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之蔷 建构中国新形象(天津师范大学)
诺奖得主石黑一雄《我辈孤雏》研究综述与全球化视角下的中国形象解读
在欧美当代小说家中,石黑一雄的身份背景显得比较独特。
他成长于日本家庭和英国移民者群体两个不同的文化环境之间,既不是完全的日本人也非完全的英国人。
学者邓颖玲和王飞(2015:141)认为这种独特的双重身份使石黑一雄在《我辈孤雏》中能够以宽阔的眼界和胸怀,更加全面、客观、公正地看待历史、反思过去;并以一种人文关怀的方式书写中国被侵略的历史,审视复杂时期下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塑造一个相对公正、客观的中国形象,并给予其人道主义关怀。
石黑一雄在《我辈孤雏》中构建了一个具有多元文化的背景,他将英国、日本两国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特点放置于一个以各种类型的中国形象为主体的社会环境中,引导读者以较为理性的视角来审视其中的近代中国形象。
对石黑一雄《我辈孤雏》中的中国形象进行研究,有助于阐明石黑一雄作品对中国形象的构建逻辑和对中国形象描写的手法与思路,理解西方文学的发展心理,摆脱王卫新(2017:36)在《石黑一雄〈上海孤儿〉中的家园政治》一文中提到的以“迷失、创伤、失败、错位和记忆”为核心词的石黑一雄小说研究模式,并以此弥补先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1国内研究现状1.1石黑一雄与国际化创作石黑一雄是一位移民作家,有时也被认为是后殖民主义作家,但在其小说中却鲜有移民作家们通常所描绘的移民群体与主流社会的冲突,也几乎没有出现后殖民主义作家笔下的前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的矛盾。
相反,石黑一雄将自己定义为追求文学作品世界性、关注历史背景下人物真实感情的国际化小说家。
何善秀和李宗(2009:104)认为,这正说明了世界处于全球化的进程中,而全球化也对文学产生了不可忽略的深远影响。
石黑一雄作为国际化小说家的观点被许多国内学者所提及。
近年来,也有学者就石黑一雄小说中的失落、孤独、迷茫、漂泊及无根等主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研究,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于石黑一雄这位“国际化小说家”的认识。
有学者认为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石黑一雄十分了解西方社会对于东亚地区普遍存在的误解和歧视。
主体之死与情感转型--兼评左其福《祛魅与重构:后现代语境中的文学情感研究》
主体之死与情感转型--兼评左其福《祛魅与重构:后现代语境中的文学情感研究》李红波【摘要】在后现代语境之中,随着主体的零散化和平面化,文学情感越来越同质化、虚拟化、表演化,文学情感与文学主体之间的关系日趋复杂和隐蔽。
而这一切最终将会改变文学的面貌,重构文学理论。
%In the context of post modernism,with the fragmentation and complanation of the subj ect,the literature emotion be-comes more and morehomogenization,virtualization and performance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emotion and litera-ture subj ect are increasingly complicated and hidden.And all of these will eventually change the face of literature and recon-struct the theory of literature.【期刊名称】《衡阳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7)005【总页数】4页(P99-102)【关键词】主体之死;情感转型;非本质;后情感【作者】李红波【作者单位】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文学院,河南郑州 45004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6情感在文学中的重要性,自不待言。
在中西方文论史上,相当长的时间,都视情感为文学的本体,认为情感是文学艺术发生的基点。
一直到文艺复兴之后或者中国的近现代,此种观念才有所转变,情感在文学艺术之中的本源地位才有所减弱。
但是,即便如此,直到今天中外的很多理论家还都认为“情感性”是文学的重要特征。
作为文学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情感有着多种多样的表现和呈现方式。
新月派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
新月派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深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
新月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
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
新月派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文化弱点,也使新诗进入了自觉创造的时期。
1927年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期新月派。
它以《新月》月刊和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新加入成员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
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
“三美”中的音乐美是指新月派诗歌每节韵脚都不一样,好像音乐一样。
建筑美是指诗歌的格式好像建筑一样。
绘画美指的是新月派诗歌的每节都是一个可画出的画面。
“新月派”是我国上个世纪20—30年代的一个颇有影响的文学流派。
它为什么叫“新月”?这两个字是怎么来的?其命名者原来竟是天津文化名人、南开大学教授张彭春先生。
1919年6月,张彭春到美国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
1922年4月,他的论文《从教育入手使中国现代化》通过了教育学博士学位。
中岛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与社会集体想象物的差异研究
中岛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与社会集体想象物的差异研究摘要: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在西化革新中走上了强国之路。
在“大和魂”精神的作用下,军国主义疯狂滋长。
影响日本上千年的中国,由一个文明先进的他者形象转变为愚昧落后。
在此背景下,大批日本文学家先后踏上中国的土地,他们大多受社会集体想象物的影响,日后作品中呈现的中国形象趋于一致。
中岛敦是其中的异数。
他曾多次往返于中日两国,但较之其他作家,其作品中的中国形象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风貌。
