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6_酶的非水相催化(下)
第六章 酶的非水相催化 PPT
2)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对设备没有腐蚀性; 3)超临界温度不能太高或太低,最好在室温附近或在
酶催化的最适温度附近; 4)超临界压力不能太高,可节约压缩动力费用; 5)超临界流体要容易获得,价格要便宜等。
Klibanov A M. Enzyme memory-what is remembered and why? [J]. Nature, 1995, 374: 596-600.
一、酶非水相催化的几种类型
2、气相介质中的酶催化 定义:气相介质中的酶催化是指酶在气相介
质中进行的催化反应。 特点:
酶非水相催化的几种类型
4、离子液介质中的酶催化:
离子液介质中的酶催化是指酶在离子液中进 行的催化作用。
离子液(ionic liquids)是由有机阳离子与有机(无机) 阴离子构成的在室温条件下呈液态的低熔点盐类,挥发 性低、稳定性好。酶在离子液中的催化作用具有良好的 稳定性和区域选择性、立体选择性、键选择性等显著特 点。
卤化物的水解等; (4)容易分离回收; (5)无微生物污染;
酶的非水相催化
非水相酶催化的相关问题
★在完全无水的情况下,酶是无活性的,极少量的水就 会激发酶的活性;但含水量低于最适水量时,酶会失去 催化活性。
★有机溶剂可能直接与酶分子水合层中的必须水发生反 应,影响酶的结构和功能,尤其是极性较强的溶剂,它 可以溶解大量的水,将酶分子水合层中的必须水剥离掉, 导致酶失活,相对来讲,疏水性溶剂对水的溶解能力较 低,故对酶活和结构影响较小。
酶的非水相催化
酶的非水相催化 酶在非水介质中进行的催化作用称为酶的非
水相催化。 在非水相中,酶分子受到非水相介质的影响,
(高考生物)生物学第六章酶的非水相催化
(生物科技行业)生物学第六章酶的非水相催化第六章酶的非水相催化◆人们以往普遍认为只有在水溶液中酶才具有催化活性。
◆酶在非水相介质中催化反应的研究:在理论上进行了非水介质(包括有机溶剂介质,超临界流体介质,气相介质,离子液介质等)中酶的结构与功能、非水介质中酶的作用机制,非水介质中酶催化作用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初步建立起非水酶学(non-aqueousenzymology)的理论体系。
◆非水介质中酶催化作用的应用研究,取得显著成果。
1.酶非水相催化的研究概况◆酶在非水介质中进行的催化作用称为酶的非水相催化。
1.1有机介质中的酶催化:◆有机介质中的酶催化是指酶在含有一定量水的有机溶剂中进行的催化反应。
◆适用于底物、产物两者或其中之一为疏水性物质的酶催化作用。
◆酶在有机介质中由于能够基本保持其完整的结构和活性中心的空间构象,所以能够发挥其催化功能。
◆酶在有机介质中起催化作用时,酶的底物特异性、立体选择性、区域选择性、键选择性和热稳定性等都有所改变。
1.2气相介质中的酶催化:◆气相介质中的酶催化是指酶在气相介质中进行的催化反应。
◆适用于底物是气体或者能够转化为气体的物质的酶催化反应。
◆由于气体介质的密度低,扩散容易,所以酶在气相中的催化作用与在水溶液中的催化作用有明显的不同特点。
1.3超临界流体介质中的酶催化:◆超临界介质中的酶催化是指酶在超临界流体中进行的催化反应。
◆用于酶催化反应的超临界流体应当对酶的结构没有破坏作用,对催化作用没有明显的不良影响;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对设备没有腐蚀性;超临界温度不能太高或太低,最好在室温附近或在酶催化的最适温度附近;超临界压力不能太高,可节约压缩动力费用;超临界流体要容易获得,价格要便宜等。
1.4离子液介质中的酶催化:◆离子液介质中的酶催化是指酶在离子液中进行的催化作用。
◆离子液(ionicliquids)是由有机阳离子与有机(无机)阴离子构成的在室温条件下呈液态的低熔点盐类,挥发性低、稳定性好。
酶非水相催化
2、有机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
