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思考
砌体结构抗震设计的若干思考
砌体结构抗震设计的若干思考前言:在建筑工程中砌体结构占据的工程比例较大,并且应用广泛。
就历年的地震灾害来看,砌体建筑的破坏率较高,所以做好砌体结构的抗震工作十分重要。
尤其是砌体结构的抗拉、抗弯、抗剪强度都低于混凝土,不进行细致研究就会削减结构设计的抗震性能,所以必须结合设计的抗震等级,使砌体结构的抗震能力发挥实效。
1.地震状态下引起的结构破坏1.1地震力的传播形式在地震发生时,房屋会受到震源方向的影响,这种力会转换为横向力。
在地震力作用下,这种力直接通过楼盖传递到墙体、基础等结构,使墙体成为了主要载体。
地震力超过荷载就会在墙体上产生裂缝。
房屋的结构也同时受到影响。
所以说地震作用下大部分荷载是通过楼盖传给纵墙,再传给基础和地基。
1.2由构件间连接不牢引起的破坏有的砌体结构承载力很高,构件的尺寸也比较大,可往往由于支撑系统不完善、:连接不牢靠、整体性较差而破坏。
地震时这种破坏也比较常见,如厂房中的砖柱如果没有与楼盖屋盖连接牢靠,就会导致局部砖柱发生弯曲断裂,致使整个厂房倒塌。
2.砌体房屋的层数和高度控制根据国内震害调查统计并参考国内有关规范,作为砌体结构的重要抗震措施之一就是限制房屋建造的层高及高度。
根据不同的烈度区的同类结构震害统计,房屋的层数与震害程度成正比。
对于房屋高度与震害程度并不十分明确,但是,一般砌体结构房屋的层高较规律,因此,以3m为基准的层高作为高度的控制是恰当的。
不同种类的砌体材料,在限制高度上也是有所区别的。
多孔砖在相同的烈度下,较实心砖在层数与高度上有一定的减小,这是由于多孔砖砌体房屋具有比实心砖砌体更大的脆性,进而会发展成突然破坏倒塌,这是我们要求避免的。
即使多孔砖砌体在砌筑时进行灌孔,能够提高砌体的抗剪强度有利于抗震,但砌筑时灰浆不易饱和,对于多孔砖砌体也是不利的一面。
因此对于多孔砖砌体的层数和高度限制,比实心砖有所降低是合适的。
3.砌体结构平面和立面设计砌体结构是由平面和立面两种形式组成的,同时立面设计和平面设计也是抗震设计的基础。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问题思考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问题思考摘要: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一直是结构工程师们设计工作的重点,本文从抗震设计角度指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必要性和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含义,指出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供参考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建筑结构;结构设计;抗震abstract: the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 structures has been the focus of structural engineers design work, the paper pointed out th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ismic design need for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 structures and building structures seismic concept design, meaning that the problem exists in the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 structure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are presented for reference.key words: building structure; structure design; earthquake中图分类号: tu318文献标识码:a一、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必要性地震是地壳运动在某些阶段发生急剧变化时的一种自然现象。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发生的地震约达500万次,其中绝大多数地震由于发生在地球深处或者它所释放的能量小而人们难以感觉到;而人们感觉到的地震,也即有感地震,仅占总量的1%左右;能造成灾害的强烈地震则为数更少,平均每年十几起。
然而,就是这些每年为数不多的地震,却给人们带来了无可挽回的巨大经济损失和触目惊心的人身伤亡事故。
据有关方面对世界上130次伤亡巨大的地震震害资料所做的统计表明,95%以上的伤亡是因为无抗震能力或抗震能力低的建筑物倒塌而造成的。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高层建筑在抗震设计中存在诸多问题,如设计标准滞后、结构设计不合理、施工工艺不当、监理不严格等。
为提高抗震性能,需加强设计标准修订、优化结构设计、控制施工质量、严格监理、协调抗震与节能设计。
通过这些对策,能有效提升高层建筑的抗震能力,确保建筑安全稳定。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设计标准、抗震性能、施工工艺、材料选择、监理、质量控制、节能设计、对策、修订、更新、优化、施工质量、监理力度、协调、双赢。
1. 引言1.1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高层建筑作为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其结构抗震设计至关重要。
在实际工程实践中,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解决。
设计标准滞后,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当前的抗震设计标准与高层建筑结构的复杂性和变化性不相适应,需要加强标准的修订和更新。
结构设计不合理,抗震性能不足。
一些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存在缺陷,导致其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易受损,需要优化结构设计,提高抗震性能。
施工工艺和材料选择不当也会影响结构抗震性能。
在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施工工艺和材料质量,确保符合抗震要求。
监理不到位、质量控制不严格也是问题之一,需要加强监理力度,确保施工质量。
抗震设计与节能设计之间存在矛盾,需要协调抗震设计与节能设计,实现双赢。
为了提高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需要全面思考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确保高层建筑结构在面对各种自然灾害时能够安全稳固地屹立不倒。
2. 正文2.1 问题一:设计标准滞后,无法满足实际需求设计标准滞后是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由于抗震设计标准的滞后,很多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并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实际需求,造成了抗震性能不足的情况。
