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种处理障碍约束的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算法

合集下载

APSCAN

APSCAN

APSCAN:A parameter free algorithm for clusteringAPSCAN:一种不受参数影响的聚类算法关键字:Clusteringalgorithm:聚类算法DBSCAN: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Affinity propagation algorithm:邻近传播算法摘要:DBSCAN是一个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并且它在空间数据集中的有效性已经在现存的文献中得到了证明。

但是,DBSCAN算法存在两个明显的缺点:第一点:DBSCAN聚类算法的有效性取决于两个特定的参数。

一个参数是领域半径的最大值,另一个是在这样的领域内的最小数据点数。

事实上,这两个特定的参数唯一定义一个密度。

然而,如果没有充足的先验知识,这两个参数是很难确定下来的。

第二点:即便有了这两个参数,DBSCAN算法在那些有不同密度的数据集中的应用效果并不好。

以上的两个问题给DBSCAN算法在实际中的应用带来了困难。

为了系统的解决这两个问题,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不受参数影响的聚类算法,叫APSCAN。

首先,我们运用近邻传播算法来为数据集检测局部密度,并生成一个标准化的密度表。

然后,我们把第一对密度参数和标准化密度表中其他任何一对密度参数进行结合,并作为DDBSCAN(基于双密度的SCAN算法)的输入,来生成聚类的结果集。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运用从标准化的密度表中得到的不同密度参数,来获得不同的聚类结果。

最后,通过运用不同的输入参数,DDBSCAN算法可以得到一些结果,我们可以为这些结果建立一个更新的规则,然后就能综合这些聚类的结果,得到一个最终的结果。

本文中提到的APSCAN算法有两大优点:第一,APSCAN算法不必像DBSCAN算法一样要预先确定那两个参数;第二,APSCAN算法不仅能对拥有不同密度的数据集进行聚类,而且能够对这样的数据集保持非线性的数据结构。

简介:聚类是强大的数据挖掘方法之一,并且能运用于很多地方,比如图像分割、信息恢复和网络数据挖掘。

基于密度的聚类方法

基于密度的聚类方法

基于密度的聚类方法
基于密度的聚类方法是一种以数据点的密度为目标的聚类算法,
其目的是将使得数据中出现某些较为明显的簇或类的数据点聚集起来,而较少的或者稀少的簇则被分到一起,可以说是识别低密度区间、检
测复杂形态的簇的一种聚类算法。

其主要特点:首先,假设数据集中
存在着显著的聚集簇以及稀疏分布的点,对数据集进行预处理;其次,根据给定的阈值,找到每一个簇的局部密度高的点,将这些点判定为
核心点;然后,搜索局部密度很小的点,将其邻域内的点归入簇;最后,根据阈值确定簇的边缘以及簇的边界,以此来最终判定数据集中
存在的聚集簇。

聚类算法和分类算法总结

聚类算法和分类算法总结

聚类算法和分类算法总结聚类算法总结原⽂:聚类算法的种类:基于划分聚类算法(partition clustering)k-means:是⼀种典型的划分聚类算法,它⽤⼀个聚类的中⼼来代表⼀个簇,即在迭代过程中选择的聚点不⼀定是聚类中的⼀个点,该算法只能处理数值型数据k-modes:K-Means算法的扩展,采⽤简单匹配⽅法来度量分类型数据的相似度k-prototypes:结合了K-Means和K-Modes两种算法,能够处理混合型数据k-medoids:在迭代过程中选择簇中的某点作为聚点,PAM是典型的k-medoids算法CLARA:CLARA算法在PAM的基础上采⽤了抽样技术,能够处理⼤规模数据CLARANS:CLARANS算法融合了PAM和CLARA两者的优点,是第⼀个⽤于空间数据库的聚类算法FocusedCLARAN:采⽤了空间索引技术提⾼了CLARANS算法的效率PCM:模糊集合理论引⼊聚类分析中并提出了PCM模糊聚类算法基于层次聚类算法:CURE:采⽤抽样技术先对数据集D随机抽取样本,再采⽤分区技术对样本进⾏分区,然后对每个分区局部聚类,最后对局部聚类进⾏全局聚类ROCK:也采⽤了随机抽样技术,该算法在计算两个对象的相似度时,同时考虑了周围对象的影响CHEMALOEN(变⾊龙算法):⾸先由数据集构造成⼀个K-最近邻图Gk ,再通过⼀个图的划分算法将图Gk 划分成⼤量的⼦图,每个⼦图代表⼀个初始⼦簇,最后⽤⼀个凝聚的层次聚类算法反复合并⼦簇,找到真正的结果簇SBAC:SBAC算法则在计算对象间相似度时,考虑了属性特征对于体现对象本质的重要程度,对于更能体现对象本质的属性赋予较⾼的权值BIRCH:BIRCH算法利⽤树结构对数据集进⾏处理,叶结点存储⼀个聚类,⽤中⼼和半径表⽰,顺序处理每⼀个对象,并把它划分到距离最近的结点,该算法也可以作为其他聚类算法的预处理过程BUBBLE:BUBBLE算法则把BIRCH算法的中⼼和半径概念推⼴到普通的距离空间BUBBLE-FM:BUBBLE-FM算法通过减少距离的计算次数,提⾼了BUBBLE算法的效率基于密度聚类算法:DBSCAN:DBSCAN算法是⼀种典型的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该算法采⽤空间索引技术来搜索对象的邻域,引⼊了“核⼼对象”和“密度可达”等概念,从核⼼对象出发,把所有密度可达的对象组成⼀个簇GDBSCAN:算法通过泛化DBSCAN算法中邻域的概念,以适应空间对象的特点DBLASD:OPTICS:OPTICS算法结合了聚类的⾃动性和交互性,先⽣成聚类的次序,可以对不同的聚类设置不同的参数,来得到⽤户满意的结果FDC:FDC算法通过构造k-d tree把整个数据空间划分成若⼲个矩形空间,当空间维数较少时可以⼤⼤提⾼DBSCAN的效率基于⽹格的聚类算法:STING:利⽤⽹格单元保存数据统计信息,从⽽实现多分辨率的聚类WaveCluster:在聚类分析中引⼊了⼩波变换的原理,主要应⽤于信号处理领域。

matlab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

matlab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

密度聚类(Density-Based Clustering)是一种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其主要思想是将样本空间划分为密度相连的区域,并将密度较大的区域划分为一个簇。

