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衔接】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1)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专项练习【一】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专项练习【一】](https://img.taocdn.com/s3/m/9015b868d15abe23492f4d40.png)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专项练习【一】1.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夸张手法的一项是()A.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B.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C.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D.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解析:选B。
A.出自杜甫的《寄李十二白二十韵》,大笔挥落,能惊动风雨,诗篇写成,能让鬼神哭泣,运用夸张手法赞美了李白的文采。
B.出自王维的《使至塞上》,诗人以“蓬”“雁”自比,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C.出自柳宗元的《江雪》,千山万径人鸟绝迹,运用夸张的手法极写高山原野的幽静与沉寂。
D.出自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波涛本是“撼”不动岳阳城的,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洞庭湖磅礴的气势。
2.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夸张手法的一项是()A.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B.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C.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D.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解析:选C。
C项,诗句使用的是比喻的修辞,“西湖”是本体,“西子”是喻体。
无夸张修辞。
A项,诗中把大山(“五岭”和“乌蒙”)说成“细浪”与“泥丸”,这是缩小的夸张;B项,说自己的力量可以拔起大山,这是扩大的夸张;D项,以“十千”“万钱”来说“酒”“珍羞”的价值,这是扩大的夸张。
3.(2019·南京高三模拟)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A.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B.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C.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解析:选D。
A项,“朱门”指红色的门,古代王侯贵族的住宅大门漆成红色以示尊贵,古以“朱门”为贵族邸第的代称,这里代指富贵人家。
B项,“雕阑玉砌”指雕花栏杆和玉石台阶,这里代指故国的宫殿。
C项,“牙璋”是古代发兵用的符信,这里代指将帅,“凤阙”代指长安。
D项,没有运用修辞手法。
4.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B.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C.狂吟烂醉君无笑,十丈愁城要解围。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3a97d271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96.png)
2.下列熟语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放长线,钓大鱼。 B.陈芝麻,烂谷子。 C.刀子嘴,豆腐心、 D.一把屎,一把尿。 [答案]D(借代,“一把屎,一把尿”代指父母为子女无私奉献,含辛茹苦地把他们养大成人。其他三项 为比喻。A.“放长线,钓大鱼”比喻做事从长远打算,虽然不能立刻收效,但将来能得到更大的好处。 B.“陈芝麻,烂谷子”比喻陈旧的无关紧要的话或事物。C.“刀子嘴,豆腐心”比喻说话刻薄,言语尖利, 但心地柔和、宽厚仁慈。)
七、设问 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确定答案的修辞方式。基本特点是“无疑而问”,
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如: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 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八、反问 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去确定的意思。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形
(4)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二、借代 1.概念: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法。
2.种类: (1)用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 例如: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
(2)具体代抽象。 例如:枪 杆子里面出政权。
火山发出一声咆哮。
3、作用:(1)色彩鲜明;(2)描绘形象;(3)表意丰富。
四、夸张
1、概念: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 小的修辞方式。
2、种类: (1)扩大夸张。 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缩小夸张。一眨眼的工夫,麦子就由青变黄了,收割的日子到了。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一、比喻 1.概念: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1b8bcc8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be.png)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范文一】我们学习修辞方法的时候,常听到诸如“比喻”、“夸张”、“拟人”等这些名词,但这些方法到底该如何运用,又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的方法。