这种差异是由多方面因素导致的,对其进行探究将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中岛敦的作品和思想。
关键词:中国形象;社会集体想象物;中岛敦;军国主义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438(2019)08-0059-05(天津外国语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天津300204)近代日本在“脱亚入欧”“置产兴业”等口号下富国强兵,面对近代积贫积弱的中国以及其它弱小的亚洲国家,日本的野心急遽膨胀,如果说“明治日本的出发点是文明开化,与之相比,昭和日本的出发点已经被‘帝国性’所裹挟了。
”[1](P2)连同给日本打下深刻烙印的中国文化也被当作前进的障碍。
在民族主义狂热的社会氛围里,经过歪曲丑化的中国形象深入人心。
随着日本旅游业的兴旺,日本开通了到达上海、天津等市的直通航线,再加上自身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兴趣,许多日本文学家在此期间来到中国参观考察,比如森鸥外、二叶亭四迷、夏目漱石、芥川龙之介等。
他们眼中的现实中国与借助汉文学典籍了解的中国差别巨大,这使他们产生了极度的幻灭感,并且由于他们大多都受到了日本社会中关于中国的想象物的影响,乃至形成了不屑厌恶的心理,反映在作品中的中国形象由一直以来的乌托邦化转为意识形态化。
事实上,通过社会集体想象物能够了解到的不仅是作为他者的中国形象,更是当时日本社会的总体氛围,即“使制作了异国描述的社会群体显现出来。
”[2](P30)中岛敦是日本昭和时代成长起来的作家,其33年的短暂生命完全处在日本军国主义最狂热的时期,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下。
看风景就是看自己
单之蔷:看风景就是看自己——记“新人文讲座”第五讲【新闻中心讯学通社实习记者刘听篁】12月9日下午,图书馆报告厅座无虚席。
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第五讲请来了《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执行主编单之蔷先生。
单之蔷,现任《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执行主编,中科院地理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地理学会出版委员会副主任。
单之蔷先生作为一名在地理学领域颇有建树的研究人员,在这次精彩的演讲中图文并茂地谈论了读书、写作和行路的互动关系。
从唐古拉到黄浦江长江,中国的大动脉,从唐古拉的涓涓细流到大海的的波涛汹涌,它是炎黄子孙的象征,自古以来有无数文人墨客在长江之畔吟词诵诗,为后人留下了无穷无尽的精神食粮。
单先生以自己的亲身体验为大家讲述了长江之畔的美景,美景中的情思,情思中的感想,感想下的文章。
当我们纵情于西部高原时,我们看到的是高原的苍穹,听到的是嘹亮的歌声,想到的是豪壮的声音。
西部高原——东部小山讲到西部高原,我们脑海里的第一反应就是贫困落后。
确实,几千年来,这里是中国落后的代表,然而,这里也蕴育了丰富的人文气息。
单先生从四川的宜宾顺长江而下,直到其入海口——上海,一路上,他看到的是变幻无穷的美景,然而他也深切体会到东西部的巨大差距。
现代文明已经在东部地区生根发芽,在西部却还是“春风不度玉门关”。
单先生为我们讲述了怎样游览,怎样读书、怎样有准备、有想法地认识祖国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一乡一寨。
从北方的漠河到海南的三亚,从东部的崇明岛到西部的帕米尔,不同的山水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写作素材和读书任务。
读书、考察、写作,三者密不可分、是每一位想诗意地栖息在祖国大地上的青年学子的追求与梦想。
看山要看极高山;读书要读万卷书;行路要行风光路,这就是这场演讲和演讲者所主编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给我们传达的基本信息。
单先生还告诉听众,为了此次清华的演讲,他在前一天的晚上制作幻灯片直至次日凌晨,并且特意推迟了一次重要的地理考察,表现出他对与清华学子分享知识和阅历的热忱和重视。
村上春树《开往中国的慢船》中的中国形象建构
038《名家名作》·评论[摘 要] 从比较文学形象学的角度分析了《开往中国的慢船》中的中国形象,在他者言说中重新审视了自我。
通过构建一个乌托邦式的中国形象,实现了对日本社会现实的背离和颠覆,表达了对日本发展迫切的渴求和对未来的期望。
从历史记忆和中国情结、中国的形象以及乌托邦式的中国形象三点切入,探讨中国形象的塑造体现作者的创作意图。
[关 键 词] 比较文学形象学;《开往中国的慢船》;中国形象;意识形态;乌托邦村上春树《开往中国的慢船》中的中国形象建构康 娇《开往中国的慢船》作为村上春树短篇小说集的处女作,藤井省三评论道:“自从村上的第一篇短篇小说《开往中国的慢船》以来,他持续书写以中国历史记忆为主题的作品,例如《寻羊历险记》《发条鸟编年史》《天黑之后》。
如果省略中国不提,就无法讨论村上文学。
”[1]可见该小说中的中国形象对村上春树后来的创作影响重大。
而比较文学形象学是以研究文学作品中的异国形象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学科。
著名比较文学家伍依兰则将形象学具体地解释为:“ 形象学研究的是一国形象在异国的文学流变过程,即它是如何被塑造、被想象和被利用的,分析他国形象之所以产生的深层社会文化背景,并由此剖析投射的异国形象,从而更深刻地认识他国,以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整合。
”[2]文本的卷首和卷尾都引用了《开往中国的慢船》的歌词,为什么要选取这首歌作为题眼?文本中是如何塑造中国形象的?在文章的最后,作者为何说这里的中国只是他想象中的中国,他的剖白又有怎样的意义?对此,田中实意味深长地指出,日本人去中国,其实去纽约或者克里姆林宫都可以[3]。
田中实将文本中的中国仅仅当作一个单纯的符号来界定,此见解为我们研究村上春树的中国认知拓展了新的思路,对我们深入文本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但他却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文本中是如何塑造和理解中国形象的,如何分析中国形象背后隐含的作者的文化心态和认知心理。
本文将从比较文学形象学的角度出发,从历史记忆和中国情结、中国的形象以及乌托邦式的中国形象三点切入,探讨中国形象的塑造体现作者的创作意图。
对称中的非对称形式[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优秀论文]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如上海松江新城建设(图1.1)、重庆的大学城及各种新的开发区的建设、重庆市沙坪坝三角碑中心的改造建设,杨家坪景观道路的整治(图1.2),上海外滩的改造(1.3)等等。
但是在众多建设中,也有一些是在对城市设计缺乏足够认识,没有很好的理论准备下进行的,导致最后出来的结果离预期的效果相差较大。
随着我国加入WTO,设计市场逐步放开的背景下,有越来越多的境图1.1上海的松江新城总体规划平面图Fi91.1MasterplanplanefigureofnewcityofSongjiangofShanghai资料来源:《中国新城规划典范》外公司加入到我国的设计行业中,使我国的设计整体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也是良莠不齐。
