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丙苯处置应急方案

合集下载

异丙苯过氧化氢处置应急方案

异丙苯过氧化氢处置应急方案

****有限公司旧厂房设备管线拆除项目异丙苯过氧化氢泄露处置应急方案项目名称: ****有限公司旧厂房设备管线拆除项目业主: ****有限公司现场 : *******************异丙苯过氧化氢泄露处置应急方案一、异丙苯简介及危害性概述异丙苯过氧化氢又称过氧化氢异丙苯,简称CHP或CHPO,结构式为C6H5C(CH3)2OOH,分子量152.19。

白色结晶体,相对密度1.040。

熔点52~55℃。

半衰期tl/2=0.1h(195℃)、1.0h(165℃)、10h(145℃)。

分解温度75℃。

活性氧含量10.51%,活化能132.56kJ/mol。

闪点61℃。

溶于乙醇、丙酮、异丙苯等。

可燃。

有毒。

危险性类别:第5.2类有机过氧化物。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摄入或经皮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高浓度时,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

接触后可引起烧灼感、咳嗽、喉炎、头痛、恶心和呕吐。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爆炸性,有毒,具强刺激性。

若操作不慎,可能发生危险化学品的泄漏事故易引发火灾爆炸、中毒等次生、衍生事故。

二、简述为了有效地应对拆除施工过程中可能突发的异丙苯过氧化氢泄露事故,提高突发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组织指导和规范所属部门应急管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预防、减少衍生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履行企业的安全职能,使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火灾事故突发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行动,保证外部环境的稳定和正常的生活秩序,特制定本项目重大危险源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三、编制依据1.《消防法》2.《安全生产法》3.《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四、适用范围厂区内成品储存、相关设备及管道拆除区域及厂区装置五、制定本预案的原则、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把预防事故发生放在首位,对重大危险源作业管理部门、操作员工实行全面安全教育,提高这些人员的岗位操作技能以及处置突发事故的能力。

异丙苯处置应急方案

异丙苯处置应急方案

****(宁波)有限公司旧厂房设备管线拆除项目异丙苯泄露处置应急方案项目名称: ****(宁波)有限公司旧厂房设备管线拆除项目业主: ****(宁波)有限公司现场 :异丙苯泄露处置应急方案一、异丙苯简介及危害性概述异丙苯,分子式C9H12,分子量120.19。

亦称枯烯。

无色液体有芳香气味。

熔点-96℃,沸点152~153℃。

密度(20/4℃)0.862g/cm3。

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和物,爆炸极限为1~8%(体积)。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苯、乙醚和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

在强无机酸的作用下可分解为苯酚和丙酮。

脱氢后可生成α-甲基苯乙烯、因此可用于生产苯酚和丙酮、α-甲基苯乙烯,以及异丙基苯过氧化物等。

也可用作提高发动机燃料辛烷值的添加剂。

可由苯在催化剂存在下用丙烯进行烷基化而制得。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属低毒类。

能刺激皮肤和黏膜,有较强的麻醉作用,能引起结膜炎、皮肤炎,并对脾脏和肝脏有害。

由于排泄缓慢,可产生积累作用。

急性中毒表现与苯、甲苯相似,但麻醉作用出现较慢而持久。

表现有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步态蹒跚等。

严重中毒可发生昏迷、抽搐等。

异丙苯对造血系统影响不明显。

危险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属于第3.3类有机过氧化物高闪点易燃液体,若操作不慎,可能发生危险化学品的泄漏事故易引发火灾爆炸、中毒等次生、衍生事故。

二、简述为了有效地应对拆除施工过程中可能突发的异丙苯泄露事故,提高突发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组织指导和规范所属部门应急管理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预防、减少衍生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履行企业的安全职能,使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火灾事故突发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行动,保证外部环境的稳定和正常的生活秩序,特制定本项目重大危险源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苯的应急救援预案

苯的应急救援预案

苯的应急救援预案一、预案制定和修订1.1 本预案的制定和修订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苯的特性进行制定和修订。

1.2 企业应组织专业人员定期评估苯的使用、储存、运输等环节的安全风险,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更新预案。

1.3 企业应定期组织应急救援队伍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应对苯泄漏、火灾等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应急救援组织2.1 企业应成立应急救援组织,负责应对苯泄漏、火灾等突发事件。

2.2 应急救援组织应包括应急指挥部、救援队伍、医疗救护组、警戒组、疏散组等。

2.3 应急救援组织应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物资,并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三、预防措施3.1 企业应建立健全苯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苯的使用、储存、运输、废弃等环节的安全要求。

3.2 企业应定期对苯的使用、储存、运输等环节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3 企业应加强苯的泄漏检测和报警系统建设,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泄漏事故。

3.4 企业应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四、应急救援流程4.1 苯泄漏事故应急救援流程4.1.1 发现泄漏:立即启动泄漏检测和报警系统,确定泄漏部位和泄漏量。