设计标准的滞后意味着设计中所采用的抗震参数和计算方法可能已经过时,无法充分考虑到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随着地震工程领域的不断发展和新技术的涌现,原有的设计标准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的抗震需求。
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若干思考
1 抗震 设 防 目标 与 抗震设 防水准
新的 G 0 1 0 1 B5 1 — 0 建筑抗 震设计 规范 , 2 0 0 2 于 0 1年 7月在全
规定 的 目标可靠度 。
由于结构抗震可 靠度 中包含 了场地 可能遭 遇的各种 强度 地
以 国颁 布,0 2年 1月 1日开始 执行 ,d 0 1—01规范 在技术水 震动对结构安全性的影响 , 目标可靠度进 行抗震设 防时就不必 20 C350 1 0 2 小震 ” 中震” 大震” 从而也就 避免 了为解决 该问题 “ 和“ , 平和文字表达等方面较 G3 1.9规范有很 大提高。我 国 G J1— 再去区分“ I 18 J B 1 所产生的各种困难。结构抗 震可 靠度 的大小 同结构 服役期 限 的 8 规范提 出、 B5 0 120 规范继 续沿用 的“ 9 G 0 1 .0 1 三水准 ” 的抗震设 它不仅 描述了结构建造完成前规划 、 设计 、 施工等过程 防思想及 “ 两阶段” 设计 步骤 , 实现 这一抗 震设 防 目标 时 , 在 仍有 长短有关 , 中的安全性 , 而且考虑 了结构 服役 过程 的安全影 响 因素 , 因此采 些问题需要认真探究 。
别 。而三水 准抗震 设防标准 显然 没有 体现 这些 差别 。3 现 行规 3 建筑 类别 与抗震 等级 ) 范 的抗震设防水 准偏 低。 当前 , 国 的抗 震设 防水 准确实 偏低 。 我 钢筋混凝土结构按 G 0 1—0 1规范进 行抗震设计 时 , B 5 0 12 0 首 在 周 期 0 5S , 国 规 范 比美 国 UB . 处 我 C和 欧 洲 规 范 小 2 %左 右 , 先应根据其重 要性按 规 范确 定该 结构 的建筑 类别 , 其 是属 于 0 看 在周期 1 0S , 5 %左 右 , 期 大于 2 0S . 处 小 0 周 . 以后 , 国和美 国 甲、 、 、 我 乙 丙 丁四类建 筑中的 哪一 类 , 然后再按 规范 的有 关规定 确 规范 比较接近 , 欧洲规范 取值较 小 ; 在周期 0 5s . 范 围内, 定该结构 的抗震等级 。对于钢筋混凝 土结构 , . ~2 0S 只有 确定 了建筑 类
关于设计创意和结构抗震的思考
关于设计创意和结构抗震的思考说到设计创意和结构抗震,这话题可真是深不可测,像是一个永远解不开的“谜”,每个建筑师心里都有一本“抗震宝典”。
咱们平时见到的那些高楼大厦啊,看上去稳如泰山,可要是你知道背后为了抗震所做的种种努力,估计得打个寒战。
你想啊,咱们这地方地震多,设计一栋楼时,最怕的就是遇到“天灾”这种东西,防不胜防,所以能不能抗震就成了建筑设计里最头疼的一部分。
很多时候,设计师们的脑袋就像是火山口,整天冒烟,脑袋里各种“地震波”飙过,想着怎么做才能让这些建筑既美观又稳固。
别看外面五光十色的外观,里面的结构可都“战战兢兢”,随时在为抵御地震在做准备。
说到抗震,很多人脑海里第一个反应可能就是“厚重”和“坚固”。
对吧,大家都会想,震动来了就得要硬的东西去顶得住,越坚硬越好。
但你想错了,恰恰相反,最重要的就是“柔韧性”。
建筑设计就像是跳舞,跳得越柔软、越有韧性,越能应对地震的“折磨”。
你知道吧,很多时候,我们感叹一栋楼的外形独特,但实际上,背后藏着的不仅仅是美学的思考,更是防震的智慧。
它的形状,线条,甚至是用的材质,都是经过了仔细推敲和试验的。
拿那些高楼大厦来说,它们的外形不光是为了看起来帅,里面的结构可得仔细计算,做到刚刚好,不会一动不动,也不能太软,必须得保持一种平衡。
要知道,地震来时,楼栋就像被推来推去的橡皮筋,你看它表面纹丝不动,但内里要承受住那股撼动的力量。
真要抗震,不光要看坚固,还要会“屈服”。
再说了,现在建筑材料真是日新月异。
你要是看着那一栋栋像玻璃一样闪闪发光的大楼,别以为它们只是好看。
玻璃外墙可是经过了无数次的抗震测试和设计改进的。
听说现在的建筑设计,材料越轻,抗震效果反而越好,别小看这些现代化的“轻量化”建筑,虽然看起来“空心”,但它们可是强得很。
你看那钢材、铝材,虽然不厚重,但它们的强度超乎想象,像是藏在身上的“秘密武器”。
这种材料不仅减轻了楼体的负担,还能在震动时分散压力,减少建筑物的“摇晃”。
抗震结构设计课程设计心得
抗震结构设计课程设计心得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抗震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各类抗震结构的优缺点,以及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
此外,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简单抗震结构的受力情况,并对其进行优化设计。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如CAD、PKPM等)进行抗震结构设计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课程设计实践,使学生掌握抗震结构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技巧,具备一定的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使学生认识到抗震结构设计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中的重要性,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土木工程专业高年级的专业选修课,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结构力学、材料力学、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等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要求:根据课程目标,将教学内容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采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程设计,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同时,注重过程评价,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抗震结构设计原理:介绍抗震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目标和原则,分析各类抗震结构的优缺点,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等。
2. 抗震设计规范:学习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了解规范中关于抗震设防、地震作用、结构分析、抗震措施等方面的要求。
3. 抗震结构计算方法:教授结构力学在抗震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如地震作用计算、内力分析、位移计算等。
4. 抗震结构设计方法:学习抗震结构的设计流程和技巧,包括结构选型、抗震等级确定、截面设计、配筋设计等。
高层建筑错层结构抗震设计的若干思考
高层建筑错层结构抗震设计的若干思考一、前言高层建筑错层结构的抗震设计是一项系统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其设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高层建筑的稳定性。
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错层结构抗震设计的实践水平,从而有效优化高层建筑的整体稳定性。