例如《城市规划汇刊》中写道:“某位著名建筑大师参加某市新城区方案,对新区边的某湖现状视而不见,在旁边规划了椭圆形的地块,在里面开挖不同形状的水面,东北象限、西北象限是正方形,西南象限是三角形,东南象限是菱形,四个中心分列在近百knr的新区,然后用轨道交通串起来,十足是不顾地形、不顾功能地玩弄形式”。
回②城市设计理论本土化不足我国的城市设计的研究起步较晚,城市设计理论基本上是国外传入的,而且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交流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国外理论进入我们的视野。
但是,这些理论大都是在国外城市设计和建设的基础上形成的,和我国的城市现状有较。
引白“花高价,买想法”《城市规划汇刊》2004年第3期总第15I期绪论大的出入。
虽然这些理论都对我国城市的建设有极大的裨益,但我们必须立足于我们的社会现实和设计实践上,对这些理论进行研究与分析,才能真正形成适合于我国城市特色的城市诒计理诊.③城市建设观念存在一定误区例如有的城市设计没有怎么注重城市设计的本质,更多仅仅注重的是“形象”,导致有些地方的城市建设只注重形式,夸大尺度,无端地追求气派、排场,结果浪费了土地与资金;有的城市设计对待历史地区和旧城区,常常是简单的使之“焕然一新”,缺乏对历史足够的尊重;在建筑风格和空间形式上,容易产生盲目模仿的流行效应等等。
传统文化符号在r香山饭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传统文化符号在r香山饭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杨洁;潘俊峰【摘要】随着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建筑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如何在现代化的建筑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符号,成为当代中国建筑设计师较为关心的一个问题.贝聿铭设计的香山饭店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将现代建筑的设计手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结合的代表建筑,因此,文章从符号学的角度出发,分析香山饭店建筑设计中传统民居建筑符号、传统建筑装饰符号以及传统园林建筑符号的应用,旨在为我国当代建筑设计进一步与传统文化符号相融合提供一定的思路.【期刊名称】《家具与室内装饰》【年(卷),期】2018(000)006【总页数】2页(P70-71)【关键词】香山饭店;建筑设计;建筑符号;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作者】杨洁;潘俊峰【作者单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 300222;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3002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80美国杰出建筑师沙里宁曾经说过:“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
在符号学家看来,建筑不单为人类提供遮风避雨、赖以栖身的场所,它还是一种视觉符号,可以与我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为我们传达城市背后的文化内涵,展现一所城市独特的地域性与民族性的精神风貌。
因此,建筑逐渐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代表着城市文化的表情与个性,建筑师在设计新建筑形式的同时,也是在创造一种新的建筑符号。
改革开放以来,在西方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冲击下,国内的建筑师开始反思,在当今全球化的趋势下,我们的建筑设计如何展现属于自身的文化价值,才能在国际上立足。
然而,没有深刻理解文化内涵,不假思索的模仿,便产生类似北京天子酒店“福禄寿”这样的形象,与传统审美相背离的传统文化符号乱码堆叠的建筑。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正确审视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建筑设计的关系呢?汲取了大量中国传统设计元素的现代建筑香山饭店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启示。
1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意义符号学是一门研究符号并揭示其运作规律的学科。
大众文化批评
法蘭克福學派(Frankfurt School)的批判理論,一直被視為大眾文化與文化產業的一個理論支點。
在法蘭克福學派的理論表述B,大眾文化成為文化產業的主要支撐;因此,文化產業的所有弊端,尤其是內容上的粗鄙、平庸及媚俗,也就是大眾文化本身的毛病。
在法蘭克福學派看來,文化產業本質上是一種工具理性的表現,是工具理性對主體及其真理的一種勝利;它對大眾意識形態的塑造和控制,消解了任何反叛和顛覆的可能性。
然而,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936年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一文中卻對以電影為代表的大眾文化大加讚賞,看到了它所包涵的技術進步和商業價值,認為是文化的革命和解放、是文化「共享」時代的開端1。
不過,在那個年代,肯定大眾文化理論的力量太單薄,在周圍一片喊打聲中常常會被人忽略和遺漏。
一批判理論的超越:精英論的偏執與多元化的張力英國學者斯特里納蒂(Dominic Strinati)曾對歷史上強大的大眾文化批判理論進行過總結和反思。
他寫道2:在這種理論看來,大眾文化是一種標準化的、公式化的、重複和膚淺的文化,它讚美淺薄的、多愁善感的、當下的和虛假的快樂,犧牲了嚴肅的、理智的、時代賦予的和本真的價值標準。
⋯⋯大眾文化缺乏智力的挑戰和刺激,偏愛一無所求的幻想和逃避現實的舒適。
它否定思考的努力,創造了自己的情感反應模式,而不是要求其受眾運用自己的頭腦進行努力,作出他們自己的反應。
在這個意義上,它開始為大批公眾解釋社會現實。
它因而有意把現實世界簡單化,掩飾其中的問題。
如果這些問題被認識到了,它常常通過提出圓滑和虛假的解決辦法而在表面上來應付。
它同樣鼓勵商業精神,讚美消費主義以及利潤和市場的好處;正像它否定智力的挑戰一樣,它有意壓制其他反對聲音,因為它是一種使人顯得愚蠢和馴服的文化。
斯特里納蒂認為,多年來,對大眾文化的非難,其實是一種非常愚蠢和自以為是的「精英統治論」。
在「精英大眾文化批評●傅守祥斯特里納蒂認為,多年來對大眾文化的非難其實是一種非常愚蠢和自以為是的「精英統治論」。
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冉卡的形象塑造