4.1.2 紧急处置:采取切断泄漏源、启动泄漏处置设备、用砂土覆盖泄漏部位等紧急处置措施,防止泄漏扩大。

4.1.3 警戒和疏散:设置警戒线,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4.1.4 救援:启动应急救援队伍,进行现场救援,必要时请求外部救援力量支援。

4.1.5 医疗救护: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并送往医院治疗。

4.2 苯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流程4.2.1 发现火灾:立即启动火灾报警系统,确定火灾部位和火势。

4.2.2 紧急处置:采取切断火灾源、启动火灾处置设备、用灭火器材进行灭火等紧急处置措施,控制火势蔓延。

4.2.3 警戒和疏散:设置警戒线,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4.2.4 救援:启动应急救援队伍,进行现场救援,必要时请求外部救援力量支援。

苯应急处置预案

苯应急处置预案

一、预案背景苯,化学式为C6H6,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合成纤维等领域。

苯具有强烈的毒性,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如吸入、接触或误食苯,可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为有效预防和应对苯泄漏、火灾等突发事件,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的1. 及时发现和报告苯泄漏、火灾等突发事件;2. 最大限度地减少苯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3. 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有序、高效进行;4. 提高全体员工的应急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三、应急处置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苯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应急处置工作的全面指挥和协调;2. 设立应急处置指挥部,负责具体实施应急处置措施;3. 成立现场救援组、医疗救护组、环境监测组、物资保障组、信息联络组等专项工作组,明确各组职责。

四、应急处置措施1. 苯泄漏事故(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报告相关部门,封锁泄漏区域,设置警戒线;(2)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3)使用吸附、中和、稀释等方法,对泄漏的苯进行处置;(4)对泄漏区域进行环境监测,确保环境安全;(5)对泄漏事故原因进行调查,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2. 苯火灾事故(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报告相关部门,封锁火场,设置警戒线;(2)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3)使用灭火器材,对火场进行灭火;(4)对火场周围环境进行监测,确保环境安全;(5)对火灾原因进行调查,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 苯中毒事故(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报告相关部门,组织人员救治;(2)对中毒者进行现场急救,迅速将其送往医院;(3)对中毒事故原因进行调查,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五、应急物资储备1. 灭火器材: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2. 个人防护装备:防毒面具、防化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3. 医疗救护用品:急救包、氧气瓶、解毒剂等;4. 环境监测设备:苯检测仪、空气采样器等。

六、应急培训与演练1. 定期组织员工进行苯应急处置培训,提高员工应急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2.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3. 针对应急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

苯应急处置预案

苯应急处置预案

一、预案背景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6H6,是一种无色、具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液体。

苯具有易燃、易挥发、易中毒等特点,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均有较大危害。

为提高苯事故应急处置能力,降低事故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 最大程度降低苯事故对环境的影响;3. 提高应急处置队伍的实战能力。

三、应急处置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苯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负责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2. 应急处置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人员疏散、伤员救治等工作。

(2)环境监测组:负责对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确保环境安全。

(3)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采购、调配和供应。

(4)信息宣传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以及应急知识的宣传。

(5)后勤保障组:负责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后勤保障。

四、应急处置措施1. 现场救援(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队伍赶赴事故现场。

(2)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3)根据事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如灭火、堵漏、隔离等。

(4)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并送往医院。

2. 环境监测(1)对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掌握污染物浓度。

(2)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措施,如封锁、疏散、喷淋等。

(3)确保环境安全,防止污染物扩散。

3. 物资保障(1)及时采购、调配应急救援物资,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2)对应急救援物资进行清点、登记,确保物资充足。

4. 信息宣传(1)及时收集、整理事故信息,向指挥部汇报。

(2)通过新闻媒体、网络等渠道,向社会发布事故信息。

(3)开展应急知识宣传,提高公众应急意识。

5. 后勤保障(1)确保救援队伍的饮食、住宿、交通等后勤保障。

(2)为救援队伍提供必要的防护装备。

五、应急处置流程1. 发现苯事故,立即向应急处置指挥部报告。

2. 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队伍赶赴事故现场。

3. 现场救援组开展救援工作,其他工作组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工作。

苯的应急预案

苯的应急预案

一、编制依据为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加强苯的安全管理,预防苯泄漏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单位生产、储存、使用苯过程中的突发环境事件,包括但不限于苯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苯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指挥、协调、调度苯事故应急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应急措施的落实,组织救援力量,控制事故蔓延。

(2)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救治、医疗救护等工作。

(3)交通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周边的交通管制、疏导等工作。

(4)信息宣传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等工作。

(5)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调配、供应等工作。

四、应急响应1. 级别划分根据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将苯事故分为四个等级:(1)特别重大事故:造成人员死亡30人以上,或者重伤100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事故。

(2)重大事故:造成人员死亡10人以上,或者重伤50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的事故。

(3)较大事故:造成人员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伤10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事故。

