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
上海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
![上海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dce6757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b0.png)
上海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
上海市公安局关于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
依法认定职务侵占罪的构成要件;二是明确职务侵占罪的立案条件;三是规范职务侵占罪的证据要求。
下面将就这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首先,依法认定职务侵占罪的构成要件。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职务侵占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公共财物、集体财物或者国有财产的行为。
因此,要认定职务侵占罪,必须具备以下构成要件,一是行为人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二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三是侵占公共财物、集体财物或者国有财产。
其次,明确职务侵占罪的立案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于涉嫌职务侵占罪的案件,必须具备一定的立案条件才能立案侦查。
主要包括,一是侦查机关接到报案或者发现线索;二是有具体的被告人;三是有犯罪事实和证据;四是符合法定的追诉时效。
再次,规范职务侵占罪的证据要求。
在侦查职务侵占罪案件时,必须严格按照
法律规定的证据要求进行证据收集和固定。
具体包括,一是要有证人证言或者书证、物证、鉴定结论等证据证明被告人的职务侵占行为;二是要有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三是要有相关的财务会计资料和相关部门的调查报告;四是要有相关的鉴定结论和勘验笔录;五是要有其他能够证明被告人职务侵占行为的证据。
综上所述,上海市公安局对于职务侵占罪的立案标准,明确了构成要件、立案
条件和证据要求,为侦查机关依法办案提供了明确的指导,也为公民提供了法律保护。
希望广大公民能够增强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共同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广东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
![广东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1607c40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85.png)
广东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广东省公安厅、广东省检察院、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关于《广东省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的通知,对于职务侵占罪的认定和立案标准作出了明确规定,以保障司法公正,维护社会秩序。
根据该通知,我们将详细介绍广东省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的相关内容,以便广大公民和法律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和遵守相关法规。
首先,职务侵占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或者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罪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职务侵占罪是一种严重的刑事犯罪行为,必须依法严肃处理。
其次,广东省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侵占数额的认定,即对于职务侵占罪的立案标准,要根据被告人侵占的数额大小来认定犯罪行为的性质和情节。
二是侵占方式的认定,即要考虑被告人侵占公共财物的方式和手段,是否属于职务侵占罪的构成要件。
三是侵占目的的认定,即要分析被告人侵占公共财物的目的和动机,是否属于职务侵占罪的犯罪情节。
再次,广东省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广东省内的各级人民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职务侵占罪的认定和处理都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立案标准进行,以确保司法公正和社会公平。
最后,对于广东省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的贯彻执行和监督检查,必须建立健全相关的工作机制和监督制度,加强对于职务侵占罪案件的立案、审查和审判工作,确保依法公正处理每一起职务侵占罪案件,维护社会秩序和司法公正。
综上所述,广东省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的明确规定,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打击腐败犯罪、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希望广大公民和法律工作者能够深入了解和遵守相关法规,共同维护社会稳定和法治建设的良好局面。
山东省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
![山东省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1855d8e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e4.png)
山东省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一、概述。
山东省职务侵占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的行为,依照刑法规定构成犯罪的行为。
针对这一罪行,山东省制定了一系列的立案标准,以确保公正、公平地处理职务侵占案件。
二、立案标准。
1. 公共财物的标准。
对于职务侵占罪中的公共财物,山东省规定必须符合以下条件,首先,公共财物必须是属于国家、集体所有的财物,包括但不限于国有资产、公共财政资金等;其次,公共财物必须是由国家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过程中侵占的,而非私人财产。
2. 侵占数额的标准。
针对职务侵占罪中的侵占数额,山东省规定必须符合以下条件,首先,侵占数额必须达到一定标准,一般是指数额较大,对国家和集体利益造成较大损失的情况;其次,侵占数额必须是经过核实和确认的,不能凭空指控或猜测。
3. 职务侵占行为的标准。
在立案过程中,除了对公共财物和侵占数额进行核实外,还需要对职务侵占行为进行准确定性的认定。
山东省规定,必须能够明确证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了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的行为,且具有故意或者明显过失。
4. 证据的标准。
在立案过程中,证据是至关重要的。
山东省规定,必须有充分、确凿的证据证明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侵占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书证、物证、证人证言等。
同时,证据必须合法获取,不能违反法律规定。
5. 立案的程序标准。
