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

合集下载

什么是艺术概论

什么是艺术概论

绪论一、什么是艺术概论?《艺术概论》是以人类社会的一切艺术现象为研究对象,阐明其性质、特征及基本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具体地讲,它涉及艺术的发生发展、艺术家、艺术作品、创作过程、艺术风格、艺术欣赏、艺术批评、艺术市场等。

它是艺术理论家从一定的立场出发,在一定的艺术理论指导下,对诸如艺术本质、艺术现象、艺术创作、艺术批评等予以深入地分析、研究和理性的思考结晶。

其目的是指导艺术家的艺术实践和促进艺术的良性演进。

《艺术概论》属于艺术学的范畴。

所谓艺术学是指有系统性地研究关于艺术的各种问题的科学。

其主要内容包括:艺术概论、艺术史、艺术批评三方面。

它是近世新兴的一门学科。

《艺术概论》既是一门具有系统综合性和开放性的艺术理论课程,又是准备踏入神圣艺术殿堂的人和高等学校艺术专业学生的一门共同的艺术基础理论的必修课。

二、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艺术理论是以各门艺术的普遍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具体地说,艺术理论要综合地研究、考察人类社会的一切艺术现象,探索和揭示各种艺术现象共有的普遍规律,主要是研究各种艺术现象的共性问题,艺术的基本原理和概念范畴问题。

这里需要明确两点:一是艺术理论与艺术史、艺术批评的关系;二是艺术理论与部门艺术理论的关系。

第一,艺术理论并不具体地描述艺术发展的历史和艺术历史上的各种思潮流派,也不具体地研究和评价某个艺术家、某件艺术作品或某个艺术派别.因为那是艺术史和艺术批评的任务。

艺术理论在论述或论证中,也会借用艺术史和艺术批评的研究成果,涉及一些个案如具体的艺术家、作品或流派,但都是作为论据而提出的。

艺术理论要阐明的是艺术的本质、特征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

可以说,艺术理论是研究艺术普追规律的一门学科。

第二,各门类的艺术现象如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与戏曲、电影与电视等,都是艺术理论的研究对象。

但艺术理论并不专门研究某一部门艺术,而是研究各个部门艺术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

它虽然也要研究各部门艺术本身的特点,却并不把某一种艺术现象如诗歌的节律、雕塑的材质、音乐的表演等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这个任务要靠部门艺术理论来解决,加文学理论、美术理论、音乐理论等。

艺术概论整理知识点总结

艺术概论整理知识点总结

艺术概论整理知识点总结一、艺术的定义1. 艺术的概念艺术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再创造,通过表达艺术家的内心情感和审美追求来实现创造性活动。

它是一种语言,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传达思想和情感,是一种文化的表现方式,可以反映出时代和社会的特征。

2. 艺术的分类- 形式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等,主要以形式和结构的美感为主。

- 表现艺术:包括舞蹈、音乐、戏剧等,重在表现情感和意境。

- 应用艺术:包括工艺品、设计等,以实用性和美感兼备为主。

二、艺术的发展历程1. 古代艺术- 古埃及艺术:以神话故事为主题,墓室壁画和金字塔雕像等为代表。

- 古希腊罗马艺术:以人物雕塑和建筑为代表,追求美的完美和和谐。

2. 中世纪艺术- 以宗教为主题,建立了大量的教堂和修道院,绘画和雕塑刻画了宗教故事和圣徒形象。

3. 文艺复兴- 15世纪至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兴起,启发了欧洲艺术的新风貌,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大师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

4. 近现代艺术- 工业革命以后,艺术逐渐向非传统的方向发展,出现了印象派、表现主义、抽象艺术等新的艺术形式,现代主义艺术和后现代主义艺术也相继兴起。

三、艺术的要素1. 艺术的形式- 线条、色彩、形状、结构等视觉元素,以及音乐的旋律、和声、节奏等听觉元素都是艺术的形式要素。

2. 艺术的内容- 人物、风景、静物等主题内容,主要表现在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上。

3. 艺术的风格- 在艺术的发展中,艺术家会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例如梵高的后印象派风格、毕加索的立体派风格等。

四、艺术的审美1. 艺术的审美性- 艺术作品通过具体的形式和内容,引发人们审美情感,让人产生美的享受和赏识。

2. 艺术的审美功能- 艺术作为审美的媒介,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思想和灵感,给人以美的满足和精神抚慰。

3. 艺术的审美标准- 人们对艺术作品的审美评价是主观的,而且因人而异,但也有一些普遍的标准,比如情感真挚、形式美观、内涵丰富等。

艺术概论(全)

艺术概论(全)

艺术的本质:1.“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柏拉图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

黑格尔美学思想核心“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2.“主观精神说”。

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

他强调艺术创作中,天才的想象力与独创性,可以使艺术达到美的境界。

3.“模仿说”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发展到后来,更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