二、高层建筑错层结构的受力特点和影响因素1.高层建筑中错层结构的形成过程在高层建筑中采用错层结构是为了将室内空间更多样化,不仅要满足人们的住宅需求还要满足人们的视觉要求,在通常情况下一个单元内的几个房间在设有高层的几个层面上,当各个错层之间的高度不相同时,也就形成了各种类型的梁柱结合。
根据我国当前的设计风格来说,一般将错层结构分为三类,包括含型错层、交叉错层和混合型错层三种。
2.高层建筑错层结构的受力情况在高层建筑中的错层结构与普通高层中的框架结构的区别主要在于在错层中错开的楼层导致了在结构的一些部位形成竖向的短构建,这样就会将所有的受力都集中在一起,这样是不利于抗震的。
其主要原因是在同向受力时由于错层构件本身刚度较大,这样就会将内力集中。
所以说在进行高层建筑的时候要注重对错层结构中的短柱问题。
3.高层建筑中错层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受力特点在错层框架监理墙的设计结构中,剪力墙主要承载水平力,在面对地震灾害的时候,错层框架中剪力墙的两道防线就可以将错层结构中的受力点进行改善。
三、错层结构的受力特点和缺陷1.受力特点首先是错层框架结构,他与框架结构的相比主要由于在错层出错开的楼层导致了在结构的一些部位形成竖向的短构件,使受力集中,不利于抗震。
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在同向受力中由于错层构件刚度大,而产生内力集中。
在错层结构中,短柱问题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其次是错层框架剪力墙结构,错层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承担了水平力中的一大部分,特别是在地震作用下,错层框架剪力墙结构有两道设防线,能够较好地改善错层结构的受力性育旨。
2.错层结构的缺陷错层对结构的不利影响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楼板分块错置,在错层构件中会产生很大的变形内力,从而削弱了楼板协调结构整体受力的能力;二是楼板错层,容易在某些部位形成竖向短构件,从而可能在同向受力中因错层构件刚度较大而产生内力集中。
关于高层住宅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思考
关于高层住宅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思考摘要:本文中笔者首先阐述了当前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而针对高层建筑的抗震特点进行了动力分析,并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与措施,旨在为进一步提高我国高层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水平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高层住宅建筑;抗震结构设计;动力分析中图分类号:tu352.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随着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和设计计算方面的迅速发展,各大中城市普遍兴建高度在一百米或以上的建筑,建筑的类型与功能也日益复杂,结构体系逐步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对于高层建筑而言,做好抗震设计是极其重要的。
本文中笔者主要针对高层住宅建筑在抗震设计方面的不足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一、我国当前高层住宅建筑抗震设计现状与不足一直以来,我国高层建筑的结构材料都是以钢混结构为主。
随着现代设计思想的发展,结构体系也不断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建筑平面布置与竖向结构也日趋复杂,并出现了大量超高超限的钢混结构建筑,这也给结构设计带来了新的难题,尤其是抗震设计已经成为了建筑整体设计的一个重要课题。
近年来,很多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和科研人员在此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研究,现阶段,我国已经存在很多种用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软件,如我国研究院结构所开发的tat、tbsa,清华大学开发的tus等,都为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提供了高效的分析和设计帮助。
但随着建筑功能多样化的发展,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果只通过设计软件进行计算与分析,必然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缺陷,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工程事故的发生,这就需要设计工程师不断积累设计经验,将概念设计与实验分析有机结合,对具体工程进行具体分析与处理。
二、关于高层建筑抗震结构设计分析1、结构设计动力特性分析开始高层建筑的初步设计后,首先应该结合方案对结构布置进行分析计算确定。
计算模型由±0.000到楼顶,假设楼板的平面内刚度为无限大,随着楼层高度的增加,结构纵向的自振周期与地震力基本正常,而结构横向的自振周期偏长,结构的刚度较低,对于地震的水平作用力抵抗较弱,整体来看,结构的抗震能力不够强。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有关思考
2 建筑物结构 抗震等级
我国建筑物 结构抗震等级的划分是根据地震强度 的不 同而
感地 震, 4 . 5 ~ 6中 强 地 震 , 6 ~ 7强 烈 流、 山体滑坡现象严重 , 对建筑物破坏严重 。
4 加 强 建筑 物 结构 抗 震 性 能 的 几条 措 施
甲乙丙丁 四等 ,我 国大部分房屋建筑建设标准 是能抵抗 6 级 地 为部 分 设 计 而 影 响 全 局 功 能 。要 具 备 足 够 的赘 余 度 和 内力 重 分
震 的Ⅷ 度 房 屋 结 构 ,但 是 在 实 际 设 计 过 程 中可 以根 据 不 同 的情 配功能 , 要保证建筑物部分构件 失去作用 的时候 , 剩余构件还能 况进 行 具 体 的 分类 设 计 。
设计者不得不重视 的问题 。笔者根据多年 的工作经验: ① 阐述 了 同的。建筑物所处地质环境对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影响是很重要
高原和平 原是不 同的, 沿 海 和 内 陆 是 不 同的 , 山区 和 沙 漠 也 建筑物结构抗震等级;⑦ 简述 了影响建筑结构抗震 的关键 因素 的 ,
地震 和几条解决方案;③ 根据实际案例具体描述 了建筑物抗震结构 是不同的。另外不同地域 的地壳活动情况也是各不相 同的, 高发区的建筑物抗震能力就应该强一些 。有些地 区岩石断层、 泥 的性 能 指标 。
而且要注重建筑抗震 结构的设计。比如可以采用钢筋混凝 施工 技术 因素 ,外 部 客 观 因素 主 要 是 指 建 筑 物 所 处 地 质 环 境 因 设计, 土结构或者钢结构减小柱面面积 , 改善抗震结构 。抗震结构的设 素 。 下文 进 行 具 体 阐述 :
3 . 1 建筑物 内部 因素
