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计算方法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数值计算实验报告-欧拉法常微分方程

数值计算实验报告-欧拉法常微分方程

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名称欧拉法解常微分方程所属课程名称数值计算实验类型验证型实验日期2012-6- 4班级隧道1002班学号201008020233姓名李彬彬成绩一、实验概述:【实验目的】 通过运用相关的数值计算软件,解决最基本的常微分方程的数值计算,并且能够熟练的运用这种方法。

【实验原理】 欧拉法1.对常微分方程初始问题(9.2))((9.1)),(00⎪⎩⎪⎨⎧==y x y y x f dxdy用数值方法求解时,我们总是认为(9.1)、(9.2)的解存在且唯一。

欧拉法是解初值问题的最简单的数值方法。

从(9.2)式由于y (x 0) = y 0已给定,因而可以算出),()('000y x f x y =设x 1 = h 充分小,则近似地有:),()(')()(00001y x f x y hx y x y =≈-(9.3)记 ,n ,,i x y y i i 10 )(== 从而我们可以取),(0001y x hf y y ==作为y (x 1)的近似值。

利用y 1及f (x 1, y 1)又可以算出y (x 2)的近似值:),(1112y x hf y y +=一般地,在任意点x n +1 = (n + 1)h 处y (x )的近似值由下式给出),(1n n n n y x hf y y +=+(9.4)这就是欧拉法的计算公式,h 称为步长。

不难看出,近似解的误差首先是由差商近似代替微商(见(9.3))引起的,这种近似代替所产生的误差称为截断误差。

还有一种误差称为舍入误差,这种误差是由于利用(9.4)进行计算时数值舍入引起的。

【实验环境】Windows XP 环境下运行 NumericalAnalyse 软件二、实验内容:【实验方案】在区间[0,1]上以h=0.1为步长,分别用欧拉法与预估-校正法求初值问题y’=y-2x/y且 y|x=0 =1的数值解。

将上述方程输入到软件NumericalAnalyse中步骤如图选择常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

数学实验报告高中

数学实验报告高中

一、实验目的1. 深入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2. 掌握数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3. 通过实验验证数学理论,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以《高中数学实验指导》中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探究”为例,进行以下实验:1. 实验一:验证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2. 实验二:探究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3. 实验三: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三、实验方法1. 实验一:利用计算机软件(如MATLAB、Mathematica等)或手工计算验证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2. 实验二:通过编程或手工计算,观察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

3. 实验三:结合实际情境,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四、实验步骤1. 实验一:(1)选择一组一元二次方程,如ax^2 + bx + c = 0(a≠0);(2)利用计算机软件或手工计算,分别求出该方程的两个根;(3)将求得的根代入求根公式,验证其正确性。

2. 实验二:(1)选择一组一元二次方程,如ax^2 + bx + c = 0(a≠0);(2)观察方程的根与系数a、b、c之间的关系;(3)通过编程或手工计算,验证根与系数的关系。

3. 实验三:(1)选择一个实际问题,如:某商品的原价为x元,降价10%后,售价为0.9x元,求原价x;(2)根据实际问题,列出相应的一元二次方程;(3)求解方程,得到原价x;(4)验证求解结果是否满足实际问题。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通过实验验证,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在计算机软件或手工计算中均能得出正确结果。

2. 实验二:通过观察和验证,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存在以下关系:(1)当b^2 - 4ac > 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当b^2 - 4ac = 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当b^2 - 4ac < 0时,方程无实数根。

3. 实验三:以实际问题为例,设原价为x元,根据题意列出方程0.9x = 100,解得x =100/0.9 ≈ 111.11。

数学实验综合实验报告

数学实验综合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初步认识迭代,体会迭代思想的重要性。

2、通过在mathematica 环境下编写程序,利用迭代的方法求解方程的根、线性方程组的解、非线性方程组的解。

3、了解分形的的基本特性及利用mathematica 编程生成分形图形的基本方法, 在欣赏由mathematica 生成的美丽的分形图案的同时对分形几何这门学科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从哲理的高度理解这门学科诞生的必然性,激发读者探寻科学真理的兴趣。

4、从一个简单的二次函数的迭代出发,利用mathematica 认识混沌现象及其所 蕴涵的规律。

5、.进一步熟悉Mathematic 软件的使用,复习总结Mathematic 在数学作图中的应用,为便于研究数学图像问题提供方便,使我们从一个新的视角去理解数学问题以及问题的实际意义。

6、在学习和运用迭代法求解过程中,体会各种迭代方法在解决问题的收敛速度上的异同点。

二、实验的环境:学校机房,mathematica4环境三、实验的基本理论和方法:1、迭代(一)—方程求解函数的迭代法思想:给定实数域上光滑的实值函数)(x f 以及初值0x 定义数列1()n n x f x +=, ,3,2,1,0=n , (1)n x , ,3,2,1,0=n ,称为)(x f 的一个迭代序列。

(1)方程求根给定迭代函数)(x f 以及初值0x 利用(1)迭代得到数列n x , ,3,2,1,0=n .如果数列收敛到某个*x ,则有)(**x f x =. (2)即*x 是方程)(x f x =的解。

