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多媒体技术
(完整版)多媒体技术应用知识点
![(完整版)多媒体技术应用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619fc7baeaad1f347933f5a.png)
多媒体技术应用第一章多媒体技术应用概述1、媒体在计算机领域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磁带、磁盘、光盘等;二是承载信息的载体,如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和图像等。
多媒体技术中的媒体是指后者。
2、通常媒体分为五种类:感觉媒体、表示媒体、显示媒体、存储媒体、传输媒体3、多媒体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组合。
4、多媒体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和显示多种媒体信息,实现通过图形、图像、声音、视频、文本的组合交互进行沟通、交流、传递信息的一整套技术。
5、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征:可集成性、交互型、超媒体的信息组织形式、通信线路的可传播性6、多媒体技术的关键技术:数据压缩与解压缩技术、大容量存储技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与专用芯片、多媒体同步技术、多媒体系统平台技术7、多媒体技术的相关技术:超文本域超媒体技术、多媒体网络与通信技术、智能输入输出技术、多媒体软件技术8、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电子出版、视频会议、教育培训、影视动画、视频点播、家庭娱乐、广告宣传等等。
9、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高分辨率(提高显示质量)、高速化(缩短处理时间)、智能化(提高信息识别能力)、标准化(以便于信息交换与资源共享)10、多媒体计算机(MPC)是指具有多媒体信息处理功能的个人计算机。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由多媒体硬件设备和多媒体软件组成。
①常见的多媒体硬件设备有:光盘驱动器、声卡、视频卡、扫描仪、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像机等。
②多媒体软件根据它的应用层面可分为三大部分:多媒体操作系统、多媒体数据采集和编辑软件、多媒体创作和集成软件。
11、多媒体相关软件(1)几种专用文字软件:Windows记事本、Word、神笔、COOL 3D等(2)几种典型的图像软件:CorelDraw、Photoshop、Fireworks等(3)几种典型的动画软件:Gif Animator、Flash、Director、3D MAX等(4)几种典型的声音软件:Windows录音机、CoolEdit等(5)几种典型的视频软件:Windows Media Player、超级解霸、Premiere等(6)几种典型的集成软件: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Director等第二章图形、图像1、图形、图像的数字化原理:将模拟图像转化为数字图像的过程就是图形、图像的数字化过程,主要包含采样、量化和编码三个步聚。
现代教育技术第五章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
![现代教育技术第五章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c74793841ed9ad51f11df251.png)
二、PowerPoint 课件开发流程
很多人制作 PowerPoint 课件时属于低 效率、不科学的简单操作,往往事倍功 半,经常是匆匆忙忙开始制作,然后陷 入“改模板—改字体—改颜色—改图 片—改位置—改版式—改图表”的怪圈, 浪费大量时间,最后效果还不如人意。
二、多媒体课件的结构形式
3. 网状结构
网状结构(图 5-4)是一种超文本 结构,学生在各内容单元间自由 “航行”,没有预置路径的约束。 这种结构模拟人脑思维联想,知识 点按内在逻辑相关性建立连接。
三、多媒体课件评价
1. 教学性 优秀的课件是教学设计思想与教学策略 的软件实现,如果一个课件体现不出来 一定的教学设计思想与教学策略,那么 课件就只是教学内容的堆砌。
3. 使用自定义版式,创建演示文稿 更快捷方便 在 PowerPoint 中,用户可以自定 义并保存自己的幻灯片版式,这样 便无须浪费宝贵的时间将版式粘贴 到新幻灯片中,也无须从具有所需 版式的幻灯片中删除内容。
一、PowerPoint 的基本情况
04
视觉效果精美 PowerPoint 可以直接应用精美的图片, 而不用安装和使用其他图片编辑软件。
如何从多媒体课件中体现教学设计思想与教学策略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1)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结构能否在课件中体现出来, 课件是否选择了恰当的文字、图片、动画等表现形式。 (2)教学内容是否能体现出使用课件的优势。 (3)教学内容呈现的顺序是否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 (4)教学内容在同一时间的呈现量是否会对学习者的认知造成负担。 (5)教学内容是不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或结构组织在一起的。 (6)课件能否为学习者提供及时的、充分的反馈信息。
3. 丰富的信息资源,提升学生认知的广 度和深度 多媒体课件往往会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 并提供大量的多媒体信息和资料,这不 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保持,大 大扩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深化学生 对知识进行认知、加工的深度。
《教育技术》考试范围和试题——主观题(解释简答论述
![《教育技术》考试范围和试题——主观题(解释简答论述](https://img.taocdn.com/s3/m/3eaa6206e87101f69e3195f4.png)
《教育技术》考试范围和试题——简答题第五章名词解释:1.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一种新的教育技术,被认为是人类教育史上继文字出现、学校创立、活字印刷之后的第四次革命,他代表的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反映了一所学校教学现代化的程度,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的教育应用方式、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模式、多媒体课件开发过程、概念图及其制作、新技术的教育应用等。
2.计算机辅助教育:简称CBE,是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应用的统称,他涉及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
3.多媒体技术:是指把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媒体的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交互综合处理的技术。
即通过计算机,用多种媒体手段来储存、传播和处理信息的技术。
多媒体技术涉及计算机硬件、软件和图像处理、信号处理、人工智能、网络和通信等等广泛的技术领域。
4.课件:再多媒体教学中,通常将用于执行多媒体教学任务的多媒体软件称为多媒体课件,主要包括环境分析、教学设计、脚本设计、软件编写、评价与修改和几个阶段,这是最基本的。
5.超文本/超媒体:超文本,在一个课件页面中把某些文本通过链接引向其他页面,该文本则以醒目的形式显示,读者在浏览页面时可以通过该连接交叉引用到其他相应的页面。
在超文本结构中,除了文字链接以外,还可以对图像、视频、声音等多媒体信息进行连接,从而出现了超媒体的概念。
6.多媒体素材:指多媒体课件中所用到的各种听觉、视觉材料。
简答题:1.多媒体课件的开发步骤由哪几部分组成?答:主要包括环境分析、教学设计、脚本设计、软件编写、评价与修改和几个阶段,这是最基本的。
2.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划分为哪几种模式?各有什么特点?答:客观主义—个体主义(即教师为中心—个别化)、建构主义—个体主义(即学生为中心—个别化)、建构主义—集体主义(即学生为中心—集体化)、客观主义—集体主义(即教师为中心—集体化)。
3.ICAI系统的基本模块有哪些?它们各起什么作用?答:(1)操练和练习模式主要用于实现教学过程中学生练习阶段的功能,这是多媒体教学最常用的模式。
现代教育技术第五章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
![现代教育技术第五章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0dff5d6d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dc.png)
步骤: (1)依据需求分析确定的教学目的,阐明课件的教学内容,以及知识的重、难点。 (2)根据学习者特征分析,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与策略。 (3)根据学习者特征分析,选择适合的教学媒体。
第四节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开发流程
3、课件脚本设计
步骤: (1)文字脚本的撰写 (2)制作脚本的撰写
第四节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开发流程
习题与思考题
1请阐述多媒体课件的定义。 2.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优势有哪些? 3.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指导多媒体课件制作中有哪些原则?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知知道的媒体课件制作中有哪些原则? 5.多媒体课件制作的一般流程是什么?.