相比于传统的基于距离的聚类算法,密度聚类对簇形状和大小的假设更为宽松,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形状和密度不均匀的簇。

MATLAB作为一种强大的科学计算工具,提供了丰富的聚类算法实现,包括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

本文将针对MATLAB中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的实现与使用进行介绍,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密度聚类算法的原理密度聚类算法的核心是基于样本点的密度来划分簇。

需要定义一个邻域的大小(ϵ)和邻域中最小样本点的个数(MinPts),然后通过计算每个样本点的密度来找到核心对象(密度大于MinPts)及其直接密度可达的样本点,最终将这些样本点划分为一个簇。

对于密度相连的簇,会被合并为一个整体。

2.MATLAB中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实现MATLAB中提供了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的实现,主要包括DBSCAN (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和OPTICS(Ordering Points To Identify the Clustering Structure)两种算法。

其中,DBSCAN是一种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并且对样本点的簇结构进行了良好的定义。

OPTICS算法是对DBSCAN的扩展,通过计算样本点的可达距离将簇进行了有序排列,并能够有效地处理各向异性的数据。

3.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在MATLAB中的使用在MATLAB中,可以借助Statistics and Machine Learning Toolbox提供的函数来实现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

通过使用fitcknn函数可以构建基于密度的K近邻分类器,利用knnsearch函数可以对新样本进行分类预测。

4.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的优缺点相比于传统的基于距离的聚类算法,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形状和密度不均匀的簇。

聚类分析(五)——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OPTICS

聚类分析(五)——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OPTICS

聚类分析(五)——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OPTICS 1 什么是OPTICS算法在前⾯介绍的DBSCAN算法中,有两个初始参数E(邻域半径)和minPts(E邻域最⼩点数)需要⽤户⼿动设置输⼊,并且聚类的类簇结果对这两个参数的取值⾮常敏感,不同的取值将产⽣不同的聚类结果,其实这也是⼤多数其他需要初始化参数聚类算法的弊端。

为了克服DBSCAN算法这⼀缺点,提出了OPTICS算法(Ordering Points to identify theclustering structure)。

OPTICS并不显⽰的产⽣结果类簇,⽽是为聚类分析⽣成⼀个增⼴的簇排序(⽐如,以可达距离为纵轴,样本点输出次序为横轴的坐标图),这个排序代表了各样本点基于密度的聚类结构。

它包含的信息等价于从⼀个⼴泛的参数设置所获得的基于密度的聚类,换句话说,从这个排序中可以得到基于任何参数E和minPts的DBSCAN算法的聚类结果。

2 OPTICS两个概念核⼼距离:对象p的核⼼距离是指是p成为核⼼对象的最⼩E’。

如果p不是核⼼对象,那么p的核⼼距离没有任何意义。

可达距离:对象q到对象p的可达距离是指p的核⼼距离和p与q之间欧⼏⾥得距离之间的较⼤值。

如果p不是核⼼对象,p和q之间的可达距离没有意义。

例如:假设邻域半径E=2, minPts=3,存在点A(2,3),B(2,4),C(1,4),D(1,3),E(2,2),F(3,2)点A为核⼼对象,在A的E领域中有点{A,B,C,D,E,F},其中A的核⼼距离为E’=1,因为在点A的E’邻域中有点{A,B,D,E}>3;点F到核⼼对象点A的可达距离为,因为A到F的欧⼏⾥得距离,⼤于点A的核⼼距离1.3 算法描述OPTICS算法额外存储了每个对象的核⼼距离和可达距离。

基于OPTICS产⽣的排序信息来提取类簇。

算法描述如下:算法:OPTICS输⼊:样本集D, 邻域半径E, 给定点在E领域内成为核⼼对象的最⼩领域点数MinPts输出:具有可达距离信息的样本点输出排序⽅法:1 创建两个队列,有序队列和结果队列。

一种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实现

一种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实现

2 0 1 3年 1月
J a n.2 O1 3
文 章编 号 : 1 0 0 7 —2 9 8 5 ( 2 0 1 3 ) 0 1— 0 0 2 6— 0 2

种 基 于 密度 的 聚类 算 法 实现
段 明 秀 , 唐 超 琳
4 1 6 0 0 0 ; 2 . 吉 首 大 学 信 息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 湖南 吉首 4 1 6 0 0 0 )
集. 此外, 真实 的高 维数据 集 常 常具 有 倾 斜 的 分 布 , 全 局 的密 度 参 数 并 不 能 刻 画 其 内在 的聚 类 结 构 . OP —
T I C S算 法就 是为 了克 服这 一 困难 而 提 出的 , 它 并不 显 式 地 产 生数据 集 簇类 , 只是 计 算 一 个基 于密 度 的簇 排序 , 从这 个簇 排 序 中可 以提 取基 本 的聚类信 息.
随 着计算 机 、 网络 和通 讯技 术 的快速 发展 , 大 量 的数 据 被 收 集并 保 存 在 数据 库 中 , 迫 切 需 要 一种 有 效 的分析方 法从 海 量 的数 据 中收 集并 提 取 有 用. 的信 息 . 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 O P T I C S ( Or d e r i n g P o i n t s t o I d e n t i f y t h e C l u s t e r i n g S t r u c t u r e , 通过 点排 序识 别 聚类结 构 ) 是 一种 自动 交 互 式 的 聚类 分析 方 法 , 它 通 过 扩展 DB S C AN来 同时处 理一 组距 离参 数 , 没 有产 生 显式 的数 据 集 聚类 , 只是 用 簇 次 序来 代 表 基 于密 度 的

空间聚类分析概念与算法

空间聚类分析概念与算法

空间聚类分析概念与算法空间聚类算法的目标是使得同一群组内的数据点之间距离尽可能小,而不同群组之间的距离尽可能大。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并从数据中获取有关其内在结构的信息。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空间聚类算法:1. K-means算法:K-means是一种基于距离的空间聚类算法。

