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图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知识分享
平面图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教案

学 习 目 标
重 点 难 点
教学 环节
主 要 导 学 过 程
预习 反馈
时 间 分 配 2分
导学内容
期望的 学生行为
备注
回顾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 课件出示六个平面图形, (长方形, 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 形,圆。 )
自主 探究
25 分
一、自主学习 汇报预习单上的整理结果。 二、对学交流 1、回顾整理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推 导过程。2、请你选择一种自己喜欢 的图形,介绍它的面积推导过程。 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等这位小老师 讲完了再及时给予补充,评价,质 疑。指名个别学生回答。 3、同桌互相说一个图形面积的推导 过程。 三、小组讨论(梳理图形间的关系) 1、学习组长主持,共同探讨六种平 面图形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并完成 网络图。2、根据讨论结果进行小组
通知识间 的联系。 只 有这样, 才 让数学条 理化, 系统 化 个人独立 完成, 教师 巡视及时 指导。 个人谈收 获
巩固练习 10 与检测 分
当堂检测 完成活动单上的练习内容
3分 小结 与评价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学生上黑板画出网络图
在有预习 的前提下 直奔主题, 明确学习 任务, 有利 于节约时 间, 提高教 学效率 通过前置 学习, 小组 交流, 生生 交流, 师生 交流, 紧抓 面积公式 推导过程 的联系, 学 生自主构 建网络图, 相互补充, 实现了对 旧知识的 重新组织 和建构, 沟
汇报。 3、课件出示平面图形推导过程。
《平面图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教案
班 级 平面图 备 程 淑 执 程淑琴 备 形的面 课 琴 教 课 积整理 教 日 与复习 师 期 1,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平面图形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转化思想,正 确解决数学问题。 2,经历回忆和整理的过程, “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观点,引导学 生探寻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领会 学习方法。 3,在讨论,交流中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习能力 整理完善知识结构,正确解决数学问题。 理解计算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六年 级下 册 科 目 数 学 课 题
《平面图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 教学设计

《平面图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
单元课时
6--6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方法,认识不同图形面积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能正确应用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2、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认真反思的意识。
教材分析
重点
理解并掌握面积计算方法,正确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难点
认识不同图形面积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
梯形:(a+b)h/2
圆:S=圆周率*半径的平方
预设问题:1、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
2、每一种平面图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3、这些面积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4、在面积计算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哪些问题?
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这些都是我们本节应该探究的内容,老师将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形成以下自探提示,请看:
(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自探提示:
为了巩固本节知识,加强知识的运用拓展,老师也给大家设计了一些习题,检测一下大家对本节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请看:
(三)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谈一谈.形的面积 整理与复习
正方形:S=a*a
三角形:S=ah/2
长方形:S=ab 平行四边形:S=ah
教 法
三疑三探
学 法
自学、合作、探究
教具学具
学生本节课的整理与复习预案,平面图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复习了面积的含义及面积单位,这节课我们来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
(二)揭示课题:《平面图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
(三)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平面图形的面积整理和复习教案

平面图形的面积整理和复习一、教材分析内容分析:本节课重点引导学生系统复习小学数学中学习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梳理沟通各种图形面积之间内在的关系,从而使学生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又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培养和训练,发展数学思想。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虽仍以详尽形象思维为主,但其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已获得了一定的发展。
他们已初步具备了主动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有能力去将相关知识加以整理,内化整合,形成体系。
因此在课堂上通过学生的交流,充分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动耳、动眼,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合作交流,理清知识脉络,形成知识网络,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习与运用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本课让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明确任务—→回忆整理—→形成知识网络—→探究实际问题的系列学习活动,经历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获取积极情感体验的目标。
二、教学目标1、知识性目标: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平面图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并能烂熟的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2、过程性目标: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从中学习整理知识,领会学习方法。
3、情感性目标:渗透“转化”思想方法;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复习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并能烂熟的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探索计算公式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三、课前准备:六个平面图形的纸片,关于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欣赏图片师:在以上的图中你看到了哪些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学生口答,教师把平面图形贴到小黑板上。
师:同学们,我想要知道这些平面图形的大小,你们觉得应该怎么办呢?相机揭题。
(板书:平面图形面积的整理与复习)(二)分步梳理,引导建构1、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同桌合作,完成学案第一题。
指名口述,相机板书。
《平面图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平面图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回顾平面图形面积推导过程,构建平面图形面积的横向和纵向知识体系。
2.引导学生经历平面图形面积推导过程及公式网络的构建过程,学会运用转化思想构建网络图,体会极限思想、代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积变换思想,让学生在整理过程中初步形成建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的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严谨性。
二、教学重点:对面积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构建知识网络。
三、教学难点:应用平面图形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答题纸。
五、教学过程:(一)精准检测:1.揭示课题:孩子们,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数学王国,对平面图形的面积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平面图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师:昨天老师已经让大家对这些知识点进行了整理,整理得怎么样呢?请把你们的学习成果向大家展示一下吧!(3个学生展示)师:有请小老师!小老师:同学们,接下来我们进行成果展示,把你的作品分享给大家。
