t o st r teco s sek A ne c h rw , ra— mo y t i ef s k ;王 大 镰 先 生 译 为 “ o ’ o ,rw r a df s Ial n t r t sy ” gh o y Mon S wnco s y n ot fll d c r s i
确 定 时 态 、 、 的一 定 形 式 。 从 语 义 内 容 上 说 , 是 由 隐 向 显 , 含 蓄 向 的 确 为 押 韵 找 到 了 切 人 点 。 得 借 鉴 。 然 而 旅 人 躺 在 船 上 , 在 月 落 时 分 , 格 数 则 由 值 且
倘若改 为“ o ih” 更合乎逻辑 , ntns t , i g 同 明露的转化 , 于是 那种 “ 意在言外 ” 的含 蓄美犹如 古诗今 译 , 在英译 中是难 恐怕看不到原诗 形式上 的一致 , 而会 “ 反 因韵害义 ” 时结合下一诗句 , 。 又可 以表示一种转折关系 , 使上下文承接 自然。
【 关键 词 l意境 诗化 古诗 英 译
我们都知道 , 诗歌 的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 的结 合比其 它文学样式 更加 和主从复合句 ( 译文二 ) 句法结 构虽有迥 异 , 描写意境 的关键词 没有改 , 但 紧密 , 有些诗歌 甚至把诗的形式 作 为表现意 象 的重要手 段。 因此 , 诗歌 的 变。译文一用“ pedtruh 译 “ sra ho g ” 满”。 显得 生动形 象, 与若 干长元音 和辅 再 霜 “— 翻译必须兼顾内容与形式 , 做到 形神 兼似。 那么 , 何保持 或再 现原诗 的 音连缀一起 , 现 了秋 夜 长长 , 天 漫漫 的意境 。在 第二 篇译 文 中 , a 如 美学价值 , 仅仅以英文散文或无韵诗的形式翻译 中国的古典 诗词显然是 不 mdt 、 w e ” fc g 的切入 , is” “ hn 和“ai ” n 则点明了各个成分之间的时空关系。 够理想的。勿庸置疑 , 汉诗英译 首先 要传达 原诗的 “ 美”, 可 以说是 的 意 也

汉诗英译过程中意境的传达方式

汉诗英译过程中意境的传达方式

典 故 的运 用在 诗 歌 当 中比 比皆是 ,这 是 诗歌 创作 的一大 特 色 ,同时也 给诗 歌 翻译 者设 置 了一 道 不 小 的障碍 。这些 典 故大 多含 有 深 厚 的文化 内涵 ,如果 采取 直译 加 注 的方 式 未免 显得 拖 沓 。聪 明 的 译 者 已经 意识 到这 一 点 ,他们 在 诗 歌 翻译 中会 采 取 浅 化 意象 的方 式 来 解 开 这 道 难 题 。 如刘 禹锡 的
收 稿 日 期 :0 0 1 — 5 2 1 ~ 2 1
作者 简 介 :  ̄
( 9 1 )男 , 1 8 - , 四川隆 昌人 , 州 交通 大学 外 国语学 院 2 0 兰 0 8级 硕士研 究 生 。研 究 方 向 : 翻译学 。

5 ・ 3
可以看 出 ,先 有 “ 意象 ”而后才 能产 生 “ 境 ” “ 意 , 意境 ”可 以说是 由 “ 意象 ”衍 化而 成 的。它 们之 间的 关 系可 以 用一 个 比喻 来形 象地 概 括 :意 境 好 比一座 完整 的建 筑 .而 意 象 就是 构 成这 座建 筑 的砖 石 。 1 是 ,意境 有赖 于意 象的生成 与组 合 ,却 不是意 象的简 单相加 , 《 净沙 ・ [ 4 但 天 秋思 》就是 很好 的证 明 ,全诗 由十二 个 色调 灰 暗 的意象 构 成 ,但 它 的总体 意境 却不 是 这 些 意象 的 简单 累 积 ,而是存 在 于 这 些意 象所 构成 的整 体 画面 中。 朱 光 潜 先 生 曾说 : “ 座 山或 一 个人 如 果 不美 ,仍 不 失其 为 山为 人 ;一 件 艺术 作 品如果 不美 , 一 就 失其 为艺 术作 品 。 嘲 就是 说 ,美 是 一切 艺术最本 质 的特征 ,当然 也 是诗 歌的本 质特 征 。虽 然诗 歌 ”也 同时具 有认 识 功 能 、教 育功 能和 审美 功 能 ,但 只有 审美 功 能才 是最 重 要 的 。离 开 了审 美功 能 ,教 育 功 能和 审 美功 能 既无 从谈 起 也无 法 实现 ;离 开 了审美 功能 ,读 者 就会 对诗 歌 的教育 功 能和认 识 功 能 产 生 审美疲 劳 ,进 而对 诗歌 失去 兴 趣 。其 实 , “ 首 诗的胜 利 ,不仅 是 它所 表 现 的思 想 的胜 利 ,同 一

虞美人英语翻译赏析

虞美人英语翻译赏析
范文下载:
教案下载:
行业PPT模板: PPT素材下载:
PPT图表下载: PPT教程: Excel教程: PPT课件下载: 试卷下载:
When will there be no more autumn moon and spring flowers, 春花秋月何时了,
For me who had so many memorable hours?
赏析 壹· 诗词译文要将音美、形美和意境美融为一体 从文字表现形式来看,《虞美人》这首词原文在字数上具有 一种排列规律上的美感。各句字数分别为,如同一 串黑白相间、错落有致的珠链,让人一见便生喜爱之心。
许先生的译文也通过每一句的长短变化,有意凸显这种字数 和音节上的变化规律,可见译者匠心独具,在文字形式表达上煞 费苦心,此译文不失为上“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月 明中”采用词性转换的翻译方法,“the Lost moonlit land”用 词简洁而形象,词人在凄清明亮的月光下怀思故国的情景如同 一幅画面跃然纸上,使月的形象更加丰满,再现了原词的意境。
有的译者把“故国”译作“the old country”就不如这里 “the lost land”传神,后者表现词人沦为亡国之君的怅恨失落 之感更加强烈。“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这句是对 社会意象的描写,意境隽永,富有哲理,能够激起读者的强烈 共鸣。“But rosy faces cannot be as fair.”这句翻译非常贴切得体。
往事知多少。
My attic which last night in vernal wind did stand,
小楼昨夜又东风,
Reminds me cruelly of the lost moonlit land.