它将数据点划分到K个聚类中心,然后根据数据点和聚类中心之间的距离重新计算聚类中心,直到达到收敛。

K-means算法简单且易于实现,但对于非球形分布的数据效果可能不佳。

2.DBSCAN算法:DBSCAN是一种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算法。

它将数据点划分为核心点、边界点和噪声点。

核心点是在一个给定半径内具有足够数量的邻居点的点,边界点是在一个给定半径内具有较少数量的邻居点的点,噪声点是不满足任何条件的点。

DBSCAN算法不需要预先指定聚类的数量,且对于非球形分布的数据效果较好。

3.层次聚类算法:层次聚类是一种通过构建聚类层次结构的方法。

它可以通过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两种方式进行聚类。

自上而下的方法将所有数据点划分为一个大的聚类,然后逐步细分为较小的聚类,直到满足一定的聚类准则。

自下而上的方法则从单个数据点开始,逐步合并相似的数据点,直到形成一个大的聚类。

层次聚类算法适用于数据点数量较小且聚类结构具有层次性的情况。

4. 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GMM)算法:GMM是一种统计模型,用于描述数据点的分布。

它假设数据点是由多个高斯分布组成的混合模型。

GMM算法通过估计高斯分布的参数来确定数据点所属的聚类。

GMM算法适用于特征呈现高斯分布的数据。

总结起来,空间聚类分析是一种重要的数据挖掘技术,通过计算数据点之间的相似度将它们分组。

K-means、DBSCAN、层次聚类和GMM都是常见的空间聚类算法。

根据不同的数据分布和应用场景,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算法来进行分析和挖掘。

【机器学习】DBSCAN密度聚类算法原理与实现

【机器学习】DBSCAN密度聚类算法原理与实现

【机器学习】DBSCAN密度聚类算法原理与实现1、概述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具有噪声的基于密度的聚类⽅法)是⼀种很典型的密度聚类算法.和K-Means,BIRCH这些⼀般只适⽤于凸样本集的聚类相⽐,DBSCAN既可以适⽤于凸样本集,也可以适⽤于⾮凸样本集。

DBSCAN算法的显著优点是聚类速度快且能够有效处理噪声点和发现任意形状的空间聚类。

该算法利⽤基于密度的聚类的概念,即要求聚类空间中的⼀定区域内所包含对象(点或其他空间对象)的数⽬不⼩于某⼀给定阈值。

过滤低密度区域,发现稠密度样本点。

同⼀类别的样本,他们之间的紧密相连的,也就是说,在该类别任意样本周围不远处⼀定有同类别的样本存在。

2、基本定义假设我的样本集是D=(x1,x2,...,xm),则DBSCAN具体的密度描述定义如下:以下我们⽤图形直观的理解⼀下。

图中MinPts=5,红⾊的点都是核⼼对象,因为其ϵ-邻域⾄少有5个样本。

⿊⾊的样本是⾮核⼼对象。

所有核⼼对象密度直达的样本在以红⾊核⼼对象为中⼼的超球体内,如果不在超球体内,则不能密度直达。

图中⽤绿⾊箭头连起来的核⼼对象组成了密度可达的样本序列。

在这些密度可达的样本序列的ϵ-邻域内所有的样本相互都是密度相连的。

3、DBSCAN密度聚类思想DBSCAN的聚类定义:由密度可达关系导出的最⼤密度相连的样本集合,即为我们最终聚类的⼀个类别,或者说⼀个簇。

那么怎么才能找到这样的簇样本集合呢?DBSCAN使⽤的⽅法很简单,它任意选择⼀个没有类别的核⼼对象作为种⼦,然后找到所有这个核⼼对象能够密度可达的样本集合,即为⼀个聚类簇。

接着继续选择另⼀个没有类别的核⼼对象去寻找密度可达的样本集合,这样就得到另⼀个聚类簇。

⼀直运⾏到所有核⼼对象都有类别为⽌。

但是我们还是有三个问题没有考虑。

第⼀个是⼀些异常样本点或者说少量游离于簇外的样本点,这些点不在任何⼀个核⼼对象在周围,在DBSCAN中,我们⼀般将这些样本点标记为噪⾳点。

常用聚类算法(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

常用聚类算法(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

常⽤聚类算法(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前⾔:基于密度聚类的经典算法 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 with Noise,具有噪声的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应⽤)是⼀种基于⾼密度连接区域的密度聚类算法。

DBSCAN的基本算法流程如下:从任意对象P 开始根据阈值和参数通过⼴度优先搜索提取从P 密度可达的所有对象,得到⼀个聚类。

若P 是核⼼对象,则可以⼀次标记相应对象为当前类并以此为基础进⾏扩展。

得到⼀个完整的聚类后,再选择⼀个新的对象重复上述过程。

若P是边界对象,则将其标记为噪声并舍弃缺陷:如聚类的结果与参数关系较⼤,导致阈值过⼤容易将同⼀聚类分割,或阈值过⼩容易将不同聚类合并固定的阈值参数对于稀疏程度不同的数据不具适应性,导致密度⼩的区域同⼀聚类易被分割,或密度⼤的区域不同聚类易被合并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个⽐较有代表性的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

与层次聚类⽅法不同,它将簇定义为密度相连的点的最⼤集合,能够把具有⾜够⾼密度的区域划分为簇,并可在有“噪声”的空间数据库中发现任意形状的聚类。

基于密度的聚类⽅法是以数据集在空间分布上的稠密度为依据进⾏聚类,⽆需预先设定簇的数量,因此特别适合对于未知内容的数据集进⾏聚类。

⽽代表性算法有:DBSCAN,OPTICS。

以DBSCAN算法举例,DBSCAN⽬的是找到密度相连对象的最⼤集合。

1.DBSCAN算法⾸先名词解释:ε(Eps)邻域:以给定对象为圆⼼,半径为ε的邻域为该对象的ε邻域核⼼对象:若ε邻域⾄少包含MinPts个对象,则称该对象为核⼼对象直接密度可达:如果p在q的ε邻域内,⽽q是⼀个核⼼对象,则说对象p从对象q出发是直接密度可达的密度可达:如果存在⼀个对象链p1 , p2 , … , pn , p1=q, pn=p, 对于pi ∈D(1<= i <=n), pi+1 是从 pi 关于ε和MinPts直接密度可达的,则对象p 是从对象q关于ε和MinPts密度可达的密度相连:对象p和q都是从o关于ε和MinPts密度可达的,那么对象p和q是关于ε和MinPts密度相连的噪声: ⼀个基于密度的簇是基于密度可达性的最⼤的密度相连对象的集合。

一种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算法

一种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算法
第 2 卷 第 l 5 期
Vo _ 5 No 1 l2 .
新 乡学 院 学报 ( 自然科 学版 )
J u n l fXi xa g Unv riy Nau a in eE iin o r a n in iest ( t rl e c dto ) o Sc

