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摩擦力的四类突变 —人教版高一暑假综合易错点、易混淆点突破专题讲义

合集下载

(完整版)物理人教版高中必修1摩擦力突变问题分类探析

(完整版)物理人教版高中必修1摩擦力突变问题分类探析

摩擦力突变问题分类探析摩擦力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摩擦力的突变的考题常有出现,且类型多,特别是静摩擦力随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发生变化,其大小与方向均有可能变化的情况对应于物理过程的转变及临界状态,在分析中很容易发生失误,在复习时应引起高度重视,应仔细分析物体的状态变化的过程与细节。

一、静动突变例1、长直木板的上表面的一端放有一个铁块,木块由水平位置缓慢一向上转动(即木板与地面的夹角α变大),另一端不动,则木块受到摩擦力f随角度α的变化关系图象是(甲)中的()解析:(1)开始时,α=0,静F=0。

(2)静摩擦力的大小分析:开始一段时间,物体相对木板静止,所受的是静摩擦力;缓慢竖起时,可认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由的平衡关系可知,静摩擦力大小等于物体重f f f f甲乙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αsin mg F =静。

因此,静摩擦力随α的增大而增大,它们呈正弦规律变化。

图线为正弦函数图像。

(3)在物体刚好要滑动而没滑动时,静F 达到最大值。

α继续增大,物体将开始滑动,静摩擦力变为滑动摩擦力。

且满足:滑静F F m>。

(4) 开始滑动后,αμcos mg F =滑,因此,滑动摩擦力α的增大而减小,呈余弦规律变化。

图线为余弦规律变化。

(5)最后,α=2π,0=滑F 综上分析可知:C 正确。

练习:如图乙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一木块,用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拉力F 拉木块直到沿桌面运动,在此过程中,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f 的大小随拉力F 的大小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解析:开始时,物体静止不动,受静摩擦力的作用,且满足:F f =静;当F达到最大静摩擦力之后,物体开始滑动,甲乙Af B f f f物体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摩擦力突变为滑动摩擦力:mg F f N ⋅=⋅=μμ滑保持不变。

则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f 的大小随拉力F 的大小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B 。

二、 动静突变例2:把一重为G 的物体,用一个水平的推力kt F =(k 为恒量,t 时间)压在竖直的足够高的平整的墙上(如图甲所示),从t =0开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 随t 的变化关系是图中的( )解析:首先,物体受到的动摩擦力kt F μ=滑,随时间的增加而从零开始增加。

摩擦力重点、难点、易错点

摩擦力重点、难点、易错点

摩擦力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历年高考的热点。

在批改同学们的作业、试卷和解答同学们提出的疑难问题中,笔者的体会是:同学们对摩擦力感到困难和解题出错的主要原因是受日常生活经验的影响,对摩擦力的产生条件理解不深刻,因而产生了一些错误认识。

现将同学们的常见认识误区归类分析,供大家复习时参考。

一、忽略“相对”,步入误区受日常生活经验的影响,有的同学认为“相对运动”、“相对静止”就是“运动”、“静止”,常产生以下认识误区。

事实上,它们是有很大区别的。

“运动”、“静止”是以地面或地面上静止不动的物体为参考系的,而摩擦力中的“相对运动”、“相对静止”是以与它接触的物体为参考系的。

误区之一: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受到静摩擦力。

如图1所示,物体A与小车一起向右加速运动。

物体A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具有共同的加速度a,那么物体A合力水平向右,只能由小车对A的静摩擦力提供,所以物体A受到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

而物体A(对地)的运动方向也向右。

因此,运动的物体也可能受到静摩擦力。

误区之二:只有运动的物体才能受到滑动摩擦力。

如图2所示,物体B在拉力F的作用下向右运动,地面相对于物体B向左运动,所以地面受到了向右的滑动摩擦力,而地面是静止的。

因此,静止的物体也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

误区之三: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如图3所示,物体A在传送带上以速度向右运动,传送带以速度顺时针转动则物体A相对传送带向左运动,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而物体A(相对地面)的运动方向也向右,因此,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误区之四: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共线。

如图4所示,在绕竖直轴匀速转动的圆盘上,相对于盘静止的物体受到的向心力由圆盘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提供,这个力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因此,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共线。

综上所述,解决此类摩擦力问题,关键在于认真领会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与运动方向无关。

高一物理摩擦力必备的知识点 物理摩擦力知识点

高一物理摩擦力必备的知识点 物理摩擦力知识点

高一物理摩擦力必备的知识点物理摩擦力知识点
力学在物理学习中所占比重相当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一物理摩擦力必备知识点,希望可以对你有用。

摩擦力:
(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面粗糙、有弹力作用、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三者缺一不可.
(2)摩擦力的方向:跟接触面相切,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但注意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运动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还可能成任意角度.
(3)摩擦力的大小:
①滑动摩擦力:
说明:a、F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b、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
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FN无关。

②静摩擦: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0fm
(fm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静摩擦力的具体数值可用以下方法来计算:一是根据平衡条件,二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合力,然后通过受力分析确定.
(4) 注意事项:
a、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

b、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易错现象:
1.不会确定系统的重心位置
2.没有掌握弹力、摩擦力有无的判定方法
3.静摩擦力方向的确定错误
感谢您的阅读!。

高中物理复习 微点突破2 摩擦力的突变问题 (2)

高中物理复习 微点突破2 摩擦力的突变问题 (2)
√A.传送带的速度为4 m/s
B.传送带底端到顶端的距离为14 m C.v0<v1
√D.煤块在0~1 s和1~2 s所受摩擦力方向相反
1234
根据题图乙可知,1 s时刻,煤块的加速度发生突变,可知 此时煤块的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相等,即传送带的速度为 4 m/s,而煤块的初速度v0=12 m/s,故A正确,C错误; 煤块在0~1 s和1~2 s加速度不等,且加速度大小a1>a2, 可知0~1 s内,摩擦力方向向下,1~2 s摩擦力方向向上,故D正确; 根据题意可知,煤块的总位移与传送带底端到顶端的距离相等,即等于 v-t 图像 与时间轴所围几何图形的面积,则 L=12+24×1 m+4×22-1 m=10 m,故 B 错误。
a=2.4 m/s2,故D正确。
4.“动-动”突变 物体在滑动摩擦力作用下运动直到达到共同速度后,如果在静摩擦力作 用下不能保持相对静止,则物体将受滑动摩擦力作用,且其方向变为反向。
例4 (多选)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间的夹 角为θ,以速度v0逆时针匀速转动。在传送带的上端轻轻 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小木块,小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 因数μ<tan θ,选沿传送带向下为正方向,则下列选项中 能客观地反映小木块的受力和运动情况的是

点 突
摩擦力的突变问题

2
目标 1.知分析计算突变前后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分析摩擦力突变问题的方法 1.在涉及摩擦力的情况中,题目中出现“最大”、“最小”和“刚好” 等关键词时,一般隐藏着摩擦力突变的临界问题。题意中某个物理量在 变化过程中发生突变,可能导致摩擦力突变,则该物理量突变时的状态 即为临界状态。 2.存在静摩擦力的情景中,物体由相对静止变为相对运动,或者由相对 运动变为相对静止,受力情况发生突变往往是摩擦力突变问题的临界状态。