古诗《行宫》英译中意境的传达

古诗《行宫》英译中意境的传达
之《 行宫》 四句 , 诗, 读者 不觉其短 , 文章之妙 也。嘲本文试从 意 ”
失, 变得骄奢淫逸 , 追求起享乐生活 , 极其 宠爱杨玉环 , 朝政每况 愈下。终于导致 了安禄 山于 1 5 年发动 的“ 75 安史 之乱” 唐朝大 , 伤元气 。诗中的“ 玄宗” 是借代 用法 , 意指唐 明皇时代 的美好 时
之意 , 见于言外” 。所谓“ 难写之景” 即是指意境, , 它不可能全都
* 收稿 日期 :O 9 4 S 2O 一O —1 作者简介: 李雪萍 (9 4 ) 女 , 18 - , 甘肃靖远县人 , 甘肃农业大学外语学院, 助教 , 主要从事 翻译理论研究 。
内蒙古农 业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虚的景象 , 它需要读者发挥 自己的想像力来获得, 又是在具体 但
的、 已经描绘 出来 的象 的指引下产生 的。《 六一诗话 》 中记载梅
者进入诗歌的意境总是从感受意象开始的。因此, 英译唐诗时
挖掘出了意象也就抓住了意境 的基调 。《 行宫》 这首诗的主要意
尧臣曾提出诗歌之善者应当做到“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 含不尽 前,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u dhH M础 o, ml 如啪l  ̄ Sc l 廿 & cm &.
2 0 年第 4 ( 1 卷 09 期 第 1
总第 4 期) 6
Nn 2 0 ( L1 S m No 4 ) 4 0 9 v0 1 u . 6
古 《宫英 中 境 传 诗 行 》译 意 的 达
读者引入到一个想象的空间的艺术境界 。意境 的基本构成在于
象有 :
“ 古行宫”即洛阳行宫上 阳宫, 此时的行宫显得格外空旷冷 清 。“ 宫花……红”行 宫里的花 , : 曾经艳冠群芳 , 是得到了赏识 的。可如今无人欣赏 , 显得寂 寞。“ 白头宫女” 上阳白发人” 即“ 。 这些宫女天宝末年被“ 潜配” 到上 阳宫, 在这冷宫 里一 闭四十多 年 , 了白发宫人。这些宫女没有选择 自已命运 的 自由, 成 只能服

《天净沙.秋思》九种英译文意境的传达共6页文档

《天净沙.秋思》九种英译文意境的传达共6页文档

《天净沙.秋思》九种英译文意境的传达一、意境的定义及表现方式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指出:诗就是在翻译中丧失掉的东西(Poem is what gets lost in translation)。

诗在翻译中究竟失去了什么?周方珠先生在其所著《翻译多元论》中指出诗在翻译中失掉了:结构形式;音韵、节奏;意境、风格。

他认为“诗的意境集中体现在其意象性、视觉性和空灵感等特点上,这便是诗的风格。

失去了结构形式,改变了音韵节奏,便无风格可言。

因此,前两点的丧失自然会导致原诗意境的流失和风格的改变。

”[1]39如何在翻译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再现原诗的意境,则是古诗英译工作者们历来所追求的。

那么,到底何为意境呢?司空图在其《司空表圣文?与极浦书》有言:“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谭哉!”[2]我们不妨这样定义意境:于诗人,意境是他通过景的意象和特殊的艺术手段创造一个世界来表情达意;于读者,意境是他们置身于诗人创造的世界中,领略、感知诗人的情感,在某种程度上引发自己心中的情,从而跟诗人产生共鸣。

这样,对于译者来说,他在将古诗译成英语时就有了两个任务:首先,他要以原文读者的身份领略原诗所传达出来的意境,力求与原诗的作者达成情感上的共振。

其次,他在尽量忠实原诗的基础上,却要将这种无以言表的意境通过另一种文字再现给该语言的读者,让他也能置身其中,接受意象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音、形、意三者的完美结合构成了诗歌的意境,译者也应当尽力从这三个方面入手,为译语读者传造一个美的世界,任其去领略去感知。

二、原诗意境的解读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元朝散曲中的杰作。

这是一首咏写秋天景物的小令,它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被时代文人誉为“秋思之祖”,是脍炙人口,历代传诵的名篇。

从其诗境美的创意上看,首先,该诗具有诗中有画的视觉美:该诗具有很强的视觉空间感,有近景:枯藤、老树、昏鸦;有中景:小桥、流水、人家;有远景:夕阳西下;有特写景:古道、西风、瘦马;有全景:人在天涯。

论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的意境传达

论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的意境传达

文学语言学研究论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的意境传达李艳(宁波大学外语学院,浙江宁波315211)摘要:中国古典诗歌在创作中强调“意境”的传迭。

本文认垮在孛国古典诗歌英译审+首先应;襞入分辑原诗的意境。

然后选择蒸诲中相对疲的适宜的语言。

充分持迭其露境。

关键词:中圊古典诗歌箕译意境比较美学一、引言对中国古媳诗歌英译,本文认为中国甫典诗歌强调“意境”之美,并把意境的有觅和高下作为衡锗一首诗优劣酌栋准,敬在孛翅吉典诗歌奖泽中应浇黧“意境”的充分传主叁。