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冉卡的形象塑造刘㊀颖㊀㊀摘要:«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国家大剧院2015年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精心制作的原创歌剧ꎮ剧中人物冉卡是集文学性㊁音乐性和戏剧性为一体ꎬ具有多重性格意义的角色ꎮ文章作者连续四年受邀参演冉卡这一角色ꎬ有着充分的感受与体会ꎬ分别从歌剧文学中的人物形象塑造㊁声乐演唱中的音乐形象塑造和舞台表演中的戏剧形象塑造三方面论述冉卡的人物性格ꎬ以期更深刻地感知一度创作与二度创作中人物情感的交融与艺术表达ꎮ㊀㊀关键词:中国歌剧ꎻ«这里的黎明静悄悄»ꎻ冉卡ꎻ音乐形象㊀㊀DOI:10.3969/j.issn.1008-7389.2019.01.013㊀㊀中图分类号:J607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008-7389(2019)01-0129-10引言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根据俄国作家瓦西里耶夫(БорисЛьвовичВасильевꎬ1924 2013)的同名小说改编ꎬ由唐建平作曲ꎬ万方编剧ꎬ王晓鹰导演ꎬ张国勇㊁吕嘉指挥ꎬ是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ꎬ国家大剧院精心制作的原创歌剧ꎮ内容取材于一个真实事件:前苏联卫国战争时期ꎬ在广袤森林中进行的一场惊心动魄㊁激烈残酷的阻击战的故事ꎮ故事原型是一个准尉和五个女兵ꎬ男人们都去了正面战场ꎬ在边防线上的班长丽达发现有德军入侵并报告给准尉ꎬ准尉必须在边防线上阻止德军的入侵ꎬ因此挑选了五位女兵ꎬ带着她们去阻击敌人ꎮ然而不幸敌众我寡ꎬ女兵们在阻击战中陆续身亡ꎬ其中一名金发女郎冉卡为救战友只身一人正面迎敌壮烈牺牲ꎮ这部歌剧曾被拍成电影ꎬ影片中战争的残921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JOURNALOFXINGHAICONSERVATORYOFMUSIC㊀㊀㊀㊀㊀㊀㊀㊀031 ㊀星海音乐学院学报(季刊)2019年第1期酷㊁革命的英雄主义㊁年轻美丽的生命㊁战火中的铿锵玫瑰ꎬ让人唏嘘不已ꎮ笔者有幸受到国家大剧院的邀请ꎬ连续四年演绎金发女郎冉卡这个角色ꎮ受电影影响ꎬ带着对冉卡的喜爱与敬仰之情ꎬ笔者在四次演出中不断歌唱与演绎㊁挑战并完善对这位美丽聪慧㊁坚强勇敢的女主角冉卡的塑造ꎮ在歌剧演出中ꎬ笔者通过角色将乐曲演唱(包括咏叹调㊁重唱等)㊁戏剧表演㊁舞台表演融为一体ꎮ此时的乐曲不再是简单的歌曲演唱ꎬ戏剧表演也不再是单纯的演绎ꎬ所有的唱㊁戏㊁演都必须围绕服务角色㊁诠释角色来进行ꎮ同时ꎬ随着角色在剧情中因人物关系逐渐复杂而引起的情感变化ꎬ角色形象同样须以高度的统一贯穿于唱㊁戏㊁演之中ꎬ以便和观众建立良性互动与情感连接ꎮ本文拟从人物形象㊁音乐形象和舞台戏剧形象三方面阐述冉卡这一角色的塑造与感受ꎬ分享歌剧演出中的学习心得与实践经验ꎬ进一步探讨如何根据一度创作的构思付诸实际演出中对角色性格的塑造㊁声音质感张弛的准确把握和舞台表演的神形兼备ꎬ从而实现二度创作的戏剧性效果与音乐内涵恰到好处的表达ꎮ一㊁歌剧文学视角下的 冉卡 人物形象歌剧文学 一词在很多学者的文章中出现(包括居其宏«歌剧思维及其在‹原野›中的实践»①㊁戈晓毅«近代中国歌剧文学创作特性历史审视(1920 1949)»②㊁陈绚«创造中国现代歌剧的两个关键问题»③等)ꎬ其含义是指歌剧中蕴含的剧本主题㊁内容情节㊁人物关系㊁写作手法等文学性含量及其表现价值的可能性ꎮ在演出之前ꎬ歌剧演员如何准确地传递剧本信息ꎬ如何理解作曲家和编剧的创作意图ꎬ如何使观众获得代入感ꎬ如何成功地塑造角色形象ꎬ这些都离不开演员对歌剧文学的充分领悟与合理判断ꎮ如何通过理解歌剧文学性来塑造角色?这必须一分为二ꎬ即理解体验派和表现派的感知差异ꎮ体验派要求演员通过表演有意识地形成自身与角色的人物心理转化和身份互通ꎬ实现下意识的舞台创作并正确无误地完美呈现ꎻ表现派则是以自身的理解试图演绎和挖掘出反映角色内心世界的外部形态ꎬ达成具象认知并感动观众ꎮ简言之ꎬ 体验派主张 合一 ꎬ表现派主张 表现 ꎮ④而基于两种群体不同的感知取向ꎬ对剧中人物 冉卡 的文学性形象分析与创造须具备两个步骤:剧本分析和角色分析ꎮ(一)剧本分析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在首演之前ꎬ由于是俄国文化视角下的剧本ꎬ笔者拿到剧本与总谱后ꎬ对其进行深入的研读ꎮ因这部歌剧中共有五位女战士:班长丽达(女高音)ꎬ性格冷静而理性ꎬ在战争中失去了最爱的丈夫ꎬ全身心和母亲抚养自己的孩子ꎻ女兵丽莎(女高音)ꎬ纯朴简单ꎬ农村中长大ꎬ一心喜欢村庄上唯一的男人准尉ꎻ女兵索尼娅(女中音)ꎬ温柔安静的大学生ꎬ心中一直幻想着他的爱人连斯基ꎻ女兵嘉丽娅(花腔女高音)ꎬ甜美可爱的孤儿ꎬ虽然从小没有父母ꎬ她却总幻想着自己有当教授的父母和五个追求者ꎻ金发女郎居其宏:«歌剧思维及其在‹原野›中的实践»ꎬ«中国音乐学»2010年第3期ꎬ第96 101页ꎮ冉卡(女中音)ꎬ她深深地爱着有妇之夫的上校ꎬ为了上校的仕途不得不离开ꎬ来到边境小村庄和女兵们在一起ꎬ可女兵们得知其来因后并不愿接纳她ꎬ挑衅并与她发生口角ꎬ但美丽的冉卡俨然不顾别人的看法ꎬ隐藏内心的痛苦坚强地面对一切鄙视的目光ꎮ五位女兵的性格差异明显ꎬ在塑造角色的过程中要区分好外部情境和内部情境ꎬ这两种情境脱胎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提出的 规定情境 ①理论ꎮ外部情境是指剧本的内容和情节ꎬ也就是剧中场景的实事㊁事件ꎬ是剧本的结构依据和基础布局ꎻ内部情境是指剧中人物内心世界的精神生活和心理世界ꎬ包括角色的行为状态㊁动机㊁意趣㊁欲望㊁思想㊁情绪情感及对事物的态度等一切精神意向和心理状态的总和ꎮ外部情境与内部情境二者通常又有直接或间接的㊁合乎逻辑的内置联系ꎬ不能割裂或断开ꎬ演员必须根据这两种规定情境协调好外部与内部所要表达的角色形象性格ꎮ该剧具体到每一个场景每一幕中的时间㊁地点㊁季节㊁天气ꎬ不同场景所发生的事件㊁原因㊁人物㊁角色人物之间的关系等剧本信息都需认真厘清ꎮ与此同时ꎬ也需要演员结合自身的生活阅历和艺术表演经历ꎬ去假定和想象自己的角色定位㊁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ꎬ找到符合角色应该具备的内心感知与外部行为特点ꎬ恰当地塑造角色的艺术表现ꎮ(二)角色分析演员的每一次艺术表演都是进行异化塑造和情感同化ꎬ来满足观众希望看到自己没有看到过或没有尝试过的造型表演和感情流露经历ꎮ桑福德 梅森尔曾说: 表演就是真实的生活在想象的情境中ꎮ ②这不仅需要演员有高超的艺术想象力ꎬ还要以最真挚㊁饱满的情感去拥抱角色ꎬ将身形面貌及内心世界本能的渗透ꎬ实现戏外和戏里的一体化ꎮ该剧中的 冉卡 不仅是俄国女兵中最漂亮㊁性感大方的金发美女ꎬ也是最坚强㊁勇敢的一位ꎮ在和德军迎面作战时ꎬ冉卡为救战友奋不顾身地脱去衣服跳进水中游泳吸引敌人的目光ꎬ成功地把敌人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ꎻ为了掩护战友尽快撤离ꎬ最后她站在悬崖上吸引敌人全部的火力英勇就义ꎬ这一切无不让人动容㊁扼腕叹息ꎮ笔者在排练演绎的过程中ꎬ对 冉卡 这一角色形象不断地思考:我是俄国女性ꎬ我的性格必须具备俄国女性特点(思想自由㊁奔放㊁热情而高傲)ꎬ我的角色在不同场景中要合理转换ꎬ我的行为特征饱满而有力ꎬ我的语言和语速把握是否到位ꎬ对冉卡性格和思维习惯的把握以及和不同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与情感把握等ꎮ在多次深思中践行自己就是为祖国㊁同胞㊁战友㊁爱人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ꎬ一定是壮烈㊁光荣㊁崇高而伟大的形象ꎮ她的美是由内至外散发出的善良㊁正义㊁勇敢㊁刚强的人性之美!