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

他首先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从而也就肯定了“模仿”现实的艺术真实性。

4.“再现说”车尔尼雪夫斯基从他关于“美是生活”的论断出发,认为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是对客观现实的“再现”。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基本论点是艺术反映现实,但他所理解的现实生活,不仅包括客观存在的自然界,而且包括人们的社会生活,使其更加具有深刻的社会内容。

艺术的特征:1.形象性,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生活的特殊形式①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②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③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2. 主体性,艺术要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但这种反映绝不是单纯的“模仿”或“再现”,而是融入了创作主体乃至欣赏主体的思想情感,体现出十分鲜明的创造性和创新性。

因而,主体性作为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体现在艺术生产活动的全过程①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②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③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3. 审美性,从艺术生产的角度来看,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以下两个条件:其一,它必须是人类艺术生产的产品;其二,它必须具有审美价值,即审美性。

正是这两点,使艺术品和其它一切非艺术品区分开来。

①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

②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

③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艺术概论(完整)

艺术概论(完整)

玫 瑰 花 窗
(三)美的对象 1、与人的感性知觉,适合; 2、与人的心理情感,同构; 3、与人的目的、愿望、理想,同一。
(四)美与自然
美的欣赏就是将自然加以艺术化,
即人情化和理想化。
“世界上缺少的不美的事物,而是
发现美的眼睛”。
(五)美与社会 社会美的范畴极为广阔,除了人们
与邪恶的斗争、生活过程、行为事业, 以及各种物资成果、产品以外,还包括 历史的废墟、传统的古迹等等。

2、审美特征

3、情感特征
二、什么是艺术美
❖ 艺术美是人类对现实美的全部感受、理 解的加工和提练。
❖ (一)从创作角度: ❖ 艺术美是艺术家进行审美创造的结晶。
❖ (二)从欣赏的角度: ❖ 艺术美是满足人们审美心理需要的
最有效的消费对象,也是欣赏者们 进行审美再创造的起点。
三、艺术美在何处
(一)形象性是艺术美的一般表征:
❖ 5、离不开美育与艺术教育:

心灵不断厚实;

情感不断丰富;

情操不断升华。
❖ (三)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

1、注意;

2、感知;

3、联想;

4、想象;

5、情感; 想


6、理解。
❖ (四)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
❖ 1、艺术鉴赏中的审美直觉:

获得最初的审美愉悦。
❖ 2、艺术鉴赏中的审美体验:

获得心灵的审美愉悦。
❖ (1)将艺术形象转化为自身的生命活动;
❖ (2)用自己的全部人生去体验艺术形象。
❖ 3、艺术鉴赏中的审美升华:

获得精神人格层次上的审美愉悦。

艺术概论的内容

艺术概论的内容

艺术概论的内容
艺术概论是学科名称,通常涵盖以下内容:
1. 艺术的定义和历史:介绍艺术的定义,艺术的起源,艺术的种
类和特征,以及艺术的历史发展。

2. 艺术形式:包括绘画、雕塑、摄影、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文学等艺术形式的特点、功能和发展历程。

3. 艺术作品:介绍各种艺术形式的代表作品和艺术家,包括绘画、雕塑、摄影、建筑等。

4. 艺术技巧和策略:介绍艺术家使用各种技巧和策略来表现自
己的艺术特点,包括构图、色彩、笔触、造型等。

5. 艺术和社会:介绍艺术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包括艺术在文化、教育、娱乐和历史等方面的作用。

6. 艺术和文化:介绍艺术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包括艺术在文化中
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以及艺术对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7. 艺术的未来:探讨当代艺术的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数字
艺术、社交媒体艺术、再生艺术等。

