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等高线
七年级地理上册等高线课件

确定道路选线
总结词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选择地形平坦、坡度适中、避开陡崖和滑坡等危险地带的路线 作为道路的选线。
详细描述
首先,要尽量选择地形平坦、坡度适中的路线,这样可以减少道路建设和维护的成本。 其次,要避开陡崖、滑坡等危险地带,确保道路的安全性。此外,还要考虑经济因素和 环境因素,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同时也要考虑道路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等高线是指在地图上,将地形高度相 等的点按照一定的规则连接起来形成 的闭合曲线。这些点的高度相等,因 此等高线上的标高值是相同的。
等高线的特点
要点一
总结词
等高线具有闭合、互不相交、密集度与坡度成正比等特点 。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等高线在地图上是闭合的,这意味着它们形成一个完整的 圈或闭合曲线。在同一地形中,相邻的等高线之间的距离 是固定的,这称为等高距。在地图上,等高线不会相交或 重叠,除非在陡峭或平坦的地形中。此外,等高线的密集 程度可以反映地形的坡度,密集的等高线表示较陡的下坡 或上坡,而稀疏的等高线则表示较平缓的地形。
判断山脊山谷
总结词
通过观察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可以大致判断山脊和山谷的位置。
详细描述
如果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出,则表示山脊;如果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则表示山谷。在山脊处,等高线凸 起方向指示坡度较缓的方向;在山谷处,等高线凸起方向指示坡度较陡的方向。
06
CHAPTER
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应用
确定水系特征
01
02
03
04
选择绘图软件
如AutoCAD、GIS等绘图软 件,这些软件具有强大的绘图
和编辑功能。
导入地形数据
将地形数据导入到所选的绘图 软件中。
七年级地理等高线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等高线知识点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面貌、地形、水文、气候、土壤、人类社会等方面的学科。
等高线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本文将为大家解析七年级地理等高线知识点。
一、等高线的定义等高线是等高面在地面上的投影线。
通俗的讲,就是指连接地面上等高点的线。
每一条等高线所表示的是其所穿过的各处海拔高度相同的地点。
二、等高线的特点1.等高线密集,表示地形陡峭;2.等高线分散,表示地形缓和;3.等高线垂直于斜坡,表示地形陡峭;4.等高线交错纵横,表示地形复杂;5.等高线平行,表示地形相对平坦。
三、等高线表示地形的方法1.等高线最低点为海拔零点。
2.等高距,指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等高线距不变,地势陡峭,等高线距变小,地势平缓。
3.规则等高线,即等高线之间的间距相等。
四、等高线图的绘制方法1.在纸上画出坐标网格,即水平线和垂直线。
2.按照等高线间距的比例尺标注方向、高度等信息。
3.根据等高线要求画出等高线,一般从低海拔线画到高海拔线。
4.在等高线上标出山峰、谷地等地形信息。
五、等高线图的使用方法等高线图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地形高低和地势变化,从而更好地进行地理研究和实践。
比如,随着等高线密度增加,表示该地区地形越来越峻峭,此时应该选择更加安全、稳妥的相关措施。
六、等高线的应用1.等高线图常被用于地理教学、地图绘制和地形分析。
2.在工程、制图、计算、规划等领域中,也经常应用等高线知识。
3.等高线图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山地、森林、草地和农田等地的开发和利用。
以上就是七年级地理等高线知识点的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和运用等高线。
人教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讲解:第一章第4节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讲解:第一章第4节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一、知识讲解1.地面某个地点高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叫海拔。
地面某点高出另外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是相对高度2.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封闭的等高线中心,①周围低,中间高,表示山顶;②周围高,中间低,表示盆地。
两山顶之间的地方是鞍部,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陡崖;等高线由高海拔向低海拔凸出的地方是山脊;由低海拔向高海拔凸出的地方是山谷。
3.可以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状况的是地形剖面图。
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面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是分层设色地形图。
二、跳跃训练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该地最大相对高度可接近( )A.600米B.650米C.700米D.800米2.甲、乙间修建一条山区公路,比较合理的筑路方案是( )A.方案1 B.方案2C.方案3 D.方案4答案 1.D 2.C解析第1题,图示等高距为100米,图中海拔最高处是左下角山峰,海拔为700~800米。