首先,我们来说说比喻。
比喻就是用“像”、“如同”等连接词把两个本身不相同的事物联系起来。
比如说,“他的眼神如同一汪清泉,清澈明亮”。
这句话中,“眼神”和“清泉”本来无关,但用比喻的方法把它们联系在了一起,同时也强调了眼神的明亮和清澈。
其次是夸张。
夸张就是在真实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放大或缩小,以引起注意或幽默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如说,“我等了千年万载才等到这一天”。
这句话中,时间被夸张了,但实际上并不是真的等了那么久,这种夸张的手法使句子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是拟人。
拟人就是把无生命的东西或抽象的事物赋予人的特征或行为,使之生动形象化。
比如,“大海在轻轻呼吸着,似乎在告诉我们无尽的秘密”。
这句话中,把大海比喻成了一个有生命的人,用呼吸来形容水的动向,使句子更具想象力和表现力。
正确运用这些修辞方法,可以使我们的写作更加精彩生动。
但要注意的是,修辞方法不应该过分,要根据情况适当运用,不能让读者感到矫情或死板。
同时,我们要根据文章的情感和表现的主题进行选择和运用,做到恰如其分,才能真正提升写作水平。
【要点分析】1. 介绍了比喻、夸张和拟人三种常见修辞方法的定义和使用方法。
2. 针对每种修辞方法,举了例子并进行了解释和分析。
3. 指出了正确使用修辞方法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并阐述了运用修辞方法的时候需要考虑的因素。
4. 所用词汇简单明了,符合读者阅读习惯,同时也体现了恰当运用修辞方法的写作技巧。
【范文二】修辞方法是我们写作时常用到的方法,恰当运用不仅可以提高文章的表现力,还可以更加生动有趣地表达思想。
但是,如何正确运用呢?接下来我将谈一下关于正确运用修辞方法的要点。
首先,修辞方法和文章的主题、情感紧密相关。
比如,如果我们写一篇有关“如何保护环境”的文章,那么运用比喻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而运用夸张易显得言过其实,而拟人则可能会让文章显得过于幼稚搞笑。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反复、设问、反问)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反复、设问、反问)](https://img.taocdn.com/s3/m/1303763a4afe04a1b171de23.png)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基础,就是熟悉这些修辞手
法的一般修辞作用。反复、设问、反问三种修辞手法的一般 修辞作用分别是:
1)反复: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使诗文句式
整齐有序,文章起伏回荡,充满语言美。运用反复,必须要 适合表情达意的需要。反复不是“重复” ,不必要的反复, 会使文章语言??唆、累赘;没有充实的内容,强烈的感情,
思路点拨:此题结合仿写考查正确运用比喻和反复的修
辞手法。在解此题时,无论选哪一个话题,首先要弄清句子 的结构,即从语法角度看,是“……是……只要……”的条 件假设复句;再从修辞角度看,三句使用了比喻的手法,且 三句构成排比;还暗含了间隔反复的修辞手法。
这个仿写的话题可以自选,有比较自由的空间,因此,
混淆,考生应能区别。例如: (1)“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自
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 不以我们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这两个句子运用 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气势,使确定的意思得到增 强,不容置疑,语感强,富有感染力。
2.熟悉反复、设问、反问三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和表达效
3.反问。反问也叫激问、反诘、诘问,是用疑问形式表
达确定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或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 或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且只问不答, 答案暗含在问句中。
例如:“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反问的修 辞作用在于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情感,加深读者 印象,增强句子的气势和说服力。
味采用反复的形式,会让人厌烦。
2)设问: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
解。
3)反问:加强语气,加重语势,激发情感,加深印
象。
三、例题分析 例:仿照下边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借代、夸张)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借代、夸张)](https://img.taocdn.com/s3/m/65a10452e518964bcf847c67.png)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借代、夸张)【解题技巧】一、考点梳理借代1.概念:不直接说出要说的某人或某事物的本来名称,而是借用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来代替,这种修辞手法也叫作“换名”。
其中,用来代替的事物叫作借体,被代替的事物叫作本体。
借代即用借体代本体。
2.种类:(1)特征代本体。
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2)材料代本体。
如:懒将白发对青铜。
(3)标志代本体。
如:谁料竟会落在“三道头”之类的手里呢,这岂不冤枉!(4)人名代著作。
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5)绰号代本人。
例如:“芦柴棒”,去烧火!(6)专名代泛称。
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7)具体代抽象。
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8)部分代整体。
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3.作用:(1)形象生动、重点突出,如:那一对西装革履从前面慢悠悠地走过来。
(2)简洁、精练,如:公园里的长凳上坐着两个人,一个“马褂”,一个“西装”。
(3)灵活,不死板,给人以幽默感,如:从他的祖父到他,三代不捏锄头柄了。
夸张1.概念: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手法。
2.种类:(1)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
