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电功率教案 人教版

合集下载

《电功率》教案

《电功率》教案

《电功率》教案设计思想: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1.知道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知道电功率的单位是W或kW。

2.会用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W/t进行简单的计算。

3.会用电功率的概念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1.观察体验电热水壶烧水的快慢跟用电器电功率的关系。

2.通过对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探讨,加深对电功率概念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掌握电功率的概念、公式。

难点运用电功率公式计算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一只1850W的电热水壶,一只1500W的电热水壶,一个调压变压器,一只40W的电灯,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活动:了解不同学生家中的用电器,并了解学生家中那个用电器使用最多?学生活动:学生罗列出自家的用电器,并指出使用多的是冰箱或电视和电脑。

意图:从生活中常见现象入手,创设物理情景,体现“从生活走入物理”的教学理念,并激发学生求知欲。

二、电功率教师活动:1.提供一只1850W的电热水壶、一只1500W的电热水壶,引导学生猜想那个烧水快?实验比较两个瓦数不同的电热水壶在消耗电能上有何不同?2.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电热水壶的名牌,使学生认识到瓦数的不同导致了烧水的快慢。

3.引入电功率的概念,幻灯片显示: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

符号:P单位:瓦特(瓦)(W),其他单位:千瓦(kW)1kW=103W。

4.组织学生看各种家用电器的功率,参见教材第33页。

学生活动:1.在学生做猜想,并说出猜想依据。

2.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出“瓦数”不同烧水快慢不同,即消耗电能的快慢不一样,1850W的消耗电能快,1500W的消耗电能慢。

使学生得到直观认识:不同用电器消耗电能快慢是不一样的。

通过演示实验启发诱导学生,为新知识的学习做铺垫。

3.学生理解:物理学中,用“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平常所说的“瓦”是电功率的单位。

4.让学生对各种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电功率)有一个大致认识。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8章《电功率》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8章《电功率》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8章《电功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8章《电功率》的全部内容。

具体包括电功率的概念、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电功率的单位、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区别以及电功率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功率的概念,掌握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电功率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功率的概念、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电功率的单位。

难点: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区别、电功率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上课之初,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与电功率相关的实际情景,如家庭用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电功率的标识等,引导学生关注电功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知识讲解:(1)电功率的概念:教师通过讲解电功率的定义,让学生理解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电功率的计算公式:教师引导学生记忆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UI,并解释公式中各个符号的含义。

(3)电功率的单位:教师介绍电功率的单位,让学生掌握千瓦(kW)和瓦(W)的关系。

3.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一道典型例题,讲解求解电功率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题:一个家用空调的功率为1.5kW,工作时间为2小时,求空调在这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解:W=Pt=1.5kW×2h=3kW·h4. 随堂练习:教师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电功率的知识计算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练习题:一个电风扇的功率为60W,工作时间为10分钟,求电风扇在这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解:W=Pt=0.06kW×10min/60=0.01kW·h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电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单位以及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区别。

初中物理电功率教案

初中物理电功率教案

初中物理电功率教案初中物理电功率教案精选5篇在本节课中,我们将探索一个新的知识领域,并通过互动和实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下是作者为大家收集的初中物理电功率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中物理电功率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功率。

能说出功率的物理意义,并能写出功率的定义式及其单位。

2.能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功率的含义。

3.能应用功率的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利用功率的概念设计测量生活中功率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人体的输出功率的过程,进一步熟悉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2.通过资料认识常见运动物体的功率大小,了解功率在实际应用的重要价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测量活动的组织安排,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2.进一步形成乐于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习惯,增强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本节在学习机械功之后,从做功快慢的角度认识功这个物理量。

功率在实际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后续学习电功率等知识的基础。

教科书通过对生活、生产实例的分析,采用比值定义的方法引入功率的概念。

要求学生明确功率的物理意义,能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利用功率的概念测量生活中功率的大小。

对功率概念的认识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功率与功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与距离的关系相似,学生在学习速度概念的基础上容易进行知识的正迁移,所以,可以结合实例采用类比的方法引入功率的概念。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认识与记忆,也可以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教学重点:功率的概念和利用公式的计算。

教学难点:对功率意义的理解。

三、教学策略与速度、密度和压强的定义方法相同,功率也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

教学中通过人上楼的实例创设情景,让学生思考做相同的功,用时不同,引出做功快慢的问题,为功率概念的提出做铺垫。

类比速度是表征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做功的快慢取决于相同时间内做功的多少,因此新概念的引入需要用功与做功所用时间的比来完成,它的大小为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电功率》教案优秀7篇

《电功率》教案优秀7篇

《电功率》教案优秀7篇《电功率》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会根据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算出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和用电器的电阻。

2.理解计算实际功率的思路。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和初步综合运用学过的电学知识解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获得解决实际用电的初步知识。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有关电功率的计算涉及的物理量较多,综合性较强,而且灵活性强,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本节习题课就是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教师在选择例题时应精心选择,要有目的性,如:课本上的例题1要解决的问题是要学生学会在使用电功率的公式时,应注意公式各个量的对应关系,熟悉电功率公式,为下道例题做铺垫。