懑、中国古热恃瞅中的“纛境”“意境是指作蒲的主观情虑与客观物境桐互交融而形戚瓣艺术境界。

楚蜻与景、意与境的统一”(袁行霭,1987:26)。

中霹吉典诗敬的核心是意境。

“铺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自成商格”。

“意境”是~个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概念。

随著载学、敢治思怨鹣变迁。

文攀芑术翦发展演变,“意境”呈褒魏各种历史形态。

王国缝涛“意境”髂为“境界”:“蠢气质.育神韵.不如青境界。

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柬也。

柯境界而二者随之矣。

”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巍尝黛融曩。

能产譬意境。

谯中国吉典诗歇中,意与境豹交融有i稀不瓣的方式。

一是情随境嫩。

诗人事先J1:没有自觉的情思意念,生活中遇到某种物境,便有所感情,思绪满怀,于是借对物境豹攒写恕自己的情意表达出来,达到意与境静交融。

“穆彀之动,心亦摇搿”(《文心嚣爨怒物色籍》。

二是移情入境。

诗人带着强烈的主观熬情接触外界的物境,把自己的感情注入其巾。

又借着对物境的描写将它抒发出来,客观物境也就带』二了诗人的童观愤意。

三蹙俸簧占物4酶,物我情融。

由j l|革禾。

舔胄鼙辰,它们在形态色调上的麓异,使人产缴某种共同的印象,仿佛像们本舟便具有性格和感情一样。

这同然出自人的想象+但又是长期缓来公认的,带有一定的客观性。

与诲人麟时滋入的感谤不藏,霹以当成耪穗零旁磷瘩懿瞧礴和感情来看待。

“盖身即山川而取之,则I上I水之意度照矣。

春山澹冶而如焚。

古诗英译的技巧

古诗英译的技巧

古诗英译的技巧
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体裁之一,其语言精练、意境深远、形式独特。

因此,古诗英译意为将其意境和韵味传递到英文诗歌中,对翻译者来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那么,古诗英译的技巧有哪些呢?
一、理解原诗的内涵
古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因此,理解原诗的内涵和背景是进行英译的基础。

在翻译过程中,只有真正理解了原诗的意境和情感,才能更好地传达给读者。

二、顾及韵律和韵味
古诗一般是有韵律和韵味的,其语言节奏和音韵的组合恰到好处,能够唤起人们的感官印象。

在进行英译时,需要注意保留原诗的韵律和节奏,尽量保持原诗的音韵效果。

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表达原诗,也能够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三、恰当运用修辞手法
古诗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反复等,这些手法能够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进行英译时,需要根据原诗的情感特点和修辞手法,选择合适的翻译方式,尽量保持修辞手法的效果。

这样可以更好地传递原诗的情感氛围。

四、做到信达雅颂
古诗中的词语和表达方式大多较为精练,而英文诗歌的表达方式则需要更为凝练。

因此,在进行英译时,需要在坚持忠实于原诗的核心意思的基础上,将中文的含义恰当地转化为英文,使其成为能够流畅朗读、令人愉悦的英文诗歌。

总之,古诗英译需要翻译者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需要注意保留原诗的韵律和韵味、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做到信达雅颂。

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到才能让古诗在英文世界中焕发出更为璀璨夺目的光芒。

谈李白诗歌英译中的意象传达

谈李白诗歌英译中的意象传达


三 行 末 “ih ” “ r h ” 韵 。二 、 行 末 的 “ g o n ” l t 与 b i t押 g g 四 a ru d
与 “ rwn d 押 韵 。 “ o d rftsrsa ru d 忠 实 地 再 do e ” w n e ii f t go n ” ’ o
现 了 诗 人 的 疑 惑 . B w n . h me ik e s ’’ d o n d” “ o i g i o sc n s II1 r w e . n 1 更 是 成 功 地 再 现 了 原 诗 的 主 旨之 所 在 — — 诗 人 的 思 乡 之 情 。“i e l b ” “r s a r u d 、 t e o r h ” 成 功 s v r i t 、 f t g o n ” “h mo nb g t 也 l g o i

谈 李 白 诗 歌 英 译 中 的 意 象 传 达
万 蕾 司欢 欢 龙 荣培
420 ) 4 0 0
( 北 医药学 院 外 语课 部 , 北 十堰 湖 湖

要 :李 白 诗 歌 饱 含 丰 富 绮 丽 的 意 象 , 英 译 中 在
融 、 与 景 的 结 合 是 主 观 与 客 观 的 统 一 . 此 产 生 出 富 有 情 由
故乡。
译 文 : T a q iNih A r n u l g t
Ab d, e i e l h , e I ea sl r i t s v g 1 n e i i ’ fo t g o n . wo d r f t S r s a r u d Lo k n p, f dt emo nb i h ; o i gu I n h i o rg t

前 言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中国古诗词英译中意象和意境的传递的开题报告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中国古诗词英译中意象和意境的传递的开题报告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中国古诗词英译中意象和意境的传递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部分,具有深刻的意象和意境,引起了国内外许多翻译学者的兴趣和探讨。

英译中过程中,如何传递中国古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认知语言学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为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篇论文旨在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探讨中国古诗词英译中意象和意境的传递问题。

二、文献综述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中,意象和意境一直是翻译中的重要话题。

传统的翻译研究认为,翻译的目的是传达原文的意义,但是这种传达常常难以准确地传递原作的意象和意境。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类的思维方式,其表达方式反映了语言使用者的认知和思维方式。

