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欧阳舍人书(节选)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系列《唐宋散文选读》自我小测:12寄欧阳舍人书 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系列《唐宋散文选读》自我小测:12寄欧阳舍人书 Word版含解析

自我小测我夯基 我达标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追睎‧(x ī) 有所憾‧(g ǎn ) 嘉‧言(ji ā)B.褒.扬(b āo )铭而见.之(ji àn )议之不询.(x ún ) C.衋.然(x ì)滞绌.(zhu ō)屯蹶.否塞(ju é) D.魁闳.(h óng )宠.荣(ch ǒng )潜遁.幽抑(d ùn ) 2.下列对加点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生者得致其严.(严肃) B.至于通材.达识(通“才”) C.务勒.铭以夸后世(勒令) D.潜遁.幽抑之士(逃跑) 3.《寄欧阳舍人书》的作者是___________,宋代文学家欧阳舍人指___________,北宋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家。

本文体裁是___________。

4.(2006~2007江西高三联考)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很多关心城市规划的人士认为,目前我国城市广场的建设正陷入___________的误区,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作“广场入股”现象。

(2)医疗改革关乎老百姓的健康和生命,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要给百姓一个___________,真正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3)即使到了老年时,托尔斯泰也比所有的同龄人,___________比许多年轻人更充满生命力。

A.雷同 承诺甚至 B.相同 承诺尤其 C.雷同 许诺甚至 D.相同 许诺尤其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网络小说里的情节变幻莫测,出神入化....,着实吸引了不少读者。

B.多利是基因工程的象征,它所能带给人类的巨大利益可以说是难以想像的,本文仅能举其初露端倪者.....。

C.他的演说不仅内容充实,而且闪烁其词....,全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D.我们不应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也不应轻易满足自己的成绩。

【高中文言文阅读】《寄欧阳舍人①书(节选)》阅读答案附翻译

【高中文言文阅读】《寄欧阳舍人①书(节选)》阅读答案附翻译

【高中文言文阅读】《寄欧阳舍人①书(节选)》阅读答案附翻译寄欧阳舍人① 书 ( 节选 ) 曾巩去秋人还,蒙赐书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铭,反复观诵,感与惭并。

夫铭志之著于世,义近于史,而亦有与史异者。

盖史之于善恶无所不书,而铭者,盖古寄欧阳舍人①书(节选)曾巩去秋人还,蒙赐书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铭,反复观诵,感与惭并。

夫铭志之著于世,义近于史,而亦有与史异者。

盖史之于善恶无所不书,而铭者,盖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义之美者,惧后世之不知,则必铭而见之。

或纳于庙,或存于墓,一也。

苟其人之恶,则于铭乎何有?此其所以与史异也。

其辞之作,所以使死者无有所憾,生者得致其严。

而善人喜于见传,则勇于自立;恶人无有所纪,则以愧而惧。

至于通材达识、义烈节士,嘉言善状,皆见于篇,则足为后法。

警劝之道,非近乎史,其将安近?及世之衰,人之子孙者,一欲褒扬其亲而不本乎理。

故虽恶人,皆务勒铭以夸后世。

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又以其子孙之请也,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于是乎铭始不实。

后之作铭者,当观其人。

苟托之非人,则书之非公与是,则不足以行世而传后。

故千百来,公卿大夫至于里巷之士,莫不有铭,而传者盖少,其故非他,托之非人,书之非公与是故也。

然则孰为其人,而能尽公与是欤?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

盖有道德者之于恶人,则不受而铭之;于众人则能辨焉。

而人之行,有情善而迹非,有意奸而外淑,有善恶相悬而不可以实指,有实大于名,有名侈于实。

犹之用人,非畜道德者,恶作辨之不惑,议之不徇?不惑不徇,则公且是矣。

而其辞之不工,则世犹不传,于是又在其文章兼胜焉。

故曰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岂非然哉?然畜道德而能文章者,虽或并世而有,亦或数十、或一二百而有之。

其传之难又如此,其遇之难又如此。

若先生之道德文章,固所谓数百而有者也。

先祖之言行卓卓,幸遇而得铭其公与是,其传世行后无疑也。

而世之学者,每观传记所书古人之事,至于所可感,则往往?②然不知涕之流落也,况其子孙也哉?况巩也哉!其追?祖德而思所以传之之由,则知先生推一赐于巩而及其三世。

2019粤教版语文(唐宋散文选读)3-4《寄欧阳舍人书》word练习题

2019粤教版语文(唐宋散文选读)3-4《寄欧阳舍人书》word练习题

2019粤教版语文(唐宋散文选读)3-4《寄欧阳舍人书》word练习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5分) A.追睎.(xī)有所憾.(ɡǎn)嘉.言(jiā)B.褒.扬(bāo) 铭而见.之(jiàn) 议之不询.(xùn)C.衋.然(xì) 滞绌.(zhuō) 屯蹶.否塞(jué)D.魁闳.(hónɡ) 宠.幸(chǒnɡ) 潜遁.幽抑(dùn)解析A项,“憾”读“hàn”;B项,“见”读“xiàn”;“询”应为“徇”;C项,“绌”应为“拙”。

答案 D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5分) A.生者得致其严.严:严肃B.至于通材.达识材:通“才”C.务勒.铭以夸后世勒:勒令D.潜遁.幽抑之士遁:逃跑解析A项,“严”是“尊敬”之意;C项,“勒”是“刻”的意思;D项,“遁”是“隐居,遁世”之意。

答案 B3.下列各项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5分) A.生者得致其严B.则人情之所不得C.六王毕,四海一D.孰不欲宠荣其父祖解析A项,严:形容词作动词,尊敬;C项,数词作动词,统一;D项,宠荣:使动用法,使……宠荣。

答案 B4.下列各句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5分) A.而善人喜子见传B.惧后世之不知C.非近乎史,其将安近D.则人情之所不得解析A.是被动句;B.是“不知后世”;C.是“近安”;D.是“不得人情”。

答案 A阅读与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20分)然则孰为其人,而能尽公与是欤?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

