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学1 PPT课件
合集下载
鱼类学Ichthyologyppt课件
![鱼类学Ichthyology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d698139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83.png)
6
三、鱼类学的发展简史
亚里士多德:《动物史》。描述了鱼类的构造、 洄游、繁殖,记录了115种鱼类。
人为分类法、自然分类法。 林奈的《自然系统》,记录了鱼类2600种。并提 出“双名法”。
7
我国鱼类学的发展成就
1、古代:公元前460年左右范蠡《养鱼经》 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
2、近代:朱元鼎、方炳文、伍献文、张春霖等。 3、建国以后的成就:
各省区: 《新疆鱼类志》、《广西淡水鱼类志》、《福建鱼类 志》、《云南鱼类志》、《广东淡水鱼类志》等。
9
(二 )鱼类分类方面
朱元鼎《中国软骨鱼类志》(1960) 朱元鼎《中国石首鱼类分类系统的研究和新 属新种的叙述》(1963) 伍献文等《中国鲤科鱼类志》(1964、1977) 朱松泉《中国条鳅志》(1989) 成庆泰、郑葆珊主编《中国鱼类系统检索》 (1987):是我国鱼分类研究史上的第二块里程 碑,共记录了我国出产的鱼类2831种。 孟庆闻《鱼类分类学》(1995) 《中国动物志》鱼类部分。
鱼类分类区系研究方面的研究成就 在鱼类分类方面的研究成就 鱼类形态学的研究 鱼类生态学和资源调查方面
8
(一)鱼类分类区系研究方面
各海区: 《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 《南海鱼类志》、《南海诸岛海域鱼类志》 《东海鱼类志》、 《东海深海鱼类》
各江河: 《长江鱼类》、 《珠江鱼类志》 《图们江鱼类》、《黑龙江鱼类》
17
圆口纲 Cyclosyomata
最原始的鱼类,骨骼全为软骨,无上下颌,故又称 为无颌类。
现存种类不多,可分为盲鳗目和七鳃鳗目。
18
软骨鱼纲 Chodrichthyes
内骨骼全为软骨,具上 下颌,头侧有鳃裂5—7个。
分为板鳃亚纲和全头亚 纲。板鳃亚纲包括鲨类和鳐 类,全头亚纲头侧有皮褶形 成的假鳃盖。
三、鱼类学的发展简史
亚里士多德:《动物史》。描述了鱼类的构造、 洄游、繁殖,记录了115种鱼类。
人为分类法、自然分类法。 林奈的《自然系统》,记录了鱼类2600种。并提 出“双名法”。
7
我国鱼类学的发展成就
1、古代:公元前460年左右范蠡《养鱼经》 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
2、近代:朱元鼎、方炳文、伍献文、张春霖等。 3、建国以后的成就:
各省区: 《新疆鱼类志》、《广西淡水鱼类志》、《福建鱼类 志》、《云南鱼类志》、《广东淡水鱼类志》等。
9
(二 )鱼类分类方面
朱元鼎《中国软骨鱼类志》(1960) 朱元鼎《中国石首鱼类分类系统的研究和新 属新种的叙述》(1963) 伍献文等《中国鲤科鱼类志》(1964、1977) 朱松泉《中国条鳅志》(1989) 成庆泰、郑葆珊主编《中国鱼类系统检索》 (1987):是我国鱼分类研究史上的第二块里程 碑,共记录了我国出产的鱼类2831种。 孟庆闻《鱼类分类学》(1995) 《中国动物志》鱼类部分。