承受~定的负荷 。另外, 墙俸的抗侧能力的提高也能增强建筑物 在地震 中的抗震 能力 。例如迪拜塔外形如 同张开的船帆 , 能够有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阅读随笔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阅读随笔目录一、抗震设计概述 (2)1. 抗震设计的重要性 (3)1.1 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4)1.2 抗震设计在减少地震损失中的作用 (5)2. 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 (7)2.1 安全性原则 (8)2.2 可靠性原则 (10)2.3 经济性原则 (12)二、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要素 (13)1. 地震烈度与抗震强度 (14)1.1 地震烈度的划分 (16)1.2 建筑结构抗震强度的要求 (17)2. 建筑结构的类型与抗震设计关系 (18)2.1 不同结构类型的特点 (20)2.2 结构类型对抗震设计的影响 (21)三、结构抗震设计方法及技术应用 (23)1. 抗震结构体系的选择与设计 (24)1.1 抗震结构体系分类 (26)1.2 结构体系的选择原则 (27)1.3 结构布置与抗震设计考虑因素 (29)2. 抗震结构分析与评价技术 (30)2.1 结构动力学分析方法 (32)2.2 结构静力学分析方法在抗震设计中的应用 (33)2.3 结构抗震性能评价方法 (35)一、抗震设计概述在开始阅读《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我对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有了初步的认识。
首先接触到的“抗震设计概述”更是让我深感其内涵之丰富和理论之深厚。
结构抗震设计是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主要目的是确保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有效地吸收地震能量,避免结构破坏或倒塌,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它的核心概念主要是“抗震设防、合理承重与消能减震”。
我理解了在设计建筑物之初就要明确设定地震强度的抵抗能力标准,同时要利用结构的合理承重体系来分散地震力,并通过消能减震措施来减少地震对结构的影响。
这些设计理念的形成都基于对抗震原理的深入理解和对建筑结构的精准把握。
通过阅读这部分内容,我认识到不同的建筑物因其功能、地理位置、土壤条件等因素的不同,其抗震设计也会有所不同。
抗震设计不仅仅是建筑结构的单一问题,它还涉及到地质学、物理学、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建筑抗震学习心得
建筑抗震学习心得作为一个学习建筑抗震知识的学生,我在过去几年中深入学习了建筑抗震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许多关于建筑结构设计和抗震技术的重要原则,还深刻领悟到了建筑抗震的重要性和应对地震灾害的责任。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学习建筑抗震过程中的一些心得和感悟。
首先,我认为了解地震灾害的基本原理是学习建筑抗震的起点。
地震是由地壳和地球内部的运动导致的,它产生的能量会以波的形式传播到地表,并对建筑物产生影响。
这些波有弹性波和表面波之分,它们的传播速度和折射规律与不同地层的物性相关。
我学习了地震波的基本特性和传播规律,这对于了解地震灾害的机理以及设计具有抗震性能的建筑结构非常重要。
其次,在了解地震灾害原理的基础上,学习和理解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原则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建筑抗震设计而言,最重要的原则是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
在结构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地震力的作用,将地震力合理分配到各个结构构件上,并保证结构在地震力作用下具有足够的抵抗能力。
在这方面,我学到了很多抗震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如地震分析、抗震设计参数的确定等。
同时,我也学习了一些先进的抗震设计技术,如基础隔震、扩大消能和减震等方法,这些技术在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三,在学习建筑抗震的过程中,我也意识到了不仅要注重结构的抗震性能,还要综合考虑建筑的整体安全性和可靠性。
建筑抗震设计不能仅仅关注结构本身,还要考虑到建筑使用的功能和所需的安全性能。
比如,对于一座大型公共建筑来说,除了要确保其结构具有足够的抗震能力之外,还要考虑到疏散通道的设置、紧急逃生设施等方面的因素,以保证在地震发生时人员能够安全疏散。
在学习过程中,我学到了一些关于应急疏散和安全疏散的方法和原则,这对于提高建筑的整体安全性非常重要。
此外,学习建筑抗震还需要注重实践。
在课堂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我参与了一些实践项目,通过实际的设计、施工和监理过程来加深对抗震设计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关于建筑抗震结构设计
关于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探讨摘要: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必须把好抗震设计和施工两道关。
抗震设计必须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
关键字:建筑抗震设计延性引言根据当前的震害经验和理论认识,良好的抗震设计能够帮助国家和人民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灾难。
我国依据自己的国情,坚持建筑结构抗震设防的原则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即在多发的小震作用下,建筑结构应基本处于弹性阶段,不发生破坏;在罕遇的大震作用下,允许结构产生一定程度、乃至严重破坏,但应确保建筑结构物的整体安全,防止倒塌。
本文结合实践工作,对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方面进行探讨。
1 抗震建筑的设计应考虑到以下原因1.1 场地选择场地选择的原则是避开地震时可能发生地基失效的松软场地,选择坚硬场地1.2 体形均匀规整无论是在平面或立面上,结构的布置都要力求使几何尺寸、质量、刚度延性等均匀、对称、规整,避免突然变化。
1.3 提高结构和构件的强度和延性结构物的振动破坏来自地震动引起的结构振动,因此抗震设计要力图使从地基传入结构的振动能量为最小,并使结构物具有适当的强度、刚度和延性,以防止不能容忍的破坏。
在不增加重量、不改变刚度的前提下,提高总体强度和延性是两个有效的抗震途径。
1.4 多道抗震防线使结构具有多道支撑和抗水平力的体系,则在强地震的作用下,建设工程的一道防线破坏后尚有第二道防线可以支撑结构,避免倒塌。
1.5 防止脆性与失稳破坏,增加延性脆性与失稳破坏常常导致倒塌,故应防止。
这种破坏常见于设计不良的细部构造。
2 建筑抗震设计中各种材料的不同运用方法2.1砖结构:承重墙厚度不宜小于240mm砖墙承重或砖柱承重的砖结构房屋,是目前乡村地区还比较普遍的一类传统民居,虽然现在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了,但是其受欢迎程度在乡村还是比较高的,所以绝对不容忽视.按其在建筑物中的位置区分有内墙和外墙;按材料和构造方式分,有实砌墙、空斗墙和复合墙。
