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围魏救赵》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看拼音,写词语。
(8分)máo dùn měi yù jì cè jǔ jiàn()()()()chuán cānɡ dǐnɡ duān hánɡ xínɡ mào zi()()()()二、选择题。
(15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瞄.准(miáo)撕.破(sī)龇牙咧.嘴(liě)B.船艄.(shāo)鬻.盾(yù)模.仿(mú)C.雇.佣(ɡù)放肆.(sì)吓唬.(hǔ)2.下列四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危.险纬.度桅.杆威.胁B.丝.绸自私.撕.破斯.文C.龇.牙滋.润污渍.菜籽.D.迎.接输赢.营.救白银.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誉之曰”与“荣誉”两词语中的“誉”的意思不同。
B.“艘”共有15画,第十画是横。
C.“急中生智”与“大智若愚”中的“智”的意思相同。
4.“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但又快不了多少”,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比田忌的马只快一点点。
B.田忌的每个等级的马都比齐威王的马慢一些。
C.齐威王的马都比田忌的马强。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关联词不正确的一项是()马还是原来的马,调换一下出场顺序,结果________不一样了。
A.因为所以就B.虽然如果就C.虽然只要就三、根据提示,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成语。
(4分)1.指言行前后不一或互相抵触。
()2.形容心里急切地想试一试。
()3.原指画竹子时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
后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4.水面平静,无风无浪,形容平静无事。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5分)1.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选择其中的两个关联词写一句话。
阅读理解《围魏救赵》附答案

阅读理解《围魏救赵》附答案围魏救赵战国时期,魏国和赵国之间隔着一条漳河,魏国强大,赵国弱小,魏国早就想吞并赵国。
这一年,魏国将军庞涓率领八万精兵出征赵国,一路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很快就直抵赵国都城邯郸,把一个小小的邯郸城围得严严实实。
赵国危在旦夕。
赵国国君一面竭力防卫,一面派人去齐国求救。
齐国担心赵国灭亡后,魏国乘胜追击,将战火烧到齐国。
为了自己的安全,齐国决定出兵。
齐王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率大军出征。
田忌打算直奔邯郸,去解救赵国。
孙膑却连连摇头,对田忌说:“不等我们赶到,邯郸就会失守,你这样做又有什么用呢?”田忌说:“你说该怎么办?”孙膑胸有成竹地说:“魏国集中全国的主力去打邯郸,自己的都城大梁却只剩下了一些老弱残兵,这不正是个大好机会吗?我们现在去救邯郸,会跟魏国主力硬拼,伤亡一定很大。
倒不如乘虚而入,直取大梁。
魏国国都一旦危急,主力必定会回师自救。
我们在他们返回的路途做好准备,以逸待劳,岂不是稳操胜券!”一番话说得田忌心服口服,他立即下令,大军直奔魏国而去。
为了麻木庞涓,孙膑又故意派出两个无名将领,率一部分兵力去强攻魏国的襄陵。
这一打,果然不出孙膑所料,齐兵在襄陵城下吃了个大败仗。
消息传到庞涓那里,他很自得,心想田忌哪是本人的对手。
庞涓怎会料到,这一切都是孙膑设下的圈套。
就在孙膑派兵佯攻襄陵的同时,齐军主力早已绕道直奔大粱而去了。
魏王发觉齐军已经逼近都城,顿时惊慌失措,立刻派人火速传令,要庞涓快来保驾。
庞涓得到命令,自然不敢怠慢,只好撒离邯郸,带领自己的部下日夜兼程,赶回魏国救援。
再说魏军这次攻赵,继续行军打仗,一直就没有好好苏息过。
现在一据说本人的国都被齐军包围,后院起火,一个个都乱了方寸,连兵器、粮草都顾不很多带,就一个劲儿地往回赶,人心惶惶,士气低落。
桂陵是通往魏国的交通要道,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孙膑就在这里布下天罗地网。
魏军急急乎乎赶到桂陵时,早已是精疲力竭。
田忌见魏军进入了伏击圈,便敕令齐军一齐杀出。
围魏救赵 阅读理解