极性较强的有机溶剂,如甲醇,乙醇等,会夺 取酶分子的结合水,影响酶分子微环境的水化层, 从而降低酶的催化活性,甚至引起酶的变性失活。 因此应选择好所使用的溶剂,控制好介质中的含 水量,或者经过酶分子修饰提高酶分子的亲水性, 避免酶在有机介质中因脱水作用而影响其催化活 性。
酶非水相催化
Enzyme non-aqueous actalysis enzyme catalysis in non-aqueous phase
09生物(一)班 薛艳静 0966121135
酶的非水相催化:酶在非水介质中的催 酶的非水相催化 化作用。 反应机理:是通过改变反应介质,影 反应机理 响酶的活性中心,使得酶存在的状态 与酶结构发生了改变,从而改进酶的 催化特性。
三、有机溶剂对有机介质中酶催化的 影响
常用的有机溶剂有辛烷,正己烷,苯,吡 啶,季丁醇,丙醇,乙腈,已酯,二氯甲烷等。 在有机介质酶催化反应中,有机溶剂对酶 的活性、酶的稳定性、酶的催化特性和酶催化 速度等有显著的影响。
1、有机溶剂对酶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在水溶液中,酶分子均一地溶解于水溶液中, 可以较好地保持其完整的空间结构。在有机溶剂 中,酶分子不能直接溶解,而是悬浮在溶剂中进 行催化反应。根据酶分子的特性和有机溶剂的特 根据酶分子的特性和有机溶剂的特 性的不同, 性的不同,保持其空间结构完整性的情况也有所 差别
(1)有机溶剂对酶分子表面结构的影响 酶在有机介质中与有机溶剂接触,酶分子的 表面结构将发生变化。例如:枯草杆菌蛋白酶晶 体,原来有119个与酶分子结合的水分子,悬浮 于乙腈后,与酶分子结合的水分子只有99个,而 有12个乙腈分子结合到酶分子中,其中有4个事 原来水分子结合的位点
(2)有机溶剂对酶活性中心结合位点的影响 当悬浮于有机溶剂中,有一部分溶剂能渗入到 酶分子的活性中心,与底物竞争活性中心的结合 位点,降低底物的结合能力,从而影响酶的催化 活性。此外,有机溶剂分子进入没得活性中心, 会降低活性中心的极性,可能降低酶与底物的结 合能力。
酶非水相催化
黏合剂、导电聚合物和发光聚合物等)。
15
3.与水不溶性有机溶剂组成的两相或多相体系
概念:是指由水和疏水性较强的有机溶剂组成的两相
或多相反应体系。
反应体系中酶的存在形式:游离酶以溶解状态存在;
固定化酶以悬浮形式存在。
➢催化反应通常在两相界面进行;
➢适用于底物和产物两者或其中一种属于疏水化合物的催
化反应;
具有与水溶液中可比的催化活性。5用于酶 Nhomakorabea催
化
的
非
水
介
质
包
括
① 含微量水的有机溶剂
② 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和水形成的均一体系
③ 水与有机溶剂形成的两相或多相体系
④ 胶束与反胶束体系
⑤ 超临界流体
⑥ 气相
⑦ 离子液
它们不同于标准的水溶液体系,在这些体系中水含量
受到不同程度的严格控制,因此又称为非常规介质。
特性:酶的底物特异性、立体选择性、区域选择
性、键选择性、热稳定性等有所改变。
应用:多肽、酯类、甾体转化、功能高分子合成、
手性药物拆分的研究。
9
二、气相介质中的酶催化
指酶在气相介质中进行的催化反应。
适用范围:底物是气体或者能够转化为气体物质的酶
催化反应。
特性:气体介质密度低,扩散容易;与在水相中明显
离子液是由有机阳离子与有机/无机阴离子构成的在室
温条件下呈液态的低熔点盐类,挥发性好,稳定性好。
酶反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区域选择性、立体选择性、
键选择性等优点。
13
第二节 有机介质中水和有机溶剂
对酶催化反应的影响
一、有机介质反应体系
1、微水介质体系
第六章 酶的非水相催化 PPT
二、酶非水相催化的几种体系
(一)、有机介质反应体系 (4)(正)胶束体系: ◆胶束又称为正胶束或正胶团,是在大量水溶液中含有
少量与水不相混溶的有机溶剂,加入表面活性剂后形成 的水包油的微小液滴。 ◆表面活性剂的极性端朝外,非极性端朝内,有机溶剂 包在液滴内部。 ◆反应时,酶在胶束外面的水溶液中,疏水性的底物或 产物在胶束内部。反应在胶束的两相界面中进行。
1 酶催化反应的介质
水是酶促反应最常用的反应介质。
但对于大多数有机化合物来说,水并不是一种适宜的溶剂。因为 许多有机化合物(底物)在水介质中难溶或不溶。 由于水的存在,往往有利于如水解、消旋化、聚合和分解等副反 应的发生。
是否存在非水介质能保证酶催化??
