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西南大学16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作业及答案
2021年6月西南大学网络课期末大作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答案
![2021年6月西南大学网络课期末大作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43fc02102de2bd97058860.png)
2021年6月西南大学网络课期末大作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答案[ 0 1 6 3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作业答案一、简答题:(选做8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 如何认识理性话语意识与公共文明社会的关系?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什么?答: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 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3. 意识的本质是什么?答:意识的本质: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②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③意识是社会的产物,从起源来说,人类意识是社会性劳动创造的。
4.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什么?答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总结起来说,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尊重规律,理性发展;坚持联系,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永恒发展;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
5. 什么是事物的度?认识事物的度有何实际意义?6. 先验论与反映论的根本区别是什么?7. 什么是真理?真理的根本属性是什么?答: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的正确反映。
所以,真理是以客体属性为衡量尺度,而达到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状态。
8. “五讲四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具体的内容是:“五讲”,即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即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
9. 社会历史的基本问题是什么?答:(1)社会历史观的内涵历史观是关于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的根本看法和观点,它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社会历史观是对社会科学的综合与概括,社会科学是社会历史观的基础;而社会历史观一旦产生又能反过来影响具体社会科学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西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西南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93e1ec56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88.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西南大学第一次作业(名词解释)论述题题目说明:(10.0 分)1.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辩证矛盾:辩证矛盾是指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既相互对立、排斥、反对,又相互联结、统一、贯通的趋势与属性。
3、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指维持一个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所有物质资料的总和,包括生产方式、自然环境和人口因素。
4、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由其继承者们不断发展创新而形成思想的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完整而彻底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和整个人类争取解放的科学理论。
5、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6、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它们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并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7、哲学基本问题:是指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8、矛盾分析方法:矛盾分析方法就是要坚持一分为二地看待矛盾,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解决。
9、认识运动总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较之以往进到了更高一级的程度。
10、民主: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11、垄断: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12、资本:资本就是能够产生价值增殖的价值。
13、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规律。
2024年春期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形考大作业试卷A参考答案.pptx
![2024年春期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形考大作业试卷A参考答案.pptx](https://img.taocdn.com/s3/m/38a22f66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91.png)
.能动性:实践是一种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的活动.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过程.人类在实践中不仅遵循自然规 律和社会规律•还通过自身的智然和创造力•积极改造自然和社会.
论述了实践的观点,揭示了科学实践观的基本内容.他指出,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在于只从客体和直观的形式 理解对象、现实和感性,而不是把它的看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即实践。这一观点深刻影响了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 特别是毛泽东,他在£论持久战3中强调了人的“自觉的能动性”,即思想和行动的统一性,
实践的基本内通
2024年春期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基 本原理概论》形考大作业试卷A参考答案