(4)一般事故:造成人员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事故。

2. 响应程序(1)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本预案,成立应急指挥部。

(2)现场处置组迅速采取应急措施,控制事故蔓延,确保人员安全。

(3)医疗救护组立即组织救治伤员,做好伤员转移工作。

(4)交通保障组对事故现场周边进行交通管制,确保救援车辆畅通。

(5)信息宣传组及时收集、整理事故信息,向上级部门报告。

五、应急处置措施1. 现场处置(1)迅速切断事故源,防止事故扩大。

(2)设置警戒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3)对泄漏区域进行隔离,防止污染扩散。

苯的应急处置预案

苯的应急处置预案

苯的应急处置预案苯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多用于生产化工品,但它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如果不小心接触或泄漏,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因此,对苯的应急处置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介绍苯的应急处置预案。

苯的基本信息•苯的分子式是C6H6,分子量为78.11。

•熔点为5.5℃,沸点为80.1℃。

•若长时间无通风,苯会浓聚在空气中,形成易燃易爆的混合气体。

紧急处理措施苯泄漏或接触后应尽快采取救援措施,具体措施如下:1. 停止泄漏并隔离若发现苯泄漏,应立即切断有关设备的电源,防止进一步泄漏。

同时,要尽快找到泄漏源,并采取隔离措施,确保泄漏不会进一步扩散。

2. 防止火灾由于苯具有较强的易燃性,一旦遇到火源,可能会引发火灾。

因此,在出现苯泄漏时,必须采取措施排除周围火源,保持泄漏区域内无火焰。

3. 疏散人员一旦发现苯泄漏,应立即告知周围人员,疏散区域内的人员。

同时,应在周围区域布置警戒线,确保没有人员进入泄漏区域。

4. 穿戴防护设备接触苯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救援人员必须穿戴符合标准的防护服、防毒面具等防护设备。

同时,应尽可能短时间内进入泄漏区域进行救援。

5. 处理泄漏物找到泄漏源后,应尽快进行处理。

若泄漏物较小,可使用一般吸附材料进行清理;若泄漏物较大,可使用专业吸附剂进行处理。

在处理过程中,应注意防止二次污染。

6. 处理废弃物若处理完泄漏物后仍有废弃物产生,在进行包装、运输、处理等过程中,也要注意防止二次污染。

废弃物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妥善处置。

总结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救援人员在处理苯泄漏或接触苯时,必须穿戴符合标准的防护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同时,在处理苯泄漏时,应顾及环境和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二次污染的发生。

苯应急处置预案

苯应急处置预案

苯应急处置预案1. 前言苯(英文名:benzene)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化学、医药、农业等领域。

但苯具有较强的毒性,在不适当的操作或存储情况下,可能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为了保障职工和环境的安全,制定苯应急处置预案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苯的危害、应急处置原则、预防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2. 危害与注意事项2.1 危害苯具有以下危害:1.对人体的影响:吸入一定浓度的苯气会引起头晕、头痛、乏力、呕吐等症状,甚至可能导致意识丧失和死亡;短期内接触苯可能引起过敏或刺激性病变,长期接触苯可能致癌。

2.对环境的影响:苯对水生生物、土壤和大气环境都具有毒性,长期污染可能导致环境生态系统的失衡。

2.2 注意事项在苯的操作和储存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1.操作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设施和防爆措施,避免苯的泄漏、蒸气泄露和点火等情况的发生。

2.在接触苯后,应立即远离现场,进行污染物的疏散和环境清洁。

3.使用苯的工具和器具应注意防火和静电的积聚,避免引起火灾和爆炸。

3. 应急处置原则若在苯的操作和储存过程中出现事故,应按照以下应急处置原则:3.1 人员救援当发生苯气泄漏等危险情况时,应迅速采取措施,对危险区域进行标识和隔离。

同时,及时对工作人员进行救援,将人员转移至安全区域。

3.2 环境清洁在停止苯的泄漏后,应及时进行污染物的疏散和环境清洁。

清洁工作要求专业人员操作,并配备相应的清洁设备和防护用品。

3.3 处理废物所生成的污染物和废弃品,应在标示有特殊标识的容器内妥善存放、标识,并交由专业部门进行处理。

4. 预防控制措施为了预防苯的事故,应采取以下预防控制措施:4.1 环境监测对工作场所和储存设施进行环境监测,及时发现苯的泄漏和浓度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4.2 作业规范严格控制苯的使用量和作业方式,规范操作程序,建立作业指导书。

4.3 人员培训对从事苯作业的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规范操作行为。

苯专项应急预案

苯专项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苯泄漏、火灾等突发环境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环境污染,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苯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苯专项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面协调、指挥苯专项应急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

3. 各相关部门职责如下:(1)环境保护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应急监测、环境评估、污染治理等工作。

(2)公安部门:负责现场安全警戒、交通管制、人员疏散等工作。

(3)消防部门:负责火灾扑救、应急救援等工作。

(4)卫生部门:负责受伤人员救治、医疗救护等工作。

(5)交通运输部门:负责事故车辆和人员的运输工作。

(6)企业:负责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响应、现场处置、环境保护等工作。

四、应急响应1. 预警信息(1)苯泄漏、火灾等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企业应立即启动本预案,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根据事件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2. 应急响应措施(1)现场处置①迅速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②切断事故源,防止苯泄漏、火灾蔓延。

