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七年级下册(14册)美术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美术人美版下册教案

初中美术人美版下册教案

初中美术人美版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包括色彩的三要素和冷暖知识。

2.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色彩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色彩描绘生活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1. 色彩的基本知识和冷暖概念。

2. 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色彩,运用色彩描绘生活场景。

教学难点:1. 色彩冷暖的理解和运用。

2. 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色彩,将其运用到绘画作品中。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色彩理论知识PPT和生活中的色彩图片。

2. 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如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教学过程:三、教授新课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色彩丰富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欣赏生活中的色彩,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2. 色彩的基本知识教师运用PPT讲解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和冷暖知识。

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掌握色彩搭配的方法。

3. 生活中的色彩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色彩,如自然景观、城市建筑、人物服饰等,培养学生对生活中色彩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4. 色彩描绘生活教师示范如何运用色彩描绘生活场景,如绘制一幅简单的风景画。

在示范过程中,教师讲解色彩搭配、冷暖运用等技巧。

5. 学生创作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教师的示范,运用色彩描绘生活中的场景。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富有生活气息的绘画作品。

四、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色彩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色彩,运用所学知识描绘美好生活。

五、课后作业学生完成一幅以生活为主题的绘画作品,运用色彩描绘出自己喜欢的场景。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和冷暖概念,引导学生关注和欣赏生活中的色彩,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色彩搭配和运用技巧。

同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绘画中,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人美版 最新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集

人美版 最新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集

人美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自学;格尔尼卡一、教学目标(一)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精神,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和追求正义与公正的价值观。

(二)让学生在积极参与讨论.探究.体验的过程中,了解美术鉴赏的方法和程序,理解作品的意蕴。

二、教学重点:了解作品中艺术语言与主题表达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理解象征性和立体派的艺术手法。

四、教学准备:学生课前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准备铅笔、课本。

五、教学方法:欣赏法.理解法.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联系学生在生活中绘画时对情绪的体现和认识,体味情绪与作品风格的关系。

2、提出问题“这节课我们也来欣赏一幅绘画作品,你来设想一下,他们是在什么情绪下创作绘画的?”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学习新内容:1、直观感受作品,并描述其带来的心理感受。

2、探究:理解作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 品内涵应从几个方面入手。

3、学生介绍搜集到的作者、作品、背景资料。

4、欣赏作者其他作品和同一时期画家作品,认识立体主义的作画方法,及其形成的原因。

(三)赏析作品:1、结合课件展示,引导学生观察牛、马、母亲、灯、举灯的人、跳楼的人、逃生人的表情、姿态,用形容词或短句描述其带来的心理感受,并讨论、分析画面形象的象征意义。

2、理解象征性艺术手法的应用。

3、分析作品色彩、构图对作品主题表达所起的作用,对作品进行归纳性评价。

(四)、总结赏析办法:1、在深入理解作品内涵的基础上,说出现在对作品的感受及学习收获。

2、总结赏析这类表现性美术作品的基本方法:看一看,找一找,想一想。

(五)练习活动:联系1937我国人民生活的悲惨状况,激起学生的情绪,尝试用象征性的艺术手法、半抽象的绘画方法表现自己对战争的感受(六)、展示作品:1、学生展示作品,并进行自我评价与解释。

2、拓展知识,表达战争感受的形式是多样的,如戏剧文学、音乐等。

七、板书设计格尔尼卡牛头:德国法西斯马;西班牙无辜百姓课后反思:第一课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课型:欣赏课一、教学目标:1、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2. 通过美术作品欣赏,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素描基础教学重点:学习素描的基本技巧,如线条、阴影、透视等。

教学难点:如何把握物体的比例和结构。

2. 第二课:色彩认知教学重点: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如色彩三原色、色彩搭配等。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色彩表达情感和氛围。

3. 第三课:绘画材料与技法教学重点:熟悉常用的绘画材料和技法,如铅笔、水彩、油画等。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技法进行创作。

4. 第四课:图案设计教学重点:学习图案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重复、对比、对称等。

教学难点:如何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图案。

5. 第五课:美术作品欣赏教学重点:欣赏和分析经典美术作品,了解艺术家的创作思路和风格。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欣赏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美术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利用多媒体展示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

3.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4. 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评价,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质量,评价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2. 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评价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材。

2. 教具:画笔、画纸、色彩、模型等。

3.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六、第六课:版画制作教学重点:了解版画的基本制作流程,如雕刻、印刷等。

教学难点:如何把握版画的构图和刻画细节。

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版画制作技巧。

人美版七年级下学期美术教案全册

人美版七年级下学期美术教案全册

《格尔尼卡》第一课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学过程与方法第二课手绘线条图像——物像立体的表达教学过程与方法第三课同类色和邻近色第四课色彩的对比教学目标:显性目标:认知目标: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引导学生感受色彩对比的形式美感,能初步运用色彩的对比知识完成一幅作业。

能力目标:通过欣赏、分析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的色彩对比现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色彩造型能力。

隐性目标:通过欣赏我国古建筑及民间工艺品中对色彩的运用,感悟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热爱生活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色彩的对比关系,感受对比的形式美感。

