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长江三角洲地区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教学设计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新城实验学校张敏课标要求1.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P15)。
2.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地区的地理位置(P16)。
3.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P16)。
(1.2.3为第一课时)4.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P16)。
5.以某区域为例,说明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P17)。
(4.5为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有关资料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水乡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2.运用地图简要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及优越性,结合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简要分析“鱼米之乡”的形成条件。
3.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举例说出长江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4.树立和谐发展的人地观念,培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
2.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举例说出长江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迁移到其它区域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策略充分运用地图和其它资料,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点评、指导小结,达到学会分析、比较、归纳的学习目的,形成区域地理的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纸币等教具、思维导图、多媒体课件和微课、发卡纸划分学习小组、安排计分人员。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研学旅行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家长的认可。
我们在寓教于乐的研学旅行中可以拓展视野,丰富知识,提升素养,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
同学们喜欢旅行吗?(喜欢)无目标的努力,犹如在黑暗中远征,选定目的地就出发吧!学生——齐读学习目标,进入新课学习: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新课教学】一、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播放微课——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水乡文化特色与旅游。
随身携带的美景——三潭印月;闻名遐迩的丝绸之乡;奶味十足的大白兔奶糖;桂香扑鼻的咸水鸭。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介绍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系、农业、工业、城市和交通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基本情况,掌握其地理特征,培养区域认知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地理概念和地理现象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针对长江三角洲这一特定的地理区域,学生可能对其地理特征和经济发展等方面了解不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系、农业、工业、城市和交通等方面的内容,掌握长江三角洲的地理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案例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培养地理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增强学生的国家荣誉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系、农业、工业、城市和交通等方面的内容。
2.难点:长江三角洲的地理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五. 教学方法1.地图观察法:通过观察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图,让学生了解其地理位置、地形、水系等特征。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和产业,让学生分析其发展特点和优势。
3.讨论法:学生就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4.归纳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具体实例中归纳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特征。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图、图片、案例资料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针对教学内容的问题和讨论题目。
3.准备好教学课件和板书设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然后提出问题:“你们认为我国哪个地区是鱼米之乡?”学生回答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长江三角洲地区。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泛舟河湖,欣赏秀美的水乡景色
漫步园林、古镇,体会杏花烟雨的静谧和古朴
走进现代化的都市,感受这古老的土地如今的繁华
一、江海交汇之地
江苏省 上 海 市
浙江省
范围
长江三角洲包括 哪几个省级行政区? 上海市 江苏省南部 浙江省北部
鱼米之乡
优越的自然环境
地形——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地势平坦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观察左图,找出上 海、南京、杭州、 苏州、扬州等城市。
“魔都”——上海
上 海 长江三角洲
长江流域 全 国
长江三角洲地区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经济的发展
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 之间,就像是生活在 同一座城市一样
借助发达的高速 铁路和高速公路
上海与杭州“同城效应”示意
以长江三角洲和成都平原为例,认识河流对 区域发展的影响。
1.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以长江三 角洲地区为例,补充并归纳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
提供工业用水
利
发展旅游业
提供建设用地
提பைடு நூலகம்水产品
弊
丰水期引 发洪涝灾害
水污染影响周边 居民的生产生活
17分钟
妈在苏州工作。张予 墨的爸爸、妈妈每天
昆山-苏州
13分钟 晚上都要回到昆山的
高速公路
昆山-上海 昆山-苏州
约1小时 家。左表列出了昆山
约1小时
到上海、苏州的不同 交通方式所需要的时
间。
认识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1.与传统的生活方式相比,张予墨一家人的生活 方式有什么不同?这样的生活方式有哪些利弊呢?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鱼米之乡 ---长江三角洲地区
地理信息的能力及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掌握用思维导图理清知识结构的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理解地理要素对区域发展的作用,逐
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关注区域风貌与文化特色,加深对区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成为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
大连开发区红星海学校刘健
课题
第七章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第一课时