1984年,美国MIT的克利巴诺夫(Klibanov)等人在有机介质中进行 了酶催化反应的研究,他们成功地在利用酶有机介质中的催化作用,获 得酯类、肽类、手性醇等多种有机化合物,明确指出酶可以在水与有机 溶剂的互溶体系中进行催化反应。
酶的非水相催化
类型
有机介质
气相介质
离子介质 超临界介质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一、酶非水相催化的几种类型
1、有机介质中的酶催化: 有机介质中的酶催化是指酶在含有一定量水
的有机溶剂中进行的催化反应。 特点:
1)适用于底物、产物两者或其中之一为疏水性物质的 酶催化作用。
二、酶非水相催化的几种体系
(一)、有机介质反应体系 (5)反胶束体系: ◆反胶束又称为反胶团,是指在大量与水不相混溶的有
机溶剂中,含有少量的水溶液,加入表面活性剂后形成 的油包水的微小液滴。 ◆表面活性剂的极性端朝内,非极性端朝外,水溶液包 在胶束内部。 ◆反应时,酶分子在反胶束内部的水溶液中,疏水性底 物或产物在反胶束外部,催化反应在两相的界面中进行。
非水相催化课件
常用表面活性剂:AOT [丁二酸二(2-乙基)己酯磺酸钠]、 Tween
酶被限制在含水的微环中,而底物和产物可以自由进出胶束。
非水相催化课件
小结
非水相催化课件
(二)气相介质的酶催化
指酶在气相介质中进行催化反应; 适用范围:底物是气体或能转化为气体的物质; 优点:某些酶在液相中使用受到一定限制,如酶和辅
是否可以在非水介质中能够保证酶催化?
非水相催化课件
一、非水相酶学的研究历史
非水相催化课件
非水相催化课件
水相和非水相酶的催化反应
非水相催化课件
二、非水相酶催化的特点和优势
(8) 改变酶选择性,包括底物专一性、对映和区域选择性
非水相催化课件
非水相催化课件
三、非水相酶催化的主要类型
(一)有机介质的酶催化; (二)气相介质的酶催化; (三)超临界流体介质中的酶催化; (四)离子液介质中的酶催化
P:一定条件下体系中水的蒸汽压
Po:相同条件下纯水的蒸汽压
水活度与溶剂极性大小无关,故采用水活度作参 数更确切。
非水相催化课件
三、水活度(activity of water)
2、水活度与酶的活性
酶活性与反应体系的Aw直接相关,如米黑 毛霉脂肪酶在Aw=0.55时,在不同极性的 溶剂中都表现出最高的酶活性,其中在正 己烷溶剂中活性最强,有机溶剂中过多的 水或过少的水都会影响酶活性。
非水相催化课件
水在反应系统中的分配与平衡
水在反应体系会发生分 配, 这种分配导致直接 以溶剂中的水含量计算 酶的结合水会出现误差, 以水活度计算才比较准 确。
非水相催化课件
三、水活度(activity of water)
酶的非水相催化
一、酶非水相催化的几种类型
1、有机介质中的酶催化
克利巴诺夫(Klibanov)研究表明:酶在一定浓度的 有机溶剂中具有一定的“分子记忆”效应,这种记忆是 因为酶存在配体而产生的,当配体被移走后,由于大量 有机溶剂存在状态下酶构象的高度刚性, 使得这种与 配体具有高亲和性的构象得以保持,而过量水的介入会 加速这种记忆丧失。
空间构象和催化活性至关重要。另外有一部分水分配在 有机溶剂中。 ◆通常所说的有机介质反应体系主要是指微水介质体系。
.
二、酶非水相催化的几种体系
(一)、有机介质反应体系
(2)与水溶性有机溶剂组成的均一体系: ◆这种均一体系是由水和极性较大的有机溶剂互相混溶
组成的反应体系。 ◆酶和底物都是以溶解状态存在于均一体系中。由于极
.