教学难点:艺术实践中对比色的选择与搭配。

导入新课:生活中有很多对比现象,在色彩世界也是一样。

出示课题:色彩的对比l 讲授新课:结合图片分析:1.哪些色彩是对比色?(出示色相环)2.引导学生分析色相环中的色彩,找出对比色。

3.总结:色相环中互为150。

一180。

的色彩为强烈对比。

4.山示色卡,请学生挑出几组对比色。

5.生活中的对比色。

提问:我们周围哪儿有对比色?6.观察教材上的图片,找出有哪些对比色?给你什么感觉?7.分析课本上画家作品。

提问:画面上用了哪些对比色?有什么作用?8.继续分析课件——艺术作品中对比色的作用。

运用色彩的对比进行民间工艺品色彩设计。

1.为学生提供民间工艺品设计图。

2.分析如何用对比色设计颜色。

出示部分运用对比色的剪贴画作品,引导学生课后进一步练习。

l 作业展评:辅导学生完成作业,组织学生展示作品并评价。

教学反思:第五课色彩的调和教材分析第六课学习服装的色彩搭配第七课中国画的笔墨情趣一、教学内容分析新课程标准中“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要求是:“有意图地运用美术语言,选择恰当的工具、材料,以绘画和雕塑等形式,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感情”。

因此教材中水墨画的笔墨技法知识篇幅较少,而用大量的作品来让学生欣赏、分析,以让学生懂得笔墨是用来营造画境、表达情感的。

人美版七年级下学期美术教案全集

人美版七年级下学期美术教案全集

课题:创作独特的形象,拼贴画
教学目标:
1.了解拼贴画的定义和发展历史;
2.了解和掌握拼贴画的基本制作方法;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艺术表现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约10分钟)
1.向学生简要介绍拼贴画的定义和发展历史;
2.展示一些著名的拼贴画作品,引发学生对拼贴画的兴趣。

二、概念讲解(约10分钟)
1.解释什么是拼贴画,以及它的特点;
2.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拼贴画的构成要素。

三、制作方法演示(约15分钟)
1.向学生介绍基本的拼贴画制作方法,如选择素材、剪切、粘贴等;
2.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如何制作一幅简单的拼贴画作品。

四、课堂实践(约50分钟)
1.让学生自由选择素材,根据自己的主题创作一幅拼贴画作品;
2.教师在一旁指导学生的制作过程,提供有关技巧和建议;
3.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尝试不同的材料和组合方式。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约15分钟)
1.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并简要介绍作品的主题和创作
过程;
2.全班同学进行互动交流,通过评论和提问,共同欣赏和评价作品。

六、课堂小结(约5分钟)
1.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拼贴画的制作方法和特点;
2.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创作并尝试更多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

扩展活动:
1.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制作拼贴画作品,并组织展览;。

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教案设计比赛

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教案设计比赛

课题: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
教材版本:人民美术出版社14册第7课
教材分析:
《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是人美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七年级第十四册第七课的内容,根据新课标的精神,从其内容设置来看,其目的是要求学生通过调查和学习了解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特点,感悟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情分析:
我校处于城乡接合部,80%的学生是农民工子弟。

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很大,教学应分层进行教学。

下称优教(学习好的学生)、普教(学习一般的学生)。

备注:小组是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而分,每组中各有1——2个优生。

板书设计:
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
1.欣赏图片,走进民间美术。

2.讨论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特点是什么?
3.请学生谈谈自己对民间艺术色彩搭配的认识。

4.通过3个选择题总结对民间艺术色彩搭配的认识。

5.动手实践:色彩互动――你做回民间小艺人
6.民间艺术色彩搭配口诀
软靠硬,色不愣
黑靠紫,臭狗屎
红靠黄,亮晃晃
红忌紫,紫怕黄
黄喜绿,绿爱红7.总结提高、情感升华。

2023人美版七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

2023人美版七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

2023人美版七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2023人美版七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1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刚执教的是《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它是人美版七年级下册的课题七。

我将从以下几方面来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课以图片欣赏为主,体现出美术教材强调视觉感受的特点。

使学生对民间艺术生动绚丽的色彩搭配有一个强烈的感知印象。

通过本课学习,旨在让学生了解、学习、热爱民间艺术,进而传承、发扬民族文化。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色彩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有表现和他们实际生活相近或相联系等内容的愿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民间艺术的相关知识;掌握民间艺术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初步感知民间艺术的丰富内涵。

(2)增强学生欣赏民间艺术作品的能力;锻炼学生语言表述能力及绘画表现力。

2、过程和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以提问、演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激发学习美术的持久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民间艺术的相关知识;掌握民间艺术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初步感知民间艺术的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掌握民间艺术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并用自己的主观理解尝试进行欣赏和配色体验。

五、教学过程:(序幕)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秧歌手绢给你的感受是什么?换一块手绢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老师的演示接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走近本课。