(2)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
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3)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
3.作用:(1)形象漫画化,使特点更显著。
(2)揭示事物本质,起强调作用。
(3)态度鲜明,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二、答题方法1.辨析技巧借代:借代就是换称(即“换名”),因语境表达的需要,不用本体事物,而改换与本体相关的事物代替。
使用借代的手法时,必须抓住事物最典型的特征,对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交代。
另外,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不能同时出现。
夸张:看表述与客观事物的原情况相比,是否有扩大、缩小或超前。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aa3ba700f12d2af90242e6d1.png)
2、例如: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 又如:谎言打扮得再漂亮,也害怕事实的镜子。
(本体和喻体是修饰关系)
3、例如:我爱北京——祖国的心脏。
(本体和喻体是注释关系)
③借喻。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 形式为甲代乙。例如: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 豪杰怕熊罴(pí )。 ④博喻。 连用几个比喻共同说明一个本体。例如:这种 下笔以前的构思是最要紧不过的了,正如盖房子首 先要打好图样,作战首先要订好计划一样。 有时博喻是以不同角度的几个比喻来描绘一个本体。 例如: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答: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 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逐舟行”的比喻来表 现思念之切。
知己,是一把伞,晴朗时轻轻收起,阴 雨时豁然张启。 母亲,是一港湾,风雨时紧紧庇护,天晴 时敞开怀抱。
亲人,是一盏灯,天明时静静隐去,黑暗 中骤然亮起。
(2011年新课标)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 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 平凡是苗圃,孕育着烂漫,只要你肯浇灌; 平凡是细流,孕育着浩瀚,只要你肯积聚。
命题规律: 修辞方法重在考查运用。体现在高考 试卷中,通常为: 1、根据表达语义的需要,正确灵活地运 用修辞方法; 2、能够理解修辞所表现的内容和表达效 果; 3、能够评价修辞运用的优劣。 考查方式:多与扩展语句、仿写句式和 阅读鉴赏结合起来考查。
比喻
1、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 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 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2、结构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 (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 (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1f93f88a172ded630b1cb6b3.png)
20
(2)从内容上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借对、当句对、隔句对。 现介绍前三类。
①正对:由意思相近或相关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构成的对偶。在运 用正对的句子中,并列的两个事物或概念在意义上起到互相补充、 强调、充实的作用。例如: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1、比喻 2、比拟
11
三、借代 指在一定的语境中,借用与所指事物有密切关 系的另一事物来代替所指事物的一种修辞方式。 1.特点 结构上分为“本体”(所指事物)和“借体”(借用事物)。 一般只出现借体,不出现本体。
12
找出下列句子中借代修辞的本体 1、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2、“两杯龙井”,景先吩咐完,随即付了钞。 3、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4、尽管战争近在咫尺,然这儿却没有一点火药味,倒是夜 夜艳歌,日日浪舞。 5、大家都为你捏着一把汗。 6、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7、“芦柴棒,去烧火!” 8、住房的事是笔杆子们要那样吹,与周志允同志本人无关。
21
六、排比 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 短语、句子或段落成串地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方式。 1.特点 形式上,构成排比的语句至少要有三项,而且结构相似, 一般带有相同的提挈语;内容上,构成排比的各项在语 意上是相同或相关的。
22
2.分类 (1)短语排比 以短语形式组成的排比,充当句子的某一成分。例如: 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中的火把,雪天里的煤炭,大旱后的甘霖。 (2)分句排比 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例如: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 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中学作文中如何运用修辞手法
![中学作文中如何运用修辞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4b6e218c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81.png)
中学作文中如何运用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指通过运用语言技巧和表达方法来提升作文的艺术性和说服力的一种手段。
在中学作文中使用修辞手法不仅可以丰富文章的表达,还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本文将从几个常见的修辞手法入手,分析如何在中学作文中运用修辞手法。
1. 比喻:比喻是通过比较来形象地描绘、说明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
在写作中,可以通过比喻来增强作文的形象感和感染力。
比如,在描写春天的作文中,我们可以写道:“春天像一位勇敢的画家,用绚丽的色彩给大地披上了美丽的外衣。