2024年国索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蓦本夙理低论》形考大作业参考答案 试卷A
一、的述■(本・共1小■,每小・100分,共100分.)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1845年春在布鲁塞尔写的笔记,它被恩格斯誉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 的第一个文献”.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系统论述了实践的观点,揭示了科学实践观的基本内容.他指 出:“从的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法点是:对对思、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 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毛泽东在£论持久战 2中指出:“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椰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我们名之 日‘自觉的能动性‘,地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为克思之前的唯物主义者,如费尔巴哈,虽然也生调物质 第•
2021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作业及答案
![2021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作业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85c05a69dc5022abea006c.png)
济发展造成波动影响。
所以, 社会主义经济波动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有本质区分。
前者是人民日益增加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社会生产矛盾, 是非对抗性矛盾, 能够经过本身调整来克服。
三、分析题: (选做1题, 每小题20分, 共20分)1、依据下面提供图示与数据, 分析和叙述问题:1)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图中包含哲学道理, 并说明我们党和政府在改善民生方面取得重大成就。
2)利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说明人类寿命延长对于社会生产发展和社会管理完善, 有何关键影响。
答: 1)上图反应中国人口寿命快速提升, 正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 这充足说明我们党和政府对于改善民生, 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与质量所作巨大努力。
同时, 它也说明, 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发展决定力量。
因为我们中国社会生产快速发展, 就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 中国经济高速增加, 生产全方面发展, 肯定会对社会进步与改善民生形成重大影响。
2)人类寿命延长对于社会生产发展是巨大, 关键表现为社会劳动力老化和青壮年劳动力不足, 所以必需经过提升劳动生产率来缓解; 对于社会管理完善也提出了严峻挑战, 所以必需健全社会保障和社会养老制度。
2、这是我们在现实生活可能面对实际问题。
从大家价值取向角度, 思索下列现象出现原因, 利用哲学见解探讨怎样正确处理这种问题。
材料一: 11月20日晨, 一位老太在南京市83路车站摔成了骨折, 判定为8级伤残。
老太指认主动过来搀扶她彭宇为撞人者, 索赔13万多元。
9月4日, 鼓楼区法院宣判: 认为此次事故双方均无过失。
根据公平标准, 当事人彭宇给付受害人损失40%, 共45876.6元。
材料二: 10月21日, 天津许云鹤以30公里时速行驶, 见69岁王秀芝在翻越隔离栏时摔倒, 停车搀扶被指认为肇事者。
6月, 天津红桥区法院判决许云鹤即使未撞, 也有驾车惊吓王老太摔倒可能, 应赔偿10·8万元。
9篇2024年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形考大作业参考答案集合
![9篇2024年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形考大作业参考答案集合](https://img.taocdn.com/s3/m/c2b313d6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e3.png)
2024年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形考大作业参考答案(共9篇)目录篇一、2024年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形考大作业参考答案.......C....”..”......”..".........”...". (3)篇二、电大作业: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参考答案 (19)篇八、2024年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形考大作业: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你对商品的理••••••••••••••••••••••••••••••••••••••••••••••••••••••••••••••••••••••••••••••••••••••••••••••46篇九、理论联系实际,如何保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IJJ?••••••••••••••••••••••••••••••••••••••••••••••••••••••••••••••••••••••••••••••51篇一、2024年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形考大作业参考答案试卷B一、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每小题100分,共100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上的各种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而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唯物辩证法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般规律。
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所以,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核心。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
列宁说:'就本来的意义讲,辩证法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
'列宁常称这个法则为辩证法的本质,又称之为辩证法的核心。
因此,我们在研究这个法则时,不得不涉及广泛的方面,不得不涉及许多的哲学问题。
如果我们将这些问题都弄清楚了,我们就在根本上懂得了唯物辩证法。
”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你对矛盾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全套)最新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全套)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8add4204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50.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试题及答案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C )。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得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的斗争得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是( A )。
