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学教学论PPT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第一章中学生物学课程1.《中学生物学教学论》:是由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诸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形成的兼有文理学科特点的学科课程,课程内容主要涉及中学生物教学的基本理论、教学策略、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
2、一名合格的教师:充实的理论基础;专业的教学技能;持续发展自身专业素养的能力。
一、性质:1、学科课程2、科学课程3、技术课程二、价值:1、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2、为学生终生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3、为学生步入社会、择业、确定进一步学习的专业方向提供帮助:三、课程的设置:1、课程设置:指开设学段、课程形式、在总授课学时中所占的比例(即课时)等要求。
2、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看: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3、选修部分:根据学生兴趣志向,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课程,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的拓展课程及针对本校学生特点和当地资源开设的校本课程。
四、课程标准:1、国家课程标准:由教育部颁布的、带有指令性的、重要的国家课程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基础教育课程的基础)2、生物学课程标准与生物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共同之处是4个依据,即“编教材、教学、评估、命题”的依据。
不同之处在于:(1)课标侧重学习成果,大纲强调具体学习内容;(2)课标是基本要求,大纲是统一要求;(3)课标侧重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大纲侧重知识要求;(4)课标对学习结果的描述均为可见的行为;(5)课标指出教师的任务为落实课程标准,而非教好一本教科书;3、课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1)初中课标:《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①前言:为生物学课程设计定下了基调;②课程目标:指示了教师在实施课程中的努力方向;③内容标准:选取适合不同学段学生的教学内容(10个主题);④实施建议: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一些新的要求或新的方法;(2)高中课标:《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①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②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③课程结构:④课程内容:⑤学业质量:⑥实施建议:五、课程目标(方向)1、制定依据:①是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学习教材PPT课件
徐作英
四川师范大学《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教研室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拿什么奉献给 你 ——未来的生 物学教师?!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中学生物学课程 科学的本质与生物学素养 生物教育相关的学习与教学理论 生物教师的备课 生物教师的教学实施 中学生物学实验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中学生物学校外活动 中学生物教育科学研究
生物课程的性质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 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 学。它是农、林、牧、副、渔、医药卫生、 环境保护及其它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 生物课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 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 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
第二节 中学生物学课程的设置
一、国家集权式与地方、校本课程相 结合的方式设置 二、以分科课程-生物、化学、物理、 地学设置. or以综合课程设置-综合理科/科 学/自然科学.
绪论
一、《中学生物学教学论》的课程性质 二、中学生物教师的任务与岗位要求 三、对本课程的学习建议
(一)角色转变: 由学生……教师 (二)学习方式的转变: 主动参与+加强实践+教育实习
第一章 中学生物学课程
第一节 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价值
一、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地位、价值:
是学科课程: *初中生物-全部必修 *高中生物-内容分为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 *既是科学课程的范畴,又有技术课程的性质 课程旨在: *面向全体学生 *提高国民的生物科学素养 地位: *初中是自然学科中课时最多,2-3学时/周; *高中与其它自然课程学分相同,3学时/周 价值: *既有本学科的特点,又有泛学科的特征: 技术/数/理/化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Point课件
一、思考题 • 1、科学的本质和特征是什么? • 2、举例说明科学的不同维度。 • 3、描述一个具有科学修养的人。 • 4、生物课程标准中的生物科学素养的 含义。
• 二、生物学教学论的课程目标
•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帮助高师学生深刻领 会新课改下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的精髓,进一步 明确中学生物学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初步掌握从 事生物教学的基本技能和教学策略,具有分析教 材,组织教学和对生物学教育进行一般科研的能 力,为学生毕业后参与教师岗位就业竞争奠定坚 实的基础,帮助学生克服初为人师的困难,尽快 胜任中学生物学教师的工作。
(二)什么是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是研究中学生物学教学理 论、教学规律、教学手段以及寻求最优化的教学 途径与方法的一门应用性理论科学。也可以表述 为生物学教学论是以生物学科教育为研究对象的 一门学科,具体地说,全面实现新课程生物教育 目标为目的、以相关学科研究成果为理论支撑的, 研究生物教育目标、课程、学习、教学和评价等 全过程及其内在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由生物科 学、教育科学和技术科学等诸多学科相互交叉、 渗透形成的,兼有文、理学科特点的学科课程。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历来被列为高等师范院校生物 学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 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 课程的基础。 它是按门类制定的; 它规定本门课程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 它提出了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 它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 体内容; 它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 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应达 到的基本要求。
• • • •
第二节 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 思考题 1、什么是课程标准? 2、标准与大纲有什么不同?