因此,翻译要准确地传递原作的意象和意境,需要考虑到语言的认知和文化的差异。

在相关研究中,许多学者对古诗词的翻译进行了探讨。

比如,陆谷孙等学者研究了《诗经》的英译问题,认为翻译要尽可能地传递原作的意象和意境,还要考虑到书写者和翻译者的文化背景差异。

另外,梁启超、钱钟书等学者对唐诗、宋词的翻译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有关语言表达和文化传承的观点。

三、研究问题在中国古诗词英译中,由于古代文化和现代语言的差异,翻译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

本研究主要探讨一个问题:在中国古诗词英译中,如何准确地传递原作的意象和意境。

四、研究方法研究方法采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的表达反映了人类的思维方式,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差异,以及文化的差异。

本文将通过对比中英两种语言的词汇、语法、语义等方面的差异,探讨中国古诗词英译中的意象和意境如何被传递。

五、预期结果通过对中英两种语言的语言特点和文化背景的比较,本文将探讨中国古诗词英译中的意象和意境传递问题,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提出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提高中国古诗词英译的准确性和表现力。

预期结果是:准确地传递原作的意象和意境,注重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差异,提高翻译品质。

苏轼《水调歌头》英译对比分析

苏轼《水调歌头》英译对比分析

苏轼《水调歌头》英译对比分析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这首词的内容和形式都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翻译成英语的过程中,其风格和特点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本文将通过对不同英译本的对比分析,探讨其翻译的优劣和特点。

《水调歌头》是苏轼在密州任职时所写的一首词,表达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感慨。

该词以其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和动人的情感成为了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被广泛传颂和赞誉。

在翻译成英语的过程中,不同的译者也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达方式,从而产生了多个英译本。

不同的英译本在语言风格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其中,有些译本更注重传达原文的形式和风格,而有些则更注重传达原文的含义和思想。

例如,杨宪益和戴乃迭的英译本更多地保留了原文的韵律和押韵形式,而许渊冲的英译本则更多地强调了原文的意象和情感。

《水调歌头》中涉及到很多中国文化元素,如密州、九天等。

有些英译本更注重传递这些文化背景信息,而有些则较为简洁明了。

例如,杨宪益和戴乃迭的英译本对密州等地名的翻译较为详尽,而许渊冲的英译本则更注重传达原文的文化内涵。

《水调歌头》中表达了苏轼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感慨,这种情感在不同英译本中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例如,杨宪益和戴乃迭的英译本更加注重表达原文中苏轼的孤独感和失落感,而许渊冲的英译本则更强调了原文中的豁达和乐观情感。

通过对不同英译本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每种译本都有其独特的优劣和特点。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语言风格、文化背景和情感表达等多个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才能更好地传递原文的含义和价值。

这也提醒我们在翻译中国经典文学作品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如何更好地传递中国文化元素和思想内涵。

当我们在中秋节品味着苏轼的《水调歌头》时,不禁会被其中深邃的思想和情感所打动。

这首词中,苏轼汲取了儒道思想的精华,形成了一种儒道互补的艺术风格,传递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理解。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道思想为苏轼的《水调歌头》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论中国古典诗词翻译中意境的传递——红楼梦诗词英译解析

论中国古典诗词翻译中意境的传递——红楼梦诗词英译解析

论中国古典诗词翻译中意境的传递——红楼梦诗词英译解析翻译是一个复杂而又精妙的艺术,特别是对于古典诗词,翻译者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古典诗词的历史传承及其表达的思想观念,其文化内涵至今长久存在。

同时,它也成为中国国家文化的象征,被用以表达中国文化的历史风貌、审美观念、人文精髓。

而翻译古典诗词的意境便是把这种文化复杂性以及它的内在精髓传达出去的一种方式。

本文以知名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的诗词作为例子,从文学角度分析英译翻译中意境传递的问题,探究翻译文本中意境传递的具体技法。

《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最富有文化复杂性的作品,作者曹雪芹以它所探究的文化背景丰富多彩,同时把大量的古典诗词巧妙地融入其中,使其有着更加深厚的文化内涵。

这些古典诗句不仅仅是文字,它们蕴含着中国古典文献中那些隐晦却又古老的文化观念,古风气质以及古老智慧,在红楼梦原作中对应的是一种权威性意蕴。

但如何将这种复杂性背景中包含的意境传递出去,成为现阶段英译翻译学者们重头研究的话题。

一、红楼梦诗词的内涵1、内涵编码的复杂性古典诗词的文字复杂性源于它所拥有的文化内涵,这些文化内涵被编码在这些微言大义的精灵活组词之中,而每一种文化编码的复杂性便是古典诗词的真正的魅力所在。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把许多古典诗词融入其中,其文字精美而又含蓄,把一种晦涩抽象的意蕴暗藏其中,使其作品拥有更加深厚的文化内涵。

2、内涵的情感性古典诗词是把古典文化情感性表达的完美代表,它们把片刻之间的感受浓缩到泥土间,融合到弦歌之中,使得文本在反映中国古典文化的情感性上更加深入。

《红楼梦》中的诗句也是如此,它们让古典文化的情感性形成了一种暗示的美感。

更有意思的是,曹雪芹使用这些古典诗句,不仅仅是表达她对古典文化的喜爱,同时她还将它们用来表达她时代特定的情感,使得文本凸显出古老文化中暗藏的现代性。

二、翻译中的意境传递1、意境传递的关键翻译文本中意境传递的关键在于把原文的文化内涵和文学的美感传达给读者,使读者能够以一种新的方式来理解文本中的内涵以及文本本身所传达出来的意境。

英译本《夜雨寄北》中诗歌翻译的意境体现

英译本《夜雨寄北》中诗歌翻译的意境体现

英译本《夜雨寄北》中诗歌翻译的意境体现英译本《夜雨寄北》中诗歌翻译的意境体现李商隐是晚唐时期著名的伤感诗人,45年的人生为后人留下了无数动人的诗歌瑰宝,他的诗歌现存世约有600余首。

