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经济学讲义第三讲(产权)
3新制度经济学
3-1 产权的内涵及功能
二、产权的三个功能
激励和约束功能 外部性内在化 资源配置功能
第三,产权的数量多少和受保护的强度大小决定物品价值高低 第四,产权是一系列社会制度
3-1 产权的内涵及功能
二、产权的基本构成
所有权
使用权
所有权是指在 法律范围内, 产权主体把财 产(产权客体 )当作自己的 专有物,排斥 他人随意加以 侵夺的权利。
使用权是指产 权主体使用财 产的权利。
收益权
让渡权
财产的收益权 是指获得资产 收益的权利。
博文明理
厚德济世
新制度经济学
第三章 制度与人类行为
3-1产权的内涵及功能 3-2产权的属性、保护及科斯定理
3-1 产权的内涵及功能
一.产权的概念
1.产权 ——新制度经济学里讲的产权是指因物的存在或使用而
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
3-1 产权的内涵及功能
一.产权的概念
第一,产权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不是人对物的关系 第二,产权是一组行为性权利,即一个“权利束”
让渡权是指以 双方一致同意 的价格把所有 或部分上述权 利转让给其他 人的权利。
3-1 产权的内涵及功能
三、产权的分类 产权
私有 产权
共有 产权
国有 产权
3-1 产权的内涵及功能
三、产权的分类
1.私有产权: 权利完全排他,不重合。 对所有权利行使的决策及其承担的后果完全是私人做出的。
3-1 产权的内涵及功能
三、产权的分类
2:共有产权: 共有产权,是将权利分配给共同体的所有成员。 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共有产权在个人之间是完全不可分的。
3-1 产权的内涵及功能
三、产权的分类
制度经济学 第三讲 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II
第三讲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II:产权分析发布日期: 2006-05-31 15:31:44目的和要求:(1)掌握产权的概念、功能及特征;(2)重点理解产权的三个层次的模型及产权结构的效率;(3)弄清产权与企业制度的关系。
教学手段:多媒体、案例分析及与学生互动。
在互动中形成课堂高潮。
第一节产权理论概述讲解要点:重点讲述产权的定义、功能、特征及产权分析范式的一般框架。
一、产权的概念1、定义在英语中Property包含多种含义:⑪财产、资产和所有物的总称;⑫指地产、房地产;⑬指财产权和所有权,亦即“Property right”。
产权的定义很多,一个被罗马法、普通法、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及现行的法律和经济研究基本同意的产权定义为: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
产权制度是一系列用来确定每个人相对于稀缺资源使用时的地位和社会关系。
①2、产权的形式讲解要点:说明共有制与国有制的区别,私有制的核心内涵。
产权与经济选择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新产权方法的中心任务是表明产权的内容如何以特定的和可以预期的方式来影响资源的配置和使用的。
如果将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和使用的权利分配给一个特定的人,就是私有产权,它可以同附着在其他物品上的类似权利相交换。
产权有两种形式:(1)共有制。
共有制是将这种选择的产权权利分配给共同体的所有成员。
共有制意味着共同体否定了国家或单个市民干扰共同体内的任何人行使共有权利的权利。
国有制则意味着只要国家是按照政治程序来决定谁不能使用国有资产,它就能排除任何人使用这一权利。
(2)私有制。
私有制是给予人们对物品那些必然发生矛盾的各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
这种权利并不是,对物品可能用途施以人为的或强加的限制,而是对这些用途进行选择的排它性权利分配。
②私有制意味着所有者有权排除其他人行使私有者的私有权。
简而言之,没有经过你的许可或没有给你补偿,任何人都不能合法地使用或影响那些产权归你所有的物品的物质性状。
【制度经济学】chapter3--产权
• 洛克:生命、自由、财产三位一体
2013-5-24 NIE 第三讲 产权 6
物权与绝对产权
• ―物权 (德语 sachenrecht)‖:权利人支配一定物 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它是绝对权 (absolute right),也就是一切不特定的人都 是义务人。
– 请同学关注《物权法》的讨论和立法进程
9
Alchian 的定义(续1)
• 关于“产权的强度” (property right’s strength)
– ..is measured by its probability and costs of enforcement – ..depend on the government, informal social actions, and prevailing ethical and normal norms – > ―socially enforced rights‖
• • • •
从哪里看到稀缺?——代价、选择、竞争 竞争的经济学定义:多个人欲求一个经济物品 竞争的规则和准则 继续思考:
– “稀缺”足矣,无需“自利”或“理性”? – “稀缺”在经济分析中的地位?