生物ppt初中课件
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定义
指地球上生物圈中所有生物,即动物 、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 因和生存环境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的多 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保护措施
建立自然保护区、制定法律法规、推 广科普教育等。
生态平衡、物质循环、遗传资源、文 化价值等。
02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膜
细胞膜的结构
细胞膜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具 有选择透过性,能够控制物质进 出细胞。
自然选择和遗传学证据
化石记录和生物地理学研究提供了演化的 直接和间接证据。
自然选择导致适应环境的性状在种群中逐 渐增加,遗传学研究揭示了物种之间的遗 传差异。
06 生态学与环境保护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总结词
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各组成部分的功能是理解生态学的基础。
详细描述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其生活的非生物环境组成,生物群落中的生物通过食物 链和食物网相互关联,非生物环境则为生物提供必要的生存条件。
细胞质的功能
参与细胞的物质代谢、能量转换和信 息传递等过程,对细胞的生长、分裂 和分化等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控作 用。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A
线粒体
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主要功能是进 行氧化磷酸化,合成ATP,为细胞提供能量。
叶绿体
叶绿体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主要功能 是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生物ppt初中课件
目录
• 生物学的定义与分类 •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物的繁殖与遗传 • 生物的分类与演化 • 生态学与环境保护
01 生物学的定义与分类
生物学的定义
生物学
研究生物体及其生存环境的科学。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21世纪之初,我国开始了第8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生物课程标准为标志的新课程正在全国迅速推进。
本书是根据新一轮生物课程改革的特点及其对生物学教师的要求而编写的,是一本旨在提高职前和在职生物学教师教学理论和技能的专业教科书。
本书主编是全国生物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国家生物课程标准研制组负责人刘恩山教授。
其他参编者也均是多年从事生物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专家。
全书共分12章,论述了21世纪新形势下中学生物学教学的目的与任务,阐述了新的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下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
编写中力图体现学科的基础性、时代性和专业技能的实用性,注重为高师学生将来独立从事生物学教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并指导在职教师如何面对新课程的挑战,进一步提高生物学教学的工作能力。
绪论第一章中学生物学课程第一节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价值和地位第二节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第三节中学生物学课程目标第四节中学生物学教科书第二章科学的本质与生物学素养第一节关于自然科学第二节科学素养与生物学素养第三章生物学教育有关的学习和教学理论第一节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第二节建构主义理论和科学教育改革第三节概念转变理论-第四章基本教学技能第一节导人技能第二节教学语言技能第三节提问技能第四节讲解技能第五节变化技能第六节强化技能第七节演示技能第八节板书技能第九节结束技能第十节课堂组织技能第五章教学策略第一节概念图策略第二节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第三节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第四节科学一技术一社会(sTs)教育第六章直观教学与直观教具第一节生物课的直观教学和常用直观教具第二节简易生物教具的制作第七章现代教育技术的利用第一节现代教育技术与生物学教育第二节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第三节互联网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第八章中学生物学实验第一节中学生物学实验的作用及类型第二节生物实验教学的准备第三节实验教学第四节演示实验教学第九章生物学教师的备课第一节备课的意义和依据第二节备课的内容及程序第三节教案的编写与范例第十章生物教育评价第一节生物教育评价概述第二节教师自编成就测验:命题第三节教师自编成就测验:阅卷和评价结果的统计分析第四节实作评价第十一章生物学校外活动与教学中的安全第一节生物学校外活动第二节生物学教学中的安全第十二章中学生物学教师的教育研究及专业素养的发展第一节中学生物学教师怎样深入教育科研领域第二节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第三节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第四节中学生物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附录1推荐生物学教育专业期刊附录2生物学科研、教学的有关网站后记。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CAI课件
启发式教学: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生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引 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学习的教学指导思想以及相应的教学方法。启 发式教学,是在充分肯定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民 主的,科学的指导思想以及相应的教学方法。
教 途径:引导、促进 学
学习方法
目
师
科学方法
生 主动、积极、自觉 标
根舍因(西德)—— 范例教学:
布鲁纳(美国)——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课程现代化的三大代表
教学中的认识过程包括四个相对独立的方面:由形象思维活动到抽象思维活动; 由已知到未知;由认识到实践;由理解到记忆。教学过程是“教和学”、“主体 和客体”、“知识和发展”三大关系有机联结的过程。
3.2
中学生物学的启发式教学
教师适时多样的小结、复习以及灵活多 样的问题、作业,引导学生实际应用,拓 展理解,发展智力,提高能力。
中学生物学教学过程的发展
孔 子 —— 认为学习过程主要是学、思、习、行的过程; 《中庸》—— 概括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荀 子 —— 主张闻、见、知、即的过程;
《学记》—— 提出“教学相长”的教和学的关系。我国古代的教学经验
生物学教学过程示例
临境入兴,激发动机 观察实验,充分感知 动情晓理,深入钻研 巩固知识,实际应用
设置一定的生物教学环境,使学生身临 其境,从而引起学生动机,激发学生探索 生物现象的兴趣
通过学生实际活动,感知现象等,并训 练了学生的动手、动眼等技能和观察能力、 自学能力的培养
教师富有情感的向学生逐步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发展思维,达到了思 维的自然发展
1950-1952 1953-1958 1959-1962 1963-1977 1978-1980 1981-1985 1986-2001
11中学生物学教学论-08
出国可以踢球 家住北师大附近的一个小学生告诉记者:“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出国,越快越好!听人家说, 外国小学就有足球队,我们什么都没有。成天地 就是学习。”
罚抄写3000篇 一个小学生由于几个字写错了,结果老师罚 她每个字写3000篇。结果学生无法完成而自杀。
©2011.ZYL
学生发展状况反思
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文化方面的发展:理解文化传统,具有理解和欣赏
美的能力。
六大基本技能
交往、
数的处理、 信息技术、
共同操作、 改进学习、 解决问题。
©2011.ZYL
3.美国 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在课程方面强调:
“美国学生在4、8、12年级毕业时有能力在英语 、数学、自然科学、历史与地理学科内容方面能 应付挑战”。 布什政府最近强调:“不让一个孩 子落伍!”