在四年的排练和演出中ꎬ笔者一次又一次地完善和丰满 冉卡 这个角色ꎬ要求自己更好地理解人物ꎬ在更加炙热的状态下去表现和演绎观众心中最美的冉卡ꎮ二㊁声乐演唱中的 冉卡 音乐形象音乐形象体现在客观方面ꎬ指的是艺术家头脑中反映出来的各种事物ꎬ主观方面是指131 刘颖: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冉卡的形象塑造231 ㊀星海音乐学院学报(季刊)2019年第1期作曲家反映客观事物的思想感情ꎮ ①简言之就是通过联想㊁类比和通感来实现音乐形象的塑造ꎮ歌剧中 冉卡 的人物形象鲜明ꎬ在音乐创作中作曲家也对她十分青睐ꎮ剧中针对 冉卡 角色ꎬ有几处非常独特的咏唱ꎬ分别在不同的情境下体现出冉卡特有的个人魅力ꎮ(一)咏叹调«我们必须分离»«我们必须分离»是冉卡出场的咏叹调ꎮ第一句 啊ꎬ我多么痛苦 就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ꎬ此时乐队伴奏稀疏ꎬ仅在弦乐声部微弱的衬托中娓娓道来ꎬ竖琴辅以流畅的琶音无限地延伸ꎮ当演唱到 我不能和你在一起ꎬ可我是那么爱你 时ꎬ作曲家以华彩的形式表现冉卡对上校的不舍与思念ꎻ 我的上校㊁我的军官㊁我的男人 这几句由弱渐强推进ꎬ充分展现冉卡对上校深厚的爱ꎻ接着又使用快速的三连音与变化音ꎬ以速度和节奏强调两人不得不 分离 的纠结情绪ꎮ此时台侧走出上校的身影ꎬ作曲家使用简短的二重唱形式引出上校ꎬ乐队以非常稳定的和声音响烘托冉卡的激动心情ꎬ导演也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在舞台上呈现冉卡与上校的情感画面ꎮ冉卡演唱到 是你在呼唤吗?啊 时(谱例1)ꎬ这个 啊 同样是带花腔的华彩乐句ꎬ附点音符级进上行㊁上行音阶与高音的延长㊁音域在两个八度来回循环ꎬ乐队在快速的六连音变奏中充分渲染出冉卡对上校强烈的爱恋与呼唤ꎮ谱例1②㊀咏叹调«我们必须分离»片段这一刻我又听到了你的呼唤 因为你永远留在我心里 ꎬ这段剖析了冉卡的内心感受ꎬ迎来了第一次高潮ꎮ演唱部分皆为附点与变化音ꎬ急促而快速ꎬ犹如心跳的声音ꎬ歌者既需拥有强大的技术支撑ꎬ又需充分地演绎人物的个性ꎬ在乐队密集的伴奏织体中华丽地表现ꎮ这不仅要求歌者有良好的心理素质ꎬ在紧张的乐队伴奏中不能慌张ꎬ而且需要运用气息撑开音乐线条全力展现ꎮ当上校的声音再次传来ꎬ乐队安静下来ꎬ只剩下冉卡带花腔的华彩句 啊ꎬ我是多么爱你ꎬ我是多么爱你 ꎬ该乐句是这首咏叹调最高音部分ꎬ从B音跨越到#g2ꎬ宽广的音域体现出音乐张力ꎬ表现出冉卡为爱情不顾一切的炽热之情ꎮ咏叹调的第二次高潮使音乐的速度加快一倍(谱例2)ꎮ这一段是冉卡情绪的最高峰ꎬ音程的跳跃㊁附点音符的上行级进㊁欢快而热烈的节奏型ꎬ无不展现出冉卡对爱情坚贞与火热的形象ꎬ 表现了人性的复苏与转变㊁爱情的力量㊁对幸福和平的憧憬与向往 ①ꎮ此处演唱时要有非常好的声乐功底ꎬ呼吸要非常快速ꎬ高音要弹性饱满ꎬ音程大跳要清晰准确ꎬ音乐的表现力要热切ꎬ才能充分体现冉卡对爱情义无反顾的付出ꎮ谱例2㊀咏叹调«我们必须分离»片段乐段最后回到咏叹调的初始动机ꎬ此段音乐均采用legatoꎬ抒情而柔和ꎬ尤其在 分离 二字的长乐句中ꎬ充分表现了两人难舍难分的动人场面(谱例3)ꎮ此时的演唱情绪不再那么悲痛ꎬ应该 涅槃般 勇敢地去边防线战守岗位ꎬ表现出为爱情付出后的平静与洒脱ꎮ331 刘颖: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冉卡的形象塑造谱例3㊀咏叹调«我们必须分离»片段(二)重唱«我就是金头发冉卡»这首重唱曲表现了角色最本真的性格特点ꎬ讲述冉卡来到军营ꎬ女兵们听说了她的故事ꎬ纷纷迎上前闲言碎语㊁冷嘲热讽ꎬ而冉卡勇敢地面对她们的挑衅ꎬ只有班长丽达站出来为冉卡说话ꎮ该重唱后面又包含一段冉卡和丽达的二重唱«我爱他»ꎬ讲述两个女人各自的爱情故事ꎬ在互诉衷肠中彼此加深了友谊ꎮ重唱«我是金头发冉卡»的伴奏织体非常密集ꎬ稳定的和声音层伴随急速的六连音反复出现ꎬ表现出冉卡面对众多女兵的挑衅毫不畏惧㊁大胆泼辣的性格特点ꎮ她唱道: 说吧ꎬ说吧ꎬ我不害怕ꎬ我就是金头发冉卡 金头发冉卡 (谱例4)ꎬ其中 美人儿 冉卡 这句以八度的大跳使音高翻到bb2ꎬ这对于女中音来说是非常大的技术考验ꎬ必须演唱得尖锐㊁稳定方能将冉卡大胆泼辣㊁不顾他人鄙夷目光的鲜明个性呈现出来ꎮ谱例4㊀重唱«我是金头发冉卡»片段431 ㊀星海音乐学院学报(季刊)2019年第1期班长丽达把轻视冉卡的女兵们驱赶开并安慰冉卡ꎬ冉卡唱道: 我不会难过ꎬ更不会悔恨 我还是要谢谢你ꎬ我的战友 ꎬ展示出冉卡内心坚韧和感性的一面ꎮ女兵们对她的挑衅与排斥ꎬ她的内心必然痛苦ꎬ但她仍然很勇敢地面对ꎬ在演唱时必须表现出淡然与忐忑的纠葛心境ꎬ处理好率真细腻表达的同时又须刻画出冉卡为爱付出和矛盾的交织隐忍ꎮ当有战友过来安抚她时ꎬ要体会冉卡坚强背后的心酸与脆弱ꎬ恰当地理解别离的伤感和痛苦ꎮ(三)冉卡游泳的独唱该唱段展示了冉卡勇敢而机智的人物形象ꎮ当德军步步紧逼ꎬ准尉必须想办法拖延敌人ꎬ于是假装在树林中伐木砍柴ꎬ而敌人不以为然地逼近ꎬ这时冉卡急中生智ꎬ脱去身上的军装ꎬ穿着单薄的衬裙跳入水中ꎬ大声地唱歌吸引敌人的注意ꎬ拖延时间想让敌人绕道而去ꎮ该段冉卡的出场和前面的唱段有所不同ꎬ她需要一口气冲上土坡ꎬ站在大石头上完成演出ꎬ这连贯的动作又必须在音乐演唱中完成ꎬ开口唱的刹那必须和乐队准确契合ꎬ这就要求歌者有非常丰富的舞台经验和音乐感知ꎬ既要表现冉卡的急中生智ꎬ又要通过声乐的传达让观众体会到冉卡为救战友舍生忘死的勇敢气魄ꎮ歌词唱道: 嗨ꎬ来哟来哟ꎬ来游泳哦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ꎬ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 ꎬ该乐句的音高直接翻到g2ꎬ冲出去站在石头上稳定而高亢的演唱吆喝敌人一起来游泳ꎬ此时乐队演奏极弱后由弦乐轻微的铺垫ꎮ歌唱用了«喀秋莎»的主旋律ꎬ冉卡似乎踩在水中ꎬ这时轻柔的歌唱与此前的奔放形成鲜明的对比ꎮ弦乐以琶音音阶上行渲染着冉卡轻盈的身姿在水中奋力游泳ꎬ乐队以恢宏的交响化配器和力度衬托着冉卡奋不顾身㊁从容不迫的战士形象ꎮ(四)冉卡之死的咏叹冉卡之死的咏叹 是人物牺牲前的绝唱ꎮ当丽莎被沼泽吞噬ꎬ嘉丽娅因为害怕中枪身亡ꎬ丽达和索尼娅纷纷受伤ꎬ而德军逼上前来ꎬ冉卡为救战友ꎬ吸引着所有的德军跟她来到悬崖边ꎬ她高唱: 来啊ꎬ来啊ꎬ我在这 ꎬ她穿越在树林间吸引敌人靠近来解救战友ꎮ冉卡在和德军周旋时再次唱起«喀秋莎»的主旋律使情绪达到顶峰ꎬ满身鲜血的她站到舞台中间ꎬ乐队与合唱全部安静下来ꎬ她举着冲锋枪悲壮地唱道: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ꎬ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 (谱例5)ꎬ此时的经典旋律被重新赋予新的生命力和战斗力ꎬ流露出冉卡内心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㊁对生命的依依不舍ꎬ表现出人物大义凛然㊁舍生取义的英雄情怀ꎮ531 刘颖: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冉卡的形象塑造631 ㊀星海音乐学院学报(季刊)2019年第1期㊀㊀谱例5㊀咏叹片段唱到 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 时ꎬ作曲家将声部的最高音设计为b2ꎬ这对女中音而言是极大的挑战ꎮ既要清晰地唱出歌词ꎬ又要充分地唱稳音高ꎬ声音还需在舞台最高最远处传到每一个观众耳朵中ꎮ牺牲前的绝唱是最为悲壮㊁惨烈而凄美动人的ꎬ尤其最后唱词 啊 表现出冉卡中枪即将倒地的最后一声ꎬ音高再次到达b2且自由地延长ꎬ乐队也用最激昂的音响作为背景烘托ꎬ震撼着每一位观众的心灵ꎮ三㊁舞台表演中的 冉卡 戏剧形象歌剧舞台上ꎬ仅仅唱好作品是远远不够的ꎬ如何通过舞台塑造好人物形象至关重要ꎮ这不仅要求演员对作品人物有深刻的剖析和认知ꎬ在具体的演唱中准确无误地表达ꎬ还要在舞台上反复排练㊁打磨ꎬ使人物形象传神到位ꎬ做到歌演俱全的艺术呈现ꎮ(一)人物性格上的戏剧化特征对冉卡的性格把握是演好这一角色的关键ꎮ她本性善良㊁坚强㊁率真㊁感性ꎬ不被人理解时她倔强㊁骄傲㊁气愤中略带隐忍ꎻ在营救战友时大义凛然㊁奋不顾身ꎬ在很多细节上导演都要求冉卡和其他女兵有不一样的呈现ꎮ如冉卡和女兵们争吵的场景中ꎬ刚走出情感矛盾的冉卡来到边防村庄ꎬ这里的大婶和女兵们对她很反感ꎬ大家把她围成一圈议论纷纷ꎬ取笑她金黄色的头发和硕大的胸部ꎮ冉卡十分气愤地抬起头ꎬ完全不躲避大家对她的嘲笑ꎬ傲然叉腰挺胸大方示人ꎮ这时有三位女兵被大伙拥推着冲上前来ꎬ冉卡本能的反应先是挑衅的ꎬ而站岗的冉卡特别心痛ꎬ听到呼唤时转身走向嘉丽娅将她扭转过身热烈地拥吻她ꎮ导演要求冉卡这一角色的诸多情绪是隐藏在内心的ꎬ但其举动是最热切的ꎬ因此要求笔者对嘉丽娅的吻必须是果断而热烈的ꎬ同时对每个人又是真挚而深沉的ꎮ 这是来自直觉的情感冲动ꎬ既不能用语言表述ꎬ也没有视觉形象伴随的情感经验ꎮ ①这些细节动作都凝练着冉卡与众不同的性格色彩ꎬ在人物演绎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个性化ꎬ诠释出对每一个情节独树一帜的戏剧化处理和表达ꎮ(二)人物心理上的戏剧化特征把握冉卡的心理活动ꎬ其舞台形象呈现出四个层次的变化ꎮ1.