种 基 于密 度 的空 间聚 类算 法
关 键 词 : 间聚 类 算 法 ; 度 ; B C 空 密 D S AN; 大数 据 集 较
中 图 分 类 号 : P 1. T 3 64
文 献 标 志码 :A
文 章 编 号 :6 4 3 2 ( 0 8 0 — 0 90 1 7 —3 6 2 0 ) 10 5 — 3
A pe i lDe s t — a e a i lCl s e i e h d S c a n iy b s d Sp ta u t rng M t o
基 于密 度 的聚类 算法将 数据 成员 密度分布 情况 引入 聚类 过程 , 较好 地 反映数 据成 员的分 布情况 , 能 得 到任 意形状 的聚类 , 有效 地 处 理 噪声 影 响 。其 能 典 型 代 表 有 D S AN 算 法 、 T C BC OP I S算 法 、 E D N— C UE算 法等 , L 本文 重点研 究 DB C S AN算 法并对 其 进 行改进 以提 高算 法 的效 率 。
d t s t a ae.
Ke r s s a ilc u t r g;d n i y wo d : p ta l s e i n e st y;DBS AN ;b g d t s t C i a a e
0 引 言
合 聚类 特点 提 出很 多新 的算法 。 本文 针对 D S AN算 法 IO 开 销 和 内存 消 耗 BC / 大 的缺 陷 , 出 了基 于层 次合 并 的密 度算法 , 提 该算 法 的主要思 想是 选择数 据 库 中无 任何标 示 的点 进行 核 心 点判 断 , 围绕 核心 点生 成源簇 , 再对 含有公共 点 的 源簇 不断合 并 , 从而 得 到最终 结果 。运 用上述 思想 , 该算 法减少 了 D S AN 算 法 中需 要 查询 的点 的数 BC 量 , 而 消 除 了 D S A 算 法 I 0 开销 和 内存 消 从 BC N / 耗 大的缺 陷 。

一种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算法

一种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算法

一种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算法
谱聚类(Spectral Clustering)是一种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算法,旨在根据空间结构,以聚类分隔为几个部分。

这种算法指出,当数据点之间存在一定距离关系时,数据点可以被组织为多个簇,这些簇可以抽象为一个谱,其聚类依赖于谱上的谱级而进行划分。

谱聚类既考虑了空间关系,又考虑了数据的相似性,并将它们有机结合起来。

谱式聚类将数据抽象为一个图模型,模型中的顶点是数据点,边是数据点之间的关系,该图通过计算谱级将结果进行聚类,由此引入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

谱聚类最常用于聚类紧凑性高的数据集,只有在数据的紧凑性较高的情况下,其聚类结果才能表现出较好的聚类效果。

此外,它还具有反应速度快、聚类结果稳定、聚类结果明确的特点,这是让它被广泛使用的最主要原因,使它成为了当今聚类技术中最重要的算法之一。

《基于密度聚类算法的研究与改进》范文

《基于密度聚类算法的研究与改进》范文

《基于密度聚类算法的研究与改进》篇一一、引言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聚类算法作为无监督学习的重要分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密度聚类算法是聚类算法中的一种,其基本思想是将数据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密度区域,并通过高密度区域进行聚类。

本文旨在研究密度聚类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密度聚类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2.1 基本原理密度聚类算法是一种基于密度的聚类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数据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密度区域,并通过高密度区域进行聚类。

该算法通过计算每个点的局部密度来确定其所属的聚类,并利用密度连通性来形成最终的聚类结果。

2.2 实现方法密度聚类算法的实现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计算每个点的局部密度;(2)根据局部密度确定每个点的邻域范围;(3)通过密度连通性将高密度区域连接起来形成聚类;(4)对形成的聚类进行后处理,如去除噪声点、合并小聚类等。

三、密度聚类算法的改进措施3.1 优化局部密度的计算方法局部密度的计算是密度聚类算法的关键步骤之一。

传统的局部密度计算方法往往只考虑了点的局部邻域内的密度信息,忽略了全局信息。

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基于全局信息的局部密度计算方法,如基于核密度的局部密度计算方法,以提高聚类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3.2 引入空间约束条件传统的密度聚类算法往往只考虑了数据点的密度信息,而忽略了空间约束条件。

因此,我们可以在算法中引入空间约束条件,如利用空间距离信息来调整局部密度的计算方法和邻域范围的确定等,以提高聚类的准确性和可解释性。

3.3 结合其他聚类算法的优点不同的聚类算法有其各自的优点和适用场景。

因此,我们可以将密度聚类算法与其他聚类算法相结合,如结合层次聚类、谱聚类等算法的优点,形成混合聚类算法,以提高聚类的效果和鲁棒性。

四、实验与分析为了验证上述改进措施的有效性,我们进行了实验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局部密度的计算方法、引入空间约束条件和结合其他聚类算法的优点等方法都可以有效地提高密度聚类算法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

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

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
密度聚类算法是一种基于数据密度的聚类方法,主要特点是将数据点结合成聚类,旨在从数据集中查找最相近的点。

不同于传统的聚类算法,它更加侧重于计算空间内点的密度,而不是向量空间的距离。

密度聚类有很多类型,其中著名的算法有:DBSCAN(支持度基因聚类)、OPTICS(离散点优化视觉)以及DENCLUE (离散时间处理)等。

DBSCAN算法是一种基于密度的算法,它建立在空间数据点分布上,结合两个参数即半径(eps)和聚类最小数目(minPoints)来形成聚类。

它做的是,首先通过设定一个半径eps,将不同的点连接起来,组成相互之间距离小于eps的点构成一个新的聚类簇,然后将这些特征点的聚类扩大,直到形成一个稳定的聚类。

这就是DBSCAN算法。

而OPTICS算法则是基于密度的另一种聚类算法,它能够通过使用一个可变的半径来构建密度梯度,将离散点根据密度进行排序,并计算点间的可达距离。

根据密度梯度,它可以更好地分割空间中的离散点,并捕获出数据集中斑点和噪音的细节,从而得到比DBSCAN更具有有效性的结果。

最后,DENCLUE算法的主要思想是将数据由时间轴上的离散分布抽象出来,使用一个可变的高斯函数来计算每个点的密度,该可变半径适应于空间密度的可变程度,能够选择合适的结构来描述每个离散点,从而获取更好的聚类效果。