在立案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确保程序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山东省规定,必须由具有立案权的机关进行立案,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审查和决定,不得违法干预或者滥用职权。
三、结语。
山东省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的确立,有利于规范立案程序,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在实际工作中,相关执法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标准办案,确保案件的公正、公平处理,维护社会的法治建设和社会稳定。
挪用资金和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挪用资金和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4d3df8e8f78a6529657d53ac.png)
Don't waste the best time in unnecessary waiting and indecision.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挪用资金和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是什么挪用资金罪的立案标准是挪用资金数额在1万元或到万元以上,超过三个月没有归还的即构成犯罪,如果是进行非法活动的,数额在5千元到2万元以上的就构成犯罪。
职务侵占罪的立案标准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单位财务占为己有,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构成犯罪。
一、挪用资金和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是什么?一)挪用资金罪的立案标准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1、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超过3个月未还的;2、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进行营利活动的;3、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
二)职务侵占罪的立案标准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10000元以上的构成犯罪。
二、挪用资金和职务侵占罪的区别1、侵犯的客体和犯罪对象不同挪用资金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资金的使用权,对象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资金;职务侵占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所有权,对象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物。
2、客观表现不同挪用资金罪表现为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职位侵占罪表现为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挪用资金罪的行为方式是挪用,即未经合法批准或许可而擅自挪用归自己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职务侵占罪的行为方式是侵占,即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
侵占罪立案标准
![侵占罪立案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fe17b2a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c8.png)
侵占罪⽴案标准侵占罪的⽴案标准:侵占罪(刑法第270条),是指以⾮法占有为⽬的,将他⼈的交给⾃⼰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法占为⼰有,数额较⼤,拒不交还的⾏为。
本罪的犯罪对象为他⼈的交给⾃⼰保管的财物、遗忘物和埋藏物。
本罪在客观⽅⾯表现为将他⼈的交由⾃⼰代为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法占为⼰有,数额较⼤,拒不交还的⾏为。
1、要有通过正当、善意、合法的⼿段,持有他⼈财物的⾏为。
这是构成本罪的重要前提,也是本罪区别于其他犯罪的重要特征。
如果不是通过正当、善意、合法的⼿段持有该财物即持有该财物就具有⾮法性,则不可能构成本罪。
合法持有,其形式多种多样,如接受他⼈的馈赠,通过合法交易等,但本罪的合法持有,根据刑法的规定,仅包括以下三种情况:(1)代为保管,既包括受他⼈委托,代为收藏、管理其财物,如寄存、委托暂时照看,⼜包括未受委托因⽆因管理⽽代为保管他⼈的财物;既包括依照有关规定⽽由其托管的财物,如⽆⾏为能⼒的未成年⼈、精神病⼈的财物依法应由其监护⼈代为保管,⼜包括依照某种契约如借贷、租赁、委托、寄托、运送、合伙、抵押等⽽持有代为保管,但因职务或⼯作上的关系代为保管本单位的财物的,不属于本罪的代为保管。
⾏为⼈如果将财物⾮法占有的不是构成本罪,⽽是构成贪污罪或职务侵占罪。
(2)拾捡他⼈的遗忘物。
(3)发掘得到他⼈的埋藏物,但这种发掘得到不能属于⾮法。
其⼀般应出于善意偶然得到,如果其本⾝⾮法,如盗掘他⼈埋在坟墓中的财物,或明知他⼈将某物埋下⽽故意盗掘得到,就不是构成本罪,这时构成犯罪,也应以盗窃罪论处。
2、必须是将他⼈的财物⾮法占为⼰有,拒不交还的⾏为。
所谓占为⼰有,是指应当将他⼈交为⾃⼰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当成⾃⼰的财物,以所有⼈⾃居,擅⾃加以处分、使⽤和收益。
有的是将财物出售、赠与他⼈,有的是出租、消费、充抵债务、设定抵押加以使⽤,但不能包括故意毁坏这种处分。
具有后者这种⾏为,应以故意毁坏财物罪治罪科刑。
上海村支书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
![上海村支书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5000386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fa.png)
上海村支书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及相关法律规定,上海村支书职务侵占罪立案标
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观方面的立案标准:
1.故意侵占:村支书具有明确的故意,即明知他人财物属于公共财物
或个人财产,却有意将其占为己有,从而导致公私合同的违约行为。
2.私自占有:村支书将属于公共财物或个人财产据为己有,私自使用
或处分他人财产。
二、客观方面的立案标准:
1.职务侵占:村支书在担任其职务(包括负责村级事务、管理村民经
济等)期间,以其职务便利,将他人财物据为己有。
2.具体金额:涉及的财物金额应当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一般情况下应
具备较高的金额,但并未对具体金额进行明确规定。
3.公共财物或个人财产:涉及的财物应当明确属于公共财物或个人财产,即不属于村支书自有财产。
除了以上的主观和客观立案标准外,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违反公务员廉洁从业行为的规定:对于村支书职务侵占的立案标准,需要满足违反公务员廉洁从业行为的规定,即村支书不得利用职务之便非
法占用他人财物。
2.发生时间:立案还需要确定职务侵占行为的发生时间,确保该行为
在刑事立案时仍然有效。
3.审查和核实证据:为了保证立案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对于涉及的证据进行审查和核实,确保证据具有明确的证明功能。