根据等高线递变规律可知,最低处在右上角,海拔为0~100米,则高差为600~800米,故该地最大相对高度可接近800米。
第2题,山区修建公路尽量少穿越等高线。
甲、乙间修建一条山区公路,比较合理的筑路方案是方案3,该方案穿越的等高线条数较少,坡度较小。
注意:方案2在甲处基本垂直于等高线,坡度太大而不合适。
方案1在乙处附近穿越等高线条数较多且密集,因此不合适。
方案4沿线高差太大,且穿越等高线密集的陡坡,因此不合适。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一猎人欲到该地打猎。
读图,完成3~4题。
3.猎人登上山顶,可能看到猎物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4.猎人熟悉动物习性,知道山羊喜欢在陡峻的山崖活动,而水鹿被追赶过后,会寻找有水的地方喝水。
在这次打猎中,他捕获了山羊和水鹿,请问他最有可能分别在图中哪两处捕获这两种动物(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 3.C 4.B图a是“某区域等高线略图”,图中公路(虚线)向偏北方向逐渐上升,桥梁下方河流水位为314 m。
初中地理读图指导: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一、判断部位名称:山顶: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弯曲。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弯曲。
鞍部:两个相邻山顶的中间部分。
陡崖:等高线重合处。
二、比例尺问题:1.比例尺三种表示表示方式是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比例尺三种表示方式间的相互转化。
2.比例尺公式的计算。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三.相对高度:标注在等高线上的数字,是该条等高线经过地的海拔高度,在同一条等线上,海拔高度相同;等高线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高程差叫等高距,同一副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不变;相对高度为两地的海拔高度之差。
四.定方向: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在此基础上,还可再分出东北、东南、西南、西北的方向。
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指向标来定方向。
在判别方向时,应采用平移指向标确定。
指向标的箭头所指方向为北方,但不一定指图的下方,因此,可以通过旋转,使箭头向上,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其他方向。
五.爬山运动:等高线稀疏,坡度缓和,易于爬山;等高线稠密,坡度陡峻,越难于爬山。
六.攀岩运动与观赏瀑布:攀岩与观赏瀑布最好选择在陡崖。
七.小河、水库与大坝:小河常形成与山谷之中,山脚的口袋型洼地、小盆地,因为有较大的集水面积适宜建设水库,大坝的坝址宜选择在河流流出的洼地或小盆地的最窄处,利于施工和减少工程量。
八.修路:沿等高线修筑,可减少修路的工程量,道路平坦,利于车辆行驶。
九.气温:读出任何两点的海拔高度,计算出这两点的相对高度,进一步求出它的气温差.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十.居民区:依山傍水、靠近水源、河段上游、地势平坦开阔、向阳坡、上风向、交通便利、远离污染源以减少大气和水体污染的地方。
十一.农业区:在山地或坡度较陡的地方,以发展生态林为主;在丘陵或坡度较缓的地方,以发展经济林为主;发展粮食作物和蔬菜、花卉生产应在坡度平缓且最好有灌溉水源的地方;例一.甲、乙两山顶的图上距离是5厘米,则其实地距离是米。
初中地理知识点:等高线

初中地理知识点:等高线 1. 常见等高线地形图与地形
2. 等高线特点
(1) 同一等高线上任何一点高程都相等。 (2)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相等。等高线的水平间距的大小,表示地形的缓或陡。 (3)等高线都是连续、闭合的曲线。 (4)等高线一般都不相交、不重叠(悬崖处除外)。
3.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
4. 等高线地形图相关计算
(1) 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海拔(绝对高度):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间的气温差
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 0.6℃/100m )可以计算两地间气温 差异: T差 = 0.6H 相
(1) 根据等高线疏密,判断坡度陡缓。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 的地方表示均匀坡。 (2) 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降低,表示为山地或丘陵。 (3)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升高,表示为盆地。
1
Copyright@浚源
(4)等高线的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山脊,其最大弯曲处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脊线,也叫分水线。 (5)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示为山谷,其最大弯曲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6)相邻两个小山顶之间呈马鞍型的低地部位为鞍部。 (7)两组山脊等高线对垒,中间是一道比较狭窄而低平的河谷或谷地,表示为峡谷。
2
(3) 陡崖高度的计算
