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报告及对应练习

合集下载

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报告

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报告

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器材:弹簧振子、滑轨、小车、指绊尺、光电门、数据采集仪等。

实验原理:动量守恒定律指出,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组成的封闭系统中,当没有外力作用时,系统内的所有物体的动量之和保持不变。

动量(p)定义为物体的质量(m)乘以其速度(v):p = m * v。

实验步骤:
1. 在滑轨的一端安装弹簧振子,将其拉至一定的位移并释放。

2. 将小车放在滑轨的另一端,调整小车的位置使其面对弹簧振子的运动方向。

3. 在适当的位置安放挡尺,使弹簧振子与小车发生碰撞。

4. 同时连接光电门和数据采集仪,通过采集数据分析碰撞前后小车的速度变化。

5. 重复实验多次,记录数据并计算动量差。

实验数据处理:
1. 计算弹簧振子和小车的质量,并测量它们的初始速度。

2. 根据光电门采集到的数据,计算碰撞后小车的速度。

3.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计算碰撞前后系统的总动量,并分析动量的变化。

实验结果分析:
1.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系统的总动量,在无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总动量应保持不变。

2. 比较碰撞前后的动量差,如果两者非常接近或几乎相等,则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

3. 如果实验结果存在较大的误差,可以考虑系统内部存在摩擦力等外力的作用。

实验结论:
通过对弹簧振子和小车碰撞实验的数据分析,我们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性。

在无外力作用的封闭系统中,系统内物体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这一实验结果与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论预期相符。

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精度误差,可以通过增加实验次数、改善实验装置等方法进行进一步验证。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报告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报告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报告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报告引言:动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基本原理,它指出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当没有外力作用时,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并探讨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实验目的:1.验证动量守恒定律;2.了解动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3.探究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实验器材:1.两个小型推车;2.一根长直轨道;3.一根弹簧;4.一块纸板;5.一支测量尺;6.一台计时器。

实验步骤:1.将轨道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确保其表面光滑无摩擦。

2.将两个小型推车放在轨道的一端,并用弹簧将它们连接起来。

3.在轨道的另一端放置一块纸板作为终点,用来记录小推车的到达时间。

4.将其中一个小推车推动起来,观察两个小推车的运动情况,并用计时器记录小推车到达纸板终点的时间。

5.重复上述步骤3-4,分别记录两个小推车单独运动和连接运动的时间。

实验数据记录:实验一:两个小推车单独运动小推车1到达纸板终点的时间:t1小推车2到达纸板终点的时间:t2实验二:两个小推车连接运动两个小推车连接后到达纸板终点的时间:t3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当没有外力作用时,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在本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小推车的动量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有效性。

根据动量的定义,动量(p)等于物体的质量(m)乘以其速度(v)。

因此,小推车的动量可以表示为p = mv。

在实验一中,两个小推车单独运动,它们的动量分别为p1 = m1v1和p2 =m2v2。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p1 + p2应该等于一个常数。

我们可以通过计算p1 + p2的值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在实验二中,两个小推车连接运动,它们的总动量为p3 = (m1 + m2)v3。

同样地,根据动量守恒定律,p3应该等于实验一中的p1 + p2。

我们可以通过比较p3和p1 + p2的值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数据的计算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在实验一中,两个小推车单独运动时,它们的动量之和保持不变。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报告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报告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报告动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定律之一,它指出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如果系统内部没有外力作用,系统的总动量将保持不变。

为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我们进行了以下实验。

首先,我们准备了一台光滑的水平轨道,轨道上有两个小车,分别标记为A和B。

我们使用了两个弹簧秤,一个用来测量小车A的初速度,另一个用来测量小车B的初速度。

在实验开始之前,我们先测量了两个小车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接下来,我们让小车A静止在轨道的一端,小车B静止在轨道的另一端。

然后我们用手推小车A,让它向小车B运动。

当小车A碰撞到小车B时,我们立即按下计时器,并记录下碰撞后两个小车的运动情况。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碰撞后小车A的速度减小,而小车B的速度增大。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我们知道在碰撞过程中,系统的总动量应该保持不变。

因此,我们计算了碰撞前后系统的总动量,发现它们的值几乎相等,这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在这个实验中的有效性。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误差。

首先,由于轨道的摩擦力和空气阻力的存在,小车在碰撞过程中会有能量损失,导致动量并不完全守恒。

其次,测量仪器的精度也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了减小误差,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减少轨道的摩擦力,提高测量仪器的精度等。

总的来说,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成功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守恒定律在物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不仅可以解释碰撞、爆炸等现象,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宇宙中许多复杂的运动规律。

希望通过这个实验,大家对动量守恒定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能够认识到实验中误差的存在及其对结果的影响,从而更加科学地进行实验研究。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报告及对应练习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报告及对应练习

(一)课本标准试验点拨试验目的:1.验证小球碰撞前后动量守恒;2.学会调整运用碰撞试验仪器,使其满意一维碰撞条件。

试验原理:利用图的装置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让小球从斜槽上滚下来,跟另一个小球发生碰撞,两球均做平抛运动。

由于下落高度相同,因而飞行时间相等,所以可以用它们平抛射程的大小代替其碰撞后的飞出速度。

试验器材:两个小球(r1____r2,m1____m2)、斜槽、重锤线、白纸、复写纸、刻度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验步骤:①按图安装好斜槽,留意使其末端_____________,并在地面适当的位置放上白纸和复写纸,并在白纸上登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首先在不放被碰小球的前提下,让入射小球从斜槽上___________从静止滚下,重复数次,便可在复写纸上打出多个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________就是不发生碰撞时入射小球的平均位置P点(图4-2);③将被碰小球放在________上,适当调整使得两小球相碰时处于___________,使入射小球与被碰小球能发生_____________;④让入射小球由___________从静止起先滚下,重复数次,使两球相碰,依据步骤③的方法求出入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M和被碰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N;⑤测出水平槽到落地点的竖直高度。

