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设计概论

合集下载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结构详解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结构详解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结构详解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结构主要由梁、柱、枋、榫卯等构件组成。

木梁是悬在柱上的木制水平构件,承担着屋顶和地板等重量。

木柱是垂直支撑梁和屋顶的主要构件。

木梁和木柱之间通过枋连接,使结构更加稳固。

榫卯则是木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采用榫头榫眼的结构,使得构件能够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结构采用了木制榫卯结构,这也是中国建筑史上最具特色的一种结构形式。

榫卯结构有着很高的可塑性,可以实现各种不同形式的建筑结构,例如大型木构建筑和小型的木构家居。

同时,榫卯结构还能够有效地分担负荷,提高建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榫卯结构的特点是连接牢固、拆卸方便、结构简洁。

榫头和榫眼的设计非常巧妙,形状和尺寸经过精确计算和实践总结,使得构件可以牢固地连接在一起,即使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也能够保持稳定。

同时,榫头和榫眼的设计也考虑了拆卸的需求,使得在需要维修或更换部分构件时能够方便地进行拆卸和重建。

除了榫卯结构,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结构还采用了其他一些特殊的设计和加固方式。

例如,通过使用斗栱、斗拱和斗额等构件,可以增强建筑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斗栱是木结构的桁梁,用于支撑梁的两端,增强梁的承载能力。

斗拱是一种将梁和柱连接在一起的结构,通过斗拱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增加建筑的稳定性。

斗额则是悬挑在屋檐下部的构件,不仅起到装饰作用,还可以加固屋顶的结构。

此外,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结构还注重平衡和对称的原则。

例如,在建筑的平面布局中,常常采用对称的设计,使得建筑在外观上显得平衡和谐。

在建筑的结构上,也常常采用悬挑的设计,使得梁和柱之间的力能够平衡,提高建筑的稳定性。

总体而言,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结构是一种巧妙而复杂的设计,表现出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建筑技术水平。

这种结构形式通过采用榫卯连接和其他特殊的设计和加固方式,使得建筑能够保持稳定和坚固,并且具有很高的可塑性和适应性。

不仅如此,木结构结构还体现出中国古代人民对平衡、对称和美的追求,为中国古建筑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中国古代木构架设计

中国古代木构架设计

第二章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设计概论中国建筑•多元的体系木构架建筑体系•生土建筑体系•石构建筑体系第一节清式建筑平面布局第二节木构架形式—剖面第三节立面构图第四节装修和彩画第五节第一节清式建筑平面布局一、单体建筑平面(一).单体建筑平面的构成要素-间1.间的概念:①四柱之间的空间②两榀梁架之间的空间多数情况下是指②的说法2.出廊:出廊有等级划分:周围廊等级最高,不出廊最低。

①空间组织上有利、增加了中间层次,内外空间有过渡,更具优越性②结构上出廊更稳固,结构上多圈柱网,且柱距小,比无廊建筑更具优越性出廊的特殊形式——副阶:宋代殿阁等个体建筑周围环绕的廊子,称为副阶。

推测是由早期高台建筑周围的单步廊发展而来。

3.面阔和进深(如图)4.间的组合:官式建筑在面阔方向坚持用“阳数”1,3,5,7,9“阴数”2,4,6,8意指阴宅民间住宅、寺庙等则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5.间的名称:明间,次间,梢间,尽间(二)单体建筑的基本形式(两大类)•正式:长方形•杂式:除了长方形之外都称杂式二、庭院式组群布局(二)庭院式布局的特点1.突出内向性的布局•空间聚合功能:适和中国传统的家庭结构安静、私密性强•气候调节功能:围护墙——遮阳、挡风内院——采光、绿化形成小气候•防护戒卫功能:内部开敞、相互照应——外部封闭,含蓄、对街立面影响不大•伦理礼仪所需:主从、正偏关系三、庭院式的构成形制和组合方式(一)构成形制1 廊院式2 合院式(二)组合方式1.对称式的组合2.半对称的组合3.不对称的组合第二节木构架形式——剖面一、抬梁式和穿斗式构架二、斗拱三、雀替(绰幕枋)四、对木构架的评析一、抬梁式构架和穿斗式构架(一)、两种构架的不同特点1 抬梁式:梁柱结构体系梁是受弯构件用材较大空间可做得大空间相对灵活2 穿斗式檩柱结构体系以小材代替了大材简化了屋面用材增加了构造的灵活性整体刚性好•柱①角柱②檐柱③中柱④金柱⑤山柱瓜柱2.梁,承受几个檩子就叫几架梁n 架梁——n-1 步架3.檩:与屋脊平行的构件叫檩,它的取名方式与柱子名称一致:檐檩脊檩上金檩中金檩下金檩挑檐檩(三)、大式做法和小式做法1.大式做法2.小式做法①出廊四种情况均可无周围廊5-11开间3-5间②屋架:5-11檩3-7檩③斗拱可有可无无斗拱构架有飞檐无飞椽有扶脊木无扶脊木④细部有随梁枋无随梁枋有角背无角背⑤屋顶可用琉璃瓦*不能用琉璃瓦三、斗拱(一).斗拱的作用1.增加承托的作用2.出跳形成悬臂梁支撑挑檐檩3.联结柱网:均匀传递荷载4.减少净跨:减小弯矩.剪力5.减震:吸收震波6.装饰作用7.等级标志8.模数作用(二)斗拱的组成1.斗2.拱•卷杀对木构件曲线轮廓艺术加工的方法。