鉴于以上要素,对于上海村支书职务侵占罪的立案标准,应对主观、客观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并具备一定的严格性,以保障被告公正审判的权利,并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
同时,相关法律部门还需加强对于职务侵占案件的调查力度,确保案件基本事实查明的准确性。
企业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
![企业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7477cf7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da.png)
企业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企业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企业职务侵占罪指当事人以不正当手段,如伪造文件、胁迫、威胁、贿赂、误导等,占用企业职务,阻碍其它合法权利人就任并行使职务的行为。
一、立案标准:1.当事人以不正当手段如伪造文件、胁迫、威胁、贿赂、误导等,占用企业职务,阻碍其它合法权利人就任并行使职务的行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三条的相关规定,应作为企业职务侵占罪立案。
2.以上述行为,对企业造成经济、政治等重大损失,并且有明显可疑迹象,也符合企业职务侵占罪的立案条件,应立案调查。
3.当事人以上述行为使企业受到损失的,应依法给予追究刑事责任。
4.以企业职务侵占罪的方式,对孰知行为人含沙射影,为便宜行事,使整个社会受到重大损失的情况,也需要依法做出相应处分,弥补损失。
二、案件审理:1.适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三条有关职务侵占罪的相关规定。
2.受害人权利:依法享有索赔权利,以补偿受到的损失。
3.举证责任:原告应用于真实有效的证据,证明被告存在企业职务侵占的证据的案件,且不能依靠推定证据进行定责。
4.处罚原则:根据被告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和具体情况,量刑应综合考虑原告和被告的因素,确保所处罚的罪行严重程度和社会影响程度合理,避免对社会稳定带来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企业职务侵占的罪名的立案标准,应当以当事人以不正当手段,占用企业职务,阻碍其它合法权利人就任并行使职务的行为为参照,结合案件特点确定是否需要立案的。
此外,审理案件时,要依据被告的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和具体情况,量刑应以确保其社会影响程度合理为目标,以免给社会带来不良后果。
总之,企业职务侵占罪的立案标准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三条的相关规定,而在审理案件时,要依据被告的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和具体情况确定是否采取处罚,而处罚时,必须予以合理斟酌,以免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职务侵占罪立案条件
![职务侵占罪立案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24452b1efab069dc5122010a.png)
No kind of education can match adversity.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职务侵占罪立案条件1、要有通过正当、善意、合法的手段,持有他人财物的行为。
这是构成本罪的重要前提,也是本罪区别于其他犯罪的重要特征。
2、必须是将他人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拒不交还的行为。
所谓占为己有,是指应当将他人交为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当成自己的财物,以所有人自居,擅自加以处分、使用和收益。
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将单位的财物非法据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我国相关司法解释对该罪立案条件做了具体的规定。
为您解答。
一、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八十四条 [职务侵占案(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一款)]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在五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1、职务侵占或者单位人员受贿犯罪,一类地区以2万以上不满40万元为“数额较大”,40万元以上为“数额巨大”;二类地区以1万元以上不满30万元为“数额较大”,30万元以上为“数额巨大”。
2、挪用资金罪,一类地区以3万以上不满80万元为“数额较大”,80万元以上为“数额巨大”;二类地区以2万元以上不满60万元为“数额较大”,60万元以上为“数额巨大”。
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司法解释规定,只要犯罪嫌疑人将本单位财务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在5000到10000元以上的,就应予立案追诉。
如上述介绍未解决您的问题,您也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向专业的律师咨询。
:职务侵占罪可以自诉吗?职务侵占罪量刑细则侵占罪与盗窃罪区别有哪些?。
职务侵占多少钱可以立案
![职务侵占多少钱可以立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7e68f9c281e53a5902ff11.png)
Just because I wanted to survive, I started to learn and understand to let go.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职务侵占多少钱可以立案据法律中的要求,职员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非法侵占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财物的行为,数额达到了6万元以上的,那么此时就可以认定其构成职务侵占罪。
也就是说当前职务侵占罪的立案标准就是6万元,而数额巨大的标准则为100万元。
一、职务侵占多少钱可以立案按照《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的规定来看,《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的职务侵占罪中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的数额起点,按照本解释关于受贿罪、贪污罪相对应的数额标准规定的二倍、五倍执行。
所以现在关于职务侵占罪的数额标准就是1、数额较大:6万元以上2、数额巨大:100万元以上二、职务侵占罪量刑标准是什么《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5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一百八十三条第一款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归自己所有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三、职务侵占罪量刑细则规定年最新修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1.构成职务侵占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1)达到数额较大起点的,可以在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达到数额巨大起点的,可以在五年至六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职务侵占数额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浙江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
