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大学校训说起

合集下载

北京大学校训

北京大学校训

北京大学校训北京大学创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代替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北京大学校训: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北京大学创建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1912年改为现名。

1917年,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当时正值北洋军阀政府推行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黑暗时期,当时的北京大学校政极其腐败,官僚积习很深,不少人以上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对学问研究没有兴趣,读书就是为了混资历谋取官位。

教员中也有不少是不学无术的,课堂讲授敷衍塞责。

学校里缺乏学术研究的空气,封建复古的陈腐思想泛滥。

为改变这种局面,蔡元培号召学生们要去研究高深学问,不要追求做官发财的仕途之路;强调自己的治校方针是:“依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

他要以西方国家为榜样,采用思想自由原则和兼容并包的主义,其主要用意,就是要让新文化、新思想能够进入北京大学。

因此蔡元培就职后第一次对学生训话时就说:“大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

”后来,蔡先生又提出了“十六字箴言”: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两年后,北大成为中国的精神“圣地”,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也成了北大的校训。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长沙,共同组成长沙临时大学。

1938年初,临时大学迁往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西南联大汇聚三校菁华,以刚毅坚卓精神,维系中华教育命脉。

中国名牌大学校训

中国名牌大学校训

中国名牌大学校训1、“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02、”北京林业大学:养青松正气法竹梅风骨03、”北京师范大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04、”北航大学:德才兼备知行合一05、”北京理工:团结勤奋求实创新06、*'北京科大:学风严谨崇尚实践07、*'北京邮电:团结勤奋严谨创新08、“北京体育大学:爱国拼搏求实创新09、”北京交通大学:知行10、”北京舞蹈学院: 文舞相融德艺双馨11、”北京外国语大学:团结紧张严肃活泼12、”北方交大:信敏廉毅13、“中山大学: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14、■■中南民族学院:笃信好学自然宽和15、”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文明理厚德济世16、”中国人民大学:实事求是17、“中国海洋大学:海纳百川至人至德18、■■中国科技大学:红专并进,理实交融19、”中国政法大学:厚德明法,格物致公20、”中国矿业:勤奋求实进取奉献21、”中国药科:严谨求实团结创新22、”中国石油:实事求是艰苦奋斗23、”中国农大:博大精深24、”中科大:创寰宇学府育天下英才25、•■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严谨博精创新奉献26、■■中国地质大学:艰苦朴素求真务实27、■■中国民航学院:笃学精博严谨创新28、”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实事求是朝气蓬勃29、”华东理工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30、“华东师范大学:求实创造为人师表31、“华南师范大学: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32、'■华南理工:团结勤奋求实创新33、”华南农业大学:修德博学求实创新34、”华中科技大学:团结求实创新进取35、”华中农业大学:团结勤俭求是奋进36、”华中师大:求实创新立德树人37、”西北工业大学:公诚勇毅38、”西北大学:公诚勤朴39、”西安理工大学:祖国荣誉责任40、”西安交通大学:爱国爱校,追求真理,勤奋踏实,艰苦朴素。

41、”西安电子:团结勤奋求实创新4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自强笃实求源创新43、”西南政法大学: 求实创新团结奋进44、”西南交大:勤奋自信遵纪文明45、“东北财经大学: 博学济世46、“东北大学:团结创新献身求实47、“东北师范大学: 勤奋创新为人师表48、”东北大学:自强不息知行合一49、”东南大学:止于至善50、”东莞理工大学: 团结守纪求实进取51、“武汉大学:自强弘毅求是拓新52、”武汉化工学院: 团结严谨勤奋求实53、”武汉科技大学:团结勤俭求是奋进54、”武汉理工大学:勤奋严谨求实创新55、”上海大学:自强不息56、”上海交通大学:饮水思源爱国荣校57、”上海财大:经世济国58、”南华大学:明德博学,求实致远59、”南开大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60、”南航大学:智周万物,道济天下团结、俭朴、唯实、创新(老校训)61、”南京理工:团结献身求是创新62、“南京师大:正德厚生笃学敏行63、”南京农大:团结勤奋求实创新64、“南京大学:诚朴雄伟励学敦行65、“国防科技大学:奉献求实66、“国家会计学院:不做假帐67、”山东师范大学:爱国爱校,为人师表,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北大校训

北大校训

2003年2月12日《中华读书报》发表金开诚先生《漫话校训》一文。

金先生说,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都令人大为激赏。

可是作为长期在北大学习和工作的北大人,金先生竟不知道北大有什麼校训。

改革开放以後,记不得从哪年开始,北大大饭厅的东墻上刷上八个大字“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我想,这一定是校训了。