例题2的目的是要学生掌握解电功率习题的思路,抓住解题中的变量和不变量,其中不变量在初中就是电阻不变。

电压变电功率、电流变。

教材(人教版)中的例题2没有从最简便的方法解题突出了电功率的决定式的作用。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理解计算实际功率的思路。

教法建议有关电功率的计算涉及的物理公式较多对初中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在讲例题前可以帮助学生复习一下电功率的公式和欧姆定律的公式。

讲例题前应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要在教会学生独立思考上下功夫。

鼓励学生一题多解,教师也应在一体多变上下功夫。

计算涉及的物理量比较多,题目的难度比较大。

解题时要认真审题,理清解题思路,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加深对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实际电压、实际功率的认识和理解,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弄清串、并联电路中电功率的特点,加深对计算过程中必须对各物理量一一对应的重要性的认识。

明确目标会根据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算出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和用电器的电阻。

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理解计算实际功率的思路。

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培养学生运用电功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理解计算实际功率的思路。

培养归纳解题思路的能力。

人教版初中物理电功率教案5篇

人教版初中物理电功率教案5篇

人教版初中物理电功率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1. 第九章第一节: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 第九章第二节: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3. 第九章第三节:电功和电功率的关系;4. 第九章第四节: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功率分配。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功率的定义,掌握电功率的计算方法;2. 了解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概念,能区分它们在电路中的应用;3. 掌握电功和电功率的关系,并能运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4. 理解串并联电路中电功率的分配规律,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电功率的计算方法,串并联电路中电功率的分配规律。

重点:电功率的定义,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的区别,电功与电功率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电源、导线、灯泡等;2. 学具:计算器、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一个电风扇和一个台灯,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功率标识;(2)提问:为什么电风扇和台灯的功率不同?电功率是什么?2. 教学内容讲解:(1)讲解电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通过例题讲解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概念;(3)分析电功与电功率的关系;(4)讲解串并联电路中电功率的分配规律。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计算给定电压和电流下的电功率;(2)分析实际电路中各用电器的功率分配。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电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强调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区别,以及它们在电路中的应用;六、板书设计1. 电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 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的概念;3. 电功与电功率的关系;4. 串并联电路中电功率的分配规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给定电压和电流,计算电功率;(2)分析题:分析实际电路中各用电器的功率分配。

2. 答案:(1)计算题答案:根据公式 P=UI 计算得出;(2)分析题答案:根据串并联电路的功率分配规律进行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情况,以及对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理解;2. 拓展延伸:(1)了解家用电器的功率,学会合理搭配使用;(2)研究其他影响电功率的因素,如温度、湿度等。

初中人教版电功率教案

初中人教版电功率教案

教案:电功率教学目标:1. 了解电功率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

2. 掌握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3. 能够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 电功率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

2.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3. 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分。

教学难点:1.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2. 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理解。

教学准备:1. 实验室器材: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灯泡等。

2.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电功的概念,让学生思考电功与时间的关系。

2. 提问:电功是表示电流做功多少的物理量,那么电流做功快慢有什么物理量来表示呢?二、新课讲解(20分钟)1. 讲解电功率的概念: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定义公式为P=W/t,单位为瓦特(W)。

2. 讲解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UI,其中U为电压,I为电流。

3. 讲解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额定功率是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实际功率是指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三、实验操作(15分钟)1. 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电压下灯泡的实际功率。

2.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让学生思考电压与功率的关系。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电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以及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分。

2. 强调电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节能减排等。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不同电压下灯泡的实际功率。

2. 思考如何根据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来选择合适的用电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了电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以及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分。

在实验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通过课堂小结和课后作业,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和应用。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对电功率计算公式的讲解,让学生清晰地理解电压、电流与功率之间的关系。

电功率教案(精选5篇

电功率教案(精选5篇

电功率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8章“电功率”,主要包括第1节和第2节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1. 电功率的定义、公式及单位;2. 电功率的计算方法;3. 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4. 生活用电器的电功率及电能消耗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电功率的概念,掌握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及单位;2. 能够运用电功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家用电器的电能消耗;3. 了解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电功率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单位;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

教学难点:电功率的计算方法;实际生活中电功率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能表、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导线、电源、多媒体课件;2. 学具:计算器、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家庭电路及常用电器,引导学生关注电功率这一物理量。

2. 教学活动:(1)新课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电功率的定义、公式及单位。

(2)例题讲解:讲解电功率的计算方法,如已知电压和电流求电功率、已知电能和时间求电功率等。

(3)随堂练习:让学生计算家中常用电器的电功率。

(4)实验探究:通过实验,探究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1. 电功率的定义、公式及单位;2. 电功率的计算方法;3. 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4. 实际生活中电功率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家中某一用电器的电功率;(2)已知某用电器消耗的电能和时间,求其电功率;(3)分析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