(教材第一、第三框题)
课
时
1
课
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
2、掌握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3、理解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4、说明水乡风貌和水乡文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提升合作交流能力和探究能力。
重点
评价区域的地理位置;
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方式
探究式、启发式、思维导图归纳
教具
教科书、
学案、
课件
难点
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
流程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导入
新授
活动一
练习
活动二
视频图片欣赏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范围和位置,评价长三角的地理位置。
长三角的自然地理特征
填字游戏
河流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教学方式探究式启发式思维导图归纳教具教科书学案课件难点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学内容教师调控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导入出示中国地形图和中国政区图闪烁长江新授活动一练习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范围和位置评价长三角的地理位置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八下知识点总结:7.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知识点描述
知识点内容
江海交汇之地
位置与范围
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
地理位置优势
处于江海交汇之地,可以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主要港口。地理位置优越。
区域自然特征
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是我国重要的稻米和淡水鱼产区。
长江对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的作用
①提供了生活及工农业生产水源;②提供了便利的水运,利于对外联系;③形成冲积三角洲,土壤肥沃,利于农业发展;④提供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城市分布
①分布特征: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其他文化:丝绸文化、戏曲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
旅游业发达
①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②便捷的交通;③完善的服务设施
②主要城市: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也是我国最大的城市。
区域联系带来的影响
借助发达的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如在上海工作的江苏人过上了“白天做上海人,晚上做江苏人”的日子。
水乡文化特色与旅游
旅游资源丰富
园林艺术:苏州古典园林、杭州西湖
水乡风貌:周庄、同里、乌镇、西塘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教学设计2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一课,主要介绍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系、农业、工业、城市和交通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地理概念和地理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针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这一特定区域,学生可能存在地域差异,对当地的特点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系、农业、工业、城市和交通等方面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特点,提高学生读图析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地理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系、农业、工业、城市和交通等方面的内容。
2.难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形成原因及其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地图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实例,进行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当地的特点。
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地图、图片、案例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准备好课件,以便进行课堂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地图,引导学生关注长江三角洲地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图、图片等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当地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基本情况。
【配套K12】八年级地理新人教版下册《长江三角洲地区》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新人教版下册《长江三角洲地区》知识点知识点一.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成因:长江三角洲是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
发展农业的条件:地势低平,气候湿润,土地肥沃,河网纵横。
位置: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
交通:拥有长江黄金水道和众多的铁路、公路干线,以及现代化的港口群、航空港,形成密集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地位: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
上海港:上海港位于长江三角洲区域前沿,地处长江东西运输通道与中国沿海南北运输通道的交汇处,是中国沿海主要的枢纽港口。
目前上海港的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各港口位。
二.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上海: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是中国高水平的工业基地、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是享誉世界的国际化大都市。
同时,上海也是中国举足轻重的教育、科研和文化产业基地。
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对整个长江三角洲区域,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
浦东新区:国际区域性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三.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两翼区域北翼:①南京:长江三角洲区域北翼的中心城市,江苏省省会。
有“六朝古都”的美誉,现为中国东部地区主要的电子、汽车、化学工业基地,也是江苏省最大的交通枢纽和教育科研基地。
南京港是中国内河航运大港。
②苏州:东临上海,西拥太湖,是江苏省东南门户,是长江三角洲区域重要的经济、文化和旅游中心。
苏州高新区是中国著名的外向型高科技产业基地。
③昆山:位于江苏省南部,是“百戏之祖”昆曲的发源地。
周庄被誉为“中国水乡”。
综合实力跃居全国百强县之首,成为长江三角洲区域北翼新兴的工商业城市。
区域南翼:①杭州:长江三角洲区域南翼的中心城市,浙江省省会。
加工制造业发达,以机械、电子、纺织、食品为支柱产业。
杭州丝绸织造业历史悠久,号称“中国丝都”。
杭州是著名的旅游观光城市,西湖以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享誉中外。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三、水乡文化特色与旅游