艺术概论是一门基础课程,可以帮助人们对艺术有一个全面的理
解和认识,为进一步学习艺术提供有益的指导。

(完整版)艺术概论 第一章

(完整版)艺术概论 第一章

第二节
艺术的认识本质
2.艺术与哲学的区别
哲学在本质上是寻求真理的,在追求真理或真 实性上,与宗教完全不同,而与艺术相同或相似。 但在“掌握世界的方式”上,哲学与艺术迥异。
第二节
艺术的认识本质
一.艺术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
(一)艺术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 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实际上就是对社会生活、 对世界的一种认识。 (二)艺术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
第二节
艺术的认识本质
1、艺术与宗教的区别 宗教的“掌握世界的方式”或反映社会生活的
途径,主要是通过“佛”、“菩萨”、“上帝”、 “真主”等虚幻的观念,颠倒实际的。 艺术的方式是真实地认识世界和反映社会生活,真 实性是艺术的生命。一切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有一定 的真实性。
主观感情色彩强烈,诗书画有机结合
• “扬州八怪”:汪士慎、黄慎、金农、高 翔、李鳝、郑燮、李方膺、罗聘
马和林 《扬州八怪》
黄慎 《福到眼前》
高翔 《山水图》
希腊艺术
第一节
艺术的社会本质
(三)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艺术、文学、宗教、哲学等等在各种不同的意识 形态中,是“更高的”、“悬浮于空中的”“更远离 物质经济基础的”特殊的意识形态。而政治、法律及 道德属于艺术等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之间的“中间环 节”。
第一章 艺术本质论
注:文本框可根据需求改变颜色、移动位置;文字可编辑
第一节
艺术的社会本质
人类不仅创造了艺术,能够欣赏艺术,还渴求洞察艺 术的全部奥秘,揭示艺术的本质,发现把握艺术发展的 规律,从而进行真正的创作与欣赏.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特殊的精神生 产形态,通过生产实践活动,反映从物质世界到精神 世界、从生产关系到思想关系的人类的全面的社会生 活,创造美的精神产品,满足人类精神上的审美需要。 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

艺术概论

艺术概论

第一讲艺术何为——艺术的本质艺术何为——艺术的本质一、艺术史上对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1、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代表人物:柏拉图——理式世界第一性,感性世界第二性,艺术世界第三性。

现实世界是理式世界的摹本,艺术是摹本的摹本。

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仍属客观唯心主义,但有辩证法思想)2、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代表人物:康德——艺术是作家艺术家的天才创造物尼采——人的主观意志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主宰,历史发展的克罗齐——艺术就是直觉和表现。

弗洛伊德——艺术是被压抑的欲望借幻想而得到满足3、模仿说(或再现说)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和再现代表人物:德谟克利特——”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

”亚里士多德——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

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

“任何事物,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

”——《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1953)25岁二、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明确提出“艺术生产”概念1. 首次从生产实践活动出发来考察艺术问题2. 首次把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3. 首次把人本质规定为自由自觉生产活动这在美学史和艺术史上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创举“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与特性1.艺术的起源离不开人类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

2.艺术既是对生活反映,又凝聚艺术家思想情感第二,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了两种生产不平衡关系理论1.是某些艺术类型兴盛发生在物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阶段如古希腊神话和史诗2.是两种生产发展水平并不是呈比例的。

如19世纪的俄罗斯文艺繁荣,却经济相当落后还残存有农奴制第三,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

艺术概论

艺术概论

什么是《艺术概论》:是一门研究艺术活动基本规律的学科,是阐述艺术的基本性质、艺术活动系统以及艺术种类特点的科学体系。

《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艺术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原理、范畴、原则和方法等。

艺术概论的研究方法1、首先是历史哲学的研究方法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

(正确的哲学观念)2、其次,参与性的研究方法运用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研究艺术活动的实践与发展。

3、纵向性与横剖性结合的综合性研究方法运用艺术学科特有的研究方法,研究艺术领域的各种问题。

艺术概论的学习目的1、可以建立系统、科学的艺术观2、可以知道艺术家或艺术工作者的创作实践3、可以知道我们对作品的欣赏与评论4、可以知道我们对部门艺术理论及艺术史的学习与研究。

第二讲艺术的基本性质什么是艺术艺术,系借助于富于情感的形象塑造或意绪的渲染,真实地反映现实或精神生活,并表白作者审美理想的一种特殊社会意识形态。

艺术包括的的范围从广义上讲:艺术包括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

从狭义上讲:艺术则专指文学以外的其它艺术部门,(将文学与艺术并列起来,合称为文艺)。

对于艺术本质地探寻,归纳起来大致有几种说法?(1)认为艺术是创作主体情感的传达和心灵直觉的表现。

较之情感表达的艺术本质推向极端的一种说法是“主观精神说”,其代表人物是:克罗齐、克林伍德、(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祖康德)。

(2)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生活的摹仿和再现,即“模仿说”或“再现说”。

其代表人物是: 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

(3)“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具代表性人物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德国古典美学集大成者黑格尔(4)认为艺术的本质是“有意味的形式”。

具代表性人物是:英国著名艺术批评家克莱夫.贝尔和罗杰.弗莱艺术的本质是指艺术这种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艺术这一事物同其他事物如经济、政治、道德、哲学、宗教等的内部联系。

艺术的本质包括艺术的社会本质、认识本质、审美本质。

艺术概论

艺术概论

艺术概论第一节艺术的起源一、模仿说▪德利谟克特说:“在许多重要事情上,我们是模仿禽兽,做禽兽的小学生的。

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

”二、游戏说这种说法认为,艺术活动或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另一方面是人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实际效用、没有功利目的的活动中,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

斯宾塞又进一步发挥和补充了“游戏说”。

斯宾塞强调,“游戏’’的主要特征是没有实际的功利目的,它并不是维持生活所必需的活动过程,而是为了消耗肌体中积聚的过剩精力,并在自由地发泄这种过剩精力时获得快感和美感。