高中物理 1.质点和参考系 —人教版高一暑假综合易错点、易混淆点突破专题讲义

高中物理 1.质点和参考系 —人教版高一暑假综合易错点、易混淆点突破专题讲义

一、质点和参考系---易错点、易混淆点突破一、质点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2.物体简化为质点的条件: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就可以看做质点,反之,则不行。

2.对质点的理解(1)对质点的三点说明①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②物体能否被看作质点是由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决定的,并非依据物体自身大小和形状来判断.体积大的物体有时也可看成质点,体积小的物体有时不能看成质点.③质点不同于几何“点”,是忽略了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的有质量的点,而几何中的“点”仅仅表示空间中的某一位置.质点并不是质量很小的点,它不同于几何图形中的“点”.3.物体可被看作质点主要有三种情况:(1)平动的物体通常可以看作质点。

(2)有转动但转动可以忽略不计时,可把物体看作质点。

(3)同一物体,有时可以看作质点,有时不能。

当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反之,则不行。

4.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的理解(1)理想化模型是分析、解决物理问题常用的方法,它是对实际问题的科学抽象,可以使一些复杂的物理问题简单化物理学中理想化的模型有很多,例如自由落体运动、轻绳、轻杆、轻弹簧、胡克定律、光滑平面(伽利略斜面实验等)、匀速圆周运动、点电荷、匀强电场、匀强磁场、电场线、磁感线、理想变压器、纯电阻电路,理想气体、绝热、弹簧振子、单摆、点光源、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氢原子能级等等,这些都是人们根据科学研究的特定目的,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用物质形式或思维形式再现原型客体的某种基本特征,而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合理假设。

5.建立质点模型的两个关键点(1)明确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2)判断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能否忽略.二.参考系1.定义: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用来做参考的物体。

2.参考系的选取原则:选参考系的原则是观测运动方便和描述运动尽可能简单。

7.“动杆”和“定杆”与“活结”和“死结”问题 —人教版高一暑假综合易错点、易混淆点突破专题讲义

7.“动杆”和“定杆”与“活结”和“死结”问题 —人教版高一暑假综合易错点、易混淆点突破专题讲义

七、“动杆”和“定杆”与“活结”和“死结”问题--易错点、易混淆点突破1.“动杆”和“定杆”问题(1)动杆:若轻杆用光滑的转轴或铰链连接,当杆处于平衡时杆所受到的弹力方向一定沿着杆,否则会引起杆的转动.如图甲所示,若C为转轴,则轻杆在缓慢转动中,两绳对BC杆弹力方向:始终沿BC杆的方向.(2)定杆:若轻杆被固定不发生转动,图乙中,轻杆是插入墙中的,则杆所受到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的方向,即C Bm对轻杆A B的作用力就不一定沿BA方向。

2.“活结”和“死结”问题(1)“死结”可理解为把绳子分成两段,且不可以沿绳子移动的结点。

“死结”两侧的绳因“结”而变成了两根独立的绳,因此由“死结”分开的两段绳子上的弹力不一定相等。

(2)“活结”可理解为把绳子分成两段,且可以沿绳子移动的结点。

“活结”一般由绳跨过滑轮或者绳上挂一光滑挂钩而形成。

绳子虽然因“活结”而弯曲,但实际上“活结”两侧的绳子是同一根绳,所以由“活结”分开的两段绳子上弹力的大小一定相等,两段绳子合力的方向一定沿这两段绳子夹角的角平分线。

1.(2020·天津市南开中学月考)如图为两种形式的吊车的示意图,OA为可绕O点转动的轻杆,重量不计,AB为缆绳,当它们吊起相同重物时,杆OA在图(a)、(b)中的受力分别为F a、F b,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F a=F b B.F a>F bC.F a<F b D.大小不确定答案:A解析:对题图中的A点受力分析,则由图(a)可得F a=F a′=2mg cos 30°=3mg,由图(b)可得tan30°=mgF b′,则F b=F b′=3mg,故F a=F b,A正确.2.(多选)如图所示,质量均可忽略的轻绳与轻杆,A端用铰链固定,滑轮在A点正上方(滑轮大小及摩擦均可不计),B端吊一重物.现将绳的一端拴在杆的B端,用拉力F将B端缓慢上拉,在AB杆达到竖直前()图11A.绳子拉力不变B.绳子拉力减小C.AB杆受力增大D.AB杆受力不变答案:BD解析:以B点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B点受重物的拉力F T1(等于重物的重力G)、轻杆的支持力F N和绳子的拉力F T2由平衡条件得,F N和F T2的合力与F T1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根据三角形相似可得:F N AB =F T2BO =F T1AO又F =F T2,F T1=G解得:F N =AB AO ·G ,F =BO AO·G ∠BAO 缓慢变小时,AB 、AO 保持不变,BO 变小,则F N 保持不变,F 变小,故选项B 、D 正确.3.如图所示,两个轻环a 和b 套在位于竖直面内的一段固定圆弧上;一细线穿过两轻环,其两端各系一质量为m 的小球.在a 和b 之间的细线上悬挂一小物块.平衡时,a 、b 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圆弧的半径.不计所有摩擦.小物块的质量为( )A .m 2B .32mC .mD .2m答案:C解析:如图所示,圆弧的圆心为O ,悬挂小物块的点为c ,由于ab =R ,则△aOb 为等边三角形,同一条细线上的拉力相等,F T =mg ,合力沿Oc 方向,则Oc 为角平分线,由几何关系知,∠acb =120°,故细线的拉力的合力与物块的重力大小相等,则每条细线上的拉力F T =G =m ′g ,所以小物块质量为m ′=m ,故C 对.4.如图甲所示 , 细绳AD 跨过固定的水平轻杆BC 右端的光滑定滑轮挂住一个质量为M 1的物体, ∠ACB =30°; 图乙中轻杆HG 一端用铰链固定在竖直墙上,另一端G 通过细绳EG 拉住,EG 与水平方向也成30°角,轻杆的G 点用细绳GF 拉住一个质量为M 2的物体,重力加速度为g ,求:(1)细绳AC 段的张力F T AC 与细绳EG 的张力F T EG 之比;(2)轻杆BC 对C 端的支持力;(3)轻杆HG 对G 端的支持力.解析:(1)图甲中细绳AD 跨过定滑轮拉住质量为M 1的物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细绳AC 段的拉力F T AC =F T CD =M 1g ,图乙中由F T EG sin 30°=M 2g ,得F T EG =2M 2g ,所以F T AC F TEG =M 12M 2. (2)图甲中,三个力之间的夹角都为120°,根据平衡条件有F N C =F T AC =M 1g ,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角指向右上方.(3)图乙中,根据平衡条件有F T EG sin 30°=M 2g ,F T EG cos 30°=F N G ,所以F N G =M 2g tan 30°=3M 2g ,方向水平向右. 答案:(1)M 12M 2(2)M 1g ,与水平方向成30°角指向右上方 (3) 3M 2g ,方向水平向右 【题后反思】 (1)轻绳中的“活结”两侧实际是同一根轻绳,“死结”两侧是两根不同的轻绳.(2)轻杆模型中,杆顶端所受的各力中,除杆的弹力外,如果其他力的合力沿着杆的方向,则杆的弹力也必然沿着杆,如果其他力的合力不沿着杆,则杆的弹力也不会沿着杆.。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摩擦力的突变课件 (共17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摩擦力的突变课件 (共17页)

