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及椎间孔区的解剖
影像解剖2
1.胸片上常不能看到的骨结构有 d A.锁骨 B.肋骨 C.肩胛骨 D.腰椎 E.胸椎 2.正常人一般左肺由几个肺段组 成 b A.7 B.8 C.9 D.10 E.11 3.左肺下叶分为四段,与右肺下 叶不同的是 d A.背段 B.外基底段 C.后基底段 D.前内基底段 E.以上都不是
4.肺动脉、支气管动脉、肺淋巴管、肺静 脉、支气管静脉,属于肺功能性血管的是c A.肺动脉、支气管动脉 B.肺动脉、支气管动脉、支气管静脉 C.肺动脉、肺静脉 D.支气管动脉、支气管静脉 E.肺淋巴管、肺静脉、支气管静脉
左肺支气管肺段 背段(S VI )
下 叶 前底段( S VIII ) 外侧底段(S IX )
后底段(S X )
内侧底段(S VII )
下 叶
内前底段 (S VII +S VIII )
外侧底段(S IX )
后底段(SX)
肺的解剖及分段
48
1.关于肺内支气管与肺动脉的下列描述中不正确 的是 e A.肺内支气管一般与肺动脉分支并行 B.二者的管径大致相等 C.肺外围一般不能显示支气管的断面 D.肺外围一般可能显示肺动脉分支的断面 E.伴行的支气管可以比相邻肺动脉粗2倍以上 2.下列关于肺的解剖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e A.一般情况下,左肺门比右肺门位置高 B.心胸比率为0.5 C.气管分叉部在右肺动脉的背侧 D.左主支气管比右主支气管长 E.上腔静脉通过右肺动脉背侧 3.右主支气管与正中矢状面的夹角为 c A.15~25度 B.20~35度 C.20~30度 D.30~40度 E.40~50度
肺的解剖及分段
39
肺野划分
外带
上 中 下
中带
内带
肺门(hilar):是肺动、静脉,支气管及
【断层解剖】脊柱
经脊柱区颈段的旁正中矢状层面
第二节 脊柱区胸段断层解剖
肋头关节 肋横突关节
第四节 脊柱区腰骶段断层解剖
Through 3rd lumbar vertebrae
马尾
Through 5th lumbar vertebrae Ala of ilium 上关节突
侧隐窝
Lateral recess
背面
2、椎内静脉丛: 位于硬膜外隙,收集脊髓和椎体静脉血,汇入椎间静
脉 椎内前静脉丛:纵贯椎管全长,位于椎体后面两侧,成对
椎内后静脉丛:位于椎管内后外侧,自枕骨大孔向下延伸到骶 管内
3、椎体静脉:位于椎体的骨松质内
第二节 脊柱区颈段断层解剖
经第三颈椎体水平断面
Internal jugular v. Vagus n. internal carotid a.
The sectional anatomy of vertebral column
脊柱断层解剖
境界分区
脊柱区:是指脊柱及其后方、 两侧软组织所配布的区域。
上界---枕外隆凸、上项线 下界---尾骨尖 两侧界---斜方肌前缘、三角肌后 缘、腋后线、髂嵴后份、髂后上 棘、尾骨尖
分为:颈段、胸段、 腰段、 骶段
Zygapophysial joint
Ligamentum nuchae
dura sac
椎体钩 上关节突
UTAC :unco-transverse-articular-complex: ,颈椎体钩、横突、 关节突构成一个复合体,是颈椎的关键部位,有颈神经根 和椎动脉毗邻,脊髓也相距较近。
经脊柱区颈段正中矢状层面
Transverse section of sacral vertebral region
椎间孔的解剖 (1)
臀中皮神经
4、臀上皮神经经过横突背侧的骨纤维管道、骶棘肌、髂肋肌、
背阔肌及其筋膜、在骶棘肌内发出交通支。经髂棘上的骨纤维管
道支臀部浅筋膜
椎间孔镜术后臀部疼痛处理
1、术后臀部疼痛临床表现为臀部疼痛为主、直腿抬高实验阴性或者
弱阳性,腹压增高是疼痛不加重。疼痛部位多数在膝关节以上。不 符合明显的根性疼痛分布。
1、稳定神经根
2、决定神经根的对压迫的
代偿能力