陡崖的绝对高度 a. 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 大≤H 顶<H 大+d(大表示相交等高线最大值) b. 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 小-d<H 底≤H 小(小表示相交等高线最小值)
5. 等高线的应用
(1) 水文特征的判读 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流速大,水能丰富,在陡崖处形成瀑布。 (2) 地形状况与区位选择 水库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河流峡谷出口最窄处;其次还应避开地质断裂地带,并要考虑移民、 生态环境等问题。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形,或“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 港口: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即陆域平坦、水域阔深的避风港湾 航空港: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即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易排水的地方;还要地质条件好;注 意盛行风向和保持与城市适当的距离 气象站: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点 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的地方
七年级地理上册2.3等高线地形图1

第一页,共十九页。
一、高度(gāodù)
地表(dìbiǎo)某点到另
一点的垂直距离为 相对高度
地表(dìbiǎo)某点到 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为绝对高度,即 海拔
第二页,共十九页。
0米
300 200
100
400 300 200
100
第三页,共十九页。
二、等高线
第四页,共十九页。
画观 ?察
2分.登别顶说山出顶有①两地条和路山线顶可供②选地择的,海请运拔用范所围学。知识,
为小明选择一条(yī tiáo)更省力的路线。
第十一页,共十九页。
1.请说出2等.请高说线出地E形处图小中河A(xiBǎoChé)D的E大FG致山流地(shāndì)部位。 向。
A
F
500
D
400
B
E
G
C
100
第十二页,共十九页。
No 。两山之间狭窄低凹的地方,或山脊之间低洼部分。山 脊。山 谷。谢谢指导 Image
第十九页,共十九页。
两个(liǎnɡ ɡè)山顶 之间低 地(点)
陡崖
等高线 重合
处 (chónghé) (线)
第八页,共十九页。
小河一般(yībān)会出现在什么地方? 集水线
山谷
(shāngǔ)
分水岭
山脊
(shānjǐ)
第九页,共十九页。
课堂 小结 (kètáng)来自一、高度(gāodù)
三、识别山地的不同部位
绝对高度
yá)
第六页,共十九页。
陡峭(dǒuqiào) 的山崖
判断山地不同(bù tónɡ)部位,重点看地形图的:
海拔
(hǎibá)
初一地理等高线

初一地理等高线初一地理:揭示等高线的奥秘在初一地理的学习中,等高线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了解等高线对于理解地形地貌以及进一步学习地理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等高线的概念、形态以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等高线。
等高线是地图上一种特殊的线条,它表示地形在同一高度上的所有点所构成的闭合曲线。
这些线条在地图上的分布可以呈现出地形的特征,如坡度、山脉、河流和峡谷等。
通过观察等高线的形状和分布,我们可以大致推断出地表形态的特征。
等高线的形态可以反映出地表形态的特点。
例如,密集的等高线表示地形坡度较陡,而稀疏的等高线则表示坡度较缓。
此外,等高线的闭合状况也能揭示出盆地或山峰等特殊地形。
通过观察等高线的形态,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地表形态的多样性。
等高线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地表形态是自然地理环境中的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到气候、水文、植被和动物分布等方面。
等高线的分布和形态能够反映出地表形态的差异,从而影响地理环境中的各种要素。
例如,在山区,等高线的密集分布表明地形坡度较大,这可能导致水土流失的加剧。
相反,在平原地区,等高线较为稀疏,这表明地形坡度较缓,有利于水土保持。
总之,等高线是初一地理学习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通过了解等高线的概念、形态以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形地貌的特征,进一步深化对地理环境的认识。
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应该注重观察和总结等高线的特点,这将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地理素养和解题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同学们还将接触到更多有趣的地理知识。
希望大家能够保持对地理学科的热爱和好奇心,积极探索这个神奇而美丽的世界。
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发现,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地球、保护地球,为人类的未来作出贡献。
让我们一起努力,用地理知识武装自己,为美好的未来而奋斗!初一地理教学设计初一地理教学设计:让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的有效方法一、确定文章类型本文将采用教学设计的形式,旨在向读者展示如何有效地教授初一地理课程,帮助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