鱼类分类区系研究方面的研究成就 在鱼类分类方面的研究成就 鱼类形态学的研究 鱼类生态学和资源调查方面
8
(一)鱼类分类区系研究方面
各海区: 《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 《南海鱼类志》、《南海诸岛海域鱼类志》 《东海鱼类志》、 《东海深海鱼类》
各江河: 《长江鱼类》、 《珠江鱼类志》 《图们江鱼类》、《黑龙江鱼类》
17
圆口纲 Cyclosyomata
最原始的鱼类,骨骼全为软骨,无上下颌,故又称 为无颌类。
现存种类不多,可分为盲鳗目和七鳃鳗目。
18
软骨鱼纲 Chodrichthyes
内骨骼全为软骨,具上 下颌,头侧有鳃裂5—7个。
分为板鳃亚纲和全头亚 纲。板鳃亚纲包括鲨类和鳐 类,全头亚纲头侧有皮褶形 成的假鳃盖。
鱼类PPT课件1 人教版
![鱼类PPT课件1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f31df36a26925c52cc5bfdc.png)
鱼的身体结构
躯干
头
尾
眼
↓
↗
口
↗
鳃盖
侧线
↓
鱼的呼吸
当水由口流入经过鳃丝是,溶解在水中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
呼吸--鱼鳃 毛细血管里;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则渗出毛细血管,排到
水中,随着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
氧气
水
水
二氧化碳
鱼的运动
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完成 游泳。 尾部和躯干部---动力 尾鳍--控制前进方向 其他鳍--保持身体平衡
骨骼一般为硬骨。体被骨鳞,有一部分种 类被硬鳞,少数种类无鳞。口通常位于头 的前端,多数种类的肠中不具螺旋瓣。鳃 隔退化,鳃裂不直接开口于体外,有鳃盖 遮护,鳔常存在。多数是体外受精,卵生, 少数种类发育有变态。尾多呈正尾形。
美食
观赏
药用价值
草鱼:暖胃和中,肠有益眼明目之功效,胆汁加盐少量外涂可医治水、火 烫伤。 鲫鱼:和中补气,可治疗水肿,脾胃虚弱,也可用于催奶。 黄鳝:肉有补中益气之功效,可治虚痨咳嗽等病。 鳗鱼:肉可滋补,强壮身体,并有祛风杀虫之功效。 泥鳅:有调中益气、解渴醒酒、利尿等功效。 黄鱼:是婴幼儿、手术后病人、结核病患者及一般体弱者的营养品,鱼肚 有养血、止血、补肾、润肺、健脾、补气、消炎等功效,耳石有消热去瘀、 通淋利尿的作用。
原始的腔棘鱼的表面有四层相互重叠的列 齿鳞,这种列齿鳞的表面上有许多细小的 齿形突起。
北美的雀鱼全身覆盖着一层紧密排列的硬 鳞,呈菱状,鳞片与鳞片之间由纤维连接,仿 佛是一副坚固而又具弹性的铠甲
拓展知识-鱼的分类
圆口纲:其骨骼全为软骨,无上下颌,现 存种类不多。
软骨鱼纲:内骨骼全为软骨的鱼类,有上 下颌。全世界都有分布。
第一章海洋鱼类ppt课件
![第一章海洋鱼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96060aae518964bce847c6c.png)
据有关研讨记载,电鳗捕食的时候,首先悄然地游近鱼群, 然后可延续放出电流,遭到电击的鱼马上晕厥过去,身体僵 直,于是,电鳗乘机吞食它们。电鳗放电,有时也不一定是 为了捕食,也能够是一种生理需求。被电鳗电死的鱼,往往 超越它们食用所需求的量,这给渔业消费带来危害。电鳗放 电后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才干再放电。利用这一特点, 渔民们捕捞电鳗时,先把家畜赶到水中,使电鳗放电,等到 它们把电量耗费掉,再进展捕捞,这样做可以防止渔民被击 伤。