③使用消防设施、环保设备进行应急处置。

(2)环境监测①对事故现场周边环境进行监测,掌握污染范围、程度。

②对事故发生区域进行隔离,防止污染扩散。

③根据监测结果,评估环境风险,采取相应措施。

(3)医疗救护①组织专业医疗队伍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

②对事故现场周边群众进行健康监测,确保无异常情况。

(4)信息发布①及时发布事故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②根据事故进展,适时调整应急响应措施。

五、后期处置1. 环境恢复(1)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消除污染源。

(2)对受污染区域进行修复,恢复生态环境。

2. 责任追究(1)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责任。

(2)对事故责任单位和个人依法进行处理。

六、应急保障1. 人员保障(1)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水平。

苯应急处置预案

苯应急处置预案

一、总则1. 目的为有效预防、及时掌握和处置因苯泄漏、使用不当或意外事故导致的突发事件,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及苯的生产、储存、使用、运输等环节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二、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领导小组成立苯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协调、指挥苯突发事件应急工作。

组长:公司总经理副组长:分管副总经理、安全生产总监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专业人员2. 应急工作小组根据突发事件类型,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具体负责以下工作:(1)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救援、人员疏散、事故调查等;(2)医疗救护组:负责受伤人员的救治、转运等工作;(3)环境监测组:负责现场环境监测,评估污染情况;(4)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调配、供应等工作;(5)信息发布组:负责收集、整理、发布突发事件相关信息;(6)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人员的食宿、交通等后勤保障工作。

三、预警预防机制1. 预警信息收集建立健全苯预警信息收集网络,对生产、储存、使用、运输等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预警信息发布当苯泄漏、使用不当或意外事故发生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确保相关人员知晓。

3. 预防措施(1)加强苯的安全使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2)严格执行苯的储存、使用、运输等环节的安全操作规程;(3)定期对苯设备、设施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4)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和应急设备,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四、应急处置程序1. 紧急启动当苯突发事件发生时,应急领导小组应立即启动本预案,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应急处置。

2. 现场处置(1)现场处置组应迅速到达现场,评估事故情况,制定现场处置方案;(2)根据事故情况,采取切断泄漏源、隔离事故区域、设置警示标志等措施;(3)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必要时送往医院;(4)对现场环境进行监测,评估污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减少环境污染。

过氧化氢二异丙苯处置应急方案

过氧化氢二异丙苯处置应急方案

****(宁波)有限公司旧厂房设备管线拆除项目过氧化氢二异丙苯泄露处置应急方案项目名称: ****(宁波)有限公司旧厂房设备管线拆除项目业主: ****(宁波)有限公司现场 :过氧化氢二异丙苯泄露处置应急方案一、过氧化氢二异丙苯简介及危害性概述过氧化氢二异丙苯又称硫化剂DCP、过氧化二枯茗。

分子式:C18H22O2相对分子质量:270.37。

白色结晶;熔点41~42℃;相对密度1.082;分解温度120~125℃;折射率1.5360;升华温度100℃(26.7Pa);活性氧含量5.9%;活化能169.99kJ/mol;闪点133℃;室温下稳定,见光逐渐变成微黄色;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乙酸、苯和石油醚等;活性氧含量5.92%(纯度100%)、5.62%(纯度95%);溶于苯中半衰期:171℃:1min,117℃:10h,101℃:100h;是一种强氧化剂;可燃;低毒,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摄入或经皮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高浓度时,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

接触后可引起烧灼感、咳嗽、喉炎、头痛、恶心和呕吐。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爆炸性,有毒,具强刺激性。

属于第5.2类有机过氧化物,若操作不慎,可能发生危险化学品的泄漏事故易引发火灾爆炸、中毒等次生、衍生事故。

二、简述为了有效地应对拆除施工过程中可能突发的过氧化氢二异丙苯泄露事故,提高突发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组织指导和规范所属部门应急管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预防、减少衍生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履行企业的安全职能,使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火灾事故突发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行动,保证外部环境的稳定和正常的生活秩序,特制定本项目重大危险源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三、编制依据1.《消防法》2.《安全生产法》3.《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四、适用范围厂区内成品储存、相关设备及管道拆除区域及厂区装置五、制定本预案的原则、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把预防事故发生放在首位,对重大危险源作业管理部门、操作员工实行全面安全教育,提高这些人员的岗位操作技能以及处置突发事故的能力。

苯系物应急救援预案

苯系物应急救援预案

苯系物应急救援预案一、预案制定1.1 本预案旨在规范苯系物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事故损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1.2 苯系物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修订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定期进行评估和修订,确保预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1.3 企业应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并组织实施,确保应急救援队伍具备快速反应、科学处置的能力。