2. 答案:(1)电功率 = 电压× 电流;(2)电功率 = 电能÷ 时间;(3)电功率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电功率的定义、计算方法及与电压、电流的关系掌握情况。

2. 拓展延伸:(1)了解家用电器的能效等级,培养学生节能环保意识;(2)研究电功率在电路中的应用,如电风扇的调速原理、照明电路的功率分配等。

《功率》教案精选10篇

《功率》教案精选10篇

《功率》教案精选10篇《功率》教案 1(一)教学目的1.掌握电功率的概念:知道电功率的意义(反映电流做功的快慢)、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公式(P=UI)和单位(瓦);能综合运用已学知识计算用电器(只限于一个)的电功率问题。

2.理解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教具1.标有不同额定电压和不同功率的灯泡各一个。

2.45伏左右的电源一个。

3.安培计、伏特计、变阻器各一个。

4.灯座一个、导线若干。

(三)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1)电功大小与什么有关?电功的公式和单位是什么?(2)电力机车上的电动机和电扇上的电动机。

哪个做的功多?(引导学生如下回答:不能确定,因为未告诉各自做功的时间。

在相同时间内,肯定电力机车做的功比电扇大得多,但如果电力机车做功时间很短,电扇工作时间很长,那就不一定了。

)2.引入新课由复习提问自然引入:电力机车和电扇的电动机做功大小不好比较,那末它们做功究竟有什么不同呢?(答:做功快慢不同,电力机车在单位时间做的功多,电扇在单位时间做的功少)为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引人电功率的概念。

3.讲授新课(1)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

这个单位时间就是1秒钟,如果通电时间为t秒,电流所做的功为W焦,则电功率是P=W/t∵W=UIt∴P=UI即电功率等于电压与电流的乘积。

(2)电功率的单位。

第一册中学过功率的单位是瓦,即每秒钟做功1焦其功率为1瓦。

电功的单位也是焦,所以电功率的单位也是瓦。

由P=UI可知:U的单位为伏,I的单位为安,P的单位就是瓦。

(以上均采用边讲边启发的方式得出)电功率的单位还有千瓦1千瓦=1000瓦。

l焦=1瓦·l秒=1瓦·秒如P取千瓦,t取小时为单位,则得一电功的新单位:千瓦时(kw·h)1千瓦·时=1000瓦×3600秒=3.6×106瓦·秒=3.6×106焦联系上节课讲的电功单位"度",可知1千瓦·时=1度注意:"度"是生活中的说法,今后一律用千瓦·时。

人教版初中物理电功率教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电功率教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电功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电功率的概念,知道电功率是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的物理量。

(2)掌握电功率的公式,能够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好奇心。

(2)让学生了解节约用电的重要性,树立节能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电功率的概念及公式。

难点: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电源、小灯泡、电流表、电压表、导线等。

2. 教学课件:PPT课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灯泡的亮度变化,让学生感受电功率的概念。

引导学生思考电功率与什么因素有关,从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定义电功率: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叫做电功率。

用符号P表示,单位是瓦特(W)。

(2)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观察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亮度变化,并记录电流和电压的数值。

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电功率与电压和电流都有关系,当电压越大时,电流也越大,电功率也越大。

(3)电功率的公式:P=UI。

其中,P表示电功率,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这个公式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

通过例题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公式的应用。

3. 实验探究:分组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观察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亮度变化,并记录数据。

通过实验数据,让学生自己分析得出结论,加深对电功率与电压、电流关系的理解。

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强调电功率的概念、公式以及与电压、电流的关系。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树立节能意识。

5.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人教版初中物理电功率教案5篇

人教版初中物理电功率教案5篇

人教版初中物理电功率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第九章《电功率》进行设计。

详细内容包括:第1节电功率的概念及计算;第2节电功率与电流、电压的关系;第3节电功和电功率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电功率的概念,掌握电功率的计算方法,了解电功率与电流、电压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例题,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功率的概念、计算及与电流、电压的关系。

难点:电功率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滑动变阻器、电源、导线等。

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让学生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引导学生思考电功率与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

2. 知识讲解:(1)电功率的概念:介绍电功率的定义,即电功与时间的比值。

(2)电功率的计算:引导学生推导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UI。

(3)电功率与电流、电压的关系:通过实验,让学生探究电功率与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

3. 例题讲解:讲解电功率计算的相关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电功率的概念:P=电功/时间2. 电功率的计算:P=UI3. 电功率与电流、电压的关系:P=I²R(电阻一定时),P=U²/R (电压一定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一个家庭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

(2)根据电路图,计算电路中的电功率。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例题,让学生掌握了电功率的概念、计算及与电流、电压的关系。

但部分学生对电功率计算公式的运用仍不够熟练,需要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电功率的实际应用,如电风扇、洗衣机等家用电器,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18.2-电功率-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18.2-电功率-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8.2电功率教案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18.2电功率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入实践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并探究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电功率的含义,掌握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并能够运用电功率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功率的概念,掌握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2. 能够运用电功率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的理解与应用。