古代建筑中的木结构设计

古代建筑中的木结构设计

古代建筑中的木结构设计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代建筑的木结构设计不再是只有中国,而是多次出现在世
界各地。

无论是亚洲、欧洲、非洲还是美洲,各个地方的古代建筑都有被木结构设计所影响。

而木结构设计也是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木结构设计中有很多不同的部分,包括木柱、木梁、斗拱、斗栱等。

每种部分
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设计和用途。

首先就是木柱,它是木结构建筑中最关键的部分,承受了整个建筑的重量。

在中国唐朝以前,木结构建筑中一般采用立柱架木式的结构,也称“八字柱”,柱子上面用斗拱和斗栱的组合来支撑着横向木梁和屋面板。

到了唐朝及以后,采用斗拱、檩架和悬斗等结构形式来改进八字柱,让建筑的承重能力更强,更为精巧。

而在欧洲,中世纪的君士坦丁堡教堂和巴黎圣母院就是采用了拱形天花板,将
木拱和木梁结合在一起,然后再搭建天花板,以承受建筑的重量。

在非洲,埃及的金字塔和神庙也是采用了木质结构,尽管这些木质结构现在已毁,但他们留给我们的是他们的设计和实现方式。

今天,还是有许多现代建筑采用了木质结构来体现当时古代建筑的艺术和文化,打造具有人文历史气息的现代建筑,如计划中的长沙千古情。

借鉴古代建筑的设计,木质结构可以成为现代建筑设计的灵感源泉,也成为了当代建筑师的兴趣所在和研究重点。

总之,木结构设计在古代建筑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发挥了许多不同的用途。

它不仅承担着支撑建筑的重量,还通过其精湛的工艺和创新的设计,成为了古代建筑的精华所在,彰显了建筑艺术的精神和文化内涵。

现代建筑在借鉴古代建筑的设计时,可以借鉴古代木质结构的设计,这将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意和启示,使建筑更具魅力、灵魂和内涵。

木构架建筑概论

木构架建筑概论

第一篇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古代中国建筑和古代埃及建筑、古代西亚建筑、古代印度建筑、古代爱琴海建筑、古代美洲建筑并列为世界古老建筑的六大组成。

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独立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建筑体系。

中国古代建筑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1、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柱梁为承重骨架,以木材、土或其它材料为围护物的木构架建筑体系。

2、保持构架制原则,中国古代以木构柱梁为承重骨架,以木材或其它材料为围护物的木构架建筑体系,实质上是将承重结构与围护结构分开的构架体系。

3、创造并使用斗拱结构形式,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特有的形制,它既是上部梁架和立柱之间传递荷载的结构构件,又以其自身优美、华丽的造型而成为建筑的主要装饰构件。

是集结构功能与装饰功能与一体,在中国建筑体系中独有的构件。

4、实行单体建筑标准化,中国古代建筑,无论是宫殿、寺庙、住宅等,不论其规模大小,外观体形皆由台基、屋身和屋顶三部分组成。

1、重视建筑组群平面布置。

中国古代建筑组群大多以庭院为组合单位:单体建筑沿周边布置,围合成中间的庭院。

这样的庭院整体风格是内向的:内部开敞而富于变化,外观较封闭。

按照中国的封建礼制观念,庭院强调中轴对称布局,以突出主体建筑,并求得整体的平衡。

沿轴线作多层次的纵身布局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组群的一个鲜明的特色,有着丰富多彩的庭院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单体建筑定型化造成的单调感。