盖有道德者之于恶人,则不受而铭之,于众人则能辨焉。

而人之行,有情善而迹非,有意奸而外淑,有善恶相悬而不可以实指,有实大于.名,有名侈.于实。

犹之用人,非畜道德者恶能辨之不惑,议之不徇.?不惑不徇,则公且是矣。

而其辞之不工,则世犹不传。

于是又在其文章兼胜焉。

故曰: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

课时作业:第三单元第12课寄欧阳舍人书 Word版含解析

课时作业:第三单元第12课寄欧阳舍人书 Word版含解析

第12课寄欧阳舍人书一门五胞亲兄弟,同年同日中进士曾巩一共弟兄五个,还有九个妹妹。

他是老大。

在他的带动下,弟兄们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准备积极应试。

没想到头一年就名落孙山。

以后连续好几年都未考中进士。

他的家乡有个不喜欢曾家子弟的秀才,就做了一首诗揶揄曾巩。

诗曰:“三年一度科场开,落杀曾家两秀才。

恰似梁间双燕子,一双飞去一双来。

”曾巩对此毫不介意,也不灰心,他每天带领诸弟学习不止,每发现哪个弟弟稍有懈怠或放松学习,他就批评教育,多方鼓励。

由于他的以身作则,弟兄们学习都刻苦认真,常常五更起床,废寝忘食,冬夏不辍。

果不然,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的学习成绩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嘉祐(1056—1063)初年,曾家弟兄五人都取得了上京参加省试的资格。

临行前,曾巩弟兄五人一同来到上堂屋,向曾母拜别。

曾母感叹地对他们说:“你们五个人当中,只要有一个人能金榜题名,我就心满意足了!”谁也没有料到,张榜那日,曾巩弟兄五人都榜上有名,而且名次都在前茅。

一门五胞亲兄弟,同年同月同日中进士,一时传为佳话。

(选自百度文库)【课外运用】曾巩出自欧阳修门下,完全接受了欧阳修先道而后文的古文创作主张,而且比欧阳修更着重于道。

因此,曾巩的散文在八大家中是情致和文采都较少的一家。

但曾文长于议论,他的政论文,语言质朴,立论精辟,说理曲折尽意。

如《寄欧阳舍人书》《上蔡学士书》《赠黎安二生序》《王平甫文集序》等都纡徐委备,近似欧阳修文。

记叙文亦常多议论,如《宜黄县县学记》《墨池记》都于记叙中纵谈古今。

曾巩亦能诗,今存诗400余首,以七绝成就较高。

(选自百度百科)一、基础巩固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生者得致其严.严:严肃B.至于通材.达识材:通“才”C.务勒.铭以夸后世勒:勒令D.潜遁.幽抑之士遁:逃跑解析:A项,严:尊敬。

C项,勒:刻。

D项,遁:隐居,遁世。

答案:B2.下列各项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生者得致其严B.则人情之所不得C.六王毕,四海一D.孰不欲宠荣其父祖解析:A项,严: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尊敬。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语文加练半小时第一章文言文阅读单文精练一寄欧阳舍人书含解析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语文加练半小时第一章文言文阅读单文精练一寄欧阳舍人书含解析

单文精练一寄欧阳舍人书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寄欧阳舍人书①[宋]曾巩巩顿首再拜.舍人先生:去秋人还.蒙赐书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铭.反复观诵.感与惭并。

夫铭.志之著于世.义近于史..而亦有与史异者。

盖史之于善恶无所不书.而铭者.盖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义之美者.惧后世之不知.则必铭而见之.或纳于庙..或存于墓.一也。

苟其人之恶.则于铭乎何有?此其所以与史异也。

其辞之作.所以使死者无有所憾.生者得致.其严.。

而善人喜于见传.则勇于自立;恶人无有所纪.则以愧而惧。

至于通材达识.义烈节士.嘉言善状.皆见于篇.则足为后法.。

警劝之道.非近乎史.其将安近?及世之衰.为人之子孙者.一欲褒扬其亲.而不本.乎理。

故虽恶人.皆务勒铭以夸后世。

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又以其子孙之所请也.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于是乎铭始不实。

后之作铭者.常观其人。

苟托之非人.则书之非公与是.则不足以行世而传后。

故千百年来.公卿..大夫..至于里巷之士.莫不有铭.而传者盖少。

其故非他.托之非人.书之非公与是故也。

然则孰为其人而能尽公与是欤?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

盖有道德者之于恶人.则不受而铭之.于众人则能辨焉。

而人之行.有情善而迹非.有意奸而外淑..有善恶相悬而不可以实指.有实大于名.有名侈.于实。

犹之用人.非畜道德者.恶能辨之不惑.议之不徇?不惑不徇.则公且是矣!而其辞之不工.则世犹不传.于是又在其文章兼胜焉。

故曰.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

岂非然哉!然畜道德而能文章者.虽或并世而有.亦或数十年或一二百年而有之。

其传之难如此.其遇之难又如此。

若先生之道德文章.固所谓数百年而有者也。

先祖之言行卓卓.幸遇而得铭.其公与是.其传.世行后.无疑也。

而世之学者.每观传记所书古人之事.至其所可感.则往往衋然②不知涕之流落也.况其子孙也哉!况巩也哉!其追睎祖德.而思所以传之之由.则知先生推一赐于巩而及其三世。

其感与报.宜若何而图之?抑又思.若巩之浅薄滞拙.而先生进之;先祖之屯蹶否塞③以死.而先生显之。

《寄欧阳舍人书》同步练习附答案

《寄欧阳舍人书》同步练习附答案

《寄欧阳舍人书》同步练习(附答案)(2) 《寄欧阳舍人书》同步练习(附答案)(2)文章来自:更上一层楼筑基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追睎(xī)有所憾(gǎn)嘉言(jiā)B.褒扬(bāo)铭而见之(jiàn)议之不询(xún)C.衋然(xì)滞绌(zhuō)屯蹶否塞(jué)D.魁闳(hóng)宠荣(chǒng)潜遁幽抑(dùn)解析:此题旨在考查我们生字的正确注音和书写。

A项中“憾”应读“hàn”;B项中“见”应读“xiàn”,同现,显现,表彰的意思,“询”应写成“徇”;C项中“滞绌”应为“滞拙”。

答案:D2.下列对加点字的注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生者得致其严(严肃)B.至于通材达识(同“才”)C.务勒铭以夸后世(勒令)D.潜遁幽抑之士(逃跑)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中词语的释义。