三、巫术说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艺术起源于“巫术”的理论逐渐兴起四、表现说▪汉代《毛诗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苏珊·朗格提出艺术就是人类情感的表现形式、符号五、劳动说这种学说认为,艺术既不单纯是一种本能,也不仅仅是为了纯粹实用的目的,而是两者的结合。

“劳动说”就是这种学说的一种表现。

三、艺术发展的不平衡艺术的发展并不是线性均速发展的,在有的时期可能发展迅猛,而也有的时期则停滞不前,这即是艺术发展的不平衡艺术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

有时动荡不安的社会生活和较少约束的思想氛围给艺术家提供了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背景和自由的创作空间,从而出现某些艺术的繁荣。

艺术发展的不均衡在艺术内部表现为不同艺术门类发展的不平衡。

四、继承与创新对艺术发展的重要性艺术发展除了与时代、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因素有关外,还有其自身继承与创新、吸收与借鉴等内部的原因。

就艺术发展的总体而言,继承与创新、吸收与借鉴是艺术发展的主要方法,而且许多艺术门类的发展常常是多种方法并用。

从继承的方式看,后代艺术对于前代艺术的继承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

从艺术创新角度看,创新是艺术发展的内部因素,没有创新因素的艺术是没有活力的。

艺术概论

艺术概论

1、艺术:艺术是人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具、运用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物质与精神,审美对象与主题心灵,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情况下,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的特定成果。

2、艺术发生的历史过程:艺术发生的上限——人工性艺术发生的标志——形态性艺术发生的实质——审美性准艺术的发生时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艺术的发展发生在文明时代。

3、艺术起源于人类生产劳动4、A:艺术起源于模仿:徳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 B:艺术起源于游戏:席勒斯宾塞 C:艺术起源于巫术:爱德华.泰勒 D:艺术起源于表现艺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起源于原始社会人类以物质生产劳动为中心的社会实践活动。

5、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艺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艺术发展与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6、艺术的本质就是审美的艺术形态,和审美的精神生产形态,艺术的特征则是艺术构成因素与功能,艺术的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和创造性事艺术的最基本的特征。

几种观点:模仿说,亚里士多德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理念说,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古典哲学家黑格尔表现说,佛洛伊德“潜意识”表现说形式说,20世纪英国视觉艺术家克莱夫.贝尔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

7、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的特殊性便现在以审美为核心的,并且需要极大的发挥个人创造性的精神领域。

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艺术史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发展着的审美需要,实现人的精神价值的生产活动。

8、艺术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实质上是人类审美意识的物质形态化的集中体现。

9、艺术的功用是多元性的。

10、艺术功用分为审美功用,认识功用,教育功用,组织功用,心里功用和生理功用。

审美功用是所有功用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

其他功用都建立在审美功用的基础啊上。

审美功用——显现立美、培养美感、提高审美能力、增强艺术修养、使人爱美、懂美、欣赏艺术美、关照人生美认识功用——以美显真、启真、开拓人的视野、丰富人的知识。

教育功用——以美扬善、净化心灵、激励意志、涵养神思、崇尚道德、陶冶情感、培育和谐完美人性。

艺术概论

艺术概论

第一部分艺术本质论绪论艺术(学)概论的研究对象艺术(学)概论的主要内容学习这门学科的目的和方法一、艺术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1、艺术(学)概论的产生艺术学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科学。

艺术学的产生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艺术作品的产生;二是艺术理论的产生。

艺术作品——艺术理论——艺术学艺术学是艺术理论的科学体系。

2、艺术(学)概论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艺术学是研究艺术的本性及其一般规律的科学。

其研究对象包括两个方面:一、艺术的本性,即艺术的本质与特性,这是艺术学所要回答的首要问题;二、艺术的一般规律,包括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艺术作品构成的一般规律,艺术分类的一般规律,艺术接受的一般规律以及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等等。

艺术学的研究对象规定了它的主要内容:艺术本质论;艺术创作论;艺术作品论;艺术门类论;艺术接受论;艺术发展论等。

3、艺术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艺术学与哲学的关系是特殊与普遍的关系;艺术学与美学的关系是交叉的关系;艺术学与部门艺术学、地域艺术学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艺术学与思维科学、心理科学等相邻科学的关系是相互结合的关系,它们的相互作用构成了边缘学科。

二、艺术(学)概论的学习目的1、树立正确的艺术观2、树立正确的艺术创作的目的三、艺术(学)概论的研究方法1、以科学的世界观为指导⑴主观唯心主义不是研究艺术理论的科学的世界观。

⑵客观唯心主义也不是研究艺术学的科学的世界观。

⑶旧唯物主义也不是研究艺术理论的科学的世界观。

⑷只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才是研究艺术学的科学的世界观。

2、熟知广泛的艺术作品3、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艺术本质论艺术是什么?一、从现实生活来看,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是模糊的。