六、课堂小结
摩擦力的突变
类型1 “静—静”突变物体在摩擦力和其他力的共 同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其他 力的合力发生变化时,物体虽然仍保持相对静止, 但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发生突变.
类型2
“静—动”突变物体在摩擦力和其他力作用
下处于静止状态,当其他力变化时,如果物体不
能保持静止状态,则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将“ 突
变”成滑动摩擦力.
同学们课下总结摩擦力突变中的类型3“动— 静”突变,5所示,为什么不能固定木板,用弹簧测力计
拉着木块运动来测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呢?
图15
答案 如果固定木板,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运动,要保证木
块匀速运动非常困难,且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稳定,不能根据 二力平衡求木块与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
答案
例题2如图所示,轻弹簧的一端与物块P相连,另一 端固定在木板上,先将木板水平放置,使弹簧处 于拉伸状态.让木板由水平位置缓慢向上转动 (即木板和地面之间夹角变大),另一端不动, 直到物块P刚要沿木板向下滑动,在这个过程中, 物块P所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B ) A.保持不变 B.先减小后增大 C.一直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 2、摩擦力突变问题中的理解。 (1)、问题特征:当物体受力或运动发生变化时, 摩擦力常发生突变,摩擦力的突变,又会导致物 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性质的突变,其突变点(时刻 或位置)往往具有很深的隐蔽性.对其突变点的分 析与判断是物理问题的切入点. (2)、常见类型: 1)静摩擦力突变为静动摩擦力,静摩擦力突变为滑 动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突变为静摩擦力。
2、如图所示,物体A叠放在物体B上,B置于光滑水 平面上.A,B质量分别为mA=6.0kg,mB=2.0kg,A、 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在物体B上施加水平方 向的拉力F,开始时F=10N,此后逐渐增加,在增 大到45N的过程中,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D ) A.两物体间始终没有相对滑动 B.两物体间从受力开始就有相对滑动 C.当拉力F<12N时,两物体均保持静止状态 D.两物体开始没有相对运动,当F>16N时,开始 相对滑动

高中物理 9.摩擦力的四类突变 —人教版高一暑假综合易错点、易混淆点突破专题讲义

高中物理 9.摩擦力的四类突变 —人教版高一暑假综合易错点、易混淆点突破专题讲义

十.摩擦力的四类突变--易错点、易混淆点突破(一)“静→静”突变物体在静摩擦力和其他力的共同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其他力的合力发生变化时,物体虽然仍保持相对静止,则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或)方向可能发生突变。

.1、(多选)如图甲所示,放在固定斜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始终处于静止状态,F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

则在0~t0时间内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 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可能为下图中的(取沿斜面向上为摩擦力F f的正方向)()答案:BCD解析:物体在斜面上始终处于平衡状态,沿斜面方向受力平衡方程为:F-mg sin θ+F f=0,解得F f=mg sin θ-F,若初态mg sin θ=F,则B项正确;若初态mg sin θ>F,则C项正确;若初态mg sin θ<F,则D项正确。

2.(2020·福建三明市质检)如图8所示,质量为10 kg的物体A拴在一个被水平拉伸的弹簧一端,弹簧的拉力为5 N时,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若小车以1 m/s2的加速度向右运动,则(g=10 m/s2)()A.物体A相对小车向右运动B.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减小C.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D.物体A受到的弹簧的拉力增大答案:C解析:由题意得,物体A与小车的上表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 fm≥5 N,小车加速运动时,假设物体A与小车仍然相对静止,则物体A所受合力F合=ma=10 N,可知此时小车对物体A的摩擦力为5 N,方向向右,且为静摩擦力,所以假设成立,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故选项A、B错误,C正确;物体A受到的弹簧的拉力大小不变,故D错误.3.(多选)如图所示,将两相同的木块a、b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中间用一轻弹簧连接,两侧用细绳系于墙壁.开始时a、b均静止,弹簧处于伸长状态,两细绳均有拉力,a所受摩擦力F f a≠0,b所受摩擦力F f b=0.现将右侧细绳剪断,则剪断瞬间()A.F f a大小不变B.F f a方向改变C.F f b仍然为零D.F f b方向向右答案:AD解析:剪断右侧绳的瞬间,右侧绳上拉力突变为零,而弹簧对两木块的拉力没有发生突变,与原来一样,所以b相对地面有向左的运动趋势,受到静摩擦力F f b方向向右,C错误、D正确;剪断右侧绳的瞬间,木块a受到的各力都没有发生变化,A正确,B错误.4.如图所示,有一重力不计的方形容器,被水平力F压在竖直的墙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现缓慢地向容器内注水,直到注满为止,此过程中容器始终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容器受到的摩擦力不断增大B.容器受到的摩擦力不变C.水平力F必须逐渐增大D.容器受到的合力逐渐增大答案:A解析:因注水过程中容器始终静止,故容器受到的合力始终为零,D错误;由平衡条件可得,墙对容器的静摩擦力F f=m总g,随m总的增大而增大,A正确,B错误;只要m总g≤μF,不增大水平力F也可使容器静止不动,C错误。

高中物理“动杆”和“定杆”与“活结”和“死结”问题 —人教版高一暑假综合易错点、易混淆点突破专题讲义

高中物理“动杆”和“定杆”与“活结”和“死结”问题 —人教版高一暑假综合易错点、易混淆点突破专题讲义

七、“动杆”和“定杆”与“活结”和“死结”问题--易错点、易混淆点突破1.“动杆”和“定杆”问题(1)动杆:若轻杆用光滑的转轴或铰链连接,当杆处于平衡时杆所受到的弹力方向一定沿着杆,否则会引起杆的转动.如图甲所示,若C为转轴,则轻杆在缓慢转动中,两绳对BC杆弹力方向:始终沿BC杆的方向.(2)定杆:若轻杆被固定不发生转动,图乙中,轻杆是插入墙中的,则杆所受到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的方向,即C Bm对轻杆A B的作用力就不一定沿BA方向。

2.“活结”和“死结”问题(1)“死结”可理解为把绳子分成两段,且不可以沿绳子移动的结点。

“死结”两侧的绳因“结”而变成了两根独立的绳,因此由“死结”分开的两段绳子上的弹力不一定相等。

(2)“活结”可理解为把绳子分成两段,且可以沿绳子移动的结点。

“活结”一般由绳跨过滑轮或者绳上挂一光滑挂钩而形成。

绳子虽然因“活结”而弯曲,但实际上“活结”两侧的绳子是同一根绳,所以由“活结”分开的两段绳子上弹力的大小一定相等,两段绳子合力的方向一定沿这两段绳子夹角的角平分线。