Hoffman韧带的临床意义
1、手术后效果不好 2、出现悬吊综合症 3、间盘头尾端常见Hoffman韧
带。充分松解
4、减压和扩大神经根的活动度
5、开放手术松解神经根肩部后
可以明显扩大活动度
神经根
神经根压迫程度
1、一侧压迫 2、二侧受压 3、三侧受压 4、周围没有脂肪
2、横孔下韧带 方孔隙走行静脉。
从上关节突前缘发出,横跨椎间孔下缘
(即椎弓根上切迹),止于同位椎体或间盘的外下缘。其下
3、横孔中韧带:存在争议 4、脊神经在横孔上韧带与横孔中韧带之间走行。
椎间孔韧带
1、体横上韧带由横突下缘发出,止于同位椎体外下缘,椎
间盘侧壁,下位椎体外上缘。
2、体横下韧带由横突上缘发出斜向内上,止于同位椎体外
6、穿刺针到达椎间盘区或者椎间盘下区
1、红色圆点是穿刺点和间盘中心 2、黑色是红色到间盘中心的距离
3、黄色是穿刺针进入的深度
4、透视时黑色比黄色长2cm 5、注意肥胖和老年患者皮肤松弛 问题
椎间孔韧带
1、横孔上韧带
从椎弓根与横突的夹角发出,横跨椎间孔
椎间孔内外口解剖医学资料教程
神经根保护
在腰椎手术中,保护神经根是至 关重要的,椎间孔内外口的位置 和结构特点有助于手术医生更好
地保护神经根。
脊柱稳定性维护
椎间孔内外口与脊柱的稳定性密 切相关,在手术中保持其正常结 构和功能对于维护脊柱的稳定性
具有重要意义。
05 总结与展望
对椎间孔内外口解剖的认识
椎间孔内外口是脊柱的重要解剖结构,位于相邻椎骨之间,由椎间盘和椎弓根围成。
对于椎间孔内外口的生理和病理机制 的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脊柱疾病 的发病机制,为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 方法。
THANKS
椎间孔内外口解剖医学 资料教程
目录
Contents
• 椎间孔概述 • 椎间孔外口解剖 • 椎间孔内口解剖 • 椎间孔椎间孔概述
椎间孔的定义
01
椎间孔是由相邻椎骨的椎上切迹 和椎下切迹形成的孔洞,是脊柱 的重要组成部分。
02
椎间孔内有脊神经根通过,是神 经传导的重要通道。
椎间孔内外口是神经根和血管的通道,对脊柱的稳定性和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椎间孔内外口的解剖结构在不同年龄段和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因此对于手术和 介入治疗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对椎间孔内外口研究的展望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和计算机模拟技术 的发展,未来对于椎间孔内外口的研 究将更加深入和精准。
随着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的发展,未 来对于椎间孔内外口的治疗将更加个 性化、精准和有效。
椎间孔的位置和结构
椎间孔位于脊柱的侧 面,由相邻椎骨的椎 弓根和椎板围成。
椎间孔内有硬膜囊、 神经根和脂肪等组织 填充。
椎间孔的形状不规则, 大小因位置不同而有 所差异。
椎间孔的重要性
椎间孔是脊柱稳定性的重要组成 部分,维持脊柱的生理弯曲。
脊柱超详细解剖高清图文版
脊柱的损伤及病变在骨科中属于很常见的问题,熟悉脊柱的解剖是每个骨科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在了解解剖的基础上,才能在临床工作中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今天重点给大家介绍脊柱的相关解剖知识,值得学习借鉴!应用解剖(一)基本概述1.综述:人类幼年时椎骨共有33块(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椎5块,尾椎4块)。