总而言之,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是一种比较精准的聚类方法,通过设定半径和点的最小数目来形成聚类,从而使得空间中的点更加清晰准确的被整合在一起。

一种处理障碍约束的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算法

一种处理障碍约束的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算法
2 o eeo o p t c ne n fr ai n i e n ,T n nU im t o Si e& Tcn l ,Taj 0 22 hn) .C lg l fC m ue S i d I om t nE gn n g i f nv i c n r e a n c o e ai e yf e c eh o o g y inn3 0 2 ,C i i a
维普资讯
第2 7卷 第 7期
20 0 7年 7月
文章 编号 : 0 9 8 (0 7 0 1 1— 0 1 20 )7—18 0 0 6 8— 4

计 算机 应 用
C mp tr Ap l a in o ue pi t s c o
Vo . 7 N . 12 o 7
Ab t a t C re t p t l cu tr g ag r h n t e p e e c f o sa ls s c s C sr c : u r n s a i l s i l o t ms i h r s n e o b tce , u h a OD a en i
YANG n SUN hiwe ZHAO he g Ya g , Z — i, Z n
(. c oo opt ic dTcnl y ij n e i,T nn 00 2 h a 1 Sh l o m u r c n a e o g,T nnU irt i f 07,C i ; fC e Se e n h o a i vs y ai 3 n
理、 更加 符 合 实际情 况 。
关键词 : 基于密度 的空间聚类; 障碍距 离; 障碍多边形合并化简 中图分 类号 : P 1.3 T 3 16 T 3 11 ; P0 . 文献标 志 码 : A

DBSCAN聚类算法研究论文素材

DBSCAN聚类算法研究论文素材

DBSCAN聚类算法研究论文素材一、引言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算法)是一种经典的聚类算法,它可用于发现数据集中的有趣区域。

本文旨在研究DBSCAN聚类算法的原理、优缺点以及相关应用,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算法。

二、DBSCAN聚类算法原理DBSCAN算法基于一种密度的概念,它将数据集划分为若干个密度相连的区域。

该算法对于不同密度的数据点能够灵活地进行聚类,相比传统的基于距离的聚类算法具有更好的性能优势。

DBSCAN算法的基本原理如下:1. 密度定义:在给定半径ε和最小点数MinPts的情况下,若一个数据点P的ε-邻域内包含不少于MinPts个数据点,则称P为核心点。

2. 直接密度可达:若存在核心点C和数据点P,并且P位于C的ε-邻域内,则称P从C直接密度可达。

3. 密度可达:对于C和P,在满足一系列条件的前提下,如果存在一串核心点C1, C2, ..., Cn,其中C1 = C,Cn = P,并且Ci从Ci-1直接密度可达(2 ≤ i ≤ n),则称P从C密度可达。

4. 密度相连:对于C和P,如果存在某个数据点O,同时P和C均从O密度可达,则称P和C密度相连。

三、DBSCAN优缺点DBSCAN算法相较于其他聚类算法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 能够有效地发现任意形状的聚类结构,对于噪声数据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2. 相较于距离阈值固定的聚类算法,DBSCAN聚类算法不需要人工指定聚类个数。

3. 对于大规模数据集,DBSCAN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相对较低。

然而,DBSCAN算法也存在一些缺点:1. 对于高维数据,DBSCAN算法的效果可能较差,这是由于所谓的“维度诅咒”现象引起的。

2. DBSCAN算法对于数据集中的离群点(outlier)敏感。

尽管离群点在一些场景下可能很有意义,但在实际应用中,如果对离群点较为敏感,可能会影响到聚类结果的准确性。

基于密度聚类的经典算法

基于密度聚类的经典算法

密度聚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数据聚类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在数据空间中寻找密集区域,将它们划分为不同的簇。

基于密度聚类的经典算法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可能是DBSCAN (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

DBSCAN是一种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它可以发现任意形状的簇,并且对噪声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该算法的基本步骤如下:遍历整个数据集,对每个点P,计算其邻域内的点数n(P)。

如果n(P)小于预先设定的阈值MinPts,则将点P标记为噪声点(或者不属于任何簇)。

如果一个点的邻域内的点数n(P)大于等于MinPts,则将该点标记为核心点。

对每个核心点,进行以下操作:标记该核心点;对该核心点的所有邻域点进行标记;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所有被标记的点不再增加为止。

所有被标记的点就组成了一个簇。

所有未被标记的点被视为噪声点。

DBSCAN的特点是可以发现任意形状的簇,并且对噪声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但是,该算法的参数MinPts的选择非常关键,不同的MinPts可能会得到完全不同的聚类结果。

此外,DBSCAN对于高维数据的处理效果不佳,因为高维数据的空间关系变得更加复杂。

除了DBSCAN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基于密度聚类的算法,如OPTICS (Ordering Points To Identify the Clustering Structure)、DENCLUE (Density-Based Clustering in Spatial Databases with Noise)等。

这些算法各有优缺点,选择合适的算法需要根据具体的数据和任务来决定。

处理聚类问题常用算法-----算法岗面试题

处理聚类问题常用算法-----算法岗面试题

处理聚类问题常⽤算法-----算法岗⾯试题●什么是DBSCAN参考回答:DBSCAN是⼀种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算法,它不需要定义簇的个数,⽽是将具有⾜够⾼密度的区域划分为簇,并在有噪声的数据中发现任意形状的簇,在此算法中将簇定义为密度相连的点的最⼤集合。

● k-means算法流程参考回答:从数据集中随机选择k个聚类样本作为初始的聚类中⼼,然后计算数据集中每个样本到这k个聚类中⼼的距离,并将此样本分到距离最⼩的聚类中⼼所对应的类中。

将所有样本归类后,对于每个类别重新计算每个类别的聚类中⼼即每个类中所有样本的质⼼,重复以上操作直到聚类中⼼不变为⽌。

● LDA的原理参考回答:LDA是⼀种基于有监督学习的降维⽅式,将数据集在低维度的空间进⾏投影,要使得投影后的同类别的数据点间的距离尽可能的靠近,⽽不同类别间的数据点的距离尽可能的远。