学习时要牢记,并在具体语境中具体分析。

A项中“严”是“尊敬”的意思,C项中“勒”是“刻”的意思;D项中“遁”是“隐居,遁世”的意思。

答案:B3.《寄欧阳舍人书》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宋代文学家欧阳舍人指_______________,北宋____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____家。

本文体裁是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情况,识记重要作家、作品及文体是学习语文的一项重要任务。

答案:曾巩欧阳修政治家文学史学书信4.由古诗中的手法来读下列新诗:“让你的干枯柔柔的,在我里面展开、舒散。

让我的浸润,舒展你的容颜,我必须热,甚至沸。

彼此才能相溶。

”在这首诗中的“你”指的是()A.巧克力B.茶叶C.咖啡D.牛奶解析:由诗中“干枯”“展开”“舒散”,必须“热”“沸”“彼此才能相溶”,可见是茶叶。

答案:B5.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清晨,我告别病重的妈妈,迈着沉重的步伐,沿河畔走去,只见柳丝轻盈,翩翩起舞,芳草萋萋,频频颔首。

《寄欧阳舍人①书节选》阅读答案附翻译

《寄欧阳舍人①书节选》阅读答案附翻译

《寄欧阳舍人①书(节选)》阅读答案附翻译寄欧阳舍人①书(节选)曾巩去秋人还,蒙赐书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铭,反复观诵,感与惭并。

夫铭志之著于世,义近于史,而亦有与史异者。

盖史之于善恶无所不书,而铭者,盖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义之美者,惧后世之不知,则必铭而见之。

或纳于庙,或存于墓,一也。

苟其人之恶,则于铭乎何有?此其所以与史异也。

其辞之作,所以使死者无有所憾,生者得致其严。

而善人喜于见传,则勇于自立;恶人无有所纪,则以愧而惧。

至于通材达识、义烈节士,嘉言善状,皆见于篇,则足为后法。

警劝之道,非近乎史,其将安近?及世之衰,人之子孙者,一欲褒扬其亲而不本乎理。

故虽恶人,皆务勒铭以夸后世。

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又以其子孙之请也,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于是乎铭始不实。

后之作铭者,当观其人。

苟托之非人,则书之非公与是,则不足以行世而传后。

故千百年来,公卿大夫至于里巷之士,莫不有铭,而传者盖少,其故非他,托之非人,书之非公与是故也。

然则孰为其人,而能尽公与是欤?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

盖有道德者之于恶人,则不受而铭之;于众人则能辨焉。

而人之行,有情善而迹非,有意奸而外淑,有善恶相悬而不可以实指,有实大于名,有名侈于实。

犹之用人,非畜道德者,恶作辨之不惑,议之不徇?不惑不徇,则公且是矣。

而其辞之不工,则世犹不传,于是又在其文章兼胜焉。

故曰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岂非然哉?然畜道德而能文章者,虽或并世而有,亦或数十年、或一二百年而有之。

其传之难又如此,其遇之难又如此。

若先生之道德文章,固所谓数百年而有者也。

先祖之言行卓卓,幸遇而得铭其公与是,其传世行后无疑也。

而世之学者,每观传记所书古人之事,至于所可感,则往往衋②然不知涕之流落也,况其子孙也哉?况巩也哉!其追晞祖德而思所以传之之由,则知先生推一赐于巩而及其三世。

其感与报,宜若何而图之?(选自《古文观止》,有删节)【注】①欧阳舍人:即欧阳修;舍人,官名。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2寄欧阳舍人书学案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蚜20200430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2寄欧阳舍人书学案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蚜20200430

12 寄欧阳舍人书城南曾巩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赏析】诗人在春末夏初、大雨之后,看到城南一幅特有景象:水塘由干枯变得丰满,由死寂变得活跃,河水涨满,活力四溢,平时不怎么引人注意的峰峦忽然错乱纷出,扑面而来,争高竞秀,生机蓬勃,而那些小草,更是不甘寂寞,挺身而出,抖擞振作,秀色警人,只有桃李之花经不住急雨的袭击,香消玉殒,狼藉满地,不免可惜。

诗人想:自然是公平的,万物都有其各自的舞台,至于什么时候突显特出,什么时候销声匿迹,自有公理。

横塘不会一成不变,河水不会低沉依旧,山峦不能尽占青睐,桃李不能灼灼不谢,小草不会永远沉寂。

诗人以富于哲理的胸怀表达了世界万物各自都有自己的兴衰。

【思考】这首小诗表面上在写雨后城南的景象,实则蕴含一定的哲理。

这哲理是什么?【提示】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

[作者卡片]见《道山亭记》一文此栏目。

[写作背景]曾巩十分仰慕欧阳修的道德文章,曾把他与唐代的韩愈相提并论,从二十岁起就与欧阳修建立了亲密的过从关系。

公元1046年(宋仁宗庆历六年)夏,曾巩写信请欧阳修为已故的祖父曾致尧作一篇墓碑铭。

当年,欧阳修写好《尚书户部郎中赠右谏议大夫曾公神道碑铭》,曾巩即写此信致谢。

这封信作于公元1047年(庆历七年),作者29岁。

一、字音撰.(zhuàn) 衋.然(xì) 追睎.(xī) 滞拙..(zhì)(zhuō) 屯蹶..(zhūn)(jué) 魁闳..(kuí)(hónɡ) 二、通假字①则必铭而见.之 见,同“现”,显现,表彰 ②至于通材.达识 材,同“才”,才学 ③然畜.道德而能文章者 畜,同“蓄”,积蓄,富于 三、一词多义(1)务⎩⎪⎨⎪⎧①皆务.勒铭以夸后世 动词,致力②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 动词,保持③内立法度,务.耕织 动词,从事④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名词,事情 (2)一⎩⎪⎨⎪⎧①或纳于庙,或存于墓,一.也 形容词,相同,一样②一.欲褒扬其亲 形容词,专一,一心一意③则知先生推一.赐于巩 数词,一(篇文章)④六王毕,四海一.动词,统一 (3)见⎩⎪⎨⎪⎧①则必铭而见.之 动词,通“现”②而善人喜于见.传 介词,被③事不目见.耳闻 动词,看见④汝真女子之见.名词,见解,见识 (4)得⎩⎪⎨⎪⎧①生者得.致其严 动词,能够②则人情之所不得. 动词,符合③暂得.于己,快然自足 动词,得到④往往有得.名词,心得,收获 (5)严⎩⎪⎨⎪⎧①生者得致其严.尊敬②衡下车,治威严. 威信③一朝而丧其严.亲 父母④严.霜结庭兰 厉害 四、词类活用①则必铭.而见之 名词作动词,写铭文 ②生者得致其严.形容词作动词,尊重③则足为后法.名词作动词,效仿④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名词作动词,写文章⑤或纳于庙,或存于墓,一.也数词作形容词,相同、一样⑥先祖之屯蹶否塞以死,而先生显.之使动用法,使……显⑦孰不欲宠荣..其父祖使动用法,使……宠荣五、古今异义①而善人喜于见传,则勇于自立..古义:建立功业。