”2. 拟人:拟人是将非人物赋予人的性格、行为和感情的一种修辞手法。
通过拟人可以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读者容易产生共鸣。
例如,在描写雨的作文中,我们可以写道:“雨点无声地弹奏着小提琴,伴随着旋律,大地洗涤着疲惫的尘埃。
”3. 夸张:夸张是对事物进行过分夸大或缩小的一种修辞手法。
适当使用夸张可以增强作文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例如,写作中可以使用夸张手法来形容一个人的美丽:“她眉如画,眼如星,笑容如春风拂面,真是让人目不转睛。
”4. 对比:对比是通过两种事物的对照来突出区别,加深印象的一种修辞手法。
在写作中运用对比可以使文章的观点更加明确,效果更加突出。
例如,在论述学生行为的作文中,可以写道:“学生应该培养勤奋努力的品质,而不是追求玩乐无度。
”5. 排比:排比是将相同或相似的句式、短语或段落排列在一起,使文章更加有节奏感的修辞手法。
使用排比可以使文章更加流畅,文字更加优美。
例如,在写描绘四季的作文时,可以使用排比手法:“春花、夏草、秋月、冬雪,四季轮转,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美好。
”6. 反问:反问是用疑问句表达判断的一种修辞手法。
运用反问可以引起读者的思考,并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例如,在论述环保的作文中,可以写道:“我们难道不应该保护环境,好好珍惜这片蓝天吗?”通过反问,对环保的重要性进行思考。
7. 比较:比较是通过对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比较来突出其相似之处或不同之处的一种修辞手法。
中考语文复习技巧如何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中考语文复习技巧如何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9c8fe069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cc.png)
中考语文复习技巧如何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在中考语文复习中,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介绍如何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来提升中考语文作文的表达效果。
一、比喻比喻是一种运用隐喻的手法,能够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传递作者的感情和意境。
在写作中,可以通过比喻来扩大描述的范围,使文章形象生动。
比如,在描写景色时,可以使用比喻增添文采,如“山如翠翠的柳枝,水如清泉一般流淌”,这样可以让读者感受到山水之美。
同时,在描写人物时,也可以用比喻来增加形象的深度,比如“他像一只鹰一样盯着目标”,这样可以突出人物的锐利和迅猛。
二、拟人拟人是一种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征和行为的修辞手法,使文章具有更强的表现力。
在语文复习中,我们可以运用拟人手法来描写自然景物,如“大海在微风的吹拂下伸展开来,欢快地拍打着浪花”,这样可以让读者感受到大海的生动和舒畅。
此外,在描写抽象概念时,也可以运用拟人手法,比如“时光悄悄地走过,留下了深情的印记”,这样可以增强作文的感染力,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三、排比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在句子结构上重复使用相同的语法形式,增加句子的声音美感和修辞效果。
在语文复习中,可以运用排比来增加句子的节奏感和表达力。
比如“他们用汗水浇灌,用汗水耕耘,用汗水播种,最终收获了硕果累累”,这样的排比句既能够增强句子的感染力,也能够增强作文的说服力。
总之,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可以使中考语文作文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通过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传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因此,在语文复习过程中,我们应该积极学习和训练这些修辞手法,从而提升作文水平,取得更好的成绩。
另外,还要加上对于中考复习技巧的一些建议,比如合理安排时间、多做题、注重阅读等,来使文章更完整。
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如何正确使用并举例?
![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如何正确使用并举例?](https://img.taocdn.com/s3/m/339e4d55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c5.png)
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如何正确使用并举例?导语:我们在不知如何描述某件时间的时候,我们都会换另外一种说法,来让别人听得更明白。
语文课中我们也经常会学到一些修辞手法。
那么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哪些呢?该怎么正确使用并且举例子?一起来学习吧。
一、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常用的修辞手法好几种,来看看你知道的有哪些?修辞手法一般都有: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引用、反问、设问、互文、通感、反语、反复、顶真、对比、借代等。
1.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氛,加强表达效果。
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2.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类别特点本体比喻词喻体例句明喻甲向乙出现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出现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暗喻甲是乙出现是、成为出现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借喻甲代乙不出现无出现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4.拟人:把物当作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5.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7dde1c2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60.png)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第1篇: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方法导语:我们在学习使用修辞手法的时候要明白是否使用的正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方法,欢迎借鉴!我们大家都有这样一个共识:运用语言时,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要求。