鱼、大洋鲱鱼、鲐鱼、毛鳞鱼、狭鳕和大西洋鳕 鱼。在这几种鱼中,秘鲁鯷鱼的捕捞量起伏很大, 最高年份产量可突破1000万吨,最近几年鱼产 量急剧下降。
世界最大的渔场在西北太平洋,这里盛产鲑、 鳕、鲱和秋刀鱼等,产量最高年份接近2000万 吨,其中大西洋的东北区产量就有1300余万吨, 居世界第二。
鱼类是脊椎动物中最为低级的一个
蝴蝶鱼生活在五光十色的珊瑚礁礁盘中,具有一系列顺应环境的 身手其艳丽的体色可随周围环境的改动而改动。蝴蝶鱼的体表有大 量色素细胞在神经系统的控制下,可以展开或收缩,从而使体表呈 现不同的颜色。通常一尾蝴蝶鱼改动一次体色要几分钟,而有的仅 需几秒钟。
许多蝶蝴鱼有极巧妙的伪装,它们常把本人真正的眼睛藏在穿过 头部的黑色条纹之中,而在尾柄处或背鳍后留有一个非常醒目的 “伪眼〞,常使捕食者误以为是其头部而遭到迷惑。当敌害向其 “伪眼〞袭击时,蝴蝶鱼剑鳍疾摆,逃之夭夭。
②发电器官放电还能用于定向,一些具低电流的鱼类能在本人的 周围呵斥电场,电场周围的物体因导电性的不同,便能引起鱼体 周围电场发生不同的变化,鱼类侧线系统中的特殊神经细胞,能 协助鱼类迅速地判别这些物体的性质和位置。
③新近研讨发现,电鳗放电还有辅助呼吸的功能,它经过发出强 弱不同的电流,使体内的水分解为氧和氢,氧气直接进入血液, 以弥补水中氧气的缺乏,氢气进入肠道,由口中排出。
1鱼类学实验终PPT课件
![1鱼类学实验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c606646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24.png)
鲶形目: 鲶(鲶科) 胡子鲶(胡子鲶科) 海鲶(海鲶) 黄颡(鲿科)
鳕形目: 鳕(鳕科:大头鳕)
三、作业 1 比较鲶科、胡子鲶科的主要分类特征 2 将下列6种鱼编制分类检索表: 马口鱼、鳡鱼、刺鲃、泥鳅、黄颡。
实验十一、十二:鲈形目分类(一)、(二)
一、目的要求 了解各目特征、下属科\属特征及代表鱼。
二、实验鱼:见实验指导 三、作业:比较下列各组鱼的主要分类特征
1 花鲈、鳜、青石斑鱼 2 沟鯵、大甲鯵、竹甲鯵、蓝圆鯵 3 大黄鱼、小黄鱼、棘头梅童鱼 4 白姑鱼、黄姑鱼、鮸鱼 5 黑鲷、真鲷、黄鲷
实验十三 鲈形目分类(三); 实验十四 鲉形目、鲽形目、鲀形目等分类
一、目的要求 了解各目特征、下属科\属特征及代表鱼。
一、实验材料:大黄鱼、鲫鱼 二、解剖方法:见实验指导 三、观察内容:
消化系统:口咽腔(咽齿)、食道、胃、肠、 肛门、肝脏(或肝胰脏)、胰脏、胆囊的位置、形 态特征。
骨骼:脑颅、咽颅(颌弓、舌弓、鳃弓)、 脊柱(躯椎、尾椎)肋骨、肩带、腰带、支鳍骨。 四、实验报告
绘制小黄鱼或鲫鱼的消化系统结构图,比较 小黄鱼与鲫鱼消化系统异同;绘制小黄鱼或鲫鱼的 躯椎结构图。
为分类依据。 鳍条(软条):1 2 3 4等阿拉伯数
字表示。 棘:Ⅰ Ⅱ Ⅲ等罗马数字表示。 棘与鳍条分离以“,”表示,相连以
“-”表示。
鳍表示:D:背鳍 A:臀鳍 C:尾鳍 P:胸鳍 V:腹鳍
鳍式举例: 鲈鱼:D Ⅻ,Ⅰ-13;A Ⅲ-7~8;C 17;
P 16~18;V Ⅰ-5 鲤鱼:D 3-15~22(或Ⅲ-15~22);
• 作业:
写出1-12种实验鱼的中文学名\拉丁 名、分类地位(目、科)、主要分类特 征?
