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高中数学知识板块结构关系图
高中数学知识结构图 全部
,
+∞
⎞ ⎠⎟
为减函数.
① 图像是双曲线;
当 k < 0 时,
② 定义域为{x x ∈ R, x ≠ 0} ,
值域为{y y ∈ R, y ≠ 0} ;
③ 奇函数. ④ 没有零点;
在 (−∞,0) 和 (0, +∞) 为增函数
①
值域为
⎡ ⎢ ⎣
4ac − 4a
b2
,
+∞
⎞ ⎟ ⎠
②
在
⎛ ⎜⎝
−∞,
−
顶点坐标是
⎛ ⎜ ⎝
−
b 2a
,
4ac − 4a
b2
⎞ ⎟ ⎠
④ 当 b = 0 时是偶函数;
⑤ 当 Δ > 0 ,有两个零点;当 Δ = 0 ,
有一个零点;当 Δ < 0 ,没有零点.
①
值域为
⎛ ⎜ ⎝
−∞,
4ac − 4a
b2
⎤ ⎥ ⎦
②
在
⎛ ⎜⎝
−∞,
−
b 2a
⎞ ⎟⎠
为增函数,
在
⎛ ⎜⎝
−
b 2a
辑
2.若 p 的充分条件是 q ,则 q ⇒ p ;
用
若 p 的必要条件是 q ,则 p ⇒ q .
语
原命题 若 p ,则 q
互 否
互逆
逆
逆
否 否
逆命题 若 q ,则 p
互 否
四个命题 的关系
否命题 若 ¬p ,则 ¬q
互逆
逆否命题 若 ¬q ,则 ¬p
1.一个命题为真命题,它的逆命题和否命题不 一定是真命题,但逆否命题必然是真命题. 2.一个命题的逆命题和否命题也互为逆否命题.
高中数学知识结构框图(人教版)
高中数学知识结构框图(人教版)高中数学知识结构框图(必修1)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数学二第一章空间几何体的知识结构框架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知识结构框架第三章直线与方程的知识结构框架第四章圆与方程的知识结构框架数学三数学四本章知识结构如下:本章知识结构如下:本章知识结构如下:英语(课程)书信的常见写作模板开头部分:How nice to hear from you again. Let me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the activity. I’m glad to have received your letter of Apr. 9th. I’m pleased to hear that you’re coming to China for a visit. I’m writing to thank yo u for your help during my stay in America.结尾部分:With best wishes. I’m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reply. I’d appreciate it if you could reply earlier.口头通知常见写作模板开场白部分:Ladies and gentlemen, May I have your attention, please? I have an announcement to make.正文部分:All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attend it. Please take your notebooks and make notes. Please listen carefully and we’ll have a discussion in groups. Please come on time and don’t be late.结束语部分:Please come and join in it. Everybody is welcome to attend it. I hope you’ll have a nice time here. That’s all. Thank you.议论文模板1.正反观点式议论文模板:导入:第1段:Recently we’ve had a discussion about whether we should... (导入话题) Our opinions are divided on this topic.(观点有分歧) 正文:第2段:Most of the students are in favour of it.(正方观点) Here are the reasons. First... Second... Finally...(列出2~3个赞成的理由) 第3段:However, the others are strongly against it. (反方观点) Their reasons are as follows. In the first place... What’s more... In addition...(列出2~3个反对的理由) 结论:第4段:Personally speaking, the advantages overweigh the disadvantages, for it will do us more harm than good, so I support it.(个人观点)2.“A或者B”类议论文模板:导入:第1段:Some people hold the opinion that A is superior to B in many ways. Others, however, argue that B is much better. Personally, I would prefer A because I think A has more advantages. 正文:第2段:There are many reasons why I prefer A. The main reason is that ... Another reason is that...(赞同A 的原因) 第3段: Of course, B also has advantages to some extent... (列出1~2个B的优势) 结论:第4段: But if all these factors are considered, A is much better than B. From what has been discussed above, we may finally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得出结论)3.观点论述类议论文模板:导入:第1段:提出一种现象或某个决定作为议论的话题 As a student, I am strongly in favour of the decision. (亮明自己的观点是赞成还是反对) The reasons for this may be listed as follows. (过渡句,承上启下) 正文:第2段:First of all... Secondly... Besides...