1.(2020·天津市南开中学月考)如图为两种形式的吊车的示意图,OA为可绕O点转动的轻杆,重量不计,AB为缆绳,当它们吊起相同重物时,杆OA在图(a)、(b)中的受力分别为F a、F b,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F a=F b B.F a>F bC.F a<F b D.大小不确定答案:A解析:对题图中的A点受力分析,则由图(a)可得F a=F a′=2mg cos 30°=3mg,由图(b)可得tan30°=mgF b′,则F b=F b′=3mg,故F a=F b,A正确.2.(多选)如图所示,质量均可忽略的轻绳与轻杆,A端用铰链固定,滑轮在A点正上方(滑轮大小及摩擦均可不计),B端吊一重物.现将绳的一端拴在杆的B端,用拉力F将B端缓慢上拉,在AB杆达到竖直前()图11A.绳子拉力不变B.绳子拉力减小C.AB杆受力增大D.AB杆受力不变答案:BD解析:以B点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B点受重物的拉力F T1(等于重物的重力G)、轻杆的支持力F N和绳子的拉力F T2由平衡条件得,F N和F T2的合力与F T1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根据三角形相似可得:F N AB =F T2BO =F T1AO 又F =F T2,F T1=G 解得:F N =AB AO ·G ,F =BO AO·G∠BAO 缓慢变小时,AB 、AO 保持不变,BO 变小,则F N 保持不变,F 变小,故选项B 、D 正确.3.如图所示,两个轻环a 和b 套在位于竖直面内的一段固定圆弧上;一细线穿过两轻环,其两端各系一质量为m 的小球.在a 和b 之间的细线上悬挂一小物块.平衡时,a 、b 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圆弧的半径.不计所有摩擦.小物块的质量为( )A .m 2B .32m C .m D .2m答案:C解析:如图所示,圆弧的圆心为O ,悬挂小物块的点为c ,由于ab =R ,则△aOb 为等边三角形,同一条细线上的拉力相等,F T =mg ,合力沿Oc 方向,则Oc 为角平分线,由几何关系知,∠acb =120°,故细线的拉力的合力与物块的重力大小相等,则每条细线上的拉力F T =G =m ′g ,所以小物块质量为m ′=m ,故C 对.4.如图甲所示 , 细绳AD 跨过固定的水平轻杆BC 右端的光滑定滑轮挂住一个质量为M 1的物体, ∠ACB =30°; 图乙中轻杆HG 一端用铰链固定在竖直墙上,另一端G 通过细绳EG 拉住,EG 与水平方向也成30°角,轻杆的G 点用细绳GF 拉住一个质量为M 2的物体,重力加速度为g ,求:(1)细绳AC 段的张力F T AC 与细绳EG 的张力F T EG 之比; (2)轻杆BC 对C 端的支持力; (3)轻杆HG 对G 端的支持力.解析:(1)图甲中细绳AD 跨过定滑轮拉住质量为M 1的物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细绳AC 段的拉力F T AC =F T CD =M 1g ,图乙中由F T EG sin 30°=M 2g ,得F T EG =2M 2g , 所以F T AC F TEG =M 12M 2.(2)图甲中,三个力之间的夹角都为120°,根据平衡条件有F N C =F T AC =M 1g ,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角指向右上方.(3)图乙中,根据平衡条件有 F T E G sin 30°=M 2g , F T E G cos 30°=F N G ,所以F N G =M 2g tan 30°=3M 2g ,方向水平向右.答案:(1)M 12M 2(2)M 1g ,与水平方向成30°角指向右上方 (3) 3M 2g ,方向水平向右【题后反思】 (1)轻绳中的“活结”两侧实际是同一根轻绳,“死结”两侧是两根不同的轻绳. (2)轻杆模型中,杆顶端所受的各力中,除杆的弹力外,如果其他力的合力沿着杆的方向,则杆的弹力也必然沿着杆,如果其他力的合力不沿着杆,则杆的弹力也不会沿着杆.。

高中物理 一轮复习微专题 摩擦力的突变问题

 高中物理 一轮复习微专题 摩擦力的突变问题

一.要点精讲1.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方法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这时的相对不是相对地面,而是该静摩擦力的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间的“相对”。

(1)假设法(2)状态法:根据平衡条件、牛顿第二定律,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

(3)牛顿第三定律法:先确定受力较少的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再根据“力的相互性”确定另一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

2.静摩擦力大小的计算方法(1)最大静摩擦力F max的计算:最大静摩擦力F max只在刚好要发生相对滑动这一特定状态下才表现出来。

比滑动摩擦力稍大些,通常认为二者相等,即F max=μF N。

(2)一般静摩擦力的计算:一般静摩擦力F的大小和方向都与产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密切相关,跟接触面间相互挤压的弹力F N无直接关系,因此F具有大小、方向的可变性。

对具体问题要结合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静止、匀速运动或加速运动),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列方程求解。

3.滑动摩擦力方向的判定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这时的相对不是相对地面,而是该滑动摩擦力的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间的“相对”。

4. 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方法可用公式F f=μF N计算,注意对物体间相互挤压的弹力F N的分析,并不总是等于物体的重力,它与研究对象受到的垂直接触面方向的力密切相关,也与研究对象在该方向上的运动状态有关。

5.求解摩擦力时的注意事项(1)首先分清摩擦力的性质:静摩擦力或滑动摩擦力。

常见的错误是把静摩擦力当成滑动摩擦力,认为其大小随压力变化。

(2)应用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F f=μF N时,注意动摩擦因数μ,其大小与接触面的材料及其粗糙程度有关,F N为两接触面间的正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速度的大小无关,与接触面面积的大小也无关。