砖结构房屋,要求墙体均匀、对称,纵横墙间距适当,并沿竖向上下连续;砖柱与砖墙要有足够的强度,所有承重墙体的厚度,应不宜小于240mm,如果是烧结普通砖和烧结多孔砖,其强度等级不低于mu10,其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5.为提高抗震性能,建房时,其楼盖屋盖宜优先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当采用混凝土预制装配楼盖屋盖时,可在板底处,沿房屋外墙、砖柱顶部设置现浇的钢筋混凝土圈梁,以增强砖房的稳定性和整体性,并采取措施保证各预制构件之间连接的整体性.此外,据了解,目前乡村地区建房时普遍存在不设构造柱的现象.这一点也值得广大乡村居民注意,应改变这种传统做法,必须在建房时在必要部位加设构造柱.设置抗震缝也是非常重要的。
《建筑隔震设计标准》的隔震设计思考周鹏_1
《建筑隔震设计标准》的隔震设计思考周鹏发布时间:2021-11-10T06:55:57.779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2期作者:周鹏[导读] 2021 年 4 月 27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公告,《建筑隔震设计标准》(以下简称《隔标》)从 2021 年 9 月 1 日期正式实施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摘要:2021 年 4 月 27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公告,《建筑隔震设计标准》(以下简称《隔标》)从 2021 年 9 月1 日期正式实施。
《隔标》提高了隔震建筑的抗震目标,也提出了区别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以下简称《抗规》)的新的隔震设计方法。
1《抗规》隔震设计方法《隔标》实施之前,隔震设计主要按照《抗规》第十二章进行,为“减震系数法”,也叫分部设计法(上部结构、隔震层、下部结构及基础设计)。
抗震目标为“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采用“三水准两阶段”设计。
需建立非隔震、隔震、隔震带支座等多个模型,且需进行小震、中震和大震计算,需采用 PKPM 和 ETABS 软件结合,可能还需要多加设计院配合,计算工作比较繁琐不方便。
1.1 上部结构设计上部结构按隔震目标进行设计,需将隔震层上支墩及梁板建入模型。
层高按上支墩柱高取值。
SATWE 总信息中需将“地下室层数”设置为 1, “嵌固端所在层号”设置为 2。
需将“水平地震作用影响系数最大值”按隔震目标烈度下多遇地震取值。
结构抗震等级按隔震目标烈度确定取值。
地下室信息中,需将“X 向土层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 值)”及“Y向土层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 值)”填为 0。
隔震层上支墩柱底需设置成铰接。
将上支墩及隔震层顶板形成的层定义为地下室,将 m 值设置为零,允许其有侧向位移。
将嵌固端层号设置为 2,即上部结构首层,认为隔震层竖向构件(上支墩)不会出现塑性铰。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程序对上部结构首层的柱子进行《抗规》第 6.2.3 条的内力放大,避免上部结构塑性铰集中在上部结构首层,以及对隔震层顶板梁的内力放大,加强隔震层有效性和完整性。
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几点思考
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几点思考摘要:由于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区域,并且,地震的分布相对分散,建筑物的抗震问题一直都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近年来,相关的研究工作者借助国内外先进经验,已经在建筑的抗震设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本文重点探索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工作,希望能够为有关的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发展现状中图分类号:tu3文献标识码:a2008年,汶川地震的惨痛事件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建筑物抗震的重要性。
2010年,我国的相关部门结合国内建筑特点,颁布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其中,对地震多发区的建筑物抗震等级以及抗震结构施工都做出了严格规定。
有效地提升了国内建筑物的抗震标准,但是,在实际的工作当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本文重点对建筑物抗震结构设计进行分析。
一、建筑抗震的主要影响因素(一) 抗震设计标准目前,国内在不同地区设定的基本设防烈度,主要是根据该地区以及具体建筑在一段时间内遭受地震以及地震强度的概率而定的。
如果是一般建筑,则执行基本烈度设防,如果是重要的建筑物,则相应地提升设防烈度,但是,随着烈度的提升建筑的造价会有所增加。
(二) 建筑结构形式为了有效地保证建筑物“小震不坏,大震不倒”,在最新的设计规范中,砖混内框架结构被严格取缔了。
目前,主要采用的是剪刀墙结构、框架结构等。
尽管单纯的框架结构造价低,但是,抗震性能较差,因此,普遍适用于一些地震发生概率地、级别小的地区。
(三) 抗震措施抗震措施主要是根据建筑的重要性决定的。
在确定建筑等级及场地类型之后,将先进的抗震理念和系统的分析计算纳入到抗震措施设计中,即可改善建筑抗震设计,提高建筑抗震效果。
二、结构抗震设计中概念设计所谓“建筑抗震概念设计”是指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是进行建筑和结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
地震动是一种随机振动,有难于把握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要准确预测建筑物所遭遇的特性和参数,目前尚难做到。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几点思考
宽 比大 , 受剪承载力 的安全储备大 , 结构压弯承载力能决定结构安全性。 为预 防结 构 被 剪切 破 坏 ,有 必要 让 在 强烈 地 震影 响 作 用下 的核心 筒 承 担 1 0 0 %的 总剪力 。 巨型框架要承担的剪力相当于计算它自身承载力的3 倍。 采用弹塑性 分 析结 果 能够 对 巨型 框架 进行 校 对 。为 保证 结 构抗 震 安全 性 , 必须 对 核 心简 的 弹塑 性位 移 角 进行 有效 控制 。 对 一 般 框 架核 心 筒 来说 , 在 小 震 影 响作 用 下 , 框 架 承担 总剪 力 约 为 1 5 %
结构 安 全功 能 在结 构 全部 的 服务 功 能 中是最 重 要 的 。 抗 震 结构 的抗 震 可 靠度比规定的 目标可靠度高。目标可靠度又叫安全度水准。强烈地震会影响 到 结构 安 全 性 。结构 抗震 可靠度 能 反 映结 构 安全 性 的一 系列 变 化 。为 达到 多 级设防的目的, 必须根据_ I = 程结构的不同功能调节 目标可靠度的取值 。 “ 大震 不倒。 中震可修 , 小震不坏” 是三种不同的结构功能状态。处于弹性变形阶段
程结构复杂 。超高层及地 下工 程在过去是不 多见的 。城市大 型建 筑都是 投入 巨资建造 的 , 一旦遭 受地震 破坏 , 会给人 们带来 不可估 量 的经济损 失 。 南此 可 见 , 仅 凭 抗 震 设 防 理 念 很 难 在 地 震 中 有 效 保 护 财 产 人 员 不 受 巨大损失 。
2 、 没有 体 现地 区差 别
我国东西部发展不平衡 ,经济落后和发达的沿海地 区还存在 巨大差距 。 地震 出现地不同, 给人们带来的实际危害性、 损失程度也有很大差别。 仅通过 三水准抗震设防标准 , 很难达到明确地 区差异性的 目标。
关于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探讨
