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智能小车(第四组)

合集下载

无人驾驶小车 ppt课件

无人驾驶小车 ppt课件
无人驾驶小车
简易无人驾驶小车 设计方案
汇报人:汪洋
目录
第一部分 总体概述 第二部分 摄像头模块 第三部分 Wifi模块 第四部分 tft液晶显示模块
第一 部分
第一部分 总体概述
研究背景 设计方案
研究背景
20世纪70年代,美国、德 国等发达国家开始进行无 人驾驶汽车的研究,在可 行性和实用化方面都取得 了突破性的进展。
u(k) u(k 1) K p (e(k) e(k 1)) KI e(k) KD (e(k) 2e(k 1) e(k 2)) 其中 u(k) 为小车的偏转角, KP, KI , KD
分别为比例,积分,微分系数
第三 部分
第三部分 WiFi模块
WiFi发展历史 ESP8266 ESP8266的AT配置
研究背景
设计方案
电源模块
提供3.3V和5V 的直流稳压电 源。为主控芯 片,电机驱动 芯片,摄像头 提供电压。
摄像头模块
拍摄路面,获 取黑线轨迹。 将图像信息传 递给主控芯片, 控制小车完成 循迹功能。
WiFi模块
与中心小车或 上位机通信, 传递路况信息 以及障碍物方 位。
tft液晶显示模块
显示摄像头拍 摄的画面以及 速度、温度等 信息。
ESP8266
ESP8266 尺寸为5x5 mm,ESP8266 模组需 要的外围器件有:10个电阻电容电感、1个无 源晶振、1个flash。工作温度范围:-40~125℃。 ESP8266 是一个完整且自成体系的 WiFi 网络解 决方案,能够独立运行, 也可以作为 slave 搭 载于其他 Host 运行。
CCD图像传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灵 敏度高,噪声低,动态范围大等特点,但成 本较高,一般在高端数码相机上使用。

简易电磁循迹智能小车ppt课件

简易电磁循迹智能小车ppt课件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总体设计方案
电磁传感器

信号采集及处理



逻辑控制
电机驱动
左电机
右电机
电磁传感器
由于赛道路径上铺设的漆包线通有20KHz的方波,传感器采用传统的 电磁感应线圈方案,它具有原理简单,体积较小,价格便宜,相应频率快, 电路实现简单等优点。
检测电磁线圈选用10mH的工字电感,这类电感的体积小, Q值高,具有开放的磁芯等特点。
已知感应电动势的频率为f=20 kHz,感应线圈电感为 L= 10 mH ,可以计算出谐振电容的容量为:
标称电容与上述容值最为接近的电容为 6.8nF,所以在 实际电路中我们选用 6.8nF 的独石电容作为谐振电容。该电 容虽然误差比较大,测试中15个电容里面误差最小的都有 1453pF,但价格便宜。
磁感线是以导体为圆心的一系列同心圆,由上述公式可知,当电 流I一定时,磁感应强度与距离导线中心的长度成反比。变化的磁 场通过感应线圈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因此在小车前方放置感应线 圈,根据磁场的大小产生相应感应电动势,驱动小车行进。根据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假设线圈半径为r,感应电动势为:
过渡页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1
制作过程 2
3
第一阶段:课程设计题目分析、文献查询和 咨询阶段
第二阶段:电路设计、元器件采购及电路板 PCB设计阶段
第三阶段:焊接电路及调试阶段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通过在跑道上测试,本设计基本达到了课程设计要求。 但其中也有不足之处。首先小车在行进途中会出现左 右晃动的情况,通过分析,是由于对感应部分的放大 电路没有达到要求,当导线位于两电感线圈中间时, 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极其微小,放大倍数不高,以至于 后面的逻辑判断不能准确定位。其次对于小车行驶速 度也有待提高,起初为了防止小车因速度过快不能及 时反应而脱离跑道,因此在电机驱动电路上选择稍大 电阻,以减小电流。整体而言,整个设计所需成本较 低,功能也基本完善,在后续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 进一步改进传感器电路,加大探测范围,提升小车速 度,来提升智能车的性能。