●介绍⼏种机器学习的算法,我就结合我的项⽬经理介绍了些RF, Kmeans等算法。

参考回答:常见的机器学习算法:1). 回归算法:回归算法是试图采⽤对误差的衡量来探索变量之间的关系的⼀类算法。

回归算法是统计机器学习的利器。

常见的回归算法包括:最⼩⼆乘法(Ordinary Least Square),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逐步式回归(Stepwise Regression),多元⾃适应回归样条(Multivariate Adaptive Regression Splines)以及本地散点平滑估计(Locally Estimated Scatterplot Smoothing)。

2). 基于实例的算法:基于实例的算法常常⽤来对决策问题建⽴模型,这样的模型常常先选取⼀批样本数据,然后根据某些近似性把新数据与样本数据进⾏⽐较。

通过这种⽅式来寻找最佳的匹配。

因此,基于实例的算法常常也被称为“赢家通吃”学习或者“基于记忆的学习”。

常见的算法包括 k-Nearest Neighbor(KNN), 学习⽮量量化(Learning Vector Quantization, LVQ),以及⾃组织映射算法(Self-Organizing Map,SOM)。

dbs算法的原理

dbs算法的原理

dbs算法的原理DBS算法是一种经典的聚类算法,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是一种可以自动发现数据集中潜在聚类结构的算法,适用于各种形式的数据。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DBSCAN算法的原理。

1. DBSCAN算法简介DBSCAN全称为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具有噪声的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它是一种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最初由Ester等人在1996年提出。