课程改革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 课程改革是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核心 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2011.ZYL
(三)不同国家与地区的课程改革及其趋势 1.日本
每隔十年更新一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课程 自主更新的机制)。1999年3月完成新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的目标是: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和提高国际意识; 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 使学生掌握本质的基本内容和个性发展; 创造宜人的教育环境; 鼓励每所学校办出特色和标新立异。
©2011.ZYL
关于教师作用的观念
–教师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决策者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促进者
©2011.ZYL
关于教学的观念
–注重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关注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信心 –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情景 –给学生留有探索与思考的余地 –提倡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第2版)
教学资源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第2版)》配套建设有《中学生物学教学论》(第2版)学习卡网站,该网站提供了与 教材相关的教学案例,生物学科研、教学的有关网站信息和简易教具制作方法的网络链接 。
教材特色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第2版)》体现学科的本质和特点、内容的时代性和专业技能的实用性,注重为高师学 生将来独立从事生物学教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并帮助在职教师去面对新课程的挑战,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能 力。该教材还在教学理论的章节中增加当代科学教学的基本原则,并在备课、研究性学习及教师专业发展等章节 做了全面的更新,使该教材更加适应当前教学实践对教师的要求 。
作者简介
刘恩山,男,1956年2月生,理学学士,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 委员会委员,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会员,《生物学通报》编委会常务副主编 。
感谢观看
该教材论述了当前中学生物学教学的目的与任务,概述了指导生物学教育的理论和教学原则,具体介绍了生 物学课堂教学的方法 。
成书过程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第2版)》是根据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及其对生物学教师的要求编写而成, 旨在提高职前和在职生物学教师教学理论和技能。
该教材的主编刘恩山教授是国家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研制组负责人,其他参编者也均是多年从事生物学课程 和教师教育的专家。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第2版)
200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书籍
01 成书过程
004 教材特色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第2版)》是由刘恩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 材,可供师范院校生物学教育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供在职的中学生物学教师参考。
2009年7月20日,《中学生物学教学论(第2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
11中学生物学教学论-08
(三)不同国家与地区的课程改革及其趋势 1.日本 每隔十年更新一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课程 自主更新的机制)。1999年3月完成新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的目标是: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和提高国际意识; 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 使学生掌握本质的基本内容和个性发展; 创造宜人的教育环境; 鼓励每所学校办出特色和标新立异。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
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
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
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出国可以踢球 家住北师大附近的一个小学生告诉记者:“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出国,越快越好!听人家说, 外国小学就有足球队,我们什么都没有。成天地 就是学习。” 罚抄写3000篇 一个小学生由于几个字写错了,结果老师罚 她每个字写3000篇。结果学生无法完成而自杀。
©2011.ZYL
学生发展状况反思 优势 知识 技能 解题能力 勤奋与刻苦 问题 实践能力 创造性 情感体验与自尊自信 人生观与价值观
©2011.ZYL
四、对本课程学习的建议
角色的转变,想想我是老师该怎么做。
主动参与 ,在做的过程中学习。 充分利用学习资源 ,尽快成为“内行”。
©2011.ZYL
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概况
一、课改背景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 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 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 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课程总目标
*获得关于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和生物技术的基础 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 会方面的应用; *养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树立创新意识, 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 的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认识科学的性质、技术的性质,理解科学、技 术、社会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和价值观; *初步了解生物科学技术及相关的应用领域,为 日后进一步的学习和参与社会生活作好必要的 准备。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徐作英
四川师范大学《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教研室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拿什么奉献给 你 ——未来的生 物学教师?!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中学生物学课程 科学的本质与生物学素养 生物教育相关的学习与教学理论 生物教师的备课 生物教师的教学实施 中学生物学实验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中学生物学校外活动 中学生物教育科学研究