二、从艺术理论来看,对艺术本质的界定是多样的赫拉克里特、亚里士多德:艺术是自然的模仿。

达·芬奇:艺术是自然的镜子。

车尔尼雪夫斯基、别林斯基:艺术是生活的再现。

克罗齐:艺术是抒情的直觉。

马蒂斯:艺术是心灵的创造。

弗洛伊德:艺术是白日梦,是婴儿性欲本能的表现。

艺术概论完整版

艺术概论完整版

一、名词解释1 艺术想象:想象是艺术家在审美情感的驱动下,激活了大脑皮层的旧的暂时联系,将大脑中储存的生活表象分解、综合、移位、重组,构成新的联系,创造出新形象的创造性心理活动。

艺术想象:艺术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按照创作主旨的需要,在头脑中得来的有关的诸多表现,进行分解,从组,链接等加工,把实际上并不在一起的事物,从观念上把他们组合在一起,使之成为理想化的艺术,想想的创造能力。

2创作流派: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一些思想倾向、艺术观点和创作风格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的形成的艺术派别。

3艺术的本质:艺术是人借助于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具,借助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情况下,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艺术,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创造自身的活动。

4美术:传统意义上的美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它是指人们借助一定的工具和物质材料,利用平面或空间,创造出具有可视性的艺术形象,进而能给人以美感的客观对象,故它又被称为造型艺术。

5艺术评论:即艺术批评,是在艺术鉴赏的基础上,对艺术的探讨和分析,其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说,艺术批评包括对于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创造过程、艺术理论、艺术思潮等方面,进行客观性的探讨和分析。

狭义的艺术批评,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具体艺术现象的价值和意义,做出一定判断和评价的科学活动。

6共鸣:在直观感受和深入体验过程中,欣赏着的情感被深深地感染,甚至与作品中的情感水乳交融、产生忘我入迷、欢快异常的高峰体验。

7艺术的功用:艺术所具有的功能与作用,换句话说,就是讲艺术对人类及人类社会有什么实际的作用。

8浪漫主义创作方法:艺术家以奔放激情,按照理想的面貌表现生活的创作方法,基本特征是:创作的重心是追求理想,创造奇幻型的艺术形象和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

9艺术直觉:所谓艺术直觉就是在一定的艺术心理定式不知不觉的导向作用下对客观事物感知后不经过复杂的智力思考逻辑过程,而直接迅捷的把握事物的思维活动。

艺术概论

艺术概论

艺术概论学习目的:了解艺术的基础知识,认识艺术。

为以后的即兴评述、编讲故事和影视评论做好艺术的铺垫和指导。

第1节:艺术的概论、本质、特征、起源、功能和教育一、艺术的概论在讲艺术之前先说一下什么叫文艺?文艺和艺术到底有什么区别?所谓文艺是指文学和艺术的统称,属于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之一。

文艺分为四大类,一是语言艺术——文学,即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的统称。

二是造型艺术——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美术。

三是表演艺术,包括音乐、舞蹈、曲艺、杂技。

四是综合艺术——戏剧、电影、电视。

从这可以看出艺术只是文艺的一种,文艺包含艺术。

那么什么又叫艺术呢?可以从三个方面对起下定义。

从意识形态来讲是指通过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等;从一种创造性来说是指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从表面意义说就是指形状独特而美观的(其实艺术的意义迄今已有上百种)。

二、艺术的本质在中外的艺术史上,对于艺术的本质特征已从不同的角度和观点去探讨过的。

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或“再现说”这三种代表性观点。

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模仿说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发展到后来,更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的发展规律,但归根到底仍然离不开经济基础的决定和制约。

在这之中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则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它的成果构成了人类光辉灿烂的艺术文化宝库。

那么,“艺术生产”理论究竟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呢?1、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2、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两种生产(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3、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

艺术生产理论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作为一个完整的环节来研究。

艺术概论

艺术概论

第一篇艺术本质、特征、与功能一、艺术的本质1.关于艺术本质的传统观点主观唯心主义艺术观:艺术是艺术家的主观情感,心灵活动和本能欲望的表现。

客观唯心主义艺术观:艺术是对自然或现实的模仿、再现,人天生有本能的模仿欲望,人对模仿的事物感到天生的愉悦。

旧唯物主义艺术观:艺术是用感性形象来显现“绝对精神”,艺术必须蕴含某种真理或深层的精神内涵。

形式主义艺术观:艺术的价值仅在于作品的形式构成、艺术语言和物质媒介,同现实的内容无关。

2.马克思主义的艺术本质观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也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物;艺术是人类掌握世界的四种方式之一,它通过感性的形象来反映世界;艺术为着审美的目的,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的审美创造,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二、艺术的特征1.形象性:艺术必须借助形象来完成;艺术形象是感性的、直观的或可感知的;艺术形象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2.主体性: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欣赏都具有强烈的主体性。