⑥测出各球平抛的水平位移。

⑦代入公式计算。

⑧⑨思索一:上述试验步骤是否正确?如完整,请干脆写出验证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不正确,请指出并写出验证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误差分析:①被碰小球被碰时难免受到支柱的摩擦力,支柱质量虽小,但在两球碰撞时还是带走了一些动量。

在气垫导轨上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报告

在气垫导轨上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报告

在气垫导轨上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在气垫导轨上的适用性,并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动量守恒定律的物理意义。

实验原理:动量守恒定律是指在一个系统内,当没有外力作用时,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即:m1v1 + m2v2 = m1v1' + m2v2'。

其中,m为物体质量,v为物体速度。

气垫导轨是利用气体分子间碰撞产生的反作用力支持物体运动的一种装置。

当气体分子与物体碰撞时,会产生反作用力使物体悬浮在气垫上运动。

实验步骤:1. 将两个小车放置在气垫导轨上,一个小车静止不动,另一个小车以一定速度向静止小车运动。

2. 记录两个小车运动前后的速度和质量,并计算它们的初末动量。

3.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两个小车碰撞后的速度和动量。

4. 重复以上步骤多次,取平均值并记录数据。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统计可得,两个小车碰撞前后总动量保持不变,符合动量守恒定律。

在碰撞前,小车1的质量为0.2kg,速度为0m/s;小车2的质量为0.3kg,速度为0.4m/s。

在碰撞后,小车1的速度为0.24m/s,小车2的速度为0.16m/s。

实验分析: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气垫导轨上进行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是可行的。

由于气垫导轨能够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使得实验数据更加准确。

动量守恒定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定律,在物理学中有着广泛应用。

例如在弹道学、机械运动学、电磁学等领域都有着重要作用。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在气垫导轨上的适用性,并对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物理分析。

此外,本次实验也展示了气垫导轨在物理实验中的优越性和应用价值。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原卷版)--高一物理专题练习(内容+练习)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原卷版)--高一物理专题练习(内容+练习)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高一物理专题练习(内容+练习)一、实验原理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是或者当发生碰撞时作用时间很短,内力——外力,因此碰撞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在一维碰撞的情况下,设两个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碰撞前的速度分别为v1、v2,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v1′、v2′,若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则系统的动量守恒,则.二、实验方案设计方案1:研究气垫导轨上滑块碰撞时的动量守恒(1)质量的测量:用测量.(2)速度的测量:v=dΔt,式中的d为滑块上挡光板的,Δt为数字计时器显示的滑块上的挡光板经过的时间.(3)碰撞情景的实现:如图所示,利用弹簧片、细绳、弹性碰撞架、胶布、撞针、橡皮泥设计各种类型的碰撞,利用在滑块上加重物的方法改变碰撞物体的质量.(4)器材:气垫导轨、数字计时器、滑块(带挡光板)两个、弹簧片、细绳、弹性碰撞架、胶布、撞针、橡皮泥、天平.(5)验证的表达式:(注意速度的矢量性)方案2:研究斜槽末端小球碰撞时的动量守恒如图甲所示,让一个质量的小球从斜槽上滚下来,与放在斜槽末端的另一质量的同样大小的小球发生正碰,之后两小球都做.(1)质量的测量:用测量.(2)速度的测量:由于两小球下落的高度相同,所以它们的飞行时间相等.如果以小球的飞行时间为单位时间,那么小球飞出的水平距离在数值上就等于它的水平速度.只要测出不放被碰小球时入射小球在空中飞出的水平距离OP ,以及碰撞后入射小球与被碰小球在空中飞出的水平距离OM 和ON ,就可以表示出碰撞前后小球的速度.(3)碰撞情景的实现:①不放被碰小球,让入射小球m 1从斜槽上某一位置由滚下,记录平抛的落点P 及水平位移OP .②在斜槽水平末端放上被碰小球m 2,让m 1从斜槽同一位置由静止滚下,记下两小球离开斜槽做平抛运动的落点M 、N 及水平位移OM 、ON .(4)器材:斜槽、两个大小相等而质量不等的小球、重垂线、白纸、复写纸、刻度尺、天平、圆规.(5)验证的表达式:.三、实验步骤不论哪种方案,实验过程均可按实验方案合理安排,参考步骤如下:(1)用天平测出相关质量.(2)安装实验装置.(3)使物体发生一维碰撞,测量或读出相关物理量,计算相关速度,填入预先设计好的表格.(4)改变碰撞条件,重复实验.(5)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处理,验证碰撞过程动量是否守恒.(6)整理器材,结束实验.一、单选题1.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测得入射金属球P 的质量116.2g m =,直径116mm d =,需要在斜槽水平段末端放置一个被碰小球Q ,现有下列小球,应选用()A .金属球(m =19.0g ,d =16mm )B .玻璃球(m =5.4g ,d =16mm )C .塑料球(m =3.0g ,d =20mm )D .乒乓球(m =2.7g ,d =40mm )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两球的质量分别为m 1、m 2(m 1>m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需要用秒表测时间B .斜槽轨道必须光滑C .M 可能是质量为m 2的小球的落点D .可用112m OP m OM m ON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3.用如图所示装置也可以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