围魏救赵阅读理解围魏救赵这个故事可太有趣啦。
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就觉得想出这个法子的人特别聪明。
你想啊,赵国被魏国围攻,要是按照常规的办法,那就是直接派兵去赵国解围。
但这时候齐国就很机灵,他们不这么干。
齐国的军师心里肯定打着小算盘呢,他就想着,魏国把大部分兵力都拿去攻打赵国了,那魏国自己的老巢肯定空虚啊。
于是就带着兵直接奔着魏国的都城去了。
这魏国的军队一听自己的老家要被打了,那哪还顾得上攻打赵国啊,赶紧往回跑。
结果呢,在半路上就被齐国的军队给收拾了。
这就像是你正抢着别人手里的糖呢,突然发现自己家里的蛋糕要被别人拿走了,那肯定得先顾着家里啊。
齐国这一招,既救了赵国,又把魏国打得够呛,简直是一箭双雕。
这故事告诉我们啊,遇到事情的时候,不能只看表面,得从根源上去解决问题。
就像我们平时生活中也会遇到一些麻烦事儿,要是一股脑儿地只盯着眼前的困难,可能就会陷入僵局。
但是要是能像齐国那样,换个角度去思考,找到事情的关键所在,也许就能轻松地化解危机。
比如说你跟小伙伴抢一个玩具抢不过,你要是能找到他更在乎的东西,然后用那个东西来吸引他的注意力,可能他就主动把玩具让给你啦。
这围魏救赵的智慧,可不仅仅是用在战场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也是很有用的呢。
而且从这个故事里还能看出,了解对手的情况是多么的重要。
齐国要是不知道魏国把大部分兵力都派出去了,也不敢这么大胆地去攻打魏国的都城啊。
这就好比我们和别人比赛的时候,得先知道对手的弱点和他的布局,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我们自己的策略,才能赢得胜利。
这围魏救赵的故事,真的是越想越有味道,充满了古人的智慧啊。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阅读(有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阅读(有答案)班级姓名成绩一、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1月20日,长春的北风刮得很猛。
我骑着自行车,只顾低着头,往前紧蹬。
临近和平大路口,把一个边走边低头数钱的农民老大爷撞了个趔趄,他手中的一把人民币“哗啦”一声掉在地上。
我慌忙跳下车,想赶紧把钱给老人拾起来,可是已经来不及了,散落在地上的钱已被“呼呼”的北风刮了起来,纷纷向四处飞扬。
正在这时,只见过往的行人都不约而同地向钱飘走的方向跑去,有的还喊着:“钱跑了,快抢啊!”霎时间整个路口喧腾起来。
这突如其来的情况,使老人大为吃惊,随后便焦急地拍着大腿说:“风刮人又抢,这可怎么得了,钱要没了。
”我本想安慰老人几句,可说什么好呢?没过多久,风似乎小了,“抢钱”的人们从四面八方陆续朝老人走来,把“抢”来的钱都一一交到他手里,老人喜出望外,不停地向众人点着头。
人们聚集在老人的周围,一再关切地要老人把钱数数。
看得出老人有点情面难却,用微颤的双手数了起来,旁边还有人帮着数。
数完,老人略微迟疑了一下,接着又数了一遍,还是26张。
老人抬起头用疑问的目光瞅着四周的人们,并自言自语地说不对老人的话还没说完,一个戴红领巾的小学生抢着喊开了谁还没把钱送来老人忙接着说:“不是少了,是多了。
”“怎么会多呢?是您记错了吧?”有人诧异地问。
老人肯定地说:“没错,我在家数得清清楚楚,明明是25张,都是五元一张的。
”人们不解地对视着。
那个小学生又喊开了:“谁又多送了?”话音刚落,只见一个中年妇女不好意思地说:“是我的,我拿着一张五元钱准备到商店买东西,刚才光顾帮老大爷‘抢钱’了,竟忘了自己手里还拿着钱,一起都交给了这位老大爷。
”说完,人群里爆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
我沉重的心情一下子变得轻松了。
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趔.趄(lié liè)散.落(sǎn sàn)微颤.(chàn zhàn)2.给文中横线上加上标点。
最新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课后练习题部编版

最新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课后练习题部编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小古文阅读。
锯竿入城鲁①有执②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
横执之,亦不可入。
计无所出。
俄有老父③至,曰:“吾非圣人④,但⑤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世之愚⑥者,莫之及也。
(注释)①鲁:鲁国。
②执:手拿着。
③老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④圣人:才智超人的人。
⑤但:只是。
⑥愚:愚蠢。
[1]理解词句的意思。
(1)“初竖执之”中“初”的含义是________。
(2)写出画波浪线的句子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中老父的话要读出怎样的语气呢?请选择正确答案。
()A.疑惑,询问。
B.嘲笑,反问。
C.自作聪明,反问。
[3]判断正误。
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
(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任何事都要学会变通,要灵活,不要片面与固执。
(_____)(2)文中的“老父”助人为乐,但是却给那人出了一个馊主意。
(______)(3)“世之愚者,莫之及也”的意思是世上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人了。
(______)[4]读完古文,你想对这个“执长竿者”说些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与理解。
智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1]下列带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天雨墙坏雨:下雨B.其邻人之父亦云父:父亲C.暮而果大亡其财亡:丢失D.其家甚智其子甚:很,十分[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B.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C.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D.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围魏救赵的参考答案