难点:电功率公式的推导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灯泡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个实际情景,例如一辆电动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引导学生思考电动汽车的电功率是如何工作的。

2. 讲解电功率的概念:解释电功率的定义,即单位时间内电能的消耗速率,单位为瓦特(W)。

3. 推导电功率的计算公式:通过实验数据,引导学生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然后运用欧姆定律推导出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即 P = VI,其中 P 为电功率,V 为电压,I 为电流。

4. 实验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电压和电流下的电功率,并将实验数据填写在实验报告表格中。

5. 练习与应用:通过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电功率的计算公式计算不同电压和电流下的电功率,并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的理解与应用。

难点:电功率公式的推导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电功率的概念,掌握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并能够运用电功率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在课后,可以让学生进行拓展延伸,例如研究不同电器设备的电功率,并比较它们的能耗。

同时,教师也应该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例如是否清晰地解释了电功率的概念,是否给予了学生足够的实践机会等,以便改进今后的教学工作。

【初中物理】电功率教案-人教版

【初中物理】电功率教案-人教版

第七章电功率一、单元复习目的1、知识与技能目标:(1)更好地掌握电功和电功率概念、单位、公式及意义(2)能灵活运用知识解有关问题,特别是电功率公式的正确选用;(3)理解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的区别;(4)测定电功率的方法——P=UI2、过程与方法目标:观察体验电能表铝盘转动快慢跟用电器电功率的关系,通过科学探究电功率与用电器两端电压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使学生懂得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2)通过有关社会实践活动,渗透新课程标准中“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及科学·技术·社会(STS)教育。

(3)形成节约用电的意识和习惯。

二、复习的重点和难点电功率的计算;深刻理解电功率的定义,学习用探究实验研究电功率问题。

区分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

三、知识梳理⎪⎪⎪⎪⎪⎪⎪⎪⎪⎪⎪⎪⎪⎩⎪⎪⎪⎪⎪⎪⎪⎪⎪⎪⎪⎪⎪⎨⎧⎪⎪⎪⎪⎪⎪⎩⎪⎪⎪⎪⎪⎪⎨⎧⎪⎩⎪⎨⎧<<>>======⎪⎪⎪⎪⎪⎪⎩⎪⎪⎪⎪⎪⎪⎨⎧⨯=⋅⋅====,用电器不能发挥正常,当,用电器易被烧坏,当,用电器正常工作,当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单位:公式:做功的多少定义:单位时间内电流功的快慢物理意义:表示电流做)电功率(测量仪表:电能表或单位:公式:形式能的过程实质:电能转化为其它定义:电流所做的功发光、发声等现象动、发热、种用电器使之产生的转表现形式:电流通过各)电功(额实额实额实额实额实额实P P U U P P U U P P U U kW W R U R I UI t W P P J h kW h kW J t RU Rt I Pt UIt W W 22622)106.31( 四、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复习引入出示问题:将一个标有“220V ,40W ”的灯泡接入220V 的电路中,灯泡为什么会发光? 将它分别接在220V 与110V 的电路中,哪种情况下灯比较亮?为什么?若把“220V 、100W ”与“110V ,100W ”的两灯泡分别接在110V 的电器中,哪个灯亮? 这些问题的解决就涉及到电功、电功率的知识? 二、复习内容及过程 (一)、电功:1、定义:电流通过某段电路所做的功叫电功。

电功率教案6篇

电功率教案6篇

电功率教案6篇一个系统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中合理分配时间和资源,提高教学能力,教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任务和作业,XX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电功率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电功率教案篇1教学目的:1、理解和掌握电功率的概念、公式和单位;2、理解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实际功率及其关系。

3、能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简单的电功率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1、电功率的定义、公式和单位;2、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实际功率及其关系。

教具准备:36v40w电灯1只,洗衣机、电动机铭牌若干,电流表、电压表各1只,变阻器、电源各1个。

教学方法:复习引入、演示实验、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2、怎样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3、怎样比较电流做功的快慢?[例题1]电流通过电扇的电动机,通电半小时,电流做功7xxxxj;电流通过起重机的电动机,通电2s,做功40000j,电流通过哪一个电动机做功多?二、讲授新课:1、电功率(1)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

用p表示。

注: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公式:根据定义:p=w/t,w=uit所以,p=w/t=uit/t=ui上式表明:电功率等于电压与电流的乘积。

(3)单位:瓦、千瓦,1kw=1000w由公式得w=pt得w=pt=1kw×1h=1kw·h=1000w×3600s=3。

6×106j即:1kw·h=3。

6×106j[例题2]一盏电灯边在电压是220v的电路中,灯光中通过的电流是68ma,这个灯光的电功率是多少瓦?一个月总共通电100h,电流所做的功是多少焦,多少千瓦时?(4)演示实验:(运行课件)实验数据比较:三、作业:1、课本本节的练习3、4。