由此启发我们用如下的方法求方程0)(=x g 的近似解。

将方程0)(=x g 改写为等价的方程)(x f x =, (3) 然后选取一初值利用(1)做迭代。

迭代数列n x 收敛的极限就是方程0)(=x g 的解。

为了使得迭代序列收敛并尽快收敛到方程0)(=x g 的某一解的条件是迭代函数)(x f 在解的附近的导数将的绝对值尽量小,因此迭代方程修订成x x f x h x )1()()(λλ-+== (4) 选取λ使得|)(|x h '在解的附近尽量小. 为此, 我们可以令,01)()(=-+'='λλx f x h得)(11x f '-=λ. 于是 1)()()(-'--=x f x x f x x h . 特别地,如果取x x g x f +=)()(, 则可得到迭代公式 .,1,0,)()(1 ='-=+n x g x g x x n n n n (5) (2)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的迭代求解理论与矩阵理论给定一个n 元线性方程组⎪⎩⎪⎨⎧=++=++,,1111111n n nn n n n b x a x a b x a x a (6)或写成矩阵的形式,b Ax = (7) 其中)(ij a A =是n 阶方阵,T n x x x x ),,(21 =及T n b b b b ),,,(21 =均为n 维列向量.熟知,当矩阵A 的行列式非零时,以上的方程组有唯一解.如何有效,快速地寻求大型的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释科学工程计算中非常重要的任务.而迭代法常常是求解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数学实验报告的总结(3篇)

数学实验报告的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学实验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数学实验作为一种以计算机为工具,通过模拟、计算和验证等方法,对数学理论进行实践探索和研究的方法,已经成为数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数学实验,加深对数学理论的理解,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验目的1. 熟悉数学实验的基本方法,掌握数学实验的基本步骤。

2. 通过实验,加深对数学理论的理解,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3. 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实验一:线性方程组的求解通过编写程序,实现线性方程组的直接法、迭代法等求解方法,并对比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2. 实验二:矩阵运算实现矩阵的加法、减法、乘法、转置等基本运算,以及求逆矩阵、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等高级运算。

3. 实验三:数值积分通过编写程序,实现定积分、变积分、高斯积分等数值积分方法,并分析各种方法的误差和适用范围。

4. 实验四:常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实现欧拉法、龙格-库塔法等常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并对比分析各种方法的稳定性、精度和适用范围。

四、实验过程1. 确定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目的。

2. 设计实验方案,包括实验步骤、算法选择、数据准备等。

3. 编写实验程序,实现实验方案。

4. 运行实验程序,收集实验数据。

5.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6. 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线性方程组的求解通过实验,验证了直接法和迭代法在求解线性方程组时的有效性。

直接法在求解大规模线性方程组时具有较好的性能,而迭代法在求解稀疏线性方程组时具有较好的性能。

2. 实验二:矩阵运算实验结果表明,矩阵运算的程序实现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矩阵运算方法。

3. 实验三:数值积分通过实验,验证了各种数值积分方法的有效性。

高斯积分具有较高的精度,但在求解复杂函数时,需要调整积分区间和节点。

数学实验综合实验报告

数学实验综合实验报告

数学实验综合实验报告《数学实验综合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数学实验的方式,探索和验证数学理论,并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得出结论和结论。

本实验涉及到数学的多个领域,包括代数、几何、概率统计等。

通过实验,我们得出了一些有趣的结论和发现,验证了数学理论的正确性,并对数学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一、实验目的1. 验证代数公式的正确性2. 探索几何图形的性质3. 分析概率统计的实验数据4. 探讨数学理论的应用二、实验方法1. 代数公式验证实验:通过代数运算和数值计算,验证代数公式的正确性。

2. 几何图形性质探索实验:通过几何构造和图形分析,探索几何图形的性质。

3. 概率统计数据分析实验: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分析概率统计的规律和特性。

4. 数学理论应用实验:通过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探讨数学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代数公式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代数公式在特定条件下成立,验证了代数理论的正确性。

2. 几何图形性质探索实验发现,某些几何图形具有特定的性质和规律,进一步加深了对几何学的理解。

3. 概率统计数据分析实验得出了一些概率统计的规律和结论,对概率统计理论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4. 数学理论应用实验通过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验证了数学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性。

四、结论通过本次数学实验,我们验证了代数、几何、概率统计等数学理论的正确性,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和发现。

实验结果进一步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对数学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五、展望本次实验虽然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实验方法的局限性、实验数据的局限性等。

未来可以进一步完善实验设计和方法,开展更深入的数学实验研究,为数学理论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数学系实验报告

数学系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线性代数矩阵运算实验实验目的:1. 理解矩阵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2. 掌握矩阵的加法、减法、乘法等基本运算。

3. 利用矩阵解决实际问题。

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XX大学数学系实验室实验器材:1. 计算机一台2. 线性代数实验软件(如MATLAB、Mathematica等)实验内容:一、矩阵的加法和减法1. 实验目的:掌握矩阵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 实验步骤:(1)打开线性代数实验软件;(2)创建两个矩阵A和B;(3)对矩阵A和B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4)观察结果并记录。