(4)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但与物体的实际运动方向可能相同、可能相反、也可能不共线。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_摩擦力_提高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_摩擦力_提高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摩擦力【学习目标】1.知道滑动摩擦产生的条件,会正确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2.会用公式 f = μ N 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知道影响动摩擦因数的大小因素3.知道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能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以及大小和方向4.理解最大静摩擦力.能根据二力平衡条件确定静摩擦力的大小 【要点梳理】 要点一、摩擦力 要点诠释:1.定义:当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接触面间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 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称为摩擦力.固体、液体、气体的接触面上都会有摩擦作用.2.分类:分为滚动摩擦(初中已经学习过)、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 要点二、滑动摩擦力 要点诠释:1.产生: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发生相对滑动时,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 力称为滑动摩擦力.2.产生条件:①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②有相对运动;③接触面粗糙. 说明:1)两个物体直接接触、相互挤压有弹力产生.摩擦力与弹力一样属接触作用力,但两个物体直接接触并不挤压就不会出现摩擦力 .挤压的效果是有压力 产生.压力就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也叫正压力,压力属弹力,可依上一节有关弹 力的知识判断有无压力产生.2)接触面粗糙.当一个物体沿另一物体表面滑动时,接触面粗糙,各凹凸不平的部分互相啮合,形成阻碍 相对运动的力,即为摩擦力.凡题中写明“接触面光滑”、“光滑小球”等,统统不考虑摩擦力(“光滑”是 一个理想化模型).3)接触面上发生相对运动.特别注意:“相对运动”与“物体运动”不是同一概念 .“相对运动”是指受力物体相对于施力物体(以施 力物体为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而“物体的运动”一般指物体相对地面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3.方向:总与接触面相切,且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这里的“相对”是指相互接触发生摩擦的物体,而不是相对别的物体.滑动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的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但并非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4.大小: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成正比,即:f = μ N说明:①压力 F N 与重力 G 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它们在大小上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也可以毫无关系,用力将 物块压在竖直墙上且让物块沿墙面下滑,物块与墙面间的压力就与物块重力无关,不要一提到压力,就联 想到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认为物体对支承面的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②μ 是比例常数,称为动摩擦因数,没有单位,只有大小,数值与相互接触的材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通常情况下, μ < 1 .③计算公式表明:滑动摩擦力 F 的大小只由μ 和 F N 共同决定,跟物体的运动情况、接触面的大小等无关. 要点三、静摩擦力 要点诠释:1.产生:两个物体满足产生摩擦力的条件,有相对运动趋势时,物体间所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 静摩擦力.2.产生条件:①两物体直接接触、相互挤压有弹力产生; ②接触面粗糙;③两物体保持相对静止但有相对运动趋势.所谓“相对运动趋势”,就是说假设没有静摩擦力的存在,物体间就会发生相对运动.比如物体静止在斜面 上就是由于有静摩擦力存在;如果接触面光滑.没有静摩擦力,则由于重力的作用,物体会沿斜面下滑.3.大小:两物体间实际发生的静摩擦力 f 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 fmax之间0 ≤ f ≤ fmax实际大小可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判断.4.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与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说明:①所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是指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物体将要发生的相对运动的方向.比如物体静止 在粗糙斜面上,假设没有摩擦,物体将沿斜面下滑,即物体静止时相对 斜面)运动趋势的方向是沿斜面向 下,则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②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可用假设法.其操作程序是: A .选研究对象: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B .选参照物体:与研究对象直接接触且施加静摩擦力的物体;C .假设接触面光滑,找出研究对象相对参照物体的运动方向即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D .确定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③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但并非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要点四、最大静摩擦力 要点诠释: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放一静止的物体,当人用水平力 F 推时,此物体静止不动,这说明静摩擦力的大 小等于 F ;当人用水平力 2F 推时,物体仍静止不动,此时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 2F.可见,静摩擦力的大小 随推力的增大而增大,所以说静摩擦力的大小由外部因素决定.当人的水平推力增大到某一值 fmax 时,物体就要滑动,此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我们把f max 叫做最大静摩擦力.故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是:0 ≤ f ≤ f max .要点诠释:①静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无关,但一般情形下,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②静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充当动力,如人跑步时地面给人的静摩擦力就是动力,传送带上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加速,静摩擦力也是动力.③最大静摩擦力一般比滑动摩擦力稍大些,但通常认为二者是相等的.要点五、用假设法判断摩擦力要点诠释:判断静摩擦力是否存在,要看是否具备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但在通常情况下,其它条件是具备的,关键看物体是否有相对运动趋势.要判断是否有相对运动趋势,可用假设法判断,假设法有两种,一种是假设接触面光滑,不存在摩擦力,看是否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另一种是假设摩擦力存在,看是否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第一种假设往往用来判断做变速运动的物体的静摩擦力和有其它外力存在但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的静摩擦力.第二种假设往往用来判断物体不受其它外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的静摩擦力.假设法只是判断摩擦力的一种方法,有时还可以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判断,已知物体A做匀加速运动,说明物体A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因此,物体A一定受到静摩擦力作用。

摩擦力:摩擦力在临界情况下“突变”问题的分析方法-高三物理一轮总复习课件

摩擦力:摩擦力在临界情况下“突变”问题的分析方法-高三物理一轮总复习课件

F2
静摩擦力Ff=2 N,木 块保持静止状态.
Ffmax≥8 N Ff
解析 当物体受 F1、F2 及摩擦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由 平衡条件可知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8 N,可知最大静摩擦
力 Ffmax≥8 N.当撤去力 F1 后,F2=2 N<Ffmax,物体仍处于静止状
态,由平衡条件可知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大小和方向发生突变,
Gsinθ 是一对平衡力,故 F 静=Gsinθ,则 F 滑=μGcos θ
θ 变大,则 F 静=Gsin θ 变大.
故当 θ 继续变大时,物体受到的滑动
②当角达到一个确定的值 θ0 时,木 摩擦力减小了.
块恰好匀速运动,这时木块受到滑动 当 θ=90°时,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
摩擦力 F 滑的作用.
力等于 0.
作用,而在斜面上静止,此时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将随 F 的变化
而变化.设斜面倾角为 θ,由平衡条件 F1-mgsinθ -Ffmax=0,F2
-mgsinθ +Ffmax=0,解得 Ffmax=F1-2 F2,故选项 C 正确.
答案 C
解析显隐
Ff
转解析
【备选训练】(多选)将力传感器A固定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测力端通过轻
质水平细绳与滑块相连,滑块放在较长的小车上.如图甲所示,传感器与计
算机相连接,可获得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一水平轻质细绳跨过光滑的定
滑轮,一端连接小车,另一端系砂桶,整个装
置开始处于静止状态.在滑块与小车分离
前缓慢向砂桶里倒入细砂,力传感器采集
2.常见类型 静摩擦力 突变 滑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突变
静摩擦力
2. 例证突破

“动静”突变

2025年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05 摩擦力的突变问题(附答案解析)

2025年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05 摩擦力的突变问题(附答案解析)

第1页(共18页)2025年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05摩擦
力的突变问题
模型归纳1.摩擦力的突变问题
四类突变图例分析“静—静”
突变
在水平力F 作用下物体静止于斜面上,F 突然增大时物体仍保持静止,则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或方向将“突变”“静—动”突变物体放在粗糙水平面上,作用在物体上的水平力F 从零逐渐增大,当物体开始滑动时,物体受水平面的摩擦力由静摩擦力“突
变”为滑动摩擦力
“动—静”
突变
滑块以v 0冲上斜面做减速运动,当到达某位置时速度减为零而后静止在斜面上,滑动摩擦力“突变”为静摩擦力。

高中物理摩擦力的知识点分析

高中物理摩擦力的知识点分析

高中物理摩擦力的知识点分析【导语】在物理的学习中,摩擦力是重要的知识点,在高考中会考到,下面作者将为大家带来关于摩擦力的知识点的介绍,期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摩擦力的概念高中物理课本必修一的第57页有摩擦力的以下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他们之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时候,就会在其接触面上产生阻碍其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广义地物体在液体和蔼体中运动时也遭到摩擦力。

摩擦力是我们身边非常重要的一个力。

没有摩擦力的世界是“惨不忍睹”的:一走路就摔跟头,话鞋带没法系紧,螺丝钉和钉子没法固定物体……当然,我们也不能认为摩擦力都是有益的,比如工业上机械部件中轴承的摩擦和汽车气缸内的摩擦等,都是有害的。

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为:两物体直接接触、相互挤压、接触面粗糙、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两物体间有弹力是这两物体间有摩擦力的必要条件而非充要条件。