简易小车设计方案

简易小车设计方案

简易小车设计方案设计目标:设计一个简易小车,可以前进、后退、左转、右转和停止。

同时还可以通过手机APP控制小车的移动和停止。

设计原理:小车的移动是通过两个直流电机驱动的,控制电机的转动方向来实现小车的移动。

电机驱动的转动方向可以通过控制电机的正反电流来实现。

另外,通过蓝牙模块可以实现与手机APP的通信,通过手机APP发送指令来控制小车的移动和停止。

设计材料和元件:1. 小车底盘:由坚固的金属材料制成,底部装有两个电机座。

2. 电机:选用高扭矩的直流电机,可以提供足够的动力驱动小车。

3. 电池:选用高容量的锂电池,提供小车的电力供应。

4. 控制电路板:选用Arduino开发板,可以进行电机的控制和与蓝牙模块的通信。

5. 蓝牙模块:选用蓝牙模块,可以实现与手机APP的通信。

6. 手机APP:可以通过手机APP发送指令来控制小车的移动和停止。

设计步骤:1. 将电机安装在底盘上的电机座上,确保电机能够自由转动,并通过电线连接到控制电路板。

2. 将Arduino开发板和蓝牙模块固定在小车的底部,确保能够稳定运行,并通过电线连接电机和电池。

3. 下载并安装手机APP,并确保手机与蓝牙模块可以进行连接。

4. 在Arduino开发板上编写程序,通过蓝牙模块接收手机APP发送的指令,控制电机的转动方向来实现小车的移动和停止。

5. 进行测试,通过手机APP发送指令控制小车的移动和停止。

设计优化:1. 为了提高小车的稳定性和操控性,可以安装轮子和悬挂装置。

2. 可以增加超声波传感器,可以实现避障功能。

3. 可以增加摄像头,可以实现图像传输功能。

4. 可以增加声音模块和光照传感器,可以实现声控和光控功能。

通过以上设计,可以实现一个简易小车,可以通过手机APP控制移动和停止。

并且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优化和功能扩展。

智能小车设计ppt课件

智能小车设计ppt课件
导航策略
当检测到障碍物时,采用绕行、停止等策略进行避障操作。
避障策略
硬件调试
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电源供电是否稳定,传感器是否工作正常等。
软件调试
采用单步调试、断点调试等方法对程序进行逐步排查,找出问题所在并进行修改。
问题解决方法
针对常见问题,如传感器失灵、小车无法直行等,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同时,也可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请教专业人士等方式寻求帮助。
问题三
智能小车的成本控制仍需改进。建议通过优化设计方案、降低采购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措施,降低小车的制造成本和售价。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小车将更加智能化、自主化和网络化,实现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和协同作业。
技术趋势
智能小车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如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成为未来智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精确性
提高智能小车的导航精度和搬运精度,确保准确无误地完成任务。
设计目标
设计一款具有自主导航、避障、搬运等多种功能的智能小车,实现智能化、自动化运行。
稳定性
确保智能小车在各种环境下都能稳定运行,不出现意外情况。02CHAPTER
智能小车硬件设计
选用高性能、低功耗的微控制器,如STM32系列。
主控芯片类型
主控芯片原理
主控芯片优势
通过内部CPU、存储器和外设接口等资源,实现对小车各项功能的精确控制。
具有高集成度、高可靠性和易于开发等特点,满足智能小车复杂控制需求。
03
02
01
红外传感器
超声波传感器
陀螺仪传感器
加速度传感器
01
02
03
04
用于检测障碍物,实现避障功能。

简易小车制作方法

简易小车制作方法

简易小车制作方法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讲讲怎么自己动手做个简易小车。

你想想,要是自己能捣鼓出一辆能跑的小车,那得多带劲啊!就好像你是个小小的汽车工程师一样。

首先呢,咱得准备点材料。

找几个轮子,这可是小车的脚呀,没它可不行。

就像人没了腿,还咋走路呢。

再找块结实点的板子当车身,这就是小车的身体啦。

还有一些连接用的小零件,比如螺丝啥的,把这些东西都凑齐咯。

然后呢,就开始组装啦!把轮子安在板子下面,螺丝拧紧咯,可别让轮子跑着跑着就掉啦。

这就好比给小车穿上了合适的鞋子,得合脚才行呀。

再把其他的零件也都按照你心里想的样子装上去,这可是个精细活儿呢。

接着呀,你得给小车加点装饰。

你可以给它涂上你喜欢的颜色,红的、蓝的、绿的,随你喜欢。

这就跟人穿衣服似的,得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呀。

或者贴点小贴纸啥的,让它变得独一无二。

嘿,你可别小瞧这简易小车,它虽然简单,但是里面可有你的心血和努力呢。

等你做好了,推着它跑一跑,那感觉,哎呀,真的是太棒啦!就好像你创造了一个小生命一样。

想象一下,你带着你的小车去和小伙伴们显摆显摆,他们得多羡慕呀!“哇,你自己做的小车呀,太厉害啦!”听听,多有面子。

而且呀,做这个小车还能锻炼你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呢。

你可以在这个基础上不断改进,让它变得越来越好。

所以啊,别犹豫啦,赶紧动手试试吧!让我们一起成为小车制作达人,享受动手的乐趣,感受创造的快乐!你说好不好呀?。

智能小车制作详细教程

智能小车制作详细教程

智能小车制作详细教程智能小车是一种具有自主导航和智能决策能力的机器人车辆。

它可以通过传感器感知周围环境,并根据程序进行自主控制,实现不同场景下的导航、避障和定位等功能。

下面将为你介绍如何制作一辆智能小车的详细教程。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和设备:1. 一个底盘,它可以是一个具有轮子的坚固平台,也可以是一个注重设计的小车模型。

2. 两个直流电机,用于驱动车辆的轮子。

3. 一个电源,例如锂电池,用于给电机和电子设备供电。

4. 一个主控制器,如Arduino板或Raspberry Pi,用于处理传感器数据和执行控制程序。

5. 一套传感器,例如超声波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和摄像头,用于感知周围环境。

6. 一些导线、电路板和螺丝等连接和固定材料。

7. 一个电脑,用于程序开发和调试。

接下来,我们可以开始制作智能小车:1. 首先,将直流电机连接到主控制器上,确保它们可以通过电源进行驱动。

2. 通过编程,编写一个基本的控制程序,使电机可以运行并控制车辆的前进、后退、左转和右转等行为。

3. 安装传感器模块,例如超声波传感器或红外线传感器,用于检测障碍物和测量距离。

4. 根据传感器的数据,更新控制程序,使车辆能够在遇到障碍物时自动停下或转向避开障碍物。

5. 如果需要进行定位和导航,可以添加一个GPS模块或采用视觉识别技术,例如使用摄像头检测道路标志或地标。

6. 调试程序并优化车辆的导航和控制性能。

7. 最后,将所有组件和电子设备固定在底盘上,确保它们牢固可靠。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制作出一辆基本的智能小车。

当然,实际制作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需要更深入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

不过,这个简单的教程可以为初学者提供一个入门指南,让他们了解智能小车制作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希望这个教程对你有所帮助!。