语文同步导学粤教唐宋散文选读 文本助读:第三单元 第12课 寄欧阳舍人书 Word版含解析

语文同步导学粤教唐宋散文选读 文本助读:第三单元 第12课 寄欧阳舍人书 Word版含解析

第12课 寄欧阳舍人书1.通假字(1)则必铭而见.之 同“现”,显现,表彰。

(2)至于通材.达识 同“才”,才学,才能。

(3)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 同“蓄”,积蓄,富于。

(4)恶人无有所纪.同“记”,记录,记载。

2.古今异义(1)于众人..则能辨焉。

古义:一般的人。

今义:大家;许多人。

(2)而世之学者..。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3)则勇于自立..。

古义:建立功业。

今义:不依赖别人,靠自己的劳动而生活。

3.一词多义(1)铭⎩⎪⎨⎪⎧夫铭.志之著于世:名词,墓铭则必铭.而见之:名词作动词,写铭文 (2)一⎩⎪⎨⎪⎧ 或纳于庙,或存于墓,一.也:一样一.欲褒扬其亲:一心亦或数十年或一.二百年而有之:数词,一一.归于先生:全,都(3)书⎩⎪⎨⎪⎧ 寄欧阳舍人书.:名词,书信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动词,写 (4)乎⎩⎪⎨⎪⎧则与铭乎.何有:句中舒缓语气,无实义警劝之道,非近乎.史:相当于介词“于”(5)恶⎩⎪⎨⎪⎧盖有道德者之于恶.人:形容词,坏的恶.能辨之不惑,议之不徇:副词,相当于“何”,怎么 4.词类活用(1)则必铭.而见之:名词作动词,写铭文。

(2)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名词作动词,写文章。

(3)则不受而铭.之:为动用法,为……写铭文。

(4)而先生显.之:使动用法,使……显耀,表彰。

(5)孰不欲宠荣..其父祖:使动用法,使……获得荣耀。

(6)敢不承教而加详.焉:形容词作动词,详细考证。

5.文言句式(1)则与铭乎何有:宾语前置句,“何有”应为“有何”。

(2)其将安近:宾语前置句,“安近”应为“近安”。

(3)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宾语前置句,“莫之拒”应为“莫拒之”。

(4)其谁不有望于世:介宾短语后置句,“于世”应在“有望”前。

(5)苟托之非人:省略句,“之”后省略介词“于”。

一、结构图解二、中心主旨本文借感谢欧阳修给自己先大父写墓志铭,提出了撰写铭志的两字原则——“公”和“是”,阐述了“道德”、“文章”之于儒者修养的重要性,并批评了当时阿谀墓中人的不良风气。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一 单文精练 第七篇 寄欧阳舍人书 文言文阅读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一 单文精练 第七篇 寄欧阳舍人书 文言文阅读

第七篇寄欧阳舍人书·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寄欧阳舍人书①[宋]曾巩巩顿首再拜,舍人先生:去秋人还,蒙赐书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铭,反复观诵,感与惭并。

夫铭志之著于世,义近于史,而.亦有与史异者。

盖史之于善恶无所不书,而铭者,盖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义之美者,惧后世之.不知,则必铭而见之,或纳于庙,或存于墓,一也。

苟其人之.恶,则于铭乎何有?此其所以与史异也。

其辞之作,所以使死者无有所憾,生者得致.其严.。

而善人喜于见传,则勇于自立;恶人无有所纪.,则.以愧而惧。

至于通材达识义烈节士嘉言善状皆见于篇则足为后法警劝之道非近乎史其将安近?及世之衰,为人之子孙者,一欲褒扬其亲,而不本.乎理。

故虽恶人,皆务勒铭以夸后世。

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又以.其子孙之所请也,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于是乎铭始不实。

后之作铭者,常观其人。

苟托之非人,则书之非公与是,则不足以行世而传后。

故千百年来,公卿大夫至于里巷之士,莫不有铭,而传者盖少。

其故非他,托之非人,书之非公与是故也。

然则孰为其人而能尽公与是欤?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

盖有道德者之于恶人,则不受而铭之,于众人则能辨焉。

而人之行,有情善而迹非,有意奸而.外淑.,有善恶相悬而不可以.实指,有实大于名,有名侈.于实。

犹之用人,非畜道德者,恶能辨之不惑,议之不徇?不惑不徇,则公且是矣!而其辞之不工,则世犹不传,于是又在其文章兼胜焉。

故曰,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

岂非然哉!然畜道德而能文章者虽或并世而有亦或数十年或一二百年而有之其传之难如此其遇之难又如此若先生之道德文章固所谓数百年而有者也。

先祖之言行卓卓,幸遇而得铭,其公与是,其传.世行后,无疑也。

而世之学者,每观传记所书古人之事,至其所可感,则往往衋然②不知涕之流落也,况其子孙也哉!况巩也哉!其追睎祖德,而思所以传之之由,则知先生推一赐于巩而及其三世。

其感与报,宜若何而图之?抑又思,若巩之浅薄滞拙,而先生进之;先祖之屯蹶否塞③以死,而先生显之。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12 寄欧阳舍人书练习(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12 寄欧阳舍人书练习(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寄欧阳舍人书一、基础考查错误!下列加点字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追睎.(xī)有所憾.(ɡǎn)嘉.言(jiā) B.褒.扬(bāo)铭.而见之(luò)议之不询.(xùn)C.衋.然(xì)滞绌.(zhuō)屯蹶.否塞(jué)D.魁闳.(hónɡ) 宠.幸(chǒnɡ)潜遁.幽抑(dùn)解析:选D。