2013-5-24
NIE 第三讲 产权
2
上讲小结(续)
• 经济研究——研究人们行为的科学 • 行为 = 动机(意愿)+ 限制条件 • 何为重点?
– 关于“社会强制” (socially enforced right)
• 政府的力量、日常社会行动以及通行的伦理和道德规范 • 为什么需要“社会强制”?
– 关于“选择的权利”(select uses of…)
24
NIE 第三讲 产权
• 野生与家养:同命不同运
新制度经济学之产权理论讲解
谷物年损失 每增一头牛给农夫造 养牛者每增一头牛 (元) 成的谷物损失(元) 的边际成本(元)
2019/7/21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20
⑴ 养牛者对牛给农夫造成的损失承担责任的情况 这种初始产权安排,养牛者必须向农夫赔偿谷物 损失。
养牛者养牛的边际成本=养牛本身的边际成本( MCp)+谷物的边际损失(MD)。
产权制度是一种基础性的经济制度,它不仅独自 对经济效率有重要影响,而且又构成了市场制度以 及其它许多制度安排的基础。产权制度的确立可以 保护交易秩序,确定相应的竞争规则。当产权制度 确定之后,交易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权利的交易, 而这种交易则是通过契约的形式加以表现,契约可 以是明确签订的,也可以是隐含的。
因此养牛人无论是否需要赔偿,这60元都进入他 的成本,资源配置的结果是没有差别的。
(五)科斯第二定理
科斯第二定理指,在交易成本为正的情况下,初 始的产权安排对资源的配置效率产生影响。 (1)在交易成本大于零的现实世界,产权初始界定 会影响经济效率; (2)权利的调整只有在有利于总产值增长时发生, 而且必须是在调整引起的产值增长大于调整时所支出 的交易成本时才会发生。
这种权利。私有产权的关键在于个人 对所有权利的决策完全是私人作出的。 2.共有产权:将权利分配给共同体的所有成员。共 有产权关键在于个人不能排斥他人行 使权利,权利是完全重合的。
3.国有产权:国家按可接受的政治程序来决定谁可 以使用或不能使用这些权利,个人才能排斥他人行 使权利。
根据对象的性质,产权可以分为物质产权、知识 产权、人力资本产权;根据存在形态,产权还可以 分为实物形态产权、价值形态产权。
表8-3 养牛人需要赔偿时成本明细
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引言新制度经济学是对主流经济学的新兴流派,其基本观点是经济行为者与制度之间互动的重要性。
产权理论作为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支柱之一,探讨了产权在现代经济制度中的作用和属性,认为产权变迁是经济制度变迁和经济效率提高的重要动因。
本文将介绍产权的定义、分类及其在现代经济制度中的作用。
产权的定义产权是指对经济物品或资源的控制权或支配权,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支配权和许可权等。
产权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之一,它与资源配置和收益分配密切相关。
经济活动无论是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都离不开产权的约束和规制。
产权的分类产权可以按照属权者、资源性质、产生方式、使用方式和应用对象等方面进行分类。
1.按属权者分类:•私有产权•政府产权•公有产权•集体产权2.按资源性质分类:•自然资源产权•人力资源产权•知识产权•资本产权3.按产生方式分类:•创造性产权•转移性产权•附着性产权4.按使用方式分类:•产权的授权使用•产权的合作使用•产权的控制使用5.按应用对象分类:•生产要素产权•商品与服务产权•生态资源产权产权的作用产权是现代经济制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在市场经济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产权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产权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主要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而产权是市场交易的重要依据,不同的产权关系决定了不同的资源配置结果。