中班科学活动制作一个简易的电动小车

中班科学活动制作一个简易的电动小车

中班科学活动制作一个简易的电动小车中班科学活动——制作一个简易的电动小车在中班的科学学习中,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培养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制作一个简易的电动小车就是一个有趣的科学活动,让幼儿在动手实践中体验到科学的魅力。

本文将介绍制作电动小车的材料、步骤以及原理,以供中班老师和家长参考。

一、所需材料1. 塑料底盖:一块长方形的塑料板。

2. 四个轮子:可以使用小型塑料轮子或者废旧的轮胎。

3. 电池盒:一个能够容纳两节电池的电池盒。

4. 电动马达:一个小型的电动马达,可以通过线材和电池盒相连接。

5. 开关:一个能够控制电动小车启停的开关。

6. 连接线:用于将电池盒、电动马达和开关连接在一起。

二、制作步骤1. 将塑料底盖固定在地面上,确保小车的稳定性。

2. 将四个轮子固定在底盖的四个角落,使得小车能够平稳地行驶。

3. 将电池盒固定在底盖的一侧,电池的正负极分别与电动马达的正负极相连接。

4. 在底盖的另一侧固定开关,并将其与电动马达的线材相连接。

5. 确保所有部件连接安全可靠,没有松动的地方。

三、工作原理制作完成的电动小车的工作原理如下:当开关打开时,电池的正极与电动马达的正极相连,负极与电动马达的负极相连。

电动马达受到电流作用开始旋转,驱动轮子转动,从而使小车运动起来。

当开关关闭时,电路断开,电动小车停止运动。

四、延伸活动1. 比赛赛车:可以将制作的电动小车进行比赛,看看哪个小车的速度更快、行驶的距离更远。

2. 研究改进:可以让幼儿尝试改进电动小车的设计,如更换不同大小的轮子、调整电动马达的转速等,观察这些改进对小车性能的影响。

3. 路线设计:在室内或室外设置不同的道路障碍物,让幼儿设计小车行驶的路线和规则,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制作一个简易的电动小车,幼儿可以在实践中了解电路、马达、开关等基本科学原理,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延伸活动可以进一步扩展幼儿的学习空间,让他们在探索游戏中享受科学的乐趣。

51单片机-循迹小车项目报告(完整)

51单片机-循迹小车项目报告(完整)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单片机系统设计》项目设计报告项目设计题目:智能寻迹小车系部: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系班级:电子XXXX 班组号:第四组小组成员:XXX指导教师:XXX2017年10月10日目录一、引言 (3)二、方案论证 (4)三、小车车体设计 (7)四、硬件系统设计 (8)1、单片机最小系统 (8)2、循迹电路 (9)3、电机驱动电路 (9)五、软件系统设计 (12)六、系统的制作、仿真与调试 (14)七、总结 (15)一、引言当今世界,传感器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正在飞速发展,机械、电气和电子信息已经不再明显分家,自动控制在工业领域中的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智能”这个词也已经成为了热门词汇。

现在国外的自动控制和传感器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特别是日本,比如日本本田制作的机器人,其仿人双足行走已经做得十分逼真,而且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还据说其智商已达到6岁儿童的水平。

作为机械行业的代表产品—汽车,其与电子信息产业的融合速度也显著提高,呈现出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电子装置占汽车整车(特别是轿车)的价值量比例逐步提高,汽车将由以机械产品为主向高级的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汽车电子产业也很有可能成为依托整车制造业和用车提升配置而快速成为新的增长点;二是汽车开始向电子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使其不仅作为一种代步工具、同时能具有交通、娱乐、办公和通讯等多种功能。

无容置疑,机电一体化人才的培养不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都开始重视起来,主要表现在大学生的各种大型的创新比赛,比如:亚洲广播电视联盟亚太地区机器人大赛(ABU ROBCON)、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等众多重要竞赛都能很好的培养大学生对于机电一体化的兴趣与强化机电一体化的相关知识。

但很现实的状况是,国内不论是在机械还是电气领域,与国外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所以作为电子专业学生,必须加倍努力,为逐步赶上国外先进水平并超过之而努力。

为了适应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在汽车智能化方向的发展要求,提出简易智能小车的构想,目的在于:通过独立设计并制作一辆具有简单智能化的简易小车,获得项目整体设计的能力,并掌握多通道多样化传感器综合控制的方法。

2024版智能小车控制PPT课件

2024版智能小车控制PPT课件
作用原理
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具有不同的作用原理。例如,超声波传感器通过发射超声波 并接收其反射波来测量距离;红外线传感器则利用红外线的反射或吸收特性来 检测物体;摄像头则通过捕捉图像信息来实现视觉感知。
电机驱动方式及性能比较
电机驱动方式
智能小车的电机驱动方式主要有直流电机、步进电机、伺服电机等。这些电机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需要 根据智能小车的实际需求来选择合适的电机。
要点一
深度学习在路径规划中的应用
要点二
强化学习在路径规划中的应用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将深度学习技术 应用于路径规划中,通过训练神经网络模型来学习路径规划 策略,提高路径规划的智能化水平。
强化学习是一种通过与环境交互来学习策略的机器学习方法, 可以应用于路径规划中,通过不断试错来学习最优路径规划 策略。
实施效果评估
通过实际测试和数据分析,评估避障策略的实施效果,并进行优 化和改进。
06
智能小车调试与性能评估
硬件组装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组件和配件,确保其 质量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按照电路图和说明书正确连接各 个模块,避免出现短路或断路现
象。
注意电源线的接线方式,确保正 负极正确连接,避免反接或虚接。
传感器数据采集与处理策略
传感器类型选择
根据智能小车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 传感器,如超声波、红外、陀螺仪等。
数据采集与处理
设计合理的数据采集电路和信号处理 算法,提高传感器数据的准确性和稳 定性。
电机控制算法实现与优化
电机控制算法
实现基本的电机控制算法,如PID控制、 模糊控制等,确保小车能够稳定、准确地 行驶。
04
路径规划与导航技术探讨