这种建筑群体组合的手法,甚至影响到城市规划,并取得辉煌的成就。

只有园林建筑是个例外。

中国园林建筑以“师法自然”为原则,极尽自由灵活之能事,与欧洲的几何图案式的园林建筑布局绝然不同。

6、灵活安排空间布局。

构架式的结构为室内空间的灵活布局创造了条件。

中国古代建筑中,常用多种多样的罩、挂落、隔扇、屏等自由灵活地分隔室内空间。

7、运用色彩装饰手段。

木构架的一个突出缺点是易腐、易燃。

为了保护木材,表面需加油漆,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中国古代建筑形成独具特色的彩画制度,令世人叹为观止。

建筑设计概论

建筑设计概论

2.1.1.1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演变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演变,可以从近百年以前上溯到六、七千年以前的上古时期。

一、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先秦建筑)先秦建筑总结:从穴居、巢居到地面建筑、干栏式建筑、再到规模宏大的高台建筑;从原始氏族聚落的住宅群到建筑密集的都市,先秦时期中国建筑的技术和艺术逐步沉淀、凝集,最后终于形成一个庞大的体系,牢牢地在中华大地扎下了根基。

二、封建社会从公元前五世纪末的战国时期到清代后期前后共有两千四百多年,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也是我国古代建筑逐渐成熟、不断发展的时期。

一)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我国古代建筑有了进一步发展,中国建筑艺术与技术的发展,在秦汉时期出现了第一个高峰。

秦不仅建造了阿房宫等众多宫室,还修了长城和秦始皇陵. 汉代统治者完善了一整套祭祀天、地、山川和祖先等建筑类型。

汉代的建筑技术亦发展迅速,斗拱、木构架体系、砖石拱券结构都初步成熟,出现了高大的多层木楼阁和地下梁柱、拱券结构的砖石墓室。

总之,秦汉是一个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时代,建筑成就斐然。

而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外民族及其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又为中国建筑艺术的破旧立新、达到新的辉煌积蓄了能量。

二)魏晋南北朝建筑魏晋在建筑领域的另一重大贡献,是造就了里坊街道规划严整、分区明确的城市。

中国城市规划的风格手法此时期基本定型。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589年),佛教广为传播,这时期寺庙、塔和石窟建筑得到很大发展,产生了灿烂的佛教建筑和艺术。

由于佛教的迅速传播,魏晋南北朝还成为塔庙和石窟发展的黄金时期。

三)隋唐建筑隋唐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中国传统建筑的技术与艺术在这三百多年间达到了一个伟大的巅峰。

隋代建筑追求雄伟壮丽的风格,首都大兴城规划严谨,分区合理,其规模在木构件的在技术上隋代建筑取得了很大进步,一千年余间始终为世界城市之最。

.标准化程度极高,建筑规模空前。

其中,石桥梁技术所取得的成就最为突出,其代表作“赵州桥”是世界上最早的敞肩拱桥。

古建筑基础知识—木构架理论知识

古建筑基础知识—木构架理论知识
古建筑基础知识—木构架的理论知识
• 举架与步架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首先要下解什么 是步架。步架是我们把房屋总进深的长度以桁条 的间距为标准分成几个小段,一个小段(两桁条 间)即是一个步架。带有廊子的建筑,一般情况 下廊步要比里边步架稍大一些,就是说廊步应大 于金步。
古建筑基础知识—木构架的理论知识
古建筑基础知识—木构架的理论知识
• (三)木构架的主要构件
• 古建大木四种最基本的构件为柱、梁、枋、檩(槫、 桁),柱和梁是最主要的承重构件,辅助稳定柱与 梁的构件就是枋,檩(槫、桁)是直接承受屋面荷载 的构件,并将荷载传导到梁和柱。
• 依据木构件各自的位置、作用、形状不同,柱、 梁、枋各有各的名称,具体如下:
古建筑基础知识—木构架的理论知识
• 每一个屋架都是以进深尺寸,步架长短和举架的 高度,得出屋面的曲线。而屋架各架的举架高度, 又是根据建筑物的步架多少而定的,架数少举高 数小,架数多举高略加大。屋面的曲线则是由每 一架的不同举高所形成的,即由檐步至脊步,逐 步增加举高而形成屋面的反弯曲线。
• 通常檐步是五举,飞檐步三五举。檐步五举,即 按步架深度十分之五定举架高度。七桁(檩)以上屋 架一般为脊步按步架深的十分之九定举,七檩以 下屋架脊步一般以步架深的十分之七定举高。
• 1、柱是“直立承受上部重量之材”,由于所处位置 不同,各有专用的名词。一般柱可分为:檐柱、 金柱、重檐金柱、中柱、山柱、雷公柱和瓜柱 (童柱、蜀柱、矮柱、灯笼柱)等。
古建筑基础知识—木构架的理论知识
• (1)檐柱:位置在建筑物的最外侧,面向室外, 屋檐重量全由檐柱支承。(图2-4-2)
• (2)金柱:即檐柱以内的柱子,全部在室内,并 且不在开间方向的纵轴线上。金柱有里外之分, 离檐柱最近的是外金柱,远的是里金柱。金柱承 载出檐以上屋面的重量。(图2-4-2)