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学说D、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 )。
A、以实践玮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4、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D )。
A、详细问题详细分析的方法B、辩证思维的方法C、好用主义的方法D、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5、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看法是( C )。
A、只坚持不发展B、只发展不坚持C、既坚持又发展D、要记住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过的每一句话参考答案:1、C2、A3、A4、D5、C二、不定项选择题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BCD )。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E、马克思主义法学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干脆理论来源是( ACD )。
A、德国古典哲学B、德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D、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E、法国启蒙思想3、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 CE )。
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阶级斗争学说E、剩余价值学说4、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可以概括为( ABCDE )。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好方法论。
B、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显明的政治立场。
C、坚持一切从实际动身,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西南大学16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作业及答案
![西南大学16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作业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317ef85ef7ba0d4a733bbc.png)
发展造成的波动影响。
因此,社会主义经济波动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有本质区别。
前者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可以通过自身的调整来克服。
三、分析题:(选做1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1、根据下面提供的图示与数据,分析和阐述问题:1)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图中包含的哲学道理,并说明我们党和政府在改善民生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2)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说明人类寿命的延长对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管理的完善,有何重要的影响。
答:1)上图反映的我国人口寿命的快速提高,正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这充分说明我们党和政府对于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与质量所作的巨大努力。
同时,它也说明,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因为我们中国社会生产的迅速发展,就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生产全面发展,必然会对社会的进步与改善民生形成重大的影响。
2)人类寿命的延长对于社会生产的发展是巨大的,主要表现为社会劳动力的老化和青壮年劳动力的不足,因此必须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缓解;对于社会管理的完善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必须健全社会保障和社会养老制度。
2、这是我们在现实生活可能面对的实际问题。
从人们的价值取向的角度,思考下列现象出现的原因,运用哲学的观点探讨如何正确处理这种问题。
材料一:2006年11月20日晨,一位老太在南京市83路车站摔成了骨折,鉴定为8级伤残。
老太指认主动过来搀扶她的彭宇为撞人者,索赔13万多元。
2007年9月4日,鼓楼区法院宣判:认为本次事故双方均无过错。
按照公平的原则,当事人彭宇给付受害人损失的40%,共45876.6元。
材料二:2009年10月21日,天津的许云鹤以30公里时速行驶,见69岁王秀芝在翻越隔离栏时摔倒,停车搀扶被指认为肇事者。
2011年6月,天津红桥区法院判决许云鹤即使未撞,也有驾车惊吓王老太摔倒的可能,应赔偿10·8万元。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及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0dd300ad02de80d4d84092.png)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及答案判断题1、能否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A.√2. B.×2、阶级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最普遍的矛盾。
1. A.√2. B.×3、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1. A.√2. B.×4、剩余价值就是凝集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1. A.√2.B.×5、真理就是客观事物内在的、真实的规律与本质。
1.A.√2. B.×6、资本主义社会能够自然地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
1. A.√2. B.×7、事物的假象就是人对事物产生的错觉。
1. A.√2. B.×8、生产商品的劳动量则是以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平均的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的。
1. A.√2. B.×9、正确的审美原则必须坚持实践原则与体验原则的统一,生活原则与修养原则的统一。
1.A.√2.B.×10、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是科学文化的创造活动。
1. A.√2.B.×11、抽象可能性就是不可能.1. A.√2.B.×12、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自始至终。