(指名学生来分享)A:我把平面图形的面积相关知识整理如下: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面积的计算、面积单位的换算,我用的是知识树的形式进行整理。
小老师:同学们,你们还有补充吗?预设:(指名学生来分享)B:我把平面图形的面积相关知识整理如下: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面积的计算、面积单位的换算和问题解决,我用的是表格的形式进行整理。
小老师:同学们,你们还有补充吗?(补充或者评价)(指名学生来分享)C:我用的是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梳理,除了同学们以上梳理的内容,我还对每个知识点进行了举例分析,并写出了易错点。
小老师:同学们,听了XX的分享,你有什么启示吗?预设:结合具体例子巩固知识,把知识化难为易,值得我们学习。
预设:找出易错点及时查漏补缺,预设:他们做得真好,我想借鉴他们的做法,继续完善我的思维导图。
小老师:刚才你们对这个单元的知识进行了整理,运用了不同的整理方式,如知识树、表格等等,将所有的知识点进行了罗列,很完整,我为你们点赞。
《平面图形面积整理与复习》(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平面图形面积整理与复习》(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道什么是平面图形面积的概念;2. 能用不同的方法求平面图形的面积;3. 能根据图形的特点判断其面积大小;4. 能够解决生活中与平面图形面积有关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1. 明确平面图形面积的概念;2. 掌握不同图形的面积求解方法;3. 能够根据图形的特点判断其面积大小。
【教学内容】一、概述本单元主要学习关于平面图形面积的知识,包括面积的概念、不同形状图形的面积计算、应用题等。
二、面积的概念1. 面积的概念面积是一个平面图形所占的平面面积大小的度量,一般用平方厘米、平方米等单位表示。
2. 计算面积的方法(1)通用方法:在平面图形内画网格,然后计算网格的个数,就可以得到图形的面积大小。
(2)特定方法:不同形状的图形计算面积的方法有所不同,具体方法将在后续的学习中讲解。
三、不同形状图形的面积计算1. 矩形的面积矩形面积=长×宽公式中的长和宽分别表示矩形的长度和宽度。
2. 正方形的面积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公式中的边长表示正方形的任意一条边的长度。
3. 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面积=(底边×高)÷ 2公式中的底边为三角形底部线段的长度。
高为三角形顶部点到底边的垂直距离。
4. 梯形的面积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 2公式中的上底和下底分别为梯形的两个平行的边的长度。
5. 圆形的面积圆的面积=π×半径×半径半径表示圆心到圆周的距离。
π是一个无理数,等于约 3.1416。
四、应用题1. 面积的选择有时候,在比较物体的面积大小时,无法直接进行比较。
这时,我们可以从几何形状和面积的大小之间的关系入手。
例如,拿一个圆与一个正方形,如果我们知道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可以比较出哪个图形更大。
2. 面积的计算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一些与面积有关的问题。
例如,在装修时要计算房间的面积,栽种草坪时要计算场地的面积等等。
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课教案

优秀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回顾并巩固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
(2)能够灵活运用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提高学生对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掌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利用直观教具、学具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平面图形面积的概念。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
(1)正方形面积公式:边长×边长(2)长方形面积公式:长×宽(3)三角形面积公式:底×高÷2(4)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底×高2. 巩固面积公式的应用。
(1)利用面积公式计算给定边长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教室地板的面积、书桌的面积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及应用。
2. 难点:灵活运用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 利用直观教具、学具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平面图形面积的概念。
3. 实例讲解,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面积公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
(2)提问: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需要计算面积的问题?2. 新课讲解:(1)讲解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2)举例说明如何运用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 课堂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面积公式的应用。
(2)小组内交流讨论,分享解题心得。
4. 课堂小结:(2)强调灵活运用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
5. 作业布置:(1)请学生运用面积公式计算家庭作业中的题目。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观察学生对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掌握程度以及应用能力的提高。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2 平面图形的面积整理和复习|冀教版

《平面图形的面积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平面图形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转化思想,正确解决数学问题。
2、引导学生探寻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习方法发展数学思考,发展空间观念。
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复习平面图形面积公式以及推导过程,并熟练地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计算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教学过程:一、导入,整理知识点师:上节课我们复习了平面图形的周长,对于平面图形,我们还学过什么呢?师:面积师:对啦,今天我们就来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
(师板书:平面图形的面积)师:首先我们来回忆一下,小学阶段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生:我们学过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学生说师贴)师:课前大家已经整理了平面图形面积的知识点,请同学们拿出你整理的内容小组交流,一会找同学展示。
任务明确了吗?现在开始交流。
(生开始活动)师:我刚在巡视的过程中,看到同学们都在很用心的整理,页面精美、内容也比较全面,同时也体现出了个性化的设计思路,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份。
师:好,看第一份,这是谁的?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这是我整理的内容,分为两部分内容,一个内容是图形,我们学过的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
第二个内容就是每种图形对应的面积公式,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边长×边长,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长×宽,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三角形面积=底×高÷2,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圆面积=圆周率×半径²。
师:这个同学整理的怎么样?谁来评价一下。
生:很简单、图也很美,如果再添加一些面积公式的推导就更好了。
师:大家同意吗?生齐:同意。
师:是啊,图案优美、简洁,弥补内容上的不足师:好,让我们来看第二份。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平面图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青岛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平面图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青岛版教案:平面图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复习五年级下册的平面图形的面积相关知识。
教材涵盖了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包括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的面积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熟练运用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2. 能够理解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原理,并能够灵活运用。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应用。
难点:理解并能够运用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练习本、尺子、圆规、三角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情景,如花园、教室、操场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形的面积如何计算。
2. 知识梳理:利用多媒体课件,回顾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包括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的面积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并解释计算过程和结果。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面积计算公式的掌握程度。