![浙江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370c95e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fb.png)
浙江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浙江省公安厅关于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的规定,对于职务侵占罪的定性和定罪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七十四条的规定,职务侵占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公共财物、集体财产或者他人财物的行为。
那么,在浙江省,究竟什么样的行为可以构成职务侵占罪呢?下面将从不同角度进行解析。
首先,从行为的主体来看,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
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在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团体等单位工作的人员,以及执行公务的人员。
只有这些人员在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财物时,才构成职务侵占罪。
其次,从行为的客体来看,职务侵占罪的客体是公共财物、集体财产或者他人财物。
公共财物是指属于国家所有的财物,集体财产是指属于集体所有的财物,他人财物是指属于个人所有的财物。
只有侵占了这些财物,才构成职务侵占罪。
再次,从行为的构成要件来看,职务侵占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公共财物、集体财产或者他人财物。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其职务上的地位、职权、职责、便利等条件,侵占财物的行为。
侵占财物是指占有、使用、挪用、转移、截留、隐匿、毁损、毁灭、出售、抵押、转让、转借、挪作他用等行为。
只有同时具备这些构成要件,才构成职务侵占罪。
最后,从立案标准来看,浙江省公安厅规定,对于职务侵占罪的立案标准是依法认定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是否构成职务侵占罪,是否危害社会公共利益,是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只有在满足了这些立案标准的情况下,才能依法立案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
综上所述,浙江省公安厅关于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的规定,为依法认定职务侵占罪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只有在满足了犯罪主体、客体、构成要件和立案标准的情况下,才能依法认定职务侵占罪,从而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希望广大国家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得以任何形式侵占公共财物、集体财产或者他人财物,做一个合格的法律公民。
侵占公司财产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侵占公司财产罪立案标准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aaf8c734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53.png)
侵占公司财产罪⽴案标准是什么
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员,利⽤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法占为⼰有,数额较⼤的⾏为。
那么,侵占公司财产罪⽴案标准是什么呢?店铺⼩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侵占公司财产罪⽴案标准是什么
侵占公司财产罪⽴案标准需参照《最⾼⼈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案追诉标准的规定(⼆)》第⼋⼗四条规定执⾏: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员,利⽤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法占为⼰有,数额在五千元⾄⼀万元以上的,应予⽴案追诉。
《中华⼈民共和国刑法》第⼆百七⼗⼀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员,利⽤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法占为⼰有,数额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员有前款⾏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条、第三百⼋⼗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以上知识就是⼩编对“侵占公司财产罪⽴案标准是什么”问题进⾏的解答,如果您需要更多法律⽅⾯的帮助,欢迎到店铺进⾏法律咨询。
刑法第271条第一款职务侵占罪
![刑法第271条第一款职务侵占罪](https://img.taocdn.com/s3/m/ed3f3ef09b89680203d825b8.png)
集体或者民办的事业单位,以及各类团体。
职务侵占罪侵犯的对象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物,包括动产和不动产所谓“动产”,不仅指已在公司、企业、其他单位占有、管理之下的钱财(包括人民币、外币、有价证券等),而且也包括本单位有权占有而未占有的财物,如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拥有的债权。
就财物的形态而言,犯罪对象包括有形物和无形物,如厂房、电力、煤气、天然气、工业产权,等等。
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具体而言,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必须是利用自己的职务上的便利,所谓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利用职权及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
职权,是指指本人职务、岗位范围内的权力,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是指虽然不是直接利用职务或岗位上的权限,但却利用了本人的职权或地位所形成的便利条件,或通过其他人员利用职务或地位上的便利条件。
包括:(1)利用自己主管、分管、经手、决定或处理以及经办一定事项等的权力;(2)依靠、凭借自己的权力去指挥、影响下属或利用其他人员的与职务、岗位有关的权限;(3)依靠、凭借权限、地位控制、左右其他人员,或者利用对己有所求人员的权限,如单位领导利用调拨、处置单位财产的权力;出纳利用经手、管理钱财的权利;一般职工利用单位暂时将财物,如房屋等交给自己使用、保管的权利等。
至于不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而仅是利用工作上的便利如熟悉环境、容易混入现场、易接近目标等,即使取得了财物,也不是构成本罪,构成犯罪的,应当以他罪如盗窃罪论处。
2.必须有侵占的行为。
本单位财物,是指单位依法占有的全部财产,包括本单位以自己名义拥有或虽不以自己名义拥有但为本单位占有的一切物权、无形财物权和债权。
其具体形态可是建筑物、设备、库存商品、现金、专利、商标等。