古建筑木构架构造

古建筑木构架构造

古建筑木构架构造古建筑木构架是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木构架是指古建筑中使用的木质梁柱和连接构件的组合结构,其设计和制造技艺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实践,形成了独特的工艺和风格。

本文将从历史、结构、制造等方面介绍古建筑木构架的特点和传承。

历史古代中国建筑发展到唐宋时期,出现了雄伟壮观、飞檐翘檩的宫殿式建筑,木构架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

唐代的建筑多采用榫卯结构,使木构架连接更加紧密,能够承受更大的荷载。

宋代则进一步发展了木构架的制造技术,创造出许多精美的斗拱、彩画、雕花等装饰形式。

明代古建筑则更多的采用了斗拱和半筒壳檐等构造。

清代则形成了翘起的飞檐、挑起的房角、抬起的上层和悬挑的屋面等特征,使古建筑更加丰富多彩。

结构木构架是由各种不同形状的木材组成,通常由横梁、竖柱、斜撑三部分组成。

横梁是连接柱子的重要部分,通常有至少两个,一般称为“枋”,有时也称为“梁”,用来支撑屋顶和上部结构,其结构形式有单根直梁或多根横梁相交。

竖柱支撑整个结构的重量,并且起支撑作用。

斜撑是在立柱和横梁之间的组件,用来增加架构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在古代中国,木构架常用的连接装置是卯榫结构,即利用凸凹交错的卯和榫连接两根木材,使其牢固地相连。

卯有坊卯和楼卯两种类型。

坊卯是木柱和檩木连接的常用方法,因为它能够承受较大的垂直荷载。

楼卯则主要用于连接梁和柱,能够承受较大的剪力和弯曲力。

制造古建筑木构架的制造工艺需要精湛的技能和细致的注意。

制作木构架要先准备材料,精挑细选木材,根据构造要求切割成相应的大小和形状。

然后进行木构架的几何设计和制图,按照构造图纸进行不同部件的制造。

在加工过程中,要对每一部件的尺寸和精度进行精确的测量和调整,以保证整个木构架结构的稳定和牢固。

在制造木构架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传统技艺的保持和传承。

传统的木构架技术丰富多彩,包含着很多民间传统杰作。

当今,很多传承人参加了学习和研究传统技艺的活动,以便维护和发掘古建筑木构架的美和价值。

中国古代建筑的木构结构与技术

中国古代建筑的木构结构与技术

中国古代建筑的木构结构与技术中国古代建筑的木构结构与技术一直以来都是世界瞩目的研究课题。

几千年来,中国人民在建筑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使得中国古代建筑在结构上独具特色,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独特风格,更体现了中国古代木构技术的卓越。

一、木构结构的历史背景中国古代建筑的木构结构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最早的木构建筑是由粗糙的木材和石头组成,逐渐演变为更加精细的结构。

在商代和周代,中国古代建筑的木构结构得到了迅猛发展,建筑技术逐渐成熟,木构结构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形式。

二、木构结构的分类木构建筑结构主要可分为悬空结构、墙式结构和柱式结构三种。

悬空结构是指屋顶由悬空梁承担,形成木构架空的建筑方法。

墙式结构是指屋顶由墙体承担,形成木构墙面的建筑方法。

柱式结构是指屋顶由柱子承担,形成单独柱子支撑的建筑方法。

这三种木构结构形式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广泛应用,并相互影响、交叉发展。

三、木构技术的特点中国古代建筑的木构技术以其独特的特点而著称于世。

首先,中国古代建筑的木构技术注重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合理性。

通过采用特殊的节点连接方式,使得木构建筑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具有出色的抗震性能。