5. 巩固提高: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引导学生运用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正方形面积 = 边长× 边长长方形面积 = 长× 宽三角形面积 = 底× 高÷ 2平行四边形面积 = 底× 高圆的面积= π × 半径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为10厘米,高为6厘米,求它的面积。
(3)一个圆的半径为5厘米,求它的面积。
2. 作业答案:(1)正方形面积:4 × 4 = 16(平方厘米)长方形面积:6 × 3 = 18(平方厘米)三角形面积:8 × 5 ÷ 2 = 20(平方厘米)(2)平行四边形面积:10 × 6 = 60(平方厘米)(3)圆的面积:π × 5² = 78.5(平方厘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使学生巩固了已学知识,并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平面图形的面积 整理与复习(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平面图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熟练运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2.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
3. 圆的面积计算。
4. 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2. 教学难点: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草稿纸、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
2. 新课:讲解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并通过例题进行演示。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5.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3.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4.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5.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6. 圆的面积:πr²七、作业设计1. 请计算以下图形的面积:(1)长方形,长10cm,宽5cm;(2)正方形,边长6cm;(3)平行四边形,底8cm,高5cm;(4)三角形,底12cm,高10cm;(5)梯形,上底6cm,下底10cm,高8cm;(6)圆,半径7cm。
2. 请根据生活实际,设计一个包含多个平面图形的组合图形,并计算其总面积。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和练习,使学生掌握了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平面图形面积整理与复习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六年级总复习)

平面图形面积整理与复习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六年级总复习)【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P103红点1【教材简析】:该板块是把小学数学中学过的平面图形的集中整理与复习。
意在通过回顾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沟通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平面图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熟练地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2.引导学生探索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及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从中学会整理知识,领悟学习方法。
3.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及转化思想方法;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复习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并能熟练地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探索计算公式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师:这是学校绿化的平面图,图中都出现了那些平面图形。
老师随着学生的口答将六种平面图形贴在黑板上。
师:这块地的大小就是指它的面积。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
[ 板书课件:平面图形的面积]师:什么叫做面积呢?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兴趣是学习成功的动力,通过图形,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确各种基本平面图形的形状特点,使学生很快进入有目地的探究状态。
二、自主梳理,引导建构(一)回忆公式,夯实基础师:你们会计算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吗?请你们把这些图形的面积公式写在相应的图形上。
学生在自己的6个平面图形上写公式,同时指名板书公式。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对平面图形面积的知识进行回顾,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便于学生更好地完成后面的学习任务。
(二)沟通联系,总结方法(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师:请大家回忆一下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么得来的?小组里相互说一说。
然后指名分别说一说(想说哪个说哪个)1.长方形、正方形是用面积单位量出来的(课件演示)[板书:测量法]思考:正方形可以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来计算吗?为什么?2.想一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么推导得来的?(课件演示)再让学生说一说拼成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有什么联系?(底--长高--宽)圆的面积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将圆沿着它的半径等分若干份后,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小学数学_平面图形面积的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平面图形面积的复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六年级下册总复习P102页平面图形面积的复习。
【教材简析】复习课承载着“回顾与整理,沟通与生成”的独特功能。
《平面图形面积的复习》是小学阶段几何知识的重要一部分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理归纳方法、学习了圆形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意在通过回顾梳理,使学生将零散的知识在头脑中串成线,联成片,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加深各个平面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为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回顾整理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系统的掌握平面图形面积相关知识,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能熟练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使学生经历归纳整理、自主构建知识网络的过程,发展思维能力,培养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渗透“转化”、“极限”等思想方法,感受知识的纵横联系对学习效率的提升作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德育目标:引导学生有条理、全面地思考问题,培养思维的严谨性及学习和做事善于梳理、总结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整理知识的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平面图形之间的相互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教学准备】多媒体(白板)、课件。
一、揭示课题,明确任务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上一节复习课:“平面图形面积的复习”。
提问:我们到现在为止,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预设: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形。
评价:你说的真完整。
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六种基本的平面图形。
谈话:什么是平面图形的面积?小结:图形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设计意图】从面积概念入手,引导学生整体把握面积相关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二、组内交流,补充完善谈话:课前老师布置让同学们回家整理平面图形面积的有关知识。
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整理的内容和方法,不用具体的把每个知识点展开详解,有遗漏的可以用红笔补充或标记。
《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课(教案)

《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课(教案)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复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回顾平面图形面积的奥秘。