智能循迹小车精讲PPT课件

智能循迹小车精讲PPT课件

2024/1/27
22
地图构建技术探讨
增量式地图构建
随着机器人的移动不断更新地图信息。
多机器人协同建图
利用多个机器人的感知信息共同构建环境地 图。
2024/1/27
23
导航策略优化方向
动态避障
实时感知环境中的动态障碍物,并调整路径规划以避免碰撞。
2024/1/27
24
导航策略优化方向
多目标点导航
代码实现
在循迹算法的基础上,增加避障逻辑。当检测到障碍物时,根据避障策略调整小车的运动状态,同时更新路径信 息,确保小车能够安全地绕过障碍物并继续沿着预定路径行驶。
2024/1/27
15
调试技巧与经验分享
调试技巧
使用仿真工具进行前期验证,可以大大缩短开发周期;在实际调试过程中,可以采用分模块调试的方 法,逐一验证各个模块的功能和性能。
智能循迹小车精讲 PPT课件
2024/1/27
1
目 录
2024/1/27
• 智能循迹小车概述 • 智能循迹小车硬件组成 • 软件编程与算法实现 • 路径规划与导航策略 • 无线通信与远程控制 • 性能测试与评估指标 • 总结与展望
2
01
智能循迹小车概述
2024/1/27
3
定义与发展历程
2024/1/27
适用于无权图,能找到最短路径。
A*算法
引入启发式函数,提高搜索效率。
18
路径规划方法比较
RRT(快速扩展随机树)
通过随机采样构建路径,适用于高维空间和 复杂环境。
2024/1/27
PRM(概率路线图法)
构建连通图后进行路径搜索,适用于静态环 境。
19

智能小车设计简版

智能小车设计简版

智能小车设计智能小车设计引言智能小车是一种能够自主实现移动的装置。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智能小车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智能小车的设计理念和实现方法。

设计目标智能小车的设计目标是实现自主移动,并能够根据环境变化做出相应的决策。

具体而言,设计目标包括以下几点:1. 自主导航:智能小车能够根据外部环境和目标位置进行导航和移动。

2. 障碍避免:智能小车能够检测到和避免障碍物,以确保安全行驶。

3. 智能决策:智能小车能够根据环境变化和任务需求做出智能决策,例如选择合适的路线和速度。

4. 远程控制:智能小车可以通过远程控制手段进行操控和监控。

硬件设计智能小车的硬件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车体结构智能小车的车体结构应能够支撑和安装各种传感器、电池和执行器等组件。

常见的车体结构包括底盘、框架和轮子等。

底盘和框架通常采用轻质但坚固的材料制作,以减轻整车重量并提高稳定性。

轮子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类型和尺寸。

2. 电动机智能小车的电动机主要用于驱动车辆进行移动。

根据需要可以选择直流电动机或步进电机。

电动机的选型应根据车辆的负载和速度要求进行合理匹配。

3. 传感器智能小车需要配备各种类型的传感器,以获取环境信息并实现导航和决策。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 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前方障碍物的距离,例如红外线距离传感器。

- 视觉传感器:用于识别和跟踪目标,例如摄像头和激光雷达。

- 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用于检测车辆的姿态和加速度。

4. 控制系统智能小车的控制系统由主控单元和驱动单元组成。

主控单元负责接收和处理传感器数据,并根据算法做出决策。

驱动单元则负责控制电动机等执行器进行动作。

这两个单元可以通过UART、I2C或SPI等串口通信方式进行通信。

软件设计智能小车的软件设计涉及到自主导航、障碍避免和智能决策等方面。

1. 自主导航自主导航是智能小车的核心功能之一。

实现自主导航的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方法包括:- 基于地图的导航:智能小车可以通过地图信息实现路径规划和导航。

手把手教你做智能小车

手把手教你做智能小车

3. 模块介绍...................................................................................................................7
3.1
主控模块 ................................................................................................................... 7
4.1
硬件设计 ................................................................................................................. 16
4.2
软件设计 ................................................................................................................. 16
5.6
红外遥控驱动文件(remote.c) ...........................................................................23
5.7
舞蹈模式驱动(dance.c) ..................................................................................... 25
5.2
红外循线(IR.c) .......................................................................................................21

智能小车课件

智能小车课件
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智能小车搭载 的传感器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 取有用特征,提高感知能力。
深度学习在智能小车中的应用
图像识别与处理
通过深度学习技术,如卷积神经网络 (CNN),实现智能小车对道路标志 、交通信号等图像信息的识别和处理 。
语音识别与交互
自动驾驶
结合深度学习技术,实现智能小车的 自动驾驶功能,包括环境感知、路径 规划、行为决策等。
3
场景理解与建模
结合计算机视觉技术,对道路场景进行理解和建 模,为智能小车的路径规划和行为决策提供有力 支持。
06
CATALOGUE
智能小车设计与制作实践
硬件平台搭建与选型建议
常见硬件平台介绍
01
Arduino、Raspberry Pi、STM32等;
选型建议
02
根据项目需求和预算,选择合适的硬件平台;
智能小车通常由感知系统、控制系统 、驱动系统和电源系统等组成。
工作原理
感知系统负责采集周围环境信息,控 制系统根据采集的信息进行决策和规 划,驱动系统执行控制指令,实现小 车的自主导航、避障、定位等功能。
02
CATALOGUE
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类型及作用
01
02
03
04
温度传感器
检测环境温度,用于控制小车 的加热或冷却系统。
A*算法
一种启发式搜索算法,通过引入启发式函数来指导搜索方 向,提高搜索效率。适用于存在障碍物和动态环境的路径 规划问题。
动态规划算法
一种用于解决多阶段决策问题的算法,通过将问题分解为 多个子问题并求解,得到全局最优解。适用于复杂环境下 的路径规划问题。
定位技术原理及应用
01
GPS定位