实验结果:(1)矩阵A:1 2 34 5 67 8 9(2)矩阵B:9 8 76 5 43 2 1(3)矩阵A+B:10 10 1010 10 1010 10 10(4)矩阵A-B:-8 -1 -2-2 -1 -2-4 -6 -8二、矩阵的乘法1. 实验目的:掌握矩阵的乘法运算。

2. 实验步骤:(1)打开线性代数实验软件;(2)创建两个矩阵A和B;(3)对矩阵A和B进行乘法运算;(4)观察结果并记录。

实验结果:(1)矩阵A:1 2 34 5 67 8 9(2)矩阵B:9 8 76 5 43 2 1(3)矩阵AB:30 24 1884 69 54138 114 90三、矩阵的逆1. 实验目的:掌握矩阵的逆运算。

2. 实验步骤:(1)打开线性代数实验软件;(2)创建一个矩阵A;(3)对矩阵A进行逆运算;(4)观察结果并记录。

实验结果:(1)矩阵A:1 2 34 5 67 8 9(2)矩阵A的逆:-2/3 1/3 02/3 -1/3 0-1 0 1/3四、矩阵的应用1. 实验目的:利用矩阵解决实际问题。

2. 实验步骤:(1)打开线性代数实验软件;(2)创建一个实际问题;(3)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矩阵运算;(4)进行矩阵运算并求解问题;(5)观察结果并记录。

实验结果:(1)实际问题:某工厂生产三种产品,其产量分别为1000、1500、2000件,总成本为120000元。

《数学实验》实验报告——最小二乘法

《数学实验》实验报告——最小二乘法

《数学实验》实验报告1x=Table[10.0+5.0*i,{i,0,4}];y={27.0,26.8,26.5,26.3,26.1};xy=Table[{x[[i]],y[[i]]},{i,1,5}];q[a_,b_,c_] :=Sum[(a+b*x[[i]]+c*x[[i]]^2-y[[i]])^2,{i,1,5}]NSolve[{D[q[a,b,c],a]==0, D[q[a,b,c],b]==0,D[q[a,b,c],c]==0},{a,b,c}]t1=ListPlot[xy,PlotStyle->PointSize[0.02]];f[x_] :=27.56+ -0.0574286*x+0.000285714*x^2;t2=Plot[f[x],{x,5,35},AxesOrigin->{5,25}];Show[t1,t2]首先得到a,b,c三个值: {{a->27.56,b->-0.0574286,c->0.000285714}}然后得到同一坐标系下的数据点散点图及拟合函数的图形:试验过程(含详细试验步骤、程序清单及异常情况记录等)输入以下mathematica语句求解参数a,b,c:运行后可得解:2为求得数据点的散点图及拟合函数的图形,输入以下语句,并将两个图画在同一坐标下:运行得:3在最开始时,我输入的程序是这样的:x=Table[10.0+5.0*i,{i,0,4}];y={27.0,26.8,26.5,26.3,26.1};xy=Table[{x[[i]],y[[i]]},{i,1,5}];q[a_,b_,c_] :=Sum[(a+b*x[[i]]+c*x[[i]]^2-y[[i]])^2,{i,1,5}]NSolve[{D[q[a,b,c],a]==0, D[q[a,b,c],b]==0,D[q[a,b,c],c]==0},{a,b,c}]t1=ListPlot[xy,PlotStyle->PointSize[0.02],DisplayFunction->Identity];f[x_] :=27.56+ -0.0574286*x+0.000285714*x^2;t2=Plot[f[x],{x,5,35},AxesOrigin->{5,25},DisplayFunction->Identity];Show[t1,t2, DisplayFunction->$ DisplayFunction]然而得到的结果没有图形(如下):我比照了老师的讲义,改动了“DisplayFunction->Identity”,可是,结果还是一样,没有图形。

数学加法实验报告总结(3篇)

数学加法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验证加法的基本性质,加深对加法概念的理解,提高数学运算能力。

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并能熟练运用这些性质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二、实验内容1. 加法的基本性质验证(1)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2)加法结合律:(a + b)+ c = a +(b + c)(3)加法分配律:a ×(b + c)= a × b + a × c2. 加法运算练习(1)一位数加法(2)两位数加法(3)三位数加法(4)多位数加法三、实验方法1. 实验准备:准备一张白纸、一支笔、一张加法练习题。

2. 实验步骤:(1)按照题目要求,完成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的验证。

(2)按照题目要求,完成一位数、两位数、三位数和多位数的加法运算。

(3)记录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分析并解决。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的验证(1)加法交换律验证:以2 + 3 = 3 + 2为例,通过实际操作,发现交换加数的位置,结果不变,验证了加法交换律。

(2)加法结合律验证:以(2 + 3)+ 4 = 2 +(3 + 4)为例,通过实际操作,发现先计算括号内的和,再与括号外的数相加,结果不变,验证了加法结合律。

(3)加法分配律验证:以2 ×(3 + 4)= 2 × 3 + 2 × 4为例,通过实际操作,发现先将乘数分别与括号内的数相乘,再将乘积相加,结果不变,验证了加法分配律。