2、图片欣赏:它们是民间艺术吗?为什么你一看就知道?3、学生说初步的色彩感受。

你是从哪里观察出来的?(色彩的特点)学生说说自己的初步理解,让知识的学习有一个预备的过程,使学生更有信心地投入到下一环节的学习之中。

(一)分析色彩,知识巩固。

1、布老虎身上有哪些色彩?(师用油画棒在纸上示意)2、这些色彩给你什么感受?(鲜艳)以通俗的语言来解释美术相关知识,让学生更好掌握。

3、换其它的颜色会有同样的感受吗?红色系示意4、这些颜色是平均分布的吗?以什么颜色为主?(黄色)5、如果我把主色换一下(在白描老虎身上涂色,蓝色为主调,可请学生帮忙涂色,调动兴趣,增强互动)比较这两只老虎,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两种配色都很鲜艳,但以暖色调为主色的更加热烈喜庆。

人美版美术七年级下册教案

人美版美术七年级下册教案

人美版美术七年级下册教案教案标题:探索人美版美术七年级下册教学教学目标:1. 了解人美版美术七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和审美意识。

教学内容:本教案将围绕人美版美术七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展开,包括以下主题:1. 线条的表现与控制2. 线条的表达与运用3. 线条的创意与设计4. 形体的造型与表现5. 形体的透视与构图6. 形体的创意与设计7. 色彩的表现与运用8. 色彩的创意与设计9. 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评价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 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

2. 知识讲解(15分钟)- 通过课件、图片等多媒体工具,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具体内容和相关知识点。

- 结合实例,解释线条、形体和色彩在美术中的重要性和运用方法。

3. 示范与实践(30分钟)- 展示一些相关的美术作品,让学生观察、分析和欣赏。

- 针对本节课的主题,进行实际的绘画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 教师可以进行示范,指导学生如何运用线条、形体和色彩进行创作。

4. 提问与讨论(10分钟)- 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分享彼此的创作成果和心得体会。

5. 总结与展示(10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要点。

-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

6. 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的练习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创作,提高美术表现能力。

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2. 学生之间互相欣赏和评价作品,鼓励积极的互动和交流。

3. 收集学生的作品和反馈意见,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和改进。

教学资源:1. 人美版美术七年级下册教材和课件。

2. 相关美术作品的图片或视频。

《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教学设计

《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教学设计

《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教学设计人美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七年级14册交大附中分校仵婷婷课型:欣赏评述课教材分析:《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是人美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七年级第十四册第七课的内容,根据新课标的精神,从内容设置来看,其目的是要求学生通过研究和学习,了解民间艺术色彩搭配的特点,感悟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情分析:中国民间艺术种类繁多,特色鲜明,乡土气息浓厚,现在的学生大多见过,但对其都不太了解,因此有必要引导他们去欣赏、去体验,从而喜欢它们。

陕西作为民间艺术大省,本身有着丰富的民间艺术财产,同学们生活、生长在陕西,应该首先对我们熟悉的、身边的民间艺术有所了解。

所以本节课我围绕着陕西的民间艺术种类入手展开分析、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引导他们喜欢上这些质朴又纯真的艺术作品。

“色彩搭配”这一知识,在上学期学生曾经学习过,我把这一知识定位在复习角度,以知识迁移的方法启发学生自己总结民间艺术色彩特点,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明确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的基本规律,能够独立或合作完成一幅民间美术作品的色彩搭配。

2.过程与方法:欣赏陕西民间美术作品,了解与之相关的风俗,增强对民间艺术的认识和兴趣;通过欣赏与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总结民间艺术的色彩特点;民间布老虎与真老虎的色彩与造型的比较,巩固民间艺术用色特点色彩特点,并拓展出民间艺术中形象的象征性,感悟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图片展示与文字评述,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初步认识民间生活的环境、状态以及老百姓的追求与信仰,体会民间美术色彩搭配不拘泥于自然色彩现象,大胆提炼归纳的装饰风格的基础,从而进一步理解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教材分析:1.重点:明确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和审美价值。

2.难点:具体了解并能运用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规律进行创作。

教学方法:情境式教学、欣赏法、合作探究法、知识迁移法、比较法、合作练习法学法指导:通过合作探究、比较、合作练习,理解并运用民间艺术色彩搭配规律进行练习。

初中美术《文化衫的设计制作》教学设计

初中美术《文化衫的设计制作》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12.文化衫的设计制作主备人:某某某七年级美术下册教学周次:第15周(1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美版初中七年级14册的教材,通过欣赏不同的文化衫,既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热情参与,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能把自己的想法与想象体现在设计中。

他们在制作过程中,互相帮助,通过对文化衫的设计,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审美情趣,也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让学生进行了自主探究性的学习,先让学生尝试,从实践中找到正确的制作方法和材料,然后再次制作,更适合现在的初中学生。

在制作的时候采取小组合作的方法完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互相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二、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初中的学生较小学生已有较丰富的美术知识,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长,他们也在逐渐形成个人的审美品味,产生不同的审美倾向。

由于他们的日常衣看大多数是学校的校服,或是家长帮他们选购的服装,所以以学生们外出旅游或参加某些活动时,从他们的穿着方面,就很难反映出性格特点和个性品味。

其实,学生对衣服的设计都有自己的想法,而本节美术课的课堂实践活动,正好迎合了学生这种迫切需要创造、表现的心理,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审美情趣的平台,所以他们会兴致勃勃地参与进来,势必会有不菲的表现。

三、教学目标1.发现美、创造美是每位学生都应具备的素质,把生活中美的东西、美的元素经过我们的双手,变成实用而美观的东西。

2.通过文化衫的设计,让学生更加认识自我,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之间的互相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3.了解文化衫的设计方法以及选择使用正确的材料来进行制作。