私有产权所形成的产权关系使资源的使用者对自己的资源承担责任,同时对资源收益享有所有权。
在产权明晰、权责分明的制度下,资源的配置优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 产权在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知识产权是创新的重要保护机制,它刺激了人类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现代经济制度中,专利法、版权法等法律法规的出现,鼓励了知识创新和产业升级,促进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3. 产权促进了财富的创造和积累产权关系的形成保护了企业的利益,鼓励企业进行创新和投资,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了财富的创造和积累。
《新制度经济学》教学课件—第3章 产权理论
3.1 产权的起源与产权的功能
3.1.1 产权的起源
1. 产权的内涵
• 一个被罗马法、普通法以及现行的法律经济研究者认同的产 权定义为: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 在以及关于它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 。产权制度是一系列用来确定每个人对于稀缺资源使用时的 地位和社会关系的规定或行为准则。
• (4)资源配置功能。产权的资源配置功能是指产权安排或 产权结构直接形成资源配置状况或驱动资源配置状态改变或 影响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产权的资源配置功能主要有:第一 ,相对于无产权或产权不明晰状况而言,设置产权就是对资
3.1 产权的起源与产权的功能
3.1.2 产权的功能
2. 产权的多重功能
源的一种配置。第二,任何一种稳定的产权结构,都基本上形 成一种资源配置的客观状态。第三,产权的变迁意味着资源配 置状况的改变。第四,产权状况影响资源配置的调节机制。
产权理论。 • 5. 运用产权理论解释生活中的“公地悲剧”现象。
第3章 产权理论
➢ 本章介绍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产权是一种社会工具 ,具有节约交易成本的功能。
➢ 本章的安排如下:第一节介绍了产权的内涵、起源及其功 能;第二节分析了“公地悲剧”与大名鼎鼎的“科斯定理”;第 三节介绍了巴泽尔与阿尔钦的产权理论;第四节则重点介 绍了德姆塞茨和奥斯特罗姆对产权理论的贡献。
3.1 产权的起源与产权的功能
3.1.1 产权的起源
2. 产权的起源与演化
•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索思坦·凡勃伦在一 篇题为《所有权的起源》的论文中,从演化的视角论述了所 有权观念是如何在人类社会中生根发芽的。凡勃伦关于产权 起源的分析,是基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分析,而不是纯粹的 技术分析。
第三讲产权 新制度经济学
产权
产权的含义 产权的形式 产权的特性 斯定理 产权界定
国彦兵:新制度经济学
1
产权的含义
产权是制度经济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产权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制度经济 学派中不同的人对产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 是不一样的
从内涵 界定
从外延 界定
国彦兵:新制度经济学 10
那么谁能够判断那个损害更大呢?政府办不到, 只有通过市场,方式就是明晰产权。 污染权就是一种产权,只要产权明晰,问题就可 以得到解决,而不管把产权界定给谁 如果把污染权界定给工厂,那么居民可以选择搬 走,或者出钱让工厂搬走或安装排污设备,在这 些方案中居民会选择成本最小的 如果把污染权界定给居民,那么工厂可以选择搬 走,或安装排污设备,或出钱让居民搬家,它也 会在各种方案中选择成本最低的
产权的内容
所有权:法律概念,表明某人对某物法律上的占有 使用权:就是实际使用、享用其使用价值的权利 处置权:指处置物品的权利 收益权:享有该物品带来的收益的权利
产权就是包括上述各种权利的 “权利束” 这些权利是可以 分割的
问题:在这几种权利当中那一种最重要?