痛苦与洒脱冉卡出场伴随一段内心的独白ꎬ在剧中是她唯一一次表现出纠结与痛苦的场景ꎮ由于她离开了深爱着的上校ꎬ为了上校的仕途情愿放弃感情ꎬ此时呈现万般的思恋与纠结ꎮ在这首咏叹调中两次唱到 痛苦 ꎬ第一次是相爱之人的分离之苦ꎬ是撕心裂肺的ꎻ第二次再唱到 痛苦 时她已开始释怀ꎬ此时的心理是无奈之后的洒脱与豁达ꎮ2.隐忍与孤独剧中整个上半场冉卡的情感是有保留的ꎬ因大家对她的排斥与嘲讽ꎬ她的内心始终没有打开ꎮ对分离之苦和众人挖苦的隐忍ꎬ对人间情爱和人情冷暖的独自体验ꎬ隐忍与孤独心理反复交织ꎬ呈现出一副孤单而清冷的身影ꎮ3.坚定与勇敢歌剧的下半场ꎬ她融入到战友的队伍中ꎬ把全部的爱逐渐投放在战友的身上ꎮ翻山越岭并肩而行㊁风餐露宿站岗放哨㊁沼泽行军彼此搀扶㊁遇到危险时奋不顾身地冲在最前面ꎬ这些行为都表现出冉卡坚定不移的斗志和决心ꎮ为了不让敌人很快穿过防线ꎬ冉卡急中生智跳入水中游泳吸引敌人的目光ꎬ她的举动需要十足的勇气与智慧ꎬ体现着人物勇敢的秉性ꎻ当敌人离开后ꎬ冉卡在水中瑟瑟发抖ꎬ内心又呈现出些许的紧张与恐惧ꎮ4.从容与淡然冉卡之死的咏叹ꎬ为救战友再次转移敌人的注意力ꎬ她站在悬崖旁面对敌人的枪口高唱ꎬ直到壮烈牺牲ꎮ从风情万种的女人蜕变成一名大义凛然的巾帼英雄ꎬ她那舍生取义的献身精神巧妙结合从容㊁淡然的心理变化与舞台表演ꎬ让观众看到有血有肉㊁敢爱敢恨㊁英勇壮烈的冉卡ꎮ 这样的舞台表演不仅要求表演者要善于调动自己平素的情感积累ꎬ唤起真实的情感回忆ꎬ而且在更多的情况下ꎬ还要求表演者有意识地去体验自己从未经历过的ꎬ或是体验得很不充分然而却为艺术表现所需要的情感 ②ꎬ 如何能在舞台表演上近乎完美的呈现多层次的情感张力ꎬ这就需要表演者有一种 自失状态 :即体验者此时此刻似乎把自我完全忘却了ꎬ当下的感受㊁心态以及思想㊁意识ꎬ似乎完全变成了另一个人的感受㊁心态和思731 刘颖: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冉卡的形象塑造831 ㊀星海音乐学院学报(季刊)2019年第1期想㊁意识ꎬ这无疑是音乐表演艺术创造的情境中一种重要的心理感受过程ꎮ ①剧中冉卡在舞台的表现力度上ꎬ上㊁下半场展示出截然不同的两种状态ꎮ刚出场的她给人以明媚夺目的惊艳美感ꎮ无论是与上校的情感交流㊁和女兵们的争执㊁和班长的谈话㊁和战士们的舞蹈中ꎬ冉卡始终是一个美丽女人形象ꎬ与战场上的女兵形象大相径庭ꎮ而在下半场ꎬ冉卡和女兵们同仇敌忾的战友之情呈现得淋漓尽致ꎬ她不再是一位普通的女人ꎬ而是一位英勇的女战士ꎬ从一个拥有爱情的 小我 变成拥有博爱的 大我 ꎬ其身份和形象的戏剧性转变形成鲜明的对比ꎮ结语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首演已整整四年ꎬ每次演出的台前幕后都会留下不一样的体验ꎮ导演曾问笔者ꎬ如果需要你跳下十米的高台演绎冉卡最后牺牲的情境ꎬ你是否愿意?笔者毫不犹豫地点头ꎬ因为早已深深爱上这个角色ꎮ原创歌剧的成型总是要经历一番风雨ꎬ而发生在冉卡身上的故事也同样十分惊险和曲折ꎮ记得曾为扮演冉卡眼角受伤缝针ꎬ但每天风雨不改坚持排演ꎬ直到首演那天精彩地呈现出冉卡的形象ꎬ令笔者激动万分ꎻ还有一次因机械故障ꎬ冉卡站在悬崖边进行绝唱ꎬ升降机突然失灵冉卡无法回到平地ꎬ后台人员快速调整ꎬ搭成真正的人字梯让笔者有惊无险 这些体验使我更充分感受到冉卡与众不同的角色个性ꎬ在塑造其形象上有了更多的认识和突破ꎮ每一部歌剧人物的精彩呈现都离不开演员和幕后工作人员的点滴奉献与付出ꎬ才让舞台如此的丰富而完满ꎮ在塑造人物形象时ꎬ笔者有三点认识:首先ꎬ演员须在不知不觉中融入自己的言行和生命ꎬ实现演员与角色的一体化融合ꎮ唯有艰辛的打磨㊁精心的排练ꎬ以更加饱满的激情与创造力去理解和诠释ꎬ才能获得歌剧舞台上精彩绝伦的呈现ꎮ同一部作品在四次呈现中ꎬ每一次都要求自己有突破ꎬ更逼真㊁更生动㊁更符合 活的 人物形象走进观众心里ꎮ其次ꎬ作为一名合格的歌剧演员ꎬ永远不能满足于现状而停滞不前ꎮ对作品的体会和理解㊁音乐的质感张弛和恰当处理㊁舞台人物视觉上的准确传达都要在忠于原作的基础上加以升华ꎬ营造声情并茂㊁雅俗共赏和神形兼备的艺术表演ꎮ最后ꎬ作为歌剧演员和教师ꎬ在平时的歌剧表演教学㊁声乐演唱教学指导课程中ꎬ要对剧本创作背景和立意㊁戏剧表演㊁声乐舞台表演㊁人物塑造的训练等有精准㊁成熟的把握ꎬ这是我们培养歌剧表演人才的必由之路ꎮ鉴于此ꎬ本文基于笔者在塑造 冉卡 这一人物形象时的表演经验㊁学习心得和演唱体悟ꎬ期待向优秀的表演前辈㊁专家进行请教和学术交流ꎬ以盼在今后的学习㊁演出中有所裨益ꎮʌ责任编辑:吴修文ɔ。
《在中国屏风上》的中国形象的建构与表达
《在中国屏风上》的中国形象的建构与表达高莹莹东北大学摘要:威廉•萨默塞特•毛姆是20世纪英国重要作家,毛姆对中国文化有浓厚的兴趣,他是上世纪少数几个真正来到中国的西方作家,创作了一系列以中国为背景的文学作品。
本文以毛姆的游记《在中国屏风上》为研究对象,探究讨论毛姆面对中国时内心复杂的文化心理以及其笔下中国形象。
关键词:毛姆;中国形象;殖民主义;文化表达毛姆来到中国之前深受老庄与儒学的影响,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也颇有兴趣,《在中国屏风上》里毛姆多次引用《庄子》,经常在对某处景物、某个人、某种现象的思考时提及汉唐盛景。
当然,19世纪以来,西方社会对中国不断丑化,抨击中国不同于西方社会的文明、习俗、社会制度甚至种族,“黄祸论”之说甚嚣尘上,生活在当时西方社会的毛姆不可避免的受到当时社会价值倾向的影响。
毛姆在作品中不时会流露出对中国人的歧视,诸多东方题材作品对白人以外的种族都抱有难有忽视的污蔑与轻视,一定程度上苛责毛姆的种族主义与殖民主义倾向是合理的。
但是,随着毛姆的东方之旅的不断深入,毛姆对东方的认识也逐渐立体与真实。
一、宽容与冷漠毛姆在旅行中不停地收集写作素材,在不同环境的国家地区中理解不同寻常与普通的相对性,宽容地对待新鲜事物。
毛姆所谓宽容就是毫不避讳的向读者展示看到的知晓的全部事实,并且能够直面这其中的缺点,而读者平和的接受光荣与阴暗,不虚伪地打造一个理想的完美形象。
不将西方人塑造成完美的统治者,也不将中国人贬斥为无知的愚民,他们无法避免人性的缺陷,于是也闪耀人性的伟大。
这也是毛姆作品深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旅行大大丰富了毛姆的阅历,他力图站在客观冷静的立场去记录叙述事件与人物,采用了“我”参与的叙述方式,但是“我”与事件发生保持一定的距离,保留了读者想象的空间与动力。
《在中国屏风上》毛姆重点在人,毛姆记录了各行各业的人物,这些人物或紧密地出现一个事件中,或只是松散地静态展现,毛姆透过这些人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精神状况。
庆贺建党百年 京剧名家走进天津师范大学
庆贺建党百年京剧名家走进天津师范大学作者:
来源:《天津教育·上》2021年第08期
本刊讯 6月24日,由天津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天津京剧院主办,天津师范大学美育研究中心、美术与设计学院承办的“京剧名家进校园红色经典专场演唱会”在天津师范大学音乐厅举行。
众多国家一级演员联袂登台,共同庆贺建党百年。