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

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基本定律之一,它在描述物体运动时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实验一:弹性碰撞实验在实验室中,准备了两个相同质量的小球A和B,它们分别处于静止状态,相距一定距离。

首先给小球A以某一初速度,让其沿着一条直线轨道运动。

当小球A与小球B发生完全弹性碰撞后,观察两球的运动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小球A在碰撞前具有一定的动量,而小球B则静止。

在碰撞后,小球A的速度减小而改变了运动方向,而小球B则具有与小球A碰撞前小球A相同大小的速度,并沿着小球A碰撞前运动的方向运动。

实验结果表明,碰撞过程中总动量守恒,即小球A的动量减小,而小球B的动量增加,两者之和保持不变。

实验二:非弹性碰撞实验在实验室中,同样准备了两个相同质量的小球A和B,它们分别处于静止状态,相距一定距离。

与实验一不同的是,在这次实验中,小球A与小球B发生非弹性碰撞。

实验结果显示,小球A与小球B发生碰撞后,它们黏在一起并以共同的速度沿着小球A碰撞前运动的方向运动。

与弹性碰撞不同的是,碰撞过程中能量有一部分转化为内能而被损失,因此总动量守恒,但总机械能不守恒。

实验三:爆炸实验在实验室中,放置了一块弹性墙壁,并将一个质量较大的小球C静止放在墙壁前方。

在小球C与墙壁发生碰撞时,观察碰撞后的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当小球C与墙壁发生碰撞时,小球C的动量改变,由静止变为运动状态。

这说明,碰撞过程中小球C获得了墙壁的动量。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小球C的动量增加被墙壁吸收,总动量守恒。

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得出一个普遍的结论:在孤立系统中,如果没有外力作用,系统总的动量保持不变。

这就是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证明。

总结:动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定律之一,通过弹性碰撞、非弹性碰撞和爆炸等实验证明了动量守恒定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弹性碰撞还是非弹性碰撞,总的动量保持不变,只有部分能量转化或损失。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报告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报告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验证在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性。

二、实验原理在一个理想的物理系统中,如果没有外力作用,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在本实验中,通过研究两个物体的碰撞前后的动量变化,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对于两个相互碰撞的物体,设它们的质量分别为 m1 和 m2,碰撞前的速度分别为 v1 和 v2,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 v1' 和 v2'。

根据动量的定义,动量 p = mv,碰撞前系统的总动量为 P = m1v1 + m2v2,碰撞后系统的总动量为 P' = m1v1' + m2v2'。

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P = P',则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

三、实验器材1、气垫导轨2、光电门计时器3、两个滑块(质量分别为 m1 和 m2)4、天平5、细绳、滑轮四、实验步骤1、用天平分别测量两个滑块的质量 m1 和 m2,并记录下来。

2、将气垫导轨调至水平。

可以通过调节导轨底部的螺丝,使滑块在导轨上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从而判断导轨是否水平。

3、安装光电门计时器。

在气垫导轨的适当位置安装两个光电门,分别用于测量滑块碰撞前后通过光电门的时间。

4、给滑块 m1 一定的初速度,使其与静止的滑块 m2 发生碰撞。

5、记录滑块通过光电门的时间 t1、t2、t1' 和 t2'。

6、根据公式 v = d / t(其中 d 为光电门遮光片的宽度),计算出碰撞前后滑块的速度 v1、v2、v1' 和 v2'。

7、计算碰撞前系统的总动量 P = m1v1 + m2v2 和碰撞后系统的总动量 P' = m1v1' + m2v2'。

8、重复实验多次,以减小实验误差。

五、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实验次数|m1(kg)|m2(kg)|v1(m/s)|v2(m/s)|v1'(m/s)|v2'(m/s)|P(kg·m/s)|P'(kg·m/s)|||||||||||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每次实验的碰撞前总动量 P 和碰撞后总动量 P',并计算它们的差值ΔP = P P'。

经典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练习题(附答案)

经典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练习题(附答案)

经典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练习题(附答案)验证动量守恒定律、v1/、v2/均为水平方向,且它们的竖直下落高由于v度都相等,所以它们飞行时间相等,若以该时间为时间单位,那么小球的水平射程的数值就等于它们的水平速度。

在右图中分别用OP、OM和O/N表示。

因此只需验证:m1∙OP=m1∙OM+m2∙(O/N-2r)即可。

注意事项:⑴必须以质量较大的小球作为入射小球(保证碰撞后两小球都向前运动)。

⑵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要用圆规来确定:用尽可能小的圆把所有落点都圈在里面,圆心就是落点的平均位置。

⑶所用的仪器有:天平、刻度尺、游标卡尺(测小球直径)、碰撞实验器、个小球都将从斜槽末端开始做平抛运动,于是验证式就变为:m1∙OP=m1∙OM+m2∙ON,两个小球的直径也不需测量实验练习题1.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在小车A的前m 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A使之作匀速运动。

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 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作匀速运动,他设计的具体装置如图所示。

在小车A 后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长木板垫着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

若已得到打点纸带如上图,并测得各计数点间距标在间上,A为运动起始的第一点,则应选____________段起计算A的碰前速度,应选___________段来计算A 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

(以上两格填“AB”或“BC”或“CD”或“DE”)。

已测得小l车A的质量m1=0.40kg,小车B的质量m2=0.20kg,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碰前总动量=__________kg·m/s. 碰后总动量=_______kg·m/s2.某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 B两球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图中PQ是斜槽,QR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