李商隐的诗歌主要分为咏史类、咏物抒怀类、交友应酬类和夫妻情感类等,这几类中,当属夫妻情感类的诗歌最具特色,不仅辞藻清丽、意蕴深刻,而且独具鲜明的艺术特色,被后人广为传颂。

赏析《夜雨寄北》,可以得窥其情感诗“措辞婉而寄托深”之风貌。

这首诗是诗人远在异乡寄居时写给爱妻的情感诗,因其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语言而被传颂至今。

这首爱情诗所表达出来的诗人的刻骨柔情让人不禁想到他的另一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诗人在《夜雨寄北》中借景抒情,将无数的柔情融合在细腻而朴素的词语中,情景交融,意味深长,让人回味无穷。

一、《夜雨寄北》赏析诗人在第一句用夫妻问答的形式开篇,“君问归期未有期”,称妻为“君”,为读者展现出一幅夫妻相互挂念的款款深情的画面,视角独特而鲜明,这句话的意思是:“妻子你一直问我什么时候可以回去,但是我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啊。

”从审美的角度赏析,这句诗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画中有诗,情在画中,情与景在这里实现了完美的交融,定位了整首诗的意境。

诗人站在妻子的角度,换位思考,表面是写妻子盼望夫君回家的急切心理,其实表现的是诗人自己的相思。

这种意境和情感的表达方式与杜甫的《月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杜甫在这首诗中就是站在妻子的角度,表面描写妻子对自己的思念,实则传达的是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君问归期未有期”用简单的问答形式传达了思念爱妻的深情厚谊,每一个字中都流露出思念之情,不仅形象动人,而且深情、婉约。

第二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诗人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是诗人当时眼前所看到的景象以及自己的现实处境。

诗人对特定的环境进行了描绘,语言简单而凝练。

短短七个字,诗人为大家展现出一个秋雨绵绵的巴山景象,将异乡的景象和漂泊的愁绪展现得淋漓尽致:绵绵巴山,不可断绝,冰凉的秋夜,大雨淋淋,不仅有天上之雨,还有池中之水。

古典诗词英译中意境的不可译性及对策浅析

古典诗词英译中意境的不可译性及对策浅析

古典诗词英译中意境的不可译性及对策浅析摘要:本文从诗歌特殊性和中西语言文化的差异出发,探讨了意象与意义层面上意境的不可译性及其原因和相应的对策,突出了采用模糊处理和增加言外之意等策略对原诗意境的翻译作用。

关键词:意境不可译性汉诗英译模糊处理一、古诗英译中意境的不可译性“意境本质上是古代汉语的产物,它特别适宜在古代汉语语境中生长,也只有在古代汉语语境中才能够被广泛地理解和接受,正因为意境与古代汉语之间的内在联系,所以意境是不能用现代语言来翻译的”[1]。

既然连同一语系内都有如此大反差,那“意境”能否翻译成英文就更讳莫如深了。

要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境翻译成英文,且有同样的艺术效果可以说是不可能的,尽管一些学者如英国剑桥大学教授Herbert A.Giles和我国的翻译家许渊冲先生都对此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无论从中英诗歌语言的差异还是意象的生成条件来看,意境皆具有不可译性。

1.中英诗歌之别的不可译性诗歌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大量运用意象。

所谓意象,简言之,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意义是以意象为主要单位出现的。

中国诗歌“注重写意传神的粗线条勾勒,是一种仰观俯察、远望近看的空间性结构,客观物象在中国诗歌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西方诗歌“注重写实性的描写刻画,精致细腻,叙事性的时间链条较为分明突出,主体的议论抒情等介人诗歌是其特别之处”。

这些不同可以归结于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诗歌重感性的直观把握,以微妙、委婉、简洁胜;西方诗歌重理性的逻辑分析,以直率、深刻和铺陈胜。

“中国诗歌中众多的意象群落所具备的发散力和审美的不确定性内涵,使其具有较强的韵味并且意象之间相互渗透交融,浑然一体”。

[2]英汉两种思维方式及诗歌语言的差异造成了古典诗词英译时在一定程度上的意境的不可译性。

2. 生成意境的条件的不可译性综合古今有关意境的探讨,“意境指的是通过形象化的情景交融的艺术描写,能够把读者引入到一个想象的空间的艺术境界。

古诗英译意境传达问题的探讨

古诗英译意境传达问题的探讨
m 0r e.
那 么何 为 意 境 呢? 在 王 国维 《 间 词 话 》 人 看 来 , 境 不仅 指 景 物 , 还 包 括 人 们 的 喜 怒 哀 乐 。 意 它 “ 能写 真 景物 真 感 情 者 , 之 有 境 界 ” 故 谓 。司空 图
在《 司空表圣文 ・ 与极浦书》 中说 : 诗家之景 , “ 如
— —
V0 . No.1 125 Fe . 2 2 b 01
古 诗 英 译 意 境 传 达 问题 的 探 讨
徐 黎
( 海应 用技 术 学院 外 国语 学院 , 上 上海 2 0 3 ) 0 23
摘 要 : 英 译 究竟应 达 到何种 境界 , 古诗 追求什 么样 的 目标 , 是 古诗 英 译 工作 者 无 法 回避 这
i g.i o sc n s ’ d o n d n n h me i k e sI m r w e .
( 渊冲译 ) 许 C nteQ i ih/S r h la nte .I ue Ng t obi t g m o h t g a e h
fo f my b d. Co l h r a e e n a o to e / u d t e e h v b e
第2 5卷第 1 期
21 0 2年 2月
. . . .
— — — —
南京理工大学 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or l n J u a ofN nig Unv r i fS i n e a d T c n l g ie st o c e c n e h o o y y aj n
不忍 释 , 百读 不厌 。 … ”
诵, 亦深 得外 国汉 学 家 和 翻 译 家 的青 睐 。到 目前 为止 , 以收 集 到 的英 译 本 不 下 1 可 3种 ] 我 在 此 , 采 用 其 中 4种 , 为 中 国译 者 所译 , 为 外 国 2种 2种 译 者 所译 。通过 对这 4种译 文 的分 析 比较 来 审视 古诗 英译 的意 境 传 达 问题 。为 陈 述 方 便 , 将 这 我