同样一个意思,有时需要说得庄重典雅一些,有时需要说得通俗随便一些,有时需要说得简要摡括,有时则需要说得详略……在该庄重的场合说话太随便,或反之都不会合适,正如老舍所说:“所谓适当者,就是顺着思路与语气,该俗就俗,该文就文,该土就土,该野就野。
”所谓修辞运用就是指什么样的场合运用什么样的语言最有表现力,合理地运用修辞是提高文章语言表达力的一个有力武器。
(一)比喻的使用比喻这种修辞方法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可感,模糊的东西清晰可见,深奥的道理浅显易懂。
有人称赞比喻是“语言艺术中的艺术”。
比喻主要用来刻画人物或事物形象突出其某方面特征,给人以深刻印象,如把少年儿童比作“祖国的花朵”,通过非正常手续办事的方式叫做“走后门”等。
也有反其道而用之,将具体的事物抽象化,把明确东西模糊化,这种反*琵琶式的比喻会取得更奇妙的艺术效果。
宋朝秦观词中“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的句子,用抽象的“梦”和“愁”,比喻具体的“飞花”和“细雨”,创造出一种飘渺迷离的意境。
(二)运用排比,增强气势排比句用理、抒情能造成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一、常见的修辞方法简说常见的修辞方法,高考规定为8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1.比喻: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构成。
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的事物,但相互之间有相似点。
运用比喻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两类。
拟人是把物当人来描写,赋予物以人的情感、意志、动作等;拟物是把人当物来描写,或把此物当彼物来描写。
运用比拟,可使人或物**鲜明,描写生动,蕴含丰富。
中考语文复习技巧如何准确运用修辞手法
![中考语文复习技巧如何准确运用修辞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b938bf08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63.png)
中考语文复习技巧如何准确运用修辞手法语文是中考考试中最重要的科目之一,也是一门重在理解和表达的学科。
为了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掌握一些复习技巧是非常必要的。
其中运用修辞手法是提高语文成绩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考语文复习技巧,重点讲述如何准确运用修辞手法。
一、了解修辞手法的概念及种类修辞手法是指运用特定的表达技巧,以提升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中考语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
了解不同修辞手法的概念和运用场景是准确运用修辞手法的基础。
二、分析修辞手法在课文中的应用在复习语文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分析课文中各种修辞手法的应用。
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例子,我们可以加深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并掌握其灵活运用之道。
例如,在一篇记叙文中,作者用了如下的描写:“这个冬天,风特别大,像是要把整个世界吹走。
”这里运用了比喻手法,将风与要吹走整个世界进行了比较,形象地揭示了风力的强大。
三、运用修辞手法进行练习为了提高运用修辞手法的准确性和熟练度,我们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
可以通过背诵课文、仿写文章等方式来进行练习。
在背诵课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重点留意作者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来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通过反复背诵,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记忆修辞手法的运用方法。
在仿写文章时,我们可以选择一篇优秀的范文作为模板,然后按照这篇范文的结构和修辞手法进行仿写。
通过实践来运用修辞手法,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其用法,并且在写作中灵活运用,提升文章的表达能力。
四、积累修辞手法的例句和应用场景为了准确运用修辞手法,我们需要积累大量的例句和运用场景。
可以通过背诵经典诗词、名著作品中的例句,或者查阅相关的修辞手法资料来积累。
同时,我们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留心一些言语表达中的修辞手法。
比如,当我们形容一个人非常高时,可能会说:“他高得像一棵大树。
”这里运用了比喻手法,将一个人的高度与一棵大树进行了比较。
五、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在中考写作中,准确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表达更准确、生动。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babe015bb68a98271fefa72.png)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鲜明、生动地运用语 言和正确使用常见修辞手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
应按照题目要求,选取“一个图形”进行描述, 能扣紧动态特征进行描写,要运用两种以上修辞; 在表意时,应力求语言准确、生动、鲜明。
(2010 年茂名一模 ) 仿照下面这段话,另选一 种花卉进行描写。要求句式基本一致,并运用排比、 设问、拟人的修辞手法。 多么美的菊花啊!细长的白色花瓣,孤单的几 片绿叶,挺立的枝茎。是风摇着他还是他拨弄秋风 呢?不过狂烈的风没能把他折断,他仍傲然地立在 那里,尽管秋风曾夺去他一两片花瓣,但他还在对 抗着寒风。
题目指向非常明确:①所写内容必须是 花卉;②要用描写的表达方式;③句式跟例句的基 本一致;④运用排比、设问、拟人的修辞手法。这 些逐点加以落实即可,而最后不应忽视的是:所仿 写的文段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主题。
