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八十年代的小说(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高晓生延续了鲁迅“批判国民性”的传统 么?
2.谁在书写农民:知识分子立场还是以农民 意识来书写农民?
3.文学与实现、历史、时代的关系:怎样书 写,如何表达?写史诗的欲望?
第三节、反思文学
一、反思文学 “反思文学”是指七、八十年代之交开始
出现的对建国三十多年来社会发展中的迂 回曲折的远因前源进行冷静思索、重新审 视的创作潮流。
解读刘心武的要点 一是他特别关注社会问题,着力描写
身边的世相人生,具有高度的社会责 任感和作家的敏感; 二是热忱地赞美人性,呼唤人道主义, 关注小人物的命运,表现出宽广博爱 的胸怀; 三是始终保持理性思考和启蒙意识, 以写实风格对社会现象冷静地剖析。
第二节、改革文学
一、改革文学 “改革文学”于70年代末开始出现,80年代前半
“反思文学”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包括:建国以来的重大 事件和“左”的社会思潮对人们的生活和命运的影响,如 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 等;残余的封建势力和封建意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在 人们精神上的烙印,如张弦的《银杏树》、叶蔚林的《蓝 蓝的木兰溪》、韩少功的《西望茅草地》等;对党和人民 的关系的反思和对官僚主义的批判,如李国文的《月食》、 王蒙的《蝴蝶》等;对扭曲文化心理及“国民性”的反省 和剖析,如陆文夫的《井》等。“反思文学”的主题取向 大多是对民族的现状和历史所作的历史评价和理性批判。
李剑在《“歌德”与“缺德”》一文中,更是把那些揭露 林彪、“四人帮”的罪恶,批判封建法西斯专制和极左路 线,展示人们心灵创伤的作家和作品归入“缺德”之列, 因为“现代的中国人并无失学、失业之忧,也无无衣无食 之虑,日不怕盗贼执杖行凶,夜不怕黑布蒙面的大汉轻轻 叩门。河水涣涣,莲荷盈盈,绿水新池,艳阳高照。当今 世界上如此美好的社会主义为何不可‘歌’其‘德’?” 而另一些批评者则为之辩护,认为这些作品“突破了长期 以来的禁区,因此,是一种前进的运动,不是倒退。我们 呼唤革命现实主义的胜利,哪怕是有些作品读后使人感到 压抑,也比虚假的新生、强颜的欢笑好一万倍,因为它能 够使人们猛醒。”
三、蒋子龙与《乔厂长上任记》 蒋子龙(1941- )河北沧州人。当过工人。1960年参军。
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1965年复员回原厂工作,历任生产 组长、厂长办公室秘书、车间代主任。1976年发表短篇小 说《机电局长的一天》,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1979年 发表的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 说奖。此后,《一个工厂秘书的日记》、《拜年》分别获 得1980、1982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开拓者》、《赤 橙黄绿青蓝紫》、《燕赵悲歌》分获1977-1980、1981-1982、 1983-1984年度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出版有长篇小说《蛇 神》、系列小说《饥饿综合症》等。
这场论争是40年代的解放区文学和十七年文学中有关“歌 德”与“暴露”,有关“写真实”等论争的延续。它在文 艺界、思想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它的影响已不仅限于文 学创作,还触及到许多重要的文艺理论问题。这次争论, 推动了新时期文学创作的发展。
三.伤痕文学的几个要点 1.对文学真实性的回归 2.呼唤人的出现,呼唤人道主义
3.创造了一批以改革家、开拓者形象为中心 的“当代英雄”,如乔光朴(《乔厂长上 任记》)、郑子云(《沉重的翅膀》)、 李向南(《新星》)等;此外,还通过冯 么爸(《乡场上》)、陈奂生(《陈奂生 上城》)、王才(《腊月·正月》)等各色 人物,写出了改革浪潮对人的影响。
4.不少作品存在着矛盾冲突简单化、人物塑 造理想化、艺术构思雷同化的弱点。
(七)1979—1985反思与回归浪潮 (二)
八十年代的小说(一)
翟传鹏 zhaicp@xupt.edu.cn
第一节、伤痕文学
一.伤痕文学 新时期的小说创作发轫于70年代末的“伤痕小