也就是说:没有弹力就不可能有摩擦力,但有弹力不一定就一定有摩擦力。

以上虽是课本上非常重要的摩擦力概念的知道,但却不是高考物理重点内容。

高考的重点和难点在于探讨摩擦力的分类和方向的判定。

从分类来看,摩擦力可以分为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两种。

滑动摩擦力摩擦力的分类中,如果产生相对滑动,则为滑动摩擦力;反之,则为静摩擦。

下面我们先来分析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必须要用公式f=μN来运算。

(1)在接触力中,必须先分析两个物体间弹力N,再分析摩擦力的大小。

(2)有滑动摩擦力的时候才能用公式f=μN,其中的N表示物体间的压力大小,不一定等于物体重力G。

只有在水平面上N才有可能与重力mg一致。

静摩擦力两者之间只有运动趋势,而没有相对运动情形的摩擦力称之为静摩擦力。

(1)必须明确,静摩擦力大小不能用滑动摩擦定律f=μN运算。

严格来说,其值略大于滑动摩擦力。

但在大多数的试题中常常给出这样的条件:静摩擦力的值等于滑动摩擦力,即fm=μN。

2025届物理一轮资料(配套PPT课件)第二章 相互作用 增分微点2 摩擦力的“四类”突变问题

2025届物理一轮资料(配套PPT课件)第二章 相互作用 增分微点2 摩擦力的“四类”突变问题

教师备选用题
4.如图4所示,物块A、木板B的质量均为m=10 kg,不
计A的大小,木板B长L=2 m,开始时A、B均静止。
现使A以水平初速度v0=4 m/s从B的最左端开始运动, 已知A与B、B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
图4
0.3和μ2=0.1。g取10 m/s2,则B由开始运动到静止,
类型 “动—静”突变 在滑动摩擦力和其他力作用下,做减速运动的物体突然停止相对滑行时,物体将 不再受滑动摩擦力作用,滑动摩擦力“突变”为静摩擦力。
例3 (2024·江苏阜宁高三开学考试)把一重力为G的物体,用一个 水平的推力F=kt(k为恒量,t为时间)压在竖直的足够高的平整 墙面上(如图3),从t=0开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随t的变化关
01 02 03 04 05 06
教师备选用题
3.(多选)如图3甲所示,放在固定斜面上的
物体,受到一个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
始终处于静止状态,F的大小随时间变
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则在0~t0时间内
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
图3
可能为下图中的(取沿斜面向上为摩擦
力f的正方向)( BCD )
第二章 相互作用
增分微点2 摩擦力的“四类”突变问题
摩擦力的突变问题,其实质就是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大小或方向的变化分 析问题,解题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1)分析临界状态,物体由相对静止变为相对运动,或者由相对运动变为相对 静止,或者受力情况发生突变,往往是摩擦力突变问题的临界状态。 (2)确定各阶段摩擦力的性质和受力情况,做好各阶段摩擦力的分析。 (3)研究传送带问题时,物体和传送带的速度相等的时刻往往是摩擦力的大小、 方向和运动性质的分界点。
01 02 03 04 05 06

易错点05 摩擦力的分类及摩擦力应用分析问题(原卷版)

易错点05  摩擦力的分类及摩擦力应用分析问题(原卷版)

易错点05 摩擦力的分类及摩擦力应用分析问题01 知识点梳理02 易错陷阱(3大陷阱)03 举一反三【易错点提醒一】确定摩擦力的存在、明确摩擦力的类别【易错点提醒二】结合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区分的摩擦力的大小变化【易错点提醒三】特殊结构物理模型从最上层开始判定摩擦力的有无04 易错题通关(真题+模拟)1. 摩擦力是阻碍物体发生相对运动的作用力;2. 接触面粗糙,物体间有压力,且物体间存在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物体间就存在摩擦力;3. 静摩擦力是适应力,随着物体整体受力情况的改变而改变;滑动摩擦力的变化取决于物体间压力的大小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分析】运动学类物理模型中,结合物体的运动情况辨析对应摩擦力的方向、大小等应用类问题,考生容易出现摩擦力和阻力概念混淆的问题。

【解题技巧】1.明确物理模型中目标物体的受力、运动情况;2.区分物体运动情况与选定参照物后的相对运动情况;3.结合对应摩擦力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确定摩擦力的大小、方向问题。

【分析】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在物体运动学模型中都是存在的,但不可以同时存在;静摩擦力强调物体间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滑动摩擦力则强调物体间出现的相对滑动,静摩擦力的求解依托于平衡状态下的平衡力条件,滑动摩擦力则根据物体间的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变化进行相应变化。

【解题技巧】1.明确运动模型下选取的参照物,确定物体相对运动的情况;2.判定物体运动情况后,依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对应的情况进行力的分析。

【分析】物理情境中会出现多种结构的连接体模型,例如叠放物体模型、传送带模型等;考生在区分不同物理模型下物体受力情况的摩擦力相关问题过程中容易出现混淆,进而出现分析求解错误的问题。

【解题技巧】1.整体法确定物体结构单元运动方式;2.隔离法从上而下逐个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3.依据二力平衡法则对应情况确定摩擦力的情况。

【例1】窗玻璃上趴着一只壁虎(如图),当人水平向右推窗时,壁虎随窗玻璃一起向右匀速移动的过程中,壁虎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是()。

新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三章常考知识点:摩擦力-word文档资料

新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三章常考知识点:摩擦力-word文档资料

新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三章常考知识点:摩擦力嘀嗒嘀嗒,时钟欢乐地走过假期的每一天;叮咚叮咚,新学期的门铃已经悄然响起。

学校已敞开温暖的怀抱,欢迎同学们的到来!一起来看看新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三章常考知识点!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决定摩擦力(滑动摩擦)大小的因素:【实验原理:二力平衡】1、压力(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摩擦的分类:1、静摩擦: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没有发生相对的运动。

2、动摩擦:(1)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2)滚动摩擦:轮状或球状物体滚动时产生的摩擦,通常情况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增大摩擦力方法:使接触面粗糙些和增大压力。

减小有害摩擦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2)减小压力;(3)用滚动代替滑动;(4)使接触面分开(加润滑油、形成气垫)。

【同步练习题】1.下列措施中可以减小摩擦的是( ) (题型三)A.鞋底上制有凹凸的花纹B.铁轨要铺在枕木上C.自行车刹车时,闸皮紧压在车圈上D.在机器的转动部分安装滚动轴承2.下列事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题型三)A.给自行车的轴加润滑油B.在自行车的把套上做出凹、凸花纹C.在机器的转动部分加装滚动轴承D.磁悬浮列车行驶时,车身悬在空中3.如果世界上不存在一切摩擦,那么下列哪种现象不会发生( ) (题型一)A.饭将从我们嘴里滑掉B.人将寸步难行C.不能用螺钉螺母固定工件D.物体将漂浮在空中4.下列几种现象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 ) (题型三)A.刷牙时,牙刷与牙齿之间的摩擦B.“神舟5号”载人飞船升空时,飞船与空气的摩擦C.自行车刹车时,刹车皮与轮圈之间的摩擦D.手拿物体时,手与物体之间的摩擦新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三章常考知识点是学习的重点内容,也是考试的重点内容,同学们要警觉起来,各科成绩的提高是同学们提高总体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