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地形图 课件-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

300
200 100 等高线向海拔高的 地方凸出是山谷
4、区别山脊与山谷
2)垂线法
1)先画出山脊线或山谷线及其垂线
2)该垂线与两侧的等高线相交于几个点
3)读出这几个点的海拔,由内向外海拔 300
降低为山脊,由内向外海拔升高为山谷
200
B 100 A 200 C 200 D 100
100 山脊
4、区别山脊与山谷
AA. 甲 B. 乙 C. 丙 D. 丁
具体考向: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应用
TIPS
解题思路
山区公路修建原则: ①“之”字形盘山路 ② 沿等高线修建
易 错 点 辨 析
易错点辨析
分层设色地形图上颜色单一的地区表示海拔变化小。 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各种颜色代表高度范围,颜色越单一,说明 海拔变化小,地表平缓。
C.先上坡滑行,后下坡滑行滑行,B和C说法错误;
D.雪道坡度逐渐变陡
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陡,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缓,所以运动员从竞
具体考向: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速雪道S的山顶出发区①滑行到竞速结束区 ②,雪道坡度逐渐变缓,D说法错误。故选A。
10.(2022·山东东营·中考真题)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 图(局部),图中 X、Y 为等高线(等高距为 100 米),X 海拔 500 米,L 为河流,H 为湖泊。关于图中信息的判断, 正确的是( )
14、图示区域海拔最 高可能为( )
A. 599 米 B. 699 米 CC. 799 米 D. 899 米
TIPS
解答
读图可知,图中的等高距为 100米,图示区域最高处海拔 在700米~800米之间。故选 项C符合题意。
(四川 内江)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单位: 米)。读图完成 16~18 题。
初一地理等高线判别地势

初一地理等高线判别地势地势是指地表相对的高低程度,是地理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
初中地理课本上常常要求学生通过等高线来判别地势的高低。
那么,什么是等高线?如何利用等高线来判断地势的高低呢?一、等高线的定义与特点等高线是地图上表示地形高低变化的线条,连接相同海拔的地方。
在地图上,等高线呈现为一条闭合的曲线,并用数字标识其高度。
等高线线密度表示地势陡缓,等高线之间的距离越近,地势越陡峭;等高线之间的距离越远,地势越平缓。
二、等高线判断地势的方法利用等高线判断地势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观察等高线的线密度:当等高线线密度较大、线条接近时,说明地势陡峭;当等高线线密度较小、线条相距较远时,说明地势平缓。
2. 观察等高线的形状:等高线形状可以反映地形特点。
当等高线闭合的面积较大、形状圆润时,说明地势相对平坦;当等高线闭合的面积较小、形状复杂时,说明地势较为陡峭。
3. 观察等高线的间距:等高线之间的间距越近,地势越陡峭;等高线之间的间距越远,地势越平缓。
三、实例演示举个例子,假设我们拿到一幅地图,上面有几条等高线,我们要通过等高线来判断地势的高低。
首先,我们观察等高线的线密度。
如果等高线线密度较大,线条接近,说明地势陡峭;如果等高线线密度较小,线条相距较远,说明地势平缓。
接着,我们观察等高线的形状。
如果等高线闭合的面积较大、形状圆润,说明地势相对平坦;如果等高线闭合的面积较小、形状复杂,说明地势较为陡峭。
最后,我们观察等高线之间的间距。
等高线间距越近,地势越陡峭;等高线间距越远,地势越平缓。
总结起来,通过观察等高线的线密度、形状和间距,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地势的高低。
四、其他地势判断方法除了利用等高线,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来判断地势的高低,比如通过地势图、地形图等。
这些图表通常会用颜色或图案来表示地势的高低变化,从而更直观地了解地势的特点。
注意:在判断地势时,我们需要综合运用不同的方法,结合地图的其他信息,以及自己的实地观察和经验,才能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七年级地理等高线

2、与河流水文的结合
①根据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 例六.图中曲线为等高线,线段L为一河流,请判断河 流的流向
自南向北
②水库库址的选择: “口袋形”洼地或小盆地 (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库容大); ③大坝坝址的选择:一般选在峡谷地段,即两个 山脊相对的中间部位(水平距离窄,垂直落差 大)。
3、农业土地利用: ①平原、谷地、三角洲等地一般布局种植业, 再根据气候特点具体安排作物; ②丘陵若坡缓可开辟为梯田(梯田一般沿等 高线修筑),若坡陡则应布局林业;(25度
CB
(六)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步骤: A.在等高线地形图上, 根据题意要求,过两点 作一直线 B.找出直线与等高线 相交的点 C.在等高线地形图下方 平行图中直线,建一坐标 系,横坐标与图中直线等 长,根据等高距确定纵坐 标,并标出坐标值
(六)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D.过纵坐标各海拔高度上 的点分别作平行于横坐标 的平行线
6.几条特殊的等高线 • 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 • 200米线区分平原和低丘; • 500米区分丘陵和山地或高原.