其次,中国古代建筑的木构技术追求工艺美学的完美结合。

无论是榫卯结构还是斗拱结构,都以雕刻细致、美观大方的特点而著称。

最后,中国古代建筑的木构技术注重实用性和可持续性。

古人善于利用自然资源,选用优质的木材,并且采取合理的保养方法,使得木构建筑具备较长的使用寿命。

四、木构技术的发展与影响中国古代建筑的木构技术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与创新,对世界建筑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榫卯结构被广泛应用于东亚地区的建筑,成为东亚传统建筑的核心技术之一。

同时,中国古代建筑的木构技术也对日本、朝鲜等邻近地区的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东亚地区的建筑风格呈现出较高的一致性。

总结:中国古代建筑的木构结构与技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成为世界上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设计概论PPT文档26页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设计概论PPT文档26页
Thank you
中国古代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架建筑设计概论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设计概论26页PPT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设计概论26页PPT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设计概论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

【古建文化】中国古建筑的木构架及构件

【古建文化】中国古建筑的木构架及构件

【古建文化】中国古建筑的木构架及构件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架为主体,主要形式有穿斗式、抬梁式、抬梁穿斗结合式、干栏式和井干式等,其中抬梁式最为常见。

一、初识木构架的构件柱是指垂直方向的构件,多为木造,也有石柱。

梁是指进深方向连贯两柱间的横木。

檩是指与梁架正交,搭于梁柱上的水平构件。

椽是指排列在檩上,与檩正交的圆形木条。

枋是指连贯两柱间的横木。

木构架由柱、梁、枋、檩等构成的一种木制建筑结构,是木构架建筑物的承重部分,同时又是木建筑比例尺度和形体外观的重要决定因素,属“大木作”。

木构架(1)柱建筑屋檐下最外一列支撑屋檐的柱子,叫做檐柱,也叫外柱。

多用于重檐或重檐带平坐的建筑,支撑挑出较长的屋檐及角梁翼角等。

建筑物四角的柱子叫做角柱,对结构的薄弱部位给予加强,在计算、抗震构造等方面都有特殊规定。

角柱在檐柱以内,中线以外的柱子叫做金柱。

柱阵图在硬山或悬山式房屋建筑的山墙内,正中支撑屋顶的柱子叫做山柱。

山柱柱础又称磉盘,或者柱础石,古代为使落地屋柱不受潮,在柱脚下添了一块石墩,使柱脚与地坪隔离,起到防潮作用。

柱础柱櫍又称柱珠,是柱身与柱础的过渡部分。

由于柱子多为木制,水分易顺着竖向的木纹上升而影响木柱的耐久质量,“櫍”的纹理为横向平置,可有效防止水分顺纹上升,起到保护柱身的作用。

柱櫍(木櫍)(2)梁梁也叫做“柁”,宋代称之为“栿”。

梁的截面形状主要为圆形或者矩形。

根据梁的外观可将其分为直梁和月梁。

直梁月梁在清式建筑中,梁的称谓多由每榀梁架所承托的檩数来决定,如上承九檩者为九架梁,依次还有七架梁、五架梁、三架梁。

三架梁和五架梁(3)枋额枋宋代称阑额,位于檐柱之上,是柱子上端与承重联络的水平构件。

当两根并用时,上面的一根叫大额枋,下面的一根叫小额枋,两者之间使用垫板连接。

大额枋与小额枋雀替又叫“角替”,在宋代称“绰幕枋”,置于坊下与柱交接处,加固梁坊与柱的衔接,分担柱头承重压力,借以减少梁枋的跨距,并起加固构架和装饰的作用。

中国古建木构特征概说(下)

中国古建木构特征概说(下)

中国古建木构特征概说(下)中国古建木构特征概说(下)抬梁式构架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的主要形式。