围魏救赵的参考答案围魏救赵的参考答案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围魏救赵是一场著名的战争策略,也是一种智慧的体现。
它发生在战国时期,当时的中国分裂成七个国家,其中魏国和赵国是两个势力较强的国家。
围魏救赵的策略是由赵国的智将廉颇提出,并由赵国的君主赵武灵王采纳。
这一策略的目的是通过围攻魏国的首都鄴城,迫使魏国撤军,以解救被魏国围困的赵国。
围魏救赵的策略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围攻和救援。
首先,赵国要组织大军围攻魏国的首都鄴城,以制造对魏国的威胁。
这样一来,魏国就会不得不撤军,以保护自己的国都。
其次,赵国要派遣援军,解救被魏国围困的赵国。
这支援军可以从其他国家调集,也可以由赵国自己组建。
援军的主要任务是突破魏国的封锁,进入被围困的赵国,为赵国提供支援和保护。
围魏救赵的策略之所以被认为是一种智慧的体现,是因为它充分利用了敌人的弱点和自身的优势。
首先,赵国选择围攻魏国的首都鄴城,这是因为鄴城是魏国的政治、军事和经济中心,攻占它将给魏国带来巨大的压力。
其次,赵国派遣援军解救被围困的赵国,这是因为赵国有着强大的实力和资源,能够组建一支强大的援军。
这样一来,赵国就能够利用自身的优势,对魏国施加更大的压力,迫使魏国撤军。
然而,围魏救赵的策略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实施这一策略的过程中,赵国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首先,赵国需要面对魏国的强大军事力量和坚固的城防设施。
魏国的军队经过多年的训练和战斗,战斗力非常强大,城防设施也十分坚固。
其次,赵国需要面对其他国家的干扰和阻挠。
在战国时期,各个国家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其他国家可能会借机干扰和阻挠赵国的行动。
最后,赵国还需要面对时间的压力。
围魏救赵的策略需要迅速行动,否则被围困的赵国可能会遭受更大的损失。
为了应对这些困难和挑战,赵国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并加强军事和外交的准备。
首先,赵国可以利用间谍和侦察兵,了解魏国的军事力量和城防设施,找出它们的弱点。
其次,赵国可以与其他国家进行外交斡旋,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围魏救赵参考答案

围魏救赵参考答案围魏救赵参考答案在中国历史上,围魏救赵是一个备受赞誉的战略策略。
它发生在战国时期,当时中国大陆被七个国家所分割。
其中,赵国正面临着魏国的威胁。
为了保护赵国,其他国家纷纷采取了不同的策略。
首先,韩国选择了联合其他国家来对抗魏国。
他们与燕国、楚国和齐国建立了联盟,共同抵抗魏国的侵略。
这种联盟的形式使韩国得到了其他国家的支持和援助,增强了他们对抗魏国的能力。
其次,齐国采取了一种不同的策略。
他们选择了积极干预赵国的内政,试图通过在赵国内部制造混乱来削弱魏国的影响力。
齐国的这种策略虽然有一定的风险,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然而,这种干预也引起了其他国家的不满,最终导致了联盟的解体。
与此同时,燕国则采取了一种更加灵活的策略。
他们选择了通过外交手段来解决问题,与魏国进行谈判和交流。
这种策略使燕国能够在与魏国的争端中保持相对稳定的地位,避免了过度的冲突和战争。
最后,楚国则选择了直接对抗魏国的方式。
他们发动了一系列的进攻,试图通过武力来削弱魏国的实力。
这种策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但也导致了更加激烈的战争和损失。
总的来说,围魏救赵这个战略策略的实施,展现了不同国家的不同选择和策略。
每个国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利益考虑,选择了适合自己的方式来保护赵国。
这种多样性和灵活性使得围魏救赵成为一个成功的战略,也为后来的战争和冲突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值得一提的是,围魏救赵的成功也离不开各个国家之间的合作和协调。
尽管他们选择了不同的策略,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保护赵国。
他们通过互相支持和协助,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力量,最终实现了围魏救赵的目标。
围魏救赵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智慧和策略的体现。
它告诉我们,在面对困境和威胁时,我们应该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和策略,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同时,它也强调了合作和协调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团结一致,我们才能战胜困难,实现最终的胜利。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A4打印版)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A4打印版)一、课内阅读。
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面。
赵王胆怯,不敢去。
但蔺相如和大将军廉颇认为对秦王不能示弱,还是去的好,赵王才决定动身,让蔺相如随行。
廉颇带着军队送他们到边境上,作好了抵御秦军的准备。
赵王到渑池与秦王会面。
秦王要赵王鼓瑟。
赵王不好推辞,鼓了一段。
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令赵王鼓瑟。
蔺相如看秦王存心侮辱赵王,便向前走了几步,说:“赵王听说秦王擅长秦国的音乐,希望您能击缶助兴。
”秦王很生气,拒绝了。
蔺相如再次上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
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
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秦王左右的卫士想杀了蔺相如,但蔺相如怒目圆睁,厉声呵斥,卫士竟不敢上前。
秦王被逼得没办法,只好敲了一下缶。
蔺相加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秦国的大臣不甘心,继续发难,但蔺相如毫不示弱,直到会面结束,秦王也没占到使宜。
秦王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作好了准备,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只好让赵王回去。
1.秦王约赵王渑池会面,赵王为什么胆怯?两相如和廉颇对这件事的看法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渑池会上,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为什么不好推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赵王到渑池会面秦王这件事上,廉颇起到了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4个字给这个小故事加个小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
5.仔细阅读这个小故事,理清层次,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人教语文五年级下册试题课内外阅读训练真题带答案解析