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意境的传达

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意境的传达
语 言 学
牵涉到两种语言, 以英 汉两种 语言 而论, 它们 在词 汇现 象方 面有词义、 词 的搭配能 力和词 序上 的不同; 在 句法 现象 方面 有句子结构、 句序和句子内容的一些其他表 达手段上的 各自 特点, 这必然要导致各 个方面的矛盾, 正确解决这 些矛盾, 才 能保证译文的质量。 多年来, 在我国翻译界一直存在者关直 译法和意译 法的 争论。 。直译和意译都 只是在一定条件 下所能运用 的。两种 方法都有其限度。所 有的 翻译目 的都 是为了 准确 表达 原文 的意思。而不是照 译原文 的字 句, 从这个 意义 上来说, 翻译 往往是意译。但是, 意译并不排 斥直译, 因为英、 汉 两种语言 既有差异性也有共同住, 如果能确切地表达 原作思想内 容和 不违背译文 语言 规 范, 这 时 候可 以 直译, 达到 “ 忠 实” 、 “通 顺” 的要求。 对于有的句子来说采取直译方法 是不妥当的, 必须 采取 意译的方法。我们把 “直译” 和 “意 译” 理 解为属 于翻译 技巧 范畴的两种具体的 翻译 方法。直 译是 指在译 文中 采用原 作 的表现方法; 意 译是指 在译文 中另 创新的 表现 法, 以表现 原 文的逻辑内容或形象内容。 直译与意译的对象是包括成语在 内的词语, 也可以 是句 子。下面我们就来分析直译与意译在 词语、 成语和句子 翻译 中的运用。 一、 词语 太阳 直译: !"# $%& 意 译: $!’( )* +’,, +’, - $!’(, $).’( +/$0 , $).’( )(1 , )(1, $2"#(#, */(#1’.., 1’.. )* */(#; #,# )* "#’3#&, .%4/&’(,, 5(#’! .%4/6 &’(,, ./5"! )* !"# +’,, .’42 )* !"# +’,, $)%(7# )* ./5"!8 二、 成语 门庭若市 直译: 9"# 7)%(!,’(+ /$ ./0# ’ 4’(0#!8 意译: ’ 4%7" 3/$/!#+ ")%$#; ’ 1%$, !):& ; 1%$!./&5; 7():+#+8 三、 句子 ;) 9"# 4’&!.# )* ,)%( "/5" )**/7# "’$ 1##& 2.’7#+ )& ,)%( $")%.+#( ’! !/4# :"#& !"# :)(.+ ’! .’(5# ’&+ !"/$ <(5’&/=’!/)& ’(# 5)/&5 !"()%5" ’& #>7#2!/)&’.., 7(/!/7’. 2"’$#8 直译 (按原句型) : 正当全世界和本组织处于一个异 常危 急的时期。在这样一个时期中, 这个崇高职 务的重担落 到了 你的肩上。 意译 (改动句型) : 整个世界和本组织正经历着一个 异常 危急的时期。在这样一个时期中, 这个崇高 职务的重担 落到 了你的肩上。 (在这一例句中, 直译保留了原文上下句的 鲜明对比, 优 于意译。 ) ?)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 改革也是解放生 产力。 直译: @#3).%!/)& #4’&7/2’!#$ 2()+%7!/3# *)(7#$, $) +)#$ (#6 *)(48 意译: @#3).%!/)& 4#’&$ !"# #4’&7/2’!/)& )* !"# 2()+%7!/3# *)(7#$ , ’&+ $) +)#$ (#*)(48 ( 上面的直译是形似而神不似, 而下 面的意译是形不似 却神似, 而 且是 地道的 英语, 是 一个 优于 直译的译文) 。

古诗英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

古诗英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
匹。阿宣行 志学 , 而不爱文术 。” 国汉学家亚瑟 ・ 英 韦利 (r u l )译 为 : s ui e hen \F r aies At r h Wae y A- h s i te o z s g l n
t e e i o e lk m. S n d e i s, b tr al h r sn n i e hi k A- hu o s h sbe t \ u e ly
有 相对 固定 的独 特 的文化 内涵 。 国古 诗 中含有 大 量 中 的经 典意 象 , 多数 意 象 具 有深 厚 的文 化底 蕴 , 此 大 因 在 古诗 英译 时 ,若 不 对两 种文 化有 深人 透彻 的理 解 ,
文 中无 影无 踪 对 于诗 的译 者来 说 ,没 有两 种文 化 的对 比知识 . 就 无法 正确 理解 和表 达 诗 的语 言 文字 。 如何 “ 解释 ” 与
重 庆科 技 学 院 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21年 1期 00 第 6
Ju a o C ogigU i rt o Si c n eho g(oi c ne dtn N .6 2 1 or f hnqn n e i f c nead Tcnl ySc l i csE i ) n l v sy e o aSe i o o 1 00
理 、 俗 习 惯 、 族 观 念 、 维 模 式 等 的 积 淀 。 过 发 风 民 思 经
只是 他 们 自己的 基督 文 化 , 承认 “ 罪 ” 执 着 于精 神 原 ,
救 赎 。 中 国 道 家 文 化 中 的 “ 无 ” 无 为 ” 念 在 英 译 而 虚 “ 观
展 , 渐形 成 自成 系统 、 逐 富有联 想 意义 的文化 符 号 , 具
古诗英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