(列出2~3个赞成或反对的理由) 结论:第3段:In conclusion, I believe that... (照应第1段,构成"总—分—总"结构)4."How to"类议论文模板:导入:第1段:提出一种现象或某种困难作为议论的话题正文:第2段: Many ways can help to solve this serious problem, but the following may be most effective. First of all... Another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is ... Finally...(列出2~3个解决此类问题的办法) 结论:第3段:These are not the best but the only two/ three measures we can take. But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we should take action to...(强调解决此类问题的根本方法)图表作文写作模板The chart gives us an overall picture of the 图表主题.The first thing we notice is that 图表最大特点 .This means that as 进一步说明.We can see from the statistics given that 图表细节图表细节一 . After 动词-ing :细节一中的第一个变化, the动词-ed+幅度+时间(紧跟着的变化) .The figures also tell us that图表细节二 .In the column, we can see that accounts for (进一步描述).Judging from these figures, we can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结论).The reason for this,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is that (给出原因). b或是It is high time that we (发出倡议).图画类写作模板1.开头Look at this picture./The picture shows that.../From this picture, we can see.../As is shown in the picture.../As is seen in the picture...2.衔接句 As we all know, .../As is known to all,.../It is well known that.../In my opinion,.../As far as I am concerned,.../This sight reminds me of something in my daily life.3.结尾句 In conclusion.../In brief.../On the whole.../In short.../In aword.../Generally speaking.../As has been stated..一、有关语言修辞的题型描绘类提问方式: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或:文章的某个句子说成另一个句子好不好?为什么?答题模式:不行。
高中数学概念知识板块结构关系图_理科_【概念图】【关系图】
三次函数的性质、图象与应用
单调性 导数的应用 极值 定积分与微积分 定积分与图形的计算
导数的正负与单调性的关系 最值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
第二部分 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
角的概念 弧度制 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 三角函数线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 三角函数 诱导公式 和角、差角公式 二倍角公式
通项公式 求和公式 性质 判断
①an+1-an=f (n) an + 1 ② a =f (n) n ③an+1=pan+q ④pan+1an=an-an+1 ⑤an + 1=pan+qn
构造等差数列 an+1 p an 化为 qn =q·n-1+1 转为③ q
公式法:应用等差、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 倒序相加法 常见求和方法 分组求和法 裂项求和法 不等式的性质 一元二次不等式 可行域 不等式 简单的线性规划 目标函数 应用题 一次函数:z=ax+by z= y-b :构造斜率 x-a
直线方程的形式
x y 截距式:a+b=1 两直线的交点 一般式:Ax+By+C=0 | Ax0+By0+C | A +B
2 2
距离
点到线的距离:d=
,平行线间距离:d=
| C1-C2 | A2+B2
圆的标准方程 圆的一般方程 圆的方程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两圆的位置关系 曲线与方程 椭圆 圆锥曲线 双曲线 抛物线 性质 离心率 相离 相切 相交 <0,或 d>r =0,或 d=r >0,或 d<r
T
图象及其变换
对称变换 翻折变换 伸缩变换
基本初等函数 分段函数 复合函数 抽象函数 函数与方程 函数的应用 导数的概念 零点 三角函数 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同增异减 赋值法、典型的函数
高中数学知识结构框图 人教版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集 含 基 列 描 图 包 相 交 并 韦 子 函 概 定 对 值 表 解 性 单 最 奇 映补上合 本 象 数 念 义 域 示 析 表 质 调 值 偶 射集象含 等 应 象集恩升关 运 法 域 性;的与特关 特举 述:系 算表 概A图征真∩ ∪:子B;=对法{x|x∈A 且或
方 程 的 根 与 函 数 零 点 的 关 系
用几用建函 二种已立数 分不知实零 法同函际点 求增数问的 方长模题存 程的型的在 的函解函性 近数决数 似模问模 解型题型
直线上升 指数爆炸 对数增长
指 数 函 数 , 对 数 函 数 , 幂 函 数 增 长 速 度 的 比 较 。 见 教 材 P 9 8 ~ 1 0 0
图表细节一 . After 动词-ing :细节一中的第一个变化, the 动词-ed+幅度+时间(紧跟
着的变化) .