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

实验报告动量守恒

实验报告动量守恒

实验报告动量守恒实验报告:动量守恒引言:动量守恒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基本原理之一。

它表明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当没有外力作用时,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并探讨其应用。

实验一:弹性碰撞在实验室中,我们使用了两个小球进行弹性碰撞实验。

首先,将两个小球放在一条直线上,给其中一个小球以初速度,然后观察碰撞后两个小球的运动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碰撞后两个小球的速度发生了变化,但总动量保持不变。

这符合动量守恒定律的预期。

通过测量碰撞前后小球的质量和速度,我们可以计算出碰撞前后的动量,并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二:非弹性碰撞接下来,我们进行了非弹性碰撞实验。

同样地,将两个小球放在一条直线上,给其中一个小球以初速度,然后观察碰撞后两个小球的运动情况。

与弹性碰撞不同的是,非弹性碰撞中,两个小球在碰撞后会粘在一起,并以共同的速度继续运动。

同样地,我们测量了碰撞前后小球的质量和速度,并计算了碰撞前后的动量。

实验结果显示,碰撞后两个小球的总动量仍然保持不变。

虽然碰撞后小球的运动速度发生了变化,但总动量仍然守恒。

这再次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在非弹性碰撞中的适用性。

实验三:动量守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动量守恒定律不仅仅在实验室中适用,它还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找到许多应用。

例如,交通事故中的汽车碰撞,飞机着陆时的冲击,以及运动员跳水时的动作等等。

在交通事故中,当两辆车相撞时,它们的动量会发生改变。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我们可以通过测量事故前后车辆的质量和速度来推断事故发生时的速度。

这对于事故的调查和分析非常重要。

另一个例子是飞机着陆时的冲击。

当飞机着陆时,它的动量会迅速减小,而动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这个减小的动量必须通过其他途径得到补偿,例如飞机的减速装置和地面的反作用力。

这有助于我们理解飞机着陆时的物理过程。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和应用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动量守恒定律是一个普遍适用的物理原理,在许多实验和现实生活中都得到了验证。

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报告

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报告

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报告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报告引言:动量守恒定律是力学中的基本定律之一,它描述了一个封闭系统中动量的守恒性质。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并探讨其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

实验一:弹性碰撞我们首先进行了一组弹性碰撞实验。

实验装置包括两个小球,一个称为A,另一个称为B。

我们将A球放在静止的状态,然后用一个弹簧装置将B球以一定速度撞向A球。

实验过程中,我们使用了两个光电门来测量小球的速度。

实验结果显示,当B球撞向A球时,A球受到了一个向后的冲力,而B球则受到了一个向前的冲力。

通过测量小球的速度,我们发现在碰撞前后,小球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这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在弹性碰撞中的应用。

实验二:非弹性碰撞接下来,我们进行了一组非弹性碰撞实验。

与之前的实验相比,我们在A球和B球之间加入了一个黏合剂,使得它们在碰撞后粘在一起。

同样地,我们使用了光电门来测量小球的速度。

实验结果显示,在非弹性碰撞中,碰撞后小球的总动量同样保持不变。

然而,与弹性碰撞不同的是,碰撞后小球的速度发生了改变。

这是因为碰撞过程中部分动能被转化为内能,从而导致了速度的变化。

尽管如此,动量守恒定律仍然成立。

实验三:炮弹射击在最后一组实验中,我们模拟了一个炮弹射击的情景。

实验装置包括一个发射器和一个靶子。

我们使用了一个测力计来测量发射器在射击过程中所受到的力,并使用高速摄像机记录了炮弹的运动轨迹。

实验结果显示,炮弹在发射过程中受到的冲量与发射器所受到的冲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这符合动量守恒定律中的冲量定理。

此外,我们还发现,炮弹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可以通过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和预测。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

无论是弹性碰撞、非弹性碰撞还是炮弹射击,动量守恒定律都能够准确地描述物体的运动。

这表明动量守恒定律在力学中的重要性和普适性。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实验室,它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含答案)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含答案)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含答案)实验十六: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一、实验原理在一维碰撞中,通过测量物体质量m以及碰撞前后的速度v和v',可以计算出碰撞前后的动量p和p',从而验证动量是否守恒。

二、实验器材方案一:气垫导轨、光电计时器、天平、滑块(两个)、重物、弹簧片、细绳、弹性碰撞架、胶布、撞针、橡皮泥等。

方案二:带细线的摆球(两套)、铁架台、天平、量角器、坐标纸、胶布等。

方案三:光滑长木板、打点计时器、纸带、小车(两个)、天平、撞针、橡皮泥。

方法四:斜槽、小球(两个)、天平、复写纸、白纸等。

三、实验步骤方案一:利用气垫导轨完成一维碰撞实验1)测质量:使用天平测量滑块的质量。

2)安装:正确安装气垫导轨。

3)实验:接通电源,使用光电计时器测量两个滑块在不同条件下(改变滑块质量、改变滑块的初速度大小和方向)碰撞前后的速度。

4)验证: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方案二:利用等长悬线悬挂等大小球完成一维碰撞实验1)测质量:使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1和m2.2)安装:将两个等大小球用等长悬线悬挂起来。

3)实验:让一个小球静止,拉起另一个小球,放下时它们相碰。

4)测速度:可以测量小球被拉起的角度,从而算出碰撞前对应小球的速度,测量碰撞后小球摆起的角度,算出碰撞后对应小球的速度。

5)改变条件:改变碰撞条件,重复实验。

6)验证: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方案三:在光滑桌面上两车碰撞完成一维碰撞实验1)测质量:使用天平测量两个小车的质量。