国彦兵:新制度经济学 4
产权界定
由市场界定:讨价还价
由企业界定:横向一体化
由政府界定:法律手段
国彦兵:新制度经济学
14
国彦兵:新制度经济学 11
不管是把污染权界定给谁,结果都会是一样的, 人们都会选择成本最小的方式,即社会效益会 实现最大
这就是科斯定理:如果交易成本为零,那么无论 产权如何界定,市场机制都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 配置
国彦兵:新制度经济学
12
新制度经济学私有产权共有产权事物产权明确归个人所有的的是私有产权没有明确归自然人个人所有或由多人共有的为公有产权他可以将这些权力同其它附着了类似权力的物品相交换也可以通过自由合约将权力转给别人他对这种权力的使用不应受到限制某人对一种资源行使权力时并不排除他人行使同样的权力区有产权在个人之间完全不可分或完全重合
新制度经济学之产权理论
含的产权会进入决方式,并通过对 行为的这一效应影响到资源的配置、产出的构成和 收入的分配等。
五、产权的属性
1、排他性 排他性是私人产权的决定性特征。要确定人们
之间的权利,就要确定排他性,说明对产权的独占 和垄断。 2、可分割性
可分割性要求一束产权能被分开,使不同需求 和知识的人们能够将不同的权利行使到最有价值的 用途上,创造最大的收益。
3、可转让性 可转让性是指产权从一个主体转移到其他主体
的特性。产权的可转让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具 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张五常曾经说过,“产权的可 转让性确保了使用是最有价值的。” 4、明晰性
明晰性是产权的基本要求,是指不同产权或不同 主体的产权,之间边界应尽量明确,相互的权责利 划分清楚。
5、安全性 安全性是指人们对产权的拥有和延续的保障性。
八、科斯定理
(一)庇古在福利经济学的研究 在存在外部性时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不一致,
比如引进造纸厂对当地村庄河流的污染,庇古主 张为了使社会收益最大,通过国家行为比如收税, 改善这种状况。 (二)科斯对庇古税的反驳
科斯认为,对产生外部性行为的主体征税, 甚至追究其法律责任,这样来解决外部性的方式 是不对的,因为庇古税会给对方带来损失,产生 外部性。
成
益在边际上达到相等时(也 就是均衡时)才会产生。
影
要素和产品相对价格的长期变动
响
产
排他性费用
权
形
人口压力
成
的
资源的稀缺程度
因
素
技术
七、产权的保护
产权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是人的权利的 基础,也是社会道德的基础。从产权的属性和功能 来看,产权对激励人们创造财富和优化社会资源配 置,促进社会开拓进步,具有重大推进作用。因此, 建立有效的产权保护机制显得至关重要。
新制度经济学产权
新制度经济学产权一、产权的概念何为‚产权‛?各个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不同的概念。
新制度经济学创始人之一、美国经济学家阿尔钦指出:‚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品的使用的权利。
‛。
他不仅把产权看作一种权利,而且更强调产权作为一种人们对资产的排他性的规则,是形成并确认人们对资产权利的方式。
E〃吕菲博腾和S〃佩杰维奇则从分配的角度定义了产权,指出:‚产权不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于物的存在和使用引起的人们之间的一些被认可的行为性关系。
产权分配格局具体规定了人们那些与物相关的行为规范,每个人在与他人的相互交往中都必须遵守这些规范,或者说必须承担不遵守这些关系的成本。
这样,社会中盛行的产权制度便可以被描述为界定每个人在稀缺资源利用方面的地位的一组经济和社会关系。
‛H〃德姆塞茨把产权看作:‚产权包括一个人或其他人受益或受损的权利……产权是界定人们如何受益以及如何受损,因而谁必须向谁提供补偿以使他修正人们所采取的行动。
‛即在德姆塞茨看来‚产权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引导人们实现将外部性较大地内在化的激励。
‛美国经济学家费希尔给产权的定义:‚产权是享有财富的收益并且同时承担这一收益相关的成本的自由或者所获得的许可—产权不是有形的东西或事物,而是抽象的社会关系。