9.摩擦力的四类突变 —人教版高一暑假综合易错点、易混淆点突破专题讲义

9.摩擦力的四类突变 —人教版高一暑假综合易错点、易混淆点突破专题讲义

十.摩擦力的四类突变--易错点、易混淆点突破(一)“静→静”突变物体在静摩擦力和其他力的共同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其他力的合力发生变化时,物体虽然仍保持相对静止,则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或)方向可能发生突变。

.1、(多选)如图甲所示,放在固定斜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始终处于静止状态,F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

则在0~t0时间内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 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可能为下图中的(取沿斜面向上为摩擦力F f的正方向)()答案:BCD解析:物体在斜面上始终处于平衡状态,沿斜面方向受力平衡方程为:F-mg sin θ+F f=0,解得F f=mg sin θ-F,若初态mg sin θ=F,则B项正确;若初态mg sin θ>F,则C项正确;若初态mg sin θ<F,则D项正确。

2.(2020·福建三明市质检)如图8所示,质量为10 kg的物体A拴在一个被水平拉伸的弹簧一端,弹簧的拉力为5 N时,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若小车以1 m/s2的加速度向右运动,则(g=10 m/s2)()A.物体A相对小车向右运动B.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减小C.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D.物体A受到的弹簧的拉力增大答案:C解析:由题意得,物体A与小车的上表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 fm≥5 N,小车加速运动时,假设物体A与小车仍然相对静止,则物体A所受合力F合=ma=10 N,可知此时小车对物体A的摩擦力为5 N,方向向右,且为静摩擦力,所以假设成立,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故选项A、B错误,C正确;物体A受到的弹簧的拉力大小不变,故D错误.3.(多选)如图所示,将两相同的木块a、b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中间用一轻弹簧连接,两侧用细绳系于墙壁.开始时a、b均静止,弹簧处于伸长状态,两细绳均有拉力,a所受摩擦力F f a≠0,b所受摩擦力F f b=0.现将右侧细绳剪断,则剪断瞬间()A.F f a大小不变B.F f a方向改变C.F f b仍然为零D.F f b方向向右答案:AD解析:剪断右侧绳的瞬间,右侧绳上拉力突变为零,而弹簧对两木块的拉力没有发生突变,与原来一样,所以b相对地面有向左的运动趋势,受到静摩擦力F f b方向向右,C错误、D正确;剪断右侧绳的瞬间,木块a受到的各力都没有发生变化,A正确,B错误.4.如图所示,有一重力不计的方形容器,被水平力F压在竖直的墙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现缓慢地向容器内注水,直到注满为止,此过程中容器始终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容器受到的摩擦力不断增大B.容器受到的摩擦力不变C.水平力F必须逐渐增大D.容器受到的合力逐渐增大答案:A解析:因注水过程中容器始终静止,故容器受到的合力始终为零,D错误;由平衡条件可得,墙对容器的静摩擦力F f=m总g,随m总的增大而增大,A正确,B错误;只要m总g≤μF,不增大水平力F也可使容器静止不动,C错误。

摩擦力的突变 课件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摩擦力的突变 课件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板下滑,物块m受滑动摩擦力作用。
高中物理 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3.动—静“突变”
在滑动摩擦力和其他力的作用下,做减速运动的物体突然停止滑行时,物体将不
受摩擦力作用,或滑动摩擦力“突变”为静摩擦力。
把一重力为G的物体,用一个水平的推力F=kt(k为恒量,t为时间)压在竖直的足够高的平整的
12 N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析如下:
改变拉力前,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说明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F′=(8-2) N=6 N,方向向
左,同时说明物体与接触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至少为6 N。
改变拉力大小后,假设物体不动,其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F ″=(12-8) N=4 N,小于最大静摩
擦力,所以物体仍静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仍为8 N,此时静摩擦力的方向向右。
体速度减为0时,滑动摩擦力突变为静摩擦力,其大小由平衡条件可知Ff=G,所以物体静止后的图线平
行于t轴。高中物理 必修第一册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4.动—动“突变”
某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滑动的过程中,若突然相对运动方向变了,则滑动摩擦力
的方向发生“突变”。
<
解析:选物体为研究对象,因为开始时推力为0,竖直方向上只有重力,物体在重力G作用下沿墙面下
滑;当推力开始变大后,物体在竖直方向又受到向上的滑动摩擦力作用;开始一段时间Ff<G,物体加速
下滑;当Ff=G时,物体速度达到最大值;之后Ff>G,物体向下做减速运动,直至速度减为0。在整个运
动过程中,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f=μF=μkt,即Ff与t成正比,Ff-t图线是过原点的直线。当物
墙面上,如图所示,从t=0开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f随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摩擦力的四类突变--易错点、易混淆点突破(一)“静→静”突变物体在静摩擦力和其他力的共同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其他力的合力发生变化时,物体虽然仍保持相对静止,则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或)方向可能发生突变。

.1、(多选)如图甲所示,放在固定斜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始终处于静止状态,F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

则在0~t0时间内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 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可能为下图中的(取沿斜面向上为摩擦力F f的正方向)()答案:BCD解析:物体在斜面上始终处于平衡状态,沿斜面方向受力平衡方程为:F-mg sin θ+F f=0,解得F f=mg sin θ-F,若初态mg sin θ=F,则B项正确;若初态mg sin θ>F,则C项正确;若初态mg sin θ<F,则D项正确。

2.(2020·福建三明市质检)如图8所示,质量为10 kg的物体A拴在一个被水平拉伸的弹簧一端,弹簧的拉力为5 N时,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若小车以1 m/s2的加速度向右运动,则(g=10 m/s2)()A.物体A相对小车向右运动B.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减小C.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D.物体A受到的弹簧的拉力增大答案:C解析:由题意得,物体A与小车的上表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 fm≥5 N,小车加速运动时,假设物体A与小车仍然相对静止,则物体A所受合力F合=ma=10 N,可知此时小车对物体A的摩擦力为5 N,方向向右,且为静摩擦力,所以假设成立,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故选项A、B错误,C正确;物体A受到的弹簧的拉力大小不变,故D错误.3.(多选)如图所示,将两相同的木块a、b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中间用一轻弹簧连接,两侧用细绳系于墙壁.开始时a、b均静止,弹簧处于伸长状态,两细绳均有拉力,a所受摩擦力F f a≠0,b所受摩擦力F f b=0.现将右侧细绳剪断,则剪断瞬间()A.F f a大小不变B.F f a方向改变C.F f b仍然为零D.F f b方向向右答案:AD解析:剪断右侧绳的瞬间,右侧绳上拉力突变为零,而弹簧对两木块的拉力没有发生突变,与原来一样,所以b相对地面有向左的运动趋势,受到静摩擦力F f b方向向右,C错误、D正确;剪断右侧绳的瞬间,木块a受到的各力都没有发生变化,A正确,B错误.4.如图所示,有一重力不计的方形容器,被水平力F压在竖直的墙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现缓慢地向容器内注水,直到注满为止,此过程中容器始终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容器受到的摩擦力不断增大B.容器受到的摩擦力不变C.水平力F必须逐渐增大D.容器受到的合力逐渐增大答案:A解析:因注水过程中容器始终静止,故容器受到的合力始终为零,D错误;由平衡条件可得,墙对容器的静摩擦力F f=m总g,随m总的增大而增大,A正确,B错误;只要m总g≤μF,不增大水平力F也可使容器静止不动,C错误。