人教语文五年级下册试题课内外阅读训练真题带答案解析一、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1.课外阅读。
围魏救赵战国时期,魏国派军队进攻赵国。
魏国的军队很快包围了赵国首都邯郸,情况十分危急。
赵国眼看抵挡不住魏国的攻势,赶紧派人向齐国求救。
齐国大将田忌受齐王派遣,准备率兵前去解救邯郸。
这时,他的军师孙膑劝他说:“要想解开一团乱麻,不能用强扯硬拉的办法;要想制止正打斗得难分难解的双方,不宜用刀枪对他们一阵乱砍乱刺;要想援救被攻打的一方,只需要抓住进犯者的要害,捣毁它空虚的地方。
眼下魏军全力以赴攻赵,精兵锐将势必已倾巢出动,国内肯定只剩下一些老弱残兵。
魏国此时顾了外头,国内势必空虚。
如果我们此时抓住时机,直接进军魏国,攻打魏国都城大梁,魏军必定会回师来救,这样,他们撤走围赵的军队来顾及首都的紧急情况,我们不是就可以替赵国解围了吗?”一席话说得田忌茅塞顿开,他十分赞赏地说:“先生真是英明高见,令人佩服。
”孙膑接着又补充说:“还有一点,魏军从赵国撤回,长途往返行军,必定疲惫不堪。
而我军则趁此时机,以逸待劳,只需在魏军经过的险要之处布好埋伏,一举打败他们不在话下。
”田忌叹服孙膑的精辟分析,立即下令按孙膑的策略行事,直奔魏国首都大梁。
齐军一边把要攻打大梁的声势造得很大,一边却在魏军回师的途中设下了埋伏。
果然,魏军得知都城被围,慌忙撤了攻赵的军队回国。
人马行至桂陵一带,齐军擂鼓鸣金,冲杀出来。
魏军始料不及,仓皇抵御,哪里战得过有着充分准备的齐军。
魏军被杀得丢盔弃甲,还没来得及解救都城,便几乎全军覆没。
这次战争,齐军大获全胜,赵国也得到了解救。
(1)根据句意,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一下子心里开了窍。
比喻豁然领悟、明白了。
________②多指作战时自己充分休息,养精蓄锐,等待敌人疲劳后,乘机出击制胜。
________(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齐国为什么要去攻打魏国都城大梁?(3)齐国能打败魏国,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魏军从赵国撤回,长途往返行军,疲惫不堪,面对有充分准备的齐军,无法抵抗。
主题阅读:围魏救赵

围魏救赵
公元前353年,魏惠王派庞涓进攻赵国,围了赵国的国都邯郸(今河北邯郸市西南)。
赵国向齐威王求救。
齐威王想拜孙膑为大将,孙膑忙推辞说:“不行。
我是个受过刑的残废人,如果当了大将,会给人笑话。
大王还是请田大夫为大将吧。
”
齐威王就拜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发兵去救赵国。
孙膑坐在车子里,帮助田忌出谋划策。
孙膑对田忌说:“现在魏国把精锐的兵力都拿去攻打赵国,国内大多是些老弱残兵,十分空虚。
咱们不如去攻打魏国的襄陵。
庞涓听到了,一定会放弃邯郸,往回跑。
我们在半道上等着,迎头痛击他一顿,准能把他打败。
”
田忌按照这个计策去做。
庞涓的军队正在攻打邯郸,忽然听说齐国攻打襄陵去了,立刻吩咐退兵。
刚退到桂陵(令河南长垣县西)一带,正碰上齐国兵马。
两下里一开仗,庞涓大败。
齐国大军得胜而归,邯郸之围也解除了。
1/ 1。
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训练30.围魏救赵西师大版含答案