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征,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3.情感性:艺术创造、艺术欣赏都具有冥想的情感性;艺术中的情感的几种表达方式。

艺术中的情感即审美情感,是一种无功利的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情感,情感在艺术活动的生成、创造与接受过程中均是重要的心理因素之一,同时情感又是艺术创造的基本元素。

情感性是艺术的又一基本特征。

在艺术活动中,情感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讲,一切艺术都是情感的艺术,没有情感也就没有艺术。

在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中,情感始终起重要作用。

不同类型的艺术活动,其情感与认识的比重也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在侧重叙事和再现的艺术样式中,其认识性特征较突出,而常常讲感情性因素潜沉在叙事的过程之中,在侧重抒情和表现的艺术样式中,则往往更加突出情感的外在表现,反而是作品的认识性任务潜隐深处,呈现为模糊地和多义的状态。

艺术概论

艺术概论

第一章一、艺术起源于人类物质生产劳动。

生产劳动实践是艺术发生的根本动力。

二、“准艺术”发生在狩猎经济做基础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四万年至三万年以前。

“准艺术”发生的标志是人体装饰、雕刻和岩画。

准艺术”的繁荣在原始农耕经济发展的时代,大约在七千年——五千年之间。

准艺术繁荣的标志是陶器的普遍创制。

文明艺术发生的标志是青铜器等金属艺术品的出现。

(P8)三、艺术是人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具,运用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物质与精神、审美对象与主体心灵,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情况下,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的特定成果。

(名词解析)四、艺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起源于原始社会人类以物质生产劳动为中心的社会实践活动。

五艺术是伴随着人类而形成的。

P7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主要学说1、艺术起源于摹仿: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摹仿说”肯定了艺术来源于客观的自然界和社会现实。

2、艺术起源于游戏:德国的席勒、英国的斯宾塞、谷鲁斯3、艺术起源于巫术:爱德华·泰勒、英国学者詹姆斯·弗雷泽、法国的雷纳克、美国的托马斯·门罗4、艺术起源于表现: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英国史学家柯林伍德、美国学者苏珊·朗格5、艺术起源于劳动:俄国普列汉诺夫、西方美学家沃拉斯切克、毕歇尔简单题一、艺术发生的历史过程(简答题):P81、艺术发生的上限——人工性人所创造的第一件工具是艺术发生的上限。

2、艺术发生的标志——形态性认识形式美的规律,按照形式美的规律去造型,这是艺术发生的标志。

任何艺术都是创造者创造力的表现形态。

3、艺术发生的定质——审美性“准艺术”与实用品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在实用品中渗透了原始人的思想感情、审美意识这些精神内涵。

二、艺术发展的他律性(简答题)p12内容:艺术发展的他律性,就是指在艺术发展过程中,艺术与其他社会事物(如经济、政治、道德、科学、宗教、哲学等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填空题。

1.中国艺术的精神,一直是以【自然】为最高准则。

2.艺术发生理论主要有【游戏】,【巫术】,【劳动】,【表现】。

3.雕塑作品作为立体的存在,利用不同质地的材料单纯表现物质形态的【静止和运动】、【实体和虚体】的对立与转化,并最终实现【动态平衡】。

4.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区分了艺术和手艺,把钱这叫做【自由的艺术】、后者叫做【雇佣的艺术】。

5.艺术的发生过程是:从【实用】开始,演变为【实用和艺术呈现相混合】,最后彻底成为单纯的【艺术呈现】。

6.维特根斯坦认为:艺术和美没有永恒不变的本质,它们是【家族相似】的产物。

7.1867年德国学者【康拉德·费德勒】发表《论造型艺术作品的评价》,提出对美学与艺术学的学科分野进行界定,要求艺术学必须从美术学中独立出来。

他被称为【艺术学之父】。

8.艺术用【形象】方式全面反映人对世界的能动认知。

与宗教相比它是【人本】的,与哲学相比它是【具象】的。

9.艺术在本质上是一种【外在感观形式】的存在,哲学是【抽象观念】的存在。

第二部分,名词解释。

1、艺术意象:是中国艺术理论的独特概念。

意象是情、景的交融,是情与景的有机统一体。

意象具有如下特点:整体性、真实性、多义性独创性。

意象不是情和景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既不同于情,也不同于景的全新的东西。

2、挪用的“合法化”:后现代主义的说我重要手法和特点,挪用就是借用,从反面来来说也是非法的僭用、盗用。

从正面来说,这种占取的挑衅行为嘲弄着现代注意所尊崇的原创性。

挪用于拼贴相似,不只是一种创作的技巧或方法,它已经成为对当代社会各种理论或观点的重要批判工具。

3、艺术净化:就是通过艺术作品,舒展、疏导和宣泄过分强烈的情绪,恢复和保持心理平衡,从而产生一种精神上的快感即美感。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曾明确提出悲剧就是“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些情绪得到净化”。