1. A.√2.B.×13、物质就是存在,所以存在就是物质.1.A.√2. B.×14、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有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机械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
1. A.√2. B.×15、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大组成部分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
1. A.√2. B.×16、促使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三大工人运动是法国的里昂工人起义、英国的宪章运动、德国的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1. A.√2. B.×17、哲学的思想属性是揭示规律,回归生活,联系实际。
1. A.√2.B.×18、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1版)》全册知识点及练习题(完整版附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1版)》全册知识点及练习题(完整版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774420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ea.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1版)》全册知识点及练习题(完整版附答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1版导论知识点及练习题导论重要知识点1、马克思主义的含义2、马克思主义的创立3、马克思主义的发展4、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5、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6、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与方法练习题一、选择题(-)单选题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的科学。
A.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C.哲学和社会科学D.哲学和经济学2.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立了()。
A.剩余价值论B.阶级斗争理论C.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D.科学的实践观3.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在于它()。
A.以世界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B.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C.提供了普遍适用的客观真理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4.马克思一生在理论上的两大发现是()。
A.科学社会主义和认识论B.辩证法和剩余价值学说C.辩证法和唯物史观D.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是()。
A.工场手工业的发展B.帝国主义殖民活动C.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发展D.原始资本积累6.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
〃这种现象在现实社会中具体表现为()。
A.产业革命B.周期性经济危机C.席卷整个欧洲的黑死病D.贩卖黑奴活动7.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包涵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他第一次试图把整个自然界,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述为是运动和发展的,并努力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那的内在联系。
马克思将这种辩证法思想称作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
A.唯心主义本质8.欺骗性外壳C.合理内核D.基本内核8.路德维希・费尔巴哈由于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所以只能从抽象的人出发去考察历史,最终也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27cb090acc17552707220846.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绪论1、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答:一、历史必然性:1、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并产生生产过剩的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这一不可克服的矛盾,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需求,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3、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一系列重大成就、特别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对自然规律的揭示及对新的世界观的需要,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科学基础。
二、当代适用性:1、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理论体系,是一个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的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人类智慧的高峰,成为时代的旗帜,指引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至今仍是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民努力奋斗的武器强大思想。
3、马克思主义关于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全球化问题、国际市场、经济周期和经济决定上层建筑等许多具有前瞻性的论述,不断地为现实社会所证实,并继续影响着当代许多社会科学家,对当今的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答: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完整版练习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完整版练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4624c9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5c.png)