此外,课堂上的小组讨论非常热烈,学生们能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但在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时,我意识到有些问题设置得可能还不够开放,导致部分学生的思考空间有限。为此,我将在设计问题时更加注重开放性和引导性,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思维。
在课程总结环节,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跟随课堂节奏掌握所学知识,但仍有少数学生表示对某些知识点掌握不够牢固。针对这个问题,我打算在课后加强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2.教学难点
(1)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尤其是三角形和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2)在实际问题中,如何识别图形、选择合适的面积计算方法;
(3)面积单位换算中,进率的掌握和应用。
举例:
-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将三角形分割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再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而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
-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将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比较得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今天的学习,我们回顾了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面积计算的理解。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如果有任何疑问,请随时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课中,我发现学生们在掌握面积计算方法和应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通过这次教学,我也收获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平面图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

《平面图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回忆整理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熟练地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2、探索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构建知识网络的过程,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从中学会整理知识,领会学习方法。
3、渗透“联系”、“转化”等思想方法,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二、教学重点:回忆整理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
三、教学难点:根据平面图形之间的相互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白板)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到目前为止,我们学习了哪些图形面积的计算?(预设: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圆等···)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一下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
出示课题“平面图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
【设计意图:导入直奔主题,有利于掌控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二)讨论交流,复习整理1、师:同学们,回想一下你知道哪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自由说)2、你能在草稿上写出这些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字母公式。
(学生写公式)提示性表格:3、想一想,面积公式的推倒过程。
师:那这六个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呢?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好吗?师:你愿意说哪个,你觉得哪个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你记得特别清楚,你就说哪个,好吗?(生说出平面图形面积的推导过程)谈话:在数学复习中,我们不光是能记住一些公式,会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还要学会将我们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从而在自己的脑子里形成知识网络,这样所学的知识就牢固了。
现在我们一起来整理已学过的图形面积公式。
要求:整理我们学过的面积公式,可以用列表的方式,也可以用画图的方式进行,现在请大家选择一种方法进行整理(课前将表格和提示性图形发给学生)。
4、小组合作整理师:这六个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有一定联系吗?师:还记得我们最先学习的是哪个图形的面积计算?我们当时为什么先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呢?师:公式之间有些什么联系?把公式之间的联系,用箭头线段或你喜欢的方式整理成网络图的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图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平面图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霞浦县第二小学董陈萍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下册89—90页“整理与反思”及相关练习。
教材分析:
《平面图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是《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的整理与复习》一部分内容,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89-91页的内容。
《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公式的整理与复习》教参分成2课时,根据本班的学生掌握情况,在教学这部分知识时,分成了4课时,第一课时安排周长与面积的意义及其区别,计算公式及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第二课时,安排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的整理与复习;第三课时安排了组合图形的计算;第四课时安排了解决有关于面积周长的实际问题。
《平面图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是《空间和图形》中的一部分内容,是在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的意义及其区别后进行教学的,是几何知识中最基本的计算,是学习立体图形计算的基础,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尤其重要。
本节课通过对六种基本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的整理,抓住长方形为基础,以转化思想构建面积公式的网络图,形成知识体系,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有了复习整理的方法,也具有了初步的合作学习能力,有能力自主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内化整合,形成了知识体系。
在课前让学生提前对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有关知识自己先整理复习,在课堂内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等方式,理清脉络,成为体系。
设计理念:
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以“构建有效的课堂复习”为目标,立足于学生的知识基础水平和认知水平,采用“前置学习—问题驱动—合作交流——实践应用”的教学方式,学习复习方法,体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感受“转化”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思想,学会归纳,梳理完善知识,使所学知识更系统化,条理化。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平面图形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转化思想,正确解决数学问题。
2,经历回忆和整理的过程,“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观点,引导学生探寻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习方法发展数学思考,发展空间观念。
3,在讨论,交流中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整理完善知识结构,正确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计算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教学准备:前置复习提纲,多媒体课件。
前置复习任务:(课前复习卡)
1.整理复习面积的计算公式。
1,写出学过的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字母公式)
2,整理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3.根据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尝试画一张网络图,表示出这六个图形与图形之间的关系。
4,在整理过程中,你有什么问题不理解吗?请记在复习卡上。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同学们,平常整理东西吗?你是怎么样整理书包的?(归类有序)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回家自主复习面积的有关知识,你整理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清楚的?