(2010 年汕头二模 )2010 年上海世博会广 东馆的主题确定为“窗口 —— 广东神话”,广东 省参与世博会的视觉形象标志系统将作为广东馆 的馆徽进行使用,取名为“南风窗外‘粤’精 彩”,标志以广东简称“粤”字为主体元素,字 的中部抽象为敞开的窗口形态。请就此展开联想, 写一段广东馆的宣传语。
2012届高考应该还是与其他语言运用类(如扩 写,仿用、变换句式,准确鲜明生动等 ) 考点结合 起来考查。 考查题型:主观表达题
考查赋分:3-6分
(2007年广东卷)下面是2008年奥运会四个比 赛项目的标识图形。请你选取一个,围绕图形的 内容,紧扣动态特征,展开联想,写一段话。
要求语言通顺,运用两种以上(含两种)的修辞手法, 不少于40个字(含标点符号)。
要求语言生动,运用两种以上(含两种)的修辞方法, 不少于60字。
【答案】(示例)打开一扇封闭的窗户,沐浴改革的 春风,放眼世界涌动的大潮,强健的是广东的筋 骨,成长的是南粤的胸襟,创造的是改革的神话; 窗外的阳光灿烂明媚,改革的大道延伸前行,敞 开窗户的广东延续着感动世界的不朽精彩。
学会正确使用修辞手法和语义衔接
![学会正确使用修辞手法和语义衔接](https://img.taocdn.com/s3/m/8133de38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94.png)
学会正确使用修辞手法和语义衔接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巧妙的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引发读者的共鸣。
而语义衔接则是指文句之间或段落之间的衔接过渡,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密,逻辑更加清晰。
本文将探讨如何正确运用修辞手法和语义衔接,以提升文章的质量和效果。
一、修辞手法的应用1. 比喻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揭示事物的特性。
例如,我们可以用“他是一颗耀眼的星星”来形容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用“时间是一条溪流,它永不停歇”来形容时间的流逝之快。
通过比喻的运用,我们可以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和情感。
2. 拟人拟人是一种将非人事物赋予人的特性和行为的修辞手法。
通过拟人,我们可以使文笔更加生动,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事物。
例如,“风儿轻轻地吹拂着树叶,树叶舞动起来,好像在和风儿较劲”中,将树叶和风儿拟人化,使得读者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风吹树叶的情景。
3. 夸张夸张是一种通过对事物进行夸大渲染而达到修辞效果的手法。
夸张可以使文章更加夸张生动、吸引人,增强表达的力度和冲击力。
例如,“他一口气吃了整整三桌饭菜”这样的句子中,夸张地描述了一个人的饭量之大,使人们对这个人的形象留下深刻印象。
二、语义衔接的运用1. 递进关系递进关系是指在文章中将不同的观点或事实进行递进展示的手法。
通过递进关系的运用,在文章中可以有条理地叙述观点,使文章的逻辑关系更加清晰。
例如,“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基本概念;其次,我们要掌握相关技巧;最后,我们应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通过递进的方式,使得读者可以逐步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思路。
2. 转折关系转折关系是指在文章中将相对立的两个观点或事实进行对比的手法。
通过转折关系的运用,可以增加文章的分析和辩证的角度,使文章更具有思辨和争议性。
例如,“尽管他有很多缺点,但是他的优点也不可忽视。
”通过转折的手法,使得读者在思考问题时更全面、客观。
3. 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是指文章中将某个事物或观点作为前因或后果进行分析和描述的手法。
初高中语文修辞手法讲解
![初高中语文修辞手法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ae03bb3d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14.png)
初高中语文修辞手法讲解1、比喻(1)比喻的特点及作用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
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比喻的种类①明喻。
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②暗喻。
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③借喻。
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但它不同于借代。
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
例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④博喻。
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
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从色彩、光华、感受等角度,抓住光亮、隐约闪烁、清新洁静等相似点来描绘出荷花的美。
)2、比拟(1)比拟的特点及作用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2)比拟的种类①拟人。
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②拟物。
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3、借代(1)借代的特点及其作用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
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
其作用是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新高一暑期初高衔接---正确使用修辞手法
![新高一暑期初高衔接---正确使用修辞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49fed384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60.png)
新高一暑期初高衔接---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知识梳理】常见的八种修辞手法为: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和设问。
高中阶段要求学生不仅要理解概念、学会辨识,还要学会运用。
不仅要会用一种修辞手法表达,还要会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相结合的表达,同时还要了解修辞的表达效果。