所谓非法占为己有,是指采用侵吞、窃取、骗取等各种手段将本单位财物化为私有,既包括将合法已持有的单位财物视为己物而加以处分、使用、收藏即变持有为所有的行为,如将自己所占有的单位房屋、设备等财产等谎称为自有,标价出售;将所住的单位房屋,过户登记为己有;或者隐匿保管之物,谎称已被盗窃、遗失、损坏等等,又包括先不占有单位财物但利用职务之便而骗取、窃取、侵吞、私分从而转化为私有的行为。
上海最高院职务侵占罪量刑标准
![上海最高院职务侵占罪量刑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0748f40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c9.png)
上海最高院职务侵占罪量刑标准职务侵占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或者非法索取他人财物的行为。
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机关的公信力,对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
为了维护社会公正和公平,上海最高院制定了职务侵占罪量刑标准,以便明确判定罪行的严重程度和相应的处罚。
一、职务侵占罪的认定标准职务侵占罪的认定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指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事业单位等组织中担任职务的人员。
2.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指利用职务权力、职务地位、职务关系等方面的便利,实施非法行为。
3. 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或者非法索取他人财物:指侵占或者索取的财物是公共财物或者他人财物,且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
二、职务侵占罪的量刑标准职务侵占罪的量刑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侵占财物的数量和价值:侵占财物的数量和价值越大,判决的刑期就越长。
侵占公共财物的数量和价值一般比侵占他人财物的数量和价值更为严重。
2. 侵占财物的性质:侵占财物的性质也是判决刑期的重要因素。
侵占的财物如果是国家重要的资源或者关系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等方面,判决的刑期就会更长。
3. 侵占财物的方式:侵占财物的方式也会影响判决的刑期。
如果侵占财物的方式特别狡猾、手段特别残忍,判决的刑期也会更长。
4. 侵占财物的后果:侵占财物的后果也是判决刑期的重要因素。
如果侵占财物导致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事业单位等组织的正常运转受到严重影响,判决的刑期就会更长。
5. 侵占者的主观恶性:侵占者的主观恶性也是判决刑期的重要因素。
如果侵占者的主观恶性特别严重、态度特别恶劣,判决的刑期也会更长。
三、职务侵占罪的惩罚措施职务侵占罪的惩罚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刑事处罚:依法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罚金等刑罚。
2. 行政处罚:依法给予行政警告、行政罚款、责令辞职、撤职等行政处罚。
3. 民事赔偿:依法赔偿被侵权人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
4. 治安处罚:依法给予治安警告、治安罚款等治安处罚。
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96c031f3866fb84ae55c8d9f.png)
The person who creates some difficulties and obstacles for you may not be your enemy, and the person who pulls you out of your predicament may not be your friend.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是什么?导读:根据《刑法》的规定,职务侵占企业财物,必须达到“数额较大”才能构成犯罪。
“数额较大”的标准,即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在5000元至10000元以上的,应予追诉。
所谓职务侵占罪就是指公司或者企业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侵占单位的财物等,并且数额较大的行为。
虽然职务侵占罪主体是本公司的人员,但职务侵占罪也是违法的。
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是什么1.《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规定明确,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或者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根据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个人行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单位行贿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规定指出,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为亲友非法牟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使其亲友非法获利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造成有关单位破产,停业、停产六个月以上,或者被吊销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解散的;——其他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贪污、职务侵占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几个问题的解释》(.6.30 法释[]15号)为依法审理贪污或者职务侵占犯罪案件,现就这类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问题解释如下:第二条行为人与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勾结,利用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人员的职务便利,共同将该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以职务侵占罪共犯论处。
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参考
![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07d9b3d8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c3.png)
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参考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1997年颁布的刑法第271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在5000元至1万元以上的应予追诉。
这里的数额,应当以累计金额计算。
根据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及检察院等部门联合颁布的立案标准: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职务侵占罪。
职务侵占数额1.5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属于“数额较大”的起点标准。