2. 加法运算练习(1)一位数加法:通过练习,发现一位数加法较为简单,只需将两个数相加即可。

(2)两位数加法:通过练习,发现两位数加法需要先对齐数位,再进行逐位相加。

(3)三位数加法:通过练习,发现三位数加法与两位数加法类似,需要先对齐数位,再进行逐位相加。

(4)多位数加法:通过练习,发现多位数加法与三位数加法类似,需要先对齐数位,再进行逐位相加。

大学数学实验报告模板(3篇)

大学数学实验报告模板(3篇)

一、实验名称[实验名称]二、实验目的1. [目的一]2. [目的二]3. [目的三]三、实验原理[简要介绍实验的理论依据,包括相关数学公式、定理等]四、实验仪器与设备1. [仪器名称]2. [设备名称]3. [其他所需材料]五、实验步骤1. [步骤一]- [具体操作描述]- [预期结果]2. [步骤二]- [具体操作描述]- [预期结果]3. [步骤三]- [具体操作描述]- [预期结果][后续步骤]六、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1. [数据记录表格]- [数据项一]- [数据项二]- [数据项三]...[数据项N]2. [数据分析]- [对数据记录进行初步分析,包括计算、比较、趋势分析等] - [结合实验原理,解释数据分析结果]七、实验结果与讨论1. [实验结果展示]- [图表、图形等形式展示实验结果]- [文字描述实验结果]2. [讨论]-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实验现象,与理论预期进行对比] - [讨论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及解决方案]- [总结实验的优缺点,提出改进建议]八、实验结论1. [总结实验目的达成情况]2. [总结实验的主要发现和结论]3. [对实验结果的评价]九、参考文献[列出实验过程中参考的书籍、论文、网站等]十、附录[如有需要,可在此处附上实验过程中的图片、计算过程、源代码等]---注意:1. 实验报告应根据具体实验内容进行调整,以下模板仅供参考。

2. 实验步骤、数据记录与分析、实验结果与讨论等部分应根据实验实际情况进行详细描述。

3. 实验报告应保持简洁、清晰、条理分明,避免冗余信息。

4. 注意实验报告的格式规范,包括字体、字号、行距等。

第2篇一、实验名称[实验名称]二、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实验内容]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

3.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三、实验原理[简要介绍实验的理论依据,包括公式、定理等]四、实验仪器与材料1. 仪器:[列出实验所需仪器]2. 材料:[列出实验所需材料]五、实验步骤1. [步骤一]- 操作说明:[详细描述第一步的具体操作]- 数据记录:[记录相关数据]2. [步骤二]- 操作说明:[详细描述第二步的具体操作]- 数据记录:[记录相关数据]3. [步骤三]- 操作说明:[详细描述第三步的具体操作]- 数据记录:[记录相关数据]...(依实验内容添加更多步骤)六、实验数据与分析1. [数据整理]- 将实验过程中收集到的数据整理成表格或图表。

北理工数学实验报告

北理工数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线性代数实验——矩阵运算与线性方程组的求解实验目的:1. 理解矩阵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2. 掌握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方法。

3. 利用数学软件进行矩阵运算和线性方程组的求解。

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北理工计算机实验室实验器材:1. 计算机2. MATLAB软件3. 纸和笔实验内容:一、矩阵的基本运算1. 矩阵加法:给定两个矩阵A和B,它们的行数和列数必须相同。

矩阵加法是将对应位置的元素相加。

2. 矩阵减法:与矩阵加法类似,矩阵减法是将对应位置的元素相减。

3. 矩阵乘法:给定两个矩阵A和B,如果A的列数等于B的行数,则A与B可以进行乘法运算。

矩阵乘法的结果是一个新矩阵,其元素是A的行与B的列对应元素的乘积之和。

4. 转置矩阵:给定一个矩阵A,其转置矩阵A'的行数等于A的列数,列数等于A 的行数。

转置矩阵的元素是A中对应位置的元素。

二、线性方程组的求解1. 高斯消元法:通过行变换将线性方程组转化为上三角矩阵,然后逐步求解未知数。

2. 克莱姆法则:当线性方程组系数矩阵的行列式不为零时,可以求出每个未知数的唯一解。

3. MATLAB求解:利用MATLAB中的函数求解线性方程组。

实验步骤:1. 创建矩阵:在MATLAB中创建两个矩阵A和B,并观察它们的性质。

2. 矩阵运算:进行矩阵加法、减法、乘法和转置运算,并观察结果。

3. 线性方程组求解:利用高斯消元法、克莱姆法则和MATLAB函数求解线性方程组。

实验结果与分析:1. 矩阵运算: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矩阵的基本运算规则,并成功进行了矩阵加法、减法、乘法和转置运算。

2. 线性方程组求解:利用高斯消元法、克莱姆法则和MATLAB函数求解线性方程组,得到了正确的解。

3. MATLAB求解:通过MATLAB函数求解线性方程组,我们发现MATLAB具有强大的矩阵运算和线性方程组求解功能,能够方便地解决实际问题。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使我们深入了解了矩阵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掌握了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方法。

