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归鹿门歌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山中》: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宿处,隔水问樵夫。 • 《辋川闲居赠裴迪》: •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 《归嵩山作》: •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全文思想
全诗虽歌咏归隐的清闲淡素,但对尘 世的热闹仍不能忘情,表达了隐居乃迫于 无 奈的情怀。感情真挚飘逸,于平淡中见 其优美,真实。
王孟诗派
• 山水田园诗人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因此也称 王孟诗派。他们用开阔的胸怀,深细敏感的审美 嗅觉,来描绘山水风景的优美壮丽,歌咏田园生 活闲适静谧,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盛唐时期社会的 安定,农民的安居乐业和时代精神的开朗乐观。 以前对山水诗评价过低,认为是远离时代的。其 实不然。"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也是山水 诗,只因为是在乱世,诗人才那么心情沉重。那 么,在太平时期,王维歌咏"明月松间照,清泉石 上流",不也正符合时代的要求么! • 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王维、孟浩然、储光羲、 常建、祖咏。其后有柳宗元、韦应物等。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去梦泽,波撼岳阳楼。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 宿庐江寄广陵旧游》
• 《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 反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送元二使安西》 •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观猎》 •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此两句,写上鹿门山的山路上,月光照耀着树林, 朦朦胧胧,美妙无比,诗人陶醉这景色中,不禁 与大自然化为一体,不知不觉到了目的地,原来 这就是庞德公的隐居地,这两句表现出隐逸的情 趣和意境。
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
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自况。隐居鹿门,心慕先 辈。此两句,写隐居处的境况:孤独一人,与世隔 绝,与山林作伴。表现了隐逸生活的真谛和妙趣。 山中场景,侧重写隐居。
• 孟浩然是个洁身自好的人,不乐于趋承逢迎。 他耿介不随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为 同时和后世所倾慕。李白称赞他"吾爱孟夫 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 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 仰,徒此揖清芬。” (《赠孟浩然》)。 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里,说他"骨貌淑 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 蔬艺竹,以全高尚"。王维曾画他的像于郢 州亭子里,题曰:"浩然亭"。后人因尊崇 他,不愿直呼其名,改作"孟亭",成为当 地的名胜古迹。可见他在古代诗人中的盛 名。王维、李白、王昌龄都是他的好友, 杜甫等人也与他关系甚好。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沉缓的钟声—对比—嘈杂的人声 佛门清净—对比—尘世纷繁 此两句,写诗人傍晚江行见闻,听到山寺报时的钟 声,望见渡口渡河的人们,在山寺僻静与渡口喧闹 的对比中,使人联想起诗人潇洒超脱的情怀。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同是乘舟,方向不同,归宿不同,心境不同。江边场景, 侧重写世俗。此两句,在两种归途中,表露诗人隐逸自 得之志趣。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பைடு நூலகம்
写作背景
孟浩然家在襄阳城南郊外,岘山附近,汉江西 岸,名曰“南园”或“涧南园”。题中鹿门山 则在汉江东岸,沔水南畔与岘山隔江相望,距 离不远,乘船前往,数 时可达。汉末著名隐 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隐居鹿门山,从 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孟浩然早先一直隐 居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 游历 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追步乡先贤庞 德公的行迹,特为在鹿门山辟一住处。偶尔也 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性质的别业,所以 题曰“夜归鹿门”,虽有纪实之 意,而主旨 却在标明这首诗是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
集孟浩然\王维句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孟浩然名句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孟浩然故居
鹿门高士傲帝王
孟浩然(689~740) 唐代诗人,本名浩,字 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 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盛唐山水田园 诗派的主要作家之一。他又与王维齐名,号王孟。 孟浩然出生于公元689年 。 他是唐代一位不甘隐居,却以隐居终老的诗 人。壮年时曾往吴越漫游,后又赴长安谋求官职, 但以「当路无人」,只好还归故园。开元二十八 年诗人王昌龄游襄阳,访孟浩然,相见甚欢。适 浩然病疹发背,医治将愈,因纵情宴饮,食鲜疾 发逝世。
孟浩然的代表作品是山水田 园诗。他的诗风格清淡、自然而 又韵味深长,在唐诗中自成一家。 这些诗,有一部分是漫游秦中、 吴越等地所写的。例如:《宿建 德江》 等。他多数的山水诗, 都是写故乡襄阳的鹿门山、万山、 岘山、鱼梁州、高阳池等名胜景 物。如《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的好诗不仅数量不多, 而且篇幅也多半很简短,他所擅 长的诗体,主要是五古和五律。 但是,从艺术的完整、精美来说, 他却完全可以和王维并驾齐驱, 各标风韵。杜甫说他:“赋诗何 必多,往往凌鲍谢。”
他一生虽然基本上过着隐居生活,但他内 心却相当矛盾。他的《书怀贻京邑同好》诗说: “三十既成立,嗟吁命不通。慈亲向羸(léi )老, 喜惧在深衷。甘脆朝不足,箪瓢夕屡空。执鞭 慕夫子,捧檄(xí 怀毛公。感激遂弹冠,安能 ) 守固穷?” 由于求仕失望,转而对当朝的权贵深表不 满。《新唐书》本传说王维曾私邀他入内署, 适逢玄宗至,浩然惊避床下。王维不敢隐瞒, 据实奏闻,玄宗命出见。浩然自诵其诗,至 “不才明主弃”之句,玄宗不悦,说:“卿不 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放归襄阳。 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之胜。事情也许不可靠, 但在说明他的愤激心情是很合乎真实的。大概 到了晚年,他这种仕与隐的矛盾才渐渐冲淡下 来。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营造了一个非常清幽 的自然环境,但在这样的环境中,还有人在 活动,“惟有幽人夜来去”。这就使人在这 幅高士隐居图中,除了感受诗人隐逸超脱的 情趣外,还感受到在这种情趣的下面,藏着 诗人进仕无望所引发的一点愤郁不平之气。
结合全诗,赏析本诗的对比艺术 前四句中,“山寺”句以“钟鸣”衬托隐居地环 境的清幽,而这又与争渡的喧嚣形成鲜明的对比; 三四句人“向江村”而我却”归鹿门”更是表现 了诗人与世人的相异之处。 后四句中,静态的环境描写与动态的人物描摹形 成对比,比出了诗人与前贤的相通之处,表现了 诗人对于先贤的仰慕之情,从而塑造了一个孤高 的隐者形象。
• 诗人以谈心的语调,自然的结构,省净的笔 墨,疏豁的点染,真实地表现出自己内心的 体验和感受,动人地显现出恬然超脱的隐士 形象,形成一种独到的意境和风格。前人说 孟浩然诗“气象清远,心悰孤寂”,而“出 语洒落,洗脱凡近”(《唐音癸签》引徐献 忠语)。这首七古倒很能代表这些特点。从 艺术上看,诗人把自己内心体验感受,表现 得平淡自然,优美真实,技巧老到,深入浅 出,是成功的,也是谐和的。也正因为诗人 真实地抒写出隐逸情趣,脱尽尘世烟火,因 而表现出消极避世的孤独寂寞的情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