关于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探讨摘要:高层建筑抗震工作一直是建筑设计和施工的重点,首先对建筑抗震的设计特点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了高层建筑的设计要点及注意问题,促进抗震效果的有效提高。
关键词: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地震作用影响因素极为复杂,它是一种随机的、尚不能准确预见和准确计算的外部作用。
因此建筑(尤其是高层建筑)抗震安全问题必须引起结构师们的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患于未然。
1. 建筑结构抗震划分概述震级是根据地震的强度而进行的划分,在我国,地震划分为六个级别:3级为小地震,3~4.5级为有感地震,4.5级--6级为中强地震,6~7为级强烈地震,7~8级为大地震,8级以上的为巨大地震,是国家根据相关的历史、地理和地质方面的经验资料,经过勘查和验证,对进行地震分组的一个经验数值,它是地域概念。
抗震设防有甲、乙、丁类建筑,在我国大部分的房屋抗震等级是8度,可以抵抗6级地震的作用。
国家设计部门依据有关规定,按照建筑物的分类和设防标准,根据房屋高度、结构等方面,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
比如,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抗震等级可以分一般、较为严重、严重和很严重这4个级别。
在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中,混凝土结构应根据建筑的高度、结构类型和设防的烈度确定抗震等级,而且应该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措施要求。
2.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要点2.1 减少地震能量输入。
积极采用基于位移的结构抗震设计,要求进行定量分析,使结构的变形能力满足在预期的地震作用下的变形要求。
除了验算构件的承载力外,要控制结构在大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角限值或位移延性比;根据构件变形与结构位移关系,确定构件的变形值;并根据截面达到的应变大小及应变分布,确定构件的构造要求。
选择坚硬的场地土建造高层建筑,可以明显减少地震能量输入减轻破坏程度。
2.2 推广使用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
目前我国和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传统抗震结构体系是“延性结构体系”,即适当控制结构物的刚度,但容许结构构件在地震时进入非弹性状态,并具有较大的延性,以消耗地震能量,减轻地震反应,使建筑“裂而不倒”。
关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若干问题的讨论 鞠好学
关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若干问题的讨论鞠好学发表时间:2018-09-28T11:55:26.15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0期作者:鞠好学[导读] 尤其是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问题。
此情况下,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之后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具体措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供参考。
鞠好学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省 250103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建筑工程数量日益增多,房地产产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但随着其规模的逐渐增大,建筑质量问题也日益突出,尤其是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问题。
此情况下,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之后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具体措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震;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问题引言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的结构抗震设计方法随地震学、动力学、结构分析和结构试验等的进步而从无到有,在强震观察、震害调查、学习和借鉴其它国家先进经验的过程中不断成熟。
如何从我国的地震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提高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水平,使之更安全可靠、更合理经济,是结构抗震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笔者长期从事建筑结构的设计工作,在学习和从事结构抗震设计的实践中有一些思考和心得,现结合自己的工程经验,对我国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若干原则性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期望引起讨论。
1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关键问题 1.1选择合理的建筑结构体系结构体系的选择是建筑物结构设计的重要内容,其直接关联着整个建筑物结构的安全性。
在进行建筑物结构体系的选择时,需确保其合理性,具体措施如下:(1)绘制具有明确计算的简单图纸,且在设计建筑物结构体系时,还需要将主梁作为建筑物房间主要受力点,使得垂直的重力能够以最快的时间、最短的长度路径传输到主要受力部位。
同时,还需要对建筑物房屋内部结构进行合理的布置,此时可采用竖向构件内部机构布置的方案,但需要确保竖向构件压应力的均匀性。
建筑结构抗震分析与减震控制学习心得
建筑结构抗震分析与减震控制学习心得建筑结构抗震分析与减震控制是建筑工程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它研究的是如何通过设计和控制来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在进行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抗震分析与减震控制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也领悟到了其中的一些关键要点和核心思想。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享我的学习心得:第一,抗震设计的原理和方法;第二,减震控制的技术措施;第三,抗震分析与减震控制的发展趋势。
首先,抗震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是我在学习过程中最为关注的内容之一。