第五节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工具简介 二、Flash制作工具
FLASH是基于时间轴和图层的二维动画制作软件,主要应 用于网页设计、动漫创作等多媒体领域,已经成为交互矢量动画 的标准。Flash的优点是可以基于矢量图形创作,因而制作的课 件界面有没、文件比较小,适合在网络上传输。
第五节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工具简介
三、PowerPoint制作工具 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是微软公司设计的演示文稿软件。用户不仅可以
在投影仪或者计算机上进行演示,也可以将演示文稿打印出来,制作成胶片,以便应用 到更广泛的领域中。利用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不仅可以创建演示文稿,还可 以在互联网上召开面对面会议、远程会议或在网上给观众展示演示文稿。
第三节 多媒体课件的分类 一、根据课件运行环境分类:
1 单机型
2 网络型
第三节 多媒体课件的分类
二、根据使用对象分类:
1、助教型课件,主要的使用对象是教师,主要用于辅助教师的课堂教学。 2、助学型课件,主要的使用的对象是学生,课件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适合进行 个别化学习。 3、教学结合型课件,教学结合型课件介于助教与助学型课件之间,一般作为课堂教 师的辅助手段及学生课后的知识学习。
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 第五章《认识多媒体》 PPT课件
![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 第五章《认识多媒体》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6ca7668b307e87100f6961c.png)
3、单击红色录音按钮 。 4、保存声音文件 。
录一首古诗或一首歌曲,并保存声音文件。
谢大家!
二、学习播放声音文件 启动 Windows Media Play 。
1、单击“开始”——“所有程序”——Windows Media Play 2、找到声音文件,单击“打开”
三、学习播放视频文件
1、用播放器播放。
2、找到声音文件,直接“打开” 。
四、了解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
欣赏各学科教学课件
四、学习自制声音文件
第5章
认识多媒体
1、了解多媒体的基本概念。
2、学会用计算机欣赏音乐和播放光盘。
3、了解计算机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4、会录制声音文件。
一、认识多媒体。
多媒体既可以指设备,如计算机,电视机,录音机, 音箱、功放机,耳机,耳麦,麦克风等,也可以指承载信
息的方式。如文本,声音,动画,图形,图像,视频等。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第五章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第五章](https://img.taocdn.com/s3/m/580c4b02bed5b9f3f90f1c1d.png)
/mmt/
第五章 视频处理技术
5.3 会声会影的基本操作——视频编辑实例
5.3.1 会声会影的安装与运行
2. 会声会影9.0的运行
双 击 Windows 桌 面 上 的 会 声 会 影 9 图 标 , 或 者 打 开
Windows 程 序 组 , 选 择 “ 开 始 ” |“ 所 有 程 序 ” |“Ulead VideoStudio 9.0”|“会声会影9”命令,即可运行会声会影, 进入会声会影编辑器窗口,如图5-8所示。
/mmt/
5.2.2 计算机与摄像机的连接
2. 计算机与摄像机的连接 (1) 数码摄像机的接口和连线
第五章 视频处理技术
/mmt/
5.2.2 计算机与摄像机的连接
2. 计算机与摄像机的连接 (2) 台式计算机与数码摄像机的连接
第五章 视频处理技术
/mmt/
5.2.2 计算机与摄像机的连接
2. 计算机与摄像机的连接
(3) 笔记本计算机与数码摄像机的连接
第五章 视频处理技术
/mmt/
第五章 视频处理技术
5.2.3 数字视频节目制作过程
1. 编写稿本 2. 准备素材 3. 节目编辑 4. 节目输出
/mmt/
第五章 视频处理技术
3. 数字视频标准
(1) MPEG-1标准 是为了适应在数字存储媒体如CD-ROM上有效地存取广播 视 频 信 号 而 制 定 的 。 CD-ROM 驱 动 器的 数 据 传 输 率 不 会 低 于 150KB/s,容量不会低于650MB,压缩比可高达1∶200。VCD采 用的这种标准。 (2) MPEG-2标准 对MPEG-1标准进行了扩充。MPEG-2能使图像恢复到广播 级质量,高清晰视频光盘DVD就是采用的这种标准。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重点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7156f4adb0717fd5360cdcb0.png)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复习资料第一章 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1、信息技术发展对教育的影响:信息技术的进步,使传统的教育和管理方式受到猛烈的冲击,引起教育的重大变革,包括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教育模式以至教育体制都发生了重大变革,使教育由一次性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由传统民族性教育向现代国际化教育转变,由传统的课堂传授教育模式向网络化开放性教育模式转变。
而且对人们传统的学习方式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引发了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的重大革新。
2、应用在教育领域的信息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因特网络技术计算机局域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数字音像技术 3、教育信息化:指在教育与教学的各个领域中,积极开发并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培养适应信息社会需求的人才,以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
4、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研究对象 基本研究内容5、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教育技术发展年代 20世纪20年代 30-40年代 50-60年代 70-80年代 90年代 21世纪初阶段 起步阶段 初级阶段 发展阶段 系统化阶段 数字化阶段 虚拟化阶段体现无声电影录音 电影电视 程序教学机录像 卫星 CAI多媒体 人工智能 因特网虚拟现实 虚拟社区6、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包括视听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系统科学理论。
7、戴尔的“经验之塔”8、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的基本观点:①把它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升,则越趋抽象; ②教育教学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到抽象;③教育教学不能至于具体经验,而要向首相和普遍发展,要形成概念;④在学校中,应用各种教学媒体,可以使得学习更为具体,从而造成更好的抽象;⑤宝塔中层的视听媒体,较言语、视觉符号更能为学生提供较具体和易于理解的经验,并能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其他直接经验方式之不足;⑥过分看重直接经验方式的危险固然存在,但不会太大,如果教学太过于具体化,那就是没达到更普遍的充分的了解,但在今日这种危险只是理论的。
2024版现代教育技术第五章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
![2024版现代教育技术第五章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1ca86a39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be.png)