从命题范围看,高中阶段对修辞的考查有时也与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和语言运用相结合。
一、常见的八种修辞手法一、比喻1.概念比喻即用另一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事物来比方想要说的某一事物。
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它们之间有相似点,便用其中一事物来比喻另一事物。
2.特点三要素——本体、喻体、比喻词。
3.种类(1)明喻: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语配合。
明喻的典型形式为:甲像乙。
【例】天上的云奇形怪状,有的像奔马,有的像狮子。
(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比喻词。
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是乙。
【例】①这是花的海洋。
②窄窄的木板,是一支飞鸣的利箭。
③小小的三角帆,是一支彩色的大翅膀。
(3)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借喻的典型形式为:甲代乙。
【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博喻: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例】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从光亮、隐约闪烁、清新洁净等相似点来描绘荷花的美)4.作用(1)可以化陌生为熟悉。
(2)可以化抽象为具体。
(3)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形象。
(4)可以化冗长为简洁。
二、比拟1.概念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手法。
它包括把物当成人来写(拟人)、把人当成物来写(拟物)、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拟物)三种形式。
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物“人化”,后两种形式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基础知识三、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常见的八种修辞手法为: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
各地中考考试说明,要求同学们体会修辞方法的作用,并指出修辞方法重在运用。
高中在此基础上明确指出要能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这告诉我们无论初中还是高中对修辞手法的考查不会是单纯的概念考查,其目的应该是指导语言实践,即学生不仅要理解概念、学会辨识,还要学会运用。
高中在运用上强调不仅要会用一种修辞方法表达,也要会运用多种修辞方法相结合的表达,以增强语言表达的感染力和文采。
从命题范围看,高中对修辞的考查有时也与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和语言运用相结合。
(一)中考试题例举(巴中市201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试题)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反复、拟人)B.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
(比喻)C.他以微笑战胜暴力,以嘲笑战胜专制,以讽刺战胜宗教的自以为是,以坚毅战胜顽固,以真理战胜愚昧。
(排比)D.我难道就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设问)【试题分析】D【解析】本题考查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
要求考生审读文句,独立判断出作者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二)高一试题体验1.(海原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个句子,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内容与示例相关。
母亲是困难中的一根拐杖,当你脚步蹒跚时,帮你找好行走的重心,支撑起希望的原野。
2.(阜新市育才教育集团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美学是一门高深难懂的学问,有一些名家能举重若轻,深入浅出,把高深的道理明明白白介绍给普通读者。
《谈美》就是朱光潜先生写的这样一本雅俗共赏的美学佳作。
它写于1932年,此前,他写过一本《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以书信形式漫谈文艺、美学、哲学、道德等问题,娓娓道来,平易亲切,在青年中引起了很大反响,成为重印了三十多次的畅销书。
① 。
譬如美和距离问题,作者认为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必须抛开实际生活中的物欲去看,真正沉浸在艺术的美感当中,才不会焚琴煮鹤,暴殄天物。
又如讨论“移情作用”,他把美学上的移情现象称为“宇宙的人情化”。
② ,“天若有情天亦老”,是人赋予了天地万物以情,所以花会笑,还会哭,所以世界因此而多姿多彩。
朱先生曾说“文章忌俗滥,生活也忌俗滥”,他借用阿尔卑斯山路上的著名标语“慢慢走,欣赏啊!”赠送给青年朋友,劝告年轻人,体味生活,让人生有味道。
他将自己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深刻体悟渗透在质补清新的文字中,当年为《谈美》作序的朱自清先生说“孟实先生引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A.比喻引用拟人B.比喻引用夸张C.借代排比夸张D.借代排比拟人(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是人赋予了天地万物以情,世界因此而多姿多彩,花会笑,也会哭。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试题分析】这两道高中试题与初中试题相比较而言,在考查方式上并不是单纯地考查修辞,在考查内容上也并不是单纯地考查一种修辞,而是与语言表达的生动连贯相结合,注重了对相关能力的考查,体现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精神。
1.母亲是寒冷中的一床棉被,当你瑟瑟发抖时,替你呵护冰冷的心灵,温暖了甜美的梦境。
母亲是挫折中的阵阵清风,当你惊惶伤心时,为你拭去焦躁的汗水,梳理好零乱的思绪。
母亲是黑夜中的一颗明星,当你不辨方向时,为你确定前行的坐标,坚定了向前的脚步。
母亲是荒寂中的一朵鲜花,当你落寞惆怅时,替你营造温馨的氛围,芳菲了孤独的心灵。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式的能力。