”这八个大字是北大校训吗?曾经是不是,我不知道,起码它现在不是。

现在没有一个北大人认可再不能比这八个字更没文化的校训了。

而且大饭厅100周年纪念时就拆除了,没地方再见这八个俗不可耐的汉字了。

去年曾有一位日本朋友透过电子邮件询问我北大校训是什麼,我回答说不知道。

“勤奋、严谨、求实、创新”这八个字肯定已经不是(即便仍然是,朕也决不接受),蔡元培先生“相容并包”等八字,虽然很知名,可是据金开诚先生文,它却从来没有被“扶正”为校训。

为什麼我说“等八字”呢?因为金先生的文章裏就是这样的半截话。

他说:“不论同哪位(北大)老友闲谈,首先提到的总是‘相容并包’,因为这是北大老校长蔡元培先生的主张,後来常常受到人们的称赞,故而广为人知。

”广为人知的是“相容并包,思想自由”八个字,金先生是文章大家,大家就应惜墨如金,金先生惜墨如其姓,於是把後四字给惜(通“牺”)去了。

其实不但是金先生,你几乎见不到北大的大人先生们在“正经场合”不惜掉这後四字的情况。

死诸葛走生仲达(司马懿字)。

蔡先生当初真不该跟玩文字游戏似的拼接这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句话,近百年後还让晚辈尴尬,嘴裏半截肚裏半截。

下半截截去,仅剩这前半截,金先生还要打对折。

“‘相容并包’犹如弥勒佛的‘如意乾坤袋’,见著好东西就收为己有,岂不便宜?然而仔细想想又不能无疑。

例如老友某公说:‘相容并包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开明主张,恐怕不能绝对化。

拿现在来说,分裂祖国的言论,北大岂能容它?歪理邪说,北大岂能包它?’这话很有道理,无可置疑。

从乾坤二卦谈北大清华的校训

从乾坤二卦谈北大清华的校训

从乾坤二卦谈北大清华的校训在我原来的印象中,北京大学的校训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清华大学的校训是“厚德载物”四个字。

出自《易经》乾坤二卦的象辞,为孔子所作。

写一篇相关的文章的时候,提到这个话题,为了准确起见,就到网上搜索核实一下,这一搜不要紧,整个乱套了,看了一百多个相关的文章,竟然发现北大自己都无法确认校训是什么了,而清华的校训则变成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好家伙,乾坤两卦全被他霸占了。

现在就是这个样子,很多事情已是面目全非,甚至是黑白颠倒了,所以,有些事情还不如凭自己的记忆来的牢靠。

大家都知道,先有北大,后有清华,北大的优势是文科,清华的特长是理工科。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因为当时这两所最高的学府承载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任,当时的政府把北大定位为培养政治家、领导人的最高学府,把清华定位为培养科学家、工程师一类的建设者的最高学府。

而乾坤二卦的卦辞卦象,正是这两所最高学府的特色定位的最好注释。

乾为天、为君、为父。

乾卦的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可以理解为“太阳在天空运行,不论春夏秋冬,风雨雷电,永不停止,永不改变。

有理想有道德的人应该学习这种坚定不移,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这是政治家必须具备的人格品德,因此,北大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作为校训。

坤为地、为臣、为母。

象辞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说,大地无言,但包容万物养育万物。

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应该效法这种兼容兼蓄,厚德载物的谦虚品德。

作为培养科学家、建设型人才的清华不是正是需要这种文化么?所以,清华选择了“厚德载物”四个字作为校训。

当时为什么不用全句呢?个人分析,“地势坤”几个字,阴柔过于外露,故弃之不用。

当时统治者建立北大清华的建校目的,就是想把两校作为治理国家的雌雄双剑。

一阴一阳,方成乾坤;各有所长,才能阴阳合璧。

两校成立以后,培养了大批精英人物或顶级人才,不仅成为中国的最高学府,也成为世界著名的大学。

对北京大学“校训”的一个提议

对北京大学“校训”的一个提议

对北京大学“校训”的一个提议作者:王义遒来源:《北京教育·高教版》2014年第07期笔者曾在2012年2月15日《北京大学校报》发表过一篇短文,题为《首任校长就职演说的简言弘旨》。