绪论答案一、单选题基础知识题:1 A2 D3 C4 A5 A二、多选题基础知识题1 ABC2 AD3 AB4 ABD5 AC6 BCD三、判断题基础知识题1 对第一章答案二、单选题基础知识题:1 B2 A3 D4 D5 C 6C 7 B 8 A 9D 10 A11 D 12D 13B 14D 15A 16B 17C 18 C 19 A 20C21C 22D 23C 24D 25C 26D 27C 28C 29C 30B31A 32C 33C 34A 35C 36B 37B 38C 39D 40B理论联系实际题1 A2 B3 D4 A5 A 6C 7 D 8 C 9A 10 D 11 D 12A 13C 14C 15C 16D 17D 18B 19C 20D 21C 22A 23A 24C 25C 26B 27D 28C 29C 30 D 31A 32B二、多选题基础知识题1 ABCD2 AC3 C D4 BD5 ABCD 7 ABD 8 ABC 9 BD 10 CD 11ABD 12ACD 13BCD 14 BD 15 BCD 16 ABC 17 BCD 18 ABCD 19 ABCD 20 ABCD 21 ABC 22 ABD 23 CD 24 BD 25 ABCD 26 ABC 27 ABCD 28 BCD 29 BCD 30 ABC 31 ABC 32 ABD 33 ACD理论联系实际题1 BCD2 BC3 BC D4 BD5 ABC6 ACD7 ACD8 BCD9 ABD 10 ABC 11 ABC 12 ACD 13 ABCD 14 BD 15 CD 16 CD17 ABCD三、判断题基础知识题1 错 2错 3对 4错 5错 6对 7错 8错 9对 10错 11对 12对 13对14对 15对第二章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基础知识题1 B2 D3 C4 C5 B6 D7 D8 D9 A 10 C 11 C 12 C 13 D14 C 15 A 16B 17 D 18 C 19 D20 A 21 C理论联系实际题1 C2 A3 B4 B5 B6 B7 C8 A 9 C 10 D 11 B 12 A 13 D14 A 15 B 16 B 17 B 18 B 19 A20 B 21 B 22 D 23 A 24 B 25 C26 C 27 B 28 A 29 D 30 D 31 B32 B 33 C 34 A 35 A 36 B 37 C38 B 39 A 40 B 41 D 42 B 43 D 44 B 45 A 46 C 47 D 48 D 49 B50 C 51C 52 C 53 B 54 C 55 B56 D 57 B 58 A 59 C 60 D 61 A62 B多选基础知识1 BCD2 ABD3 AD4 ABCD5 ABCD6 ABCD7 BCD8 ABCD9 AD 10 ACD11 ABC 12 BD 13 ABCD 14 ABC 15BC 16 ABC 17 ABCD 18 ABCD 19BCD 20 BC 21 AC 22 ABCD 23 BCD24 ABCD 25 ABCD 26 ABCD 27 CD28 BD 29 ABCD理论联系实际题1 BC2 ABD 4 ABD 5 ABCD 6 ABD7 ACD 8 ABC 9 ACD 10 ABCD 11 ABC12 AD 13 ABC 14 ABD 15 AD 16 CD17 ABC 18 CD 19 CD 20 ABCD 21ACD 22 BC三、判断题:基础知识题1对 2对 3对 4错 5对 6对7对 8对 9对 10对 11对第三章标准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B2 C3 D4 B5 B6 D7 C 8 B 9 A 10 B 11 C 12C13 C 14 D 15 D 16 C 17 D 18 B19 C 20 A 21 C 22 B 23 C 24 D25 C 26 D 27 D 28 C 29 C 30A 31 C 32 C 33B 34 B 35 A36 A 37 B 38 D 39 D 40 B 41A 42 D 43B 44 D 45C 46 D47 C 48 D 49 D 50 B 51 C 52 D 53C 54 A 55D 56 D 57 B 58 A59 A 60 C 61 D二、多项选择题1 ACD2 ABCD3 ABD4 ABC5 BC6 ABCD7 AB8 BCD 9ABCD 10 ABCD 11 ABCD 12 ACD 13 BCD 14 BC 15 CD 16、ABD 18ABC 19 AD 20 ABCD 21 ABCD 22 ABCD 三、判断题 1 错 2 错 3 错 4 对 5错 6错 7错 8对 9对 10对 11对 12错 13对 14对 15对 第四章答案 三、 单选题 基础知识题: 1 D 2 A 3 D 4 C 5 B 6 B 7 D 8 C 9 B 10 C 11 B 12 C 13 D 14 C 15 A 16 B 17 B 18 B 19 C 20 A 21 D 22 A 23 B 24 C 25 B 26 B 27 D 28 D 29 C 30 D 31 D 32 A 33 D 34 B 35 C 36 D 37 D 38 B 39 D 40 A 41 C 42 C 43 D 44 D 45 B 46 A 47 C 48 C 49 D 理论联系实际题 1 D 2 D 3 A 4 A 5 D 6 B 7 D 8 B 9 B 10 C 11 B 12 D 二、多选题 基础知识题 1 AB 2 AC 3 ABC 4 ABCD 5 ACD 6 ABCD 7 BC 8 BCD 9 CD 10 BCD 11 ABCD 12 ABCD 13 AB 14 AD 15 ABCD 16 AB 17 ABC 18 BCD 19 CD 20 ACD 21 ABD 理论联系实际题 1 AB 2 BC 3 CD 4 ABD 5 ABC 三、判断题 基础知识题 1对 2对 3错 4对 5对 6对 7错 8错 9错 10错 11错 理论联系实际题 1错 2错 第五章答案 一、单选题 基础知识题 1 B 2 B 3 D 4 B 5 A 理论联系实际题 1 C 2 B 3 C 4 A 二、多选题 基础知识题 1 BCD 2 ABCD 3 ABCD 4 ABCD 5 ABCD 6 ACD 7 ABCD 8 ABCD 9 BC 10 ABCD 11 ABCD 12 ABCD 13 ABCD 14 ABCD 15 ABCD理论联系实际题 1 CD 2 BCD 3 ABCD 三、判断题基础知识题1对 2对 3错 4错 5对 6对 理论联系实际题 1错 2对 3对 第六章 答案 一、单选题 (一)基础知识题: 1 C 2 A 3 C 4 D 5 A 6 D 7 B 8 C 9 B 10 D 11 C 12 C 13 B 14 D 15 D 16 B 17 D 18 B 19 D 20 A 21 D 22 D 23 C 24 C 25 A 26 D (二)应用题: 1 A 2 A 3 D 4 A 5 D 6 A 二、多项选择题 (一)基础知识题 1 AB 2 CD 3 ABD 4 BCD 5 ABC 6 BD 7 ABC 8 ABCD 9 ABD 10 BD 11 ABCD 12 ABCD 13 ABCD 14 ABCD (二)应用题 1 ABCD 2 BD 3 ABCD 三、判断题: (一)基础知识: 1 对 2对 3对 4对 5对 6 A (二)应用题 1对 2错 3错 4错 第七章 一、单项选择题 (一)基础知识题 1 D 2 C 3 D (二)运用题 1 B 二、多项选择题 (一)基础知识题1 BCD2 BCD3 ABCD4 ABCD 5ABCD 6 BD 7 ABC (二)运用题: 1 ABCD 2 ABC 三、判断题 (一)基础知识题 1错 2对 3对 4对 5对 (二)运用题 1错 2对。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e774d4ce2f0066f53322f4.png)
1:[论述题]1、唯物主义2、主观唯心主义3、劳动4、意识5、规律6、发展7、矛盾8、质变9、反映论10、价值11、生产力12、社会存在13、经济基础14、阶级斗争15、人民群众参考答案:1、唯物主义:凡是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物质决定精神的哲学家,就属于唯物主义阵营,就是唯物主义。
2、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精神,如心灵、意识、观念、意志、感觉等等作为世界的本原,看成是第一性的。
3、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和能量变换的过程,是人类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其根本标志在于制造工具。
4、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对客观物质的反映,具有能动性,能反作用于实践。
5、规律:规律是事物和现象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与本质、必然性是同等程度的概念。
科学的任务就在于发现物质运动的规律性,6、发展:是指事物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无序到有序的正向质变,即带前进性、上升性的运动变化7、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8、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中断。