杭州西湖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是中 国主要的观赏性淡水湖泊,也是中国 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西湖三面 环山按面积大小分别为外西湖、西里 湖、北里湖、小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 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个人 工小岛鼎立于外西湖湖心,夕照山的 雷峰塔与宝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映, 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岛、三 堤、五湖”的基本格局。2011年6月 24日,杭州西湖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利:提供农业发展提供灌溉水源 弊:夏季易造成洪涝灾害,影响人们生产生活
都江堰工程的主要作用是引水灌溉和防洪, 另外也兼具水运和城市供水的功能。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地区有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人 口稠密的富庶繁华之地,城镇兴盛。这里有著名的古都——南京、杭州, 还有苏州、扬州等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
三、水乡文化特色与旅游
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 茶书、茶具、茶谱、茶诗、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等。茶文化起源地为 中国。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 汉族对茶的配制是多种多样的:苏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盐茶、蜀山的侠君茶、 台湾的冻顶茶、杭州的龙井茶、福建的乌龙茶。
巩固提高
读“长江三角洲地区分布图”, 回答问题
(1)填出图中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A___黄___海,B___东___海, C__京__杭__运河,D__长__江__ (河流)。
(2)该地区的以__亚__热__带__季__风__气候为主, 气候特点夏__季__高__温__多__雨__,__冬__季__温__和__湿_。润
一、江海交汇之地 读图7.13说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和范围,评价其位置的优越性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的第二节内容,主要介绍了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等特点。
本节内容通过生动的图文并茂的教材,旨在让学生了解长江三角洲地区独特的地理特征,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在进入八年级下册的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对地理学科有了初步的了解,对我国的基本地理概念和地理特征有一定的认识。
然而,对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具体特点和优势,学生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掌握本节内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等特点。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等特点。
2.教学难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形成原因、发展优势及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直观地展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内容。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等特点。
3.课堂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形成原因、发展优势及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4.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地理特点和优势。
5.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前景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鱼米之乡” ─长江 三角洲 地区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鱼米之乡” ─长江 三角洲 地区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鱼米之乡” ─长江 三角洲 地区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鱼米之乡” ─长江 三角洲 地区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鱼米之乡” ─长江 三角洲 地区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鱼米之乡” ─长江 三角洲 地区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鱼米之乡” ─长江 三角洲 地区
这种生活方式依据的条件是区域经济的发 展,交通方式的日益快速、便利和多样, 人们生活选择日趋多样化。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鱼米之乡” ─长江 三角洲 地区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鱼米之乡” ─长江 三角洲 地区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鱼米之乡” ─长江 三角洲 地区
你能简单介绍一下长江中下游地区地理位 置的优势吗?
活动
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 业的发展。
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 利于其对外联系。
…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生活用水、工业用水、 水产品等。
岷江对于成都平原的影响
活动
(1)岷江的利:为成都平原提供灌溉水源; 岷江的弊:水量不稳定,容易形成旱涝灾 害。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鱼米之乡” ─长江 三角洲 地区
除此之外,长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戏曲文 化、茶文化、丝绸文化和饮食文化等,满 足了不同人群的旅游需求。丰富的人文旅 游资源,再加上便捷的交通和较为完善的 服务设施,使得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我国 旅游业发达的地区之一。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鱼米之乡” ─长江 三角洲 地区
(2)都江堰有效控制了岷江进入成都平原 的灌溉水量,为成都平原农业发展提供了 便利且稳定的灌溉水源,同时也使成都平 原免受旱涝灾害。
7.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 课件(共41张PPT)八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
我国,
国 重 要 的 稻 谷 产 区 。
人 的 粮 食 就 有 着 落 了 。 长 江 三 角 洲 地 形 以 平 原 为 主
意 思 是 说 , 苏 州 、 湖 州 一 带 如 果 能 得 到 好 丰 收 , 那
“ 苏 湖 熟 , 天 下 足 ” 这 是 宋 朝 时 期 非 常 有 名 的 俗
“鱼米之乡”
01 长 江 三 角 洲 地 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
自学导航:阅读课本50页长江三角洲地形图,说出长江三角洲的位置、范围。
包括 上海 市; 江苏 省南部; 浙江 省北部。
江 苏
上海 浙 江
01 长 江 三 角 洲 地 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
探究学习:根据地图分析讨论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海 洋
内
内河运输
03 长 江 三 角 洲 地 区
最大的城市群
历史文化名城——南京
03 长 江 三 角 洲 地 区
最大的城市群
现代化大都市——上海
03 长 江 三 角 洲 地 区
最大的城市群
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区群的核心城 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最重要 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 都有辐射带动的作用。
常技务国
住创院家
6340.5 2489.43