文章说到,北京大学前身—京师大学堂的首任总监督(实际上的校长)张亨嘉即职演说时说了最简短的14个字,“诸生听训:诸生为国求学,努力自爱”。

文章认为其中训词的8个字“为国求学,努力自爱”,简直可以成为北京大学的“校训”。

经过两年深入思索,笔者现在正式提议将这8个字作为北京大学校训,理由如下:第一,历代政府教育当局都希望大学规定一个校训,写入学校章程。

校训主要是根据学校的办学宗旨、功能定位、传统特色凝练出来的对师生,特别是对学生立德树人的关键要求,以简洁的座右铭式的语言表达出来。

我国几乎所有大学都有自己的校训,唯独北京大学暂付阙如。

据说北京大学历史上也曾试图制定过,但因未能形成共识,没有正式启用。

因此,北京大学至今无校训[1]。

这固然反映了北京大学特色:在众说纷纭中要取得统一意见是很难的。

但这也未尝不是北京大学的一个缺憾。

其实难归难,经过长期酝酿磨合,共识还是可以取得的。

有一个校训,对凝聚人心,朝向一个共同目标团结奋斗,更加鲜明地形成学校特色,都是有莫大帮助的。

第二,“为国求学,努力自爱”这8个字是张亨嘉作为首任校长在就职演说中郑重提出来的、地地道道的“训词”。

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是由我国中央政府举办的第一所综合大学。

在张亨嘉之前,京师大学堂既是一所高等教育机构,同时也是政府主管教育的行政管理部门,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其首长称为“管学大臣”。

八国联军战乱后,1904年初恢复的京师大学堂就成为一所单纯的高等教育机构,即大学了,其首长名为“总监督”,实际上就是校长;而政府管理教育的部门首长则称为“学务大臣”,相当于教育部长。

张亨嘉这一经过精心筹划、慎密考虑的就职演说可以说是世界上大学校长就职演说中最为简短的,尤其是“训词”8个字可谓掷地有声,字字珠玑,是十分到位、非常珍贵的对学生的嘱咐和寄望。

中国知名大学校训集

中国知名大学校训集

1. 中国知名大学校训集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浙江大学:求是创新武汉大学:自强弘毅求是拓新南京大学: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北京师大: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山东大学:气有浩然学无止境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南开大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人民大学:实事求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同济大学:严谨求实团结创新暨南大学:忠信笃敬厦门大学: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哈尔滨工业大学:规格严格功夫到家中山大学: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四川师大:重德,博学,务实,尚美北京邮电大学:厚德博学敬业乐群北京理工大学:团结勤奋求实创新中国农业大学:博大精深北京舞蹈学院:文舞相融德艺双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德才兼备,知行合一中国地质大学:艰苦朴素,求真务实中国政法大学:厚德明法格物致公北京交通大学:知行首都师范大学:为学为师,求实求新北京体育大学:爱国拼搏求实创新北京林业大学:养青松正气法竹梅风骨原北京医科大学:勤奋严谨求实创新中国民航学院:笃学精博、严谨创新中国海洋大学:海纳百川,取则行远石油大学:勤奋严谨求实创新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实事求是朝气蓬勃华东师大:求实创造为人师表华南师范大学: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东北师范大学:勤奋创新,为人师表云南师范大学:刚毅坚卓华中师范大学:求实创新,立德树人漳州师院校训: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广西师范大学: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河南师范大学:厚德博学、止于至善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严谨博精创新奉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训:博文明理厚德济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诚信、博学、求索、笃行东北财经大学:博学济世国家会计学院:不作假账东北财经大学:博学济世上海财大:经世济国江西财经大学:信敏廉毅西安交大:爱国爱校.追求真理.勤奋踏实.艰苦朴素西安理工大学:祖国荣誉责任电子科技大学:团结、勤奋、求实、创新中国科技大学:红专并进,理实交融(应该是这个)华中科技大学:明德厚学,求是创新南理工:团结献身求是创新上海交大:饮水思源,爱国荣校大连理工:团结进取求实创新华南理工团结勤奋求实创新华东理工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西安理工大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武汉理工大学:勤奋严谨求实创新太原理工大学:求实、创新西南交通大学: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自强、笃实、求源、创新西北工业:公诚勇毅南京工业大学:明德厚学,沉毅笃行河南农业大学:团结勤奋严谨求实华中农业大学:团结勤俭求是奋进华南农业大学:修德博学求实创新兰州商学院: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云南大学: 立一等品格求一等学识成一等事业苏大: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兰州大学:勤奋求实创新山西大学:登崇俊良求真至善东北大学:自强不息,知行合一天津大学:实事求是上海大学:自强不息,求实创新东南大学:止于至善FDU:博学而笃志吉林大学:求实创新,励志图强矿大:勤奋求实进取奉献西北大学:公诚勤朴四川大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河南大学:明德新民,至于至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贯中西,明德尚行江苏警官学院:无私奉献黑龙江大学:参天尽物博学慎思河海大学: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烟台大学:勤奋创新育德守纪湘潭大学:博学笃行,盛德日新河北大学:实事求是,笃学诚行大连大学:文明自强,求是创新青岛大学:博学笃志,明德求真,守正出奇长安大学: 求实笃学务实创新江苏大学:博学、求是、明德湖南大学: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燕京大学: 自由、博爱、民主集美大学:诚以待人,毅以处事红河学院:里仁明德.燕山大学:厚德树人博学济世上海水产大学:团结敬业求实创新作者:222.223.155.*2006-7-17 08:43下一贴最新回复贴回复第1/4贴,4跳回贴列表>>枣强吧>>贴吧>>百度返回UCWEB手机浏览器1-27 19:04。