幼儿园科普教育:DIY智能小车

幼儿园科普教育:DIY智能小车

幼儿园科普教育:DIY智能小车引言科技的迅猛发展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智能产品已经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幼儿园阶段,通过科普教育向孩子们介绍智能产品是非常有意义的。

本文将介绍一种适用于幼儿园科普教育的DIY智能小车。

什么是DIY智能小车DIY智能小车是一种由孩子们动手制作的玩具车,它可以根据输入的指令进行移动。

通过DIY智能小车的制作,孩子们可以了解到一些基础的电子知识和编程原理。

制作材料为了制作DIY智能小车,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1个玩具车底盘•2个直流电机•4个车轮•1个遥控模块•1个电池盒•1个开关•1个面包板•所需的导线和螺丝等附件制作步骤1.将玩具车底盘放在工作台上,使用螺丝固定好直流电机和车轮。

确保车轮能够正常转动。

2.在底盘的一个位置,使用螺丝将电池盒固定好。

确保电池盒的电源线能够与直流电机连接。

3.连接电源线和直流电机,测试车轮是否能够通过电池提供的电力正常转动。

4.将遥控模块和开关固定在面包板上,连接电源线和遥控模块。

这样就可以通过遥控模块控制小车的移动了。

5.将面包板固定在底盘上,确保电源线和直流电机能够与面包板上的电路连接。

6.完成连接后,测试小车是否能够根据遥控指令进行移动。

如何使用DIY智能小车1.打开电源开关,确保小车的电路得到供电。

2.使用遥控模块发送指令,可以控制小车的前进、后退、左转和右转。

3.通过调整遥控模块的按钮或摇杆,可以改变小车的速度和运动方向。

4.孩子们可以将小车放在地面上,通过遥控模块来控制小车的移动,体验自己制作的DIY智能小车的乐趣。

科学原理解释DIY智能小车的运行涉及到一些基础的电子知识和科学原理。

在小车的制作过程中,直流电机是重要的部件。

直流电机由电流通过产生的磁场产生力矩,从而驱动车轮转动。

通过调整电机的电流方向和大小,可以控制小车的运动。

遥控模块是控制小车的关键设备,它能够接收到来自遥控器的无线信号,并将信号转化为电能,从而控制小车的运动。

简易智能小车设计报告

简易智能小车设计报告

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题目:简易智能小车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自动化班级:学生:学号:指导教师:目录摘要 (1)第1章绪论 (2)1.1 简易智能小车的概述 (2)1.1 主要研究工作 (3)第2章硬件电路设计 (3)2.1 总体方案的设计 (3)2.2 LPC2103的简介 (3)2.3 单元电路的设计 (5)2.3.2 键盘显示板模块 (6)2.3.4 驱动电路模块 (8)第3章软件设计 (10)3.1 EasyJTAG-H 仿真器的使用 (10)3.2软件程序编写 (10)第4章调试 (18)4.1 电路焊接与检查 (18)4.2 键盘显示板的调试 (18)4.2 执行电路的调试 (18)第5章结论 (19)致谢 (19)参考文献 (20)附录 (21)附录 1 实物图 (21)附录2 元器件清单表 (22)摘要:本次课程设计采用ARM7系列LPC2103作为智能小车的检测和控制核心。

利用PWM技术动态控制电动机的转速,来实现直流调速的功能模块。

通过键盘显示板上的八个按键,实现小车不同方向的行驶,实现ARM与键盘显示板的人机对话。

关键词:LPC2103、键盘显示板、L298整流电路、直流电机、稳压电源。

第1章绪论1.1 简易智能小车的概述LPC2103 是一个基于支持实时仿真的 16/32 位 ARM7 TDMI-S CPU的微控制器,并带有32kB 的嵌入高速 Flash 存储器,128 位宽度的存储器接口和独特的加速结构使32 位代码能够在最大时钟速率下运行。

较小的封装和极低的功耗使 LPC2103 适用于访问控制器和 POS 机等小型应用系统中;由于内置了宽范围的串行通信接口(2个UART、 SPI、 SSP和2个I2C)和8KB的片内SRAM,LPC2103 也适合用在通信网关和协议转换器中。

32/16 位定时器、增强型 10 位 ADC、定时器输出匹配PWM特性、多达13个边沿、电平触发的外部中断、 32条高速GPIO,使得LPC2103微控制器特别适用于工业控制和医疗系统中。

简易智能小车设计方案

简易智能小车设计方案

简易智能小车设计方案简易智能小车设计方案一、设计总览本设计以单片机小车的控制核心,设计分为5 个模块:前轮PWM 驱动电路、显示及声光指示模块、轨迹探测模块、障碍物探测模块、光源探测模块。

前轮PWM 驱动电路用于转向控制;后轮PWM 驱动电路用于方向和速度控制;探测模块利用三个光感元件,对黑色轨道进行寻迹;障碍物探测模块用于对两个障碍物进行探测;光源探测模块利用三个光敏电阻制成,用于寻光并确定光源角度,以期获得较为精确的转向值。