职务侵占数额10万元以上,属于“数额巨大”的起点标准。
相关法规:一、概念及其构成(一)客体要件本罪的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
此处所称“公司”,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设立的非国有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所称“企业”,是指除上述公司以外的非国有的经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批准设立的有一定数量的注册资金及一定数量的从业人员的营利性的经济组织,如商店、工厂、饭店、宾馆及各种服务性行业、交通运输行业等经济组织;其他单位,是指除上述公司、企业以外的非国有的社会团体或经济组织,包括集体或者民办的事业单位,以及各类团体。
职务侵占罪侵犯的对象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物,包括动产和不动产所谓“动产”,不仅指已在公司、企业、其他单位占有、管理之下的钱财(包括人民币、外币、有价证券等),而且也包括本单位有权占有而未占有的财物,如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拥有的债权。
就财物的形态而言,犯罪对象包括有形物和无形物,如厂房、电力、煤气、天然气、工业产权,等等。
(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具体而言,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必须是利用自己的职务上的便利,所谓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利用职权及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作。
职务侵占罪的立案程序
![职务侵占罪的立案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0b6d9525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b7.png)
职务侵占罪的⽴案程序职务侵占罪分为受案、审查、⽴案三个阶段。
今天,店铺⼩编就为您整理了“职务侵占罪的⽴案程序”的相关法律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职务侵占罪的⽴案程序1.在受案阶段,⼈民检察院举报中⼼负责统⼀受理、管理举报线索。
其他部门或者⼈员对所接受的犯罪案件线索,应当及时移送举报中⼼。
有关机关或者部门移送⼈民检察院审查是否⽴案的案件线索和⼈民检察院侦查部门查办案件发现的案件线索,由侦查部门⾃⾏审查。
举报中⼼对于所收到的举报线索要及时进⾏处理。
2.在审查阶段,侦查部门对于举报中⼼移交的举报线索进⾏审查后,应当制作审查结论报告,提出处理意见,报检察长决定,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提请批准⽴案侦查;认为没有犯罪事实的或事实不清、证据不⾜的或有刑事诉讼法第⼗五条规定情形之⼀,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提请批准不予⽴案。
对于属于错告的,如果对被控告⼈、被举报⼈造成不良影响的,应当向有关部门澄清事实。
对于属于诬告陷害的应当依法追究其责任。
3.⽴案阶段,⼈民检察院决定对案件⽴案侦查的,应当制作⽴案决定书。
决定不予⽴案的,如果是被害⼈控告的,应当制作不⽴案通知书,写明案由和案件来源、决定不⽴案的原因和法律依据,由侦查部门在⼗五⽇内送达控告⼈,同时告知本院控告、申诉检察部门。
控告⼈不服,可以在收到不⽴案通知书后⼗⽇内申请复议。
对于不⽴案的复议,由⼈民检察院的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办理,并在收到复议申请三⼗天以内作出复议决定。
⼈民检察院对于未构成犯罪,决定不予⽴案,但需要追究党纪、政纪责任的被举报⼈应当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
⼈民检察院决定对案件⽴案侦查的,应当制作⽴案决定书。
⼆、职务侵占罪的⽴案标准1.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员,利⽤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法占为⼰有,数额较⼤的⾏为。
所谓利⽤职务上的便利,是指⾏为⼈利⽤⾃⼰在本单位所具有职务所产⽣的⽅便条件。
对于将本单位财物⾮法占为⼰有,实践中⼀般表现为侵吞、盗窃、骗取等⾮法⼿段。
上海武汉市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
![上海武汉市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f5e875b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f3.png)
上海武汉市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上海市和武汉市的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如下:
一、职务侵占罪的构成要件
职务侵占罪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在担任职务期间,侵占公共财物或者该单位的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的行为。
构成职务侵占罪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要件:
(一)犯罪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
(二)行为必须在担任职务期间发生;
(三)侵占的财物必须是公共财物或者该单位的财物,且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
二、立案标准
1. 上海市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
(1) 侵占公共财物或者该单位财物的数额达到10万元及以上;
(2) 侵占公共财物或者该单位财物的数额未达到10万元,但情节严重;
(3) 有多起职务侵占罪行为,数额累计达到10万元及以上。
2. 武汉市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
(1) 侵占公共财物或者该单位财物的数额达到5万元及以上;
(2) 侵占公共财物或者该单位财物的数额未达到5万元,但情节严重;
(3) 有多起职务侵占罪行为,数额累计达到5万元及以上。
三、结论
上海市、武汉市的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相对较高,旨在加强对工作人员侵占公共财物和单位财物的打击力度,维护社会公正和公平。
作为公职人员,必须始终牢记职责,恪守廉洁自律,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得违反职业道德操守和法律纪律,防止因个人私利而犯罪行为,为实现国家现代化建设和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职务犯罪的立案标准
![职务犯罪的立案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ebe7060af1ffc4ffe47ac94.png)
职务犯罪的立案标准职务犯罪的立案标准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利用已有职权,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规章规范,依照刑法应当予以刑事处罚的犯罪。
本文主要介绍职务犯罪的立案标准。