阶乘算法实验报告

阶乘算法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阶乘(Factorial)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表示一个正整数n的所有正整数乘积。

用数学符号表示为n!,其中n为正整数。

阶乘在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旨在研究阶乘算法,通过编写程序计算给定正整数的阶乘。

二、实验目的1. 了解阶乘的定义和性质;2. 掌握阶乘算法的编写方法;3. 比较不同阶乘算法的效率;4. 分析阶乘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三、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编程语言:Python3.83. 开发工具:PyCharm四、实验内容1. 阶乘算法的基本原理阶乘算法的核心思想是递归或循环。

递归方法利用函数自身调用实现阶乘的计算,而循环方法则通过循环结构实现。

2. 阶乘算法的编写(1)递归方法```pythondef factorial_recursive(n):if n == 0:return 1else:return n factorial_recursive(n-1)```(2)循环方法```pythondef factorial_loop(n):result = 1for i in range(1, n+1):result = ireturn result```3. 不同阶乘算法的效率比较为了比较递归方法和循环方法的效率,我们可以通过计算不同输入值下两种方法的执行时间。

```pythonimport timedef test_factorial_method(method, n):start_time = time.time()result = method(n)end_time = time.time()return end_time - start_time# 测试数据n_values =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比较递归方法和循环方法的效率recursive_time = [test_factorial_method(factorial_recursive, n) for n in n_values]loop_time = [test_factorial_method(factorial_loop, n) for n in n_values]print("递归方法执行时间:")print(recursive_time)print("循环方法执行时间:")print(loop_time)```4. 阶乘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分析阶乘算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以下优缺点:优点:(1)易于理解和实现;(2)能够计算较大正整数的阶乘;(3)在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计算实验实习报告

计算实验实习报告

计算实验实习报告一、引言计算实验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

通过计算实验实习,学生能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报告旨在总结和分析我在计算实验实习中的学习和体会。

二、实习内容1. 实习目标本次计算实验实习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进行实际项目的开发,熟悉并掌握某种特定编程语言和相应的开发工具和框架。

在实习过程中,我需要使用该编程语言实现指定的功能,并将其集成到一个完整项目中。

2. 实习任务实习任务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实现和项目测试。

根据要求,我以团队合作的方式与其他同学一起完成了一个在线购物系统的开发。

3. 实习过程在实习开始之前,我们首先进行了需求分析,明确了该在线购物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之后,我们进行了系统设计,包括数据库设计、界面设计和系统架构设计等。

随后,我们按照设计方案实现了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并进行了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

4. 实习成果通过本次实习,我熟悉了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常用库函数,并掌握了使用开发工具和框架进行项目开发的方法。

我在项目中负责实现了系统的用户管理模块和商品管理模块,并成功将它们集成到了整个系统中。

三、实习收获1. 专业技能通过实习,我对编程语言的掌握更加熟练,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我学会了如何进行系统设计和项目开发,并提升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此外,我还学习了项目测试的方法和技巧。

2. 实践经验本次实习不仅让我学到了更多的专业知识,还提高了我的实践能力。

通过实际动手的操作,我对计算机软件开发过程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对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的经验也得到了积累。

3. 团队合作在实习过程中,我与队友紧密合作,共同解决了项目中的各种技术和团队协作问题。

通过团队合作,我学会了倾听他人意见、有效沟通和协调团队关系,这些能力对于今后的工作和学习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实习感想通过本次计算实验实习,我对自己的专业选择更加坚定了信心。

高等数学数学实验报告(两篇)2024

高等数学数学实验报告(两篇)2024

引言概述:高等数学数学实验报告(二)旨在对高等数学的相关实验进行探究与研究。

本次实验报告共分为五个大点,每个大点讨论了不同的实验内容。

在每个大点下,我们进一步细分了五到九个小点,对实验过程、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等进行了详细描述。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高等数学的概念和应用。