四、教学重点色彩搭配、手工制作和个性化风格的表现。

五、教学难点选择的材料是否适合绘制在文化衫上。

六、教学过程(一)课前启示师:同学们看看老师身上穿的这件文化衫好看吗?是不是很特别?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生:图案象是自己画上去的,而且很酷.) 师:对了,这件文化衫上的图案还真是老师手绘上去的。

七年级美术下册 14 如何欣赏雕塑作品教学设计1 人美版

七年级美术下册 14 如何欣赏雕塑作品教学设计1 人美版

14. 如何欣赏雕塑作品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雕塑艺术的特点,丰富学生的雕塑艺术知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探究、合作讨论,欣赏观察、相互评价使学生掌握欣赏雕塑作品的方法,可以鉴赏雕塑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欣赏雕塑艺术的能力和水平,开阔学生艺术眼界,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2新设计这一课主要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直观和生动形象地了解有关雕塑的背景和形象。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印象。

有目的的去观看,效果更佳。

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学生对中国雕塑艺术的认识和理解。

3学情分析学生对雕塑知识有所了解,但缺乏系统的学习。

通过课前调查,学生对欣赏雕塑作品的方法不太了解。

我们常说:“授之以渔”,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在教学中,多创造条件和机会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作品的艺术性,组与组之间互相讨论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欣赏雕塑作品的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可以鉴赏雕塑作品,提高审美观。

5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组织教学1、组织学生按小组结合情况分组就坐,并让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进入学习状态。

2、师生问好。

3、复习导入。

活动2【活动】自主学习1、学生根据学习目标预习本课内容,画出欣赏雕塑作品的方法。

2、学生发言,根据自己的理解概说如何欣赏雕塑作品。

3、教师对发言同学进行表扬并总结欣赏雕塑作品的四个角度。

活动3【讲授】教学内容1、从四个角度进行鉴赏雕塑作品:(1)题材(2)情境(3)结构(4)创作手法2、教师总结后让学生根据以上方法来欣赏本课卢舍那大佛,并选取一个自己喜欢的角度用自己的话表述。

3、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鼓励。

活动4【练习】小组合作交流1、教师出示三幅雕塑作品,使学生小组合作,至少完成一副自己喜欢的作品尝试欣赏评价。

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他学生可以进行补充。

3、教师补充,总结。

活动5【活动】课堂小结1、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七年级美术下册14如何欣赏雕塑作品教案人美版

七年级美术下册14如何欣赏雕塑作品教案人美版

14.如何欣赏雕塑作品教学目标:1、欣赏外国优秀的绘画和雕刻作品。

通过欣赏,可宽阔学生的眼界,增长知识,认识各种美术形式,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

2、提高学生对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并用语言或文字表达欣赏美术作品的感受,培养创造意识。

3、感受立体艺术的魅力,培养尊重人类文化遗产,关注人类文化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欣赏分析雕塑艺术的审美取向及造型特点。

了解雕塑艺术发展的历史,认识雕塑作品从形到意的艺术造型。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雕塑作品的造型和表意特点。

教学准备:课本、外国雕塑作品图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1、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常规。

2、师生谈话: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四幅外国画家的绘画作品,今天我们来欣赏外国雕塑家的作品,同时板书课题。

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欣赏的目的。

二、欣赏阶段:先由学生说自己喜欢的作品,教师随之课件展示该作品。

学生们可以以辨论的方式集体对该作品进行发表建议。

1、欣赏《大卫》这幅作品高5、5米,充分显示了艺术家的惊人才能和魄力,是举世闻名的雕塑艺术珍品。

欣赏《奥古斯》提问:为什么要建立这座纪念的雕塑呢?欣赏《国王和王后》作者将变形的人物形象上用凹陷和空洞进行艺术处理,使其具有起伏和深远的感觉,构成形体的雕塑画。

放在田野上,与大地蓝天为伴,显示了国王的威严与镇之力。

教师最后,对学生们的建议进行小结、评述。

激发学生欣赏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三、总评阶段:教师对两节课的欣赏情况作一总结,对学生提出今后的希望。

1、通过学习有关的知识,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

2、日常生活中,如何组织在画面上,让它具有艺术美,今后要努力发现努力创造。

3、希望书写欣赏静物画以后的感想。

使学生对周围的生活充满美好的向往,同时启发他们学会寻找美,表现美。

14、如何欣赏雕塑作品(课时2)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雕塑艺术的语言、特点、分类和材料等,了解雕塑的审美特点2.初步学习分析和鉴赏雕塑作品的基本方法,能用历史的、艺术的眼光去看待各具美感的雕塑艺术。

人美版第十四册第五课

人美版第十四册第五课

一、课题:《纸的立体表现——纸浮雕》二、教材:《纸的立体表现——纸浮雕》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美术第14册第5课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材分析:《纸的立体表现——纸浮雕》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第14册第5课,属于设计与应用范畴。

本课的主题词:情趣与立体。

其作品是经过作者的巧妙构思,运用纸的切割、折曲、叠压,形成有凹凸起伏的立体艺术造型,。

在一定的光线下可以产生立体效果。

纸浮雕课程具有以下特点:1.知识性。

平面的纸经过艺术加工变为有立体感、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需要运用切割、折曲、叠压等各种技法来完成,其中包含了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的知识。