1 酶催化反应的介质
水是酶促反应最常用的反应介质。
但对于大多数有机化合物来说,水并不是一种适宜的溶剂。因为 许多有机化合物(底物)在水介质中难溶或不溶。 由于水的存在,往往有利于如水解、消旋化、聚合和分解等副反 应的发生。
是否存在非水介质能保证酶催化??
1984年,美国MIT的克利巴诺夫(Klibanov)等人在有机介质中进行 了酶催化反应的研究,他们成功地在利用酶有机介质中的催化作用,获 得酯类、肽类、手性醇等多种有机化合物,明确指出酶可以在水与有机 溶剂的互溶体系中进行催化反应。 .
.
酶的非水相催化
类型
有机介质
气相介质
离子介质 超临界介质
.
一、酶非水相催化的几种类型
1、有机介质中的酶催化: 有机介质中的酶催化是指酶在含有一定量水
的有机溶剂中进行的催化反应。 特点:
1)适用于底物、产物两者或其中之一为疏水性物质的 酶催化作用。
酶的非水相催化
2 有机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
极性较强的有机溶剂能够夺取酶蛋白表面的“必需 水”,扰乱酶分子的天然构象的形成,从而导致酶 的失活。 极性系数lgP:P为溶剂在正辛烷与水两相中的分配 系数。lgP越小,极性越强。 lgP小于2的极性溶剂不宜使用。
在有机介质中进行酶催化时,应选择好所用 溶剂,或通过酶分子修饰提高酶的亲水性。
(三)有机溶剂对酶催化反应的影响 1 2 3 4 有机溶剂对酶结构的影响 有机溶剂对酶催化活力的影响 有机溶剂对底物和产物的影响 有机溶剂对酶选择性的影响
酶在非水介质中的存在形式 一、固态酶。 冻干酶粉、固定化酶、结晶酶 以固体形式悬浮在有机溶剂中 二、可溶解酶。 水溶性大分子共价修饰酶 非共价修饰的高分子—酶复合物 表面活性剂—酶复合物 微乳液中的酶等
(二)水对非水介质中酶催化的影响 酶只有在一定量水的存在下,才能进行催 化反应,特别是在有机介质中的酶催化反应, 水含量的多少对酶的空间构象、催化活性、稳 定性、催化反应的速度、底物和产物的溶解度 等都有密切关系。
1 必需水
维持酶分子完整的空间构象所必需 的最低水量。 氢键、盐键等次级键。 在无水的条件下,酶的空间构象被 破坏,酶将变性失活。 通过必需水的调控,可以调节有机 介质中酶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酶非水相催化性质与应用
胺类物,在环保黏合剂、导电聚物、 发光聚合物材料中有重要作用。
酶的非水相催化性质和应用
3、与水不溶性有机溶剂组成的两相或多相体系
• 由水和疏水性较强的有机溶剂组成两相或 多相体系;
• 游离酶、亲水性底物溶于水相,疏水性底 物或产物溶于有机相;
• 固定化酶在界面; • 催化反应在两相界面进行; • 适于底物或产物属于疏水化合物的反应。
酶的非水相催化性质和应用
4、(正)胶束体系
大量水溶液中含少量与水不溶的有机溶剂,加入表面活性剂形 成水包油微小液滴; 表面活性剂极性端朝外,非极性端朝内,有机溶剂包在液滴内部; 酶在水溶液中,疏水底物或产物在胶束内,反应在胶束界面进行.
不同介质中酶活性中心的完整性相差 不大,但酶活力却相差4个数量级。 因此认为酶分子结构的动态变化很可 能是主要因素.