在抗震设计中,最重要的原理就是“强度设计原则”,即通过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使其能够在地震作用下保持结构完整并实现人员安全疏散。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采用一系列的设计方法来进行抗震设计,如选择合适的结构类型、确定设计地震动参数、考虑地震波作用等。
其次,减震控制是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减震控制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减少地震波对建筑物的冲击力或减少建筑物的振动响应,从而降低结构的破坏性。
在减震控制中,常见的技术措施有“筒状减震器”、“摆锤减震器”、“金属异型橡胶支座”等。
通过采用这些技术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物的地震反应,提高其抗震能力。
最后,抗震分析与减震控制的发展趋势是我在学习过程中思考的一个问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安全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抗震分析与减震控制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
未来,我认为抗震设计将越来越注重综合性能和可靠性,更加重视建筑物的整体抗震能力而非简单地提高某一个单项指标。
而减震控制技术也将越来越多样化和精细化,可以根据不同建筑物特点和需求来设计和选择合适的减震措施。
通过学习抗震分析与减震控制,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建筑物抗震设计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和探索,不断改进和创新,我们才能够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建筑物,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我希望通过不断努力,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并将所学应用于实际工程中,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于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超限设计的思考
关于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超限设计的思考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高层建筑的数量不断增加。
为了使人们享受到高品质的居住环境,不仅要加强对高层建筑整体美观性的改善力度,还要保证高层建筑具有一定的抗震性能,使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能够在地震灾害中得到最大限度地保证。
特别是对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而言,在进行项目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对使用材料质量的控制力度,还要保证整体结构设计具有较强的抗震性能。
本文针对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超限设计的有效途径展开详细分析,为高层建筑结构稳定性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引言我国具有广阔的土地面积,各种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较高,其中由于地质灾害造成的破坏程度严重,不仅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一定威胁,而且对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提高造成了严重阻碍,因此相关人士必须对超高高层建筑进行深入分析,将其中影响超高建筑抗震结构的因素采取对应有效措施逐一解决,保证在地震灾害发生后,建筑能够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从而最大程度保证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为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稳定性提供保障。
1.主体结构设计本文以我国某超限高层建筑结构为例,该建筑地上高度(含避难层)共47层,主要使用双向布置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体系作为建筑地上及地下楼面的施工模式,其中屋面板厚度大于等于120毫米,楼板厚度大于等于100毫米,外围框架梁截面高度为570毫米。
将剪力墙结构作为该建筑抗侧力体系主要方式,墙体厚度在200毫米-400毫米之间,并且沿着从上至下的方向墙体厚度逐渐增加。
施工中采用的热钢筋等级为HRB400。
根据对混凝土具有的耐久力进行分类:将集水坑、水池、地下室底板、水池外墙、有覆土的地下室顶板、其他和土壤直接接触的构件划分到2a类环境中,其余部分划分为一类环境中[1]。
二、结构抗震设计该工程的建设位置处于救灾道路附近,因此具有的设防类别应该为乙类,具有的设防烈度为Ⅵ级,具有的抗震等级为Ⅶ级,建筑结构具有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地基基础设计为甲类等级,框架梁和剪力墙的等级均为一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思考
摘要:本文就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表现及作用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和措施。
关键词: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思考
建筑物的抗震问题是目前建筑业的热点话题之一,大家围绕各种抗震结构的分析阐述自己的见解,抒发自己的观点,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平时,没有灾难时,看似无关紧要,但是一旦震灾来临,就面临生死攸关的大问题,因此,我们在对建筑物进行结构设计的时候,必须把正视建筑物设计的抗震问题,端正态度,积极主动地探索减震措施。
1 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性
1.1 抗震设计与建筑设计的作用和关系分析
众所周知,建筑设计对于建筑抗震性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由于建筑结构设计相对于建筑设计而言不应有过大的变动,一次一旦建筑设计形成,建筑结构的设计就必须要严格按照建筑设计要求来进行。
如果建筑设计师对建筑抗震设计有了明确要求,那么建筑结构的设计人员应该对建筑的各个构件加以合理布置,才能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协调建筑结构变形与受力状况,整体上提升建筑设计抗震性能。
但是如果建筑设计师没有详加考虑建筑设计的抗震性能,再次情况下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应该尽量的科学布置构件,从而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
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往往需要增加建筑结构构件的截面积,导致浪费现象的发生。
为了避免这种问题,建筑