鱼类课件.ppt
![鱼类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f2b23ea2195f312b3069a526.png)
各种鳍在运中起协调作用。
小结:
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1、背面深灰黑色,腹面白色,不易被敌 害发现,是一种保护色;
2、身体呈梭形,能减少游泳时的阻力; 3、体表被覆鳞片,有黏液,能减少游泳 时的摩擦; 4、有侧线,能感知水流、测定方向; 5、有鳍,是适于水中游泳的运动器官。 6、用鳃呼吸。
鱼类的主要特征是:
尾鳍:保持
鱼体前进的动力 和决定运动方向 的作用。
胸鳍: 保持鱼体左
右方向平衡,转换方 向的作用。
腹鳍:保持鱼体
左右方向平衡
臀鳍:协调其它
鳍起保持平衡作用
总结:
鳍是鱼的运动器官
1.胸鳍、腹鳍(背鳍)有维持鱼体平衡 的作用,胸鳍还有转换方向的作用。
2.尾鳍能控制鱼体前进的方向,也是前 进的动力。
4.鲫鱼的游泳主要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 右摆动而产生前进的动力。
呼吸:
(1)呼吸现象:鱼的口与鳃盖后缘交替张 合;将墨汁滴在鱼口前方,观察到墨汁流 入鱼口后,会顺着鳃盖后缘流出。 (2)呼吸器官:鳃是鱼的呼吸器官,其主 要部分是鳃丝,其内密布毛细血管,有利 于与水进行气体交换。 (3)呼吸过程:水(氧气)口(氧气)鳃 丝(二氧化碳)鳃盖后缘(二氧化碳)体 外。
因是(B )
• A、洞口温度较高
• B、洞口氧气充足,有利于鱼类的呼 吸
• C、鱼到洞口寻找食物
• D、洞口的光线明亮,鱼儿喜欢有光 的地方
8、李小芳同学将六种生物依据某一标 准进行分类,结果如下方框内所示,
你认为她进行分类的依据是(A )
类群1:蜗牛、虾、蝗虫 类群2:眼镜蛇、鲫鱼、麻雀
第一节 动物的主要类群 鱼类
鱼类
探究主题一:
动物的分类
小结:
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1、背面深灰黑色,腹面白色,不易被敌 害发现,是一种保护色;
2、身体呈梭形,能减少游泳时的阻力; 3、体表被覆鳞片,有黏液,能减少游泳 时的摩擦; 4、有侧线,能感知水流、测定方向; 5、有鳍,是适于水中游泳的运动器官。 6、用鳃呼吸。
鱼类的主要特征是:
尾鳍:保持
鱼体前进的动力 和决定运动方向 的作用。
胸鳍: 保持鱼体左
右方向平衡,转换方 向的作用。
腹鳍:保持鱼体
左右方向平衡
臀鳍:协调其它
鳍起保持平衡作用
总结:
鳍是鱼的运动器官
1.胸鳍、腹鳍(背鳍)有维持鱼体平衡 的作用,胸鳍还有转换方向的作用。
2.尾鳍能控制鱼体前进的方向,也是前 进的动力。
4.鲫鱼的游泳主要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 右摆动而产生前进的动力。
呼吸:
(1)呼吸现象:鱼的口与鳃盖后缘交替张 合;将墨汁滴在鱼口前方,观察到墨汁流 入鱼口后,会顺着鳃盖后缘流出。 (2)呼吸器官:鳃是鱼的呼吸器官,其主 要部分是鳃丝,其内密布毛细血管,有利 于与水进行气体交换。 (3)呼吸过程:水(氧气)口(氧气)鳃 丝(二氧化碳)鳃盖后缘(二氧化碳)体 外。
因是(B )
• A、洞口温度较高
• B、洞口氧气充足,有利于鱼类的呼 吸
• C、鱼到洞口寻找食物
• D、洞口的光线明亮,鱼儿喜欢有光 的地方
8、李小芳同学将六种生物依据某一标 准进行分类,结果如下方框内所示,
你认为她进行分类的依据是(A )
类群1:蜗牛、虾、蝗虫 类群2:眼镜蛇、鲫鱼、麻雀
第一节 动物的主要类群 鱼类
鱼类
探究主题一:
动物的分类
鱼类知识PPT课件
![鱼类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de4758caeaad1f346933f9c.png)
❖ 这类鱼一般都具较强的游泳能力,属大洋、洄游性鱼 类,一生居无定所,从生到死都在拼命快速游动之中, 如大型鲨类、金枪鱼类、沙丁鱼类等。
❖ 目的是寻找合适场所(越冬、繁殖或索饵);形式是 逃或追,结果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鲨鱼、金枪鱼 在围追沙丁鱼
2、泥沙底下(潜居)
❖ 有些鱼个体小,游泳速度不快,通常是潜于海底的 泥沙下面,或用泥沙覆盖体表,以保护自己或伺机捕食。 如圆鳗、比目鱼、豆齿鳗等。
❖
5) 忍者隐身
❖
6) 美食诱惑
1) 电闪雷鸣
❖ 在南美洲巴西的
亚马逊河,有一种 会发电的鳗(电 鳗),体长可达2 米,发电时最高电 压可达667伏,如 此高压,足以解决 温饱问题。
2)静侯突击
❖ 如多鳍鱼类,也称恐龙鱼会静悄悄地游到鱼群中,
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来个突然袭击,咬住就不放, 最好一口吃掉,手段十分高明。
五、鱼类生活在哪里?