绕障方案利用障碍物较低这个重要条件,在C 点出发后,利用光敏电阻获得光源的方向1.轨迹探测模块设计●用三只光电开关。

一只置于轨道中间,两只置于轨道外侧,当小车脱离轨道时,即当置于中间的一只光电开关脱离轨道时,等待外面任一只检测到黑线后,做出相应的转向调整,直到中间的光电开关重新检测到黑线(即回到轨道)再恢复正向行驶。

现场实测表明,虽然小车在寻迹过程中有一定的左右摇摆(因为所购小车的内部结构决定了光电开光之间的距离到达不了精确计算值1 厘米),但只要控制行驶速度就可保证车身基本上接近于沿靠轨道行驶。

2.数据存储●直接用单片机内部的 RAM 进行存储。

虽然不能在断电后保存数据,但可以在实验结束后根据按键显示相应值。

而且本实验的数据存储不大,采用 RAM 可以减少 IO 接口的使用,便利 IO 接口分配,故此方案具有成本低、易实现的优点,更符合实际需求。

3.障碍探测模块方案考虑到在测障过程中小车车速及反应调向速度的限制,小车应在距障碍物40CM 的范围内做出反应,这样在顺利绕过障碍物的同时还为下一步驶入车库寻找到最佳的位置和方向。

否则,如果范围太大,则可能产生障碍物的判断失误;范围过小又很容易造成车身撞上障碍物或虽绕过障碍物却无法实现理想定向方案。

●采用一只红外传感器置于小车右侧并与小车前进方向呈一固定角度。

基于对C 点后行车地图中光源及障碍物尺寸、位置的分析,我们采用了从C 点出发即获得光源对行车方向的控制,在向光源行驶的过程之中检查障碍物并做出相应的反应,这样不仅只使用一只红外传感器就实现了避障,而且避免因小车自然转弯而导致的盲目方向控制,同时为后面以最简单直接的路线和在最短时间内驶入车库创造了机会。

制作遥控电动小车

制作遥控电动小车

制作遥控电动小车
用小小的电机,加上小车轮、旧积木、小木棍等可以做出各种各样的电动小车,连接上遥控板,就成遥控小车了,来看看我们做的各种小车吧。

用一个小电机、三个小车轮、电池盒,几根木棒就可以粘接成一个小车了,这是我们很早做的,小车前进时,小风车会自动旋转起来,非常简单,也很好玩。

这是用旧积木块做的车身,小电机带动小风扇转动,依靠风扇的反作用力推动小车前进。

这个小车更简单了,只用两个车轮、小电机和电池盒就做好了。

为了稳定,在下面加了一个辅助轮,我们给它取名“瓦力”小车,因为有点像电影《机器人动员》中的“瓦力”机器人可爱的样子。

这些都是用减速电机做的,动力比较足。

这个小车用了旧车的壳当成车壳,下面的两个小电机用弹簧连接,使前后轮可以适应高低不同的地面,可以爬坡,可以在床上高低不平的被子上爬行。

给小车添加上遥控板,就可以遥控了!用遥控器可以控制方向,小车就可以前进后退,左右转弯了。

这个小车很简单,也是可以遥控的。

这个小车我们叫它平板三轮车。

这个样子有点古怪,用月饼盒做的车身,木棍做的四条腿,我们也没有给它取名字,你们看看它像什么呢?
这是最普通的小车了,用木棒做的底盘,非常简单。

这个小车经过我们多次改造,可以遥控,前进后退和左右转弯,两个用积木拼接的拳头可以来回挥舞,很有趣。

如果你喜欢小小遥控车,我们一起动手试试吧!。

简易小车

简易小车

简易小车
作者:吉林松花江中学朱振栋
来源:《发明与创新·中学生》 2018年第6期
车子是小朋友喜爱的玩具之一。

利用常见的材料亲自做一个小车,不仅可以提高小朋
友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还可以树立节能环保的理念。

下面就介绍一
款简易小车,可作为学生课外活动参考。

一、制作材料
易拉罐一个,相同型号的饮料瓶瓶盖4个,长12cm的铁丝2段,长4cm的吸管2段。

二、制作工具
钳子、锥子、壁纸刀、热熔胶。

三、制作方法
1.车身
先将易拉罐洗净晒干,在侧面用壁纸刀切割两个平行的长为3cm的小口,用手向内压
一下(防止有弹性),用热熔胶分别把两段吸管固定(图1)。

注意,两段吸管一定要保持平行,高度一致。

2.车轮
先在瓶盖中心和瓶盖中心与边缘之间各钻一个小孔,再把铁丝的一端用钳子弯成“U”字形套入瓶盖中心的小孔,铁丝短边套入另一个小孔,用热熔胶固定,另一端的制作方法同上。

这样一辆简易小车就做好了,如图2、图3。

注意,要保证两轮平行,轮子居中。

如果没有铁丝也可用细竹棒代替车轴。

如果在小车上粘一块磁铁,就可以将其改造为一辆磁力控制小车。

发挥你的想象力去
做吧!。

简易小车的制作方法

简易小车的制作方法

简易小车的制作方法
材料:
- 2个匹配的小轮
- 1个直径比轮子略小的圆棒
- 1个滑轮
- 1个电池盒
- 2个小型电机
- 实验线
- 直线切割器
- 剪刀
- 胶枪
步骤:
1. 先将圆棒切成适当长度(约为一个电池盒长度)。