9、反映论:坚持从物到感觉、思想的认识路线,把认识看作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的认识论思想。
10、价值: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是表示客观事物对人自身的关系,对人自身所具有的积极意义,是指事物对人的需要而言的某种有用性。
11、生产力:是标志人类在认识自然的基础上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哲学范畴。
生产力表征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12、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13、经济基础: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才是该社会的经济基础,14、阶级斗争:是指阶级社会中被压迫阶级反对压迫阶级的斗争,是利益根本对抗的阶级之间的对抗和冲突,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特殊形式。
15、人民群众:作为历史范畴,首先有它量的规定性,即指"人们”中的大多数;同时又有质的规定性,即指一切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在阶级社会中,包括一切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答案(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答案(全)](https://img.taocdn.com/s3/m/cf9487054a7302768e99396e.png)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思考题及其参考答案第一套(一)单项选择(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1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A.马克思B.爱因斯坦C.达尔文D.牛顿5.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构成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的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参考答案] 1.D 2.A 3.A 4.A 5.C(二)多项选择(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包括()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B.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的列宁主义思想C.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2.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包括()A.从创始者的认识成果讲,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B.从阶级属性讲,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C.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科学理论D.从主要构成讲,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参考答案] 1.ABCD 2.ABCD(三)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出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全)](https://img.taocdn.com/s3/m/d76c62d1bcd126fff6050bd3.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全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民解放的科学1、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答:一、历史必然性:1、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并产生生产过剩的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这一不可克服的矛盾,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需求,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3、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一系列重大成就、特别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对自然规律的揭示及对新的世界观的需要,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科学基础。
二、当代适用性:1、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理论体系,是一个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的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人类智慧的高峰,成为时代的旗帜,指引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至今仍是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民努力奋斗的武器强大思想。
3、马克思主义关于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全球化问题、国际市场、经济周期和经济决定上层建筑等许多具有前瞻性的论述,不断地为现实社会所证实,并继续影响着当代许多社会科学家,对当今的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答: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西南大学网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练习题及答案
![西南大学网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88cfc4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31.png)
西南⼤学⽹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练习题及答案⼀、简答题1、马克思主义产⽣的三⼤理论来源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品质是什么?答:坚持⼀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3、唯物主义哲学有哪些历史形态?答: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具体的物质当做世界的本原,如⾦⽊⽔⽕⼟;②近代形⽽上学唯物主义,认为原⼦是世界的本原;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将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结合起来,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法论。
4、⽭盾分析⽅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盾分析法是指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盾运动,进⽽解决⽭盾的⼀种⽅法。