关于“以清晰的顺序描述祖国的传统文化”的阅读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她坐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四周布满沙丘,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
(先交代出了敦煌莫高窟地理特点。
)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
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
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
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抓住典型进行说明。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
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浮,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排比句子写出了莫高窟壁画的多姿多彩。
)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
洞里曾藏有我国古代的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六万多件。
由于清王朝腐败无能,大量珍贵的文物被帝国主义份子掠走。
仅存的部分经卷,现在陈列于北京故宫等处。
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结尾对古代劳动人民进行了高度赞美。
)导读:本文的特点在于作者的说明顺序上,比如:“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
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
”这几个句子简洁勾勒出了全文的主要说明顺序,结构很是完整、严谨。
阅读实训:1、下列字有多种意义,请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背:①前背;②后面;③背向或靠着;④离开;⑤违反、违背;⑥背诵。
动物的三十六计之围魏救赵阅读题

感谢百度文库让我们在这里与你相见,您的下载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动物的三十六计之围魏救赵阅读题
动物世界里也有着许多充满智慧的策略,就像“围魏救赵”这种策略在动物界也有不少体现呢。
咱先说说草原上的那群聪明的角马吧。
角马在面对狮子的追捕时,可不会傻傻地就知道跑直线。
有时候,角马群里比较强壮的角马会故意冲向狮子群中比较弱小的那只狮子,看似是一种挑衅,但实际上这就是一种围魏救赵的策略。
它们通过这种方式分散狮子的注意力,让狮子们不得不把精力放在保护自己弱小的成员身上,而原本被追捕的角马就有机会逃脱啦。
还有那聪明的蜜蜂。
当有外敌入侵蜂巢的时候,蜜蜂们可不会坐以待毙。
它们会派出一部分蜜蜂去攻击入侵者的后方或者侧面。
比如说,一只大黄蜂来攻击蜜蜂的蜂巢,蜜蜂们不会只在蜂巢口和大黄蜂正面冲突。
一些蜜蜂会绕到大黄蜂的身后,去蜇它相对脆弱的腹部等部位。
这样一来,大黄蜂就会被前后夹击,不得不分心应对,蜜蜂们保卫蜂巢的成功率就大大提高了。
再看看海里的章鱼。
章鱼要是被鲨鱼盯上了,它可不会干等着被吃。
章鱼会喷出墨汁,让周围的海水变得浑浊,这墨汁就像是它的“烟雾弹”。
然后呢,章鱼会悄悄地朝着与鲨鱼预期相反的方向游走。
这时候鲨鱼被墨汁干扰,找不到章鱼的准确位置,章鱼就成功地运用“围魏救赵”的策略自救了。
动物们的这些智慧真的很令人惊叹。
它们虽然没有人类这么复杂的思维和语言,但是在生存的压力下,却能想出这么巧妙的应对策略。
这也让我们更加尊重和敬畏这些大自然的生灵们,毕竟它们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存智慧。
第 1 页共 1 页。
围魏救赵的课外阅读题

围魏救赵的课外阅读题话说战国时期,那可真是个群雄逐鹿,烽火连天的年代。
各国之间,你争我夺,跟邻里吵架似的,但动起手来可不含糊,动不动就是千军万马的大战。
今儿咱们要聊的,就是那段“围魏救赵”的传奇故事,听着就像是一出大戏,让人热血沸腾。
话说赵国啊,它就像咱们班里那个平时挺老实,但偶尔也会惹点小麻烦的同学。
这不,赵国一不小心,就惹上了当时的大哥大——魏国。
魏国一看,嘿,你小子还敢跟我叫板?直接派了大军,浩浩荡荡地就把赵国给围了个水泄不通,那架势,就像咱们小时候看蚂蚁搬家,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边。
赵国这下可急眼了,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它知道,硬碰硬肯定不行,得找个救星来帮忙。
于是,赵国就派人四处求援,最后,这消息传到了齐国的耳朵里。
齐国一听,心里头那个乐啊,心想:这可是个刷存在感的好机会啊!于是,齐国国君一拍大腿,决定出兵救赵。
但是,齐国的大将军孙膑,那可是个智谋过人的主儿,他可不打算直接冲上去跟魏国硬干。
孙膑琢磨着:咱们得来个“曲线救国”,直接打魏国吧,它兵力雄厚,硬碰硬不划算;不打吧,赵国又等着咱们救命。
怎么办呢?嘿,有了!孙膑眼睛一亮,想出了一个绝妙的计策——围魏救赵!他让齐国大军不去赵国,反而直奔魏国的都城大梁而去。
这一招,可把魏国给整懵了。
魏国的大将军一看,哎呀,这齐国怎么不按套路出牌啊?他连忙调转马头,带着大军往回赶,生怕都城被端了老窝。
这一来一回,魏国的军队可就乱了套了。
原本围着赵国的士兵,一个个心里头那个急啊,就像咱们考试快交卷了,题目还没做完一样。
他们哪还有心思打仗啊,都想着赶紧回去保卫家园呢。
就这样,赵国的危机就这么被巧妙地化解了。
齐国的大军还没到赵国呢,赵国就已经从困境中解脱出来了。
这“围魏救赵”的计策,简直就像咱们平时说的“打蛇打七寸”,一下子就击中了魏国的要害。
后来啊,这个故事就在民间传开了,大家都说孙膑是个了不起的军事家,他的智谋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而“围魏救赵”这个成语,也就这么流传了下来,成了咱们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五年级上学期语文部编版文言文阅读理解过关专项题