2.装饰性。

它是纸浮雕最突出的艺术特点。

学生在设计制作时,应对形象进行概括,突出其主要特征,用最简练的艺术手法表现对象。

3.趣味性。

纸浮雕的表现题材极其丰富,可表现人物、动物、景物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

在纸材的选用上也很灵活,可以是单色也可以是多色。

白纸可以产生石膏像的感觉,有些纸材可以形成仿木、仿金属的效果。

在造型风格上可以是写实的可以是卡通式的和图案式的等。

这些都将给学生广阔的创造空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美术新课程标准要求“美术课要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究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提要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

” 因此,在教学中,我把纸浮雕一课与板报设计相结合,利用其鲜明的色彩装饰我们的教室。

纸浮雕一课在教学理念上也有更新。

本课在以往的美术教材中都曾有过,但往往被当成手工课来完成。

指重视单一的制作技法,学习方式以临摹为主。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本课首先重视情趣的表现。

教材范围扩大了,既有装饰动物、卡通人物又有装饰景物、花卉等学生喜欢的内容,形式上色彩多样,启发了学生自由设计,表现自己熟悉的生活,抒发自身的情感。

人美版七年级下学期美术教案全集

人美版七年级下学期美术教案全集

第二课手绘线条图像——物像立体的表达教学过程与方法第三课同类色和邻近色第四课《色彩的对比》显性目标:认知目标: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引导学生感受色彩对比的形式美感,能初步运用色彩的对比知识完成一幅作业。

能力目标:通过欣赏、分析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的色彩对比现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色彩造型能力。

隐性目标:通过欣赏我国古建筑及民间工艺品中对色彩的运用,感悟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热爱生活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色彩的对比关系,感受对比的形式美感。

12345678.继续分析课件——艺术作品中对比色的作用。

二、运用色彩的对比进行民间工艺品色彩设计。

1.为学生提供民间工艺品设计图。

2.分析如何用对比色设计颜色。

出示部分运用对比色的剪贴画作品,引导学生课后进一步练习。

l作业展评:辅导学生完成作业,组织学生展示作品并评价。

课后小结:第五课色彩的调和第六课学习服装的色彩搭配《用笔墨来说话》是人教版初中美术第三册“造型·表现”单元的第一部分。

教材内容主要是介绍水墨画的绘画语言——“笔墨”,以及运用“笔墨”来表达思想感情、“传达心灵的絮语”。

新课程标准中“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要求是:“有意图地运用美术语言,选择恰当的工具、材料,以绘画和雕塑等形式,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感情”。

因此教材中水墨画的笔墨技法知识篇幅较少,而用大量的作品来让学生欣赏、分析,以让学生懂得笔墨是用来营造画境、表达情感的。

其中沈周的《东庄图》和凡·高的《麦田上的群鸦》是让学生对比欣赏、分析东西方绘画的异同;两幅人物画《钟馗》和《山居快乐》是让学生理解不同的用笔特点表现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山水册页》、《夏日山居图》等作品是让学生理解通过笔墨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水墨画的绘画语言“用笔”和“用墨”的方法和特点,理解用“笔墨”来表达情感。