The figures also tell us that 图表细节二 .
In the column, we can see that accounts for (进一步描述).
Judging from these figures, we can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结论).
3.结尾句 In conclusion.../In brief.../On the whole.../In short.../In a word.../Generally speaking.../As has been stated..
结束语部分:
Please come and join in it. Everybody is welcome to attend it. I hope you’ll have a nice time here. That’s all. Thank you.
高中数学知识结构框图(人教版)
高中数学知识结构框图(必修1)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I)根式n a指数指数函数m分数指数幕a n =>0, m,n^N*, n > 1)*无理数指数幕/r sa a(a )r ,(ab) = a bMs=ars=ar r 定义y = a x(a 0,a = 1)图象:“一撇或一捺” 过点(0,1)•见教材P56* 性质:位于x轴上方,以x轴为渐近线对数函数定义:y = log a x(a 0,a=1)►图象:位于y轴右侧,以y轴为渐近线•见教材P71■>.具体的五个幕函数■■1, 0)rf、*■y — x2y = x/3y = x1■*2y = x2-4y = xV 丿I特征:过点(1,1),上递增;当::0时,*性质:过点图象见P77图2.3—1当〉0时在(0,=)在(0, ■:-)上递减。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第三章函数的应用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有厂—r*函数零点的存在性” f (a),f(b) vO,那么函数y=f(x)在区间(a,b)内有零点,即存在2 (a,b),使得 f(c)=O,这个c 也就是方程f(x) = 0的根.V 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丿函 数 模 型 及 苴丿、 应如果函数y= f(x)在区间[a,b ]上的图柱谁球三视.图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知识结构框架 表面积数学二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的知识结构框架 主间平行关系之凤的转化平面(公理I. M2-公■狸3,聲理41木见崗[芾仃宜顽4' 表面积和体积 主间兀何体 平而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希 空问亘线,平面位査壬吏线与亘线的位置关 克蚁与克线平行41 ---------------------------------------------Ik克线与辛面平行 ---------------------------------------------平面与平面平行-------------------------------------------------------------------------------------------------------- r ------------------------------------------------------------------------------------------------ P ----------------------------------------------空间垂直黄系之间的转化直蛭与直线垂宜------------ ► 直线与平面垂亘 ----------- ►平面与平面垂直第三章直线与方程的知识结构框架从几何亢观餌代数匕示C建立從线的力桎)我式闯点式从代数丧示到几何“诧(通过力程研龙JL何性质和度量)相交爭f亍(•卜交点)< tii点】I6K曲点和1的距离*hn的砸离\+X冏条単行线闻的坯倉曲叢在线的一屮朽和雜RWX?^ 血的判疋第四章圆与方程的知识结构框架数学三 基本思憩数学四 •荃丰知识I 框图的基丰结枸本章知识结构如下: I 用算法一包想认识数孚性规划 」隍规划问题基他问题本章知识结构如下:。
高中数学知识框架思维导图(整理版)
柯西不等式
第四部分
位置关系
截距
解析几何
斜率公式、倾斜角的变化与斜率的变化: = tan , =
倾斜角和斜率
重合
A1B2-A2B1=0,C1B2-C2B1=0
平行
A1B2-A2B1=0,C1B2-C2B1≠0
相交
A1B2-A2B1≠0
垂直
直线的方程
z 的几何意义:
过可行域内一点(, )
向直线 = , = 作
复合函数
函数与方程
2
二次函数、基本不等式、双勾函数、三角函
数有界性、数形结合、单调性、导数.