五年级上学期语文部编版文言文阅读理解过关专项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与理解。
围魏救赵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余之人①/不可。
”于是/乃以田忌为将军,而/孙子②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
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③于内。
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
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④于魏也。
”田忌/从之。
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⑤。
①刑余之人:受过肉刑,身体不完整的人,孙膑曾受膑刑。
②孙子:这里指孙膑。
③罢:同“疲”,疲劳,疲乏。
④收弊:坐收挫败的结果。
⑤梁:魏定都大梁,故亦称“梁”。
[1]田忌想要直接带兵去援救赵国,孙膑给了他什么样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解释一下“围魏救赵”这个成语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文言文阅读。
月攘一鸡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
(1)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______ (2)或告知曰________(3)然后已_____ (4)请损之_________[2]用现代文翻译下面的句子。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阅读理解。
疑神疑鬼夏首之南有人焉①,日涓蜀梁②。
其为人也,愚而善畏③。
明月而霄行④,俯见其影,以为伏鬼也⑤,仰视其发⑥,以为立魅⑦也。
背而走⑧,比至其家⑨,失气而死。
福建省2024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要素阅读专训__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人教版

3.孙膑解救赵国的办法是( B ) A.直接带兵前往赵国,与魏军战斗。 B.佯攻魏国的都城,再中途伏击庞涓。 C.采取车轮战术,轮番和魏国军队战斗。 D.齐国军队和赵国军队前后攻击魏国军队。
话,提取关键短语进行概括,并对人物作出评价。从孙膑的话中我们 可以知道,孙膑思考了多种解救赵国的办法,并一一预设了后果,最 后定出了最优策略,从中可以看出孙膑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
5.假如庞涓在“围魏救赵”中溃败后,向你请教失败的原
因,你会怎么回答?请试着写出你的观点。 示例:你在攻打赵国的时候没有防范齐国,在回师
救援国都大梁的时候没有稳定军心,加上对齐国掉以轻
心,这是导致你失败的主要原因。 点拨:本题考查对文本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可以根据孙膑的思
维过程(第③段),告知庞涓的失误与不足。
魏国精兵倾巢而出,如果我们直接去邯郸援助,必然会和魏 军进行一场大战,虽然能解救邯郸的危急,却避免不了我军 的重大伤亡。但若我们假装攻打魏国的都城,庞涓听到魏国 有难肯定会带兵回国援救,这样一来,邯郸之围自解。我们 再在中途伏击庞涓,魏军没有防备,肯定会被我们打败。”
④田忌觉得孙膑的建议非常有道理,就按照他的计 策,带领军队攻打魏国的大梁。消息一传出来,庞涓果然 马上停止攻打邯郸,慌忙带领魏国的精兵回国支援。孙膑 提前派了一路齐军埋伏在魏军的必经之路桂陵,等魏军奔 到桂陵时,齐国军队忽然发动袭击。由于长途跋涉,魏国 的军队非常疲惫,被齐军打得溃不成军,庞涓勉强收拾残 留的部队,狼狈地退回魏国都城大梁。
点拨: 本题考查检索能力。解答时要仔细读第3自然段,从孙膑的
阅读理解《围赵救楚》附答案

阅读理解《围赵救楚》附答案
尊敬的读者,
以下是《围赵救楚》的阅读理解题目以及答案。
题目一
请描述《围赵救楚》的主要情节和背景设置。
答案一
《围赵救楚》是一篇古代战争故事,背景设定在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
故事主要讲述了楚国遭受到了强大敌军赵国的围攻,而赵国的丞相躲在楚国内部。
主人公魏无忌通过巧妙的计谋,成功救出了楚国丞相,使楚国免受一场灾难。
该故事是通过描述围攻、计谋和拯救的过程,展现了智慧与勇气的力量。
题目二
请解释故事中的主要人物魏无忌的特点和行为。
答案二
魏无忌是《围赵救楚》中的主人公,他是一个聪明、机智,并
且有勇气的年轻人。
在故事中,他提出了一系列诡计,以转移敌人
的注意力,并成功地帮助楚国丞相逃脱了赵国的围攻。
魏无忌的智
慧和勇敢为他赢得了众人的尊敬和赞扬。
题目三
请阐述《围赵救楚》故事的主题和教训。
答案三
《围赵救楚》的主题是智勇双全的重要性。
故事通过描绘主人
公魏无忌的智慧和勇气,提醒我们在困难面前要善于运用我们的智
慧和勇气来应对挑战。
它教导我们智慧和勇气可以战胜强大的敌人,并能带来成功和胜利。
希望这些答案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围赵救楚》这个故事。
谢谢!。
围魏救赵的阅读内容及答案