2)安装: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光滑长木板的一端,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的后面,在两个小车的碰撞端分别装上撞针和橡皮泥。

3)实验:接通电源,让小车A运动,小车B静止,两车碰撞时撞针插入橡皮泥中,把两个小车连接成一体运动。

4)测速度:通过纸带上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及时间计算速度。

5)改变条件:改变碰撞条件,重复实验。

6)验证: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方法四:利用斜槽上滚下的小球验证动量守恒定律1)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并选定质量大的小球为入射小球。

(完整版)高中物理力学学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练习)

(完整版)高中物理力学学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练习)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一.实验原理在一维碰撞中,测出物体的质量m 和碰撞前后物体的速率v 、v ′,找出碰撞前的动量p =m 1v 1+m 2v 2及碰撞后的动量p ′=m 1v ′1+m 2v ′2,看碰撞前后动量是否守恒.二.实验方案方案一:利用气垫导轨完成一维碰撞实验(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滑块质量.(2)安装:正确安装好气垫导轨.(3)实验:接通电源,利用配套的光电计时装置测出两滑块各种情况下碰撞前后的速度(①改变滑块的质量.②改变滑块的初速度大小和方向).(4)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方案二:利用等长悬线悬挂等大小球完成一维碰撞实验(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两小球的质量m 1、m 2.(2)安装:把两个等大小球用等长悬线悬挂起来.(3)实验:一个小球静止,拉起另一个小球,放下时它们相碰.(4)测速度:可以测量小球被拉起的角度,从而算出碰撞前对应小球的速度,测量碰撞后小球摆起的角度,算出碰撞后对应小球的速度.(5)改变条件:改变碰撞条件,重复实验.(6)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方案三:在光滑桌面上两车碰撞完成一维碰撞实验(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两小车的质量.(2)安装: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光滑长木板的一端,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的后面,在两小车的碰撞端分别装上撞针和橡皮泥.(3)实验:接通电源,让小车A 运动,小车B 静止,两车碰撞时撞针插入橡皮泥中,把两小车连接成一体运动.(4)测速度:通过纸带上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及时间由v =Δx Δt算出速度. (5)改变条件:改变碰撞条件,重复实验.(6)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方案四:利用斜槽上滚下的小球验证动量守恒定律(1)用天平测出两小球的质量,并选定质量大的小球为入射小球.(2)按照如图所示安装实验装置,调整固定斜槽使斜槽底端水平.(3)白纸在下,复写纸在上,在适当位置铺放好.记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O .(4)不放被撞小球,让入射小球从斜槽上某固定高度处自由滚下,重复10次.用圆规画尽量小的圆把所有的小球落点圈在里面,圆心P 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5)把被撞小球放在斜槽末端,让入射小球从斜槽同一高度自由滚下,使它们发生碰撞,重复实验10次.用步骤(4)的方法,标出碰后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M 和被碰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N .如图所示.(6)连接ON ,测量线段OP 、OM 、ON 的长度.将测量数据填入表中.最后代入m 1OP =m 1OM +m 2ON ,看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成立.(7)整理好实验器材放回原处.(8)实验结论:在实验误差范围内,碰撞系统的动量守恒.三、练习巩固1.用半径相同的小球1和小球2的碰撞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斜槽与水平槽圆滑连接。

力学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力学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力学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是力学领域中的重要定律之一,它描述了一个封闭系统中的总动量是恒定不变的。

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力学实验来验证这个定律。

实验一:弹球撞击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平滑的水平面和两个大小相同的弹性球。

首先,我们以一定速度将一个弹性球A沿水平面运动,并保持另一个球B静止。

当球A撞击到球B时,我们可以观察到球A会停下来,并且球B会开始以相同的速度进行运动。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如果我们将弹性球A和弹性球B视为一个封闭系统,那么撞击前后总动量应该保持恒定。

在这个实验中,球A的动量在撞击前是$m_av_a$,撞击后是$m_av_a$,而球B的动量在撞击前是0,在撞击后是$m_bv_b$。

因此,根据动量守恒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我们有$m_av_a + 0 = m_av_a + m_bv_b$。

由于球A和球B的质量和速度在实验中是一定的,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成立。

实验二:火箭发射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个小型的水箭模型。

首先,我们在水箭上装满压缩空气。

当我们打开气阀时,空气会从箭头处射出,并且由反冲作用产生推动力。

我们可以观察到,当箭头喷出气体的速度越快,箭身向相反方向运动的速度越大。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当气体从箭头射出时,箭头和箭身构成了一个封闭系统。

在这个实验中,箭身的质量和速度在反冲作用前是0,在反冲作用后是$m_cv_c$;而箭头射出气体的质量在反冲作用前是$m_d$,在反冲作用后是0。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我们有$0 +m_dv_d = 0 + m_cv_c$。

通过观察箭身和箭头运动的速度,并知道箭身质量与箭头射出气体质量的比例,我们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有效性。

实验三:碰撞车碰撞车实验是一种经典的力学实验,可以直观地演示动量守恒定律。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使用两个金属车轮,每个车轮上都有一个金属球。

当一个金属球以一定的速度撞向另一个金属球时,我们可以观察到两个金属球会反弹,并且各自以相同的速度向相反方向运动。

力学实验(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以及相应的演示实验

力学实验(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以及相应的演示实验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器材四、实验装置五、实验步骤六、注意事项实验器材碰撞实验器(斜槽轨道、质量不同而大小相同的两个小球)、天平(附砝码)刻度尺、重垂线、白纸、复写纸、圆规、铅笔等。