这种构架的特点是在柱顶或柱网上的水平铺作层上,沿房屋进深方向架数层叠架的梁,梁逐层缩短,层间垫短柱或木块,最上层梁中间立小柱或三角撑,形成三角形屋架。

相邻屋架间,在各层梁的两端和最上层梁中间小柱上架檩,檩间架椽,构成双坡顶房屋的空间骨架。

房屋的屋面重量通过椽、檩、梁、柱传到基础(有铺作时,通过它传到柱上)。

抬梁式构架至迟在春秋时已经有了。

目前所见最早的图像是四川成都出土东汉庭院画像砖。

唐代它已发展成熟,并出现了以山西五台佛光寺大殿和山西平顺天台庵正殿为代表的殿堂型和厅堂型两种类型。

《营造法式》的大木作部分主要讲的是抬梁式构梁,明确提出较重要建筑的构架有殿堂型、厅堂型两个类型,并用图说明两者的差别。

明清大木大式构架分解:宋代抬梁式构架根据《营造法式》作如下介绍:①形制。

殿堂型构架内、外柱同高,柱头以上为一水平铺作层,再上即为贯通整个房屋进深方向,随屋面坡度叠架的梁。

厅堂型构架内柱升高,没有贯穿整幢房屋进深方向的大梁,在柱间使用较短的梁叠架起来。

②柱。

大多加工成梭形,外檐四周的柱子带有生起和侧脚。

③梁。

露明的梁称为明伏,被天花遮住的梁称为草伏,明伏有的加工成月梁形式。

按每根梁长度和位置的不同称谓,如檐伏、乳伏、平梁、搭牵等。

梁的长度以椽架来衡量,一椽架即指一条架在两伏之上的椽子的水平长度,一般梁的长度为几个椽架的长度即称几椽檐伏,但两椽架长的梁在构架最上一层的称为平梁,在内外柱之间的称为乳伏,处于乳伏之上一椽架长的梁称为搭牵。

④铺作。

在梁柱交点的斗拱形成铺作层,它既能加强构架的整体性,又能巧妙地吸收、传递来自不同方向的荷载,是抬梁式构架中起结构作用的重要部分。

清代抬梁式构架根据清工部《工程做法》作如下介绍:①形制。

清官式建筑构架有大式、小式之分。

大式建筑等级较高,多用斗拱。

有的檐柱、内柱同高,上加主要起装饰作用的斗拱层,上承梁架,近似宋式殿堂构架,多数则近似宋式厅堂构架。

概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概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工官制度
01
工官——负责营建的官员 司空——将作少匠、大匠——工部尚书、寺郎
02
史上有名的工官 隋——宇文恺 宋——李诫,《营造法式》一书作者 明——蒯祥、徐杲
03Βιβλιοθήκη 内檐斗拱外檐斗拱柱头铺作 (柱头科)
补间铺作 (平身科)
转角铺作 (转角科)
斗拱的构造组成 斗 拱 昂 屋檐出挑距离愈大,则拱和昂向上叠加的层数就越多,也即斗拱出挑的跳数越多。



单体建筑的构成 一 “间”——木架建筑的基本单元
屋顶形式——“第五立面”,等级的标志 基本形式 庑殿 歇山 攒尖 悬山 硬山 卷棚 组合形式 多重檐 重檐 单檐
04 建筑群的组合——具有中国特色的院式组合 一 “院子”——建筑群的基本组合单元 院的形式有廊院、三合院、四合院等;院主要通过其大小、形状、比例、界面等变化来形成不同的空间气氛。 二 组合手法 以院的组合形成建筑群,其最主要的组合方式为“轴线排列”式。即沿着一条纵深的主轴线,对称或不对称地布置一连串形状、大小不同的院落和建筑物。对大型建筑群,通常的处理方式是主轴纵向延伸的同时向两侧展开,组成三条或五条轴线并列的复合体。 三 实例 1 北京故宫的院落组合 对称式中轴线:五门五院
概论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0.1 木架建筑——古代建筑的主流形态 一 木架建筑的优点 1 取材方便、易加工 2 适应性强 3 抗震性好——墙倒屋不塌 4 施工速度快 5 便于修缮搬迁 二 木架建筑的缺点 1 木材消耗量大 2 不耐水火 3 空间高度、跨度受限
0.2 木架构的结构特点 结构形式 我国木构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有穿斗式与抬梁式两种。
穿斗式的特点 穿斗式木构架横向以穿枋连接,纵向以斗枋、檩条联系,柱密、跨度小、用料少,多用于南方民居,外观显轻巧。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结构详解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结构详解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结构详解
首先是柱子,柱子是中国古建筑中最常见的构件之一、柱子一般由多根木材垂直堆叠而成,底部大腿形状的柱子称为“大柱”,上面用来支撑大梁;而顶部尖锥形的柱子称为“小柱”,用于支撑小梁。

大柱和小柱之间通过榫卯连接,使得柱子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其次是梁,梁是横跨在柱子上的平行木材,承载楼板、屋顶等重量。