河流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小组合探究学习: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以长江地区为例,补充 并归纳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河流沿岸地形平坦
有利于渔业的发展
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02 长 江 三 角 洲 地 区
河流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小组合探究学习:成都平原位于长江的上游地区。结合视频和图文材料,认识岷 江对成都平原的影响。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长江三角洲》教学方案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认识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结合有关资料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2.认识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的影响;3.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认识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课堂引入】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因此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人口稠密的富庶繁华之地。
《红楼梦》里有两句话,“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指的就是这个地区。
时至今日,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发展又如何呢?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和文化特色。
【新知讲解】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1.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地位教师讲述: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多媒体展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分布图”。
教师:请同学们读图,找出该地区的历史文化名城、重要功能城市及核心城市上海。
学生:历史文化名城有南京、杭州、苏州、扬州;重要功能城市:绍兴、慈溪、舟山、宁波、无锡、常州等。
教师: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人口稠密的富庶繁华之地,城镇兴盛,城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2.上海的职能及作用教师: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谁?起什么样的作用?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共同得出答案:回答:核心城市是上海市。
上海市人口约24180万(),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城市。
上海市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随着浦东新区的开发和开放,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3.长江三角洲的交通提问:长江三角洲的交通有什么特点?师生共同总结:交通运输发达,已形成铁路、高速公路、海运、内河航运、航空的综合运输体系。
人教版八下地理第七章第2节《长江三角洲地区》基础知识讲解
人教版八下地理第七章第2节《长江三角洲地区》基础知识讲解第七章南方地区第2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要点1:江海交汇之地1.位置和范围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是我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
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区。
【注】:根据国务院2019年12月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
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河网密布,湖泊星罗,农耕条件优越;农业历史悠久,生产水平高;是我国重要的稻米和淡水鱼产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主要农作物水稻、棉花、油菜、甘蔗、茶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至三熟。
3.地理位置的优越性(1)对内联系方便: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
这里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
(2)对外联系方便:长江三角洲地区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如果把长江比作“箭”,把东部沿海地区比作“弓”,那么长江三角洲就位于箭头的位置。
4.长江对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影响(1)有利影响:①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②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
③提供水产品,有利于丰富人们的饮食。
④提供充足的工业和生活用水。
⑤长江沿岸地势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
⑥调节气候,改善环境。
(2)不利影响:长江在丰水期容易泛滥成灾,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生产、居民生活和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和破坏。
方法总结1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要点2: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人口稠密的富庶繁华之地,城镇兴盛。
1.主要城市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著名的古都——南京、杭州,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扬州等。
位于南京的中华门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城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7.2.1《“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教案与反思
人教版地理八下第七章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出自白居易的《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第1课时教案播放图片:上海东方明珠塔、杭州西湖、苏州园林、钱塘江大潮等特色景观,提出问题:你认识这些美景吗?它们都是位于我国哪个地区?你认识繁体字苏吗?你能分解它的结构吗?引入:“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的学习4.说河流出示长江三角洲的河湖分布图,引导学生在图中找出长江、钱塘江、京杭运河、太湖、东海和黄海等;并总结该地的河湖特点。
材料拓展:了解京杭运河——长江三角洲地区水网稠密,自古水运发达。
京杭运河是一条重要的水路,历史上不仅沟通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与北方地区的经济联系,而且促进了扬州、苏州、杭州等沿岸城市的发展。
现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京杭运段运输依然繁忙。
5.出示图片:稻米种植、长江三角洲的渔业养殖等图片,引导学生理解该地区的农业发展——鱼米之乡总结:给学生建立自然环境影响物产的意识。
2.图示分解——动画展示3.归纳总结:(师生共同总结)长江优越的地理位置体现在……(1)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
(2)依托长江发达的水运,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
(3)我国南北沿海航运的中枢,可通过远洋航线联系世界各地的主要港口。
(4)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2)拓展:出示都江堰的图片,引导学生说一说都江堰在治理成都平原水患过程中的作用。
5.对比分析:合作探究:长江上游和下游地区,河流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差异?【素材积累】1、冬天是纯洁的。
冬天一来,世界变得雪白一片,白得毫无瑕疵,白雪松软软地铺摘大地上,好似为大地铺上了一层银色的地毯。
松树上压着厚厚的白雪,宛如慈爱的妈妈温柔地抱着自己的孩子。