2、预习下节实验:⑴实验的目的是什么?⑵必须测出哪些物理量?实验的原理是什么?⑶需要哪些实验器材?⑷实验中为何要用滑动变阻器?它和灯泡如何连接?⑸怎样组成电路?请画出实验电路图。

2024年初中物理《电功率》教案

2024年初中物理《电功率》教案

2024年初中物理《电功率》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下册第18章《电功率》的第二节,内容包括电功率的定义,电功率的计算,以及实际电路中电功率的应用。

具体涉及章节的3.1小节“电功率的概念”和3.2小节“电功率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功率的概念,掌握电功率的物理意义。

2. 使学生学会电功率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生活现象的能力,增强节能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难点:电功率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能表、电灯、电流表、电压表、导线、开关、电源。

学具:计算器、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教室内的电灯,提问学生:“电灯在使用时,如何表示它消耗电能的快慢?”引导学生思考电功率的概念。

2. 知识讲解(1)电功率的概念:介绍电功率的定义,即电能消耗的速率。

(2)电功率的计算:讲解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UI,以及单位。

3. 例题讲解(1)计算一个家用电器的电功率。

(2)分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功率特点。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计算给定电压和电流下的电功率。

(2)分析教室电路中,当开启更多电器时,电功率如何变化。

5. 应用拓展(1)介绍电功率在实际应用中的节能意义。

(2)让学生思考如何降低家庭用电的电功率,以节约能源。

六、板书设计1. 电功率的定义和公式。

2. 电功率的计算步骤。

3. 串并联电路电功率的特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根据给定的电压和电流,计算电功率。

(2)分析题:分析家中各用电器的电功率,提出节能建议。

2. 答案:(1)计算题答案:根据公式P=UI,将给定的电压和电流代入,得出电功率。

(2)分析题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列出各用电器的电功率,并提出相应的节能措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情况,以及实践应用的积极性。

人教版初中物理电功率教案5篇(1)

人教版初中物理电功率教案5篇(1)

人教版初中物理电功率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1. 第十六章第二节:电功率的概念及计算;2. 第十六章第三节: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3. 第十六章第四节:实际功率和实际电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功率的定义,理解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2. 使学生能够运用电功率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并解释生活中有关电功率的问题;3. 培养学生安全用电意识,了解电器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功率的计算及应用;2. 教学重点:电功率的概念、公式及其与电压、电流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功率演示仪、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电源等;2. 学具:计算器、草稿纸、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1)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用电器,如电风扇、电冰箱等,让学生思考这些电器在使用时消耗电能的快慢;(2)提出问题:如何衡量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从而引出电功率的概念。

2. 讲解:(1)电功率的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2)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VI;(3)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的概念及意义。

3. 实践:(1)使用电功率演示仪,让学生观察电流、电压与电功率之间的关系;(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电压、电流下的电功率,并计算。

4. 例题讲解:(1)计算用电器的电功率;(2)根据电功率和电压,求电流;(3)解释生活中有关电功率的问题。

5. 随堂练习:(1)完成教材课后习题;(2)设计实际情境,让学生应用电功率知识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电功率的定义;2.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VI;3. 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4. 实际功率和实际电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根据给定的电压和电流,计算电功率;(2)应用题:根据实际情境,解释电功率的概念;(3)思考题:为什么要注意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2. 答案:(1)计算题:根据公式P=VI进行计算;(2)应用题:结合实际情境,运用电功率知识进行解答;(3)思考题:保护电器,避免过载,保证安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18.2-电功率(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18.2-电功率(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8.2电功率(教案)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电功率的概念。

设计思路是通过讲解、演示和练习,使学生掌握电功率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功率的概念,理解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培养科学思维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

难点:电功率公式的运用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灯泡等)。

2.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

五、活动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灯泡的亮度变化,引发学生对电功率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电功率的概念:用简单的语言解释电功率的含义,让学生理解电功率是描述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 演示电功率的计算:通过实验器材,现场演示电功率的计算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4. 练习计算电功率: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自己测量电流和电压,计算电功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活动重难点:1. 重点: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

2. 难点:电功率公式的运用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已经掌握了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在课后,我会让学生进行一些相关的习题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电功率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实践情景的引入。

我选择了一个灯泡的亮度变化作为实践情景,因为这个情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

在引入时,我会向学生展示一个灯泡的亮度变化,并提问他们是否观察过灯泡亮度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人教版8年级物理教案-电功率

人教版8年级物理教案-电功率

二、電功率【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知道電功率的定義、定義式、單位。

●理解額定電壓、額定功率●會用電功率的公式P=UI進行簡單計算。

●能綜合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簡單的電功率問題。

2.過程與方法●觀察體驗電能表鋁盤轉動的快慢跟用電器電功率的關係。

●觀察體驗用電器的額定功率與實際功率的關係。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科學就在我們生活中。