梁通常分为大梁和小梁两类,大梁跨度较长,一般用较粗的木材制作,而小梁跨度较短,一般用较细的木材制作。

梁与柱的连接方式一般采用榫卯结构,使得梁能够稳固地与柱相连。

椽是指平行于梁的木材,在梁上方起到加强梁的作用。

椽与梁之间的连接方式一般采用榫卯结构,使得椽与梁形成有机的整体。

桁是指平行于梁和椽的横向木材,用来支撑梁和椽,增强整个木结构的稳定性。

桁与梁和椽之间的连接方式一般采用卯榫结构。

除了木质构件外,砖石也在古建筑的木结构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木结构中,砖石用于填充梁和柱之间的空隙,增强结构的稳定性。

同时,砖石还用于修建墙体,形成建筑的立面和空间分割。

以上就是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结构详解。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采用了榫卯结构,使得木材构件能够互相连接,形成稳定的木结构体系。

榫卯结构不仅具有很高的结构强度,还使得构件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密,具有很好的抗震性能。

这种木结构体系在中国的古建筑中得以广泛应用,并成为中国古建筑的鲜明特色。

(完整word)中国古建筑木结构构造

(完整word)中国古建筑木结构构造

中国古建木构特征概说2011-08—08 08:55:08这里所谓特征,是指从现存中国古代建筑实例中所概括出来的、普遍存在的、不同于西方建筑的独特之处。

现存建筑实例最早不过唐代,亦即中国建筑成熟时期以后直到20世纪初的建筑.唐代以前的建筑,只能从考古发掘出来的一些建筑遗址,以及各种艺术品(如绘画、雕刻等)所描摹的建筑形象等间接资料中知其大略。

据此,大致可以归纳为七项,分述如下:1、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中国古代建筑在结构方面尽木材应用之能事,创造出独特的木结构形式,以此为骨架,既达到实际功能要求,同时又创造出优美的建筑形体,以及相应的建筑风格。

2、保持构架制原则以立柱和纵横梁枋组合成各种形式的梁架(见大木作),使建筑物上部荷载均经由梁架、立柱传递至基础。

墙壁只起围护、分隔的作用,不承受荷载,所以门窗等的配置,不受墙壁承重能力的限制,有”墙倒屋不塌"之妙.3、创造斗拱结构形式用纵横相叠的短木和斗形方木相叠而成的向外挑悬的斗拱,本是立柱和横梁间的过渡构件,逐渐发展成为上下层柱网之间或柱网和屋顶梁架之间的整体构造层,这是中国古代木结构构造的巧妙形式。

自唐代以后,斗拱的尺寸日渐减小,但它的构件的组合方式和比例基本没有改变。

因此,建筑学界常用它作为判断建筑物年代的一项标志.4、实行单体建筑标准化中国古代的宫殿、寺庙、住宅等,往往是由若干单体建筑结合配置成组群。

无论单体建筑规模大小,其外观轮廓均由阶基、屋身、屋顶(屋盖)三部分组成:下面是由砖石砌筑的阶基,承托着整座房屋;立在阶基上的是屋身,由木制柱额作骨架,其间安装门窗隔扇;上面是用木结构屋架造成的屋顶,屋面做成柔和雅致的曲线,四周均伸展出屋身以外,上面覆盖着青灰瓦或琉璃瓦。