白雪下的松枝还露出一点绿色,为这白茫茫的世界增添了一点不一样的色彩。
2、张家界的山真美啊!影影绰绰的群山像是一个睡意未醒的仙女,披着蝉翼般的薄纱,脉脉含情,凝眸不语,摘一座碧如翡翠的山上,还点缀着几朵淡紫、金黄、艳红、清兰的小花儿,把这山装扮得婀娜多姿。
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 7-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
7.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课程标准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长三角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自然条件对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
2.结合实例描述不同区域的差异,说明区域联系和协同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命题角度 1.结合地图和长江有关知识考查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2.结合经济发展考查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及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3.结合图片等考查该区的旅游资源知识点01 江海交汇之地1.范围:A.上海市、B 江苏省南部 C.浙江省北部。
2.位置: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3.地形地势: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河网稠密,是我国重要的稻米、淡水鱼产区,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4.气候:湿润的 亚热带季风气候。
【微点拨一】长江沿江地带借助长江联系中西部地区,借助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等铁路线联系京津唐和珠三角地区,对全国经济起到辐射带动作用。
【微点拨一】鱼米之乡: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
【即学即练1】(2022·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3月以来,上海遭遇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袭击。
持续大量的新增病例,给上海的城市运行带来前所有的挑战。
读我因“弓箭型”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知识精讲目标导航1.图中上海所在的位置是()A.甲B.乙C.丙D.丁2.上海是中国最大的港口城市,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①濒临黄海和东海①位于长江入海口,通过长江联系广大内陆地区①通过京广线联系南方和北方地区①可以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答案】1.D2.B【解析】1.读图可知,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前缘,即箭头丁处,D正确;“弓”是指东部沿海地区,连接甲京津唐工业基地、长三角和乙珠江三角洲三大工业基地,排除AB;丙为长江,排除C;故选D。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7章 第2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易错警示】 河流的作用不是只有航运,它还有灌溉、发电、养殖、旅游等功能。 【拓展视野】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化。作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之一,饮茶在古代中国是非常普遍的。中国的茶文化与欧美或日本的茶文 化的差别很大。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 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在历史上吹响了中 华茶文化的号角。从此茶的精神渗透了宫廷和社会,深入中国的诗词、绘 画、书法、宗教、医学。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种植、生 产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丰富的有关茶的精神文化,这就是中国特有的茶 文化,属于文化学范畴。
4.下列能反映该地区特色景观的是( A )
(东营中考)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许多人不在居住城市工 作,每天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这种现象被 称为“同城效应”。读图,回答5、6题。
5.左图所示区域最大的核心城市是( B )
A.杭州
B.上海
C.苏州
D.南京
6.右图这种生活方式主要依赖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C )
进一步增强
B.依托发达的高速公路和铁路,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
座城市一样
C.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D.水乡风貌别具特色,周庄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
(枣庄中考)2018年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172个
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企业带着各具特色的优质产品和服
苏州园林,又称苏州古典园林。是指苏州城内,以园林为主的传统汉族建 筑,可谓“咫尺之内再造乾坤”,是中国园林和江南园林的翘楚和骄傲。 结合下图,完成14、15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内容
长江三角洲地区——江海交汇之地学校石家庄市第23中学教师郭继红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
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2.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教材分析
本册书属于中国区域地理部分,是在学完中国总论的基础上,对具体区域的综合认知。
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南方地区的代表,是在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概况”之后,重点学习的一个热点区域。
本节内容体现了河流对一个地区发展的影响,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教学目标 1.概括长江三角洲地区自然特征,学会分析“鱼米之乡”的成因。
2.理解“江海交汇”的位置特点,学会简单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位置的优越性。
3.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探究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
能力,熟练掌握区域研究的方法。
4.在课堂活动中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合作意识,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重点
以长江三角洲为例,分析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难点
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位置的优越性。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有较强的好奇心和独立思考的意识,正处于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发展的最佳时期。
并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身边的环境比较熟悉。
学生已经了解“长江”、“北方地区”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基本掌握区域认知的一般方法。
地理综合能力不成熟,对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位置的优越性”存在一定难度。
课前准备课本、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谈话法、地图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四人互动六环节
活动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目的
情境导入
出示一组照片:公交站牌“棉五小区”
和“记忆中的棉纺厂”
提问:1.你知道“棉五小区”名称的由来吗?