现代教育技术第五章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目录•多媒体课件设计概述•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与技术•多媒体课件界面设计•多媒体课件交互设计•多媒体课件内容编排与呈现•多媒体课件评价与优化建议01多媒体课件设计概述定义与特点定义多媒体课件是指基于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元素进行集成,用于辅助教学和学习的软件。
特点多媒体课件具有交互性、集成性、多样性、非线性等特点,能够生动形象地呈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多媒体课件能够将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表达的教学内容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提高教学效果。
丰富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通过多媒体元素的集成和交互性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激发学生兴趣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和制作需要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和方法,能够促进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深入发展。
促进教学改革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应紧扣教学目标和内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
教育性原则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应符合科学原理和学科知识体系,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科学性原则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应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保证课件的技术性和实用性。
技术性原则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应注重色彩搭配、版面布局、动画效果等艺术元素的应用,提高课件的观赏性和美感。
艺术性原则多媒体课件设计的原则02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与技术常见制作工具介绍PowerPoint一款常用的演示文稿制作软件,提供丰富的模板和素材,支持动画、音效等多媒体元素,适合制作简单的课件。
Flash一款专业的动画制作软件,可以制作富有动感和交互性的课件,支持矢量图形和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元素。
Authorware一款流程图式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提供丰富的交互功能和媒体支持,适合制作复杂的课件。
多媒体元素添加根据课件内容需要,添加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元素,丰富课件内容,提高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第5章 音频处理技术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第5章 音频处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585367b9b89680203d825bd.png)
第10页
5.2 音频数字化
采样与采样频率 量化与量化级 声道 音频采样的数据量 音频数据编码
第11页
采样与采样频率
所谓采样就是每间隔一段时间读取一次声音信号 幅度,使声音信号在时间上被离散化。
采样的主要参数是采样频率。 采样频率(Sampling Rate)是指将模拟声音波形
5.25MB
2.6MB 5.25MB 5.25MB 10.5MB
注释 相当于电话线路较差时的音质 效果不好的立体声 实际上勉强可以接受的最低频率,非常沉闷和压抑 在这样低的采样率下,使用立体声不占优势 相当于电视机的声音质量,非常实用,在 Macintosh 和多媒体 计算机上都能够播放 在全频宽回放不太可能的情况下是立体声录音的较好选择
数字化时,每秒钟所抽取声波幅度样本的次数, 其计算单位是kHz(千赫兹)。 一般来说,采样频率越高,声音失真越小,但用 于存储数字音频的数据量也越大。 采样频率的高低是根据声音信号本身的最高频率 和奈奎斯特采样定理(Nyquist theory)决定的。
第12页
采样与采样频率
奈奎斯特采样定理:设连续信号 x(t) 的频谱 为 x( f ) ,以采样间隔T采样得到离散信号 x(nT), 如果满足:当 f fc 时, fc 是截止频率,T 1/(2 fc ) 或 fc 1/(2T ) 则可以由离散信号 x(nT ) 完全确定 连续信号 x(t )。当采样频率等于 1/(2T ) 时, 即 fN 1/(2T ) ,称 f N 为奈奎斯特频率。
对于语音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是最好缩减到 8bit,这样可以 节约很多磁盘空间
由于采样频率较低,比 CD 听起来要沉闷。但由于采用高的量 化级和立体声,仍然比较饱满,适用于 CD-ROM 产品
现代教育技术第五章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
![现代教育技术第五章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2e026d2c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39.png)
现代教育技术第五章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现代教育技术第五章,主要涉及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
本节课将介绍多媒体课件的概念、特点、设计原则以及制作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多媒体课件的定义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多媒体课件的特点和优势,多媒体课件设计的基本原则,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流程和方法。
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多媒体课件的概念及其在教学中的重要性,理解多媒体课件的特点和优势。
2. 培养学生设计和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多媒体课件的概念、特点、设计原则和制作方法。
难点: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技巧和策略,以及如何在教学中有效运用多媒体课件。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投影仪、电脑、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
学具:学生电脑、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学习资料。
教学过程: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个生动有趣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感受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魅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材内容讲解(10分钟)教师简要讲解多媒体课件的概念、特点、设计原则和制作方法,为学生后面的实践操作打下理论基础。
三、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具体的例题,讲解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程,让学生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实际操作技巧。