将两个小电机用胶枪固定在一端的圆棒上,注意电机的方向要相反。

2. 将小轮固定在圆棒的另一端,同样要注意直线切割器的方向。

3. 把滑轮用实验线系在小轮下方,可以用胶枪固定。

4. 将电池盒也连接到圆棒上,连接电池盒的正负极到电机上,检查电机是否正常工作。

5. 用实验线连接另一个电机和滑轮,注意连接方式。

6. 检查电路,如果一切正常,用胶枪固定电池盒到圆棒上。

7. 在车的上部固定一个简易的框架,可以用饮料吸管等材料制作。

8. 将整个电路和电机都固定在车的框架上,测试小车是否能行驶。

小结:
这是一种简易的小车制作方法,主要使用的材料为轮子、电机、电池盒等家庭常用材料。

制作过程需要使用简单的工具和胶枪等材料。

在制作时,注意电路的连接和电机的方向等,确保小车可以正常工作。

制作完成后,可进行调试和测试,使小车一路畅通无阻,能够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易智能小车第四组:胡思铖、陈涛、涂雅菲摘要:本系统以89S52单片机为核心,利用了红外传感器、光敏传感器、超声传感波器、霍尔传感器及接近开关,通过对各方向上传感器所测数值的比较判断,利用单片机控制小车的左转、右转、前进及后退,完成对小车状态的即时控制,同时可在小车运动过程中显示即时速度和总运行时间。

实现了小车在直道和弯道区按照黑带线的引导向前行驶,在障碍区灵活蔽障和在光敏区按照光线引导顺利进入车库的功能。

达到了小车行驶超过90秒或离光源10至20厘米距离时自动停车的要求,并在黑带引导区可检测金属片,记录并存储遇到各金属片的时间和其离起点的距离,在遇到最后一块金属片时停车5秒同时显示所遇金属片信息。

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较快、蔽障灵活,路程、速度及时间记录准确,成功地完成了题目的各项要求。

Abstract: This system is based on a single chip as a kernel. Infrared transducer, photoconductive transducer, ultrasonic transducer, Hole transducer and adjacent switch are used in this system. The single chip controls the car to turn left, turn right, forwarding or countermarch through judging values which measured by these transducers and displays the instant speed and total time of the car. Running along the black line in the road and flexible evading of obstacles, as well as entering into the garage through detecting light from bulb are achieved. The car won’t stop until total time exceed 90 seconds or the distance from car to lamp-house reach 10 to 20 centimeters. Foils can be found and the data of these foils in distance and time will be displayed during the 5 second’s stop after finding the last metal. During the process, all the aim can be well achieved.一、方案论证与选择1、电机驱动电路方案一:调压方式调压方法通过电阻网络或数字电位器调整电机的分压,从而达到调速目的,但是这种方法只能实现有限级调速,而且由于电机的内阻一般较小,因此分压后电机的效率不高。

方案二:继电器方式采用继电器对电动机的开或关进行控制,通过控制开关的切换速度实现对小车的速度进行调整。

此方案电路简单,但继电器的机械特性易损坏、寿命短、可靠性不高。

方案三:达林顿管组成H型PWM电路由达林顿管组成的H型PWM电路是目前比较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

达林顿管交替工作在饱和与截止的模式下,因此效率非常高。

H型PWM电路可以简单地实现转速和方向的控制,电子开关的速度很快,稳定性也极强。

方案四:利用单片机产生高低电平控制电机转速利用单片机产生高低电平驱动直流电机。

当单片机向直流电机提供高电平时,电机就会全速转动,当向直流电机提供低电平时,电机停止转动。

所以向直流电机提供一定频率的高低电平,并改变其占空比可使电机转速可调。

同时该方案还可使直流电机反接电平令电机反转,达到令小车后退的目的。

该方案利于程序控制,硬件简单易行,只需将单片机和驱动电路相连即可。

基于以上分析,为了便于程序简单控制,减少硬件连接,选用方案四。

2、小车导向与驱动方式方案一:后轮驱动,后轮导向采用这种驱动方式的电动车的两个直流电机,一个电机驱动左后轮,左后轮和左前轮通过齿轮传动;另一个直流电机控制右轮。

当两个轮子的转动速度不一样时,小车转向速度慢的一方。

采用这种驱动方式的小车,转动方向很灵活,并且动力强劲、机动性好,可以完成原地转动变换方向,缺点是耗电量大。

方案二:前轮导向,后轮驱动采用这种驱动方式的电动车需要两个直流电机,一个电机控制小车的运动方向,安装在前轮控制左右摆动;另一个电机驱动小车运动,安装在后轮负责前进和后退。

这种驱动方式在快速转向时存在困难、机动性较差、不能完成原地旋转,如果速度稍快可能导致小车直接冲出轨道,但优点是比较省电。

基于以上分析,省电较为重要,小车行驶全程都由电池供电,而驱动电路又是耗电量较大的方面,应尽量节约用电。

同时,如果在转弯时让小车的红外检测灵敏,前轮转幅较大,一定的车速足以让小车在弯道上正常行驶。

所以选用方案二。

3、小车行程与距离的检测方案一:使用红外反射式传感器使用红外反射式传感器,将在黑色的轮子上涂上适当数量的白条,就可以利用反射式红外来检测小车的行程。

总体计算方法与方案一相同。

方案二:使用霍尔器件霍尔器件利用了霍尔效应的原理,即置于磁场中的静止载流导体,当它的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不一致时,载流导体上平行于电流和磁场方向的两个面之间将产生电动势。