我的心爱之物北大校训

我的心爱之物北大校训

我的心爱之物北大校训
摘要:
1.北大校训的概述
2.北大校训的历史沿革
3.北大校训的深刻内涵
4.北大校训的现实意义
5.结论
正文:
1.北大校训的概述
“科学与民主,爱国与进步”是北京大学的校训,它凝练了北京大学的办学精神和发展目标,是北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

2.北大校训的历史沿革
北大校训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经历了一个历史沿革过程。

早在1917 年,北京大学创立初期,蔡元培先生就提出了“育人为本,研究次之”的办学理念。

随着时代的变迁,北京大学的校训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最终在1998 年,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际,正式确定了“科学与民主,爱国与进步”为校训。

3.北大校训的深刻内涵
“科学与民主”代表了北京大学的学术追求,强调科学精神和民主理念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科学精神是指对真理的追求和严谨的学术态度,民主理念是指尊重个体、倡导多元和包容差异。

“爱国与进步”则体现了北京大学的使命担当,强调爱国主义精神和不断追求进步的精神风貌。

爱国主义精神是北大师生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进步精神是指勇于改革创新,推动社会进步。

4.北大校训的现实意义
北大校训对现实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它提醒北大师生在学术研究中,要追求真理、严谨治学,同时要尊重多元、包容差异。

在国家发展中,要树立爱国主义精神,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同时要勇于创新,推动社会的进步。

5.结论
北京大学的校训“科学与民主,爱国与进步”既是学校办学精神的凝练,也是对师生行为的规范和要求。

中国大学校训

中国大学校训

中国大学校训1、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2、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上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流传更广。

两句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

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清华大学校训即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乃是引用此处。

3、中国政法大学:厚德明法格物致公厚德,即道德敦厚。

明法,即知法守法。

格物,即了解世界。

至公,即最求公正。

【原文】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

知止(4)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5)。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6);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7);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8);致知在格物(9)。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10),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1)。

其本乱而未治者否矣(12)。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13),未之有也(14)!【注释】(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

“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

古人八岁人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人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

所以,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

”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

(2)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

中国名校校训

中国名校校训

中国名校校训
中国名校校训,用中文书写,展现学校的培养理念和教育目标。

以下是一些中国名校的校训:
1. 北京大学:格物致知、实事求是
2. 清华大学: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3. 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4. 上海交通大学:实事求是、敢于担当
5. 南京大学:明德格物、求实创新
6. 浙江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7. 天津大学:红专并茂、实事求是
8. 同济大学:明德自强、求实创新
9. 武汉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10. 四川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11. 中山大学:明德厚生、砺志笃行
12. 中国人民大学:明哲保身、自强不息
这些校训凝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鼓励学生在严谨求实的学术氛围中积极探索、不断进取,追求个人素质和社会责任的全面发展。

著名大学校训集锦

著名大学校训集锦

著名大学校风校训集锦1、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2、北京大学精神:勤奋严谨求实创新3、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4、南京大学:诚朴雄伟励学敦行5、东南大学:止於至善6、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7、复旦大学校风:文明团结健康奋发8、复旦大学校学风:刻苦严谨求实创新9、浙江大学:求是创新10、南开大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11、天津大学:实事求是12、武汉大学:自强弘毅求是拓新12、中山大学: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13、暨南大学:忠信笃敬14、厦门大学:自强不息止于至善15、同济大学:严谨求实团结创新16、济大学精神:同舟共济自强不息17、中国人民大学:实事求是18、四川大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19、吉林大学:求实创新励志图强20、北京师范大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21、华东师范大学:求实创造为人师表22、东北师范大学:勤奋创新为人师表23、华南师范大学: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24、东北大学:自强不息知行合一25、东北大学校风:献身求实团结创新26、西北大学:公诚勤朴27、上海大学:自强不息28、上海交通大学:饮水思源爱国荣校29、中国海洋大学:海纳百川至人至德30、国防科技大学:奉献求实31、东北财经大学:博学济世32、山东大学:气有浩然学无止境33、云南大学:立一等品格求一等学识成一等事业34、云南大学精神:会泽百家至公天下35、云南大学校风:高远务实勤勉卓越36、青岛大学:博学笃志明德求真守正出奇37、对外经贸大学:博学诚信求索笃行38、安徽大学:至诚至坚博学笃行39、西南联大:刚毅坚卓40、东莞理工大学:团结守纪求实进取41、广州大学:博学笃行与时俱进42、西南政法大学:求实创新团结奋进43、大连理工大学:团结进取求实创新44、深圳大学:坚定信念,崇尚科学,团结进取,文明修身,奋发成才。