四、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所学知识,利用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完成一个简单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五、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六、板书设计(5分钟)教师根据课堂内容,设计板书,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设计:1. 请简述多媒体课件的概念及其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2. 请列举多媒体课件的三个特点和优势。
3. 请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多媒体课件,并简要说明设计思路。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综上,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展示和评价等环节,使学生掌握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素养。
《多媒体技术应用》课后习题及答案
![《多媒体技术应用》课后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50730d581b6bd97f19eaba.png)
《多媒体技术应用》课后习题及答案2009-12第一章习题一、填空题1.多媒体有、、等几个关键性。
2.多媒体外部设备一般分为系统和系统。
3.静态图素材包括和两大类。
4.多媒体制作分为、、、和五个步骤。
5.人机交互界面设计首先要确立,还应该遵循三个原则,它们是、、。
6.屏幕设计的布局应该遵循、、、和五个原则。
7.数据压缩方法可以分为和两大类。
8.目前已经公布的数据压缩标准有:用于静止图像压缩的标准;用于视频和音频编码的系列标准;用于的H.261、H。
263标准;用于的JBIG标准等。
9.光存储技术是一种通过方法读/写数据的存储技术,一般情况下使用作为光源,所以也可称为存储。
10.目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方向:一是多媒体在朝着、方向发展;二是多媒体在、领域和发展异常迅速且卓有成效。
二、简答题1.多媒体产品的最大特点是什么?2.多媒体能做什么?3.简述多媒体的制作流程。
4.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有什么异同?5.什么是光存储技术?第一章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多样化交互性集成性●2.输入输出●3.图形图像●4.创作脚本流程图素材选取与加工媒体集成产品发布●5.用户类型信息最小量原则帮助和提示原则媒体最佳组合原则●6.平衡原则预期原则经济原则顺序原则规则化原则●7.有损压缩无损压缩●8.JPEG MPEG 视频和音频通信二值图像编码●9.光学激光激光●10.智能化三维化二、简答题●1.多媒体产品的最大特点是什么?●答:多媒体技术具有以下的关键特性:多样化、交互性、集成性。
最大特点是交互性。
●交互性是影视作品和多媒体作品的主要区别,是多媒体产品的最大特点。
它允许用户参与其中,可以通过各种操作去控制整个过程,可以打乱顺序任意选择,可通过有意或无意的操作来改变某些音频或视频元素的特征。
交互实际上就是用户在某种程度上的参与。
●2.多媒体能做什么?●答:多媒体的应用已经涵盖到各行各业,如:广告、展示系统、计算机游戏、教学系统、办公自动化和会议系统、交互式数字电视等●3.简述多媒体的制作流程。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PPT-第五章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PPT-第五章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572ed730722192e4536f6bf.png)
5.6咨询型课件
学生提出问题和要求,计算机回答并解释相关内容。 5.6.1 教学过程及特点 2.教学特点 1)以学生为中心 2)通过信息检索提供资源支持
5.7第二代教学软件---积件
1.课件存在问题 1)制作困难 2)课件制作 与使用分离; 2.积件 积件由积件库和积件组合平台组成。 积件库组成:多媒体资源库;微教学单元库;虚拟机间 资源库;资源呈现方式库;教学策略库 特点 1)通用性和灵活性 2)基元性和可积性 3)开放性和自繁衍性
5.5游戏型课件
以游戏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 5.5.1 教学过程及特点 1.教学过程 游戏型课件特点: 1)明确的教学性 2)有游戏的特点
确定的游戏规则; 明确的游戏目标; 具有竞争性和挑战性; 2.教学特点 1)极大地激发学习兴趣 2)可用于教学过程的多个阶段 3)特别适合以学生为主的发现式学习
第五章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
• 课件的教学过程、教学特点及课件结构 – 3.了解积件思想
5.1多媒体课件类型及特点
5.1.1课件的结构类型 1).框面型课件 2).生成型课件 3).数据库型课件 4).智能型课件 5.1.2课件的教学类型 1).个别辅导型课件 2).操作与练习型课件 3).模拟型课件 4).游戏型课件 5).咨询型课件
5.3操作与练习型课件
目的是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或技能 5.3.1 教学过程及特点 1.教学过程
通过回答问题及问题的及时反馈,促进学生掌握知识
2.教学特点 1)反馈及时 2)能激发学习动机 3)能提供学生操作与练习的成绩 记录
5.4模拟型课件
模拟真实的现象,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与思考,自 己总结出结论,或通过操作熟练掌握某种技巧 5.4.1 教学过程及特点 1.教学过程 1)演示模拟 2)操作模拟 3)实验模拟 4)管理模拟 2.教学特点 1)生动形象直观 2)经济、安全 3)缩短实验周期
现代教育技术第五章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2024)
![现代教育技术第五章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2024)](https://img.taocdn.com/s3/m/a5c22d87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ef.png)
按应用领域分类
可分为基础教育课件、高 等教育课件、职业教育课 件、企业培训课件等。
02
多媒体课件设计原则与策略
设计原则
教育性原则
课件设计应符合教学目 标,体现教学内容,有 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
科学性原则
课件内容应科学、准确 ,符合学科知识的逻辑
性和系统性。
技术性原则
课件制作应运用先进的 多媒体技术,保证课件 的交互性、稳定性和易
控制区
提供课件播放、暂停 、快进、快退等控制 功能。
辅助区
可包含帮助信息、版 权声明等附加信息。
色彩搭配与视觉效果优化
色彩选择
选用与课件主题相符的色彩,同时注意色彩的对比和搭配,避免过于 刺眼或难以辨认的颜色组合。
字体选择
选用易读性强的字体,同时注意字体大小和行距的设置,确保文字内 容的清晰可读。
艺术性
课件应具有视觉美感,色彩搭配和谐 ,布局合理。
实用性
课件应满足教学需求,适合特定学科 和教学对象,提高教学效果。
优化策略与方法探讨
精选内容
强化交互
根据教学目标和受众需求,精选课件内容 ,突出重点。
增加课件的交互性,如设置问题、提供反 馈等,提高学习者的参与度和兴趣。
多媒体元素整合
界面优化
合理运用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 和视频等多媒体元素,丰富课件的表现形 式。
现代教育技术第五章多 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
目录
• 多媒体课件概述 • 多媒体课件设计原则与策略 • 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与技术 • 多媒体课件的界面设计 • 多媒体课件的交互设计 • 多媒体课件的评价与优化
01
多媒体课件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应用》教案
![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应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3b411e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f8.png)