北口博司认为酶分子的“紧密”和“开启” 两种状态处于一种可动平衡中,表现 出一定柔性。
有机溶剂中酶分子和水合作用、蛋白 质柔性和酶活力之间和关系比过去的 认识要复杂得多。
酶的非水相催化性质和应用
酶的非水相催化性质和应用
第二节 有机介质中水和有机溶剂
对酶催化反应的影响
go
酶的非水相催化性质和应用
一、有机介质反应体系
• 1、微水介质体系; • 2、与水溶性有机溶剂组成的均一体系; • 3、与水不溶性有机溶剂组成的两相或多相体系; • 4、(正)胶束体系; • 5、反胶束体系。
酶的非水相催化性质和应用
性、动力学特性。
酶
水相
有机相
酶非水相催化PPT精品课件
二
酶都溶于水,只有在一定量水存在的条件下,酶分
、 子才能进行催化反应,所以有机介质中水的含量对酶的
水 催化作用有一定的影响。
对
有 机
1、必需水的概念:是指维持酶分子完整
介 质 中 酶 催 化 的
构 象 的 影 响
酶 分 子 空 间
( 一 ) 水 对
的空间构象所必需的最低水量。 2、影响:酶分子失去必需水后,其空间
水
相
4、非极性底物或者产物的溶解度增加。
催 化
5、酶的底物特性和选择性有所改变。
的 特
6、减少产物对酶的反馈抑制。
点
7、提高手性化合物不对称反应的对映体选择性。
2021/3/1
6
第七章 酶非水相催化
第二节 有机介质中水和有机溶剂对酶催化反应的影响
系 中所
水溶液反应体系(最常规的酶反应体系)
进有 行的
微水介质体系(研究
,酶
气相介质反应体系
最多,应用最广泛)
酶催
催化 化反 反应 应都 的要 体在 系一 主定 要的 有反
非
水 有机介质反应体系
介 质 反
(研究最多,应用 最广泛)
应
体 超临界流体介质反
系 应体系
与水溶性有机溶剂组 成的均一体系
与水溶性有机溶剂组成 的两相或多相体系
(正)胶束体系
:
应 体2021/3/1
2021/3/1
3
第七章 酶非水相催化
第一节 酶非水相催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二 、
根据所用非水介质的不同,分为四种:
酶
非 水 相 催 化 的 主 要 内 容
介( 质三 中) 的超 酶临 催界 化流
第26次课第6章酶的非水相催化精品文档
北口博司认为酶分子的“紧密”和 “开启”两种状态处于一种可动平衡 中,表现出一定柔性。
有机溶剂中酶分子和水合作用、蛋白 质柔性和酶活力之间和关系比过去的 认识要复杂得多。
酶结合水 酶
水或有机剂
4、(正)胶束体系
大量水溶液中含少量与水不溶的有机溶剂,加入表面活性剂形 成水包油微小液滴; 表面活性剂极性端朝外,非极性端朝内,有机溶剂包在液滴内部; 酶在水溶液中,疏水底物或产物在胶束内,反应在胶束界面进行.
有机相 酶
水相
5、反相胶束体系
反相胶束: 在与水不互溶的在量有机溶剂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后形成的 油包水的微小水滴;
有机溶剂中 酶含水量>最适水量,酶构象过于“柔性”,因变 构而失活;
最适水量:蛋白质结构的动力学刚性和热力学稳定性之间的最 佳点平衡点,酶活性最大,保证酶的极性部位水合,表现酶活 力所必需
同一种酶,反应系统的最适水量与有机溶剂的种类、酶的纯度、 固定化酶的载体性质核修饰性质有关
3.水活度(activity of water)
气相介质的酶催化
指酶在气相介质中进行催化反应; 适用范围:底物是气体或能转化为气体的物
质; 特性:气体介质密度低,扩散容易;与在水
相中明显不同;
有优于液相反应的优点:某些酶在液相中使用受到一定的 限制,如酶和辅酶的操作不稳定性,底物及产物的不溶性 和酶的活性被产物抑制等,而气相中的反应就可以克服这 些缺点,而且气相中的酶促反应更利于易挥发性产品的生 产; Hwang 等研究了固定化醇氧化酶在气相中的催化反应
水的影响
另一方面水是导致酶的热失活的重要因素,有水存在时随着温 度的升高酶分子会发生以下变化而失活: (1)形成不规则结构; (2)二硫键受到破坏; (3)天冬酰胺和谷氨酰胺水解变为相应的天冬氨酸和谷氨酸; (4)天冬氨酸肽键发生水解.