‛这个定义里包含了产权的四个主要内涵,即产权表现对财富收益的享有;产权是承担相应成本的义务;产权有‚许可‛的约束和保障;产权是抽象的社会关系。
尽管由于产权学派研究产权问题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不同,他们对产权给出了不同的概念,但是他们都认为:产权是财产的权利,是包括财产的使用权、支配权、收益权、处臵权等在内的一个‚权利束‛;都强调产权是一组行为性权利,是界定人们行为关系的一种行为规则;他们都把产权视为人们对物的使用所引起的相互关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人对物的关系:产权的核心是规范人们之间的行为关系,帮助人们形成合理预期,如德姆塞茨在《关于产权的理论》一文中指出:‚产权是一种社会工具,其重要性就在于事实上它们能帮助一个人形成他与其他人进行交易的合理预期。
第三章 产权为何重要 《新制度经济学》PPT课件
3.5 产权的转让
• 科斯定理中的转让或交换 • 阿尔钦:比较优势、分散风险、退出权的
作用 • 德姆塞茨:外部性影响最小化 • 波斯纳:资源使用效率 • 张五常:资源价值最大化与有效利用、日
本明治维新的成功、香港的土地
3.6 产权的保护
• 波斯纳:保护的作用 • 保护的方法:自我保护与国家保护
股权设计的重要性
• 老板不懂股权,如同埋下地雷。 • 马云通过股权锁定18罗汉,成就了阿里神话!阿里巴巴的成功
告诉我们:股权可以吸引人才(蔡崇信);股权可以留住人才 (18罗汉);股权可以融资(孙正义 );股权可以打开市场 (与雅虎合作);设计股权可以控股(马云不到10%却有控制 权) • 股权的激励作用:规范员工行为,提高企业凝聚力;解放老板, 业绩倍增;平衡股东关系功臣退出;人才战略梯队,吸引人才; • 股权的五条生命线:67%老板有完全控制权;51%老板有相对控 制权;34%老板有一票否决权;20%界定同业竞争权利;10%可 以申请解散公司。 • 企业不懂股权设计的8大痛苦:哥们变仇人;同床异梦,同室操 戈;养大儿子叫别人爹;竞争对手挖墙脚;团队工作效率低; 融资难题;影响上市;无法做大。
• 案例:文物的产权、土地的产权、骚扰权(男女的人权 不一样,“我能骚,你不能扰”,但不能滥用)、校园 权、路权、香港《禁止蒙面规例》
• ,小费的例子
案例:法律中的同居权
• 当前,未婚同居的现象越来越多,民法典是否会做出相应规定?对此, 臧铁伟称,早在2001年修改婚姻法的时候立法机关就注意到这个问题, 当时法律中针对其中事实婚姻的问题作了规定,“未办理结婚登记应 当补办登记”,即针对未婚同居中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应该通过补 办结婚登记的方式来解决,不能简单地一律宣布为无效婚姻。对此最 高人民法院也有相应的司法解释。 但他强调,对于其他形式的同居,现行法律暂未作出明确的规定,现 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也维持这一做法。主要有如下考虑:一是随着人 们观念的变化,未婚同居在一些地方为一部分人所接受,但是在整个 社会上还远未形成共识。如果法律上对同居制度予以认可的话,将会 对现行的婚姻登记制度形成较大的冲击。二是因为同居的情况和原因 都比较复杂,法律难以作出统一的规定,如果这样规定也不一定有利 于保护相关当事人的合法利益。三是考虑未婚同居涉及到诸多法律问 题,比如财产分割、抚养权等,对大多数的问题现有不同意见,还未 达成共识。所以从目前情况看,法律上明确规的公地悲剧:效率论 • 德姆塞茨与昂贝克:强权占有论 • 埃格逊的综合(1990):天真产权理论 • 专有权为什么没有出现:排除成本、内部
新制度经济学讲义(张卫东)第三章产权经济学
由于我国各级地方政府的地方财政没有自主权,土地出让金可以一次性给地方政府带来巨大的财政收入,由此 造成了地方政府想方设法出售土地来增加财政收入的短期行为。 土地出让金是将70年的土地租金一次性收取,这就造成了各地财政收入在时间上的分配不公,地方政府只考虑 自己执政时期的收入而不会去考虑下几期政府的收入,实质上是严重减少了未来政府的财政收入。 土地出让金一次性带来的巨大收益使得一些地方出现了土地"寻租"行为,在竞拍中,上下串通,大做手脚,这 不仅严重干扰了房地产市场的秩序,也造成了国有财产的严重流失。 问题的严重性在于,随着近年来房价的炒作,土地出让金的竞拍价年年上涨,动辄一块地就拍卖出十几二十亿 的高价,人们不禁要问,这么高的房价其实就是由于土地出让金越拍越贵,而土地出让金中是否已包括了相当 部分的物业税?
专栏3-1 物业税该不该收?