人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说课DOC

人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说课DOC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说课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教材14册第3课《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下面我从说教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理念这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说教材1,教材分析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这一课是在训练学生手绘线条图像表达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认识空间,并用有个性的绘画方式表现空间.教材中选取了各种不同空间表达方式的绘画作品做示范,引导学生理解空间,感受不同的空间表达方式体现出的不同美感,并有各自独特的画面效果.从本册上一课学习立体图像的表达到本课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使学生在认识了立体物象的呈现规律之后,又在本课学习了怎样来表现各种物象之间的位置关系,空间关系,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美的存在.2,教学目标根据本课教材特点,结合学生年龄特征,以及学生知识,技能等各方面的现实情况,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1)通过对生活中物象空间的观察和感受,使学生对"空间"是物质世界的存在形式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对物质世界正确的认知观.(2)在理解三维空间这个概念的基础上,会用丰富的线条,用一定的表达方式表现空间,表达自己对空间的理解和感受.(3)通过欣赏,感受生活中的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通过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3,教学重点:理解空间的概念和空间的表达方式.教学难点:鼓励学生表现出有个性的空间世界,充分发挥想象力,把自己对空间的理解展示出来.学情分析一方面学生已经经过了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训练,能够比较熟练地用手绘线条的形式表达物象空间.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较好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通过老师的正确引导,能够理解空间的概念,并会用一定的方式来表现生活中的空间. 另一方面,通过平时美术课上对学生的观察,我发现现在初中学生的创新意识普遍较差,在本节课中如何使学生通过手绘线条来表达自己对空间的理解,这的确是个难点,需要老师正确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想象,并大胆表现.教法学法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为了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求知,在教学中我采用谈话法,比较分析法,问答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通过范例的欣赏,感受理解空间,进而有创造性地表现空间.在学法上,由教师引导通过学生欣赏,比较,感受,思考,讨论,动手实践等方法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为了使学生在欣赏,感受,理解,表现,创新等教学环节中,体验创造美的快乐,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过程如下:1,情境导入,揭示课题小华想重新布置一下自己的房间,你能帮他画一个居室设计图吗出示房间及主要物体的图片,引导学生用简练的线条画出房间设计图,表现出各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空间关系.之后小组之间谈谈你有何体会在画的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问题指出这属于室内空间的设计.在学生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教师讲解:空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由长度,宽度,高度表现出来,因此又叫三维空间.我们生活在空间中,和周围所有物体都发生着前后,左右或者是上下的位置关系.那么怎样在平面的纸上表现立体的空间呢导入本课,揭示课题.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一个实例,引导学生初步感受空间,理解空间,体验用线条表达物象空间的乐趣,理解我们就生活在一个空间的世界.最后的提问,把话题由生活中的空间引向了绘画中的空间,启发学生带着问题进一步思考和学习. 2,欣赏作品,畅谈感受欣赏几幅表现物象空间的绘画作品,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提问启发:这些作品风格有何不同分别是怎样来表现物象空间的学生互相说说自己的感受,然后让几名学生代表发言,教师给予鼓励,并补充讲解.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绘画中的空间,以及丰富的绘画表达形式.让学生互相谈感受,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更放松的去感受,并表达自己的想法.归纳知识,突出重点指出:物象空间的表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来看看这些作品分别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欣赏,设问:这些作品表现了哪些物象怎样来表现他们的空间关系和位置关系给了你什么样的视觉感受学生欣赏,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小组讨论,然后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补充并引导学生归纳出物象空间的几种表达方法.教师总结这几种表达方法,并分别讲这几种表达方法各有何特点.设计意图:通过欣赏,设问,引导学生理解并归纳出物象空间的表达方法,引出难点,化解难点,并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的主体地位.深化知识,思考延伸欣赏学生优秀作业,说说主要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法.学生回答,教师提醒:这几种物象空间的表达方式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是相互联系的.教师提问:这几种物象空间的表达方式你更喜欢哪一种以往都在哪儿见过你还能用别的方式表达吗学生自己思考.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同龄人的作业,使学生对刚学过的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增强自信心.提出的思考题,启发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表达自己的感受,表现个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新.5,大胆创作,尽情发挥教师提出作业要求:请选择一种合适的空间表达方法,写生校园风景(教室一角或校园一角),要求画面应具有空间感和美感.学生大胆创作,教师辅导.教师要强调各种表现方式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设计意图: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大胆创造,但还要引导学生正确表现空间感和美感,表现个性,突破难点.6,课堂小结教师根据学生在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总结,展示分析优秀作业,表扬鼓励大家.设计结束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学到了关于物象空间表达的知识,并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现空间,表现美,我相信只要你们做个有心人,一定能发现身边更多的美,并能用你们灵巧的双手创造美来丰富你们的生活,使每一天都更加美丽.设计意图:肯定学生的努力取得的成绩,使学生有成就感.小结延伸了课堂教学,使美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五,教学理念本课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唤起学生对生活中空间的感受,引导学生用手绘线条的形式去表现生活中的空间,表达感受,表现情感,使美术课堂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领会美源于生活,并会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本课从导入,到欣赏,感受和表现,都尽量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用提问,谈话等方式引导学生全过程参与学习活动,促进了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各方面的和谐发展.。

人美版本初中七年级的美术下册的全册优选教案

人美版本初中七年级的美术下册的全册优选教案

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课设计-一、盛唐女性的生活捣练图第 1 课时第 1 周二、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第 2 课时第 2 周三、立体图象的表达第 3 课时第 3 周四、立体图象的表达第 4 课时第 4 周五、物象空间的表达第 5 课时第 5 周六、物象空间的表达第 6 课时第 6 周七、单色版画第 7 课时第 7 周八、单色版画第 8 课时第 8 周九、纸的立体表现 --纸雕塑第 9 课时第 9 周十、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第 10 课时第 10 周十一、商品包装的色彩搭配第 11 课时第 11 周十二、用电脑创建满意的色彩第 12 课时第 12 周十三、策划出游活动第 13 课时第 13 周十四、策划出游活动(二)第 14 课时第 14 周十五、旌旗与标记第 15 课时第 15 周十六、帽子和文化衫第 16 课时第 16 周十七、袋和包第 17 课时第 17 周十八、出游活动综合显现第 18 课时第 18 周课题一、盛唐女性的生活——《捣练图》教课目的认知目标:学生认识中国传统人物画的艺术特点,感觉中国画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能力;经过对照等手段,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中西方绘画的表现出的不一样的审美特点。

感情目标:让学生理解人们的审雅观拥有时代性。

环保目标:经过对唐朝仕女作品的赏识,让学生认识盛唐期间的历史、文化特点,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步教学内容五处讲讲思问问思问教法:比较、学生自主学习【组织教课】组织纪律,稳固情绪。