45、五邑大学:爱学、多思、求实、创新。

46、聊城大学:敬业博学,求实创新。

47、四川师范大学:重德、博学、务实、尚美。

北大求生校训

北大求生校训

北大求生校训
北大一直没有确定的校训,但是盛传的校训有两个,第一是为人所熟知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第二个便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以五四精神作为北大的精神核心,作为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北大是这场运动重要的历史见证者和精神传承者,五四运动奠定了北大的精神底蕴。

学风是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说勤奋,战争年代的北大学子在炮火和硝烟中笔耕不辍,和平年代的图书馆、实验室中依然是北大人忙碌的身影。

论严谨,文史学科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理工学科精益求精、锱铢必较。

讲求实,深入江村开展社会调查,校长“单枪匹马”坚持“新人口论”的风采犹存。

谈创新,北大一直在持续改革中前进,引领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进步,培养着“引领未来的人”。

北大 校训 古语

北大 校训 古语

北大校训:古语中的智慧与精神北京大学,作为中国最著名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一直以来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卓越的教育质量而著称。

这所历史悠久的学府,其校训是:“学术独立,思想自由,兼蓄并收,博雅精神,容光焕发,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兼容并包,以天下为己任。

” 这些校训古语凝聚了北大对学术、思想、人格和责任的深刻理解。

学术独立和思想自由是北大校训的核心,反映了学术研究和思考的基本原则。

学术独立强调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应保持独立性,不受外界干扰,坚持追求真理。

思想自由则鼓励师生在学术探讨中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挑战传统观念,推动知识创新。

兼蓄并收,博雅精神是北大对学子的期望。

兼蓄并收意指广泛吸收各种知识和观点,形成全面而深厚的学识基础。

博雅精神则强调学子应具备高雅的品质和全面的素质,不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也要在品德修养上达到一定境界。

容光焕发、自强不息则体现了北大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

容光焕发象征着北大师生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展现出朝气蓬勃的风貌。

自强不息则意味着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和挑战,都要坚持不懈地追求卓越,不断提升自我。

厚德载物、兼容并包是北大对多元文化和多样性的尊重与包容。

厚德载物强调以深厚的德行承载万物,尊重各种思想和文化的多样性。

兼容并包则意味着在多元文化环境中,应接纳和融合各种不同的观点和元素,形成丰富而多彩的校园文化。

以天下为己任是北大的使命和责任。

作为一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等学府,北大不仅致力于培养优秀人才,还肩负着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任。

以天下为己任的校训要求师生们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积极参与公共事务,为实现民族复兴和人类进步贡献力量。

总之,北大校训古语涵盖了学术、思想、人格、责任等多个方面,体现了北大的教育理念和精神风貌。

这些校训不仅对北大师生的言行举止有着重要指导意义,也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

著名大学校训

著名大学校训

所谓校训,原本是学校校长讲话中的关键词语,因为既有底蕴又有实效,所以被一代一代的教师和学子传递下去,时间一长,就成了约定俗成的话语。

这就是校训。

校训既能用来激励和劝勉教师和学子们,同时也能体现学校的办学原则与目标。

校训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对于造就和培养学者和学人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因为非常优秀,且几成清华办学历史的标志性话语,所以一直被今天国内的大学奉为楷模,各个大学纷纷效法以确立自己的校训。

1、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2、北京大学精神:勤奋严谨求实创新3、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4、南京大学:诚朴雄伟励学敦行5、东南大学:止於至善6、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7、复旦大学校风:文明团结健康奋发8、复旦大学校学风:刻苦严谨求实创新9、浙江大学:求是创新10、南开大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11、天津大学:实事求是12、武汉大学:自强弘毅求是拓新12、中山大学: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13、暨南大学:忠信笃敬14、厦门大学:自强不息止于至善15同济大学:严谨求实团结创新16、济大学精神:同舟共济自强不息17、中国人民大学:实事求是18、四川大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19、吉林大学:求实创新励志图强20、北京师范大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21、华东师范大学:求实创造为人师表22、东北师范大学:勤奋创新为人师表23、华南师范大学: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24、东北大学:自强不息知行合一25、东北大学校风:献身求实团结创新26、西北大学:公诚勤朴27、上海大学:自强不息28、上海交通大学:饮水思源爱国荣校29、中国海洋大学:海纳百川至人至德30、国防科技大学:奉献求实31、东北财经大学:博学济世32、山东大学:气有浩然学无止境33、云南大学:立一等品格求一等学识成一等事业34、云南大学精神:会泽百家至公天下35、云南大学校风:高远务实勤勉卓越36、青岛大学:博学笃志明德求真守正出奇37、对外经贸大学:博学诚信求索笃行38、安徽大学:至诚至坚博学笃行39、西南联大:刚毅坚卓40、东莞理工大学:团结守纪求实进取41、广州大学:博学笃行与时俱进42、西南政法大学:求实创新团结奋进43、大连理工大学:团结进取求实创新44、深圳大学:坚定信念,崇尚科学,团结进取,文明修身,奋发成才。