白居易《夜雪》英译点评

白居易《夜雪》英译点评

白居易《夜雪》英译点评英译点评白居易《夜雪》白居易的《夜雪》是一首描绘冬天夜晚下雪的诗,通过对风雪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赞美之情。

以下是对英译《夜雪》的点评:英译首句使用了直译的方法,将原诗中的“白雪”翻译为“white snow”,以强调冬夜中下雪的景象。

接着使用了“pure”一词来形容这白雪的纯洁,增强了读者对雪的美的印象。

但同时,要注意的是,原诗中写的是“迢迢”,而英译中并未刻画这种远离的感觉,所以这里的译文可以再加一些刻画,比如可以添加“distant”一词来突出这种迢迢之感。

第二句“遥望”在英译中被翻译为“gazing”,这个词语恰到好处地传达了抬头望雪的意境。

然而,英译中的“void of sound”并未准确表达原诗中“寂寞”的含义。

寂寞是在夜晚中没有其他声音的意思,而“void of sound”更多地是指没有声音的空洞感。

因此,这里可以将英译修改为“lonely”,以准确表达原诗中的意思。

第三句中,“大舞弥漫”的意象与原诗“幽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英译中的“grand dance fills the night”恰到好处地点出了舞动的场景,但“fills the night”可能会有些夸张,因为原诗中的意思是雪舞飞行的范围相对较小,不会填满整个夜晚。

所以,这里可以将英译改为“dance gently”,以更贴切地表达原诗的意境。

第四句中,“行雁集”的意象在英译中被翻译为“migr ating geese gather”。

这里的翻译较为准确,传达了雁群飞过来的情景。

但是,英译中的“migrating”一词并未表达出原诗中雁群行进的动态。

所以,可以将英译修改为“flying geese gather”,以更好地表达原诗的意思。

接下来的几句中,“坐观”,“群飏”等词语被翻译为“sitting and watching”,“gathering and fluttering”。

古诗词《鹊桥仙》英译赏析

古诗词《鹊桥仙》英译赏析

古诗词《鹊桥仙》英译赏析古诗词《鹊桥仙》英译赏析《鹊桥仙·纤云弄巧》是宋代词人秦观的作品。

这是一曲纯情的爱情颂歌,上片写牛郎织女聚会,下片写他们的离别。

全词哀乐交织,熔抒情与议论于一炉,融天上人间为一体,优美的形象与深沉的感情结合起来,起伏跌宕地讴歌了美好的爱情。

此词议论自由流畅,通俗易懂,却又显得婉约蕴藉,余味无穷,尤其是末二句,使词的思想境界升华到一个崭新的高度,成为词中警句。

鹊桥仙作者:秦观Clouds float like works of art;Stars shoot with grief at heart.Across the Milky Way the Cowherd meets the Maid.When Autumn’s Golden Wind embraces Dew of Jade,All the love scenes on earth, however many, fade.Their tender love flows like a stream;Their happy date seems but a dream.How can they bear a separate homeward way?If love between both sides can last for aye,Why need they stay together night and day?鹊桥仙作者: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人人皆知的牛郎织女在众多诗词人笔下,大多凄苦,哀婉,独独秦观立意新颖、独树一帜,本诗开头营造凄美的氛围,结尾高度凝练,告诉我们情感不拘泥于分别时日之苦,而在于脉脉情谊之深,极富创新精神。

要将如此情景交融,委婉含蓄的古诗翻译成英文实非易事,许渊冲先生的英译本(以下称许译本)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提供了学习的范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译古诗词中意境的传达【摘要】将中国古诗词翻译成英文,是弘扬中华文化的一种途径。

如何在这两种大相径庭的文字中架起桥梁,不但翻译文字,更传达意境,是译者面临的一大问题。

【关键词】古诗词;意境;翻译;传达Abstract: It’s a good way to develop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by translating Chinese ancient poems into English. How to fill in the gap between the two totally different cultures is the problem that the translators should solve now.Key Words: ancient poems;artistic conception;translating communication以唐诗宋词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人类文明宝库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

它不仅千百年来为中华民族提供了无尽的滋养,同时也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的重要渠道。

在东西方文化互相学习探索融合的今日世界,短小精悍的诗词及其译品正可以凭着这种优势充当中外文化交流的试金石。

在这一领域,已经有不少有才能的翻译家涉猎其中,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本文也将在这一领域进行粗浅的探索。

唐诗是我国诗歌成就最高的时代。

天才诗人灿若星辰,诗因此也成为这个朝代文学的最重要形式。

后来的朝代虽然也尽力模仿,想要再创出诗的辉煌,终究是笔力不逮。

所以,文学一代不及一代。

具体来说,唐诗按形式可分为乐府,古风,律诗和绝句几种。

较为常见的律诗因格律严密,故此得名。

它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

一共八句,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主要有五律七律两种。

绝句的“绝”意思是“截,断”。

它一般仅有四句,以五言,七言为主。

所以简称为五绝七绝。

下文的探讨将以此类型唐诗为主。

词起源于隋朝,兴盛于宋代。

全名为“曲子词”,现在“曲子”的唱法已经湮没无存,只剩下文辞供人欣赏。

词作为“诗余”,在有宋一代,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只能作为诗的补足品存在。

在词中大多表达的多是儿女情长,莺歌燕舞,而少书生意气,家国之念。

当然,这一点在宋朝后期有了巨大转变。

这终于使得宋词成为可以代表宋朝的最重要的文学形式,在世界文学之林中与唐诗比肩。

词按长短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等几种。

对于诗词的可译性问题,翻译界一直存在争议。

有些人认为,诗词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汉字与西洋文字的差别显而易见,翻译成英文只能韵味尽失,诗词之所以为诗词的大部分要素将丧失殆尽,不能让英语读者真正领略诗词之美,从而得出结论:诗不可译。