4、期待视域:现代接受美学的重要观点。

主要指读者在阅读理解之前对艺术作品显现方式的定向性期待,这种期待有一个相对确定的界区域,它圈定了理解可能的限度。

5、艺术起源“巫术学”:是由莱纳赫在费雷泽和泰勒对原始民族的巫术和宗教活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这是西方关于艺术起源的一种最有势力的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在巫术活动中发展了后来称之为艺术的各种形态,艺术在开始时与巫术活动是完全联系在一起的。

6、艺术心理定势:是指艺术工作者在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艺术基础理论与艺术创作的基本技能上,在长期进行艺术修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稳定而又习惯成自然的艺术心理态势。

第三部分,简答题。

1、谈谈对“泛悲剧”的理解:是不同于传统悲剧的一种现代艺术文本形态。

与审美文本具有开放特点、审美和艺术愈益与日常生活趋同相应,传统的借英雄毁灭来净化人类精神的经典审美形态悲剧的宽泛化、日常化或世俗化形态。

2、简述席勒游戏冲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所谓游戏冲动,就是人的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的融合统一。

这种游戏冲动不是动物精力过剩的那种纯粹体力的发泄,而是创造力的自由表现,在席勒卡没来,审美游戏逼近时达到完美人生境界的手段,而其本身就是完美的人生境界。

艺术就是起源于这种游戏冲动。

3、简述艺术符码的特征:(1)艺术符码具有指称不确定性。

(2)艺术符码依赖于审美沟通中的文化共识。

(3)艺术符码具有多维组合性。

(4)艺术符码具有传媒依存性,即艺术符码依靠媒介的改变而改变其意义。

4、简述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审美经验:(1)感受典型纯粹的自然美。

(2)欣赏园林建筑、雕塑的形式美。

(3)品味诗情画意的艺术美。

(4)感悟人与自然的关系,品味园林的意境之美。

5、谈谈“审美与生活互渗”:是指审美与日常生活相互渗透而难以清晰分辨的状况。

这可以称为泛审美,是审美从精神领域走向普泛的日常生活、从精英走向通俗的结果。

表现为:第一、审美启蒙的淡出。

第二、日常审美生活的打造。

第三、审美消费的发展。

第四部分,论述题。

1、选择一种艺术起源理论,谈谈你对它的理解。

游戏说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它是包括美术在内的艺术发生理论中较有影响的一种理论,其代表人物是德国著名美学家席勒和英国学者斯宾塞,人们也因此把游戏说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

席勒在《美育书简》中,通过对游戏和审美自由之间关系的比较研究,首先提出了艺术起源于游戏的观点,认为艺术是一种以创造形式外观为目的的审美自由的游戏,人的审美活动和游戏一样,是一种过剩精力的使用,剩余精力是人们进行艺术这种精神游戏的动力。

游戏说强调了游戏冲动、审美自由与人性完善间的重要联系,对于我们理解艺术在审美方面的发生具有重要价值。

它揭示了艺术发生的生物学和心理学方面的某些必要条件,如剩余精力是艺术活动的重要条件,艺术的娱乐性和审美性等,揭示了精神上的自由是艺术创造的核心,对我们理解艺术的本质是富于启发的。

但它把艺术看成是脱离社会实践的绝对自由的纯娱乐性活动,且偏重从生物学的意义上来看待艺术的起因,过分强调了艺术与功利的对立,有绝对化和片面性的弊病。

2、论述想象力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艺术创作是艺术家对现实世界的一种艺术反映的活动,其艺术创作必须首先进行艺术构思,构思出的艺术品乃是作者对客观现实的一种表达方式。

一件艺术品正是艺术创作者对当时的境况、情绪、心灵、情感、记忆以及想象等诸多方面的反映,而在进行艺术构思中,想象和情感是艺术家在创作艺术品中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书法艺术的创作中,情感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

对于一个书法创作者来说,他能够用线条的不断变化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情感作为创作活动中的重要心理因素渗透到整个艺术构思的活动中,作者对客观现实在某一阶段也持着特定的情感态度,书法是线条艺术、造型艺术,更应该是情感艺术,作为书者,什么样的笔墨、什么样的人品、什么样的素养以及什么样的情感就构成了什么样艺术风格的作品。

于是,作品就有了清雅、冷艳、雄伟、奔放等众多不同的风格。

一幅书法艺术作品就是书者的心理情感活动的表现。

由此,情感的变化亦即跃然纸上。

情感在书法艺术中也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

“凡是带有明显的横向线,通常表示安闲、和平与宁静;斜线在一幅作品中通常包含着运动;锯齿状通常包含着痛苦与紧张;圆线或狐线则较圆满而完美”(美—库克《大师绘画技法浅析》)。