随年龄增长5块骶椎合成一块骶骨, 4块尾椎合成一块尾骨。
借韧带、关节及椎间盘连接而成。
脊柱上端承托颅骨,下联髋骨,中附肋骨,并作为胸廓、腹腔和盆腔的后壁。
脊柱内部自上而下形成一条纵行的脊管,内有脊髓。
2.功能支持人体传导负荷运动维持稳定保护脊髓的功能六个自由度的灵活运动3.解剖位置冠状面 (额状面) –将身体分成前后两部分矢状面-将身体分成左右两部分-正中矢状面–将身体分成左右相等的两部分横断面 (水平面或轴面) –将身体分成上下两部分前面观:椎体自上而下渐加宽,第2骶椎最宽侧面观:可见颈、胸、腰、骶四个生理性弯曲,颈和腰曲凸向前,胸和骶曲凸向后。
后面观:颈椎棘突短而分叉,近水平位。
胸椎棘突细长,斜后下方。
腰椎棘突呈板状水平向后。
(二)椎骨的基本形态及结构生理弯曲:颈椎前凸20°- 40°胸椎后凸20°- 40°腰椎前凸30°- 50°骶骨后凸倾斜骨组织类型:A.皮质骨:坚硬,主要位于骨的表面提供骨的强度,良好的固定点哈佛氏系统B.松质骨:较软,大部分位于骨的内部提供强度和细胞储存的场所骨小梁,海绵状或蜂窝状脊椎结构关节突脊椎峡部间盘终板软骨终板骨性终板骨突环椎弓根切迹椎间孔,神经根出口(三)各段椎骨的特征1.颈椎根据解剖形态的差异,颈椎被分为上颈椎 (C1~2) 下颈椎 (C3~7)椎体小、有横突孔、棘突分叉、上下关节突近似水平位、椎孔较大且多呈卵圆形A.上颈椎:颈枕关节——无间盘寰椎 (C1)——与颅骨 (C0) 和枢椎 (C2)形成关节寰枢关节——无间盘枢椎 (C2)——与C1和C3形成关节寰椎:呈环状,无椎体第2-6颈椎的棘突较短,末端分叉,第7颈椎棘突长,末端不分叉寰枢关节:在寰枕连接部,大部分运动功能为前屈—后伸和侧屈在寰枢关节,近50%的头部旋转运动发生于此寰枢关节稳固性的结构:关节囊、寰枢前膜、寰枢后膜、覆膜、寰椎十字韧带、齿突尖韧带、翼状韧带等。
脊柱解剖ppt课件
PPT学习交流
2
PPT学习交流
3
PPT学习交流
前面观
椎体自上而下渐加宽, 第2骶椎最宽
侧面观
可见颈、胸、腰、骶四 个生理性弯曲,颈和 腰曲凸向前,胸和骶 曲凸向后。
后面观
颈椎棘突短而分叉,近 水平位。胸椎棘突细 长,斜后下方。腰椎 棘突呈板状水平向后。
4
棘突 下关节突 上关节突
横突 椎弓峡部 环状骺板
7
寰枢关节
在寰枕连接部,大部分运动功能为前屈—后伸和侧屈
在寰枢关节,近50%的头部P旋PT学转习交运流 动发生于此
8
椎体钩
椎体
3-7颈椎椎体上面外侧缘的椎体钩与相邻椎 体形成钩椎关节,增加颈椎稳定性,防止 上一颈椎及椎间盘移位。
PPT学习交流
椎动脉走行于C1-6两侧横突孔
9
胸椎
PPT学习交流
10
颈椎
胸椎
PPT学习交流
腰椎
35
经椎体下部的横断层面
断面经过的部位:椎弓根下方的椎体 主要特征:椎管为不完整的骨性环,其断开处为椎间孔上部。 经过不同部位的椎间孔上部的结构不同,颈段主要为椎间静脉, 胸、腰段主要为脊神经根。
脊神经节
脊神经节
颈段
胸段
PPT学习交流
腰段
36
经椎间盘的横断层面
断面经过的部位:椎间盘 主要特征:椎管呈不完整的骨性环,其断开处为椎间孔下部, 不同部位椎间孔下部经过的结构不同,颈段主要为脊神经根, 胸腰段主要为椎间静脉。
PPT学习交流
30
PPT学习交流
31
脊柱影像解剖
PPT学习交流
32
椎间盘 棘突
椎弓根 横突
腰大肌
椎孔和椎间孔的名词解释
椎孔和椎间孔的名词解释椎孔和椎间孔,是解剖学中常见的术语。
它们与脊椎骨关联紧密,对于人体的生理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椎孔和椎间孔进行详细的解释,探讨其在人体结构和运动方面的意义。
椎孔,也被称为脊椎孔,是人体脊柱骨中空洞的一部分。
它位于相邻脊椎之间的骨体后方,是构成脊柱的椎骨骨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椎孔的大小和形状因各个脊椎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人体脊柱的不同区域起到了不同的作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颈椎区域的椎孔。