2. 石家庄有哪些发展棉纺织工业的
有利条件?
提供两幅地图:“北方地区主要农产品分布”
、“华北平原上的冲积扇”
建立思路:石家庄位于滹沱河冲积扇上,这
里土壤肥沃、灌溉便利,为棉花生产提供水
源。
看来河流对一个地区的发展是有重要影
响的。
导入:今天聚焦到长江三角洲地区,看看这
里的河流又对该地区发展有怎样的影响?
观看图片、思考问题
选取生活情
境,导入新
课,激发学
生思考,产
生兴趣
自主学习提问:认识区域的一般方法是什么?
展示课本相关地图,检查自学内容:
1.说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范围和位置
2.归纳自然特征(地形、气候、河湖)
3.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鱼米之乡”
的条件。
相关知识点:
1.上海、苏南、浙北;位于长江下游
2.自然特征:
地势低平、气候湿润、河湖众多
3.地势平坦,河湖众多,是我重要的稻米和
淡水鱼产区,因此被称为“鱼米之乡”。
课前按课本和学案预习
本部分内容,
通过回答问题,检测预习
效果
学生课前自
学为主,教
师适时提
示,为合作
探究环节积
累基础知识
合作探究
在课本提供的位置示意图的之外,提供
《长江航运图》、《我国海上航线图》和《中
国经济带的分布》等地图。
探究1: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
越性。
探究2:分析长江对三角洲地区的影响。
通过小组讨论,对难点问
题进行分析,把相互矛
盾、复杂的认识达成一
致。
小组合作充
分发挥学生
的主动性,
提高课堂学
习效果。
展示评价教师进行点评,肯定正确的,指出不足。
探究1:江海交汇之地的优越性:
①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水运,发挥“黄
金水道”作用,联系广大内陆地区;
②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中枢,并通过远洋
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对外联系便利。
探究2: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航运、灌溉、养殖、旅游、发电…
播放《上海港》的视频
阅读课本图文资料,认识岷江对成都平原发
展的影响。
小组代表交流活动结果,
其他组补充。
在知识形成方面生达成
共识
学生观看理解江海交汇
的重要性
读资料、口头回答。
利:提供便利的水源
弊:易造成洪涝灾害,淹
没大片农田
展示成果,
体验快乐
培养语言表
达能力、逻
辑思维能力
辩证的思维
方式,树立
人地协调发
展的观念
拓展延伸观看图片,认识今天的滹沱河对石家庄发展
的影响。
为建设“美丽河北,幸福
石家庄”塑造滹沱河沿岸
景观,提高市民旅游休闲
场所。
拓展迁移,
提升综合分
析能力
总结归纳微课形式总结
巩固知识,
搭建框架
把互相联网
+引进课堂
教学,吸引
学生注意
力,提高学
习效果
课堂作业教师提供地图分析:珠江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影响。
巩固区域研究的方法
板书设计
反思
特点
1.选材贴近生活,学生比较感兴趣,体现“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地理课本。
2.采用案例教学,注重区域学习方法和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科学观。
3.“四人互动六环节”学习模式,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度高,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不足
课堂活动中发现学科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遇到的困难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