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应用》教案第一章:多媒体技术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掌握多媒体的基本元素和特点理解多媒体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1.2 教学内容多媒体技术的定义与分类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历程多媒体的基本元素(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技术的特点(交互性、实时性、集成性等)多媒体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教育、娱乐、医疗等)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案例分析法:分析多媒体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1.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多媒体技术概念的理解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生活实例,分析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第二章:多媒体硬件设备2.1 教学目标了解多媒体硬件设备的基本组成掌握常见多媒体硬件设备的功能和用途学会使用多媒体硬件设备进行基本操作2.2 教学内容多媒体硬件设备的组成(计算机、显示器、音箱等)常见多媒体硬件设备的功能和用途(摄像头、扫描仪、打印机等)多媒体硬件设备的基本操作(启动、关闭、设置等)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多媒体硬件设备的组成和功能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操作多媒体硬件设备2.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多媒体硬件设备的理解实践操作:评价学生对多媒体硬件设备操作的熟练程度第三章:多媒体软件应用3.1 教学目标了解多媒体软件的分类和功能掌握常见多媒体软件的使用方法学会利用多媒体软件进行素材的编辑和制作3.2 教学内容多媒体软件的分类(音频处理软件、图像处理软件、视频处理软件等)常见多媒体软件的功能和用途(Adobe Premiere、Photoshop、Audacity等)多媒体软件的使用方法(安装、启动、基本操作等)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多媒体软件的分类和功能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操作多媒体软件3.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多媒体软件的理解实践操作:评价学生对多媒体软件操作的熟练程度第四章:多媒体作品设计与制作4.1 教学目标了解多媒体作品的设计原则和流程掌握多媒体作品的制作方法和技巧学会利用多媒体软件进行作品的创作和展示4.2 教学内容多媒体作品的设计原则(目标明确、界面美观、操作简单等)多媒体作品的制作流程(需求分析、素材准备、设计制作等)多媒体作品的制作方法和技巧(文字排版、图像处理、音频剪辑等)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多媒体作品的设计原则和制作流程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操作多媒体软件进行作品制作4.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多媒体作品设计原则的理解作品展示:评价学生对多媒体作品制作的方法和技巧第五章: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5.1 教学目标了解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和优势掌握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学会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5.2 教学内容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和优势(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等)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分类和特点(教案、课件、教学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素材选择、课件制作、教学设计等)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和优势案例分析法:分析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实例5.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理解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教学实例,分析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第六章:多媒体技术在娱乐与广告中的应用6.1 教学目标了解多媒体技术在娱乐与广告领域的应用掌握多媒体娱乐与广告作品的制作流程与技巧学会利用多媒体技术创作新颖的娱乐与广告作品6.2 教学内容多媒体技术在娱乐与广告领域的作用和优势(吸引观众、增强视觉效果等)多媒体娱乐与广告作品的制作流程(策划、素材收集、设计与制作等)多媒体娱乐与广告作品的制作技巧(动画制作、特效添加、视频剪辑等)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多媒体技术在娱乐与广告领域的作用和优势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操作多媒体软件进行娱乐与广告作品制作6.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多媒体技术在娱乐与广告中的理解作品展示:评价学生对多媒体娱乐与广告作品制作的方法和技巧第七章:多媒体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7.1 教学目标了解多媒体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和优势掌握多媒体技术在企业展示与培训中的应用学会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企业宣传与内部培训7.2 教学内容多媒体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和优势(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培训效果等)多媒体技术在企业展示与培训中的应用(企业宣传、产品展示、内部培训等)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多媒体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和优势案例分析法:分析多媒体技术在企业展示与培训中的应用实例7.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多媒体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理解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企业实例,分析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第八章:多媒体技术在公共服务中的应用8.1 教学目标了解多媒体技术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掌握多媒体技术在公共服务中的优势和作用学会利用多媒体技术改善公共服务体验8.2 教学内容多媒体技术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实例(博物馆、机场、银行等)多媒体技术在公共服务中的优势和作用(提高服务效率、便捷顾客等)公共服务领域多媒体作品的制作方法与技巧(界面设计、互动设计、信息展示等)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多媒体技术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实例案例分析法:分析多媒体技术在公共服务中的优势和作用8.