这是⼈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种普遍的⽅法,根本的⽅法。
⽭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核⽅法之⼀,对研究社会现象具有普遍适⽤性。
它不仅能说明现在,⽽且能预测未来。
尤其对宏观的、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有它独到的作⽤。
⽭盾分析法包括⼀分为⼆的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
⽭盾分析⽅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法。
5、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货币有哪些基本职能?答:货币的本质是⼀般等价物。
它与⼀般等价物的区别:⼀是产⽣的时间不同;⼀般等价物产⽣在前,货币产⽣在后;⼆是⼀般等价物在时间、地域、材料的质地上是不固定的,⽽货币是由⾦银固定地充当的。
货币的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段、(前⾯两是最基本的职能)贮藏⼿段、⽀付⼿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段是货币两种基本职能。
货币的基本职能指的是货币⼀产⽣就具有的职能。
6、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物质财富极⼤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社会关系⾼度和谐,⼈们精神境界极⼤提⾼;每个⼈⾃由⽽全⾯的发展,⼈类从必然王国向⾃由王国实现真正的飞跃。
2022年12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作业试卷及答案
![2022年12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作业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e3e031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ed.png)
2022年12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作业试卷及答案论述题: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而认识又包含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理论联系实际,如何正确理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100分)答案一:对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的理解: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的区别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它反映的是事物的具体特性和外部联系,具有直接性和形象性的特点,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感性认识材料的抽象和概括,它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的特点,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
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的联系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一切真知都是从社会实践中得来的,而感性认识直接发源于实践,离开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这体现了认识的唯物论。
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为理性认识,认识的任务,不是认识事物的表面、外部特征,而是达到对事物的质、规律性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指导实践,变革现实,改造世界,这体现了认识的辩证法。
答案二: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各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辩证关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该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作业题1答案及解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作业题1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2e3267af01dc281e53af063.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题1答案及解析(课程代码:03709 )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严密而完整的理论体系,至今历史有(C )A.150年B.160年C.170年D.180年知识点章节:绪论-1P37难度:易解析:选C。
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严密而完整的理论体系,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1848年),至今有170年的历史。
2.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D)。
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政治经济学D.科学社会主义知识点章节:绪论-2P47难度:难解析:选D。
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而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而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3.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既表现为它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又表现为它具有( C )A.完整的理论体系B.严密的逻辑结构C.鲜明的政治立场D.崇高的社会理想知识点章节:绪论-2P48难度:易解析:选C。
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还表现在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上。
4.世界观是(A)。
A.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B.人们对精神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C.人们对物质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D.人们对外部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知识点章节:1-1P60难度:易解析:选A。
本题考查的是世界观的概念。
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5.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在于如何回答( A )A.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B.世界可否被认识的问题C.世界的存在是怎样的问题D.世界有否统一性的问题知识点章节:1-1P61难度:中等偏易解析:选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些相同和差异之处?