另外一方则认为,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唐诗宋词只有通过翻译才能真正走出国门,在世界范围内起到弘扬中华文化的作用。

虽然在具体的技术问题上,仍有许多细节处有待商榷和改善。

但诗是可以译的。

随着一代代翻译工作者的辛勤工作和创造性劳动,越来越多的佳作出现在中外读者面前,许多技术问题在译者的不懈努力下,得到了较为完善的解决。

我认为,在中西方交流越来越频繁的今天,我们不止要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部分,也要善于把中华文化的精华部分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中去。

借助英语这一强大的传媒,这个愿望是有可能实现的。

下面,我将通过具体的诗词范例来探讨诗词翻译中遇到的问题。

在此之前,我先来谈谈唐诗宋词的意境问题。

意境指的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绘体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

在宗白华先生的文章《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中,他指出人与世界的接触,因为关系的层次不同,可分为五层境界:“为满足生理和物质的需要,而有功利境界;因人群共存互爱的关系,而有伦理境界;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境界;因穷研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学术境界;因欲返本归真,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界……介乎后二者的中间,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

艺术境界主于美。

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意境是‘情’与‘景’(意象)的结晶品。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个特色充分体现在言简意赅的唐诗宋词中。

而在英译诗歌中如何尽可能原样传达出诗词的意境是横亘在译者面前的难题。

中国古诗词的特色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在极其有限的篇幅内,营造出独特而令人难忘的意境。

并从其诞生之时起,就深深的渗入了国人的生活。

试问有几个中国人不知道“春眠不觉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但想在英译诗歌中达到对应的效果则绝非易事。

首先以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一首唐诗《枫桥夜泊》为例。

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短小的篇幅里却描绘了诸多意象:月、乌鸦、霜、枫叶、渔火、寺庙。

整体营造出秋日里冷寂凄清的氛围。

诗人在这样孤寂的环境里独自滞留在异乡,情何以堪。

而此时传来了古寺钟声,让凄清的夜变得更加凄清。

诗人辗转客船难以成眠的情境尽在不言之中。

寒山寺初建于梁代,唐初诗人寒山和尚曾住于此,因此得名。

本诗的意境由于有了这座古寺的钟声,而显得更加丰富,给人古雅庄严之感。

诗的神韵得到完美体现,创造除了情景交融的意境。

而寒山寺也因为此诗闻名世界,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首诗刻画意境的成功。

在译作中,译者用一连串的名词词组,来对应原作中富有诗意的一连串意象。

“月落”译成setting moon——落月,“乌啼”译成a cawing crow——啼鸦,“霜满天”译成the frost filled sky——真正的霜满天,很是确切。

第二句的翻译也较贴切,“对愁眠”译成troubled sleep——睡眠有困难。

“寒山”译成Cold Mountain,基本贴合原句。

和原作一样,译作也列举了一系列名词词组,简略描绘出一幅清幽冷寂的风景画。

最后一句里的wanderer很好地点出了天涯羁旅,客途秋恨的感觉,实在是点睛之笔。

请看译作:Mooring at night by Maple BridgeThe setting moon, a cawing crow, the frost filled sky;River maples, fishermen’s flares, and troubled sleep.From the Cold Mountain Temple, outside Suzhou,The tolling of the midnight bell reaches the wanderer’s boat.再以杜甫名诗《春望》为例: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的前四句写的是春日里城池败落荒芜的景象,饱含感叹;后面四句诉说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离愁别絮溢于笔端。

全诗沉郁顿挫,真挚感人。

“破”与“在”的触目惊心,“春”与“深”的巨大反差,连花鸟都为时事所感,伤心落泪。

“家书抵万金”因为写出了人们迫切需求家人消息的心情而成为千古名句。

由于原作的高度概括和精炼,译作不可避免地需要扩大篇幅才能包含所有内容,然后才是传达意境的问题。

在译作中,译者用fallen来翻译“破”,基本传达原意;而the land endures 可以算是神来之笔。

译成“忍受”,可以说是译出了原诗的言外之意。

“家书抵万金”没有拘泥于原句,而是译成worth a fortune in gold。

完全按字面来翻译的译者只能是拙劣的译者罢了。

整篇译作在基本遵循原作的同时,对原作未竟之意进行了大胆的伸发,反而使这首诗更容易被西方读者所接受。

传情达意,译者功不可没。

请看译作:Spring PerspectiveThe nation has fallen, the land endures:Spring trees and grasses flourish in the town.Troubled by the times-flowers bring tears;Dreading parting-birds startle the soul.With turmoil of battle three months on end,A letter from home is worth a fortune in gold.Scratching these white locks makes them even thinner;As it is, they can barely hold a pin.下面以宋词为例。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的这首词描述的是重阳节里女词人孤寂难捱,度日如年的心情。

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满纸没有一个字直抒相思之情,离别之苦,但细细品味字里行间,就会发现词人对羁旅在外夫婿的思念之情满溢纸间。

最后的一句“人比黄花瘦”,用本来常常形容人的“瘦”字用在黄花,即菊花上,真是别有新意。

在译作中,译者基本按原意翻译全诗,在涉及文化因素的地方,采取了直接译出,不给西方读者造成阅读上的障碍。

而一些有关意境部分的翻译,可以看出译者的功力。

如“暗香”译成“darkened fragrance”。

至于最为人称道的黄花瘦,则按字面直译,看似冷冷清清,实则大有原作意味。

请看译作:Zui Hua YinLight mists, thick clouds, and the long day is sad.Winter-daphne incense smoke spouts from metal animals.’Tis Double Ninth Day again, whenThe midnight chill first invadedThe green muslin summer bed.By the east fenceHolding a cup of wine after dusk fell,A darkened fragrance filled my sleeve bell.Do not say one is not thrilled:With the door-curtains flapping in the west wind,One is thinner than the yellow flowers.再举一例小令。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