(二)“静→动”突变物体在摩擦力和其他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当其他力变化时,如果物体不能保持静止状态,则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将“突变”成滑动摩擦力.1.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A、B两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每个物体重G=10 N,设物体A、B与水平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F max=2.5 N,若对A施加一个向右的由0均匀增大到6 N的水平推力F,有四位同学将A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F f A随水平推力F 的变化情况在图中表示出来。

其中表示正确的是()答案:D解析:推力F由0均匀增大到2.5 N,A、B均未动,而F f A由0均匀增大到2.5 N。

推力F由2.5 N增大到5 N,F f A=2.5 N。

推力F由5 N增大到6 N,A处于运动状态,F f A=μG=2 N,故D项正确。

2.(2020·达州一模)如图所示,一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对箱子施加一斜向上的拉力F,保持拉力的方向不变,在拉力F的大小由零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箱子未离开地面).关于摩擦力f的大小随拉力F的变化关系,下列四副图可能正确的是()答案:B解析:设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木箱处于静止状态时,根据平衡条件得:木箱所受的静摩擦力为f=F cos θ,F增大,f增大;当拉力达到一定值,箱子运动瞬间,静摩擦力变为滑动摩擦力,由于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故摩擦力有个突然减小的过程;木箱运动时,所受的支持力N=G-F sin θ,F增大,N减小,此时木箱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μN,N减小,则f减小;故A、C、D错误,B正确.3.(2019·山东临沂市2月检测)如图所示,甲、乙两物块质量相同,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之间、乙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现对甲施加一水平向右的由零开始不断增大的水平拉力F(物体间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经过一段时间后()A.甲相对于乙会发生相对滑动B.乙相对于地面会发生相对滑动C.甲相对乙不会发生相对滑动D.甲相对于乙、乙相对于地面均不会发生相对滑动答案:A解析:设甲、乙的质量均为m,甲、乙之间以及乙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甲、乙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 fmax=μmg,乙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 fmax′=2μmg,因F fmax<F fmax′,则乙相对于地面不会发生相对滑动;当F>F fmax=μmg时,甲、乙之间会发生相对滑动,故选项A正确,B、C、D均错误.4.(多选)在探究静摩擦力变化规律及滑动摩擦力变化规律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9甲所示的演示装置,力传感器A与计算机连接,可获得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将力传感器固定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测力端通过细绳与一滑块相连(调节力传感器高度可使细绳水平),滑块放在较长的小车上,小车一端连接一根轻绳并跨过光滑的轻质定滑轮系一只空沙桶(调节滑轮可使桌面上部轻绳水平),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实验开始时打开力传感器同时缓慢向沙桶里倒入沙子,小车一旦运动起来,立即停止倒沙子,若力传感器采集的图象如图乙,则结合该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求出空沙桶的重力B.可求出滑块与小车之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C.可求出滑块与小车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D.可判断第50 s后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滑块仍在车上)答案:ABC解析:t=0时刻,力传感器显示拉力为2 N,则滑块受到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大小为2 N,由小车与空沙桶受力平衡可知空沙桶的重力也等于2 N,A选项正确;t=50 s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即最大静摩擦力为3.5 N,同时小车启动,说明带有沙子的沙桶重力等于3.5 N,此时摩擦力立即变为滑动摩擦力,故摩擦力突变为3 N的滑动摩擦力,B、C选项正确;此后由于沙子和沙桶重力3.5 N 大于滑动摩擦力3 N,故50 s后小车将做匀加速运动,D选项错误.思维拓展如图所示,为什么不能固定木板,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运动来测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呢?答案:如果固定木板,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运动,要保证木块匀速运动非常困难,且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稳定,不能根据二力平衡求木块与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5.表面粗糙的长直木板的上表面的一端放有一个木块,如图11所示,木板由水平位置缓慢向上转动(即木板与地面的夹角α变大,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另一端不动,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F f随角度α变化的图象是下列图中的()、答案:C解析:下面通过“过程分析法”和“特殊位置法”分别求解:解法一:过程分析法(1)木板由水平位置刚开始运动时:α=0,F f 静=0.(2)从木板开始转动到木板与木块发生相对滑动前:木块所受的是静摩擦力.由于木板缓慢转动,可认为木块处于平衡状态,受力分析如图:由平衡关系可知,静摩擦力大小等于木块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F f 静=mg sin α.因此,静摩擦力随α的增大而增大,它们满足正弦规律变化.(3)木块相对于木板刚好要滑动而没滑动时,木块此时所受的静摩擦力为最大静摩擦力F fm .α继续增大,木块将开始滑动,静摩擦力变为滑动摩擦力,且满足:F fm >F f 滑.(4)木块相对于木板开始滑动后,F f 滑=μmg cos α,此时,滑动摩擦力随α的增大而减小,满足余弦规律变化.(5)最后,α=π2,F f 滑=0. 综上分析可知选项C 正确.解法二:特殊位置法本题选两个特殊位置也可方便地求解,具体分析见下表: 特殊位置 分析过程木板刚开始运动时 此时木块与木板无摩擦,即F f 静=0,故A 选项错误.木块相对于木板刚好要滑动而没滑动时木块此时所受的静摩擦力为最大静摩擦力,且大于刚开始运动时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即F fm >F f 滑,故B 、D 选项错误.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地面上,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从t=0开始以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kt(k为恒量,t为时间)的作用,向右为正方向,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答案:B解析: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随力F增大而增大,当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时后,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此时摩擦力变为滑动摩擦力,而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所以摩擦力变小。

(三)“动→静”突变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和其他力的共同作用,当相对滑动突然停止时,物体将不再受滑动摩擦力作用,滑动摩擦力“突变”为静摩擦力.1.如图所示,斜面固定在地面上,倾角为θ=37°(sin 37°=0.6,cos 37°=0.8)。

质量为1 kg的滑块以初速度v0从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滑行(斜面足够长,该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8),则该滑块所受摩擦力F f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选项图中的(取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g=10 m/s2)()答案:B解析:滑块上升过程中受滑动摩擦力,由F f=μF N和F N=mg cos θ联立,得F f=6.4 N,方向沿斜面向下。

当滑块的速度减为零后,由于重力的分力mg sin θ<μmg cos θ,滑块将静止,滑块受到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由平衡条件得F f=mg sin θ,代入可得F f=6 N,方向沿斜面向上,故选项B正确。

2.如图所示,质量为1 kg的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从t=0开始以初速度v0沿水平地面向右滑行,同时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1 N的作用,g取10 m/s2,向右为正方向,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答案:A解析:物体在力F和摩擦力作用下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为F f1=μmg=2 N,物体的速度为零后,物体在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物体受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大小为F f2=F=1 N,故只有图A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