A项,“憾”读“hàn";B项,“铭”读“míng”;“询”应为“徇”;C项,“绌”应为“拙"。

错误!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生者得致其严.严:严肃B.至于通材.达识材:同“才”C.务勒.铭以夸后世勒:勒令D.潜遁.幽抑之士遁:逃跑解析:选B.A项,严:尊敬;C项,勒:刻;D项,遁:隐居,遁世.错误!下列各项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生者得致其严B.则人情之所不得C.六王毕,四海一D.孰不欲宠荣其父祖解析:选B.A项,严:形容词作动词,尊敬;C项,一:数词作动词,统一;D项,宠荣:使动用法,使……宠荣.错误!下列各句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A.而善人喜于见传B.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C.非近乎史,其将安近D.则人情之所不得解析:选A。

A。

是被动句;B。

是“莫拒之”;C.是“近安”;D。

是“不得人情”。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去秋人还,蒙.赐书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铭,反复观诵,感与惭并。

夫铭志之著于世,义近于史,而亦有与史异者.盖史之.于善恶无所不书;而铭者,盖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义之美者,惧后世之不知,则必铭而见之。

或纳于庙,或存于墓,一也。

苟.其人之恶,则与铭乎何有?此其所以与史异也.其辞之作,所以使死者无有所憾,生者得致其严。

而善人喜于见传,则勇于自立;恶人无有所纪,则以愧..而惧。

至于通材达识,义烈节士,嘉言善状,皆见于篇,则足为后法。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粤教版练习):第三单元第12课寄欧阳舍人书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粤教版练习):第三单元第12课寄欧阳舍人书含答案

第12课寄欧阳舍人书哎!考官所掌握的果真是优质的考试标准吗?为什么长时间不进行改革呢?何况像曾巩这样的学业水平,他的优秀文章,本已达到雄伟杰出的境界,一般文章,也合乎考试标准;但考官淘汰了他,真是奇怪啊!然而曾巩没有指责同考的录取者,不怪罪于考官,把回家乡攻读的想法告诉我,想继续拓展自己学识并坚守原有特色。

我起初惊叹他的文章,现在又赞叹他志向豪壮。

正如农夫不责怪灾年收成不好而依然勤奋地开荒播种,那些水旱之灾危害也就不存在了;如果能像这样有所收获,那岂不是能得到很多吗?(欧阳修《送曾巩秀才序》)美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字体赏美文感受曾巩散文之美曾巩不是为文而文的文学家,但他见之于世,主要是他的散文。

虽然在当今,曾巩之散文并不如东坡、欧公的受人称誉。

但其文在当时曾一度仅次于欧公,在后代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说:“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汉江星之斗。

”能享其盛名,巩之文章必定有其独特之美。

关于曾巩的散文,前人因为各自的审美情趣不同,或称古雅平实,或称自然淳朴,或称从容柔婉,或称严谨醇正。

所谓“文如其人”。

其文意在于达到“明圣人之心”,因此思想深沉,感情凝练,很少用炽热奔放的言辞表达感情思想,而是以朴实典重的言语来蕴含自己内在的深意。

而我认为曾巩之散文处处都透露出平正雅洁、柔婉幽深之美。

曾巩之文章不同于欧阳修的流畅婉转、兴致勃发、文思如涌,也不同于王安石的感情激荡,更不同于苏东坡的汪洋恣肆、一泻千里,而是锋藏不露,敛气蓄势于纡徐婉曲之中。

行文从容不迫,节奏舒缓,平平说却能显示出自己与感谢之人的关系非同一般。

曾文之纡徐婉曲虽不具欧文那种摇曳生姿的情韵与风神,但却显示出一种极深厚的底蕴,于婉曲中见涵养。

这不仅是因为文章取法的原因,还因为他本于六经之道,深厚的儒学修养和渊博的学识的缘故。

(选自梅丫头的家的博客,有删改)【课内挖掘】一门五胞亲兄弟,同年同日中进士曾巩一共弟兄五个,还有九个妹妹。

他是老大。

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第12课《寄欧阳舍人书》习题及答案

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第12课《寄欧阳舍人书》习题及答案

12寄欧阳舍人书曾巩诗歌赏析西楼曾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①,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①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译文:海浪像云一样,去了又来。

北风吹起时又传来几声雷鸣。

红楼的四周都卷起帘子,我卧在楼上看着急急而来的雨。

赏析:这是一幅海上风雨图,气势磅礴。

开头两句写海上的风浪,首句写海浪,用“如云”的明喻;二句写风声,用“数声雷”之暗喻,惟妙惟肖地将海上的风浪描绘出来:潮头如云,去而复回,北风呼啸,震耳欲聋,惊涛拍岸,声如雷鸣。

诗人抓住最富于孕育性的顷刻,描绘出一幅极其壮美的“惊涛拍岸”油画,极富震撼人心的作用。

第三句将帘子挂起这一动作颇出人意料,似乎觉得逆情悖理,在“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时,只有垂帘,哪有挂帘呢?但这恰恰是真情的流露,诗人想“卧看千山急雨来”,已经到了痴情的地步,因而能够使人思而生奇趣。

最后一句写诗人的雍容气度和一腔豪情,关键字眼在于“卧看”。

这一句虽没有高尔基“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那种外露的激动,但要深沉得多,含蓄得多。

文言积累害群之马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

”“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

”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

请问为天下。

”小童辞。

黄帝又问。

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

”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选自《庄子·徐无鬼》)译文:黄帝到具茨山去拜见大隗,正巧遇上一位牧马的少年,便向牧马少年问路,说:“你知道具茨山吗?”少年回答:“知道。

”又问:“你知道大隗居住在什么地方吗?”少年回答:“知道。

”黄帝说:“这位少年,真是了不起啊!不只是知道具茨山,而且知道大隗居住的地方。

请问怎样治理天下。

”少年推辞不说,黄帝又继续追问。

少年说:“治理天下的人,这与牧马的人有什么两样呢?也是去掉其中不好的马罢了。

”黄帝听了叩头至地行了大礼,口称牧童“天师”而退去。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2寄欧阳舍人书练习(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2寄欧阳舍人书练习(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寄欧阳舍人书一、基础考查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追睎.(xī)有所憾.(ɡǎn)嘉.言(jiā)B.褒.扬(bāo) 铭.而见之(luò) 议之不询.(xùn)C.衋.然(xì) 滞绌.(zhuō) 屯蹶.否塞(jué)D.魁闳.(hónɡ) 宠.幸(chǒnɡ) 潜遁.幽抑(dùn)解析:选D。