谢百三:没土地产权,征物业税在道理法理上说不通 近期房价飞涨,人们对物业税又牵念议论起来。所谓物业税,又称地产税,是对土地、房屋等不动产征收的一种财产税。从理论上说,物业税是一种财产税,是针 对国民的财产所征收的一种税收。物业税是政府以政权强制力,对使用或者占有不动产的业主征收的补偿政府提供公共品的费用。全世界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征收 物业税,其中大部分是欧美发达国家,其余国家则未开征此税。 我国物业税该不该征,一个关键问题是,我们拥有的物业是我们的财产吗?土地出让金这么高,它是个什么性质的东西,是否已是物业税一部分了?能否处理物业 税与土地出让金之间的关系,对于物业税应否开征至关重要。
产权的另一种分类是把产权分为绝对产权和相对产权。 绝对产权既包括所有有形物体的产权,也包括版权和专 利等无形的权利;相对产权则是指所有者只能对一个或 多个确定的人行使的权力,,就是一种相对 产权。 这些产权概念主要是立足于法律和习俗,经济学家们从 经济的角度对产权的定义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
新制度经济学课件 第3章 产权理论
二、经济管制的实际效果
一项不利于产权完备的产权制度,如价格控制,往往会导 致坏的经济后果,原因在于产权往往以复数的形式出现, 并且随着合约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只要政府不能做到全知 全能,限制产权的合约就是不完全的,被管制者就可以通 过反应性调整来减少管制带来的收益耗散。
三、产权制度与国家竞争力
有效的产权保护制度是一国经济增长从而竞争力的重要源 泉之一。 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西方世界兴起的原因。
对于非稀缺资源,个人可以通过对这些资源的实际使用配 置资源,有无产权无关紧要;对于稀缺资源,通过配置产 权可以提高效率。
第五节 产权制度与经济结果
一、企业产权制度与企业经营绩效
公有制企业产权模糊的部分原因在于,国有和集体企 业不仅要从事商业生产活动,还要承担社会功能;不 仅是企业单位,还是政府部门。 国有企业低效的另一个原因是委托代理关系过于复杂 而产权分散的分工好处不足以弥补其产生的巨大的交 易成本。 私营企业的好处在于简单的委托代理关系和清晰的产 权产生的巨大的激励作用。
3、公有产权与过度拥挤
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能够由私有产权得到满意的控制。公 有产权会产生两种情形:一是资源的过度使用,二是资源 的使用不足。
权利的配置通常可以用来解决过度拥挤问题。
三、德姆塞茨的产权思想
1、产权及其作用
可以自由议价的交易就是两束产权的交换,商品的价值反 映的不是物品的价值而是财产权利的价值。
产权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于它能帮助交 易双方形成一个稳定合理的预期。其次,产权可以有效地 引导人们实现将外部性全部或者部分内在化。
2、所有制问题
产权不可以完全清楚地界定。(所有制残缺)
对人们实施专门的所有权的能力的制约,会导致他们在更 大的程度上依赖于企图使效用最大化的边际替代调整。
第三讲 产权的基本理论
第三讲产权的基本理论(2课时)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主要阐述作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基本支柱的产权理论。
通过学习,要掌握传统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有关产权理论的论述以及产权在制度变迁中的功能。
第一节产权的涵义、内容与形式一、产权的涵义二、产权的内容三、产权的形式第二节产权的属性与功能一、产权的属性二、产权的功能第三节产权的起源与保护一、产权的起源二、产权的保护第四节资产的属性与产权安排一、私人物品的产权安排二、公共物品的产权安排三、俱乐部物品的产权安排四、动产与不动产的产权安排讨论:公共资源的悲剧第一节产权的涵义、内容与形式[鱼的故事]鱼:一种会游动的“财产”陆地上的“野生河鱼”的命运:滥捕对象家养鱼的故事塘鱼、稻田养鱼海鱼又如何?美国西海岸华盛顿州海滩“三文鱼”案例[问题与思考]为什么野生河鱼、家养与人工养鱼、海鱼的命运有如此大的区别?滥捕鱼的和养鱼的可能是同一个人,为什么行为会大不一样?是道德问题还是其他?进而思考所有没有明确具体所有者的财产、资源的命运和后果将如何?有没有办法使得小偷、盗窃绝迹?如果有,这个办法将导致什么后果?为什么公用的东西最容易损坏?为什么有滥捕、滥伐、滥垦、滥采、滥用等现象?其结果又如何?一、产权的涵义产权涉及到产权的享有者,即产权的主体,产权的客体,非产权主体。
产权的实质是界定产权主体与非产权主体对产权客体的关系、权利和义务。
产权主体享有产权,非产权主体就有尊重、不予侵犯的义务。
产权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V3,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P.1101.。
)(1)Alchian定义“产权”:“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
” (“A property right is a socially enforced right to select uses of an economic good” )。
制度经济学课件 第三章产权理论
整理ppt
3
(一)作为客体的财产
约翰·洛克认为财产是一种自然和技术的产物,是 已经物化的劳动
若财产单纯的指已经物化的劳动,那么:行窃和 战争也是一种劳动,如何区分采集果子的劳动和 偷窃果子的劳动呢?