DBSCAN算法的思想是将数据点分为三类:核心点、边界点和噪声点。

其中,核心点是指在以该点为中心,以一定的距离范围内包含的点数大于等于设定的阈值的点。

边界点是指在以该点为中心,以一定的距离范围内包含的点数小于设定的阈值,但是它距离核心点不超过设定的半径。

而噪声点是指既不是核心点也不是边界点的点。

2. DBSCAN算法流程DBSCAN的算法流程如下:(1)取一个未标记数据点,并考虑它周围以半径eps为圆心的一个区域。

(2)如果该区域中点的数量小于制定的阈值MinPts,则该点为噪声点,不属于任何簇,标记该点为噪声点。

(3)如果该区域中的点数大于等于阈值MinPts,则该点被定义为核心点,创建一个新的簇,并将该点以及该点周围的所有点加入该簇中。

(4)如果该区域中的点数介于MinPts和eps之间,则该点为边界点,将该点标记并与同属一簇的核心点相连。

(5)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所有的数据点都被访问过为止。

3. DBSCAN算法的优势DBSCAN算法相对于传统的K-means聚类算法,有以下几个优点:(1)DBSCAN可以处理不规则形状的簇,而K-means只能处理球形簇。

(2)DBSCAN算法对噪声点的处理比较好,能够有效地过滤掉噪声点。

(3)DBSCAN算法不需要预先确定聚类的簇数,而K-means需要预先确定簇数。

4. 总结DBSCAN算法是一种非参数的聚类算法,能够有效地处理不规则形状的簇,并且对噪声点的处理比较好。

基于障碍约束的空间聚类算法综述

基于障碍约束的空间聚类算法综述

基于障碍约束的空间聚类算法综述余冬梅【摘要】传统的空间聚类算法解决的是未带障碍约束的空间数据聚类问题,而现实的地理空间中经常会存在河流、山脉等阻碍物,因此,传统空间聚类算法不适用于带障碍数据约束的现实空间.在解析了带障碍空间聚类相关概念和定义的前提下,对带障碍约束条件的空间聚类算法进行梳理,给出了这类算法的研究历史和沿袭关系,并把这类算法按七个维度分为四大类,分析了每类的技术优缺点,最后给出了带障碍约束的空间聚类算法的未来研究趋向.【期刊名称】《计算机系统应用》【年(卷),期】2015(024)001【总页数】5页(P9-13)【关键词】空间聚类;障碍约束;分类;障碍距离;聚类算法【作者】余冬梅【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汉中723000【正文语种】中文基于空间数据的聚类是在地理空间数据集中, 按照对象间的距离、连接性或者相对密度等指标, 把一些具有一定相似性的数据对象归为一簇, 差异度大的数据对象分派到不同的簇中的过程. 真实地理环境中往往存在着江河、山脉、固定私有区等障碍物, 在空间聚类的分析应用中必须考虑到这些障碍物, 如快递公司投递站的选址问题、城市道路规划等问题, 而传统空间聚类算法没有考虑真实的地理环境特点,未将障碍物考虑在算法中并加以处理. 但近几年随着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 为了使空间聚类结果更加合理和实用, 有障碍要求的空间聚类算法逐渐成了研究热点, 也为空间数据挖掘、模式识别等领域的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为此, 本文将障碍约束下的空间聚类算法进行了整理分析, 以期为研究者的后继研究提供参考.传统的空间聚类算法常常被分为基于划分的、基于密度的、基于层次的、基于模型的以及基于网格的等五种方法类型. 虽然这些方法在处理空间数据聚类分析时的侧重点、效果和特点不同, 但均已被实践检验是有效的无障碍约束的空间聚类算法,也为空间信息研究与应用领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基于障碍约束的空间聚类算法大多都是在传统聚类算法的基础上, 增加了障碍距离计算方法, 这些方法改变了传统空间聚类算法中数据之间的距离计算方法, 并且产生了围绕降低计算障碍距离代价为主要目标的改进方法. 经过查阅大量有关考虑障碍约束的空间聚类方法的资料,本文将这些方法大致分为4类: 基于划分的方法、基于密度的方法、基于图论的方法、以及混合聚类方法, 将按两个指标对考虑障碍约束的空间聚类算法进行分析, 一是以时间为线索分析它们的发展研究轨迹, 二是从这些算法的特色上进行分类对比分析, 指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和各自的优缺点, 并给出以后的研究方向.2.1 带障碍约束的空间聚类带障碍约束的空间聚类是指在具有障碍物的空间数据集中, 将具有相似特性(如空间位置相邻)的数据归为一类(簇), 使得同一类(簇)中的数据相似性最大, 不同类(簇)之间的数据相异性最大. 其中在数据相似性的计算判断中, 须考虑障碍物具有分隔其他数据直接连接的特性. 在具有障碍的空间中, 传统的空间聚类算法的聚类效果见图1, 而考虑障碍约束的空间聚类算法的效果见图2.2.2 带障碍距离空间数据集中两点间最短障碍距离是指两点间不与任何障碍物相交的最短路径长度,若使用Dist(a,b)表示障碍空间中任意a,b两点的带障碍距离, 则:如图3所示, Dist(a,b)= Dist(a,p) + Dist(p,q)+ Dist(q,b), 其中p和q分别是障碍物的相对a和b的可视顶点.在带障碍约束空间聚类算法中需要定义自己的带障碍距离计算方法, 不再是单纯的欧式距离, 致使这些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往往比传统空间聚类算法更高, 因此, 带障碍距离的计算是解决带障碍约束空间聚类分析问题的最关键技术之一.图3 障碍距离示意图3 带障碍约束的空间聚类算法的研究和发展最早的带障碍约束的空间聚类算法是2001年Anthony K.H.Tung等提出的COD-CLARANS算法[1], 之后不断研究出了很多新算法. 分析这些算法, 绝大多数都是在传统空间聚类算法的基础上, 增加了障碍距离、障碍模型等概念而产生的, 且主要针对的是二维空间维度下点状数据的聚类, 如文献[1]中的COD-CLARANS算法是在传统的基于划分的聚类算法CLARANS[2]的基础上首次引入障碍距离而产生的[3]; 文献[4]的AUTOCLUST+算法是基于图论的Delaunay三角网而提出的; 文献[5]的DBCLuC算法是在传统的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DBSCAN[6]的基础上引入障碍模型而提出的, 即将障碍物模型化成一组多边形; 基于智能优化的障碍约束聚类算法[7-9]是在聚类的过程中加入智能优化算法中的优化模型而形成的. 下面从四种分类角度描述带障碍约束的空间聚类算法的研究发展情况, 如图4所示.4 带障碍约束的空间聚类算法分类研究中发现, 现有的带障碍约束的空间聚类算法以点目标数据的聚类为主, 未见有针对线目标和面目标数据的障碍约束聚类. 这与传统聚类算法中, 针对线目标和面目标空间聚类算法本身就少有一定关系.图4带障碍约束的空间聚类算法演变发展沿革4.1 算法的分类方法本文把考虑障碍约束的空间聚类算法分为5类: 划分类、密度类、图论类和混合类. 由于基于障碍约束的空间聚类算法间的典型区别在于, 聚类中数据对象间相似性的计算方法和时间效率等, 因此, 下面从多个维度出发分析这些算法: 依据的传统聚类算法的情况、有无预处理、是否需要输入参数、是否考虑障碍物上有连接点、代表性算法、优点和缺点, 如表1所示.表1 障碍空间聚类算法分类表分类依据的典型传统算法预处理需要输入参数值考虑障碍物上有连接点代表性算法典型优点典型缺点划分类CLARANS有是否COD-CLARANS[1]在空间聚类中第一个引入障碍距离等概念,能处理大数量数据预处理的开销非常大、检测球状或者近似球状的簇 K-means无是否OBS-UK-means[26]将不确定性数据引入到障碍空间聚类算法中带障碍距离计算过程复杂,不适合大数量数据空间密度类DBSCAN有是有DBCLuC[5]DBCOD[17]能处理任意形状的簇,引入障碍域的可视性和可视空间概念对噪声和数据输入顺序敏感,不能处理障碍物上有连接点的情况 DBRS无是有DBRS+[10]对障碍物处理细致,能处理连接型障碍时间开销大图论类Delaunay三角网(Voronoi图)有否否AUTOCLUST+[4]CBDTO[15]文献18能处理任意形状的簇,支持多层关联分析构造Delaunay三角网时处理约束代价大,缺少灵活性有否有FOA[11]能解决障碍物上有连接点的情况构造Voronoi图计算障碍距离耗时大混合类基于密度与网格DBSCAN+网格划分有是否DCellO[21]能够进行任意形状的带障碍的聚类,并且不需要指定聚类簇的数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 1 几种基于障碍约束聚类算法的比较
算法
优点
缺点
复杂度
COD _CLARANS 能够快速处理大量的障碍物
AUTOCLUST +
用户不需要提供参数值
时间复杂度可以降低到 O ( n log n ) ;
DBCL uC
能发现任意形状簇
DBRS + 既能处理障碍约束又能处理通达约束
需要先验知识 ;使用可视图方法代价高 ,时间复杂度增加 D e launay 图处理约束代价高且缺乏灵活性 需要输入参数且参数的选择较复杂
不尽合理 ,没有得到真正的障碍距离 。
即做交叠操作 ,得到的结果我们称作 localobstruction。障碍物
这四种基于障碍约束的空间聚类算法各自的优点缺点 , 在 MBR 中 的 localObstructions, 此 时 首 先 我 们 得 到
由表 1详细列出 。
localObstructions的障碍线 ,然后判断所有在圆形邻域内的点
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算法来处理障碍约束存在下的聚类问 题。
1 相关工作
在现实生活中 ,有很多实际存在的障碍物如山川 、河流等 严重影响地理数据的聚类结果 ,但是绝大多数聚类算法不能 直接解决存在约束的聚类问题 。因此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
目前为止 ,比较典型的可以处理空间约束的聚类算法主 要包括 COD _CLARANS, AutoClust + , DBCLuC和 DBRS + ,每 种算法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