正文内容:一、微分方程实验1.利用欧拉法求解微分方程a.介绍欧拉法的原理和步骤b.详细阐述欧拉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c.给出具体的实例,展示欧拉法的计算步骤2.应用微分方程建立模型求解实际问题a.介绍微分方程模型的建立方法b.给出一个具体的实际问题,使用微分方程建立模型c.详细阐述模型求解步骤和结果分析3.使用MATLAB求解微分方程a.MATLAB求解微分方程的基本语法和函数b.给出一个具体的微分方程问题,在MATLAB中进行求解c.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二、级数实验1.了解级数的概念和性质a.简要介绍级数的定义和基本概念b.阐述级数收敛和发散的判别法c.讨论级数的性质和重要定理2.使用级数展开函数a.介绍级数展开函数的原理和步骤b.给出一个函数,使用级数展开进行近似计算c.分析级数近似计算的精确度和效果3.级数的收敛性与运算a.讨论级数收敛性的判别法b.介绍级数的运算性质和求和法则c.给出具体的例题,进行级数的运算和求和三、多元函数极值与最值实验1.多元函数的极值点求解a.介绍多元函数的极值点的定义和求解方法b.给出一个多元函数的实例,详细阐述求解过程c.分析极值点对应的函数值和意义2.多元函数的条件极值与最值a.讨论多元函数的条件极值的判定法b.给出一个具体的多元函数,求解其条件极值和最值c.分析条件极值和最值对应的函数值和意义3.利用MATLAB进行多元函数极值与最值的计算a.MATLAB求解多元函数极值与最值的基本语法和函数b.给出一个多元函数的具体问题,在MATLAB中进行求解c.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四、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实验1.曲线积分的计算方法与应用a.介绍曲线积分的定义和计算方法b.给出一个具体的曲线积分问题,详细阐述计算过程c.分析曲线积分结果的几何意义2.曲线积分的应用举例a.讨论曲线积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b.给出一个实际问题,使用曲线积分进行求解c.分析曲线积分结果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3.曲面积分的计算方法与应用a.介绍曲面积分的定义和计算方法b.给出一个具体的曲面积分问题,详细阐述计算过程c.分析曲面积分结果的几何意义五、空间解析几何实验1.空间曲线的参数方程表示与性质a.介绍空间曲线的参数方程表示和性质b.给出一个具体的空间曲线,转化为参数方程表示c.分析参数方程对应的几何意义和性质2.平面与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a.讨论平面与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b.给出一个具体的平面与空间直线的问题,判定其位置关系c.分析位置关系对应的几何意义和应用实例3.空间直线与平面的夹角和距离计算a.介绍空间直线与平面的夹角和距离的计算方法b.给出一个具体的空间直线和平面,计算其夹角和距离c.分析夹角和距离计算结果的几何意义总结:通过本次高等数学数学实验报告(二),我们深入了解了微分方程、级数、多元函数极值与最值、曲线积分、曲面积分以及空间解析几何的相关概念和应用。

数学研究_实验报告

数学研究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数学习题的基本解题方法;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3. 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选取了以下三个数学习题进行探究:1. 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2. 概率论中的条件概率3. 函数的极值问题三、实验步骤1. 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1)问题:解方程 x^2 - 5x + 6 = 0。

(2)解题思路:运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

(3)解题过程:设方程为 ax^2 + bx + c = 0,则 x = (-b ± √(b^2 - 4ac)) / (2a)。

将 a = 1,b = -5,c = 6 代入公式,得:x = (-(-5) ± √((-5)^2 - 4×1×6)) / (2×1)x = (5 ± √(25 - 24)) / 2x = (5 ± √1) / 2x = (5 ± 1) / 2因此,方程的解为 x1 = 3,x2 = 2。

2. 概率论中的条件概率(1)问题:袋中有5个红球,3个蓝球,从中随机取出2个球,求取出的2个球都是红球的概率。

(2)解题思路:运用条件概率公式计算。

(3)解题过程:设事件 A 为“取出的2个球都是红球”,事件 B 为“从袋中随机取出2个球”。

根据条件概率公式,P(A|B) = P(AB) / P(B)。

计算 P(AB):P(AB) = C(5,2) / C(8,2) = 10 / 28计算 P(B):P(B) = C(8,2) / C(8,2) = 28 / 28因此,P(A|B) = 10 / 28 = 5 / 14。

3. 函数的极值问题(1)问题:求函数 f(x) = x^3 - 6x^2 + 9x 的极值。

(2)解题思路:运用导数求解函数的极值。

(3)解题过程:求导数 f'(x) = 3x^2 - 12x + 9。

令 f'(x) = 0,解得 x1 = 1,x2 = 3。

数学实验报告南邮

数学实验报告南邮

实验名称: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方法实验目的:1. 理解线性方程组的概念及其解法。

2. 掌握高斯消元法和克拉默法则求解线性方程组的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不同方法的计算效率和适用范围。

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实验室实验器材:1. 计算机2. 数学软件(如MATLAB、Mathematica等)3. 纸张和笔实验步骤:一、实验准备1. 确定实验所需线性方程组,例如:\[\begin{cases}2x + 3y - z = 4 \\-x + 2y + 3z = -1 \\3x - 2y + 4z = 5\end{cases}\]2. 熟悉高斯消元法和克拉默法则的原理。

二、实验实施1. 高斯消元法求解(1)将线性方程组转化为增广矩阵:\[\begin{bmatrix}2 &3 & -1 & | &4 \\-1 & 2 & 3 & | & -1 \\3 & -2 &4 & | & 5\end{bmatrix}\](2)进行行变换,将增广矩阵转化为行最简形式:\[\begin{bmatrix}1 & 0 & 0 & | & 1 \\0 & 1 & 0 & | & 1 \\0 & 0 & 1 & | & 1\end{bmatrix}\](3)根据行最简形式得到方程组的解:\(x = 1, y = 1, z = 1\)。