北大精神16字

北大精神16字

北京大学校训十六字
蔡元培北大校训十六字是什么,北大校训都有哪些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独立精神,自由思想。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清光绪进士。

北大目前没有明确的校训,在西南联大时期,北京大学的校训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

北京大学的学风是: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北京大学的学术精神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维新变法之际,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创办之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1912年改为国立北京大学。

1937年南迁至长沙,与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46年复员返回北平(现北京)。

1952年经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成为以文理基础学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并自北京沙滩等地迁至现址。

2000年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北京大学。

人大校训十六字

人大校训十六字

人大校训十六字人大校训十六字,是北京大学的精神标志和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十六个字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独立自主,尚同学习”,展现了北京大学所倡导的人才培养方针和成人教育的育人理念。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谈一谈这十六个字的含义和作用。

首先,自强不息是北京大学校训的重要部分。

这个词汇充分体现了北京大学所倡导的“自主、创新、实践、协作”精神。

人们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不断追求有价值的事物,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所以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是人们一生的任务。

其次,厚德载物是北京大学校训的另一个重要部分。

这个词汇强调了人们在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品德和责任。

学生们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需要注意道德和责任,要有担当,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为社会和人民做出贡献。

独立自主是北京大学校训的又一个重要部分。

这个词汇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学生需要有自信,在遇到困难和挑战时,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同时,也需要有自主学习的能力,独立探索知识,自主学习技能。

最后,尚同学习是北京大学校训的最后一个重要部分。

这个词汇表明了北京大学鼓励学生们学习不断进取,追求卓越的理念。

学习是人生的一种态度,也是一种习惯和生活方式。

学习不断进取,才能不断提升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总之,北京大学校训十六字作为学校的精神标志和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北京大学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

这个校训鼓励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品质和能力,独立自主地思考问题,把自己的学习和成长融入到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中。

同时,也希望学生们能够保持一颗乐观向上的心态,永不放弃,不断追求卓越和完美。

中外著名的129所大学校训大全

中外著名的129所大学校训大全

中外著名的129所大学校训大全1、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2、北京大学精神:勤奋严谨求实创新3、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4、南京大学:诚朴雄伟励学敦行5、东南大学:止於至善6、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7、复旦大学校风:文明团结健康奋发8、复旦大学校学风:刻苦严谨求实创新9、浙江大学:求是创新10、南开大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11、天津大学:实事求是12、武汉大学:自强弘毅求是拓新12、中山大学: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13、暨南大学:忠信笃敬14、厦门大学:自强不息止于至善15、同济大学:严谨求实团结创新16、济大学精神:同舟共济自强不息17、中国人民大学:实事求是18、四川大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19、吉林大学:求实创新励志图强20、北京师范大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21、华东师范大学:求实创造为人师表22、东北师范大学:勤奋创新为人师表23、华南师范大学: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24、东北大学:自强不息知行合一25、东北大学校风:献身求实团结创新26、西北大学:公诚勤朴27、上海大学:自强不息28、上海交通大学:饮水思源爱国荣校29、中国海洋大学:海纳百川至人至德30、国防科技大学:奉献求实31、东北财经大学:博学济世32、山东大学:气有浩然学无止境33、云南大学:立一等品格求一等学识成一等事业34、云南大学精神:会泽百家至公天下35、云南大学校风:高远务实勤勉卓越36、青岛大学:博学笃志明德求真守正出奇37、对外经贸大学:博学诚信求索笃行38、安徽大学:至诚至坚博学笃行39、西南联大:刚毅坚卓40、东莞理工大学:团结守纪求实进取41、广州大学:博学笃行与时俱进42、西南政法大学:求实创新团结奋进43、大连理工大学:团结进取求实创新44、深圳大学:坚定信念,崇尚科学,团结进取,文明修身,奋发成才。