颈椎区域共有七个椎骨,它们构成了人体的颈椎,也被称为颈椎柱。
颈椎区域的椎孔相对较小,且呈现椭圆形状。
椎孔的主要功能是保护脊髓和神经根,使其远离外界的伤害。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胸椎区域的椎孔。
胸椎区域共有十二个椎骨,它们构成了人体的胸椎柱。
胸椎区域的椎孔较颈椎区域稍大,也是为了保护脊髓和神经根。
此外,胸椎区域的椎孔还参与呼吸运动,呼吸过程中肋骨与椎骨的连接处正好位于胸椎的椎孔位置,从而通过自由活动帮助呼吸器官扩张和收缩。
最后,让我们来看一下腰椎区域的椎孔。
腰椎区域共有五个椎骨,它们构成了人体的腰椎柱。
腰椎区域的椎孔相对较大,呈梯形状。
这种形状的椎孔有利于接纳下行的脊髓和神经根,并为脊柱提供了良好的稳定性。
在脊柱的椎孔上方和下方,存在着椎间孔。
椎间孔是由相邻两个椎骨和相应的椎间盘所形成的间隙。
它允许神经根从椎骨之间穿行。
椎间孔的大小和形状也因脊椎区域的不同而异。
椎间孔狭窄或受到其他因素的压迫,可能导致神经根受损,引起疼痛和运动障碍等症状,这种情况被称为椎间孔狭窄症。
椎孔和椎间孔在人体的结构和运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保护着脊髓和神经根,还参与了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实现。
了解椎孔和椎间孔的结构特点和功能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体的构造和复杂神经系统的运作机制。
综上所述,椎孔和椎间孔是构成脊椎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体结构和运动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们通过保护脊髓和神经根、参与呼吸运动以及提供脊柱稳定性等方式,为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贡献了重要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严重并发症
学习曲线
❖ 术中
❖
晚期 术中出血
常 神经损伤
血肿 硬膜囊破裂
血肿
并发症分类
复发 再发
术后
早期 感觉异 椎管内 椎管外
并发症的处理
❖良好的协调能力 ❖平和的心态
谢谢
前支、后支、脊膜支和交通支。后支至腰椎横 突间韧带内侧缘的骨纤维孔处,分为腰神经后 内侧支和腰神经后外侧支。
椎间孔区的解剖
腰神经根经上关节突旁沟、侧隐窝、盘黄间隙至 椎间管外口
腰椎侧方的血管、神经
腰动脉
腰动脉起自腹主动脉后壁,紧贴椎体行走。腰 椎间盘凸出,椎体侧方中央部位凹陷,腰动脉横跨 椎体侧方凹面的浅沟内,在腰大肌和交感干的深面, 动脉多位于静脉的下方。此处腰动脉走行位置相对 恒定,并被软组织附着. 三个分支:横突前动脉、脊支和背侧支,脊支和背 侧支在椎间孔区先后发出,横跨椎间孔区。
腰神经后支及其分出的内、外侧支在各自的 行程中,都分别穿胸腰筋膜间隙。所以,若胸 腰筋膜处浸润麻醉不彻底,穿刺针、骨钻、工 作套管经过会引起剧烈疼痛。
脊柱及椎间孔区的解剖
Lee等以上、下椎 弓根的内侧缘连线和 外侧缘连线为界限, 将椎间孔分为三个区。
中央椎管为Ⅰ区, 由内向外为入口区 (Ⅱ区)、中央区 (Ⅲ区)和出口区 (Ⅳ区)。
所以,在椎间孔上1/3处尽量避免损伤该动脉。 椎间孔下1/3区,动脉分支相对少而细小,在该区操 作时,可能出血相对较少,但在内镜下仍然清晰可 见该动脉,损伤后镜下视野也不清楚,最好用射频 电凝止血。
二 、腰椎侧方的血管、神经
腰椎静脉
腰椎静脉分为四组:即前组、后组、椎管内静 脉丛和椎间孔-神经根管静脉丛。