新学期的开场白。

【引入新课】从哪一段历史开始用到了照片?(明清期间,注:照相技术产生于18 世纪 )。

那么在此从前,你们的教材都是经过什么样的形式来表现当时的历史场景的呢? ( 绘画形式 ) 在照相技术还没有发明从前,绘画成为记录历史的主要方式。

而这中间,又以人物画发展得最早,可追忆到史前的岩画和陶绘。

那么,人物画发展到什么时候才真切成熟了呢?下面就请同学们翻开教材的第一面,看看这件作品反应的是哪个时代的人物?猜猜她们都在做什么? (学生讲话 ) 【解说新课】一、作品的时代和背景作品创作于唐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盛唐女性的生活—<捣练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会多角度、多视点欣赏、评述《捣练图》;(2)了解唐代人物画概况;(3)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4)学会美术欣赏的学习方法。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查阅、收集资料的能力;(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后分析、解决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3、情感目标:(1)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和欣赏、审美水平;(2)体会中国古代人物画,特别是唐代仕女画独特的艺术魅力;(3)了解唐代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多角度、多视点欣赏、评述《捣练图》教学难点:美术欣赏的学习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课件一、课前准备的相关资料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教学过程:一、布置课前学习任务。

教师要求学生查阅书籍,或上网查询网页、网站,收集、整理和《捣练图》相关的信息资料。

(可制成读书卡片)二、播放影视剧《大明宫词》片段,导入新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共鸣,对唐代妇女的社会生活状况有个直观印象。

导入《捣练图》。

三、尝试以制作简单网页的形式学习《捣练图》及唐代仕女画:以网页设计贯穿课堂教学始终,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一)版块设计:学生在掌握一定制作网页方法和要求的基础上,分组讨论网页版块组成。

教师给予适当指导。

讨论后师生共同总结确定。

版块一:仕女画(相关文字、图片)版块二:宋徽宗赵佶(相关文字、图片)版块三:唐女性形象(相关文字、图片)版块四:画家小传(相关文字、图片)版块五:思考与讨论(二)围绕《捣练图》进行研究性学习,充实网页版块。

1、分组讨论以上前四个版块。

通过汇总已备学习资料,查阅书籍,上网等形式,将和本专题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归并,经讨论一致同意后整理成文,由各组派代表陈述本组观点。

2、重点分析第五版块,确定研究内容。

教师点拨学生从不同角度确定“思考与讨论”版块的内容。

学生思考、讨论、分析、解决,总结。

(1)从美术的角度(《捣练图》传达的直接信息)内容分析;构图样式;绘画技法;色彩;细节描写;艺术风格等(2)从历史的角度(《捣练图》传达的间接信息)主要通过画中唐代妇女经济;文化;政治;民族关系:地理角度(信息综合)《捣练图》与你了解的西方古代人物画相比有什么不同?收集西方古代人物画资料。

三、学习结果检测、呈示。

1、随堂检测由教师出题或学生出题,学生抢答,检验学习结果。

(题目如下:)作者及年代;《捣练图》属于什么画种;采用什么构图样式;采用哪些绘画技法;色彩特点;作品风格等2、版块评比。

将网页上传到校网站或因特网,对各小组设计制作的版面进行评比,设以下几个奖项:组织奖、创意奖和技术奖,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3、撰写感受或美术论文。

将学习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结论及制作网页的经过等记叙下来将研究性学习的结果或对其中较感兴趣的一点撰写成美术论文。

第二课课题: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课型:欣赏课一、教材分析:《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初中阶段对"欣赏评述"课的要求是学生能"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

"欣赏评述"是对美术作品进行分析、解释、判断的教学活动。

评述更着眼于对美术作品理解、评价的表达。

目前,学生欣赏美术作品往往以"像不像"来衡量,这体现了学生对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认为艺术应该反映生活的朴素的理解。

然而,许多美术作品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又与生活中的真实原型不一样,对此学生就说不出道理了,尤其是对现代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他们不能理解且疑惑甚多,既不可能"欣赏"也不会评述了。

学习此课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即"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为欣赏评述美术作品奠定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

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美术作品作为人的意识的物化形态,是美术家能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结果,它作用于社会。

美术作品的创作分再现性和表现性的两类。

再现性的艺术是以真实再现客观世界为目的,作品的艺术形象逼真写实。

艺术家通过真实再现客观对象的形象,表现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情感和思想,其创造的艺术形象以栩栩如生而称道。

表现性绘画是以客观对象为媒介,主要在于表达作者个人的主观精神,即思想、情感或审美理想等。

画面的艺术形象予以夸张、变形的处理,或予以荒诞的组合等,从而创造一个新的艺术世界。

表现性艺术中的抽象派、超现实主义的绘画作品中,画面中所表现的艺术形象虽然与生活中的原型有很大差距,但仍是源于生活的,如果没有对生活的体验,也就不会有绘画情感表达的形式感悟。

因而它不仅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

二、教学思路: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是现实主义油画的经典之作。

学生都称赞这幅画画的好,但好在哪里,画面的艺术处理如何高于生活的,只要将"生活中的原型"与作品加以对照,再运用提供的相关艺术处理技巧的资料加以分析,学生就可以领会。

三、教学目标:1、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的道理。

2、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初步学会欣赏艺术作品。

在思考和讨论中培养学生合作互动地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评述能力。

3、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四、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艺术创作的题材、内容与技法都源于生活,艺术家所创造的艺术作品及其艺术形象是高于生活的。

教学难点:以美术作品作为切入点,使学生理解"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五、教学准备:教师:教材,教学课件,实物投影仪等。