说”。“伤痕小说”以刘心武1977年末发表在 《人民文学》上的小说《班主任》为开端,由卢 新华的小说《伤痕》而命名,其创作一直延续到 80年代初期。“伤痕小说”是一代中国人在“文 革”后发出的第一声悲鸣和怒吼,其主要思想倾 向是揭露和批判“文化大革命”(以下简称“文 革”)这场灾难性内乱所造成的影响,展现“文 革”给人民带来的精神和肉体上的创伤。
开始创作,已出版《李顺大造屋》、《七九小说 集》、《高晓声八一小说集》、《陈奂生》、 《觅》、《新娘没有来》等小说集与长篇小说 《青天在上》、《收田财》、《走上新路》、 《解约》、《不幸》、《陈奂生上城》、《79小 说集》、《高晓声1980年短篇小说集》、《高晓 声1981年短篇小说集》、《高晓声1982年短篇小说 集》、《高晓声1983年小说集》、《高晓声1984 年小说集》、《青天在上》、《陈奂生上城出国 记》、《钱包》。
二、关于伤痕文学的论争 主要涉及的问题有:“伤痕小说”是写真实的吗?“伤痕
小说”是“暴露文学”吗?文学作品能写悲剧吗?这些问 题在今天已经不成其为问题,但当时却把这些问题当作很 重要很严肃的文艺问题来展开论争,从中可以看出,当时 的文坛仍然延续着长期以来的“左”的文学思想和文学批 评。有些批评者认为,“伤痕小说”是五、六十年代“写 阴暗面”的“暴露文学”的复活,是“向后看”的文学, 是“用阴暗心理看待人民的伟大事业”的“缺德”文艺, 会使人消沉,影响人民建设四个现代化的斗志。他们把一 批揭露、控诉、批判“四人帮”的文艺作品都称为“向后 看的文艺创作”,并认为这类创作同当时提出的“团结一 致向前看,团结一致搞四化”的号召很不协调,主张应当 “提出文艺向前看的口号,提倡向前看的文艺”。
《乔厂长上任记》率先奏响改革的时代主 题。改革和反改革的冲突后来成为一种情 节模式,影响许多“改革小说”。
用笔如椽,浓墨挥洒,大刀阔斧,不事雕 琢,具有阳刚之气和豪放之风。但理胜其 辞和质胜其文则不免于粗犷中见出粗疏的 一面。人物塑造上的单纯化和理想化,则 有碍充分揭示性格的复杂性。
四.高晓生与陈焕生系列 高晓声(1928——1999年),江苏武进人。50年代
这一时期的“伤痕小说”创作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既有表现“文革”所造成的家庭悲剧的《伤痕》(卢新 华)、《枫》(郑义)等,表现“文革”对知识分子的肉 体折磨和精神戕害的《我是谁?》(宗璞)、《啊!》 (冯骥才),也有表现“文革”给青年一代造成的心灵创 伤的《班主任》、《醒来吧,弟弟》(刘心武),《最宝 贵的》(王蒙),还有表现知青在“文革”中的悲惨遭遇 和不幸命运的《在小河那边》(孔捷生)、《蹉跎岁月》 (叶辛),表现十年动乱对农村经济和农村生活的摧残的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月兰》(韩少功), 以及表现“文革”期间监狱“大墙”内的生活和斗争的 《大墙下的红玉兰》(从维熙)、《神圣的使命》(王亚 平)等等。这些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对“文革”进行了彻底 地批判和否定,在社会上产生了振聋发聩的巨大社会效应, 并推动了新时期文学创作的发展。
卢新华的《伤痕》发表在1978年8月11日的 《文汇报》上,作者由1978年的除夕夜开始 倒叙,描写了王晓华的母亲被打成“叛徒” 以后,母女两代人的生死离别。当她1978年 除夕回到家中时,母亲已经去世,她未能
最后见到母亲一面,这在她的心里留下了
难以抹灭的伤痕。小说最后写到王晓华在
母亲灵前的控诉:“女儿永远不会忘记您 和我心上的伤痕是谁戳下的……”。
四、刘心武与《班主任》
刘心武(1942- )原籍四川省安岳县,生于成都,1950年迁居北京。 1955年考入北京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在北京第十三中学担任语文教 师和班主任十多年,后调任北京出版社编辑、《人民文学》主编。中 学时代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75年出版中篇小说《睁大你的眼睛》, 此后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班主任》、《绿叶与黄金》、《如意》、 《公共汽车咏叹调》、《立体交叉桥》、《王府井万花筒》、《5.19 长镜头》,长篇小说《钟鼓楼》、《风过耳》、《四牌楼》、《栖凤 楼》,非虚构小说《树与林同在》,以及红学著作《红楼三钗之谜》 等。其中,《班主任》(1977)和《我爱每一片绿叶》(1979)分获 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钟鼓楼》(1985)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90 年代之后,成为《红楼梦》的积极研究者,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 坛》栏目就秦可卿等专题进行系列讲座,引发了较大的争议。