围魏救赵的阅读内容及答案①公元前353年,魏国出兵攻打赵国。
精通兵法的魏国大将军庞涓率领军队一直打到赵国的都城邯郸城下。
赵国将有亡国危险,连连向齐国求救。
②这一天,齐威王召来军师孙膑,准备拜他为将。
③孙膑辞谢说:“我受过酷刑,是个身体残缺不全的人,不适宜担任主帅。
”④原来,孙膑曾和庞涓一起学兵法。
后来庞涓当了魏惠王的将军,自知才能不如孙膑,就把他骗到魏国,在魏惠王面前诬陷他,削去了他的膝盖骨,还在他脸上刺字,好叫他永远不能出来做官。
不久,他被救到齐国,齐威王拜他为军师。
⑤现在,齐威王见孙膑这样谦让,就改派田忌为将,仍让孙膑作为军师。
⑥大队人马到达齐国国境线上时,田忌准备挥师直往赵国,以解邯郸之围。
⑦孙膑劝阻道:“且慢,将军先听我打两个比方一凡是要解开杂乱打结的绳索,切不可心急地使劲去扯,而要冷静地找出它的结头,然后慢慢地解;假如去排解互相凶狠地斗殴的人,千万不可卷进去打成一团,而要避开双方的拳脚,只消找个空当猛击其中一方空虚无备的腹部,待挨揍的那个对手捧着肚子跪了下来,那么原来互相殴斗的局面,也就会改变了。
”8田忌问:“您的意思是说我们现在先不去赵国,是吗?”⑨孙膑慢条斯理地说:“是的。
现在魏国主力正在猛攻赵都邯郸,国内相当空虚。
我们只要直捣魏都大梁,占据他们的交通要道,袭击他们守备空虚的地方,那么魏军主力必然会从赵国撤兵,赶回去抢救。
这样,我们既可解邯郸之围。
又能狠狠打击魏军,不是比赶到邯郸去厮杀要便利得多吗?”⑩田忌采纳了孙膑“围魏救赵”的计策,率军直奔大梁。
魏军主帅庞涓得到这个消息,只得丢下邯郸,慌忙回国解大梁之围。
可是,当魏军赶到桂陵,田忌、孙膑却在这里设下了伏兵。
疲惫不堪的魏军刚一交手,就被打得溃不成军。
这一仗,庞涓损失了两万人马,自己也险些当了孙膑的俘虏。
1.将这个故事的名字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参考答案:围魏救赵2.文中第9自然段孙膑所说的话应该用()的语气来朗读。
(填序号)A.激动、高兴B.沉着、自信C.焦急、慌张参考答案:B3.认真读第10自然段,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这段话的主要意思。
语文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外知识阅读理解专项加深练习题含答案