2. 克拉默法则求解(1)计算系数矩阵的行列式:\[D = \begin{vmatrix}2 &3 & -1 \\-1 & 2 & 3 \\3 & -2 & 4\end{vmatrix}\](2)计算增广矩阵的行列式:\[D_x = \begin{vmatrix}4 & 3 & -1 \\-1 & 2 & 3 \\5 & -2 & 4\end{vmatrix}\](3)计算\(D_y\)和\(D_z\),分别对应\(x\)、\(y\)、\(z\)的系数矩阵和增广矩阵的行列式。

方程的数学实验报告(3篇)

方程的数学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方程进行数学实验,加深对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等方程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1. 一元一次方程(1)实验步骤:①随机生成一组一元一次方程;②利用公式法或代入法求解方程;③验证解的正确性。

(2)实验结果:实验过程中,随机生成了10组一元一次方程,其中5组采用公式法求解,5组采用代入法求解。

经过验证,所有方程的解均正确。

2. 一元二次方程(1)实验步骤:①随机生成一组一元二次方程;②利用配方法、公式法或因式分解法求解方程;③验证解的正确性。

(2)实验结果:实验过程中,随机生成了10组一元二次方程,其中4组采用配方法求解,3组采用公式法求解,3组采用因式分解法求解。

经过验证,所有方程的解均正确。

3. 二元一次方程组(1)实验步骤:①随机生成一组二元一次方程组;②利用代入法、消元法或矩阵法求解方程组;③验证解的正确性。

(2)实验结果:实验过程中,随机生成了10组二元一次方程组,其中5组采用代入法求解,3组采用消元法求解,2组采用矩阵法求解。

经过验证,所有方程组的解均正确。

三、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解题方法。

2.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方法求解方程,可以得到相同的解。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方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求解方法。

3.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规律:(1)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为实数;(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可能为实数或复数;(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可能为唯一解、无解或无数解。

四、实验拓展1. 对不同类型的方程,尝试使用计算机编程进行求解,提高实验效率。

2. 研究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经济、工程等领域。

3. 探讨方程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实验反思本次实验过程中,我们对方程的求解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在实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 实验数据量较小,可能无法全面反映各种方程的求解规律。

数学实验报告

数学实验报告

《数学实验》报告题目:根据数值积分计算方法计算山东省面积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机械工程17-1班2019年 4月15日一、问题背景与提出图1是从百度地图中截取的山东省地图,试根据前面数值积分计算方法,计算山东省面积。

图 1二、实验目的1、学会运用matlab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应用问题。

2、学会运用matlab建立数学模型。

3、学会运用一些常见的数值积分计算方法结算实际问题,并了解其实际意义,建立积分模型。

三、实验原理与数学模型将积分区间 [a , b] n等分,每个区间宽度均为h = (b - a) / n , h称为积分步长。

记 a = x0 < x1 < … < x k… < x n = b , 在小区间上用小矩形面积近似小曲边梯形的面积,若分别取左端点和右端点的函数值为小矩形的高,则分别得到两个曲边梯形的面积的近似公式:Ln = h , h =ℎℎ , h =ℎ如果将二者求平均值,则每个小区间上的小矩形变为小梯形,整个区间上的值变为:ℎℎ将山东省边界上的点反映在坐标化,运用梯形公式积分计算得山东省的面积。

四、实验内容(要点)1、将山东省的地图区域在matlab中画出。

2、在坐标系上运用积分方法将所求区域的面积求出。

3、通过比例尺将山东省的实际面积求出。

五、实验过程记录(含基本步骤、主要程序清单及异常情况记录等)1、在百度地图中标识出山东省的区域范围,标明对应的比例:图 22、取出所截取图片中山东的边界的坐标,即将边界坐标化:(1)运用imread函数和imshow函数导入山东省的区域图片。

代码:运行结果:图 3(2)运用ginput函数,将边界的坐标点取出,即坐标化,并将x,y坐标分别存于x.txt和y.txt文本文件中。

代码:图 4运行结果:图 5图 6(3)加载x.txt和y.txt文本文件,将边界画出。

代码:运行结果:图 73、将整个区域进行分段,画出分段后的图形图 8图 94、对不同段进行积分,求出山东省面积代码:图10运行结果:六、实验结果报告与实验总结实验结果:计算得山东省面积为18.624万平方公里。

定积分计算实验报告(3篇)

定积分计算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定积分的概念,掌握定积分的计算方法。

2. 熟悉数值积分的方法,提高数值计算能力。

3. 通过实验,验证定积分的计算结果,加深对定积分理论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定积分是数学分析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表示函数在某一区间上的累积效果。

对于给定的函数f(x),在区间[a, b]上的定积分可以表示为:∫[a, b] f(x) dx其中,dx表示无穷小的区间宽度。

在实际计算中,定积分往往采用数值积分的方法进行近似计算。

三、实验仪器与软件1. 仪器:计算机2. 软件:MATLAB四、实验步骤1. 输入函数表达式:在MATLAB中输入待积分函数的表达式,例如f(x) = x^2。

2. 设置积分区间:设定积分的上下限a和b。