(四) 地形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
地形
山顶或山峰
示意图 等高线图
洼地或盆地
山脊 山谷
山脊线又 叫分水线 山谷线又 叫集水线
地形
鞍部
示意图等高线图
鞍部是山谷线的最 高处和山脊线的最 低处
陡崖或 峭壁
例一.a.b.c表示一组等高线
若a>b>c,则该等高线所表示的地形 是 ; 山谷
若a<b<c,则该等高线所表示的地形 是 . 山脊
例二.读下面等高线示意图,完成:
1、图中a、b、c、d四点中,位于山脊的是 C A. a点 B. b点 C. c点 D. d点 2、图中MN、XY的交点,在剖面图上对应的点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D
七年级地理上册2.3等高线地形图

第十三页,共十七页。
达标 检测 (dá biāo)
1、C 2、A 3、B
4、(1)山脊 山谷(shāngǔ) 鞍部 山顶 (2)A (3)400 500
等级(děngjí):对9-10个——A等 对6-8个——B等 对1-5个——C等
等高线向低处凸 出(tū chū)是山脊
第五页,共十七页。
等高线向高处
凸出是山谷
下面两幅图中,哪幅表示(biǎoshì)的是山脊?
图A
山谷
((shānjǐ)
第六页,共十七页。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pàn dú)
陡 崖
两个(liǎnɡ ɡè)山峰之 间是鞍部
几条等高线重合在一起是陡崖(dǒu
路较陡? 请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第九页,共十七页。
第十页,共十七页。
知识拓展:
五种(wǔ zhǒnɡ)地形类型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形 态
第十一页,共十七页。
三、分层设色(shèsè)地形图
读右图,说一 说分层设色(shèsè) 地形图是如何制 作出来的?它的 着色有什么规律?
第十二页,共十七页。
分享 收获 (fēn xiǎnɡ)
第十四页,共十七页。
课后提升(tíshēng)
用同等厚度不同颜色的塑料泡沫制作一个 山地模型,要求(yāoqiú)做出山顶、山脊、山谷、 鞍部和陡崖等地形部位,再根据模型画出等 高线地形图,并填写各地形部位的名称。
第十五页,共十七页。
眼睛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窗口 , (chuāngkǒu)
但我们更需要
yá)
第七页,共十七页。
坡度的陡缓与等高线疏密(shū mì)程度的关系:
初一地理:等高线

世界主要山脉及地形区的的分布
E
D
C
3
A
4
B 2
1
两大山脉带:一是___沿岸山脉带。太平洋东岸是___山系,主要 是由A__、B__山脉组成,西岸是由一系列岛屿山体构成。二是 横贯____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由C__D__E__等山 脉组成。
1 五种海底地形为___________其中大陆架 深 洋盆最_____. 最浅 最富饶 ______ ,海沟最___, 宽广
300
300 400
等 高 线 地 形 图
400米
300米
等高线绘制
切口
等高距
200米 100米
100 200
300
300 400
等 高 线 分 层 设 高程﹝米﹞ 色 400 地 300 形 200 图
100
等 高 线 稀 疏
坡 度 平 缓 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陡缓有什么关系?
等 高 线 密 集 坡 度 陡 峻
( 3) A 到 D 点的地形属 于( B ) A、山峰; B、山脊; C、山谷; D、鞍部;
(4)如果要爬上山顶D,从路线CD或 路线BD中选择一条坡度比较小的路线, BD ,理由是BD 处等高线稀疏 应选择______ _____ 。
,为缓坡
B b
E
A
a
D
C
地形部位名 称排列与图序 相符的 是 A.①山峰 ②山谷③山脊 ④盆地 B.①山峰 ②山脊 ③鞍 部 ④山谷 C.①盆地 ②山脊 ③鞍 部 ④山峰 D.①盆地 ②山脊 ③山 谷 ④山峰
在九九重阳节,小明和他的爷爷 去登山旅游。爷孙俩关于登山路线产 生分歧,请你帮他们分析一下,哪一 条线路上山最省力?为什么?