45、五邑大学:爱学、多思、求实、创新。

46、聊城大学:敬业博学,求实创新。

47、四川师范大学:重德、博学、务实、尚美。

校训

校训

部分院校校训(供参考)1、北京大学校训: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北京大学精神:勤奋严谨求实创新2、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3、南京大学校训:诚朴雄伟励学敦行4、东南大学校训:止於至善5、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6、浙江大学校训:求是创新7、南开大学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8、天津大学校训:实事求是9、武汉大学校训:自强弘毅求是拓新10、中山大学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11、暨南大学校训:忠信笃敬12、厦门大学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13、同济大学校训:严谨求实团结创新同济大学精神:同舟共济自强不息14、中国人民大学校训:实事求是15、四川大学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16、吉林大学校训:求实创新励志图强17、北京师范大学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18、华东师范大学校训:求实创造为人师表19、东北师范大学校训:勤奋创新为人师表20、华南师范大学校训: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21、东北大学校训:自强不息知行合一22、西北大学校训:公诚勤朴23、上海大学校训:自强不息24、上海交通大学校训:饮水思源爱国荣校25、中国海洋大学校训:海纳百川至人至德26、国防科技大学校训:奉献求实27、东北财经大学校训:博学济世28、山东大学校训:气有浩然学无止境29、云南大学校训:立一等品格求一等学识成一等事业云南大学精神:会泽百家至公天下30、青岛大学校训:博学笃志明德求真守正出奇31、哈尔滨工业大学校训:规格严格功夫到家32、中国农业大学校训:博大精深3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训:德才兼备知行合一34、北京林业大学校训:养青松正气法竹梅风骨35、西安交通大学校训:爱国爱校追求真理勤奋踏实艰苦朴素36、电子科技大学校训:团结勤奋求实创新37、中国科技大学校训:红专并进理实交融38、华中科技大学校训:明德厚学求是创新39、大连理工大学校训:团结进取求实创新40、华南理工大学校训:团结勤奋求实创新41、西安理工大学校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42、武汉理工大学校训:勤奋严谨求实创新43、太原理工大学校训:求实创新44、西南交通大学校训: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4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训:自强笃实求源创新46、西北工业大学校训:公诚勇毅47、南京工业大学校训:明德厚学沉毅笃行48、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训:博文明理厚德济世49、华中师范大学校训:求实创新立德树人50、中国地质大学校训:艰苦朴素求真务实51、华中农业大学校训:勤读力耕立己达人52、中南民族大学校训:求实创新立德树人53、湖北大学校训:日思日睿笃志笃行54、长江大学校训:长大长新55、江汉大学校训:融文汇理立德树人56、三峡大学校训:求索57、武汉科技大学校训:厚德博学崇实去浮58、湖北工业大学校训:厚德博学求实创新59、武汉工程大学校训:团结严谨勤奋求实60、荆楚理工学院校训:厚德博学求实创新61、武汉科技学院校训:勤奋自强求是创新62、武汉工业学院校训:明德积学励志笃行63、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校训:求是创新64、湖北中医学院校训:勤奋求实发掘创新65、郧阳医学院校训:厚德勤学求实创新66、湖北师范学院校训:诚毅勤敏67、孝感学院校训:严以治学诚以立身68、黄冈师范学院校训:厚德博学力行致远69、湖北经济学院校训:经济博厚民世学德70、湖北警官学院校训:德才兼备文武双全71、武汉体育学院校训:勤奋创新为人师表72、湖北美术学院校训:紧张严肃刻苦虚心73、武汉音乐学院校训:博学求真至善唯美74、湖北民族学院校训:博学博爱立人达人75、湖北文理学院校训:淡泊明志宁静致远76、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校训:严谨自强求是创新77、黄石理工学院校训:弘毅务实求是创新78、咸宁学院校训:弘德砺志笃学求精79、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校训:厚德笃学慎思敏行80、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校训:厚德笃行致用创新81、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校训:厚德笃学求是拓新82、十堰职业技术学院:明德自强敬业崇技83、鄂州职业大学校训:求真至善和而不同84、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校训:厚德励能笃行通达85、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校训:崇德励志求实拓新86、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校训:立德立新乐学乐业87、武汉工交职业学院校训:厚德尚能88、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训:从严敬业勤奋奉献89、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敏学致用厚德笃行90、绵阳职业技术学院校训:重德敬业求实创新91、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训:求知思进厚德载物92、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校训:文融通达和谐共生93、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校训:耕道养德理想开拓94、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校训:明德尚能95、昆明艺术职业学院校训:知而获智智达高远96、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校训:求是笃实创新立业97、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校训:团结进取求实创新98、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校训:学贯中西德艺双馨99、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校训:励志笃学求实尚美100、济南职业学院校训:厚德博学强能善技101、烟台职业学院校训:博学强能修身立业102、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校训:立德乐学慎思敬业103、山东现代职业学院校训:志存高远天道酬勤104、山东交通职业学院校训:诚毅知行105、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校训:自尊自强认真求真106、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校训:树木树人行知并进107、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校训:求真求实创优创新108、陕西职业技术学院校训:励学敦行厚德善业109、宝鸡职业技术学院校训:博学创新自强成才110、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校训:敬业创新务实奉献协作111、海口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校训:独立思考成功实践112、长江职业学院校训:铸人铸魂笃学笃行113、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校训:明德弘毅博学笃行114、合肥财经职业学院校训:励志明德,攻术践行115、安徽财贸职业学院校训:明德厚学知行合一。

中国著名大学校训(一)

中国著名大学校训(一)

