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讲课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明理学: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讲到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此,儒家在古代基本上处于独尊的地位,今天我们这一节课讲宋明理学,那么,在汉和宋之间,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发展趋势是怎样的呢?在讲这节课之前呢我先来给大家大致的梳理下:进入东汉,儒家往谶纬之学发展,····与此同时,中国道家产生,佛教也传入我国,儒学独尊的地位受到冲击,进入魏晋南北朝,由于社会动荡,朝代更迭频繁,人们感叹命运无常,哀叹“人生若尘露”,玄学大为发展,玄学是什么?魏晋时期人们学习的三部主要典籍是《老子》《庄子》《周易》,而且这一时期的主要思想资源也来于这三本书,由于这三本书“总谓三玄”,所以称之为玄学。不仅玄学发展,此时的儒佛两家也发展,他们互相吸收融合以适应时代需求,同学们可以看下书本上的导言和第一个历史纵横,可以看到梁武帝三次舍身同泰寺,可以看到北方的少数名族也重视儒学,好的,看完后我们接着来梳理,进入隋唐,由于国家统一,再加上国家开明,隋代实行三教合一的政策,唐朝则三教并行的文化政策,这就是汉到宋之间我国思想文化发展的一个大的趋势。

下面我们来学习本课的第一个内容:三教合一

我们刚刚讲到,隋实行三教合一,唐代实行三教并行的政策,是什么意思呢?隋朝的三教合一就是以儒为主,吸收佛道,唐代的三教并行就是尊道、礼佛、崇儒,隋唐两代都是开明的国家,尤其是唐代,毕竟他综合国力强嘛,有实力很自信,那唐代是怎么推行三教并行的呢?李唐王室奉老子李耳为先祖,唐高宗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至于佛教在隋唐更是扶摇直上,隋文帝自幼长在尼寺,笃信佛教,佛教在唐代一开始受压抑,但是武则天改唐为周后,为了寻求理论上的合法性,便不得不求助于佛教,至此佛教也开始兴盛,据说举世闻名的卢舍那大佛就是依照她的样子修建的,大家可以看下,这尊佛像位于洛阳的龙门石窟,高度达到了17.14米,在魏晋南北朝有些衰微的儒家在唐代开始振兴,高祖“颇好儒臣”。也就是高祖很喜欢学儒的大臣,太宗也“锐意经术”,这样,儒家也开始复兴。但是唐代实行三教并行的政策,毕竟会挤压儒学的正统地位,唐代的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到了宋代,儒学士大夫们继承了韩愈的遗志也继续复兴儒学,打击佛道,那宋代士大夫是怎么复兴发展儒学的呢?下面我们来学习下一个内容:程朱理学。

冯友兰先生称“理学”为新儒学,说明它实质上还是儒学,但是它又新在哪里呢?哪位同学可以回答我一下····,对,你说的对,请同学们看下课本,理学它融合了佛道的思想,并且以理为核心,这便是它新的地方,同学们,我们又看到,理学又称之为“程朱理学”,课本上讲到由于程颢程颐朱熹三人在理学上的成就最为突出,所以有这个称呼,那么,这三人有哪些思想主张推动了理学的发展呢,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下他们的思想。首先看下二程,程颢程颐被称为二程,我们来简单的看下他们的介绍。

好的,看完后请同学们看下PPT上的两则材料,结合课本,看完后请一位同学来归纳下二程的主要思想有哪些,····对,我们可以看下,他们认为万事万物皆出于理,一物须有一理,说明他们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没有理就没有万物,我们再看下,万事万物皆出于理,说明理产生了万物,这也就说明理在万物之前就已经存在,我们也就可以归纳出二程的一个核心思想: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理在物先,同学们,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思想是属于什么思想?唯心还是唯物?我们再看第二则材料,他们认为人伦就是天理,父子君臣的关系是天下的定理,这说明了什么?···对,我们结合材料,可以分析出二程的第二个思想:将天理与人伦道德联系起来,那么在这里我想问下,有哪位同学可以解释下为什么要将天理与人伦道德联系起来···通过这节课刚开始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每个朝代,哪个思想占主流,君主的喜好是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那君主为什么喜欢你这一派的思想,那就看你的思想是否符合我的统治,比如汉初的黄老道家,东汉的谶纬之学,武则天时的佛学,这是二程的一部分思想,接下来我们来看下朱熹的思想,我们来简单地看下朱熹的介绍···朱熹继承

了二程的思想,并有所发展,那么他有哪些观点呢,请同学们看下PPT上的两则材料,结合课本,然后告诉我朱熹有哪些思想?··这位同学说的很对,我们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朱熹将天理与三纲五常联系起来,创造了一种政治哲学,因而我们可以归纳出他的第一个思想就是:天理就是三纲五常,是人性的最高境界,而我们从第二个材料可以看出,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在这里跟大家插一句,其实这句话后来被误读了,人们常借此批判理学泯灭人性,可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呢?····

好的,我们通过刚刚的学习了解了二程和朱熹思想的大致内容,他们都认为理是万物的本源,那么我们该如何去探求理呢?二程提出了一个理论:格物致知,这个理论被朱熹所继承和发展。在二程那里,他们认为“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也就是说格就是深刻探究、穷尽,物是万物的本源,它上面有理,也就是说我们要深刻探究万物,它里面有理,致是求得的意思,知便是知识是存在于万物的理,那么关于格物致知该怎么做呢?我们要“须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由贯通处”,而且二程还强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用敬”,什么意思?也就是我们在求理的过程中要有一颗诚心,要知道这不是闹着玩的,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所以我们在二程的思想这里加上一个:认识论,格物致知。

刚刚说到朱熹继承并发展了二程的格物致知理论,那他有哪些发展呢?首先他认为“物”就是天理人伦,圣言世故,其次我们格物致知的目的是: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简单的说就是我们要一步一步的掌握天理,进而认识人伦世故,明白理的存在是很重要很美好的。理有多重要呢?朱熹成说过一句话“常窃以为亘古亘今,只是一理,顺之者成,逆之者败”,你们看,理关乎成败兴亡,历史上那些胜利的英雄豪杰都是顺应了理,这有多重要,所以我们在朱熹的思想这里再加一个:格物致知的目的:明道德之善。其实呢,格物致知最早出自《大学》,但是大学里并没有解释,因而其含义也就被后代的儒者不断地变通释义,至于其真正的原始的意思,已成为儒家的千古思想之谜。

我们刚刚讲了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那么理学对我国社会的发展有哪些影响呢?此外,理学除了程朱这一派?还有其他的派别吗?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请同学们预习课本,我们下节课再讲。

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