手术入路 腰椎侧方的相关层次结构
经侧方椎间孔入路内镜 手术入路:
由浅入深经后外侧 皮肤、皮下筋膜、胸腰 筋膜浅层、竖脊肌外侧 部分、胸腰筋膜中层、 腰方肌、胸腰筋膜深层 、磨除部分上关节突、 放置内窥镜经椎间孔入 椎管。
椎间孔区的解剖Βιβλιοθήκη 椎间孔区的解剖腰椎椎间孔上大下小,呈
倒置的梨形,椎间孔是由相邻 两椎骨的上下切迹所围成,有 4个壁: 上壁为上位椎弓根下 切迹; 下壁为下位椎弓根上切 迹; 前壁为上下椎体和椎间盘 后缘及后纵韧带外侧部;后壁 为关节突关节和黄韧带。其内 还包含了腰神经根、丰富的动 静脉、椎间孔韧带及脂肪组织 等。
椎间孔上宽下狭,神经根(出口根)位于椎 间孔的上1/3-1/4部分,故椎间孔镜的工作通 道应建立在椎间孔的中下段。
腰神经根(出口根)出椎管后紧贴上一节
段椎弓根的下缘行走,经椎间孔向前、下、外 方行走并形成神经节,神经根离开硬膜囊后向 前下外方行走,经椎间盘的前外侧与硬膜囊成 夹角下行。
腰骶神经根穿出椎间孔后随即分为腰神经
前组以腰静脉为主,在腰动脉上方,接受椎体 小静脉,最后流入髂总静脉及下腔静脉。
后组以关节间静脉和上关节静脉为主,与同名 动脉伴行,接受后方附件的回流,汇入椎间孔静脉 丛。
二 、腰椎侧方的血管、神经
椎管内静脉
椎管内静脉分为3组: (1)椎管内后静脉 (2)椎管内前静脉:在椎管横突冠状线之前,沿椎 管前面有两个纵行静脉系统,此静脉在椎弓根部弯 行向内,在椎间盘部弯行向外。在椎弓根内侧,这 个静脉在滋养孔与椎骨内静脉相交通。椎管内前静 脉紧贴椎间盘后面,位于硬脊膜及马尾神经之前。
术中操作
L4/5椎管狭窄 L5S1左侧突出 横突肥大
L4/5椎管狭窄 L5S1左侧突出
侧入路+椎盘间入路
女性,38岁,左下肢放射痛3月
术前CT
术前MRI
术前MRI
椎间孔镜
单开窗
再读MRI
男性,44岁
术前CT、MRI水平位
术前MRI
椎间盘镜
男性,27岁,L4-5椎间盘脱出
临床工作中,在 脊柱正位像上,由内 向外将脊柱分为Ⅰ~Ⅳ 区。
典型病例 大型脱垂病例
◆患者林某,L5\S5突出间盘 进入椎管,接近S1后部 ◆马尾症状明显 ◆手术设计先行L5S1侧路,如 不成功再行L5S1后路向上
巨大突出腰突病例少见
▲靶点技术定位
▲单侧路解决摘除髓 核组织
盘源性突出
盘源性突出
腰椎侧方的血管、神经
若在椎间孔外损伤动脉的分支后出血,由于椎间孔被 脂肪、血管、神经、韧带等软组织封闭,血肿不会进入椎 管内影响内镜下操作,但有可能形成深部血肿,产生腰部 酸胀不适、疼痛或发生感染的可能。
二 、腰椎侧方的血管、神经
椎间孔区动脉
在椎间孔区附近,腰动脉的分支较粗大 (2.35±0.06㎜),多走行在椎间孔上1/3处,与腰 神经根(出口神经根)伴行,损伤动脉后,内镜下 大量出血,无法探查出口神经根的病理改变。
(3)根静脉:
椎管内静脉丛内镜下壁薄、透明、无静脉瓣,损伤 后会引起明显的镜下出血。
腰椎侧方的相关层次结构
应用解剖-麻醉要点
当椎间孔镜手术行局部浸润麻醉时,穿刺针 触及到质地较韧的结构就是胸腰筋膜的中层, 穿过后有突破感,该部位是术中引起疼痛的主 要原因。所以,应在通道将经过的胸腰筋膜处 及其周围进行充分的浸润麻醉。
遇见新问题
后来
翻修术
• 患者男性,47岁。主因:左侧腰部、大腿、小腿、足背疼 痛,行走困难4月就诊。
• 患者10年前在当地行腰4/5,腰5/骶1椎间盘摘除手术。 • 查体:左侧直腿抬高30度,右侧阴性。 • 影像学:腰4/5,腰5/骶1椎间盘术后,腰4/5椎间盘突出
术后复发
高髂嵴伴腰5横突肥大
男性,27岁,L4-5椎间盘脱出
再次成型策略
内镜视野
L4-5脱垂
二次成型
术后表现
下压技术
• Yu-tong Gu,Zhan Cui,Hong-wei Shao,Yun Ye and Ai-qun Gu Journal of Orthopaedic Surgery and Research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