语文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外知识阅读理解专项加深练习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阅读理解。
围魏救赵战国时期,魏国和赵国之间隔着一条漳河,魏国强大,赵国弱小,魏国早就想吞并赵国。
这一年,魏国将军庞涓率领八万精兵出征赵国,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直抵赵国都城邯郸,把一个小小的邯郸城围得严严实实。
赵国危在旦夕。
赵国国君一面竭力防卫,一面派人去齐国求救。
齐国担心赵国灭亡后魏国乘胜追击,将战火烧到齐国。
为了自己的安全,齐国决定出兵。
齐威王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率大军出征。
田忌打算直奔邯郸,去解救赵国。
孙膑却连连摇头,对田忌说:“不等我们赶到,邯郸就会失守,你这样做又有什么用呢?”田忌说:“你说该怎么办?”孙膑()地说:“魏国集中全国的主力去打邯郸,自己的都城大梁却只剩下了一些老弱残兵,这不正是个大好机会吗?我们现在去救邯郸,会跟魏国主力硬拼,伤亡一定很大。
倒不如(),直取大梁。
魏国国都一旦危急,主力必定会回师自救。
我们在他们返回的路上做好准备,以逸待劳,岂不是稳操胜券!”一番话说得田忌心服口服,他立即下令,大军直奔魏国而去。
为了麻痹庞涓,孙膑又故意派出两个无名将领,率一部分兵力去佯攻魏国的襄陵。
这一打,果然不出孙膑所料,齐兵在襄陵城下吃了个大败仗。
消息传到庞涓那里,他很得意,心想田忌哪是自己的对手。
庞涓怎会料到,这一切都是孙膑设下的圈套。
就在孙膑派兵佯攻襄陵的同时,齐军主力早已绕道直奔大梁而去了。
魏王发觉齐军已经逼近都城,顿时(),立刻派人火速传令,要庞涓快来保驾。
庞涓得到命令,自然不敢怠慢,只好撤离邯郸,带领自己的部下日夜兼程,赶回魏国救援。
再说魏军这次攻打赵国,连续行军打仗,一直就没有好好休息过。
将士们现在一听说自己的国都被齐军包围,一个个都乱了方寸,连武器、粮草都顾不得多带,就一个劲儿地往回赶,人心惶惶,士气低落。
桂陵是通往魏国的交通要道,地势险峻,易守难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围魏救赵
战国时期,魏国和赵国之间隔着一条漳河,魏国强大,赵国弱小,魏国早就想吞并赵国。
这一年,魏国将军庞涓率领八万精兵出征赵国,一路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很快就直抵赵国都城邯郸,把一个小小的邯郸城围得严严实实。
赵国危在旦夕。
赵国国君一面竭力防卫,一面派人去齐国求救。
齐国担心赵国灭亡后,魏国乘胜追击,将战火烧到齐国。
为了自己的安全,齐国决定出兵。
齐威王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率大军出征。
田忌打算直奔邯郸,去解救赵国。
孙膑却连连摇头,对田忌说:“不等我们赶到,邯郸就会失守,你这样做又有什么用呢?”
田忌说:“你说该怎么办?”
孙膑胸有成竹地说:“魏国集中全国的主力去打邯郸,自己的都城大梁却只剩下了一些老弱残兵,这不正是个大好机会吗?我们现在去救邯郸,会跟魏国主力硬拼,伤亡一定很大。
倒不如乘虚而入,直取大梁。
魏国国都一旦危急,主力必定会回师自救。
我们在他们返回的路途做好准备,以逸待劳,岂不是稳操胜券!”
一番话说得田忌心服口服,他立即下令,大军直奔魏国而去。
为了麻痹庞涓,孙膑又故意派出两个无名将领,率一部分兵力去强攻魏国的襄陵。
这一打,果然不出孙膑所料,齐兵在襄陵城下吃了个大败仗。
消息传到庞涓那里,他很得意,心想田忌哪是自己的对手。
庞涓怎会料到,这一切都是孙膑设下的圈套。
就在孙膑派兵佯攻襄陵的同时,齐军主力早已绕道直奔大粱而去了。
魏王发觉齐军已经逼近都城,顿时惊慌失措,立刻派人火速传令,要庞涓快来保驾。
庞涓得到命令,自然不敢怠慢,只好撒离邯郸,带领自己的部下日夜兼程,赶回魏国救援。
再说魏军这次攻赵,连续行军打仗,一直就没有好好休息过。
现在一听说自己的国都被齐军包围,后院起火,一个个都乱了方寸,连武器、粮草都顾不得多带,就一个劲儿地往回赶,人心惶惶,士气大大低落。
桂陵是通往魏国的交通要道,地势险峻,易守难攻。
孙膑就在这里布下天罗地网。
魏军急急忙忙赶到桂陵时,早已是精疲力竭。
田忌见魏军进入了伏击圈,便命令齐军一齐杀出。
魏军措手不及,被杀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
庞涓见大势已去,知道无力回天,只得率残兵败将落荒而逃。
齐军大获全胜。
——《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列传》
1.齐国担心赵国灭亡后,魏国乘胜追击,将战火烧到齐国。
这间接写出了_________的强大,我们可以将齐国与赵国的厉害关系概括为______________(四字成语)
2.孙膑与田忌的一番交谈,突出孙膑计谋_______,假设依田忌所言,结果可能是:_____________的魏军士气高涨,远道而来的齐军与其硬拼,胜负难料,________失守。
3.从这个故事中,你可以看出孙膑怎样的人物特征?
4.假设庞涓在“围魏救赵”中溃败后,向你请教他自己的失败的原因,你会怎么回答,试写出你的观点?
答案:
1.魏军唇亡齿寒
2.之高邯郸打了胜仗邯郸
3.孙膑遇事沉着冷静,计谋高超。
4.提示:可以根据孙膑的计谋过程,告诉庞涓的失误与不足。
例如,攻打赵国的时候没有防范齐国。
在赶路过程中没有稳定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