❖ “鱼儿离不开水”,毫无疑问鱼类生活在水里,但“水里”的 “小环境”很多,所以说不同的鱼类生活的地方也不同,由此也形 成了它们各自的生活方式。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 1、居无定所 ❖ 2、潜居(泥沙底下) ❖ 3、寄生 ❖ 4、穴居 ❖ 5、共生 ❖ 6、见什么就躲什么
1、居无定所
二、鱼类有多少种?
❖ 1、全世界已发现的鱼类共有 32400多种;
❖ 2、我国已发现的鱼类有4900多种; ❖ 3、我省已发现的海洋鱼类731种; ❖ 4、我们舟山已有记载的海洋鱼类 465种。 ❖ 此外,还有很多尚未被发现、记载的鱼类,尤其是大
洋、深海鱼类,科学家们正在探究。
❖ 100多年前,人们还以为200米以下水深的海洋没有生命。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已经可以到几千米深的海底遨游,而 且发现,原来的所谓“生命禁区”,鱼、虾、蟹、贝等也非 常繁盛,那怕是在一万多米深的马利里亚纳海沟。
❖ 目的是寻找合适场所(越冬、繁殖或索饵);形式是 逃或追,结果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鲨鱼、金枪鱼 在围追沙丁鱼
2、泥沙底下(潜居)
❖ 有些鱼个体小,游泳速度不快,通常是潜于海底的 泥沙下面,或用泥沙覆盖体表,以保护自己或伺机捕食。 如圆鳗、比目鱼、豆齿鳗等。
❖
5) 忍者隐身
❖
6) 美食诱惑
1) 电闪雷鸣
❖ 在南美洲巴西的
亚马逊河,有一种 会发电的鳗(电 鳗),体长可达2 米,发电时最高电 压可达667伏,如 此高压,足以解决 温饱问题。
2)静侯突击
❖ 如多鳍鱼类,也称恐龙鱼会静悄悄地游到鱼群中,
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来个突然袭击,咬住就不放, 最好一口吃掉,手段十分高明。
五、鱼类生活在哪里?
❖ “鱼儿离不开水”,毫无疑问鱼类生活在水里,但“水里”的 “小环境”很多,所以说不同的鱼类生活的地方也不同,由此也形 成了它们各自的生活方式。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 1、居无定所 ❖ 2、潜居(泥沙底下) ❖ 3、寄生 ❖ 4、穴居 ❖ 5、共生 ❖ 6、见什么就躲什么
1、居无定所
二、鱼类有多少种?
❖ 1、全世界已发现的鱼类共有 32400多种;
❖ 2、我国已发现的鱼类有4900多种; ❖ 3、我省已发现的海洋鱼类731种; ❖ 4、我们舟山已有记载的海洋鱼类 465种。 ❖ 此外,还有很多尚未被发现、记载的鱼类,尤其是大
洋、深海鱼类,科学家们正在探究。
❖ 100多年前,人们还以为200米以下水深的海洋没有生命。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已经可以到几千米深的海底遨游,而 且发现,原来的所谓“生命禁区”,鱼、虾、蟹、贝等也非 常繁盛,那怕是在一万多米深的马利里亚纳海沟。
【完整】鱼类学资料PPT
![【完整】鱼类学资料PPT](https://img.taocdn.com/s3/m/c1e969cd192e45361166f5bb.png)
鳍棘 不分成左右两半 假棘 用水煮分成左右两半
第一章 鱼体的外部形态
二、鳍的形态、功能和适应
背鳍Dorsal fin--位于背部,功能:维持身体直立和平衡,
有的种类一个D、有的2个D或3D,甚至有的后面有一个或若干个小鳍 (副鳍,如马鲛鱼),还有些鱼背鳍后方有一个富含脂肪的小鳍,称 脂鳍如鲑形目,鳕有3D 旗鱼、鮟鱇、鮣鱼、鲽形目鱼类、软鳍鱼 类、棘鳍鱼类