注意事项⑴斜槽未端的切线要水平,以保证小球作平抛运动;⑵入射小球的质量要大于被碰球的质量;⑶入射球在斜槽轨道上的释放点每次都相同;⑷白纸铺好后不能移动。

【例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利用两个大小相同的球做对心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AB 是斜槽,BC 是水平槽,它们连接平滑,O 点为重锤线所指的位置。

实验时先不放置被碰球2,让球1从斜槽上的某一固定位置G 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10次。

然后将球2置于水平槽末端,让球1仍从位置G 由静止滚下,和球2碰撞。

碰后两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痕迹,重复10次。

实验得到小球的落点的平均位置分别为M 、N 、P 。

①在此实验中,球1的质量为m1,球2的质量为m2,需满足m1_____m2(选填“大小”、“小于”或“等于”)。

(2分) ②被碰球2飞行的水平距离由图中线段_____表示。

(2分)③若实验结果满足m1·ON=_______________,就可以验证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

(3分)【例2】某实验小组在进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

入射球与被碰球半径相同。

①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先不放B球,使A球斜槽上某一固定点C由静止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

再把B球静置于水平槽前端边缘处,上A球仍从C处静止滚下,A球和B球碰撞后分别落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落点的痕迹。

记录纸上的O点是垂锤所指的位置,M、P、N分别为落点的痕迹。

未放B球时,A球落地点时记录纸上的______点。

(2分)②释放多次后,取各落点位置的平均值,测得各落点痕迹到O点的距离:OM=13.10cm,OP=21.90cm,ON=26.04cm。

动量守恒学生实验报告

动量守恒学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2. 掌握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方法;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动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定律,它指出: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如果没有外力作用,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即:m1v1 + m2v2 = m1v'1 + m2v'2,其中m1、m2分别为两个物体的质量,v1、v2分别为两个物体的初速度,v'1、v'2分别为两个物体的末速度。

三、实验器材1. 气垫导轨;2. 滑块(两个,质量分别为m1、m2);3. 光电门;4. 计时器;5. 天平;6. 记录纸。

四、实验步骤1. 用天平称出两个滑块的质量,分别记为m1和m2;2. 将两个滑块分别固定在气垫导轨上,使它们处于静止状态;3. 将光电门安装在气垫导轨上,并调整位置,确保滑块通过光电门时能够被准确测量;4. 启动计时器,同时释放两个滑块,使它们发生碰撞;5. 记录两个滑块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分别记为t1和t2;6.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两个滑块的初速度v1和v2;7.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计算两个滑块的末速度v'1和v'2;8. 比较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分析误差原因。

五、实验数据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滑块1质量(m1) | 滑块2质量(m2) | 通过光电门时间(t1) | 通过光电门时间(t2) | 初速度v1 | 初速度v2 | 末速度v'1 | 末速度v'2 ||------------------|------------------|----------------------|----------------------|----------|----------|----------|----------|| 0.1 kg | 0.2 kg | 0.1 s | 0.15 s | 2.5 m/s | 1.5 m/s | 1.8 m/s | 0.3 m/s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两个滑块的初速度v1和v2,以及末速度v'1和v'2。

《利用平抛测速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报告单

《利用平抛测速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利用平抛测速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指导教师Βιβλιοθήκη 实验日期实验目的: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器材:斜槽、铁架台、两个小球、天平、复写纸、白纸、重垂线、铅笔、刻度尺、圆规等。
实验原理:利用表达式m1OP=m1OM+m2ON,看等式是否成立验证动量守恒
实验步骤:
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两小球的质量,并选质量大的小球为入射小球;
注意事项:
1.斜槽末端要切线水平;
2.每次入射小球要从同一位置处由静止释放;
3.要保证对心碰撞,两球必须大小相等;
4. 要用圆规画尽可能小的圆把所有的小球落点都圈在里面,该小圆的圆心即为小球的平均落点 ;
5.选质量大的小球作为入射小球
高二物理实验报告单
2.安装:调整固定斜槽使斜槽末端切线水平;
3.铺纸:白纸在下,复写纸在上且在适当位置铺放好,记下铅垂线所指的位置O;
4.放球找点:先不放被碰小球,让入射小球从斜槽上同一位置处静止滚下,重复 10 次,用圆规画尽可能小的圆把所有的小球落点圈在里面,圆心就是入射小球不碰撞时的落地点P;
5.碰撞找点:把被碰小球放在斜槽轨道末端,让入射小球从同一位置静止滚下,使它们发生正碰,重复 10 次,用步骤4的方法,标出碰后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M 和被碰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N;
6.测量:连接ON, 用刻度尺测出线段 OM、OP、ON 的长度,把两小球的质量和相应的水平位移数值代入m1OP=m1OM+m2ON,看等式是否成立;
7.整理:将实验器材放回原处。
数据处理:
测量:连接ON, 用刻度尺测出线段 OM、OP、ON 的长度,把两小球的质量和相应的水平位移数值代入m1OP=m1OM+m2ON,看等式是否成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本标准实验点拨实验目的:1 .验证小球碰撞前后动量守恒;2 •学会调整使用碰撞实验仪器,使其满足一维碰撞条件。

实验原理:利用图的装置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让小球从斜槽上滚下来,跟另一个小球发生碰撞,两球均做平抛运动。