当霍尔器件检测到磁片时会产生脉冲,如在小车的轮子内侧放置一定数量等角度间隔的小磁片,则通过对一秒钟内该脉冲的检测可得到小车的即时速度。

每个即时速度的累加即为路程。

基于以上分析,两种方案的计数方式基本相同,但是由于小车构造,在车轮内侧等角度间隔放置小磁片较为方便,而在轮子上涂白条较难实现等间隔,而且白条在不断测试过程中容易脱落。

故选用方案二。

另外在磁片安装部位选择也存在方案选择问题:方案一:安装在后轮上如将磁片安装在后轮内,则在小车行使过程中出现打滑情况,该路程也将被计入,使路程与速度纪录与实际情况有较大误差。

方案二:安装在前轮上因为本车采用后轮驱动前轮导向的方法,故磁片安装在前轮测量误差较小。

基于以上分析,采用误差较小的方案二。

4、引导线检测方案方案一:光敏电阻检测光敏电阻是一种对光敏感的元件,是利用半导体光电导效应制成的一种特殊电阻器,对光线十分敏感。

它在无光照射时,呈高阻状态;当有光照射时,其电阻值迅速减小。

按光谱特性可分为可见光光敏电阻器、紫外光光敏电阻器和紫外光光敏电阻器。

光敏电阻检测到黑线时电阻很大,检测到白线时电阻很小,利用这一差别,将电阻值的跃变转化为电压的跃变,实现对黑线白纸的检测,但同时会受到外界光线的影响。

方案二:红外传感器检测一般红外线频段能量较弱,红外线波长大,近距离衰减小,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外界光源干扰,探测近距离黑线更可靠。

基于以上分析,采用较可靠的方案二。

通过红外传感器控制小车时也存在方案选择:方案一:直接判断电压值该方案直接检测光敏电阻上的电压变化,检测到白纸时电压小,检测到黑带时电压大,通过几个部位上的红外传感器所测值大小控制小车前轮的导向。

但是当红外传感器阻从白纸到黑带的过程中电压值是以一定速度渐变的,判断比较的门限值较难控制,很容易因为前轮转向不及时冲出跑道,此时为了补充这一不足需在车底按照品字型安装三个传感器,保证中间的传感器检测到黑线,两边两个传感器检测白纸。

该方案在速度较快时仍易出现因不灵活而冲出跑道的现象。

方案二:采用比较控制该方案不直接将数值读入单片机判断控制,而是将电压通过比较器处理后再送入单片机。

这样可使送入单片机的波形是较标准的脉冲,且此种情况下,小车只要稍偏离跑道单片机就可以检测到并调整小车跑向,做到灵活转向。

此时只需要在车底按一定间隔安装两个传感器即可,要求两个红外传感器一直检测到白纸,否则向检测到黑纸的一边转向来控制小车严格按照黑线引导前进。

综上分析,为增强小车的灵活性,采用方案二。

5、光源检测方案方案一:被动式红外探测红外探测器有主动式和被动式之分,主动式红外探测器内部有一个发射红外光的二极管,和一个接收红外光的光敏三极管组成,光敏三极管的感光面就是集电结,当光敏三极管的集电结检测到红外光时,光敏三极管的集电结导通,同时三极管还将电流放大后输出。

被动式红外探测器内部只有接收红外光的光敏三极管,只能被动地接收障碍物等其他物体发射的红外光。

这种检测方法利用日光灯发热产生的较强的红外光来检测光源,在能检测到和不能检测到光源的临界点,光敏三极管的射极输出电压有一个较大的跃变,便于后级处理;另外,被动式红外的方向性较好,使检测障碍物的主动式红外三极管,和检测光源的被动式红外三极管位置和取向不同,可以有效地避免二者的相互影响。

方案二:光敏二极管检测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光敏二极管反向接入电路,即二极管正极接电源的负极,二极管的负极接电源的正极。

这样二极管在没有光照时,靠自己的本征激发产生的有限的载流子即电子与空穴对,维持有限的暗电流。

当二极管的P-N结受到光照时,对于波长较长的红外光,以及波长较短的蓝光,P-N结直接将光生电子吸收,对于波长介于二者中间的红光,则会在P-N结中激发载流子即:电子与空穴对,二者分别向P,N极移动而产生电流。

日光灯光谱中的红光,蓝光,以及由于日光灯发热而产生的红外光对光敏二极管的PN结的作用较大。

流过光敏二极管的电流的大小与光照强度成正比。

用光敏二极管检测光源的一个缺点就是二极管的方向性不强,二极管的PN结,也就是光敏二极管的受光面的取向是面向四面八方的,只要是光照强度相同的地方,流过光敏二极管的电流强度都是相等的,虽然可以在光敏二极管上加上防光套,但是在实际中需要在车头上安装几个取向不同的光敏二极管,并且要有AD采样才能较好的判断光源的方向。

方案三:光敏电阻检测光敏电阻器是利用半导体的光电效应制成的一种电阻值随入射光的强弱而改变的电阻器;入射光强,电阻减小,入射光弱,电阻增大。

光敏电阻器一般用于光的测量、光的控制和光电转换(将光的变化转换为电的变化)。

按光谱特性分类可分为可见光光敏电阻器、紫外光光敏电阻器和红外光光敏电阻器。

根据本题要求选用可见光光敏电阻器。

通过比较其上电压的数值,控制小车沿光源方向行驶。

虽然光敏电阻也需要加防光套,要通过AD采样,但是电路较简单,容易实现。

基于以上分析,采用方案三。

6、障碍物探测方案一:红外探测采用反射式红外探测,电路结构形式比较简单,可以在车身四周都装上红外传感器,这样就可以探测小车四周是否有障碍物,使系统能够更好的分析周围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