而吕凤子先生对此也作了精辟的论述:“凡属表示愉快感情的线条,无论其状是方、圆、粗、细,其迹是燥、涩、浓、淡,总是一往流利,不作顿挫,转折也是不露圭角;凡属不愉快的感情的线条,就一往停顿,呈现也一种艰涩状态,停顿过甚就显示焦灼和忧郁感,有时纵笔如风趋电疾,如兔起鹘落,纵横挥斫,锋芒毕露,就构成表示某种激情或热爱或绝忿的线条。

”由此可见,线条的变化就是情感变化的表现。

一幅好的书法艺术作品能给人以美的感受和遐想,而书法美的本质正是书家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产物,是表现审美情感的艺术形式,也是以笔墨点画形成造型手段,通过创造性的审美形象来表现书法家的精神、气质,熔铸和渗透着书家的思想感情、学识修养等。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作者王羲之被世人称为“书圣”,所书的《兰亭》的文意和书法正是他当时无志仕途,乐在山水,集聚群贤,饮酒赋诗,雅兴至极,挥毫即就的真实写照!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情感,他才能写得如此自然,毫无雕饰,遒劲飘逸、妙趣天成。

而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文稿》则“合情于纸上”,创作时颜真卿年已半百,这幅作品气势磅礴,悲壮之气溢于字面,可见虽无意书然遇见其郁勃顿挫、见其力、其悲、其衷,确见其情。

然颜若失去悲愤交集“感心乱如麻”的情感也就创造不出这一杰作。

可见书法乃是“达其情性,形其衷乐”。

情感的变化幕幕显于纸面,其在书法创作过程中的作用也是极为重要3、结合自己的创作设计经验,谈谈你对艺术功能的认识。

艺术的功能展现可概括为三个方面:审美认识功能.审美教育功能.审美愉悦功能.。

“艺术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

我们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对生活的反映。

美术也是通过典型的艺术形象去反映生活。

欣赏者从不同的美术作品中去认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具体生动的生活情景,从而认识真理、认识历史、认识现实。

这就是美术的认识作用,也叫认识功能。

美术的认识作用体现在美术这种特殊的描写方式,也即语言形态中。

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美术作品一旦被创作出来,就具有了超越时空的可能性,不同时代的历史,不同民族的精神,也就会因此而有可能被保存下来,成为后人认识的对象。

其次,美术作品的形式,比如说它的风格样式,结构特征等也可以成为人们认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主体精神面貌的依据。

比如说我们能从古埃及与古希腊雕塑型风格样式的巨大差异中,看到两种不同社会制度,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的不同视觉表达形式:古埃及的雕塑风格刻板、平直,显然与其专制的社会结构有关系;而古希腊雕塑表现出来的“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的形式意味,则反映了古希腊民主专制的特征。

4、结合当前实际状况,谈谈你对后现代艺术特点的理解。

1.自由性:后现代艺术因为突破了原有艺术的所有束缚和一切禁忌,追求返璞归真、超越自然,体现艺术创作的无限自由和不断创新。

2.虚拟性:由于“所指”也处于“标记”的领域,社会现实也是由符号解释构成的,不存在符号解释之外的赤裸裸的事实,艺术生产因此就具有现实生产的意义。

在后现代社会,艺术不再是现实的反映;相反,现实是由艺术构成的,现实成了一种虚拟的、构造出来的实在。

图像或影像制作,成为一种普遍的艺术生产方式,同时也是后现代现实的生产方式。

3.事件性:由于取消了永恒的本质,一切偶发的事件自身就具有意义。

后现代行为艺术突出了事件的不可重复性,用令人震惊的现场效果,瓦解日常生活中的因果关系和理性秩序。

4.观念性:现代艺术的自律观念遭到了颠覆,艺术单凭自身不足以构成艺术,艺术总是“关于什么”的艺术,有关艺术的理论解释也参与艺术的构成之中,艺术越来越接近哲学,成为一种思想观念。

5.拼贴性:在后现代艺术界中,将以往出现的各种艺术联系起来的时间脉络已经失效,艺术的历史没有了“时间之箭”。

艺术没有古今之分、内外之别,一切曾经出现过的艺术都可以成为后现代艺术家挪用和拼贴的对象,后现代艺术也因此不再要求独创性。

6.流行性:后现代艺术不再追求永恒的价值,同时反对高雅与通俗、精英与大众之间的区别,这就使得艺术像消费社会的商品一样,具有时尚、流行等特征。

艺术界中流行的都是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各种风格的改头换面,但不管何种改头换面的风格都不可能在艺术界中占有持久的位置。

5、如何处理哈艺术与功利性的关系,谈谈你的看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