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多媒体技术在公共服务领域的理解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公共服务实例,分析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第九章:多媒体技术在创意产业中的应用9.1 教学目标了解多媒体技术在创意产业中的作用和优势掌握多媒体技术在创意作品制作中的应用学会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创意设计与制作9.2 教学内容多媒体技术在创意产业中的作用和优势(表现创意、提高作品质量等)多媒体技术在创意作品制作中的应用(动画制作、游戏设计、虚拟现实等)创意产业领域多媒体作品的制作方法与技巧(创意思维、技术实现、作品展示等)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多媒体技术在创意产业中的作用和优势案例分析法:分析多媒体技术在创意作品制作中的应用实例9.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多媒体技术在创意产业中的理解作品展示:评价学生对多媒体创意作品制作的方法和技巧第十章:多媒体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10.1 教学目标了解多媒体技术当前的发展状况掌握多媒体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学会如何适应和应对多媒体技术的变化10.2 教学内容多媒体技术当前的发展状况(技术成熟度、应用领域等)多媒体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如何适应和应对多媒体技术的未来变化(学习新知识、更新技能等)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多媒体技术的当前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如何适应和应对多媒体技术的未来变化10.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多媒体技术发展趋势的理解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个人兴趣,分析多媒体技术的未来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多媒体技术概述重点环节:多媒体的基本元素和特点、多媒体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难点环节: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二、多媒体硬件设备重点环节:常见多媒体硬件设备的功能和用途、多媒体硬件设备的基本操作难点环节:多媒体硬件设备的组成三、多媒体软件应用重点环节:常见多媒体软件的功能和用途、多媒体软件的使用方法难点环节:多媒体软件的分类和选择四、多媒体作品设计与制作重点环节:多媒体作品的设计原则和制作流程、多媒体作品的制作方法和技巧难点环节:多媒体作品的设计创意和制作技术五、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重点环节: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和优势、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应用难点环节:多媒体教学资源的设计和制作六、多媒体技术在娱乐与广告中的应用重点环节:多媒体娱乐与广告作品的制作流程与技巧、案例分析难点环节:多媒体娱乐与广告作品的创新设计和制作七、多媒体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重点环节:多媒体技术在企业展示与培训中的应用、案例分析难点环节:多媒体企业作品的制作方法与技巧八、多媒体技术在公共服务中的应用重点环节:多媒体技术在公共服务中的优势和作用、案例分析难点环节:公共服务领域多媒体作品的制作方法与技巧九、多媒体技术在创意产业中的应用重点环节:多媒体技术在创意作品制作中的应用、案例分析难点环节:创意产业领域多媒体作品的创意思维和技术实现十、多媒体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重点环节:多媒体技术的当前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难点环节:如何适应和应对多媒体技术的未来变化。
多媒体技术05-数字视频基本概念
![多媒体技术05-数字视频基本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31f8097f01f69e314232940b.png)
内容随时间而变化,
伴随有与画面动作同步的声音(伴音),
人类接受的信息70%来自视觉, 其中活动图象是信息量最 丰富、直观、生动、具体的一种承载信息的媒体。
视频信息的处理是多媒体技术的核心。
2015-1-22
南京大学多媒体研究所
4
电视
电视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信息传播工具! 3种彩色电视制式:
6MHz 4.2MHz
音频
…
0.0 1.25 4.83 5.75 6.0
图象载波
6 MHz (NTSC)
2015-1-22
色度副载波
声音载波
南京大学多媒体研究所
19
(2)分量电视信号
为保证视频信号质量,近距离时可用分量视频信号
(component video signal)传输, 分量信号是指每个基色
575 625
(4/3)*575
模拟信号传输电视节目时的带宽:
PAL 制式是 8.0MHz(亮度信号为 5.5 MHz,2 个色度信号 均为1.8 MHz), NTSC制式是6.0MHz(亮度信号为4.2 MHz,2个色度信号 均为1.0 MHz)。
南京大学多媒体研究所 12
2015-1-22
易于编辑、修改等操作处理 用户接收的图像质量更好(可达演播室水平) 有利于存储,信息复制不会失真 有利于传输(抗干扰能力强)
节省频率资源(占用频道较窄)
可以通过公共电信网和计算机网传输 可以与其它媒体组合使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可以生成描述信息(bits about bits),便于信息的检索和 使用
信息技术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
![信息技术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1ac1597f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db.png)
信息技术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在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有幸可以为七年级的学生们提供相关的教学用书,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的学科。
第一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计算机已经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但是你真正了解计算机吗?本章将带你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以及它们的功能。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你将能够对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第二章:操作系统和软件应用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大脑,它控制着计算机的所有操作。
本章将介绍不同的操作系统,并教你如何使用常见的软件应用程序,如文字处理软件和电子表格软件。
掌握这些基本技能将帮助你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更加高效地使用计算机。
第三章:网络与互联网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的重要工具。
本章将介绍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帮助你了解如何安全地使用互联网,并学会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和研究。
第四章: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章将介绍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和如何保护个人信息的方法。
学会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是每个人的责任。
第五章: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教育、娱乐和广告等领域。
本章将介绍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应用,帮助你了解多媒体的魅力和潜力。
第六章:信息技术与社会发展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章将介绍信息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医疗、交通、金融等,并探讨信息技术对社会变革的影响。