骨类的鼻瓣、鼻口沟、入水孔、出水孔,硬骨鱼多数头侧具2个鼻孔,少数1
个鼻孔,极少数鱼类没有鼻孔(鲀形目的少数种类,仅有嗅三节 鱼类的头部器官
鳃裂和鳃孔 腹鳍喉位--位置前移至喉部,如犀鳕科、鳚亚目
海如龙鮟、 鱇海、马棘、茄鲀鱼形、目鳐鱼、类魟鳃等孔。很小。
圆口类、软骨类头侧孔裂为外鳃裂,呼吸时水流:口
躯干部——鳃盖骨后缘到肛门(或泄殖孔后缘)。有些鱼类 (如鲽形目)肛门前移,则以体腔末端或最前一枚尾椎骨 为界,如果以肛门划化会失去自然的真实性。
尾部——躯干部之后。
第一章 鱼体的外部形态
第一节 鱼体的外部分区
二、头部分区
吻部——眼以前的头部。 颊部——眼的后下方和鳃盖骨的后缘部分。 颏部——下颌联合的后方。 喉部——两鳃盖间的腹面。 峡部——颏部和喉部之间(分隔两鳃腔的地方)。 鳃盖膜——鳃盖后缘的皮褶。 鳃条骨——支持鳃盖膜的细长骨骼。 眼间隔——二眼眶的背缘正中距离。
颊部——眼的后下方和鳃水盖孔骨的。后实缘部际分上。是退化的鳃裂(胚胎时喷水孔和鳃裂一样;喷水孔内可见鳃 平扁形——1轴较短,2轴丝短)、3鳐轴长类。喷水孔较大,用于进水;鲨类喷水孔不大或无(不太需要);硬
骨鱼中鲟有小喷水孔。
第一章 鱼体的外部形态
第四节 鳍
鳍是鱼类特有的器官,用于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 分奇鳍和偶鳍二类。各鳍是根据所在位置命名。
鱼类学PPT课件
![鱼类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0790722844769eae009eddc.png)
三、鳎亚目 Soleoidei
背鳍起点至少在上眼的上方或更前;各鳍均无 鳍棘,前鳃盖骨边缘不游离;成鱼胸鳍多退缩或不 存在。 本亚目共包括 2科, 鳎 科:眼位于头的右侧。 舌鳎科:眼位于头的左侧。
17
1.鳎科
眼位于头的右侧。 本科我国产有9属、16种。常见的种类有: ①条鳎:沿海南北均有分布,较常见。 ②卵鳎:产于东海及南海,较常见。
9
杜父鱼科
特征:两腹鳍不愈合成吸盘。肛门腹位;体圆筒 形,有时具骨板。 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 Heckel:头每侧鳃 膜上有2橙红色条纹,酷似鳃片,故有“四鳃鲈”之 称。降河产卵鱼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10
(七)豹鲂鮄亚目 Dactylopteroidei
特征:体方柱形,头方形,被骨板。鼻骨愈 合。无下肋骨。胸鳍很大,分成两部分,前部长 约等于头长,成鱼长达尾鳍。 我国产 1科,经济价值不大。
2
2.毒鲉科
体无鳞;鳃盖膜连于峡部;后颞骨前端不分叉, 内弯,固者于颅骨上;腹鳍1鳍棘4—5鳍条。 包括了一些体态特殊,有些还有强烈刺毒的鱼类, 我国现知产6属、约12种,常见种类如下: 鬼鲉:鱼肉鲜美。我国沿海均有产。 毒鲉:体重可达2 kg。鳍棘的毒腺剧毒,为刺毒 鱼类中毒性最强的种类之一。
3
3. 鲂鮄科
头部被骨板;吻侧有吻突或吻棘。胸鳍下部有3 游离鳍条。上下颌均有齿。体被鳞。下颌无须。 我国产3属、约14种。常见的如: 绿鳍鱼:肉味佳,我国沿海均产。 短鳍红娘鱼:为重要捕捞对象之一。 日本红娘鱼:为重要捕捞对象之一。
4
(二)前鳍鲉亚目Congiopodoidei
背鳍起点位于眼的后上方、上方或前上方。前 部3—4间髓棘固着于颅骨上或前延于额骨上。 大多是分布于南海的小型鱼类。无甚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