初一地理等高线知识点秘诀

初一地理等高线知识点秘诀
初一地理等高线知识点秘诀如下:
1. 同一等高线上,海拔高度相同。
2. 不同等高线上,海拔高度不同。
3. 等高线密集,地形陡峭;等高线稀疏,地形平缓。
4. 等高线从山顶或鞍部断开,表示地形是山脊或鞍部。
5. 等高线从山谷或洼地断开,表示地形是山谷或洼地。
6. 等高线呈闭合曲线,四周低,中间高,表示地形是山顶;四周高,中间低,表示地形是盆地。
7. 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表示该地形是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表示该地形是山谷。
8. 山脊线也叫分水线,山脊线两侧往往是河流的分水岭。
9. 山谷线也叫集水线,山谷线两侧往往是河流的集水线(汇合成为河流的主干道)。
10. 等高线的数值和相对高度有关:等高线的数值大(如500米),其相对高度就大(如400米);等高线的数值小(如100米),其相对高度就小(如50米)。
以上就是初一地理等高线知识点秘诀,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几条特殊的等高线 几条特殊的等高线 • 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 米线表示海平面, 米线表示海平面 也是海岸线; • 200米线区分平原和低丘; 米线区分平原和低丘; 米线区分平原和低丘 • 500米区分丘陵和山地或高原 米区分丘陵和山地或高原. 米区分丘陵和山地或高原
(四) 地形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 四 地形 山顶或山峰 示意图 等高线图
3、农业土地利用: 、农业土地利用: 平原、谷地、三角洲等地一般布局种植业, ①平原、谷地、三角洲等地一般布局种植业, 再根据气候特点具体安排作物; 再根据气候特点具体安排作物; 丘陵若坡缓可开辟为梯田( ②丘陵若坡缓可开辟为梯田(梯田一般沿等 高线修筑) ;(25度 高线修筑),若坡陡则应布局林业;( 度
二.等高线知识 等高线知识
(一)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一 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海拔(绝对高度 海拔 绝对高度) 绝对高度 相对高度
(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 三 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 1.同线等高 同线等高 2. 等高距全图一致 3.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合, 等高线一般不相交, 等高线一般不相交 不重合, 等高线重叠处, 等高线重叠处,表示陡崖 4.示坡线 降坡线 表示降坡方向 示坡线(降坡线 示坡线 降坡线)表示降坡方向 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 短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 短线 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 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 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 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 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 密集表示坡度越 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 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度越缓 稀疏表示坡度越 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度越缓
(六)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六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D.过纵坐标各海拔高度上 过纵坐标各海拔高度上 的点分别作平行于横坐标 的平行线 E.过等高线地形图各相 过等高线地形图各相 交点分别作垂线,并根据 交点分别作垂线 并根据 其各自的海拔高度确定 各点在坐标系中的对应 位置 F.用平滑的曲线将坐标 用平滑的曲线将坐标 系中的各点连接起来
储备知识: 储备知识:
五种基本地形 平原、高原、盆地、 平原、高原、盆地、
丘陵、 丘陵、山地 地形
地形部位
山谷(宽谷、峡谷 )、 山谷(宽谷、峡谷V)、 山脊、山顶、鞍部、 山脊、山顶、鞍部、 陡崖、 陡崖、洼地
C.在较为开阔平缓的山坡上,P为洼地 C.在较为开阔平缓的山坡上,P为洼地 在较为开阔平缓的山坡上,P D.在较为开阔平缓的山坡上,Q为山峰 D.在较为开阔平缓的山坡上,Q为山峰 在较为开阔平缓的山坡上,Q