由于下落高度相同,因而飞行时间相等,所以可以用它们平抛射程的大小代替其碰撞后的飞出速度。

实验器材:两个小球(r i _________ r2,m 1 _______ m 2)、斜槽、重锤线、白纸、复写纸、刻度尺、____________ 、_______实验步骤:①按图安装好斜槽,注意使其末端__________________ ,并在地面适当的位置放上白纸和复写纸,并在白纸上记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首先在不放被碰小球的前提下,让入射小球从斜槽上___________________ 从静止滚下,重复数次,便可在复写纸上打出多个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_________ 就是不发生碰撞时入射小球的平均位置P点(图4-2);③将被碰小球放在_________ 上,适当调节使得两小球相碰时处于__________________ ,使入射小球与被碰小球能发生_______________ ;④让入射小球由___________ 从静止开始滚下,重复数次,使两球相碰,按照步骤③的办法求出入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M和被碰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N ;⑤测出水平槽到落地点的竖直高度。

⑥测出各球平抛的水平位移。

⑦代入公式计算。

⑧⑨思考一:上述实验步骤是否正确?如完整,请直接写出验证公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不正确,请指出并写出验证公式误差分析:①被碰小球被碰时难免受到支柱的摩擦力,支柱质量虽小,但在两球碰撞时还是带走了一些动量。

②难做到准确的正碰,则误差较大;斜槽末端若不水平,则得不到准确的平抛运动而造成误差。

③0、0'、P、M、N各点定位不准确。

④测量和作图有偏差。

⑤仪器和实验操作的重复性不好,使得每次做实验时不是统一标准。

(如入射球每次不是从同一高度下落、斜槽或白纸位置发生变动)思考二:水平槽与小球之间有摩擦,为什么不考虑摩擦力对小球碰撞前后的动量守恒的影响?(课本实验改良版)某同学用图实一11 —7甲所示的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球(m A> m B)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PQ是斜槽,QR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图甲中0点是水平槽末端R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 B 球落点痕迹如图乙所示,其中米尺水平放置,且平行于G、R、0所在的平面,米尺的零点与0点对齐.(1)碰撞后B球的水平射程应取为 __________ c m ;(2)在以下选项中,哪些是本次实验必须进行的测量?答:_________ •(填选项字母)A .水平槽上未放B球时,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0点的距离B • A球与B球碰撞后,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0点的距离C .测量A球或B球的直径D .测量A球和B球的质量(或两球质量之比)E.测量0点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度⑶实验中,对入射小球在斜槽上释放点的高低对实验影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释放点越低,小球受阻力越小,入射小球速度越小,误差越小B •释放点越低,两球碰后水平位移越小,水平位移测量的相对误差越小,两球速度的测量越准确C •释放点越高,两球相碰时,相互作用的内力越大,碰撞前后动量之差越小,误差越小D .释放点越高,入射小球对被碰小球的作用力越大,轨道对被碰小球的阻力越小解析:(1)用一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落点圈在里面,由此可见圆心的位置是64.7 cm,这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⑵本实验中要测量的数据有: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三个落点的距离X1、X2、X3,所以应选A、B、D.⑶入射小球的释放点越高,入射小球碰前速度越大,相碰时内力越大,阻力的影响相对减小,可以较好地'100°。

)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也有利于减少测量水平位移时的相对误差,从而使实验的误差减小,选项 答案:(1)64.7(64.5 〜64.9 均可)(2)A 、B 、D (3)C验证动量守恒实验气垫导轨版:利用图(a )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在图(a )中,气垫导轨上有 A 、B 两个滑块,滑块 A 右侧带有一弹簧片,左侧与打点计时器(图中未画出)的纸带相连;滑块B 左侧也带有一弹簧片,上面固定一遮光片,光电计时器(未完全画出)可以记录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

实验测得滑块 A 质量m i =o.31Okg ,滑块B 的质量m 2=0.108kg ,遮光片的宽度 d=1.00cm ;打点计时器所 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仁50H Z 。

将光电门固定在滑块 B 的右侧,启动打点计时器,给滑块A 一向右的初速 度,使它与B 相碰;碰后光电计时器显示的时间为 tB = 3.500mS ,碰撞前后打出的纸带如图(b )所示。

内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写出运算过程。

C 正确.若实验允许的相对误差绝对值碰撞前后总动量之差碰前总动量最大为5%,本实验是否在误差范围练习一:用天平、气垫导轨(带光电计时器和两个滑块 )探究物体间发生相互作用时的不变量,本实验可用自动照相 机代替打点计时器(闪光频率为10 Hz ),步骤方法如下:(1)用天平称出两滑块的质量。

m A = 0.10kg , m B =0.20kg ,放在水平的气垫导轨上(导轨上标尺的最小分度为1cm ,滑块可看做质点);(2)碰撞前后连续三次闪光拍照得图中 a 、b 、c 所示的照片;请你根据图示数据探究物体间发生相互作用时的不变量。

答案:m A V A + m B V B = m A v‘A + m B v’B ,即碰撞前后 mv 之和保持不变。

解析:由题图a 、b 可确定A 的速度为7.0- 1.0X10 2V A =—/s = 0.6m/s则 m A v A = 0.1 ®.6kg m/s = 0.06kg m/s1 5 丸0 2从题图b 、c 看出滑块A 与B 靠近到发生碰撞需t 2 =s = 2.5氷0-2s0.6所以A 与B 碰后回到7.0cm 位置,历时(0.1 — 2.5 >10-2)s = 7.5 10-2s 7.0 — 8.5 >10 2因此,求出 v A =- 2 m/s =— 0.2m/s 7.5 1011.5— 8.5 >0-2v B= —7J>^—m/s = °.4m/s所以碰撞后: m A v A‘+ m B v‘B = 6 M0 2 kg m/s 由以上计算可得:m A v A + m B v B = m A v B + m B v B 。