分析例句,句式是“母亲是……,当你……时,……”;比喻修辞在第一个小句子里,第二个句子内容与第一句相互照应,且后面应该是你遇到的一种困难。
根据这个模式拟写即可。
考生仿写时尽量与例句形式和内涵接近。
2.(1)A【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辨析和运用。
“他把美学上的移情现象称为‘宇宙的人情化’”是比喻手法;“天若有情天亦老”“慢慢走,欣赏啊!”是引用手法;“花会笑,还会哭”是拟人手法。
(2)①原文赋予天地万物的情感,因此,才有花会笑还会哭,世界因此而多姿多彩,阐明了美学的本质,句与句之间是因果逻辑。
②改后不合逻辑,也不能准确阐明美学的特点。
(3)①《谈美》谈论了许多美学问题。
②宇宙本来是无所谓情的。
(三)学习指导1.命题原则高中语文学科“考试大纲”明确规定要考查考生“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是D。
考查修辞方法的目的是指导语言实践,而不是单纯考查概念,即:学生能够根据语境判断修辞方法使用得是否恰当;能根据要求用的修辞方法仿写句子;不仅会用种修辞方法表达,也要会用多种修辞方法表达来增强语言表达的感染力和文采。
这就说明考查常见的八种修辞手法是以动态形式体现出来的,出题形式可能有这样几种:(1)判别使用的是哪一种或几种修辞手法;(2)判别修辞手法使用是否正确;(3)可使用的几种修辞中哪一种更具有表现力;(4)运用这种修辞手法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等。
常见题型可能有:(1)选择题。
有单项选择、多项选择。
(2)表述题。
分为辨认表述题、鉴赏表述题、运用表述题。
辨认表述题需要指出修的类别;鉴赏表述题要具体分析,组织语、运用表述题要根据所要求的一种或几种修辞方法仿造句子。
总的来说,近几年对修辞手法的考查有出如下趋势:(1)从题型看,主观表达题越来越多,客观选择题越来越少,一般不再用单一的选择题考查修辞手法。
(2)从考查角度看,主要包括准确判断修辞类型、正确理解修辞作用和恰当运用修辞手法等。
(3)从主观题的命题范围看,该考点一般不会单独设题,放在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和语言运用(如仿句、变换句式、广告词、对联等)中考查已经成为命题趋向。
现在对修辞的考查已从过去对修辞常识的考查转向了对相关能力的考查,体现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精神。
2.解题方法(1)掌握八种修辞格的概念和特点,明辨易混修辞格。
需要特别注意区分的是比喻和比拟、借喻和借代等易混修辞格。
(2)明确八种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和掌握其表达效果。
比如有的修辞使表达更鲜明生动、形象,有的使表达更充实、丰富等。
(3)提高联想、想象等思维能力。
(四)衔接训练1.仿照下面的诗句,再写一组,要求修辞相同,结构一致。
示例:把我的微笑送给你在你生日来临的那天在你生日来临的那天愿那是一束迎春花带给你温馨和喜悦【试题分析】把我的歌声送给你在你生日来临的那天愿那是一缕清新的风吹走你的烦恼和遗憾【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以仿写诗句的形式考查。
首先分析示例中第一句“把我的微笑送给你”,不变的是“把我的……送给你”,只要把名词意象“微笑”替换一下即可,比如“歌声”“爱心”“心声”等等;再来看示例第三句“愿那是一束迎春花”,不变的是“愿那是一……”,换一个字的量词+三个字的名词,重点换名词,量词可换可不换,比如“一束(朵、根、把、只……)野百合(红玫瑰、康乃馨……)”;最后分析示例中结尾句“带给你温馨和喜悦”,不变的是“……你……和……”,第一个省略号处也可以不变,保留“带着”也是可以的,后两处省略号处必须是两个字的形容心情的感觉,比如“痛苦”“烦累”“心结”“悲伤”“快乐”“幸福”,注意前面的动词一定要和后边并列的词语搭配照应。
写好以后整体上要给人美好的感觉,文采、哲理性也要具备。
2.补写横线上的句子,要求句式、修辞一致,语意连贯。
不是一切火焰,都只燃烧自己,而不把别人照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不是一切都像你说的那样!一切的现在都孕育着未来,未来的一切都生长于它的昨天。
希望,而且为它斗争,请把这一切放在你的肩上。
(舒婷《答一位青年朋友的<一切>》)【试题分析】不是一切星星,都仅指示黑暗,而不报告曙光;不是一切歌声,都只掠过耳旁;而不留在心上。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
以仿写句子的形式考查。
选文通篇充满明快积极的情绪,明晰的语言表达出明确的思想主张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分析可知,示例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并用“不是……都……而不……”的句式表达对事物的赞美之情。
考生选取有关事物仿写,表达意思合理即可。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唐干花,是一种奇特的野生花种,多生长在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坡、林区。
其枝干暗红,网状、蓬生,全身长有短刺,刺长不足方寸,尖如绣针。
叶子柳形,周边有锯齿,青绿如翡翠。
花绽前,花蕾仰天而冲,外围有毛茸刺包裹,密无缝隙,欲敌而无机可乘。
花绽后形成玉盘,大如莲花,可盛装数颗珍珠。
花蕊蛋黄,如皇宫里的珍馔;不,像太阳的光环,环行中央;不,① ,金光灿灿。
唐干果,形如腰鼓,不大,与落花生不相上下,成熟后枣红,果核数粒,小而多,如芝麻。
果皮即果肉,薄,甜如蜂糖,可入药,能润肺生津,是止咳平喘的好药材。
唐干开花,正值人间四月天,与它一齐盛开的是桐子花,映山红,牛奶子,红籽花,白萢刺它们总是欢天喜地,你追我赶,红的红,白的白,黄的黄,紫的紫,各显姿色,竞相风雅。
② ,它开花出神,如同仙狐,白得惊人、白得射眼、白得透亮。
比天上的天鹅还白,比地上的雪花还白,比江南的丝绸还白。
它白的亮度,如黑夜里的一盏灯,能照你前行,甚至可以把你的五脏六腑都映照得通体透明,成为这山野里一道最为靓丽的风景。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A.比喻、拟人、对偶B.比喻、拟人、排比C.对偶、借代、排比D.夸张、借代、对偶(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花绽前,外围有毛茸刺包裹,花蕾仰天而冲,密无缝隙,欲敌而无机可乘。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试题分析】(1)B【解析】本题考查判断修辞手法的能力。
这段文字用到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如“尖如绣针”“青绿如翡翠”“如皇宫里的珍馔”;有拟人,如“它们总是欢天喜地,你追我赶”;有排比,如“白得惊人、白得射眼、白得透亮”;有夸张,如“甚至可以把你的五脏六腑都映照得通体透明”。
文段中没有对偶和借代。
(2)①原文逻辑顺序更合理,“花蕾”是花的主要部分,“刺”是花的次要部分,先主后次;②原文表意更准确,“密无缝隙,欲敌无机可乘”写的是刺,这一句的前面应该是“外围有毛茸刺包裹”与之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