学生:教材,查找和搜集相关资料,如各类艺术作品(实物、图片资料、音像资料等),部分学生亦可准备语言表演或肢体表演的节目。

六、教学内容及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安定课堂。

(二)导入。

1、影视欣赏:动画片《奔尼兔》片段2、思考比较:动画片中的兔子形象与生活中的兔子的异同3、点出本课重点,并板书"艺术生活"(三)美术作品赏析。

1、国画作品《虾》(齐白石)①映示国画作品《虾》(教材P4)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艺术家,他在诗、书、画、印几个方面都达到很高成就。

齐白石作画反对拘泥于形似,主张作画要形神兼备。

他认为"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都不可取。

就拿他画的虾来说吧:人们都觉得画的像极了,虾体透明,会游、会跳动。

不过当我们拿画中的虾与生活中的真虾相比,它们又有很多不同。

②《虾》的艺术处理:齐白石依据真虾总结出极为简练的画法,使其所画之虾又不同于真虾。

真虾的眼睛看上去是一个小点,他却以浓墨横笔将虾眼画的非常突出,显得极为精神;真虾的腿有很多,他删繁就简,仅画五条,就显得多而生动。

所以他画的虾,既让人感到是充满生命力的在觅食游动的活虾,又让人体会到苍劲有力的笔法和浓淡干湿变化的墨色的艺术美感。

③《虾》的艺术特色及其艺术魅力。

齐白石所画之虾的头与尾是俯视效果,腰身是侧视效果,是由两处最具虾的形象特点构成的。

正是由于画家集中和强化了虾的典型特征,所以他画的虾比真虾更具典型性,也更高于生活。

画家根据长期的观察,按照美的要求,把生活中的虾变成了艺术的形象,它离不开对象的特征,但由于画家的夸张和取舍,使观者对虾的生动活泼的印象更强烈了,它"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给人以美的享受。

齐白石的作品之所以打动人,更在于寓于形象之中的情--充溢的诗意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也诱导、激发着人们对生活的爱。

2、油画作品《开国大典》(董希文)①播放《开国大典》影片片段。

②映示关于《开国大典》的油画作品和摄影作品各一张。

(教材P4)这是一幅深为群众欢迎的革命历史画。

画宽4.05米,高2.3米,油画。

1952年至1953年作,现藏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

画面主体为毛泽东主席和其它中央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上。

代表着亿万中国人民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

这庄严的声音,响彻天安门广场,回响在祖国大地,震撼着全世界。

它表现了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宏伟壮阔的场面,再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划时代的一刻。

③学生看教材P6,分小组讨论两者的差别。

④学生发表讨论结果。

⑤教师分析总结油画《开国大典》的艺术特色。

油画《开国大典》艺术处理方法:--运用了油画表现手法,强调了空间感;--拉开了毛主席与各位首长的距离,人群、扶栏的透视线与灯穗方向引向毛主席,突出了毛主席的中心位置;--减少了近处的廊柱,抬高了灯笼,看到广场上的群众、红旗,烘托出隆重热烈的庆典气氛;--蓝天、白云、红灯、红柱,色彩鲜艳明快;--主席台上的菊花表现出"十一"正直金秋丰收季节。

画面上,国家领导人虽只在左侧占画面三分之一的部分,但在暖调子的红灯笼、红柱子、红地毯的衬托下,非常醒目。

毛泽东主席健朗魁伟的身姿处于画面中心,也体现了领导全中国的核心之核心,并与远方千千万万的群众遥相呼应,共同为中国历史掀开新的一页而自豪。

画家在构图、设色、人物等场面的处理上,体现出一个泱泱大国的气魄和风度。

如果你到过天安门城楼上,会更加体会到作者构图的大胆与巧妙。

画家在画面上加宽了左右两边红柱子的实际距离,并把右边的一组红柱子搬到画面之外;将栏杆、地毯、游行队伍平行舒展开去使宏大的群众场面得以充分表现。

天安门座北朝南,中央领导人本是面向南方站在毛泽东主席后面,处于逆光之中并背向观众。

画家大胆地将中央领导人的位置移至左侧一角,从而消除了逆光与背向观众的现象,使画面显得更加明丽而喜气洋洋。

再细看,毛主席的集团也不是面向正南方。

另外,典礼当天是阴天有雨的天气,画家却把它改为秋高气爽的晴朗天气,使人有天随人愿、清爽欢快之感。

所有这些大胆的改动,一般人看画时都并不会察觉,不会去分析这些情况给人的印象是,该画真实地、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开国大典的盛况。

非如此不可。

这就是艺术家大胆而高超的构图技巧,从而体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艺术不是生活毫不走样的"复制",不是生活的翻版和备份。

如果说生活是艺术的原型,那么艺术则是生活的升华。

艺术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画家在此画中努力使西方的油画技法与我们民族的审美观相适应,特别在色彩处理上,强调色彩的单纯,对比强烈。

红地毯、红灯笼、红柱子及远处红旗的海洋与蓝天、绿树形成对比基调,使画面热烈而明快的;金黄色的菊花与蓝天、白云的对比。

既点明了秋高气爽的季节,又与黄色的灯穗相呼应,增强了华贵灿烂、富丽堂皇的欢庆气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