抗震设计中就必须要注重建筑设计中的各种问题,科学合理的加以对待。
1.2 我国建筑抗震设计现状分析
当前,在建筑抗震设计中往往缺乏规范、科学的理论,加上很多建筑设计人员并没有太多的经验,对地震的防治研究等工作不是很深入,因此建筑设计人员在具体的建筑设计过程当中,无法科学合理的开展工作。
即使依照了相关理论与依据,但是由于没有同实际情况紧密的联系起来,难免会出现纰漏。
通常情况下,建筑设计中的建筑抗震设计一般是基于固定参数的,因此很多设计人员仅仅根据计算来完成工作,忽略了实际情况。
比如我国地震设计研究当中把2.81作为地震的降级系数,并赋予小震固定的统计意义。
但是小震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加以计算的,例如结构截面承载能力的设计与形变检验等。
不仅如此,大多数情况下建筑抗震设计人员没有深入的研究地震对建筑结构的破坏顺序、层次等方面,在具体的设计过程当中忽视了细节问题,从而导致各类问题的发生。
2 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1 建筑构件设计及建筑连接节点构造设计问题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那,建筑立面与室内空间装饰得到了极大的改变,在具体的建筑设计当中也采用了丰富多样的品种形式。
比如建筑物立面上外挂的瓷砖、大理石板材、玻璃幕墙等,室内装饰中的吊顶、吊灯、雕塑等。
但是在具体的建筑设计中往往忽
视了这些材料的抗震性能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这些装饰与建筑物主体的连接性是否科学、合理。
以采用玻璃幕墙的建筑设计为例,在采用装饰是必须要确保材料有着较高的抗形变力与强度,并将连接节点尽可能的设计为水平方向是有变位能力的节点构造,确保装饰与建筑物主体结构合理衔接,从而确保在地震作用是脱开、变形现象的出现。
同样,对于外挂的面板等来说,也应该细致的考虑其与建筑物主体结构的链接问题。
尤其是对于建筑物立面外贴的瓷砖而言,更是要注重其粘结性与固定性,防止地震过程中脱开坠落现象的出现。
总之,在建筑设计当中必须要对建筑物中非结构构建的抗震性加以充分的考虑,必须要确保其具有良好的抗震稳定性,如果设计中存在问题必须要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抗震措施来保证其与建筑物主
体结果的稳定性,避免倒塌破坏问题的出现。
2.2 建筑上应满足的设计限值控制问题
2.2.1 建筑物高度与层数的控制
如果建筑物的设防烈度为8度时,通常情况下建筑物的高度应该控制在16到18米左右,层数不应该超过6层。
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而言,其标准则要高的多,一般建筑物高度不应超过15米,而框架抗震墙高层建筑物高度以100米为限。
但是尽管相关标准非常细化,但是在现阶段的建筑设计中仍然频繁出现层数超规、高度超限的现象,还有些建筑物虽然在这两方面符合标准,但是在高宽比上并不符合规定。
但是不论如何,只要超出了规定标准不可避免
的会对建筑物安全构成威胁,降低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尤其是对于某些高宽比过大的建筑来说,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因此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从建筑整体出发充分考虑建筑物整体抗震稳定性问题,并在建筑设计中重视限制的控制,这样才能够尽可能的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
2.2.2 建筑物抗震横墙间距、局部墙体尺寸的限值控制
同样,当建筑物的设防烈度为8度时,通常多层砌体建筑物的抗震横墙间距必须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一般现浇楼盖不应超过15米,装配式楼盖则不宜超过11米。
之所以在建筑设计中重视抗震横墙间距的限值控制是由于如果建筑物横墙间距过大一定程度上会削弱楼盖的平面刚度,在地震发生时水平地震力无法及时船体,会导致建筑物纵墙形变、抗震性降低的问题,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建筑物纵墙的倒塌等后果。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必须要对建筑物抗震横墙间距控制加以重视。
其次,建筑物局部墙体尺寸限值控制是因某些部位的墙体如果小于规定限值是无法满足墙体的抗震强度要求,很容易出现建筑物墙体开裂和倒塌的现象,因此建筑物墙体要做好尺寸最小值控制。
总之,建筑物设计中必须要充分结合现行规定吸取来自于实际震害中的教训,兼顾各方面因素,合理的开展建筑设计工作,才能够保证建筑设计有着良好的抗震性能。
2.3 屋顶建筑的抗震设计问题
一般来说,屋顶建筑主要存在过高和过重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建
设物中此类屋顶建筑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地震作用所造成的影响,不利于屋顶建筑及以下部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的发挥。
尤其是如果建筑屋顶设计的重心没有同建筑下方的重心持平,非常容易导致扭转问题的发生。
而且如果屋顶建筑设计抗侧力墙和下方建筑的抗测力墙不连续,对于建筑整体的抗震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建设设计中的屋顶抗震设计必须要尽量的降低高度,并采用轻型建筑材料减少屋顶建筑的重量,只有保证屋顶建筑的重量与刚度趋于均匀才能够确保地震作用时能够发挥出良好的抗震性能。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屋顶建筑的抗震设计要尽可能的保证建筑重心与其下部建筑物的重心一致。
3 结束语
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所表现的方面是也是非常广泛的,建筑设计的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了建筑物整体的抗震能力,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只有实现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的协调配合才能够达到建筑物抗震性能明显提升的效果。
总而言之,建筑设计作为建筑抗震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放慢与建筑抗震设计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
优秀的建筑抗震设计需要科学的建筑设计作为基础,因此在具体的建筑抗震设计过程当中必须要重视建筑设计的重要性,从而发挥出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应有的效果,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
这对于保证建筑物安全稳定性,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文银,高莉.建筑结构抗震设计[j].山西建筑.2008,(2).
[2] 徐宜,丁勇春.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分析和设计的探讨[j].江苏建筑.2012,(1).
[3] 刘宇.从国内地震谈建筑抗震设计[j].建筑与文化.2011,(10).
[4] 伊小群.高等民用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探讨[j]中国高新技
术企业.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