陈奂生是陈奂生系列小说的主人公,作者以陈奂 生在变革时代的一系列经历来探讨改变国民性问 题。其作品有《“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 《陈奂生转业》、《陈奂生包产》、《陈奂生战 术》、《陈奂生出国》等。陈奂生性格也是李顺 大(《李顺大造屋》)、江坤大(《大好人江坤 大》)、刘兴大(《水东流》)、朱坤荣(《泥 脚》)等跨入新社会的旧式农民的共同性格,是 作者为探讨国民性塑造的典型性格。
具备陈奂生性格的农民形象,既具有中国 农民的传统美德,又掺合着逆来顺受的奴 性、消极等待的惰性和自欺自瞒的阿Q精神, 因袭着这个民族几千年的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重负。这一 性格是庄严的美和麻木的愚昧、圣洁的情 感和猥琐的心理的混合。作者以微讽的笔 调写出了因人物性格内在矛盾而造成的沉 重的戏谑感。
高晓生小说的内在矛盾
短篇小说《班主任》 ( 《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是刘心武小说创 作的一次突破,也是新时期文学对“文革”话语的首次突破。作品打 破了“路线斗争”的模式,以伤痕人物形象轰动文坛,警醒世人。小 说本身的故事情节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它不过平实地描述了班主任 张俊石老师教育中学生的几件小事。作者也许意在正面肯定张老师敢 于接收曾被拘留的“小流氓”学生宋宝琦,并引导全班同学正确对待 落后学生的做法。张老师显然是小说的主人公,是作者倾心塑造的优 秀班主任的形象。但是引起评论家特别注重的却是并非主角的谢惠敏。 这是一个当时的“好学生”典型,她纯正朴实,严于律己,担任班上 的团支部书记,工作积极,不谋私利,坚决抵制“资产阶级思想”, 大热天也不肯穿裙子,把“小流氓”宋宝琦视为斗争对象。可是谢惠 敏与宋宝琦的共同误区是都把小说《牛虻》当作“黄书”。他们从精 神的蒙昧中走来,还带着尚未意识到的“内伤”。作者的敏锐之处就 在于发现了谢惠敏这个典型。谢惠敏形象的出现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在“文革”的异常语境中,人们的思想都不可抗拒地被僵化,精神营 养匮乏,思想方式简单,“忠诚”被导向盲从,“坚定”被扭曲为偏 执,纯朴和荒谬糅合在一个积极上进的女学生身上,曾经是一种普遍 的状况。然而在“文革”之后,再来审视谢惠敏式的心灵伤痕,就令 人震惊了。
“伤痕小说”中的“人”还不是本体意义 上的,而是社会学意义上的,是观念的 “人”,而不是生命的“人”。
3.恢复并强化了文学的社会批判功能
4.明显的政治功利性
“伤痕小说”出现在那个特定的历史年代, 承担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它是人们长期郁 积的情感的宣泄,带有明显的政治功利性, 作家更多注意作品的社会批判功能,而对 作品的艺术审美功能有所忽视。在表现上, 有些作品幼稚粗糙,情感的抒发和思想的 表达过于急切和直露。
二、改革文学的理解要点:
1.热忱呼唤改革,对改革进程作出迅捷反映和描写,就连 长篇创作也努力与时代同步。这一时期相继出现了张洁的 《沉重的翅膀》、李国文的《花园街五号》、张贤亮的 《男人的风格》、柯云路的《新星》、贾平凹的《鸡窝洼 人家》等作品。
2.力图整体地反映变革中的时代与社会。或者从正面描写 经济政治体制的变革及冲突;或者从人们的心理和情绪变 化入手,透露改革浪潮对人们日常生活和情感生活的有力 冲击;或者从观念形态、道德规范、价值尺度等方面表达 人们对改革的关注和思考。
期蔚为高潮。这是一股反映改革开放以及由此引 发的一系列社会生活、思想观念、文化心理的变 革与冲突的文学创作潮流。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赤橙黄绿青蓝紫》、 《燕赵悲歌》;张洁《沉重的翅膀》;李国文 《花园街五号》;柯云路《新星》;贾平凹的 《小月前本》、《鸡窝洼的人家》、《腊月·正 月》;林斤澜的系列小说《矮凳桥风情》;何士 光的《乡场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