一,揭示课题,明确任务
师:小学阶段,我们学习过图形的面积计算,今天我们一起对平面图形面积公式进行系统整理复习。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导入直奔主题,明确学习任务,有利于节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二,回顾整理,构建体系
1,回顾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
课件出示六个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
)
师:回想下这六个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
怎样用字母来表示?
(生个别回答面积公式,师课件出示)
2,回顾整理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师:这六种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分别是怎么推导出来的呢?课前已让同学们自己整理,下面请你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图形,介绍它的面积推导过程。
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等这位小老师讲完了你及时给予补充,评价,质疑。
指名个别学生回答,师:你想选哪个图形先说呢?(生口头汇报,课件演示各图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
生说三角形时,师问:哪个图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和它差不多呢?出示梯形。
师: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都是通过平移,旋转拼成了平行四边形,并且都把所拼的面积除以2.
3,梳理图形间的关系
师:刚才复习这六个图形面积看起来是孤立的,其实还存在密切的联,你们知道吗?(板书联系)课前要求同学们根据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画出一张网络图,表示图形与图形之间的联系。
请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再根据我们刚才整理回顾过程进一步调整。
师:谁愿意上来展示你画的图?
生展示自己整理的网络图,你是怎么想的?(2个)(生可能有多种整理方式,能说有理有据,都给予表扬)
师:同学们很有想法,老师也整理了一张网络图,你有什么发现和体会吗?(预设1:如果学生能出现书本上的整理图,师:老师把某某同学的整理图搬上了屏幕,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张网络图,你有什么体会?
预设2:同学刚才整理的网络图条理也很清楚,老师这也整理了一副网络图,课件出示网络图,你认真观察这张网络图,你有什么发现和体会?)(生谈体会)
师小结:瞧,我们一起把看起来的孤立的面积公式整理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我相信,你们对面积公式的理解更有条理,更深刻了。
(设计意图:通过前置学习,小组交流,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紧抓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的联系,学生自主构建网络图,相互补充,实现了对旧知识的重新组织和建构,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只有这样,才让数学条理化,系统化。
)
三,练习应用,提升理解(课件出示)
师:接下来,要用这些知识接受挑战,你们有信心吗?好,一起走进智慧冲浪。
1,追根溯源(这一关有三题,你来选题,大家做)
1,一张正方形纸,面积是100平方厘米,把它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2,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24平方厘米,梯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3,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比三角形面积大12平方分米,三角形
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2,慧眼识珠(师:这一关每题都有4个答案,请你先默读题目,记住答案选项,等我说,1,2,大家一起用手势表示出正确地序号,比如,
1,把圆平均分成若干份,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长方形的宽是5厘米,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A,15.7平方厘米 B, 31.4平方厘米 C,78.5平方厘米 D,25平方厘
米
2,要使一个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面积,则三角形的高()
A,是平行四边形高的
1 B,与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
2
C,是平行四边形高的2倍 D,是平行四边形高的4倍
3,移形换影
你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与三角形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各一个吗?
先思考怎样画?再动笔操作。
(生完成练习2)展示学生作业,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让学生体会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梯形都能梯形公式来计算。
师:看起来,图形之间确实存在密切的联系。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辨析,交流,动手画等形式、比较异同、抽象概括等策略,将基本练习与综合练习相结合,更体现了练习的层次性,适合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使学生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都有所提高、有所发展。
] 四,总结评价,发展能力
1,回忆下,我们是怎样复习整理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
(再次课件出示网络图,生谈感受)
2,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