0.1图实—I I —苦练习二:某同学把两块大小不同的木块用细线连接, 中间夹一被压缩了的轻质弹簧, 如图实一11-8所示,将这一系统置于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烧断细线,观察木块的运动情况,进行必要的测量,验证物体间相互 作用时动量守恒.(1) 该同学还必须有的器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需要直接测量的数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所得数据验证动量守恒的关系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这个实验的思路与课本上采用的实验的原理完全相同, 也是通过测平抛运动的位移来代替它们作用完毕时的速度. 答案:⑴刻度尺、天平(2)两木块的质量m i 、m 2和两木块落地点分别到桌子两侧边缘的水平距离x i 、X 2(3)m i x i = m 2x 2练习三•如图实一11-5所示是用来验证动量守恒的实验装置,弹性球 1用细 线悬挂于0点,0点正下方桌子的边沿有一竖直立柱.实验时,调节悬点,使 弹性球1静止时恰与立柱上的球 2接触且两球等高.将球1拉到A 点,并使之静止,同时把球2放在立柱上•释放球 1,当它摆到悬点正下方时与球2发生对心碰撞.碰后球1向左最远可摆到 B 点,球2落到水平地面上的 C 点.测出 有关数据即可验证 1、2两球碰撞时动量守恒.现已测出 A 点离水平桌面的距离为a.B 点离水平桌面的距离为b , C 点与桌子边沿间的水平距离为c.此外:(1) 还需要测量的量是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2) 根据测量的数据,该实验中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要验证动量守恒必须知道两球碰撞前后的动量变化,根据弹性球 1碰撞前后的高度 a 和b ,由机械能守恒可以求出碰撞前后的速度,故只要再测量弹性球 1的质量m 1,就能求出弹性球1的动量变化;根据平拋运动的规律只要测出立柱高h 和桌面高H 就可以求出弹性球 2碰撞前后的速度变化,故只要测量弹性球2的质量和立柱高h 、桌面高H 就能求出弹性球 2的动量变化. ⑵根据(1)的解析可以写出动量守恒的方程为2m 1 a — h = 2m 1 b — h + m 2答案:弹性球1、2的质量m 1、 立柱高h 桌面高H(2)2m1,a -h = 2m 1 ,-b -h +m 2卄 h练习四:气垫导轨是常用的一种实验仪器,它是利用气泵使带孔的导轨与滑块之间形成气垫,使滑块悬浮 在导轨上,滑块在导轨上的运动可视为没有摩擦•我们可以用带竖直挡板C 和D 的气垫导轨和滑块 A 和B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实- 11-6所示(弹簧的长度忽略不计),采用的实验步骤如下:a .用天平分别测出滑块 A 、B 的质量m A 、m B ;b •调整气垫导轨,使导轨处于水平;c .在A 和B 间放入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用电动卡销锁定,静止放置在气垫导轨上;d •用刻度尺测出 A 的左端至挡板 C 的距离L 1;图实-II -5(忽略小球的大小)c H + hm 2e.按下电钮放开卡销,同时分别记录滑块 A 、B 运动时间的计时器开始工作,当 A 、B 滑块分别碰撞挡板C 、D 时计时结束,记下A 、B 分别到达C 、D 的运动时间t i 和t 2.(1)实验中还应测量的物理量及其符号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利用上述测量的实验数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式中算得的 A 、B 两滑块 的动量大小并不完全相等,产生误差的原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 少答出两点).解析:A 、B 两滑块被压缩的弹簧弹开后,在气垫导轨上运动时可视为匀速运动,因此只要测出 A 与C 的 L iI 2距离L i 、B与D 的距离L 2及A 到C 、B 到D 的时间t i 和t 2,测出两滑块的质量, 就可以用m 〒=m^验 证动量是否守恒.(1) 实验中还应测量的物理量为 B 的右端至挡板 D 的距离,符号为 L 2. L iL 2(2)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是m A 石=m B ;jp产生误差的原因:① L i 、L 2、t i 、t 2、m A 、m B 的数据测量误差; ② 没有考虑弹簧推动滑块的加速过程;③ 滑块并不是做标准的匀速直线运动,滑块与导轨间有少许摩擦力. ④ 气垫导轨不完全水平. 答案:见解析练习五.用如图实一ii — 8所示的装置进行 验证动量守恒 定律”的实验:⑴先测出可视为质点的两滑块A 、B 的质量分别为 m 、M 及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仏(2) 用细线将滑块 A 、B 连接,使A 、B 间的轻弹簧处 于压缩状态,滑块 B 恰好紧靠桌边.(3) 剪断细线,测出滑块 B 做平拋运动的水平位移 x i ,滑 面滑行距离为X 2(未 滑出桌面).为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写出还需测量的物理量及表示它们的字母 果动量守恒,需要满足的关系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弹开后B 做平拋运动,为求其弹开后的速度即平拋运动的初速度,必须测量下落高度 h.i 2h = 2gt i , X i = v i t i弹开后B 做匀减速运动,由动能定理 卩 mgx = ;mv 22, V 2= 2口 gx 由动量守恒定律 Mv i — mv 2= 0国块A 沿水平桌__________________ ;如6. (2008宁夏高考)某同学利用如图实一11-9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两摆摆长相同,悬挂于同一高度,A、B 两摆球均很小,质量之比为1 : 2•当两摆均处于自由静止状态时,其侧面刚好接触•向右上方拉动B球使其摆线伸直并与竖直方向成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