贪污罪:5000元以上,不满5000元但情节较重的(贪污救灾、抢险、防汛、防疫、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及募捐款物、赃款赃物、罚没款物、暂扣款物,以及贪污手段恶劣、毁灭证据、转移赃物等情节);受贿罪:5000元以上,不满5000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因受贿行为而使国家或者社会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2)故意刁难、要挟有关单位、个人,造成恶劣影响的;(3)强行索取财物的;职务侵占罪:5000元~20000元以上;挪用公款罪:10000~30000以上(“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5000~10000元以上(“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单位受贿罪:10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故意刁难、要挟有关单位、个人,造成恶劣影响的;(2)强行索取财物的;(3)致使国家或者社会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30万元以上;隐瞒境外存款罪:30万元以上;私分国有资产罪:10万元以上;私分罚没财物罪:10万元以上。
职务犯罪相关知识链接:释义职务犯罪主要是指掌握一定管理、支配公共财产、人事关系等多种实权的国家公务人员滥用职权、谋取私利、侵犯公共利益的高层次、高智商犯罪,其本质特征是以权谋私、权钱交易。
主要表现是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经济犯罪和渎职侵权犯罪,是腐败现象最突出的表现。
腐败制造社会矛盾,引发社会冲突,对经济建设和政局稳定起着破坏作用,使国家和人民身受其害。
当中国全面进入现代化进程和市场经济建设的关键阶段的今天,反腐败斗争是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的成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衰命运甚至生死存亡的严峻斗争。
安徽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
![安徽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6cc8a45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32.png)
安徽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安徽省公安厅关于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的规定,是为了规范公安机关对职务侵占案件的立案、侦查和审查起诉工作,保护国家和公共利益,维护社会秩序,依法打击职务侵占犯罪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和程序,以便公安机关能够依法、公正、公开地处理职务侵占案件。
首先,对于职务侵占罪的立案标准,公安机关要依法严格审查案件的事实、证据和法律适用,确保符合立案条件。
职务侵占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公共财物、公司财产或者个人财产的行为。
在立案时,公安机关要搜集充分的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证人证言等,确保案件的证据确凿、充分、确实。
其次,对于职务侵占罪的侦查标准,公安机关要依法严格侦查案件,全面、深入地调查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和证据。
在侦查过程中,公安机关要依法采取必要的措施,如传唤、询问、抓捕等,确保侦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公安机关要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依法保护其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
最后,对于职务侵占罪的审查起诉标准,公安机关要依法审查案件,确保符合起诉条件。
在审查起诉过程中,公安机关要充分听取犯罪嫌疑人的陈述和辩护意见,依法保障其辩护权利。
同时,公安机关要依法审查案件的证据和法律适用,确保审查起诉工作的合法、公正、公开。
总之,安徽省公安厅关于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的规定,是为了依法打击职务侵占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公安机关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和程序,依法办案,确保案件的公正、公开、公正处理。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利益。
职务侵占罪和挪用资金罪的立案标准!
![职务侵占罪和挪用资金罪的立案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2faf481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9c.png)
职务侵占罪和挪⽤资⾦罪的⽴案标准!第⼀条贪污或者受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不满⼆⼗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三条第⼀款规定的“数额较⼤”,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
第⼆条贪污或者受贿数额在⼆⼗万元以上不满三百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三条第⼀款规定的“数额巨⼤”,依法判处三年以上⼗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或者没收财产。
贪污数额在⼗万元以上不满⼆⼗万元,具有本解释第⼀条第⼆款规定的情形之⼀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三条第⼀款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依法判处三年以上⼗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或者没收财产。
受贿数额在⼗万元以上不满⼆⼗万元,具有本解释第⼀条第三款规定的情形之⼀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三条第⼀款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依法判处三年以上⼗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或者没收财产。
第五条挪⽤公款归个⼈使⽤,进⾏⾮法活动,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四条的规定以挪⽤公款罪追究刑事责任;数额在三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四条第⼀款规定的“数额巨⼤”。
具有下列情形之⼀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四条第⼀款规定的“情节严重”:(⼀)挪⽤公款数额在⼀百万元以上的;(⼆)挪⽤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特定款物,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百万元的;(三)挪⽤公款不退还,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百万元的;(四)其他严重的情节。
第⼗⼀条刑法第⼀百六⼗三条规定的⾮国家⼯作⼈员受贿罪、第⼆百七⼗⼀条规定的职务侵占罪中的“数额较⼤”“数额巨⼤”的数额起点,按照本解释关于受贿罪、贪污罪相对应的数额标准规定的⼆倍、五倍执⾏。
刑法第⼆百七⼗⼆条规定的挪⽤资⾦罪中的“数额较⼤”“数额巨⼤”以及“进⾏⾮法活动”情形的数额起点,按照本解释关于挪⽤公款罪“数额较⼤”“情节严重”以及“进⾏⾮法活动”的数额标准规定的⼆倍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
1997年颁布的刑法第271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在5000元至1万元以上的应予追诉。