第六章酶的非水相催化
第六章酶的非水相催化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并掌握酶非水相催化的概念及意义,掌握酶非水相催化技术。
教学重点、难点:酶非水相催化机理。
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手段:多媒体第一节酶非水相催化研究概况一、概念及分类(一)、概念:酶在非水介质中进行的催化作用。
1984 年,美国A.M.Klibanov 在《科学》上发表一篇关于酶在有机介质中催化条件和特点的综述,并成功酶促合成了酯、肽、手性醇等许多有机化合物。
指出,酶可在非生物体系的疏水介质中催化天然或非天然的疏水性底物和产物的转化,对酶只能在水溶液中起作用的传统酶学思想提出了挑战。
(二)、分类1、有机介质中的酶催化指酶在含有一定量水的有机溶剂中进行的催化作用适用范围:底物、产物两者或其中之一为疏水性物质的酶催化作用。
主要研究对象2、气相介质中的酶催化指酶在气相介质中进行的酶催化反应。
适用范围:底物是气体或者能够转化为气体物质的酶催化反应。
研究较少。
3、超临界流体介质中的酶催化指酶在超临界流体中进行的催化反应。
, 绿色化学? ——无毒、无害要求,代替有机溶剂4、离子液介质中酶的催化离子液:有机阳离子与有机(无机)阴离子构成的在室温条件下呈液态的低熔点盐类,挥发性低、稳定性好;酶反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区域选择性、立体选择性、键选择性等优点。
二、有机相酶反应的优点1.有利于疏水性底物的反应。
(主要提高脂溶性底物的溶解度,有利于高浓度底物连续生物转化。
)2.可提高酶的热稳定性,提高反应温度加速反应。
3.能催化在水中不能进行的反应(有许多难溶于水的非极性底物能够溶于有机溶剂中)4.可改变反应平衡移动方向(使许多热力学平衡从加水分解反应转为其逆反应,如酶合成,酯交换等)主要朝着合成而不是水解的方向进行。
5.可控制底物专一性(不同底物反应所选最适溶剂不一定相同)。
6.可防止由水引起的副反应。
7.可扩大反应pH值的适应性。
8.酶易于实现固定化。
9.酶和产物易于回收。
(酶不溶于有机溶剂,有利于产物分离和酶的回收利用,且从低沸点的溶剂中分离纯化产物比水中容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渗透蒸发法
通过均一的非多孔膜来实现体系中水的转移。
✓ 可以连续除去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水,从而使反应平衡 向合成方向移动;
✓ 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水合盐对法
向反应体系中直接加入水合盐以控制体系水 含量。
✓ 一种水合盐可对应得到一个特定的水蒸气压,不同的水合盐对 产生相应的水含量。
✓ 由水合盐与其无水形式的盐对可以对体系中的Aw起缓冲作用。
➢ 溶剂和底物性质对酶活性也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底物对 水也有强的吸附作用。
➢ 有研究表明溶剂的极性:由己烷变成戊醇时,最佳水活度 与溶剂的极性几乎无关,大约在0.55左右
(2)酶结构不同,维持酶构象所需水量也不同
① 大部分酶需要较高的水活度才能表现出较好的活性HPO4 ➢ 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体系中积累足够多的水时
Na2HPO4+2H20
Na2HPO4·2H20
体系中的盐以Na2HPO4/Na2HPO4·2H20盐对的形式存在。
水合盐对法
➢ 随着体系中水的积累,无水盐不断转化为二水盐,在全 部转化之前体系Aw不变。
水活度(Aw)
有机介质中的水主要有两类
✓ 结合水:与酶分子紧密结合 ✓ 游离水:溶解在有机溶剂中
有机介质体系中,结合水是影响酶催化活性的关键因素,而 水含量却受到酶分子以外的各种因素影响。
✓ 酶的催化活性随着结合水量的增加而提高。 ✓ 结合水量不变时,水含量的变化对酶的催化活性影响不大。
为了更为确切地反映水与酶催化活性的关系,用水活度(Aw) 来描述水对酶催化特性的影响。
✓ 水的加入可削弱这种相互作用,使非活性的“封闭”结构变 得“疏松”,酶分子的柔韧性增加,并通过非共价作用力来 维持酶的催化活性构象,与酶分子紧密结合的一层左右的水 分子,对酶的催化活性是至关重要的(必需水)。
✓ 不同酶与必需水结合紧密程度及所结合的必需水数量是不同 的。