据悉,天津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多年来在做好奖励优秀教师、资助家庭贫困学生的同时,关注校园文化建设,致力于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學生艺术素养,开展了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系列活动。
京剧进校园作为其中一项,从2016年启动迄今已六年,先后走进河西区湘江道小学、第十四中学、第四十五中学、河东区田庄中学、天津商业大学、惠灵顿国际学校等20多所学校。
今年“京剧名家进校园”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以红色经典为主题,先后走进边远农村学校以及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高校,与广大师生一道重温难忘的革命岁月、回顾党的光辉历程。
这项活动的开展不仅使学生感受了京剧艺术魅力,而且丰富了校园文化,对提高师生的艺术鉴赏力起到了促进作用,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
(责任编辑吴莹)。
汪洋恣肆 大气磅礴——《祁志祥学术自选集》读后
《祁志祥学术自选集》[1]是作为上海政法学院35周年校庆系列丛书之一出版的,它是祁志祥教授研究成果的汇总整合。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上海政法学院坐落于佘山脚下,不见大楼,乃见大师。
祁志祥由文学和美学研究到哲学、国学与佛学研究的学术谱系,是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探索,饱含厚重的历史积淀与回声,以包容万象的胸怀不断提升其学术思想的精粹、气魄和境界。
作为“乐感美学”学说创始人,祁志祥教授学术底蕴深厚,研究领域广博,研究成果卓越。
他曾经主持并独立完成过3项文艺美学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以及教育部教材项目、上海市政府规划项目和上海市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出版工程项目,目前正在主持重写中国思想史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如今已出版个人专著30余部。
同时,近十年来,他一直保持每年发表10篇左右CSSCI刊物论文的旺盛创造力。
他的学术书写不仅量大,而且质高;其著作曾获教育部以及上海市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上海市高校优秀教材奖、华东地区优秀图书奖等各种荣誉,论文曾被各种文摘期刊转载与转摘。
《祁志祥学术自选集》是祁志祥教授过去几十年学术研究成果集大成之汇编。
全集共分为六辑:文学研究、美学研究、佛学研究、人学研究、国学研究与法学研究。
各项研究之间层层递进,联系紧密,多维并行,浑然一体。
祁志祥教授以文学为出发点,探讨分析文艺的基本问题,提出文艺的本质是“审美的精神形态”的观点,并从“文艺意为主”观念入手建构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表现主义文论体系,形成了理论成果——《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此书系“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而后他从美学角度研究文艺理论起家专攻美学,卓然成家。
在美学原理研究方面,他出版了60万字的著作《乐感美学》,提出“美是有价值的乐感对象”观点,为破译“美是什么”这个千古难题提供了审美实践中可操作的答案。
他以此挖掘和梳理中国古代美学精神和美学史,完成了《中国美学原理》和三卷本《中国美学通史》。
他以此梳理并分析近代百年西方美学学科在中国的诞生、发展、演变历程,完成《中汪洋恣肆 大气磅礴——《祁志祥学术自选集》读后郭 梅 尹依璐132国现当代美学史》,最后与《中国美学原理》《中国美学通史》一起,整合为五卷本总计257万字的《中国美学全史》这部划时代的著作。
谈谈重塑图书馆员的形象
谈谈重塑图书馆员的形象
张素
【期刊名称】《当代图书馆》
【年(卷),期】2004(000)001
【摘要】图书馆员在新形势下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从职业道德建设、仪表和态度、文化修养和业务能力几个方面重塑图书馆员的形象。
【总页数】2页(P27-28)
【作者】张素
【作者单位】天津职业大学图书馆,天津3004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1.6
【相关文献】
1.发扬“工匠精神”重塑图书馆员新形象 [J], 郭颖
2.基于“信达雅”视角的图书馆员形象重塑研究 [J], 侯娜
3.谈谈重塑图书馆员形象 [J], 张素
4.中专图书馆员形象重塑的思考 [J], 彭立新
5.基于图书馆2.0重塑高校图书馆员形象 [J], 袁珍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的“文艺复兴”--天津电视台艺品藏拍舞台设计
中国的“文艺复兴”--天津电视台艺品藏拍舞台设计
侯熠
【期刊名称】《工业设计》
【年(卷),期】2015(000)002
【摘要】当代中国风随着我国国力日强,在文化型展示性空间设计中占据了重要
地位。
然而在很多项目中,充斥了传统符号的混搭拼贴,中国传统符号系统的使用混乱,难以解读出具有当下意味的禅意。
本文提供了中国风设计的两种方式,即新中式风格的设计方式应该着力意境追求,而新中式主义的设计方式应该注重意象的当代表达,采用构成主义的方式,将自然物转化为设计意象,展示设计的自然之美。
【总页数】3页(P97-99)
【作者】侯熠
【作者单位】天津美术学院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天津,300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国嘉德(香港)春拍即将揭幕将推出香港水墨及瓷器工艺品拍卖 [J],
2.藏羌民间艺术商品化的思考——《藏羌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课程实践的思索[J], 刘晓平;杨瑞洪
3.在艺术设计教学中探求藏羌民间艺术的文化价值——四川省精品课程"藏羌旅游
工艺品设计与制作"透视 [J], 杨瑞洪;刘晓平
4.电视收藏类栏目的发展问题与对策——以天津电视台《艺品藏拍》栏目为例 [J], 肖军
5.波提切利拉动拍场“文艺复兴”? [J], 刘震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误读中国与形象重塑
误读中国与形象重塑
周志强
【期刊名称】《人民论坛》
【年(卷),期】2009(000)008
【摘要】国家形象的感染力以及文化策略不是用组建几个大型的跨国媒介、培训一些孔子学院的学员等方式就能完成的。
它更多地依赖潜移默化的方式,以及对这种方式进行宏观把握的战略方针
【总页数】1页(P51)
【作者】周志强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523
【相关文献】
1.城管形象建构的媒体误读及其重塑策略研究
2.重塑与误读:议《在中国屏风上》与近代中国社会
3.“误读”的中国——论《女勇士》和《中国佬》中的中国形象
4.形式多样塑形象——中国石油销售企业特色活动重塑形象缩影
5.重塑还是误读——毛姆与《在中国屏风上》的中国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海,为何没有拨动逝人的心弦?
大海,为何没有拨动逝人的心弦?