物进行处理 ,每次都需要处理全部的障碍物数量 ,而可视图的
定义 1 障碍距离 。
复杂度在最坏的情况下是 O ( n3 ) , 在使用空间索引的情况下
由于障碍物的存在 ,所以在得到两点之间的距离时不能按 是 O ( n2 log n) ,显然 ,每次判断邻域关系的时候进行可视图的
照原来的欧几里得距离表示 。事实上 , DBRS +中的距离并不 计算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计算量 , 尤其现在针对海量数据的时
D en sity2ba sed spa tia l cluster ing m ethod w ith obstacle con stra in ts
YAN G Yang1 , SUN Zhi2wei2 , ZHAO Zheng1 (1. S chool of Com pu ter S cience and Technology, T ian jin U n iversity, T ian jin 300072, Ch ina;
点 p的邻域使用 N ′Eps_ob ( p) 表示 , 定义为 N ′Eps_ob ( p) =
{ q ∈D | d istRob ( p, q) < Eps} , 并 且 邻 域 的 大 小 表 示 为 | ′ N Eps_ob ( p) | 。
定义 3 在障碍物存在情况下的密度可达 。
如果 1) p ∈ N ′Eps_ob ( q) , 2) q ∈ N ′Eps_ob ( p) 并且 | ′ N Eps_ob ( p) | ≥M inP ts 那么我们认为 p, q是密度可达的 ,使用 Dob ( p, q) 表示 。 定义 4 基于障碍的聚类 。
d istvogb ( p, q) , 当 p, q在一个邻域 R 内并且与障碍相交
∞,
当两点不在一个邻域内
d istvogb ( p, q) 表示如果邻域内两点 p, q之间的连线与障碍 物相交 , 此时使用可视图方法得到两点之间的障碍距离 。
定义 2 邻域 。
障碍物的关系才属于交叠关系 ,在得到局部多边形以后顶点 数量进一步减少 ,所以此时的可视图与 COD _CLARANS相比 要小很多 ,如图 4。可以看出 , DBCOD 在得到 localObstruction 以后 ,减少 了 可 视 图 中 多 边 形 的 顶 点 数 量 , 从 而 比 COD _ CLARANS提高了效率 。
(youngalice2002@ hotmail. com ) 摘 要 : 在现有的基于障碍约束的空间聚类算法 COD _CLARANS、DBCLuC、AUTOCLUST +和 DBRS +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算法 ———基于障碍距离的密度聚类算法 (DBCOD ) 。该算法在 DBCLuC算法的基础上 ,采用障碍距离代替欧几里得距离作为相异度的度量标 准 ,并在预处理过程中用障碍多边形合并化简方法来提高障碍物的处理效率 。仿真实验结果表明 , DBCOD 算法不仅具有密度聚类算法的优点 ,而且聚类结果比传统基于障碍约束的密度聚类算法更合 理 、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 关键词 :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 ;障碍距离 ;障碍多边形合并化简 中图分类号 : TP311. 13; TP301. 6 文献标志码 : A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第 7期
杨杨等 :一种处理障碍约束的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算法
1 68 9
Conquer”的方法来处理障碍对象 。但是随机样例的使用使算
一个在障碍存在下的聚类 C表示数据集 D的一个非空子
集 ,它满足下面的条件 : Π p, q ∈ D,如果 p ∈ C并且 Dob ( p, q) 存在 ,那么 q ∈ C。 2. 2 障碍处理说明
1) 预处理 :障碍多边形合并与化简
图 4 可视图说明
3 DBCOD 算法的实现
图 3 可以合并的障碍多边形
Key words: density2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bstructed distance; polygon combination and reduction
空间聚类是空间数据挖掘中一个重要的任务 ,能够发现 空间数据库中隐含的知识 、空间关系或者其他有意义的模式 , 在地理信息系统 、遥感 、医学图像处理 、交通控制 、环境研究以 及许多使用空间数据库的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
第 27卷第 7期 2007年 7月
计算机应用 Computer App lications
Vol. 27 No. 7 July 2007
文章编号 : 1001 - 9081 (2007) 07 - 1688 - 04
一种处理障碍约束的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算法
杨 杨 1 ,孙志伟 2 ,赵 政 1 (1. 天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天津 300072; 2. 天津科技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天津 300222)
算法 ,使之能够更好地处理空间聚类中的障碍约束问题。
在得到所有与该 MBR交叠的 localobstrucitons以后 ,采用
2 DBCOD 算法的提出
可视图的方法来处理 。这种方法在 COD _CLARANS算法中 使用过 ,但是 , COD _CLARANS中的可视图是针对所有的障碍
2. 1 相关概念的定义
对于 AutoClust +算法来说 ,最大的好处是不需要用户输 入参数 ,但是构造 Delauny图和三角剖分的过程极大地降低
了效率 ,而且并没有清楚地说明如何去处理障碍物多边形 。 DBCL uC算法采 用 障 碍 线 的 方 法 来 保 证 可 视 空 间 的 不
变 ,降低了障碍对象的处理时间 ,但是 ,需要输入参数且参数 的选择较复杂 。
是真正的障碍距离 。我们使用 d istRob ( p, q) 来表示障碍距离 :
候 。而我们在得到 loca lob struction以后 ,点的数量 m 相比 n来
d istRob ( p, q) =
说 , 应该具有 m ν n的关系 , 所以计算量大大减少 ;而且 ,对于
d ist ( p, q) , 当 p, q在一个邻域 R 内并且不与障碍相交 一个障碍物来说 ,只有在障碍物的顶点附近的点的 MBR,与
为了方便处理点的邻域和障碍物的空间关系 ,需要创建
法对数据集的随机取例的顺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算法的结 点的邻域的 MBR来代替点的邻域 。为了加快对象邻域内由
果 ,显然这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 。而且对于障碍与最小边界 于障碍物造成的可见空间的变化 ,同时为了减少多边形边的
矩形 (M inimum Bounding Rectangle, MBR)交叠的情况处理得 数量 ,算法首先得到和 MBR相交的障碍物在 MBR内的部分 ,
障碍物等约束条件通常用多边形表示 。很多时候多边形 的合并反而会降低边的数量 ,所以我们在处理过程中把多边形 的合并作为预处理过程 。当然 ,为了避免最坏情况的发生 ,我 们把预处理过程作为一个可以选择的过程 ,如果不能确定多边 形合并的结果 ,可以不进行 。很多情况下多边形的合并反而会 增快数据处理的速度 ,典型的可以进行多边形合并的情况如图 3所示 。而且我们在后面处理多边形时 ,采用的是多边形的障 碍线 ,多边形的障碍线的数量一般是多边形边数的一半 ,所以 即使合并以后 ,顶点数略有增加 ,一般来说在障碍线的处理时 仍然会比合并前的多边形的顶点数的和要少一些 。
2. College of Com pu ter S cience and Inform a tion Eng ineering, T ian jin U n iversity of S cience & Technology, T ian jin 300222, Ch ina)
Abstract: Current spatial clustering algorithm s in the p resence of obstacles, such as COD _ CLARANS, DBCLuC, AUTOCLUST + and DBRS + , were studied and compared. Then a new method of density2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called DBCOD was p roposed which could handle the obstacle constraints in a new way. In DBCOD , obstructed distance was used to rep lace Euclidean distance in DBCLuC as the criterion, and a polygon combination and reduction method was used in the p re2 p rocessing stage to imp rove the efficiency.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is new p roposed app roach not only has the advantages of density2based clustering algorithm s, but also takes advantage of the obstructed distance to make the results more reasonable than traditional way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