基本初等函数
分段函数
, )
零点
求根法、二分法、图象法、二次及三次方程根的分布
建立函数模型
平移变换: = () → = ( ± ), = () → = () ± ,, > 0
对称性
y=Asin(x+)+b
化简、求值、
证明(恒等变形)
)
值域
图象
对称轴(正切函数除外)经过函数图象
的最高(或低)点且垂直 x 轴的直线,
对称中心是正余弦函数图象的零点,正
切函数的对称中心为( ,0)(k∈Z).
最值
2
①图象可由正弦曲线经过平移、伸缩得到,但要注意先平移后伸缩与先伸缩后平移不同;
2.
3.
分组求和法
2
=
1
−
−1)(2+1 −1)
2 −1
+1
1 1
1
= (
2 (+2)2
(−1) ∙4
4 2
(2−1)(2+1)
1
2+1 −1
(完整版)高中数学知识结构框图
必修一:第一章集合
第三章基本初等函数(Ⅰ)
指数函数
对数数函数
定义域
值域
图象
性质
过定点
过定点
减函数
增函数
减函数
增函数
幂函数
奇函数
偶函数
第一象限性质
减函数
增函数
过定点
必修二: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
第二章 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必修三:第一章 算法初步
第二章 统计
第三章 概率
必修四:第一章 基本初等函数(II)
函
数
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质
图象
定义域
值域
最值
当 时, ;当
时, .
当 时,
;当
时, .
既无最大值也无最小值
周期性
奇偶性
奇函数
偶函数
奇函数
单调性
在
上是增函数;在
上是减函数.
在
上是增函数;在
上是减函数.
在
上是增函数.
对称性
对称中心
对称轴
对称中心
对称轴
对称中心
无对称轴
第二章平面向量
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
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形
第二章 数列
高中数学知识结构框图(人教版)
高中数学知识结构1)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列举法 {a,b,c, , } 含义与表示 描述法 {x|p(x)} 图象法图 ; 数轴 包含关系 子集 ; 真子集集合 基本关系 相等关系交集 :A ∩ B={x|x ∈A 且 x ∈B} 基本运算并集 :A ∪ B={x|x ∈A 或 x ∈B}补集 :{ | } C Ax x U 且x AU定义域概念对应关系 值域 解析法函数表示图象法 列表法定义性最值 图象特征性质上 升 或 下降定义奇偶性图:对称性 映射映射的概念1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根式n am指数与指数指数n m分数指数幂( 0, , *, 1)a n a a m n N n无理数指数幂r s r sa a a运算性质r s rs(a ) a函r r r ( a b) a b数指x定义( 0, 1) y a a a基本数函图象: “一撇或一捺”,过点(0,1).见教材P56初等数性质: 位于x 轴上方,以x 轴为渐近线函数定义:x若则叫以为底的对数a N x a N(Ⅰ)对数l og (M N)log M log Na a a对数运算性质Mlog log M log Na a aN与对nlog M n l og Ma a数函数换底公式:log bclog b (a 0,a 1,c 0,c 1,b 0)alog ac对定义:log ( 0, 1)y x a aa数函图象:位于y 轴右侧,以y 轴为渐近线.见教材P71数性质:过点(1,0)图象见P77图2.3-1 yx定义:y x 2y x幂特征:过点(1,1),函具体的五3 y xy x1y x在(0, ) 上递减。
2第三章函数的应用方程f (x) 0有实数根方程的根与函数y f ( x)的图象与x轴有交点函数零点的关函数y f ( x)有零点函数与如果函数y f ( x)在区间[a,b]上的图方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 并且有程函数零点的存在性 f (a) f (b) 0,那么函数y f ( x)在区间内有零点, 即存在使得(a, b) c (a ,b), 函f (c) 0,这个c也就是方程 f (x) 0的根. 数的应用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直线上升函指数爆炸数几种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对数增长模型及用已知函数模型解决问题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增长速度的比其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