水在酶催化反应中发挥着双重作用
✓ 一方面可以通过调节含水量,影响酶的水化程度及物理状态, 使酶根据需要表现出不同的催化活性;
✓ 另外还可以通过改变体系中的Aw而改变反应的平衡点。
➢ 体系中水含量的控制方法
1、添加法
✓ 直接加水法 ✓ 预平衡法
2、去除法
✓ 敞口自由挥发法 ✓ 通惰性气体或干燥空气带走反应中产生的水 ✓ 渗透蒸发法 ✓ 水合盐对法
➢ Aw定义: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反应体系的水蒸气压和 纯水的蒸气压之比,直接反应了酶分子上水的多少, 与其他因素无关。
即:Aw=P/Po
P: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反应体系中水的蒸气压; Po :在相同条件下纯水的蒸气压。
➢ 当体系达到平衡态时,体系中各部分的Aw值相等。
➢ 鉴于水在有机介质酶促反应中的重要作用,可通过体系中 含水量的不同,使反应向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直接加水法
在反应的初期向反应体系中添加适量的水 (最早和最普遍采用)。
✓ 对反应过程中没有水产生的体系非常适用 ✓ 对副产物为水的体系不适合:
如脂肪酶和蛋白水解酶等在非水介质中分别催化酯合成和 肽合成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不断产生水并且进入反应体 系。
预平衡法
(1) 将酶、底物和溶剂分别在饱和盐溶液形成的气相环境中 进行预平衡;
Chapter 6 酶非水相催化(下)
6.3 有机介质反应体系影响因素
1、反应体系中水对酶催化反应的影响 2、反应体系中有机溶剂对酶催化反应的影响
1、水对酶催化反应的影响
所以酶在有机介质中进行催化反应时,水是不可缺少的成 分之一。
一般蛋白酶都溶于水,只有在一定量的水存在的条件下,酶 分子才能进行催化反应。
讨论:水活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1)通常最佳水含量随着溶剂极性增加而增加 (2)酶的结构不同,维持该酶的活性构象所需的水量也不同 (3)酶中水的位置也要正确 (4)酶活性位点的运动性随着水的加入显著增加 (5)蛋白质分子的极性和带电基团的水合作用对于酶的催化
是必要的
(1) 最佳水含量随溶剂极性增加而增加
➢ 当无水盐全部转化为二水盐后,水的进一步产生和积累 会引起体系Aw的提高。( Na2HPO4·2H20 )
➢ 直至水的量足以使二水盐转化为七水盐,
Na2HPO4·2H20 + 5H20
Na2HPO4·7H20
体系中的盐以Na2HPO4·2H20/Na2HPO4·7H20盐对的形式存在, 体系Aw将维持在另一水平。
(2) 水是导致酶的热失活的重要因素,有水存在时,随着温度 的升高酶分子会发生以下变化而失活。
① 形成不规则结构 ② 二硫键受到破坏 ③ 天冬酰胺和谷氨酰胺水解转化为相应的天冬氨酸和谷氨酸 ④ 天冬氨酸肽键发生水解
因此,在有机介质的酶催化体系中,存在着最佳含水量。 该值不仅取决于酶的种类和选用的有机溶剂。
有机介质中水含量的多少对酶的空间构象、催化活性、稳 定性、催化反应速度等都有密切关系;
水还与酶催化作用的底物和反应产物的溶解度有关。
水在酶催化反应中发挥着双重作用
(1) 水分子直接或间接地通过氢键、疏水键及范德华力等非 共价键相互作用来维持酶的催化活性所必需的构象。
✓ 无水条件下酶分子的带电基团和极性基团之间相互作用,形 成一种非活性的“封闭”结构;
敞口自由挥发法
向反应体系中通惰性气体或干燥空气来带走反应 过程中产生的多余的水。
➢ 特点:
✓ 若反应体系中有机溶剂更容易挥发,不宜采用; ✓ 不容易准确控制体系的水含量,操作过程并不要求除
掉体系中所有的水,而是控制体系水含量稳定在一个 非常狭小的范围内。 ✓ 体系中的反应介质和底物也可能被带走; ✓ 浪费能源、成本高。
(2) 不同的饱和盐溶液对应不同的蒸气压,将酶与盐的饱和 溶液平衡,同时将含有底物的溶剂平衡至相同的Aw, 然后混合进行反应。
预平衡法
注意:在反应过程中Aw是否维持恒定。
➢ 会引起Aw改变的情况:
① 反应过程中产生或消耗水; ② 溶剂化作用和相行为(相平衡引起)。
由相平衡导致的Aw的改变较为复杂。 只有当水在两相之间及两者混合物中的活度系数有严 格的相关性时, Aw在混合前后才会保持不变,否则,将 分别进行预平衡的底物和溶剂相混合时Aw会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