通过这本教学用书,你将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希望这本用书能够帮助你在信息时代中取得更好的发展,成为信息技术领域的专家和创新者。
让我们一起踏上信息技术的旅程,探索无限的可能性!。
第五章 体验多媒体技术
![第五章 体验多媒体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205eaac284ac850ad0242d5.png)
第五章体验多媒体技术课时二十七第一节认识多媒体技术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历史、多媒体技术在社会领域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了解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中的“媒体”类型和特征2.简单回顾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历史3.多媒体的关键性技术的几种类型及应用领域三、教学重点、难点: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四、课时数: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什么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①媒体:指承载信息的载体,如文本、图象、声音、动画等。
②多媒体: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组合。
主要集中在除文本以外的其他信息载体形式。
③多媒体技术:指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即运用计算机处理多媒体信息的技术。
二、多媒体技术的历史回顾单一媒体(最初是数字,后来主要是文字)发展为多种媒体的综合运用。
三、多媒体技术的应用1、数字化信息技术2、高速计算机处理技术3、高效率压缩技术4、高容量存储技术5、高速网络传输技术几种常见的应用系统实践题:根据实际情况,尝试着生活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实例,填写下表六、教学反思:本节内容多是一些概念性,记忆性的内容,比较枯燥,在讲解时在尽量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解释,以求达到较好的效果。
课时二十八第二节精彩的多媒体世界(一)教学目标1.体验多媒体作品的表现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和创作多媒体作品的兴趣。
2.了解多媒体作品的构成元素和多媒体作品的制作工具。
3.通过赏析多媒体作品,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多媒体制作工具。
教学重点赏析多媒体作品。
教学难点了解多媒体作品的构成元素和多媒体作品的制作工具。
教学方法分析采用情境启发、自主探究、协商合作的方式组织教学。
教学准备多媒体作品。
多媒体制作工具PowerPoint、Flash、Ahthorware、Visual Basic。
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是诗歌的魅力所在.让我们再次去感悟吧。
投影:多媒体作品再别康桥教师:大家有没有感觉到两次欣赏有区别?分享你的收获与感受。
学生热烈讨论并回答问题。
作品名称主要栏目包含元素交互操作总体印象注:多媒体作品一般包含文本、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元素。
多媒体技术基础作业第五章
![多媒体技术基础作业第五章](https://img.taocdn.com/s3/m/daff21fbfab069dc50220197.png)
《多媒体技术基础》作业:第五章多媒体开发环境和工具一、填空题1、多媒体创作系统提供一种把_________结合在一起的集成环境,是为完成任务的软件系统。
2、多媒体创作系统大致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个部分。
3、基于多媒体创作工具的创作方法和结构特点的不同进行的划分中,Authorware属于基于__________的多媒体创作工具;Visual C++、Visual Basic属于基于____________的多媒体创作工具。
4、OCR软件的功能是将___________转换为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1、为什么需要多媒体创作工具?()(1)简化多媒体创作过程。
(2)降低对多媒体创作者的要求,创作者不再需要了解多媒体程序的各个细节。
(3)比用多媒体程序设计的功能、效果更强。
(4)需要创作者懂得较多的多媒体程序设计。
A.(1) B.(1),(2)C.(1),(2),(3) D.全部2、下列功能()是多媒体创作工具的标准中应具有的功能和特性。
(1)超级连接能力(2)编程环境(3)动画制作与演播(4)模块化与面向对象化A.(1),(3) B.(2),(4)C.(1),(2),(3) D.全部3、多媒体创作工具的编程环境包含()功能。
(1)循环、条件转移(2)算术运算、逻辑运算(3)时间控制(4)动态文件输入输出A.(1),(3),(4) B.(1),(2),(4)C.(1),(2),(3) D.全部4、多媒体创作工具的超媒体连接能力是指()。
(1)建立信息间的非线性结构(2)能根据用户输入产生跳转(3)提供比多媒体更高级的媒体形式(4)超媒体是多媒体超文本A.(1),(3),(4) B.(1),(2),(4)C.(1),(2),(3) D.全部5、下列多媒体创作工具()是属于以时间为基础的著作工具。
(1)Micromedia Authorware (2)Micromedia Action(3)Tool Book (4)Micromedia DirectorA.(1),(3) B.(2),(4)C.(1),(2),(3) D.全部6、下列()是Authorware的功能特点。
第五章 多媒体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系统结构
![第五章 多媒体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系统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ec2be42f7375a417866f8f1a.png)
(3)重放声波信号 (4)用midi技术合成音乐
(a)(1)(3)(4) (b)(2)(3)(4) (c)(1)(2)(3) (d)全部
答:(d)
82750pb象素处理器具有较宽的指令字长(48位),直接连到vram的随机或并行通道,由于不同指令字的不同字段分别控制硬件机构,所以这些指令可以同时执行多种操作,它包括两个分开并对称的内插16位数据总线、为8位象素计算专门分开的alu操作;在解压缩时为运动补偿设计了象素插值器,解压缩编码数据流设计了统计解码器;以及为了同dvi的vram传输数据所设计的四个先进先出(fifo)数据缓冲区。82750pb象素处理器运行较小的微码译码器,它定时询问在vram中的命令表。由计算机建立主命令表,微码命令由主机直接引导加载到82750pb微码存储器中,当命令表指出某些操作需要运行时,如解码操作,微码译码器从vram中将一个微码块加载到82750pb内部的微码存储器中,并且执行它。这些解码是由主计算机设计并加载到vram中的。
第五章 多媒体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系统结构
单项选择题1-8:
1、组成多媒体系统的途径有哪些:
(1)直接设计和实现 (2)增加多媒体升级套件进行扩展
(3)cpu升级 (4)增加cd-da
(a)仅(1) (b)(1)(2) (c)(1)(2)(3) (d)全部
2.音频子系统
音频子系统由音频信号处理器、数字到模拟的转换硬件以及模拟滤波器组成。它与视频子系统并行操作、解决音频信号的压缩、编码和解码,还解决音频信号的a/d、d/a转换以及音响声效的特技处理。
音频子系统的核心器件是ad(analog device)公司的ad-2105数字信号处理器(dsp),通过它完成所有音频信号的压缩和解压缩任务。dvi系统采用自适应预测编码(adpcm)算法将16位的采样数据压缩编码成4位码,最后将压缩的音频数据输出到d/a转换器,dsp的垂直消隐中断出现在每个显示帧的场逆程,以此来解决视频数据流和音频数据流的同步问题。数字到模拟量的转换器是由burr-brown公司生产的pcm66p单片立体声16位串行接口组成。跟着d/a变换器是双通道的模拟滤波器,其截止频率近似固定在17khz,并且有5个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分辨率 (1)显示分辨率:显示分辨率是显示器在显示图像时的分 辨率,分辨率是用点来衡量的,显示器上这个“点”就是 指像素(pixel)。显示分辨率的数值是指整个显示器所有可 视面积上水平像素和垂直像素的数量。例如800×600的分 辨率,是指在整个屏幕上水平显示800个像素,垂直显示 600个像素。 (2)图像分辨率 :图像分辨率指图像中存储的信息量,是 每英寸图像内有多少个像素点,分辨率的单位为PPI,通 常叫做:像素/每英寸。对同样大小的一幅图,组成像素 数目越多,则说明图像的分辨率越高,看起来图像就越 逼真;反之,图像会显得粗糙。 (3)打印分辨率:打印机分辨率又称为输出分辨率,是指 在打印输出时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上每英寸最多能够打 印的点数,通常以“点/英寸”即 DPI表示。