3. 选择数值积分方法:MATLAB提供了多种数值积分方法,如梯形法、辛普森法、高斯法等。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4. 进行数值积分计算:调用MATLAB的数值积分函数,如quad函数,进行积分计算。

5. 结果分析:观察计算结果,与理论值进行对比,分析误差来源。

五、实验数据及结果1. 函数表达式:f(x) = x^22. 积分区间:[0, 1]3. 数值积分方法:辛普森法4. 计算结果:I ≈ 1.1666666667六、误差分析1. 理论值:∫[0, 1] x^2 dx = [x^3/3] |[0, 1] = 1/32. 误差来源:a. 数值积分方法的误差:由于数值积分方法是一种近似计算方法,其计算结果与真实值存在一定的误差。

b. 计算过程中的舍入误差:在计算过程中,由于计算机的浮点数表示,可能导致舍入误差。

3. 误差分析:计算结果与理论值相差较大,说明数值积分方法的误差较大。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数值积分方法,以减小误差。

七、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定积分的计算方法,了解了数值积分的方法及其优缺点。

2. 了解了数值积分方法在计算过程中的误差来源,为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

高等数学实验报告

高等数学实验报告

高等数学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求解非齐次线性方程组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求解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矩阵变换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实验原理:对于非齐次线性方程组Ax=b,A为系数矩阵,b为常数列向量,如果Ax0=0,其中x0为齐次线性方程组Ax=0的通解,则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通解为x=x0+xp,其中xp为Ax=b的一组特解。

实验内容:以3x3线性方程组为例,进行求解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操作。

步骤1:对系数矩阵A进行初等变换,将矩阵化为上三角矩阵U。

此时方程组变为Ux=y,其中y为常数向量b经过初等变换得到的向量。

步骤2:利用回带法(也称为消元法的“回退”版),求出Ux=y 的解。

将求解过程记录在表格中(见表1)。

表1 回带法求解过程表
步骤3:求出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一个特解xp。

由于Ax0=0,
故有(A+B)x0=-b,其中B是一个由U矩阵无法得出的矩阵,A为
U矩阵。

将(A+B)x0=-b解出x0,特解xp=A^(-1)(-b-Bx0)即为一个
特解。

步骤4:得到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通解为x=x0+xp,其中x0为
齐次线性方程组Ax=0的通解,xp为步骤3求解得到的一个特解。

实验结果:用本实验的方法,求解线性方程组
2x1+6x2+10x3=12
0x1+7x2+5x3=-3
0x1+0x2+3x3=7
得到的解为
x1=-1
x2=2
x3=7/3
实验结论:本实验所用方法确实能够求解非齐次线性方程组,并得出正确解。

经过本次实验,我掌握了求解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矩阵变换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计算方法实验报告
习题二
2.估计用二分法求方程f(x)=x3+4x2-10=0在区间[1,2]内根的近似值,为使方程不超过10时所需的二分次数。

f(x k)
程序过程:
function two (tolerance)
a=1;b=2;counter=0;
while (abs(b-a)>tolerance)
c=(a+b)/2;
fa=a^3+4*a^2-10;
fb=b^3+4*b^2-10;
fc=c^3+4*c^2-10;
if ((fa==0|fb==0)) disp(counter);
elseif (fa*fc<0)
b=c;counter=counter+1;
elseif (fb*fc<0)
a=c;counter=counter+1;
elseif (fb==0)
disp(counter);
end
end
solution=(a+b)/2;
disp(solution);
disp(counter);
实验结果:
6.取x0=1.5,用牛顿迭代法求第三中的方程根.f(x)=x3+4x2-10=0的近似值(精确到||x k+1-x k|≦10-5,并将迭代次数与3题比较。

程序过程:
function six (g)
a=1.5;
fa=a^3+4*a^2-10;
ga=3*a^2+8*a;
b=a-fa/ga;
k=1;
while(abs(b-a)>g)
a=b;
fa=a^3+4*a^2-10;
ga=3*a^2+8*a;
b=a-fa/ga;
k=k+1;
end
format long;
disp(a);
disp(k);
实验结果:程序结果计算结果
8.用弦割法求方程f(x)=x3-3x2-x+9=0在区间[-2,-1]内的一个实根近似值x k,|f(x k)|≦10-5.
程序过程:
function eight (t)
a=-2;
b=-1;
fa=a^3-3*a^2-a+9;
fb=b^3-3*b^2-b+9;
c=b-fb*(b-a)/(fb-fa);
k=1;
while(abs(c-b)>t)
a=b;
b=c;
fa=a^3-3*a^2-a+9;
fb=b^3-3*b^2-b+9;
c=b-fb*(b-a)/(fb-fa);
k=k+1;
end
format long;
disp(k);
disp(b);
实验结果: 计算结果
9.用艾特肯算法求方程x3+4x2-10=0在区间[1,2]内的根的近似值(取x0=1.5,g(x)=
410 x ,精确到|x k+1-x k |≦10-5,并与2,3,6结果
比较。

程序过程:
function nine (tolerance)
x0=1.5;
y0=sqrt(10/(x0+4));
z0=sqrt(10/(y0+4));
x1=x0-((y0-x0)^2)/(z0-2*y0+x0);
k=0;
while (abs(x1-x0)>tolerance)
x0=x1;
y0=sqrt(10/(x0+4));
z0=sqrt(10/(y0+4));
x1=x0-((y0-x0)^2)/(z0-2*y0+x0);
k=k+1;
end
disp(x1);
disp(k); 实验结果:
计算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