西方人称誉中国建筑的屋顶是中国建筑的冠冕.单体建筑的平面通常都是长方形,只是在有特殊用途的情况下,才采取方形、八角形、圆形等;而园林中观赏用的建筑,则可以采取扇形、万字形、套环形等平面.屋顶有庑殿、歇山、录顶、悬山、硬山、攒尖等形式,每种形式又有单檐、重檐之分,进而又可组合成更多的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1/3/2
42
第二章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设计概论
2001/3/2
43
第二章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设计概论
2001/3/2
44
第二章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设计概论
2001/3/2
45
第二章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设计概论
2001/3/2
46
第二章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设计概论
2001/3/2
47
第二章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设计概论
2001/3/2
37
第二章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设计概论
2001/3/2
38
第二章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设计概论
2001/3/2
39
第二章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设计概论
2001/3/2
40
第二章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设计概论
2001/3/2
41
第二章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设计概论
西方广场发达——广场
中国庭院——私密
台湾学者称之为中介空间
2001/3/2
2
第二章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设计概论
出廊有等级划分:周围廊等级最高, 不出廊最低。
①空间组织上有利、增加了中间层次, 内外空间有过渡,更具优越性
②结构上出廊更稳固,结构上多圈柱网, 且柱距小,比无廊建筑更具优越性
出廊的特殊形式——副阶:宋代殿阁等个体 建筑周围环绕的廊子,称为副阶。推测是由 早期高台建筑周围的单步廊发展而来。
尽 稍次 次 明次 次稍 尽
二一
一二
尽梢次明次梢尽 间间间间间间间
2001/3/2
•九开间名称
(等级最高) •七开间
5
第二章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设计概论
次 明 次 •三开间
稍次明次稍
间间间
间间间间间
•五开间
6.间的不等宽现象
• 两种情况:一种为依次递减
一种为明间最大,尽间最小,其它相等
• 为什么不等宽?
第二章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设计概论
第一节 清式建筑平面布局
一、 单体建筑平面
•(一).单体建筑平面的构成要素-间
1.间的概念:
①四柱之间的空间 ②两榀梁架之间的空间 多数情况下是指②的说法
2001/3/2
1
第二章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设计概论
2.出廊 :
①不出廊 ②前后廊 ③前出廊 ④周围廊
灰空间:
1) 功能要求 2)经济的原因 3)有助于中心突出 4)廊深最小,有利于结构稳定性 5)视线说
2001/3/2
6
第二章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设计概论
(二)单体建筑的基本形式(两大类)
• 正式:长方形 • 杂式:除了长方形之外都称杂式
2001/3/2
7
第二章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设计概论
2001/3/2
2001/3/2
20
第二章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设计概论
2001/3/2
21
第二章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设计概论
2001/3/2
22
第二章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设计概论
2001/3/2
23
第二章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设计概论
2001/3/2
Hale Waihona Puke 24第二章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设计概论

2001/3/2
25
第二章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设计概论
2001/3/2
48
第二章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设计概论
2001/3/2
49
第二章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设计概论
2001/3/2
50
第二章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设计概论
2001/3/2
51
第二章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设计概论
2001/3/2
52
第二章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设计概论
2001/3/2
31
第二章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设计概论
2001/3/2
32
第二章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设计概论
2001/3/2
33
第二章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设计概论
2001/3/2
34
第二章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设计概论
2001/3/2
35
第二章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设计概论
2001/3/2
36
第二章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设计概论
2001/3/2
26
第二章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设计概论
2001/3/2
27
第二章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设计概论
2001/3/2
28
第二章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设计概论
2001/3/2
29
第二章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设计概论
2001/3/2
30
第二章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设计概论
•闭,含蓄、对街立面影响不大 伦理礼仪所需 :主从、正偏关
2001/3/2

14
第二章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设计概论
2、突出建筑空间的感染力
• “集中型”单体建筑发展,体量增大,古罗马发展方式— —建筑的雕塑性艺术,共式性观赏
• “离散型”(又叫“集合型”)单体建筑 数量增多 中国发展了离散型 ——空间艺术,历史性观赏
8
第二章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设计概论
二、 庭院式组群布局
(一)建筑群体组合方式:①纵列式 ②横列式 ③散点式 ④庭院式
2001/3/2
•故宫中轴线平面(纵列式)
9
第二章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设计概论
2001/3/2
10
第二章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设计概论
•散点式布局
2001/3/2
11
第二章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设计概论
2001/3/2
3
第二章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设计概论
3.面阔和进深(如图)
2001/3/2
4
第二章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设计概论
4.间的组合 :官式建筑在面阔方向坚持用
“阳数”1,3,5,7,9 “阴数”2,4,6,8意指阴 宅
民间住宅、寺庙等则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5.间的名称:明间,次间,梢间,尽间
2001/3/2
12
第二章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设计概论
2001/3/2
13
第二章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设计概论
(二)庭院式布局的特点
1.突出内向性的布局
•空间聚合功能:
适和中国传统的家庭结构
安静、私密性强
•气候调节功能:
围护墙——遮阳、挡风
内院——采光、绿化
形成小气候
•防护戒卫功能 :
内部开敞、相互照应——外部封
2001/3/2
17
第二章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设计概论
三、庭院式的构成形制和组合方式
(一)构成形制 1 廊院式 2 合院式
(二)组合方式 1.对称式的组合 2.半对称的组合 3.不对称的组合
2001/3/2
18
第二章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设计概论
2001/3/2
19
第二章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设计概论
•中西方由于结构体系的不同而分道扬镳
2001/3/2
15
第二章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设计概论
3、突出“门”的作用
•大门承担组群外显立面
的作用
•大门代表建筑的等级— •—“门第意识 ”
门成为庭院节点
2001/3/2
16
第二章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设计概论
•2.门面成为组群艺术的起点
通过影壁将空间组织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