【教學重難點】重點:掌握電功率的概念,理解額定電壓與額定功率,理解電功率和電流、電壓之間的關係。

難點:理解電功率和電流、電壓之間的關係,能綜合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簡單的電功率問題。

【教學方法】探究、實驗、討論法【教學器材】1.標有不同額定電壓和不同功率的燈泡各一個。

2.45伏左右的電源一個。

3.安培計、伏特計、變阻器各一個。

4.燈座一個、導線若干。

【教學過程】一、複習提問、引入新課(1)電功大小與什麼有關?電功的公式和單位是什麼?(2)電力機車上的電動機和電扇上的電動機。

哪個做的功多?(引導學生如下回答:不能確定,因為未告訴各自做功的時間。

在相同時間內,肯定電力機車做的功比電扇大得多,但如果電力機車做功時間很短,電扇工作時間很長,那就不一定了。

)二、新課開始由複習提問自然引入:電力機車和電扇的電動機做功大小不好比較,那末它們做功究竟有什麼不同呢?(答:做功快慢不同,電力機車在單位時間做的功多,電扇在單位時間做的功少)為表示電流做功的快慢,引人電功率的概念。

3.講授新課(1)電流在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叫做電功率。

這個單位時間就是1秒鐘,如果通電時間為t秒,電流所做的功為W焦,則電功率是P=W/t ∵W=UIt ∴P=UI 即電功率等於電壓與電流的乘積。

(2)電功率的單位。

第一冊中學過功率的單位是瓦,即每秒鐘做功1焦其功率為1瓦。

電功的單位也是焦,所以電功率的單位也是瓦。

由P=UI可知:U的單位為伏,I的單位為安,P的單位就是瓦。

(以上均採用邊講邊啟發的方式得出)電功率的單位還有千瓦1千瓦=1000瓦。

电功率的教案人教版

电功率的教案人教版

电功率的教案人教版电功率的教案(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了解电功率的单位和换算;(3)掌握电功率在电路中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引入,引发学生对电功率的兴趣;(2)通过实验和计算,让学生掌握电功率的计算方法;(3)通过练习和讨论,加深学生对电功率的理解。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和探索精神;(2)让学生了解电功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电能的意识,提高节能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电功率的单位和换算;(3)电功率在电路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

(1)理解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掌握电功率的单位和换算;(3)运用电功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引入,比如让学生想象一个家庭中使用了许多电器,问他们家庭中使用电器越多,电费会不会越高?为什么?通过这个问题引出电功率的概念,引发学生的兴趣。

2. 概念讲解。

(1)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电功率?(2)通过实例和图示,讲解电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3)讲解电功率的单位和换算。

3. 计算方法。

通过实验,让学生学会如何计算电功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计算练习,加深对电功率计算方法的理解。

4. 应用实例。

通过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了解电功率在电路中的应用,比如电灯、电热水壶、电动汽车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设备的功率大小对电能的消耗有何影响。

5. 拓展讨论。

让学生自主探索电功率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提高电器的效率来节省电能。

6. 总结归纳。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调电功率的重要性和应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用电观念。

四、课堂练习。

1. 选择题。

(1)电功率的单位是()。

A. 瓦特B. 伏特C. 安培D. 欧姆。

(2)电器的功率是2000瓦,工作时间是5小时,消耗的电能是()。

电功率 初中物理教案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 人教版

电功率 初中物理教案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 人教版

电功率【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功率的定义、定义式、单位2.理解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3.会用电功率的公式P=UI进行计算4.能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电功率问题过程与方法观察体验用电功器的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科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重点掌握电功率的概念,理解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难点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联系,能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功率问题教学器具一个15W灯泡和一个100W的电灯泡(包括灯座),一个插排,直流电流表、电压表,导线若干、开关、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一个,教学课件等。

教学方法实验法,探究法等。

【教学过程设计】P——根据P=UI,我们知道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以及通过它的电流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用电器五花八门,就拿生活中常见的灯泡来说,它是一种通过电流把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的用电器。

接入电路,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结论:电功率越大,灯泡亮度越亮,灯泡的亮度由实际电功率决定。

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做额定电压U额,用电器在,容易损坏科学家经研究发现,白炽灯中的大部分电能在发只有百分之九左右的电能变成了光,多么可流是多少毫安?卷A学案-课后巩固B层学案课后巩固:15题(3)小灯泡发光时的灯反思《电功率》一章是初中电学的重要内容,而本节内容又是本章的重点,所以学好本节内容是掌握好本章知识的关节。

本节内容较多,包括:建立电功率的概念,根据P=W/t公式进行有关计算;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电功率的测量和利用公式P=UI的计算。

“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看似简单的知识点,但学生接受起来却有一定的困难,是初中电学中的难点之一。