单之蔷
【期刊名称】《语文世界(中学生之窗)》
【年(卷),期】2012(000)008
【摘要】浙江这块多是丘陵的土地很是神奇,她能天人感应,触动生于斯长于斯的浙人的心灵,让心灵长出花枝,开满花朵。
我甚至觉得,因为有了她,中国才精致起来。
【总页数】3页(P38-40)
【作者】单之蔷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419.1
【相关文献】
1.巧设情境,拨动学生心弦——2014年“千课万人”全国小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研讨观摩会有感 [J], 罗军
2.拨动学生心弦塑造健全人格提升人文素质--中职语文教育教学实践反思 [J], 刘党校
3.拨动学生心弦塑造健全人格提升人文素质—中职语文教育教学实践反思 [J], 刘党校;
4.贴近学生需要拨动学生心弦——对一堂没有预设的心理辅导课的反思 [J], 王英姿
5.用情感拨动心弦挖掘课堂人文资源 [J], 魏小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动漫《JOJO的奇妙冒险》的艺术风格
浅析动漫《JOJO的奇妙冒险》的艺术风格
李沛芳;顾杰
【期刊名称】《金钥匙(汉文、蒙古文)》
【年(卷),期】2024()1
【摘要】《JOJO的奇妙冒险》是日本漫画家荒木飞吕彥的作品,1987年至2004
年在《周刊少年JUMP》连载第一部至第六部,2005年后在ULTRAJUMP连载至今。
该漫画作品从2012年开始制作成动画,到2022年一共上映了6部动画剧集。
多年来,《JOJO的奇妙冒险》因其天马行空的世界观设定、独特的角色设计和色彩运用,以及所体现出的波普美学等艺术风格,而受到大量观众的喜爱和追捧,经久不衰。
它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是使它从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总页数】5页(P86-90)
【作者】李沛芳;顾杰
【作者单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艺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新世代替身大激斗之JOJO之奇妙冒险
2.浅析漫画《Jojo的奇妙冒险》的造型
特征——以吉良吉影为例3.“饭圈入侵”的场域冲突分析--以《JOJO的奇妙冒险》为例4.潮流、实用两手抓美商海盗船×JOJO的奇妙冒险-石之海联名套装赏
析5.试以夏目漱石的“F+f”理论分析《JOJO的奇妙冒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颠覆
传统
名山名 湖纷纷 落马
国家级风 景名胜区 的
胡焕 庸线
2006年10月:景观大道——318国 道
《中国人的景观大道》开机 印刷100万册,创造当今出 版奇迹。
也制造了一个话题。 景观大道里面的媒体理念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符号的 世界,我们并不是直接思考 和认识自然世界,我们通过 了一个中介,这就是符号。 符号是生产出来的,也可以 说是建构出来的。景观不是 发现的,而是建构的。
构旧的“三山五岳”的概念,颠覆旧的以后,建构新的中国人的 山水观。 ——改写传统的山水审美格局,颠覆传统的名山名湖的排名。 通过精心的策划,几易方案:1,按地貌选美;2, 包括国家风景名省区;3,最后是按景观类型: 峡谷、山峰、湖泊、草原、森林等。 为什么要排行榜,就是要制造话题。
中国最美的山峰 NO.1 南 迦 巴 瓦
海螺沟冰瀑布
亚美利加瀑布
马蹄瀑布 0
单位:米
300
600
900
1200
新景观
冰塔林
海拔5873米的冰塔林
新景观
角峰
南迦巴瓦
河曲
内蒙古贡格尔河
内蒙古贡格尔河
陕西萨拉乌苏河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乃林郭勒河
内蒙古耗来河
内蒙古无名小河
珠江
黄河太极图
亚马孙雨林
建构论 人与世界之间还隔着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就是符号的世界,人 是制造符号的动物,符号是人创造出来的,并且赋予其意义。 人是符号意义的生产者。生产符号,制造符号的意义,传播符 号及意义,就是建构世界。这种思想就是建构论。
鹰隼的视角 鹰隼眼中的雪山与人类眼中的雪山一样吗?
世界是由主体(有感知者)、媒介,万 物一起创造的
内 蒙 古 克 鲁 伦 河
黑龙江四方山天池脚下
内蒙古克鲁伦河
内蒙古克鲁伦河
内蒙古克鲁伦河
内蒙古莫日格勒河
2011-3
茶卡盐湖
新景观
辫状水系
西藏尼洋河谷
辫状水系
拉萨河
新景观
雪线
雪 线
可可西里 扎拉玛
林芝
新景观
林线
林 伊线犁河谷
林线
伊犁河谷
伊犁地区
新景观
冰缘地貌
NO.2 贡嘎山
中国最美的
五大湖
排行榜
名次
得分
1 青海湖(青海)
77.6
2 喀纳斯湖(新疆) 77.3
3 纳木错(西藏)
76.4
4 长白山天池(吉林) 69.6
5 西湖(浙江)
62.7
NO.2
喀纳斯湖
中国最美的湖泊
NO.1 青 海 湖
建构论暗含的理念:知识是权力建构的
但是这里面有哲学的理念,建构论还暗含了一种知 识就是权力的概念,谁生产符号,生产什么样的符 号,赋予符号什么样的意义是由权力决定的 知识与权力是孪生姐妹。在知识里,总能分析出 权力的作用。既然知识是权力决定的,就不是客观 的,就是可以颠覆的。越是已成定论的东西,越是 值得怀疑的,因此也是可以颠覆的。可以重新做翻 案文章来。而翻案和颠覆就是话题。
马的视角 如果我们拥有马的眼睛,世界是什么样?
X光的视角 假如我们能像X光一样“洞察”万物……
蜜蜂的视角 同一朵报春花为何呈现出不同颜色?
抱持一种什么理念?
反映中国和中国与建构中国,两截然不同的理念。 反映论:认识中国,就是接受外界在自己头脑中的反映。比
如摄影师说:我用手中的相机,反映世界,暗含一种观念: 有一个真实的、确凿的中国存在,我们去认识她,描绘她。 建构论:暗含这样的理念:没有一个固定的,真实的中国的 形象存在,,真正的中国形象谁也不知道,是永远神秘的。 中国的形象是用各种符号建构出来的。 抱持认识中国的主张必然是墨守成规,无所作为;秉持建构 中国的主张,必然获得极大的自由,必然能够唤起创造性, 必然走上创新之路。
瀑布
黄果树瀑布落差74米,宽81米 黄河壶口瀑布落差30余米,宽约50米
冰瀑布
米堆冰川冰瀑布落差约800米,宽1000多米 海螺沟冰瀑布落差1080米,宽约1110米
瀑布落差的比较
1200
900
600
300
单位:米
0 马蹄瀑布
落差
亚美利加瀑布
海螺沟冰瀑布
米堆冰川
瀑布宽度的比较
瀑布宽度
米堆冰川
改版以来
年发行 量
450.
增长曲线
0.
150.
0.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100万册
450000
02 03 04 05 06 07
02年
300000
至07 年月 发行
150000
数量
0
市场成功的缘由:哲学的胜利
秉持建构论,摈弃反映论:理想:通过 一本杂志建构中国的新形象
建构中国新形象
演讲人: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地理学会出版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社科院自然辩证法学会教育与科学传播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特聘研究员
《中国国家地理》主编
单之蔷
2013年5月18日
市场的胜利:看两根掉头昂扬向上的曲线
年发行量(万册)
年发行量(万册)
600.
石环
冻涨丘
新景观
戈壁
新景观
彩丘
彩丘
需要建构的新景观太多。
云,我们对于云的了解太少。积雨云、风暴云、鱼 鳞云等。除了水瀑、冰瀑外,还有云瀑。
不可能把客体从主体中分开,没有主客分离的二元世界 在人与世界之间有媒介紧密相连,三位一体。 媒介就是信息。媒介不是工具,媒介也不是中性的。媒
介就是世界,世界就是媒介。 这里的媒介是广义的,可以理解为“通过……而……”,“
用……完成……”,可以理解为人与外界打交道的一切工 具,中介,尤其是指技术。
我们的成功是“建构中国”这种哲学理念 的成功
案例1,选美中国 案例2,景观大道 案例3,新天府排行榜 案例4,大西北:富饶的荒漠 案例5,上帝为什么造四川
典型:2005年10月《选美中国 》
《选美中国》再版10以上次,印刷量达 到200多万。为什么? 重新建构中国的地理形象,制造了一个大话题。 建构本身含有颠覆的概念,不破不立。《选美中国》首先是解
金沙江峡谷
峡谷之路
澜沧江梅里大峡谷
峡谷之路
怒江峡谷
峡谷之路
雅鲁藏布大峡谷
峡谷之路
杜鹃 花之 路
杜鹃花之路
在318国道沿线,杜鹃花约有160余种,其中70%以上的 种类为中国特有物种。
杜鹃花之路
甘孜州雅加埂
中国还有大量需要建构的新景观
新景观
冰瀑布
海螺沟冰川
冰瀑布
著名瀑布与冰瀑布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