A项,“憾”读“hàn”;B项,“铭”读“míng”;“询”应为“徇”;C项,“绌”应为“拙”。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生者得致其严.严:严肃B.至于通材.达识材:同“才”C.务勒.铭以夸后世勒:勒令D.潜遁.幽抑之士遁:逃跑解析:选B。

A项,严:尊敬;C项,勒:刻;D项,遁:隐居,遁世。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生者得致其严B.则人情之所不得C.六王毕,四海一D.孰不欲宠荣其父祖解析:选B。

A项,严:形容词作动词,尊敬;C项,一:数词作动词,统一;D项,宠荣:使动用法,使……宠荣。

4.下列各句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A.而善人喜于见传B.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C.非近乎史,其将安近D.则人情之所不得解析:选A。

A.是被动句;B.是“莫拒之”;C.是“近安”;D.是“不得人情”。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去秋人还,蒙.赐书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铭,反复观诵,感与惭并。

夫铭志之著于世,义近于史,而亦有与史异者。

盖史之.于善恶无所不书;而铭者,盖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义之美者,惧后世之不知,则必铭而见之。

或纳于庙,或存于墓,一也。

苟.其人之恶,则与铭乎何有?此其所以与史异也。

其辞之作,所以使死者无有所憾,生者得致其严。

而善人喜于见传,则勇于自立;恶人无有所纪,则以愧..而惧。

至于通材达识,义烈节士,嘉言善状,皆见于篇,则足为后法。

警劝之道.,非近乎史,其将安近? 及.世之衰,为人之子孙者,一欲褒扬其.亲而不本乎理。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寄欧阳舍人书讲义+精练含解析粤教版唐宋散文蚜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寄欧阳舍人书讲义+精练含解析粤教版唐宋散文蚜

第12课寄欧阳舍人书1.通假字(1)则必铭而见.之同“现”,显现,表彰。

(2)至于通材.达识同“才”,才学,才能。

(3)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同“蓄”,积蓄,富于。

(4)恶人无有所纪.同“记”,记录,记载。

2.古今异义(1)于众人..则能辨焉。

古义:一般的人。

今义:大家;许多人。

(2)而世之学者..。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3)则勇于自立..。

古义:建立功业。

今义:不依赖别人,靠自己的劳动而生活。

3.一词多义(1)铭⎩⎪⎨⎪⎧夫铭.志之著于世:名词,墓铭则必铭.而见之:名词作动词,写铭文(2)一⎩⎪⎨⎪⎧或纳于庙,或存于墓,一.也:一样一.欲褒扬其亲:一心亦或数十年或一.二百年而有之:数词,一一.归于先生:全,都(3)书⎩⎪⎨⎪⎧寄欧阳舍人书.:名词,书信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动词,写 (4)乎⎩⎪⎨⎪⎧则与铭乎.何有:句中舒缓语气,无实义警劝之道,非近乎.史:相当于介词“于”(5)恶⎩⎪⎨⎪⎧盖有道德者之于恶.人:形容词,坏的恶.能辨之不惑,议之不徇:副词,相当于“何”,怎么4.词类活用(1)则必铭.而见之:名词作动词,写铭文。

(2)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名词作动词,写文章。

(3)则不受而铭.之:为动用法,为……写铭文。

(4)而先生显.之:使动用法,使……显耀,表彰。

(5)孰不欲宠荣..其父祖:使动用法,使……获得荣耀。

(6)敢不承教而加详.焉:形容词作动词,详细考证。

5.文言句式(1)则与铭乎何有:宾语前置句,“何有”应为“有何”。

(2)其将安近:宾语前置句,“安近”应为“近安”。

(3)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宾语前置句,“莫之拒”应为“莫拒之”。

(4)其谁不有望于世:介宾短语后置句,“于世”应在“有望”前。

(5)苟托之非人:省略句,“之”后省略介词“于”。

一、结构图解二、中心主旨本文借感谢欧阳修给自己先大父写墓志铭,提出了撰写铭志的两字原则——“公”和“是”,阐述了“道德”、“文章”之于儒者修养的重要性,并批评了当时阿谀墓中人的不良风气。

高中语文 3.12《寄欧阳舍人书》知能优化演练精品练习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高中语文 3.12《寄欧阳舍人书》知能优化演练精品练习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去秋人还,蒙.赐书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铭,反复观诵,感与惭并。

夫铭志之著于世,义近于史,而亦有与史异者。

盖史之.于善恶无所不书;而铭者,盖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义之美者,惧后世之不知,则必铭而见之。

或纳于庙,或存于墓,一也。

苟其人之恶,则与铭乎何有?此其所以与史异也。

其辞之作,所以使死者无有所憾,生者得致其严。

而善人喜于见传,则勇于自立;恶人无有所纪,则以愧..而惧。

至于通材达识,义烈节士,嘉言善状,皆见于篇,则足为后法。

警劝之道.,非近乎史,其将安近? 及.世之衰,为人之子孙者,一欲褒扬其.亲而不本乎理。

故虽恶人,皆务勒铭以夸后世。

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又以其子孙之所请也,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于是乎铭始不实。

后之作铭者,常观其人。

苟托之非人,则书之非公与是,则不足以行世而传后。

故千百年来,公卿大夫至于里巷之士,莫不有铭,而传者盖少。

其故非他,托之非人,书之非公与是故也。

1.对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蒙.赐书 蒙:副词,表敬意 B .先大父...墓碑铭 先大父:名词,去世的父亲 C .则以愧.而惧 愧:形容词,惭愧 D .警劝之道.道:名词,作用 解析:选B 。

“先大父”:死去的祖父。

2.下列各句中的“致”字与“生者得致其严”中的“致”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B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C .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 D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解析:选C 。

A 项,表“达到”;B 项,表“致使”;D 项,表“达到”;C 项,表“表达,传达”。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盖史之.于善恶无所不书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 B.⎩⎪⎨⎪⎧ 一欲褒扬其.亲而不本乎理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 恶人无有所纪,则以.愧而惧以.大暑,又无马乃作此行 D.⎩⎪⎨⎪⎧ 及.世之衰及.来此问荆人解析:选B 。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一 单文精练 第七篇 寄欧阳舍人书 文言文阅读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一 单文精练 第七篇 寄欧阳舍人书 文言文阅读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学习资料专题第七篇寄欧阳舍人书·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寄欧阳舍人书①[宋]曾巩巩顿首再拜,舍人先生:去秋人还,蒙赐书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铭,反复观诵,感与惭并。