(四)等高线地形图上有关问题的计算 四 等高线地形图上有关问题的计算 1. 计算两地相对高度 . 例四、读图, 例四、读图,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 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回答: 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回答: 点对P点的相对高度 (1)Q点对 点的相对高度(H) 点对 点的相对高度( ) 最大可以达到( 最大可以达到(米) A.40<H<41 B.49<H <50 C.50<H<60 D.60<H<61 (2)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A.东北 B.西北 东北 西北 C.东南 D.西南 东南 西南 (3)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 (3)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 的是 A.东北地区 B.东南地区 A.东北地区 B.东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
CBC
2. 估算陡崖相对高度 例二. 等高距为50米的等高线地形图 米的等高线地形图,有 条等高 例二 等高距为 米的等高线地形图 有5条等高 线通过陡崖,其顶部高度可能是 线通过陡崖 其顶部高度可能是 B 其相对高度可能是 AB A.200米 B.275米 C.180米 D.300米 米 米 米 米
例三、下图为等高线图,已知 > > 例三、下图为等高线图,已知a>0,b>0,则 a a+b P a Q 解题思路: 解题思路:表示高 度不在正常范围的 特点: 特点:大于大的或 小于小的。 小于小的。 A
a+ b
A.海拔高度:P> ,Q<a A.海拔高度:P> a+b,Q< 海拔高度 ,Q< B.海拔高度:P< ,Q>a B.海拔高度:P< a+b,Q> 海拔高度 ,Q>
一般公式:( ) <(n+1)h 一般公式:(n-1)h≤H<( :( <( )
(五)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应用 五 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应用 1.判断气候特征 1.判断气候特征 ①海拔高的地区要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 海拔高的地区要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 /1000米 (-6℃/1000米) 盆地不易散热; ②盆地不易散热; 坡向(向阳坡与背阳坡光照差异; ③坡向(向阳坡与背阳坡光照差异;迎 风坡与背风坡降水差异)。 风坡与背风坡降水差异)。
洼地或盆地 山脊 山谷
山脊线又 叫分水线 山谷线又 叫集水线
地形 鞍部
示意图等高线图
鞍部是山谷线的最 高处和山脊线的最 低处
陡崖或 峭壁
例一.a.b.c表示一组等高线 表示一组等高线 例一
若a>b>c,则该等高线所表示的地形 > > , 是 ; 山谷 若a<b<c,则该等高线所表示的地形 < < , . 是 山脊
2、与河流水文的结合
①根据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 根据山谷的分布, 例六.图中曲线为等高线 线段 为一河流,请判断河 例六 图中曲线为等高线,线段 为一河流 请判断河 图中曲线为等高线 线段L为一河流 流的流向
自南向北
②水库库址的选择: “口袋形”洼地或小盆地 水库库址的选择: 口袋形” 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库容大); (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库容大); ③大坝坝址的选择:一般选在峡谷地段,即两个 大坝坝址的选择:一般选在峡谷地段, 山脊相对的中间部位(水平距离窄, 山脊相对的中间部位(水平距离窄,垂直落差 大)。
例二.读下面等高线示意图,完成: 例二.读下面等高线示意图,完成:
1、图中a、b、c、d四点中,位于山脊的是 C 图中a 四点中, a点 b点 c点 d点 A. a点 B. b点 C. c点 D. d点 图中MN XY的交点 MN、 的交点, 2、图中MN、XY的交点,在剖面图上对应的点是 A.①③ B.②④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A.①③ C.①④ D.②③ D
CB
(六)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六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步骤: 步骤 A.在等高线地形图上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 根据题意要求,过两点 根据题意要求 过两点 作一直线 B.找出直线与等高线 找出直线与等高线 相交的点 C.在等高线地形图下方 在等高线地形图下方 平行图中直线,建一坐标 平行图中直线 建一坐标 系,横坐标与图中直线等 横坐标与图中直线等 长,根据等高距确定纵坐 根据等高距确定纵坐 标,并标出坐标值 并标出坐标值
为界) 为界)
③山地一般为林业; 山地一般为林业; 高原应确定具体位置再布局, ④高原应确定具体位置再布局,我国以畜牧 业为主。 业为主。
读华北基地地形图,判断 判断: 例:读华北基地地形图 判断 1.①②③④四条坡面线的坡度 ①②③④四条坡面线的坡度 ①②③④ 比较 A.①<③ B.①<② ① ③ ① ② C.①>② D.③=④ ① ② ③ ④ 2.实际调查发现乙坡植物生长 实际调查发现乙坡植物生长 好于甲坡, 好于甲坡,其原因为乙坡的 A.日照较强,辐射收入多 日照较强, 日照较强 B.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较 蒸发较少, 蒸发较少 好 C.气温较高,且日变化大 气温较高, 气温较高 D.降水较多,水源充足 降水较多, 降水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