中国著名大学校训(一)作者:来源:《初中生之友·中旬刊》2010年第03期俗话说“细微之处见精神”,一所大学的校训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学校的精神风貌。

下面就是中国一些著名高等学府的中英文校训:Peking University (founded in 1898): Patriotism, Advancement, Democracy and Science北京大学(创建于1898年):爱国进步民主科学Tsinghua University(founded as early as 1911): Self-discipline and Social Commitment清华大学(始建于1911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Wuhan University (date back to 1893): Improve Yourself, Carry Forward Stamina, Seek Truth and Develop Innovations武汉大学(创建于1913年):自强弘毅求是拓新Tianjin University (founded in 1895): Seek Truth from Facts天津大学(创建于1895年):实事求是Zhejiang University (founded in 1897): Seek Truth and Be Creative浙江大学(创建于1897年):求是创新Shandong University(founded in 1901): Noble in Spirit; Boundless in Knowledge山东大学(创建于1901年):气有浩然学无止境Nanjing University(founded in 1902): Be Honest and Intelligent, Study Hard and Act Sincerely南京大学(创建于1902年):诚朴雄伟励学敦行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founded in 1902): Learn to be an Excellent Teacher; Act as an Exemplary Person北京师范大学(创建于1902年):学为人师行为世范Southeast University (founded in 1902): Strive for Perfection东南大学(创建于1904年):止于至善Fudan University(founded as early as 1905): Rich in Knowledge and Tenacious of Purpose; Inquiring with Earnestness and Reflecting with Self-practice复旦大学(始建于1905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Jinan University(founded in 1906): Loyalty, Credibility, Sincerity, and Piety暨南大学(创建于1907年):忠信笃敬(陈剑雯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主的多数原则
关于“科学”思想范畴
世纪之交的荒唐与尴尬 “生命在于运动”、减肥与养生 “野人”、“雪人”与种种“湖怪” 克隆羊、转基因与科学进步
思想自由原则之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之所谓“四个反对”和“四个提倡”: 第一,“提倡民主,反对专制、独裁”; 第二,“提倡科学,反对愚昧、迷信”; 第三,“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第四,“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创成
《我的 马克思主义观》——李 大钊
11月,建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组;会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商 讨筹建中国共产党。 “一九一七年俄罗斯的革命,不独是俄罗斯人心变动的显兆, 实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的显兆。”
1920年3月,在北京大学组织中国第一个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陈独秀与中国共产党
毛主席说“共产党有朝一日统治不了也把孔子搬出来崇拜,说明也快完蛋了”。
关于新文学之从改革到革命
改革文字—— 钱玄同: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字;欲驱除一般人之幼稚的、 野蛮的思想,尤不可不先废汉字”。 新文学——废八股,兴白话 1918年4月,中国现代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问世。 新史学——从疑古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由北大“校训”说开去
校友 龚平如
何为“校训”?
办学理念 教育宗旨
治校精神 思想信仰 道德规范 师生准则
北大“校训”何其多?!
“为国求学,努力自爱” 首任京师大学堂总监督(第四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民主与科学
任校长)张亨嘉 “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 包主义”。 “德先生”、“赛先生”
关于新道德与“打倒孔家店”
新道德的阻碍
“儒教不革命、儒学不转轮,吾国遂无新思想、新学说,何以造新国民?悠悠 万事,惟此为大已吁”! 但是,新道德的阻碍却不是儒教,而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禁锢
孔子与儒学
历史人物的形象基本都不能是其本来面目。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 的考证,历史人物的形象会不断刷新,其学说也会被重新诠释。 “反孔”与“尊孔”之反复
“我思故我在”!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陈寅恪、叶企孙、潘光旦、梅 博学审问 慎思明辨
贻琦清华百年四大哲人 西南联大时期与蒋梦麟校长 见诸“” 科学 民主 爱国 进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也为北大立“校训”
“德先生”与“赛先生”的局限
“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 的历史与现实
“德先生”与“赛先生”的局限
民主与专制之政治范畴
当民主成为新制度, “德先生”就宣布下课
科学与迷信之思想范畴
当科学成为公民思想素养, “赛先生”也得 宣告下课
以“民主与科学” 为立党政纲的九 三学社,作为 政 党不想万岁,九 三学社只是历史 的产物,只是一 个历史时期的产 儿。
关于“民主”政治范畴
民主与专制 民主不只属于资产阶级 民主就是集中
俄国十月革命促使了中国先进分子新的觉醒。在此之前, 先进的中国人羡于法兰西等西方制度文明的民主共和,开 始打破旧统,高擎起“民主”“科学”之大旗,以图唤起 国人的思想觉醒,最终达到“建设西洋式新国家,组织西 洋式新社会,以求适今世之生存”之目的。
我的
自由不可得,唯求“自在”
自在哉(斋)——自在哉?自在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