夫铭志之著于世,义近于史,而.亦有与史异者。

盖史之于善恶无所不书,而铭者,盖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义之美者,惧后世之.不知,则必铭而见之,或纳于庙,或存于墓,一也。

苟其人之.恶,则于铭乎何有?此其所以与史异也。

其辞之作,所以使死者无有所憾,生者得致.其严.。

而善人喜于见传,则勇于自立;恶人无有所纪.,则.以愧而惧。

至于通材达识义烈节士嘉言善状皆见于篇则足为后法警劝之道非近乎史其将安近?及世之衰,为人之子孙者,一欲褒扬其亲,而不本.乎理。

故虽恶人,皆务勒铭以夸后世。

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又以.其子孙之所请也,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于是乎铭始不实。

后之作铭者,常观其人。

苟托之非人,则书之非公与是,则不足以行世而传后。

故千百年来,公卿大夫至于里巷之士,莫不有铭,而传者盖少。

其故非他,托之非人,书之非公与是故也。

然则孰为其人而能尽公与是欤?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

盖有道德者之于恶人,则不受而铭之,于众人则能辨焉。

而人之行,有情善而迹非,有意奸而.外淑.,有善恶相悬而不可以.实指,有实大于名,有名侈.于实。

犹之用人,非畜道德者,恶能辨之不惑,议之不徇?不惑不徇,则公且是矣!而其辞之不工,则世犹不传,于是又在其文章兼胜焉。

故曰,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

岂非然哉!然畜道德而能文章者虽或并世而有亦或数十年或一二百年而有之其传之难如此其遇之难又如此若先生之道德文章固所谓数百年而有者也。

先祖之言行卓卓,幸遇而得铭,其公与是,其传.世行后,无疑也。

而世之学者,每观传记所书古人之事,至其所可感,则往往衋然②不知涕之流落也,况其子孙也哉!况巩也哉!其追睎祖德,而思所以传之之由,则知先生推一赐于巩而及其三世。

第3单元-12寄欧阳舍人书

第3单元-12寄欧阳舍人书

第3单元-12寄欧阳舍人书[根底稳固层次〔A〕]1.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生者得致其严.严:严肃B.至于通材.达识材:同“才〞C.务勒.铭以夸后世勒:勒令D.潜遁.幽抑之士遁:逃跑【解析】A项,“严〞是“尊敬〞之意;C项,“勒〞是“刻〞的意思;D 项,“遁〞是“隐居,遁世〞之意。

【答案】 B2.以下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于是..又在其文章兼胜焉B.而世之学者..,每观传记所书古人之事C.至其所可感,那么往往..衋然不知涕之流落也D.于众人..那么能辨焉【解析】A项,副词,于是。

B项,古义,泛指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

C项,古义,常常,指事情发生的频率;今义,指事情的发生具有规律性。

D项,古义,一般的人;今义,很多的人。

【答案】 A3.以下各项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为哪一项()A.生者得致其严B.那么人情之所不得C.六王毕,四海一D.孰不欲宠荣其父祖【解析】A项,严:形容词作动词,尊敬;C项,数词作动词,统一;D 项,宠荣:使动用法,使……宠荣。

【答案】 B4.以下各句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为哪一项()A.而善人喜于见传B.惧后世之不知C.非近乎史,其将安近D.那么人情之所不得【解析】A项,是被动句;B项,是“不知后世〞;C项,是“近安〞;D项,是“不得人情〞。

【答案】 A[阅读提升层次〔B〕]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柳宗元遇火灾,家无余储。

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盖得杨八书,知足下..将吊而更以贺也。

道远言略,犹未能究知其状。

假设果荡焉泯焉而悉无有,乃吾所以尤贺者也。

足下勤奉养,乐朝夕,惟恬安无事是望也。

今乃有焚炀赫烈之虞,以震骇左右,而脂膏滫瀡之具,或以不给,吾是以始而骇也。

凡人之言皆曰:“盈虚倚伏①〞。

去来之不可常。

或将大有为焉,乃始厄困震悸,于是有水火之孽,有群小之愠,劳苦变动,而后能光明,古之人皆然。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巩固提升训练:第三单元 12 寄欧阳舍人书 Word版含解析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巩固提升训练:第三单元 12 寄欧阳舍人书 Word版含解析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巩固提升训练
第三单元 12 寄欧阳舍人书
一、基础考查
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追睎.(xī)有所憾.(ɡǎn)嘉.言(jiā)
B.褒.扬(bāo) 铭.而见之(luò) 议之不询.(xùn)
C.衋.然(xì) 滞绌.(zhuō) 屯蹶.否塞(jué)
D.魁闳.(hónɡ) 宠.幸(chǒnɡ) 潜遁.幽抑(dùn)
解析:选D。

A项,“憾”读“hàn”;B项,“铭”读“míng”;“询”应为“徇”;C项,“绌”应为“拙”。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生者得致其严.严:严肃
B.至于通材.达识材:同“才”
C.务勒.铭以夸后世勒:勒令
D.潜遁.幽抑之士遁:逃跑
解析:选B。

A项,严:尊敬;C项,勒:刻;D项,遁:隐居,遁世。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生者得致其严
B.则人情之所不得
C.六王毕,四海一
D.孰不欲宠荣其父祖
解析:选B。

A项,严:形容词作动词,尊敬;C项,一:数词作动词,统一;D项,宠荣:使动用法,使……宠荣。

4.下列各句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A.而善人喜于见传
B.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
C.非近乎史,其将安近
D.则人情之所不得
解析:选A。

A.是被动句;B.是“莫拒之”;C.是“近安”;D.是“不得人情”。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寄欧阳舍人书含解析选修唐宋散文蚜试题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寄欧阳舍人书含解析选修唐宋散文蚜试题

智才艺州攀枝花市创界学校课时跟踪检测〔十二〕寄欧阳舍人书(时间是:40分钟,分值:50分)一、根底稳固(20分)1.对以下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3分)()A.那么勇于自立..自立:建立功业B.后之作铭者,常观.其人观:理解,考察C.有意奸而外淑.淑:温顺D.而先生进.之进:提携解析:选CC项,淑:善。