1.4 企业应检查监督做好重大突发事件(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启动预案,进行应急处置。

二、应急救援组织机构2.1 企业应设立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和协调应急救援工作。

2.2 应急救援指挥部应设立以下部门:2.2.1 应急指挥中心:负责接收事故报警,启动应急预案,协调各方力量进行应急救援。

2.2.2 事故调查组:负责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事故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2.2.3 医疗救护组:负责组织救护车和医疗人员,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和转移。

2.2.4 环境保护组:负责对事故现场进行环境监测和污染处理,防止环境污染。

2.2.5 治安保卫组:负责维护事故现场的治安秩序,保障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2.2.6 信息宣传组:负责对外发布事故信息,宣传应急救援工作。

三、应急救援措施3.1 事故报警和接警3.1.1 一旦发生苯系物事故,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拨打报警电话,报告事故情况。

3.1.2 应急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协调各方力量进行应急救援。

3.2 事故现场处置3.2.1 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应立即进行事故侦察,确定事故类型、泄漏量、风向等基本情况。

3.2.2 根据事故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如关闭阀门、启动应急切断装置、喷洒消防水等。

3.2.3 对泄漏的苯系物进行收集、转移、处理,防止泄漏物进入地下水、河流等环境介质。

苯类危化品应急救援预案

苯类危化品应急救援预案

苯类危化品应急救援预案一、预案目的为确保在苯类危化品泄漏、火灾、爆炸等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防止环境污染,维护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苯类危化品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发生的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

三、预案原则1. 预防为主,防控结合。

加强苯类危化品的安全管理,预防事故发生,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消除事故危害。

2. 统一指挥,分工协作。

应急救援工作实行统一指挥,各相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参与,协同作战。

3. 快速反应,科学处置。

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救援力量,科学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4. 以人为本,减少损失。

把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四、应急救援组织架构1. 应急救援指挥部: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负责组织、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2. 应急救援办公室:设在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日常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3. 应急救援队伍:由专职救援队伍、兼职救援队伍和志愿者救援队伍组成,负责突发事件现场的救援和处置工作。

五、应急救援措施1. 泄漏处置(1)立即启动泄漏应急预案,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2)迅速关闭泄漏源,切断泄漏途径。

(3)对泄漏区域进行警戒,防止人员进入。

(4)根据泄漏物质的性质,采取相应的吸附、收集、处理等措施,防止泄漏物质扩散和污染环境。

(5)对泄漏区域进行清洗、消毒,确保环境安全。

2. 火灾处置(1)立即启动火灾应急预案,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2)迅速扑灭火源,控制火势蔓延。

(3)对火灾区域进行警戒,防止人员进入。

(4)根据火灾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5)组织力量进行火灾原因调查和损失评估。

3. 爆炸处置(1)立即启动爆炸应急预案,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苯安全应急预案

苯安全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苯泄漏、火灾等事故的发生,确保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苯储存、使用、运输、处置等环节可能发生的苯泄漏、火灾等事故的应急处置。

三、应急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苯安全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实施和监督。

2. 红色预警组:负责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响应、指挥协调、现场救援等工作。

3. 绿色应急组:负责事故发生后的善后处理、信息发布、恢复生产等工作。

4. 预案编制组:负责预案的编制、修订、培训等工作。

四、应急响应程序1. 事故发生(1)发现苯泄漏、火灾等事故时,立即向应急预案领导小组报告。

(2)应急预案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红色预警组和绿色应急组。

2. 应急响应(1)红色预警组立即组织人员赶赴现场,进行事故调查、控制泄漏、灭火等工作。

(2)绿色应急组负责现场救援、人员疏散、信息发布等工作。

3. 应急处置(1)现场救援:根据事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泄漏、灭火,确保人员安全。

(2)人员疏散:按照应急预案要求,迅速疏散事故现场周边人员,确保人员安全。

(3)环境保护: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苯泄漏对环境造成污染。

4. 应急结束(1)事故得到有效控制,现场环境安全,经应急预案领导小组批准后,宣布应急结束。

(2)应急结束后,应急预案领导小组组织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五、应急保障措施1. 物资保障:储备足够的应急物资,如消防器材、防护用品、应急车辆等。

2. 人员保障:加强应急队伍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 技术保障:配备先进的监测设备,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掌握现场情况。

4. 财务保障:确保应急预案实施所需的资金。

六、预案培训与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 定期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检验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3. 演练结束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异丙苯--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

异丙苯--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有特殊芳香
pH: 熔点(℃): -96.0 沸点(℃): 152.4 相对密度(水=1): 0.86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4.1 饱和蒸气压(kPa): 2.48(50℃) 燃烧热(kJ/mol): 4951.8 临界温度(℃): 362.7 临界压力(MPa): 3.21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3.66 闪点(℃): 31 引燃温度(℃): 420 爆炸上限%(V/V): 6.0 爆炸下限%(V/V): 0.8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遇明火、高热或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LC50:24700mg/m3,2 小时(小鼠吸入)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家兔经眼:500mg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生生物和鸟类应给予特别注意。还应注意在哺乳动物中的蓄积作用。
有害物成分 异丙苯
含量
CAS No. 98-82-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苯着火应急预案