财产是一种公众认可的产物,反映了一种社会关 系,是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人对物 的排他性占有关系
整理ppt
9
案例2
张三从其父亲那里继承了一个农场,张三把大部 分土地卖给了房地产开发商,自己仅保留一块被 称为“沼泽”的土地用于养鱼和放鸭。过了几年, 附近的土地价格上涨,于是张三就准备把“沼泽” 放水排干,把它开垦成一块居住地。然而当地某 著名大学的生态学家认为张三的财产是保持当地 生态平衡的一部分,建议城市管理委员会通过一 条法令禁止任何排干“沼泽”地的做法。张三为 了保护其变动财产的权利开始上诉,结果起诉没 有成功,张三转而要求法院勒令市政府以市价收 购他的“沼泽”地,也没有成功。
将产权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基本范畴纳入到经济分 析之中,源于科斯对“交易费用”的研究。
与法学上的产权范畴相比,经济学上的产权的内 涵和外延都要宽泛得多,它更强调产权制度与个 人经济行为的内在联系,更重视产权制度对行为 主体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整理ppt
8
(一)关于产权的几个案例
案例1 甲公司耗资12500万美元设计、发射和维修一颗
整理ppt
14
1.内涵界定
从内涵上对产权概念进行界定,就是要对产权的本 质特征进行揭示。
菲吕博顿和配杰威齐:对于产权概念“要注意的中
心点是,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
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
认可的行为关系。……产权安排确定了每个人相应
新制度经济学课件-第3讲-产权
27
第二节
产权的功能
• 产权的功能源于资源的稀缺性 • 一、激励和约束功能
– 如果经济活动主体有了界限确定的产权(不管 什么产权,数量有多少),就界定了他的选择 集合,并且使其行为有了收益保证或稳定的收 益预期。这样,其行为就有利益刺激或奖励。 – 奖励功能与约束功能是相辅相成的。约束是一 种反面的奖励。产权关系既是一种利益关系, 又是一种责任关系。从利益关系说是奖励,从 责任关系说则是一种约束。
15
产权的内涵
• (2)使用权
–使用权是指产权主体使用财产的权利。财 产使用的三种情形: • 使用而不改变其原有形态和性质。
• 部分改变其形态,而根本性质不变。
• 完全改变,甚至使其原有形态完全消失, 转换成其它的存在形式。
16
产权的内涵
(3)用益权 财产的用益权是指获得资产收益的权 利。 (4)让渡权 让渡权是指以双方一致同意的价格 把所有或部分上述权利转让给其他人 的权利。
案例2
小村庄的故事
在赣北的某个山区有一个十几户人家的 小村庄。它坐落在山沟中,一条清澈的溪水 由西至东缓缓流过。两旁的高山郁郁葱葱, 一年四季生机勃勃。在“文革”期间,这个 村庄只是当地人民公社下属的一个生产大队。 1978年以后,改革春风吹大地,这个小村庄 也开始进行农业生产制度的改革,实行家喻 户晓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包产到户, 包干到户。
• 产权交易:买卖行为实质上就是商品的所有权与 货币的所有权的交换。即交易行为本身就是产权 的交易,这是一种广义的理解;狭义的理解是特 指的,如企业的买卖(兼并)、股票的买卖、房 地产的买卖、生产要素的买卖等等。 • 产权中的任何一项权利都是可交易的,不可交易 的产权不是真正的产权,这包括产权的买卖、产 权的转让等等。 • 产权的可交易性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