这里的数额,应当以累计金额计算。
根据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及检察院等部门联合颁布的立案标准: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职务侵占罪。
职务侵占数额1.5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属于“数额较大”的起点标准。
职务侵占数额10万元以上,属于“数额巨大”的起点标准。
相关法规:
一、概念及其构成
(一)客体要件
本罪的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
此处所称“公司”,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设立的非国有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所称“企业”,是指除上述公司以外的非国有的经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批准设立的有一定数量的注册资金及一定数量的从业人员的营利性的经济组织,如商店、工厂、饭店、宾馆及各种服务性行业、交通运输行业等经济组织;其他单位,是指除上述公司、企业以外的非国有的社会团体或经济组织,包括集体或者民办的事业单位,以及各类团体。
职务侵占罪侵犯的对象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物,包括动产和不动产所谓“动产”,不仅指已在公司、企业、其他单位占有、管理之下的钱财(包括人民币、外币、有价证券等),而且也包括本单位有权占有而未占有的财物,
如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拥有的债权。
就财物的形态而言,犯罪对象包括有形物和无形物,如厂房、电力、煤气、天然气、工业产权,等等。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具体而言,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必须是利用自己的职务上的便利,所谓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利用职权及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作。
职权,是指指本人职务、岗位范围内的权力,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是指虽然不是直接利用职务或岗位上的权限,但却利用了本人的职权或地位所形成的便利条件,或通过其他人员利用职务或地位上的便利条件。
包括:
(1)利用自己主管、分管、经手、决定或处理以及经办一定事项等的权力;
(2)依靠、凭借自己的权力去指挥、影响下属或利用其他人员的与职务、岗位有关的权限;
(3)依靠、凭借权限、地位控制、左右其他人员,或者利用对己有所求人员的权限,如单位领导利用调拨、处置单位财产的权力;出纳利用经手、管理钱财的权利;一般职工利用单位暂时将财物,如房屋等交给自己使用、保管的权利等。
至于不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而仅是利用工作上的便利如熟悉环境、容易混入现场、易接近目标等,即使取得了财物,也不是构成本罪,构成犯罪的,应当以他罪如盗窃罪论处。
2、必须有侵占的行为。
本单位财物,是指单位依法占有的全部财产,包括本单位以自己名义拥有或虽不以自己名义拥有但为本单位占有的一切物权、无形财物权和债权。
其具体形态可是建筑物、设备、库存商品、现金、专利、商标等。
所谓非法占为己有,是指采用侵吞、窃取、骗取等各种手段将本单位财物化为私有,既包括将合法已持有的单位财物视为己物而加以处分、使用、收藏即变持有为所有的行为,如将自己所占有的单位房屋、设备等财产等谎称为自有,标价出
售;将所住的单位房屋,过户登记为己有;或者隐匿保管之物,谎称已被盗窃、遗失、损坏等等,又包括先不占有单位财物但利用职务之便而骗取、窃取、侵吞、私分从而转化为私有的行为。
不论是先持有而转为己有还是先不持有而采取侵吞、窃取、骗取方法转为己有,只要本质上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并利用了职务之便作出了这种非法占有的意思表示,达到了数额较大的标准,即可构成本罪。
值得注意的是,行为人对本单位财物的非法侵占一旦开始,便处于继续状态,但这只是非法所有状态结果的继续,并非本罪的侵占行为的继续。
侵占行为的完成,则应视为既遂。
至于未遂,则应视侵占行为是否完成而定,如果没有完成,则应以未遂论处,如财会人员故意将某笔收款不入帐,但未来得及结帐就被发现,则应以本罪未遂论处。
3、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程度如果仅有非法侵占公司、企业及其他单位财物的行为,但没有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则也不能构成本罪。
至于数额较大的起点数额,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违反公司受贿、侵占、挪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之规定,是指侵占公司、企业等单位财物5000元至2万元以上的。
(三)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
具体是指三种不同身份的自然人,一是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监事,这些董事、监事必须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他们是公司的实际领导者,具有一定的职权,当然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
二是上述公司的人员,是指除公司董事、监事之外的经理、部门负责人和其他一般职员和工人。
这些经理、部门负责人以及职员也必须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他们或有特定的职权,或因从事一定的工作,可以利用职权或工作之便侵占公司的财物而成为本罪的主体,三是上述公司以外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是指集体性质企业、私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的职工,国有企业、公司、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等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所有职工。
综上,凡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利用职务或者工作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的财物的,应依照本法第382,383条关于贪污罪的规定处罚,不具有国
家工作人员身份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则按本罪论处。
这里所说的“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在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公司、企业中行使管理职权,并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包括受国有公司、国有企业委派或者聘请,作为国有公司、国有企业代表,在中外合资、合作、股份制公司、企业等非国有公司企业中,行使管理职权,并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
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财物的目的。
即行为人妄图在经济上取得对本单位财物的占有、收益、处分的权利。
至于是否已经取得或行使了这些权利,并不影响犯罪的构成。
二、处罚
犯本罪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本文系华律网(中国最大在线法律咨询平台)整理上传,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