苯着火应急预案

苯着火应急预案背景苯是一种无色、有毒的有机化合物,广泛用作化学工业原料和溶剂。

苯的着火点低,一旦着火就会迅速蔓延,释放有毒化合物并引起爆炸。

因此,苯着火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情况,需要采取应急措施来保护人员和环境。

应急预案第一步:立即采取措施一旦发现苯着火,需要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拨打火警电话并通报应急情况。

2.迅速将人员撤离至安全地点。

3.切断苯的供应管道和电源。

4.关闭周围的门窗和通风设备,以减少火势蔓延。

5.采取灭火措施,可使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泡沫灭火器等。

第二步:实施应急救援如果苯着火无法控制,需要立即启动应急救援计划。

应急救援团队应该:1.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包括佩戴防毒面具、防火服和防爆鞋等。

2.确定现场情况,评估风险和灾害范围。

3.实施紧急疏散和人员救援工作。

4.进行有效的灭火措施,包括喷水、泡沫、二氧化碳或惰性气体等措施。

5.阻止火势的蔓延,例如设置防火带、用砂土覆盖可燃液体等。

6.保护环境,包括隔离污染源、设置隔离带、收集污染物等。

第三步:事后处置一旦苯着火得到控制,应该进行事后处置:1.持续监测和评估场地和周围环境的安全状况。

2.清理现场,包括废弃物收集和处理、地面清洗和消毒。

3.归档应急救援记录和记述。

4.进行相关处理,包括安全检查、事故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制定等。

结论苯着火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情况,需要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来保护人员和环境。

上述应急预案可以指导人们应对苯着火紧急情况,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环境安全。

过氧化氢异丙苯安全技术说明书

过氧化氢异丙苯安全技术说明书

过氧化氢异丙苯安全技术说明书一、引言过氧化氢异丙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的化学品。

为确保使用过氧化氢异丙苯的安全性,本文将从储存、搬运、处理以及应急措施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说明,以便用户正确、安全地操作该化学品。

二、储存要求1. 储存环境:过氧化氢异丙苯应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场所,远离火源、热源和易燃物。

2. 包装容器:采用耐腐蚀性能良好的包装容器储存,如玻璃瓶、塑料瓶等,确保包装容器密封良好,防止泄漏。

三、搬运注意事项1. 个人防护:搬运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戴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以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2. 避免碰撞:搬运过程中,应避免过氧化氢异丙苯与其他物品碰撞,以防止包装容器破损导致泄漏。

四、处理措施1. 泄漏处置:若发生泄漏,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清除,可使用吸附剂将泄漏液体吸附后进行处理。

2. 废弃物处理:过氧化氢异丙苯属于有害废物,不得随意倾倒。

应按照当地相关法规进行集中收集和处理。

五、应急措施1. 人员安全:在事故发生时,应立即撤离人员,并远离泄漏源,确保人员安全。

2. 通风处理:如泄漏物进入室内,应立即开启通风设备,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 报警通知:在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报警,并通知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4. 紧急处理:在紧急情况下,可使用适当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但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泄漏物。

六、使用注意事项1.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使用过程中应避免过氧化氢异丙苯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

2. 远离火源:在使用过程中,应远离火源和高温环境,避免引发火灾或爆炸。

3. 使用通风设备:在密闭空间中使用过氧化氢异丙苯时,应开启通风设备,确保空气流通,减少有害气体浓度。

七、存储期限过氧化氢异丙苯的存储期限一般为1年,超过存储期限的化学品应进行处理,不得再使用。

八、结论通过本文的详细说明,我们了解到了过氧化氢异丙苯的储存、搬运、处理以及应急措施等方面的安全技术要求。

在使用过氧化氢异丙苯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好个人防护措施,以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异丙苯固体废物处理技术和流程

异丙苯固体废物处理技术和流程

异丙苯固体废物处理技术和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异丙苯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原料和溶剂,广泛应用于化工、油漆、油墨等行业。

