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洛克《十二个》中耶稣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勃洛克《十二个》中的耶稣形象苏联著名作家勃洛克的《十二个》在苏联诗坛上是第一部描写十月革命后最初日子的长诗,被公认为俄罗斯诗歌的最高成就之一。勃洛克表现出作为一个象征派作家所特有的敏感和艺术表现力,以自己对革命的理解,谱写了一曲庄严悲壮的革命交响乐。革命后的勃洛克常常出现在彼得格勒的大街上,他说到:“我,我们诗人寻找革命的心灵。它是美好的。”《十二个》表现的就是诗人寻找的美好的革命心灵。为了创作这首长诗,勃洛克在1918年1月,构思和酝酿了三个星期,最后于27日和28日两天完成。当时他曾经满意地称自己为天才,他认为这部长诗是在激情中写出的,富有灵感,和谐完整,在他看来是他写的最好的一首诗。勃洛克在长诗中描写猛烈的暴风雪、吹得人站不住脚的骤风、严寒的黑夜。他常常给予这些自然现象以特殊的神秘的象征意义。在写作《十二个》的过程中,他的日记里不断出现这样的记载:“傍晚暴风雪(变革的旅伴)”(1月3日)、“风在喧啸(又是旋风?)”(1月6日)。他在生理上都能感到旧世界被摧毁的声音:“近日睁着眼睛躺在黑暗中,听见轰隆、轰隆,我想地震开始了”(1月9日)。诗人将自己高昂的革命激情,将自己雄浑的诗歌力量融进于长诗中飞扬于天地之间的白雪和怒风呼啸的黑夜的旋律之中。在彼得格勒的大街上,在夜里的暴风雪的深处,出现了长诗的主人公—一巡逻队,十二个赤卫军战士。他们是新世界的代表者,是新世界的十二使徒,他们主宰历史的命运。诗人把十二个描绘成背上应该绣上红方块爱司花

样的人们,他们是被上流社会视为暴徒、罪犯的人们,是来自社会最底层的群众。然而他们愤怒了,造反了。这种造反表现出强大的人民自发性力量。在造反过程中发生过抢劫、情杀,他们睥睨一切,为所欲为:“自由,自由,没有十字架啦”。如果连千百年来根深蒂固的宗教信仰都可以抛弃,那么旧制度、沙皇、贵族、地主、资本家……还有什么不可以打倒的呢!勃洛克将大自然的暴风雪和黑夜、将象征世界革命的大火,同主人公的白发性革命激情融汇成一个汹涌澎湃、呼啸怒号的英雄主义多声部的悲壮交响曲。勃洛克以前的诗歌写的多是主人公个人同社会、个人同环境的对立和斗争,而只有在《十二个》中表现的是新旧两个世界的势不两立。十二个赤卫军战士在长诗中从始至终都在暴风雪的黑夜中行进,他们表现出极大的概括性和象征性,读者看不见他们的表情,只能感觉到他们为了革命斗争表现出严峻、冷漠、坚强,他们带着上了刺的枪,保持革命的纪律,跟着耶稣基督走向远方,走向革命的理想国。

由于这部作品的主要艺术构想的故意含混其词,迄今为止长诗《十二个》的结尾尚未研究透彻。鲁迅曾说《十二个》“不是革命的诗”勃洛克也“不是新兴的革命诗人”。鲁迅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十二个》的结尾,他指出:“篇末出现的耶稣基督,仿佛可能有两种解释:一是他也赞同,一是还须靠他得救。但无论如何,总还以后解为近是。”他认为基督走在十二名革命战士的前面意味着俄国还须靠基督来拯救。既有这样的思想,自然不能认为是革命的了。鲁迅的推论是有道理的,可是鲁迅可能不甚了解勃洛

克诗中另外的含义。其实这个问题在苏联一直争论不休,迄今为止,我国学术界看法亦不一致。为什么偏偏是作者勃洛克所敌视的官方教会为象征的基督形象,出现在了暴风雪暗夜中的威武的赤卫军战士面前?

在作家勃洛克的创作中,不同的场景不同面貌的耶稣·基督形象贯穿于其中。如果把诗人在所有场景中塑造的耶稣·基督形象加以对比分析,就可以发现出其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而《十二个》中的基督形象恰恰是这一个系统中的最后一个环节。

在东正教法典上的“上帝”对于诗人勃洛克来说必然是封建的、腐朽的教会的化身,是令人仇恨排斥宗教仪式的象征。诗人曾经很多次公开声明自己是无神论者,甚至坚决的否定宗教。按照诗人的观点,基督的理论学说,已经完全失去了与专制政体为基础的所谓的基督教教义学说的全部联系。

虽然诗人勃洛克对于庸俗化教士是仇恨的,对于东正教会的态度是厌恶的,但是这一切都不能消除勃洛克对耶稣·基督个人人格的崇拜与敬仰。在民间口口相传的神话中的基督形象只是一种传说,但是,“难道民间传说中就不可能有真实的东西吗?”只有把诗人勃洛克在在不同年代的各种文体的创作里所塑造的形象和表

现的艺术思想加以联系分析,才能够判定勃洛克的创作艺术方式的特点。

在勃洛克的全部作品中,耶稣·基督的形象是劳苦大众的感化

心灵的化身,这样耶稣基督的形象也就被塑造成一个疲惫不堪,赤贫如洗的漂泊者,有时更像是一个近似浪迹天涯骑士的形象。诗人创作中的这种具有浪漫主义情怀神话般的基督形象,却被庸俗的教会仪式污染了。基督的形象绝对不可能是在宗教仪式中顶礼膜拜的偶像。但是,作品里在十二个赤卫军战士的意识中,仍然留存着在人们自然而然的固有模式中所表现出来的宗教热情。

对于勃洛克自身来说,正是因为对劳苦大众所经受的灾难的悲痛恻隐,才孕育出了伟大光辉的基督形象。即使在十二个赤卫军战士的口中,基督是“死了的基督”。但是,他依然活在他们生动活泼的交谈中。

十二威猛的赤卫军战士后面狗的形象,在勃洛克的作品《记事本》里就曾经出现过。耶稣基督与狼狗不仅是相互对立的,而且是有密切联系的。正是在地狱般的黑暗中前行着的赤卫军战士心中的光明与黑暗,在读者面前得到了形象化的具体体现:“基督的形象如同狗的形象一样,是不能脱离开赤卫军战士这个集体的特点的。这个特点本身就是矛盾的,它的一面表现为狗,而另一面是基督····基督就这样在一定条件下同狗的形象相联系····按照勃洛克的观点,基督与狗,表现出某种性格形象的不同的相互矛盾而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当然其构成也是有条件的····”

耶稣基督在作品中是一个象征性的形象,他戴着圣洁美丽的白色花环,然而他手持着的却是体现伟大革命斗争的血红的旗子。这样,作品中的基督就已经不再是旧概念中的基督了,而成为了新世

界的引导者。他踏着轻柔的步伐,驾临在雪风之上,引导着在强劲的黑夜里的暴风雪之中刚毅前行的十二个革命“使徒”。这个耶稣是诗人美学构思中的一个抒情形象,在这个形象中体现出诗人对革命前景的期望和自己对革命圣洁的崇敬情绪,当然也体现出诗人对革命前途热情向往、但却迷蒙的一种心境。总之,《十二个》是诗人发自心底的对十月革命和站起来投入斗争的人民群众的一曲激昂的赞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