2.以下加点词同例句活用类型不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3分)()例句:那么不受而铭.之A.无所不书.B.那么足为后法.C.此数美.者D.身.衣口食,且免求人解析:选CA、B、D三项与例句都是名词作动词。

例句,铭:写铭文;A项,书:记载,书写;B项,法:效法;D项,身:身上穿的。

C项,美:形容词作名词,美德。

3.以下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一样的一组是(3分)()A.①有情善而.迹非②有意奸而.外淑B.①其.谁不有望于世②孰不欲教其.子孙C.①感与.惭并②玉斗一双,欲与.亚父D.①惧后世之.不知②为人之.子孙者解析:选AA项,①②均为连词,表转折;B项,①副词,放在句首,译为“难道〞,表反问;②代词,自己的;C项,①连词,和;②动词,给予;D项,①助词,取消句子HY性;②构造助词,的。

4.以下各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3分)()A.那么勇于自立..通材达识..B.至于C.而世之学者..者..D.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解析:选BA项,“自立〞古义是建立功业;C项,“学者〞古义是求学的人;D项,“文章〞古义是写文章。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

(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而世之学者,每观传记所书古人之事,至其所可感,那么往往衋然不知涕之流落也,况其子孙也哉?况巩也哉?(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不是有很高的道德修养而又擅长写文章的人,不能担负这一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寄欧阳舍人①书(节选)曾巩去秋人还,蒙赐书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铭,反复观诵,感与惭并。

夫铭志之著于世,义近于史,而亦有与史异者。

盖史之于善恶无所不书,而铭者,盖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义之美者,惧后世之不知,则必铭而见之。

或纳于庙,或存于墓,一也。

苟其人之恶,则于铭乎何有?此其所以与史异也。

其辞之作,所以使死者无有所憾,生者得致其严。

而善人喜于见传,则勇于自立;恶人无有所纪,则以愧而惧。

至于通材达识、义烈节士,嘉言善状,皆见于篇,则足为后法。

警劝之道,非近乎史,其将安近?
及世之衰,人之子孙者,一欲褒扬其亲而不本乎理。

故虽恶人,皆务勒铭以夸后世。

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又以其子孙之请也,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于是乎铭始不实。

后之作铭者,当观其人。

苟托之非人,则书之非公与是,则不足以行世而传后。

故千百年来,公卿大夫至于里巷之士,莫不有铭,而传者盖少,其故非他,托之非人,书之非公与是故也。

然则孰为其人,而能尽公与是欤?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

盖有道德者之于恶人,则不受而铭之;于众人则能辨焉。

而人之行,有情善而迹非,有意奸而外淑,有善恶相悬而不可以实指,有实大于名,有名侈于实。

犹之用人,非畜道德者,恶作辨之不惑,议之不徇?不惑不徇,则公且是矣。

而其辞之不工,则世犹不传,于是又在其文章兼胜焉。

故曰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岂非然哉?然畜道德而能文章者,虽或并世而有,亦或数十年、或一二百年而有之。

其传之难又如此,其遇之难又如此。

若先生之道德文章,固所谓数百年而有者也。

先祖之言行卓卓,幸遇而得铭其公与是,其传世行后无疑也。

而世之学者,每观传记所书古人之事,至于所可感,则往往衋②然不知涕之流落也,况其子孙也哉?况巩也哉!其追晞祖德而思所以传之之由,则知先生推一赐于巩而及其三世。

其感与报,宜若何而图之?(选自《古文观止》,有删节)【注】①欧阳舍人:即欧阳修;舍人,官名。

②衋x ì:悲伤苦痛。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生者得致其严严:威严 B.故虽恶人,皆务勒铭勒:刻C.有名侈于实侈:超过、多 D.辨之不惑,议之不徇徇:徇私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能体现作者推崇道德文章的一组是【】(3分)①嘉言善状,皆见于篇,则足为后法②故虽恶人,皆务勒铭以夸后世③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④后之作铭者,当观其人。

⑤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⑥而人之行,有情善而迹非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③④⑥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一段中提及“蒙赐书”及撰“铭”,点明写信之由;“反复观诵”,侧面写出欧文之精彩及作者爱不释手之情景;“感与惭并”,写作者对欧阳修的感激与敬佩。

寥寥二十余字,言简意深。

B.作者认为铭文流传于世,其作用接近于史书,而作为史书,则是非常严谨而真实的。

而今铭文所以不实,则因逝者的子孙一心想要颂扬他们的先辈,往往刻意隐瞒逝者的恶行,致使撰铭者不能明察。

C.作者先论及古代撰写墓志铭的社会意义,在于褒扬美善;进而论及今之墓铭的流弊,在论及流弊时,特别突出了撰铭人的作用,提出只有撰铭人“畜道德而能文章”,才能写出流传后世的铭文。

D.本文借感谢欧阳修给自己祖父写墓志铭,提出了撰写铭志的两字原则——“公”和“是”,阐述了“道德”“文章”之于儒者修养的重要性,阐发“文以载道”的主张,表达对道德文章兼胜的赞许与追求。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1)苟其人之恶,则于铭乎何有?此其所以与史异也。

(3分)(2)其故非他,托之非人,书之非公与是故也(3分)(3)故曰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岂非然哉?(3分)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9.A(严:尊敬)10.C(②是说即使是恶人,也都一定要勒刻碑铭去向后世夸耀③是说作铭者碍于人情不能写下死者的恶行⑥是说人的品行,有性情善良却事迹不佳的)11.B(原文说是因为受过死者子孙的请托,碍于人情无法写下死者的恶行,于是铭志的内容就开始不真实了。

)12.(1)如果那人行为丑恶(那是一个恶人),还有什么可以写在碑
(“苟”铭上呢?(那么在铭志上有什么好写的呢?)这正是铭志与史书不同之处(不同的原因)。

1分,“所以”1分,大意1分。

(2)其中原因没有别的(其中没有别的原因),托付的人不合适,撰写的内容不公正和不合事实的缘故。

(“非人”1分,“是”1分,大意1分。

)(3)所以说,不是道德修养高而又擅长写文章的人是办不到的,难道不是如此吗?(“畜道德”1分,“然”1分,大意1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