学生学习结果行为的描述应该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达到的、 可评估的,而不是模糊不清的、可望不可及的。 它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课程) 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
课程标准的范围应该涉及作为一个完整个体的发展的三个领 域: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而不仅仅是知识方面的要求。
术语解释
案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从内容涵蕴上看—— 课程标准: 以学生全面发展 为中心
关注基本素质的全面提高
教学大纲: 以教师教学工 作为重点
侧重知识技能的获得 是教学应实现的“预期 目标” 教学内容纲要以及教学 工作提示
是多数学生能达到的“最 低标准”
学生学习过程与结果的阐 释
间接的、指导性、弹性的 “规范”
直接的、统一的、刚性 的“控制”
绪论
一、《中学生物学教学论》的课程性质
二、中学生物教师的任务与岗位要求
三、对本课程的学习建议
(一)角色转变: 由学生……教师 (二)学习方式的转变: 主动参与+加强实践+教育实习
第一章 中学生物学课程
第一节 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价值
一、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地位、价值:
是学科课程: *初中生物-全部必修 *高中生物-内容分为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 *既是科学课程的范畴,又有技术课程的性质 课程旨在: *面向全体学生 *提高国民的生物科学素养 地位: *初中是自然学科中课时最多,2-3学时/周; *高中与其它自然课程学分相同,3学时/周 价值: *既有本学科的特点,又有泛学科的特征: 技术/数/理/化
二、评价建议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四、教材编写建议
附录 学习目标的说明
三、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 与生物学课程标准的比较
从框架结构上看——
课 程 前 言 标 准 教 学 大 纲 课程性质 课程基本理念
标准设计思路
知识与技能 课程目标 内容标准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内容领域及行为目标 教学建议 实施建议 评价建议 教材编写建议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附 录 教学内容及要求 教学建议: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课时安排 教材与评价 教学目的
从思想观念上看——
由 由 由
精英教育 学科知识本位 侧重认知层面
走向
大众教育 学生发展本位 关注整体素质
走向 走向
由
由
指导教师教学工作
统一的、硬性的规定
走向
指导课程实施过程
走向 开放的、灵 活的管理
现行大纲内容案例
新标准内容案例
植物的形态、结构、分类
•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根的结构和功能 •叶的结构和功能 •茎的结构和功能 •花的结构和功能
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 面向全体学生 ● 全面提高学生生物科学 素养
● 倡导探究性学习
可以从以下方面
理解课程标准的涵义
课程标准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 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如教学大纲或教科书)。
它是国家(有些国家是地方)制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 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 绿色植物的一生
• 绿色开花植物的光合作用和
呼吸作用 •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有关植物类群的知识 则从“生物多样性”的角 度加以阐述。
•果实的结构和功能
•植物的类群: 藻类、苔藓、蕨类、 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 被子植物的分类)
第四节 中学生物学课程目标
一、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二、不同层次的目标
三、课程开设时间的安排:初一、初 二开设,初三、高一停,高二开设.
地方课程 国家课程
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计划框架
第三节 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和 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
一、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
二、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
什么是“课程标准”
国家课程标准是具有法定性质的 课程文件。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 评估与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 理和评估课程的基础。
生物课程的性质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 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 学。它是农、林、牧、副、渔、医药卫生、 环境保护及其它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 生物课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 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 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
第二节 中学生物学课程的设置
一、国家集权式与地方、校本课程相 结合的方式设置 二、以分科课程-生物、化学、物理、 地学设置. or以综合课程设置-综合理科/科 学/自然科学.
宏观目标 →宏观目标→中观目标 →具体目标 →具体目标
教育方针 生物学课程 或教育目标 目标或学校目标 ↑ 国家制定 ↑ 学科课程 专家制定 单元目标 或学段目标 ↑ 教师制定 章节教学目标 ↑ 教师制定 ↑ 教师制定 课时计划 教学目标
三、中学生物学的课程目标
初中生物新课程的总体目标
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 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 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 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 意识。 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 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 学会生存。
生物课程标准目录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理念 三、设计思路 五、生物圈中的人 六、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七、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 八、生物的多样性 九、生物技术 十、健康地生活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课程总目标
二、课程具体目标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一、科学探究 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三、生物与环境 四、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