5.5视频
5.5.1视频的基本知识 1.视频的概念
视频是实时获取的自然对象。视频信 号有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之分,模拟视频 信号就是常见的电视信号和录像机信号, 采用模拟方式对图像进行还原处理,这种 图像被称为“视频模拟图像”。
5.6多媒体数据压缩
5.6.1数据压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 数据压缩的必要性 多媒体数据包含文本、数字、图形、图像、动 画、音频和视频等。在多媒体系统中图像和动态 视频信息数据量非常之巨大,所需要的存储空间 是十分巨大和惊人的。为了存储和传输这些数据, 对其进行有效压缩将是多媒体发展中必须要解决 的最关键的技术之一 。 2.数据压缩的可能性 1)人的听觉和视觉等具有有限性和不敏感性。 2)存在各种数据冗余
3.多媒体的定义 多媒体是多种信息载体的表现形式和传递方式,就是 用多种媒介方法传输信息。在计算机的控制下,多媒体是 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种类型的媒 体混合在一起的信息交流和传输工具。 4.多媒体技术的定义 多媒体技术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音频技术、视频 技术、图像压缩技术、文字处理技术等多种技术的一种综 合技术。 简单地说:多媒体技术就是把声、文、图、像和计算机 结合在一起的技术。
5.4.2计算机动画 1.计算机动画的分类 (1)按动画制作的原理分类 1)二维动画。二维动画是平面动画,它是用二维空间来模拟 真实三维空间效果,做成一幅一幅的图片然后连续起来成 为动画。 2)三维动画。三维动画是采用计算机技术,使用相关的软件 来模拟真实空间,画中的景物有正面、侧面和顶面,调整 三维空间的视点,能够看到不同的内容。设计过程中,首 先对设计对象进行三维造型,然后再进行对象运行或变形 轨迹分析。三维动画具有前后(纵深)的运动效果,所以 增加了立体感和空间感。其画面效果真实感强。
FRAME
06
FRAME 07
单画面矢量动画、多画面帧动画
● 音频对象
文字 图形 图像 动画 音频
● midi音频 ● wav音频 ● mp3压缩音频
音频数字信号、压缩音频信号
● 视频对象
文字 图形 图像 动画 音频 视频 音频 + 视频 Audio Vedio Information
END
视频数字信号AVI、压缩视频信号MPG
2.媒体的种类 1)感觉媒体:如语言、音乐、自然界中的各种声音、图像、 动画、文本等。 2)表示媒体:如语言编码、文本编码、图像编码、电报码、 条形码等等。 3)显示媒体:包括鼠标器、键盘、扫描仪、摄像机、光笔、 话筒、显示器、音箱和打印机等。 4)存储媒体:有磁带、磁盘、光盘等。 5)传输媒体:如电话线、同轴电缆、光纤等。
10Hz ~ 40,000Hz
声音4级质量标准: 数字激光唱盘CD-DA质量,其信号带宽为10〜 20kHz; 调频广播FM质量,其信号带宽为20〜15kHz; 调幅广播AM质量,其信号带宽为50〜7kHz; 电话的话音质量,其信号带宽为200〜3400Hz。
其中数字激光唱盘的声音质量最高,电话的话音 质量最低。
(2)按运动的控制方法分类 1)关键帧动画。在动画画面相邻部分形状或内容变化不 大的情况下,制作两个关键帧,利用电脑采用补偿内插 生成中间帧序列。关键帧以及背景画面,可以用摄像机、 扫描仪、数字化仪直接实现数字化输入,这大大改进了 传统动画画面的制作过程。如Flash软件中,帧、关键 帧和空白关键的使用。 2)算法动画。算法动画又称为实时动画,它是采用各种 算法来实现运动物体的运动控制或模拟摄像机的运动控 制,为了用户利用计算机制作动画方便,一般动画制作 软件对于光照效果和水的波纹等特效都有相应的算法在 支持,一般适用于三维动画,一个动画制作软件的好坏 主要取决于该软件所具有算法功能的强弱。
3.颜色深度
颜色深度简单说就是最多支持多少种颜色。一般是用 “位”来描述的。
(1)黑白图像:图像的每个像素只能是黑或者白,没有中间的 过渡,故又称为二值图像。二值图像的颜色深度为1。 (2)灰度图像:每个像素的信息由一个量化的灰度级来描述的 图像,没有彩色信息,只有256级的明暗变化,颜色深度为8。 (3)彩色图像:每个像素的信息由RGB三原色构成的图像,其中 RGB是由不同的灰度级来描述的,颜色深度为24。
5.2音频
5.2.1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定义: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是一种机械振动波。可以用正弦波 y=Asin(x)或余弦y=Acos(x)来模拟表示。
声源:是一种振动源,它使周围的介质产生振动,并以波的 形式进行传播。 传播介质:主要指空气、液体、固体等。 声音主要有两个参数:频率(反映音调)和振幅(反映强 弱)。
5.4 动画
5.4.1动画的基本概念
1.动画的产生原理
动画是通过在某种介质上记录一系列单个画面,并
通过以一定的速率回放所记录的画面而产生运动视
觉的技术。
它的基本原理与电影、电视一样,都是视觉原理, 也称视觉暂留现象。医学已证明,人类具有“视觉 暂留”的特性,就是说人的眼睛看到一幅画或一个 物体后,在1/24秒内不会消失。
● 多媒体技术 中的媒体
文字
多媒体 多媒体 多媒体
教学进程
● 矢量图形对象
文字 图形
通过计算而描述的矢量图形
● 位图图像对象
文字 图形 图像
用像素点描述的自然影像
● 动画对象
பைடு நூலகம்
文字 图形 图像 动画
单画面矢量动画
多画面帧动画
FRAME
01
FRAME
02
FRAME 03
FRAME
04
FRAME 05
2. 动画的分类
(1)传统动画:利用了电影原理,即人眼的视觉暂留现象, 将一张张逐渐变化的并能清楚地反映一个连续动态过程的 静止画面,经过摄像机逐帧地拍摄编辑,再通过电视的播 放系统,使之在屏幕上活动起来。 (2)计算机动画:计算机动画的关键技术体现在计算机动 画制作软件及硬件上。 (3)全动画:全动画是指在动画制作中,为了追求画面的 完美、动作的细腻和流畅,按照每秒播放24幅画面的数量 制作的动画。全动画对花费的时间和金钱在所不借,迪斯 尼公司出品的大量动画产品就属于这种动画。 (4)半动画:半动画又叫“有限动画”,采用少于每秒24幅 的绘制画面来表现动画,常见的画面数一般 为每秒6幅。
超声波 >20,000Hz
男 声 源 种 类 女 电
性 性 话
语 语 语
音 音 音
100Hz ~ 9,000Hz 150Hz ~ 10,000Hz 200Hz ~ 3,400Hz 50Hz ~ 7,000Hz 频 带
调 幅 广 播 ( AM)
宽
度
调频广播(FM)
高 级 音 响
20Hz ~ 15,000Hz
声音的分类:根据声波的特征,可以将其分为规则声音和不
规则声音。其中规则声音又可以分为语音、音乐和音效,不 规则声音指的是噪音。 人可听到的频率范围:20Hz〜20kHz。低于20Hz为次声波, 比如大象的叫声;高于20kHz为超声波,比如海豚的叫声。
● 声音的频率
次声波 <20Hz
人耳可听域 20~20,000Hz
(3)按动画设计方法分类 1)帧动画。帧动画是由一幅幅位图组成的连续画面, 这是产生各种动画的最基本方法。通过计算机来处理 传统动画,画面是通过逐帧图像的更替造成的运动效 果。很适合于表演细腻的动画。 2)造型动画。造型动画是对每一个运行的对象分别进 行设计,并构造每一个对象的特征,然后用这些对象 组成完整的画面,并可以进行实时变换,从而生成视 觉动画。在造型设计上,要求动画人物“形象生动、 动态夸张、表情风趣、结构准确、并始终围绕叙事要 求和情节需要”,应具有本民族的美术欣赏习惯和文 化元素或者精神面貌的代表性。
第五章 多媒体技术
本章讲解提纲
5.1多媒体技术基础 5.2音频 5.3图像 5.4动画
5.5视频
5.6多媒体数据压缩
5.1 多媒体技术基础
5.1.1多媒体相关概念 1.媒体 在计算机领域中,所谓媒体是指传递 信息的载体,如数字、文字、声音、图像 和图形。例如大家使用的智能手机,我们 每天都刷朋友圈,那么获得信息的媒介就 是上面的图文并茂。
5.6.3数据压缩的方法分类
1.无损压缩 无损压缩是指对压缩后的多媒体数据进行解压缩,解压缩后 的多媒体数据与原来的多媒体数据完全相同,不存在多媒 体数据丢失的压缩算法。因此,无损压缩具有可逆性和可 恢复性。 2.有损压缩
有损压缩是指对压缩后的多媒体数据进行解压缩,解压缩 后的多媒体数据与原来的数据有所不同,但不会让人对原始 资料表达的信息产生误解的压缩算法。因此,有损压缩具 有不可逆性和可恢复性。
5.3.2图像的颜色构成
1.颜色的定义
颜色是光的辐射刺激视网膜而引起观察者通过视觉而
获得的景象。
2.色彩三要素(决定画面色彩的主要因素)
(1)色调 又称为色相是当人眼看到一种或多种波长的光时所产生 的彩色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