异丙苯固体废物处理技术和流程

异丙苯固体废物处理技术和流程

异丙苯固体废物处理技术和流程英文回答:Methods and Processes for Disposal of Isopropyl Alcohol Solid Waste.Isopropyl alcohol (IPA) is a common solvent used in various industrial and household applications. When IPA is used, it can generate solid waste, typically in the form of contaminated rags, wipes, or other materials. Proper disposal of IPA solid waste is crucial to preven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protect human health.Methods of Disposal.Landfilling: Landfill disposal is a common method for the disposal of IPA solid waste. However, it is crucial to ensure that the landfill meets the required regulations for hazardous waste disposal, such as having proper leachate collection and treatment systems.Incineration: Incineration involves burning the IPA solid waste in a controlled environment at high temperatures. This method effectively destroys the IPA and its contaminants, ensuring complete destruction.Chemical Treatment: Chemical treatment methods involve neutralizing the IPA with chemicals. This process can render the waste non-hazardous and allow for subsequent disposal in landfills or hazardous waste treatment facilities.Biological Treatment: Biological treatment utilizes microorganisms to break down the IPA in a bioreactor or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This method is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but may require extensive treatment time.Disposal Process.1. Segregation: Segregate IPA-contaminated solid waste from regular waste to prevent cross-contamination.2. Characterization: Determine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waste to identify the appropriate disposal method.3. Pretreatment: If necessary, pretreat the waste to reduce its volume, increase its combustibility, or neutralize its hazardous components.4. Disposal: Implement the selected disposal method (landfilling, incineration, chemical treatment, or biological treatment)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regulations.5. Record Keeping: Maintain accurate records of the disposal process, including the waste quantity, disposal method, and disposal facility details.中文回答:异丙苯固体废物处理技术和流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波)有限公司旧厂房设备管线拆除项目异丙苯泄露处置应急方案项目名称: ****(宁波)有限公司旧厂房设备管线拆除项目业主: ****(宁波)有限公司现场 :异丙苯泄露处置应急方案一、异丙苯简介及危害性概述异丙苯,分子式C9H12,分子量120.19。

亦称枯烯。

无色液体有芳香气味。

熔点-96℃,沸点152~153℃。

密度(20/4℃)0.862g/cm3。

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和物,爆炸极限为1~8%(体积)。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苯、乙醚和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

在强无机酸的作用下可分解为苯酚和丙酮。

脱氢后可生成α-甲基苯乙烯、因此可用于生产苯酚和丙酮、α-甲基苯乙烯,以及异丙基苯过氧化物等。

也可用作提高发动机燃料辛烷值的添加剂。

可由苯在催化剂存在下用丙烯进行烷基化而制得。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属低毒类。

能刺激皮肤和黏膜,有较强的麻醉作用,能引起结膜炎、皮肤炎,并对脾脏和肝脏有害。

由于排泄缓慢,可产生积累作用。

急性中毒表现与苯、甲苯相似,但麻醉作用出现较慢而持久。

表现有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步态蹒跚等。

严重中毒可发生昏迷、抽搐等。

异丙苯对造血系统影响不明显。

危险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属于第3.3类有机过氧化物高闪点易燃液体,若操作不慎,可能发生危险化学品的泄漏事故易引发火灾爆炸、中毒等次生、衍生事故。

二、简述为了有效地应对拆除施工过程中可能突发的异丙苯泄露事故,提高突发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组织指导和规范所属部门应急管理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预防、减少衍生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履行企业的安全职能,使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火灾事故突发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行动,保证外部环境的稳定和正常的生活秩序,特制定本项目重大危险源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三、编制依据1.《消防法》2.《安全生产法》3.《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四、适用范围厂区内成品储存、相关设备及管道拆除区域及厂区装置五、制定本预案的原则、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把预防事故发生放在首位,对重大危险源作业管理部门、操作员工实行全面安全教育,提高这些人员的岗位操作技能以及处置突发事故的能力。

坚持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认真执行重大危险源的巡检制度。

建立建全重大危险源档案,完善出入库登记制度。

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六、预案启动条件发生事故后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事故应急预案启动。

1.重大危险源不论发生什么事故,现场操作人员未能及时消除2.重大危险源发生较大物料泄露并着火,岗位操作人员未能及时处置3.接到作业现场发生泄露事故及衍生事件、请求支援的报告。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1.应急组织机构现场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以下简称应急办公室)是应急指挥部的火灾事故日常办事机构,设在项目现场,接受应急工作任务安排。

应急机制响应期间,办公室安排专人值班。

拆除工程应急组织机构图:1.1施工现场应急指挥部组织机构重大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成员:1.2现场应急指挥应急指挥部是项目部发生突发事件时临时应急机构。

现场指挥由应急指挥部指派,一般情况下由项目最高领导担任。

当现场指挥丧失指挥职能时,应急指挥部立即重新指派或由现场最高领导接替。

1.3技术保障组项目部建立生产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技术保障组,由各部门负责人负责1.4救援专业组及职责项目应急演练人员构成及分工表2.人员职责2.1总指挥1)接受和服从上级主管部门应急指挥中心的领导与指挥,落实具体的应急指令;2)负责发布启动应急预案命令;3)确定事故现场抢险救灾指挥人员;4)负责落实上级部门对应急处置的要求;5)宣布救援工作结束;2.2副总指挥1)协助总指挥收集事故的相关信息,对事故的严重性作出迅速而准确的判断;2)负责分管部门应急处置工作的落实;3)协助总指挥处理应急救援预案启动后的其它相关事宜;4)完成总指挥交办的其它任务;2.3应急指挥办公室应急指挥办公室是应急指挥部的负责办事机构,在应急指挥部的领导下,开展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1)安排项目部应急指挥部的值班;2)接受所属单位突发事故报告,根据事故的类型和级别向应急指挥部汇报;3)按照应急指挥的要求向公司报告,通知应急机构各职能组启动预警系统;4)向应急救援人员分发统一的现场应急救援标识;5)及时掌握事故发展动态,并向上级应急指挥中心报告事故发展情况;6)协调公司各职能部门应急工作;7)起草上报材料;8)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资料的收集和总结;9)建立、更新、管理公司与区域联防单位、协议救援机构及社会救援机构档案;10)安排我厂应急指挥部的交通、生活等后勤保障工作;11)完成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它事项。