答:社会主义经济波动,主要源自内在传导和外部冲击。
内在传导主要是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需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变化对经济发展造成的波动影响。
外部冲击是指外贸和国际环境恶化对经济发展造成的波动影响。
因此,社会主义经济波动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有本质区别。
前者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可以通过自身的调整来克服。
三、分析题:(选做1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1、根据下面提供的图示与数据,分析和阐述问题:
1)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图中包含的哲学道理,并说明我们党和政府在改善民生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2)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说明人类寿命的延长对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管理的完善,有何重要的影响。
答:1)上图反映的我国人口寿命的快速提高,正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这充分说明我们党和政府对于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与质量所作的巨大努力。
同时,它也说明,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因为我们中国社会生产的迅速发展,就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生产全面发展,必然会对社会的进步与改善民生形成重大的影响。
2)人类寿命的延长对于社会生产的发展是巨大的,主要表现为社会劳动力的老化和青壮年劳动力的不足,因此必须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缓解;对于社会管理的完善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必须健全社会保障和社会养老制度。
2、这是我们在现实生活可能面对的实际问题。
从人们的价值取向的角度,思考下列现象出现的原因,运用哲学的观点探讨如何正确处理这种问题。
材料一:2006年11月20日晨,一位老太在南京市83路车站摔成了骨折,鉴定为8级伤残。
老太指认主动过来搀扶她的彭宇为撞人者,索赔13万多元。
2007年9月4日,鼓楼区法院宣判:认为本次事故双方均无过错。
按照公平的原则,当事人彭宇给付受害人损失的40%,共45876.6元。
材料二:2009年10月21日,天津的许云鹤以30公里时速行驶,见69岁王秀芝在翻越隔离栏时摔倒,停车搀扶被指认为肇事者。
2011年6月,天津红桥区法院判决许云鹤即使未撞,也有驾车惊吓王老太摔倒的可能,应赔偿10·8万元。
材料三:2011年8月26日中午,江苏的殷红彬驾公交车经过立交桥,见一辆三轮车翻倒在路边,一老年人被压在车下,于是停车和乘务员一起下车救助,被怀疑撞倒老人。
幸亏客车监控全程记录了整个过程,证明其是助人为乐。
这使石老太一家陷入舆论谴责之中…
(1)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应该如何正确处理“法”与“德”
的相互关系?
答:法律肯定重要了。
1.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
具有普遍约束性。
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一种行为规范,具有强制性。
2.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和传统的力量以及人们的自律来维持。
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来保障实施的。
如国家的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公安机关等等来制定或执行的。
3.道德一般只规定了义务,并不要求对等的权利。
法律是以权力和义务为内容的。
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4.国家的《民事诉讼法》规定了法官判案是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
但有的时候的却要面对社会的各种舆论压力,而不得不从道德和法律之间找到一种平衡。
不可避免的要考虑价值取向。
(2)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在确立社会价值取向时应该扬什么?弃什
么?
答: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具体地说,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弃”),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扬”)。
所谓扬弃就是吸收好的,去除不对的,然后准备进行第二次飞跃。
所谓飞跃就是从错误中吸收和改进。
辩证的否定不是一味的全盘否定,而是,运用全面、动态、运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当进行一次否定的同时是感性认识,是不科学的,所以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所以必然会从之前得到改进和吸收,从而运用到下一次的实践中去,这样一来,之前的否定就和下一次
的进步联系上了。
所以这就是所谓的“扬弃”!三大规律告诉你:否定之否定;联系与发展;质变与量变。
老人摔倒该不该扶,涉及到道德论理问题,更是引发了社会热论。
没有法律规定,也没有法规规定我们扶老人是义务的。
但是一旦超越了道德的底线,扶起老人,给予老人帮助的时候,我们往往就会面临被诬告的嫌疑从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或许在过去千百年来,这只不过是再简单不过的举手之劳,但简单细微之处彰显出的却是整个社会道德的大问题,遗憾的是看起来如今这已经成了一个奢侈的社会公德,甚至可能会让心存善意和道德良知的“好人”们经济破产。
跌倒老人该不该扶被全社会、被公众、被媒体热烈讨论的时候,其实已经证明某种程度上这个社会的公德已经破产了。
显然,似乎作为社会人,谁也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社会道德、价值观等显然并非法律的范畴,但现在却通过跌倒老人该不该扶的讨论,让道德与法律似乎成了一个必然的整体,靠法律来彰显和维护社会道德、来彰显公德,似乎变成了我们这个社会的必然,这不能不说这和谐社会的悲哀;显然卫生部的技术性回复是根本解决不了跌倒老人该不该扶的社会病。
这个问题,全社会需要反思,法律更要反思。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老爱幼,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当然在需要保护自我的前提下,同时也奉劝那些不知恩图报的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而是时辰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