突破方法:充分利用好演示实验。

实验一:分别观察同一灯泡在额定电压、略高于额定电压和略低于额定电压这三种情况下的发光情况,三次所观察到的亮度是用电器在各实际功率下所显示的亮度,由此得出额定电压、实际电压、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概念;实验二:探究额定电压相同而额定电压相同而额定功率不同的两个灯泡(”220V 40W”he “220V 15W”)并联和串联接入电压是220V的电路中的发光情况,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两盏灯发光时的实际电压、实际电功率与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电功率一、单元复习目的1、知识与技能目标:(1)更好地掌握电功和电功率概念、单位、公式及意义(2)能灵活运用知识解有关问题,特别是电功率公式的正确选用;(3)理解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的区别;(4)测定电功率的方法——P=UI2、过程与方法目标:观察体验电能表铝盘转动快慢跟用电器电功率的关系,通过科学探究电功率与用电器两端电压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使学生懂得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2)通过有关社会实践活动,渗透新课程标准中“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及科学·技术·社会(STS)教育。

(3)形成节约用电的意识和习惯。

二、复习的重点和难点电功率的计算;深刻理解电功率的定义,学习用探究实验研究电功率问题。

区分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

三、知识梳理⎪⎪⎪⎪⎪⎪⎪⎪⎪⎪⎪⎪⎪⎩⎪⎪⎪⎪⎪⎪⎪⎪⎪⎪⎪⎪⎪⎨⎧⎪⎪⎪⎪⎪⎪⎩⎪⎪⎪⎪⎪⎪⎨⎧⎪⎩⎪⎨⎧<<>>======⎪⎪⎪⎪⎪⎪⎩⎪⎪⎪⎪⎪⎪⎨⎧⨯=⋅⋅====,用电器不能发挥正常,当,用电器易被烧坏,当,用电器正常工作,当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单位:公式:做功的多少定义:单位时间内电流功的快慢物理意义:表示电流做)电功率(测量仪表:电能表或单位:公式:形式能的过程实质:电能转化为其它定义:电流所做的功发光、发声等现象动、发热、种用电器使之产生的转表现形式:电流通过各)电功(额实额实额实额实额实额实P P U U P P U U P P U U kW W R U R I UI t W P P J h kW h kW J t RU Rt I Pt UIt W W 22622)106.31( 四、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复习引入出示问题:将一个标有“220V ,40W ”的灯泡接入220V 的电路中,灯泡为什么会发光? 将它分别接在220V 与110V 的电路中,哪种情况下灯比较亮?为什么?若把“220V 、100W ”与“110V ,100W ”的两灯泡分别接在110V 的电器中,哪个灯亮? 这些问题的解决就涉及到电功、电功率的知识? 二、复习内容及过程 (一)、电功:1、定义:电流通过某段电路所做的功叫电功。

2、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消耗电能)的过程;电流做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就消耗了多少电能。

电流做功的形式:电流通过各种用电器使其转动、发热、发光、发声等都是电流做功的表现。

3、规定: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4、计算公式:W=UIt=UQ=Pt (适用于所有电路) 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W= I 2Rt= U 2t/R 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W= I 2Rt 。

②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W= U 2t/R W 1:W 2= R 2:R 1③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

计算在一定时间所做的总功 常用公式W= W 1+W 2+…Wn5、单位:国际单位是焦耳(J )常用单位:度(kwh ) 1度=1千瓦时=1 kwh=3.6×106J 6、测量电功:⑴电能表:是测量用户用电器在某一段时间内所做电功(某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的仪器。

⑵ 电能表上“220V ”“5A ”“3000R/kwh ”等字样,分别表示:电电能表额定电压220V ;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5A ;每消耗一度电电能表转盘转3000转。

⑶读数:A 、测量较大电功时用刻度盘读数。

①最后一位有红色标记的数字表示小数点后一位。

②电能表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

如:电能表月初读数 月底读数是这个月用电 度合 J B 、测量较小电功时,用表盘转数读数。

如:某用电器单独工作电能表(3000R/kwh )在10分钟内转36转则10分钟内电器消耗的电能是 J 。

(二)、电功率:1、定义:电流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2、物理意义: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灯泡的亮度取决于灯泡的实际功率大小。

3、电功率计算公式:P=UI=W/t (适用于所有电路) 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P= I 2R= U 2/R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

计算总功率。

常用公式P= P 1+P 2+…Pn 4、单位:国际单位 瓦特(W ) 常用单位:千瓦(kw ) 5、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⑴ 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P 额=U 额I 额=U 2额/R某灯泡上标有“PZ22OV-25”字样分别表示:普通照明,额定电压220V ,额定功率25W 的灯泡。

若知该灯“正常发光”可知:该灯额定电压为220V ,额定功率25W ,额定电流I=P/U=0.11A 灯丝阻值R=U 2额/P=2936Ω。

⑵ 当U 实 =U 额时,P 实=P 额 用电器正常工作(灯正常发光) 当U 实<U 额 时,P 实<P 额 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灯光暗淡) 实际功率随电压变化而变化根据P=U 2/R 得当U 实 > U 额 P 实 > P 额 长期使用影响用电器寿命(灯发光强烈) 三、典型例题例1:(济宁市2008)物业工作人员来李明家收电费,他观察到李明家电能表的情况如图3所示.然后从记录本上查出上月电能表的示数是3 24 6 8 3 2 65 4P 实 P 额 U 2额U 2实= 图3811.6kWh.若按0.5元/kWh计费,李明家本月应缴电费__ ____元。