2.4现场指挥1)掌握火灾现场动态和发展趋势;2) 全权负责第一线事故现场抢险,应急救援工作;3)及时组织非抢险人员和受伤人员撤离现场;4)迅速组织制定现场处置方案,及时处置;5)准确分析事故动态,对可能造成次生灾害、波及区域及时上报主管部门和通知相关单位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防止衍生灾害发生,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6)应急救援结束及时清理现场;2.5技术保障组1)在现场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针对发生事故的类别、性质,及时向指挥部提供科学抢险行动方案;2)及时向现场指挥部及应急抢险人员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持;3)对各专业救援队伍开展救援工作提出技术性建议和指导;4)协助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技术性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5)完成应急指挥中心交办的各项任务。

2.6现场抢险队1)严格执行指挥部下达的灭火命令,严格执行抢险救援、灭火行动方案实施抢险救援;2)贯彻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则,协助医疗组抢救受伤人员,将其及时撤离危险区域;3)在事故现场受伤人员撤离同时迅速组织消防人员用大量水冷却相邻非事故罐体,同时扑灭火源、堵塞泄漏点,并协助现场工艺操作人员倒罐、收集泄漏物料,严防发生次生、衍生灾害;4)做好事故的扫尾工作;2.7通讯联络组1)根据指挥部的命令,负责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进行事故上报;2)负责各救援专业组与指挥部及各成员之间的联系畅通;3)通过广播等通讯工具指导本企业事故可能波及区域内人员的疏散和自救;4)向周边相关单位,通报事故动态,提出防范措施;2.8医疗救护组1)根据指挥部命令,第一时间内组织医护人员、应急救援医疗器材、救护车辆进入事故现场,对受伤人员进行及时急救、处置和转移;2)及时与上级医疗机构取得联系,通报伤亡情况和事故动态;3)为现场抢险救援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和医疗咨询;2.9交通保障组1) 负责交通路线保持畅通;2)非应急救援车辆不得进入事故现场;3)执行事故状态交通管理机制;4)按照指挥部下达的命令,保证处理突发事件和应急救援所需交通工具及运输车辆按时到达指定位置;2.10物资供应组负责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中抢险物资的及时供给。

(即应急抢险器材、救援防护器材、监测分析器材和指挥通迅器材)。

2.11治安保卫组1)负责事故现场的保护,维持厂区治安;2)负责事故现场人员疏散和警戒工作,控制与事故应急救援无关人员及车辆的进入现场;3)根据事态发展,负责做好非安全区域人员的疏散及辙离工作,如发生人员伤亡,配合医疗救护部门抢救运送伤员;4)负责交通道路的畅通,为内部、外部救援车辆通行创造条件。

5)根据指挥部的命令,协助公安部门及时控制事故责任者;2.12 电力保障组1)根据指挥部的命令及时切断事故现场电源;2)根据规范要求,负责事故抢险过程中临时专用线路的架设;3)保障事故现场专用电的供给;4)抢修应急救援、抢险救灾所需电器设施;5)应急救援工作结束,负责修复、测试事故现场受损电器设施;做到满足正常生产需要;2.13后勤保障组1)负责应急救援预案启动后,一线抢险人员的生活保障;2)负责安置事故中伤亡人员家属的食宿接待工作;3)负责兄弟单位抢险救援人员、上级有关领导的食宿工作;2.14事故调查组1) 事故调查组在事故发生事故后进入事故现场,在抢险救灾的同时进行取证;2)调查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事故经过并负责组织取证;3)负责组织召开专题事故分析会,查明事故原因、事故责任者;4)负责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5)写出书面事故报告,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对策;应急处置措施主要措施包括:控制、灭火、隔绝、堵漏、倒灌、拦截、稀释、覆盖、泄压、收集等专项技术措施。

1)消除所有点火源。

根据气体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2)人员佩戴防毒面具、防护眼镜,穿防静电服,备好堵漏工具3)查明泄漏原因,通过关闭阀门等措施控制泄漏的发展,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

4)对泄漏处进行堵漏处理,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5)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并收集泄漏的固态危险化学品1、急性中毒的急救措施和泄漏应急处理在正常生产过程中释放的有毒有害介质一般在短时间内不会造成急性中毒,但如果一旦发生事故,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紧急处理,采取相应急救措施。

1.1一氧化碳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150m,大泄漏时隔离450m,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1.2液氧、液氮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化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1.3异丙苯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水,催吐。

就医。

危险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