李明家同时使用的用电器总功率不得超过 W。

例2:(广州市海珠区)一个家用电能表的盘面上标有“3000 r/kW·h”字样,它表示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3000转.若某个电热水器单独使用时,电表转盘在300s内转了210转,则热水器消耗的电能是,这个热水器放出的热量能使质量为__________的水温度升高10℃.[ 假设没有能量损失,已知:c水= 4.2×10 3 J/(kg·℃)]例3:(广州市)供电局以每两个月为一个抄表计费周期,小明家收到06年1、2月的电费通知单,通知单上附有他家近几个月的用电量图表,如图15所示.(l)根据以上图表提供的信息,填写下表中的空格时间(年/月)05/3、4 05/11、12 06/1、2用电量( kW·h)902.1(2)与05年11、12月比较,小明家06年l、2月多用了一个额定电压220V、额定功率1100W 的电暖器,其他用电器的使用情况与05年11、12月相同.这台电暖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电流多大?请你估算小明家06年1、2月使用电暖器共多少小时四、堂上练习。

1、一个家用电能表的盘面上标有“3000 r/kW·h”字样,它表示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3000转.若某个电热水器单独使用时,电表转盘在300s内转了210转,则热水器消耗的电能是,这个热水器放出的热量能使质量为__________的水温度升高10℃.[ 假设没有能量损失,已知:c水= 4.2×10 3 J/(kg·℃)]2、小明家的电能表如图所示,家中用电器的总功率不能超过W.当小明家只有一盏电灯工作时,3min内转盘正好转过5圈,则该灯泡消耗的电能是J,它的电功率为W.五、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复习内容(一)测量:Ⅰ、伏安法测灯泡的额定功率:①原理:P=UI ②电路图:③选择和连接实物时须注意:电源:其电压高于灯泡的额定电压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时要变阻,且调到最大值。

根据能否调到灯泡的额定电压选择滑动变阻器。

电压表:并联在灯泡的两端“+”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根据额定电压选择电压表量程。

电流表:串联在电路里““+”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根据I额=P额/U额或I额=U额/R 选择量程。

Ⅱ测量家用电器的电功率:器材:电能表秒表原理:P=W/t(二)、电热1、实验:目的: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那些因素有关?原理:根据煤油在玻璃管里上升的高度来判断电流通过电阻丝通电产生电热的多少。

实验采用煤油的目的:煤油比热容小,在相同条件下吸热温度升高的快:是绝缘体2、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3、计算公式:Q=I2Rt (适用于所有电路)二、典型例题例1: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已知电源为两节铅蓄电池,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 lA'’字样,某同学已连接的部分电路如图甲.(1)该同学连接的电路中有错误,请用笔在错误处划“×”标明.(2)错误改正后,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甲中把电路连接完整.(3)闭合开关,将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某位置时,电压表示数为2.5V,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小灯泡中的电流是______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_____W.(4)另一同学连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先很亮后熄灭,你认为他在连接电路时可能出现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2:小刚家里有一台电热烘干机,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铭牌已变得模糊不清,只知道额定电压为220V。

小刚为了知道该电热烘干机的额定电功率,把其他用电器关闭,只让电热烘干机在额定电压下工作(烘干物体)。

图甲是电热烘干机工作前电能表的示数,图乙是电热烘干机工作6小时后电能表的示数(电热烘干机工作时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

求:(1)电热烘干机工作6小时消耗的电能是千瓦时。

(2)电热烘干机额定电功率是多大?(3)电热烘干机发热体的电阻是多少?例3:某校学生宿舍走廊的路灯,原来用一盏“220V 40W”的白炽灯,每晚亮10小时。

同学们发现灯泡容易损坏,需要经常更换。

后来,学校电工用两盏“220V 40W”的灯泡串联后代替原路灯。

结果,两盏灯的亮度比改装前要暗,但灯泡使用寿命明显延长。

(1)改装前,一盏路灯每晚需要消耗多少电能?(2)改装后两灯的总功率是多少?比原来省电还是费电?(3) 小明是一位爱动脑筋的同学,他想:路灯改装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通过查资料知道有一种“光控开关”——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还有一种“声控开关”——有声音时自动闭合,一分钟后,若再无声音就自动断开。

小明利用这两种开关设计了一个“聪明”的电路:白天路灯不亮,晚上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路灯自动亮起来。

请判断小明设计的电路图是。

,三、堂上练习1、家庭电路中有一只标有名牌的灯泡正常发光,现给的器材有电能表、电流表、电压表、钟表,请用三种方法测出这只灯泡的此时功率,说明道理并写出表达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